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學習動機理論論文

學習動機理論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3-03-21 17:12:4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學習動機理論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學習動機理論論文

篇(1)

【關鍵詞】漢語;第二語言;學習動機;述評

學習動機是決定第二語言(二語)學習成敗的一個關鍵性的個體差異因素。20 世紀50年代末開始,加拿大學者Gardner和Lambert 率先開啟對二語學習動機的研究,他們從社會心理學視角構建的研究方法,成為長期主導二語學習動機研究的經典模式。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Gardner等人的經典模式受到挑戰。國外學者們普遍認識到單一視角研究帶來的諸多局限,于是廣泛借鑒心理學的研究成果,除了社會心理學外,還從認知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社會建構論心理學等多視角對二語學習動機進行了深入的理論探討和實證研究,研究視野得以擴展。國外二語學習動機理論的構建、發展和相關研究,為國內外漢語作為二語的學習者動機研究提供了重要借鑒。

一、漢語學習動機研究綜述

(一)研究的啟動

漢語作為二語的學習者動機研究起步較晚,大約始于20世紀80-90年代。究其原因,在此以前,漢語的國際影響力有限,國外二語學習動機研究雖然早已起步,但主要是針對西方國家的語言學習者,很少涉及亞洲國家的語言學習者,而針對漢語學習者的動機研究更是寥寥無幾。盡管如此,發端于美國的一些研究畢竟開啟了漢語學習者動機研究的新領域。比較有代表性的是,美國弗吉尼亞大學的王及耳(1980)介紹了當時美國關于漢語學習者動機的調查結果;美國休斯頓大學的Xiaohong Wen(1997)對美國高校亞裔背景學生的漢語學習動機結構以及動機因素與學習效果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研究;美國斯坦福大學的Sung&Padilla(1998)調查了美國加州公立學校學生學習漢語、日語和韓語的動機。

在國內,由于這一時期對外漢語教學處于恢復和發展時期,理論研究相對滯后于教學實踐,特別是理論研究的重點還處于“教”方面,而非“學”方面,對學習者的研究還沒有引起應有的重視,而針對漢語學習者動機的研究還屬于空白。不過,有學者認為,2000年以前國內漢語學習動機研究屬于早期研究階段,其主要任務是對來華漢語學習者的學習目的進行分類和描寫。筆者認為,將學習目的研究歸結為學習動機研究,屬于糾纏雜糅。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動機是激發個體進行學習活動、維持已引起的學習活動,并致使個體的學習活動朝向一定的學習目標的一種內部啟動機制。也就是說,學習動機是學習活動的原因和出發點,是推動學習活動的內在動力,學習目的則是學習活動所追求的結果、目標。在學習活動中,沒有無動機的目的,也沒有無目的的動機。兩者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但絕非同一概念。雖然2000年以前國內學者對來華漢語學習者的學習目的進行了分類和調查,但不屬于學習動機研究的范疇。如高彥德等(1993)參照了呂必松(1986)的分類法,對北京語言學院漢語專業留學生的學習目的進行了分類和調查,其中以“為了解中國”和“對中國文化感興趣”兩個問卷選擇題項來考察被試者的非職業目的,但分析時他又指出,對中國文化感興趣是發達國家學生學習漢語的主要動機之一??梢姡敃r國內學界尚未厘清學習目的與學習動機的關系,也尚未開啟漢語學習動機研究。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漢語國際推廣步伐的加快和國際上“漢語熱”的持續升溫,漢語學習動機研究開始日益受到國內外學者的關注,特別是國內學界不僅啟動了相關研究,而且很快成為了該研究領域的主力。其中,徐子亮(2000)通過調查,對來華外國人學習漢語的動機和目的分別進行了分類,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對各類動機進行了描述,較為清楚地區分了學習動機與學習目的關系。王愛平(2000)和高海洋(2000)則首先運用國外二語動機理論對漢語學習動機及其相關因素開展了研究。此后,對漢語學習動機的研究無論是在研究方法和手段的運用上,還是在研究內容的深度和廣度上都不斷拓展,從而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1. 從研究對象方面看

(1)涵蓋了許多國家和地區的漢語學習者。首先,專門針對不同國家漢語學習者動機的調查比較多。(2)涉及了華裔與非華裔漢語學習者。一是研究中大都區分了學習者的華裔與非華裔背景。二是有不少專門針對華裔漢語學習者動機的研究。(3)考察了不同學習期限、進修形式、學齡階段、漢語水平,以及學歷與非學歷、漢語專業與其他專業漢語學習者的學習動機。

2. 從研究內容方面看

(1)對學習動機類型進行分類與調查。目前有兩種分類方式。第一種方式是基于國外學者的動機理論模式,“自上而下”式的分類。如曹賢文等(2002)根據Biggs的分類,把外國留學生的學習動機分為表層動機和深層動機。馮小釘(2003)根據Gardner 的經典模式,把短期留學生的學習動機分為融入性和工具性兩類。王永昌(2011)根據Gardner和Noels的方法,把泰國本土大學生的學習動機分為融入型、工具型、外部和內部動機四類。第二種方式是采用因子分析法,“自下而上”地分類。如孟偉(2007)通過自行編制問卷,按照因子分析的結果,將外國留學生的學習動機命名為文化融入、學習情境、工具、外在壓力、成果和教育六種類型??梢姡捎谘芯空邆円罁睦碚摬煌椒?、手段各異,因而在漢語學習動機的分類上表現出較大的差異性。

(2)考察學習動機與學習成績之間的關系。孟偉(2007)調查發現,外國留學生的外在壓力動機與其漢語學習成績之間存在顯著的負相關。劉寧(2010)對美國大學生的調查發現,其內部動機與漢語學習成績存在顯著相關性,外部動機與漢語學習成績沒有顯著相關。丁淑花(2013)調查發現,法國漢語學習者的內在興趣型、可行性型和獲取信息型動機與漢語學習成績呈正相關,出國工具型、學習情境型、個人發展型和學業型動機與漢語學習成績不存在顯著差異。

(3)探索學習動機與學習策略等其他學習者個體差異因素的相互關系。高海洋(2000)調查分析了來華學習漢語的韓國學生的態度、動機、性格、焦慮等情感因素之間,以及動機與學習策略之間的關系。發現學習者的動機與其對說目的語社團的態度相關,但它不影響學習者學習策略的選擇。詹文芳(2011)對泰國本土學習漢語的大、中學生的調查發現,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學習動機差異不大;女生的學習動機總體上高于男生;大學生的學習動機普遍高于高中生等。

(4)探索教師如何激發和維系學習者動機的相關策略。龔鶯(2004)、張柯(2008)、彭磊磊 (2013)等分別對來自不同國家或地區留學生漢語學習動機進行調查后,提出了教師激發和維系學習者動機的相關教學策略。其中,龔鶯(2004)提出,應引導學生形成對目的語社團更加積極和開放的態度,在教學中設立循序漸進的學習任務等。

(5)探討學習動機研究對漢語國際傳播與推廣的作用與意義。賀陽(2008)闡述了漢語學習動機的激發對漢語國際傳播的重要意義。王敏(2012)論證了學習動機對漢語推廣的影響,并就此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建議。

(三)研究特點

1. 研究始于國外,盛于國內。進入2000年以來,尤其是近幾年來,隨著國內學界的介入和重視,以學位論文為主的研究成果大量涌現。通過中國知網檢索,2000-2013年在各類期刊上共發表相關研究論文36篇,收錄相關研究的學位論文69篇。其中,2011-2013年有期刊論文26篇,學位論文54篇。

2. 在研究方法、內容和手段上,一是研究者們普遍應用國外二語學習動機理論的最新成果,不再局限于Gardner 等人的經典模式,研究視角從單一向多元化轉變,研究的深度與廣度得到拓展。二是研究中除了主要采用定量的問卷調查方法以外,也結合了訪談、觀察等定性調查研究方法。在調查問卷的技術分析上,大都運用國際上通用的SPSS統計軟件,使用T檢測、方差分析、驗證性因子分析、回歸分析等較為復雜而精細的統計手段與工具。

