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5 16:32:2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集成電路研究分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微電子學 集成電路 半導體
微電子學與集成電路是現代信息技術的基礎,各類高新行業在具體發展中,均會對微電子學和集成電路進行應用。其中,集成電路選擇半導體鏡片作為基片,并結合相關工藝,將電阻、電容等元件與基片連接,最終形成一個具備完整電路功能的系統或是電路。較比集成電路微電子學是在集成電路的基礎上,研究半導體和集成電路的相關物理現象,并有效的對其進行應用,滿足各類電子器件需求的效果。基于此,本文對當前微電子學與集成電路展開分析,具體內容如下。
1 微電子學與集成電路解讀
微電子學是電子學的分支學科,主要致力于電子產品的微型化,達到提升電子產品應用便利和應用空間的目的。微電子學還屬于一門綜合性較強學科類型,具體的微電子研究中,會用到相關物理學、量子力學和材料工藝等知識。微電子學研究中,切實將集成電路納入到研究體系中。此外,微電子學還對集成電子器件和集成超導器件等展開研究和解讀。微電子學的發展目標是低能耗、高性能和高集成度等特點。
集成電路是通過相關電子元件的組合,形成一個具備相關功能的電路或系,并可以將集成電路視為微電子學之一。集成電路在實際的應用中具有體積小、成本低、能耗小等特點,滿足諸多高新技術的基本需求。而且,隨著集成電路的相關技術完善,集成電路逐漸成為人們生產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2 微電子發展狀態與趨勢分析
2.1 發展與現狀
從晶體管的研發到微電子技術逐漸成熟經歷漫長的演變史,由晶體管的研發以組件為基礎的混合元件(鍺集成電路)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MOS電路微電子。這一發展過程中,電路涉及的內容逐漸增多,電路的設計和過程也更加復雜,電路制造成本也逐漸增高,單純的人工設計逐漸不能滿足電路的發展需求,并朝向信息化、高集成和高性能的發展方向。
現階段,國內對微電子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空間,目前國內微電電子發展特點如下:
(1)微電子技術創新取得了具有突破性的進展,且逐漸形成具有較大規模的集成電路設計產業規模。對于集成電路的技術水平在0.8~1.5μm,部分尖端企業的技術水平可以達到0.13μm。
(2)微電子產業結構不斷優化,隨著技術的革新產業結構逐漸生成完整的產業鏈,上下游關系處理完善。
(3)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更多企業參與到微電子學的研究和電路中,有效推動了微電子產業的發展,促使微電子技術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和發展。
2.2 發展趨勢
微電子技術的發展中,將微電子技術與其他技術聯合應用,可以衍生出更多新型電子器件,為推動學科完善提供幫助。另外微電子技術與其他產業結合,可以極大的拉動產業的發展,推動國內生產總值的增加。微電子芯片的發展遵循摩爾定律,其CAGR累計平均增長可以達到每年58%。
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微電子技術將按照提升集團系統的性能和性價比,如下為當前微電子的發展方向。
2.2.1 硅基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
CMOS電路將成為微電子的主流工藝,主要是借助MOS技術,完成對溝道程度的縮小,達到提升電路的集成度和速度的效果。運用CMOS電路,改善芯片的信號延遲、提升電路的穩定性,再改善電路生產成本,從而使得整個系統得到提升,具有極高研究和應用價值。可以將CMOS電路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的主要研究對象,且不斷對CMOS電路進行縮小和優化,滿足更多設備的需求。
2.2.2 集成電路是當前微電子技術的發展重點
微電子芯片是建立在的集成電路的基礎上,所以微電子學的研究中,要重視對集成電路研究和分析。為了迎合信息系統的發展趨勢,對于集成電路暴露出的延時、可靠性等因素,需要及時的進行處理。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對于集成電路的研究和轉變勢在必行。
2.2.3 微電子技術與其他技術結合
借助微電子技術與其他技術結合,可以衍生出諸多新型技術類型。當前與微電子技術結合的技術實例較多,積極為社會經濟發展奠定基礎。例如:微光機電系統和DNA生物芯片,微光機電系統是將微電子技術與光學理論、機械技術等結合,可以發揮三者的綜合性能,可以實現光開關、掃描和成像等功能。DNA生物芯片是將微電子技術與生物技術相結合,能有效完成對DNA、RNA和蛋白質等的高通量快速分析。借助微電子技術與其他技術結合衍生的新技術,能夠更為有效推動相關產業的發展,為經濟發展奠定基礎。
3 微電子技術的應用解讀
微電子學與集成電路的研究不斷深入,微電子技術逐漸的應用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對于改變人們的生活品質具有積極的作用。且微電子技術逐漸成為一個國家科學技術水平和綜合國力的指標。
在實際的微電子技術應用中,借助微電子技術和微加工技術可以完成對微機電系統的構建,在完成信息采集、處理、傳遞等功能的基礎上,還可以自主或是被動的執行相關操作,具有極高的應用價值。對于DNA生物芯片可以用于生物學研究和相關醫療中,效果顯著,對改善人類生活具有積極的作用和意義。
4 結束語
微電子學與集成電路均為信息技術的基礎,其中微電子學中囊括集成電路。在對微電子學和集成電路的解析中,需要對集成電路和微電子技術展開綜合解讀,分析微電子技術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再結合具體情況對微電子技術的當前應用展開解讀,為微電子學與集成電路的創新和完善提供參考,進而推動微電子技術的發展,創造更大的產值,實現國家的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明文.當前微電子學與集成電路分析[J].無線互聯科技,2016(17):15-16.
[2]方圓,徐小田.集成電路技術和產業發展現狀與趨勢[J].微電子學,2014(01):81-84.
[3]柏正香.集成電路測試數據的處理[J].微電子學,2010,40(01):149-152.
[4]可卿.微電子學和集成電路打交道[J].大學指南,2010(07):42-45.
