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傳統茶文化論文

傳統茶文化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2-11-06 11:54:4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傳統茶文化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傳統茶文化論文

篇(1)

一、論文一般格式:

1、題目。應能概括整個論文最重要的內容,言簡意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

論文摘要和關鍵詞。

2、論文摘要應闡述學位論文的主要觀點。說明本論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結論。盡可能保留原論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論文的創造性成果和新見解。而不應是各章節標題的簡單羅列。摘要以500字左右為宜。

關鍵詞是能反映論文主旨最關鍵的詞句,一般3-5個。

3、目錄。既是論文的提綱,也是論文組成部分的小標題,應標注相應頁碼。

4、引言(或序言)。內容應包括本研究領域的國內外現狀,本論文所要解決的問題及這項研究工作在經濟建設、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等方面的理論意義與實用價值。

5、正文。是畢業論文的主體。

6、結論。論文結論要求明確、精煉、完整,應闡明自己的創造性成果或新見解,以及在本領域的意義。

7、參考文獻和注釋。按論文中所引用文獻或注釋編號的順序列在論文正文之后,參考文獻之前。圖表或數據必須注明來源和出處。

(參考文獻是期刊時,書寫格式為:

[編號]、作者、文章題目、期刊名(外文可縮寫)、年份、卷號、期數、頁碼。

參考文獻是圖書時,書寫格式為:

[編號]、作者、書名、出版單位、年份、版次、頁碼。)

8、附錄。包括放在正文內過份冗長的公式推導,以備他人閱讀方便所需的輔數學工具、重復性數據圖表、論文使用的符號意義、單位縮寫、程序全文及有關說明等。

二:論文格式要求:

1、裝訂順序:目錄--內容提要--正文--參考文獻--寫作過程情況表--指導教師評議表

參考文獻應另起一頁。

紙張型號:A4紙。A4210×297毫米

論文份數:一式三份。

其他(調查報告、學習心得):一律要求打印。

2、論文的封面由學校統一提供。(或聽老師的安排)

3、論文格式的字體:各類標題(包括“參考文獻”標題)用粗宋體;作者姓名、指導教師姓名、摘要、關鍵詞、圖表名、參考文獻內容用楷體;正文、圖表、頁眉、頁腳中的文字用宋體;英文用TimesNewRoman字體。

4、字體要求:

(1)論文標題2號黑體加粗、居中。

(2)論文副標題小2號字,緊挨正標題下居中,文字前加破折號。

(3)填寫姓名、專業、學號等項目時用3號楷體。

(4)內容提要3號黑體,居中上下各空一行,內容為小4號楷體。

(5)關鍵詞4號黑體,內容為小4號黑體。

(6)目錄另起頁,3號黑體,內容為小4號仿宋,并列出頁碼。

(7)正文文字另起頁,論文標題用3號黑體,正文文字一般用小4號宋體,每段首起空兩個格,單倍行距。

(8)正文文中標題

一級標題:標題序號為“一、”,4號黑體,獨占行,末尾不加標點符號。

二級標題:標題序號為“(一)”與正文字號相同,獨占行,末尾不加標點符號。

三級標題:標題序號為“1.”與正文字號、字體相同。

四級標題:標題序號為“(1)”與正文字號、字體相同。

五級標題:標題序號為“①”與正文字號、字體相同。

(9)注釋:4號黑體,內容為5號宋體。

(10)附錄:4號黑體,內容為5號宋體。

(11)參考文獻:另起頁,4號黑體,內容為5號宋體。

(12)頁眉用小五號字體打印“上海復旦大學XX學院2007級XX專業學年論文”字樣,并左對齊。

5、紙型及頁邊距:A4紙(297mm×210mm)。

6、頁邊距:天頭(上)20mm,地角(下)15mm,訂口(左)25mm,翻口(右)20mm。

7、裝訂要求:先將目錄、內容摘要、正文、參考文獻、寫作過程情況表、指導教師評議表等裝訂好,然后套裝在學校統一印制的論文封面之內(用膠水粘貼,訂書釘不能露在封面外)。

1.紙張與頁面設置

(1)A4,縱向;

(2)頁邊距:上1.0cm,下2cm,左側2.5cm,右側2cm

2.頁眉

(1)設置:1.4cm

(2)字體:統一使用漢語:小五號宋體。

(3)分割線:3磅雙線;

(4)內容:××學院本科期末論文,居中。

3.頁腳

內容:頁碼,居中。

4.論文基本內容與要求

(1)論文題目:單獨成行,居中,日語:小2號黑體;英語:TimesNewRoman18號;

(2)作者姓名:另起一行,居中,日語:小4號宋體;英語:TimesNewRoman12號;

(3)內容提要:另起一行,日語:4號黑體,內容為小4號黑體,長度要求150字以上;英語:TimesNewRoman12號,長度要求在100字左右;

(4)關鍵詞:另起一行,日語:4號黑體,3-5個關鍵詞,每個關鍵詞之間用“;”分割,內容為小4號黑體;英語TimesNewRoman12號;

(5)正文

正文部分的要求如下:①正文部分與“關鍵詞”行間空兩行;②日語正文文字采用小四號宋體;英語正文文字采用TimesNewRoman12號,標題日語采用四號黑體,英語采用TimesNewRoman14號,每段首起空兩格,1.25倍行距;③段落間層次要分明,題號使用要規范。理工類專業畢業設計,可以結合實際情況確定具體的序號與層次要求;④文字要求:文字通順,語言流暢,無錯別字,無違反政治上的原則問題與言論,要采用計算機打印文稿;⑤圖表要求:所有圖表、線路圖、流程圖、程序框圖、示意圖等不準用徒手圖,必須按國家規定的工作要求采用計算機或手工繪圖,圖表中的文字日語用小五號宋體;英語采用TimesNewRoman10.5號;圖表編號要連續,如圖1、圖2等,表1、表2等;圖的編號放在圖的下方,表的編號放在表的上方,表的左右兩邊不能有邊;⑥字數要求:一般不少于1500(按老師要求);⑦學年論文引用的觀點、數據等要注明出處,一律采用尾注。

(6)注釋

注釋部分的要求如下:①與正文部分空出兩行;②按照文中的索引編號分別或合并注釋;③“注釋”采用五號黑體,注釋內容日語采用小五號宋體,英語采用TimesNewRoman9號。

英語注釋具體要求如下:

①在文中要有引用標注,如×××[1];②如果重復出現同一作者的同一作品時,只注明作者的姓和引文所在頁碼(姓和頁碼之間加逗號);格式要求如下:

[1](空兩格)作者名(名在前,姓在后,后加英文句號),書名(用斜體,后加英文句號),出版地(后加冒號),出版社或出版商(后加逗號),出版日期(后加逗號),頁碼(后加英文句號)。

[2](空兩格)作者名(名在前,姓在后,后加英文句號),文章題目(文章題目用“”引起來)(空一格)緊接雜志名(用斜體,后加逗號),卷號(期號),出版年,起止頁碼,英文句號。

(7)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部分的要求如下:①與注釋部分間空兩行;②應列明期末論文參考的主要文獻資料,“參考文獻”采用五號黑體,參考文獻內容日語、漢語采用小五號宋體,英語TimesNewRoman10.5號。參考文獻的著錄,按著錄、題目、出版事項順序排列,其格式為:

期刊類:著者.題名[J].雜志名,年份,(期號)。

書籍類:著者.書名[M].城市名:出版社,年份,頁數。

網絡類:著者.題名[EB/OL].***.com.年-月-日。

③英文作者超過3人寫“etal”(斜體)。

英文參考文獻格式要求如下:

[1](空兩格)作者名(姓在前,名在后,姓與名之間用逗號分開,后加英文句號),書名(用斜體,后加英文句號),出版地(后加冒號),出版社或出版商(后加逗號),出版日期(后加英文句號)。

[2](空兩格)作者名(姓在前,名在后,姓與名之間用逗號分開,后加英文句號),文章題目(文章題目用“”引起來)(空一格)緊接雜志名(用斜體,后加逗號),卷號(期號),出版年,英文句號。

科學技術報告

是描述一項科學技術研究結果或進展或一項技術研制試驗和評價的結果;是論述某項科學技術問題的現狀的文件。科學技術報告中一般應該提供系統的或按工作進程的充分信息,可以包括正反兩方面的結果和經驗。

學術論文

是某一學術課題在實驗性、理論性或觀測性上具有新的科學研究成果或創新見解和知識的科學記錄;是某種已知原理應用于實際中取得新進展的科學總結,用以提供學術會議上宣讀、交流和討論;是在學術刊物上發表;有其他用途的書面文件。它應提供新的科學技術信息,其內容應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絕對不允許重復、模仿、抄襲別人的工作。

范文賞析:

廣西茶文化生態旅游的開發與建設研究

【摘要】隨著廣西茶文化的發展,國家已經開始重視廣西茶文化生態旅游開發與建設,并且逐漸加大茶文化生態旅游開發與建設力度,然而,在廣西茶文化生態旅游開發與建設過程中還存在較多不足之處,影響著廣西茶文化生態旅游事業的發展,難以形成良好的發展體系,這就需要相關部門可以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并且根據其發展需求創新開發與建設方式,為其后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關鍵詞】廣西茶文化;生態旅游開發;建設策略

在對廣西茶文化生態旅游進行開發與建設的過程中,相關部門必須要樹立正確的開發建設理念,根據廣西茶文化生態旅游開發與建設情況創新管理方式,保證可以提高廣西茶文化生態旅游開發效率與質量,在提高廣西茶文化生態旅游行業經濟效益的基礎上,增強廣西茶文化生態旅游行業的競爭能力,使其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一、茶文化和茶文化旅游

