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12 09:50:0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校園文化品牌策劃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文化品牌;戰略規劃;育人途徑;高校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12-0255-02
伴隨著中國高等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現階段高校的辦學條件大為改觀,校園文化建設愈來愈得到學校管理層的重視,校園文化活動的內容和形式日漸多樣,呈現出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局面,但不少高校也存在不少認識上的誤區,片面地把校園文化活動看做學生活動,認為校園文化活動是課外活動,是一種副產品,無足輕重,教師根本不參與。長此以往,校園文化活動就會喪失其文化育人的作用功能。
校園文化活動是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重要內容,是完善學生人格修養、優化知識結構內涵、豐富學生課余生活、拓展學生能力素質、提升綜合競爭力的有效途徑。
高校作為文化育人的重要陣地,應著重策劃一些貼近時代、貼近高校育人目標和中心工作、貼近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實際,富有大學精神和文化內涵的大型主題文化活動,通過精心設計和長遠規劃,實施品牌戰略,以引導和教育學生塑造高尚品格、培養知識能力、增強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本文以湖南工學院計算機文化藝術節為例,著重論述高校校園文化品牌的戰略設計、規劃與文化育人新途徑的建構。
一、高校校園文化品牌活動的設計理念
湖南工學院計算機文化藝術節自學院升格開始舉辦,一年一屆到現在已舉辦四屆,從其開始之日起,就形成了它新穎的設計理念和長遠構思。理念是高校校園文化主題活動的基礎,是活動發展的力量基點。高校校園文化主題活動要形成文化品牌,其設計的理念應突出以下幾個方面:(1)個性鮮明,特色突出。成功的高校校園文化,自身就代表了這所學校。個性鮮明,特色突出,給人一種“哈佛就是哈佛”、“斯坦福就是斯坦福”的感覺。成功的計算機文化藝術節,自身就代表了計算機與信息科學系,創建出自己的特色是校園文化活動的永恒追求。(2)形式優美,內涵豐富。在活動載體、活動宣傳等形式上做足文章,加以美化藝術化,同時著重突出文化內涵的形成,二者有機結合,增加活動的吸引力和實效性。“就文化的包容性和彌散性來說,大學校園文化,更多的是指大學校園所特有的精神意識環境和思想觀念氛圍。” [1](3)內容系統,構思長遠。校園文化品牌活動需要成系統,大構思。成系統是一個橫向整合,大構思是一個縱向延續。成系統就是要精心設計和策劃活動內容,讓同學有可供參與的選擇空間,大構思就是要長遠規劃活動計劃、實施育人步驟,保證活動的連續深入,體現長效性、可持續性,逐步深入學生人心。(4)學生參與,教師指導。校園文化品牌活動離不開作為活動主體的學生參與和教師的積極指導,學生的參與度是活動成功的重要標志,要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的知識水平、參與能力等特點逐步選擇不同層次的活動內容,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教師的人格、文化涵養和整體凝聚力對校園文化的形成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學生積極參與,教師積極幫助,師生互動,和諧共建。
二、高校校園文化品牌活動的戰略規劃
校園文化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它不可能一蹴而就,急功近利是不能形成一種深厚的文化底蘊的,快餐文化更容易讓人精神空虛。校園文化活動應加強戰略規劃。我院從學院升格為本科后,每年一屆開始舉辦計算機文化藝術節,這是學院翻開新的一頁后的歷史重建。負責活動組織的計算機系借學院的發展突顯計算機文化的發展歷史,計劃至少用十年的時間,來搭建計算機科學的文化底蘊,逐步深入,打造文化品牌。
1.探索階段,立足校園,樹立品牌意識。以專業技能競賽、提高應用水平為主。前四屆是我院實現專科向本科教育轉變的過程,這一階段是教師本科教育意識形成,學生整體素質逐步提高的重要過程,需要建章建制,規范運作,積累成果,產生品牌效應。通過設計廣告設計、程序設計、網頁設計等系列大賽,開展豐富的計算機文化活動,建立品牌識別系統,建立興趣小組和專業團隊,尋求校企合作共建等活動,營造“學好計算機、用好計算機”的文化氛圍。
2.提高階段,走向社會,宣傳品牌戰略。以科技創新,校企共建、校校聯辦為主。計算機文化藝術節在通過四年的基礎建設后,用三年時間完善提高,這一過程主要是突出科技發明、技術創新,并將科技成果轉換成生產力的漸近過程。活動多以科技博覽會、工作室創業等方式出現。逐步推進校企共建、區校合作、校校聯辦,營造科研文化氛圍。
3.成熟階段,服務社會,打造品牌文化。以科技與藝術、形式與內涵完美結合為主。在計算機文化藝術節發展戰略、指導力量、干部隊伍、活動品牌、運作模式等方面逐漸走向成熟以后,再用三年時間或更長時間引導學生作品成果化,服務社會,形成文化品牌。通過相關合作平臺,搭建學生實踐基地,并通過項目化管理和運作,形成基地化、專業化、項目化、日常化的育人長效機制,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培育學生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只要計算機文化藝術節活動不斷推陳出新,活動的內容和形式變化多端,就能達到提高學生科技人文素質、培育求真務實精神的目的。
三、高校校園文化品牌活動育人功能新途徑的建構
