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3 15:15:0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茶葉營銷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1 渠道整合成為品牌茶葉核心競爭力生成的重要方式
“全渠道”也被稱為“全渠道整合”, 在營銷學上它指的是一種圍繞著消費者客戶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品質等的消費需求, 企業通過對傳統的實體營銷渠道、移動電子商務渠道、互聯網平臺營銷渠道、國內外營銷渠道等進行全方位整合, 快速地、全面地、無縫隙地、無差別地給客戶帶來產品或服務體驗的一種營銷理念。核心競爭力理論看來, 一個企業或組織只有掌握了那些“能夠協調不同的生產技能和有機結合的多種技術流派的學識或知識”, 才能為自身帶來顯著的、特殊的、有針對性的競爭優勢。對于我國當前階段的品牌茶葉的營銷核心競爭來講, 在茶葉品質、數量大體相當的情況下, 誰能有效地整合不同的營銷渠道, 就意味著誰掌握了穩定的消費者群體, 因此它成為眾多品牌茶葉企業競爭的新方向。
1.2 互聯網帶來的“分享經濟”浪潮客觀上要求企業實施“整合營銷”
對于“分享經濟”我們可以從兩個層面審視, 其一是傳統的股權意義上的分享, 涉及到所有制、股權、產權及其收益權的分享等;其二是近些年來隨著互聯網經濟的發展而衍生出來的一種新的經濟消費、交易等形態, 它指的是將個人、集體或企業的閑置資源, 包括商品、服務、知識和技能等, 通過互聯網構建的平臺, 實現不同主體之間使用權的分享, 進而獲得收益的經濟模式。對于包括品牌茶葉在內的營銷創新來講, 全渠道的整合之本質即在于“整合營銷”, 即通過對企業內部制度、流程、人員、技術、知識和企業外部供應鏈、價值鏈、銷售渠道等的全方位整合, 最終實現全面、精準掌握穩定的消費群體的目的。
1.3 茶葉產業鏈的全渠道整合成為新的營銷趨勢
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 整個市場營銷學的基本范式實現了從4P范式、4C范式等向整合營銷范式的轉換, 這背后帶來的關鍵問題是人類生產的絕大部分產品和服務逐步進入到了“供過于求”和“產能過剩”的狀態, 這一點對于我國中低端的茶葉產品來講亦是如此。供給側的這種結構性變化客觀上對傳統的茶葉產業鏈的改革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 對于處于價值鏈頂端的品牌茶葉來講, 只有實現了對于整個上中下游產業鏈的有效整合, 才能全方位地降低自身的交易成本、提升產品的品牌競爭力。因此, 茶葉企業需要從全渠道視角重新審視自身的營銷創新, 以達到全產業鏈整合的目的。推薦閱讀:管理學博士論文范文:如何控制在國外投資的政治風險
2 基于全渠道視角的品牌茶葉營銷創新的策略建議
對于品牌茶葉來講, “全渠道營銷”并不意味著基于企業視角單向度出發, 盲目在多個渠道進行營銷資源的投放, 而是在于有效地對全渠道營銷資源進行整合。從這一點來講, 全渠道營銷的本質和關鍵即在于“整合營銷”。
我國飲用茶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神農氏,茶葉是中國的國飲,中國人有“來客敬茶”的傳統習慣,“茶”屬于“開門七件事”之一,在民間有“茶祖節”的習俗。茶文化正是中國樹立文化產業特色,區別于其他各國文化產業的重要標志。然而,茶文化在中國沒有引起應有的重視,倒是鄰國日本卻將茶文化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這個問題應該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以免再次出現中華傳統被別國剽竊的現象。
(一)培養茶文化人才是參與世界文化產業競爭的需要知識經濟時代,各種文化相互交流融合,優勝劣汰。茶文化可以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名片之一,提高中國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舞臺中的影響力。
(二)培養茶文化人才是社會溝通發展的需要老舍先生在談到其話劇作品《茶館》時曾說到:“茶館里人來人往,匯聚了各色人物、三教九流,一個大茶館就是一個小社會。”在古代,既有文人士大夫會友于茶館,也有商賈老板談生意于茶樓,更多的中下層市民將茶館作為聚集休閑之所。近現代以來,人們通過茶館聊天聚會、娛樂休閑,達到溝通交流、了解信息的目的。由此可見,茶館成為社會交流中不可缺少的一個公共場所。
(三)培養茶文化人才是傳統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需要中國飲茶的歷史源遠流長,由茶圣陸羽所著的最早的茶專著《茶經》也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茶文化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與飲茶器具、民俗、行為、舞蹈和儒家思想相融合,形式推陳出新,內涵不斷豐富。一方面,我們要繼承傳統茶文化,使其得以傳承;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嘗試讓茶文化融入更多的近現代元素,使其發揚光大。
(四)培養茶文化人才是促進茶葉經濟發展的需要各種茶文化活動的舉辦,如茶文化節、茶藝大賽、茶具展覽、茶葉博覽會、國際茶文化交流會等文化活動,必然會吸引更多的人品茶、愛茶。這些文化活動能對茶文化起到交流、升華的作用,也可以把中國茶文化和茶葉推向市場,帶動茶葉產業的經濟效益。
二、傳統茶文化人才培養的緊迫性
隨著茶葉產業的不斷擴大,茶文化日益受到了人們的重視。但整體來講,我國茶文化產業的發展明顯滯后于茶葉產業的發展。從目前情況來看,我國茶文化存在著散、亂、雜的現象。一些地方、企業各自為政,唯利是圖、惡性競爭,為了短期的經濟利益而忽視了對茶文化的發掘和傳承,隨意杜撰、抄襲模仿,擾亂了市場環境,同時也降低了自身信譽。目前,我國茶文化人才培養存在以下問題。
(一)培養專業少
浙江農林大學茶文化專業設立了我國至今唯一一個茶文化本科專業,從2011年的招生計劃來看,該專業每年招收六十名本科生。少數幾個高職高專院校也在培養茶文化的專科學歷人才。人才培養的數量顯然不能滿足茶文化市場對人才的需求。
(二)研究專著和論文少
從國內最大的購書網站當當網,以“茶文化”為主題搜索圖書,只能找到113本圖書;從CNKI上以“茶文化”為篇名搜索相關期刊論文,也只能找到2272條搜索結果,其中CSSCI中只有78條記錄。
(三)茶文化高端人才少
與茶文化相關的職業目前僅限于茶藝師。茶藝師分為初級、中級、高級、技師、高級技師五個等級。主要是對茶藝操作和溝通交流的能力考查,而在茶藝方面創新性的高端人才在我國仍然缺乏生長的土壤。
三、茶文化人才培養的保障機制
(一)外部保障機制
1.政策支持
