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16 14:46:0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初中孩子的教育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論文摘要: 當前農村初中生家庭教育的主要類型有溺愛型、專制型、放任型、民主型。農村初中生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有父母學歷低、教育觀念落后、教育方式失當、教育影響不一致等。要解決這些問題,家長應提高素質、樹立家庭教育新理念、掌握科學的教育方式,同時家庭、學校、社會構建起“三教一體”的教育網絡。
初中階段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優秀的家庭教育能為初中生的未來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過去,我們較多地關注了城市初中生的家庭教育,城市初中生的家庭教育狀況得到了較大的改觀,但農村初中生的家庭教育卻令人擔憂。本文擬從農村初中生家庭教育的類型,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策略等方面進行研究。
一、農村初中生家庭教育的主要類型
農村初中生家庭教育的類型可分為溺愛型、專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四種。溺愛型的家長對孩子過分寵愛,嬌生慣養,百依百順,很少對孩子提出要求。這種教育方式妨礙了孩子的自主精神的培養和獨立生活技能的發展,容易使孩子形成自私、任性、懶惰、不思進取等不良性格特征。專制型的家長對孩子管教過于嚴厲,對其行為過多干涉和制止,孩子必須服從父母,沒有任何商量的余地。這種教育方式培養的孩子容易出現兩極分化:或是變得服從、壓抑、退縮,或是變得在家長面前和背后言行不一。放任型的家長不關心孩子的生活、學習和教育,采取放任自流的態度,即使孩子犯了錯誤,也不進行批評和引導。這種教育方式培養的孩子容易形成自由散漫、自以為是、冷酷等不良性格特征。民主型的家長能充分理解和尊重孩子,與孩子人格平等,關系融洽,對孩子理智施愛,愛嚴結合。這種教育方式給孩子創設了自由規范的發展空間,孩子往往充滿自信,有較好的自控能力和創新精神,樂觀向上,積極進取。
二、農村初中生家庭教育中家長存在的問題
(一)學歷低
目前,農村初中生的家長學歷普遍較低,初中及以下學歷的占60%。他們是經過人才篩選后剩下的。有的學者研究發現,父母文化程度越高越容易自覺采取正面、積極的教養方式,文化程度越低越容易采取負面、消極的教養方式。而農村初中生的家長所受的教育少,文化程度低,無法對子女進行科學的教育和有效的指導。家長在教育子女方面深感困惑。由于學歷低,家長對讀書學習沒興趣,家庭中缺少文化氛圍,相當一部分家長閑暇時間自娛自樂,沒有給孩子樹立學習的榜樣。在對農村家長的調查表明,回答“孩子做作業時你家的電視或電腦是開著還是關著?”的問題時,回答“沒注意過”的占12.95%,回答“開著,孩子有自己的房間學習”的占35.7%。
(二)教育觀念落后
農村初中生的家長教育觀念落后表現在發展觀、親子觀和教養觀三個層面。在發展觀層面上,一些家長不關注孩子的學習過程,只注重結果。腦子里只有分數,認為分數代表著孩子的一切,過于看重學習成績,單純用分數衡量孩子的發展。不少家長認為,只要孩子學習好,其他方面都不重要;如果學習不好,其他方面再好也無所謂。過分地看重孩子的成績,對孩子的發展缺乏全面認識。在親子觀層面上,許多家長把孩子看作自己的私有財產,認為教育孩子是自己的事情,把孩子的成長與自己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教養動機往往是養兒防老、光耀門庭;在教養觀層面上,一些家長有著“樹大自然直”的觀點,認為父母的責任就是把孩子養大,孩子小不懂事,長大了自然就變好,還有的家長認為“家長管養,學校管教”。這些觀點都是錯誤的,認識是行動的先導,錯誤的教育觀會影響家長對待孩子的態度和行為。
(三)教育方式失當
許多農村初中生的家長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孩子身上,盼望著孩子能夠實現自己的理想,出人頭地,當孩子不聽話或發展不盡如人意時,他們就會心灰意冷,不愿與孩子進行平等交流,而是動輒大喊大叫,令孩子不知所措。當孩子不聽話時,他們就會粗暴地責罵孩子。身教重于言教,久而久之,孩子可能也學會了以粗對粗,頂撞家長和老師。另外,農村初中生家長從事的主要是體力勞動,甚至有些還是重體力勞動,勞作一天下來,筋疲力盡,很難跟孩子和風細雨地交流。當子女不聽話或做錯事,甚至有時是被誤解時,許多家長都會采用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對子女狠狠訓斥,嚴厲懲罰。
(四)教育影響不一致
在農村,家庭幾代同堂的情況較多,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寵溺和父母的管教往往形成對立局面,甚至父親和母親有時也會不統一,嚴父慈母在中國的家教中是比較典型的形象。另外,有的家庭是雙親中收入高的一方只管賺錢,而把教育孩子的事完全交給另一方,而管孩子的這一方教育孩子比較隨意,帶有情緒性,心情愉快時,和孩子交流,反之,對孩子不理不問;也有的家庭,平時父母雙方外出打工時,把教育孩子的責任全托付給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農忙或逢年過節回來,再集中教育孩子。以上諸多情況往往會造成孩子的無所適從或盲從一方,使他們不能正確地分析和判斷事物。
三、改善農村初中生家庭教育的對策
(一)提高家長的素質
農村初中生家長的素質對孩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要想提高孩子的素質,提高家庭教育質量,首先應從提高家長的素質開始。農村初中要開辦家長學校,在農閑時間成立文化補習班,提高家長的文化素質。定期請有關專家和學者舉辦家庭教育講座,有針對性地對家長進行具體輔導,提高家長的教育素質。家長在學校的指導下,應自覺參加“家長學校”的文化補習和教育專業培訓,訂購家教報刊,學習教子理論。家長想要讓孩子喜歡讀書,自己首先要捧起書本來,身教重于言教,要給孩子樹立一個勤于學習、樂于學習的榜樣,與孩子一起成長,想方設法營造家庭學習的氛圍,使學習成為每個家庭必要的生活內容,從而構建學習型家庭,這樣家長才能更好地與孩子進行有效的交流和溝通。
(二)樹立家庭教育新理念
家庭教育新理念是農村初中生家長必備的教育素質,家長應樹立正確的發展觀、親子觀和教養觀。首先,家長要有正確的發展觀。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是綜合的,既要有一定的知識技能,更要有完善的人格,因此,家長要使孩子全面發展,使其綜合素質得以提升,并具有可持續發展的潛力。其次,家長要有正確的親子觀,要認識到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財產,而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每一位家長都應樹立“為國教子”而不是“為己教子”的觀念,把教育孩子看作是為社會盡義務,按照國家和社會的要求,把孩子塑造成為合格的社會公民。再次,家長要有科學的教養觀,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很容易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家長要做到教養結合,及時糾正,否則會使孩子形成“惡習”,要認識到樹大并非自然直,孩子要成為棟梁之材,家長必須隨時關注成長中的問題,合理地教育和引導。另外,家長還要認識到教育孩子是學校的工作,也是家長的職責,每一位家長要在養育孩子的同時,自覺承擔起教育責任,并主動與學校配合。
(三)掌握科學的教育方式
家庭教育的效果與教育方式是否科學密切相關。初中階段學生生理、心理發展尚未成熟,充滿著獨立性和依賴性、成熟性和幼稚性的矛盾,逆反心理強,如果得不到成人的理解和尊重,就容易心理反常,或煩躁不安,粗暴兇狠;或悶悶不樂,郁郁寡歡;或不聽勸告,與人對立;或公開反抗,桀驁不馴。每一位農村初中生的家長都要了解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在教育實踐中做到:以民主、平等的態度對待孩子,理解、尊重并善于與孩子溝通和交流。引導并幫助孩子解決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滿足其合理需要,同時對孩子提出明確要求,從而形成融洽的親子關系。在求知方面,要鼓勵孩子發揮主動性和創新精神,不斷探求新知;在品德修養方面,應要求孩子自覺按社會的道德行為規范約束自己,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而達到慎獨的境界。
(四)構建家庭、學校、社會“三教一體”的教育網絡
影響學生的因素分為家庭、學校和社會,這三者非常重要,單純地強調任何一方面而忽視其他方面都是錯誤的。但在這三者中,農村學校及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主動地去協調這三個方面。首先,指導學生有效地接受社會教育,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增強辨別能力。比如,要關注學生的上網情況。現代社會,想要讓孩子關掉網絡,像戒毒那樣戒網,是不可行的。處在網絡時代的老師與家長與其對孩子進行“追堵打壓”,不如順應時代潮流,正視現實,引導孩子健康、文明上網。其次,要積極地與家長溝通,指導家長的教育方式。要讓家長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能讓孩子成為“留守少年”,父母任何一方都不能只顧著掙錢而放棄對孩子的教育,要盡可能地親自教育孩子。父母雙方還要經常性地討論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教育立場、觀點應一致起來。另外,還要做好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工作,不能讓他們放松對孩子的要求,使家庭教育影響取得一致,否則孩子無所適從,這樣會抵消教育作用,甚至會產生副作用。總之,我們要使家庭、學校和社會三方面的教育影響一致起來,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教一體”的教育網絡,從而使這三個方面步調一致。
參考文獻:
[1]曾天德.當前初中生的問題行為及其對策[j].吉林教育科學·普教研究,2000,(5):11-14.
