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獸醫藥理學論文

獸醫藥理學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3-03-20 16:18:2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獸醫藥理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獸醫藥理學論文

篇(1)

獸醫藥理學是學習獸藥及相關研究內容的一門學科。在教學中,結合獸醫臨床實踐,培養學生實驗、實踐的能力,為臨床學習和研究獸藥打下良好的基礎。但由于該門課程內容理論知識較為枯燥,常導致學生會出現厭學心理。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探討如何在此門課程的考核方式上進行細劃與調整。

獸醫藥理學考核方式策略獸 醫藥理學是學習獸藥及相關研究內容的一門學科,為臨床學生學習新獸藥及相關研究提供基本理論,也是基礎獸醫學與臨床獸醫學的橋梁。它是動物醫學專業的一門必修課。通過該門課程的學習,可使學生較系統地掌握獸藥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研究方法與技能。

1考核形式

將考核分為兩種:形成性考核和終結性考試兩種形式。形成性考核成績占課程總成績的70%,終結性考試成績占課程總成績的30%。

1.1 形成性考核

目的是本著從課程的自身特點和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實際需要出發,通過對學生學習過程的指導、考核和管理,及時了解、反饋學生學習信息,有利于提高課程的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有利于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形成良好的學風考風,有利于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而再將形成性考核內容分成四步來進行。

1.1.1第一次形成性考核內容

課堂回答問題占20%。通過上課前提問記分,督促學生課下認真復習,每人至少采分2次,取其平均分記入成績。

1.1.3第三次形成性考核內容

撰寫論文或案例分析占20%。考察學生對該領域的理解和掌握情況,培養學生對問題的分析、總結和歸納的能力。

1.1.4第四次形成性考核內容

學習心得占20%。培養學生組織語言的能力、文字水準及學習收獲,考察學生一學期來對本門課程的體會及信息量的收集。

1.2終結性考試

2主講教師職責及要求

2.1主講教師要按本課程實施細則的要求布置形成性考核任務,并收回學生完成形成性考核任務的相關材料。

2.2主講教師需按時評閱學生完成形成性考核任務的相關材料,并要有批語、批注和成績評定,并及時反饋給學生本人。

2.3主講教師要針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指導、答疑及討論。

2.4主講教師如發現有抄襲、代作、復制等非學生本人獨立完成的現象,學生的課程形成性考核成績可視情節輕重按0分或違紀處理。

2.5主講教師填寫完《形成性考核學生成績記錄表》,經簽字認定后,成績要上

交到教務管理部門。

2.6主講教師學期末要對形成性考核情況進行認真總結,若發現問題要及時提出整改意見,并及時反饋給教務管理部門或學生管理部門。

3成績記載與管理

本課程的綜合成績應采取以下方法記載:

3.1形成性考核成績由主講教師評定,要客觀、公正、準確。成績一經評定,不得隨意改動。

3.2各種形成性考核成績均按百分制記錄。

3.3形成性考核成績的計算方法要全統一,采取以下記算方式:

X=∑(xi×λi)

X——學生課程形成性考核的成績

xi——第i項形成性考核任務的成績

λi——第i項任務的考核成績占課程形成性考核成績的百分比。

3.4學生必須能獨立完成課程規定的教學實踐活動(如必做實驗等),成績及格后方可參加終結性考試。

篇(2)

論文關鍵詞:紅茂草;化學成分;藥理作用

論文摘要:紅茂草生物堿主要化學成分為多種異喹啉類生物堿, 其生物堿具有抗菌、抑菌、抗溶血和改善微循環、對中樞和平滑肌有抑制、提高機體免疫力等作用,對心肌細胞和小鼠肝損傷也有保護作用。紅茂草的藥用價值具有廣闊的開發和應用前景。

1紅茂草化學和毒性成分

紅茂草主要化學成分為多種異喹啉類生物堿。全草含:異紫堇堿、原阿片堿[3、4]、紫堇堿、異紫堇啡堿、木

蘭堿、血根堿、別隱品堿、海罌粟堿。根含:原阿片堿、白屈菜紅堿、血根堿、別隱品堿、隱品堿[2、5]。全草中前5種為紅茂草的主要活性成分,均已分離得到結晶,其中前3種結晶已經得到有效的分離、提純及鑒定[6]。

