時間:2023-08-06 10:30:4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高中政治哲學原理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高中政治 課堂教學 系統性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1.163
高中政治學科的教學一直以來都受到學校和教師的教學重視。傳統的高中政治課堂的教學,主要由政治教師根據課本教材的編寫進行課時安排。學生們對政治內容的學習主要是依靠政治教師的課堂講解和相關的課后練習。而綜合高中生的政治學習表現來看,大多數學生對政治理論知識的掌握往往是零碎和混亂的,他們對政治知識的運用也主要是集中在部分常見的政治原理中,而缺乏對整個政治理論的系統分析和運用。
因此,為了擴展高中生的政治學習視野,提升他們對政治和社會事件的分析評論的水平,建立他們對整個政治學系統的理性認識,對高中生開展系統性的課堂教學是極為必要的。筆者根據課堂的教學經驗和專業知識的儲備,認為對高中生進行系統性的課堂教學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實現。
一、教學內容的系統性教學
高中政治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往往會發現教學內容安排的合理與否會直接影響學生政治學習的整體觀念以及之后政治思維的建立。因此,政治教師在進行教學編排時,需要考慮到系統的教學內容,建立每個教學內容之間的銜接關系,提高政治課堂教學的系統性。
針對高中政治內容的特點和性質的不同,政治教師可以采取系統分類的教學方法合理安排政治課堂的教學。根據新課標人教版的教材編排,主要分為必修和選修的課程。一般情況下,學生對政治理論的學習主要是從必修教材內容中得來。而必修課程的內容主要包括《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與哲學》。因此,高中政治教師需要針對每個階段的教材內容合理進行政治內容系統性的分配和整理,提高政治課堂教學的時效性。
前面主要提到政治教師需要根據每個教材的內容不同進行具體的系統性教學安排。所以,接下來主要就是討論教師如何進行教材內容系統性的分配和整理。例如,高中政治教師在教授《經濟生活》的內容時,一方面要根據課本教材的章節分配特點,合理安排教學的具體內容,并且要注意每個經濟理論之間運用的銜接,保證經濟理論教學的循序漸進。另一方面還需要注重經濟理論與日常生活的鏈接,幫助學生在學習經濟政治的過程中樹立全面系統的經濟觀念,提高對經濟生活的正確辨析和評價。
諸如《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課本教學,主要也是依據《經濟生活》的教學方式進行課程的安排。而對《生活與哲學》政治內容的課堂教學,政治教師需要特別注重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儲備和教學經驗,集中為學生們提供系統連接的哲學體系知識,以便學生在學習哲學原理時,能夠靈活運用,并能夠在全面系統掌握哲學原理之后,進行深入分析前面所學的經濟、政治以及文化生活中的案例,從而建立完整系統的政治學觀念。
二、教師指導課堂互動的系統性
高中政治教師在合理安排系統的教學內容的過程中,還需要注重對學生課堂互動的系統指導,盡量利用先進多樣的教學資源保證學生對政治理論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提高高中生的政治活動的能力。
首先,高中生在經過教師對政治理論的深刻剖析之后,往往會對對系統的政治原理有個基本的認知,并隨著教學的不斷深入逐步掌握系統全面的政治學原理。因此,為了鞏固他們對這些相關政治原理的理解和認識,政治教師很有必要在課堂教學中開展多樣的課堂互動。繼而鼓勵學生全體投入到相關的政治話題的討論和辨析,最后根據大家的多種討論結果,集中做出適當的評論,從而培養學生運用政治學的思維進行社會問題的思考與分析,提高他們的政治思考能力。
其次,高中政治教師在進行課堂系統互動的教學安排和指導時,往往需要注意幾個方面。根據筆者的教學經驗,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互動,調動政治課堂的氛圍,能提高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及課堂參與的自覺性。
一般情況下,政治教師對課堂互動系統性的把握主要是通過互動話題的宏觀指導、課堂互動氛圍的及時調節以及學生互動參與全體的積極鼓勵、課堂互動結果的客觀評價的方式來實現。高中生在經過一定程度的課堂互動一方面可以加深對所學政治知識的印象,另一方面也能夠在活動中了解自己的知識盲點和不足之處,通過對他人的學習和借鑒,提高對系統政治理論的掌握能力。
三、教師教學考查的系統性
高中政治教師在進行和完成相關章節內容的教學過程中,還應該注意對學生的政治考查。在教學考查的過程中督促高中生對政治原理的認知,進而及時發現自己的知識漏洞,在考查中不斷提高對系統政治原理的把握和政治原理應用能力的提高鍛煉。
首先,高中政治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對學生進行及時的教學考查,一方面表現為前文提到的課堂互動,另一方面也表現為教師對學生所學的政治原理知識進行隨堂提問,從而督促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不能放棄對固有知識的溫故。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高中政治教師的課堂教學考查,可以督促學生將所學的舊知識和新知識進行及時的串接編排,從而進一步豐富對系統政治知識的學習,提高課堂政治學習的效率。