[摘 要]:小學到初中階段,是一個人從兒童到青少年的過度時期,這個時期的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對人的一生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作為一名優秀的班主任,應該與家長積極配合,為孩子們的成長把好這個重要關口。因此,在初一第一次半期考試后開一次家長會,使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相得益彰,是初中教育良性循環的開始,也是學生成長中的重中之重。
[關鍵詞]:小升初 家長會 家長工作
一、引言
當過初中班主任的老師都知道:初一的第一次半期考試成績,對學生和家長心理上造成的沖擊巨大,遠遠超出他們自身的想象。如何開好半期考試后的家長會,做好學生和家長在過渡時期心理上的銜接,是初中班主任工作中一個值得重點研究的課題。
眾所周知,我國目前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在小學階段,由于學生可以全部升入初中,無需通過考試的選拔,導致小學考試的評價功能和選拔功能趨于模糊,考試成績的區分度越來越小。在小學階段,大多數學生的語文和數學成績都在90分以上,畢業考試兩科成績均在80分以下的學生微乎其微。由于小學考試的評價功能和選拔功能的缺失,使得多數家長對剛剛升入初中的孩子盲目樂觀。然而,進入初中后,第一次半期考試的結果往往會給許多學生和家長的心理帶來極大的沖擊。根據作者近20年的教育教學經驗,初中的第一次半期考試,(即使考題再簡單)學生語文和數學上90分(也就是150分制的135分)的人數,一個班級往往不到一半。多數學生的成績集中在100分~110分附近(相當于小學百分制的70分左右),甚至部分學生會出現不及格的現象。家長們原本帶著一種很高的期望看著子女跨進初中,滿以為在小學階段成績不錯的孩子經過初中老師調教之后,成績突飛猛進,在以后的學習道路上凱歌高奏,捷報頻傳。可是,半期考試的分數一出來,他們發現孩子的成績和小學相比較,不升反降,落差巨大。這種落差讓很多對教育規律不了解的家長措手不及,甚至是當頭一棒。嚴峻的現實和他們最初的期待一旦發生碰撞,難免就會產生一些困惑和不理解。而一些抗挫能力差的孩子,在這種壓力面前,開始對學習產生恐懼或自卑心理,信心全無,成績從此急劇下滑,一蹶不振。
作為一名優秀的班主任,如何在問題出現的初始階段與學生尤其是家長進行良性的溝通,制定出應對策略?如何幫助家長們認清教育規律,使學生在學校和家庭教育形成的合力中激流勇進,這是我們班主任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因此,在這個時候,班主任召開一次家長會,針對小孩的現狀,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給家長作一些點撥,并與部分家長一道制定出有利于孩子發展的措施,讓家長重新看到希望,是很有必要的!
二、家長會召開前應提前做好的兩項準備工作
在家長會召開前,班主任要提前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第一,要對學生進行集體心理指導。第二,要與部分家長進行個別交流。對于學生的工作,班主任最好采取全班集體指導的方式來進行。要使學生明白,初中的學習方式和小學相比,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要讓他們意識到,初中階段承擔著為高中階段選拔人才的任務。因此,像小學那樣只憑一點小聰明就可取得好成績的時光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到了中學,取得優異成績的關鍵是要有一流的情商,要培養良好的自主學習的習慣,如果不注重學習習慣和方法的養成,注定會被激烈的競爭所淘汰。同時,也要讓他們明白,中學的競爭才剛剛拉開序幕,學習上的較量不是百米沖刺,而是“馬拉松”長跑,是一場意志力的較量,只有堅持不懈,才會笑到最后。
當然,班主任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還是要做好與部分家長的個別交流。不過,前一項工作做到位了,學生重新樹立了信心,一些良性的信息反饋到家長那里,家長的工作就好做多了。與家長的交流最好是班主任主動出擊,采取電話聯系的方式。溝通的對象主要有兩類家長:一類是小學成績相對較好,家長期望值較高,但本次半期成績卻不理想的學生的家長;第二類就是孩子成績在班上處于中等偏下的那部分學生的家長。在與家長交流、溝通的時候,只要我們老師帶著一顆為學生成長、成材傾情付出的誠摯之心,他們一定會為之感動,交流的氣氛自然就會變得親切而又融洽,曾經產生過的一些怨氣自然就會化解。當家長從班主任這里真切地感受到老師對孩子未來發展的那種從容的自信,他們會更加積極地配合班主任工作,學校與家庭教育的合力便會形成!在近20年的班主任工作中,關于家長工作,作者最大的心得是――和家長的交流并不需要太多華麗的辭藻和技巧,最重要的是愛心和真誠!