政府部門應該重視茶文化人才培養的戰略地位,為茶文化專業人才培養創造有力的政策環境。從人才培養方面,在產茶大省的農業院校開展學歷教育和應用科學研究,支持茶葉企業和研究院所定向培養茶文化專業人才。從人才應用平臺方面,在旅游開發、外賓接待等場合弘揚中國傳統茶文化,促進市場對傳統茶文化人才的需求。
2.資金保障
從文化傳承和創新的方面講,即使茶文化人才的培養在短期內看不到經濟效益,也必須堅持和發展下去。這就需要政府部門加大資金投入。包括人才培養經費、課題研究經費和適當的企業補助等。只有強有力的資金保障,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傳統茶文化人才,才能正向激勵茶文化研究人員和支持茶文化發展的企業。
3.社會支持
茶文化的研究和相關人才的培養不是自娛自樂,不能閉門造車。它的目的也不僅僅是單純地實現文化傳承,而是要走向社會、面向市場、實現價值,促進和推動茶文化產業以及茶葉產業的繁榮發展。所以,茶文化人才培養需要獲得社會的支持。高等院校必須走出去,與茶葉企業或行業協會等進行深度合作,共建茶文化研究中心、課題小組,采取項目合作的形式,更好更快地把學校的學術成果轉化為產品。
(二)內部保障機制
1.活躍茶文化的科學研究從目前的狀況來看,茶文化研究嚴重缺乏學術性乃至嚴肅性,自科學者沒有把主要精力放在茶文化方面,人文學者也沒有把實踐操作與學術研究聯系開來,這就導致茶文化一直處于被動的傳承階段,而幾乎沒有學術創新。要培養傳統茶文化的高層次人才,把高層次人才留在傳統茶文化領域,就必須活躍傳統茶文化的研究氛圍,以學術研究帶動人才培養。
2.創新課程體系農業院校可以在茶學專業加大對茶文化相關課程的教育力度,將原有的選修課升格為必修課。也可以在全校開設茶文化和茶藝方面的公共選修課,讓學生了解茶的故鄉在中國,充分了解中國傳統茶文化,學習茶藝。一方面能夠培養學生的一技之長,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論文摘要:黃岡市是湖北省乃至全國的主要茶葉生產區之一,目前存在茶葉總規模大,企業規模小,經營分散,發展不平衡,整體水平偏低等問題。本文主要就黃岡市茶葉生產現狀,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可持續發展對策等方面進行了介紹和經驗總結。
茶葉是黃岡市的主要經濟作物之一,已成為黃岡市當前效益農業的主要發展支柱產業。具有顯著特色和地域優勢的黃岡茶產業已成為黃岡市部分山區、半山區農民增收的主要途徑,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精神,切實解決“三農”問題,最終實現農民增收,發展黃岡市茶葉經濟已迫在眉睫。
一、黃岡市茶葉生產現狀
1、黃岡市茶葉總規模大,企業規模小,經營分散
黃岡市位于湖北省東部,大別山南麓,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光、熱、水資源豐富,雨量充沛,日照時間長,濕度大,無霜期長,適合茶樹生長。黃岡市產茶歷史悠久,在唐代黃岡就有宮廷貢品茶,宋代朝廷在蘄州就設有專營茶葉的機構。改革開放以后,黃岡市委、市政府提出大力發展茶葉經濟,現在黃岡市七縣二市一區均產茶葉,茶園面積共計30萬畝,從事茶葉生產、加工、銷售的人員達50余萬人,茶葉總產量6500噸,總產值5億元。今天,黃岡市正發展成為湖北乃至全國的主要茶葉生產區之一。
在聯產承包責任制為主導的農業生產體制下,黃岡市的茶葉產業資源被分配到從事茶葉生產、加工、銷售的幾千余家企業,企業規模普遍較小,80%從事生產的茶葉企業,茶園面積在500畝以下,產值在10萬元以下,有近一半面積的茶園在農戶手中,從事加工的茶葉企業平均年生產能力在1000公斤以下,銷售以個體戶零售為主,經營分散,缺乏具有影響力大,知名度高的茶葉企業。
2、黃岡市茶葉發展不平衡,整體水平偏低
茶葉產業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入世對茶葉產業的發展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使黃岡市茶葉產業得到較快發展。目前部分地方實行“公司+基地+農戶”和“公司+農戶”的管理運作模式,發展壯大了一批茶葉企業,使他們生產的茶葉占據了黃岡30%以上的市場份額,主導著黃岡市高檔茶葉的生產消費市場。盡管如此,黃岡茶葉企業的發展仍不平衡,整體水平偏低,80%以上的茶葉企業的生產銷售人員是以農村務農的農民為主,文化素質普遍低下,缺乏技術骨干,難以接觸先進技術和先進管理理念,管理粗放,產品技術含量低,故導致黃岡茶葉在低附加值產業鏈上徘徊。
3、實施名牌帶動戰略,提高產品知名度
自改革開放以來,黃岡市委,市政府提出實施名牌產品帶動戰略,黃岡市名優茶開發取得了顯著成效。在1995年第二屆中國農業博覽會農產品評比中,黃岡市茶葉獲得2個金獎,3個銀獎,在第五屆“中榮杯”和第三屆“中榮杯”全國名優茶評比中,有2只茶獲特等獎,5只茶獲一等獎。在實施名牌產品戰略的帶動下,名優茶生產始終呈現出產銷兩旺的良好態勢。名優茶已成為黃岡茶農增收的主要來源,從而也終結了黃岡茶葉“有茶無名”的歷史。
4、扶持龍頭企業,增強輻射帶動,提高茶葉經濟效益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千家萬戶的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日顯突出。近年來,黃岡市重點培育了一批茶葉加工龍頭企業,通過獨資、合資、引資等多元化方式建立茶葉生產基地和茶葉加工廠,引進國內先進的清潔化、標準化茶葉生產加工線,從而實現了茶葉生產的規模化和加工標準化,初步形成茶葉產業化格局,提高了茶葉經濟效益,從根本上解決了在黃岡茶農中普遍存在的“戶戶冒煙,家家炒茶,分散經營”的小作坊現象。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產業化水平低,龍頭企業帶動能力弱
近幾年黃岡茶葉生產雖然發展較快,但由于茶園分散在農戶手中經營管理,導致規模化程度低,茶葉生產、加工技術不規范,產品質量不穩定,龍頭企業、基地、農戶之間已初步建立了松散的利益共同體,但聯合的緊密度不夠,輻射帶動能力仍較弱,各企業在價格上的無序競爭普遍存在。
2、茶葉市場競爭秩序不規范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許多小茶葉加工企業為了一已私利,相互殺價,質價不符,以次充好,冒牌茶葉等現象時有發生。比如黃岡茶葉中尤以英山云霧茶最為著名,而市場上假冒的英山云霧茶更是比比皆是,使消費者很難辨別真偽,嚴重擾亂了黃岡茶葉市場競爭秩序,影響了黃岡茶葉的聲譽。
3、茶葉產品品牌化意識差,良種茶園比例小
黃岡茶葉盡管在幾屆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和近幾屆“中茶杯”名優茶評比中均獲得過好的獎項,但產品的產業化程度低,品牌知名度低,茶葉加工中標準化意識差,無標生產現象普遍存在。由于分散的茶園管理和小作坊茶葉加工方式,導致技術推廣普及率低,獲得“中茶杯”特等獎的茶葉藏在深閨,沒有形成更好的經濟效益,真可謂“好酒也怕巷子深”。同時黃岡市現有的投產茶園和近幾年新植的茶園仍以群體品種為主,沒有引進良種和當家品種,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茶葉生產向優質高效方向發展。