異紫堇堿在小鼠腹腔注射后會出現過動現象,較大劑量則會出現流涎、嘔吐、困倦、驚厥、以至僵直等狀態。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為52mg/kg,靜脈注射的LD50為49mg/kg。異紫堇堿給大鼠分別肌內注射4mg、10mg和24mg/kg,每日1次,連續30d。大鼠的外觀、活動、飲食和生長發育正常;血象、GPT和NPN等均在正常范圍內;病檢,心、肺、腎、腎上腺、肝、腦等均未見明顯異常[7、8]。

2紅茂草有效成分測定提取技術

根據紅茂草生物堿的一般性質及其在植物體內的存在狀態,先將紅茂草原料切碎,用95%乙醇回流提取兩次,使原料中的生物堿全部轉變為游離狀態,再用2%硫酸捏溶多次,然后加入氯仿沖洗,經洗脫、結晶后得到不同晶體,最后再利用現代光譜、色譜技術測定其生物堿的結構。目前主要采用的測定、提取技術有:紫外光譜(UV)、紅外光譜(IR)、核磁共振(NMR)、氣-質聯用(GC-MS)等[9-11]。

2.1紫外光譜紫外光譜對具有共軛系統結構的生物堿類有一定的鑒定價值,如異喹啉類生物堿,由于其共軛體系的差別,其紫外光譜各異。利用物質產生的紫外光譜,可對生物堿結構進行剖析、純度檢查、定性和定量分析。

2.2紅外光譜紅外光譜的重要用途是測定生物堿分子殊的功能基,如氨基、酚羥基、羰基、芳烴基、酯基等。尤其對不同化學環境羰基的吸收峰特征性比較強。該法具有靈敏度高、分析速度快、試樣用量少、而且分析不受試樣物態限制等優點,所以應用范圍非常廣泛。

2.3核磁共振核磁共振可以確定分子的基本骨架和測定分子中的一些功能基。該法用圖譜中譜峰的位置(化學位移)來表征分子中的官能團;用峰形、峰間距(耦合常數)來表征基團間相互的連接關系、立體構型與空間分布等靜態構造;從峰面積或峰強度來獲取核的相對數量以及用峰寬(弛豫)信息來表征基團在分子中的運動情況等,從而獲取化合物分子比較完整的大量結構信息。

2.4氣-質聯用目前,氣-質譜聯定性分析主要依靠數據庫檢索進行。得到總離子色譜圖之后,可以逐一對每個峰進行檢索,得到樣品的定性結果。但是數據庫中標準化合物數量有限,庫中可能沒有被檢測物,這樣檢索時就會給出錯誤結果。有時得到的質譜圖質量不高也會造成誤檢,因此,為了得到可靠的分析結果,最好再用其它方法進行輔助定性分析。

在上述的幾種測定提取技術中,暢行若[6]等已成功運用前4種技術測定出紅茂草生物堿中的3種有效成分:異紫堇堿、紫堇堿和原阿片堿。中科院蘭州化物所[12]利用質譜技術測定出兩種生物堿:原阿片堿和異紫堇啡堿。

3紅茂草有效成分的藥理作用

3.1抗菌、抑菌作用紅茂草具有清熱解毒、抗菌消炎的作用。從該植物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可抑制結核菌的生長和羊傳染性膿皰(Orf)病毒的繁殖。王廷璞[13]用不同濃度的紅茂草注射液分別作用于牛細胞和Orf病毒,并回歸動物,測定其對正常細胞的毒性和對Orf病毒的抑制作用,發現紅茂草在一定濃度范圍內對細胞具有毒性作用,可抑制細胞的分裂和繁殖;對Orf病毒有較強的抑制和滅活作用,且對傳染性膿皰有很好的治療作用。薛掌林[14]等用不同含量的紅茂草注射液對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IBV)的H52毒株進行稀釋,在雞胚尿囊中接種傳代,測試紅茂草注射液對H52毒株的抑制作用,發現紅茂草注射液能有效的抑制H52毒株在雞胚中的增殖,且對雞胚的生長、發育無任何不良影響。

3.2抗溶血和改善微循環的作用紅茂草提取物對鼠紅細胞氧化性溶血有一定的影響。趙祁[15]等研究發現紅茂草提取物對H2O2誘導的鼠紅細胞溶血的抑制率可達78%,并能通過增強紅細胞的自由基清除能力而使細胞膜免受氧化性損傷,通過抑制乙酰苯肼對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的干擾,而緩解鼠紅細胞的氧化性溶血。紅茂草主要活性成分之一的紫堇堿,脫氫后形成的去氫紫堇堿(DHC)可以通過增加血小板中cAMP的質量濃度而抑制血小板聚集[16]。原阿片堿對由膠原、花生四烯酸鈉和二磷酸腺苷(ADP)誘發的肺血栓有抑制作用,對膠原、ADP誘發的大鼠體外血小板聚集也有抑制作用[17]。

