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精品(七篇)

時間:2023-07-31 16:39:2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

篇(1)

關鍵詞: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育途徑

在傳統教學基礎上我們要更加關注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增強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實現素質教育目標。以下是本文對此問題的幾點認識:

一、創新教育方法,拓展教育途徑

為了更好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我們要創新教育方法,拓展教育途徑,將心理健康教育貫穿于各個學科的教學過程中。比如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講座,開展心理咨詢和心理輔導工作,將心理健康教育落實下去。另外,我們還要將家庭、社會與學校聯系到一起,組建完善的教育網絡,增強校園文化和校園環境建設工作,為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提供環境保障。

二、增進師生交流,充分了解學生

教育的目的是喚醒學生心中沉睡已久的巨人,所以我們要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就必須了解學生,走進學生的世界,與學生溝通交流,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發揮教育的價值,體現教育的意義。比如我們首先要明確地告訴每個學生:他們是好孩子。當學生犯錯時,我們不能嚴厲的指責他,這樣只會引起學生的抵觸心理,效果會適得其反,而是應該想辦法引導學生自己承認錯誤,明白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的道理,從而勇于直面自己的錯誤,積極改正錯誤,盡自己的努力去換取大家的信任和原諒。另外,為了增強學生戰勝困難的決心,教師要給予學生足夠的信任,用語言激勵學生,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在師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多給學生灌輸刻苦研究和努力奮斗的思想,給學生講一些名人事例,比如開始成績不理想,但經過自己的努力而成為科學家為人類社會做出巨大貢獻的人物事跡,從而讓學生樹立目標,明白人的潛力是巨大的,只要努力就會有成功的一天,形成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品質。

三、教學手段現代化,提高教育效果

在這個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我們要緊隨時代潮流,堅

持與時俱進,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同時挖掘學生的內在潛力,讓學生成為一個心理健康的高素質的創造性人才。

總之,為了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我們要多角度、全方位的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生活,提高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篇(2)

【關鍵詞】初中語文;心理健康;必要性;可行性 

正如前蘇聯著名教育家凱洛夫所說“心理活動的規律貫穿人的生命過程的始終,貫穿于人類社會實踐的始終,貫穿于每門課程發展的始終”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全面快速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人們的生活開始由傳統的追求物質生活到現代的追求精神生活。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已經成為當前教育的必需品。初中學生正是生理和心理快速成長的時期,同時也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形成的關鍵性階段,在這個重要的階段,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價值觀,是教育部門的職責。當前,我國的很多初級中學并沒有開設專門的心理健康課程,因此,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自然而然落在了語文教師的肩上。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是擺在眾多語文教師面前的難題。本文從初中語文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滲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出發,探索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策略。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1.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是時展的需要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國家繁榮富強的希望。初中學生正處于心理發展的關鍵性階段,發展的不穩定性使得他們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因此,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時代,加強初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歷年來,青少年犯罪已經屢見不鮮,一樁樁、一件件血淋淋的校園突發事件以及種種帶有一定普遍性的灰暗的心理慢反應向人們昭示著當代青少年學生諸多嚴重的心理病垢。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很少有學校、教師和家長關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致使青少年犯罪率逐漸上升。而素質教育的背景下,作為新世紀的教育工作者,無論從黨和國家教育方略的高度,還是從廣大青少年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狀況的實際出發,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是初中語文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新時代賦予的神圣職責。 

2.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要求 

傳統的應試教育,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往往是教師青睞的對象,教師基本不關心學生的心理健康。致使很多學生在考上大學、走向工作崗位之后,由于其自身的性格缺陷,在社會生活中屢屢碰壁。近年來,大學畢業生走極端的案例并不鮮見。一些曾經在初高中時成績優秀的佼佼者,在大學和工作時卻難以融入到正常的生活中。究其原因,那就是在初中或者高中階段,由于成績的優異,使得他們的心理健康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而一旦走向工作崗位,當這些學生自己獨自面對生活時,心理上的問題以及性格上的缺陷完全暴露出來,致使其不能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這就是傳統應試教育對青少年一代的殘害。而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健全學生的人格成為教師教學的一部分,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為教學的目標,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 

3.初中語文教學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是新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以“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為核心理念,與之相適應,教育部頒布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要“為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礎;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打下基礎”可見,初中語文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必須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當前新課程改革和發展的內在要求,既反映了新課改的基本理念,又標志著新課改實踐的深入和發展。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從前面的論述我們可以看出,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是時展的必然選擇,是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而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如何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又成為了教師教學的難點。那么,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是否具有可行性呢?筆者認為,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可行性,原因如下: 

1.初中語文教學內容與心理健康教育之間有交叉性 

《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總體目標就是要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他們的潛能,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他們人格的健全發展。而當前我國的初中語文教師絕大部分是班主任,班主任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兼顧著關注學生心理健康的重任。語文新課程改革標準強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從這里可以看出,語文新課程標準和全國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綱要之間,在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上具有一定的交叉性和共性,這就為初中語文教學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初中語文教學本身也涵蓋了心理健康教育 

當前,國家新課程改革強調教師在教學中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尊重學生的心理需求,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促進良好的師生關系的形成。而教師在教學中實施的小組合作學習法、情境教學法、課堂教學氛圍營造等教學方法,都涵蓋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從這里可以看出,初中語文教學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可行性。 

總之,初中階段的學生正是生理和心理未成熟的時期,也是快速發展的時期,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極為重要。初中語文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陣地,因此,教師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當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養成。 

【參考文獻】 

[1]李百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M].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2003 

[2]教育部.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教基[2004]14號文件 

篇(3)

關鍵詞: 蘇北農村 初中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一、問題的提出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國際競爭日趨激烈,我們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必須努力培養同現代化要求相適應的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未來人才素質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初中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隨著生理、心理的發育和發展、競爭壓力的增大、社會閱歷的擴展及思維方式的變化,其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和自我意識等方面可能會遇到或產生各種心理問題。有些問題如不能及時解決,將會對學生的健康成長產生不良影響,嚴重的會使學生出現行為障礙或導致人格缺陷。

