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初中物理實驗推理法

初中物理實驗推理法精品(七篇)

時間:2023-06-30 15:46:0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初中物理實驗推理法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初中物理實驗推理法

篇(1)

因此,在中考復習教學中要注重對不同類型的實驗以不同的方法進行復習教學,并對學生在掌握基本實驗的原理和研究方法以及在教材中基本的學生實驗和演示實驗的基礎上,進行適度的拓展和延伸。

一、回歸實驗室,重新體會、領悟實驗的過程

中考試卷中的實驗題大部分都是學生做過的或老師演示過的,這主要是考察學生對所學實驗知識的再現能力,更是考察學生對實驗的觀察、推理等能力。

1.基本儀器、儀表使用的測量型(直接測量型)實驗的復習

基本儀器、儀表的使用的測量型實驗是一切物理實驗與探究的基礎,初中階段涉及到有:鐘表(或停表)、刻度尺、溫度計、天平、量筒(或量杯)、彈簧測力計、電流表、電壓表、變阻器、電能表等10個基本儀器、儀表的使用,在重新實驗的基礎上,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對基本儀器、儀表的使用進行對比找出共性和不同點。同時,通過復習,學生應具有減小誤差的意識和知識遷移的能力,會推理使用沒有學過的儀器儀表等。

2.間接測量型實驗的復習

間接測量型實驗一直是中考出題的重點,其中測物質的密度、測機械效率、測電阻、測電功率等實驗幾乎是年年必考的實驗。

間接測量型實驗是在熟悉了基本儀器、儀表使用的基礎上,根據物理原理來測量一定的物理量的實驗。因此,間接測量型實驗復習應圍繞實驗原理來展開,復習時,應讓學生到實驗室去進行實際測量,通過實測讓學生明確實驗目的、掌握實驗原理,知道實驗條件,會選擇實驗器材,熟悉實驗步驟,使學生具有實驗數據及數據處理、誤差分析等能力,特別是在測量工具不夠的情況下,有利用其他實驗器材設計實驗解決未知物理量的測量的能力。

3.探究型實驗的復習

科學探究包含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等七要素,也是中考物理實驗考查的重點內容,但題中不會全面考查科學探究的全部過程,而是就探究過程中某一要素或某幾個要素進行考查(如提出問題、設計實驗或分析論證、總結規律等),從不同的角度來考查學生的探究能力。

復習時,也應讓學生到實驗室去進行實際探究,通過實驗探究重點培養學生如何猜想、設計和進行實驗、分析論證等能力。培養學生具有控制變量法、轉換法、推理法等研究方法的思想,體會物理概念和規律形成的過程。

二、利用多媒體,提高實驗復習效率

1.利用電腦動畫模擬實驗

例如探究冰、蠟的熔化特點,探究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的傳播特點,探究物質的吸(放)熱本領等實驗,在中考復習教學中就可以利用flas、VCM仿真實驗、實驗錄像等,通過滲透、潛移默化地激發學生回憶老師講過的概念和自己的實驗操作過程。同時,教師可以利用快放的方法把一些不重要的過程刪去,利用慢放、暫停和回看的方法去復習重點、難點的問題。這樣既可以節省時間,又可以對重點、難點的問題加深理解,使錯誤之處得以糾正,正確的知識技能得以鞏固,使之更深刻、更系統地掌握知識,提高技能。實踐證明這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傳統的方法所不能及的。

2.利用幻燈片進行專題復習

在播放的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在本實驗中要觀察什么?能觀察到什么現象?能得到什么結論?同時還要引導學生主動回憶知識、深化知識的理解和應用,促進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及自覺運用邏輯思維等良好習慣的養成。

三、讓學生動手做小實驗

初中階段有許多小實驗,這些小實驗具有器材少,操作簡單的特點。在中考復習時要求學生認真對待,課后做一做,同時要定期交流。這樣做一方面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節學習心情,另一方面,可以重新體會實驗的過程,增加感性認識。例如在復氣存在壓強時,讓學生課后自己利用身邊器材動手做一做。有學生設計了這樣兩個實驗:

取一只粗試管,再取一只口徑比粗試管稍小一些的細試管。首先將粗試管裝滿染成紅色的水后,再將稍細的空細試管插入粗試管中至大約一半深度處時,迅速將兩試管倒置過來,放開細試管后,則會看到:水緩慢地往下滴,細試管并沒有落下來,而是在粗試管內緩緩上升,最后細試管緊緊貼在粗試管上。

取一小號試管,先向管中注滿水,用一小塊窗紗蓋住瓶口,再用細線沿管口將窗紗扎緊,再用手將管口按住,小心地將試管倒轉過來,放開后,雖然窗紗上有許多小孔,但水卻流不出來。

輔助以這些小實驗,給學生帶來莫大的興趣,效果更加強烈、直觀。

四、加強對物理實驗研究方法的復習

初中物理實驗經常用到的研究方法有:控制變量法、轉換法、推理法、模型法、等效法、類比法等,要求學生理解各種研究方法的含義并能加以區別和應用。

通過復習應使學生清楚在探究一個物理量同影響它的多個因素中的一個因素的關系時,就要運用了控制變量法,在無法直接觀測和比較時就要運用了轉換法,在相對于一個比較熟悉的對象的某些特征,去理解和掌握另一個有相似性的對象的某些特征時就要運用了類比法,在無法用實驗直接得到實驗結論時就要用到推理法。

總之,重視物理實驗復習能起到直接激發興趣,喚起追求;引導認知,啟發思考;指導方法,開拓思路;培養能力,養成習慣的作用,使復習的效果更為明顯。

篇(2)

關鍵詞:初中;類比教學;物理課堂教學;內涵;作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6-0274-02

前言:基于物理知識具有大量性,因此為了讓學生將教學內容和知識點最大化的掌握和吸收,就必須加強教學中老師的引導,將物理知識結構逐漸系統構建,并在此基礎上不斷的明晰、深入和拓展,促進物理知識體系的不斷完善,使物理知識更加系統、具體,進而更好地服務于學生的學習,促進教學成效的提升。