三、在家長會上應傳遞的幾點重要思想
在家長會上,班主任應給家長傳遞以下四點思想:
1.正確看待分數。對于這個問題,家長的認識存在兩種比較極端的趨向:一種是過于看重分數,一種是對分數不屑一顧。進入初中之后,知識點越來越密集,學習容量越來越大,考試的類型與小學階段相比也更多更復雜。其實,這正是學科知識逐漸向初三和高中知識體系靠攏的過程。所以,對于那些過分看重分數的學生家長,班主任需要勸導他們:千萬不要看到孩子的分數比小學時低,就憂心忡忡,心急如焚,盲目地抱怨孩子學習不認真,或者是老師沒教好。要讓他們知道,學生出現這樣的情況從教學規律上講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因為從小學升到初中,在知識和能力的要求上出現了一個比較大的跨度。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重點中學的學習氛圍中,老師考慮更多的不僅是分數,更重要的是分數背后的含金量。為了學生后續的發展,我們平常的教學訓練決不僅僅鎖定于中考,平常考試的難度和靈活度自然也會比中考略高一籌。班主任可以用事實告訴家長:每一年,我們參加中考的大多數學生,各科的成績都要比平常考試高出10到20分。這也說明,我們平常在教學中對知識的拓展和挖掘是相當到位的。然而,這些優勢在初一階段并不一定顯現得出來,但到了初三和高中,學生會更有后勁。同時,班主任還要讓那些過于看重分數的家長知道,孩子成績出現幾次波動是正常的,畢竟從各個小學來到重點中學就讀的學生數量眾多,競爭激烈;加上學生個體在生理、心理等方面的情況也不一樣。所以,當學生成績出現滑坡時,我們不妨與孩子一起找原因,進行深入、綜合的分析,然后對其進行鼓勵教育。因為對于一個自尊心較強、自覺性較好的孩子來說,一句鼓勵的話要比十句批評的話管用得多。
當然,為了確保班級良好學風的形成,班主任也要防止部分家長對于分數的認識走到另一個極端:對于孩子的成績不屑一顧。這樣的觀念在一些“后進生”的家長中普遍存在。這些家長通常認為,我孩子只要身體健康就行,成績好壞無所謂。甚至有些家長早就為孩子的將來打下了豐碩的物質基礎。面對這樣的家長,班主任應該提升家長對于孩子成長和成才的認識,讓他們知道學校教育重視的不僅僅是分數,更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意志品質的培養。這種意志品質就是面對困難的韌性,是一種持之以恒、迎難而上的心理品質。如果孩子在學習中形成了鍥而不舍,百折不撓的精神。我們有理由相信,無論將來他在哪個領域發展,都能打造出屬于自己的一份廣闊天地。
2.要更加注重對孩子的學習習慣和能力的培養。進入初中后,學科知識對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然而,學生的這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能力的養成需要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督促和配合。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說:“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習慣改變人的一生,習慣決定孩子的命運。因此,在家長會上,班主任可以現身說法,以實際經驗為例,向家長們強調培養良好學習習慣在中學階段的重要性。比如,班上這次半期考試成績最好的幾位同學,小學畢業成績并不算很高(和班上很多同學都差不多)。但班主任了解到,這幾位同學的家長和原來的小學老師一直比較注重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和能力的培養。雖然在小學階段,由于種種原因,考試沒有體現出它應有的評價功能,導致這些學生在小學階段的學習成績并不突出。但一進入中學,這種習慣和能力的巨大的優勢也就充分發揮出來了。因此,他們學習起來如魚得水,明顯超過了其他同學。同時,班主任要喚起家長的熱情和信心,告訴家長,經過一個月的觀察和了解,感覺到班上很多孩子思維潛質還不錯,有一定發展空間,但部分孩子自覺學習的習慣和那些優秀同學相比較,還有一定的差距,這也成為制約他們學習進步最主要的一個因素。另外,通過試卷分析也可以發現,孩子進初中以來所學的新知識掌握得并不差,但由于從小沒有養成一種嚴謹認真的習慣,過失性失分比較多,等等。接下來再安慰家長,雖然培養這種習慣和能力的最佳時期是在小學四年級前后,但“亡羊補牢,為時未晚。”通過初中階段的補救,使孩子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樣可以異軍突起,最終進入優生行列!因此,班主任應號召家長和老師密切配合,在孩子最關鍵的這三年,多傾注一些心血在他們身上;在孩子的習慣養成上多下一些工夫。班主任應讓家長們清楚地認識到,只要學校和家長堅持不懈地去付出,孩子的成才將是我們最大的回報!
在充分調動家長配合學校教育積極性的同時,班主任也不要忘記告誡家長對孩子的成才要抱有理性的態度,千萬不能操之過急,孩子的成績不代表一切。只要他的身心能得到健康發展,綜合素質能得到全面提高,那就是孩子之幸,家庭之幸,民族之幸。隨著將來年齡的增長,求知欲的不斷增強,他們的孩子完全可能后來者居上,成為出色的專業人才!總之,學校和家長都要樹立做人第一、學習第二的教育觀。對孩子因材施教,是小草,就讓他成為翠綠點綴大地;是大樹,就讓他成為棟梁撐起天空。
3.科學看待孩子進入初中后的變化,用人文關懷幫助孩子度過青春叛逆期。孩子進入初中后,隨著青春期的到來,會出現一系列的變化。比如,愛頂嘴、易沖動、很難與家長溝通、喜歡與人爭論,十分情緒化,等等。這些變化讓家長感到措手不及,毫無準備。但從孩子成長規律上看,這些變化都是正常的。可是,很多家長卻不明白這一點,他們會把孩子這個時期出現的種種問題歸咎到學校和老師身上,因此對學校教育產生不滿情緒。所以,在家長會上,班主任有必要跟家長一起學習有關教育學、心理學的一些基本理論,使家長能正確看待進入初中后孩子的變化。班主任應該讓家長知道:這些問題都是孩子進入青春期后,由于生理、心理的變化引起的,也是這個時期孩子思維的獨立性、求異性得到較大發展所決定的,是青春期孩子一種心理特征的反映,是人生第二次叛逆的具體表現,是大自然賦予給人的一種成長規律。
然而,“對于孩子的青春期教育,很多家長要么抱著無師自通的態度――那些知識不講也知道,要么采取鴕鳥政策――長大了自然就懂了,要么采取比較嚴厲的態度――發現苗頭立即制止。”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家庭教育中心主任閔樂夫認為,凡是輕視孩子,不尊重孩子的所感所想,都會影響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長。因此,班主任應該呼吁家長去理解孩子,用一種科學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成長和變化。對這個時期的孩子,在教育時要講方法,態度不要粗暴,語言不要挖苦,要講究分寸,講求藝術性,“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要給孩子一點自尊、自信以及自我的空間。同時,家長們還應該充分關注孩子的心理及情感變化,多與孩子談心,幫助孩子疏導心理,培養孩子良好的心態。有了良好的心態,學習更加愉快,心理也得到良好的發展。在糾正孩子的主要缺點時,一定要考慮成熟,選擇最佳時機和地點,把握好批評的尺度。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害怕“丟面子”,很容易有逆反心理。班主任要讓家長對自己的孩子進行賞識教育。因為――“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壞孩子是罵出來的。”要學會欣賞孩子,善于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如果我們能做到用人文關懷去幫助孩子,他們一定能順利渡過這段叛逆的青春期。
4.一定要注意教育的一致性。初中階段的學生處在一個特殊的心理時期。在這個時期,孩子的辨別能力還比較弱,他們不能把社會上的是是非非弄清楚,也不能完全理解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這就需要家長經常給孩子一些指示和告誡,給他明確的方向。在家庭教育中,家長一定要注意“口風”一致,不要爸爸這么說,媽媽卻那么說,這樣孩子就辨不清方向了。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對孩子的教育,家庭要與學校保持一致。否則,對于這些正逐步走向獨立,開始擁有反叛意識的孩子,會產生非常消極的后果。
另外,家長還要注意在家中營造良好的求知環境。著名心理學家張梅玲說得好:“父母的行為習慣是孩子學習的一本教材”,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因此,周末時,家長可多抽時間呆在家里陪孩子,通過自身讀書,看報,營造出一種學習的氛圍。這時,應避免不必要的家庭閑談。同時,應盡量避免在家中接待無知粗魯的人,使孩子能夠靜下心來,潛心學習。
四、結束語
小學到初中階段,孩子們在心理上處于一個非常特殊的過度時期。學校和家長應該意識到這一點,相應地改變對孩子的教育態度和方法。一名優秀的班主任在這個時候,應該及時架起一座幫助孩子與家長相互理解和溝通的橋梁,使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形成合力,幫助孩子們戰勝生活和學習中的困難,讓孩子順利度過危險期,以良好的思想精神狀態和扎實的知識儲備去迎接未來的挑戰。
剛升入初中階段的孩子,處在人生中最關鍵的十字路口。半期后一次成功的家長會將是一座橋梁。通過它,能使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形成良性互動;能使班主任和家長一起,做好孩子從小學升到初中在學習和心理上的銜接,把他們引向成功之路。
參考文獻:
[1]新成長學習研究機構主編.初中生如何全面完善學習習慣[M].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2008.3.