作者簡介
胥亦實(1994-),男,陜西省榆林市人。大學本科學歷。現供職于吉林大學。主要研究方向為集成電路工程。
【關鍵詞】集成電路 設計方法 IP技術
基于CMOS工藝發展背景下,CMOS集成電路得到了廣泛應用,即到目前為止,仍有95%集成電路融入了CMOS工藝技術,但基于64kb動態存儲器的發展,集成電路微小化設計逐漸引起了人們關注。因而在此基礎上,為了迎合集成電路時代的發展,應注重在當前集成電路設計過程中從微電路、芯片等角度入手,對集成電路進行改善與優化,且突出小型化設計優勢。以下就是對集成電路設計與IP設計技術的詳細闡述,望其能為當前集成電路設計領域的發展提供參考。
1 當前集成電路設計方法
1.1 全定制設計方法
集成電路,即通過光刻、擴散、氧化等作業方法,將半導體、電阻、電容、電感等元器件集中于一塊小硅片,置入管殼內,應用于網絡通信、計算機、電子技術等領域中。而在集成電路設計過程中,為了營造良好的電路設計空間,應注重強調對全定制設計方法的應用,即在集成電路實踐設計環節開展過程中通過版圖編輯工具,對半導體元器件圖形、尺寸、連線、位置等各個設計環節進行把控,最終通過版圖布局、布線等,達到元器件組合、優化目的。同時,在元器件電路參數優化過程中,為了滿足小型化集成電路應用需求,應遵從“自由格式”版圖設計原則,且以緊湊的設計方法,對每個元器件所連導線進行布局,就此將芯片尺寸控制到最小狀態下。例如,隨機邏輯網絡在設計過程中,為了提高網絡運行速度,即采取全定制集成電路設計方法,滿足了網絡平臺運行需求。但由于全定制設計方法在實施過程中,設計周期較長,為此,應注重對其的合理化應用。
1.2 半定制設計方法
半定制設計方法在應用過程中需借助原有的單元電路,同時注重在集成電路優化過程中,從單元庫內選取適宜的電壓或壓焊塊,以自動化方式對集成電路進行布局、布線,且獲取掩膜版圖。例如,專用集成電路ASIC在設計過程中為了減少成本投入量,即采用了半定制設計方法,同時注重在半定制設計方式應用過程中融入門陣列設計理念,即將若干個器件進行排序,且排列為門陣列形式,繼而通過導線連接形式形成統一的電路單元,并保障各單元間的一致性。而在半定制集成電路設計過程中,亦可采取標準單元設計方式,即要求相關技術人員在集成電路設計過程中應運用版圖編輯工具對集成電路進行操控,同時結合電路單元版圖,連接、布局集成電路運作環境,達到布通率100%的集成電路設計狀態。從以上的分析中即可看出,在小型化集成電路設計過程中,強調對半定制設計方法的應用,有助于縮短設計周期,為此,應提高對其的重視程度。
1.3 基于IP的設計方法
基于0.35μmCMOS工藝的推動下,傳統的集成電路設計方式已經無法滿足計算機、網絡通訊等領域集成電路應用需求,因而在此基礎上,為了推動各領域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應注重融入IP設計方法,即在集成電路設計過程中將“設計復用與軟硬件協同”作為導向,開發單一模塊,并集成、復用IP,就此將集成電路工作量控制到原有1/10,而工作效益提升10倍。但基于IP視角下,在集成電路設計過程中,要求相關工作人員應注重通過專業IP公司、Foundry積累、EDA廠商等路徑獲取IP核,且基于IP核支撐資源獲取的基礎上,完善檢索系統、開發庫管理系統、IP核庫等,最終對1700多個IP核資源進行系統化整理,并通過VSIA標準評估方式,對IP核集成電路運行環境的安全性、動態性進行質量檢測、評估,規避集成電路故障問題的凸顯,且達到最佳的集成電路設計狀態。另外,在IP集成電路設計過程中,亦應注重增設HDL代碼等檢測功能,從而滿足集成電路設計要求,達到最佳的設計狀態,且更好的應用于計算機、網絡通訊等領域中。
2 集成電路設計中IP設計技術分析
基于IP的設計技術,主要分為軟核、硬核、固核三種設計方式,同時在IP系統規劃過程中,需完善32位處理器,同時融入微處理器、DSP等,繼而應用于Internet、USB接口、微處理器核、UART等運作環境下。而IP設計技術在應用過程中對測試平臺支撐條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在IP設計環節開展過程中,應注重選用適宜的接口,寄存I/O,且以獨立性IP模塊設計方式,對芯片布局布線進行操控,簡化集成電路整體設計過程。此外,在IP設計技術應用過程中,必須突出全面性特點,即從特性概述、框圖、工作描述、版圖信息、軟模型/HDL模型等角度入手,推進IP文件化,最終實現對集成電路設計信息的全方位反饋。另外,就當前的現狀來看,IP設計技術涵蓋了ASIC測試、系統仿真、ASIC模擬、IP繼承等設計環節,且制定了IP戰略,因而有助于減少IP集成電路開發風險,為此,在當前集成電路設計工作開展過程中應融入IP設計技術,并建構AMBA總線等,打造良好的集成電路運行環境,強化整體電路集成度,達到最佳的電路布局、規劃狀態。
3 結論
綜上可知,集成電路被廣泛應用于計算機等產業發展領域,推進了社會的進步。為此,為了降低集成電路設計風險,減少開發經費,縮短開發時間,要求相關技術人員在集成電路設計工作開展過程中應注重強調對基于IP的設計方法、半定制設計方法、全定制設計方法等的應用,同時注重引入IP設計技術理念,完善ASIC模擬、系統測試等集成電路設計功能,最終就此規避電路開發中故障問題的凸顯,達到最佳的集成電路開發、設計狀態。
參考文獻
[1]肖春花.集成電路設計方法及IP重用設計技術研究[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4,12(06):190-191.
[2]李群,樊麗春.基于IP技術的模擬集成電路設計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3,12(08):56-57.
[3]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關于舉辦“中國集成電路設計業2014年會暨中國內地與香港集成電路產業協作發展高峰論壇”的通知[J].中國集成電路,2014,20(10):90-92.