三、可持續發展對策
針對黃岡茶葉生產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特制訂出可持續發展對策,主要有如下幾點:
1、扶強龍頭企業,提高產業化水平
黃岡茶葉生產主要是農戶分散經營,家家炒茶,戶戶賣茶,生產規模小,成本高,產品質量標準不統一,社會服務化程度低,新技術、新成果推廣普及進度緩慢。同時以茶農個體為主參與市場流通,由于信息不靈而導致產銷脫節,茶農承擔風險大。所以全市茶農應在自愿的基礎上搞好聯合,鼓勵企業承包,租賃茶園,擴大規模,走“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的產業化路子,廣大茶農就會在這種聯合中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
2、搞好“雙培”工作,提高科技素質
面對千家萬戶分散經營管理的局面,要根據茶葉分散經營實際和生產季節性強、周期性長的特點,對基層技術人員進行新技術培訓,對茶農采取課堂講授與田間指導相結合的方式普及科技知識,全面提高業務干部和茶農的科技素質。通過技術培訓,使黃岡轄區內的英山縣、麻城市、浠水縣、武穴市等重點產茶縣市基本達到村有技術員,戶有明白人,從而促進茶園管理和茶葉加工水平不斷提高。
3、依托科技優勢,走院企合作之路,發揮品牌效益
關鍵詞:特色專業;創業;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04-0124-02
特色專業是高校“教育質量工程”的重點建設項目,師資隊伍、課程實踐、社會服務等多方面的通力合作,才能將高校特色專業大學生的培養工作落實。但是,在巨大的就業壓力下,如何促進特色專業大學生創業解決就業問題也成為高校亟待思考和解決的問題。為了更進一步掌握高等院校特色專業的創業情況,筆者對部分高校進行了問卷調查,并對有關管理部門和就讀特色專業的學生進行了訪談。
一、問卷調查及分析
(一)調查目的
問卷在于通過調查收集被調查者對本校課程的滿意程度及意見,創業的認知,將來從事工作的意愿,創業意向,創業經歷,創業培訓需求等相關的信息,問卷共25題。
(二)樣本選擇及樣本量
問卷分兩部分,共發放問卷890份,回收問卷848份,有效問卷819份。一部分是4個高校特色專業的不同年級學生,發放問卷648份,其中云南農業大學467份(茶學、茶藝、花卉、煙草),昆明學院專業53份(茶學),福建農林大學90份(茶學)、云南農業大學熱帶作物職業技術學院38份;另一部分是云南農業大學非特色專業的不同年級學生,共回收有效問卷171份。
(三)調查數據及分析
1.工作意愿。云南農業大學茶學院的調查結果顯示,僅有11.4%的學生今后愿意從事茶葉種植的工作,25.5%的學生今后愿意從事茶葉加工工作,30.2%的學生今后愿意從事茶葉買賣的工作,18%的學生今后打算從事與茶葉無關的工作,并且有19.2%的學生要從事其他的工作。昆明學院的調查數據也同樣如此,茶葉買賣這一工作是學生們普遍想從事的工作,占32%,但今后打算從事其他工作的數據跟茶葉買賣的數據相同,茶葉種植工作占的比例較低,僅有8%。從福建農林大學的調查數據來看,今后從事與茶葉無關的工作占27%,高于茶葉買賣工作。同樣,茶葉種植工作占9%,所占百分比最少。
2.就業思路及意向。云南農業大學茶學院三個年級的被調查數據顯示,茶學與茶藝兩個專業的學生創業想法普遍一般,其中,2012級茶藝專業有強烈創業想法的比例略高于其他幾個年級。被調查者中只有少部分的人沒有創業想法,這說明,大多數的學生對創業還是充滿渴望的,但是苦于沒有學習的機會,這一點從被調查學生對學校課程設置的滿意度可以看出。在“創業單位”選擇這一問題上,我們發現,在這些被調查者中選擇較高的是自己創業和事業單位,企業和互聯網創業相對較少。
3.創業經歷。從下頁圖1可以看出,有過創業經歷或創業實踐的人數較少,云南農業大學有27.12%的學生有過經歷或實踐,福建農林大學有30.85%的學生有過創業經歷,昆明學院的被調查者中僅有16.98%的學生有過創業經歷,產生這一問題的原因,大致是因為學校的創業教育等課程發展以及校園內創業訓練等還不夠完善,沒有在學生身上起到促進的作用。
二、高校特色專業創業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培養及創業指導
下頁圖2顯示,3所高校的被調查者中,絕大多數的學生認為大學四年應該安排專門的訓練創業能力的課程和實踐,其中昆明學院的比例占到了98.11%。
(二)選擇創業單位存在的問題
通過調查“希望(曾經)創業單位是哪兒”顯示,參加本校創業園或實踐訓練的情況,云南農業大學茶學院比例高于熱作學院占22.46%;事業單位、自己創業以及企業的比例熱作學院高于云南農業大學分別占36.84%、42.11%和26.32%;在網絡營銷等創業方式上熱作學院的比例是0。高職類院校和本科院校的特色專業大學生在創業單位的選擇上主要是自己創業,其次是事業單位。但是在參加本校創業園或創業訓練的問題上,本科和高職類院校的學生表現得并不是十分積極,尤其是高職類院校的本校創業訓練率要低于本科院校。
(三)家庭因素影響創業
家里是否重視或支持大學生的創業訓練和實踐這一問題上來看,我們根據對云南農業大學茶學院的3個年級專業對比顯示,除了2013級茶學專業選擇家里非常重視自己創業訓練與實踐的較多,其他幾個年級的被調查者均認為一般重視。這就說明,當前我國大多數家庭是獨生子女,導致的一個問題就是,對孩子的溺愛教育十分嚴重,一些家庭甚至認為孩子畢業后有無工作無所謂,就連讓他們畢業后嘗試創業的想法沒有,這也是我國教育體制的一個問題。
(四)特色專業與普通專業創業情況
根據調查“曾經創業內容是否與專業學習內容”,可以明顯地看出,無論是特色專業還是普通專業,被調查者的數據明顯顯示曾經創業內容與專業學習相關,其色專業茶學和茶藝占63.86%,普通專業環資和農科占55.79%,創業內容與專業學習內容相關的問題上,特色專業比例較高。選擇“沒有”關系的,普通專業的則高于特色專業。
三、結論
從被調查的四所院校存在的問題來看,我國高校特色專業在學生創業問題上還需要進一步發展與完善,從問卷調查中可以看出,云南農業大學、昆明學院和熱作學院的絕大部分特色專業大學生曾經的創業實踐經歷都是在校外進行,而福建農林大學絕大部分特色專業大學生曾經的創業實踐經歷都是在校內進行。這就說明,云南省高校需加強特色專業創業實踐基地的建設,以及特色專業創業課程的開展,供特色專業大學生積累創業知識和經驗。
通過創業知識的學習,提高自己未來創業的能力,避免自己在今后的創業道路上少走彎路,是成功創業的有效途徑。無論本科還是高職院校,學校都應開展具有特色的創業訓練,且課程不易過于枯燥,要以激發學生對本專業的熱愛和認同為根本出發點,讓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也對本領域的創新創業產生濃厚的興趣,實現創業促就業,緩解就業壓力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李艷利.高校創新實踐基地建設的思路及對策[J].中國高校科技,2012,(1).
[2] 冉千里.以特色專業奠基 以創業帶動就業[N].西部時報,2008-08-19(014).