關鍵詞:高中政治 學科知識滲透 時事政治 德育教育 學習興趣
一、用政治特有的魅力感染高中學生
1、引導學生正確認識高中政治學科
高中生入學前已經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接觸并學習了很長時間的政治課,然而抽象難懂的理論知識和被動機械的學習方法卻讓大多數學生敬而遠之。“枯燥、乏味、抽象”早已成了政治的代名詞。與初中政治相比,高中政治的知識容量更大、難度更深、理論性更強,在講解專業知識的同時還要向他們灌輸德育思想,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1]所以很多學生在短時間內難以適應,容易產生厭學情緒。這就需要教師通過多種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盡早適應高中課堂。
2、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實用”、“好玩”是喜歡政治的學生對這門學科很中肯的評價,而對待那些對政治不“感冒”的學生就需要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去深入了解自己的學生,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讓他們感受到政治課堂的魅力。
“政治教學生活化”是近幾年政治教師的理想目標,我也一直在嘗試,效果的確不錯,很適用現在的高中學生,在課堂上,我們有時一邊聽著Lady Ga Ga的歌一邊談著美國的通貨膨脹,也曾借助《碟中諜4》聊了聊普京的大選,或者模擬一個市場讓學生拿著虛擬貨幣來感受商品驚險的跳躍。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在生活中感受政治的知識,在聊天中傳遞抽象的理論,通過不斷的創新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感覺政治課過的太快,還沒來得及回味就下課了。
3、文理分科后樹立文科學生的自信心
“學不明白理科我才學文”是很多文科生的自卑心聲。自卑源于缺乏自信,作為一名文科班主任,樹立學生的自信心,是文理分科后班主任的首要任務,要讓他們知道“敢學文證明你比別人更勤奮,更能吃苦,領悟能力更強!”“‘學會數理化,走遍全天下’這句名言已經不再適應現代社會,文科生越來越受重視。尤其是考公務員時文科生的優勢非常明顯!”通過這些語言上的激勵和平時的滲透,學生在兩個月左右逐步擺脫了原來的思想,真正投入到文科學習中,而這種思想的轉變對于政治學科教學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2]但學生政治學科思維的真正形成還得到高一結束。
二、時事政治與課程內容相融合
1、關注時事政治的必要性
“兩耳不問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早已不適應現代學校教育了,但因課業量較大或關注程度不夠,也很少有學生能夠“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時事政治是高中政治非常重要的內容,語文和英語學科的閱讀及作文也時常提及,考試越來越注重考查學生綜合運用基礎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作為一名高中生也應該時刻關注時事,做一名時尚潮人、與時俱進。[3]
2、課堂中的新聞與新聞里的教材相融合
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有時會出現比較枯燥的知識點或者很抽象的原理,學生學起來必然索然無味。教師可以在教學目標的指導下適時的引入一些時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掌握教材,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出發處理教材,突出重點、抓住關鍵,用精煉的語言準確的傳授基礎知識,揭示知識內在聯系,教會學生在體系中把握知識。[4]再次基礎上,合理利用課本事例,恰當引入時事。從而使政治課教學深入淺出,生動有趣、引人入勝。教師也可以在講解習題時,遇到材料引入時事,這樣可以加強學生的記憶同時也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如果遇到國內外重大事件,教師可以給學生10分鐘左右討論,讓學生自己得出結論,再由教師引導他們與教材相結合,這樣可以更好的突出時事政治的時效性。
三、在生活中注重對哲學思想的滲透
“你想變得聰明嗎?那就學哲學吧!你想變得再聰明點嗎,那就繼續學哲學吧!”這是我還沒有講哲學時對學生說的一句話,當時被他們戲稱我是“哲學代言人”和“托兒”。高中政治學科中,哲學是最抽象也是最難理解的,在絕大多數學生的觀念中,一提起哲學就會自然而然地覺得高深玄乎、神秘莫測,他們總是認為哲學是那些哲學家、思想家去研究的,不是高中這個階段大家能接受和進行探索的。[5]
高二文科學生初次學習哲學教材大概需要四個月的時間,剛開始的入門階段最為困難,教師需要用大量具體的事例來講解抽象的哲學觀點,但仍然有不少學生學習一遍哲學教材后不知道它是什么,但集中學習時間畢竟有限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生活中加強哲學思想的滲透,讓學生真正的明白“生活處處有哲學!”
