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考

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考精品(七篇)

時間:2023-07-27 15:57:3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考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考

篇(1)

一、對校園文化建設方式的質疑

校園文化從課程范疇來看屬于隱性課程,而隱性課程與顯性課程相比,對學生的影響是不系統的、無法預測的,它具有暗示性的特征和潛移默化的作用。而我們一般在討論校園文化應有作用的時候,卻往往忽視了校園文化在實際中能否起到預期作用的問題。

舉個例子,校方為了提倡節約用水,特地在水龍頭旁邊的墻上張貼了一些標語,例如“用你的雙手拭去我的眼淚。”提醒學生用完水后要關緊水龍頭,但最后經常看到的依然是沒有關緊的水龍頭。這時我們就會對墻上這些標語的作用產生疑問,這也就是對學校有意安排的環境,即這種校園文化能否起作用產生疑問。是否可以說這些標語宣傳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不起作用了?當然不是這樣。那么問題出在哪里呢?問題就在于教育是雙邊活動的過程,不是單向的活動,自上而下的建設方式不能引起學生的體驗。有學者認為:活動和交往是形成學生思想品德、價值觀和信念的源泉。因此對于校園文化來說,要想取得預想中的效果也離不開學生的參與。誠如柯爾伯格所說:“使隱性課程變成一種正義的環境,以及在于正義和道德的理性的和口頭的討論使之變得明確起來。”[1]因此,校園文化中的動態部分更能對學生的個人發展產生明顯的作用。只有讓學生討論和參與,才能使校園文化的內容內化為個人的品德、價值觀和信念。

校園文化的三個組成部分都有各自的特點,其中最能讓學生參與的是交往文化。交往文化在學生的交往中產生,也影響著學生自身。學生與學生之間采取的交往方式、體現出的交往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都影響著學生的性格、品格的形成;而教師與教師的交往以及教師個人的行為則是學生熱衷于討論的話題,通過這些討論,教師的行為處事方式就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相對來說,校園文化中的物質文化和制度文化也在影響學生,但沒有這樣強的滲透作用。

綜上所述,校園文化作為隱性課程沒有起到相應的作用,與其建設方式是密切相關的。傳統的校園文化建設忽視了學生的參與,導致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難以發揮,漸漸就忽視了校園文化的存在。只有讓學生參與到校園文化的建設中來,才能使學生意識到校園文化的意義,才能真正發揮校園文化的作用,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

二、參與式校園文化建設的特點

參與式校園文化建設主要是指通過創設自由寬松的環境、提供機會,使教師和學生都能參與到校園文化的建設當中,在交流中了解他人的思想觀點,形成新的認識,對自身的觀念、態度和行為做出反思和調整,從而促進自己的發展。與傳統的校園文化建設相比,參與式校園文化建設的特點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以學生為主體

在傳統的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學校的職能部門起著主要的作用。例如:制定什么樣的制度、舉行什么活動,甚至教室的黑板報和校園內宣傳櫥窗的內容都是由學校決定的。最終導致學生對這種校園文化往往不感興趣甚至產生厭惡。而參與式的校園文化建設則要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校園文化的創造過程中,強調建設以學生為主體、適合學生趣味的文化。有研究者認為:學生“是校園文化的主體,既是校園文化的創造者,也是校園文化的受益者。”[2]

2.不斷生成更新

校園文化并不僅僅是在傳遞已有的文化,更重要的是要生成一種新文化。在傳統的校園文化建設當中,校園的主流文化更多是學校聲音的表達,這種聲音是自上而下單向傳遞式的。而參與式的校園文化并不僅僅在傳遞一種權威或要求,更多的是在教師和學生的交流或學生和學生的交流過程中發掘新的內涵。這種文化不只是對前人觀點的一種簡單重復和模仿,而且具有在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學生與環境的互動中生成的新形式和新內容。

3.貼近學習和生活

在傳統的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學校采取的建設措施重在傳遞紀律觀念、規章制度等方面的內容。由于校方管理者、教師和學生之間存在著“代溝”,加之傳遞途徑的單一性,這樣的校園文化并不被學生所接受。而參與式的校園文化更加注重讓學生表達對校園生活的要求和學生的自我組織、自我管理。因此,參與式校園文化建設的結果不僅可以促進學生與教師的交流,增進學生對學校職能規章的了解,并且可以使學校更加重視學生的要求,構建貼近學生現實的文化環境。

三、參與式校園文化建設的理念與途徑

1.把握參與式校園文化建設的理念

首先,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文化建設是手段,參與也是手段,最終的目的是通過參與過程促進學生的發展。對于學校來說,校園文化不僅僅是指美化校園環境,而且要建設能引起學生共鳴的校園媒體,通過校園文化的建設使學生的交際能力、思考能力得到發展。

其次,要承認和給予學生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話語權。學校甚至教師都認為學校制度的建設、基礎設施的建設都應該由學校或教師決定,教師與學生間的關系就是學生服從或尊敬老師,學生沒有資格也沒有必要對這些事情發表自己的看法。甚至認為學校和教師的言行就代表了“社會文化中的主流價值觀和社會主義道德行為規范”。[3]而從實際過程來看,真正推動校園文化發展的主體是學生,而教師只能起到指導作用。另外,在價值多元化的社會中,學校、教師在對學生的教育過程中只強調自己的地位和權威是不能令學生信服的。因此,要建設好校園文化就必須承認并給予學生話語權,在與學生的交流、探討中構建校園文化。

最后,教師和學生的互動是良好校園文化形成的重要保證。學生推動校園文化的發展,必須通過和教師的探討交流。良好的校園文化離不開教師和學生的互動。只承認學生在校園文化中的地位而忽視了教師的地位就會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極端。教師不是神圣不可質疑的權威,但教師對學生的引導作用同樣是重要的。

2.實施參與式校園文化建設的途徑

(1)觀念的改變和宣傳。在傳統的校園文化建設中以學校和教師為中心。參與式的校園文化建設要轉變這種傳統觀念,發揮學生的作用,就先要讓教師和學生認識到學生參與校園文化建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花大力氣通過多種渠道進行宣傳,解放大家的思想。

(2)發動學生以多種形式參與。在傳統的校園文化建設中,絕大多數學生都沒有機會參與。久而久之,學生缺乏這方面的經驗,參與的自信不足、積極性不高。對此學校應該采用多種形式加以鼓勵引導。例如:學校要制定一項新的制度,可以采取問卷調查、學生代表座談會(學生代表包括學生干部和普通學生,覆蓋面要廣)、各班級組織討論會等形式來征詢學生的意見和建議,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參與校園文化建設的機會。以往對待不良的社會文化進入校園的情況時,校方往往采取“堵”的簡單做法,結果反而使得學生對它們產生好奇和神秘感,以致更加“愛慕”這些文化。應當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培養學生甄別和選擇文化的能力,才能使學生對不良的文化采取正確的態度。

(3)建立暢通無阻的信息反饋渠道。學校應當通過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饋渠道傾聽學生平時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了解學生對學校的制度、設施以及教師的看法。把學生所反映的一些現實問題以板報等形式公布出來,使之成為公眾話題,使真理越辯越明,創造民主的學校輿論氛圍。

綜上所述,參與式校園文化建設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甄別和選擇文化的能力,有利于發揮校園文化的作用,有利于校園文化自身更好的發展。但如果要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真正地采取讓學生廣泛參與的方式,則需要在活動形式、建立信息反饋渠道、如何發揮教師作用、如何加強對學生的引導等方面進行更多的探索。

參考文獻:

[1][美]柯爾伯格.道德教育的哲學[M].魏賢超,柯森譯.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276.