關鍵詞:熱帶經濟作物;產業競合;對比分析
中圖分類號:F327.9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31(2009)11-0035-04
一、引言
海南島素有“天然大溫室”的美譽,一年四季都能進行農業生產,是我國典型的熱帶農業省份和大宗熱帶作物的主產區,其熱帶農產品特性、發展方向及營銷策略等在國內熱帶農產品營銷中具有代表性。印尼是東南亞地區最大的農業食品市場之一,也是世界第一大棕櫚油生產國和出口國,對世界油籽價格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熱帶經濟作物是印尼種植業的一大特色,主要包括橡膠、椰子、棕櫚、咖啡和可可等。
本論文運用對比分析的方法,通過對海南與印尼在熱帶作物種植面積、總產量、單位面積產量以及對外輸出情況進行分析。一方面,可以全面了解海南與印尼熱帶作物生產情況。另一方面,可以為推動海南熱帶農業與印尼熱帶農業合作的進程,提升海南熱帶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促進海南熱帶高效農業發展和生態省建設提供參考。
二、海南與印尼熱帶經濟作物概況
熱帶經濟作物是指在熱帶地區的氣候條件下栽種的特種經濟作物,熱帶水果、橡膠、椰子、劍麻、胡椒、油棕、腰果、芝麻、咖啡、可可、甘蔗等都屬熱帶經濟作物。
海南地處熱帶,光熱資源豐富,雨量充沛,適宜各種熱帶、亞熱帶經濟作物生長,種類相當齊全。全省土地面積353.54萬公頃,占全國熱帶土地面積的42.5%。海南適宜種植的各種經濟作物品種也相當廣泛,島內除種植水稻、小麥、玉米、高粱、甘蔗、花生、芝麻、麻類、茶等糧食和經濟作物外,還有橡膠、咖啡、油棕、劍麻等熱帶作物,橡膠種植面積占全國的70%以上。
印尼位于熱帶氣候區,其主要熱帶農作物有橡膠、椰子、棕櫚、咖啡和可可等。橡膠是印尼農業部最大的出口產品,棕櫚油是后起之秀,近年來棕櫚樹的種植面積迅速擴大,咖啡和茶葉的產量也增長較快。此外印尼還盛產煙葉、茶葉及丁香、豆蔻、胡椒等香料。
自從2000年以來,海南與印尼的熱帶作物種植面積平均每年以3%―5%速度增長(見表1)。兩地政府非常重視熱帶農業的發展,加大了對熱帶經濟作物種植的投入,使得海南與印尼熱帶作物種植面積年年擴大。
三、海南與印尼主要熱帶經濟作物產業對比
(一)海南與印尼橡膠產業對比
1.海南、印尼天然橡膠生產情況
目前,印尼是世界第二大天然橡膠生產國,天然橡膠種植面積居世界首位,天然橡膠業已成為印尼的主導產業,全國有320多萬公頃橡膠園。[1]
海南的天然橡膠已有近百年的發展歷史。直至1950年,全島天然橡膠面積只有0.28萬公頃,年產干膠約200噸。目前,海南已建設成了我國最大的天然橡膠生產基地。截至2006年,海南省的天然橡膠面積達40.21萬頃,年產干膠31.1萬噸,分別占全國總面積的59%和總產量的56%(見表2)。
2000-2003年間,印尼的橡膠種植面積基本保持在一定的水平,然而橡膠產量卻不穩定,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一是印尼在此年間主要是粗放式經營,不能形成大規模集約式經營,導致橡膠總產量及單產不穩定;二是印尼處于赤道地區,受氣候影響很大,年降水的不均也給橡膠生產帶來了很大的影響。但2004-2006年間,印尼的橡膠總產量和單位面積產量大幅提高,究其原因是印尼政府一直制訂相應的發展計劃幫助小膠農改進生產技術和提高管理水平,并提供信貸支持,改良橡膠生產模式,提高了其橡膠生產的勞動生產率。
海南橡膠的種植面積及產量呈現穩步上升趨勢,主要有以下幾點因素:一是海南地處熱帶北緣,有非常優越的橡膠氣候條件;二是產業基礎雄厚,有一套成熟的植膠栽培管理技術;三是橡膠產品初加工逐步向規模化集中加工邁進,具備大規模發展新型現代橡膠產業的基礎條件。
2.海南、印尼天然橡膠輸出情況
海南與印尼在橡膠輸出量所占總量的比率是相當大的,海南更是高達95%以上,說明本土在消化自身橡膠方面非常弱(見表3),有待建立完善的橡膠制品體系等。當然,海南出于保護環境的需要,對在島內建廠有嚴格的限制,島內只有零星的橡膠制品加工作坊,這也使得海南產橡膠基本都是輸出。
(二)海南與印尼棕櫚產業對比
1.海南、印尼棕櫚生產情況
印尼處于赤道地區,終年濕熱,非常適合棕櫚樹的生長。印尼用了大量的土地來種植棕櫚樹,而且每年呈遞增趨勢(見表4)。印尼政府對棕櫚的政策傾斜也相當大,每年大量發出將林地改為棕櫚園的許可證,大力扶持棕櫚樹的生產,使得印尼棕櫚的總種植面積迅速增長和單位面積產出不斷提高。
受地形與氣候的影響,海南種植棕櫚樹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只有少數地方適合棕櫚樹的生長,不足海南總熱帶作物種植面積的百分之一,且海南棕櫚樹的種植的基本用途是觀賞。
2.海南、印尼棕櫚油輸出情況
印尼棕櫚油每年產量與出口量大幅增加(見表5),極可能取代馬來西亞成為世界頭號棕櫚油生產國。印尼棕櫚油產業被世界各國看好的原因:一是近年來,在印尼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印尼棕櫚油業扶搖直上,棕櫚種植面積和出口數量不斷攀升;二是世界石油價格的大幅上漲,發達國家欲將棕櫚油作為燃料油的替代品。棕櫚每公頃出油量遠高于其他油料作物,是理想的生物燃料選擇品。
海南的棕櫚油產量微乎其微,幾乎沒有向島外輸出的情況。
(三)海南與印尼咖啡產業對比
1.海南、印尼咖啡生產情況
印尼盛產咖啡,咖啡產量居世界第4位。咖啡是印尼農業的標志,已成為該國重要的創匯產品。2000-2006年,海南、印尼的咖啡總產量不斷萎縮,下降幅度相當大(見表6)。此段時間咖啡種植面積大幅下降的原因有兩點:一是印尼處于赤道地區,近幾年受臺風、洋流等自然氣候因素的影響,導致咖啡園大量減產;二是中間商對咖啡豆種植積極性的大幅下降有一定的影響。中間商壓榨農民降低咖啡豆收購價格,導致囤積大量的咖啡豆。到咖啡集中上市期,市面上的咖啡豆大量涌入,市場供過于求,導致咖啡豆價格一降再降,也降低了咖啡農種植咖啡的積極性。[2]