為了讓學生感受到哲學的魅力,我經常準備一些諸如孔子、老子及孟子亞里士多德、柏拉圖、蘇格拉底、等中外著名的哲學家的小故事,學生在聽故事的過程中能夠感知哲學的有趣,至少沒有排斥哲學。
學習哲學未必都得在政治課上,為了讓學生把抽象的哲學原理理解消化,我在平時也借用一些身邊的人或事引出哲學觀點。[6]比如:去年冬天,我班一男生穿得特別少,他對我說:“老師,我太冷了!”我馬上說:“物質決定意識,一切從實際出發”你應該根據今天的天氣狀況及時增添衣服。這種生活哲學的例子舉的多了,學生自然就不會覺得它很陌生。
四、政治學科教學中注重德育教育
1、學校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韓愈講:“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說明古代的教育首先是注重德育,然后才是專業技能的學習。在我國,德育教育工作任重而道遠,德育工作的主體包括家庭、學校和社會三大部分。所以學校德育工作一直發揮著舉足輕重的導向作用。
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學特點在于教師在向學生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還要進行德育滲透工作。[6]此門課程能夠幫助學生初步形成觀察社會、分析問題、選擇人生道路的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逐步提高參加社會實踐能力,思想政治課是對中學生系統進行公民思想品德教育的必修課,是中學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徑。總之,高中思想政治課在中學德育工作仍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與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道德建設、德育工作要關心的問題,也必須引起高中思想政治課的高度重視。
2、課程內容滲透德育工作
在高中政治教材中有很多知識都滲透了德育工作,比如在《經濟生活》中我們探討企業成功經營的因素,其中一點就是企業要樹立良好的信譽和形象,在講解這個知識點時,很多教師就借此向學生滲透誠實守信的重要性。在《政治生活》中我們學習公民的政治性權利和義務這一課時,我們又向學生滲透作為一名高中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講解《生活與哲學》時,通過“物質決定意識,一切從實際出發”等哲學原理的學習,又讓他們進一步認識到做事要腳踏實地,不能形式主義等等。通過課堂上的知識滲透在提高學生科學文化修養的同時也提高了他們的思想道德修養。
高中政治因其理論性較強,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多種創新教學方法,正確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回答問題,并會學以致用,通過潛移默化的學科滲透辦法樹立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參考文獻:
[1]焦曉駿. 教師的智慧. 2007年福建教育出版社.
[2]石仲榮. 試談高中政治教師應當具備的素質. 2011年第四期教育科學周刊.
[3]陳利勇. 高中政治教學應從基礎年級引入時事政治. 2010學知報.
[4]韓艷麗. 中學政治教師的語言特色. 2010年學知報.