1.類比法的內涵

對一般規律予以推理并將事物發展共性規律獲得的方法或者是對比相近或相似事物查找其特征和共性的方法即為類比法,該方法具有科學性,能夠將人的創造性思維充分的發掘,通常我們也將類比法叫做推理對比法,即依據某事物的屬性對其他類似事物相同屬性進行推理的方法。目前在驗證類比法結果正誤性方面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證實。

2.初中物理教學中類比教學法的作用分析

2.1 有助于物理實驗效率的提升。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并且實驗教學還能將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大大的激發,促進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因此要想保證物理實驗教學成效的事半功倍,可將類比教學法引進,通過研究某一次的實驗結果與現象將全部實驗結果推斷出來。

2.2 有助于規律記憶的加深。基于物理教學所涉及的公式和規律較多,因此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要想將知識點全部掌握則難度較大,然而引進類比法的情況下則能夠將以上現象改善。其原因是類比推理法能夠通過一系列物理規律得到其他規律,這就要求了我們必須加強物理學的根源學習,同時加強對推理過程的關注。

2.3 有助于物理知識理解的加強。基于物理在規律上具有復雜性,在思維上具有抽象性,因此我們可借助類比法生動演繹和形象比喻物理知識,使學生對復雜抽象的知識點予以理解,進而以此為前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成效,實現教學目標。

3.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類比法的策略

3.1 與已有知識類比,促進新知識的掌握。基于初中物理教學所涉及的內容包括了光學、電學和力學等,因此要掌握以上知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就必須較強。在教學中教師假如沿用傳統的教學手段則很難實現教學目標,并且還會打擊學生的學習信心,自然也就無法進行深入探索。因此作為初中物理教師,必須將類比教學法引進。俗話說溫故而知新,只有讓學生在已學知識的基礎上延伸,使之與新知識點類比,使新舊知識點具有相關性,并將知識網絡構建,才能將學生的探究能力強化,促進學習悟性和靈活性的提升,從而輕松愉悅的投入物理學習。

3.2 與實物模型類比,促進學生物理意識的增強。在學習串聯電路的時候,為了對電流規律進行探究,可將電路圖設計,讓學生動手串聯電路,并通過怎樣連接L1、L2小燈泡;L1小燈泡熄滅的情況下L2小燈泡是否會熄滅;并聯電路與串聯電路的區別;串聯電路中L1、L2小燈泡的電流與電壓相同與否等問題的設置來對學生加以引導,將知識點由淺入深的展開,同時將易混淆知識點及其重難點透徹探究與學習。在此過程中以小組討論或合作的方式亦可,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熱情,同時也將學生的學習掌握情況客觀反映,并以此為依據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投入實物模型,促進學生思維技能的發展和教學成效的提升,并將物理知識框架構建。

3.3 與應用解題類比,尋求解題方法。基于物理知識與數學知識具有顯著差異性,部分變量可視為恒量,但是必須對水的流速來充分考慮,基于水具有運動性,或順流或逆流,因此在速度上也不同。就拿刻舟求劍來說,楚人將劍丟于水中后,在船上標記掉下的位置卻無法重獲丟掉的劍,由此可見,該人的思想不變通,且思維僵化。但是對于物理學習來說,則是要實現知識的活學活用。故而在教學中教師必須將類比教學法引進幫助學生更好地解題。如順流行駛的船在顛簸后掉了一只木箱,在水中漂浮,在發現后掉頭行駛3分鐘將木箱獲得,問木箱一共在水中漂流了多久。再將以上問題拋出之后,學生就要考慮水順流的速度與行船速度,在此期間可忽略掉頭時間,以此類比的形式假設,其中木箱科士威行李,人在船上可是為人在火車上,火車速度即為水流速度,行李丟失三分鐘后該人返回尋找,因此對應水流問題,則是追上掉落木箱所用時間為6分鐘,通過該轉化模式,不僅能讓學生打開思路,同時也能將問題有效、快速的解答。

3.4 與其他學科類比,促進知識過程的理解。在凸鏡成像原理講解時,可以將生物學內容引進,即人眼視網膜看物是倒立的,然而日常生活照看到的確是正立的。借助該成像原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學習物理知識。在進行平面鏡成像講解時,可將數學軸對稱原理聯系起來,該原理與凹透鏡和凸透鏡成像原理不同,物的大小與像的大小是等同的,且物的距離與像的距離也是等同的。這恰好就相當于數學學習中的軸對稱,因此對稱軸的距離同對稱的符號是相同的,與此同時,符號與符號間圖案也相同。通過類比法可以很好地聯系不同學科知識,從而促進學生學習熱情和動力的增強,使學生明確知識的力量,進而對物理學習產生熱愛之情,并提升物理學習信心,保證教學成效的事半功倍。

結語:通過以上的探討我們了解到,將類比教學法應用于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有助于物理實驗效率的提升、規律記憶的加深、物理知識理解的加強,因此在實施物理教學的時候,必須與已有知識類比、與實物模型類比、與應用解題類比、與其他學科類比,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新知識的掌握、學生物理意識的增強、對知識過程的理解、尋求解題方法,從而推進初中物理教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仁仲. 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 中國校外教育,2016,01:63.

篇(3)

關鍵詞:物理;實驗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10)21-0179-01

一、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和實驗

觀察是準備創新素質。首先應該使學生知道:所謂觀察是指直接運用眼、耳、鼻、舌、皮膚等感覺器官,或者間接借助于器材對物理現象的一種有目的、有計劃,并且持續、反復的知覺過程。就是要有目的地辨明觀察對象的主要特征,注意發現引起變化的條件和原因。其次,要使學生了解:觀察是要經過一定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難,才能發現問題,才能對事物的正確認識,才能得到正確的結論。(1)在演示實驗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在學習過程中有許多演示實驗,學生對演示實驗很感興趣,但在進行觀察時往往抓不住關鍵,這就要求教師要在實際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演示實驗,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是很重要的。教師對所做演示實驗的每一步都應該對學生提出具體的觀察要求,使學生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如觀察磁鐵向上吸引用細線拴著的回形針,分別用紙片、木板片、玻璃片、鋁片、銅片插入其間,會看到回形針不掉落下來,而分別用鐵片、鋼片插入其間,卻看到回形針掉落下來,這是什么原因?(2)開展課外活動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組織學生參觀、做課外小實驗等,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如學習面鏡前,就布置學生寫小論文《平面鏡成像》,使學生主動地去觀察了解平面鏡的相關物理知識,在此基礎上進行觀察演講,活躍了學生的思維,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達到了培養觀察能力的目的,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了解物理知識在生產實際中的廣泛應用。