3. 從研究對象來看,既有目的語環境下的漢語學習者,即來華學習漢語的外國人;也有非目的語環境下的漢語學習者,即在國外將漢語作為外語學習的本土學習者。尤其是對后者的研究成為近年來的一大熱點。隨著漢語國際推廣步伐的加快,大量外派教師和漢語教學志愿者赴海外任教,他們結合教學實踐開展實地調查研究,成為針對非目的語環境下漢語學習者動機研究的主力。其中,研究者中有不少是在國內攻讀相關專業的外國學生。對不同語境下漢語學習者動機的研究成果,不僅豐富了漢語作為第二語言學習理論,而且有助于漢語的國際傳播與推廣。

二、當前漢語學習動機研究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建議

盡管三十多年來漢語學習動機研究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但還存在不少問題,值得引起學界的關注。

(一)對二語學習動機的定義缺乏一致性

動機是決定二語學習成功與否的一個關鍵性的個體差異因素,對此學者們不會持有異議。但對什么是動機,其組成成分有哪些等等,一直在二語學界存在著分歧。如:Gardner(1985)認為,動機包括目標、努力的行為、達到目標的愿望和在相應活動中表現出的積極態度;Ellis(1994)將動機定義為學習者由于需要或愿望而投入學語的努力;Dornyei(1998)將動機視為由誘因引起行動,并且該行動在沒有外力干擾的情況下可持續下去,直至達到預定目標的過程。針對Gardner的觀點,Selinker指出動機中不應該包括努力的行為。Dornyei(1994)也指出,“態度”與“動機”是心理學不同分支的關鍵術語,在心理學文獻中往往不會一起使用。可見,學者們對動機理解和定義的分歧導致了相同的動機術語其涵義可能不同,研究者貌似討論相同術語的東西,實則大相徑庭,但在研究過程中人們又往往進行橫向比較或交叉驗證,出現了諸多相互矛盾的研究結論,從而嚴重阻礙了研究成果的整合。因此,對二語學習動機進行科學統一的定義,確定動機的構成成分并厘清各成分之間的關系,是今后包括漢語在內的二語學習動機研究需要首先解決的問題。

(二)理論探討不足,缺乏自身的理論建模

長期以來,國內外漢語學習動機研究大都基于國外二語學習動機理論及其研究模式,借鑒、效仿和驗證性的調查分析較多,結合漢語作為二語習得的特點開展相關的理論研究較為薄弱,缺乏自身的理論建模。在此情況下,大量出現的實證研究中,研究者所依據的國外二語學習動機理論模式是否完全符合漢語習得的特點本身是個問題。況且,不少研究者只是選擇性地引入了國外多家學者的理論模式中的一些成分來搭建自己的研究模型。由于國外不同學者對動機的理解可能不同,所羅列的動機成分及其對這些成分的解釋各異,而把來自不同理論模式下的一些概念,甚至是不同涵義的同一術語置于一個研究模型中進行實證研究,從而導致了一些動機成分在概念上的重疊和界定不清的問題,研究結果也往往相互矛盾,難以形成一般性的結論,最終難以對激發學習者的動機給出有針對性的建議和具體可行的辦法。因此,未來的漢語學習動機研究需要在廣泛借鑒的基礎上,加強相關的理論探討,構建自身的理論研究模式,并開展實證研究。

(三)以實證研究具體化的定量研究為主,過分依賴自我報告式的問卷調查法

問卷測量盡管能較為有效地幫助研究者推斷被試者的學習動機這一復雜的心理活動,但其出現的問題也顯而易見:(1)由于受被試者的態度、情緒等因素的影響,被試者能否按照自己的真實想法回答問題存疑,從而使問卷結果的客觀性、真實性難以保證。(2)調查的樣本都較小,缺乏自上而下的、涵蓋各地區和各類學校、各類學習者群體的大樣本調查。(3)在測量工具方面,研究者大都根據Gardner等國外學者編制的量表,或選取其中的一部分題項,或在此基礎上進行改編,也有研究者自行編制調查問卷。無論是選取或改編國外量表,還是自編的測量工具,很多都未見信效度報告。(4)目前普遍采取一次性的問卷測量,考察的是被試者在某一時間點的動機狀況,從而使研究局限于橫斷、靜態的共時研究的維度,沒能揭示動機動態變化和可塑的特性。因此,今后的漢語學習動機研究,應該將共時研究與歷時研究相結合;定量研究中,需要解決問卷調查法在應用上的一些不足以外,還應該進一步重視將自然觀察、訪談等定性研究方法更多地結合到研究中,使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有機結合,相互幫助和驗證,揚長避短,提高研究的信度與效度。

(四)對漢語學習動機策略的研究不足

Dornyei(1994)在構建二語學習三層次理論模式的同時,根據自己的經驗和教育心理學研究的發現,就語言教師在教學中如何激發和維系二語學習者的學習動機提出了三十條策略,從而最早提出二語動機策略這一術語。在隨后的研究中,Dornyei(2001)指出二語動機策略應包含兩個維度:一個是二語動機教學策略,其使用主體是教師;另一個是二語動機學習策略(又稱為自我激勵或自我調控策略),其執行者是學習者本人。目前,漢語學習動機研究中多關注動機教學策略,忽略了動機學習策略。而動機教學策略的提出多基于理論層面論述和教學經驗的探討,這些策略在教學實踐中是否有效,尚需今后進行實驗性的驗證。

(五)漢語學習動機研究與漢語國際推廣之間的關系研究有待加強

當前,隨著漢語加快走向世界,對外漢語教學在發展戰略上已全方位向漢語國際推廣轉變。漢語國際推廣以對外漢語教學為載體,離不開對學科規律的探索和把握。因此,漢語學習動機研究不僅要立足于對外漢語教學學科發展的需要,更要立足于漢語國際推廣的需要,探求漢語學習者的需求、愿望、目的等相關因素,為漢語國際推廣在政策、策略和目標上提供決策依據。目前,對這一方面的研究較少,僅有的研究也主要停留在論述其重要性的層面上,對于如何運用動機研究的成果服務于漢語國際推廣的問題仍有待于加強研究。

三、結語

漢語學習動機研究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已受到學者的普遍關注,研究成果大量涌現,但總體上還處于學習、借鑒的階段。結合漢語作為二語教與學的特點,構建漢語學習動機理論及其研究模式亟待解決,另外在研究方法、研究手段、研究內容、研究對象等各方面都需要進一步提升或細化。只有這樣,才能適應當前對外漢語教學和漢語國際推廣蓬勃發展的理論與實踐的需要。

參考文獻

[1] [美]王及耳.美國漢語研究的意圖及目標[J].語言教學與研究,1980(4).

[2] [美]Xiaohong Wen. Motivation and Language Learning with Students of Chinese[J].Foreign Language Annals,1997(2).

[3] [美]Hyekyung Sung , Amado M. Padilla. Student Motivation, Parental Attitudes, and Involvement in the Learning of Asian Languages in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J].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1998(2).

[4] 高媛媛.國內近二十年來漢語學習動機研究述評[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13(5).

[5] 馮忠良等.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6] 高彥德,李國強,郭旭.外國人學習與使用漢語情況調查研究報告[M].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3.

[7] 徐子亮.漢語作為外語教學的認知理論研究[M].北京:華語出版社,2000.

[8] 王愛平.東南亞華裔學生的文化認同與漢語學習動機[J].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3).

[9] 高海洋.第二語言習得情感因素研究[D].北京:北京語言大學,2000.

[10] 龔鶯.日本學生漢語學習動機研究[D].北京:北京語言大學,2004.

[11] 郭亞萍.印尼留學生漢語學習動機調查研究[D].廈門:廈門大學,2009.

[12] 王茂.泰國留學生漢語學習動機與學習策略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2.

[13] 黃年豐.外國來華留學生學習動機調查和對策[J].中國成人教育(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9).

[14] 張柯.試論外國留學生的漢語學習動機與教學策略[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4).