關鍵詞:高中政治;教學;創新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20-176-01
一、教學理念上創新,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只有將兩者結合、相互聯系才能更好地推動課堂教學效果,按質按量完成教學任務。
由于政治課通常給人的感覺都是比較枯燥乏味,只要背背就行,這樣的心態造成了很多學生政治課程學得并不是很好,只是停留在背、記的階段,不能從根本上提升自身能力。所以針對這種現狀,教師首先必須要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去更好地輔助學生學習。如教師要抓住教材的重點、難點進行講述,更好地把握住事物的內在本質,用綜合的手法去解決問題。其次,教師在講課之前要進行精心的準備。對于相應的哲學原理、經濟原理、政治常識、文化常識要通過相關的媒休如報紙、電視、網絡等渠道對題材進行挑選、歸檔,使學生深入體會到身邊處處都有政治話題,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學方法上創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1、發揮學生自身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為提高課堂效率,學生要在課堂之前進行相應的預習,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對相關的課本知識達到一個認識、掌握的初步階段。
2、經常溫習,鞏固自身潛能
在高中文科教學中,通常有很多知識點都是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的,所以容易出現記憶上的失誤,導致不能準確把握住知識的要點,造成在考核過程中失分。針對這種情況,除了課前預習、課堂學習外,還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實現課后溫習,加強理解,以便能更好地把握住知識點。與此同時,還要將相關的知識點與實踐相聯系,如通過收看每天的《新聞聯播》、《焦點訪談》、《經濟半小時》等更好地接觸社會中與政治有關的話題,更深入、準確地把握住知識的內在本質。
3、分組討論,培養主動學習的能力
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價值觀念,針對不同的價值觀分成小組進行探究、交流。在課余時間中,可自由組織創建一個“政治活躍小組”,在小組活動中可以通過相關的辯論、演說、交流經驗等方式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把每個人的經驗進行交流、分析、匯總,以便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強化知識的深入學習,培養學生的興趣和主動學習的能力。
4、通過案例分析,提高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
高中政治相關的經濟學原理、哲學原理、政治常識、文化常識都是由眾多知識點組成的,而且每個知識點都有著內在的聯系。只通過簡單的學習和了解是不能從根本上把握住知識點之間的內在關聯的,相關的考試試題也不能全面地分析與解答。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入相關的典型事例,針對不同的社會背景、社會事例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探索,爭取在考核的過程中從經濟學、哲學、文化、政治常識上進行全方位的解答。把握住事例中所出現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培養正確分析問題、合理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轉變觀念,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觀
新課程要求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出發點。為此,教師就必須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從思想上認識到學生既不是用來裝知識的“容器”,更不是可任意塑造的“泥娃娃”,學生是所有教學活動的主體,只有他們的積極參與,才能產生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教師要扮演好自己在教學中的角色,通過各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利用教師組織教學的作用,激活學生的內在動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挖掘學生的自身潛力,學生才會自覺、主動地參與政治學科的教學活動,進而提高教學的質量與水平。
四、實施分組教學,促進合作學習
新課程改革倡導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以小組為單位,或是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讓學生對政治學科中的疑難點進行分析,使學生的思想得到迅速整合,形成小組的鮮明觀點。通過討論不但有利于啟發學生思維、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培養合作精神,而且有利于學生牢固掌握政治知識和科學的學習方法,養成探究學習的習慣,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一、失分原因的分析