(一)茶文化的內涵

茶文化具體來說就是將茶物象作為載體,并借助這一載體的傳播而實現文化傳播的一種特殊文化形式,使茶這種實物與文化藝術的有機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展現出特定歷史時期物質和精神文明的協同發展。在中國,茶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并且包含豐富的內容,具體涉及到文化藝術、歷史考古、科學技術以及經濟貿易等多個方面,學術界對茶文化的研究也相對較多,在長時間的研究歷程中撰寫了大量的茶葉文著作、譜寫了眾多文辭優美的詩歌,并且基于茶文化的特殊性,對茶文化與祭祀文化、婚禮文化、釋家文化等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研究,對茶文化進行了更深層次的闡釋。換言之,中國的茶文化已經不僅僅是茶葉的文化,更是茶、飲茶之人、產茶之地、傳茶之路等多種文化的融合體,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

(二)茶文化旅游的定義

受到茶文化的豐富內涵的影響,茶文化旅游受到茶文化的影響同樣包含豐富的內容,如茗茶產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觀、茶文化所構成的歷史遺跡和文學藝術韻跡、茶樹地方特色文化等等,多種茶文化相關的旅游產品共同構成了茶文化旅游。基于此,在開展茶文化旅游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將旅游路線、經典遺跡茶文化代表物品的購買和餐飲、娛樂有機結合在一起,共同構成以茶文化為良好的茶文化消費,切實滿足茶文化旅游者的旅游文化需求。

二、廣西茶文化生態旅游開發與建設意義

首先,開發茶文化生態旅游可以促進茶文化與茶葉經濟效益的共同進步。在對廣西茶文化生態旅游進行開發與建設的過程中,會利用廣西鐘山縣與三江縣等的茶葉進行生態性開發,并且對茶文化生態旅游進行建設,在促進茶文化發展的過程中,還可以提高生態旅游的經濟效益,帶領廣西茶文化產業的進步,這樣,不僅可以起到帶頭作用,還能使一些與茶文化相互關聯的景點景觀、茶品購物等經濟體系有所完善,促進以文化旅游為核心的茶文化消費。因此,在對茶文化生態旅游進行開發與建設的過程中,可以促進茶文化與旅游事業經濟效益的提升。

其次,對茶文化生態旅游事業進行開發與建設可以促進種茶事業的發展。在山西茶文化生態旅游開發與建設過程中,可以通過茶文化的介紹,挖掘出茶文化的歷史內涵,并且不斷建設茶文化旅游經典,發展茶文化旅游事業。這樣,就可以引導種植人員樹立正確的意識,科學、合理的開展相關工作,并且引進合適的品種,保證可以塑造出茶文化生態旅游品牌,在提高茶文化生態旅游吸引力的情況下,改善種植業的銷售模式,帶動種植業的發展,提高茶農的經濟水平,達到良好的發展效果。

再次,對廣西茶文化生態旅游進行開發與建設,可以培養出專業化與知識化的復合型人才。在廣西茶文化生態旅游開發與建設期間,游客在精神與物質享受之外,還需要導游人員的引導與講解,然而,當前我國關于茶文化生態旅游事業的專業人才較少,由此引發了教育人員對專業人才的重視,并且不斷培養出復合性與專業性的人才,進而提高廣西茶文化生態旅游開發與建設效果,達到預期的發展目的。

最后,在對廣西茶文化生態旅游事業進行開發與建設期間,可以有效豐富廣西茶文化生態旅游產品。由于人們的旅游目的不同,對于茶文化的探索與體驗需求也不同,豐富茶文化生態旅游產品成為首要任務。在這一觀念的引導之下,廣西茶文化生態旅游開發部門已經開始研究新的旅游產品,并且鼓勵茶文化農戶創新茶文化旅游產品,在增加廣西茶文化生態旅游內容的基礎上,吸引更多的游客,保證可以提高廣西茶文化生態旅游事業的發展效率。

三、廣西茶文化生態旅游開發與建設優勢

在對廣西茶文化生態旅游進行開發與建設期間,其存在較多的優勢,有利于提高廣西茶文化生態旅游事業經濟效益的提升。具體優勢表現為以下幾點:

第一,廣西茶葉資源較為豐富,并且茶葉特色突出。在廣西地區,茶葉資源較為豐富,主要因為廣西的茶葉歷史悠久,在唐代的時候就開始生產呂仙茶與象州茶等,迄今為止,中國傳統茗茶與新創茶葉品種中,廣西地區有三十多種。其中注明的紅茶有:廣西紅碎茶。黑茶有:蒼悟六堡茶。綠茶有:桂平西山茶等。花茶有:橫縣茉莉花茶與桂花茶等。另外,廣西地區的早春茶葉采摘的時間較早,受到各類茶葉經營商的喜愛。由此可見,廣西地區茶葉資源可以促進廣西茶文化生態旅游的長遠發展,是其優勢條件之一。

第二,廣西茶葉發展環境較為良好,可以促進茶文化生態旅游的開發與建設。廣西省的山區較多,對于茶葉種植而言,具有較為良好的促進作用。廣西山區的日照時間較長,除了掛北等地區之外,其他山區的年平均溫度都在22℃左右,最低的溫度也不會低于7℃,可以為茶葉生產提供良好的環境。主要因為茶葉生長時間為十個月或是十個月以上,如果溫度過低,就會影響茶葉質量。由此可見,廣西地區的茶葉生長環境較為優越,適合茶文化生態旅游開發與建設。

第三,廣西省政府對茶文化較為重視。近年來,廣西省政府制定了茶產業規劃制度,并且全面關注茶文化生態旅游開發與建設工作,在為其提供政策支持的基礎上,加大了資金的投入,可以提高廣西茶文化生態旅游使用的開發與建設質量。

四、廣西茶文化生態旅游開發建設的制約因素

當前,廣西茶文化生態旅游在開發與建設過程中,還存在較多制約因素,難以提高其開發與建設效率,不能達到預期的工作目的。具體表現為以下幾點:

首先,茶文化挖掘力度較差。當前,廣西省茶文化的挖掘力度較差,不能更深層次的對茶文化生態旅游進行開發與建設,導致廣西茶文化生態旅游開發建設受到抑制性影響。同時,廣西茶文化的專門研究機構較少,無法為生態旅游開發建設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持。

其次,廣西茶文化生態旅游開發特色不夠鮮明。主要因為在廣西茶文化生態旅游開發建設期間,相關管理部門還沒有制定完善的開發建設制度,不能明確開發特色,導致出現影響其開發與建設效率的問題。

最后,廣西茶文化宣傳力度不足。在廣西茶文化生態旅游開發與建設期間,相關部門不能根據其需求開展宣傳工作,導致廣西茶文化生態旅游開發建設效率降低。同時,相關部門沒有對廣西茶文化生態旅游進行形象定位,缺乏一定的吸引力,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參觀,影響著廣西茶文化生態旅游開發與建設效果。

五、廣西茶文化生態旅游開發與建設措施

(一)制定完善的開發建設規劃

廣西茶文化生態旅游開發建設部門與政府部門必須要制定完善的規劃方案,保證可以提高其開發建設效率。例如:重點關注廣西紅碎茶與早春名優茶的開發,發揮其在國家茶品牌中的優勢,凸顯廣西茶文化生態旅游特色,保證可以促進旅游事業的發展。

(二)建立專門的茶文化研究機構

在廣西茶文化生態旅游建設開發期間,必須要建立專門的茶文化研究機構,保證可以為生態旅游開發建設提供有力依據。首先,要求相關機構借鑒國外茶文化生態旅游開發經驗,制定出完善的工作方案。其次,要充分挖掘茶文化資源,保證可以提高其發展質量。最后,要逐漸提高廣西茶文化生態旅游開發方案的可靠性,保證可以增強其核心競爭能力。

(三)廣西茶文化生態旅游形象設計

廣西茶文化生態旅游開發與建設部門必須要重點關注形象設計工作,保證可以為廣西茶文化生態旅游樹立良好的形象,使得人們對其產生認同感。同時,相關部門還要重視宣傳工作,保證可以積極開展茶文化宣傳活動,例如:茶葉博覽會、茶葉展銷會等,或是通過報紙、電視等媒介進行宣傳,這樣,就可以提高廣西茶文化生態旅游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茶文化愛好者參觀。

(四)豐富茶文化生態旅游產品

廣西茶文化生態旅游建設開發部門必須要豐富茶文化旅游產品,促進旅游事業的發展。此時,可以借鑒國外的豐富經驗,設計茶文化旅游指南、設定茶文化生態旅游主題,例如:民族茶禮區、民族風情表演區等,這樣,就可以豐富茶文化產品,為游客提供良好的服務。

(五)培養茶文化生態旅游專業人才

在廣西茶文化生態旅游開發建設期間,相關部門必須要重視生態旅游專業人才的培養,制定完善的人才培養策略,為廣西茶文化生態旅游事業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持。首先,可以要求旅游職業技術學院開設茶文化課程,培養專業能力與技術能力較強的茶文化人才,使得旅游人才在全面掌握茶文化歷史與基礎知識的情況下,參與到廣西茶文化生態旅游開發與建設工作中。其次,要配置完善的人才培養基礎設施,增強人才培養效果。

六、結語

在廣西茶文化生態旅游開發與建設期間,相關管理部門與政府部門必須要制定完善的工作方案,并且加大投資力度,完善相關政策,為茶文化生態旅游開發建設提供支持。同時,還要重視人才的培養,促進茶文化生態旅游事業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覃燕玲.廣西梧州茶產地茶文化生態旅游開發與生態保護的發展策略[J].福建茶葉,2016,38(04):157~158.