[2]青春期教育.家長應上第一課.中國教育報,2004-11-14.
【中圖分類號】 G636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16―0023―01
“教師并非教書,而是教育學生”葉圣陶先生的這句名言很好地詮釋了老師的責任與使命。每一位老師都需要關注孩子的心理發展,而班主任工作中有一項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初中階段學生正處于叛逆期,生理心理正發生著很大變化。來自社會、家庭、學校等各種因素又促使每一個孩子不同的心理特征。班主任工作中主要關注的是一些特殊群體孩子的成長,離異家庭孩子的心理問題就是重中之重,本文主要論述離異家庭孩子初中階段的心理問題。
一、離異家庭孩子的心理問題類型
1. 自卑抑郁型。這些孩子由于缺少父母,沒有完整的家庭而導致自卑、不自信、覺得自己不如人,把自己關在狹小的世界里,害怕和別人交流,內向、孤獨,時間久了如果不及時疏導就會產生抑郁,很可能出現自殺、報復等極端行為。在學校一些細節如果不能充分考慮這些孩子的感受,可能就會造成嚴重后果。孩子學習階段經常會有親子活動,一般父母和孩子會一起玩,這看似是一個非常好的活動,但卻有很大隱患,離異家庭的孩子呢?他們怎么辦?這些孩子本來就非常脆弱,在活動中他們看著別的同學其樂融融,自然會想到自己,如果不能妥善處理,會讓孩子產生巨大的心理陰影。
2. 放任粗暴型。這些孩子主要是父母雙方都沒有監管,或者是管不住。由于放任自流、,他們易爆易怒,情緒波動大。由于缺少監管,很多會混跡街頭、游戲成癮、夜不歸宿、打架斗毆。在學校自然不服從管理,違反紀律,如果不正確引導,可能會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3. 溫暖缺失型。離異家庭的孩子都缺少來自父母一方或雙方的關愛。初中階段孩子生理心理快速發育,青春期的他們會對異性產生好感,這些孩子相比其他孩子更缺少愛。所以當有同學對他們好時,很快便會投入別人的懷抱,他們很多會談戀愛。初中學生對愛還是比較朦朧,又缺乏保護意識,談戀愛不但會傷害雙方,而且有的處理不佳還會產生非常嚴重的后果。
二、離異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1. 應盡可能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即使是離異家庭,也應該盡最大努力給孩子創造好的成長壞境,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愛。父母感情有矛盾不可避免,但是在教育孩子這一塊應達成共識。溺愛、放任等做法是不可取的,最好的關愛就是陪伴,最好的教育就是言傳身教,父母對孩子的愛,一點一滴都在孩子的眼里。孩子在家里的時候,一方面是自己陪伴,陪伴孩子學習,孩子學習父母可以看書,還可以商量著和孩子的同學、好朋友和孩子一起學習,玩耍,這樣孩子會覺得溫馨,不覺得孤獨,慢慢地也就習慣了。父母一方帶孩子肯定會非常累,但是陪伴不能或缺 ,你的辛苦最好能讓孩子親身感受,這樣孩子會感恩父母。
2. 學校應給予更多關愛。除了家里,孩子在學校呆的時間最長,學校是個大家庭,孩子能否快樂健康的成長,首先這個家庭要溫暖。作為老師就要對離異家庭的孩子有更多的關愛,這種關愛中不能只談學習,應多傾聽孩子的心聲,與孩子用心交流。其實一個老師最大的成功不是學生能否考上清華北大,而是每一個孩子都能快樂健康成長。班主任要密切關注這些孩子的交往,引導一些品德優良的孩子多給予他們關心,最好能讓他們都成為好朋友。同齡孩子年齡相仿,志趣相投,沒有隔閡,往往更能打開他們的心結,走出心理的陰影。在一些班級活動中要鼓勵這些孩子多參與,甚至老師和他們一起玩,給予更多的溫暖。平時的一舉一動應給予充分關注,注重細節,多引導,及時疏導,積極溝通交流。
采用獨斷專制型教養方式的父母,他們對孩子提出的要求苛刻,不允許孩子討價還價,只要是孩子沒有達到自己設置的要求,就施以體罰。在這種教養方式下成長的孩子一般比較膽小、常受到焦慮現象的影響,容易形成逆反、報復的心理。在青春期這個階段的孩子逆反心理更為突出,所以初中生父母們應該要有一個很好的度量,不應對孩子過于苛刻,這很有可能會適得其反。(3)過分溺愛的教養方式采用這種教養方式的父母總把自己的孩子像雛鷹一樣保護的很好,急于滿足孩子的需求,過分寵愛嬌慣他們,對孩子的不恰當行為往往以孩子還小為借口,繼續放縱,疏于管教。這種教養方式往往讓孩子養成執拗、易激惹等個性。對于初中階段的孩子來說,他們尚未成熟的心理難以抵制社會中不良的誘惑,會出現攀比,不服管教,想混社會等一系列心理。所以,作為父母應對孩子加強管制與教育,不要讓寵愛成為覆滅孩子健康成長的種子。
二、拒絕忽視的教養方式
采用這種教養方式的父母對自己的孩子持否定態度,孩子一點點小挫折他們就會盲目的認為孩子不行,對孩子投入時間少,表現得漠不關心,聽之任之。這樣的孩子往往會把自己與外界封閉起來、形成孤僻、冷漠的個性,在其偶爾與人的交往中也會對他人充滿敵意。對于初中生來說,心理健康還受到學習壓力,考試焦慮等因素的影響,家長更應該多給以其關心幫助。
三、家庭教養方式對初中生心理健康發展的影響
1.初中生家庭教養方式對其認知發展的影響認知是表征個體認識理解和保存利用知識經驗的心理活動過程。在初中階段,孩子處在身心發展的第二高峰,其生理的逐漸成熟為認知的發展提供了足夠的物資基礎。這也就使得初中階段孩子的認知發展有著質的飛躍。所以家庭中父母的教養方式會對初中生認知的發展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2.初中生家庭教養方式對其人格發展的影響人格是構成個體思想,情感及行為的特有模式。這個獨特模式使我們區別于他人,在一定程度上從其性格上反應出來。有的人活波,有的人內斂,而有的人又暴躁等等。如果父母缺乏有效科學的教養方式,會造成其人格發展的弊端。一些調查研究中也反映出父母的教育觀念對孩子大的人格發展起著調節作用。3.初中生家庭教養方式對其行為發展的影響在初中生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如果采用支持、理解的教養方式會有助于初中生行為問題的減少;而采用拒絕、否認的教養方式會助長其不良行為。學習行為和社交行為也會受父母教養方式的影響。蔣獎的研究發現,青少年行為與父母教養的情感溫暖、理解呈負相關,與懲罰嚴厲、過分干涉、偏愛、過度保護呈正相關。生活中我們也能體會到,父母的鼓勵與支持會使孩子自信陽光,在與同學的交往中,往往較為主動。相對于忽視型的教養方式而言,父母的關注與指導教育能讓孩子在學習上取得優異的成績。4.初中生家庭教養方式對其社會化發展的影響社會化發展最重要的時期是青春期,社會化的順利發展會使個體對未來的生活具有適應性,具備處理好各種復雜社會生活問題的技巧。孩子因接受的家庭教養方式不同,其社會化的效果也不盡相同。在父母對孩子較為否定的環境中,孩子往往缺乏勇氣,懦弱,做我評價低,社會適應性較差。對孩子過于的溺愛,父母包辦一切的環境中的孩子這表現為依賴,自控力差。父母與孩子的交流有障礙的家庭中,孩子易產生孤僻性格,極端心理,會導致行為過失。
四、如何樹立正確的家庭教養方式
關鍵詞:家庭教育 現狀 改進 新課程 全面發展
“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養人這一極其細致的任務”。(蘇霍姆林斯基語)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學校一定要積極主動地做好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引導家長修正家庭教育中的偏差,把青少年培養成有能力、有創新的高素質人才。
