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自然資源分析

自然資源分析精品(七篇)

時間:2023-05-19 17:18:3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自然資源分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自然資源分析

篇(1)

近些年來,民法典的制定工作在我國獲得穩步推進。民法既是社會組織法,也是資源配置法,①因此,自然資源作為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進入民法調整范圍,基本上已經順理成章地成為我國學界的共識。然而,自然資源怎樣由民法調整,建立什么樣的物權制度,換言之,有關自然資源的規定在民法中處于什么地位,學界有共識也有分歧。共識是自然資源應當主要由物權法調整,這就是學界所稱的“自然資源物權化”,而分歧則是它應當如何以物權法調整。對此,學者們提出了用益物權模式、占有權模式、準物權模式和特許物權模式等方案,②《物權法》也通過規定自然資源的用益物權模式作出了官方選擇。然而,無論是在學界還是官方,自然資源物權化的問題都未見得能夠既契合理論又切乎現實地獲得解決。自然資源物權化不僅面臨著自然資源自身屬性及客觀現實的諸多挑戰,而且也受到我國現有自然資源立法局限性的制約。目前的各種學說和相關立法未免都存在顧此失彼、以偏概全、體系混亂等問題。筆者認為,針對這些難題與挑戰,應當更新自然資源立法理念,摒棄傳統以行政手段統管自然資源管理、配置和保護的觀念,恢復自然資源作為私權客體的本質,以物權法為中心建立自然資源法律體系,確立包容性的基本原則指導自然資源立法,統籌兼顧,實現既符合理論又契合實際的自然資源物權化。

一、缺陷與難題:自然資源物權化的制度背景分析

自然資源物權化離不開現有的法律制度背景,它既是自然資源物權化改革的對象,也是自然資源物權化的起點。對于這一背景,最主要的當然是我國現行的《憲法》、《民法通則》、《物權法》及相關的自然資源法的有關規定。我國現行《憲法》第9條規定,“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等自然資源,都屬于國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規定屬于集體所有的森林和山嶺、草原、荒地、灘涂除外。”該條顯然屬于民法上所有權的規定,成為我國確定自然資源法律關系的基本依據。根據《憲法》,我國《民法通則》第81條規定了國家所有的自然資源,包括礦藏,可以由全民所有制或者集體所有制單位通過承包合同設立承包經營權等方式使用、收益,但是其所有權均不得買賣、出租、抵押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我國《物權法》則更為詳盡地對自然資源的歸屬和利用作出了規定,其表現有:首先,在第二編“所有權”中逐一規定各種自然資源所有權的公有形式,并在第41條規定“法律規定專屬于國家所有的不動產和動產,任何單位和個人不能取得所有權”;其次,在第三編“用益物權”中的第119條總括性地規定“國家實行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制度”,除了對各種土地資源分章詳細規定外,關于其他各種自然資源,則在該編的“一般規定”中概括體現,例如第123條規定,“依法取得的探礦權、采礦權、取水權和使用水域、灘涂從事養殖、捕撈的權利受法律保護。”此外,在《憲法》、《民法通則》和《物權法》的原則性規定之下,我國立法部門以“資源中心主義”為依托,制定了《水法》、《草原法》、《林業法》、《礦產資源法》、《漁業法》和《野生動物保護法》等有關自然資源單行法,這些單行立法中當然包括了一些關于自然資源使用權的規定。總之,我國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民法通則》和《物權法》為“軀干”,各自然資源單行立法為“分枝”,相關司法解釋為補充的自然資源使用權立法體系。然而,對這些法律作體系性的分析之后,就不難發現其中所存在的缺陷,這些缺陷當然也是自然資源物權化需要解決的難題。首先,現有自然資源物權立法體系混亂。從法律位階上分析,我國自然資源立法在形式上雖然是由作為民事基本法的《民法通則》和《物權法》統率,并由此形成了上述列舉的自然資源單行法。然而,這些自然資源單行法在性質上則屬于自然資源行政管理法、經濟法或社會法的范疇,關于這點已得到了多數學者的認同。③但是作為私法的《民法通則》、《物權法》與作為經濟法、行政法、管理法或社會法的自然資源單行法,無論是在基本理念上還是在具體制度的配置上都存在本質的不同,私法規范與公法規范的矛盾和沖突在所難免,更無法形成層次分明、結構嚴謹的邏輯體系。其次,現有立法過于依賴通過行政手段管理、配置自然資源。如前所述,我國的自然資源立法從形式上來看,是以《民法通則》和《物權法》為基礎形成的法律體系,但是各個自然資源單行立法,顯然是重行政規范而輕民事規范,強調公法的手段而輕視私法的手段,突出對自然資源的行政管理而忽視對民事權利的規定;在對自然資源物權的保護方面,也是以行政法、刑法的懲罰功能代替民法的保護功能,顯得被動、消極。再次,自然資源權利界限不清,無法形成自然資源權利秩序。雖然《憲法》、《民法通則》和《物權法》都規定自然資源屬于國家所有和集體所有。然而,上述法律對自然資源所有權的規定顯然過于原則,界限模糊不清。自然資源所有權在實踐中面臨著許多挑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第一,國家和集體作為自然資源所有權的主體,其本身具有虛擬性、抽象性,因此其不能真正行使資源所有權的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等種種權能;第二,我國法律對自然資源所有權的主體和內容規定的不明確,對不同級別政府和集體組織行使權利的邊界沒有做出具體的界定,造成自然資源所有權主體虛化,自然資源的國家和集體所有權主體與實際行使自然資源物權的主體不統一;第三,我國現行的有關自然資源單行立法,主要是采用管理法思路對自然資源的利用和保護加以規范。在這種思路指導下,國家只是從行政管理者的角度進行立法,規范行政機關如何監督管理,而不是從賦予自然資源使用權人物權化的權利角度達到資源利用規范的目的。④所以,現行立法采用以所有制的性質為標準劃分權利并予以區別對待,自然資源物權種類的劃分、自然資源權利和義務及其行使和履行,都受到所有制性質的限制,不同主體所享有的物權種類難以得到平等的保護。最后,自然資源部門立法的消極影響還體現在關于自然資源物權糾紛處理方面的規定比較混亂。有先協商、后人民政府處理、再的;也有先協商、后政府部門調解、再的;還有先協商、不愿協商或協商不成由政府或部門調解、或者直接提起民事訴訟的等。因此,目前自然資源立法缺乏統一而有效的糾紛處理機制,在自然資源所有和利用方面出現利益分配上的矛盾和沖突時缺乏必要的救濟機制。這種狀況加劇了自然資源權利的模糊性,無法形成良好的自然資源權利秩序。

二、原因與挑戰:自然資源的形態與屬性分析

正如前文所述,我國目前的自然資源法律制定存在諸多缺陷,并成為自然資源物權化的難題。那么,我國目前的自然資源立法為什么會形成這樣的一種體系和結構呢?原因當然可以列舉很多,例如,立法者對所有制與所有權關系的認識存在局限性,我國傳統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公法優先的法律理念的影響等。對此,學界已有許多論證,無需贅述。筆者認為,自然資源形態與屬性的多樣性,使得自然資源物權立法面臨諸多挑戰,也是造成現有自然資源物權立法存在許多矛盾和缺陷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定義,自然資源為:在一定的時間、地點條件下,能夠產生經濟價值,以提高人類當前和未來福利的自然環境因素和條件。通常包括礦物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氣候資源與生物資源等。它同人類社會有著密切聯系;既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基礎,又是社會生產的原、燃料來源和生產布局的必要條件與場所。有些資源可以反復利用,即所謂可再生資源,如太陽輻射、風等氣候資源。有些資源不能反復利用,即不可再生資源,包括地質資源和半地質資源。還有些資源為可更新自然資源。這類資源可生長繁殖,其更新速度受自身繁殖能力和自然環境條件的制約,如生物資源。從人類對自然資源的利用來看,有些資源為非消耗性資源,如對土地的利用,而對之進行消耗性利用的情形卻不在少數,典型者如采礦、取水、捕撈等。由此可見,自然資源種類繁多,形態多樣,性質各異,并且其為人類的共同財富,利益主體和利益內容都呈現出多元性。與物權法中的一般“物”相比,自然資源顯著特征表現如下:第一,物的特性之一是可支配性,而資源具有公共性,它是非排他性的占有。第二,物具有可使用性,但是物的使用更大程度上停留在經濟需求上;而資源盡管也具有使用性,但它不但要求滿足經濟需求,也要求滿足生態的需求、精神的需求。第三,物要求有獨立性、特定化;而資源具有循環與流動性。⑤首先,自然資源形態與性質上的差異,導致建立統一的自然資源立法體系成為困難。由于自然資源形態和性質各異,統一立法往往會顧此失彼,以偏概全,難以適用于所有形態的自然資源。因此,我國目前的自然資源立法主要采用“資源中心主義”,為不同的自然資源分別立法。這樣立法的弊端是不言而喻的,它難以對各類自然資源開發、利用、保護中的法律關系作出全面的調整,尤其是隨著自然資源的范圍和類型不斷發生變化,這種缺陷表現得更為突出和明顯。其次,由于自然資源具有社會性和公共性,同時承載了社會公益和個體私益、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當代人利益與后代人利益等多元主體的多元價值,為了確保社會公益、生態效益以及后代人利益的實現,有必要對自然資源物權進行一定的限制。因此,當自然資源被過度開發和利用,并帶來生態環境逐漸惡化的情況下,各國都積極采取行政手段管理自然資源,限制自然資源開發,并對其進行分配。我國立法者同樣按照這樣的邏輯思維制定自然資源物權制度。不同的是,我國立法對自然資源物權限制過度,采取了以公法抑制私法,以公權代替私權的方式對自然資源進行管理和分配。然而,由于行政干預手段的局限性,目前立法不僅難以實現立法者預設的價值目標,相反卻因忽視市場機制的作用而導致自然資源利用效率低下,資源浪費現象嚴重的尷尬局面。第三,由于自然資源形態多樣,性質上存在許多差異,因此,難以通過一種立法模式將自然資源物權化。例如,我國現行立法統由用益物權模式來進行自然資源物權化,將自然資源物權設定為用益物權。然而,用益物權以物的非消耗性利用為前提,就自然資源而言,對之進行消耗性利用的情形卻不在少數,典型者如采礦、取水、捕撈等,這些顯然不能歸屬于用益物權的范疇。顯然這一模式忽略了自然資源的非消耗性利用與消耗性利用之間的差異,以及這種差異對于各自情形下的物權化來說所具有的極為重要的意義,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做法,最終在消耗性利用情形下使自然資源物權化走向法理邏輯上的自相矛盾以及對現實生活的嚴重扭曲。此外,對于學界提出的以占有權模式、準物權模式和特許物權模式等理論實現自然資源物權化。盡管這三種理論模式都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是這些理論模式要么無法全面涵蓋自然資源形態,要么會造成整個物權體系的混亂。因此,正如有學者指出的,在這些理論模式中,自然資源物權化的問題都未見得能夠既契合理論又切合現實地獲得解決。⑥自然資源物權化仍然面臨著如何根據自然資源形態和屬性,設計適當的物權化模式的難題。第四,由于長期以來人們對自然資源形態和屬性的差異認識不足,特別是與傳統物權中的物存在明顯差異,我國立法都將自然資源區別于一般的財產對待,甚至沒有明確將自然資源視為一種民法上的財產,忽視其財產屬性和商品屬性,很少從物權法的角度來規范資源的利用和使用方法,沒有過多考慮自然資源的利用效率問題,只是片面地強調通過行政手段對自然資源的管理和保護。忽視市場對自然資源有效配置的積極作用,在資源所有權人和使用權人之間沒有建立明確的權利和義務界限。這是造成我國自然資源產權界限不清,自然資源物權秩序無法形成的重要原因。