校園文化核心重在培養精神,營造氛圍。“校園文化從內在看,是一種精神。一種與時俱進、注重特色、爭創一流的精神,一種求真務實,為科學孜孜不倦的精神,一種奮發向上,刻苦鉆研的精神。高校校園文化從外在看,是一種氛圍。” [2] 學校的文化氛圍,深深地影響著學生。最大限度地實現育人功能是高校校園文化活動策劃與組織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計算機文化藝術節活動的舉辦,普及了計算機文化知識、引導了IT文化時尚和信息技術潮流,形成了競賽育人、科研育人、實踐育人、文化育人、工作育人的良好局面,較好地實現文化育人的功能目標。
1.以技能競賽為途徑,競賽育人。計算機文化藝術節的核心內容是專業技能競賽。目前,這項活動的專業競賽主要有廣告設計、程序設計、網頁設計等,這些競賽項目,不局限于學院,國家也有相應的競賽項目,由于上下途徑通暢,保障了活動的權威性和吸引力,學生參與踴躍。通過舉辦相關專業競賽,促進了教師和學生的深入交流,發現和培訓了優秀專業人才,提高了學生專業競爭力,增加了學生的就業途徑和就業信心,達到了競賽育人效果。
2.以科研課題為契機,科研育人。計算機文化藝術節組建學習興趣小組和專業團隊、工作室,分配教研室和教師作科研導師,指導學生完成科研課題或科技開發,或讓學生參與教師科研項目,培養學生的科研熱情和科學精神,為科研育人提供隊伍保障。
3.以校企共建為平臺,實踐育人。計算機文化藝術節引入企業贊助與合作,學生成立相關技術工作室,進行科技志愿服務加強了學校與企業的合作共建。通過學生的社會實踐和專業實踐基地建設,通過項目化管理和運作模式,形成了基地化、專業化、項目化、日常化的實踐機制。為培育厚基礎、重實踐、精技術、強能力的綜合應用型人才提供可能。
4.以前沿對話為依托,文化育人。計算機文化藝術節通過邀請知名學者、權威專家和企業領軍人物、成功人士來校就科技前沿研究、發展趨勢、技術應用、企業文化、創業及成功經歷等方面的內容開展講座、交流,通過倡導網絡文明風氣、科技博覽、文化教育普及,均可營造濃厚學術文化氛圍,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文化熏陶。
5.以規范運作為模式,工作育人。計算機文化藝術節從前期策劃到活動實施,從宣傳發動到總結提高,整個工作流程任務繁重,需要打造一個工作團隊來不斷對工作進行提煉和傳承,基本可以實現學生干部梯隊的建設和培養,同時在活動中積極倡導社團組織或班團組織來承辦某一具體活動環節,提高學生參與面和參與積極性,通過活動,可以培養一批又一批出色的學生干部,使他們成為校園文化沉淀與傳承的直接參與者和創造者。
主題活動的設計策劃有如思想,可以指導行動,預測效果。校園文化活動只要緊跟時代步伐,始終服務于學校中心工作,始終貼近廣大學生,始終服務于社會發展建設,并在內部挖潛創新,提高層次,找準切入點,形成長效機制、打造精品并推動其健康可持續發展,一定會達到文化育人的良好效果。
參考文獻:
[1]冒榮.校園文化和大學的文化精神[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哲社版,2001,(4).
[2]盛宏壽.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路與原則[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4).
On College Culture Brand Strategy and Means of Educating Students
HE Xin-hua1, HU Kai2
(1.Hun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engyang 421008, China;2.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410083, China)
傳統的校報、校園廣播、網絡作為之前校園文化主要傳播媒介,校黨委宣傳部借助這些宣傳平臺將黨的方針政策、理想信念、先進文化、價值觀念等在校園中進行傳播和推廣。作為大學校園的思想陣地、輿論宣傳工具、文化交流平臺,校園廣播電視在學校黨委的正確指導下,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服務的同時,保證了校園穩定,推進學校文化的改革和發展,提升了校園師生的文化素質,塑造良好大學形象,推動了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因此,校園廣播電視事業的發展會進一步促使大學校園文化的繁榮。當下,文化多元化發展使大學生的思想沒有確定的模式,通過校園廣播電視進行大學文化傳播使大學生樹立了自己的思想政治理念,在文化多元化發展社會中有自己對文化的理解與認知。因此,在進行以校園廣播電視為載體的宣傳時,要避免單純的說教,要利用廣播電視生動形象的傳播語言,傳播校園文化的內容,同時貼近大學生實際學習和生活,為他們的成長營造良好的環境和氛圍。
二、大學文化建設對高校廣播電視媒體發展的促進作用研究
大學文化是大學培養和發展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智力資源,也是大學品牌價值的核心內容。大學文化依附大學的產生而產生的,隨著大學的發展而發展,同時也跟隨大學理念的變革而不斷演進和傳承。大學文化的發展是和高等學校的歷史緊密結合的,一所學校的大學文化形成和發展,既有宏觀中國教育史發展的大背景的綜合影響,也有每所學校發展的特定地域、環境和關鍵人物的影響,每所大學都是一部獨特的、連續的人類文化記錄簿,獨特的文化品格則是一所大學區別于其他大學的標識,也是一所大學生命力和活力所在。盡管各高校的大學文化不盡相同,但歸結起來,都可以分為大學文化的萌芽階段、大學文化的發展階段和大學文化建設繁榮階段。作為學校重要的宣傳媒介,校園廣播電視的創作過程,也經歷了“被動應對自覺記錄主動策劃”的發展演化過程。在大學文化的不同發展階段,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大學文化的內容都是高校廣播電視媒體的內涵支撐,校園媒介文化的黨性、先進性、開放性、民主性、科學性等特性在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校園文化的面貌和精神實質。