家庭教育是社會教育的細胞,是一切教育之源,是培養思想品德高尚、心理健康、學習優秀人才的“一個學校”,是提高國民素質的基礎(彭佩云語)。為此,我對農村初中學生家庭教育的偏差作了調查、剖析,并對其偏差修正的策略作了粗淺的探究。
一、農村初中學生家庭教育偏差的現狀、原因
(一)家庭教育偏差的現狀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當今農村初中學生家庭教育到底是一個怎樣的現狀呢?我對農村初中學生家庭教育現狀組織了一次調查,調查結果表明家庭教育雖然取得了明顯成效,但也存在著嚴重的偏差,令人擔擾。主要表現有:(1)“是樹就成材,是草就燒柴”的信念,對孩子放任自流的占10.01%;(2)百依百順,百般袒護,過分溺愛嬌縱的占5.34%;(3)濫施懲罰或棍棒懲戒式的教育方法占5.21%;(4)把初中生當成籠中的小鳥、繩索下的寵物進行嚴苛管束的教育方法占15.73%;(5)父母離異缺乏家庭溫暖和教育的占10.4%;(6)家長與孩子缺乏情感交流,孩子得不到父母正確指導的占12.2%;(7)用大量的錢獎勵孩子,造成揮霍浪費,形成壞習慣,獎勵不當的占3.95%;(8)總是拿自己孩子的不足之處與別人的優點相比,攀比心強的占24.06%;(9)按家長的主觀意志要孩子學這學那,強制學習的占21.35%;(10)父母忙于事業,無暇顧及孩子的占10.42%。在調查中也發現,父母對怎樣教育孩子感到非常困惑,對孩子感到失望和灰心的家長很多很多。什么原因造成偏差和困惑呢?
(二)家庭教育偏差的原因
通過對家庭教育偏差的普遍性進行仔細的分析,認真的探究,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原因:
1、素養的偏低性。這里指的是家長文化素養的偏低性。據抽樣調查顯示,家長的文化層次結構是:大學文化占2.31%,高中文化占8.85%,初中文化占76.19%,小學文化占9.77%,小學末畢業的占2.76%。這種以初中、小學文化為主的家長群體,認為自己很難教育好孩子,于是采取撒手政策,把教育孩子全部擔子推給學校、班主任及任課教師。這是造成家庭教育偏差的重要因素。
2、觀念的落后性。在調查中發現許多家長缺乏“行行出狀元”的人才觀,缺乏“德、智、體諸方面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觀,,也缺乏“注重思想道德教育”、“言傳身教”、“獨立性的培養”等觀念,仍然是灌輸“家長權威”、“不讓孩子動一下手”、“孩子利益至上,處處維護孩子”、“教是教、做是做”等觀念。由此決定一部分家長教育言行無視青少年的身心發展規律,把青少年當作沒有獨立思想的個體,只知順向接受的活的器皿,處于家長掌控下的附屬物。一部分家長“過分溺愛”、“遷求放縱”,把孩子當成家庭中的“小太陽”、“小皇帝”,使孩子變得嬌生慣養、性格放縱或嬌橫、自我、孤立。家長中存在的這種極不科學和合理的觀念,是造成家庭教育偏差的根本原因。
3、認知的差異性。在對成績、思想表現相差不大的學生家長調查、采訪中發現,在教育孩子問題上往往有不同的態度和價值觀,主要表現在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上的認知差異,這是由于自身認知水平及所受教育程度差異的制約而造成的。如有的家長不惜血本、化大力氣對孩子進行教育投資,一心想開發其智力;有的對孩子做事不放心,干預過多、保護過多、包辦過多、控制過多;有的一心想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卻不清楚孩子的自信心該從哪些地方去培養;有的明知不能有攀比心理,可又遏止不住自己的內心,忍不住去攀比等。這是造成家庭教育偏差的主要因素。
4、方法的單一性。調查中發現約81.4%的家庭由于文化結構或家庭地域因素,直接導致在教育孩子時方法的單一性。如有的“重養輕教”,只是出錢給孩子吃和穿,對孩子的思想學習情況“不聞不問”或很不了解,處于“放任不管”狀態;有的“重智輕德”,只告誡孩子“要好好讀書,將來考上大學,別的事情不要管”,“不要做班干部”;有的“安分守己”,只囑咐孩子“要聽老師的話,不要去拈到別人”;有的“簡單粗暴”,平時很少同自己的子女“溝通”、“引導”,當子女出現違紀問題時,不是耐心疏導,而是訓斥,甚至錯誤地認為“打罵就能管住孩子”,“棍棒底下出孝子”這一粗暴的教育方式被這類家長奉為金科玉律。這是造成家庭教育偏差的又一重要緣由。
5、家庭的特殊性。這里指的是由于家庭形態出現“分化”,造成家庭殘缺或組合的特殊性。離異后的單親家庭教育容易走向兩個極端:有的家長為了補償孩子失去的父愛或母愛,而溺愛孩子。有的家長因心理受到挫折后,頻繁地參加社會娛樂活動,把教育孩子放在一邊;或者面臨重新組建家庭,而對孩子放任自流,重新組織的家庭,由于成員情感的復雜性,使家庭教育缺少了親和性。這是造成家庭教育偏差的特殊因素。
二、家庭教育偏差的修正策略
“學校應當指導家庭”。(馬卡連柯語)學校要把學生培養成“四有”新人,必須“把家長希望子女成才的迫切愿望……引導到正確的方向上來。”(語)我認為修正家庭教育的偏差主要可以采取以下的對策:
策略一:提高家長教育通識、開展親職教育活動
所謂“親職教育就是父母教育”。(方建移語)因為家庭教育的任務首先是父母教育,而父母教育又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和基礎。親職教育通過實現父母素質的提高,以保證家庭教育的成功。
1、專題講座(營養式學習)。孔子曰:“好學進乎知”。父母要從容地面對孩子成長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首先必須加強學習。當孩子出現了問題,再去學習,要解決其問題就會多走彎路,正如病急亂投醫,即使花費很多心血,其收效也不大。因此,學校要每學期召開全體學生家長會、年級段學生家長會、班級學生家長會各一次,舉辦“心理學、教育學、人才學、社會學及提高父母自身素質、育兒方式、管教態度”等相關知識系列講座。這種營養式的學習,是父母提升自己,“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手段,也能達到診治孩子問題和預防孩子問題的目的。
2、團隊訓練(助長式的練習)。如果說學校每學期各舉行一次講座,著重于廣泛、普遍的家教知識、理念的傳播,那么小范圍班級部分學生家長的團體互動訓練是一種助長式的有關父母育兒能力、技巧的實質性的練習。如針對“怎樣提高親子溝通及參與孩子學習的能力”、“怎樣對待孩子的頑皮行為”、“怎樣使孩子更有約束力”等主題進行具體策略的探討和能力、技巧的練習。這種理論聯系實際的實質性的練習,能使更多的家長受益,并在育兒時以改善策略,提高修正家庭教育偏差的效益。
3、親子同修(綜合式的教育)。父母教育的過程是父母和孩子互動交往,互相學習,共同成長的過程。親子同修可通過父母與子女共同參加家長會、共同學習、共同勞動、共同服務于社區等形式。在親子活動的過程中,由于父母與孩子處在平等的位置上,這樣父母既可以把握孩子的脈搏,找到啟發孩子的切入口,又能更好地了解孩子,學習孩子,走進孩子的心靈世界,使自己的教育貼近子女需求,尋找到教子的智慧和良方。親子同修不僅能促進親子溝通,形成良好的親子關系,而且是修正家庭教育偏差成功的關鍵,也是教育的秘訣。