三、改革與出路:理念創新與制度選擇

(一)自然資源物權化的理念創新針對自然資源的屬性和傳統立法的缺陷,我們首先應當拋棄過去以行政手段統管一切的立法理念,深刻理解自然資源作為私權客體的本質,以新的理念為理論基礎,實現自然資源物權化。

1.私法本位理念“自然資源物權化”,主要乃是相對于我國舊有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對自然資源采取純粹的行政法、經濟法等公法縱向調整而言的,它首先是一種私權化,通過對自然資源設立私權,在縱向調整之外引入橫向調整。在現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背景之下,要讓自然資源如同其他商品一樣充分利用市場機制來實現有效的市場配置和有序的市場流轉,就必須改變對其單純實行縱向調整的狀況,讓作為市場經濟法制之主角的民法也參與進來,同時實現橫向調整。并且,無論是物的有序流轉和有效利用,抑或它們賴以正常實現的物的有據歸屬,從傳統市場經濟國家的經驗來看,都是以私法發揮基礎性作用來作為其法治保障的。盡管就自然資源而言,因其存在一定的特殊性而較一般的物來說要更多地仰賴行政法、經濟法等的縱向調整,但是總體上來說,私法橫向調整的這種基礎性地位仍是不可否定的。針對我國自然資源立法存在過分仰賴行政法、經濟法的弊端,應特別強調私法本位理念在自然資源物權化中的作用。無論是立法模式的選擇,還是具體規范的設計,都應當充分考慮以私法本位為理念的重要意義,通過明確自然資源物權體系,以市場為主要手段實現對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和管理。

2.可持續發展理念可持續發展是當今的主流話題,也是各國建立各種經濟社會發展制度需要考慮的核心問題。自然資源的稀缺性與不可再生性決定了自然資源物權化應當遵循可持續的原則。可持續理論、生態倫理主義和環境倫理主義為自然資源物權化的可持續原則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⑦由于自然資源依附于生態環境,人類通過自然資源物權制度對自然資源進行開發、利用和配置,必然會影響到生態環境,如果自然資源物權制度只將視角局限于自然資源本身,而忽視它所依附的生態環境,這樣的制度必然會給生態環境帶來負面影響,導致生態環境破壞,損害自然資源的根基。因此,我們必須以可持續發展為基本理念,建立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的自然資源物權制度,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統一,實現當代人利益與后代人利益的統一。當然,可持續發展并不是要停止對自然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的保護既不能用停止發展來維系,也不能用破壞自然資源的生態價值來換取經濟發展的短期效應,只能遵循社會發展的規律,堅持經濟建設和自然資源的生態保護并舉,在發展中重保護,在保護中求發展,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生態建設與自然資源保護必須是積極、主動、動態的,而不能是被動、保守、封閉的,不能以保持脆弱的自然資源生態價值為由,拒絕一切人與自然生態環境的交流互動,阻礙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以物權法為中心建立邏輯合理的自然資源法律體系法律是人類的邏輯推演,而法律的分類更是形式邏輯的標準化展示。由于自然資源形態和性質具有多樣性,自然資源承載的人類價值追求也呈現出多元態勢,無論是現有的《物權法》,還是單行的自然資源立法,都無法完成自然資源物權化的使命。因此,要重新定位自然資源物權化的法律體系。筆者認為,這一法律體系應當是以民法理論為基礎理論,充分重視市場在自然資源有效合理配置中的作用,建立和完善自然資源要素市場和流轉機制,充分發揮自然資源物權的各項效能,對自然資源物權實行必要的國家干預和法定限制,以自然資源的保護與合理開發利用為目的,以自然資源物權的平等保護為手段,以自然資源物權法律制度建設為重點,努力建立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現代自然資源物權制度,依法保護各類自然資源物權,保障自然資源物權人的合法權益,建構位階明確、體系嚴謹、協調統一的自然資源物權體系。換言之,為促進對自然資源物權的全方位調整,應該解放思路,以私法理論為基礎,適當突破公私法界域分明的邏輯藩籬,建構包含民事基本法、物權法、民事特別法、自然資源管理法等在內的自然資源物權法律供給體制,以求解決社會發展對自然資源需求陡增與環境壓力不斷嚴峻之間的矛盾。

(三)確立基本原則統籌自然資源立法自然資源形態的多樣性及其承載的價值利益的多元性都容易導致自然資源立法顧此失彼,所以必須首先探尋它們最本質的共性,確立共同適用的基本原則,指明自然資源立法的方向,盡量避免出現混亂,前后矛盾。

1.利益公平共享原則自然資源是自然賦予整個社會的共同財富,作為社會的成員,每個權利主體都有權公平地享有自然賦予我們的利益。因此,自然資源物權化應有利于平等地維護自然資源物權各個相關主體的利益。不管是國家、集體還是個人,只要是在自然資源上享有權利,則其利益就應當受到充分的關注,實現“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之間的平衡。尤其是在我國實行自然資源所有權歸國家和集體所有的情況下,更要在自然資源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上充分考慮實現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之間的平衡。首先,自然資源物權制度應注意保證每個權利主體都能公平地享有自然資源利益。應當通過自然資源物權制度的有效安排,確保權利主體能公平地獲得讓渡自然資源的利益。其次,自然資源物權制度要注意實現“代內公平”和“代際公平”。

篇(2)

關鍵詞:自然資源;市場化;價格規制;產業結構;競爭

自然資源是人類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基本來源,辭海的定義為:天然存在的自然物如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水利資源、生物資源、氣候資源等,是生產的原料來源和布局場所。可以看出,作為自然資源必須同時具備自然屬性和經濟屬性。

長期以來,我國能源價格并沒有真實地反映自然資源的稀缺程度、市場供求關系,也沒有解決采掘生產對環境造成的損害、當期利用和可持續發展、合理補償和代際公平等問題,客觀上鼓勵了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使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失去內部動因。十七大報告指出,要進行自然資源價格改革,使自然資源價格市場化,能夠反映基本的供求關系。自然資源價格市場化一方面可以合理促進能源消費需求增長、能源消費結構的轉變,促進企業以提升技術水平、提高生產效率為長期發展戰略,促進我國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另一方面政府規制下的自然資源價格市場化可以防止自然資源價格短期上漲過快造成通貨膨脹壓力,在維持經濟平穩發展的過程中實現自然資源市場化的合理價格。

一、我國自然資源市場化進程中的價格形成機制

低資源價格政策刺激了對自然資源的即期消費需求,引起資源過度和低效使用,致使自然資源枯竭加速、環境污染,殃及可持續發展。形成以市場為主導的自然資源價格形成機制是改變我國自然資源價格扭曲現狀的根本途徑。

首先,應當建立起以市場形成價格為主的資源價格形成機制,以價格發現功能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其次,市場自發形成的價格并不能完全體現資源開采和使用的社會成本,尤其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短缺資源和具有自然壟斷特性的資源,應當實行政府監管定價,發揮政府對資源價格的監管職能。在政府規制框架下創新自然資源價格管理模式,堅持以自然資源價格市場化為導向,實行自然資源資產化管理,建立自然資源價格管理的支持系統,實現自然資源的有償使用和代際公平,實現資源節約型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改變。再次,建立健全資源價格監管機構,負責具體實施對自然資源價格的監控、調節和監管。保證自然資源價格由資源稀缺性和供求關系決定,同時政府實施價格規制和社會性規制保證社會福利。