[15] 向琴.非洲留學生的漢語學習動機調查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2).

[16] 候創創.初級階段中亞留學生漢語學習動機研究――基于韓國留學生漢語學習動機視野下的對比[D].烏魯木齊:新疆師范大學,2008.

[17] 陳天序.非目的語環境下泰國與美國學生漢語學習動機研究[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2(4).

[18] 劉霜.泰國學生漢語學習動機調查研究――以泰國勿洞為例[D].重慶:重慶大學,2012.

[19] [美]溫曉虹.漢語為外語的學習情感態度、動機研究[J].世界漢語教學,2013(1).

[20] 方舒,宋興川.文化背景對東南亞華裔學生華文學習的影響[J].邯鄲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1).

[21] 孟偉.外國留學生漢語學習動機及與成績間關系的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7.

[22] 付冬梅.中亞留學生漢語學習動機調查研究[D].烏魯木齊:新疆大學,2011.

[23] 高丹.泰國大學生漢語學習動機調查與分析[D].濟南:山東大學,2012.

[24] 曹賢文,吳淮南.留學生的幾項個體差異變量與學習成就的相關分析[J].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2(3).

[25] 馮小釘.短期留學生學習動機的調查分析[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03(2).

[26] [泰]王永昌.泰國藍康恒(國立)大學學生漢語學習動機調查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11.

[27] 丁淑花.法國漢語學習者學習動機調查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3.

[28] 劉寧.美國大學生學習漢語動機和學習成績相關性的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0.

[29] 詹文芳.泰國學生漢語學習動機調查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1.

[30] 彭磊磊.從認知視角研究中亞留學生漢語學習動機[D].烏魯木齊:新疆大學,2013.

[31] 賀陽.漢語學習動機的激發與漢語國際傳播[J].語言文字應用,2008(2).

[32] 王敏.漢語學習動機和漢語推廣策略關系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12.

[33] Gardner,R.C. Social Psych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 Baltimore,MD: Edward Arnold,1985:50.

[34] Ellis,R.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715.

[35] Dornyei, Z. Motivation in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J]. Language Teaching ,1998(31):118.

[36] Dornyei, Z. Motivation and motivating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J].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94(78).

篇(2)

論文摘要:通過采取培養和激發職業學校學生學習動機的措施,對提高他們的學業成績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文章對中職學生計算機學習動機激發模型進行分析,提出中職學生計算機學習動機激發模式的實施策略。   

  

 職業學校的學生普遍經歷失敗和自卑心理較強的特點,任課教師應從實際出發,根據不同專業的特點,在教學活動中善于運用具有動機設計的教學策略,注重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引導學生對自己學習的現狀和成績進行正確歸因。以下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對此問題進行探討。  

  

1 中職學生計算機學習動機激發模型  

  

 根據行為主義學習動機理論、認知主義學習動機理論、人本主義學習動機理論、社會學習理論、學習動機的歸因論等有關理論和研究成果,堅持“以培養技能型實用人才”的思想,同時考慮到我校目前中等職業學校辦學的實際情況,現提出一個中職學生學習動機的培養與激發模型。  

  

2 中職學生計算機學習動機激發模式的實施  

  

2.1 對學生進行學習的目的性教育  

 學習的目的性教育是遠景性動機教育(distant motivation)與近景性動機教育(proximal motivation)的具體體現,也是人本主義學習動機理論的具體體現,它是一項經常性的工作,通過它可以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學習的社會意義和內在個人價值,從而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提高中職學生計算機學習的自覺性與主動性。  

2.2 對學習結果及時反饋與適當評價  

 對學習結果的反饋與評價是整個學習過程的一個關鍵環節。讓學生及時了解自己的學習果,即得到及時反饋信息,可以加強其進一步學習的動機。因為學生知道其學習結果后,既能看到自己的進步,提高學習的熱情,增加努力程度;又能發現自己的不足,激起上進心,克服缺點,改正錯誤,爭取更好的成績。尤為重要的是,學生可以根據其學習結果及時調整學習策略和學習方式,矯正學習行為,并使正確的學習行為得到強化。反饋的內容包括學生對教師課堂提問的回答,課程作業和各種考試考查成績。反饋的手段主要是通過課堂提問、作業、考試、e-mail、qq網上討論等方式進行。  

 對于職業學校的學生來說,評價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除了對其試卷、課程作業等環節做出公平的評價以外,還應對其學習態度和學習主動性等方面作出適當的評價。  

2.3 采用靈活有效的教學策略  

2.3.1 分層教學、分類指導、因材施教  

 職業學校的學生的主要特征之一是自身學習基礎差,理解能力低,在學習中常帶有自卑心理,學習方式不夠得當。因此,教師在制定教學策略時,要設身處地以學生為出發點,可根據入學測試成績,對于知識準備不足,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可進行單獨輔導,幫助他們做好學習該門課程的知識準備。并根據學生個體差異,實施分層教學、分類指導、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在學習上都能獲得成功。  

2.3.2 單元綜合練習課采用啟發式和討論式教學  

 根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既是教學的對象,又是學習活動的主體,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的作用就是要激發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引導其在精心創設的學習情境中進行學習,在此過程中,獲得并建構知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每單元學完后要安排一次綜合練習課,采用啟發式和討論式教學相結合的方式,組織學生開展小組討論。  

  

3 運用教育技術媒體創設學習情境  

  

3.1 通過cai課件或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  

 針對中職學生的特點,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運用cai課件,可實現學生的有效學習。cai課件充分利用文字、圖形、圖像、動畫、聲音等多種媒體傳遞教育信息,教與學活動呈現出自主性、交互性和趣味性等特點,是一種功能強、視聽效果佳的教學媒體。cai課件可以幫助學生系統總結和復習所學知識,并有助于提高學生做作業的興趣。由此可見,多媒體是學生建構新知識的最佳媒體,具有其它教學媒體無法比擬的優勢,應廣泛地應用于中職計算機教學中。  

3.2 教給學生學習策略,提高其學習能力  

 根據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特點和個體差異,向他們提供適合中職學生學習環境和條件的學習策略,包括閱讀的策略、聽講的策略、記憶的策略、解題的策略和應付考試的策略。例如指導學生如何聽講,如何記憶,如何解題,如何復習和如何考試等。我們應該教學生學會學習,從而提高其學習能力。  

 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教給學生學習策略的同時,還必須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調節的學習,也就是積極主動地激勵自己使用適當的學習策略。使其掌握并運用這門課程的必要的學習方法,可以提高其學習能力,從而提高學習效果。  

3.3 對學業成敗進行正確歸因  

 由于職業學校學生的主要特征之一是自身學習基礎差,理解能力低,在學習中常帶有自卑心理,學習方式不夠得當,學業成績偏低,因此他們對學業成敗的歸因各異。根據學習動機的歸因論,教師應鼓勵并幫助學生建立一種正確的有關成敗因果關系的知覺模式,使學生樹立只有努力才有可能成功,不努力注定要失敗的信念。教師要引導學生把成功歸因于自身內部因素,這可使他們體驗到成功感和有能力感,進一步增強其今后承擔和完成學習任務的自信心;同時,應預防學生將失敗歸于穩定和不可控的因素(如能力和任務的難度),因為這種歸因方式會嚴重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由此可見,對學生學習成績作正確歸因,可以激勵他們更高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習毅力,培養學習恒心,使學生自我勉勵,自我提高,這對職業學校學生來說尤為重要。  

3.4 合理開展學習競賽活動  

 根據教育心理學理論,學生在競爭的情境中,能激起自尊心,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思維敏銳,學習效率高。但由競爭情境所激起的動機一般是外部動機。在競爭情境中學生有著較強的動機,有可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潛能。學生為了保持優勝的地位,可能主動地培養和發展自己的能力,使其更加完善。在競爭情境中,學生取勝后往往產生成功感、自豪感、滿足感。由此可見,競賽是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和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一種有效手段。通過競賽活動,學生的成就動機會更加強烈,學習興趣和學習毅力也會有所增強,學習效率也會有所提高。在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適當開展一些合理的學習競賽活動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  