1.學生對哲學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沒有很好地理解和掌握。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與哲學”的內容主要分為四大塊,即辯證唯物論、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唯物辯證法、人生觀與價值觀。其中有很多概念、哲學原理及其方法論要求需要學生掌握,因為熟記并理解這些基本的概念、哲學原理及其方法論是解答主觀題的前提和基礎。而不少學生在哲學學習過程中最容易走兩個極端:一是完全否定“死記硬背”,認為這樣做不符合新課程的要求,哲學知識點只要理解就行,其實,新課程并不否定“記”和“背”的重要性,新課程反對的只是“死”和“硬”,如學習矛盾的不平衡性中的兩個原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辯證關系原理,矛盾的主次方面辯證關系原理,對這兩個原理的內容很多學生一是不能記住,二是經常混淆,試想這樣怎么可能在考試中運用這些原理分析問題呢?因此缺乏必要的識記是很難在考試中得到高分的。二是認為“背誦萬能”。有一些學生認為,哲學的學習就是背課本,于是埋頭苦背,最后陷入“死記硬背”的誤區而收效甚微。如“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這個知識點的主干知識有三句話:“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我們只記住這幾句話還不行,更要進一步理解為什么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為什么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才能在考試中得高分。
2.部分學生對學習哲學知識缺乏信心,不愿下工夫。
一些學生在平時的練習中不愿配合老師進行系統的訓練,從而鞏固所學知識。哲學概念、原理雖然來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往往比較抽象,初學者往往難以理解和掌握,如果缺乏必要的練習就更難以掌握和運用。如唯物論中的“物質”概念,哲學上的“物質”概念與自然科學領域所學習的物質概念是一般和個別的關系,是世界上各種具體物質的高度抽象和概括;又如“矛盾”的概念,與日常生活中所講的矛盾就有很大區別,學生理解起來存在困難,需要通過大量的練習才能逐步理解掌握。可是我們不難發現,在平時的練習中,不少學生只喜歡做選擇題,對主觀題要么不愿做,要么怕做錯,所以干脆空著不做等老師講解直接把答案寫上去完事,這樣沒有經過自身思考所獲得的答案,不可能達到增強學習效果的目的。
3.對已經掌握的哲學基本原理不能加以區分,不能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在考試中,有的題目要求我們用唯物論的原理予以解答,而有的題目要求運用辯證法的原理予以解答。可是我們發現不少學生對于唯物論部分包括哪些原理,辯證法部分又包括哪些原理不能正確地加以區分,導致把辯證法中的內容如事物是普遍聯系的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當成是唯物論的內容,而又把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當成辯證法的內容,這樣一來在考試中失分就是必然的了。
4.不能把所學過的哲學原理與考試題中的材料聯系起來,從而做到解題有的放矢。
一些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對于材料不能很好地分析,不能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即無法把材料內容與具體的哲學原理聯系起來,要么完成不了解題任務,要么是泛泛而談,得分很低。比如說考察物質與意識辯證關系,一些學生在考試中不能從材料中找出“實際”是指什么?“意識的能動作用”體現在哪里?導致雖然記住了原理內容但還是難以完成解題任務。
二.提高主觀題的得分對策。
1.堅持識記與理解相結合。
在哲學知識的學習中,一方面對具體的高考知識點要做必要的識記,也就是該記的要記,該背的要背,對其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觀點、基本原理要做到準確快速地進行表達。另一方面要做到在記憶的過程中多思考,多分析,多問幾個為什么,從而把識記與理解結合起來,做到在記憶的過程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過程中加深記憶,這樣才能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
2.要樹立信心,相信自己,多看課本,勤做練習。
自信是成功的一半,每位學生對老師布置的練習一定要認真對待,一定要動筆去做,只有勤做才能更好地鞏固所學知識,逐步提高解題能力,哪怕是做錯了通過老師的講評也可以知道自己錯在哪里,為什么會做錯?可以總結經驗教訓,從而向成功的方向發展。除了要做好練習外,還要多看書。要認識到練習是一種檢查和評估看書效果的重要方法,通過做題,知道自己有沒有真正掌握課本的基礎知識。另外,還能發揮練習對看書的引導作用,以題目為載體,以點帶面、舉一反三,帶動課本其他相關知識的復習和鞏固。
3.對于所學的哲學原理要能夠加以區分,正確運用。
而要做到這一點,授課老師必須在教學過程中對每一個哲學原理及其方法論加以歸納,并按哲學四大塊知識體系予以區分,幫助學生建立一個清晰的知識體系。而學生上課要摘寫筆記,把老師補充歸納的知識認真地記錄下來。如學習矛盾分析法,老師一定會把矛盾分析法所包含的一些具體方法及其理論依據歸納出來,就一定要記下來。有些同學有這樣的想法,認為政治課的學習根本不需要記筆記,這是不對的,如果在平時的學習中認真地把老師歸納的哲學原理及其方法論記下來,對于提高考試成績將大有裨益。
新課標 高中政治 人文素養 情感教育 心靈成長
一、情感教育在政治教學中的價值