篇(2)

廣西茶文化旅游的意義

一、茶文化與旅游的相互關系

1.現代旅游的特點

旅游是人類文明的體現,現代旅游更多的是一種文化消費,因此是廣義的文化活動。現代旅游的六要素,即食住行游購娛,都與文化水**融,密不可分。現代社會,人們之所以愿意花費較多的財力、物力、體力和心力去參加旅游活動,就是因為他們在付出的同時,滿足了探奇求知的需求,探奇求知的核心是體驗異地異族的文化。因此可以說,旅游是滿足游客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的一種文化活動。

人們在參加旅游的過程中,不僅要求能看到一些過去沒有看到過的東西,而且要求了解這些文化現象的來龍去脈和有關知識。有些可參與性的項目,游客總想自己動手動口去嘗試一下。有些具有可取意義的東西,游客總想帶點回去與親友共享、慢慢回味。因此現代旅游項目,通常必需具備觀賞性、知識性、參與性、獲得性等多種屬性。使游客通過了一次旅游活動能獲得更多的文化知識,滿足其某一方面的文化需求。

2.茶文化的靚麗之處

旅游文化包括山水文化、聚落(城鎮)文化、園林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文化、烹飪文化、酒文化、茶文化、詩詞文賦文化、書畫雕塑文化、戲曲歌舞文化、工藝美術文化、花鳥蟲魚文化等。可以看出,茶文化是旅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如此,茶與山水、宗教、民族、民俗、烹飪、詩書畫、歌舞戲曲、工藝美術又有密切關系。豐富多彩的茶類,具有千姿百態的茶葉外形和色香味各異品質特點的名優茶對游客就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加上茶區的山水風光、名寺名泉、各民族的茶俗風情、泡茶飲茶藝術、茶書茶畫茶詩詞、茶歌茶舞、工藝精湛的各種茶具,以及茶馬司、葛玄茗圃、貢茶焙、御茶園、皇茶院等茶文化遺跡等,都是茶文化的靚麗之處。因此茶文化在旅游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

3.茶文化與旅游相結合的好處

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常人們在旅游活動中對傳統文化都有濃厚的興趣。因此無論是茶文化的專項旅游,或是在一次旅游活動中,恰如其分地安排一些茶文化的內容,如觀賞茶藝表演、品名茶、觀看茶歌茶舞、觀賞選購茶具、品嘗茶餐茶菜、自己動手學制茶學泡茶、參觀和考察茶文化遺跡等等,都會給游客帶來新鮮感、愉悅感,既增長了知識,又愉悅了心情,達到了探奇求知的目的。

在旅游活動中充分利用當地的茶文化資源,把茶文化的知識性、觀賞性、可參與性很好地與旅游結合起來,既可豐富旅游活動的內容和文化內涵,同時也宣傳和普及了茶文化知識,弘揚了茶文化,促進經濟的繁榮與發展。

茶文化旅游的含義

茶文化是一定時期內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綜合體現。它以茶這種實物為載體來傳播與茶有關的各種文化,因此茶文化有著非常廣闊的內容,它涵蓋了多個學科與行業,如文化藝術、醫學保健、科技教育、經濟貿易、歷史考古、餐飲旅游和新聞出版等。具體內容包括:茶與詩詞、茶與歌舞、茶與禪教、茶藝表演、茶與婚禮、茶事掌故、茶與楹聯、茶與諺語、茶葉專著、茶葉期刊、茶與小說、茶與美術、茶與祭祀、飲茶習俗、陶瓷茶具、茶館茶樓、茶食茶療、茶事博覽和茶事旅游等方面。茶與各種形式的文化有機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今天內涵豐富的中國茶文化,當代茶文化精神講求人與自然的親和、追求真善美的完美統一。旅游即旅行游覽活動,泛指為旅客提供休閑設施與服務的產業,涉及到政經史地法等各個社會領域。一般而言,旅游具有觀光和游歷兩個不同的層次,前者歷時短,體驗較淺;后者歷時長,注重精神層面的人生體驗;旅游既能鍛煉人的身體,又能陶冶情操,豐富知識,開闊眼界,體味生活的本來面目,平時不易得到的快樂通過旅游得到充分的釋懷,并成為一生永久而美好難忘的記憶。休閑生態旅游成了當今人們外出旅游的趨勢與方向。現代的旅游方式已不同于古代文人的游山玩水或徐霞客式的旅行和科學考察,“求新、求知、求樂”是旅游者普遍的心理需求,它已經成為人類社會中一種不斷發展的生活方式。省“經濟發展十佳縣”。

 

廣西茶文化旅游的意義相關文章:

1.關于旅游與茶文化的論文

2.關于茶文化旅游研究論文

3.發展茶文化旅游的發展方向

篇(3)

關鍵詞:學前教育;茶文化;必要性;重要性;研究

古人憑借自己的聰明智慧與辛勤勞作從茶葉生長、制作、飲用中得到啟發,使其從最初解渴藥用的物質功能上升為獨具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精神表征,形成了蘊藏傳統審美意蘊的茶文化。傳統文人將茶與自然、宇宙、人生融于一體,既體現了儒家中庸和諧、君子品德以及積極人生觀思想,又彰顯了道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審美超越心態,還表達出佛家空靈、頓悟之文化內涵。可以說中國茶文化汲取儒道佛三家思想和文化精華,展現了“真善美”的完美結合以及中國人精神風貌和修養境界,[1])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一顆璀璨明珠,任憑社會的變遷、審美文化更迭,茶文化依舊是中國傳統文化不可或缺重要組成部分。當前茶文化與學校教育研究成為熱點,筆者在查閱文獻過程中發現主要集中于:一是茶文化對大學生思想的影響,如耿密的《論茶文化與大學生素質教育》、胡芬芬《傳統茶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教育的結合點分析》等注重茶文化在高校教育的作用分析;二是茶文化在小學教育中的影響,如華東師范大學周亞東的碩士論文《學校茶文化教育的現狀及實效性研究》通過實證研究的分析探索茶文化小學教育的重要性以及課程教育策略研究[2]。關于茶文化與學前教育相關研究比較少,學前教育是我國基礎教育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一個人身心全面發展的重要時期,學前教育中強調傳統文化的學習,對兒童群體發展和個體成長尤其是社會化的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因此,在學前教育中滲透茶文化精神,讓幼兒學習、了解中國的茶文化,對于幼兒學習民族文化,培養民族認同感與自豪感有著重要意義。

1學前教育中融入茶文化必要性

中國茶文化博大精深,內涵意境深遠,汲取儒佛道之思想精髓,構成獨特的茶文化內容,也形成了茶文化不同的表達方式,如茶藝表演以飲茶為主要內容,融合傳統音樂、舞蹈藝術、造型藝術為一體的多元化藝術形式;如以采茶、制茶等為內容的采茶歌、采茶舞,彰顯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如歷朝歷代的茶詩歌,蘊藏著古代文人審美情趣與高雅的內在修養。學前教育是我國基礎教育的第一站,其對我國教育事業整體發展作用不言而喻,將茶文化融入學前教育中,對于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化有著重要推動作用,也利于培養幼兒的認知能力、精神品格、審美修養,豐富幼兒的傳統文化知識儲備,為今后更好地學習語文打下堅實的基礎,幫助幼兒更好地適應小學階段語文學習。

1.1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化的內在要求

兒童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形象的、具體的、直接的圖形或事物容易引起兒童的興趣,尤其視聽結合的形式對于兒童更具有吸引力。茶藝表演藝術形式作為茶文化精神載體之載體,其在優美的環境氛圍中生活化地、藝術化地展現茶葉泡飲過程,尤其是舞臺上茶藝表演,融合了傳統的音樂、舞蹈、服飾文化元素。[3]幼兒園老師可以將茶藝表演引入日常教學中,這種形象性、動態性、具體性又具有趣味性的視聽結合的表演方式,與兒童思維特征與認知習慣相契合,讓兒童優美的表演中,領悟中國以茶待客、交友的傳統習俗,體味中國本土音樂、舞蹈等藝術審美文化,感悟茶文化的獨特形式與精神意境。學前教育引入茶文化教學,從小處說對于培養幼兒的人文素養,提高幼兒的審美文化,豐富兒童的傳統文化知識儲備具有重要的作用,進而促進幼兒認知能力的發展;從大處著眼,茶文化融入學前教育,也是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化的重要內容。尤其在當今全球化發展進程中,各國的競爭已從政治、經濟等領域擴展到文化領域,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靈魂與脊梁,也是提升國際競爭力的有力武器。

1.2學習茶文化為語文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語文是一門基礎性學科,需要學生從小開始積累語文知識,由于我國幼兒園教育與小學教育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等方面處于斷裂、脫節狀態,小學教育正規、嚴肅,各科都有明確教學要求,比如語文要學會拼音、掌握多少生字詞;而幼兒園教育以娛樂游戲為主,在游戲中培養幼兒的聽說讀等基本能力,但無明確的要求,這就使得剛進入小學的孩子不能很快地適應小學學習環境,因此,幼小銜接教育,尤其是幼小銜接語文教育的問題日益突出。學前教育中融入茶文化學習有助于培養幼兒的人文修養,幫助幼兒積累語文知識,為今后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我國傳統文學形式豐富多彩,唐詩宋詞可謂是傳統文化之精粹,其中不乏描寫種茶、制茶、飲茶等詩詞歌賦。如范景文的五言詩《蕉雨軒嘗水》:“便潑洞山芽,雪花泛冰蕊。泉味與茶香,相和有妙理。細嚼潤枯喉,泉脈濕靈肺,”結構簡單、語言通俗易懂,而又不缺詩詞的意境之美,作者勾勒了一幅清冷空靈的品茶圖,細致刻畫了泉水與茶香身心感受。錢選的:“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流霞”;陸龜蒙的“閑來松間坐,看煮松上雪……”等等詩句,傳達文人悠然閑適的雅興,以自然山水、林泉、松竹等為友的審美情懷,他們通過品茗的感官體驗,展開心靈對話,從品味茶性中思考人格與精神,達到茶我統一的“和”美境界,因此,茶品及人品之說。[4]老師們在教學過程中,在配上音樂與圖畫用形象而直接的方式讓幼兒感受飲茶文化中幽香雅韻精神意境,了解茶文化的內涵,培養幼兒的審美感知能力,鍛煉幼兒的由表即里的認知規律,幫助其積累語文知識。筆者只是從理論層面上分析學前教育中融入茶文化等傳統文化的必要性,但實踐教學中仍需要老師根據幼兒的認知與興趣合理選擇茶文化教學內容,如小班幼兒對童話故事感興趣,并善于模仿,老師們可以選擇茶文化相關的傳說故事,民俗節日,讓幼兒扮演角色置身其中,更好地幫助他們學習茶文化。大班幼兒的學習可以適當引入茶詩詞歌賦的內容,在老師的講解與引導之下,體會茶文化的豐富內涵與文化意境,豐富幼兒傳統文化知識的儲備。