2.海南、印尼咖啡輸出情況
海南與印尼咖啡種植受產量較低、蝗蟲災害、質量較低等因素的影響,使得兩地咖啡輸出年年減少(見表7)。
(四)海南與印尼茶葉產業對比
1.海南、印尼茶葉生產情況
印尼是世界第5大茶葉出口國,每年印尼茶葉出口約9.85萬噸,茶葉在印尼的國民經濟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茶葉也是海南重要的經濟作物,是海南重要的輸出產品(見表8)。
近年來,海南茶葉單產均高于印尼,說明海南在茶葉生產方面進行了較好的管理,政府及農民對茶葉生產的投入加大。從兩地的茶葉生產來看,種植總面積年年下滑,產量也在不斷下降。但是,2006年出現了拐點,茶葉的種植面積和產量都有小幅度地提高。導致海南茶葉種植面積和產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是海南在茶葉生產方面是小型的家庭經營式生產。規模不大,產出少,生產效率不高,使得茶農的生產積極性也越來越低,茶葉種植越來越少,產量下降。[3]
二是2005年“達維”臺風給海南茶葉的種植打擊相當大。海南的茶葉種植面積從2004年的1895公頃驟減到2005年的1489公頃,同時也使得茶葉大量減產。
三是少數發達國家提高茶葉進口的綠色壁壘。如通過對農藥殘留、重金屬含量、有害細菌含量等的要求限制發展中國家的茶葉出口,這也打擊了茶農的種茶積極性。
2.海南、印尼茶葉輸出情況
由于質量好,海南與印尼的茶葉在國際、國內市場上需求旺盛。但近年來,世界茶葉市場由于供過于求,出現價格疲軟,加上自然災害的影響,茶葉輸出量徘徊不前(見表9)。
四、海南熱帶經濟作物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
(一)海南熱帶經濟作物發展存在的問題
1.基礎設施不完善。海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極其適合熱帶農作物的種植,但自然條件的不穩定性也給海南熱作產業帶來了困擾,加上農業投入不夠,基礎設施不完善,應對自然災害能力差,從而使得海南熱帶作物的生產落后于世界水平。
2.熱帶經濟作物種植規模小。海南熱帶經濟作物的種植及生產主要是小農經濟型,規模小,如棕櫚、咖啡等作物。由于不能形成規模效應,限制了海南熱帶經濟作物做大做強,進而使得不能形成自己的品牌,從而在國際市場競爭日益加劇的情況下難以有立足之地。
3.熱帶經濟作物質量不高。海南熱帶農業科技水平還比較低,突出表現為:農民科技文化素質低,農產品單產低、優質率低、農藥殘留量高、重金屬含量高、有害細菌含量高等方面。而當今發達國家設置的綠色壁壘很高,海南熱作質量上不去,大大限制了海南熱帶作物產品向發達國家的出口。
4.缺少專門的國際貿易人才。海南大量的熱帶農產品急需外貿人才的引導出口,而目前外貿人才極其缺乏,人才的缺乏導致在研究國際貿易和環境保護方面落后,不能及時了解貿易伙伴國的法規技術標準和WTO有關熱作產品技術壁壘的協議,從而不能很好地指導海南熱帶經濟作物產品走向國際市場。
(二)對海南熱帶經濟作物發展的對策建議
1.加大農業投入,完善海南農業生產基礎設施。通過對農民增加購買農機具、化肥等進行農資補貼,改善熱作生產的土壤環境,加大農業投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等以改變靠天吃飯的困境,促進產量的穩定增長。
2.抓好優勢熱帶經濟作物產業的發展。海南的橡膠產業基礎雄厚,有一套成熟的植膠栽培管理技術,積極推進橡膠生產布局調整,努力挖掘土地潛力,采取租地、合作、聯營等形式,擴大種植規模。將發展天然橡膠作為發展海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當作重要支柱產業進行扶持發展。
3.扶持弱小熱帶經濟作物產業的發展。海南由于氣候的原因,使得種植棕櫚樹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只有為數不多的地方適合棕櫚樹的生長。隨著我國對于棕櫚油的需求卻與日俱增,海南應鼓勵農戶擴大棕櫚樹的種植面積,并給予適當的補助與政策傾斜,充分挖掘其旅游觀光及食用功能。
4.擴大熱帶經濟作物種植規模。資源配置的實踐已經證明,規模經濟是一國經濟增長和發展的重要因素。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規模是決定產品有無競爭力的決定因素。有了規模,才能形成商品優勢,才會有較高的效益。熱帶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不僅要實現種植業的規模,還應實現與種植業相伴隨的加工系統的規模,以及運輸業、銷售業的規模。
5.提高熱帶經濟作物的質量。少數發達國家的綠色壁壘是海南熱帶農業產品走向世界的一個重要障礙。因此,海南熱帶經濟作物產業產品要走出去,必須在生產源頭著手,加強對各種農業生產資料的監督檢查,嚴禁有害、有毒、影響綠色熱帶農產品質量的劣質農業生產資料的使用。加強對海南熱帶農業生產的科技投入,提高海南熱帶經濟作物的科技含量,從而提升海南熱帶經濟作物的國際競爭力。
6.加快專業人才隊伍培養。盡快培養大批國際型的專門人才,推進熱帶經濟作物國際貿易與環境保護交叉結合的研究。收集并分析有關信息,包括貿易伙伴國的法規技術標準和WTO有關熱作產品技術壁壘協議的研究,及時掃描熱帶農產品國際貿易中的技術壁壘,提供政策和技術改進建議,按照WTO的非歧視原則,運用外交手段反擊各類技術壁壘。
參考文獻:
[1]楊連珍.印尼天然橡膠業發展分析[J].世界熱帶農業信息,2007,(4).