因此高校廣播電視節目的理念和內容仍然是占據首要位置,把握好高品味的大學文化內涵,對提升節目質量,提高受眾認可度具有重要的意義。四、高校廣播電視媒體對大學文化建設的助力作用研究1.創立廣播電視特色文化品牌。從校園廣播和電視兩大媒體入手加強對欄目策劃和設置的思考,研究節目設置對大學文化建設的助力作用。廣播主要分為時事新聞類、國學經典賞析類以及結合學校的特色活動和感恩教育等進行專題報道;電視主要分三大類,分別是校史類專題、典型人物專題、以大型活動為載體的典型活動專題。注重深入挖掘題材,使欄目固定化、常態化。并使欄目策劃貼近時代和生活,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學會思考,辨別真偽,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2.發揮廣播電視輿論引導功能。新形勢下,校園文化的多元化趨向更加明顯,學生思想的不確定性和可塑性成為加強和改進思政教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廣播電視作為大學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在大學生思政教育方面的功能體現顯得尤為重要。廣播電視通過引導輿論導向起到輔助教育與教育塑造的功能。3.培養廣播電視高素質學生工作隊伍。大學的核心職能是培養高素質綜合性的人才,廣播電視臺作為學校宣傳單位之一,也肩負著育人的責任,設立大學生記者團,讓學生參與節目創作,使大學生群體對校園文化中的教育理念的理解、接收在在創作的過程中完成,從而獲得了對教育理念的深刻認同和主動實踐。不僅豐富大學生的第二課堂,而且幫助學校完成綜合素質的和品格行為的指導。通過視聽媒體的報道、分析和評論,校園文化才能夠深入師生,同時,校園媒體在對校園文化的深入解釋、評判和不斷思考中,形成強大的輿論引導力,使文化內涵得到師生們的廣泛認同和接受,潛移默化中濡養大學精神,引導校園文化建設向先進性、科學性和民主性的健康方向發展。
三、結語
一、宗旨
創建卓越的校園文化,全面提升學院的品牌知名度。
二、目的
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讓學生有豐富多彩、絢麗燦爛、形式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讓新生快速融入學院之中,開始自己多彩的大學生活。
三、實施內容
1、文化活動
包含演講比賽、歌詠比賽、文化講座(禮儀、勵志、藝術欣賞等)、書畫攝影展、年開學典禮文藝晚會、社團活動等,《準空姐的私密生活》演員校園海選活動。
2、體育比賽
籃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拔河等比賽。
3、社會公益活動
積極參加新老學生參加各種社會公益活動。
4、校園媒介
利用《西航院時報》、《西航院廣播站》、《西航電視臺》等校園媒介,長期推動校園文化活動,促進校園文化發展。
四、實施方法和步驟
第一階段(新生軍訓期間8月8日——8月27日)
1、宣傳學院的已有社團,組織有興趣的新生加入相關社團,創建新的社團,組織有興趣的新生參加。在學院原有的校園社團基礎上,擬組建的社團有:①、國標舞社團;②、西航話劇團;③、攝影社團。
2、組織新生在軍訓期間舉辦歌詠比賽。
3、協調有關部門擬在軍訓期間給新生放1—2場電影。
4、組織新生在軍訓期間開展各種體育比賽(包含籃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成立新生足球隊、籃球隊,開學后與老生進行四場(籃球、足球各兩場)友誼賽。
5、舉辦文化講座(主題擬定為心隨夢想,一起飛翔系列講座之大學——我夢想起飛的地方)。從心理、生活、學習上輔導新生,讓他們快速適應大學生活。
6、舉辦新生軍訓生活征文比賽(主題擬定為“結緣西航,放飛夢想”之軍訓生活征文)。征文可通過校園媒介播出、刊發。
7、與相關部門協調,組織新生進行一次社會公益活動,既是對新生進行了一次思想教育,也為日后學院的宣傳積累了素材。
8、舉辦感恩專題講座,弘揚感恩文化,倡導新生在軍訓期間,給自己的父母寫一封感恩信,以此彰顯我院與眾不同的校園文化和教育模式。家長收到信后定會有所感動,家長會對學院有更新更高層次的認識,這樣更有助于新生的穩定工作。
9、校園廣播站每天給新生免費送上祝福歌曲(開學后收費)。
第二階段(開學階段8月28日——9月28日)
舉辦第一屆西航院“校園文化月”,活動包含:
1、開學典禮文藝晚會(院長在晚會上宣布“校園文化月”開幕)。
2、新老生體育賽事(籃球、足球等)。
3、演講比賽(主題擬定為“我的大學”)。
4、開展系列文化講座(禮儀、勵志、藝術欣賞),此項活動可延續至寒假。
5、舉辦全院學生、教職工合唱歌詠比賽。
6、舉辦“西航院第一屆書畫攝影展”。
7、學院各學生社團組織形式多樣的活動。院領導深入社團,給予各社團一定的經費支持,掀起社團文化活動的。
8、啟動《準空姐的私密生活》電視劇拍攝的前期工作,在校園內海選演員。
9、組織新老學生參加各種社會公益活動。
10、校園媒介全力跟進,為校園文化活動宣傳、造勢。
五、實施部門與參與人員
在院領導的直接領導下,協調學院各個部門,全力配合學院的校園文化建設與活動。院學生處、團委、院辦和宣傳處牽頭,組織實施。
六、相關問題說明
1、校園文化建設與活動需要經費的支持方能實現。
2、校園文化建設與活動需要全院每一位教職工的配合與支持方能實現。
3、部分校園文化建設與活動可延續至寒假前,社團活動為長期開展。
活動時間:
我社計劃在校園文化月里的每一個周末進行一類賽事,共計三類,賽事時間視參賽人員規模而定,具體的時間將由我社接下來的活動申請書中預定,由學生社團管理部安排決定。
活動地點:
由于電子競技類活動賽事需由有網絡的計算機為載體(dota和war3可局域網進行),而校園文化節需在本校內舉辦活動才會更加有意義,我社計劃在活動期間內,由我社申請,學院學生社團管理部給予批準,于我院機房進行活動,賽事活動前需安裝好相關程序和聯網。
活動內容:
擁有昆明理工大學城市學院的學籍的學生方可獲得參賽資格,賽事規則和形式(分為個人賽和團隊賽兩種)由我社相關負責人擬定(注:dota競技賽與dota社共同擬定),學院學生社團管理部給予批準!