二、基于SCP的政府規制框架下的我國自然資源價格市場化

(一)相關的法律法規體系

自然資源的市場法規體系應主要包括:市場交易主體管理規章、市場交易客體規定、市場交易方式程序、對不正當競爭的限制,以及合同的訂立、監督和仲裁等。立法通過對資源開發、運營主體資格的規定和對交易程序、交易方式等的規定,直接決定產權形式,影響產業組織結構、產業內的廠商規模和競爭,影響資源的上中游和終端銷售價格的形成。

相關的法律法規體系通過直接規定產業主體資格和行為方式,影響了自然資源價格市場化的范圍和程度,比如環保、安全生產、健康衛生等法律法規,以保證社會公平的法律體系為依據的社會性規制,是自然資源價格市場化的實施前提,在此前提下實行市場化才能從根本上促使生產企業加強社會責任,保持技術創新源動力和成本優勢,保證消費者福利,為自然資源價格市場化提供根本保障。政府規制一般形成規制的滯后效應,而法律法規會形成事前的“信號指示”,應充分運用法律的預示功能通過對市場主體的選擇、市場行為的預警來保證自然資源價格形成的規范和效率。

(二)產業市場結構的演變、競爭與價格形成

自然資源產業由于資源物品的獨特性和不可再生性,勘探、采掘等環節固定資產投資巨大,投資回收期長,一般具有自然壟斷特性。自然壟斷產業的結構、規模經濟與競爭活力的兼容程度,決定了產業競爭狀況和競爭有效性,影響該產業的價格水平。市場準入包括對進入主體數量的允許范圍、主體資質的規定,以防止競爭過度或競爭不足造成價格波動為目的,與產業價格形成密切相關。例如政府通過特許經營,給予生產企業獨家經營某種物品或勞務排他性的獨有權利,如天然氣產業的油氣資源勘查資質和許可證。自然資源產業領域的市場準入,還有一個特殊的進入局限,就是先行進入者已經占據了自然地理優勢,如擁有或控制勘察權、采礦權、重要原料,可以阻止后進入者的競爭。

在不危及國家能源安全的情況下,自然資源產業適當開放進入限制,明確建設投資主體,提倡多渠道融資,政府為鼓勵競爭,可以在一定時期內會實行不對稱規制,在聯網、提供普遍服務、價格政策等方面給予傾斜性政策。當新進入企業具有一定競爭力后,再實行對稱規制,實現公平競爭。由于競爭者的增多,產業結構發生變遷,市場行為發生改變,企業更專注于技術進步和滿足市場需求,價格下降,質量提升,產業的市場績效不斷提高,能夠促進資源市場發展和能源工業市場化。

三、政府規制框架下自然資源市場化的價格形成選擇路徑

由于存在交易費用,經濟活動的所有參與者不可能像完全競爭模式所描述的那樣均是價格的接受者,經濟活動中肯定存在著人格化的價格制定者,甚至壟斷(Demsetz,1968)。張五常(Cheung)認為,價格規制主要是規制收入條款,有結構性的合約,政府除了管收入條款也可能管使用條款。

政府規制框架下自然資源價格的形成是以價格規制為核心,以社會性規制,如環保、健康、安全規制為前提,是供給與需求、替代性產品價格、社會福利等的綜合因素的函數,其價格最終的形成是一個系統過程的結果。實質上,價格規制包含了社會性規制下企業為達標準所增成本的反映,也反映了價格市場化下財政對市場價格和規制價格的差額的補貼。

在不完全信息下,價格規制的難題是如何以經濟效率為準則來制定價格。由于信息不對稱,政府規制機構難以獲得真實的企業數據,現行的價格規制方法通常采用以激勵為主要手段的規制。激勵性價格規制有兩種代表性的價格水平規制模型:投資回報率價格規制模型和最高限價規制模型。這兩種模型都要求規制者掌握完全信息。區域間競爭(yards tick competition)理論基于政府默認規制機構和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而實行價格規制的一種實用理論,政府規制者通過制定使不同地區的相同產業的經營者互相競爭的機制,促進生產效率和社會分配效率的提高。但是規制者獲取企業在有效來的經營狀況下的成本水平和服務信息有一定困難。

如果放棄基于完全信息確定規制價格的思路,可以通過市場化得到市場價格,然后根據規制的多維目標如自然資源的補償問題、代際公平、可持續發展、產業效率和社會福利等,進行價格規制的設計,價格規制根據自然資源產業的競爭性環節和自然壟斷領域,區分出市場定價環節和規制定價環節,在可競爭性產業鏈條和環節激勵成本降低、提高效率;在自然壟斷性的環節和領域嘗試給出一個合理的基礎價格公式和調價范圍,增強與其他可替代能源的競爭力。

根據這種思路,自然資源價格的確定方法是,以可持續發展為出發點,使用邊際機會成本法確定自然資源價格下限,在此價格基礎之上,允許價格的市場化。邊際機會成本MOC(Marginal OpportunityCost)由邊際生產成本MPC(Marginal ProductCost)、邊際使用者成本MUC(Marginal UserCost)、邊際外部成本構成MEC(Marginal External Cost)構成,P=MOC=MPC+MUC+MEC。政府制定價格上限,在資源價格上漲之時給與生產者一定的補貼,保持廠商生產積極性,維持市場活力,保障居民生活減少因物價上漲帶來福利損失。設一種自然資源的價格為P,可替代產品的價格為P1,,政府規制價格為Pr,在自然資源市場化進程中,當存在價格規制時,該自然資源的價格區間是:

當不存在價格規制時,當競爭直接決定價格形成時,自然資源的價格完全是市場供求關系作用的結果,一種自然資源的價格上限是同類可替代性產品的價格,該自然資源的價格是:P

四、結束語

市場化進程中的自然資源價格形成,是隨著經濟發展階段、政府管理市場經濟的經驗等因素的變化而變化的動態演變,自然資源的價格規制與實現資源配置效率等的經濟政策有著直接聯系。在此過程中,處理好政府規制和市場化的關系,通過專業的規制機構選擇適合的規制工具和方法,將推動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

參考文獻:

1、楊鳳玲等.美國天然氣價格研究及啟示[J].天然氣工業,2004(4).

2、楊建紅,公禾.2005年中國天然氣行業發展綜述[J].國際石油經濟,2006(6).

3、張五常.經濟解釋[M].商務印書館,2000.

4、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中國自然資源定價研究[M].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7.

6、植草益.微觀規制經濟學[M].中國發展出版社,1993.

7、王俊豪.政府規制經濟學導論[M].商務印書館,2001.

8、中國自然資源價格扭曲的主要表現課題組.中國自然資源價格扭曲現象研究[J]. 財政研究,2006(9).

篇(3)

關鍵詞:自然資源資產審計;風險導向審計;風險評估;風險應對

基金項目:2017年河北省科技廳軟科學項目:“我國自然資源資產審計理論體系研究:概念、理論模型與研究進展”(項目編號:174576339D);2016年河北省教育廳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項目:“減排責任下低碳供應鏈網絡均衡和協調研究”(項目編號:SD161026)階段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F239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7年3月10日

一、引言

自然資源關系著國家發展的命脈,是人民生存之本。自然資源資產審計為審計領域翻開了一個新的篇章,諸多學者對其進行了深入地探索和研究。縱觀審計模式的發展歷程,風險導向審計是目前最具有優勢和普遍性的審計模式,如果把風險導向審計引入到自然資源資產審計當中,那么就構成了一個全新的概念,即自然資源資產風險導向審計。按照風險導向審計的理念,自然資源資產風險導向審計應以自然資源資產風險為導向,對重大錯報風險進行評估,設計并實施恰當的審計程序,將審計風險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二、文獻綜述

自20世紀90年代起,隨著西方國家的環境保護意識不斷加強,資源環境審計發展迅猛,對其研究和實踐逐漸深入。Boivin等(1991)分析了環境審計的主要目的。Black(1998)認為環境審計的發展趨勢將從對合規性的關注轉變為對環境系統有效性的評價。由于環境風險對企業的經濟業務有直接影響,環境審計師應發揮其職能,識別存在風險的流程點、評估風險的大小、采取措施降低風險。Moor等(2005)分析了在環境審計中注冊會計師發揮的重要作用。注冊會計師能夠獨立、客觀地評價企業的環境管理系統,并可以借助專家和工程師的專業知識進一步了解企業的流程及其對環境的不利影響。Tucker等(1998)認為內部審計師應充分參與到企業的環境管理中,重視對環境系統的審計、對環境風險敞口的評估和對環境負債的計量。

在國內,周澤紅(2003)闡述了環境審計風險的概念、三大要素及要素間的關系,建立了審計風險模型的雛形。劉長翠(2005)對環境審計風險做出了科學的解釋,并建立了如下模型:環境審計風險=環境會計風險×環境管理風險×環境檢查風險。蔡春(2014)提到自然資源資產審計內容應包括戰略與政策審計、合規性審計、財務審計、資產負債表審計和績效審計這五個部分。谷樹忠(2016)指出自然資源資產審計,是資源環境審計的重要方面,是對一個地區的自然資源資產實物量、質量、價值量、使用、投資及收益分配等情況進行的審計。

由國內外研究文獻可以發現,國內外學者都認為環境審計應采用風險導向模式,審計人員應更加關注環境風險;環境風險導向審計是環境審計的發展趨勢和研究重點,部分學者探索性地建立了環境審計風險模型。但是,已有文獻對自然資源資產風險導向審計深入、系統的研究較少,沒有明確的定義并且尚未形成一套成熟的風險模型和風險審計流程。本文借鑒前人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構建自然資源資產風險導向審計的模型,設計具有可行性的審計流程,并針對審計實施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建議。