篇(2)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ont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mpus culture, and makes rational thinking and discussion on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mpus culture including the construction of material culture, spiritual culture, institutional culture.

關鍵詞: 校園文化;內涵;特征;意義;思路

Key words: campus culture;connotation;characteristic;meaning;thinking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35-0285-02

1校園文化的內涵

代表中國先進文化前進的方向,是當代中國文化自覺的理論標志。大學作為新思想的發源地,培養人才的搖籃和文化中心,理當是代表中國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中心地。

何謂大學校園文化? 這是我們研究校園文化建設所要面對的第一個問題。談及校園文化,不同的人或許有不同的理解。常見的是將其等同于精神文明建設,甚至視為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組成部分。如有的將校園文化政治化,認為校園文化就是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工作的中心就是貫徹各種指示精神;有的將校園文化文體化,認為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濃郁活躍的文學氛圍就是校園文化;有的將校園文化制度化和表象化,認為完善的規章制度加上優美怡人的校園環境就是校園文化;更有的將校園文化口號化,認為學校有條校訓、有幾條積極向上的標語口號就是校園文化。

我們認為校園文化包括校園建筑設計、校園景觀、綠化美化等物質形態,也包括學校的傳統、校風、學風、人際關系,以及學校的各種規章制度和學校成員在共同活動交往中形成的行為準則等精神層面。校園文化是一個學校風格和精神的集中體現,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校園文化包含學校的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質文化是校園文化建設的基礎,包括校園環境建設和校園文化設施建設,是校園文化的載體;精神文化是一種高層次的校園文化,是校園文化的抽象和升華。包括學校師生認同的,有自身特色的價值理念、理想追求、道德要求等,是校園文化的核心;校園制度文化是指師生在交往中締結的社會關系以及用于調控這些關系的規范體系。包括各種規章制度、道德規范、行為準則和工作守則等。校園制度是約束、規范、引導、保護校園師生員工行為與利益,維護高校正常的學習、生活、工作秩序的根本保障。制度文化的實質是反映學校的調控程度、監控原則和管理張力。

校園文化存在于社會亞文化系統,是學校教育的重要資源和重要組成部分。校園文化作為學校管理哲學和校園精神的核心,是一種凝聚師生歸屬感、積極性、創造性的文化現象,強調“校園文化建設”,體現了一種“以人為本,以文化為導航”的管理思想和模式。它是一種形成良好的群體意識和行為規范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有機整體。這種文化氛圍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風和優化育人環境。

2校園文化的特征

2.1 校園文化的先導性與超越性大學是傳承知識和創造知識的地方,也是信息匯集、文化交融、人才薈萃的地方。大學師生的求知欲、探索精神和敏感性,使大學成為時代的晴雨表。在立足于本國、本民族當前任務的同時,大學總是同時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大學所創造的思想、理論及科技成果和其他文化成果,對整個社會的發展具有超前性和先導性。

2.2 校園文化的繼承性與創新性任何一所大學的文化都是歷史沉淀的結果,同時也隨著學校的發展不斷的完善改進。創新是大學的靈魂和生命力之所在。傳承已知、探索未知是大學的使命,從一定意義上說,大學就是為了人類通過知識的傳遞和創新實現可持續發展而存在的。

2.3 校園文化的約束潛隱性校園文化往往具有規范性,但這種規范性更多的是潛在的,不具有強制性,于潛移默化之中感染人的理性,陶冶人的情操。首先,作為校園文化核心的校園精神,體現了師生的價值觀念,集體榮譽感,自豪感和精神意志,它以潛在的規范性支配著群體中每個成員的行為,以一種無形的力量對群體中的每個成員產生潛在的教育作用。其次,優化的校園環境往往使師生的不和諧行為因受到環境美的無形約束而收斂,從而對生活其中的師生起著陶冶情操和規范行為的作用,使師生通過親身感受,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教育。因此,校園文化的約束作用具有鮮明的潛隱性。

2.4 校園文化的多元性創造校園文化的主體是具有較高文化層次、較好人文修養的教師和作為青年才俊的大學生,他們的知識結構文化修養決定了在精神領域的追求上相對較高。同時,各高校不同的學科專業設置、辦學歷史和傳統,造就了不同的風格和品味,加上接受國外新思想、新理論、新科技使校園文化具有多元性。

3建設良好校園文化的意義

校園文化對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起著重要的潛移默化的作用,對培養學生熱愛學校、熱愛專業,養成健康的審美意識、文明習慣和良好的道德情操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校園文化的形成與其主體的心理特征密切相關.隨著社會的發展,對現代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顯然,傳統的教育模式中"重知識灌輸,輕能力培養;重智育定形,輕人格塑造"的特點與現代化需要的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的高素質人才之間構成了尖銳的矛盾,學生求知成才的強烈愿望對滯后于社會變革的現代教育體制形成了巨大的沖擊。這種矛盾沖突和巨大的社會變革一起引起了校園內諸種因素及其關系的變更,這主要表現為等教育改革的提出和深化。我國逐步確立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大力倡導素質教育。因此,建立契合大學生特殊心理需要,具有彌補教育某些不足的高校校園文化,便具有了積極的意義。從根本上說,現代高校校園文化,作為教育的一種合力因素,滿足和實現大學生求知成才的心理需求。

另一方面,在當今社會開放的大背景下,原本相對獨立的校園文化業必然受到各種各樣社會文化的沖擊,其中有積極的方面,自然也會有一些消極的方面。比如有的有的學生沉醉于煙酒、打牌、電子游戲,有的學生迷戀于談情說愛,甚至打架,賭博,作弊及公共場所不文明,不守秩序的混亂現象也時有發生。這些問題的存在充分說明了一些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實在令人擔憂,強化校園文化建設已迫在眉睫。要改變對這些負面的文化現象,就必須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不能放任自流。而主動積極的校園文化建設,正是對癥下藥的手段。同時應該指出,上述種種負面現象的消除并不是光靠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就能完成的,而必須依靠學校,社會,家庭的合力。我們不能過分夸大校園文化的作用,同樣,也不能忽視校園文化的獨特功能。

4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路

4.1 精心設計,創建優美的校園物質文化校園物質文化是以物質文明的形式表現出來的文化景觀,即通常所說的硬件,包括校容、校貌、學校的整體規劃、布局、校園的綠化、美化、凈化等。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質文化是實現目的的途徑和載體,是推進學校文化建設的必要前提,物質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要支撐,是最能給人直觀感受的部分。沒有完善的物質環境,校園文化就得不到健康的發展。因此,在校園文化建設上,在全面設施和布局中要考慮到整體化、生活化、人性化、多樣化,精心設計。

校園文化建設在實行總體規劃的前提下,還要特別注意在人文特點、園林綠化與管理等方面下功夫,更好地追求其物質效果和精神效果。精心設計,精雕細啄,從細微的設計中入手,使之更能打動人和感染人,使其別具一格,獨顯風韻,體現校園文化的特點和魅力,讓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都能體現學院的辦學理念和校園文化的濃厚氣息,寓情于物,寓情于景,寓教育于景物之中。即使是校方的一個通知、喜報也應起到達境悅目的作用,給學生以形式美、言語美的示范,為廣大師生創造優雅、文明、進步的校園文化氛圍。