新課程改革將高中政治教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三維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三維目標的終極目標。高中政治教學是以人的生命為基礎的教育,人的自我存在、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是高中政治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我們的受教育者是16~18歲的青少年,他們似懂非懂、天真浪漫,思維活躍,容易接受新事物。這個年齡段的學生經常用靈活多樣的眼光去審視現在的世界,內心有推動社會變革、促進社會進步的強烈愿望,有著積極的參與意識與競爭心態。面對這樣的受教育群體我們需要把情感教育放在政治教學最重要的位置上,以促進人的生命發展,推動社會進步。
二、政治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探究
新課程為高中政治教學設置了必修模塊和選修模塊,重在培養學生多元化思維,關注個性化發展。這些內容都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便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我以幾個模塊為例進行這方面的探究。
1.學習經濟生活,學會合理消費
通過學習《經濟生活》,這部分內容的重點是了解各類經濟現象,知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經濟活動主體的表現,引導學生正確理解自己看到的經濟現象,明確在當今社會道德意義的真正價值,從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如:學習《樹立正確的消費觀》一課,我把重點放在了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消費觀念這個問題上。課前我們從消費心理角度給學生設計了一系列問題,做了一次班內調查。問題有:
(1)某商品新款上市,不用很長時間就會出現你有我有全都有的現象嗎?
(2)你挑選服裝的要求是新奇、前衛、突出個性,還是質量好、大方得體?
(3)如果讓你選一款車,你會更注重外形、款式,還是質量、性能和售后服務?
(4)同學請你吃一頓飯花了100元,如果有機會請他吃飯你會花多少錢?
(5)你去食堂打飯會不會自己帶飯盆?
(6)你的礦泉水瓶是隨手扔進垃圾桶,還是聚集起來賣掉?利用調查掌握的第一手資料,我讓學生們進行合作討論,探究當代高中生應該有怎樣的消費觀念?在探討、交流中培養了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
2.學習政治生活,堅持正確方向
高中教材必修二《政治生活》的重點是關注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學習,學生要掌握中國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了解中國處于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通過這些內容的學習,學生會逐漸形成正確的國家觀念,形成正確的公民意識。如:學習中國的社會主義民主相關內容時,在突破如何理解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這個難點時,我給學生提供了兩個資料:一個資料是中國在2008年汶川地震時全國是怎樣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度過難關的?一個資料是中國在艱難的情況下如何成功舉辦第26屆奧運會,讓世界為之震驚的?與此同時,我通過大屏幕給學生打出了汶川地震和舉辦奧運會的一系列圖片,通過強烈的視覺感受,讓學生思考社會主義國家為什么能夠實現眾志成城?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到底體現在哪里?通過學習這些知識,學生們就會進一步增強作為社會主義國家公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堅持社會主義方向不動搖。
3.學習哲學常識,身心健康成長
高中生學習哲學常識,就要有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的意識和觀念。通過哲學理論透視當代的現實問題,對學生進行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教育。如:我在講授《量變和質變的辯證關系》一課時,我首先給出了哲學原理: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從量變開始的;沒有量的積累,就沒有質的飛躍;量變是前提,質變是結果。然后我從學生的行為入手探究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是怎樣養成的入。我舉例:
(1)現在的一些學生對自己確立的目標急于求成,不能長期遵循學習規律,遇到困難就退縮;
(2)上課不認真聽講、作業完成效果不好;
(3)總害怕自己考不好;
(4)學習過程中不能持之以恒;……然后我開展了一次小組討論,討論的題目是《學習上,我們如何實現量變到質變》,通過交流,學生們總結出了很多好的學習方法,明確了過程和結果的關系。這樣課堂教學不僅實現了預期的教學目標,更重要的是學生懂得了重在積累的涵義,找到了成長的有效途徑。
高中政治教材的情感教育內容十分廣泛。情感教育不僅是思想道德教育,還是對一個人成長的教育。關注學生的心靈成長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使我們這些教育工作者不斷追求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楊春光.上好高中政治課的幾點體會[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01).
[2]孟靜.生命視角下思想政治教學實踐性探索[J].思想政治課教學,2010,(01).