4、個案輔導(論病式的改變)。正如“幸福的家庭大都相似,不幸的家庭各不相同”,家庭教育在預防階段需要注意共性。當孩子的問題一旦到了診治階段,父母就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針下藥進行診治。如某學生成績差,行為習慣又差,了解到其家長是典型的“放任型”和“棍棒型”的教子方式,于是,進行個案輔導,與家長一起仔細分析此學生的情況,以及其所采取的教育方式的危害,還要詳細指導其科學教育子女的方法。
策略二:辦好家長學校,形成教育合力
“學校組織的家庭教育活動有家訪、家長會、家長學校的學習等活動。”(方建移語)我認為:辦好家長學校是父母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重要形式,又是學校與家長相互溝通,形成教育合力,修正家庭教育偏差的重要途徑。
1、堅持定期開課和不定期開課相結合。家長學校的開課要能吸引家長,逐步變要求家長來,為家長自己要來。講課的主講人要認真研究家長、家庭及教育的情況,要仔細備課,做到講課切合實際,有針對性,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具體生動,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如進行“家庭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溝通”的定期講課(一學期兩次),分四講:第一講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第二講:溝通的內容。第三講:溝通的方法。第四講:溝通的態度。家長學以致用,掌握溝通方法,使家長和孩子談得攏、合得來,孩子的學習成績上升,品行更好。同時到社區、各村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典型問題進行不定期的開課,與家長進行面對面的交流。這種做法可增進家長與學校的溝通,使家庭教育偏差得到及時有效的修正。
2、堅持學校重點指導和家長“現身說法”相結合。當前“父母難為”是現代父母的共同心聲,據分析主要是由家長在教養子女時出現偏差所造成的。針對少數學生存在的品行、學習習慣問題及單親教育問題,可邀請這部分家長來校并對其作重點指導,如“怎樣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如何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等。與此同時,請家庭教育成功的家長在家長學校上課時現身說法,進行家庭教育體會交流,使家長們聽后受到啟發和鼓舞,從而促進其教育水平的提高。
3、堅持家訪和訪校相結合。家訪和訪校是家庭與學校建立情同手足密切關系、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途徑之一,能有的放矢、切中要害地修正家庭教育的偏差。家訪時教師要與家長交流孩子各方面的情況及討論有針對性的教育措施,并要做好記錄,便于教師總結經驗。另外,還要歡迎家長來訪校。學校公示每星期某日為“家長接待日”,并由校長、德育處干部、教師接待,接受家長的咨詢。還要不定期邀請家長到校參加“一日開放”活動,讓家長走進課堂,了解自己孩子在校學習、生活等情況,以便協同學校進行教育。
4、堅持表彰先進和推廣經驗相結合。“世界是通過形象進入人的意識……生活中鮮明的形象對于他們思想的影響越強烈”。(蘇霍姆林斯基語)堅持表彰先進和推廣先進經驗是最親切、最形象、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因此,學校要每年評比“優秀家長學員”。同時請他們總結經驗,又請他們在家長會、家長學校里與其它家長交流,把他們的先進事跡編印成冊,贈送給家長,積極推廣其先進經驗。這樣能深深吸引其他家長,使他們爭相效仿,互相促進,從而達到共同修正家庭教育偏差之目的。
策略三:開設心理輔導室,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一位專家曾經一針見血地指出:21世紀的競爭不是金錢和權力的競爭,而是心理素質的競爭。因此,家庭教育中加強初中生的心理素質教育,是初中生良好人格的塑造和健康成長的一個重要條件。學校可根據家庭教育自身特點,由心理輔導室擔任修正家庭教育偏差的任務。
1、精心開設心理輔導課,不斷提高家長心理素質。在日常生活中,家庭的環境、氣氛、家庭人員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從不同角度,全方位地對孩子心理進行著潛移默化的熏陶。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家長無論是無意識,還是有意識的言行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作風,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直接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如果家長不注意教育過程的示范作用,這樣的教育很難達到預期效果。通過心理輔導課,使家長懂得要教育出有健康心理,高素質的人才,家長應該不斷提高自己思想道德、文化業務素質;平時家長又要以高尚的精神、道德和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自我、完善自我,及時修正家庭教育中的偏差,要真正成為孩子的楷模”。“身教重于言教”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修正家庭教育偏差的方式。
2、創設良好的家庭氛圍,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研究表明:在民主和睦的文明家庭中撫養的孩子,表現出情緒穩定、情感豐富、細膩、性格開朗、團結友愛、有自信心等特征。
在家庭教育中,孩子始終不是一個消極的被動者,所以在教育過程中要講究藝術。如學生家長對子女的期望普遍較高,對其子女造成了較大的心理壓力,有的甚至產生厭學情緒。為此,心理輔導室教師可通過 “父母良好的動機與人才的成長”、 “要善于鼓勵孩子,尊重孩子的自尊心”、“注意傾聽孩子意見和見解,引導孩子學會自我心理保健……”等系列輔導課,使家長懂得家庭教育要遵循初中生身心發展特點,因材施教,在家庭教育偏差修正中自覺做到了解自我,包括自己的長處、興趣、能力,性格的不足及缺陷;接受自我,既不過高地估計自己,也不自欺欺人,認識現實,正視逆境,具有遇事不亂、應付自如的心理品質;如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創設一些利于孩子意志磨練的情景,引導孩子不斷樹立目標,并讓他們自主地發展興趣愛好。在和諧的家庭氛圍里,家長的教育偏差就能降到最底限度,孩子健全的人格逐漸形成。
3、發揮心理輔導室的效能,及時矯正學生心理問題。心理輔導室首先要營造一個安靜、溫馨、親切的氛圍,這樣有利于穩定學生的情緒,使其心態盡快恢復正常;其次,輔導教師要具有扎實的輔導專業知識,能有步驟地引導學生說出心里話,將談話盡快切入主題;再次,允許學生保留一定的隱私空間,從不追根究底,也不挫傷學生的心靈。這樣心理輔導室就成了受家庭教育偏差的學生或問題學生渴望解決心理問題的樂園,使他們信心倍增。
“家庭教育是家庭永恒的功能”。站在大教育的角度看,家庭教育在整個教育中是內容最廣泛的教育,是整個教育的基礎,是一個“終身教育”。要修正家庭教育的偏差“今后的路程更長”。只要我們咬定青山不放松,家庭教育偏差的修正一定能達到理想的境界,而且家庭教育必將展現出一片亮麗的天空和美好的明天!