3.3對中樞和平滑肌的抑制作用從紅茂草中分離出的主要有效成分異紫堇啡堿,對小白鼠具有較明顯的鎮痛、鎮靜作用。可使豚鼠回腸、子宮、支氣管及離體心臟冠脈血管平滑肌松弛,同時發現可使家兔頭頸部血流量增加,并有輕微短暫的降壓作用[18]。異紫堇啡堿還能拮抗去甲腎上腺素(NA)對雌兔輸卵管峽部平滑肌的作用,明顯延緩兔卵在輸卵管中的運行。異紫堇啡堿對擴張血管和血管平滑肌鈣內流和鈣釋放有影響。紫堇堿對NA引起的主動脈平滑肌收縮具有顯著抑制作用[19]。原阿片堿對離體兔胸主動脈有松弛作用[20]。

3.4對心肌細胞的作用異紫堇啡堿能解除動靜脈血管平滑肌痙攣,增加冠脈流量,影響血液動力學參數,對幾種心律失常模型具有對抗作用,對心肌細胞動作電位和收縮力有作用,可抑制由受體中介的心肌細胞內游離鈣的增高[21、22]。異紫堇啡堿10-4mol/L可明顯抑制PGF2α誘導的心肌細胞肥大和細胞內鈣增加[23]。別隱品堿有抗實驗性心律失常的效應,此效應可能與其影響心肌組織的電生理密切相關。別隱品堿通過對瞬時外向鉀電流的阻滯作用使心肌細胞內鈣離子濃度減少,鉀離子增加,心室自律性降低,并抑制振蕩性后電位致異位節律,并且可抑制氧自由基的產生,從而具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24、25]。

3.5對小鼠肝損傷的保護作用張昱[26]等研究不同劑量的紅茂草注射液對小鼠CCl4肝損傷的保護作用時發現,該制劑能明顯降低CCl4引起的血清谷丙轉氨酶(ALT)、堿性磷酸酶(ALP)、谷草轉氨酶(AST)、乳酸脫氫酶(LDH)和肝臟丙二醛(MDA)水平的升高,并能維持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使肝臟組織病理變化得以改善。毛愛紅[27]等發現紅茂草提取物對卡介苗(BCG)和脂多糖(LPS)誘導的小鼠免疫性肝損傷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轉貼于

3.6提高機體免疫力的作用紅茂草注射液對實驗性免疫功能低下小鼠有明顯的免疫增強作用,對機體非特異性免疫、特異性體液免疫等方面具有顯著的提高作用,可為一免疫增強劑[28]。巨噬細胞(PMΦ)是免疫應答中一類十分活躍的細胞,它在非特異性免疫、體液免疫以及腫瘤免疫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紅茂草提取物可誘導PMΦ活化并提高其免疫功能[29],對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免疫功能有較強的促進作用,其誘導的細胞凋亡具有周期依賴性,將有可能成為一個很有用的抗腫瘤藥物。

3.7其它作用紅茂草生物堿中主要活性成分之一的異紫堇堿有抗缺氧作用;原阿片堿有止咳、平喘,弱的殺菌和抗腫瘤作用;紫堇堿有止痛作用,強度不及嗎啡,能興奮子宮;異紫堇啡堿有鈣拮抗、抗癌作用;木蘭堿有降壓作用;白屈菜紅堿對變形鏈球菌細胞表面疏水性和黏附具有抑制作用,有良好的防齲作用。

參考文獻

[1] 江蘇醫學院編著.中藥大辭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135.

[2] 江蘇省植物研究所等編著.新華本草綱要[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238.

[3] Manske R H F,et al.The Alkaloids chemistry and Physiology.Academic Press,New York,1979:391.

[4] 暢行若,王宏新,周光治,等.禿瘡花化學成分及組織形態研究[J].藥物分析雜志.1982,2(5):273-277.

[5] 周榮漢.藥用植物化學分類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252-253.

[6] 暢行若,王宏新,馬廣恩.禿瘡花化學成分的研究[J].藥學通報.1981,(2):52.

[7] 夏麗英.現代中藥毒理學[M].天津:天津科技翻譯出版社.2005:131.

[8] Myra L著.獸醫毒物學[M].西安:陜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489-490.

[9] 陳培榕,李景虹,鄧勃.現代儀器分析實驗與技術[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111.

[10] 沈序維,鄭尚珍,.簡明天然有機化學教程[M].佳苑出版.2003:80-120.