【關鍵詞】數字 FPGA集成 電路驗證
對于數字集成電路而言,其涉及到的工作都是比較復雜的,自身的功能也比較多樣,為了在驗證方面獲得較高的提升,必須在驗證指標、驗證手段上進行優化。對于數字集成電路FPGA驗證而言,其本身就是重要的組成部分,而在參數的驗證和功能的分析方面,都表現出了一定的復雜特點,傳統的模式無法滿足現階段的需求。所以,我們要針對數字集成電路FPGA驗證的特點、目的、要求,完成各項工作的不斷提升。在此,本文主要對數字集成電路FPGA驗證展開討論。
1 FPGA概述
在數字集成電路當中,FPGA所發揮的作用是非常積極的,現如今已經成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應用的角度來分析,FPGA是一種現場編程門陣列,它主要是在可編程器基礎上,進一步發展的產物。可編程器主要包括PAL、GAL、CPLD等等。FPGA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其主要是作為專用集成電路領域的服務,并且自身所代表的是一種半制定的電路。從客觀的角度來分析,FPGA的出現和應用,不僅在很多方面解決了定制電路所表現出的不足,同時又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原有的問題,主要是克服了編程器件門電路數有限的缺點。由此可見,數字集成電路在應用FPGA以后,本身所獲得的進步是非常突出的,并且在客觀上和主觀上,均創造了較大的效益,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2 FPGA器件介紹
隨著數字集成電路的不斷發展,FPGA的應用效果也越來越突出。目前,關于數字集成電路FPGA驗證,業界內展開了大量的討論。對于FPGA驗證而言,需從客觀實際出發。FPGA器件,是驗證數字集成電路的主要工具,因此首先要在該方面做出足夠的努力。在芯片流片之前,對數字集成電路的整體設計,開展有效的FPGA驗證,能夠針對數字集成電路的實際工作情況,進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針對遇到的問題,可以采取有效的方案來解決,避免造成較大的損失。
相對而言,采用FPGA進行驗證的過程中,硬件環境的標準是比較高的。首先,我們在驗證工作之前,必須設計出相應的PCB板,完成相關系統的驗證和構建。其次,在驗證的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到成本的問題,與芯片的流片費用相比較,FPGA的驗證成本較低,是主流的選擇。第三,數字集成電路FPGA驗證過程中,多數情況是由兩個部分組成的,分別是FPGA和器件。器件主要包括開關、存儲器、LED、轉接頭等等。
數字集成電路FPGA驗證時,需針對不同的電路實施有效的驗證。例如,在實際工作當中,如果是要驗證EPA類型的芯片,必須對成本因素進行充分的考量。建議選擇Spartan3 XC3S1500 FPGA進行驗證處理。選擇該類型的FPGA,原因在于,其芯片為150萬門級,能夠滿足EPA的客觀需求。同時,在FPGA的利用率方面,超過了90%,各方面均取得較好成果。
3 基于FPGA的驗證環境
數字集成電路在目前的發展中,獲得了社會上廣泛的重視,并且在很多方面都表現出了較強的高端性。為了在FPGA驗證方面取得更多的進展,必須針對驗證環境進行深入的分析。本文認為,一個比較完整的驗證方案,其在執行過程中,必須充分的考慮到芯片的實際工作環境,考慮到理想的驗證環境,考慮到二者的具體差別。尤其是在網絡的工作環境方面,其包含很多復雜的數據包,將會對最終的驗證造成不利的影響。例如,我們在開展EPA芯片的驗證工作中,可嘗試使用OVM庫類驗證芯片的基本通信系統、功能,再利用FPGA的輔助驗證,與時鐘進行同步處理,從而選擇合理的驗證方式,針對數字集成電路完成比較全方位的驗證,實現客觀工作的較大進步。
4 關于數字集成電路FPGA驗證的討論
數字集成電路FPGA的驗證工作,在很多方面都表現出了較高的復雜性和較強的技術性,現階段的部分工作雖然得到了較大的進步,但也有一些問題,還沒有進行充分的解決,這對將來的發展,會產生一定的威脅和不良影響。例如,FPGA基于查找表結構,有固定的設計約束和要求,以及定義明確的標準功能,而ASIC基于標準單元和宏單元,按照一般IC設計流程進行設計,并采用標準的工藝線進行流片,在設計時存在的選項以及需要考慮的問題往往比FPGA多很多,所以在將FPGA設計轉化為ASIC設計時,需要考慮如何轉化并了解這些轉化可能帶來的相關風險。
5 總結
本文對數字集成電路FPGA驗證展開討論,從目前的工作來看,FPGA在驗證過程中,表現出的積極效果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各項工作均未出現惡性循環。今后,應在數字集成電路以及FPGA驗證兩方面,開展深入的研究,健全工作體系的同時,加強操作的簡潔性。
參考文獻
[1]陳玉潔,張春.基于EDA平臺的數字集成電路快速成型系統的設計[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09:101-102+107.
[2]張娓娓,張月平,呂俊霞.常用數字集成電路的使用常識[J].河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03:65-68.
[3]呂曉春.數字集成電路設計理論研究[J]. 就業與保障,2012,12:32-33.
[4]伍思碩,唐賢健.數字集成電路的應用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4,19:4476-4477.
[5]閆露露,王容石子,尹繼武.基于AT89C51的數字集成電路測試儀的設計[J].電子質量,2010,08:7-9.