參考文獻:
《現代教育理論與實踐》 賴志奎、方善森主編 杭州大學出版社1999年2月第三版
《教育心理學》 邵瑞珍主編 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1988年4月第一版
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應從學校、家庭、社會三個方面切入,著眼于初中生的成長,讓他們形成良好的認識與道德判斷,讓他們真正在“愛的搖籃”中成長。從而形成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1.學校方面。盡管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應從學校、家庭、社會三個方面抓起,但不可否認,在初中生這個年齡階段中,他們在學校的時間最長。校園是學生學習的地方,于是好多學校只認準了這一個道理,將學生的學習成績抓得非常好,也的確培養出了非常多成績十分優秀的學生。然而學校教育不僅僅是知識方面的傳授,從培養學生全面發展方面來講,片面地強調學生的學科知識而忽視他們的思想品德發展是十分落后的。思想品德課程,應是培養學生思想品德的最好形式,構建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靈活教育體系,與時俱進地構建知識、生活、情感相融合的思想品德教育體系,以生活來感化,以情感來教化,讓學生明白思想品德教育課程是門有趣的課程,是服務于生活的課程,更是有益于身心發展的課程。
2.家庭方面。“無論孩子多大,在父母心目中都是長不大的。”這句話充滿了父母對孩子無私的愛。作為父母應當為孩子提供必需的物質基礎,更重要的是對孩子的言傳身教。父母的威信與愛是要從一點一滴的小事中建立起來的,每一個細節處理不當,都會毀滅孩子對事物的認知。盡管學生在學校的時間最長,然而對孩子的影響父母卻是占據第一位的。試想一下自私自利的父母又怎能培養出具有愛心的孩子呢?因此,父母應當從孩子的身心發展角度出發,真正地做到為孩子好。而不僅僅是提供給他們豐富的物質資源,而缺失思想品德上的教育。在工作之余,多陪伴孩子,注意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密切關注自己孩子的成長,為他們指引正確的人生之路,從而避免他們走彎路。
新加坡電影《小孩不笨》以三位小男孩的成長為題,記錄他們在學校內外的生活,劇情構思巧妙,讓人在捧腹大笑的同時又引人深思。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孩不笨觀后心得感想初中范文,感謝您的欣賞。
小孩不笨觀后心得感想初中范文1看完《小孩不笨》之后,心里頗有感觸。感觸之余,我想起了現代的家庭教育問題。
父母都認為,只要按照他們安排去做,去參加各種各樣的輔導班,在小考、中考、高考中都能取得勝利,成為值得他們驕傲的“天才”,他們的家庭教育就是成功的,其實,父母們有反思過嗎?這種所謂的“天才培養模式”到底是不是成功的家庭教育呢?
在《小孩不笨》這一影片中,我們都能很清楚地看到,父母一味要求孩子的高成績,最后導致了成才被學校退學,學謙成了學校觸犯校規的學生,這難道與家庭教育脫得了關系?
父母認為只有高成績的孩子才算好孩子,只有高成績的孩子將來才能有出息。因此,他們不允許孩子發展其他與學習無關的愛好。在影片中,杰利作為演講的主角,卻邀請不了父母來聽講座,因為他的父母認為這是很不正經的事;在父親節時,學謙用平時省下來的零錢去買了一刮須刀給父親,卻遭來了母親的挨罵,不好好學習整天只知道亂花錢,成才因為華文考不好,被父親知道卻招來了一身痛打……久而久之,小孩不再敢把自己那些與學習無關的想法告訴父母,代溝逐漸擴大以到那種無法溝通的地步。然而,父母還過份自信,認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這一切都是對的。
隨著社會的發展,鞭打教育似乎成了有效的家庭教育方式,在《小孩不笨》中經常看到成才被父親拳打腳踢,學謙時常被母親指著鼻子罵。在現代生活中,更有狼爸虎媽的鮮明例子。()試問,在打罵中成長的孩子,他們有何快樂可言?父母的暴力在他們的童年留下的陰影,是一所北大就能抹去的嗎?
在《小孩不笨》的結局里,學謙的媽媽辭去了總編的職位,理由是要回家管教孩子,因為她意識到,她要時間去了解孩子,從中摸索出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
我們從一出生就是個人,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一個大寫的人,而不是一臺只會為成績而學習考試的機器,童年時期的孩子是充滿活力與想象力的,父母應該按孩子的興趣,由孩子自由發展,培養孩子獨立的人格和思想,讓孩子擁有享受快樂人生的權利。
然而,這里所說的“自由”發展,是“相對自由”,并不是父母可以縱任孩子一切習慣發展,甚至是壞習慣也不加管教,如果一切任由孩子順從孩子,那只是溺愛孩子,如果說狼爸虎媽教是一個極端,則這種溺愛式的教育則是另一個極端。李天一被判了__年則是溺愛教育的惡果。
因此,父母應該重視孩子的家庭教育。尊重孩子的個性,在管教的同時,給孩子一定的自由發展空間,父母應該做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引導人,而不是壓迫孩子發展的壓迫者,努力讓孩子快樂成長。
小孩不笨觀后心得感想初中范文2“小孩不笨”,這四個字聽起來很新穎。
我是懷著一種期待的心情看完這部電一影的。
故事情節很緊湊,催人淚下。
電一影講述了三個孩子由好變壞,由壞變好的幾個經典場景。反映了信息社會,許多家庭面臨的一個現實問題:父母忙工作,忙賺錢,缺少同孩子溝通一交一流。
即使是有限的幾次一交一流,也不過是:父母說,孩子聽,照著做。在大人們看來,這樣就算是溝通、教育了。
看小孩杰利的演出,父母認為是無聊之舉……
哥哥杰利博客寫得好,父母也認為是沒用的折騰……
學謙體育好,喜歡拳擊,卻遭到父親的暴打……
……凡此種種,代溝越來越深,越來越寬,差點就釀成了悲劇。好在劇中父母老師覺醒很快,才皆大歡喜,以令人振奮的喜劇結局。
由電一影的目光看現實,我覺得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思考。
在我的同學中,有很多人真的很了不起,有很多的優點,但就是被家長老師忽略了。大人的觀點很唯一,也很統一,就是一個答案:讀書讀得棒才是真的棒,其余的都是假的,不值一提。
為此,家長心甘情愿,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去給孩子補一習一,而從來不會問孩子愿不愿意。很多時候是事與愿違,有的甚至適得其反,把孩子對學一習一僅存的最后一絲興趣,也給磨滅了,還 有什么成績可言?