21世紀,企業市場競爭已步入企業文化競爭的時代,優質的、富有特色的企業文化日益成為企業在激烈競爭中致勝的核心競爭力,是企業的生存之道。要打造優質的、富有特色的企業文化,就必須融入企業所在地域的本土人文精神,從而使企業文化鮮活而富有生命力,為企業發展提供重要的支撐力量。在現代工業生產當中,由于企業員工的本土化,企業文化的本土化就更加凸顯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合理有效地利用本土文化因素,開發利用本土員工的人文素養,使其成為企業發展的正能量,不僅避免企業文化的“水土不服”,反而還可以為企業發展助力。本土人文精神融入企業文化也是增加企業產品文化附加值,避免產品同質化,追求產品去差異化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徑。
一、本土人文精神融入企業文化為企業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縱觀人類文明的發展歷史,文化每時每刻都在對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產生著巨大而深遠的影響,發揮著不可替代、不可忽視的作用。進入21世紀,企業市場競爭已步入企業文化競爭的時代,優質的、富有特色的企業文化日益成為企業在激烈競爭中致勝的核心競爭力。在當下充分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在社會主義揚棄了的市場經濟生態環境中,企業不僅僅是營利性的經濟組織,而是具有生命體基本特征的“企業公民”。企業和人一樣,同樣有需要、有感情、有愿景、有追求、有原則、有信條、有理念、有使命。形而上者為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從企業與文化的關系來看,形而上的文化是道,那么企業文化是企業的生存之道。(1)
作為影響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內核,企業文化應當是所有團隊成員共享并傳承給新成員的一套價值觀、共同愿景、使命及思維方式。它代表了組織中被廣泛接受的思維方式、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2)建設企業文化,一方面,要將企業共同追求的價值觀體系作為基礎,另一方面,要將本土人文精神融入整個體系當中,并將這兩個方面作為重要基石,賦予企業文化以富有生命力的文化內涵,建立起一套可以共享傳承,可以促進并保持企業正常運作以及長足發展的價值理念、思維方式和行為準則。
企業文化是是企業成員凝聚的內在力量,能夠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凝聚人心,吸引人才,促進團隊建設。同時企業文化是企業產品附加值的優質資源,可以挖掘企業的潛能,使企業保持旺盛的活力,展示企業形象,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要打造優質的、富有特色的企業文化,就必須融入企業所在地域的本土人文精神,從而使企業文化鮮活而富有生命力,為企業發展提供重要的支撐力量。
二、企業文化應當具有本土性,否則會“水土不服”
從企業文化的對內功效上看,企業文化具有對人管理的輔助功能,應當是以人為本的文化,對于樹立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自豪感,培養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起著重要的作用。在現代工業生產當中,由于企業員工的本土化,企業文化的本土化就更加凸顯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從文化的載體看,環境是文化的一種載體。文化中的非物質文化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展示、傳承非物質文化需要借助一定的載體,而環境是人類共同生活的空間,成為了文化的一種重要載體。(3)
要使企業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得到發展,就必須建立起嚴格、高效、合理的企業管理制度。而管理制度是必然具有剛性的。如何通過企業文化建設,在企業管理中加入更多柔性的元素,從而提升員工的認同度,是每一位企業家所面對的重要課題。由于企業本身的地理位置,企業員工也大多為本地人,本土的人文精神本來就不可避免地影響著企業。比如加班制度。在國內盛行的加班制度在海外的很多中資企業卻很難施行,其原因就在于當地的文化不認同加班這種工作制度。合理有效地利用本土文化因素,開發利用本土員工的人文素養,使其成為企業發展的正能量,不僅避免企業文化的“水土不服”,反而還可以為企業發展助力。
三、以竹葉青茶業為例――本土人文精神融入企業文化使企業形象和產品形象得以附麗
(一)本土人文精神的融入為企業形象找到合理的附麗和依存點
位于四川省樂山市峨眉山市的四川省峨眉山竹葉青茶業有限公司就是一個將本土人文精神融入到其企業文化當中的成功范例。
作為茶品種,中國名茶竹葉青茶產于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保護地和國家重點風景旅游區四川省峨眉山,為綠茶類。綠茶是中國六大茶類之一,是廣受國人喜愛的茶葉類型。竹葉青茶系采早春細嫩茶葉制成,屬炒青綠茶。同時, “竹葉青”又是該茶業企業的公司名稱和產品的商標名稱,歸屬于四川省峨眉山竹葉青茶業有限公司。該品牌被茶行業率先評定為中國馳名商標的品牌,為中國國家圍棋隊指定用茶。近年來,竹葉青茶業很好地將其地處的樂山、峨眉山地區的本土人文精神融入到其企業文化當中,打造出了極具地方特色和文化特色的企業形象和產品形象,在眾多的企業中脫穎而出。
從企業文化的對外功能上看,本土人文精神有效地融入企業文化能夠塑造企業文化的“根”和“源”,為企業形象找到合理的附麗和依存點。四川飲用綠茶之風更是久遠深厚。四川樂山峨眉山一帶由于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特點,十分適宜栽種茶樹,當地有深厚的種茶、制茶和飲茶文化。四川省峨眉山竹葉青茶業有限公司通過將四川樂山峨眉山一帶的本土茶文化融入其企業文化,在四川樂山峨眉山當地獲得了極大的認同,吸收了當地優秀的茶業管理和生產人才,產品也在當地眾多的茶業品牌中脫穎而出,成為行業領導品牌。
(二)建立公眾認同感
從企業的產品上看,本土化的企業文化帶給產品的文化元素使企業的產品更具特色,既更加易于被本土公眾所認同和接受,也因其鮮明特色而更易于得到本土以外公眾的廣泛認同。文化具有區域性,區域文化最大的特點就是文化存在本身所具有的傳統文化的發展傾向,從而也就產生了不同的區域文化的特性。區域文化影響消費行為、消費者需求等,文化營銷必須分析區域文化狀況及對消費者的影響,注重文化適應與文化整合,在與消費者進行文化互動中掌握先機。(4)一方面, 竹葉青茶通過對樂山、峨眉山地區本土茶文化的吸收而在樂山、峨眉山本地建立起了良好的公眾認同感,成為該地區茶葉消費中的主力品種;另一方面,竹葉青茶又依托樂山、峨眉山的本土文化元素,塑造出特色鮮明的企業形象和產品形象,在整個國內市場建立起了良好的公眾認同感,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不斷提升,中國名茶的地位日益穩固。
(三)增加企業產品文化附加值
本土人文精神融入企業文化也是增加企業產品文化附加值,避免產品同質化,追求產品去差異化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徑。20世紀下半葉以來,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出現了明顯的“文化經濟化”和“經濟文化化”現象,過去常常分離的文化因子和經濟因子日趨融合成一體,精神生產和物質生產之間的關系愈加緊密。經濟活動中注入的文化內涵越多,物質產品的檔次和附加值就越高,競爭力就越強,效益就越好。(5)
竹葉青產于峨眉山。峨眉山是我國重點風景旅游區之一,有著秀美的風光和深厚的人文底蘊。由于峨眉山地處相對較偏僻的西南地區,加之山勢雄偉,峰巒疊嶂,云蒸霧繞,彌漫著濃郁的神仙氛圍,自先秦以來,成為人們向往的仙道之地。葛洪《抱樸子》、杜光庭《洞天福地記》、張君房《云笈七簽》等道教著作中均有峨眉仙道的記載。(6)自隋唐始,又逐步成為著名的佛教勝地。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自然和非物質文化“雙遺產”,峨眉山的青山秀水為人們提供了一處難得的精神家園。歷代文人多有贊美峨眉秀麗風光和悠久茶文化的詩句,唐代詩人元稹有“錦江滑膩峨眉秀”,南宋詩人范成大有“三峨之秀甲天下”,陸游有“雪芽近自峨眉得,不減紅囊顧渚春。”等等詩句。青山秀水的人文形象融匯到企業和產品當中,使消費者產生美好的心理感受。竹葉青公司“身體而力行,小步終成千里”、“平常心,竹葉青”、“心存高遠,意守平常”、“君子之交,竹葉青”等一系列企業和產品形象定位, 將樂山、峨眉山本土人文精神中的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善良仁愛、道法自然、美的追求、內在修養與價值的內涵與實質涵括其中,以人文關懷作為其基本內核,既有道法自然、追求平常心的曠達,又有樂善至美,創新力行的創新和開拓精神,營造本土人文精神與企業文化的共生與共鳴,極大地增加了企業和產品的文化附加值,成為竹葉青公司在眾多茶業企業中脫穎而出的重要原因。
參考文獻:
[1]包立峰 .以人為本企業文化的價值生態與建構[D].東北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2,19.
[2]北京八九點管理咨詢公司.為什么要進行企業文化建設?[ J].現代班組,2013.3,26.
[3]陳文武 .文化營銷論[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112.
[4]陳文武 .文化營銷論[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61.