我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從20世紀80年代初期起步,已有不少研究成果,如學校普遍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進行積極的探索和實驗,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經驗。但是,初中階段,廣大學生正處于生理發育的關鍵時期,生理上的微妙變化給他們的心理帶來了不小沖擊,針對這些情況,如何有效地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值得研究的課題。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明確規定:中小學必須迅速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等素質。《中學德育大綱》、教育部《關于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都對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內容、實施途徑等多方面作了明確規定。然而由于歷史原因,“心理健康教育”被冷落。在“應試教育”的桎梏下,心理素質沒能因成為人才培養目標的必備素質而給予有意識、有計劃的培養,致使社會、家庭、學校至今對心理素質教育都難有正確的認識和足夠的重視。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利益格局重組,競爭加劇,生活節奏加快,科技文化和生活水平提高,這些必然對正值青春期、對新鮮事物特感興趣的少男少女產生重大影響,其負面效應是產生各種心理困惑、心理失衡和心理障礙。特別是面對升學這一指揮棒,緊張繁重的學業負擔和成龍成鳳的心理壓力,使學生的心理負擔更重,心理困惑、失衡、障礙更普遍。上海、北京、遼寧等地對中學生的相關調查均顯示有心理異常的學生達35%左右。

幾千年的農業經濟、農村教育環境,使得農村學生成為一個強大的弱勢群體,造成農村學生閉鎖、自卑、嫉妒、受挫能力弱、人際關系緊張、人格偏執等心理。對中學生表現出來的類似心理問題,以往的教育忽視心理因素分析,以行為教育代替心理教育,使得教育工作嚴重脫離學生的心理發展實際。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將“心育”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有機結合,全面提高學生素質,促進其全面發展。教育專家認為“心理健康教育”與“課程教育”、“學校管理”是現代教育的三大支柱。在生源較多的農村學校,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學校的確很少。據調查,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大中城市占20%,縣城占7%,鄉鎮占1%,農村學校還是一個空白點,因此,加強農村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勢在必行。

地處經濟欠發達地區的蘇北農村學校,近年來,心理健康教育事業雖然發展迅速,但與經濟發達地區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尤其與蘇北農村廣大人民群眾的教育需求不相適應,與“積極發展社會事業,建設和諧社會”的要求極不相稱。蘇北農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進一步發展壯大,仍受到許多“瓶頸”的制約:建設投入不足,辦學政策缺位,教師專業資質低下等。因此,如何打破“瓶頸”,促使蘇北農村中學心理健康教育走上可持續發展的快車道,是一個亟待思考的現實問題。

二、蘇北農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現狀

社會主義的教育目標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應在身心兩方面都得到健康的、充分的發展。但是,應試教育偏重于文化知識的教育,而忽視了政治思想教育,尤其是忽視了心理素質教育。青少年除了要承受社會生活負擔的重壓外,還要承受學習任務過重、升學壓力過大、家長期望值過高等多種負擔的重壓。據有關調查顯示,大多數學生存在考試、人際交往、適應環境等心理障礙;少數學生存在人格缺陷,如悲觀情緒、自殺意識、偷竊行為等不良品質,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部分學生患有心理疾病。

素質教育是以生理素質為前提,以心理素質為基礎,以社會文化素質為導向的整體性優化教育。因此,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的必要前提,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必要條件。當前,農村中小學由于教學設施不完備,信息閉塞,教師的自身整體素質不高,對素質教育的理解較為片面、膚淺,造成與之相關的心理健康教育長期滯后。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現代社會的沖擊使學生產生了心理和行為上的適應。

農村雖然遠離城市,交通不便,信息閉塞,但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受到社會的影響越來越大。知識經濟迅速的發展給農村帶來了巨大的變化,使“鄉里人”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但現代社會在發展中所產生的不可避免的消極因素在潛移默化地影響“鄉里人”。社會上陳舊的風俗習慣死灰復燃,兇殺打斗的影視天天播放,格調低下的書刊、影碟充斥文化市場,這些都在不同程度地腐蝕人們的靈魂。此外,社會上的、以權代法和走后門等不正之風在嚴重腐蝕孩子的心靈。農村孩子敦厚、質樸、勤勞、善良,他們的生理和心理都還很不成熟,缺乏辨別是非和抵制不良文化影響的能力,往往美丑不分,容易做出讓入難以置信的傻事。

(二)不良的家庭環境導致學生的心理素質“先天不足”。

改革開放以來,單親家庭劇增。有的家庭雖然還沒有完全破裂,但是已近乎名存實亡。這對于不諳世情、承受挫折能力較弱的中小學生來說,極易導致心理問題。目前,多數家長對子女的教育偏重于智力的開發,而忽視心理素質的培養,或養而不教,或重養輕教,這種厚此薄彼、寬嚴失度的教育方法妨礙了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在農村,由于家長忽視對孩子進行心理教育,導致孩子心理發展與智力開發嚴重失衡。不少農村家長為了讓孩子離開農村,在學習上百般苛求,不顧孩子的心理發展需要,不尊重孩子的人格,扼殺了孩子天真活潑、好動、合群的天性。具有封閉、孤獨、狹隘、自卑心理的學生往往就是這種家庭教育的產物。此外,由于大量農民外出務工,子女多由老人和親戚照看,他們在外面終日忙于工作,市場競爭給他們帶來了過多壓力和困惑,家庭往往成為他們宣泄壓抑情緒的場所,導致家庭氣氛緊張。因此,破損的家庭結構,父母專制的教育方法,緊張的家庭氣氛是導致中小學生產生心理障礙的主要原因,其主要表現為自卑、逆反心理、離家出走等,一遇到挫折和打擊,便很容易出現意外。

(三)學校教育忽視心理健康教育,造成學生心理素質后天發育不良。

首先,目前大多數學校還走不出應試教育的怪圈,尤其是農村初中落后的辦學條件,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嚴重滯后,表現是一個學期乃至一個學年都難得有一次針對學生心理問題而舉行的主題班會或活動。雖然在學校德育工作中,有些品德意志方面的教育多少涉及心理教育問題,但往往局限于學生學習的勤奮、刻苦和專心致志,絕少關注大多數學生的意志品質等心理素質的全面培養。學校為了提高升學率,教育教學內容只面向少數“尖子生”,大部分學生失去與他人平等發展的機會。這樣不公平的環境,使得一些暫時落后的學生最終淪為“問題學生”。