2學前教育中融入茶文化重要性

2.1強化幼兒的民族文化認同感

情感教學是當前幼兒教育中重要方式,其對幼兒行為發展、思想認識等方面影響不容忽視,“社會個體的年齡越小,情感發展所產生的影響也就越大,并且情感發展對社會個體的個性與人格的形成產生著決定性的作用。”[5]中國茶文化中蘊藏著儒道佛思想的審美情感與文化基因,儒家中和之美在煎茶烹飲中突出了恰到好處的精致雅趣,與中華民族溫和、內斂的民族性情有密切關系;道家崇尚道法自然,追求生命的超脫與茶性的儉而清和、自然淳樸相契合,于是古代文人大多寄情于山水,進而有了“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澹然無極而眾美”的人生境界,也就成為歷代茶人追求的生活目標;禪宗思想豐富了茶文化的超脫精神,通過喝茶來達到超越實體達到悟的境界,由此可見茶文化對于培養幼兒的情感體驗,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儒佛道思想形成的不同的茶道精神,如莊晚芳的廉美和敬、陸羽的精行儉德等都有助于幼兒思想道德品質的提升,強化幼兒民族文化認同感與自豪感。

2.2提升幼兒與人和諧相處的能力

每個人都無法脫離社會存在,無論處在何種階段,每個人都要學會與人相處,幼兒由于自身特點,在與同齡人、老師與父母的相處中時常出現問題,尤其當代的幼兒,家庭條件好又是獨生子女,自私自利的性格較為普遍,學前教育融入茶文化的教學有助于培養幼兒文雅、尊師、友善、謙遜等的良好品德,提升幼兒與人和諧相處的能力。華夏民族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客來敬茶、以茶會友等風俗歷史悠久,茶文化思想中體現傳統待人接客、為人處事之道,也表達“以德服人”、“德治教化”等價值觀,這些無不體現在茶藝表演、茶詩、茶歌、采茶舞茶文化藝術形式之中,使得茶文化歷經千古依舊成為當代社會交際的重要方式。學前教育中引入茶文化學習,可以熏陶幼兒的性格與品質,幫助他們形成良好道德思想的同時,也讓幼兒們了解自已與他人相處中,應該多點寬容、忍讓,懂得與人分享,讓他們明白“以茶雅志,八方來客,一壺茶笑談天下事”的社交方式,培養幼兒的人際交往意識與能力。在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化建設,實施文化戰略強國的時代要求中,學前教育中融入茶文化等傳統文化的內容十分必要。但通過怎樣的科學策略將茶文化引入學前教育,是當前應該考慮的重要問題,由于幼兒思維特征、身心發展等的特點,對于茶文化的學習與接受有一定的難度。筆者認為一方面國家與社會應該予以關注,可以將茶藝表演、采茶歌、采茶舞等改編成動畫卡通的形式,用幼兒喜歡的方式讓他們接觸茶文化;另一方面幼兒園教育中老師應該鉆研茶文化教學形式,通過情景教學、游戲教學等方式讓幼兒能更好地理解茶文化。此外,家庭教育中,父母也要有意識地讓孩子接觸茶文化。通過這些方式在學前教育階段擴大幼兒對茶文化的學習與理解,推動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更為傳承傳統文化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魏登云,冉光彩.論中國傳統茶文化精神內涵[J].蘭臺世界,2014(36):86-87.

[2]周亞軍.學校茶文化教育的現狀及實效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3.

[3]秦笑笑,張琳.背景音樂在現代茶藝表演中的滲透與熏陶[J].福建茶葉,2016,38(6):36.

[4]朱海燕、王秀萍、劉仲華等.唐宋茶詩詞中的三種品茶意境[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0(2):87-89.

篇(4)

摘要:

茶文化從中國傳入歐洲,由歐洲傳到北美,已成為一種世界性文化現象。在茶文化傳播過程中,不斷與當地文化融合,形成了多樣的茶文化亞類。本文從不同文化背景視角研究亞洲、歐洲及北美文化背景群體對茶文化感知的特征及異同,并通過數據定量分析得出對茶文化傳播趨勢的預測與建議。

關鍵詞:

茶文化;文化背景;定量研究

1世界主要茶文化

茶不僅是商品,而且是一種附有傳播性的文化產品。在傳播過程中,茶文化的融合與變遷導致了茶文化多元性和不同亞類茶文化的出現,形成了諸如“中國茶藝”、“日本茶道”、“韓國茶禮”、“英國下午茶文化”、“俄羅斯茶文化”等具有不同地域風格的茶文化[1]。正因為如此,茶文化的定義也十分廣泛。廣義的茶文化是指人類社會實踐過程中形成的與飲茶相關且具有傳承性和連續性特征的物質創造和精神創造,內容包括物質文化(如茶生產工具、飲茶器具等)、行為文化(如茶藝表演、茶葉展覽和茶文化節慶)和精神文化(包括茶美學、茶宗教和茶藝術)[2]。本文擬以中國為代表的亞洲茶文化,以英國為代表的歐洲茶文化,以及以美國為代表的北美茶文化進行比較分析。

1.1中國茶文化

茶文化起源于中國,中國茶文化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2700年之前,當時茶葉被當作一種草藥使用;而茶葉正式被作為飲品大約在公元前59年[3]。到唐代,飲茶已經變得非常流行。唐代的陸羽(公元733-840年)被譽為“中國茶圣”,其著作《茶經》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部關于茶葉和飲茶的著作,對茶葉起源和歷史、茶葉生長和加工過程、飲茶方法、茶藝等問題進行了描述,對當時和后代具有深遠影響。在唐代以前,中國茶葉已經出口到日本、韓國、印度和中亞地區,成為世界上主要茶葉出口國;到了17世紀,中國茶葉第一次被出口到歐洲。伴隨著茶葉貿易的繁榮發展,中國茶葉被源源不斷輸送到世界各地并與當地文化結合,逐漸形成不同特色的茶文化。Yang(2007)認為中國茶文化的核心是和諧,融合了社會、歷史、宗教、民族、音樂、舞蹈、繪畫、美術、食品、烹飪等各個方面[4]。Wang(2001)則認為中國茶文化是“可見的藝術和不可見的道”相結合的產物,而“道”的內涵卻非常豐富,自然法則是其主要內涵之一。從哲學視角看,中國茶文化的形成受儒家、道家和佛家文化的三重影響[5]。“和諧”和“中庸”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茶文化強調“以茶會友”和“以茶交友”,主張通過以飲茶構建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和諧”思想的體現;而茶藝表現過程也要求泡茶的水溫不高不低,則正是“中庸”思想的體現。道家文化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而茶葉的種植、采摘和后期加工均具有嚴格的時間和季節限制,要求遵循自然規律和自然法則。佛家思想強調“無欲”和“自省”,而中國茶藝則強調通過飲茶達到放松自我、反省自我的目的。中國茶文化博大而精深,對一品好茶的要求可謂良多,包括顏色、香味、形狀、口感、茶具、水、時間、溫度等[6]。茶圣陸羽認為泡茶的水最好來自于山泉,其次為河水,再次為井水。而最好的泡茶工具則是來自宜興的紫砂茶壺,不僅能夠保持茶的原始味道,而且能夠提升茶的芳香[7]。

1.2英國茶文化

茶葉由荷蘭東印度公司于17世紀早期引入歐洲;到17世紀中葉,茶葉被出口到英國;英國最早的茶葉廣告出現在1658年;到18世紀時,茶葉已經成為英國最流行的飲品;到了19世紀,喝下午茶已經成為英國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8]。綠茶是中國最初向歐洲出口的茶葉種類,但由于綠茶在運輸過程中容易變質,容易保存的發酵型紅茶逐漸成為中國出口英國的主要茶葉種類,并流行至今。在英國茶文化中,下午茶是當之無愧的代表。根據Pettigrew(2001)的研究,下午茶最早出現在19世紀三四十年代(1830-1840)的英國上層社會,因飲用時間在下午和傍晚之間而得名[9]。在英國,下午茶有時也被稱為“低茶”(LowTea)。因為飲茶時經常坐在較低的椅子和桌子旁,飲茶同時配有面包、黃油等點心,且與糖、牛奶、奶油等搭配飲用。而與“低茶”相對應,英國茶文化中還有“高茶”(HighTea)的說法。在下午茶普遍流行于英國上流社會的同時,另一種飲茶形式“高茶”逐漸在英國普通家庭中流行起來。由于普通工薪階層會承擔更多的體力勞動,在兩餐之間需要更多的食物補給。在“高茶”中人們擺脫了高雅卻略顯束縛的低矮茶椅,把更為豐富的食物擺放在高大的餐桌上,在飲茶時食用肉類、土豆、奶酪、面包和蛋糕等食品,份量更接近于一頓正餐。隨著飲茶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在英國流行開來,茶會逐漸成為了英國社會時髦的社交活動。與此同時,與茶有關的詩歌、小說甚至歌舞等文化形式也逐漸出現。早在18世紀,英國鄉村就逐漸開辟了各式茶園,在每周六與周日對外開放,人們可以聚在一起飲茶跳舞。這種形式一直保持到二戰前期,現在茶舞依然作為一種英國傳統舞蹈而流傳。從19世紀起,茶館就逐漸在英國流行,一度成為英國女性最熱衷的社交場所。現今的茶館業依然火熱,當然更多是因為它能夠為人們提供可口的食物及茶飲,同時又保留了一種英國傳統茶文化的氛圍。