[11] 周玉新.現代中藥鑒定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67.

[12] 毛愛紅,張昱,趙祁,等.禿瘡花提取物對小鼠免疫性肝損傷的保護作用[J].中國藥理學通報,2004,20(28):940-943.

[13] 王廷璞,董志揮.禿瘡花對羊傳染性膿皰病毒抑制作用之測定[J].中獸醫醫藥雜志,1998,1(1):9-11.

[14] 薛掌林,張述斌,康文彪,等.紅茂草注射液對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抑制效果的觀察[J].甘肅畜牧獸醫,2004,174(1):16-17.

[15] 趙祁,韓寅,杜宇平.禿瘡花提取物對紅細胞氧化性溶血的抑制機制[J].蘭州大學學報(醫學版),2006,32(3):40-45.

[16] Barbara L,Lirder.Studies on the Mechanism of the Inhibition of Platelet Aggregation and Release Induced by High levels of Arachidonate[J].Blood,1982,60(2):436-445.

[17] 李良國.原阿片堿對抗血小板聚集作用[J].國外醫藥.植物藥分冊,1992(2).

[18] 錢彥叢.罌粟科藥用植物生物堿化學成分及藥理實驗研究概況[J].基層中藥雜志,2001,15(2):49.

[19] 候天德,劉阿萍,張繼,等.紫堇總生物堿對血壓和離體主動脈平滑肌張力的影響[J].西北師范大學學報,2004,40(4):71-73.

[20] 余麗梅,黃爕南,孫安盛,等.原阿片堿對兔胸主動脈的松弛作用[J].遵義醫學院學報,1999,22(3):5-7.

[21] 黃爕南,吳芹,雷開鍵.異紫堇啡堿對培養乳鼠心肌內游離鈣的影響[J].遵義醫學院學報,2002,25(2):97-99.

[22] 趙永強,趙更生,張作華.異紫堇啡堿對豚鼠心室肌電及機械活動的影響[J].西北藥學雜志,1986(2).

[23] 蔣青松,王會玫,吳芹,等.異紫堇啡堿對PGF2α誘導心肌細胞肥大的作用[J].遵義醫學院學報,2004,27(2):114-117.

[24] 李泱,王琳,程芮,等.別隱品堿抗心律失常效應及其對動作電位的影響[J].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2005,4(2):123-126.

[25] Yu H,McKinnon D,Dixon JE,et al.Transient outward current,Itol,is altcrcd in cardiac memory.Circulation 1999,99(14):1898.

[26] 張昱,張偉,田玉璋,等.禿瘡花有效成分對小鼠CCl4肝損傷的保護作用[J].青海醫學院學報,2004,25(1):7-10.

[27] 毛愛紅,張昱,趙祁,等.禿瘡花提取物對小鼠免疫性肝損傷的保護作用[J].中國藥理學通報,2004,20(28):940-943.

篇(3)

一、實踐教學在動物科學各專業中的地位

實踐教學是整個教育過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培養人才全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它與課堂理論教學具有同等的重要意義。動物科學系的各個專業與農學門類諸專業相似,均屬于實踐性較強的應用型專業,畢業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也成為新世紀謀職就業的重要必備條件。培養這種能力的重要教學環節,即實踐教學環節。只有通過實踐教學,才能進一步鞏固理論知識,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適應社會的能力。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模式,也是動物科學系辦學重要特色之一。

(一)、實踐教學在動物檢疫專業是不可缺少的環節。學生必須通過實驗課、技能課、教學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專業勞動課以及社會實踐等增加感性知識,提高實際操版權所有作能力。例如,學生在畢業實習時必須到動物檢疫站、所,參加實地的畜禽及產品的檢疫檢驗工作,才能獲得上崗資格。

(二)、實踐教學是動物科學專業理論聯系實際的必要途徑。對于動物科學專業必須要求學生深入畜牧生產實踐活動,掌握各種動物飼養管理方法和畜禽日糧的科學配方,才能有效的組織畜牧生產和動物食品安全,確保人類的健康。

(三)、動物醫學更需要實踐教學。學生只有在實踐教學中鍛煉自己的操作技能,熟練醫學臨床上的各種診療動物疾病的技術,才能有效地運用理論知識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確保畜牧業可持續發展。