作者簡介
于維佳 (1982-),男,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人。碩士學位。現為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智能檢測與控制技術。
作者單位
1.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 545616
關鍵詞 集成電路設計 教學方法 教學探索
中圖分類號:TN7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19-0006-02
1958年,美國德州儀器公司的基爾比發明了第一塊集成電路,隨著半導體工藝和集成電路設計技術的發展,集成電路的規模可以達上億個晶體管。集成電路具有速度快、體積小、重量輕等優點,廣泛應用于汽車、醫療設備、手機和其他消費電子,其2012年集成電路設計市場應用結構如圖1所示。
自2006年以來,我國集成電路的產值為126億美元,占全球產業總產值的5.1%,2013年我國集成電路的產值為405億美元,占全球產業總產值的13.3%。2006年到2013年的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8%,遠超過全球集成電路產業整體增速。我國集成電路行業的產值如表1所示。
近年來,半導體集成電路產業在國家政策支持下發展迅速,因此對集成電路設計人才的需求劇增。為了滿足社會日益發展的需要,國家在高校內大力推廣集成電路設計相關的課程,并且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使人才缺口減小,但是還是不能滿足國內對集成電路設計人才實際數量的需求。為了更好地加快集成電路設計人才的的培養,本文針對《數字集成電路原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且根據教學的現狀,探索出集成電路設計的教學改革。
一、數字集成電路設計原理教學中的現狀
集成電路設計相對于以分立器件設計的傳統的電子類專業而言,偏向于系統級的大規模集成電路設計,因此,微電子專業和集成電路設計專業的學生注重設計方法的形成,避免只懂理論、不懂設計的現象。即使學生掌握了設計的方法,能夠進行一些小規模的集成電路設計,但是設計出來的產品不能用,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這就成了數字集成電路設計原理面臨的問題。
二、數字集成電路設計原理教學改善的方法
(1)針對上述的問題,在多年教學的基礎上,在教學方法上進行改進,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講授為主的教學方式,采用項目化教學來解決數字集成電路設計中只懂理論、不懂設計的現狀。注重數字集成電路設計原理與相關課程之間的內部聯系,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將一個項目拆分成幾個小項目,使學生在項目中逐漸加深了對知識點理解,并且將課程的主要內容相互銜接與融合,形成完整的集成電路設計概念。學生分成5-8人一組,通過小組的方式加強了學生的相互合作能力,讓學生更有責任感和成就感。學生應用相關的EDA軟件來完成項目的設計,能夠掌握硬件描述語言、綜合應用等數字集成電路設計工具。
(2)通過PDCA戴明環的方式改善了集成電路設計的產品可用度不高的問題。在集成電路設計過程中,通過跟蹤課內外學生設計中反應的問題,對項目難易度的進行調整,提高學生計劃、分析、協作等多方面的能力。結合新的技術或者領域,對項目進行適當的調整。通過PDCA戴明環的方式來持續改進教學內容和方法,使其滿足社會對數字集成電路設計人才的需求。PDCA戴明環如圖2所示。
(3)開展校企合作的方式,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企業和學校的共同發展。這種方式實現了學校與企業的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培養出更加適合社會所需要的集成電路設計人才,也能夠讓學校和企業形成無縫對接。
三、小結
隨著大規模集成電路設計的發展,更多的設計工具和設計方法出現,因此,使用最新的設計工具,合理設置《數字集成電路設計原理》的教學內容,可以提高學生的設計能力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通過對《數字集成電路設計原理》課程教學的探索,改變了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采理論課教學方式,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能動性和協作能力,使學生理論與實踐都能夠滿足集成電路設計人才的要求。
參考文獻:
[1]殷樹娟,齊巨杰. 集成電路設計的本科教學現狀及探索[J].中國電力教育,2012,(4):64-65.
[2]王銘斐,王民,楊放.集成電路設計類EDA技術教學改革的探討[J].電腦知識與技術, 2012,8(9):4671-4672.
一、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的概念
集成電路的布圖設計是指一種體現了集成電路中各種電子元件的配置方式的圖形。集成 電路的設計過程通常分為兩個部分:版圖設計和工藝。所謂版圖設計是將電子線路中的各個 元器件及其相互連線轉化為一層或多層的平面圖形,將這些多層圖形按一定的順序逐次排列 構成三維圖形結構;這種圖形結構即為布圖設計。制造集成電路就是把這種圖形結構通過特 定的工藝方法,“固化”在硅片之中,使之實現一定的電子功能。所以,集成電路是根據要實現的功能而設計的。不同的功能對應不同的布圖設計。從這個意義上說,對布圖設計的保護也就實現了對集成電路的保護。
集成電路作為一種工業產品,應當受到專利法的保護。但是,人們在實踐中發現,由于集成電路本身的特性,大部分集成電路產品不能達到專利法所要求的創造性高度,所以得不到專利法的保護。于是,在一九七九年,美國眾議院議員愛德華(Edward)首次提出了以著作權法來保護集成電路的議案。但由于依照著們法將禁止以任何方式復制他人作品,這樣實施 反向工程也將成為非法,因此,這一議案在當時被議會否決。盡管如此,它對后來集成電路保護的立法仍然有著重要意義,因為它提出了以保護布圖設計的方式來保護集成電路的思想;在這基礎上,美國于1984年頒布了《半導體芯。片保護法》;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曾多次召集專家會議和政府間外交會議研究集成電路保護問題,逐漸形成了以保護布圖設計方式實現對集成電路保護的一致觀點,終于在一九八九年締結了《關于保護集成電路知識產權條約》。在此期間,其他一些國家頒布的集成電路保護法都采用了這一方式。