三、自然資源資產風險導向審計模型構建

自然資源資產風險導向審計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將風險導向審計運用到自然資源資產審計中是一個探索性的嘗試,符合審計的發展方向。自然資源資產審計,是指各級審計機關對同級或下級政府在本地區自然資源資產保護和保全、保值和增值、配置和分配等方面履行相關義務的情況所進行的審計。自然資源資產風險導向審計,以風險導向審計模型為基礎,要求審計人員識別評估重大錯報風險,采取風險應對措施,最終對自然資源資產審計風險做出合理判斷,并將風險降低至可接受水平。因而,可以建立如下的自然資源資產風險導向審計的模型:

自然資源資產審計風險=重大錯報風險×檢查風險

自然資源資產審計風險是審計機關對被審計單位的自然資源資產信息發表不恰當審計意見的可能性。其中,重大錯報風險是指與自然資源資產相關的信息在審計前就已經存在重大錯報的可能性。檢查風險是指若存在重大錯報,審計人員實施審計程序后依然沒有發現這種錯報的風險。為了將審計風險降至可以接受的低水平,審計人員在自然資源資產審計過程中,需要運用該模型,科學設計審計程序,并使其得到有效執行。

一般的風險導向審計模型以經營風險為導向,將審計的視角定位于經營風險對財務報表可能產生的影響,類比風險導向財務報表審計模式。本文認為,自然資源資產審計重點關注的是所有與資源相關的活動、事項及其存在的自然資源資產風險。模型中的重大錯報風險是由自然資源資產風險引起的。自然資源資產風險,可以定義為與自然資源資產相關的活動、事項所引起的重大錯報風險,包括自然資源資產會計風險和管理風險。自然Y源資產會計風險是指被審計單位出具的與自然資源資產相關的報表和會計賬戶發生重大差錯的可能性,以及自然資源資產風險管理控制系統設計不合理或執行無效的可能性;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風險是被審計單位的自然資源資產受內外部因素的影響導致企業遭受經濟損失或形象下滑的可能性,包括企業技術落后或自然災害等因素。

四、自然資源資產風險導向審計流程設計

自然資源資產風險導向審計的程序可以分為制定審計計劃、實施風險評估程序、實施風險應對措施和出具審計報告四個步驟,審計流程圖如圖1所示。(圖1)

(一)制定審計計劃。制定審計計劃可以幫助項目組成員有條不紊地進行審計工作,能夠使資源得到優化配置。這是一項持續的工作,貫穿于審計始終。

1、總體審計策略。自然資源資產審計的總體審計策略確定了審計范圍、時間安排和方向。審計范圍應包括對政策的執行程度、項目進度、項目資金的使用及撥付等情況。制定總體審計策略應考慮影響審計業務的重要因素,從而確定審計工作的重點,例如了解被審計單位所處的行業狀況和適用的自然資源資產法律法規以及資源稅費政策等,確定重要性水平,說明何時調配多少名項目成員到何地進行自然資源資產審計,或何時就復雜問題利用專家工作等。

2、具體審計計劃。具體審計計劃是在總體審計策略的基礎上制定的,詳細說明了具體審計程序的性質、時間和范圍。隨著自然資源資產審計工作不斷深入,審計人員會遇到各種新的情況和問題,需要對計劃做出相應的修改以滿足審計需求,若涉及重大修改應在工作底稿中注明修改的內容和理由。

(二)實施風險評估程序。自然資源資產審計風險評估是指審計人員通過風險評估程序搜集到大量相關材料后,再通過一定的方法對這些材料進行分析,判斷企業在哪些方面可能存在風險。

1、評估整體層次的重大錯報風險。通過了解被審計單位的管理和經營活動,審計人員可以評價其對報表的整體造成的不利影響,同時結合財務和非財務信息,判斷企業可能存在的自然資源資產風險。例如,審計人員通過詢問、觀察等了解企業的管理活動,發現企業自然資源資產的內部控制系統薄弱,甚至存在管理層凌駕于內控之上的現象,從而可以認為報表的整體層次具有較高的錯報風險。

2、評估認定層次的重大錯報風險。某些自然資源資產風險可能與某類交易、資源資產賬戶余額和披露資源資產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存在或計價等認定相關,即產生認定層次的重大錯報風險。例如,被審計單位是煉焦煤生產企業,當期國家出臺相關政策,控制煉焦煤的生產總量,煉焦煤價值有望被重估,這可能影響到期末存貨的計價和對煉焦煤價值量的核算,存在認定層次的重大錯報風險。

(三)實施風險應對措施。自然資源資產審計風險應對是指審計人員應當針對上述評估的高風險領域實施審計程序,以將自然資源資產審計風險控制在可接受范圍內。

1、總體應對措施。總體應對措施是針對整體層次的重大錯報風險實施的審計程序。審計人員應首先保持職業謹慎懷疑的態度,不能被財務信息和自然資源資產信息的表象數據所蒙蔽。為了避免被審計單位采取“反審計”手段規避檢查,審計人員可以提高審計程序的不可預見性。選取不同的地點實施審計程序,或調整擬實施審計程序的時間,預先不告知被審計單位,從而減少了人為因素的影響,獲取的審計證據的可靠程度更高。

2、進一步審計程序。進一步審計程序是指審計人員針對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實施的審計程序,包括控制測試和實質性程序。

控制測試實施的前提是審計人員預期內部控制系統的運行是有效的。審計人員應對企業自然資源資產內部管理控制系統的設計和執行的情況做出評價,主要途徑包括:向企業或組織的管理層或員工詢問有關自然資源資產管理控制運行情況的問題,檢查自然資源資產監測數據和管理控制系統生成并留存下來的文件記錄等書面證據,或實地觀察單位員工對自然資源資產的開發和使用情況。

實質性程序包括細節測試以及實質性分析程序。細節測試是對自然資源資產的認定層次的具體細節進行測試。審計人員可以通過檢查會計資料、資源監測數據、合同協議等文件記錄,或對被審計單位的自然資源資產進行盤點,以獲取相關審計證據。實質性分析程序是指審計人員通過分析各類數據之間的勾稽關系,對自然資源資產信息的真實性、合理性做出評價。例如將當年的礦產資源的存量或價值量與以前年度相比,判斷是否存在重大變化以及重大變化是否合理,或將被審計單位的相關指標與自然資源審計評價指標相比較進行實質性分析,或將被審計單位的相關指標與自然資源審計評價指標和同行業平均水平進行比較判斷有無異常變化。

(四)出具審計報告。審計人員在完成自然資源資產審計后,匯總審計結果,評價審計中的重大發現,關注或有事項和期后事項對自然資源資產狀況和財務報表的影響,復核自然資源資產審計工作底稿和財務報表等。在此基礎上,審計人員應評價審計結果,最后與被審計單位的負責人進行溝通,提出調整建議,確定應出具的審計報告的意見類型和措辭,進而編制并報送自然資源資產審計報告,終結審計工作。

五、自然資源資產風險導向審計實施的難點及建議

自然資源資產風險導向審計是自然資源資產審計模式發展的必然選擇,由于其理論尚不完善、實踐不充分,其具體實施仍存在諸多難點。針對這些難點,嘗試性地提出相關建議,以期對其實施起到推動作用。

(一)實施難點

1、缺乏理論依據。首先,自然資源資產審計缺乏會計基礎,學術界對自然資源的資產和負債的認定仍存有爭議,相關的資源資產賬戶的編制還未有明確的指導性理論。至2016年,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初顯研究成果,但仍然缺乏普適性,不適用于所有行業。并且各學者關于自然資源資產審計的審計主體、目標、方法等理論的觀點不一致。因此,自然資源資產風險導向審計的實施缺乏有力的理論支持,阻礙了相關工作的開展。

2、自然資源資產風險管理控制系統未建立。自然資源資產風險作為自然資源資產風險導向審計的切入點,還未引起廣泛的重視。相P企業的經營活動和事項涉及到自然資源資產,但是對其可能引發的財務風險和資產管理風險以及風險發生后如何防范還未有深刻的認識。公司的風險管理機制是自然資源資產風險導向審計的基準。

3、審計評價標準不一致。由于自然資源資產具有復雜性,對其管理和開發等情況的評價很難找到確切統一的標準。審計評價指標體系正處于探索研究中,還未建立適用于多個企業或行業的評價體系,阻礙了審計工作的順利實施。由于審計人員對審計結果評價的主觀性較強,若不建立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評價指標,那么實施審計程序得到的審計意見將難以使公眾信服。

(二)實施建議

1、完善理論體系。會計是審計的基礎。要發展自然資源資產審計,應該首先完善相關的會計體系,明確與自然資源相關的會計要素的確認和計量,對于不同類型的行業編制適用的資產負債表。權威機構應該制定有關自然資源資產的會計和審計準則,以此保證審計人員在實施審計時可以有理可循、有法可依。

2、建立相關風險管理控制機制。涉及自然資源資產的公司應了解相關風險,建立規范、有效的風險管理機制,提高風險防范能力,保證財務信息和自然資源資產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提高自然資源資產管理水平和資源配置效率。在審計實施過程中,通過測試風險管控機制,有助于審計人員對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有效性做出判斷,可以減少實質性程序,節約審計成本。

3、建立審計評價標準。自然資源資產的種類繁多,應聘請相關資源的專家和技術人員,從存量、分布、增減變化、專項資金使用和制度建設等方面確定審計內容。針對不同類別的自然資源資產,建立分類評價指標,對于難以用貨幣反映的自然資源資產,可以考慮用數量或質量的變化狀況來進行考核。同時,還應注意評價指標的穩定性和可比性,科學設立評價指標體系,保證審計結論的客觀公正,保障自然資源資產審計制度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主要參考文獻:

[1]Moor P D,Beelde I D.Environmental auditing and the role of the accountancy profession:a literature review[J].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5.36.2.