二、加強實踐教學的途徑

(一)注意專業課實驗教學的基礎性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沒有實驗基礎要掌握真理是不可能的”。在動物科學系的教學過程中,許多專業基礎課均是動物生產和實踐中的操作技能課的基礎。如《家畜生理學》、《家畜病理學》、《獸醫藥理學》、《獸醫微生物學》、《獸醫臨床診斷學》等,即是動物醫學的專業理論,又是操作技能,其許多內容都是要通過實踐操作,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只有通過實驗來加深理解和掌握,也為學生學習專業課打下堅實的基礎。離開了上述課程的實驗,治療家畜內科病、外產科疾病、家畜傳染病和寄生蟲病就無法做起。因此,學生必須通過專業基礎課的實驗,掌握動物正常的生理常數,藥理作用,病理變化及診療技能,才能順利進行后期專業課程的學習。例如;在微生物學的實驗中,教師可以通過一個具體病例診斷逐一完成病原細菌的分離培養和菌落生長特性的觀察、病原細菌的染色鏡檢和染色特性的觀察、病原細菌的致病性的試驗和尸體解剖的觀察、病原細菌的藥敏試驗和藥物敏感程度的判斷、病原細菌的血清型鑒定等6個實驗。使學生做完前一個實驗就想著后一個實驗,充分發揮了學習的主動性。

(二)激發學生對專業課實驗的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可直接轉化為學習動機,它不僅具有學習的定向作用,而且可以產生巨大的學習動力,當一個學生對某門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時,學習不再是一種沉重的負擔,而是一種樂趣,而且在碰到困難時能產生毅力,克服困難。在取得學習成績后能再接再厲,提出更高的學習要求。教師在充分理解所教學科的重大意義,從而有極大的興趣去從事教學工作,使教學真正引人入勝;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認識所學課程的重大價值,從而興趣昂然地進入學習。因此教師在每開展一次實驗時,都要講清本次專業實驗在畜牧獸醫生產實踐中的意義,提前預告實驗內容,讓學生早準備,預習實驗目的、任務、要求、操作步驟和方法等,并要求學生在預習中對不能理解的問題做出標記。這樣帶著目的和問題去找材料進入實驗室,有利于激發學生在實踐教學中解決問題的主動性,從而改變了“要我做實驗”為“我要做實驗”,增強了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效率。產生了很好的效果,倍受學生歡迎。

(三)、加強實驗基地的建設,增加學生實踐動手機會

實踐基地是進行實踐教學的重要保障體系之一,直接關系到學生實踐技能活動的開展。首先要統籌規劃、設計和建設實踐場所,充分利用先進的實驗設備武裝幾個現代化示范場所。幾年來我系除按有關標準籌建了一部分實驗實習實驗室以外,集中資金組建了實驗動物醫院、實驗雞場、實驗食品廠。還建立了南寧市獸醫站、紅山森林動物園、海底世界、湯泉雞場、鼓樓動檢所、建鄴動檢所、大廠動檢所等十幾家條件很好的校外“教學實習基地”和“實踐教學基地”,為我系的實踐教學提供了可靠保證。

為了加強對實驗教學的補充,我們充分利用系內的實習基地,增強學生的實際操作機會。例如:實驗雞場雞的飼養量雖然不多,但是,雞的飼養管理、成本核算、飼料配方、日常的防疫程序等,都有動物科學專業的學生參與。同時利用附屬動物醫院前來就診的病畜開展臨床教學,在老師的指導下,讓學生親自打針、投藥、作外科手術,并注意觀察病畜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認真總結診療經驗,使獸醫專業的學生在診療疾病的過程中懂得應該掌握那些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術。同樣還要求學生參與食品廠的經營管理,熟練掌握畜產品加工的各項操作技術和各種動物性食品營養質量監測,不僅鞏固了課堂基本理論知識,又提高了實際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又能很快適應社會,并能熟練掌握一兩門專業技術,為畢業生就業提供了方便。

我們還利用到校外實習基地,擴大知識面,如讓水產養殖專業學生參觀海底世界,了解不同的魚類的生活習性、不同的水域的生態環境,探索與評價水域漁業資源特點和利用前景,學習和掌握新知識、新技術,培養分析、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