4.2 加強精神文化建設,豐富人文底蘊校園精神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和靈魂工程,包括校風、學風、師生的精神面貌及團結和諧的人際關系等,體現著校園文化的方向和實質,是高校師生的理想、信念、情操、行為、價值和道德觀念水平高低的標志。通過設計體現學校辦學理念和辦學特色的校訓、校歌、校徽、校旗,通過宣傳牌和櫥窗等載體將優良校風呈現出來,讓師生耳濡目染,受到熏陶和激勵。通過建立校史陳列室、榮譽室,舉辦校史展覽、校慶活動等,增強師生對校史、校風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從而增強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師資隊伍建設為抓手,志存高遠、立德樹人,嚴謹篤學、誨人不倦,以真心、真功充實完善自己,使自己成功、成名、成家。以豐富多彩的思想教育活動為載體,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成才觀,增強學習動力,積極營造文明向上的道德風尚和奮發進取的學習氛圍,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學習品質。總之,校園精神文化可以通過校園生活的方方面面體現出來,師生們的一言一行,某種生活習慣,甚至食堂門口的遺失啟事,布告欄里的招聘廣告等,也能體現一所學校的精神風貌.校園精神產品可謂無所不在。這種精神產品是由校園人創造的,又反作用于校園師生,對他們的心理,思想觀念產生影響,從而推動校園精神文化的發展。

4.3 結合校情,創設“以人為本”的校園制度文化校園制度文化是維系學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機制,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保障系統。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對于任何組織,制度和紀律都是必要的,對于以青年學生為主要對象的高校則更為必要。規章制度制定得是否合情、合理、合法,對規范學生的行為起著關鍵的作用。因此,制定規章制度時,只有從大學生的年齡特點、實際需要和社會要求出發,做到情、理、法的有機統一,形成一個良好的制度體系,才能使學生心悅誠服地去執行,去遵守。

要建立良好的制度文化,必須要做到“以人為本”,創立有效的制度體系。首先要求規章制度具有科學性。所謂科學性就管理規章制度的期望目標必須積極健康,內容明確清晰,具體要求易被學生接受,操作施行簡潔方便等。構成有自己特色的校園制度文化,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把文化融入到管理之中,去激勵、凝聚和調動師生員工的積極性,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使校園文化人格化,形成學校特色的文化觀念、文化行為,體現學校價值準則。其次,執行規章制度要保持其嚴肅性。一旦形成以后,就要按章辦事,發揮其應有的功效。制度貴在嚴,嚴格才有效,否則就會形同虛設。再次,規章制度應具時效性和針對性。對涉及各類規章的相關事件的處理一定要掌握適當的時機,否則就難以收到應有的功效,使其激勵和約束作用大打折扣。

總之,校園文化是學校生存和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和不竭動力。高校的校園文化建設,不僅要求有良好的硬件建設作支撐,而且要求有一套合理的軟件建設相配套。從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多層次、多角度、全方位營造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創新性、多元性、廣泛性開展校園文化建設活動,精心打造自己的品牌文化,不斷積淀文化底蘊,使之成為學校各方面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參考文獻:

篇(3)

關鍵詞: 高職教育 校園文化建設 特征 定位 結構體系

校園文化建設是高職教育中的有機組成部分。而目前在高職教育中,校園文化建設還存在諸多問題,如形式陳舊,文化內涵單一,特色不明顯,缺乏系統整合性、策劃性以及不同程度地存在與教育教學相脫離的現象。目前,構建高職教育中的校園文化,在學術領域和實踐領域都呈現很多不足。我結合自己在實際工作的體會,談談自己對高職教育中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考。

一、高職教育中校園文化建設的特征及定位

與其他教育模式相比,高職教育中校園文化建設顯得更加重要,特征更加明顯,定位也更需要準確把握。

(一) 高職教育中校園文化建設的作用。

1.校園文化建設是教育教學實踐中的重要一環。

高職教育的內涵就是就業教育,也就是說它培養的主體要滿足各個崗位群的需要,滿足社會各行各業對人才的需要。社會人、職業人的雙重屬性決定了它的培養主體不但要具備專業知識,更要滿足社會對一專多能、多才多藝人才的需要。校園文化建設正是對教育教學的補充與完善,如果說專業教育是從培養崗位人需要的角度而進行的教育,那么校園文化則是從培養社會人的角度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文化熏陶。

2.校園文化建設是營造文化氛圍的重要手段。

長期以來,一提高職教育,浮現在人們腦海中的就是技能教育、就業指導、一專多能等關鍵詞,人們潛意識中覺得校園文化建設只是豐富學生業余文化生活,打造第二課堂的一種可有可無的點綴。實際上校園文化建設是營造良好文化氛圍的重要手段,它能提升學校的文化水準,營造良好的文化育人環境,有利于學生的身心發育,展示學生的風采,挖掘學生的潛力,建設和諧的校園等,因此,它的作用不可低估。

3.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提升知名度、美譽度、學生就業力、創新力的有效途徑。

高品位、高水準、輻射性強的校園文化活動、對于提升高職院校的知名度,美譽度、學生就業力、創新力都有顯著的作用,尤其是在目前大量擴招、學生就業遇到梗阻的情況下,對于高職教育人們在認知中還存在這樣那樣的誤解和偏差,這種情況下,開展社會影響大、文化含量高的校園文化建設項目就具有宣傳和引導的作用。

(二)高職教育中校園文化建設的特征及定位

目前我們對不同教育層次校園文化建設內涵的界定還處于混沌模糊的狀態,實際上不同教育模式的校園文化建設的方法維度、規格形式、目標系統都存在著明顯的區別和差異,針對高職教育中校園文化建設,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把握和定位。

1.維度的多向性,形式的多樣性。

目前許多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還在因襲傳統的幾種樣式,如校園歌手大賽、校園詩歌朗誦賽、辯論賽等才藝性的比賽和設計創意賽,以及數學建模、英語會話等技能型的文化建設活動,沒有結合高職教育特征進行創新,所構建的校園文化維度單向,形式單一,這充分反映出部分高職院校在進行校園文化建設時沒有從整個高職教育體系的宏觀角度進行規劃和設計。

2.社會的聯系性,內容的豐富性。

在各種教育體系中,與社會聯系最緊密的恐怕就是高職教育了。高職生能否具備很強的社會參與意識,社會競爭意識直接決定著他們的崗位能力,他們工作的績效,社會對他們的接納認可程度。而目前高職教育中的校園文化建設還存在追求唯美、雅俗兼具、封閉自足等特征,部分高職院校還沒有從社會對高職人才需要的角度,深入探討、挖掘校園文化建設的作用,所構建的校園文化內容單一,與社會聯系性不強。

3.策劃的系統性,理論教學的銜接性。

盲目、盲從、粗淺、零亂是目前校園文化建設的典型表現特征,實際上每一個校園文化建設活動的出臺,絕不應是一時興起的隨意之舉,它必須結合社會環境、校園文化環境、學生心態、教育教學實踐的需要等多種因素綜合考慮。如針對目前大學生的不良心態(對人不感激、對事不感動、對學習不感趣),結合媒體推出的“一位辛酸父親的來信”而舉行的座談會、征文比賽,就具有社會時效性、針對性強的特點。針對目前很多大學生眼高手低,吃苦精神不強等情況,某些職業學校相繼推出了“生存體驗”的校園文化建設活動,學生感受深刻,社會反響巨大。針對許多學生社會實踐性不強,了解社會、觀察社會能力欠缺的問題,某院校及時與媒體聯系,開設“校園記者站”,并通過系列采風活動,把課堂理論教學向社會實踐活動進行了有效的延伸與拓展。