[2]Tucker R R,Kasper J.Pressures for change in environmental auditing and in the role of the internal auditor[J].Journal of Managerial Issues,1998.10.3.

[3]谷樹忠.自然資源資產及其負債表編制與審計[J].中國環境管理,2016.1.

篇(4)

關鍵詞:自然資源學;教學效果;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16-0225-02

一、自然資源學的性質

《自然資源學》是研究自然資源的形成演化和空間分布規律,探索自然資源的相互作用和平衡機制,為人類開發和持續利用自然資源提供依據的科學[1]。自然資源學與環境科學概論,環境影響評價,生態學,經濟學原理等課程緊密聯系[2]。自然資源學的教學不僅要求學生掌握自然資源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還強化學生學習、分析和解決資源環境問題能力的培養。

二、自然資源學教學存在問題分析

1.教學資源匱乏。作為專業課教材,應該既能保證提高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又能激發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熱情,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3]。從已有《自然資源學》主要教材來看,或者偏重于經濟學視角,或者傾向于環境問題的改善。如張麗萍所著《自然資源學基本原理》重點剖析了自然資源綜合評價和規劃的原理和方法,這不符合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培養目標。陳學文主編的《自然資源學》系統地介紹了土地資源、氣候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等自然資源學的基本內容及其開發利用的方向和途徑。忽視了自然資源學形成的生態學基礎,并缺少了自然資源與經濟之間關系的闡述。總之現有教材有的內容多、難度大,有的過于專業化,也有的太強調理論知識的論述而忽視實踐內容。同時,在信息日益更新的網絡時代,關于自然資源學的教學論文數量屈指可數,因此教師想尋找更多的教學資源頗有難度。

2.教學設計不合理。《自然資源學》作為一門理論性較強的課程,課程結構復雜,涉及到生態學、經濟學和管理W的諸多內容[4],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學生文理科兼招,前期地理學知識基礎差別很大,在授課過程中,地理知識薄弱的學生極容易由于理論知識過多而喪失對本課程的學習興趣。對于本專業的培養方案而言,也更強調了理論教學內容,嚴重缺乏實踐教學內容,理論知識與生活和時代的聯系較少,缺少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學生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很薄弱。總之,整個教學過程過于理論化,與實際脫節嚴重[5],導致學生對于課程中學習到的部分需要實踐的內容理解流于表面,一些關于自然資源評價的方法以及自然資源利用生態影響評價方法的學習均得不到很好的應用。

3.課堂教學效果差。雖然《自然資源學》是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的主干課,但專業認同感較差,另外,由于新版教學方案中前期不再開設自然地理學以及經濟學原理課程,所以對課程的部分內容學習頗為吃力,最終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學習態度不夠積極認真。另外,教學內容也基本以教材為主,往往出現教師在講臺上激情澎湃,但是學生卻精神渙散的教學狀態,這可能是由于傳統的教學方法忽略了“以生為本”的重要現實,結果導致大多數學生都處于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狀態中,沒有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因而課堂氣氛沉悶,教學質量不高,教學效果大打折扣[6]。

三、解決對策

1.更新教學資源。大學傳統教材的內容已經不能跟上時代節奏,導致學生所掌握的知識相對滯后。據此,選擇了蔡運龍主編的《自然資源學原理》作為本門課的主要教材,并以崔延松、張云、盧妍等編著的教材《自然資源開發利用與管理――基于流域可持續發展的研究》作為輔助教材,以補充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的生態補償和三角洲地區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管理等重點內容。這樣可以使得學生更清晰地理解資源環境問題,有利于提高學生環境保護素質;而對于三角洲地區的內容補充,符合淮安市的區位特點,有助于幫助學生現理論聯系實際,取得更好的教學結果。

目前網絡平臺也為教學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因此應該根據教學過程中的實際情況,對教學內容進行完善和補充。如在《自然資源學》第十四章闡述均等邊際原則理論時,在網上搜索到海爾集團砸冰箱的視頻,列舉海爾集團的部分產品,并分析海爾集團不同產品的質量差異以及如何獲取最大經濟收益。并在授課過程中不斷補充和更新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這樣不僅能夠保證課堂教學內容的豐富多彩,提高學習興趣,增強學習效果[7]。

2.強化實踐教學。《自然資源學》重點闡述了自然資源開發和利用過程中可能產生的生態環境影響,以及其在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同時也包含了自然資源的價值重建,自然資源評價[8]以及探究自然資源開發決策及保護等相關內容,這些都與實踐內容密切聯系。實踐教學的優勢在于能夠引導學生將理論學習與實踐運用結合起來[9-10]。因此課程應當充分結合生態學、水文學、氣象氣候學、土壤地理與生物地理、土地資源學、環境科學、地理信息系統等課程深入學習,在打好理論基礎的同時,也強化了專業實踐教學。基于此,可以從學院出發,加強專業實習基地的建設工作。如淮陰區污水處理廠等符合專業發展方向的實驗基地,可以讓學生有機會參與專業實踐過程,利用所學專業技能來獨立分析、解決問題,使實驗實習與生產實踐密切結合。除此之外,讓學生直接參與科學研究過程,也是培養學生實踐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在《自然資源學》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參與學院教師的重要科研項目。

3.改進教學方法。從目前情況來看,《自然資源學》課程教學方法單一,缺乏創新,傳統的教學方法忽視了大學生課上參與性的培養過程,因此大多數學生感覺授課過程枯燥乏味,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因此可以通過改進教學方法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自然資源學》課程的部分內容適合于研討式教學,可以讓學生利用研討式教學法圍繞某一主題主動地搜索、選擇、加工處理信息,并應用知識解決問題[11]。例如在在引入碳足跡教學內容時,通過課堂講授,介紹碳足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以及相關計算方法。并確定學生調查在校大學生的碳足跡,并分析碳足跡產生的原因并提出解決方法的研究主題。學生就可以按照主題要求利用課下時間到宿舍、食堂等地點收集資料,并通過計算分析、歸納、總結,形成書面報告,并在課上進行專題討論。另外,還可以盡量多引用案例教學法來豐富教學內容,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12]。如講到資源詛咒這一問題時,以山西省為例,分析其產生資源詛咒的原因。使學生深刻體會區位條件、國家政策、經濟發展協調性、生態環境惡化、制度弱化和產權不明等因素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四、小結

總而言之,自然資源學的教學是一個復雜的教育工程,教學內容需要與時俱進,教學方法需要繼續探索、改革和創新:(1)調整目前的教學方案,采用教學理論和實踐結合的方式授課。針對課程內容,適當安排教學實踐環節。(2)借鑒兄弟院校《自然資源學》教學的成功經驗,并充分發掘、完善和更新豐富多樣的網絡教學資源,以彌補目前教學資源不足的尷尬。(3)改進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多方位的教學服務和教學引導,提高學生課堂上的教學參與度。只有這樣才能以培養出理論基礎扎實,專業技能熟練掌握,善于發現和解決問題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方成江,薛華菊.自然資源學原理在旅游資源開發中的應用探討[J].巢湖學院學報,2007,9(6):69-72.

[2]蔡運龍.自然資源學原理(第二版)[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篇(5)

關鍵詞公眾參與;自然資源管理;實踐模式;案例研究

中圖分類號C93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2104(2012)07-0172-05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07.028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自然資源的有效利用與保護問題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市場與政府的調控機制有時無法發揮最優協調作用,因而公眾參與作為一種合法參與決策、施政行為逐漸倍受重視。國內外學者在對森林資源、水資源、能源、礦產資源乃至再生資源的管理研究中揭示出公眾參與的重要性,公眾參與作為一種信息交流過程有助于決策制定者更好地理解參與過程,有利于管理信息的搜集和共享,促使利益相關者直接參與計劃和決策的制定[1-2]。公眾參與有利于提高自然資源管理決策制定的科學性和公平性,近些年來,政策制定者、專家或者利益代表者逐漸在公眾決策問題上例如資源管理、規劃方面共同發揮著合作決策作用[3-4]。公眾參與自然資源管理過程體現出公眾對自然資源的保護意識,參與式管理有助于培養公眾可持續利用資源的價值觀,使公眾在參與過程中自覺意識到自然資源的稀缺性和保護資源的必要性。

公眾參與自然資源管理的研究在我國興起較晚,相對于發達國家成熟的參與模式和成功的參與實踐而言,我國在公眾參與自然資源管理的具體參與模式和途徑還亟待完善,而這一過程則需要從發達國家成功的實踐成果中汲取經驗。因此,本文從實踐角度出發,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公眾參與自然資源管理領域的典型案例進行歸納總結,從參與主導發起者、參與意識、參與途徑、參與主體和法律保障等方面進行對比分析,總結歸納出三種不同主導型參與模式,并就模式特點、模式間比較以及演進過程進行一系列分析,以期通過案例對比研究,對我國實施公眾參與自然資源管理提供可借鑒措施和路徑導向。

1國內外典型案例對比研究

國內外許多國家在公眾參與自然資源管理領域均有一些成功案例,但不同國家的實踐模式多有不同,因無法將各個國家的實踐成果一一枚舉,故本文按照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進行實踐模式對比分析。

1.1發達國家公眾參與自然資源管理的案例背景

早在1979年,美國環保署就在其頒布的法規中指出公眾參與公共決策的重要性,并就公眾會議、咨詢小組、許可證實施細則、財政資助協議等做出相應規定;2003年,美國環保署制定了《公眾參與政策》,就促進公眾參與提出了一系列要求[5]。