3.5 科學使用獎勵與懲罰  

 根據行為主義學習動機理論,教師可廣泛采用獎勵與懲罰的措施,來維持學生的學習動機。獎勵是一種外部激勵因素,具有促進學習活動的力量。中等職業學校應建立獎勵制度,設立獎學金,獎勵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激勵他們去爭取更好的成績。并通過樹立榜樣來帶動學習動機不強、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在利用獎勵提高學生學習動機的同時,應對學生進行學習的目的性教育,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4 結語  

  

 激發與維持中職計算機學習者學習動機的措施很多,我們應該在整個教與學的過程中,結合中職辦學條件和學生特點,正確地加以運用,以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習效果,擴大學習成功率,培養出更多合格的社會所需人才。  

  

參考文獻  

篇(3)

關鍵詞:英語學習;非英語專業本科生;動機來源;動機特點。

一、研究背景

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痹缭诖呵飼r期,我國教育家就已經意識到了動機在學習中的重要性。西方早期對于動機的研究大多從心理學角度出發,如詹姆斯、弗洛伊德等將所有人類行為都用本能來加以解釋,沃德武斯等用內驅力改進了本能論的不足,斯金納等聯結派心理學家提出了以條件反射為核心的強化論,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班杜拉的自我效能論及阿特金森等的成就動機論,都對動機的研究做出了極大的貢獻。20世紀50年代末以來,加德納和蘭伯特從社會心理學角度研究第二語言學習動機,實現了心理學與外語學習的有機結合,所提出的態度/動機測驗量表AMTB以及將二語學習動機進行融入型(integrative motivation)與工具型(instrumental motivation)的兩分法使他們成為二語、外語學習動機研究的典范。20世紀90年代以來,對于二語及外語學習動機的研究趨向于更加實用化、以教育為中心、以課堂教學為研究背景,如匈牙利學者D6myei將外語學習動機分為語言、學習者和學習環境三個層次以及七個維度,擴展了經典模式。我國對于外語學習動機的研究大多循著西方經典及擴展模式的路子,探索動機對學習成績的促進作用、動機與其他影響成績的學習者因素之間的關系、學習動機內部結構等。高一虹等關于“英語學習動機與自我認同變化”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的研究在學術界引起了廣泛關注。綜上所述,我國對于外語學習動機的研究大多以西方的經典或擴展模式為主要思路,然而,西方模式未必完全適應我國實際尤其是我國的大學非英語專業本科生形成了一個獨特英語語學習群體,其英語學習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部條件的影響,激發其英語學習動機就成為一個關鍵。因此,本文試圖從我國大學本科生的英語學習實際情況出發,一是探討影響其學習的主要動機來源,二是分析其動機的動態特征,以期對外語教學研究有所啟示。

二、研究對象及方法

本次研究采取問卷調查的方式,調查的對象是某綜合類大學本科一、二、四年級的學生共30名,其中女生11名,男生19名。問卷主體共26題,主要采用了從“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的李氏五級量表,探索式反映本科生英語學習者動機的主要來源及特點、學習動機來源及相關特點。因問卷前三題與本文最終欲得出的結果無關,故沒有對其進行數據分析,其他所有數據均用SPSS12.0進行統計分析。

三、研究結果

1.動機來源

問卷第4題至第26題是對動機來源的探索,對這些題的數據分析顯示,KMO=O.528,Bartlett’STest結果顯著,適合進行因子分析。用正交旋轉(Varimax)將這些選項白然歸為七個類別,累計解釋總方差的82.685%,與斜交旋轉(DirectOblimin)累計解釋百分比一致。其中,問卷第21題單獨歸為一個因子,但考慮到它和第22、23題都是從學習者從自我認識角度出發,且第21與22題反映了一個問題的兩個側面,故將第21、22、23題精煉為一個因子,得出最終的六個因子。因子一包括六個選項,無論是最初學英語時勁頭足、喜歡學習語言、喜歡英文電影、歌曲,還是向往英語國家生活方式、了解其文化或掌握英語運用能力都體現了人類天生的求知欲與好奇心的本能。這個因子與加德納的融入型動機理論相似,即學習者對于融入另一個語言族群(ethnolinguistic group)的愿望有助于激發其學習動機,但學習者并非想要融入英語國家的文化中,而只是出于對其文化的喜愛。同時,這也與Edward Deci等學者所提出的內在動機(extrinsicmotivation)理論相似,即人們從事某些活動是出于對他們單純的喜愛而不是為了得劍外在的獎賞,這種被內在動機激勵的行為旨在達到某種內在獎賞的結果。因子二體現了教學環境對于學習者的影響,如教師講課風格、周圍同學、聽課人數、多媒體教學、英語教材等。這一岡子從五個側面印證了D6rnyei和Csiz6r的三個層次中的學習情境層次(Learning Situation Leve1),證明了外在環境對于英語學習者的動機的影響。岡子三極大地體現了中國特色,包括有利于學漢語、不辜負父母期望、讓更多人了解中國這三項,分別從對于母語的熱愛、孝心、愛國三個層面表現了濃郁的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爸腥A族由于家族本位的結構和禮教文化的傳統,培育了一種整體主義的精神,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克己奉公,為社會、為民族、為國家而獻身的傳統美德”,同時,重視父母同子女的關系,即所謂“父子有親”、“父慈子孝”。因子四與短期目標有關,包括努力學習英語后的成就感、通過考試并順利畢業,以及希望得到他人的認可。短期目標與大多數長期目標一樣,屬于工具型動機,但不同的是,短期目標從學習者角度體現了一種被J.布羅菲稱之為“胡蘿卜加大棒方式” (carrot.stick approach):建議教師在學生表現出目標行為時給予強化,相反則不給予強化;如果學生總是表現出不相容的行為,必要時還可以予以懲罰。因子五包括出國深造、事業發展、個人素質象征在內的三個選項,體現了長期目標的特征。其中,事業發展和個人素質象征比較接近于加德納的工具型動機理論;但出國深造可能是為了融入英語國家,也有可能是為了將來事業的發展,因此既屬于融入型動機,又屬于:具型動機。因子六基于學習者對自身學習情況的了解,如學習成績優劣、制定階段性目標等都在很大程度上激勵其學習動機。英語成績優劣對于動機的影響一方面體現了班杜拉的白我效能論,即人們對自己能否達到預期目標的主觀判斷,另一方面論證了歸囚理論,即過去成績對學習動力的影響。制定階段性目標對于動機的影響可以用Krashen的輸入假說(Input Hypothesis)及“.+1”原則來解釋,認為學習者所接觸的語言應該略高于他們現有的水平,即輸入既不能遠遠超過他們的理解能力,也不能毫無挑戰性,這樣,學習者既能理解大部分內容,又必須付出努力才能達到預期目標。

2.動機特點

首先,從總方差解釋表可見六種動機來源解釋總方差的百分比,其中,求知欲本能以及教學

環境分別解釋總方差的25.493%~H 16.785%,占較大比例。畢業論文求知欲和好奇心乃人類共性,毋需多言。教學環境的較大影響則具有中國特色。在長期應試教育的壓力下,中國學生習慣于被動接受知識,在學習中缺乏主動性,因此,外在環境尤其是教學環境對學生的影響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我國非英語專業人學生學習英語很大程度上受到“證書動機”的驅使,其學習英語的被動性表現得尤為明顯,教師、周圍同學、班級大小、教材等教學環境在很大程度上影u向其英語學習動機。其次,因子一即求知欲與因子二即教學環境聯系緊密。通過因子轉換矩陣(componenttransformation matrix)得出因子一作為變量時,與因子二的聯系系數為0.476,反之,因子=與因子一的為一0.408。由此可以看出,融入型或內在動機較強的學習者也容易受到以教學環境為主的外在環境的影響,然而,較易受到教學環境影響的學習者卻較少地被內在動機所激勵。再次,因子二即教學環境和因子四即短期目標也有較緊密的聯系。因子二與因子五的聯系系數為0.342,反之為一0.216。可見,較易受到教學環境影響的學習者往往傾向于為了短期目標而學習,反之,兩者卻不是正相關,即教學環境對于

這類學生并無顯著影響這一類學生可能為著某些短期的目標而努力學習,但這種狀況卻維持不久,動機常在某一短期目標實現后、某~外在刺激消失或不起作用后隨之減弱。

四、研究局限及未來研究方向

研究對象人數過少、涵蓋面不夠完善,英語論文難免產生或多或少的誤差。編制問卷不夠縝密,給數據處理帶來一定困難。因此研究結果遠不足以囊括動機的來源及其動態特征今后的研究應考慮到這些因素,同時可向動機周邊的學習要素輻射,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莫雷.教育心理學[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10-423.