二、高職教育中校園文化建設的結構體系

構建高職教育的校園文化結構體系,是刻不容緩的任務。體系的完備能夠改變目前校園文化建設中的散亂性、盲目性等現狀。因此,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路、結構體系應該突出各種教育模式自身的特色,從社會文化與校園文化的結合中進行建構。

(一)高職教育中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路

1.校園文化與社會文化的關系。

當前社會文化大致可分為三大類:社會意識形態文化、精英文化、通俗文化(也叫流行文化、大眾文化)。其中通俗文化在各種文化類型中呈狂飆突進、迅猛發展之勢,對校園文化的沖擊是不可避免的,反映在二者的關系上表現為:一是校園文化是社會文化,顯現通俗文化傳播與推進的舞臺,當通俗文化在社會文化體系中成為熱點時,馬上會波及校園文化建設的各個層面,如流行歌手大賽、西方節日文化、社會時尚等都會在校園文化的舞臺上顯現;二是校園文化又是社會流行文化擴展的風向標,校園文化群體的多樣性、興趣性、偏激性,文化精英的意識性,使很多社會時尚點得到加強和鞏固,如超級女聲、哈利?波特、韓劇、芙蓉姐姐等在校園文化的舞臺上“你方唱罷我登場”,走馬燈似的輪番上演,成為整個社會文化的主潮流。

2.把握校園文化建設中的“聯系和結合”。

(1)高職教育中的“聯系與結合”

把課堂理論教育與校園文化實踐結合起來,把高職人才的培養與校園文化體系的構建結合起來,把社會大文化建設與校園小文化建設結合起來,把單一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校園文化建設與教師、學生、家長、社會、學校共建的校園文化建設結合起來。

(2)校園文化建設自身內部的“聯系與結合”

把開展技能型、才藝型的校園文化活動與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修養、行為結合起來,把階段性活動與持久性活動結合起來,把個體性參與和群體性參與活動結合起來,把文化娛樂性與學生自身文化素養的提高結合起來。

(二)高職教育中校園文化建設的結構體系

基于以上思路,我認為,高職教育中校園文化建設的結構體系主要應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構建。

1.才藝技能型結構體系。

結合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特點,對高職教育應該具備的才藝技能進行分解和細化,可劃分為:一般才藝技能,如演講能力、辨認能力、表演能力等;天賦特長才藝技能,如創意能力、個人才藝等。

2.課堂延展型結構體系。

校園文化是對課堂教育的有效補充、完善與拓展。在這個層面上,可開展各種強化教育技能的校園文化建設活動,如模擬審判、模擬談判、數學建模、課件制作等,它們是課堂講解基礎上的實際操作訓練,是課堂教學的自然延伸。

3.社會公益型結構體系。

篇(4)

[關鍵詞]高職院校 校園文化 企業文化 融合

校園文化在人才培養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企業文化和高職院校文化具有高度的相融性,因此,高職校園文化建設應更多地汲取優秀企業文化的合理元素,在人才培養方面更多地融入企業文化的因素,為社會培養出更多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端應用型、技能型人才,這是高職校園文化發揮育人功能的應有之義。

一、校企融合的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現狀

1.缺少平臺和載體,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之間發展失衡。

在高職院校專業建設依托校企合作得到發展的同時,第二課堂與企業的對接機會甚少,校企合作過程中凸顯專業、課程合作而忽略了與第二課堂的合作。此外,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之間缺乏共同搭建的橋梁,學生在校時間有限,在第一課堂課業壓力之下,無法投入充分的時間和精力參與第二課堂活動,拓展多種素質;學校對學生評價標準的相對單一化導致學生參與第二課堂所取得的成績得不到很好的評價與考核,使第二課堂浮于表面化、形式化。

2.缺乏機制和規范,合作無長效保障,學校“一頭熱”現象突出。

目前部分企業、行業參與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管理、專業設置和課程建設仍不充分,校企合作辦學的長效機制和規范尚未建立。校企雙方的責權利缺乏明確的制度保障、有效的合作模式、暢通的溝通交流平臺,企業利益得不到保證、傳統的職業院校管理體制、運行機制、投入政策等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響了校企之間的合作。

3.欠缺廣度和深度,校企合作未能覆蓋人才培養全過程,形式過于局限。

高職院校的學生、教師、科研人員和企業管理人員雖然對校企合作的認知程度逐漸提高,但在具體實踐層面卻反映出較弱的行為動機和行為效果。筆者通過分析發現,這是因為企業和高職院校尚未形成長期伙伴關系,企業文化融入校園文化的廣度和深度不夠,企業參與校園文化建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強,更多的高職院校在合作的方式上過于受限,目前更多的合作只停留在現金贊助,未能有效覆蓋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中。

二、校企融合的高職校園文化建設原則

1.高職校園文化建設兼具職業性、實踐性。

高職院校應更注重對人才應用能力和專業技能的培養,高度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素質。在課程設置、實習實訓和校園活動等方面重視培養較強的實踐能力,更加貼近市場、貼近企業的校園文化,在服務社會中彰顯校企合作的高職特色文化。

2.高職校園文化建設應搞好頂層設計、科學組織。

校園文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要有短期計劃和長期的規劃,需要有統一的組織領導,從而增強校園文化建設的系統性和可操作性。做到企業文化與校園文化相融合、教學環節與企業實踐相一致、專業知識與職業技能相吻合,促進校園文化建設有序、健康、常態、可持續發展。

3.高職校園文化建設要堅持校企合作,開門辦活動。

高職校園文化建設不能關門辦活動,通過“走出去、請進來”方式,吸納企業文化的元素,豐富校園文化的內涵。以“企業家進校園”、“企業文化進校園”和“企業進校園”為載體開展一系列活動,對學生進行企業文化熏陶、企業崗位練兵、創業就業教育等,培育學生創業、誠信和擔當等企業家的優秀品質,激發學生的成就動力,培養學生的職業興趣和職業素質。

三、校企融合的高職校園文化建設措施

1.以高職院校為主體,以企業文化為主導。

在高職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對接過程中, 堅持“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既要充分發揮高職院校文化的主體作用,又要引進企業文化的元素,使企業文化的價值觀念在高職校園文化中得到內化。高職院校要把企業文化教育納入高職教育的整體規劃,通過多種方式傳播和實踐企業文化,使企業文化成為每一位高職學生知識結構的一部分,要通過開設相關課程,邀請企業精英來校舉辦講座,組織實訓實習,使培養的人才在價值觀念和行為規范上更符合企業的需求。

企業的主導性作用表現在:一是為高職校園文化建設提供物質支持。很多企業利用自身雄厚的資金和設備優勢,通過設立專項獎學金,共建校內實驗室和校外實訓基地,為學校提供人才市場信息、行業發展趨勢、業內成功人士的資料等途徑,使得高職校園文化凸顯出職業化、社會化的個性特質。二是為高職校園文化建設提供智力支持。企業派出有學識水平的高層管理人員到高職院校擔任兼職教師和管理人員,他們同時帶去企業的理念和價值觀,與高職文化互相滲透和融合,從而提升和創新了高職校園文化的內涵。三是為高職校園文化建設提供組織和制度保障。企業與高職院校共同設立研發中心和培訓中心,通過組建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構建訂單式育人模式,強化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建立實踐教學體系等舉措來實施。