匈牙利的圣安德烈城為了協調不同需求,在1997年1月提出土地利用整體計劃,該計劃由Gooncool環境協會承擔,為了保證當地政府和主要土地利用部門的有效合作,在倡議階段舉行了一次圓桌會議,并就土地利用計劃的每個主要決定達成一致[6]。

盧小麗等:公眾參與自然資源管理的實踐模式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2年第7期管理委員會模式是西方國家在自然資源管理中多采用的公眾參與模式,管委會在公眾參與過程中會提供顧問支持,公眾通過參與管委會組織的論壇活動將自己對自然資源管理的具體建議和想法呈交給管委會[7]。澳大利亞的Grampians Wimmera Mallee委員會致力于運用公共咨詢在給公眾提供服務時,使公眾獲得參與決策的機會,然后自覺地參與循環用水戰略的實施過程[8]。

在奧地利圣珀爾騰,通過對女性參與者進行訪談來搜集有關利益相關者動機和行為信息,逐漸改進原有制定的公眾參與水資源管理過程;通過焦點小組內的參與性討論和情景工作團隊的參與決策,使各利益相關者將公眾參與討論過程看做自愿參與過程,從而有利于水資源管理[9]。

1.2發達國家公眾參與自然資源管理模式的特點

西方國家在早期工業化進程中,人口增加、大規模工業生產造成大量自然資源掠奪式消耗和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國外學者已經認識到自然資源的稀缺性和資源效率提升的重要性。因此,發達國家在公眾參與自然資源管理的初始階段,重視運用法律手段來規范參與行為;隨著公眾參與意識的增強,社會團體、管委會、協會乃至社區組織的建立,非政府組織開始嘗試號召組內成員參與資源管理;與此同時,國家層面上的鼓勵和宣傳,也使諸多發達國家如日本、英國、德國等國的社會公眾開始自覺地對生活中耗用的自然資源進行管理。

綜上所述,發達國家公眾參與自然資源管理模式有如下特點:①參與行為的法律化:整個參與行為在國家法律層面上給予明確規定和保障;②參與主導的非政府化:參與主導者逐漸由政府過渡到非政府組織,直至公眾自覺參與;③參與意識的增強化:由最初的探索性和感召性參與逐漸轉變為自覺參與,這一轉變過程主要是受參與意識增強影響;④參與主體的廣泛化:隨著非政府組織的介入,參與主體隊伍也隨之擴大,特別是社區參與被公眾廣泛接納后,社會間的互動性參與幾乎覆蓋全部公眾。

篇(6)

【關鍵詞】自然資源開發;區域經濟增長;資源詛咒

一、引言

自然資源作為一種重要的生產要素,在區域經濟發展自然界為中的作用是毋庸質疑的,是區域經濟增長的物質基礎。但在經濟實踐過程中,自然稟賦豐富的區域,未必是經濟增長最快的區域,從表面上看,豐富的資源反而起到一定的阻礙作用,這就是“資源詛咒”。Gylfason,Papyrakis等相關學者的研究都從理論和實踐上支持這一假說。從世界經濟的實踐來看,也有類似的趨勢。例如,自然資源匱乏的日本、亞洲“四小龍”等國家和地區經濟實現了現代化,而自然資源豐富的非洲、拉丁美洲國家,如墨西哥、尼日利亞的經濟則陷入困境。就是在同一個國家以內也同樣存在這種現象。

二、文獻回顧

Auty首先提出了“資源詛咒”這個概念,即豐裕的資源對于經濟增長并不是充分的有利條件,反而是一種限制。Sachs和Warner開創性的用實證檢驗對資源詛咒假說進行論證,他們以95個發展中國家1970年-1989年的數據為樣本進行回歸分析,發現自然資源稟賦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著顯著的負相關性,資源豐富的國家與地區經濟增長與資源稀缺的國家與地區相比較慢。國內學者對于能源部門所引起的“資源詛咒”效應,無論從國家層面還是地區層面都有相關的實證分析,如邵帥、齊中英(2008)通過面板數據模型對西部地區的能源資源詛咒效應進行了實證分析,指出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西部地區的能源開發與經濟增長之間有著顯著的負相關關系,多數省份豐裕的自然資源并未成為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反而制約了經濟增長。除此之外,有學者從理論上對“資源詛咒”效應進行探討,如Wenar(2007)認為引起該效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資源產權不清晰。邵帥、齊中英通過1991年-2006年的省際面板數據對西部地區的能源開發與經濟增長之間的相關性進行了分析,指出雖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前能源開發負向作用于對外開放度、科技創新和人力資本投入,但“資源詛咒”效應尚未明顯產生,而實施大開發后能源開發對科技創新和人力資本投入的負向作用有所增強,從而導致詛咒效應明顯出現。

三、我國不同省份自然資源開發與經濟發展的統計分析

(一)各省份資源開發與經濟發展水平對比分析

本文選取我國不同省份能源產量、GDP平均增長率和城鎮居民年均家庭可支配收入三個指標考察地區資源開發程度與經濟發展水平的關系,選取本文選取了1999―2009年10年間的歷史資料進行時間分析,以原煤、原油、天然氣來衡量自然資源開發程度。

GDP平均增長率=[ln(GDP2009)-ln(GDP1999)]/11

原煤、原油和天然氣產出為11年均值

能源產量=原煤產量×0.714t/t+原油產量×1.43t/t+天然氣產量×0.133t/1000m3(中科院折算公式),單位:萬噸標準煤

表1中的數據進行分析比較得出能源產量在全國排名前5名的省份分別是:山西、黑龍江、山東、河南和遼寧,其GDP的平均增長率全國排名分別為:4、8、15、16、6;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率排名分別為:2、19、8、4、3。可以看出,黑龍江能源開發全國排名遠高于遼寧,但其GDP增長率低于遼寧,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率也遠低于遼寧。山東、河南兩省跟遼寧相比,也存在類似的發展狀況。資源開發對資源依賴度大,相對制約了其經濟發展活力。

表1顯示海南資源匱乏,但其平均GDP增長率高出了比其資源相對要豐富的青海、重慶兩個省份。海南省的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率。青海省能源產量全國排倒數第二,其經濟增長排29。可以看出部分省分能源產量與平均GDP增長率保持一致. 表1充分說明我國部分省份資源詛咒效應明顯。

(二)各省份資源開發與經濟發展水平分析

在上面分析基礎上,本文進一步對我國資源開采排名前后各五名省份數據作進一步分析.表1對我國能源資源開采度靠前的五個省份作了能源產量與GDP平均增長率之間的關系列示。總體上,我國經濟增長跟能源資源開采度呈正比例關系。但個別省份跟其他省相比,資源詛咒效應顯著。表中還對對我國能源資源開采度靠前的五個省份作了能源產量與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率之間的關系分析。可以看出,以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率來度量資源詛咒效應更加有效。出現資源詛咒效應的省份明顯增多。說明自然資源開采多的地區中居民并沒有從中得到相應的好處,資源的開采并沒有帶來強區富民的效果。

表1還針對我國資源開采度最低的五個省份的能源產量、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進行列示,反映了能源產量排名后五位的省份能源產量和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與其他省份相比,能源產量相對較高的省份經濟發展水平并沒有呈現出相應的較高增長率。在這五個省份中,資源開采力度相對較大的省份同樣呈現出資源詛咒效應。

四、資源詛咒傳導機制及研究結論

(一)資源詛咒傳導機制

通過上述數據分析可以得出,我國某些省份自然資源富集度與經濟增長一定程度上呈現負相關關系。針對我國不同省份及區域經濟發展問題,有必要進一步明確資源詛咒傳導機制,以便使資源利用更加合理高效。有關資源詛咒傳機制,很多學者對其作出了一定的解釋:1.“荷蘭病”效應;2.自然資源對人力資源的影響;3.制度因素。

1.早期文獻認為“荷蘭病”效應是“資源詛咒”最主要的機制,自然資源通過擠出效應將勞動力、資本和技術從機械制造業中擠出;并通過資源類部門較高的工資吸引勞動力從機械制造業脫離,加入資源采掘和加工行業。自然資源的支出效應還能通過將大量的資源收益轉化成增加的總需求抬高實際匯率,削弱機械制造業部門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2.自然資源對人力資源的影響。

除“荷蘭病”外,自然資源對人力資本的影響也是詛咒發生的另一個重要機制。Learneretal.(1999)認為自然資源采掘要求物質資本而非人力資本,這會使教育系統在人力資本密集型制造業產生前還不能夠提供足夠的條件,從而影響經濟增長。自然資源豐富的地區,在大力發展資源行業時會重視物質資本而非人力資本,導致地區在教育的投入和人才的培養上的不重視。

3.制度因素。

Korhonen等人的研究認為導致“資源詛咒”的根本因素實際上是不合理的制度。當一個地方的天賦資源過剩時,人就會缺乏創新、增長的動力,特別是意外財富則更容易使人變懶。自然資源豐富型國家的資源優勢往往阻礙了政府的制度創新。也有學者認為資源豐富型發展中國家一般的存在著法制不健全,官僚治理能力低下,產權的不完整和模糊等等制度幼稚病。同時大多數國家的自然資源至少在名義上都歸國家所有,這無疑會導致大量的尋租行為和掠奪性開采。

(二)研究結論

本文對我國資源開發中存在的各省經濟層面的資源詛咒效應進行了描述性統計分析研究和圖表對照分析,在省際層面檢驗了自然資源開采和經濟發展水平的關系,驗證了資源詛咒現象的存在。從中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和啟示:

我國不同省份自然資源的開采與經濟發展水平成反方向變動關系,我國某些省份確實存在資源詛咒現象。主要作用機制有“荷蘭病”效應、人力資本的投入還有制度因素。通過圖表對照結果顯示,在影響經濟發展水平的因素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在我國不同省份對經濟發展的資源詛咒效應表現得最為明顯。因此,應該不斷提高我國城鄉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資源稟賦豐富的省份及地區擺脫資源詛咒的有效途徑。同時,各地區應該做到優化產業結構,注重利用資源紅利進行人力資本積累、技術和科技創新,提高租金管理的透明度以及從租金中提取建立公共基金等方式有助于租金的有效使用,改變粗放式的增長方式才是破解“資源詛咒”的法寶,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徐康寧,王劍.自然資源豐裕程度與經濟發展水平關系的研究[J].經濟研究,2006.