其次,有些學校的教師忽視了對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只關心學生的文化考試成績,心理健康教育被排擠到可有可無的地位。中學生急需的學習心理輔導、生活輔導、擇業輔導等在某些學校或者被取消,或者被盲目應付。有些教師甚至當面諷刺、挖苦學生,把學生轟出教室,攆學生回家找家長、打罵、變相體罰學生的錯誤做法相當普遍。此外,農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員素質較低,對這部分人的培訓很不到位。由于條件所限,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大多數人員缺乏專業知識,個別學校竟讓一些因業務水平低、工作態度差、能力差而無法勝任本職工作的人員補此空缺。從目前狀況來看,農村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務,基本上是由班主任承擔。一些班主任知識結構片面、單一,絕大多數沒有經過心理健康教育的專門培訓,再加上被平時瑣碎而繁重的其他工作所牽制,因此,他們對學生進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缺乏科學性和規范性,致使學生的思想、行為常因為缺乏正確、有效的規范而盲目從眾。

再次,一些學校對心理健康教育重視不夠,心理健康教育多流于形式。學校雖然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課,但是大多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多流于形式,這種現象在蘇北農村初中普遍存在。究其原因,近年來各級教育行政部門雖大力提倡素質教育,可是在巨大的就業壓力下,在緊缺的優質教育資源下,社會仍以升學率作為衡量學校教育質量的主要因素。于是,各級學校便片面追求升學率,與升學無關的課程一律不開,或者即使開了也流于形式。

最后,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形式單一,內容缺乏有效性。據調查,開課、辦板報、舉辦講座活動是目前蘇北農村初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三種最主要途徑,這三種途徑反映了蘇北農村初中目前心理健康教育以團體輔導及靜態宣傳為主的特點。從蘇北農村初中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上看,基本上是以“認知為主導”的,教師教學設計主要圍繞“認知的提高”,讓學生背一些簡單、枯燥的概念、原理,忽視了學生行為的訓練、提高與培養。學生的個體需求通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得不到滿足,學校沒有開展心理輔導課,造成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單一、效率不高。

(四)農村特定的自然環境和傳統觀念,使學生身心發展極不平衡。

首先,由于農村地區大多交通不便,娛樂設施及場所缺乏,因此,家長在閑暇時最多的活動就是打撲克、玩麻將和看電視、錄像、影碟等。這類休閑娛樂方式自然引發孩子們的模仿。農村孩子思想單純,加上大多數孩子的父母對他們疏于管教,他們會無意識地形成小團體,參與一些不健康的娛樂活動。由于無經濟來源,他們只好編造各種理由向家長要錢,要不到就變著法子騙家長,甚至走上偷竊、搶劫的犯罪道路。

其次,由于農村的封建傳統觀念比較嚴重,學生談“性”色變。一些教師甚至視講人體生理衛生課當中的生殖系統知識為“低級下流”,致使學生缺乏對生理現象與心理問題關系的正確、科學的認識。此外,由于農村學生受成長環境限制,缺乏適應社會發展所必需的人際交往技巧。

(五)缺少專業的師資隊伍。

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一批具有高度責任感和事業心,而且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和能力的教師。沒有這樣的教師隊伍,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就不會深入,更不可能有成效。我們對教師進行過側面調查,結果表明,懂得“皮格馬利翁效應”的不到10%,了解心理咨詢和心理輔導的還不到3%。

三、改進蘇北農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與建議

針對以上蘇北農村初中學生出現的種種心理問題,農村教育工作者必須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有的放矢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一)進一步加大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宣傳力度。

經過幾年努力,蘇北農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已得到社會和學校的一定關注,但人們對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緊迫感仍認識不到位。因此,要進一步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力度,把宣傳重點放在各級教育行政主管、學校校長、各位學生家長身上,只有這樣才能形成有人主管、有人督促、有群眾基礎的心理健康教育,從而擺脫目前心理健康教育似“無水之魚”的局面。

(二)優化心理健康教育隊伍,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素質。

教育部頒布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指導綱要》指出:“搞好師資隊伍建設,提高廣大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正常開展的重要條件。”“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重視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隊伍建設。”目前,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的發展趨勢是從兼職為主轉向以專職為主、專兼結合。農村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之所以普遍存在許多問題,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缺乏專業師資,作為權宜之計,只好借用其他專業的教師兼職。讓不懂專業的人做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既強人所難,又難免使工作步入歧途。為此,盡快抓好在職教師的培訓工作,使他們掌握必備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持證上崗。農村中學應依托地方高師在硬、軟件方面的優勢,廣泛開展對全體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工作。培訓工作應從實際出發,制訂切實可行的短、中、長期培訓計劃,分階段、有層次地進行。就培訓對象而言,短期計劃以分管領導、班主任、團隊干部為主,中期計劃以各科任課教師為主,長期計劃則是地方高師整合力量,積極開設應用心理學專業,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專業人才的培養。就農村中學現狀而言,短、中期計劃的制訂與實施是解決心理健康教育兼職師資問題的關鍵所在。在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積極支持與配合下,培訓過程應充分考慮不同崗位的不同特點,對兼職教師和普通教師給予不同程度的要求,最大限度地節省資源和提高效率。通過緊湊而有系統的培訓,使農村中小學教師盡快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知識,并能結合現實問題,靈活機動地運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種干預和影響手段,從而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積極、主動、有效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另外,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應在機構定位、編制配置、經費劃撥、培訓提高、資格認證、工作量核算、福利待遇、職稱評聘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解除心理健康教育從教人員的后顧之憂,使他們樂于、專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加強環境建設,促進學生養成良好心理。

要使學生的心理能夠健康地發展,必須有適合這種發展的良好環境,因為環境能造就人,在診治與矯正不良心理的工作中,應將環境的建設放到重要位置上。

首先,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在學校景點設計,環境布置上巧于安排,以積極的心理暗示,幫助學生實施自我心理調節。如學校可開展校園文化藝術節、體育活動周、科技月等活動,矯正學生不健康心理。利用寒暑假及雙休日開展琴棋書畫活動、觀看優秀影視劇等,提高學生興趣,陶冶學生情操。

其次,營造良好的班級文化,通過良好的學習風氣、師生關系、同學友誼,對學生進行熏陶。如在班級中成立互助學習小組,貧困同學助學基金會等組織,在班級中建立和睦互助的同學關系,營造勤奮向上的學習氛圍,使特殊生充分享受班級溫暖。班際之間可以開展各方面有益的學習競賽、體育比賽,在比賽中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營造整潔舒適的教室空間環境,營造民主嚴明的法治環境,營造團結和諧的班級人際環境,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