二、根據生活經驗,利用身邊物品創新物理實驗

物理也是一門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的科學。它滲透在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如走路、騎車、照鏡子……這些看起來隨意的日常生活,其實都包含著許多物理知識,這為學生學習物理提供了大量的生活經驗背景。在物理實驗教學中,用手掌分別輕壓和緊壓在桌面上并拖動可探究“滑動摩擦力與壓力的關系”等,這樣開展實驗有利于使學生明白物理就在身邊,物理與生活息息相關。而且通過這些課本上沒有出現的器材來實驗能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調動學生的創新意識,也能為學生今后開展創新實驗提供了物質保障。

三、綜合提高創新的實踐

1、培養學生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學生認識物理實驗的重要性后,會積極主動做好實驗, 當學生能夠做基本實驗后,教師應當對學生實驗提出較高層次的要求,如指導學生做一些驗證性的和設計性的實驗。適當增加設計性實驗。聯系專題,分析解決問題,如在學完力學知識后我就讓學生,根據實驗室所能提供的器材,要求學生解決如何測金屬塊的密度問題,學生提出了這樣一些問題:①怎樣用天平、量筒、水等測金屬塊的密度?②如何用怎樣用天平、燒杯、水等測金屬塊的密度?③怎樣用量筒、水等測金屬塊的密度?④怎樣用彈簧秤、水等測金屬塊的密度?⑤怎樣用天平、量筒、水等測金屬塊的密度?一步研究物質密度的測量,通過歐歐姆定律的學習,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測導體的電阻等,使學生知道新知識的增加都是建立在已學知識的基礎上的,但學習了知識后要進一步學習新知識。2、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學完簡單機械后,就引導學生討論自行車中的力學問題,學生通過對自行車的觀察與分析提出了(1)輪胎為什么要有花紋?(2)自行車下坡時為什么不宜急剎前輪?(3)自行車在正常使用時有幾種摩擦?(4)自行車的輪胎為什么是圓的?

四、在實驗中幫助學生總結實驗探究和創新實驗的方法

篇(4)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育;STS教育;作用

1、我國初中物理教育現狀

我國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學模式在較長時間里都以應試教育為主。我國的初中物理教育長時間內一直以理論教育為主,由于有關經費的不充足、教師水平所限、對物理實驗教學目標評價的偏頗等各種主客觀原因的限制[1],初中物理教學的實踐環節一直較為薄弱,且教學內容跟日常生活的相關問題的聯系不甚緊密。這些問題的存在,將初中物理教學的改革提上了日程。

《初中物理課程標準》將新的課程教學目標設定為突出學生對于科學的探究能力的培養。我國大部分地區已開始使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這套新教材的特點就是全面引入了國外的“STS教育理念” [2]。STS作為新的理念,進入我國僅十多年時間,但已經廣泛引起了學術和教育界人士的關注。這種教學理念,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探究及創新能力,使學生更為主動的獲取物理知識。STS與我國傳統教學模式兩者的結合可成為新階段的初中物理教學體系。

2、STS教育模式及其目標概述

“STS”是 “科學”(science) 、“技術”(technology) 和“社會”(society) 的首字母的縮寫,它是研究科學、技術和社會關系的交叉學科,體現了新的價值觀、新的教育觀和新的社會觀。早在上世紀的70年代初,美國斯坦福大學的赫得教授,得出要聯系社會、技術和人類進行科學教育,這是STS的雛形。1980年,在墨爾本召開的STS教育國際會議上,將STS教育看作對今日學生進行科學教育最合適的方法之一[3]。進入九十年代后,STS 教育理念開始引入我國,STS 教育突出培養學生運用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重視對于學生邏輯思維及判斷力水平的教育,是與時俱進、面向未來的教育模式。

將STS教育理念引入初中物理教學,可以使其發展出以下的特點:注重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參與程度,增強了物理實驗教學在教學中的比重,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以個性化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為中心,滿足不同層次水平學生的發展,教學模式更加生動活躍;開拓學生獲取物理知識的途徑,增加課外活動學習物理知識的比例,將課堂教學向開放式教學轉變;塑造科學與人文知識的融合,促使學生形成更完備的認知體系,是“減負”時期的必要教學手段[4]。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實施STS 教育,是物理教學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是教學改革時期優化傳統的以傳授物理知識為中心的教學模式。

3、我國初中物理中實施STS教育

物理教學的重點是使學生發現物理規律,總結物理規律主要運用的科學方法有邏輯推理法、理想實驗法、圖像法、假說法以及實驗歸納法等。其中,又以實驗歸納法最為普遍。我國初中物理教學中,普遍存在對于實驗教學的重視程度不高的現象。引入STS教學理念對于提高我國初中物理教學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在我國初中物理教學中引入STS概念,能塑造自主、科學的學習方法,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STS思想引進新教材中,還體現在科學態度和方法的改進上。在課程教學中引入STS理念,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① 重視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STS教育理念的核心內容之一是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中掌握物理學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實驗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作用重大,通過實驗可以準確地反映事物物理過程,且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初中物理有很多物理學概念和規律可以讓學生經過自己的動手實踐來了解并掌握,如浮力、光的反射折射、牛頓第一第二定律等;運用小磁針研究磁場分布,運用蠟燭、凸透鏡等研究光的成像規律等[5],都可以通過實驗教學使學生更生動具體的了解到其中的物理規律。