雖然世界各國的立法均通過保護布圖設計來保護集成電路,但關于布圖設計的名稱卻各不相同。美國在它的《半導體芯片保護法,)中稱之為“掩模作品”(maskwork);在日本的《半導體集成電路布局法》中稱之為“線路布局”(cir— cuitlayout);而歐共體及其成員國在其立法中稱布圖設計為“形貌結構”(topography);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在《關于集成電路知識產權條約》中將其定名為布圖設計。筆者以為,在這所有的名稱中以“布圖設計”一詞為最佳。“掩模作品”一詞取意于集成電路生產中的掩模。“掩模作品”一詞已有過時落后之嫌,而“線路布局”一詞又難免與電子線路中印刷線路版的布線、設計混淆。“形貌結構”一詞原意為地貌、地形,并非電子學術語。相比之下,還是世界知識產權組織采用的“布圖設計”一詞較為妥當。它不僅避免了其他名詞的缺陷,同時這一名詞本身已在產業界及有關學術界廣泛使用。《中國大百科全書》中亦有“布圖設計”的專門詞條‘
二、布圖設計的特征
布圖設計有著與其他客體相同的共性,同時也存在著自己所特有的個性。下面將分別加以論述。
1.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具有無形性
無形性是各種知識產權客體的基本特性,,因此也是布圖設計作為知識產權客體的必要條件。布圖設計是集成電路中所有元器件的配置方式,這種“配置方式”本身是抽象的、無形的,它沒有具體的形體,是以一種信息狀態存在于世的,不象其他有形物體占據一定空間。
布圖設計本身是無形的,但是當它附著在一定的載體上時,就可以為人所感知。前面提到布圖設計在集成電路芯片中表現為一定的圖形,這種圖形是可見的。同樣,在掩模版上布圖設計也是以圖形方式存在的。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的發展,使得布圖設計可以數據代碼的方式存儲在磁盤或磁帶中。在計算機控制的離子注入機或者電子束曝光裝置中,布圖設計也是以一系列的代碼方式存在。人們可通過一定方式感知這些代碼信息。布圖設計是無形的,但是其載體,如掩模版、磁帶或磁盤等等卻可以是有形的。
2.布圖設計具有可復制性
通常,我們說著作權客體具有可復制性,布圖設計同樣也具有著作權客體的這一特征。當載體為掩模版時,布圖設計以圖形方式存在。這時,只需對全套掩模版加以翻拍,即可復制出全部的布圖設計。當布圖設計以磁盤或磁帶為載體時,同樣可以用通常的磁帶或磁盤拷貝方法復制布圖設計。當布圖設計被“固化”到已制成的集成電路產品之中時,復制過程相對復雜一些。復制者首先需要去除集成電路的外封裝;再去掉芯片表面的鈍化層;然后采用不同的腐蝕液逐層剝蝕芯片,并隨時拍下各層圖形的照片,經過一定處理后便可獲得這種集成電路的全部布圖設計。這種從集成電路成品著手,利用特殊技術手段了解集成電路功能、設計特點,獲得其布圖設計的方法被稱為“反向工程”。
在集成電路產業中,這種反向工程被世界各國的廠商廣泛采用。集成電路作為現代信息工業的基礎產品,已滲透到電子工業的各個領域,其通用性或兼容性對技術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而反向工程為生產廠商了解其他廠商的產品狀況提供了可能。如果實施反向工程不是單純地為復制他人布圖設計以便仿制他人產品,而是通過反向工程方法了解他人品功能、參數等特性,以便設計出與之兼容的其他電路產品,或者在別人設計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制造出更先進的集成電路,都應當認為是合理的。著作權法中有合理使用的規定,但這種反向工程的特許還不完全等同于合理使用。比如,合理使用一般只限于復制原作的一部分,而這里的反向工程則可能復制全套布圖設計。改編權是著作權的權能之一,他人未經著作權人同意而擅自修改其作品的行為是侵權行為,但這里對原布圖設計的改進則不應視為侵權。
綜之,無論何種載體,布圖設計是具有可復制性的。
3.布圖設計的表觀形式具有非任意性著作權客體的表現形式一般是沒有限制的。同一思想,作者可隨意采取各種形式來表達,因此著作權法對其表現形式的保護并不會導致對思想的壟斷。布圖設計雖然在集成電路芯片中或掩模版上以圖形的方式存在,具備著作權客體的外在特性,但是其表現形式因受諸多客觀因素的限制,卻是有限的或者非任意的。
首先,布圖設計圖形的形狀及其大小受著集成電路參數要求的限制。如果要求集成電路 具有較高的擊穿電壓,設計人在完成布圖設計時就必須將晶體管的基區圖形設計為圓形,以 克服結面曲率半徑較小處電場過于集中的影響。對于用于功率放大的集成電路,其功放管圖 形的面積必須較大,使之得以承受大電流的沖擊。
其次,布圖設計還受著生產工藝水平的限制。為了提高集成電路的集成度或者追求高頻 特性,常常需將集成電路中各元件的面積減小。這樣,布圖設計的線條寬度也相對較細。目前國。外已達到亞微米的數量級。但如果將線條設計得太細,以致工藝難度太大將會大大地降低集成電路成品率和可靠性,這是極不經濟的;同樣地,如果一味,地追求功率參數,將芯片面積增大,也會降低集成電路的成品率。
此外,布圖設計還受著一些物理定律以及材料類及其特性等多種因素的限制。比如,晶體管可能因為基區自偏壓效應而導致發射極間的電位不等。為克服基區自偏壓效應,則需在加上均壓圖形。
雖然從理論上講,突破這些限制條件的圖形也可以受到著作權的保護,但由于布圖設計的價值僅僅體現在工業生產中,所以對那些完全沒有實用價值的、由設計人自由揮灑出來的所謂“布圖設計”實施保護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這些圖形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布圖設計,稱其為一種“抽象作品”或許更為恰當。布圖設計在表現形式的有限性方面,與工業產權客體相似。
三、布圖設計權的特性
從上面的分析可知,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有其自身的特征,并同時兼備著作權客體和工業產權客體的特性。在立法保護布圖設計、規定創作人的布圖設計權時,應當考慮這一特點。
首先,布圖設計權應具備知識產權的共同特性,即專有性;時間性和地域性。布圖設計具有無形性,同一布圖設計可能同時為多數人占有或使用。為保障布圖設計創作人的利益,布圖設計權應當是一項專有權利。另一方面,布圖設計的價值畢竟是通過其工業應用才得以實現。僅就一特定的布圖設計而言,使用它的人越多,為社會創造的價值就越大。如果布圖設計權在時間上是無限的,則不利于充分發揮其對社會的作用,也不利于集成電路技術的發展。所以布圖設計權應有一定時間期限。當然,對時間期限的具體規定應當既考慮公共利益,又照顧到創作人的個人權益。只有找到二者的平衡點,才是利益分配的最佳狀態。地域性作為知識產權的共性之一,同樣為布圖設計權所具備,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關于集成電路的知識產權條約》第三條;第四條和第五條的內容都涉地域問題,這實際上肯定了布圖設計權的地域性。