另外,孩子由好變壞,也有父母自身的原因。
父母該反省:有同孩子進行心理溝通的經歷嗎?能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處理一些問題嗎?是不是經常同小孩做溝通,是不是不斷的改進一交一流的方式,以求更好的效果?
我堅信成才父親的那句話:“世上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
是的,童心生來就很純潔,可塑一性一也很強。由于父母的忽略,會慢慢變遲鈍,甚至麻木。這時的“家”已經不再是家,而只是睡覺的房子了。
最后我想說:不管工作有多忙,為人父母,請多一抽一點時間陪陪孩子吧。他們缺少那份一愛一,那份沉甸甸的一愛一!
小孩不笨觀后心得感想初中范文3古人云:“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教不學,兒之錯。”是啊!教育好孩子就和我們的生命一樣的重要,怎樣教育好我們的孩子呢?與其說孩子是一張白紙,不如說孩子是一本書,是一本難以讀懂的書,只有我們作為父母的用心去解讀,在他們成長過程中慢慢地摸索、研究和教育,我們才會品味出書中奧妙和樂趣。
“天底下沒有教不會的小孩,只有不會教的父母。”《小孩不笨2》電影里的這句話說得非常好。眾多父母沉沒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急迫思想上,他們一味地認為,我們如此艱辛拼命地賺錢,作為孩子就應該聽從父母的,除了讀書還是讀書,從來都不會打開孩子的心扉,他們的心聲難得以向父母傾訴,往往正當想表訴時,三言兩語就打斷。代溝就這樣不知不覺形成。影片中的湯姆就是個例子,叛逆之心越來越強,一發不可收拾。父母對他失望,孰不知他對父母失望更甚。導致與一些社會小混交上朋友,不僅被別人利用騙去偷東西,還被勒索,不得不去搶一個老奶奶的項鏈,后來良心發現趕緊將項鏈送還,眼看就要被送去警察局,湯姆父母情急之下當著眾人的面下跪求情,真乃可憐天下父母心啊!最終善良的老奶奶給了湯姆一個重新改正的機會。湯姆的父母發現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錯了,能及時糾正、改變,特別是對湯姆和杰瑞越來越重視,并用真誠的善意與他們交朋友,還去觀看了杰瑞的演出,給予杰瑞贊賞、鼓勵,讓杰瑞體驗到進步的快樂。
《小孩不笨2》透過杰瑞和湯姆成長的故事,告訴我們轉換角色的重要性,孩子們不單是需要關懷和愛心,他們也期待父母親給予他們賞識和肯定。作為父母,遇到問題,我們要多做換位思考,自我反悟過錯的原因。我們不要做只會一味地譴責孩子,唉聲怨氣整天都籠罩著他們,認定他們是朽木不可雕;我們更不要只看到孩子的缺點,不會撲捉孩子的亮點,與孩子的溝通難以上青天。溝通從心靈開始,與他們搭起一座橋梁,降下身份做他們的朋友,多賞識他們、包容他們,肯定他們。當你親近了孩子,你會發現,其實孩子的要求并不高,他們所期待的有時只需一句贊揚、一聲關懷、一分肯定。當你這樣去做了,你更會發現,他們并不象你想象的那樣“壞”,不僅如此,有時他們還會給你莫大的驚喜。
“每個人心中都應該有一把鑰匙。”影片中郝老師說的一句經典話語。死板的符老師就是從這句話中悟出道理改變了自己的教育方法,找到了開啟學生心中的鑰匙,并成為學生的朋友。我們要好好把握這把鑰匙,找對方法,不斷完善,輕松開啟孩子們純潔的心房。
小孩不笨觀后心得感想初中范文4小孩不笨?會嗎,要說小孩笨,可沒好果子吃,再者說,每個人都有童年,難道每個人都笨了好幾年?
《小孩不笨2》雖以此命名,卻是圍繞著兩個家庭的轉變呈現了感人至深也發人深思的一部影片,既搞笑又精彩。
據說此片導演是在聽完賞識教育的課程后,靈感頓時涌現,拍下了這樣好的影片。自然,中間融貫了賞識教育的理念,主線也環繞家庭教育展開。
話說有一戶家庭,一家五口,爸媽是典型的上班族,不過薪水倒是挺高,等價的,他們早出晚歸,無暇真正地教育孩子,陪孩子。家中有倆小孩,一個念初中,一個上小學。大的沾染惡習,小的鬧劇連連。就像片中,小主人公被同學惡作劇,與一位女生親嘴,睡在了一起。第二天,惡作劇的一群小孩告訴他女生懷孕了,小主人公涉世未深,信以為真,擔驚受怕。一次偶然的機會,聽說吃一種水果會墮胎,便買了六七袋逼著女生吃下,結果,女生吃壞了肚子,去看醫生。小主人公還問醫生:“孩子怎么樣了?”真實叫人笑破肚子。
照理來說,這么天真的孩子自然乖巧。可他竟會偷錢,為什么?原來,他過幾個星期要演出,希望父母來觀看。結果留便條給父母,多次交涉都以失敗告終。于是決定用五百元買爸爸的一小時……
終于傾盡能力湊到了五百元,含有偷來的,卻因為哥哥闖下了大禍借給了哥哥。
一系列家庭教育的疏忽釀下的禍。終于在后來,父母意識到了嚴重的現態,媽媽辭了職來管教孩子,但步入深淵的兒子無力自拔。真正感化他的是他為了湊錢偷了一位老婆婆的項鏈,被群眾追打。父親通過可視電話發現后,毅然放棄升遷的機會和10%的股份,去救兒子。父親與老婆婆好說歹說,最后跪了下去,打動了老婆婆,也讓兒子改邪歸正。最后獲得圓滿結局。
我的感想有許多,有一點是我認為這種家庭狀況,孩子與其顧自興嘆,不如拼搏努力一番好,為此向父母軟磨硬泡也好呀!
其他的,還是父母的教育了,再忙不能忘了孩子,教好孩子才是最寶貴的財富。炒任何一支股票都不如孩子這支股有潛力,這支股你肯炒,就永遠是黑馬!
小孩不笨觀后心得感想初中范文520__年3月6日我們全校老師在電教室一起觀看了小孩不笨的影片,因為時間的關系我們沒有即時看完,剩下的內容各自找時間觀看,現在我終于把小孩不笨看完了,看后真得有很大的感觸,故事的內容豐富、精彩,每一個故事都打動人心,讓人看了有時捧腹大笑,有時情不自禁地留下眼淚,這是一部很有教育意義的影片,如果可以讓學生與家長一齊觀看就更好了,我相信看了這部影片后學生和家長們一定會收獲不少。
想起影片中的每一個情節,都讓我非常深刻,難忘。影片中講到的父母不懂得好何教育自已的子女,有些父母的教育方法用得不當,往往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傷害。就如第一部講到國彬這個小朋友的故事,從小國彬就是很愛畫畫,但是她的母親就覺得他畫畫沒有用,不準他畫畫,每天都逼著他學習,而且學得不好父母又打又罵,這樣不但埋沒了孩子畫畫的天份,而且也打擊了孩子學習的興趣,孩子沒有興趣當然就學不好,但是也不能全怪父母,因為天底下哪一個父母不想自已的孩子成長呢?只是有些時候他們用的方法不當。只有掌握好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地教育孩子,找到適合孩子學習的學習方法,才能教育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