②重視將相關學科的知識一并傳播

英國物理初級教育中的STS滲透具有顯著的學科交叉特色,如教授電的概念時,主要介紹把許多電站聯成電力網的原因, 以及核電站、火力電站及水電站的各自的特點,預測出用電的曲線,讓學生預測總的用電量,并做出最經濟合理的電網規劃。這些課程設置,除了教授物理學知識之外,還帶有經濟學意義。將STS其引入初中物理教學中,除了傳授物理學知識及規律之外,還可交叉性的講授將該物理現象在其他學科領域中的運用。如,熱力學體溫的獲得及其在工業、醫學中的運用;電磁作用對于發電、作物生產的作用等。

③加強所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聯系

教育的意義在于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STS中第三個字母“S”代表了“社會”,表明了在教學中引入STS的主要目標就是將教學成果運用于學生的日常生活中。

結語:STS教育理念引入我國教育界僅有十余年時間,尚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需要各界的共同關注和努力。該教育模式對于培養學生動手能力、運用知識并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學生對于知識的探究及創新能力都有重要作用。在義務教育階段中有針對性的開設STS課程,已經成為我國教育界發展的重要趨勢。

參考文獻:

[1]楊國海.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現狀的調查研究[J].襄樊學院學報,2009,30,71-74

篇(5)

物理學中的思想方法是求解物理問題的根本所在。通過學習并嘗試運用各種物理學研究方法解決問題,可以使同學們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不斷地提高科學素養。其次《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在學習物理過程中,領會物理概念、規律和方法,近幾年來各省市的中考試題也加強了對物理研究方法的考查。但這些知識又散布在初中物理課本各處,為了幫助學生們更好的掌握這一部分知識,下面我就將物理學中這些常用的思想方法分類講解,希望能給到同學們啟示。

一、控制變量法

對于多個因素影響某一物理量的問題,在進行探究時,每一次只改變其中的某一個因素,而控制其余幾個因素不變,從而研究被改變的這個因素對某一物理量是否有影響,最終把多個因素的問題變成多個單一因素的問題,這種研究方法叫控制變量法。這是初中物理中最常用的探索問題和分析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

初中物理涉及的實驗主要有:1.影響液體蒸發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2.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3.液體壓強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4.研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5.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6.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哪些因素有關;7.動能、重力勢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8.導體的電阻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9.探究電阻一定時,電流與電壓的關系;10.探究電壓一定時,電流與電阻的關系;11.探究電流通過導體時產生熱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關;12.研究電磁鐵的磁性強弱跟哪些因素有關;13.探索磁場對電流的作用規律;14.研究電磁感應現象;15.比熱容的引入。

【典例】

1.由于電壓和電阻兩者都可能影響電流大小,用實驗研究它們的關系時,可以先保持電壓不變,探究電流和電阻的關系;然后保持電阻不變,探究電流和電壓的關系,最后總結得出了歐姆定律,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叫“控制變量法”。在以下問題的研究中(1)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2)牛頓在伽利略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得出牛頓第一定律;(3)電流產生的熱量與哪些因素有關;(4)研究磁場時,引入磁感線;應用了“控制變量法”進行研究的是( )

A.(1)(3) B.(1)(2) C.(2)(4) D.(3)(4)

解析:(2)是應用了實驗推理法,(4)應用了理想模型法,所以答案為A。

二、轉換法

物理學中,對于一些比較抽象的看不見、摸不著的物質的微觀現象,要研究它們的運動規律,使之轉化為學生熟知的看得見、摸得著的宏觀現象來認識它們。這種研究方法就叫轉換法。

初中物理涉及的實驗主要有:1.空氣看不見、摸不到,我們可以根據空氣流動(風)所產生的作用來認識它;2.分子看不見、摸不到,不好研究,可以通過研究墨水的擴散現象去認識它;3.電流看不見、摸不到,判斷電路中是否有電流時,我們可以根據電流產生的效應來認識它;4.磁場看不見、摸不到,我們可以根據它產生的作用來認識它;5.再如,有一些物理量不容易測得,我們可以根據定義式轉換成直接測的物理量。在由其定義式計算出其值,如電功率(我們無法直接測出電功率只能通過P=UI利用電流表、電壓表測出U、I計算得出P)、電阻、密度等。6.測不規則小石塊的體積我們轉換成測排開水的體積;7.我們測曲線的長短時轉換成細棉線的長度;8.在測量滑動摩擦力時轉化成測拉力的大小;9.大氣壓的測量(無法直接測出大氣壓的值,轉化成求被大氣壓壓起的水銀柱的壓強);10.測量硬幣的直徑時轉化成測刻度尺的長度;11.測液體壓強(我們將液體的壓強轉換成我們能看到的液柱高度差的變化);12.通過電流的效應來判斷電流的存在(我們無法直接看到電流);13.通過磁場的效應來證明磁場的存在(我們無法直接看到磁場);14.研究物體內能與溫度的關系(我們無法直接感知內能的變化,只能轉換成測出溫度的改變來說明內能的變化);15.在研究電熱與電流、電阻的因素時,我們將電熱的多少轉換成液柱上升的高度。

【典例】

1.分子運動著看不見、摸不著、不好研究,但科學家可以通過研究墨水的擴散現象來認識它,下面是小紅同學在學習中遇到的四個研究實例,其中采取的方法與剛才研究分子運動的方法相同的是( )。

A.研究電流與電阻、電壓關系時,先使電阻不變去研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然后再讓電壓不變去研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

B.用小磁針研究磁場方向。

C.電流看不見、摸不著,判斷電路中是否有電流時,我們可以通過電路中的燈泡是否發光來確定。

D.研究電流時,將它比作水流。

解析:A答案應用的是控制變量法;D答案應用的是類比法。所以正確答案:B C

三、等效法

在物理實驗中有許多物理特征、過程和物理量要想直接觀察和測量很困難,這時往往把所需要觀測的變量換成其它間接的可觀察和測量的變量進行研究,這種研究方法就是等效法。也可以這樣說:“等效替代法”就是在特定的某種意義上,在保證效果是相同的前提下,將陌生的、復雜的、難處理的問題替換成熟悉的、容易的、易處理問題的一種方法。