活動經費:
由城市學院學生社團管理部給予的活動經費和參賽人員的報名費收取,主要用于校園文化節的賽事活動宣傳和名次獎金,對于活動經費的收取與支出我社財務組將進行統計上報學院學生社團管理部的財務組
活動準備:
我社將校園文化節的社團特色展板宣傳和活動賽事申請,宣傳工作于近期陸續完成,初步擬定為于四月初將展板宣傳工作張貼出來,賽事活動能夠如期舉行!
人員安排:
每場比賽需由有
賽前宣傳工作人員(由我社成員擔任,學生宣傳部輔助完成)
賽事公證人員和登記人員(可由學生社團管理部人員和我社成員擔任)
接待人員(可由學生社團管理部人員和我社成員擔任)
場務人員(負責飲水,衛生,緊急情況處理工作可由學生社團管理部人員和我社成員擔任)
設備檢查人員(負責借用場地設備的使用性能,耳機是否可用等,可由我社成員擔任)
攝影工作組(可由學生社團管理部人員和我社成員擔任)
賽事治安巡視人員和反作弊人員(可由學生社團管理部人員和我社成員擔任)
活動頒獎人員(可由學生社團管理部人員和我社成員擔任)
賽事財務組(由我社財務組工作人員負責)
具體人員數需由參加人員和規模決定。
比賽預定:
4.3 星期六迎“首屆校園文化節” 杯首屆cf校園爭霸賽(團隊及個人賽)初賽
4.4 星期日迎“首屆校園文化節” 杯首屆cf校園爭霸賽(團隊及個人賽)決賽
4.10星期六迎“首屆校園文化節” 杯首屆dota校園爭霸賽(團隊及個人賽)初賽
4.11星期日迎“首屆校園文化節” 杯首屆dota校園爭霸賽(團隊及個人賽)決賽
4.17星期六迎“首屆校園文化節” 杯首屆war3校園爭霸賽(團隊及個人賽)初賽
4.18星期日迎“首屆校園文化節” 杯首屆war3校園爭霸賽(團隊及個人賽)決賽
團隊賽(5vs5)實行淘汰賽,個人賽實行積分賽
借用場地:學校機房 兩間(為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進行比賽)注:參賽人員自帶鼠標墊
名次及獎金:
團隊賽(5vs5): 個人賽
第一名 獎金 200元 獎金100元
第二名 獎金 100元 獎金 50元
第三名 獎金 50 元 獎金 30元
紀念獎:小飾品 由剩余經費訂購
證書制定;(以cf為樣板)
證書
-----------同學,在我院“迎首屆校園文化節杯”首屆cf校園爭霸賽中,榮獲
(團隊賽(5vs5),個人賽)第-----名,特發此證,以資獎勵。
昆明理工大學城市學院
xx年x月x日
經費預算:
支出
獎金350*3+180*3=1590元
水 100元
紙張+筆=10元
預計收入(報名費)cf dota war3
團隊賽30元 10 10 5=750元
個人賽 10元 20 15 10=450元
證書 團隊賽5*3=15張 個人賽 3*3=9 張
宣傳海報及傳單200元
共計 1590+200+100+10=1900元
工作進度:現已完成活動策劃及賽事規則,其他細則于近期完成,并上報學生社團管理部
以上內容為我社關于我院首屆校園文化節的活動策劃書初步擬定,這也是我社本學期內的工作重點,具體的詳細內容將于近期的活動申請表內附錄!
昆明理工大學城市學院
perfect電子競技社&dota社
關鍵詞:校園文化
融合創新
合并高校
在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合并組建的地方性高等學校,普遍面臨校園文化資源整合與構建適應新學校現在和將來發展要求的文化體系、凝練具有新學校特質的校園文化精神等問題。2001年由四校合并組建而成的大理學院,在實踐中探索形成了一條以融合為路徑、以活動為載體、以品牌為提升、以機制為保障的地方綜合性合并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路子。
1.整合資源,積極推動校園文化融合創新
不同背景、不同文化元素的學校合并后,必然面臨不同文化元素的融合。合并后的高校,推動文化融合,將不同的觀念規范為一種統一的價值觀念顯得尤為重要。將不同的文化元素進行有效融合,并統一于新組建院校的核心價值理念、核心價值觀之中,形成一種主流文化即校園精神,需要進行文化整合與創新。在合并過程中,重視對校園文化資源的整合,在融合中不斷創新,在創新中實現融合,傳承不同學校、校區業已形成的優秀文化傳統,不斷總結凝練具有大理學院特質的大學精神,探索構建校園文化活動體系。注重挖掘學校傳統文化元素,在有效整合文化資源與推進文化創新上著力。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主線,以大學精神引領校園文化,大力實施文化育人工程,營造出一種特定物質環境和精神氛圍,使生活在其中的每個成員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啟發熏陶,形成價值認同和人格塑造,從而實現其強大的育人功能。從這個意義上講,大理學院能在較短的時間內順利實現合并,并實現快速發展,一定程度上得益于重視文化融合與創新,較快形成具有自身特質的文化精神和核心價值觀,增強師生對學校的認同感,促進深度融合。
近年來,逐漸形成具有大理學院特質的核心價值觀和文化精神,凝練出“融合自強、德化精進”的校園精神,“融四海文化、鑄大學精神”的理念,“博學達真、大德至理”的校訓,“至誠尚行、求實創新”的校風。并立足自身實際,著眼于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將學校精神貫穿于辦學育人的實踐中,始終把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作為適應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和有效途徑。
2.突出重點,著力打造校園文化特色品牌