1.3美國茶文化

根據Yang(2007)的研究,茶葉第一次進入北美是在17世紀中葉,由荷蘭東印度公司從中國引入。但由于此后英國控制了北美茶葉貿易,從中國出口到北美的茶葉并不多。而英國統治者又不斷提升茶葉關稅,最終導致了“波士頓傾茶”事件的發生,使茶葉為美國歷史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從美國獨立后,自1784年起開始直接從中國進口茶葉。美國人最早的飲茶習慣主要由來自歐洲的移民引入,在茶葉由北向南的傳播過程中,由于北美南部地區干燥炎熱,飲茶方式由以前的熱飲變成了冷飲,由單一茶飲變成了與檸檬、糖等混合的茶飲,并逐漸被多數美國人所接受。如今,冰檸檬茶可謂是美國南方茶飲的代表,并逐漸通過罐裝、軟包裝等形式向全世界范圍傳播,逐漸被亞洲市場所接受,這是茶文化由西向東的逆向傳播。美國茶文化的另一個典型特征就是袋泡茶包的發明。20世紀初,紐約茶商Sullivan將茶葉裝入絲織的小麻袋中作為樣品送給客戶。但客戶在泡茶時卻誤將整個茶包放入杯中,這個偶然的誤會卻使袋泡茶方便易掌控的優勢顯現出來,使之逐漸在美國廣泛流行起來,并在其他國家得以推廣。

2研究問題

茶文化經歷了由東向西,又自西而返的傳播過程,已經成為世界性文化現象。這樣就使得茶文化研究應當跨越地域的限制,探討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對茶文化的感知有何異同。本文正是從這一視角進行探索性研究。

3數據收集

本文數據由第一作者在美國北卡羅萊納攻讀碩士學位期間收集。采用簡便抽樣的網絡問卷形式,問卷包括中文和英文兩個版本,共收回有效問卷246份。調研對象分別來自于美國、中國大陸及中國臺灣等地區。由于美國是移民國家,近半數被調查者聲明具有歐洲文化傳統,因此按照文化背景進行劃分,可得出亞洲、北美、歐洲三大文化背景群體。

4數據分析

4.1不同文化背景群體的飲茶動機

在對不同文化背景群體的飲茶動機分析中發現,亞洲背景群體的飲茶動機在保持清醒、遵循文化傳統、對茶文化感興趣及家族傳統方面都明顯高于歐洲和北美洲群體;但是,在喜愛茶的味道方面,其動機卻沒有歐洲及北美群體敏感。這顯示出亞洲背景群體對茶的訴求更偏向文化傳統,而歐美群體更注重茶的味覺體驗。

4.2不同文化背景群體對不同茶文化的熟悉程度

從不同文化背景群體對不同茶文化的熟悉程度來看,亞洲文化背景群體對于中國茶文化更加了解,而歐洲及北美文化背景群體對于英式茶文化更加熟悉。由此可以看出,英式茶文化在西方茶文化中仍占據統治地位,而中國茶文化在亞洲文化群體中則有較好的傳承。這說明茶文化的傳承并沒有因地域的阻隔而中斷,如在美國的歐洲移民及亞洲移民依然對其傳統茶文化更為熟悉。

4.3不同文化背景群體對不同茶文化的興趣

從不同文化背景群體對不同茶文化的興趣來分析可以看出,只有亞洲群體對中國茶文化的興趣明顯高于歐美群體。這表明,亞洲群體對于中國茶文化不僅更加熟悉,而且更加熱愛,可以預見中國茶文化在未來的傳承中更具有生命力。

4.4不同文化背景群體對茶文化要素重要性的感知

關于不同文化背景群體對茶文化要素重要性的感知,亞洲群體相較歐美群體而言,認為知道茶的原產地、飲用高品質的茶、了解原產地的茶文化、看到茶葉生產的過程以及體驗傳統茶文化更為重要。這說明亞洲群體對于飲茶及其背后所代表的茶文化有更多的訴求。同時,三種群體都認為飲用高品質的茶是最重要的要素。這說明在不同的茶文化當中,追求高品質的茶葉,滿足人們對味覺及健康的需要,始終是第一要素。

4.5不同文化背景群體獲取茶文化知識的方式

通過對不同文化背景群體獲取茶文化知識的方式分析可以得出,亞洲群體更多從文化傳統中繼承茶文化知識,而歐美群體則傾向于從旅行經歷中獲取。同時,亞洲群體在家族遺傳、來自書本、電視或其他媒體、受周圍朋友的影響以及通過社交途徑等方面獲取茶文化都高于歐美群體。這說明茶文化在亞洲有更深的積淀與更豐厚的土壤,無論是家庭內部傳統、對外社交禮儀、書本電視媒體,無一不滲透著茶文化的熏陶。

4.6不同文化背景群體對茶文化組成部分的興趣

而不同文化背景群體對茶文化組成部分的興趣也有不同。歐洲群體對茶文化最感興趣的部分在于精美的茶具,北美與亞洲群體則對飲茶方式最感興趣。但是亞洲群體較歐美群體而言,在茶葉加工過程、茶葉沖泡過程、飲茶方式、茶具及與茶相關的藝術等方面都顯示出更多興趣。這說明對茶文化更加了解的亞洲群體,精細于茶文化的各個方面,對于茶文化越了解,就越有興致。這將進一步促使茶文化在亞洲的發揚光大。

5結論及建議

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從中國到歐洲,從歐洲到北美,茶文化經歷著不斷的融合與變遷。雖然隨著近代歐美經濟的擴張,茶文化又出現了由西向東的逆流之勢,但以亞洲地區尤其是中國豐厚的茶文化土壤,悠久的茶文化歷史,深刻的茶文化內涵,必將孕育出更加蓬勃的茶文化生命力。當然在此過程中,也要吸取西方茶文化的精髓,對于不同的文化背景群體,應尊重其茶文化傳統及飲茶偏好。例如招待英國客人應侍以紅茶,并以糖、奶等佐之;而招待美國客人更應提供冰茶,而不是全部以中國傳統的熱茶來接待。同時,中國茶文化也應當隨著中國茶葉的出口走向西方,通過電視媒體,互聯網,社交網絡,以及出版更多的英文茶文化書籍,將中國茶文化的內涵與精髓全面地展示給西方群體。另一方面,中國豐富的茶文化旅游項目也能在吸引西方游客的同時,將自身悠久的茶文化傳統傳播出去。這樣的“一出一進”,將會促進中西方茶文化的交流,并使得中國茶文化在未來展現出其新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2張琳潔.現代茶文化現象研究.浙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

5郭丹英.儒、道、佛與中國茶文化.茶葉,2006,32(1):55-59.

篇(5)

關鍵詞:觀光茶園;景觀設計;景觀要素

“啜苦咽甘,茶也”,作為茶葉的故鄉,茶樹栽培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飲茶風尚自唐代盛行,更有“茶之為民用,等于米鹽,不可一日無”的說法,自古至今深受國人喜愛,茶的發展也承載著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而今高速的城市化建設,使得城市的發展逐漸與傳統的農耕文明相脫離,故而農業觀光旅游日益興起。

1觀光茶園的簡介

在農業觀光旅游興盛的潮流中,作為茶業新發展的觀光茶園應運而生。觀光茶園以傳統的茶田為景觀基礎,滿足茶葉種植的生產功能,并從形式與色彩上給人傳播景觀的美感,是一種強調景觀視覺審美體驗,在參與茶葉生產活動的同時開展休閑、娛樂、教育、旅游以及文化傳承的農業景觀類型。這樣新型的茶業與旅游業相結合的觀光農業發展模式,對茶資源進行了多元化的利用與發展,有效的調整了傳統茶產業結構,帶動了經濟生產的需求,促進了茶業的可持續發展。觀光茶園有如下幾點特性:1.1生產體驗性茶葉生產是茶園的基本功能,觀光茶園在傳統的茶樹種植與生產過程中強調可參與性,可以讓人們體會茶葉種植、采摘、制作以及茶事活動,并從中獲得農耕勞作的樂趣,拉近城市與自然的關系。1.2景觀觀賞性茶園的選址通常在自然條件良好的地區,茶田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形式美感,在此基礎上加入人工的規劃與設計,使得茶園更有藝術觀賞性,形成獨特的茶園景觀為農業觀光旅游提供了發展條件。1.3休閑娛樂性觀光茶園伴隨農業旅游發展而來,在茶文化體驗的同時具有休閑、度假、觀光、游樂、購物等的綜合旅游功能。可以讓游客感受田園氣息,從農田生活中愉悅身心、陶冶情操,滿足游客在高度城市化的現代生活中回歸自然的質樸愿望。1.4文化教育性觀光茶園讓人們享受茶園景觀風光之余,還感受了茶文化的魅力,是人們對于精神文明追求的體現。通過觀光茶園可以學習到跟茶相關的知識,了解茶藝、茶道等茶文化藝術,對茶的物質文化發展起到傳播與弘揚的促進作用。1.5生態可持續性觀光茶園在常規的茶葉種植以外,重視整體生態環境氛圍的營造,生物的多樣性使得觀光茶園有著良好的生態平衡,并且農業觀光旅游的形式有助于帶動綠色經濟的發展,從自然環境與社會發展上都做到了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2觀光茶園的景觀設計要素