初中物理涉及的實驗主要有:1.在研究物體同時受幾個力作用時,引入合力(力的 合成);2.曹沖稱象;3.串并聯電路中,引入總電阻;4.阿基米德原理表達式:F浮=G排;5.平面鏡成像的實驗中用了兩根等長的蠟燭;6.物體的重心

【典例】

例:某同學在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時,將一塊玻璃板豎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取兩段相同的蠟燭A和B,講A和B一前一后豎直在直尺上。實驗過程中,眼睛是始終再蠟燭A的一側觀察。

(1)點燃蠟燭A,調節蠟燭B的位置,當_____________,B的位置即為A的像所在的位置。

(2)實驗時,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較像與物體_____________關系;兩段蠟燭相同是為了比較像與物的_____________關系。

(3)用平面鏡代替玻璃板,上述實驗 (選填“能”或“不能”)進行,因為 。

解析:拿一支相同的蠟燭B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看上去它跟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好像蠟燭B也被點燃了,這時蠟燭B就可以代替蠟燭A的像的位置和大小。這就是等效替代法在實驗中的具體運用。采用玻璃板做實驗,是因為玻璃板既能像平面鏡一樣成像,又能透過玻璃板看到后面的物體,便于確定蠟燭A的像的位置,比較像與物體的大小。直尺能過測量到玻璃板的距離,也能測出像到玻璃板的距離,從而比較像與物體到玻璃板距離的關系。

答案:(1)蠟燭B和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2)到玻璃板的距離;大小;(3)不能,不能確定蠟燭A的像的位置。

四、科學推理法、理想實驗法(實驗推理法)

理想實驗是實驗與抽象思維的完美結合,它以真實的科學實驗為基礎,經過合理推理,將研究對象加以“純化(理想化)”,略去無關或次要因素的影響,概括出事物的本質規律。因此,理想實驗法是在實驗基礎上經過科學的概括、抽象、推理得出規律的一種研究問題的方法。且這種方法是在實驗基礎上用已知的規律對未知的自然現象及規律做出科學的預見。

初中物理涉及的實驗主要有:1.牛頓第一定律;2.真空不能傳聲;3.自然界存在兩種電荷。

【典例】

1.研究物理問題時經常用到科學的研究方法。如探究“真空能否傳聲”就是在實驗基礎上進行理想推理而得出結論,研究以下問題的方法與此方法相同的是( )

A.分子熱運動 B.牛頓第一定律

C.電阻上的電流與兩端電壓的關系

D.磁場用磁感線來描述

解析:擴散現象是由于分子微觀運動而形成的,但分子很小,不可能用肉眼直接觀察到分子的運動,這時可以通過轉換法,由觀察擴散實驗的宏觀現象直接反映分子的熱運動。研究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系采用了控制變量法;研究磁場的分布規律時,依照鐵屑在磁場中排列的情況,畫出一些有方向的曲線,實際上磁場周圍并沒有這些曲線,這是為了研究問題的方便,人們采用的理想模型法。

答案:B

五、類比法

如果對一個物理現象或過程與另一物理現象或過程進行比較,找到若干相同或相似之處,并以此為依據,把其中某一對象的有關知識或結論推移到另一對象中去,得到后一對象的結論,這就是類比法。換句話說就是在學習一些十分抽象的,看不見、摸不著的物理量時,由于不易理解就拿出一個大家都能看見的與之很相似的量來進行對照學習。如:電流的形成、電壓的作用通過以熟悉的水流的形成,水壓使水管中形成了水流進行類比,從而得出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的結論。學生在學習電學知識時,在老師的引導下,聯想到:水壓迫使水沿著一定的方向流動,使水管中形成了水流;類似的,電壓迫使自由電荷做定向移動使電路中形成了電流。抽水機是提供水壓的裝置;類似的,電源提供電壓的裝置。水流通過哦輪時,消耗水能轉化為哦輪的動能;類似的,電流通過電燈時,消耗的電能轉化為內能。我們學習分子動能的時候與物體的動能進行類比;學習功率時,將功率和速度進行類比。通過類比,用大家熟悉的水流、水壓的直觀認識,使得看不見、摸不著的抽象的電流、電壓等知識躍然紙面,栩栩如生。

初中物理涉及的實驗主要有:1.電流比作水流;2.電壓比作水壓;3.聲波比作水波;4.分子的動能比作物體的動能;5.功率的定義比作速度的定義。

【典例】

1.我們在學氣壓強時,發現大氣與液體有相似的性質,因此對照液體壓強知識來學氣壓強,這種學習方法叫( )。

A.比較法 B.模型法

篇(6)

[摘 要]: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教學能為學生正確認識事物及客觀規律提供事實依據,又能培養學生觀察現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以其生動的魅力和豐富的內涵為學生發揮創造潛能提供獨特的創造性環境。因此,中學物理實驗教學環節應成為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重要教育資源,本文介紹初中物理實驗教學開展創新教學的一些做法。

[關鍵詞]:中學 物理實驗 新境界

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教學能為學生正確認識事物及客觀規律提供事實依據,又能培養學生觀察現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以其生動的魅力和豐富的內涵為學生發揮創造潛能提供獨特的創造性環境。因此,中學物理實驗教學環節應成為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重要教育資源,如何開發利用好這塊資源開展創新教育,是我們初中物理教師應探索的課題。

一、以教師的創新教育觀和創新素養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情感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教師的觀念、能力、素養直接影響教學活動的實施,直接關系到教學活動的實效。因此,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教師首先要轉變教育觀念,提高自身的創新素養。新課程標準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尤其重視科學探究,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過程,學習科學探究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實踐能力、創新意識。現行教材中的“探究”、“想想做做”等,具體實驗步驟、方法文字表達較少,為我們的創新留足了空間,這有利于拓展課程資源,創造性地開展物理實驗教學。因此教師不能只為完成教學任務而做實驗,也不要僅僅局限于物理教科書中的實驗,更不應在黑板上講實驗、學生看實驗、背實驗,而要積極創造實驗條件,讓學生多動手、多體驗,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研究并解決問題。當然實驗教學可以在課堂上,也可以在課外;可以使用現有實驗室的器材,也可以自備自制甚至可以使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應有“壇壇罐罐當儀器,拼拼湊湊做實驗”的意識。教師對物理實驗這種滿腔熱情的態度和在實驗中表現出的創新精神,必然會潛移默化地調動學生的創新情感。