高校校園文化作為社會主體文化的一種亞文化,是一所學校在長期辦學實踐中逐步形成的一種歷史積淀,從一個側面反映學校綜合實力、精神風貌。豐富多彩的活動作為校園文化的具體表現形式,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育人的重要載體。近年來,針對學生教育活動主題不夠鮮明、活動頻繁且成效不夠明顯等問題,提出“抓重點、亮特色、樹品牌、重實效”的原則。并在這一原則指導下,明確提出校園文化建設目標:打造品牌,凝練特色。每年安排專項經費,推出繼“國際日”之后又一活動品牌,堅持每年舉辦一屆主題鮮明的校園文化節,以統籌和規范全校學生文化教育活動,以鮮明的主題為線索,把全校的思想教育和文化建設活動以一條主線統籌起來,使各項活動有主題、有目標、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按照大型活動屆次化、精品化,中型活動學院(下屬學院)化、特色化,小型活動社團化、經常化,品牌活動班級化、普及化”思路,充分挖掘、利用大理民族文化中的優秀因子,積極開展各類特色鮮明、參與面廣的大學生文化、體育和藝術活動。以校園文化節為龍頭,精心打造大學生辯論賽、話劇大賽、定向越野賽、國際日、學生社團文化節以及學術科技文化系列活動等,從而逐步形成多層次、多類別的校園文化教育活動體系。
3.齊抓共管,構建完善校園文化運行機制
在校園文化建設管理上,成立校園文化建設領導小組,統一領導、規劃、組織和協調校園文化建設和管理的各項工作。由黨委書記任組長,校長任副組長,以機關黨政職能部門、校屬學院等負責人為成員。領導組下設辦公室,負責校園文化建設和管理的日常工作,由分管宣傳工作的副書記任辦公室主任,辦公室設在黨委宣傳部。辦公室下設環境建設委員會、文化藝術委員會、體育運動委員會,負責校園文化建設相關工作。專門成立文化節組織委員會,辦公室掛靠校團委,專門負責日常校園文化活動項目的審批、立項和管理。在具體活動項目運行上,堅持以文化節為統攬,按項目化進行管理。由各有關部門、各學院、學生社團按照當年校園文化節總體方案,向組委會辦公室申辦和自辦活動。在實施過程中,各職能部門精心組織,認真策劃,密切配合,各司其職,在工作上形成合力,在資源上實現優勢互補。在經費籌措方面,除學校安排的專項費和項目經費外,各承辦單位和部門也籌措安排相應配套經費,將部門日常工作計劃與承辦活動任務有機結合起來,有效整合資源,發揮整體優勢,確保各項活動的順利開展。這種管理運行模式,有效地調動了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整合各方面的文化資源,最大限度地發揮人財物優勢。從活動設計、過程管理到考核評比形成完整的流水線,為各類校園文化活動搭建廣闊的舞臺。
4.以人為本,大力促進校園文化繁榮發展
在校園文化建設實踐中,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緊緊圍繞“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目標,著眼學生全面發展,體現人文關懷,充分調動師生員工參與校園文化建設的積極性。經過幾年的努力,以校園文化節為龍頭的校園文化活動初步彰顯其品牌價值,在廣大師生中產生良好影響。一是形成了一批特色鮮明可持續發展的文化品牌。校園文化節以豐富的活動內容和形式贏得了廣大師生歡迎和認可,師生積極踴躍參加,各種校園文化活動蓬勃開展。已連續舉辦七屆校園文化節,打造了一系列校園文化品牌活動,形成了以面向全校師生的學校層面主題活動為骨干,以各下屬學院開展的專題活動為支撐、以學生社團、學生班級活動為輔助的多層次、全方位校園文化活動體系,滿足了不同師生需求。二是構建了一個以活動為載體的文化教育體系。合并組建的高校,普遍面臨多校區的問題。多校區對校園文化活動的設計、組織也提出了新要求。為此,學校提出加強宏觀設計指導,下移活動重心的思路,注重對校園文化活動的頂層設計,加大中小型、個性化和專業性特色活動比重,增加不同專業、校區間學生的交流機會。如,在校園文化節的設計上,以一個統一的主題、活動方案統領若干活動模塊,形成一個主題鮮明,活動豐富,形式多樣,點面有機銜接的活動體系,既能滿足不同專業、年級和不同興趣愛好的學生,又兼顧不同校區、不同專業學生之間的交流。
(一)有助于進一步擴大校園公共文化空間
高校由于其綜合性發展,學校在規劃過程中將其有限空間切割為不同內容導向的實體空間,隨著社會對于人才的更高需求,高校中的育人理念也在縱深領域不斷延展,“有知識不等于有文化”的理念逐漸得到認同。精品文化能夠展示校園文化競爭力,提升校園形象并帶來巨大輻射力。[2]不斷倡導文化育人,提升文化活動層次與聚合力、影響力,匯聚精品文化活動有助于在有限的校園中縱深擴大校園文化空間,健全文化空間的功能,形成實用高效的文化特質,讓文化的傳播力更深遠。
(二)有助于學生綜合素養全面發展
學生由于在性格、興趣、文化認知等方面存在個體差異,在專業學習之余,由學校來鼓勵廣大學生組織、參與校園文化活動,并積極開展高層次的精品文化活動,能夠提高完善學生的審美修養,開發人的形象思維能力,增強學生的想像力,有利于青年大學生成長為開拓型、創造性人才。在對于“開展校園文化活動中學生從中能夠得到哪方面的鍛煉”這一問題進行探討時,100%的學生認可能夠通過參加校園文化活動得到鍛煉。進一步調查可以看出,學生最希望通過活動得到鍛煉的兩項能力分別為人際交往能力(占51%)和組織協調能力(48%)。由此可以看出,學生通過活動參與體悟出成長過程中需具備的品格,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具有一定的學生認可基礎,開展廣泛而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能夠對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具有積極的引導作用。
二、新疆高校校園文化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弊端
校園文化活動幾乎貫穿于學生日常生活的每一天,高校層面和各個學院之間都會組織各類不同內容的活動,顯示出了校園活動的多樣性,但綜合來看,具有影響力的校園文化活動還不夠豐富,從某些層面凸顯現階段校園文化活動存在的弊端:
(一)文化的深層次意義挖掘不足,精品文化活動成熟緩慢