[2]邵帥,齊中英.西部地區的能源開發與經濟增長――基于“資源詛咒”假說的實證研究[J].經濟研究,2008(4).

[3]張亮亮.自然資源富集與經濟增長――一個基于資源詛咒假說的文獻綜述.

[4]胡援成,肖德勇.經濟發展門檻與經濟資源詛咒――基于我國省級層面面板數據實證研究[J].管理世界,2007.

[5]景普秋,王清憲.煤炭資源開發與區域經濟發展中的“福”與“禍”:基于山西的實證分析[J].中國工業經濟研究,2008.

篇(7)

1.對我國自然資源開發模式的反思

2.運用經濟手段進行環境管理的基本理論(蔣庭松等,1991,1991,1993)

3.我國自然資源開發環境管理的現行經濟手段及其評價

4.關于我國運用經濟手段進行自然資源開發環境管理的建議

摘要我國傳統的自然資源開發模式,由于采取自然資源無價、原材料低價的做法,使原材料價格不能反映自然資源開發的完全成本,從而不僅影響了自然資源開發企業的自身發展,造成了對自然資源的掠奪式開低效率利用和浪費,還造成了嚴重的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自然資源開發環境管理中的經濟手段,是以自然環境資源價值理論為基礎,采用征收稅費、押金、撥款和創造市場等方法,將自然資源開發的外部不經濟性內化到開發話動中,通過市場和價格機制促使企業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經濟手段與行政手段的區別是它注重效率。我國目前采用的經濟手段主要是:稅務、資源產業管理、土地管理和環境保護等部門征收的稅費,但存在著關系不清、缺少依據、作用不強、手段單調和挪用嚴重等問題,影響了其效果。筆者通過對經濟手段理論和實踐的分析,提出了如下建議:加強自然環境資源的價值與價格研究,核定主要自然資源的基準價值量;建立我國自然資源開發的資源稅費和生態環境稅費體系;制定自然資源開發項目費用—效益分析規范;取消補貼,提高原材料價格;實行自然資源開發權拍賣制度,建立開發權交易市場;建立自然資源保護基金。

關鍵詞:自然資源,環境管理,經濟手段

從產業劃分角度看,自然資源開發是第一產業。根據所開發的自然資源的性質不同,可將其劃分為兩類:一是利用生物資源的農業類開發,即傳統的農、林、牧、漁業;另一是利用非生物資源的工業類開發,即采掘業。由于第一產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而自然資源又是作為自然物的入以及整個生命系統所賴以生存的基礎,所以,不論是從經濟發展,還是從環境保護考慮,研究自然資源開發問題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1.對我國自然資源開發模式的反思

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經濟、技術落后的大國,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積聚財富的主要方式只能是大量開發自然資源,我國經濟仍只能是資源開發型的經濟。在實行資源開發型經濟發展模式時,我國采取壓低農副產品和原材料價格的做法,以刺激加工工業即第二產業的發展,從而帶動整個經濟的發展。如在七十年代,按當時匯率計算,國內原油價格僅相當于國際油價的26.4%,目前也只達到國際油價的77%(嚴緒朝等,1994)。這種做法在一定時期內起到了應有的作用,但從長遠看,則存在著嚴重的弊端。

1.1影響了自然資源開發企業的自身發展

產品低價造成自然資源開發企業長期低利、微利,甚至虧損,自身積累不足,難以提高生產技術水平,制約了自然資源開發企業的發展,又反過來影響了整個國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由于糧價低影響農民種糧積極性、農業基礎投人不足,已嚴重動搖了農業的基礎地位。再如,石油工業全行業到1991年底,累計負債余額達691億,資本負債率達到75%(嚴緒朝等,1994);國有重點煤礦1993年產煤4.6億噸,虧損高達50多億元,平均每噸原煤虧損達1087元(據王森浩1994年文推算)。

1.2造成了對自然資源的掠奪式開采、低效中利用和浪費

產品低價除了造成自然資源開發技術的落后外,還迫使企業在利益驅動下,亂采濫挖,采富棄貧,對自然資源進行掠奪式開采,破壞自然資源,造成嚴重浪費。如1990年,我國原煤產量10億多噸,竟消耗掉40多億噸煤炭儲量,回收率僅為25%;有的小煤窯采1噸煤竟丟掉8.9噸,回采率僅為10%(王和,1994)。另據對1800多個重要生產礦山的調查,70%的有用組分得到綜合開發利用的礦山僅占2%;有用組分有半數得到綜合開發利用的礦山只占15%;而75%的礦山其有用組分的回收率均在25%以下(國家計劃委員會國土規劃和地區經濟司等,1992)。

原材料低價在刺激加工工業利用自然資源的同時,也使企業不注重提高利用效率,在資源利用上處于高投入低產出的狀態,以巨大的自然資源消耗維持國民經濟的高速增長,造成了嚴重的浪費。目前,我國單位能源所創造的工業國民生產總值只相當于美國、法國的10.61%,前西德的9.09%,日本的7.56%,即使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相比,也是較低的,僅相當于印度的50%(世界資源研究所等,1993)。

1.3造成了嚴重的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

目前、我國約有1/3的耕地受到水上流失的危害,水土流失面積達150萬平方公里、占國土總面積的16%,每年流失土壤50億噸,其養分損失至少折商品肥4000萬噸,直接經濟損失上百億元,其他如沙化、鹽漬化損失也達100億元,草原退化面積接近1億公頃,并仍以每年100多萬公頃的速率在退化(曲格平,1989)。

森林覆蓋率僅為13.9%,人均林地面積不足0.12公頃,只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5%,并且每年以2-3%即230-345萬公頃的速度減少,我國3萬余種植物中有4、5千種正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脅,有的瀕臨滅絕(國家環境保護局,1987)。

資源開發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晉陜蒙接壤地區是我國的重要能源基地,這一地區的水土流失面積占全區總面積的86.5%,土壤侵蝕模數高達1-3萬噸/年,年向黃河輸沙量近4億噸左右,占向黃河輸沙量的1/4。神府、東勝礦區廢土廢渣堆積總量達6800多萬噸,其中有60%直接傾倒于河流,有的地方河道淤積,造成泄洪困難,帶來嚴重的生態問題。據測算,該礦區年環境成本為3819.6萬元,平均每生產1噸原煤的環境成本為1.05元(西安煤炭設計院,1990)。

我國正在實行由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歷史轉變,與這一新的經濟體制相適應,改革自然資源的開發

模式,利用經濟手段加強環境管理,減少資源開發的外部不經濟性,促進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2.運用經濟手段進行環境管理的基本理論(蔣庭松等,1991,1991,1993)

2.1環境管理經濟手段的理論基礎:自然環境資源價值論

我國長期實行原材料低價的資源開發政策,除了由于我國經濟基礎薄弱外,還因為理論認識上的一個錯誤,這就是片面地理解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認為自然資源是天然存在的,不是人類勞動的產物,沒有價值和價格。

其實,自然資源沒有價值并不是馬克思的本意。馬克思指出:“作為要素加人生產但不需要代價的自然要素,不論在生產中起什么作用,都不是作為資本的組成部分加人生產的……但是如果在發展的進程中,必需提供的產品比利用這種自然力所能生產出來的還要多,也就是說,如果必須在不利用這種自然力的情況下,或者說在人或人的勞動的協助下生產出這個追加產品,那末一個新的追加的要素就會加入到資本中[1]。”這說明,馬克思認為,自然力沒有價值存在一個界限,一旦超過這個界限,人類就要為此追加勞動,自然力也就具有價值。這是因為,自然環境資源的再生產過程,首先是自然再生產過程,在一定限度內,自然環境資源可以自然地更新、再生、恢復和增殖;但隨著人類活動的強化,其自然再生產已不能滿足人類的需要,人類必須付出勞動,這就使它具有社會再生產的性質。因而,自然環境資源的價值即為在其自然再生產能力之上,人類為維護、恢復、增殖自然環境資源所應付出的必要勞動時間。

馬克思說:“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制造某種使用價值所需要的勞動時間[2]。”由此可見,商品的價值是再生產商品所必需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因此,考察自然環境資源價值,應從生產以及再生產自然資源所“必需的”勞動而不是“實際付出的”勞動角度進行,才不會因為人類的歷史失誤而低估了自然環境資源的價值。

自然環境資源社會再生產所需要的勞動包括兩類,第一類是生態環境受到破壞后,為改善生態環境狀況而進行的勞動,如治理污染、治抄保水、植樹造林等,這類勞動可以稱為直接勞動;第二類是在某項自然資源開發行為發生前預見到其將對生產環境產生不利影響,為保護生態環境,改變該項行為本身所付出的勞動、或伴隨該行為發生的同時而附加的勞動等,如開發替代品、提高技術水平從而減少對生態環境資源的消耗等,這類勞動可以稱為間接勞動。