觀光茶園的景觀營造是基于景觀設計的要素來完成的。藝術的對茶園進行設計、規劃與管理,借助科學的知識與文化的素養,運用生態可持續的理念對茶園的自然與人文要素合理的安排,最終設計出令人愉悅的觀光茶園景觀環境。2.1觀光茶園景觀設計的自然要素2.1.1地形“相地合宜,構園得體”,觀光茶園景觀設計的基礎依托是地形要素。地形可以直接影響著觀光茶園景觀的美學特征、空間構成與空間感受。由于茶葉種植特性的需求,一般茶園多選擇有地形起伏的山地、丘陵地形。“園地惟山林最佳,有高有低地,有曲有深,有峻而懸,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不煩人事之工”,地形變化豐富的山林地是自然天成的造園之選,有著自身獨特的景觀優勢,因此只需對不理想的部分進行改造,結合茶園的具體情況設計觀光景觀。在地形起伏大的地方,借勢造景,依附自然山體營造優美的觀景區。相對平坦的地勢則適合做功能性的景觀節點,如茶文化廣場,茶業科普園等。在對地形改造設計時尊重場地條件,以“師法自然”的態度結合觀光茶園景觀設計的其他要素構成景觀空間,盡量避免大規模的挖填方,合理的利用地形組織茶園排水,還可以考慮光照、風向、降水量等因素來創造茶園局地小氣候。2.1.2植物植物是景觀設計中非常重要的景觀要素,常與地形結合構成景觀空間,營造出景觀的生機活力與美感,觀光茶園景觀在植物配置上應該多元化的選擇。茶樹從尺寸上來劃分可分為灌木、小喬木與喬木三類,設計可以依據不同類型的高度來配置茶樹品種,能夠豐富景觀層次并且不同根系長度的茶樹對土壤資源也能有效利用。在不影響茶樹生長的情況下,適當種植一定面積的防護林,可以保育水土,也有利于局地小氣候的形成以避免寒冷天氣茶樹凍害的發生。從景觀效果上講,也可以達到一定“障景”的功能,防護林有效的劃分空間,控制了人們的視線,將所需的美景盡收眼底。茶樹間可以套種經濟林木,如柑橘、板栗、桃樹、李樹、柿樹、橡膠樹等,在視覺上制造出景觀高差變化,也能增加農耕體驗樂趣。茶田邊緣可以種植一些農作物,最常見的是結合豆科植物種植,可以有效的增加土壤肥力,另一類就是種植油菜花等觀花農作物,提升觀光茶園的景觀效果。2.1.3水體“悠悠煙水、澹澹云山”,水的融入會使茶園景色更加靈動活力,并且充滿文人氣質的山水畫意情懷。茶園水景的設計可以增添景觀的觀賞性、體驗性,還可以從實際功能上做到對局地小氣候的溫度調節,削減噪音、延伸空間感的作用。對于觀光茶園水景的營造可以從水體的形態利用類型考慮。平靜開闊的水面,如自然的湖泊、池塘,人工建造的水體面積則不宜過大,水體中可適當種植荷花、睡蓮等觀賞水生植物。在景觀駁岸的處理上可以將自然駁岸與人工駁岸穿插設計,局部可以采用棧橋、亭榭的形式,注意水體倒影的特性,與茶田可產生呼應關系。對于流動的水體設計可以結合地形特征,在坡地的匯水處設計景觀,以溪流、落水的形式將茶田多余的雨水有組織的排出,溪流兩側以自然邊界為主,在高差大的地段可以用山石搭配植物設計景觀疊水豐富景觀空間。2.2觀光茶園景觀設計的人文要素不同地域文化孕育著不同類型的景觀,觀光茶園的景觀在自然景觀的基礎上還疊加了文化特性,在建設景觀物質條件的同時還需滿足游客在觀光茶園游玩所需的精神文化需求。觀光茶園景觀的人文要素具體體現在建筑構筑物、景觀道路與鋪裝、景觀小品三個方面。2.2.1建筑構筑物觀光茶園的建筑構筑物以服務性的公共建筑為主,如游客接待中心、茶業科普館、茶文化博物館等,通常作為觀光茶園的核心功能區,因此設計時就不僅要考慮建筑的實用功能性,還需要結合茶文化設計建筑特色,體現與觀光茶園主題的統一性。在水榭茶軒、林間茶室等觀光茶園的小型構筑物設計時需要注意與周邊環境的呼應關系,構筑物從形態與細部上可以利用茶文化元素來體現觀光茶園的特色。在建筑材料的選擇上可以就地取材,使用竹、木、石材等鄉土建筑材料,從實際上做到綠色生態設計。由于觀光茶園具有的休閑娛樂性,為了滿足游客的可游可居需求,觀光茶園內可以考慮修建部分民居建筑,參考當地的建筑形式結合觀光茶園特色,讓游客可以更深入的感受茶園鄉土風情。2.2.2園路、鋪裝園路是觀光茶園交通流線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主干道、次干道與景觀步道,當茶園坡度大于8%時考慮以臺階的形式處理。觀光茶園的主干道設計主要起引導與集散的作用,需要連接觀光茶園的各個主要功能片區,道路寬度設計在5-8m,考慮為車行道。次干道道路寬度設計為2.5-5m,主要為游客進一步游覽茶園提供交通道路。第三層次的觀光茶園游園步道道路寬度設計為1.2-2m,設計可以借鑒中國傳統園林的造園手法,道路設計與周邊的自然環境緊密結合,步道、臺階、汀步、橋廊虛實變換,營造“曲徑通幽”的景觀意境。園內的鋪裝建議多采用質樸的自然透水性材料,如礫石、草木等,在鋪裝題材上可以選用與傳統茶文化有關的元素符號,以增加觀光茶園的文化氛圍。2.2.3景觀小品觀光茶園的景觀小品是表現茶文化的一種有效方式。通過觀光茶園內的雕塑、文化景墻等景觀小品來體現茶詩歌賦、茶事名人、歷史故事等,使得觀光茶園景觀在精神層面上能與游客有所互動,增加景觀文化性的同時也讓傳統茶文化得到有效傳播。此外,在觀光茶園的座椅、路燈、垃圾箱等基礎小品設施樣式設計時也應當融入茶元素,體現觀光茶園的主題性。

3觀光茶園景觀設計的原則

3.1注重觀光茶園景觀的形式美觀光茶園景觀以農業茶田為基礎景觀元素,將茶田生產特色與自然景觀因素結合起來,以簡單的幾何形態塑造了極具形式的景觀美感。根據茶樹的種植生長特性,茶田多以帶狀為單元分布模式,依附地形走勢規則排列,在形態上組成曲線式、規整式等,形成連續、重復、漸變的茶田節奏韻律美感。在茶田與其他林木的組合中,高低的對比又形成了起伏、交錯的韻律,增添了景觀的空間動感。在色彩上,大面積種植的茶樹決定了景觀綠色的基調,茶田邊緣的暖黃色調油菜花、豆科作物等可以適當的調劑觀光茶園的景觀顏色。此外,對于植物顏色的豐富可以采取點狀裝飾的方法,可以種植一些具有季節色彩變化的觀賞性樹木,如櫻花、杜鵑、楓樹、銀杏等,使得觀光茶園的景觀四季不同,各有所賞,達到既有對比,又和諧統一的觀光茶園景觀效果。3.2思考觀光茶園景觀的文化性建設觀光茶園景觀還應具有一定的文化傳播性。茶文化的傳播是觀光茶園景觀發展的精神層面升華,對于茶文化元素在觀光茶園景觀設計中的應用也是一種有效設計手段。觀光茶園景觀的文化傳播多以旅游展示的形式開展,如舉行傳統茶文化節、采茶節等。此外,還可以思考延展觀光茶園的景觀茶文化體現方式:一是提煉茶文化符號,從圖像形式上應用于觀光茶園的景觀空間中;二是從傳統茶文化本身入手,結合觀光茶園的景觀空間的功能設計,在茶事文化上進行繼承與發展;三是將傳統茶文化體現在觀光茶園的體驗活動中,從衣食住行的日常方面潛移默化的向人們進行傳統茶文化的傳播。

4結語

長久以來人們對田園生活都有著一種向往之情,面對現代城市發展土地緊缺的情況,觀光茶園景觀的發展可以給忙碌的都市人帶來多樣的景觀體驗,同時也讓茶園實現了生產與景觀功能的促進發展,是一種健康的觀光農業景觀發展模式,對鄉村與城市景觀的融合發展做了有利的探索。

作者:米滿寧 徐 瑞 單位:重慶大學藝術學院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印度;茶文化;殖民

中圖分類號:TS27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23-0073-02

對于印度來說,物質文化是因英國的殖民統治而產生,第一次茶葉的栽培與種植都與英國人有關;制度文化在其本土上發展,人們在從事茶葉生產和消費過程中自然而然就形成了社會行為規范,印度和英國類似的都有Teatime、下午茶等;行為文化是在茶葉的生產和消費的工程中以藝術等方式表現出來的,例如茶藝、茶禮、茶技等;還有就是心態文化,人們在飲用、品味、欣賞茶的過程中所孕育出來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等主觀因素,都受到了英國殖民統治時期的影響。

一、印度茶文化

據史料記載,印度第一次種植茶樹是在18世紀,正值英國的殖民統治之下,少量的茶籽通過英國人由中國傳入加爾各答的皇室植物園中。印度的地理環境相較于英國來說更利于茶葉的種植與生長,無論東西,不管南北,只要是在印度的土地上,都能發現產茶區。1813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在被取消了對中國的貿易壟斷權后,將槍口對準了印度本土,公司成立了一個特殊的委員會,由Charles Bruce負責培養茶樹幼苗。其實Charles與他的哥哥Robert早先就在阿薩姆地區發現了茶樹和茶苗,可是后來他們仍然對本土的資源沒有太大的信心,堅持從中國引進茶葉、茶籽、茶苗。他們還從中國引進數名技工來學習中國傳統的種植茶樹技巧,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種植方式日漸成熟,大吉嶺茶、阿薩姆茶、紅茶等印度名茶便開始風靡興起。