文化建設是關乎心靈的工程,高校育人的過程中都會對此十分關切,各個層面也都會積極開展各類活動,但由于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大多將學校師資、物資配備等方面割裂開來,沒有形成有效合力,使得活動開展過程中出現文化活動花樣繁多,但層次較淺的現象,不能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記,更不用說達到教育的深遠意義。同時,部分活動為了顯示出活動的意義,急功近利,管理缺失,很多活動的展開對象強行攤派參與人員人數,這樣使得文化活動的參與對象在未參與活動之前先形成逆反心理,在參加活動的過程中只是為了湊數而參與,在活動行進的過程中忽略了活動本身的內容。在針對“學生在校期間是否能夠自愿參與課外文化活動”一題的調查中,參與調查的學生中只有36%學生表示對于學校開展的各類活動是主動愿意參與的,這反映出校園中現有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對于學生的吸引力不足,不能激發學生的自主參與性,但在調查中可以看出,學生還是比較愿意參與校園文化的建設,在“你認為現階段學校中還應該出現什么類型的文化活動”這一問題中,學生反饋應出現最多的幾類分別是“高雅藝術展示”“國學知識普及”及“網絡游戲競技”。
(二)傳統文化弘揚與現代文化引領之間存在斷層
高校是文化的集源地,匯聚了不同時期、不同層面的各類文化內涵。在新時期,由于各種具有時代特征的社會思潮的出現,使得心智尚不成熟的高校學子容易存在自我意識強烈、信仰缺失、道德失范等現象,加之處于社會轉型期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新、舊思想本身會存在對沖與碰撞,會讓學生在思想上產生一定的困惑,這些消極的影響讓高校校園文化的前進在一定層面上受到阻礙。此外,為了進一步實現新疆的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自治區政府提出了“以現代文化為引領,以教育和科技為支撐”的目標和口號,但是在貫徹落實的過程中,高校中部分文化活動的組織者沒有認清楚現代文化的準確含義,沒有認識到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之間的必然聯系,在發展現代文化的過程中割裂了現代文化與傳統文化,這樣的思想引導下使得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之間出現了空白與斷層,同時對于現代文化的積極引領作用也會起到一定的分散作用,削弱了校園文化活動本身的意義。
(三)校園文化活動開展信息不暢通,方向不明確
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形成校園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但是通過調查問卷可以看出,活動開展的前期宣傳渠道是不夠暢通的,“你通常是如何得知校園中各類文化活動的開展信息”一題中,學生反饋主要是靠老師和學生干部的通知(占所有文化活動開展前信息獲取方式的71%),此外得知渠道主要為學生之間的轉述(占所有文化活動開展前信息獲取方式的12%)。這樣集中但單一的傳達方式表明校園中活動的開展受時間、空間的局限,存在一定的溝通不力,并且其余的宣傳方式不夠具有代表性,不能引起學生的主動關注。校園文化活動開展的過程中花樣繁多,但很多文化活動本身的意義不夠明顯,方向性不夠明確,雷同而淺顯的各類活動會消磨了校園中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在這樣“先天不足”的缺憾下,再加上主辦者對于活動的系統性把握不足,文化的引導力與后期效果顯得力不從心,大多數活動在開展后就告以結束,總結也僅限于對于活動內容的評判,沒有后期對于存在問題的總結與反思。在這樣的行為方式和思路引導下,此類活動再次開展時又需要在人力、物力、財力上重新分配,沒有前期活動積淀下來的深刻影響力。長此以往,不具有創新意識的活動既造成了活動組織者的疲勞,又讓活動的參與者出現了厭倦情緒,很難讓校園文化活動從深遠意義上形成百花齊放的良好格局。
三、高校校園文化精品活動創建機制
基于新疆高校文化活動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弊端,為進一步凝聚力量,創建精品校園文化,促進高校層面中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形成具有影響力、實效性和品牌效應的精品校園文化,筆者認為,應該在以下幾個層面作出努力:
(一)進一步將校園文化方向與主流文化有效融合
高校培養的人才應該與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相一致。高校在校園文化建設的引導方面,應該積極將學生活動的開展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相契合,通過多元培養和正面引導,讓學生通過活動增強公民意識,并逐步提升自己的主人翁意識,理順國家、集體和個人之間的關系,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針對現階段存在的理想信念模糊、道德失范等現象,新疆高校應更好利用平面及網絡的宣傳輿論力量,唱響主流文化旋律,定期通過網絡評價、問卷調查、校園論壇等方式,來真實而全面地了解學生對于文化養成過程中的各類訴求,并及時反饋給各主管部門,做出及時有效調整。此外,應確立高校校園文化活動地位,把文化發展建設特別是品牌文化建設納入學校中長期發展規劃,實現品牌文化影響力對學生的價值塑造。讓學生通過精品文化活動的開展形成文化層面的聚合力,由此發散至高校育人的其他層面,讓學生通過對于品牌活動的認可與參與獲得對其成長成才過程中的有利價值,并能夠促進其優良品格的自覺養成及綜合素質的不斷完善。