[2]武和平.九十年代外語/二語學習動機研究述略[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1,(2):l18一l21.

[3]D6rnyei,Z.&Csizdr,K.Ten Commandments for MotivatingLanguage Learners:Results of an Empirical Study[J].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1998,(3):203—229.

[4]D6rnyei,Z.Motivation in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J].Language Teaching,1998,(3):l 17—135.

[5]高~虹,趙媛,程英,周燕.中國大學本科生英語學習動機類型[J].現代外語(季刊),2003,(1):29-38.

[7]Freeman,D.L.& M.H.Long.An Introduction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M]. Beijing:Foreign Lan 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173.

[8]Brown,H.D.Teaching by Principles: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M].200 1:38.

[9]鐘明善,朱正威.中國傳統文化精義[M].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1999:l15—118.

[10]布羅菲.激發學習動機[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3.

篇(4)

論文摘要:為了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結合學習動機理論,在物理教學中,可采取如下途徑:1、密切聯系實際;2、加強方法指導與訓練;2、加強學生動手能力及課外實驗的指導;4、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

學生學習的內在需要主要表現為學習興趣。興趣有直接和間接之分,直接興趣指向過程的本身,間接興趣指向活動的結果。學生有了學習興趣,特別是直接興趣,學習活動對他們來說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一種愉快的體驗,學生會越學越想學、越學越愛學。有興趣的學習事半功倍。

根據學習動機理論,既可通過激發和維持外在動機來培養學習興趣,也可激發和維持內在動機來培養學習興趣。為了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結合學習動機理論,在物理教學中,可采取如下途徑:

一、密切聯系實際

理論聯系實際,是真正學好物理、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習興趣最有效的途徑。

理論聯系實際不僅可以使學生深刻地理解物理規律,同時也是引起學生興趣,使他們喜歡物理最有效的途徑之一。要讓學生體會到物理是實用的,物理就在身邊。聯系實際的對象包括自然現象、現代生活、科學實驗、各種產業部門中的實際問題,以及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等。要注意聯系當前普遍關心的社會經濟問題,如能源、環境等問題,使學生理解物理學與技術進步、社會發展的關系,從更廣闊的角度認識物理學的作用。要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既重視科學家的發現,又重視發明家的發明。要結合研究性學習,引導學生關心實際問題,有志于把所學物理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去。

二、加強方法指導與訓練

1.訓練學生學會閱讀課本。認真閱讀課本,可以培養和提高自學能力。有了自學能力,就可以通過課外閱讀,學到課本里沒有學到的東西,知識就豐富了,眼界也開闊了。這對于活躍學生的思想,提高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是大有好處的。還應該看到,學校生活畢竟是短暫的,未來不論他們從事哪種工作,都需要在工作中不斷提高文化科學水平,這種提高主要靠自學,即自己閱讀有關書籍和報刊。

2.訓練學生的思維。物理課堂教學的目的,首先是思維的訓練,其次才是掌握知識,這一點要讓學生明白。因此,課堂上要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積極思考,樂于探究,讓活躍的課堂氣氛感染他們,訓練他們的思維。這樣他們上完一節課,才有所收獲,才有一種成就感,對物理也就有深刻印象,也就產生興趣。

課本中設有“思考與討論”欄目,其中提出的問題多是基本的問題,供學生鉆研或討論。弄清這些基本問題,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明確知識之間的區別和聯系,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我們可根據學生的實際,對他們提出恰當要求,鼓勵學生自己獨立鉆研,并給以指導。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培養他們分析問題、討論問題的能力。能讓學生自己概括、推理、證明的,應該盡量鼓勵學生自己去做。最好不要都由我們教師講給學生,讓他們有思考,有收獲,有成就感,也就越學越有興趣。如關于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公式,教材在正文中沒有列出,要求學生自己推導。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經常要求學生自己去做,可以大大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

3.注意循序漸進。教學過程既是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也是學生領會方法、提高能力和接受熏陶的過程。無論是理解方法、提高能力,還是掌握知識,特別是受到科學素養的熏陶,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要有一個符合學生認識規律的逐步積累的過程。新大綱中明確指出,“應注意循序漸進,知識要逐步擴展和加深,能力要逐步提高”。在教材的編寫、教學內容的安排和講述方式方面,都充分注意貫徹循序漸進的原則。因此我們教師在教學中應結合學生實際,貫徹這一原則,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然而,強調循序漸進并不是裹足不前,如果大多數學生都已理解和掌握了某一知識,而教學還停留在低水平上重復,這就限制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循序漸進要求我們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和認識規律,分層次、有步驟地對學生提出恰當的要求,以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三、加強學生動手能力及課外實驗的指導

觀察現象、進行演示和學生實驗,能夠使學生對物理事實獲得具體的、明確的認識,這是理解概念和規律的必要基礎。觀察和實驗對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實驗能力,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引起學習興趣,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為了鼓勵學生多動手,盡可能增加學生動手機會,有的演示實驗可以采取邊講邊實驗的做法,以利于學生更好地觀察現象,提高實驗能力。在教學中可創造條件將有些演示實驗變為學生的隨堂實驗。

為增加學生動手的機會,課本中設了“做一做”欄目,介紹簡單易做的小實驗。既可以鼓勵學生多動手,又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而多數學生有一種不良習慣,誤認為要交的才是作業,否則就可不做。為此這些小實驗我們須嚴格要求或幫助學生獨立完成。有條件的,在不過多增加負擔的前提下,還可鼓勵學生結合所學內容自己設計一些實驗。這會大大提高學生的能力和學習積極性,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是一舉多得的好事。

四、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

在教學中要改革方法,注意研究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規律,“要組織學生進行必要的討論,使教學過程生動活潑”。善于啟發學生的思維,激起學習興趣,使他們積極、主動地獲得知識和提高能力。多數情況下,我們用講授法來完成教學任務。當然,針對不同的內容有時也用討論法、實驗法等。在課堂上特別是討論課上,要鼓勵學生發表看法,培養質疑的習慣。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寧可犧牲課堂內容的完整性,也要花時間進行解答他們提出的問題。因為這是學生思維的興奮點,不能隨意泯滅,打擊其積極性。

在“自由落體運動”一節的討論中,我設計一個問題“自由落體運動是什么性質的運動?如何證明呢?”有一同學提出用照相的辦法,另一同學馬上就問照相機應裝在哪里?因此,我認為有時“課堂不必太象課堂”,只要學生的興趣能夠被激發,思維得以訓練,教學的主要目的就算達到了。至于該講的內容未能講完,只要學生有興趣,我們可讓他們自己去學習,或第二節課再補講。這樣做師生不就彼此輕松了嗎?