2.以物質文化為基礎,以精神文化為重點。

高職院校在建設物質層次的校園文化時應處處突出“職”的特點,呈現出明顯的企業文化色彩。高職院校應盡可能地將教學環境設計為教學工廠模式,建立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的專業教室,融教室、實訓、實驗、技術服務與生產為一體,使專業教室具有多媒體教學、實物展示、演練實訓、實驗、強化訓練等多種功能,營造出真實 (仿真)的職業氛圍和環境。達到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學校就為企業培養什么樣的人才的目的,讓學生感到如臨其境。

高職院校在努力挖掘學校歷史文化資源, 傳承辦學傳統,突出辦學特色,積極培育和大力弘揚高職院校精神的同時,更要加強與企業、市場的銜接,充分借鑒和吸納包括企業價值觀、經營方式、戰略目標、管理方法、經營理念的精神文化。企業核心價值觀是高職院校學生畢業后進入企業所要面臨的首要問題,它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有著重要的影響。學生在校期間,學校應向學生傳遞典型企業的價值意識,校風、校訓、校紀教育要與企業精神的培養和企業道德教育緊密聯系在一起,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對企業產生積極的認同意識。

3.以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為抓手,以課程文化為亮點。

高職院校在學生管理模式上必須注意汲取優秀企業的管理經驗和文化內容,特別注意培養與企業員工相同的行為規范。強化諸如誠信守紀、愛崗敬業、團結協作等與企業文化有密切關聯的教育內容。同時,高職院校要引進企業先進的文化理念,對學生做人的原則和做事的作風也將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如有的高職院校以企業名稱命名系部,聘請企業領導兼任系主任,用企業名稱命名班級,根據企業對員工的要求,要求學生的發型、衣著和舉止,為畢業時實現“零距離”適應企業、適應社會奠定基礎。學生作為企業的“準員工”,在學校內感受到的是濃厚的企業文化熏陶,接受的是具有企業特色的文化教育,領悟到的是企業的嚴格管理和企業的文化內涵,營造一個完整的企業文化氛圍,從而促進學生職業認同感。

高職院校課程文化建設,應努力實現“三個零距離”: 一是始終以市場需求和畢業生就業為導向,適時調整和更新專業結構和課程結構,使專業設置和課程開發與企業和社會零距離配合;二是以應用為主旨,適時改革課程體系,使教學內容與職業需求零距離貼近;三是以優良的實踐教學條件為支撐,強化學生職業能力的訓練,實踐教學與職業崗位零距離接觸。例如,學校在廣泛的社會調查和人才需求預測基礎上,由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及相關行業、企業的專家共同參與,根據行業、企業提出的崗位培養目標,設置專業和培訓項目,搞好課程開發,按照行業、企業的要求組織教學活動,并參與企事業單位新技術、新產品的開發等,為企業提供職工培訓、技術咨詢等服務。

4.以實踐教學為橋梁,以文化活動為平臺。

高職院校要將職業精神和企業文化的教育融入實踐教學環節,從而讓學生在就業時贏得主動。一方面要實現校園環境的企業化,提升學校的職業氛圍,按照企業的管理模式組織實訓,盡可能與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相一致,把學校的實訓教室包裝成企業“車間”,按照企業生產標準張貼安全標語、生產操作流程、安全操作規程等,形成真實或仿真的訓練環境;另一方面要把企業作為校外實訓基地,學生作為職業人去參與企業生產。學校不僅應注意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而且應有意識地引導他們從一開始就樹立正確的職業意識與職業道德,在實踐中受到現代工業精神的熏陶和嚴格的職業素質的教育。

校園文化活動應更多地體現職業認知、職業情感、職業道德和職業技能等職業文化,更好地實現與企業文化的互動與對接。一是將學生課外文化活動與企業職工的文化活動結合起來;二是舉辦科技創新和專業技能競賽,將創新意識、技能意識、市場意識等企業文化的內涵有效融入校園文化中;三是經常舉辦優秀企業家報告會和交流會,讓學生了解最新市場動向、人才需求等信息。

基金項目:云南省高職教育研究會第二批高職教育科研課題項目課題,項目編號:2011YGZ30。

[參考文獻]

[1]雷久相.加強高職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對接的思考[J]. 職成教育研究,2006(12)

[2]陳叢耘.高職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銜接、融合的途徑與對策[J]. 科技資訊,2008(11)

[3]吳亞紅.打造滲透企業文化的校園文化[J].科技創新導報,2008(12)

[4]高維峰.融合企業文化、推動高職校園文化創新發展研究[J].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

[5]徐暢.基于職業特色的高職校園文化建設實踐與探索[J].職業教育研究,2013(4)

篇(5)

一、高校校園文化的含義

關于文化的定義,古往今來眾說紛紜,我國著名學者梁漱溟在《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中就曾把文化界定為“一個民族生活的種種方面”,其中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精神生活方面,如宗教、哲學、科學、藝術等。宗教、文藝是偏于情感的,哲學、科學是偏于理智的。二是社會生活方面,我們周圍的人――家庭、朋友,社會、國家、世界――之間的生活方式都屬于社會生活一方面,如社會組織、倫理習慣、政治制度及經濟關系。三是物質生活方面,如飲食、起居種種享用,人類對于自然界求生存的各種事務。[1]從廣義上來理解,文化是價值觀、信仰、習俗和制度等的綜合,“文化既有物質形式,也有精神形式;既帶有民族特性,擁有一定的模式,又是活生生的、動態變化著的東西;其中核心表現為某種特定的價值觀念。”[2]

高校校園文化作為文化體系中的一個層面,是生長在高等教育環境中的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是由全校師生員工共同創造的、充滿時代氣息和校園特點的人文氛圍。由于其扎根于濃厚的學術氛圍和藝術氛圍之中,在一定程度上對一個國家和社會文化的發展具有引導、開拓作用,是社會優秀文化的代表。從總體上來說,我們也可以從校園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三個層面來理解高校校園文化的內涵。物質文化主要指校園的自然景觀、建筑風格、教學實驗的基礎設施以及校園內開展具體的群眾性文化、衛生、體育和科技社會實踐活動等。校園制度文化主要是指保證高校正常學習生活秩序的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各種規章制度、組織機構和學生團體組織機構,以及物化了的校徽、校訓、校歌等等。校園精神文化則是校園文化的核心精華所在,它主要是指一所高校的校風,校風集中體現了一所高校在長期辦學實踐過程中沉淀下來的、最能體現一所高校教書育人、蓬勃向上的文化精神,它可以廣泛地包括學校的辦學理念,教師、學生、行政人員等的價值觀念、思想意識、道德修養等,校園的思想文化是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根本著力點,它們能否提煉出為師生員工所廣泛認同并轉化為自覺行動的積級向上、充滿活力的校園精神,是衡量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成效的重要指標。