其次,布圖設計權還具有其獨特的個性。下面將其分別與著作權和工業產權相對照,從而分析其特點。
1.布圖設計權的產生方式與著作權不同,只有在履行一定的法律程序后才能產生。集成電路作為一種工業產品,一旦投放市場將被應用于各個領域,性能優良的集成電路可能會因其商業價值引來一些不法廠商的仿冒。另一方面,由于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受到諸多因素的限 制,其表現形式是有限的,這就可能存在不同人完全獨立地設計出具有相同實質性特點的布圖設計的情況。這就是說,布圖設計具有一定的客觀自然屬性,其人身性遠不及普通著作權客體那樣強。所以法律在規定布圖設計權的產生時,必須對權利產生方式作出專門規定,否則便無法確認布圖設計在原創人和仿冒人之間,以及不同的獨立原創人之間的權利歸屬。
2.布圖設計權中的復制權,與著作權中的復制權相比,受到更多的限制。翻開各國集成電路技術的發展史,反向工程在技術的發展中有著不可取代的作用。如果照搬著作權法中關于復制權地規定,實施反向工程將被認為是侵權行為。為了電子工業和集成電路技術的發展,應當對復制權加以一定的限制,允許在一定條件下或合理范圍內實施反向工程,美國《半導體芯片保護法》第906條第一款中規定,“僅為了教學、分析或評價掩模作品中的概念或技術,或掩模作品中所采用的電路、邏輯流和圖及元件的布局而復制該掩模作品者”;或進行上述的“分析或評價,以便將這些工作的結果用于為銷售而制造的具有原創性的掩模作品之中者”均不構成侵犯掩模作品專有權。與此相反,單純地為復制布圖設計而實施反向工程仍為侵權。反向工程是對復制權的一種限制。
3.與工業產權相比,布圖設計權產生的實質性條件也有所不同。專利法中“創造性”條件要求申請專利的技術方案具備“實質性特點”,而大多數集成電路達不到這一要求。比如,在設計專用集成電路時,常將一些已為人所熟知的單元電路加以組合,這種拼揍而成的集成電路大多難以滿足專利法的創造性要求,這使得大量集成電路得不到專利法的保護,這正是傳統專利制度與集成電路這一新型客體之間不協調的一面。所以集成電路保護法在創造性方面的要求不應象專利法要要求那么嚴,但也不能象著作權法完全不要求任何創造高度要求,因為布圖設計的價值畢竟體現在工業應用上。
本文以微電子專業人才培養為例,針對我校微電子專業教學資源庫的建設,從微電子的需要來說明其重要性,通過與企業聯合分析職業崗位的工作內容、工作崗位、工作職業技能來合理開設學校的相關課程,來培養專業性技術人才的學生[1]。
現狀與背景分析
國家的需求。微電子技術都是高科技、高風險、高投入、高利潤的行業,而且是一個國家、地區科技、經濟實力的反映,美國就是以集成電路設計、制造為核心的地區,讓美國擁有了世界上一流的計算機和IT核心技術,為此,中國于1998年下發了《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的18號文件,大力支持、鼓勵我國微電子產業發展。
企業的需求。從2005年8月的西永微電子園的建立,北大方正FPC等十大項目的建設,200億資金的投入。到2015年4月8號,東方重慶8.5代新型半導體顯示器件及系統項目,在重慶兩江新區水土工業開發區舉行產品投產暨客戶交付活動。該項目總投資328億,為重慶近年來最大投資項目。如此浩大的產業發展,必將大量需求各階層微電子技術人才[2]。
高職學院自身的需求。近幾年,高職教育在改革和發展中取得許多可喜的成果。但是專業不對口,學生興趣缺乏,企業抱怨人才不足,應屆畢業生的實踐技能不夠等相關問題也成為我們教學的薄弱環節。基于職業崗位來分析,才能真正讓學生畢業更快的適應工作環境,解決專業不對口問題。
高職學生的需求。高職學生都期望通過學校專業課程學習,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學生也在思考如何將專業知識轉化成專業能力,如何消化書本內容。學生期望能學習在以后的工作崗位更實用的課程內容。因此基于職業崗位分析構建微電子專業課程,能更好的教學,讓學生明確的學習提升自己的能力,同時幫助學生就業,解決專業不對口等問題。
研究內容、目標、要解決的教學問題
研究內容和目標。通過往屆畢業學生的就業情況分析對應的崗位,找出專業不對口,或者就業工作不影響的主要問題。通過修改課程教學模式,提高學生興趣,激發主觀能動性。通過調研會邀請重慶44所,24所,西南集成設計有限公司等從事微電子行業的公司,分析高職學生通過學生什么課程能快速適應崗位,達到合理構建微電子課程來使高職學生具有對應的崗位能力,從而有效地培養微電子人才[3]。
要解決的教學問題。激發學生對課程的興趣,提升主觀能動性;學生不僅掌握對應崗位的理論知識,也要有熟練對應崗位的實際動手能力;調研企業崗位,分析微電子集成電路設計課程的建設;調研全國高職微電子課程開設,合理調整集成電路設計課程。
采取的分析方法
文獻研究法:利用網絡、報刊等媒介,搜集與課堂教學模式相關的專著、論文等文獻資料,掌握課堂教學模式研究,掌握相關理論知識和國內外對課堂教學模式研究現狀。
企業調研法:派成員組去江蘇,上海,成都等微電子發達區域了解微電子產業發展對應的崗位需求。在我校組織的微電子行業專家職業分析研討會,邀請重慶24所、44所、西南集成有限公司、鷹谷光電等行業專家從微電子高職學生崗位需要來分析,構建微電子專業課程建設[4]。
實驗教學法:用微課進行微電子專業課程的建設,利用我校作為西南地區唯一的仿生產工藝線,以及封裝測試線,配套生動形象來表達上課內容。“校企合作,工學結合”,讓學生直接企業頂崗實習,驗證微電子專業課程建設對應崗位的合理性,優化調整。通過微電子相關的職業技能大賽嵌入式比賽等等提升學生興趣,對應的課程建設學習。
微電子專業課程建設
本校通過與微電子多個企業聯合分析,將微電子專業課程分成集成電路制造、集成電路設計、集成電路封裝、集成電路測試、半導體行業設備維護、半導體安全生產管理等相關方向,然后轉為為A、B、C三類課程,由最基礎的理論知識,如計算機使用,英語閱讀,電路分析,工具使用到專業性技能的操作和綜合職業技能的培養。
A類課程轉換分析表提供的職業需求信息為基礎,并依據課程的需要可補充相關理論知識信息,使課程具有理論知識的相對系統性和完整性。如分半導體器件物理,半導體集成電路,工程制圖,電子材料,SMT工藝等基礎課程。
B類課程的目的是培養基本技能。可以通過集成電路版圖設計實訓,集成電路生產工藝實訓,集成電路封裝工藝實訓,集成電路測試實訓,自動化生產線安裝與調試實訓等課程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