總之,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就是讓學生由“要我學物理”轉變為“我愛學物理”,而且要學有所樂,學有所用。

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 高中生,英語學習能力實證研究

1. 引論

1.1 研究背景

早期在認知學習理論的領域里,動機和學習動機都是國內外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關注和研究的對象,因為學習動機在學習當中有著重要的意義。有研究者對其做過調查,Gardener 認為學習動機是影響學習效果的四個主要個體之一??梢妼W習動機在學習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而在英語學習中也是至關重要的。鑒于它的重要性以及可探討性,所以有必要對其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得出更充實的實證研究。另外,英語學科作為一門主要學科,作為必修科目,學好英語也就相當重要。而我國的英語教學水平一直不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也不高,那么這些都將是我們這些將來會成為英語教學者所要面臨的問題,學生缺乏學習英語的動機,而他們各自學習英語的動機又是什么,影響學生的學習動機的因素是哪些,在這樣一個背景下,對于研究高中生英語學習動機也就顯得很有必要了,而更重要的也是找到源頭,對癥下藥,把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都激發出來,提高他們對學習英語的動機。

1.2 研究目的

(1)、了解高中生學習英語動機的現狀。

(2)、通過實證研究得出數據,探討培養與激發高中生學習英語動機的措施。

1.3 研究內容

主要以教育心理學、二語習得的基本理論為指導,對高中生英語學習動機進行研究,利用問卷調查法等來了解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的狀況,嘗試用多種學習動機理論來分析不同類型的高中生的英語學習動機的情況。找出影響他們英語學習動機的一些因素,并嘗試找到解決的方法,從而培養和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希望通過這樣來使高中生的英語水平得到提高,同時促進英語教學。

1.4 研究方法

(1)、問卷調查法問卷將采用已有的對學習動機進行調查過得藍本,但要結合我所要調查的地方的高中生的特點來對問卷稍作修改,從而得出更可靠的數據。

(2)、訪談法在實習過程中,我將以教師的身份對學生進行訪談,從而了解他們學習英語動機的不同以及都是什么樣的動機,得出客觀、真實、可靠的想法。

(3)、課堂觀察法通過聽課和講課,仔細觀察學生在課堂環節中的表現,了解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學習動機的變化情況,從而更好地改進教學方法。

1.5 研究意義

學習動機對高中生的英語學習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動機成為了學習成敗與否的關鍵因素。國外與國內都對外語學習動機進行過研究,也得出了一定的結論,國外的研究發展的比較早,對于國內興起的時間比較晚,分析、實證等也比較少,尤其是對中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的研究更少。在筆者實習的時候,發現絕大部分英語教師都認識到學習動機的重要意義,但真正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并不多,很多教師都認為在平時繁忙的教學任務中無法分層實施對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與培養,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在我的論文里,我可以借助前人所做的問卷調查表,數據分析法等來進行我的實證研究。同時訪談法,課堂觀察法也是非常重要的手段,這些都被用來做過研究,證明我采取這樣的方法也將是可靠的。通過研究得出的數據以及課堂記錄的發現,可以找到影響學生英語學習的動機的因素,進而找到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方法。

2. 文獻綜述

2.1 學習動機定義

學習動機屬于動機中的一種,而國內外對動機的定義也都形形。國外蘇聯的捷普洛夫,美國的 E.R 希爾加德,國內沈德立,陰國恩都曾對動機一詞定義,我個人比較傾向于張春興教授的動機定義,“所謂“動機”(motivation),是指引起個體活動,維持已引起的活動,并導使該活動朝向某一目標進行的一種內在歷程。在此所謂的活動,自然指的是行為,所以動機一詞乃是心理學家們對個體行為的原因及其表現方式的一種推理性的解釋。動機是一種中間變項,不能直接觀察,只能按個體當時所處情境及其表現去推理解釋。”心理學研究的核心論題之一就包括動機,它涉及人類行為的基本源泉、動力和原因,最能反映人類行為的目的性、能動性特征(張愛卿,2002)。而動機也包括很多種類的動機,這里我所要談到的是學習動機,學習動機是學習者個體因素最具能動性的因素之一。關于學習動機的研究也數不勝數。郭德?。?005)把學習動機的涵義定義為:學習動機是指個體由一種學習目標或對象引導、激發和維持學習活動的內在心理過程或內部動力。

2.2 外語學習動機定義

語言學習動機是人類行為動機之一,著名心理學家加德納(2002)曾指出:“語言學習動機是指學習某種語言的愿望及為此付出的努力和對學習某種語言所持良好態度的綜合,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作為一種非智力因素,對學習起促進作用?!彼J為外語學習動機是外語學習者在外語學習活動中的一種自覺能動性和積極性的心理狀態,包括四個部分:一是學習外語的目的,二是達到學習目的的愿望,三是學習努力的程度,四是學習的態度,這四部分緊密相連,只有當明確了學習目的,并把實現目標的愿望加上正確的態度與努力的行動結合在一起的時候,才算有了真正的外語學習動機。通過閱讀文獻,我們可以簡單的把外語學習動機解釋為學習英語的原因和目的。英語學習動機是英語學習者學習英語的欲望和動力,學生對英語學習有著強烈的愿望和求知欲,作為內部原因推動學生學習英語。英語學習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影響英語學習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包括學習動機,學習策略,學習環境,自身條件等,而學習動機則是影響學習者學習英語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帶著強的學習動機去學習英語,得到的效果就好,如果動機不強或是沒有學習動機,就得不到好的學習效果。

3. 結論

在本研究報告中,學習動機是影響英語學習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我們學校三個班級作為研究對象,在三個班級中抽取學生來進行英語學習動機的問卷調查,訪談,以及課堂觀察,發現了學生在學習中學習動機的變化情況,和找出影響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的因素,最后并試著探討培養與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通過研究高中生的學習動機主要存在于內部動機與外部動機之中,發現其中內部動機占據更大的比例。高中生的學習動機已經趨于成熟化。但少部分學生學習動機低下,在一開始他們還能夠積極的參與各種活動,但隨著語言越來越復雜,學生發現自己學習出現了困難,而且覺得學了也沒多大的用處,他們就會逐漸失去興趣,喪失了學習動機,最終不想再學。

而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動機會也根據不同的學習情況發生改變,如果課堂當中的內容是學生感興趣的,他們就會充滿好奇心,積極而渴望吸收新知識,相反,就會表現出厭倦,當然根據觀察得知,優等組學生大部分時間都保持著積極的態度,學習動機強。我們得出了學生的各種學習動機狀況,那么影響學生學習動機的主要因素又是哪些呢,從結果討論可知,影響學生學習動機的主要因素來自學習課堂以及學校環境和家庭環境。通過調查分析結果以及討論影響學習動機的因素,然后根據學生學習動機的總體趨勢,找到幾個幫助培養和激發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的方法。由于筆者的研究水平有限,時間不夠充分,論文中肯定存在著很多不足:比如選取的人數偏少,所以研究結果有一定的局限性。對后來提出的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的方法也未能夠深入的運用于實踐當中。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學習動機,英語教學,士官教育

 

1 引言

教育心理學家指出:學習動機是指引起學系者學習行為、維持學習行為,并使學習行為趨向一定目標的內在心理歷程和外部動力。Gardner和Lambert(1972)是開展二語習得動機研究方面最有影響力的專家,在他們的主要著作中對動機在二語習得中的重要性作了充分的肯定。對學習者動機與外語習得之間關系的研究表明: 動機是決定不同學習者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的重要因素, 直接影響輸入的效果(戴煒棟 1994) 。學習動機直接對學習起促進作用,與學習結果互為因果。一定的學習動機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深深影響學習的結果;而學習一旦成功,其結果(知識、技能的獲得與掌握,求知欲、自信心等心理品質的發展和提高)則大大滿足了個體的各種社會需要(如求知、自尊、獲得他人的贊揚等),并促使個體把通過進一步的學習以獲得更高程度的滿足當作一種新的迫切的需要,從而產生更強烈的學習動機。大量的研究證明:無論在哪一個年齡階段,學習動機與學業成績之間存在著明顯的正相關,具備一定的學習動機是學生獲取良好學業成績的先決條件之一。這與聯結主義學習理論家提出的學習動機的外部強化理論相吻合。他們認為:人的某種學習行為傾向完全取決于先前的這種學習行為與刺激因強化而建立起來的穩固聯系,強化可以使人在學習過程中增強某種反應重復可能性的力量。因此,在學習活動中,采取各種外部手段如獎賞、贊揚、激勵、競賽等,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引起其相應的學習行為。