再次,教師要樹立良好的形象,起到表率帶頭作用,以自己的言行引導學生,感染學生。

最后,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家庭是學生生活的主要場所,良好的心理素質離不開文明、和睦的家庭。學校應成立家教委員會,辦家長學校,利用它向家長傳授心理教育知識,使孩子和家長在一起學習,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樹立戰勝困難的信心,培養孩子良好的情緒,保證每一個學生身心健康地發展。

在這樣的美好和諧的環境中,不僅降低了學生心理疾病的發生率,還使已有的不良心理得到了矯正。

(四)利用各種組織作為活動載體,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為了幫助學生樹立健康心態,學校可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地開展一系列心理訓練活動,使他們在活動中學會自我控制、自我調節,樹立自尊心、培養自信心。

1.開展“友好班級活動日”。校內部分班級建立友好關系,每逢重大節日,友好班級學生一起聯歡,使孩子們結下深厚友情。

2.建立“殘缺家庭愛心社”。定期到學生家中,做學生及家長的思想工作,撫慰孩子心靈的創傷,聯絡父母與子女的感情,使學生雖然家庭殘缺而心靈不殘缺,鼓勵學生“失親而不失志”。

3.建立“差生結對幫教組”。學校的中層以上干部、黨員、教工團員都可以承擔“雙差生”的幫教工作,通過結對活動,使他們消除厭學情緒,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順利完成學業。

4.舉辦“心理健康活動周”。針對特困學生產生的自卑心理,學校可舉辦“心理健康活動周”。如利用班團課、板報專欄、校園廣播、征文比賽等形式,介紹特困學生成長與成才的事跡,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消除自卑心理。由于個人的性格不同,每個人的心理素質和修養也不同,學生的心理素質及修養要靠廣大教師在教育實踐活動中鍛煉和調節。為使每個學生都成為心理健康、全面發展的人才,心理健康教育應該重在提高中小學生的適應能力和耐挫折力,完善健康個性,優化心理結構。

總之,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要多樣化,要有互動性和針對性。

(五)在品德教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是指在常規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在讓學生掌握知識、技能,養成良好習慣的同時,注重引入心理學的理論、方法和技術,幫助學生提高教育、教學活動中各種認知技能、情意和人格特質。在《思想品德》新課程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只要對《思想品德》新課程內容加以梳理,就能挖掘出教材中蘊含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例如七年級《思想品德》第一單元珍愛生命,熱愛生活,我們可以結合珍惜時間與理想前途的教育,結合時代、社會對人的素質的要求,盡快使學生的心理驅動由“要我學”變為“我要學”,讓學生逐步形成主動學習的心理。第二單元走進新的學習生活,可以滲透如何成功地進行人際交往、如何調整情緒狀態、學習方法的討論等內容的教育,使學生盡快適應新的學習環境、新的學習任務,處理好同學之間的關系。在《思想品德》新課程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還必須改變舊有的教育教學方式,采用合作、討論、探究、交流的新型教學模式,使整個教學過程在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心理方面起到積極的作用。我們要善于利用教材內容的新異性、懸疑性、差異性、不確定性,創設問題情境,引起學生認知沖突,激發學生好奇心。例如七年級《思想品德》第三單元《相逢是首歌》的教學設計,就完全可以采用合作、探究式,讓學生在討論和交流的過程中,自覺發現友誼的重要性,掌握獲得友誼的方法,自覺懂得待人接物要平等、尊重、真誠,要理解,要寬容。學生受到教學內容的影響,必將在合作探究過程中,更注重自己的言行,實際上是讓學生在行動中實踐了教學內容。這不僅使學生加深了對內容的理解,掌握了交友技巧,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實踐了交友的過程,協調了同學之間的人際關系,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這無疑對健全學生的心理品質取到積極作用。

(六)構建“五結合”全方位、多層面、立體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五結合”主要內容是:心理教育與專業心理咨詢相結合;心理教育與學生對學生咨詢相結合;心理教育與班主任工作相結合;心理教育與家庭心理咨詢相結合;心理教育與修身養性相結合。“五結合”的教育輔導模式,遵循學生心理發展的規律,關注學生生存的環境,給學生潛能發揮創造條件。它能有組織、有系統、有計劃、有選擇地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它不是零散的、片面的、非系統的、盲目的心理健康教育,其目標不僅在于治療,而且注重預防和發展,達到促進學生發展的目的。

(七)改革農村初中教育評價體制。

加強蘇北農村初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還需要改革當前教育的評價體系,營造能夠發揮學生潛能、保護學生個性、使學生健康發展的教育環境。改革后的教育評價體系包括能夠全面評估學生身心發展的評價系統和全面評估教師素質的評價系統。

總之,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龐大的工程,需要社會各界,學生家長、教育部門等的大力支持。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決策者、執行者、實施者,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學校、教師一定要認清形勢,積極探索,把蘇北農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申繼亮.當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與出路.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4).

[2]黃錦衣,蔡鉀鋰.中學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教學與管理,2002(4).

篇(4)

政治教學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學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是新課程改革下學校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在中學生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僅僅依靠心理健康工作者,而是應把其融入各種課堂上,滲透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發揮廣大教師的作用。政治學科具有道德價值觀引導和人文關懷的特點。在教學活動中滲透心理健康的知識,幫助每一位同學積極陽光的成長是政治老師不可推卸的責任。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加強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其生理、心理的客觀要求。十三四歲的初中生具有心理活動狀態不穩定、認知結構尚不完備、生理與心理成熟不同步、對家庭社會的依賴與尋求自主矛盾等特點。這些原因導致他們比成年人產生更多的焦慮和遭遇更多的挫折,也容易導致心理障礙的產生。短期的心理上的困擾如果得不到正確的疏導,就會產生困擾,進而影響心理健康發展,甚至會釀成嚴重的心理疾病。

一個健康的人包含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兩個方面,在現代社會,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讓人們身體的健康更加具有保障,然而中學生面臨家庭和社會等多方面的壓力巨大,很容易產生心理畸形。

在當今網絡信息社會,我們不時聽到青少年自殺、自傷等相關事件,這是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得不到解決一種極端的處理方式。2004年的一項調查顯示上海2500名青少年之中有24%想過自殺,中國自殺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兩倍以上,青少年則是其主力軍。由此可以看出,對青少年心理健康重要性和急迫性。