二、改進物理實驗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1.增加實驗探究成分,在探究過程中尋求創新

過去物理實驗時,教師總是讓學生預先知道實驗的目的、原理以及最后的實驗結論,要求學生背熟實驗步驟后才能用固定的實驗器材按部就班地進行實驗,學生根本不考慮為何要這樣做。在實施素質教育與新課程標準的今天,探究實驗越來越被人們重視,這種探究實驗的一般程序是:提出問題猜想和假設設計并進行實驗記錄實驗現象、數據分析歸納、獲得結論評估與交流。與驗證實驗相比,它的優點是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鍛煉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培養學生的性格品質,更能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創新精神。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中探究實驗已明顯增加,而且筆者認為演示實驗、小實驗等都可挖掘一些探究的要素。所以教師在進行實驗教學前,要多下一番苦功夫,想方設法將實驗設計為探索性實驗,有意識地創設一種探究的氛圍,擴大探究空間和思維空間,并能在學生探究過程中尋找創新的突破口。用物理實驗教學不能僅僅停留在實驗的層面上,要創造性地去探索和發現。

2.依托生活經驗,巧用身邊之物創新物理實驗

物理是一門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的科學,它滲透在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如走路、騎車、照鏡子……這些看起來普通的日常生活,其實都包含著許多物理知識,這為學生學習物理提供了大量的生活經驗背景。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如果能巧妙地運用學生身邊的一些學習、生活用品甚至自己的身體等進行實驗,它比“正規實驗”更富有親切感,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的學習動機,深刻理解所學的知識。如用鉛筆和橡皮泥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用雪碧瓶探究液體壓強與深度關系等,這樣開展實驗有利于使學生明白物理就在身邊,物理與生活息息相關。而且通過這些課本上沒有出現的器材來實驗能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調動學生的創新意識,也能為學生今后開展創新實驗提供了物質保障。

3.在物理實驗結論的應用與延伸中引導學生創新

掌握知識的最終目的是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從而進一步鞏固和延伸所獲取的知識并向知識與技能的深度、廣度作更進一步的探索。如通過實驗探究獲得了物態變化的規律后,及時向學生介紹了“神州飛船”發射中應用到的抗高溫材料、“熱管”技術等,同時我又啟發學生進行創新聯想“假如你是一位建筑師,你如何運用所學的物理知識使你們的居室一年四季保持舒適的溫度呢?”同學們說出了許多方法,有一位同學的想象非常有創意,提出“用某種材料,把它填充在墻壁內,室內溫度升高時,它熔化吸熱,阻止溫度升高,當溫度降低時,它的液態就凝固放熱,阻止溫度降低,從而始終使室內溫度保持在一個舒適的溫度,還可以將外墻壁的顏色設計成可變式,冬天為深黑色,夏天為白色。”對于他富有創造力的想象以及其他同學“異想天開”的想象,我都能及時給予鼓勵,學生們的創新欲望得到了提高。

4.盡可能做到“一個物理規律可用多個實驗來探究,一個或一套器材可探究多個物理規律

如在探究“流體流速與壓強”的關系時,我和同學們一起設計了這樣幾個實驗:(1)硬幣跳高;(2)向兩平行放置的紙中間吹氣;(3)用玻璃管向兩靠近的乒乓球間吹氣;(4)將乒乓球壓入漏斗內,用嘴向漏斗細口吹氣;(5)用一支兩端開口的玻璃管,將其一端豎直插入有顏色的水中,再用另一支玻璃管向前一支玻璃管的上端水平吹氣。這樣,通過多個實驗探究同一個物理規律,不僅讓學生感到通過探究所獲得的結論是可靠的,更讓同學們感到課本上的實驗不是唯一的,可以用不同的器材、不同的實驗方法進行實驗,這樣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個性,活躍學生的思維,可以激發和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探索與創新欲望,使之達到不同層次創新能力培養的目標。同樣在物理實驗過程中,將同一器材盡可能地應用于不同實驗之中,顯示盡可能多的實驗現象,發掘實驗器材的新用途,也能實現創新。例如,用鋼鋸條可以做許多實驗:探究發聲原因、音調跟頻率的關系、響度跟振幅的關系、力使物體產生形變、磁化、光的直線傳播、導電性能等,這樣的實驗環境,能引導學生求異、求新,而不要拘泥于一種思維定勢,能在實驗中創出新意。

5.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拓展物理實驗創新途徑

為了從多方面培養學生探索物理的興趣并增強學生的動手和實驗創新能力,我還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課外活動,其中每學期根據所學物理知識有針對性地開展研究性學習和綜合實踐活動是重要的課外活動之一。如學習噪聲后,我組織學生到工廠了解、體驗噪聲危害,分析噪聲的產生原因,討論減弱噪聲的方法;學習能源的可持續利用后,及時組織學生走訪了解通常家庭的節電情況、太陽能熱水器的普及情況,通過實驗探究并提出了節電的措施,還制作了太陽能熱水器等模型。我們還會根據教學內容及時組織學生在課外完成一些小制作比賽,如在學習光學后組織學生制作照相機模型、潛望鏡。此外還開展了別開生面的專題講座、專題答辯會、科技信息講座,開展科技制作、小發明、實驗操作比賽等活動。通過活動的開展使學生在活動中既動手又動腦,激發了斗志,磨練了意志,培養了自主探究、創新的意識和習慣、發展了學生創新的能力。

6.在實驗中及時幫助學生總結實驗探究和創新實驗的方法在物理實驗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學會實驗的具體做法,掌握一些基本的實驗技能,還要能根據典型的物理實驗引導學生及時總結歸納研究物理問題的實驗方法,如常用的“間接測量法”、“控制變量法”、“疊加法”、“等效替代法”、“比較法”、“轉換法”、“推理法”等,為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此外,物理教師還要根據學生在實驗中遇到的一些實際問題教會學生的一些創新實驗的方法,如潛艇的工作原理很難用實驗的方法進行研究和驗證,我們可以考慮設計用相似的目的、手段、過程、結果等進行模擬實驗,從而實現創新。