(四)、加強綜合性和研究性實踐教學活動

為使我系培養的人才緊貼地方經濟建設的需要,結合地方經濟建設和科研活動的特點,既要為學生開設一些基礎的實驗項目,又要開設具有研究性和綜合性的實踐活動。這些研究性的實驗內容著重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動手能力,同時還與畜牧生產實踐中需解決的實際問題和科研任務結合起來,讓學生參與科研活動。利用科研項目的某些內容開展單項科研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參與意識,以創造者的角色參與實踐,使學生增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我系的部分教師在開展農科教活動中,對南京市郊區畜禽疾病進行調查,發現市郊奶牛飼養戶以水浮蓮等水草作為奶牛的越冬青飼料,而這些水草上有許多寄生蟲的幼蟲,健康奶牛極易感染,特別是牛的肝片吸蟲,對牛的影響很大,可造成奶牛的產奶量大幅度下降,并引起奶牛發病。教師結合農科教研究課題,帶著學生走村竄戶實地調查,取樣,采病料,然后再進行實驗室診斷,對診斷結果開展有針對性的跟蹤治療。這項科研活動自始至終都有學生參加,通過這項研究性實踐教學活動,同學們深知實踐教學的重要,深知本學科在畜牧生產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通過這項研究性實踐教學活動,不僅解決了郊區奶農的在生產實踐的實際困難,提高了經濟效益,又擴大了學校對的社會影響;同學們所學的知識得到了很好的應用,又有很大的成就感。

(五)、強化動手能力的訓練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結合我系各專業的特點及存在的不足,充分利用教學實習,大力強化實踐能力的訓練。在每學期的教學實習時,讓學生在實習動物身上反復訓練各項技能,例如:動物醫學專業的學生在實驗牛、羊身上反復練習注射、投藥及手術等技能。有時結合畜禽養殖專業戶送檢的病畜病禽,專業課老師隨時調整教學內容,根據其臨床癥狀、病理變化和發病原因的調查,讓學生展開討論,提出診療措施。用這種直觀教學的教學方法,既激發了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又使他們容易記得住和用得上,又便于考試。

在保證正常的實驗實習的同時,縮短畢業生適應版權所有社會時間,依照畜牧生產實踐和家畜疾病的發生發展的規律,強化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我系從99級開始將過去8周畢業實習改為18周。即第六學期初學生就到實習單位畢業實習,有的是在生產單位有償頂崗,并與畢業就業聯系在一起。實習指導老師根據生產單位實際情況,擬定實習的畢業論文題目。學生畢業實習結束后,既完成了各項畢業實習任務,按時完成了畢業論文,又完成了生產單位交給的生產任務。磨練了學生的吃苦耐勞的意志,適應了就業崗位,也為用人單位選人用人提供了考察的機會。每年畢業實習結束后,都有一部分畢業生被畢業實習單位留下,有的經過半年的實習考察,上班不久就被提升為養殖場獨擋一面的專業場長,并為單位創造可觀的經濟效益。例如常州利華畜禽公司的兩個分場的場長都是我系的畢業生。

經過近幾年的實踐證明,畢業實習與就業聯系在一起,一畢業就就業,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了理論聯系實際的創造性,提高了分析問題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部分學生結合畜牧生產實際寫出了有價值畢業論文和試驗報告,提出對畜牧生產有益的建議和意見,并被生產單位采納,有的還在有關學術雜志發表,產生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他們的實習成果也豐富了老師的教學內容,深受學生和用人單位的歡迎。

(六)、堅持實踐教學與職業技能考核相結合

幾年來的教學與實踐中,注意突出實踐技能考核和專業技能教育與培訓。我系的各專業根據各自的專業特點,注重加強專業技能訓練體系的建設,制訂教學計劃時對各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都安排了相應的實踐教學內容。明確必須掌握的專業技能項目、技能訓練標準、考核的標準和方法、技能訓練的實踐環節等一系列技能考核的規律和規定等。注意把專業課的實踐環節與職業技能考核相結合,把加強學生職業技能考核作為實踐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來抓。由教學實踐經驗比較豐富的教師擔任指導教師,有效的發揮了教師在職業技能考核中的示范作用,建立了學生必須掌握的專業技能項目、技能訓練標準、考核的標準和方法,與農業部職業技能鑒定中心提供的技能考核標準相一致,組織教學,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1年和2004年四年,我們為畢業生進行兩個工種技能考核,分別是中級獸醫防治員和中級動物疫病檢疫員。參加了職業技能考試(試題由農業部職業技能鑒定中心提供,省農林廳技術領導把關)的747人中及格率高達96%,獲得了勞動與社會保障部和農業部頒發的職業技能證書,使學生畢業時有了“雙證書”。,學生畢業就能就業,很受社會和學生歡迎。

三、與時俱進深化實踐教學改革與建設

深化實踐教學改革是一項長期而重要的任務,是保證人才培養的關鍵,涉及到方方面面。可以根據不同的專業特點進行大膽探索,使實踐教學落實到實處。

根據我院人才培養目標、培養規格和培養模式,貼近地方經濟建設實際,深化課程體系和實踐教學內容的改革,大力提倡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利用電視、錄象、多媒體課件等形象,直觀的進行教學,提高教學效果。推進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根據不同的專業特點力求與當前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相一致,實踐教學的內容要與畜牧生產實踐相一致,鼓勵學生主動接觸實際,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縮短學生就業適應社會的時間,學以致用。