健康陽光的心理是一個人融入社會、幸福生活的鑰匙,對一個人一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心理健康教育與政治課程的結合點

心理健康教育與政治教學具有高的契合度,對于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是政治教學的重要目標。在心理學領域,道德價值和道德感情是重要的研究內容,因為在每天的現實生活中,人們都生活在特定的情緒、情感情境中,能否具有同理心正確的感知與體驗他人情緒并作出相應的道德行為對人具有重要意義。而政治教材恰恰是學生進行道德情感體驗的很好的素材,亦是審美的優秀范本。教師在授課中,可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內涵,引導學生感受美好的道德情感,滋潤學生的心靈,進而生化為其道德價值取向。在教材中處處都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子,教師應注意挖掘,帶學生徜徉其中,春風化雨,滋潤學生的心田。

心理學具有眾多經典理論,可以為政治教學提供絕佳的組織手段,進而創造更為和諧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圍。比如短板理論告訴學生最短的一塊板決定儲水的容量,讓學生聯系現實生活,取長補短,彌補自己的不足,進一步完善自己。奧卡姆剃刀理論告訴學生在做事情是應把握事情的主流和實質,順其自然,不把問題復雜化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創造和諧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圍,有助于學生政治學習興趣和成績的提高,也有助于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世事洞明皆學問,對于政治課程更是如此,一個學生政治知識的素養決不是僅僅依靠書本上的知識就可以達到的,需要學生深入生活用心體會,豐富生活經驗與閱歷。而心理學正是基于人生活經歷經驗的研究,對學生進行心理相關知識的教育,有助于促進其思想成熟,達到心理健康與政治素養提升的雙豐收。

三、課堂上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方法

1.挖掘教材資源

初中思想政治教材本身具有十分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其本身覆含一個個生動形象、具有哲理與情感韻味的小故事。學生透過閱讀、分析、思考,從而認識世界,體味生活。讀書可以豐盈人的頭腦,思考可以讓人更成熟。比如,教授七年級上冊第九課“挫而不折,積極進取”時,應鼓勵學生把理論與現實相連接,生活中許多事情都是具有雙面性的,當大家遇到挫折時,不應僅僅看到其艱難困苦,而也應看到透過這次挫折我們可以收獲更多的經歷,成長更多。沙漠中,悲觀者會說“只有半杯水”,樂觀者會說“還有半杯水”,這樣的對學生進行引導教學效果會更明顯。

2.創設教學情境

政治教學課堂不應是個嚴肅的“一言堂”,而應具有寬松、民主、開放的學習氛圍,大家一起討論一起學習,這樣才能縮短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學生與書本之間的距離。鼓勵學生積極探索,增加班級活力,以情感為紐帶,以理智線索,實現道德教育方式的根本改變,讓學生用腦子來思考,用心來感悟。

課堂的形式應更加豐富,可以進行角色扮演和小組競賽等,幫助學生適應團隊合作,增強其服務和奉獻意識,激發每一個人的學習與交往動機,讓學生有意識的和別人溝通交流,互相肯定,在各種各樣的活動中,提升課堂趣味性,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

課內外的實踐活動都是政治學科培養學生心理健康的肥沃的土壤,教師應精心的設計和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內外活動和心理輔導活動,如“困苦也是一種幸運”“給別人一個笑臉”“當別人誤解你時”“陽光總在風雨后”等主題都是塑造學生心理品質的不錯的選擇。

3.與時俱進,因地制宜

作為一名政治學科的教師,應緊跟時代的潮流,洞悉青少年的思想觀念和價值觀,只有如此方能對癥下藥,因地制宜。

政治教師需具有一定的心理學知識,能夠敏銳地發現學生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所展現出了得問題并通曉基本的處理策略。同時,政治教師應不斷地汲取最新的知識與資訊,和學生一起成長。如果教師自己固步自封,不能夠與時俱進,他講授的理論對于學生們來說毫無價值和吸引力,自然就很難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所以,教師的不斷“充電”具有重要意義。

在課堂上,更多的給一些內向的同學表達的機會,積極的鼓勵后進生,激發其學習主動性,對于學生的創造向想法予以引導和鼓勵等。綜合運用鼓勵性語言,通過動作、手勢、眼神等給學生以贊許,對存在適應障礙的學生予以特殊關注,幫助大家克服生活中的困難。

篇(5)

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社會不斷地進步,越來越多的人將在滿足自身生理需求的同時,開始關注個人心理健康問題。對于學生家長來說,特別是初中生家長來說,他們在關注自身的同時,也在關注自己孩子身上的變化。很多家長對于孩子的變化沒有做好準備,很多家長都覺得孩子怎么越來越不聽父母的話了,諸如此類的困惑,教育界在進行思考。

1.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現狀

結合我國初中教育的特點,且根據已有研究我們得出,我國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以下特點。

1.1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城鄉差異。對于現有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用參差不齊來形容。在部分有條件的學校,有經過專業培訓過的專職心理老師,通過他們開設心理健康課這樣的方式來實現的這些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然而對于大部分學校,特別是二級城市以下的眾多學校來說,具有兼職心理健康老師的學校可謂是鳳毛麟,特別是農村初中,絕大多數學校沒有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課程。

1.2心理健康教育課安排較為隨意且內容不系統。在已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初級中學,利用班會課或者德育課時間進行安全等方面的教育,且并無固定的心理健康課時間。關于初中生的適應問題、性教育、學習方法、自我接納、人際交往等方面的課程內容涉及得較少。而初中階段,學生由于學習內容、生理心理發育、學習生活環境等因素發生較大的變化,會出現或多或少的不適,需即使進行指導和疏通。而現有課程安排并未過多考慮到本因素。

1.3家庭因素對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影響。對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除了學校而外,家庭發揮著及其重要的角色。家庭是學生除了學校而外另外一個長時間生活學習的場所,因此,家庭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在我們的實際情景當中,更多家長因為工作、自身等諸多主客觀原因,對于學生教育的關心更多體現在對學習成績的關注。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的關注度遠不及對學習成績的關注,由于初中學生處于青春期,而與此同時父母步入中年期,這個時期的成人要面對來自事業、生理、心理的特殊時期,因此極易產生沖突。而這個時期的沖突的處理又將影響親子關系的發展,進而影響到學生在中學階段的學習、生活等方方面面。