(二)正確梳理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之間的關系
校園文化活動品牌建設既要吸收、傳承高校文化的優良傳統,做到既有根基,又有積累和深化內涵,同時,也要注意緊跟時展潮流,擴充與豐富文化內涵及時代精髓。開展校園精品活動,教師的引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需要有一個上下通暢的交流渠道,這就要求高校教師不斷提升自身素養,將“教書”與“育人”全面銜接,形成全員育人的良好格局。在教師文化引導的層面做到百花齊放,不同層面、不同領域都能夠將文化傳播的影響力進行滲透,組織者可以積極策劃各類符合時代特征、符合文化傳承、符合學生性格的活動。同時,應注重活動的類型由淺層次的娛樂、文體向深層次的學術研究、科技實踐、文化傳承等方向過渡和改進,讓活動開展服務于大學生的專業學習和成長成才,將傳統文化中的精粹在高校中引進、傳播,將現代文化中的時尚與便捷充分展現在活動并推廣過程中,讓精品活動的展示在立足社會現實的同時,積極發揮文化創新與文化引領的正能量作用。
(三)建立健全校園精品文化管理體系
[摘要]人人成才,應當成為高等教育大眾化條件下高校特別是高職院校人才培育和教育理念的核心價值。構建高職協同育人校園文化活動體系是人人成才的必然選擇。高職院校構建協同育人校園文化活動體系,一要建立組織協調機制;二要建立內容安排機制;三要建立實施調控機制。
[
關鍵詞 ]高職院校協同育人校園文化活動體系
[作者簡介]李雪艷(1982-),女,湖南郴州人,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高職學生教育管理。(湖南 長沙41 0208)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5)22-0054-02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樹立人人成才的觀念,面向全體學生,促進成長成才。”黨的十報告提出:“讓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有用之才。”人人成才,應當成為高等教育大眾化條件下高校特別是高職院校人才培育和教育理念的核心價值。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教育理念既具高等教育的普遍性,又具自身的特殊性。校園文化活動是學生成長成才的第二課堂,是學生成長成才的實踐平臺。在高等教育大眾化條件下,研究如何構建高職院校協同育人校園文化活動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構建高職協同育人校園文化活動體系是人人成才的必然選擇
協同育人是“各個育人主體以人才培養和使用為目的,在系統內共享資源、積聚能量的有效互動”。高職院校協同育人校園文化活動體系是各育人主體以人才培養為目標,以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在組織協調、內容安排和實施調控等方面協同育人的機制。
人人成才,是高等教育大眾化條件下高職院校的教育目標。人人成才不是精英教育,是培養經濟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大眾化人才;人人成才是人的知識不斷豐富和人的能力不斷提升的動態過程,大學只是這個過程中的一個階段,人人成才永無止境;人人成才是每個學生享有公平接受教育的自主權,每個學生都有成長成才的平臺。人人成才,就是要把學生培育為經世濟用的全面發展的人才。
與本科院校學生相比,高職院校學生具有多元性的特點,文化基礎差異大,生源背景多樣化。高職院校學生的高考成績分布在200~ 500分不等,其中,既有應屆高考生,也有中專對口生和職高生,還有退伍軍人和企業職工。這就決定了學生對文化知識、發展定位和興趣愛好等需求的多樣性。因此,高職院校校園文化活動要實現人人成才的育人功效,在培育目標、培育方式和培育內容的設計上,就應當搭建不同的平臺,以滿足學生的多元化需要。也就是說,高職院校校園文化活動既要滿足學生成長成才的共同需求,又要兼顧到學生成長成才的個性需求。這對校園文化活動的策劃、開展和推進,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要求。
目前,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活動體系,在組織協調上,雖涉及院校相關職能部門及二級學院(系部),但往往缺乏有效溝通和整體設計;在內容安排上,往往不夠豐富,文化活動的設計和安排往往形式單一;在實施調控上,往往缺乏有效指導和多樣化平臺。當前的校園文化活動體系,無法滿足高職學生群體多元性需求,不符合人人成才的內在訴求,難以實現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而構建協同育人的校園文化活動體系,有助于實現資源的有效組合,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平臺。這符合人人成才的內在訴求,是人人成才的必然選擇。
二、建立協同育人校園文化活動體系構建的組織協調機制
目前,高職院校校園文化活動的組織協調機制多由學院團委負責校園文化活動的組織安排和整體規劃,各職能部門配合參與,各二級學院(系部)執行實施。在這樣的機制下,各職能部門的參與度不高,各二級學院(系部)的相互溝通不夠,校園文化活動重復性建設少,造成不必要的資源浪費,活動內容未能反映學生的成長訴求。
為確保校園文化活動的有序開展,高職院校應當在整合現有資源的基礎上,創建協同育人委員會,以此作為協同育人校園文化活動體系的組織協調機制。協同育人委員會是一個涵蓋范圍廣泛的協商團隊,委員會的負責人可由分管學生管理工作的院領導擔任,成員應包含二級學院(系部)的教師代表、相關職能的領導代表和教師代表及二級學院(系部)的學生代表,其主要職責是制定校園文化活動的培育目標,審核校園文化活動的具體方案。