二、高校校園文化的素質教育功能

高校校園文化是直接影響大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作為我國先進文化的一部分,它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陶冶功能。校園文化是沉積了各個時期的校園文化生活、記載和延續學校優秀的學術傳統和人文精神的體現,在高校成員共同創造它的同時,它也反過來影響著成員自身,在人們耳濡目染地領悟整個校園文化的精神、沐浴在優秀文化傳統中的同時,校園文化已經在潛移默化地引導、熏陶、修正、培養著人們的價值取向。第二,導向功能。我國教育方針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高校是我國培養專業人員的基地,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校訓最具有導向功能。高校的校訓集中體現了一個學校的精神文化追求,也是對其教育思想、辦法理念的濃縮和總結,比如北大的“思想自由兼容并蓄”、清華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哈師大的“敦品勵學,弘毅致遠”。這些校訓不僅折射出大學的辦學傳統和治校方針,又表現出它的時代追求,極大地活躍了校園的學術氣氛,進而深刻地影響著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形成和發展,有效地矯正了由于受到社會上各種文化思潮的沖擊而產生的厭學和拜金主義的傾向,起到良好的導向作用。第三,素質教育的動力功能。素質教育作為一種深層次的教育模式,是一種積淀教育。它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的自覺性。這種自覺性的養成和培養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校園文化的教育功能,因為校園文化是一種有形的文化環境與無形的精神氛圍的統一。通過創建良好和諧的校園環境,開設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課程,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教育作用,使他們在有意或無意中受到啟發和感染,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修養和文明素質,激發學生的進取心,保持自己的內驅力,并能通過各種校園活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有效地推進素質教育的進程。

三、高校校園文化建設面臨的困境

1.市場經濟的挑戰。目前,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正在逐步地被世界各國所承認,我們正把自己融入到世界經濟之中。同時經濟騰飛、市場經濟的極度擴張也會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并對文化建設造成沖擊。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觀念不可避免地會使學生滋生利己主義思想。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美國有人就提出大學校長要“經營”大學的觀點,結果遭到普遍反對。因為強調“經營”,就有把大學當作公司來進行商業運作之嫌。如果把大學看成公司,就會忽視和否定大學在知識積淀與文化傳承方面的主要功能。另一方面,大學生一味地受到物欲和功利的驅使,也會失去認識和判斷事物真善美的能力,嚴重影響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先鋒模范作用。

2.網絡文化的挑戰。21世紀是數字化的時代,網絡文化已經逐漸成為高校校園文化的一部分,它所獨有的開放性、自由性、去中心性、邊緣性等后現代特點對傳統的校園文化產生了極大的沖擊和影響。由于網絡用戶都是以匿名形式出現在虛擬世界中,可以擺脫現實社會的種種約束,各種社會群體和個人都獲得了空前自由的發表言論、結社活動的陣地。在這一網絡文化大合唱中,不良文化信息也難免泛濫開來,形形的垃圾文化、邊緣文化、“黃色文化”、“黑色文化”等應有盡有,嚴重地影響了校園文化的健康發展。

3.校園文化建設的投入不足。在校園文化建設中,部分高校只把重心放在校園的硬件設施的建設上。但高校的發展只有大樓還不夠,必須還要有大師才行,軟件和硬件只有共同建設才能更好地促進學校的發展。校園文化作為一種先進的文化先鋒,具有開放、兼容、創新的特性,需要積極開展對外的交流與對話。但于由目前存在的教育資金緊缺的問題,嚴重阻礙了高校與外界交流溝通的深度和廣度,阻礙了校園文化走出校園、融入社會,影響了校園文化與社會優秀文化的相互吸收和對社會的輻射作用的發揮。

四、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應對策略

1.順應全球化時代世界范圍內文化整合的歷史潮流,進一步加強校園文化的制度建設和校風建設。“這種文化整合與世界文化的生成,一方面來自經濟全球論以及國際范圍內的客觀要求,另一方面則越來越成為各個民族和人們自覺和主動的價值選擇。而現代信息技術所支撐的數字化和網絡化生存方式則成為這種文化整合與世界文化的生成奠定了基礎。”[3]東華大學賀善侃教授也以全球化為視野,探討了不同于以往時代的人文精神的基本特征:融合性與沖突性的統一、開放性與地域性的統一、創新性與傳統性的統一。高校校園文化作為先進文化的一部分,一方面必須順應時代的潮流,積極吸納社會上優秀文化的精華,進而起到先鋒導向作用。另一方面,任何大學都是歷史環境的產物。大學本身即肩負著道德與文化的傳承,一味保守而偏至復古固然不行,但忘記傳統而完全流俗,也就是放棄了責任。所以說只有把“堅守性”和“創造性”結合起來,方能構成“大學之魂”。基于這種觀點,高校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首先要建立健全校園內的各種規章制度,使學校的日常工作、學生的學習生活都有法可依,規范師生的一言一行,樹立良好的師風學風,營造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其次,要充分重視網絡文化的正面效應,積極引導、利用網絡文化的影響來促進學校與學校間、學校與社會、學校與國際間的交流和溝通,取其精華,棄其糟粕,豐富和發展高校的校園文化。

2.充分利用開發校園非物質文化的學術價值,積極增加校園文化建設的資金投入,為校園文化的健康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持。針對于目前廣泛存在的高校教學投入不足的問題,高校必須積極主動地充分利用和開發學校的學術文化成果,對它們進行推廣并促進學術成果的轉換。一方面推進社會科技的進步,另一方面也為學校增加了可觀的資金收入。哈爾濱師范大學提出建立學校的藝術產業園區就是一個很好的嘗試,一方面,藝術產業園區可以很好地發揮哈師大在黑龍江省文化領域的影響力,為黑龍江省文化藝術的發展和對外交流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切實起到了高校文化的先鋒模范作用。另一方面,通過學術成果的轉換,解決了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資金問題,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實踐交流、互相學習促進的基地,把理論和實踐很好地結合起來,摒棄以往那種只讀書、讀死書的學習模式。通過多元文化的交流,開拓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動手能力,推進高校素質教育的進程。

參考文獻:

[1]羅榮渠主編.從“西化”到現代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

篇(6)

關鍵詞:高職院校;校園文化;職業特色

高職院校校園文化是學校辦學理念、辦學特色、人文精神的綜合體現,是學校最基本、最持久的競爭優勢之所在,也是學校持續發展的活力和動力之所在。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應緊緊圍繞“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培養第一線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這一目標,結合自身實際,以環境文化、精神文化和社團文化建設為切入點,積極營造具有濃濃職業特色的校園文化,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零距離就業。

一、環境文化營造,凸顯職業特點

“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高職院校環境文化的建設,不僅要考慮到美化校園、陶冶學生情操,激發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弘揚優良傳統、發揚奮發向上精神的主旨作用,還應注意到學生未來職業的特點,加強企業文化所要求的職業環境的布置和氛圍的渲染,努力使學生接觸到與以后的實際工作崗位、生產現場十分相似的職業環境和氛圍。因此,高職院校文化建設要從職校生學習、生活的環境入手,創造出一種對學生職業素養、職業技能與能力訓練起著積極作用的情境。

1.課堂環境文化建設。高職院校課堂環境文化建設以科學的教學觀為前提,以教學課堂為主要空間,以行為實踐為主要形式,逐漸培育職校生對本行業企業、本行業職業行為的文化意識形態。因此,課堂環境文化建設應按照相應專業的培養目標,緊密結合企業、行業發展實際,堅持貼近相應專業的職業生活、貼近相應專業的職業環境原則,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引入相應專業的職業行業熱點問題,創設相應專業的職業行業案例,與職校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進行深入探討交流,在探討交流過程中,逐步培養職校生對本專業、行業的認知和規范的自覺。