7.正確看待多媒體技術在物理實驗中的作用

恰當運用多媒體輔助實驗教學,能以其靈活、生動、形象的圖形和動畫表現形式及強大模擬功能而使物理實驗教學內容化難為易,化靜為動,化抽象為具體,化微觀為宏觀,有助于學生掌握重點、突破難點,引發興趣,進而鞏固知識,發展能力和提高素質,通過人機交互、信息共享,拓展了學生的視野,能很好地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的這種優勢,在物理實驗教學中獨具特色。但計算機模擬實驗無法讓學生感到實驗事實的真實性,它并不能完全取代實驗本身,如果不根據實驗的具體情況過濫地用多媒體“動畫”實驗來替代實際實驗,剝奪學生的實驗機會,從某種意義上說反而限制甚至遏制了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思維的發展,不利于創新,

所以有條件可以做的實驗我還是真刀真槍地讓學生親自去做。

三、從實驗思考中培養創新思維能力

孔子說過:“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是學習的開端、思維的動力。在物理學習中,要結合教材中的“想想議議”,進行巧妙的設疑,多動腦積極思維,多質疑,多解疑,才能真正弄清物理概念、規律的內涵和外延。如在學習“物體的浮沉條件”時,可先通過教師的演示實驗,讓學生認識到浸在液體里的物體不論是上浮還是下沉都受到浮力作用,接著思考以下幾個問題:(1)既然浸在液體中的物體都受到浮力作用,為什么鐵塊在水中下沉?木塊卻能浮在水面上呢?(2)把同樣重的鐵塊和木塊同時放在水里又會怎樣呢?(3)用鋼鐵制造的大輪船為什么又會浮在水面上呢?然后通過受力分析得出結論。對教材上的結論不僅要善于從正面提出問題,還要善于反向思考,從而達到培養創新思維能力的目的。

四、建立新的實驗評價機制,在評價中鼓勵創新

新的物理課程標準提出了“發展性”評價體系。發展性評價側重過程的評價,學生在活動中對實驗方案的設計、操作、討論和合作交流中的表現都應作為評價的依據,讓學生認識到實驗活動全過程的重要性。發展性評價還應通過評價激勵學生,幫助學生認識自我,發掘學生的創新潛能,促進學生的發展。通過評價來營造輕松、和諧、民主的氛圍,給學生以創新的條件、機遇和氛圍,這樣,以激發他們的各種創新動機,啟迪他們的創新精神。

五、利用物理實驗史或典型物理實驗事例,培養創新意識

人教版新編教材初中《物理》中,對物理史上著名物理實驗進行多處介紹。如《科學之旅》中介紹了“伽利略對擺動的探究”從而發現“擺的等時性原理”并根據這個原理制作“機械擺鐘”。對這些實驗介紹,不僅向學生展示了科學發現、技術發明的過程,而且展示了科學家的創造思維和創新精神。我們要挖掘并發揮物理教材中實驗史對創造教育的功能,來對學生進行科學精神和創新意識的培養。

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如何實現創新的探索才剛剛起步,教師應解放思想,大膽嘗試,積極探索創新,努力使物理實驗教學真正成為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新天地。

參考文獻:

篇(7)

分析和論證是探究性實驗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它是指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分析與歸納,從而找到某種關系,得出某些規律,最終完成探究任務的過程。為了提高學生分析和論證的能力,教師應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從以下幾個方面給學生以指導:①、能描述實驗數據或有關信息;②、對收集的信息進行簡單的比較;③、能進行簡單的因果推理;④、經歷從物理現象和實驗中歸納科學規律的過程;⑤、嘗試對探究結果進行描述和解釋。下面就如何提高這5個方面的能力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1 學會用不同的方法對實驗數據或信息的描述

對實驗數據或信息的描述,是比較、分析和歸納的基礎。由于初中學生對數據和信息的描述能力較弱或描述的方法單一,導致不能從看似無聯系的數據中找出規律或是物理規律歸納不全面、不到位。例如: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羽毛球和金屬小球來研究"空氣阻力和速度的關系"得到如下結果:當羽毛球質量為m,羽毛球下降速度達到V時,正好勻速下落;當羽毛球里固定了3倍于羽毛球質量的金屬小球,羽毛球的速度達到2V時,正好勻速下落;當羽毛球里固定了8倍羽毛球質量的金屬小球,羽毛球下落速度達到了3V時,正好勻速下落,根據此結果可以得出什么結論?對于這個問題很多同學都答成"速度越大,空氣阻力越大"。這種答法顯然不符合題目要求的,這里我們可以指導學生把文字記錄轉變成表格然后加以分析,就容易找出它們之間的關系。表格如下:

經過列表描述,不難看出:羽毛球受到的空氣阻力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以上說明,要從數據中分析出物理規律學生必須學會用多種描述數據或信息的方法。常見的方法有文字描述、列表描述和圖像描述。它們各有優點,這幾種方法學生必須掌握,有時同一個問題可以有多種描述的方法,以最大限度地把物理特征表現出來,以利于分析、比較和歸納。

2 知道怎樣比較收集到的信息

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比較,是進一步分析的基礎,因為有比較才能有所發現。老師對學生要給予方法上進行指導,使他們明確不同類型的實驗,比較的內容和方法有所不同。

①、研究同一個物理量在不同情況下的規律的比較。對于這類實驗,我們只需比較不同情況下的數據就可找出規律。例如:在研究串聯電路電流特點時,發現電流表接在電路的不同位置,電流都是相等的,就可以得出:串聯電路電流處處相等。在研究晶體熔化特點時,比較晶體熔化時的溫度,可以發現晶體熔化時,吸收熱量但溫度保持不變。②比較實驗的比較。比較實驗是要尋找物體發生變化的原因或揭示物體具有某種屬性的實驗,這類實驗采用的是控制變量法。因此這類實驗要比較的內容是:哪些條件是相同的,哪些條件是不同的,從而確定要比較哪幾組數據,最后再比較結果是如何變化的,從而找出因果關系。③研究兩個量之間的數量關系的實驗比較。這類實驗要比較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因果關系,二是數量關系。因此在比較時要比較哪個量變化在先,哪個量變化在后,以判斷因果關系,再比較兩個量的數據,尋找數據之間相互關系的特征。