1以時事政治導入新課,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在政治教學中,由于教材內容較枯燥乏味,導致很多學生對學習政治興致不高,教學模式的單一性也使得學生不能快速進入到學習狀態之中。為提高學習的興趣,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選取恰當的時事政治作為基點,展開教學。比如,在開課前,可以根據一些較重大的國際國內事件作為政治課程開課的切入點,借助新鮮的事件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有助于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其中。時事政治的有效導入,也能幫助教師順利開展課堂教學活動。例如,在講解“多變的價格”這一內容時,在授課之前可以結合最近豬肉價格的變化情況導入,讓學生結合實際生活,思考一下價格變動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的影響。這樣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也能在自己熟悉的氛圍中學習政治知識,結合時事政治更容易掌握新知識。所以,借助時事政治導入新知,對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打好堅實的基礎。
2合理利用時事政治,強化知識理解
高中政治教材中一些經濟學原理較抽象,學生理解起來也有一定的難度。基于此,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引入時事政治問題能有效幫助學生理解課程中這些抽象的原理,在一定程度上還能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此外,教師也可以圍繞引入的時事政治問題提問,學生也能結合實際生活中的相關經驗,積極踴躍地回答設置的問題,最后,師生在一起就回答的問題作總結。問題的提出既能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又能加強師生間的互動,拉近師生間的距離,融洽雙方的感情。例如,很多學生不是很理解“寬松的貨幣政策”與“緊縮的貨幣政策”這兩個概念,結合這一問題,教師可以適時引出近期央行降低存貸款利率這一重磅新聞。讓學生明白央行降低存貸款利率主要是為了刺激更多的人去銀行取錢或者貸款,以此來增加市場上貨幣的流動,這一行為就是“寬松的貨幣政策”。反之,提高存貸款利率則會減少市場上的貨幣流動,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緊縮的貨幣政策”。結合時事政治講解,為學生探究新知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既生動形象,又便于理解,學生很快也就能記住這兩個政治學概念了。將時事政治課引入課堂之中,還能激發部分學生做更深入的思考,而且還對時事政治產生更加濃厚的研究興趣。
3在練習和作業中引用時政資料
當學完一章節理論知識后,及時的課堂練習能有效幫助學生及時鞏固新知,而且還能培養學生實際運用知識的能力。我們都知道,國內外的很多時事與國家的重大方針政策等都包含著非常豐富的政治、經濟哲學原理,但是,這些時事中的政治知識需要我們深入分析、挖掘的。為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練習時,有意識地引導他們運用政治基礎理論知識去分析這些時事,去挖掘其中蘊含著的豐富的政治內涵,在鞏固學生政治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能有效吸引學生關注時事熱點,有利于學生準確把握時代的特征,有利于培養他們將理論與實際有機結合在一起的意識,而且還能幫助學生學會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用理論知識去分析實際問題,從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最終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4課后組織時事政治辯論
在政治教學中,僅靠課堂時間討論時事政治是遠不夠的,為此,我們可以借助課外時間來補充學習。教師可以利用課外時間,組織學生對現階段所發生的熱點時事政治新聞進行有效辯論,讓學生在辯論中加深對相關政治理論知識的認識,有利于提升學生分析時事政治的能力,在辯論中也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例如,在講授“個人收入的分配”這一章節內容時,就可以結合當下社會上多種投資模式分析個人收入的分配問題,比如,房產投資、銀行存款以及購買基金、股票……就此,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展開辯論,討論個人收入到底該怎么分配最合理,哪種投資最有效,帶來的利益是最大的,對學生今后的生活大有幫助。在激烈的辯論中還能讓學生樹立正確的金錢消費觀,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關鍵詞】新常態 以生為本 政治課教學
曾經表示:“新常態將給中國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教育更應該樹立一種新常態意識,體現一種新常態思維。筆者認為,教學要樹立新常態的意識,教學的全過程要體現“以生為本”的新課程精神。“以生為本”是對傳統教學理念的宣戰,它改變了傳統課堂以教師為主體的格局,其目的就是為了轉變教師的角色定位,改變“一言堂”和“滿堂灌”的教學現狀,為學生自主學習創造良好的平臺和外部條件。在教學中,應該把以人為本的理念滲透到教學方法中,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獲取知識。