2.校園走廊文化建設。營造具有顯明職業特色的校園走廊文化,有助于職校生認同對相應專業的職業、行業文化價值取向,形成相應專業的職業、行業文化的心理意識,拓展職校生的職業視野。高職院校應根據學校、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要求,因地制宜地構筑具有職業特色的走廊文化墻。如工業類職業院校,建立一些具有“工業”特點的合作企業名路牌,路旁的宣傳欄介紹一些合作企業的基本情況以及人才需求信息。在實驗樓、教學樓走廊建立企業文化墻,展示著名企業的文化理念,企業管理制度等內容。這樣職校生在與其反復“對話”中不斷得到職業素養的塑造,也時刻警示著他們將要做什么,該怎樣做。

3.網絡平臺文化建設。在當代,網絡已深深地改變了職校生的學習、生活和思維方式,影響著職校生的行為模式、價值取向、心理發展和道德觀念。作為人類文化知識傳承和信息交流的重要載體,高職院校網絡環境已成為實現“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這一目標的新陣地,師生職業交流和服務的新平臺。高職院校可以搭建相關專業的網絡平臺,挖掘企業行業典型先進事例,培育職校生愛崗敬業、誠實守信等職業道德;通過主動發帖、跟帖,引導職校生進行有深度的專業、行業和職業討論,并以此為契機融入專業思想、職業道德和職業法律法規等方面教育的引導,讓學生在不知不覺形成對本行業、企業和職業法律法規的認知、認同,為其成為本行業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合格建設者奠定良好基礎。

二、精神文化生成,彰顯職業氣質

高職院校精神文化主要包含辦學的價值觀、思想理念、目標、宗旨、方略和特色;學校精神;校訓;學風;教風;校風;等等。高職院校精神文化建設決定著高職院校文化建設的性質、方向和高度。高職院校精神文化建設要按照“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宗旨,在繼承傳統大學追求真理、崇尚自由、尊重科學、厚重人文的精神內核的基礎上,突出服務為本、職業情懷、經世致用、重技崇學、能力本位、開放競合、創新創業等特色。[1]

(一)辦學理念,彰顯職業氣質。職業教育是“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決定了高職院校校園文化與普通高校不同,它是一種高校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融合所形成的彰顯著職業氣質的職業文化。因此,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要將愛崗敬業、恪盡職守、誠實守信的職業意識;嚴謹負責、一絲不茍、兢兢業業的職業紀律;顧全大局、團結協作、熱愛集體的合作精神滲透到高職院校的辦學宗旨和辦學理念之中,使學校辦學理念、宗旨與企業文化有機結合,并使其在職業技能展示、職業生涯規劃、創業設計大賽等具有企業文化特點的校園文化活動中得到體現。

(二)課堂教學,彰顯職業氣質。1.充分發揮高職“兩課”教育主渠道作用,結合職業行業特點,加強相應專業的職業道德、職業規范和職業法律法規的培養,使學生形成正確的職業情感和職業認知,增強學生愛崗敬業、恪盡職守的職業意識,遵循嚴謹負責、一絲不茍的職業紀律和增強遵紀守法的意識。2.認真制定專業課教學計劃,參考相應專業的企業行業對人才的要求,使高職的課程設計,教學內容、教學過程與教學方法等方面融入職業色彩,如在教學方法上堅持以人為本,把主動權交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以養成良好的職業素養。在實訓教學過程中,仿真企業生產場景,提出生產過程的注重事項,制定實習實訓的各種制度、章程,明確各自崗位的職責,實習實訓中嚴格按照企業上下班要求,嚴格考勤,執行脫崗受“罰”等規定。總之,高職院校在課堂教學和實習實訓中,要盡量把相應專業的職業色彩盡量融入課堂、實訓教學中,努力蘊育高職院校濃濃的校園職業文化底蘊。

(三)管理制度,彰顯職業氣質。高職校園制度文化建設屬于高職院校文化建設中的機制建設,它是維系高職院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機制,具有導向、約束和規范作用。因此高職校園制度文化建設既要考慮到嚴格完整的規章制度和組織紀律對維護正常的教學秩序、培養和鍛煉學生嚴謹治學精神等的作用,而且要考慮到高職校園制度文化與企業制度文化的配套與內容的銜接,為學生畢業后適應更嚴格的企業制度做好心理準備。因此,高職院校制度文化建設必須堅持“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引進企業制度文化的元素,豐富職業院校制度文化的內涵。從制度生成、制度執行兩個方面,搭建職業院校制度文化與企業行業制度文化對接的平臺,彰顯職業院校制度文化的職業氣質。

三、社團活動開展,展示職業風采

近年來,高職院校學生社團呈蓬勃發展之勢,社團數量和參加人數都有了很大的增加。在高職院校大力開展社團活動的過程中,將對應行業的職業元素注入其中,更多地體現職業認知、職業情感、職業道德和職業技能;將創新意識、科技意識、市場意識等企業文化元素有效融入,促使高職學生了解熟悉企業文化的精髓,糾正認知上的偏差,形成良好的職業素養。

(一)引導組建興趣愛好型社團組織,提高學生職業綜合素質。高職院校要有意識地引導組建一些興趣愛好型社團組織,如記者協會,籃球協會,志愿者協會等等,并指導這些社團組織開展活動。這些活動的開展有助于提高了他們的管理能力、組織能力、交往能力和協調能力,增強他們的自信心、社會責任意識,提高他們的交往能力、團隊精神。[2]學生的這些收獲,如組織能力、交往能力、協調能力、責任意識、團隊精神等,大多屬于職業、企業文化的范疇,這些能力和素養對職校生成為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相當重要。

(二)扶持一些實踐型的社團組織,培育學生專業職業素養。實現高職院校學生實踐型社團建設與企業行業對人才需求的有機融合,是提高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實現的內在要求和必然選擇。高職院校應積極扶持一些實踐型的社團組織,如電器維修協會、汽車維修協會,蘭花栽培協會、護士協會,開創性地引導他們開展各級各類活動,在活動培養他們的職業素養。

(三)校企共同承辦文化活動,促進校企文化交流。一是學校舉辦文化活動時,可以邀請幾家優秀企業到學校進行企業文化的展示,向師生傳遞企業文化的內涵,展示企業的良好形象;二是與企業合辦文化活動,宣傳優秀企業文化;三是鼓勵、支持企業承辦學校文化活動;四是將學校文化活動辦到企業里去,也可邀請企業到學校來開展企業的文化活動。此外,高職院校還可以通過工學結合,組織學生參加企業生產活動,全方位體驗企業的生產運作過程。企業的標語、制度、設備都是企業文化的縮影,企業員工忙碌的身影、車間師傅的言傳身教無不是企業文化的體現。[3]

高職院校社團文化活動的開展,巧妙地注入些職業文化元素,不僅能提高了職校生的專業水平,培養了吃苦耐勞的職業精神,而且能給職業院校校園文化增添鮮明的職業色彩。

(作者單位:貴陽護理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柴鞏利.文化潤校:示范性高職院校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新疆職業教育研究,2011,3

篇(7)