篇(4)

[關鍵詞] 畜牧獸醫 學科 發展 報告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全國科技大會和《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精神,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現代農業發展,促進畜牧獸醫學科發展和學術建設,發揮學會在引導學科發展研究中應有的作用,在福建省科學技術協會的領導和支持下,福建省畜牧獸醫學會組織一批畜牧獸醫專家、教授,在調查、文獻研究和探討基礎上,撰寫出《福建省畜牧獸醫學科發展報告》。

改革開放以來,畜牧獸醫學科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在地方畜禽遺傳資源保護與利用、遺傳育種、健康養殖、規模化生產、疫病免疫、診斷、檢測、疫情控制與撲滅、飼料與飼料添加劑生產、動物藥品開發等領域都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在某些方面已經達到或接近國內國際先進水平,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為我省畜牧業持續快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畜產品需求將進一步增加,對畜產品質量安全也將更加關注,畜牧獸醫學科對我省發展高效、優質、安全、生態的畜牧業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1 引言

畜牧獸醫是農業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人類生活、健康以及經濟活動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是國民經濟中的重要一環。畜牧獸醫既是古老的學科,起源于人類開始馴化野生動物并將其轉變為家畜家禽時期;又是現代的學科,擁有完整的具有現代科學技術特征的科學體系,也是人類在飼養畜禽并與疾病作斗爭的長期過程中發展起來的學科。

畜牧獸醫學科是綜合性應用科學,由基礎科學、應用基礎科學、技術科學和應用科學組成。畜牧獸醫科學主要包括各種畜禽及經濟動物的遺傳育種學、飼料營養學、繁殖學、飼養管理學、草地與飼料生產學、環境衛生學、畜產品加工學、中獸醫學、動物解剖學、動物組織與胚胎學、動物生理學、動物生物化學、動物病理學、動物藥理學、動物毒理學、動物微生物學、動物免疫學、動物傳染病學、動物寄生蟲學、動物疫病診斷學、動物疫病放射學、動物疫病內科學、動物疫病外科學、動物產科學等學科內容。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畜牧、獸醫科學科的研究已擴展和延伸到生物學、醫學、公共衛生學、環境科學、食品加工學、畜牧獸醫法學、公共管理學、動物衛生經濟學等領域。

隨著人類對畜產品的需求與日俱增,畜產品在人類生活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畜牧獸醫學科為畜牧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技術支撐,為社會公共衛生發揮了巨大的保障作用,為生命科學研究擔供了寬闊的試驗平臺。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畜牧獸醫科學對我省畜牧業生產、食品安全、人類健康、公共衛生、生態保護、農民增收、社會和諧及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作用越來越突出。

福建省畜牧獸醫學科涉及的主要部門有:福建省農業廳畜牧獸醫局;市、縣(市、區)畜牧獸醫(水產)局;省、市、縣(市、區)動物衛生監督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畜牧(總)站;省、市、縣(市、區)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福建農林大學動物科學學院;福建省農科院畜牧獸醫研究所;福建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動物科學系;市、縣(市、區)畜牧獸醫教學、科研部門等。

2 學科體系建設現狀

2.1 學科人才培養與教育

福建省畜牧獸醫學科采取了多層次、多方位的人才培養模式,目前已形成比較完整的畜牧獸醫人才培養與教育體系。福建農林大學動物科學學院涵蓋了對本科生、全日制碩士研究生、農業(畜牧獸醫)推廣碩士研究生、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人才培養。在多年開設畜牧獸醫專業培養本科生的基礎上,1986年建立了獸醫內科學碩士點并開始招收獸醫學研究生,1990年建立了動物生產學碩士點開始招收畜牧學研究生。目前擁有草業科學二級學科博士點(自主設置)1個,畜牧學一級學科碩士點1個,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學、草業科學、基礎獸醫學、臨床獸醫學、預防獸醫學等6個二級學科碩士點;獸醫碩士和農業推廣(養殖)碩士專業學位點 2 個。2001―2006年,已培養學士790名、碩士98名。同時,“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學”與“臨床獸醫學”為福建省“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龍巖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原生物系)創辦于1985年,設有動物科學、動物醫學、生物技術和生物科學4個本科專業,是培養福建省畜牧獸醫高級專業技術人才的重要基地,已培養畜牧獸醫大中專生185名,目前在校生700多人,與福建農林大學、福建師范大學和華中農業大學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8人,預防獸醫學獲省級重點學科建設。福建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動物科學系主要培養大專層次、中專層次的畜牧獸醫實用人才,所開設畜牧獸醫專業獲得“省級精品專業”,2003年以來已培養畜牧獸醫大專生320名、中專生1500多名。龍巖市、漳州市、南平市、三明市等農業學校均設有畜牧獸醫專業,已培養畜牧獸醫中專生3700多名。此外,我省職業高中學校畜牧獸醫班從1983年開始興辦以來,共招生6800多人,畢業6000多人。