一、以生為本,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是符合新常態理念的主動學習方法,它的運用對于高中政治課程來說,具有鮮活的特質,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和運用高中政治原理的積極性,這是以生為本理念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具體體現;與此同時,有助于學生在沒有老師指導的自習課期間,發揮主動創造性,增強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做到學以致用,舉一反三。所以,教師在課堂上要摸清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及時創設學習情境和設置問題,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完成教師創設的問題,以完成最終的教學任務。
例如,在必修四教材中,筆者在講到“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一框時,不能簡單的帶領學生在教材中劃出知識點,那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而是首先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先通過課本中“懸掛在山崖上的兩個人”的導入,然后設置幾個相互關聯的問題:(1)哲學上的矛盾概念與生活中的邏輯矛盾相同嗎?(2)哲學中的矛盾是什么意思?(3)“自然界喜歡矛盾”,這里的矛盾又是什么意思?然后讓學生自己找出矛盾的概念,即矛盾就是對立統一。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抽象意識,這對于學好哲學來說,是有著必要意義的;同時也體現出教師對學生主體地位的一種尊重,是對“以生為本”理念的具體落實。
從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對于哲學內容來說,雖然比較枯燥晦澀難懂,但是如果能夠調動學生積極思考探究的積極性,讓他們自主學習,能夠加深對哲學原理的理解。
二、以生為本,分組合作
分組合作學習的目的是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討論和思考中來,既保證了教學的整體效果,也能讓每個學生都有所斬獲,有所鍛煉。所以,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實際學情,必須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和思考,這也是“以生為本”理念的直接體現。
如,在必修二“政治生活”教材中,筆者在講到政府的職能知識點時,為了讓學生對本課內容產生學習興趣,更好地理解我國政府的宗旨和工作原則,我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給每個小組分配不同的思考題,這幾個小組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層次都不一樣,問題也是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我國政府的基本職能有哪些?政府經濟職能的履行體現在生活中的哪些方面,我們正在學習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屬于政府的哪種職能?你認為生活中還有哪些問題的解決需要政府職能的發揮?筆者通過分組合作學習和討論,鼓勵學生在小組合作中獲得集體智慧的成果,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分組合作學習其實也是分層教學模式的體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課堂中多將這些先進的教學模式融入到課堂中來,通過分層教學來實現組內學生的比學趕幫超,做到每一分鐘都是為了學生的發展。
三、以生為本,實戰演練
實戰演練就是教師在課堂中,通過引導學生做題加深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這種方法在任何科目的學習中都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每堂課的最后幾分鐘,教師要留給學生必要的時間來進行實戰演練,通過習題的改錯來對整堂課的知識進行再現。但是實際上,很多教師都忽視了這最后的五分鐘,或者是簡單的對答案,沒有引導學生來認真推敲每一個錯誤的答案,這樣的課堂顯然是低效的。教師要在學生實戰演練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對每個答案進行揣摩,讓學生找出答案的錯誤之處,在今后的解題過程中,重視細節。
例如,消費者對既定商品的需求,受該商品和相關商品價格變動的影響。如,對于普通家庭和消費者來說,牛肉和羊肉,它們之間是( )
A.互補商品
B.互為替代品
C.一般等價物
D.高檔耐用消費品
對于這一類題目,最好的解題方法就是排除法,我們不難發現,首先,A答案出現了概念性的錯誤,這時教師可以舉例說明什么是互補商品,如汽車和汽油,乒乓球和球拍等;對于C答案,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識記重要考點,一般等價物一定是貨幣;D答案中,高檔耐用消費品指的是諸如黃金飾品以及汽車、家電等比較昂貴的商品,它們的需求量會隨著價格的漲落發生很大的變化。這種排除法的傳授以及對知識點的再次鞏固,鍛煉了學生分析每個答案的意識和能力,以便在今后的做題過程中學會舉一反三,減少由于審題馬虎而造成不必要的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