C類課程的目的是培養綜合職業能力,也稱為綜合職業能力課程。通過學習集成電路制造工藝,半導體工廠設計與管理,集成電路封裝工藝,半導體工藝設備,集成電路的可靠性等相關課程來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從工藝到測試,電路到自動化的職業系統化培養。
論文關鍵詞:集成電路,特點,問題,趨勢,建議
引言
集成電路是工業化國家的重要基礎工業之一,是當代信息技術產業的核心部件,它是工業現代化裝備水平和航空航天技術的重要制約因素,由于它的價格高低直接影響了電子工業產成品的價格,是電子工業是否具有競爭力關鍵因素之一。高端核心器件是國家安全和科學研究水平的基礎,日美歐等國均把集成電路業定義為戰略產業。據臺灣的“科學委員會”稱未來十年是芯片技術發展的關鍵時期。韓國政府也表示擬投資600億韓元于2015年時打造韓國的集成電路產業。
集成電路主要應用在計算機、通信、汽車電子、消費電子等與國民日常消費相關領域因此集成電路與全球GDP增長聯系緊密,全球集成電路消費在2009年受金融危機的影響下跌9%的情況下2010由于經濟形勢樂觀后根據半導體行業協會預計今年集成電路銷售額將同比增長33%。
一、我國集成電路業發展情況和特點
有數據統計2009年中國集成電路市場規模為5676億元占全球市場44%,集成電路消費除2008、2009年受金融危機影響外逐年遞增,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第一大集成電路消費國,但國內集成電路產量僅1040億元,絕大部分為產業鏈低端的消費類芯片,技術落后發達國家2到3代左右,大量高端芯片和技術被美日韓以及歐洲國家壟斷。
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占GDP的比例逐年加大從2004年的0.59%到2008年的0.74%.年均增長遠遠超過國際上任何一個其他國家,是全球集成電路業的推動者,屬于一個快速發展的行業。從2000年到2007年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收入年均增長超過18%畢業論文提綱,增長率隨著經濟形勢有波動,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2008年同比2007年下降了0.4%,2009年又同比下降11%,其中集成電路設計業增速放緩實現銷售收入269.92億元同比上升14.8%,由于受金融危機影響,芯片制造業實現銷售收入341.05億元同比下降13.2%、封裝測試業實現銷售收入498.16億元同比下降19.5%。我國集成電路總體上企業總體規模小,有人統計過,所有設計企業總產值不如美國高通公司的1/2、所有待工企業產值不如臺積電、所有封測企業產值不如日月光。
在芯片設計方面,我國主流芯片設計采用130nm和180nm技術,65nm技術在我國逐漸開展起來,雖然國際上一些廠商已經開始應用40nm技術設計產品了,但由于65nm技術成熟,優良率高,將是未來幾年贏利的主流技術.設計公司數量不斷增長但規模都較小,屬于初始發展時期。芯片制造方面,2010國外許多廠商開始制造32nm的CPU但大規模采用的是65nm技術,而中國國產芯片中的龍芯還在采用130nm技術,中芯國際的65nm技術才開始量產,國產的自主知識產權還沒達到250技術。在封裝測試技術方面,這是我國集成電路企業的主要業務,也是我國的主要出口品,有數據顯示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的50%以上的產值都由封裝產業創造,隨著技術的成熟,部分高端技術在國內逐步開始開展,但有已經開始下降的趨勢雜志網。在電子信息材料業方面,下一代晶圓標準是450mm,有資料顯示將于2012年試制,現在國際主流晶圓尺寸是300mm,而我國正在由200mm到300mm過渡。在GaAs單晶、InP單晶、光電子材料、磁性材料,壓電晶體材料、電子陶瓷材料等領域無論是在研發還是在生產均較大落后于國外,總體來說我國新型元件材料基本靠進口。在半導體設備制造業方面畢業論文提綱,有數據統計我國95%的設備是外國設備,而且二手設備占較大比例,重要的半導體設備幾乎都是國外設備,從全球范圍來講美日一直壟斷其生產和研發,臺灣最近也有有了較大發展,而我國半導體設備制造業發展較為緩慢。
我國規劃和建成了7個集成電路產業基地,產業集聚效應初步顯現出來,其中長江三角洲、京津的上海、杭州、無錫和北京等地區,是我國集成電路的主要積聚地,這些地區集中了我國近半數的集成電路企業和銷售額,其次是中南地區約占整個產業企業數和銷售額的三分之一,其中深圳基地的IC設計業居全國首位,制造企業也在近一部壯大,由于勞動力價格相對廉價,我國集成電路產業正向成都、西安的產業帶轉移。
二、我國集成電路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剖析
首先,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鏈還很薄弱,科研與生產還沒有很好的結合起來,應用十分有限,雖然新聞上時常宣傳中科院以及大專院校有一些成果,但尚未經過市場的運作和考驗。另外集成電路產品的缺乏應用途徑這就使得研究成果的產業化難以推廣和積累成長。
其次,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尚處于幼年期,企業規模小,集中度低,資金缺乏,人才缺乏,市場占有率低,不能實現規模經濟效應,相比國外同類企業在各項資源的占有上差距較大。由于集成電路行業的風險大,換代快,這就造成了企業的融資困難,使得我國企業發展緩慢,有數據顯示我國集成電路產業有80%的投資都來自海外畢業論文提綱,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大都是從臺灣引進的。
再次,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相關配套工業落后,產業基礎薄弱。集成電路產業的上游集成電路設備制造的高端設備只有美日等幾家公司有能力制造,這就大大制約了我國集成電路工藝的發展速度,使我國的發展受制于人。
還有,我國集成電路產成品處于產品價值鏈的中、低端,難以提出自己的標準和架構,研發能力不足,缺少核心技術,處于低附加值、廉價產品的向國外技術模仿學習階段。有數據顯示我國集成電路使用中有80%都是從國外進口或設計的,國產20%僅為一些低端芯片,而由于產品相對廉價這當中的百分之七八十又用于出口。
三、我國集成電路發展趨勢
有數據顯示PC機市場是我國集成電路應用最大的市場,汽車電子、通信類設備、網絡多媒體終端將是我國集成電路未來增長最快應用領域. Memory、CPU、ASIC和計算機外圍器件將是最主要的幾大產品。國際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逐步走向成熟階段,集成電路制造正在向我國大規模轉移,造成我國集成電路產量上升,如Intel在2004年和2005年在成都投資4.5億元后,2007年又投資25億美元在大連投資建廠預計2010年投產。