協同育人委員會可下設協調委員會和育人委員會。協調委員會可掛靠在院團委,成員主要由院團委相關人員組成,主要負責督促校園文化活動方案具體落實、協調校園文化活動所需資源、評價校園文化活動實施質量。育人委員會分設在各個二級學院(系部),由各院系的團總支書記和輔導員組成。團總支書記負責指導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輔導員記錄并評價學生參與校園文化活動的情況。
總之,建立協同育人校園文化活動體系構建的組織協調機制,有助于實現資源的有限整合,有助于保證信息的便捷暢通。
三、建立協同育人校園文化活動體系構建的內容安排機制
高職院校協同育人校園文化活動的內容安排,集中體現在“人生四季、四育四美”這八個字上。
“校園四季、四育四美”的設計依據是:第一,基于高職院校自身現有的各類文化活動進行有效整合,提出了“校園四季”的具體內容;第二,立足于本學院校訓、育人目標而提出了“四育”的具體內容;第三,根據中國傳統文化之《黃帝內經》中《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里關于人的身心調養與四季變化規律相對應理論,提出了“四育”與“四美”相結合的育人理念。
“校園四季、四育四美”的設計理念是:把學生一年兩個學期的成長需求和一年四個季節的自然之美相結合,用四大學生活動節去培養學生的四種素質,讓學生生成和自然之美相生相融的協同育人理念。其中,“校園四季”是指一年一度的學生活動四大節日,包括藝術節、文化節、科技節和體育節;“四育”是指培育學生的品行素質、文化素質、業務素質和身心素質;“四美”是指春天的成長之美、夏季的耕耘之美、秋季的傳承之美、冬季的孕育之美。
“校園四季、四育四美”實施內容是:春季的校園文化活動以培養學生的身心素質為主,舉辦體育節;夏季的校園文化活動以培養學生的業務素質為主,舉辦科技節;秋季的校園文化活動以培養學生的品行素質為主,舉辦藝術節;冬季的校園文化活動以培養學生的文化素質為主,舉辦文化節。
由此可見,建立高職協同育人校園文化活動體系構建的內容安排機制,須要高職院校黨政領導班子、有關職能部門的領導者和管理者精心策劃、創新安排、務實運作。
四、建立協同育人校園文化活動體系構建的實施調控機制
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湖南民政職業技術學院等湖南四所國家示范職業院校在2013年對2012屆畢業生就“素養教育與學生社團”的麥可思調查數據中顯示,學生在校期間對校園文化活動的參與度和滿意度都不高。究其原因,目前校園文化活動主要由各級團組織管理,而活動的實際組織者以團學干部為主,學生的組織管理經驗不足,專業學識水平也有限,活動的質量無法得到保證,難以吸引學生廣泛參與。專業教師忙于教學和科研工作,輔導員忙于日常管理,對校園文化活動指導較少,加上學校配套激勵措施不足,影響了教師們的指導熱情,進而影響了校園文化活動的育人效果。
針對以上情況,高職院校應當著力建立協同育人校園文化活動體系構建的實施調控機制,以保證校園文化活動的有效開展。具體說來,應當在構建和嘗試項目管理制、二元導師制、修分考核制等方面下功夫。
1.項目管理制。目前,高職院校學生活動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學生活動數量多,但高質量的項目少;且各二級學院(系部)的團學組織交流溝通較少,導致學校與各二級學院(系部)的學生活動重復性項目多。實行項目管理制,旨在明確職責,優化管理流程;提高活動質量,樹立品牌與創新項目并重。項目管理制的模式是:校團委負責策劃一年一度的學生活動項目,并在全校范圍內公開招標;選擇項目活動方案最優的單位來負責實施;加強對活動項目具體實施過程的指導、監督和協調;活動結束后對項目進行考評和表彰。二級學院(系部)團總支、團支部、學生會和各社團可參與招標,由中標單位負責特定校園文化活動的具體實施。
2.二元導師制。每一項校園文化活動的成功開展,既需要專業技術上的指導,也需要管理上的優質服務。因此,教學崗位的專業教師和學生管理系統的輔導員應同時參與到校園文化活動中來,給予學生技術和管理上的指導,也就是說應當實施二元導師制,實施專業教師和輔導員協同育人的校園文化活動管理調控機制。目前,部分高職院校在部分校園文化活動中已經實施了導師制,但是尚未實施二元導師制。有鑒于此,可由院團委依據校園文化活動各個子項目的不同需求,選聘專業教師和輔導員作為專門的指導老師。為保證校園文化活動的有序開展,在實施二元導師制時,應注重三點:一是建立培訓制度,對指導老師進行專門與專業培訓;二是建立酬勞制,給予指導老師一定的酬勞;三是建立配套的績效考評體系,將指導老師的指導情況列入教師業績考核,并作為職稱評定和晉升的重要依據。
3.修分考核制。修分考核制是在參考南京中醫大學、恩施職業技術學院、徐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的學分制的基礎上,提出的結合院校自身實際情況對學生參與校園文化活動進行考評的制度。其具體做法是:由院團委依據每學期的校園文化活動,制定《本學期校園文化活動詳情表》和《學生參與校園文化活動記錄表》,對學生應參與的校園文化活動提出建議和要求,發放到各個二級學院(系部),由各院系團總支書記和輔導員負責考評,并將結果納入學生的操行評定考核之中。建立與實施修分制的意義在于:一是有助于提高學生主動參與學生活動的意識;二是有助于讓每一個學生有鍛煉和發展的平臺;三是有助于通過學生對校園文化活動的參與,了解學生的喜好和傾向,對不同校園文化活動進行橫向比較,對各類校園文化活動進行總結和提高;四是有助于對學生參與校園文化活動的情況進行記錄,更全面地了解不同學生的性格特點,更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和學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