英語學習是一個復雜的習得過程。在這個過程中 ,諸多因素不同程度地影響著英語學習者的成績。。。其中 ,學習動機對學習者的影響是最直接和最主要的。進行外語學習動機的研究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外語學習的心理過程 ,社會因素及個體差異 ,更重要的是探索和激發學學習者外語學習動機的途徑與策略 ,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減少英語學習過程中盲目、消極、被動和反復無常的傾向 ,使學習者始終帶有一種強烈的愿望投入學習 ,進而達到學好英語的這一目的。學習者學習動機的產生和加強 ,既需要內部動力 ,如求知欲、學習興趣等 ,也需要外部因素的激勵,如:教師的能力素質、學習成就、表揚和誘導、良好的課堂氛圍、針對性強編排合理的教材等。了解英語學習動機的外部激勵因素 ,才能激發學習者的學習動機,使學習活動有序恒久。

士官學員是學習英語的一個特殊群體,根據動機理論培養和激發學員的學習動機是極其重要的,動機培養是使學員把學習的要求變為自己內在學習驅動力的過程;而激發是側重把已形成的學習需要調動起來,以提高學習積極性。士官學員學習英語有其自身的特點,每個學員動機各異,如何根據學員的特點適時引導、因材施教是士官英語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士官學員具有以下特點:入學前有一定的部隊工作經歷,英語基礎差,不適應院校學習環境,對英語重要性認識不足,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動力不足。針對這士官學員的特點,應采取采取以下措施培養和激發士官學員學習英語的動機:強調英語的重要性,培養學員的自信心,增強學員主動性,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合理選用教材,豐富課外活動。

2 士官學員的特點

2.1 對英語重要性認識不足

隨著部隊裝備的不斷更新、引進裝備的數量的持續增加、我軍的對外交流日益增多,對官兵知識結構提出了新的要求。英語作為一項語言工具是做一名合格軍人的必備的技能之一。然而不少士官學員對學習英語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甚至把學習英語看成是一種負擔。在中學他們之所以能夠堅持學習英語,是老師和家長不斷地督促的結果,是升學的需要。進入高校之后,沒有了升學的壓力,認識不到學習英語的迫切性,失去了學習的動力。

2.2 英語基礎差

士官大專班學員在入學前有一定的部隊工作經歷,來自全國各地,受近年高招擴招的影響,生源質量大打折扣,加之進入部隊的多為當年高考失利的學生,成績一般不理想;并且士官班學員入學僅看他們各科目的總成績,因此有不少英語基礎較差的學生進入了軍校學習。這些學員進入大學之后,跟不上進度,逐漸失去了對英語的興趣,更有甚者懷疑自己的學習能力,選擇了放棄。

2.3 不適應學習環境

在中學,學習都是在老師的指揮下進行的,學習的過程是老師不斷加壓的過程。在基層部隊基本延續了中學的學習模式,把學習當作上級交待的一項政治任務來抓,在壓力下學習。進入大學后,學員外部壓力減輕,學習氛圍明顯寬松,以自助學習為主。學員自我管理能力差,對以自主學習為主的學習模式明顯不適應;即使課后認真學習,部分學員也常常因為學習策略問題,學習效果大打折扣,這種“高投入,低產出”的學習模式會使學員逐漸產生畏難情緒,繼而失去學習興趣。

2.4 出現焦慮情緒

學習過程中學員會出現焦慮和害怕英語的情緒,久而久之,這種情緒越積越深,他們對英語這一學科也就有了恐懼和排斥的心理。所謂語言學習中的焦慮是指學習者需要用外語或第二語言表達時所產生的恐懼或不安的心理(Garner & Macintyre, 1993)。盡管一些語言學家發現一定程度的焦慮有助于語言學習,但大多數研究表明,焦慮的影響是負面的,這種焦慮直接和目的聯系起來。 因此,它不是一個一般行為的焦慮(Garner & Macintyre, 1993; Horwitze &Cope, 1986)。 焦慮可能成為語言學習中的最大的情感障礙之一。因而在士官英語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設法幫助學生克服那些諸如過度焦慮、內心膽怯, 進而缺乏學習動機的這些消極情感,努力培養和發展那些積極情感,激發和保持他們的學習動機,從而促進他們的英語學習。

3 激發學員動機的措施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曾提出自我實現理論這一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主要學習動機理論。這一理論指出,人都有要自我實現的愿望,但他們又有很多的擔心和憂慮,正是這些因素可能成為學生學習和自我實現的主要障礙。因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這部分缺乏學習動機的學生應予以充分的尊重,讓他們感覺到愛和歸屬感,幫助他們認識到英語學習的必要性,提高他們對英語學習價值的認識,真正意識到英語的工具性和交際性在今后工作、學習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找出學習上不夠成功的癥結所在,提高他們對學好英語的一種期待和信心,進而解決問題,獲得進步。

3.1 強調英語的重要性

教員應對學生講明在全球一體化的趨勢下,英語作為一門國際語言,是非常有用的工具。在部隊同樣如此。近年來部隊對外語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要求也越來越高。學好英語是將士提高自身知識層次,開闊視野的重要手段之一。掌握武器、戰略的前沿理論,晉升職稱、對外交流、深造、升學、從互聯網了解外軍的最新發展動態、學術交流或與外國專家研討相關問題等等,無不需要外語。并且在同等條件下,外語水平高的人,更容易出成績。

3.2.培養學員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維持內在動機的重要因素,在英語學習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自信心強的學生目標明確,能夠充分發揮學習潛能,取得較好的成績。教員應善于幫助學員樹立自信心,對于他們取得的進步和成功,應及時予以肯定和表揚。對于那些因基礎差而倍感失落的學員,教員尤其要多鼓勵,少批評,幫他們分析原因、樹立自信,調動學習積極性。布置學習任務時應根據他們的英語水平而定,體現“因材施教”的方針,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因為只有適度的任務,才能激發學習者的興趣,產生學習動力、強化信心,這也與克拉申( Krashen) 的 i + 1 的輸入假說理論相一致。

3.3. 增強學員主動性

教員應使學生明確語言是學出來的,而不是教出來的。課堂上教員努力給學員創造使用英語的環境,最大限度的調動學員的參與積極性。課后引導學員自主學習,自主學習作為教學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它已成為學員獲取知識,提高英語能力的主要途徑,這也是大學學習與中學學習的本質區別之一。同時教員還應幫助學員設定挑戰性的短、長期目標, 激勵他們通過自身的努力去完成。這樣才能增強學生的自主意識,發揮他們英語學習的主動性和能動性。

3.4. 轉變教員角色,改進教學方法手段

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人的認知活動總是伴隨著一定的情感因素,當情感因素受到壓抑甚至抹殺時,人的自我創造潛能也就得不到發展和實現,而只有用真實的,對個人的尊重和理解學員內心世界的態度,才能激發起學員的學習熱情,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所以培養和激發學員的學習動機。首要的就是教員要更新教育觀念,轉變自身角色,采取多種形式,增進師生間的情感交流,采用生動形象的適合學生心理發展水平和個性特征的教育方式,建立良好的積極型師生關系,激發學員高水平的求知欲。

傳統的外語教學法以教員為中心,抑制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已經不能適應現代社會對培養學員聽說方面的要求。L. Panlton 與M. Bruder 認為老師與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地位應是: 老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 客體是所學的知識。現代教學應以學員為中心,采用交際法,啟發式教學法等等, 加強學員聽說方面的訓練,增加學員開口說英語的機會,更好地激發學員的學習動機。同時教員還應注意為學生營造寬松和諧、快樂的課堂氣氛,力爭做到上課詼諧有趣,生動形象,選材有趣,學員的學習動機自然會高漲。教學手段應當多樣化,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發展帶來的契機,改進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新的教學模式應以現代化信息技術支撐,采用網絡技術,使英語學習向個性化學習、主動式學習方向發展。