2.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原則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是以提高和發展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強初中生綜合素質為目標,以期促進其全面發展。簡言之,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促進初中生發展為最終目的。根據對已有的研究分析,我們得出初中心理健康教育遵循如下原則。

2.1普及性原則。現有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由于種種限制,普及性不強。而初中生在成長過程中由于身心發展以及學校、社會、家庭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需要更多的心理關懷。我們對于問題學生需要重點關注,但與此同時不能忽視對其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防范于未然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功能。因此,在初中生中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為學校學生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保證。

2.2發展性原則。由于初中生所處于的成長階段,對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們必須采取發展的眼光。初中是學生成長迅速的階段,這種成長不僅限于身體上的成長,也包括心理方面的成長。因此,對待學生成長過程中所出現的叛逆等行為不能簡單地以好與壞來定性,以免造成對學生的傷害。

2.3包容性原則。在教育過程中,教師應當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幫助其健康成長。對于有問題行為的學生,比如行為退縮、學習障礙等方面的學生,要多一份耐心。教師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對學生的理解與包容,會促進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有助于學生敞開心扉,也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到潤物細無聲。

2.4活動性原則。根據初中生的特點,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應該增加活動課程內容。活動的設計需要緊扣主題,趣味性強且具有思考性,能促進學生積極參與,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去領悟成長。與此同時,活動需要遵循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以期在得以較為充分的發展。

2.5指導性原則。初中階段是青少年出現成長的煩惱較為集中的時期,他們需要得到教育者的指導性建議。此外,初中階段也是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塑造的一個重要時期。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也需要帶有一定的指導性。

3.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根據上述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則,我們的教育方式可以以課程、專題講座、個體輔導、團體輔導、科普小冊子等形式進行。

3.1心理健康課程的開設。開設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由專門老師的教授,結合生理衛生知識講授情緒情感、學習策略、人際關系、性心理健康等方面內容。以便學生深入地了解自己心理狀況,正確地處理學習、生活中所出現的各種心理困擾。由于課程的開設,可以使得絕大部分學生可以接受到心理健康教育。

3.2專題講座。學校應定期舉行心理健康方面的講座,講座的內容主要涉及情緒、學習、人際、性心理等。讓學生更多的選擇余地,讓其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講座。讓學生在較強動機的驅使下,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3.3開展個體心理咨詢。學校需要開設專門的心理咨詢室,讓出現心理困擾的學生能在學校里面找到一個安全可靠的地方去解決相應的問題。個體心理咨詢需要有專門老師負責,該老師需具備一定的心理咨詢經驗,對于普通的心理問題與心理疾病有一定的界別能力。此外,建立相應的心理檔案也是非常必要的工作。

3.4團體心理輔導。團體輔導工作是當今學校心理健康工作的一個重點,對于集中解決部分學生中存在的心理問題,有時間、受眾、效果等方面的優勢。同時,通過各種活動可以使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到自我探索與思考中來,到達積極參與積極成長的目的。團體輔導工作可以是專題團體輔導,也可以是團體咨詢,同時在我們的學科教育中也可以融入團體輔導的理念。

3.5科普小冊子的編制。學校可以編制一些心理健康小冊子發放給學生,里面應包括情緒調節、人際交往、學習方法等方面的內容,便于學生及時自我調節。也是心理問題預防的一個較為有效的措施。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現狀是不容忽視的,它為我們亮起了警告信號,作為心理工作者有責任挑起這付擔子不能僅僅把工作停留在了解問題,分析問題的水平上,而是要著手嘗試去解決這些問題,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實際的意義。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 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教育 問題 對策

近年來,學生的心理健康頻頻出現問題,中學生的情況更加明顯突出,許多學校都根據學生的情況,組織并配備了一些專業的心理教師,為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提供了正確的指引和幫助。在日常教學管理中,針對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教師要以心理學的理念為指導,有意識、有目的地對中學生采取恰當的方式方法進行訓練,從而對中學生施加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提高中學生的心理素質,并能夠切合實際地解決學生中的一系列心理問題,從根本上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

1.目前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

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是極其重要的,不容忽視。然而,由于有些學校過于注重升學率,忽視了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目前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一些問題。

1.1忽視了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過去的幾年里,我國普遍認為初中生最重要的是身體的健康成長和優秀的學習成績,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完全呈忽略狀態。在家庭教育中,家長都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考試成績,從來沒有對孩子進行過心理健康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素質直接影響到孩子以后的發展情況。在當前大多數家庭中,很多父母都不教育孩子,放任孩子隨波逐流,而且因為其本身心理不成熟,導致給孩子造成負面的影響而沒有起到榜樣作用。忽視了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只是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對孩子的情感、性格等方面幾乎一無所知,導致孩子的心理發展不健全甚至缺失。在學校教育中,因為學校本身對心理健康教育的不重視和教師對其意識的淺薄,對學生表現出來的心理問題置之不顧,并強加給學生傳統的觀念,不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也不傾聽學生的需求,導致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不健全。

1.2沒有正確區分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

有一部分學校特別重視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為此開設了一系列課程,比如思想、政治、思想品德等,而且投入了雄厚的師資力量,認為只要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學生就能身心健康發展,提高素質,這從根本上就混淆了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和思想素養,利用集體教育、環境熏陶等方式開展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為了防止學生產生心理疾病而運用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養學生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和素質提高的一種教育活動。兩者之間從根本上就有很大的區別。因此,在日后的教學過程中,要正確區分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同時學校要改變這一觀念,不要因為過度重視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視了心理健康教育,要正確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2.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對策

2.1大力加強對心理咨詢室的建設。

大多數初中心理咨詢室建設都較為簡陋,缺少必備的硬件設施,咨詢室環境的建設也比較粗糙。因此,在加強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同時,除了需要引進必要的專業人才外,還需要加強對心理咨詢室的建設。比如心理咨詢室地點的選擇,咨詢室地點的選擇應該以安靜方便為原則,通常設在校園人流相對較少的地方,避免求助的學生感到不自然,害怕受到其他學生的歧視,但是選擇的地方不能太偏僻;咨詢室的室內設計應該以暖色調為主,這樣會使學生感到溫馨、自然、親切,同樣的室內的光線也要柔和,有利于咨詢工作的展開;配備一些工藝品、盆栽、花瓶等,這些使室內的設計更加高雅,可以讓學生感到親切,從而放松并產生信任,避免咨詢室的環境設計與教師的辦公室或者教室相似,使學生產生緊張感和壓抑感。