關鍵詞: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 校園文化問題 校園文化建設

為了加快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經國務院同意,教育部、財政部啟動了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這是繼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實施“211工程”之后,在高等職業教育中實施的另一個“211工程”――支持100所高水平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的建設。被評選為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的院校,由于各種原因,校園文化建設還不盡人意,筆者基于此進行研究,探討加強示范性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對策。

一、高職院校校園文化的內涵

什么是文化?“文化,文化,言之固易,要正確地加以定義和完備地加以敘述則是不容易的事。”這是人類學大師――馬林諾夫斯基在其所著《文化論》首章發出的感慨。其他對文化的解釋古今中外已達200余種,可以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者,眾說紛紜。對于校園文化的理解也存在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眾說紛紜的情況。一般來說校園文化有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是指:校園文化是學校的總體文化,是人們創造的以特定主體,主要是指教師、學生及職工為載體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務的總和:狹義是指:校園文化是相對課程教學而言的課外活動,主要指開展學校教育所缺乏的藝術教育及各種文化活動,從而提高學生的文藝素養。校園文化是一種通過有形的物質形態和無形的精神神態所體現出來的師生員工精神風貌的特殊的群體文化,是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在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這一項工作目前還存在許多的不足和問題。

二、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校園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的工程,一般要經歷一個逐步完善、定型和深化的過程。而對于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來說,要想真正成為示范性榜樣的高職,更需要長期的不斷探索和積累。這其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偏差,存在一些問題。

1.片面重視校園文化物質文化建設,忽視校園精神文化建設。

校園物質文化是校園文化的外在表現,內在表現及核心內涵是校園文化中的精神文化。一些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卻背離了核心內涵精神文化建設,把更多的精力關注在物質建設中,在建設校區中,一味追求規模和氣派,其建設層面上不亞于本科院校,同時也缺少了有創新的職業精神文化和蘊含的學校精神。校園精神文化是內在的,它是校園人格風貌和群體意識的集中表現。離開校園文化精神文化建設,物質文化再好,也失去了校園文化建設的意義。

2.對校園文化定位不夠準確。

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對其定位存在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定位過低或者維持原樣。在示范性院校建設中,一些高職院校還是沒有改變原有學校建設的目標要求、內容模式、策略方法,沒有及時進行角色調整和文化提升,尤其是未及時提出原有不適應高職院校辦學要求的精神理念。另一種情況是將校園文化建設定位盲目提高,模仿普通高校的校園文化模式,而沒有自己特色的校園文化模式。

3.人文教育缺乏。

高職院校注重專業技術教學和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然而在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人文素質占有重要的地位。沒有人文修養,具有再好的技術能力也會因為個人修養的不足而使技術能力失去價值。加強人文素質教育已經成為高職院校刻不容緩的緊迫任務。高職院校必須重視人文素質教育,將人文素質教育課按一定比例列入教學計劃中,從而促使高職生的情感世界得到豐富和發展,促進他們用全面和發展的眼光看待社會進步和自身的未來,促進他們創新精神的形成和創造能力的提高。

4.整體規劃設計缺乏整體性。

從一些示范性高職院校的發展規劃中,我們可以看到關于教育教學、學科和專業建設等內容,但很少看到校園文化建設的詳細規劃。一些高職院校沒有把校園文化建設放在職業教育和整體辦學大背景下統籌規劃實施,引不起足夠的重視,從而就缺乏規劃意識,使得整個校園文化建設缺乏整體性。

5.“千面學校”,缺乏創新,沒有自己的特色。

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的是直接從事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第一線的應用型、技能型、實用型人才,這是高等職業教育的特色,也是高職院校的立校之本。然而高職院校在推進校園文化建設中,容易過多地借鑒本科院校或同類型院校的做法,出現“千面學校”,沒有自己的特色之處,缺乏創新意識,不利于人才的培養,使學校容易失去競爭力。

三、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具體措施

1.加強校園精神文化建設,使校園文化建設健康全面發展。

高等職業教育注重學生技能培養,主要培養面向一線的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因而在校園精神文化建設上,高職院校要注重培養、熏陶、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擇業觀念、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全面的職業素質。校園精神文化同樣也反映了學校的校紀、校風情況,它能夠產生強大的調節作用和巨大的約束力。在締造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優秀校風學風中,高職院校要強化學生的職業素養和行為習慣,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如同在企業一樣,為以后走上工作崗位提前練兵。優良的校園“三風”(學風、教風和管風),共同構成一所職業院校獨特的精神風貌。可以更好地發揮規范、篩選、激勵和凝聚的作用,從而有利于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

2.強化校企合作,引進企業文化,創建校園企業氛圍。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市場大潮中長期打拼積淀,體現企業精神、價值觀和核心理念,蘊含企業發展張力的獨具特色的文化。企業文化對培養高職生職業素養,促進高職校園文化建設具有較強的推動作用。高職院校要進一步加強校企合作,一方面通過引進知名企業家為客座教授上課、講座、報告引進企業支援培訓內容和方式方法,形成校園企業文化氛圍,另一方面通過定期組織學生到相關企業調查、實訓實踐、參觀考察、校企聯誼等給學生親身感受企業文化、增強學生的職業素養。

3.重視整體規劃,促進校園文化內部結構層次的和諧發展。

校園文化內部結構是由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層面構成的。目前,高職校園文化建設中存在“文化活動繁多,而且主要偏重于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很少有院校把這些文化活動納入學校長遠的規劃里”的問題,這勢必造成校園文化建設缺乏系統性和長遠性。

參考文獻:

[1]葛金國.校園文化:理論蘊含于實務運作[M].安徽大學出版社,2006.8.

[2]汪長星.解析高職院校文化的定義及內涵[J].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2.

[3]李家彥.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幾點思考[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07.11.

[4]吳巧瑜.廣東高校校園文化現狀調查報告[J].廣州示范學院社會科學版,2000.12.

[5]劉登名.構建有職業特色的高職院校文化[J].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6.

[6]陳俊.西部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初探[J].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2.

[7]朱發仁.構建高職特色校園文化必須實施校企結合[J].職業教育研究,2006.12.

[8]張全副.淺議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J].廣東白云學院學報,2007.4.

[9]梁凌潔.構建高職院校校園文化的五大閃點[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7.2.

[10]葛峰.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于對策[J].襄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1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美女视频黄是免费|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 美女高潮喷水40分钟全程露脸| 色妞色综合久久夜夜| 男女爽爽无遮挡午夜视频| www国产内插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精品中文| 夜鲁夜鲁夜鲁视频在线观看| 18禁止看的免费污网站| 亚洲av 无码片一区二区三区| 宅男666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欧美猛男军警gay自慰| 春色校园亚洲综合小说| 国产精品高清网站| 亚洲日韩∨a无码中文字幕| 人人妻人人添人人爽欧美一区| 人与嘼交av免费| 精品久久久久香蕉网|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1| 色欲麻豆国产福利精品| 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免费| 国产麻豆一精品一av一免费| 国产高清在线a视频大全|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久久| 免费欧洲毛片a级视频老妇女| √天堂资源地址在线官网| 免费看片a级毛片免费看| 欧美激情内射喷水高潮| 交换配乱吟粗大sns840| 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夜夜嗨| 国产午夜无码视频免费网站| 老汉色av影院| 亚洲中文无码mv| 久久国产精品波多野结衣av|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无码成人片| 熟女熟妇伦av网站|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秋霞| 成人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自拍嘿咻内射在线观看| 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免费| 国产又黄又大又粗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