另外我國代工產業增速逐漸放緩,增速從當初的20%降低到現在的6%-8%,低附加值產業逐漸減小。集成電路設計業占集成點設計業的比重不斷加大,2008、2009兩年在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在其他專業大幅下降的情況下任然保持一個較高的增長率,而且最近幾年集成電路設計業都是增長最快的領域,說明我國的集成電路產業鏈日趨完善和合理,設計、制造、封裝測試三行業開始向“3:4:4”的國際通行比例不斷靠近。從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都是以集成電路設計公司比重不斷加大,制造公司向不發達地區轉移作為集成電路產業走向成熟的標志。
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逐漸向優勢企業集中,產業鏈不斷聯合重組,集中資源和擴大規模,增強競爭優勢和抗風險能力,主要核心企業銷售額所占全行業比重從2004年得32%到2008年的49%,體現我國集成電路企業不斷向優勢企業集中,行業越來越成熟,從美國集成電路廠商來看當行業走向成熟時只有較大的核心企業和專注某一領域的企業能最后存活下來。
我國集成電路進口量增速逐年下降從2004年的52.6%下降為2008年的1.2%,出口量增速下降幅度小于進口量增速。預計2010年以后我國集成電路進口增速將小于出口增速,我國正在由集成電路消費大國向制造大國邁進。
四、關于我國集成電路發展的幾點建議
第一、不斷探索和完善有利于集成電路業發展的產業模式和運作機制。中國高校和中科院研究所中有相對寬松的環境使得其適合醞釀研發畢業論文提綱,但中國的高端集成電路研究還局限在高校和中科院的實驗室里,沒有一個循序漸進的產業運作和可持續發展機制,這就使得國產高端芯片在社會上認可度很低,得不到應用和升級。在產業化成果推廣的解決方面。可以借鑒美國的國家采購計劃,以政府出資在武器和航空航天領域進行國家采購以保證研發產品的產業化應用得以實現雜志網。只有依靠公共研發機構的環境、人才和技術優勢結合企業的市場運作優勢,走基于公共研發機構的產業化道路才是問題的正確路徑。
第二、集成電路的研發是個高投入高風險的行業是技術和資本密集型產業,有數據顯示集成電路研發費用要占銷售額的15%,固定資產投資占銷售額的20%,銷售額如果達不到100億美元將無力承擔新一代產品的研發,在這種情況下由于民族集成電路產業在資金上積累有限,幾乎沒有抗風險能力,技術上缺乏積累,經不起和國際集成電路巨頭的競爭,再加上我國是一個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國,根據國際貿易規律,資本密集型的研發產業傾向于向發達國家集中,要想是我國在未來的高技術的集成電路研發有一席之地只有國家給予一定的積極的產業政策,使其形成規模經濟的優勢地位,才能使集成電路業進入良性發展的軌道.對整個產業鏈,特別是產業鏈的低端更要予以一定的政策支持。由政府出資風險投資,通過風險投資公司作為企業與政府的隔離,在成功投資后政府收回投資回報退出公司經營,不失為一種良策。資料顯示美國半導體業融資的主要渠道就是靠風險基金。臺灣地區之所以成為全球第四大半導體基地臺就與其6年建設計劃對集成電路產業的重點扶植有密切關系,最近灣當局的“科學委員會”就在最近提出了擬扶植集成電路產業使其達到世界第二的目標。
第三、產業的發展可以走先官辦和引進外資再民營化道路,在產業初期由于資金技術壁壘大人才也較為匱乏民營資本難于介入,這樣只有利用政府力量和外資力量,但到一定時期后只有民營資本的介入才能使集成電路產業走向良性化發展的軌道。技術競爭有利于技術的創新和發展,集成電路業的技術快速更新的性質使得民營企業的競爭性的優勢得以體現,集成電路每個子領域技術的專用化特別高分工特別細,每個子領域有相當的技術難度,不適合求小而且全的模式。集成電路產業各個子模塊經營將朝著分散化畢業論文提綱,專業化的方向發展,每個企業專注于各自領域,在以形成的設計、封裝、測試、新材料、設備制、造自動化平臺設計、IP設計等幾大領域內分化出有各自擅長的專業領域深入發展并相互補充,這正好適應民營經濟的經營使其能更加專注,以有限的資本規模經營能力能夠達到自主研發高投入,適應市場高度分工的要求,所以民間資本的投入會使市場更加有效率。
第四、技術引進吸收再創新將是我國集成電路技術創新發展的可以采用的重要方式。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馬佐平曾今說過:中國半導體產業有著良好的基礎,如果要趕超世界先進水平,必須要找準方向、加強合作。只有站在別人的基礎上,吸取國外研發的經驗教訓,并充分合作才是我國集成電路業發展快速發展有限途徑,我國資金有限,技術底子薄,要想快速發展只有借鑒別人的技術在此基礎上朝正確方向發展,而不是從頭再來另立門戶。國際集成電路產業鏈分工與國家集成電路工業發展階段有很大關系,隨著產業的不斷成熟和不斷向我國轉移使得我國可以走先生產,在有一定的技術和資金積累后再研發的途徑。技術引進再創新的一條有效路徑就是吸引海外人才到我國集成電路企業,美國等發達國家的經濟不景氣正好加速了人才向我國企業的流動,對我國是十分有利的。
【參考文獻】
[1]盧銳,黃海燕,王軍偉.基于技術學習的臺灣地區產業鏈升級[J].河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12):57-60,95.
[2]莫大康.新形勢下的世界半導體業及中國半導體業的前景(上)[J].電子產品世界,2008,(5):24,26,32.
[3]莫大康.新形勢下的世界半導體業及中國半導體業的前景(下)[J].電子產品世界,2008,(6):32-33,36.
[4]葉甜春.中國集成電路裝備制造業自主創新戰略[J].中國集成電路,2006,(9):17-19.
[5]楊道虹.發達國家和地區集成電路產業技術創新模式及其啟示[J].電子工業專用設備,2008,(8):53-56.
[6]李珂.2008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回顧與展望[J].電子工業專用設備,2009,(3):6-10.
[7]龐輝,裴砜.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沈陽大學學報,2009,(8): 9-12.
[8]翁壽松.中國半導體產業面臨的挑戰[J].電子工業專用設備,2009,(10):13-15,45.
[9]尹小平崔巖.日美半導體產業競爭中的國家干預——以戰略性貿易政策為視角的分析[J].現代日本經濟,201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