總之,一個簡練、溫馨的咨詢室可以讓學生倍感溫馨,有安全感,不會擔心被他人知道自己的秘密,這樣能讓學生放松,無所顧忌地講述相關事情,詳細講述細節問題。心理教師可以認真、細心傾聽學生的講述,從而幫助學生正視問題,進一步幫助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促進心理咨詢工作的積極展開。

2.2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力量。

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具有科學性而且專業性較強的工作,必須由具備專業能力的教師指導。除此以外,學校和各級教育部門還需要經常選派一些專、兼職的心理健康工作教師定期參加相關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訓,提高教師的能力水平,同時邀請一些心理學專家開展講座、指導。近年來,隨著精神分裂癥、抑郁癥的精神疾病的高發,許多心理教師對其認識不夠透徹,導致對此類疾病與一般心理問題把握不準,因此,有必要安排專門的培訓對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進行培訓,或者安排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到相關醫院進行實習,了解此類疾病的臨床表現,避免出現錯誤的診斷。

2.3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的心理發展情況。

多與學生進行溝通,時時掌握學生心理發展情況,對心理健康教育成功大有裨益。初中生大部分年齡都是在12~15歲,處于發育的高峰期,內心世界極其豐富,對新鮮和未知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心,而在這個階段的成長過程中,產生的心理問題也是各種各樣的。初中生待人接物上都比較敏感、感情上更加細膩,因此,想要了解他們的心理發展,就需要與他們建立良好的關系,從而能夠進行有效溝通,這是關系到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否成功的關鍵。初中生性格不穩定,易怒、煩躁、沖動等情緒容易產生,教師要有意識地通過各種渠道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在課堂上和生活上多關心學生、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從而有助于為心理健康教育奠定基礎。

總之,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初中生出現心理問題的現象越來越多,社會和各界人士都必須引起重視,尤其是學校,一定要重視和加強對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抵制不良因素對學生的侵害,培養出更多的全面發展型人才。

參考文獻:

篇(7)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現狀調查的結果分析

本次調查采取抽樣問卷調查和組織抽樣學校的相關領導、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專(兼)職人員、班主任、學生代表座談的方式進行。共收回調查問卷349份,座談會材料36份,其中經過市(州)或縣、區匯總整理的座談會材料8份。本次問卷調查收回的小學問卷155份(城鎮學校73所、農村學校82所);初中問卷147份(城鎮學校70所、農村學校77所);高中問卷47份(城鎮學校39所、農村學校8所)。問卷統計顯示:開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學校319所,占被調查學校的90.4%,其中小學138所,占被調查小學的89.03%,初中137所,占被調查初中的89.03%,高中44所,占被調查高中的93.6%。在被調查的學校中,有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學校105所,占30.1%,其中小學51所、初中38所、高中16所,分別占32.9%、25.9%、34%,有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學校占絕大多數;有62所學校有心理學專業畢業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占被調查學校的17.8%,僅有9人有心理咨詢證書;有288所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參加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訓,占被調查學校的82.5%,其中小學、初中、高中分別占88.4%、76.9%和80.9%。從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上看: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的學校為284所,占81.4%,其中小學、初中、高中分別為135所、126所、23所,分別占87.1%、85.7%、48.9%;通過班隊會活動的學校223所,占63.9%,其中小學、初中、高中分別為105所、85所、33所,分別占67.7%、57.8%、70.2%;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講座的學校192所,占55%,其中小學、初中、高中分別為69所、82所、41所,分別占44.5%、55.8%、87.2%;通過心理咨詢活動的學校211所,占60.5%,其中小學、初中、高中分別為81所、94所、36所,分別占52.3%、63.9%、76.6%;通過其他活動的學校138所,占39.5%,其中小學、初中、高中分別為62所、48所、28所,分別占40%、32.7%、59.6%。這里需要說明的是,絕大多數學校同時采用上述多種方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從排序上看,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班隊會活動、心理咨詢活動是當前我省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講座、班隊會活動、心理咨詢活動是當前我省初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講座、心理咨詢活動、班隊會活動、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是當前我省高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

對學校選用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問卷調查結果:選用了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學校262所,占75.1%,其中小學、初中、高中分別為133所、98所、31所,分別占85.8%、66.7%、66%;有333所學校認為選用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是必要的,占被調查學校的95.4%;我省中小學選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出版單位主要有:長春出版社、東北師大出版社、吉林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吉林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等,還有一個縣選用的是縣內自編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在對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現狀的認識上:認為目前中小學生心理問題比較嚴重的學校162所,占46.4%,其中小學、初中、高中分別為36所、89所、37所,分別占23.2%、60.5%、78.7%;認為學生出現心理問題是正常的有318所學校,占91.1%,其中小學、初中、高中分別為150所、126所、42所,分別占96.8%、85.7%、89.4%;認為學生的心理問題能得到解決的有241所學校,占69.1%,其中小學、初中、高中分別為120所、94所、27所,分別占77.4%、63.9%、57.4%;認為學生的心理問題很難得到解決的有107所學校,占30.7%,其中小學、初中、高中分別為35所、52所、20所,分別占22.6%、35.5%、42.6%,還有一所初中學校認為“不好說”。對學生出現心理問題的主要成因問題,從影響大小的排序上看,大多數小學認為家庭教育(結構)的影響、應試教育的影響、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學生生理、心理發展階段等是導致學生出現心理問題的主要因素,其中有超過50%的學校認為家庭教育(結構)的影響是排在第一位的;大多數初中認為應試教育的影響、家庭教育(結構)的影響、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學生生理心理發展階段等是導致學生出現心理問題的主要因素,其中有超過50%的學校認為應試教育的影響是排在第一位的;大多數高中認為學生生理心理發展階段、應試教育的影響、家庭教育(結構)的影響、社會大環境的影響等是導致學生出現心理問題的主要因素。對學生心理問題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的問題,大多數被調查的學校認為主要表現在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人際交往障礙、人際關系緊張、厭學、逃學、考試焦慮、閉鎖心理、虛榮心強、親子溝通等方面。