1930年,英國人W.Mckercher 發明了C.T.C Crushing Tearing Curling。@些偉大的發明既彰顯著英國工業革命的成功影響力,又把印度的茶葉生產提升到了一層機械化的境界。殖民地產茶,本土地上喝茶,這樣一個商業鏈接就很自然地生成了,殖民壓迫又多了一種新的途徑。印度茶文化的產生時時刻刻都伴隨著英國人的身影,若說英國對印度茶文化有著深入骨髓的影響力,應也無人否認。

二、英國與印度傳統飲茶方式的對比

在英國,人們飲茶有許許多多的講究。晨間睜眼的那一刻,就是早茶時間,也稱“開眼茶”或是“床頭茶”。將阿薩姆茶、肯尼亞茶還有錫蘭紅茶以3∶3∶4的比例泡制香濃的茶汁,再混與新鮮的牛奶中和作用,升華舌尖的口感,打開新一天的味蕾。接著,英國人在當地時間十一點時,還會進行Eleven's上午茶,也叫作“公休茶”,品茶的時間在二十分鐘左右。最具有魅力的便是英式下午茶Afternoon tea,一間裝修精良的屋子,一曲高雅古典的樂章,一桌高檔精致的茶具,一壺身價高昂的紅茶,一架三層的純英式的點心盤,在如此高調奢華的環境中品嘗生活的藝術感,這就是英倫風范的一面,恬靜而高雅。英國茶文化的靈魂,大部分就在于下午茶了,是一種對生活品質的追求,更是一種重視生命格調的體現。有學者將英式下午茶分為High tea 和Low tea兩種,貴族們通常吃的是Low tea,而下層人民或是仆人,女傭吃的則是High tea,這里的high和low指的是桌椅的高度。貴族們可以慵懶地坐在低矮舒適的沙發上喝下午茶,點心和茶具就放在高度較低的茶幾上。低等一些的人們常常在傍晚時分把晚飯和茶混在一起享受,所以high tea更貼民的生活,多一分樸素。概括來說,英國的傳統飲茶方式區別于時間、地點、階級等客觀條件,所以才讓英國人變得更加“講究”。

對比而言,印度的傳統飲茶方式又是別一番風景。印度的茶飲中,經常會發現伴姜、小豆蔻等調料,來增添風味,當然加入牛奶來中和茶中的苦澀是必不可少的。當地人有時會把茶葉斟放在盤子里啜飲,有時直接用舌尖去舔飲,他們認為用這種方式才能品嘗出茶真正的內涵味道,所以喝茶在印度有另一種叫法,就是“舔茶”。還有一點特別的地方是,印度人不用左手來遞送茶具,因為他們的左手是用來洗澡和出恭的常用手。以飲用的方式“舔”來命名,既有地方特色,又易吸引眼球;避免用左手遞送茶具等特殊的習慣,我們可以見微知著,茶在印度人的心里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印度還有著名的“拉茶”,顧名思義,拉茶就是用兩個器皿把茶液來回傾倒,兩手拉動的距離需要很大,上下的垂直距離需要很高,只有這樣才能把茶與奶混合充分,將茶的清香和奶的醇濃完美交織在一起,最后形成一層空氣泡沫浮在奶茶的表面,達成色香味俱全的效果。印度拉茶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香料印度茶”,其中的香料指的是Masala瑪薩拉調料,在印度語中是辣的意思。印度人的飲食習慣中少不了各式各樣的香料,而大多數香料的味感都有些辛辣,相較而論,瑪薩拉茶的口感比較溫和,適合冬日飲用,有溫暖身體的功效。據說印度的當地人早晨起床之后,臉可以不洗、口可以不漱,但奶茶卻是一定要喝的。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工作單位還是自己家里,鱗次櫛比的煮茶攤販、售茶店鋪和奔波于四處送茶的“小弟”成為了印度當地獨特的生活情景。其實,印度所處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其暑熱潮濕的生活氣候,炎炎夏日,濕氣長期粘滯、滯留于人體內部,難免會產生頭部沉重、發脹和氣血運行不暢等生理問題。所幸,當地擁有豐富的香料資源,瑪薩拉茶的出現使得這一問題迎刃而解,經常飲用富含綜合香料的瑪莎拉茶,可以起到提神醒腦、促進全身血液循環等保健作用。

關于待客,印度有“客來敬茶”的傳統習慣,一般家里有客人來訪時,主人會邀請客人席地而坐。關于坐姿,男士需要將雙腿盤起而坐,女士則需并攏雙膝再屈膝而坐。習慣來講,主人敬的第一杯茶是不能立即去接應的,要在禮貌的感謝和推辭后再接第二杯敬來的茶。除了一杯美味的茶外,主人還會提供新鮮的水果和小巧的甜品等茶點,供客人來享用。

在英國與印度傳統飲茶方式的對比中,我們可以清晰地認識到雖然兩種茶行為文化有很多的相似之處,但是印度的方式更加平民化,他們沒有英倫風范的高貴典雅,也沒有那種精致細膩,但他們的創造性和多樣性帶給了印度茶文化一種無與倫比的生命活力,這種特點是當初將茶植入印度土地靈魂的英國人所始料未及的。

三、英國對印度茶文化深層的影響

在印度,阿禾姆達巴城有一個名為“幸運茶室”的地方,與其他的茶室截然不同的是,人們在這里飲茶,與棺材相伴。有的人初次見此景會心生恐懼,但第二次像著魔般的想再次前往,如同被一股不知名的力量深深吸引著。手捧一杯清茶,旁邊卻是一副副棺材,棺材里安詳地躺著的是與世長辭的人們。感受死亡,除了會為逝者默哀,也會讓我們覺得幸運,因為只有對比才能知道生命的可貴。

也許,就是那一段似人非人的歲月讓印度人的生命哲學發生了一些轉變。有時,我們無法預知死亡,更不能控制死神的到來與否,但我們能夠牽制住今天的腳步,因為我們正好活在當下。我們現在可以選擇是喝綠茶還是紅茶,可以選擇是吃料理還是點心,但當我們離開這個世界后呢?“幸運茶室”里的棺材,可以讓人在對死亡的想象中獲得一種極致的生命體驗,一種被救贖的宗教般的感恩情懷。感恩生命,感恩當下,感恩活著!

從歷史到今天,英國茶文化成為一門聯系起東方與西方、歷史與現實、自然與人文的藝術。英國茶文化的意義就在于它既柔和又保持了這種矛盾性,也帶來與此相適應的同樣矛盾的民族消費心理,一直作用著英國社會,同時又在冥冥之中牽引著印度茶業的下一個步伐。

四、結語

從英國創生的印度茶文化,到英國與印度傳統飲茶方式的對比,我們可以看出英印兩國茶文化中有太多的相似之處,但又有天壤之別,二者相生不息卻各有前路。茶,從物質角度來說,只是一種飲品。但從精神角度來談,就涉及到了歷史、文化、經濟等方面的問題,需要探究的內容太多太多。在此,由于地域和文化的差異性,加之搜集資料的有限性,使得筆者不敢妄將自己的觀點作為結論,只是通過本文提出一些思考。印度茶文化是一個相當有研究價值的課題,并非本文只言片語就能分析殆盡,筆者只想借此文的寫作引起人們對于英國茶文化與印度茶文化之間的聯系與影響的研究興趣。同時,筆者也有感于目前中國傳統茶文化的日漸消弭。眾所周知,中國茶葉的歷史悠久,但當下關于茶文化的傳播確實令人唏噓,希望通過對此文的剖析,幫助我們找到保存和發揚本土茶文化的有效方法。

參考文獻:

[1]賈雯.英國茶文化及其影響[D].南京師范大學年碩士論文,2008.

[2]張玉璧.印度獨到的飲茶習慣[J].茶博覽,2010,(10).

The Influence of British Tea Culture in India

CHEN De-sheng,LI Zhuo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Wuhan,Hubei 430023,China)

篇(7)

關健詞:普洱;茶文化文獻;收集與整理;開發與利用

中圖分類號:F5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812-2485(2014)03-019-03

隨著普洱的政治、經濟、文化的迅速發展,普洱市圖書館都經歷了長期的茶文化積累過程,普洱民族茶文化這個具有“地域文化的個性”,給圖書館的發展引來了一股很有力量的“勢”,離開了這個個性就失去了公共圖書獨特的優勢。故普洱市圖書館因勢利導,充分地利用好手中的地域文化資源,為研究普洱茶文化提供優質服務的同時,并“量體裁衣,自做衣裳”,積極主動地推出自己的品牌,顯示自身有研究實力的一面,更好地體現自己的職能,促進了普洱茶文化的發展。

普洱市圖書館收藏的諸多史籍中有許多記載足以說明普洱茶是勤勞智慧的祖先留給思茅的“永活財富”。唐?樊綽撰《蠻書?云南管內物產第七》中寫到的:“茶出銀生城界諸山。散收,無采造法。蒙舍蠻以椒、姜、桂和烹而飲之”。蒙舍蠻即哀牢人是當是南詔的統治民族。據哈尼族支系尼人口碑相傳,1600年以前,當尼人進入西雙版納地區時,當地已有了土著所種的茶樹。至今,在西雙版納、普洱、景東、景谷、瀾滄等地還保存有大量野生型、過渡型、人工栽培型古茶樹。同時,這些地區也都是古銀生節度所轄。可以作為“銀生域界諸山”產茶的活佐證。

元?李京《云南志略,諸夷風俗》中提到的“金齒百夷”、“交易五日一集,以氈、布、茶、鹽互相貿易”。金齒百夷指滇西傣族祖先。乾隆《云南通志》記載:“普思茶山,夷人窮苦,惟籍茶葉養生,是小民養命之源。”道光《普洱府志》記載“普洱府,蠻民雜居,以茶為市,衣食仰給茶山”,在漫長的歲月中,滇西南各族就開發出名揚天下的“普洱茶”。也營造了燦爛的民族茶文化。