【關鍵詞】 農產品;區域品牌;品牌建設;研究綜述
有效地建設區域品牌,實現區域經濟與企業品牌雙贏,既是區域品牌研究的理論問題,也是企業界亟待解決的難題。從現實來看,建設農產品區域品牌和推進農業品牌化經營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舉措之一,對于區域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了一個可行性發展思路;從理論上看,能進一步豐富和發展區域營銷和品牌營銷理論,促進學科的交叉和融合。
我國圍繞區域品牌的相關研究從最早的2002年(陸國慶提出的區位品牌)開始,至今已有10年之久。而對于農產品方面,本人在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以“農產品區域品牌”作為關鍵詞進行檢索,搜索到相關文獻152篇。進行歸納分析后發現,主要集中在三個大的方面:一是農產品區域品牌的基本內涵與屬性特征,主要從產業集群、區域特色、品牌拓展三個角度出發;二是農產品區域品牌的生成機理與實施策略,生成機理包括形成條件、行程過程和建設主體以及建設模式,實施策略主要涉及品牌傳播與保護、品牌危機管理等具體研究。三是農產品區域品牌的建設實踐和實證分析,主要是針對具體的產品或具體的區域進行的案例和實證分析。
一、關于農產品區域品牌的基本內涵和屬性特征
1、基本內涵方面
農產品區域品牌的理論一直落后于實踐,首要體現之一就是專業術語未統一。例如,陸國慶(2002)率先提出“區位品牌”的概念,此外,還有“地域農產品品牌”(郭紅生、韓國明和石曉東),“農業區域品牌”(周發明和朱玉林、康文星),“農產品區域品牌”(劉麗、周靜和鄭錦秋);稱之為“產品區位品牌”(陳建光、霍彤和王旭),“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浙江大學CARD農業品牌研究中心)。
而對于農產品區域品牌內涵的研究中,基本從以下三個角度進行:
一方面是從產業集群的角度提出。如在產業集群的基礎上,通過農業產業化,以行政或區域中心為輻射,以龍頭品牌為帶頭,促進區域農產品競爭力和區域經濟增長(劉麗,2006)。還有從農業產業集群和農業區域品牌的關系中,指出農業產業集群是區域品牌的重要載體(朱玉林等,2006)。
另一方面是從區域特色的角度提出,農產品區域品牌指擁有如獨特的自然資源及傳統悠久的養殖方式、加工工藝(鄭錦秋,2008),長期的歷史沉淀和深厚的文化積累(李亞林,2010)。
此外還有從品牌拓展的角度出發,如學者林敏(2010)認為產品區域品牌實質上是一種品牌標志,代表產品消費者對農產品生產區域形象的認知,以地理標志為主,包括綠色食品標志、無公害產品標志以及有機食品標志等。肖陽等(2010)指出區域品牌是區域內的產業形象和共同品牌,馬清學(2010)認為農產品區域品牌是在該區域形成的農產品知名度和美譽度,是所有品牌的商譽總和。
2、農產品區域品牌屬性特征方面
目前理論界針對農產品區域品牌的特性所持有的觀點并不統一,沈鵬熠(2011)研究指出農產品區域品牌具有公共性、非排他性、外部性、規模效益性、多主體性等多特征。還有為四要素觀點(易亞蘭等,2010),以特色優質農產品為物質載體、具有產權模糊性、具有銘牌效應和從眾性。此外,胡正明和蔣婷(2010)提出了農產品區域品牌只有在具有核心競爭的產品優勢基礎上才行,其本質屬性是區域和產品的不可分離性。通過總結文獻發現,其特性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區域特色性、準公共物品性、品牌特性。
二、關于農產品區域品牌的形成過程與建設培育
1、形成條件方面
何吉多(2009)認為農產品區域品牌形成條件包括產業集群競爭力、軟硬環境競爭力以及區域資源整合營銷,其中產業集群競爭力是內在動機、加速器和劑。馬清學(2010)概括為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規模化和產業集群、市場需求、品牌傳播。胡正明和王亞卓(2010)提出三大條件,即產業優勢(包括品牌優勢和規模優勢),農產品集群,區域環境(包括政府和行業協會等軟環境和基礎設施、交通等硬環境)。沈鵬熠(2011)認為農產品區域品牌的形成條件包括各種主客觀條件,主觀即創牌意識和服務意識,客觀即自然資源和產業集群。
2、形成過程方面
隨著研究深入,學者們陸續提出一些農產品區域品牌的形成模型,從不同角度闡述其形成的內在規律。何吉多等人(2009)認為農產品區域品牌主體通過整合營銷的方式,遵從萌芽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這一四階段路徑。胡正明和王亞卓(2010)建立了農產品區域品牌的形成與成長模型,分為區域特色農產品農產品集群農產品區域品牌形成農產品區域品牌成長品牌穩定發展/區域品牌消亡四個階段。沈鵬熠(2011)提出了四階段的農產品區域品牌形成過程體系,即階段一(區域資源優勢特色農業經濟與產品優勢農業產業)階段二(企業品牌或產品品牌農業產業集群)階段三(龍頭企業品牌)階段四(農產品區域品牌),遵循農產品品牌農業企業品牌農產品區域品牌的生成路徑。王軍(2014)提出了區域特有農產品品牌整合框架,將區域農產品品牌分為潛伏階段、形成階段和成長階段三階段。
3、建設培育方面
農產品區域品牌的建設培育是一項系統而復雜的工程,需要行政推動、文化融合、質量管控、社區自治等共同作用。
建設主體方面:農產品區域品牌應在區域特色的基礎上,以農業產業集群為載體,通過政府、行業協會、科研機構和院校、新聞媒體等組織的共同推動。具體如下:其一,政府主體。農產品區域品牌具有準公共產品的性質,政府作為公共產品的主要提供者,應是最重要的建設主體。如郭守亭(2005)認為各級政府應從統籌規劃、制定和落實產業扶持政策、樹立農業科技示范、提高服務能力等方面來促進農產品區域品牌的發展。李銀蘭、沈翠珍(2008)指出,政府是農產品區域品牌的組織者、質量標準化體系的建設者、公共信息平臺的構建者以及宣傳者和保護者。溫如春(2010)認為政府除提供基礎設施、公共產品外,同時又是農產品安全、檢疫、農業技術標準化等制定與實施的管控主體,且負責產地形象宣傳、規范市場和競爭秩序。其二,其他主體。黃俐曄(2008)提出農業專業合作組織、農業龍頭企業也應當作為農產品區域品牌建設的主體。易亞蘭、向朝陽(2010)強調了龍頭企業帶動及政府扶持原則,提出了企業、行業協會、政府、龍頭企業“四位一體”品牌構建模式。
建設模式:周發明(2006)從農業生產的分散性和產品的獨特質量要求出發,指出建設區域農產品品牌可以從經營主體、質量標準體系、政府職能、品牌宣傳、品牌管理等五個方面入手。雷銀生、沈翠珍(2007)認為,建立區域農產品品牌要在創設自然環境、創新生產經營方式、獨特產品品質等方面建立區域品牌的獨特形象。馬清學(2010)將農產品區域品牌建設模式分為獨特創新的科技、特優自然資源、農業旅游、歷史文化四種類型,建設農產品區域品牌必須從當地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地方的獨特品牌優勢。姚春玲(2013)認為,提升區域品牌競爭力的措施在于產業集群,包括建立“政、產、學、研”互動機制;依托產業集群在傘品牌下培育子品牌,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提高其附加值和資產價值。
三、實證案例研究