3.5 正確的評價和適當的表揚與批評

為了強化學員的學習,鞏固和發展正確的學習動機,還必須給學員以正確的評價和適當的表揚與批評。在評價和表揚批評過程中我們應注意努力作到以下幾點:1、要使學 員對評價有正確的認識和態度;2、評價要客觀、公正和及時;3、表揚與批評要考慮到學員個性差異的特點,從而講究不同的方法。盡量多鼓勵,多表揚他們的進步,降低學員的焦慮,保護學員的自尊性,增強他們的學習自信心。

3.6 充分利用學習反饋

從韋納的歸因理論(AttributionTheory) 中可以看出,教師在教學時給學生的反饋(尤其是對學生考試成績的評定) 信息(支持或拒絕) 會給學生的學習動機的形成產生很大的影響。讓學員知道自己的學習結果,結合教員的反饋看到自己的缺點和錯誤,有助于激發學員進一步努力學習的動力,從而按照需要修改學習計劃、改進學習措施、提高學習熱情、激勵上進心,以達到學習的目標。這要求教師要幫助學員建立具體的學習目標,評估每一階段所要達到的學習效果,及時批改作業、寫好評語,有針對性、啟發性和教育性的就學習結果與學員一起分析探討,使學員受到鼓舞和激勵。

3.7 合理選用教材,學有所用

選擇教材時應當貼近部隊實際,力求使學員能學有所用。以往所選用的教材與部隊不太貼近,不能學以致用,學員有距離感,提不起興趣。應當根據學員的應用需求選取貼近部隊實際的材料,教授部分專業裝備英語知識,使之在部隊能學有所用,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激發學員的學習熱情。

3.8. 豐富課外活動

由于課堂時間有限,學員必須要會充分利用課外時間才能學好英語,所以教員組織好學生的課外活動。例如:舉辦英語講座、英語晚會、英語角、英語沙龍、英語演講競賽,播放原版英文影視片等活動,布置學生的課外閱讀任務,如閱讀英文小說、英文報刊雜志,所有這些活動無疑將有助于提高學員學習英語的興趣,激發學員的學習動機。

參考文獻

1 吳 潔. 激發非英語專業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 廣西商業高等??茖W校學報,2002(4) 98-99

2 王 萍等 學習動機在英語學習中的作用 新 疆 教 育 學 院 學 報2002(4)86-88

3 王 芳 如何提高學習者外語學習動機 煤炭高等教育 2002(5)98-99

4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篇(7)

關鍵詞:動機衰竭;高中生;二語習得

語言學習的過程中存在著大量的失敗案例,這幾乎是每一位語言學習者都不可回避的事實。二語習得的研究者似乎更加關注動機理論的研究,即動機的積極層面,而對于動機衰竭現象的研究卻是寥寥可數。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通過數據收集與分析,嘗試概括高中生英語學習動機衰竭的具體情況。

一、動機衰竭國內外研究綜述

(一)動機衰竭國外相關研究

通過對191位九年級學生以及七位教師進行問卷調查,Chambers發現:教師對于造成學生動機衰竭的成因與學生持有不同的看法。教師們認為動機衰竭的成因很多,包含心理、學習態度、社會、歷史等原因,唯獨沒有教師本身,而學生們的觀點則與此大相庭徑。他們總結的原因包括教師、教材、教學方法、班級大小等。Oxford認為動機衰竭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他將時間因素納入考量范圍,于1998年對250名美國學生開展研究。通過研究,Oxford把對學生學習動機有負面影響的因素歸納為四個方面: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教師對待課程或教材的態度;教師與學生個人教學風格的沖突;課堂活動的性質。Falout, J. & Maruyama, M. 于2004年在日本進行了一項“外語學習者動機衰竭與其目標語言熟練度之間的對比性研究”,為了找出造成學習者動機衰竭的原因。受試者是164名大學新生,他們被要求基于大學前的學習經歷回答一份匿名問卷。研究結果顯示,教師再一次地成為最重要的動機衰竭因素。

(二)動機衰竭國內相關研究

王天發與Angi Malderez的研究是一項針對處于三級水平的中國外語學習者動機衰竭現象的探索。研究通過對三名學生進行半結構式的訪談,最終揭示出動機激發型學習者與動機衰竭型學習者在六個方面的主要區別。李艷輝在2004年對120名非英語專業學生和4名經驗教師所進行的旨在調查導致學生動機衰竭的因素并找出有效的提升學習動機方法的研究中發現,直接與教師相關的衰竭因素占總量的40%。張哲對316名非英語專業學生進行的研究也顯示,近乎三分之二的動機衰竭與教師相關。

二、 實證研究

本研究的調查對象為河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高中三個年級的學生,各年級參與調查的人數依次是:高一:90人,高二:80人,高三:70人,共240人,其中有效問卷(即出現動機衰竭情況的問卷)高一:62份;高二:48份;高三:47份,共157份。其中,男生共55人,女生共102人。本研究采用封閉式問卷的方法調查高中生動機衰竭的情況。通過SPSS17.0分析,以問卷調查的數據為載體,匯報本項研究的研究結果。

我們發現:在240份問卷中,有157名學生認為他們存在動機衰竭的情況,大約占65.4%,即有一半以上的學生出現了動機衰竭。高一大約有68%的學生存在動機衰竭;高二約有60%的學生存在動機衰竭;高三大約有67%的學生存在動機衰竭。我們的問卷涉及九大因素,通過分析得到,其中有七項是影響高中英語學習者動機衰竭的主要因素,依次是與教師相關的因素,對英語國家的態度,學校環境,對同學的態度,英語學習的強制性,與課程相關的因素,家人或別人的影響。通過分析,總結出導致高一學生動機衰竭的主要因素為對英語國家的態度,其為最主要的動機衰竭因素。教師因素是影響其動機衰竭的第二大因素。影響高中二年級英語學習者動機衰竭的主要因素從高到低依次為教師因素,學校環境,及對英語國家的態度。

三、結束語

學習動機是影響英語學習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決定著英語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的參與性,自覺性,學習熱情以及持久性。本研究調查了中國高中學生英語學習動機衰竭的具體情況。通過研究,我們可以看出高中英語學習者動機衰竭情況還是相當嚴峻的,且造成各個年級學生動機衰竭的主要因素存在差異。不同的性別也造成了不同的動機衰竭主要因素。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須竭盡全力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削弱動機衰竭的影響,使英語學習高效地進行。

參考文獻:

[1] Chambers, G.(1993). Taking the ‘de’ out of demotivation. Language Learning Journal,(7), 13-16.

[2] Falout,J.& Maruyama.(2004). A Comparative study of proficiency and learner demotivation.The Language Teaaher,28(8):3-9.

[3] Oxford, R. L. (1998). The Unraveling Tapestry: Teacher and Course Characteristics Associated with Demotivation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Seattle, WA: the TESOL’ 98 Congress.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洲不卡二卡三卡四卡免费| 久久久精品波多野结衣| 人人妻在人人| 国产成人免费a在线视频| 浓精喷进老师黑色丝袜| 漂亮人妻洗澡被公强| 77777亚洲午夜久久多人| 久久亚洲春色中文字幕久久久| 成人做受视频试看60秒| 日本不卡三区| 色诱久久久久综合网ywww| 亚洲人成未满十八禁网站 | 深夜视频在线免费| 日本熟妇浓毛| 国语国产精精品国产国语清晰对话 | 啊灬啊灬啊灬快灬高潮了| 免费大片黄国产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2020丨 | 精品国精品无码自拍自在线| 午夜性无码专区| 美女裸体18禁免费网站| 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亚洲中文色 | 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视频| 久久综合av免费观看|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亚洲中文色| www.色中色| 国产日产欧产综合|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秋| 欧美内射深喉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99久久精品免费看蜜桃 | 成全动漫视频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我和饥渴的老熟妇|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裸奔| 中文精品一卡2卡3卡4卡葡京| 精品久久久久国产免费| 久久午夜福利电影| 日韩欧美亚洲综合久久影院ds | 美女黄网站人色视频免费| 麻豆av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