1普洱茶文化文獻的價值意義

1.1普洱茶文化的定義

普洱茶文化,作為一個廣義的概念來理解,它是普洱市、西雙版納州茶鄉各族人民從古到今創造的、在對茶的發現、馴化、栽培、制造、加工、運輸、保存、銷售、飲用的過程中所產生的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的總和。

1.2普洱茶文化的內容

普洱茶文化與自然、地理、民族、經濟、文化緊密聯系,涉及種茶人、制茶人、售茶人、飲茶人各民族的生產方式、生活習俗、思想觀念、、文化藝術等等方面,如古茶樹、古茶林、大茶山、茶種植、茶品種、茶加工、茶貢品、茶廠家、茶馬道、茶飲具、茶醫藥、茶民俗、茶品飲、茶風情、茶碑刻、茶文史、茶詩詞、茶楹聯、茶文藝、茶保健、茶葉節等等。

1.3普洱茶文化的內涵

普洱茶文化內涵十分豐富,在眾多茶文化中,有其獨特鮮明的地方性、民族性和廣博性特點,其中一些內容實體,已具有文物價值和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價值。思茅為世界茶起源地之一,在漫長的茶葉發展歷史長河中,14個兄弟民族共同創造了豐富多彩,底蘊豐厚的民族茶文化,這是思茅普洱獨特的資源。它將帶動云南思茅旅游業、茶產業、茶經濟的發展,促進地方經濟社會文化的全面進步,造福于云南思茅各族人民。茶文化促進著普洱茶的振興,普洱茶為茶文化提供了發展基礎。是中國民族優良傳統文化的一個組成部份,具有歷史價值、科學價值、藝術價值而傳揚海內外。

2普洱市圖書館館藏茶文化文獻的收集與整理

2.1茶文化文獻特色專柜

普洱市圖書館于2003年設立茶文化文獻的特色專柜,從開始的30多冊到現在的1011冊。十年來,專柜收集了如:由普洱茶文化的創始人黃桂樞先生于1994年主編輯的《中國普洱茶文化研究》是當代研究普洱茶文化的起始文獻。由臺灣師范大學教授鄧時海著的《普洱茶》是記載普洱茶文獻,普洱茶理論的專著、由思茅政協編的《普洱茶源》是系統地反映普洱茶發展的歷史演變,及現代普洱茶的發展趨勢,為廣大讀者認識普洱茶提供一個了解的平臺,并對普洱茶的有關問題進考證和定論的茶文化文獻。

2.2多方面收集研究文獻資料

當今的普洱茶及茶文化研究有地方性研究和個人研究,在新纂地方志中有普洱茶專述,有的集體或個人出版了書籍多種,1993年至2001年,弘揚茶文化后,普洱市舉辦了三屆普洱茶國際學術研討會,海內外有關論文文章、論著已發表、出版多篇(部),為普洱茶文化增添了新成果。普洱茶文化具有多種文學藝術特色,有普洱茶詩詞、普洱茶楹聯、普洱茶民歌、普洱茶民間傳說、故事、普洱茶小說、散文、普洱茶曲藝、歌舞、普洱茶郵票藝術。以茶會友,廣交天下,茶文化搭臺,茶經貿唱戲。1993年至2013年,普洱市舉辦了十三屆中國普洱茶葉節,促進了中外茶文化交流,促進了普洱茶鄉經濟社會發展而影響深遠,其影像、圖片資料我館也有收藏。

2.3普洱茶文化古籍的收藏

銀生普洱茶自唐代入載《蠻書》以來,記載有普洱茶史料的書有所增多,普洱市圖書館館藏茶文化文獻的史籍主要是宋代有《續博物志》,明代有《滇略》、《本草綱目》等。清代的史料和文物有《滇云歷年傳》、《滇南新語》、《本草綱目拾遺》、《滇南見聞錄》、《滇海虞衡志》、《普洱茶記》、《清史稿》、《道光普洱府志》、《思茅廳志》。《普洱府志》、《易武茶案斷案碑》、《永安橋功德碑記》、《信征別集》等。民國時期的史料和文物有《梵天盧叢錄》、景谷茶人《紀襄廷墓志》、《思茅鈞義祥茶莊包裝說明單》等,為普洱茶文化提供了豐富的內容。

3普洱市圖書館茶文化文獻的開發與利用

3.1普洱市圖書館史籍佐證普洱茶是世界普洱茶樹起源的中心地帶

普洱市圖書館收藏的諸多史籍中有許多記載足以說明普洱茶是勤勞智慧的祖先留給思茅的“永活財富”。唐?樊綽撰《蠻書?云南管內物產第七》中寫到的:“茶出銀生城界諸山。散收,無采造法。蒙舍蠻以椒、姜、桂和烹而飲之”。蒙舍蠻即哀牢人是當是南詔的統治民族。據哈尼族支系尼人口碑相傳,1600年以前,當尼人進入西雙版納地區時,當地已有了土著所種的茶樹。至今,在西雙版納、普洱、景東、景谷、瀾滄等地還保存有大量野生型、過渡型、人工栽培型古茶樹。同時,這些地區也都是古銀生節度所轄。可以作為“銀生域界諸山”產茶的活佐證。

元?李京《云南志略,諸夷風俗》中提到的“金齒百夷”、“交易五日一集,以氈、布、茶、鹽互相貿易”。金齒百夷指滇西傣族祖先。乾隆《云南通志》記載:“普思茶山,夷人窮苦,惟籍茶葉養生,是小民養命之源。”道光《普洱府志》記載“普洱府,蠻民雜居,以茶為市,衣食仰給茶山”,在漫長的歲月中,滇西南各族就開發出名揚天下的“普洱茶”。也營造了燦爛的民族茶文化。

3.2弘揚民族茶文化,促進普洱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從1993年以來,先后在普洱舉辦了三屆“中國普洱茶

國際研討會”和一次“中國古茶樹遺產保護研討會”,引起了國內外學術界的極大關注,使半個世紀以來,國際學術界關于茶樹原產地在中國還是在印度的爭論劃上了圓滿的句號。從1993年開始,每兩年舉辦一屆集民族文化、經貿洽談、旅游觀光、經濟協作為一體的“中國普洱茶葉節”。至2013年4月共舉辦了十三屆“中國普洱茶葉節”。而且成功舉辦了普洱“馬幫茶道、瑞貢京城”普洱茶文化北京行活動。普洱茶葉節的重大活動期間,普洱市圖書館2004年為市委朱飛云副書記引證資料。提供東晉?常璩在《華陽國志、巴志》中的記載;《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魚鹽銅鐵。周漆茶密……皆納貢之》,2005年4月中國茶葉節前,為市委沈培平市長提供清?阮福《普洱茶記》原文。2006年3月為市委領導提供普洱府有關資料,例如在《四庫全書?云南事略》中查到清雍正七年(1729)改土歸流,云桂黔總督鄂爾泰續集《請添設普洱流官營制書》,設普洱府,是普洱府建置沿革的寶貴資料。2011年2月至今,思茅地方人士,普洱茶文化,民族文化研究者,退休干部李建德,筆名信安,一年多來堅持來館查閱元、明、以下有關普洱茶文化資料。查閱《四庫全書》部分、《二十四史》云南部分,《普洱府志》、《思茅廳志》、《思茅古化各少數民族》等資料,摘抄筆記3本,收集原始文獻資料數百條。挖掘、發現及研究了普洱民族茶文化的淵源歷史。同時館員根據李先生需要,迅速幫助查找有關資料,大大減少了讀者所花費的查找時間。館員向讀者所提供的深層次顧問式服務,讀者在這里頗有“家鄉遇故知”的感覺。之時,在每篇文化尾附上本文由普洱市圖書館資料室提供資料。

3.3出版茶文化著作

為進一步揭示文獻內容,便于讀者查找利用。我館資料室積極做好二次文獻的開發利用工作,編輯了《普洱市公共圖書館館藏茶文化文獻聯合目錄》,資料部從2005年開始做年代檢索課題(專題)匯集。收集與整理有關普洱茶資料。如《普洱市圖書館茶文化專題》內容包括唐、宋、清有關茶對聯的來源、評析匯編、《四庫全書》中有關記載普洱茶的原始出處等茶歷史淵源資料。提供市委、人大、政協、各大局領導機關參考。普洱市圖書館還出版了由查正儒館長主編的《普洱茶事》一書。

圖書館的數字化進程不斷推進,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市圖書館的文獻數字化建設會得到快速發展,普洱茶文化文獻專題資料在網絡上為文化服務中發揮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劉澤石.民族典籍文獻殿堂中的人文眷顧與積淀,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4(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久久| 日本无遮挡真人祼交视频| 蜜桃无码av一区二区| 日本边添边摸边做边爱喷水| 女人18毛片水真多| 精品蜜臀av在线天堂| 少妇久久久久久被弄到高潮 | 国产第一页浮力影院入口| 一色屋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高潮videosorgasm抽搐合集|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观看|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7777777|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电影|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色妺妺视频网| 天堂√最新版中文在线天堂| 色婷婷狠狠久久综合五月| 色欲综合久久躁天天躁蜜桃| 欧洲女人牲交视频免费| 性一交一乱一乱一视频| av无码中文字幕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成人噜噜无码网站| 又粗又黑又大的吊av| 精品国产麻豆免费人成网站| 三年片在线观看免费大全电影|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亚洲色欧美在线影院| 美女扒开屁股让男人桶|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三人毛片| 香蕉久久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天堂| 亚洲一区波多野结衣在线app| 国产内射大片99| 亚洲自偷精品视频自拍|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蜜臀 | 一区二区视频|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中文字幕精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激情综合色综合啪啪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