2.2環境管理經濟手段的作用機制:外部不經濟性的內化

根據環境經濟學理論,自然資源開發產品價格應當等于邊際生產成本(MPC)、邊際外部成本(MEC)與邊際使用者成本(MUC)之和.MPC是自然資源開發的邊際成本,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生產成本;MEC是在自然資源開發過程中所造成的生態破壞與環境污染的損失;MUC是由于現在開發自然資源而放棄的其未來效益和價值,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自然資源本身的價值。自然資源開發的環境管理經濟手段是通過各種方法,使這些成本能反映在原材料的價格中,從而通過市場和價格機制使資源開發活動循著有利于生態環境保護、持續發展的道路進行。

環境管理的經濟手段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收稅和收費。這是經濟手段最主要的表現形式,政府通過征收稅費而使環境成本和資源價值直接反映在產品價格中,也就是將外部不經濟性直接內化到資源開發生產過程中,從而刺激開發者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由于存在市場競爭機制,若開發者使用了超過社會所必要的、平均的自然資源消耗量,或其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程度超過了社會平均水平,則其付出的稅費(即反映在產品價格中的MEC和MUC)也就高,其個別勞動時間就會超過社會勞動時間,則在其將個別勞動轉化為社會勞動時,其利潤就會低于社會平均利潤;反之,若其自然資源消耗量、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都低于社會平均水平,則會獲得超額利潤,這就刺激企業不斷降低成本以追求更多的利潤,而當大多數開發者的MEC和MUC都下降時,整個社會的MEC和MUC也會相應下降。

押金制度。政府要求自然資源開發者在開發前交出一定數額的押金,當開發者按照一定要求對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予以恢復和補償,如植樹造林、復墾等以后,再將其返還,否則予以沒收。這實際是通過押金迫使開發者從事前述第二類自然環境資源再生產勞動,這樣該類再生產勞動也會反映在開發者的產品價格中,再通過競爭機制使其不斷降低對自然資源的消耗和對生態環境的使用。

政府撥款。政府對經濟上不能盈利的環境保護項目進行撥款補助,從而促進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這實際是由政府從事自然環境資源的第一類社會再生產活動。

創造市場。上述手段都是與價格有關的措施,而創造市場則是直接為環境商品創造一個市場,使其在市場上直接交換,最典型的創造市場是許可證交易。這一類經濟手段也是通過市場競爭機制,使自然資源的開發權和生態環境的使用權向經濟效率最高和環境效益最好的開發者配置。

2.3環境管理經濟手段的優點:效率

由于開發者之間存在著知識、技術水平、裝備條件等的差異,每個開發者有著不同的邊際成本,存在著不同的最佳自然資源開發水平和最佳環境污染水平。在采用行政手段進行環境管理時,往往會因“一刀切”而使開發者的資源開發量和污染水平高于或低于最佳水平,造成浪費,影響了效率;而經濟手段則通過市場機制使各種資源在不同開發者之間得到合理配置,使每個開發者的資源開發量和污染水平均達到最佳水平,由個體最優從而實現總體最優,提高了環境保護工作的效率。

3.我國自然資源開發環境管理的現行經濟手段及其評價

我國目前實行的經濟手段主要是征收稅費,具體有如下幾個方面:稅務部門征收的資源稅。《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規定:“國家對礦產資源實行有償開采。開采礦產資源,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資源稅和資源補償費。”《中華人民共國資源稅條例(草案)》規定了石油、煤炭、鹽等9個資源稅稅目。

資源產業管理部門的收費。如地質礦產部門征收的礦產資源費;水產部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規定征收的漁業資源增殖保護費;建設部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規定征收的地下水資源費;林業部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征收的林地補償費、伐除林木補償費、森林植被恢復費等。

土地管理部門征收的土地復墾保證金。

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征收的排污資。

某些地區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試行征收的生態環境補償費。如福建省對煤炭等礦產資源的開發征收環境補償費;江蘇省對集體礦山和個體采礦業征收礦產資源費和整治基金;廣西壯族自治區對鄉鎮集體礦山企業和個體采礦選礦征收排污費;山西、內蒙古

、湖北、陜西、新疆等省、自治區也制定了對自然資源開發征收生態環境補償費的有關政策,準備付諸實施。

上述各種經濟手段對于遏制自然資源開發造成的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籌集環境保護資金起到了一定作用,但還存在著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問題。

政出多門,缺少協調。如上所述,各個部門與自然資源開發有關的收費名目繁多,有的相互之間重復,有的缺乏法律依據,沒有得到明確的授權,這就削弱了國家作為自然環境資源所有者代表實現其價值的權威性,影響了這一手段的效果。

缺少科學依據,激勵作用不強。沒有根據自然環境資源的價值以及開發活動的損失為基礎制定收費費率,標準偏低,從而難以刺激開發者珍惜自然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手段單調。如上所述,運用的經濟手段絕大部分為征收稅費這一種,而其他經濟手段則運用甚少。

資金挪用嚴重。既然收取的費用是自然環境資源價值的體現,是自然資源產品成本的一部分,那么,為了維護自然環境資源的再生產,這些費用必須再投入到自然環境資源的恢復、保護與增殖項目中去,但被挪作它用的現象卻時有發生。挪用的另一個表現形式,也是最普遍、最不被人注意的形式是,根據管轄權限收費,安排使用。這就造成位于一地的開發者向在另一地的管轄者交費,這樣,當地自然環境資源的破壞就不能得到補償,這部分價值實際是被挪到別處使用了。

4.關于我國運用經濟手段進行自然資源開發環境管理的建議

4.1加強自然環境資源的價值與價格研究

自然環境資源的價值與價格研究,是運用經濟手段進行自然環境資源開發的環境管理的基礎,稅費及押金標準的制定,以及對交易市場的監督,都需要以自然環境資源的價值評估為依據。我國各級土地管理局組織力量,評定了城鎮土地的基準價格,作為土地交易、調控土地市場的依據。這是一個值得借鑒的做法,建議有關部門組織專家對我國主要自然資源的基準價值量進行評估,為管理和決策服務。

4.2理順各種收費的關系,建立我國自然資源開發的資源稅費和生態環境稅費體系根據自然資源開發產品的價格構成,從環境保護角度看,經濟手段所要影響的主要是MEC和MUC兩個部分。MEC部分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環境污染損失,通過排污費收取;一部分是生態破壞損失,通過擬議中的生態環境補償費收取,這便構成了自然資源開發的生態環境稅費體系,由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負責征收。MUC部分,以及部分屬于MPC的公共部分,則構成了自然資源開發的資源稅費體系,可由資源產業管理部門負責征收。建議根據這樣的體系構想,對現有收費進行清理,保證兩個體系之間、以及每個體系內部各項收費之間的關系明晰,并通過法律文件加以明確。

4.3強調費用—效益分析在自然資源開發項目評價中的地位

建議盡快制定和完善自然資源開發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規范,應對自然資源的價值、開發活動的效益及其生態環境破壞損失作全面估算,并進行比較,為項目決策提供依據,為項目成立后所要征收的資源稅費和生態環境稅費的確定提供依據。

4.4取消補貼、提高原材料價格

經濟手段的核心就是使自然資源開發產品即原材料的價格,反映開發過程的完全成本,因此,應當取消對資源開發的財政補貼,放松對原材料價格的政府控制,使價格能夠對資源開發者和利用者產生調節和刺激作用。也不必擔心由于原材料價格上漲而導致通貨膨脹,分析表明,真正由于原材料價格上漲而引起的成本推動型的物價上漲幅度較小,其最大彈性系數在0.6左右,即原料價格上漲1%,總體物價水平最多上漲0.6%;而且前面的分析表明,一個合理的價格體系最終是能夠導致成本下降,從而使物價水平下降的。

4.5綜合運用多種經濟手段

在征收自然資源開發的資源稅費和生態環境稅費的同時,應注意運用其他經濟手段,特別是為環境保護創造市場,如實行資源開發權拍賣和交易。對一些缺乏稅費征收標準或難以專門制定標準的開發項目,可在對資源進行價值評估的基礎上,對開發權進行招標拍賣,將拍賣所得資金作為生態環境的恢復費用;并逐步建立開發權的交易市場。

4.6建立自然資源保護基金

將征收的部分稅費集中起來,成立自然資源保護專項基金,資助自然資源的恢復與保護,替代資源的開發,以及自然資源的綜合利用等工作,促進環境保護產業的發展,象經營普通商品一樣經營自然環境資源這一特殊商品,使其不僅能維持簡單再生產,還能進行擴大再生產。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人妻巨大乳hd免费看| 18禁裸男晨勃露j毛网站| a级毛片无码免费真人久久| 毛片在线播放a| 四虎影视4hu4虎成人| 国产乱xxⅹxx国语对白| 香蕉久久av一区二区三区| 性色av极品无码专区亚洲| 美丽人妻被按摩中出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日韩少妇内射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久线在线观看| 天堂а√在线最新版中文在线 | 欧美大肥婆大肥bbbbb| 人妻在厨房被色诱 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被公侵犯的漂亮人妻|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 新国产三级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麻豆发布| 中国鲜肉gay高中xx禁18网站| 美女裸体十八禁免费网站| 短裙公车被强好爽h吃奶视频| 久久av无码精品人妻出轨|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搜索 | 国产xxxx做受视频|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手机麻豆 |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6| 国模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频这里精品99香蕉| 成人亚洲性情网站www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制服丝袜高跟|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高请|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日日| 欧美最猛性xxxx| 自慰被室友看见强行嗯啊男男| 亚洲午夜成人片|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久| 日韩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免费毛片全部不收费的| 孩交精品乱子片| 色翁荡息又大又硬又粗又视频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