除了上述宏觀的理論研究之外,學者們也進行了微觀的實證和案例研究,如某農產品區域品牌或某些省市地區的區域品牌建設情況等。近幾年的有羅高峰(2010)從政府整合品牌生態系統的視角,講述了浙江省景寧惠明茶品牌的整合案例。林偉平(2010)以浙江寧海望海茶品牌產業化模式為案例,通過對茶葉區域品牌發展中存在的共性問題(如品牌的發展方向、公地悲劇、檸檬市場、龍頭企業的發展等)的研究,指出茶葉品牌進一步區域品牌化對策包括明確主體、規范品牌授權以及實現區域品牌從政府行為向市場行為過渡。王國棟(2011)在對山東蔬菜品牌建設歸納的基礎上,指出其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對策。曹長省(2013)總結了日本、法國、荷蘭等世界農業強國的經驗,并提出發展農產品區域品牌的啟示。馮云(2013)從產業集聚的角度,在總結河南省產業集聚區農產品區域品牌案例的基礎上提出了農產品區域品牌的建設對策。
四、述評
相關研究論文從2002年開始就一直陸續發表沒有中斷過,學術關注度保持增加,也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但總結發現以下特點:第一,總體成果數量比較多,但質量總體偏低,主要表現在核心期刊上發表的論文數量偏少,只有70多篇。第二,各大學者對于農產品區域品牌的研究都是從宏觀方面來進行的,如內涵、建設主體、形成條件、形成路徑和培育等,沒有在這個大范圍下進行更具體的研究,如到底應該怎樣去具體建設、以什么為標準來建設、如何防范搭便車、如何評價農產品區域品牌競爭力等這類的研究文獻還比較稀少。第三,雖然宏觀研究多,但是對區域農產品品牌還沒有形成統一的界定,概念性研究明顯不足,理論框架短期難以建立,尚未形成系統的相關理論框架。第四,研究人員以高校教師為主,只有極少數政府部門涉農干部參與研究,理論與實踐結合不夠緊密,而且對農產品區域品牌建設實踐的指導作用有限,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是區域品牌及農產品區域品牌的相關理論落后于區域品牌建設實踐。
因此,未來的研究或可在以下幾個方面走的更遠更深:一是加強規范化,如對基礎性概念問題的研究,建立起系統化的農產品區域品牌理論框架;二是加強科學化,建立宏觀的評估指標體系和標準,如從區域農產品特性出發、分析其影響因素,在明確建設主體的基礎上建立農產品區域品牌競爭力的評價指標和區域品牌建設標準;三是在農產品區域品牌大輪廓下的小細節研究,如從消費者偏好的角度出發研究農產品區域品牌偏好、區域風險規范;四是理論研究密切聯系實際,如農產品區域品牌定位、區域品牌傳播管理特別是網絡平臺的宣傳以及品牌生命周期管理等;五是關注農產品品牌的特殊性和復雜性,如建設機制和不同主體具體分工以及整體配合方面,理清農產品品牌管理中的不同主體之間的利益分配問題,形成合力建立一套農產品品牌協同管理機制,避免搭便車。總之,既要深化拓展理論,研究更加具體深入而不是浮于表面。又要使理論研究面向實際應用,更好地指導農產品區域品牌建設實踐。
【參考文獻】
[1] 陸國慶.區位品牌:農產品品牌經營的新思路[J].中國農村經濟,2002(5)25-27.
[2] 郭紅生.區域農產品品牌的文化營銷[J].商場現代化,2006(11)34-35.
[3] 韓國明,石曉東.自主組織理論視角下地域農產品品牌的有效維護[J].財會研究,2009(23)78-80.
[4] 周發明.區域品牌及其在農產品經營中的運用[J].全國商情,2005(12)39-42.
[5][12] 朱玉林,康文星.基于農業產業集群的區域品牌需求與供給分析[J].求索,2006(7)35-37,35-37.
[6] 劉麗,周靜.基于產業集群農產品區域品牌建設的幾點思考[J].農業經濟,2006(11)52-53.
[7] 鄭秋錦,許安心,田建春.農產品區域品牌的內涵及建設意義[J].產業與科技論壇,2008.7(2)88-89.
[8] 陳建光.科學謀劃農產品區位品牌是現代農業商品化的選擇[J].農民致富之友,2009(2)3-5.
[9] 霍彤,王旭.農產品區位品牌建設中的政府行為[J].山東工商學院學報,2010.24(5)16-20.
[10] 崔茂森.高端農產品區域品牌形成機制研究[C].2011年管理創新、信息技術與經濟增長國際學術會議.武漢:武漢大學,2011.
[11] 浙江大學CARD農業品牌研究中心.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課題組.2010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報告[J].農產品市場周刊,2011(2)3-20.
[13] 李亞林.湖北省農產品區域品牌發展研究:現狀、原因及發展對策[J].湖北社會科學,2010(10)66-69.
[14] 林敏.區域品牌建設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0.
[15] 肖陽,謝遠勇.產業集群視角下的區域品牌培育模式分析[J].福州大學學報,2010(6)26-30.
[16] 馬清學.農產品區域品牌建設模式實證研究[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5)1-4.
[17] 沈鵬熠.農產品區域品牌的形成過程及其運行機制[J].農業現代化研究,2011.9(32)588-591.
[18] 易亞蘭,項朝陽.淺析農產品區域性品牌的創建原則[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36-39.
[19] 胡正明,王亞卓.農產品區域品牌形成與成長路徑研究[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10(6)64-68.
[20] 何吉多,朱清海,李雪.基于產業集群的農產品區域品牌生成機理研究[J].鄉鎮經濟,2009.25(1)103-107.
[21] 王軍,李鑫.區域特有農產品品牌整合的政府行為研究―以長白山人參品牌為例[J].農業經濟問題,2014(5)21-26.
[22] 郭守亭.對我國實施農產品品牌工程的幾點思考[J].農業經濟問題,2005(12)61-64.
[23] 李銀蘭,沈翠珍.政府與地方特色農產品產地品牌塑造[J].武漢工業學院學報2008.9(3)109-111.
[24] 溫如春.建立強勢區域性農產品品牌促進湖北農業的發展[J].武漢工業學院學報,2010.03(1)89-92.
[25] 黃俐曄.農產品區域品牌研究―基于主體、機制的角度[J].貴州社會科學,2008.4(4)97-101.
[26] 周發明.論農產品區域品牌建設[J].經濟師,2006(12)235-236.
[27] 雷銀生,沈翠珍.農產品地區形象識別戰略研究[J].商業時代,2007.1(9)87-88.
[28] 姚春玲.農業產業集群與農產品區域品牌競爭力提升策略[J].農業現代化研究,2013.05(3)318-321.
[29] 羅高峰.農產品品牌整合中的政府角色研究―以浙江省景寧惠明茶為例[J].農業經濟問題,2010(4)75-79.
[30] 林偉平.茶葉品牌產業化發展模式探索―以浙江寧海望海茶品牌為例[J].中國茶葉,2010(2)4-7.
[31] 王國棟.山東蔬菜品牌建設淺析[J].經營管理者,2011(22)226.
[32] 曹長省.國外農產品區域品牌的發展啟示與中國創新[J].世界農業,2013(5)18-22.
[33] 馮云.基于產業集聚區的河南省農產品區域品牌建設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3(9)211-212.
[34] 田云章.農產品區域品牌研究綜述[J].農機化研究,2013(8)23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