所以指導學生進行實驗數據或信息的比較,必須讓學生明確不同類型的實驗其比較的內容和方法是不同的。通過這樣的指導,學生就會知道選擇什么數據或信息進行比較可以找出物體發生某種現象的原因。知道通過比較數據的那些特征可以找出數據之間的關系。

3 要掌握因果推理的一些基本方法

發展學生的因果推理能力,是科學教師教學中的重要任務,對初中學生而言,應對他們進行簡單的因果分析,簡單的因果推理能力的培養。要使學生能進行簡單的因果推理,教師必須讓他們了解進行因果推理的一些基本方法。簡單的因果推理方法有求同法、求異法和共變法,

3.1 求同法: 被研究現象出現的若干場合,其中只有一個情況是共同的,而其它情況不相同,那么這個唯一的共同情況就是被研究現象的原因。如濕衣服夏天干的快,糧食攤涼在陽光下易曬干,用電吹風可將頭發吹干等,分析上述證據的共性是"溫度升高",因此溫度升高是液體蒸發快的原因。

3.2 求異法,是從兩個差異中尋求原因的方法,即在比較產生不同現象的條件時,其它條件都相同,只有一個條件不同,那么這個條件就是產生某個現象的原因。如在研究物體吸收熱量多少跟物體種類是否有關時,保持物體質量和升高的溫度不變,只有物質種類不同,結果吸收的熱量不同,那么物質的種類不同是物質吸收熱量的多少原因。

3.3 共變法,所謂的共變法就是指一個量發生變化時,另一個量也跟著變化,那么這個變化在先的量就是原因,變化在后的量就是結果。比如在研究彈簧伸長長度和拉力的關系時,發現拉力增大,彈簧才會伸長,說明拉力是彈簧伸長的原因,理解這一點,對結論的描述很重要,不會造成因果關系巔倒,對于這三種因果關系的推理方法,學生一般只知道第二種求異法。所以教師有必要把其他兩種方法也介紹給學生以增強他們的因果推理能力。

4 掌握證據分析方法,增強學生歸納科學規律能力

學生在歸納科學規律的時候,由于考慮問題不全面思維方式單一,最終不能歸納出科學規律,所以讓學生歸納科學規律,就要指導學生學會分析證據的一些方法,在初中,常見的證據分析方法有歸納法、推理法。

4.1 運用歸納法得出結論。

歸納法的操作程序:分析證據或數據――找到共同點――提煉結論。

例1、棉花能保溫,積雪能保溫,海綿也能保溫,泡沫塑料也能保溫,分析上述證據的共同點是疏松多孔,含有空氣,因此可以得出"疏松多孔,含有空氣"可以保溫。

4.2 運用推理法得出結論。

操作程序:分析實驗數據或現象--找到它們的趨勢――將這種趨勢推廣到理想化情況。例:在研究牛頓第一定律時,操作過程如下:分析實驗現象,小車在三種表面的運動情況,找到他們發展趨勢:表面越光滑,小車運動得越快;推廣到理想化情況:表面非常光滑,小車將永遠運動下去。

5 講清探究結果描述要點,培養結果描述能力

通過探究活動,應讓學生嘗試用自己的語言,對探究結果進行描述。由于物理規律的成立往往需要一定的條件,所以物理規律描述中首先要講清前提條件,然后再描述兩個量的關系。在兩個量及關系的描述中,需要注意兩點,一是兩者因果關系,二是兩者數量關系,兩者結合起來才是實際結論,很多同學往往不注意因果關系,經常出現描述錯誤,根據上面描述要點的分析,針對不同的物理實驗,對物理規律描述有以下幾種模式,

5.1 比較實驗模式:在什么實驗條件下,因變量和自變是有關(無關)。例如;在研究物質吸收熱量多少和物質種類是否有關時,其結論的表述可以這樣寫:在物質質量和升高相同溫度的條件下,物質吸收熱量的多少和物質的種類有關。

5.2 定性實驗描述模式:在什么實驗條件下,因變量隨自變量的增大而增大(減少),或者在什么實驗條件下,自變量越大,因變量越大(越小)。

例如:在研究摩察大小和壓力的關系時,我們可以這樣描述:在接確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條件下,摩察力隨壓力的增大而增大。或者在接確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條件下,壓力越大摩察力越大。

5.3 定量實驗結論的描述模式:在什么實驗條件下因變量和自變量成正比(反比等)。

例如:在研究歐姆定律時,我們可以這樣描述:在電阻一定的條件下,通過導體的電流和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以上三種描述共同點是,前半句是講實驗條件,后半句是講兩個量之間的關系。

分析和論證的內容比較多,但只要老師把五個方面的內容全面地介紹給學生,經過適當的練習,學生的分析論證的能力會得到迅速的提高。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亚洲av波多野结衣| t66y最新地址一地址二地址三| 免费男人下部进女人下部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20|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又黄的视频在线观看动漫 | 亚欧色一区w666天堂| 99riav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热久久| 亚洲 丝袜 另类 校园 欧美| 欧美深性狂猛ⅹxxx深喉| 色妞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精品久免费的黄网站| 亚洲欧美aⅴ在线资源| 图片区小说区另类春色|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 毛片免费全部无码播放| 日韩av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精品97国产免费人成视频|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精品原创巨作av| 久久永久免费人妻精品| 丁香六月久久婷婷开心| 国产丰满老熟女重口对白| 岳把腿扒开让我添| 精品久久人妻av中文字幕| 2021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熟妇无码乱子成人精品|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特黄做受又硬又粗又大视频小说 | 在线播放五十路熟妇| 亚洲伊人成无码综合网| 色屁屁www影院免费观看| 免费在线黄色电影| а√天堂www在线а√天堂视频| 精品国产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边打电话| 国产色a在线观看| 内射白嫩少妇超碰|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