從問卷調查的結果和對小學、初中、高中的對比分析來看,我省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表現出如下幾個特點:一是我省90%以上的中小學開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其中高中的比例略高一些,在開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學校中有專職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比例偏低,小學37%、初中27.7%、高中38.1%,而兼職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比例偏高,且大多為班主任兼任。二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專業化水平比較低,在被調查的學校中,心理學專業畢業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小學24人、初中25人、高中13人,取得心理咨詢證書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人數就更少,小學5人、初中4人。盡管絕大多數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參加過相關的培訓,小學占88.4%、初中占80.5%、高中占80.8%,但僅靠短期的、非系統的培訓難以達到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專業化水平的要求。三是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是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講座、班隊會活動、心理咨詢。小學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班隊會活動是主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初中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心理咨詢、班隊會活動、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講座是主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講座、心理咨詢、班隊會活動心理健康教育課是主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小學和初中的絕大多數學校都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四是93%以上的學校認為選用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有必要,選用了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學校的比例為小學96.4%、初中71.5%、高中70.1%。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編寫與出版單位比較雜,據我們了解到的情況,我省中小學現在所選用的教材大多沒有經過審定,而且大多數是通過非正規的渠道發行的,這也是學校在座談中所反映的要解決的問題之一。五是“對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現狀的認識”這一問題的調查結果應引起高度關注,有相當比例的學校認為學生的心理問題“比較嚴重”、學生的心理問題“很難得到解決”,而且有這樣認識的學校比例呈小學、初中、高中上升的趨勢。認為學生的心理問題“比較嚴重”的小學占23%、初中上升為60.5%、高中達78.7%;認為學生的心理問題“很難得到解決”,小學占22.5%、初中上升為35.5%、高中達42.6%。六是關于“學生出現心理問題的主要成因問題”,從影響大小的排序上看,大多數學校認為家庭教育(結構)的影響、應試教育的影響、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學生生理心理發展階段等是導致學生出現心理問題的主要因素,其中小學學段有超過50%的學校認為家庭教育(結構)的影響是排在第一位的,初中學段有50%的學校認為應試教育的影響是排在第一位的。從各學段來看,家庭教育(結構)的影響被公認為是學生出現心理問題的主要成因。#p#分頁標題#e#

座談會結果分析

通過對座談會結果的匯總分析,大多數學校反映我省心理健康教育面臨的主要問題、困惑表現為:心理健康教育課不受重視。行政領導不重視,學校不重視,家長也沒有這個意識,心理健康教育課變成了擺設,上級部門檢查了、有活動了就擺擺樣子,反之就不上。絕大多數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課都是為應付檢查準備的“課表課”。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問題。從座談的結果看,絕大多數學校都反映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嚴重不足,專職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更少,由于學校缺編,不能招聘到專職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多數為班主任,工作量又太大,影響正常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另一個問題就是缺少專業師資,絕大多數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專業化水平偏低,很多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是由班主任或從其他學科“改行”擔任的,還有一些不勝任其他學科的教師被安排從事心理健康教育,這些教師不是心理學專業畢業,又沒有接受系統的心理學知識和技能的訓練,或只參加過短期的、不系統的培訓,對新形勢下學生心理的特點、變化和規律等,還沒有足夠的認識和研究,工作缺乏針對性、規范性和科學性,難以保證心理咨詢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質量。

缺乏適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目前大多數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托于心理健康教育課,但目前尚無真正合適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現在學校使用的幾種版本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大多沒有經過審定,質量無從保證。這種現狀對農村學校來說問題就更大,由于農村的學生和城市的學生在生活環境和教育環境方面的不同,面臨的各種心理問題也有較大差別,比如說對于農村比較普遍的留守兒童的心理發展就是一個較大問題,而與之相關的內容在目前幾種版本的教材中都未有涉及。學校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嚴重不足。教師的培訓提高、學校心理咨詢室的設立、相關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等都無法得到保證,很多學校沒有符合標準的心理咨詢室,有的與其他辦公室混在一起,有的僅是一個空房間,難以達到心理咨詢工作的基本要求。社會和家長不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多數家長只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忽視孩子的心理健康,由于家庭教育(結構)等原因造成的心理問題比較多,單靠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力量是很難解決的,應該形成社會、學校、家庭為一體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

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對策和建議

提高認識,落實責任提高教育行政領導、學校領導、廣大教師以及學生家長對心理健康教育地位和作用的認識,落實相關部門和人員的責任,按照《吉林省貫徹落實<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的要求,真正建立“各中小學校要建立在校長領導下、以班主任和專兼職心理輔導教師為骨干、全體教師共同參與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制”。從各個領導層面抓起,全體總動員,糾正心理健康教育實踐中的認識誤區及行為偏差,從根本上改進學校心理素質教育的價值取向,真正從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的高度來認識和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真正落實《實施意見》的要求,“對于城市和條件較好的學校,要配備專職教師;暫時沒有條件的學校也應根據實際需要選拔兼職教師加以培養”。省里要制定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專職教師配備和培訓時間表,制定相應的政策,確保各中小學做到配備專業的、專職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擴充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另一方面加大對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培訓的投入,建立省、市、縣三級培訓機制,在省培計劃實施中盡可能向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培訓傾斜,將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培訓工作列入中小學校總體師資培訓重點計劃,并鼓勵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采取自學、函授等多種形式,提高自身專業理論知識和業務技能,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專業化水平,造就一支專兼職相結合的高素質的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一二区| 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手机精品一区二区|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 国产1卡二卡3卡四卡乱码视频| 无人区码一码二码w358cc| 成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国产又爽又黄又爽又刺激| 18禁超污无遮挡无码免费游戏|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欧美顶级metart裸体全部自慰| 两性午夜刺激性视频| 任我爽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天天躁了天天躁了天天躁| 亚洲av永久无码区成人网站| 无码中文字幕日韩专区| 亚洲av无码男人的天堂在线| 办公室荡乳欲伦交换bd电影| 日本特黄特黄刺激大片| 奇米影视7777久久精品| 日韩成人大屁股内射喷水 | 色综合天天综合狠狠爱| 久久香蕉超碰97国产精品| 极品粉嫩嫩模大尺度无码视频| 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日本少妇自慰免费完整版| 少妇极品熟妇人妻无码| 亚洲av男人电影天堂热app|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久网下载 | 新婚人妻扶着粗大强行坐下| av在线亚洲欧洲日产一区二区| 国产老熟女狂叫对白| 2019日韩中文字幕mv|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天堂资源中文|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ⅴ | 欧美精品videossex少妇|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 | 黑人玩弄漂亮少妇高潮大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