省、市、縣(市、區)農業(畜牧獸醫)部門都高度重視人才培養,不斷探索人才培養的新模式,每年都通過多層次、多形式開展有關畜牧獸醫法律法規、畜禽品種資源保護、畜禽標準化生產、動物疫情監測、防控技術、動物檢疫、信息管理等專題的研討和培訓,僅1991年以來,省里組織培訓就達70多次,培訓人員上萬人次,從而提高全省基層畜牧獸醫人員的專業理論知識和技術水平,以及科技服務技能與科技創新能力。此外,各地農函大利用教學培訓資源,對全省畜禽生產第一線人員開展了短期培訓,共培訓4萬多人。

我省歷來十分重視畜牧、獸醫科學科研實驗平臺的建設,經過多年的努力,科研與人才培養的條件有了明顯改善,促進了學科的發展。目前,“國家水禽品種資源基因庫研究所” 已在石獅建成并通過農業部驗收; 由省農科院畜牧獸醫研究所建設的“福建省康牧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已通過國家農業部驗收、“福建省農科院畜牧獸醫研究所動物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已通過中國實驗室國家認可委員會認可和農業部資格審查、“福建省畜禽疫病防治技術工程研究中心”和“福建省畜禽分子遺傳育種工程”也通過省級驗收;設在福建農林大學的國家級“動物科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省級工程實驗室“動物藥物工程實驗室”已經立項建設;設在龍巖學院的“預防獸醫學福建省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和“生物學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也已經立項建設。

2.2 機構與隊伍建設

改革開放以來,我省十分重視畜牧獸醫機構與隊伍建設,歷經幾次改革和調整,機構不斷完善,隊伍不斷擴大。目前,省級成立畜牧獸醫局,設畜牧獸醫綜合處、獸醫處、畜牧處、飼料獸藥處,擁有行政編制25人;事業單位有:動物衛生監督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畜牧總站、省際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共有全額事業編制94人。市、縣兩級人民政府都設立了畜牧獸醫行政管理部門,同時成立了動物衛生監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畜牧等事業機構,共有939人員編制,實際人員1066人(含自收自支);全省鄉鎮畜牧獸醫站編制2483名,實有人員1418人,由于幾次改革將鄉鎮畜牧獸醫站下放到鄉鎮政府管理,影響到機構與隊伍的穩定,目前正在理順;為了確保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的實施,我省從2004年起,開始聘用村級動物防疫員,目前全省共15043名,國家和各級政府給予適當津貼補助。此外,全省還擁有畜牧獸醫教學、科研人員300多人。初步形成了與現代畜牧業發展和重大動物疫情防控工作相適應的畜牧獸醫的行政事業、教學、科研機構與隊伍。

2.3 基礎設施建設

改革開放以來,我省逐步加大了對畜牧獸醫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尤其是1998年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以來,對動物防疫體系、種畜禽品種資源保護、畜禽良種繁育體系、畜牧業標準化建設等方面的投入顯著增加,基本形成了上下貫通、橫向協調、運轉高效、保障有力的動物防疫基礎設施網絡,初步建成了我省主要地方品種資源的保護場,形成了較完善的畜禽良種繁育體系,建設了一批具有國內外先進水平的畜牧業標準化生產和加工基地。

1998年以來,我省累計投入動物防疫基礎設施13215萬元,建設了96個實驗室,面積達19800平方米。其中1個省級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實驗室,基本能承擔轄區內動物疫病的監測、流行病學調查、分析、診斷或確診;9個市級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實驗室,初步具備了承擔轄區內動物疫病的監測、分析、診斷等能力;85個縣級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實驗室,初步具備了具體承擔轄區內畜禽抗體監測、數據整理、匯總和報告以及樣品采集等能力;10個國家動物疫情測報站和20個省級動物疫情測報站,基本具備了承擔流行病學調查的能力;31個省際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具備了承擔省際間公路動物防疫監督檢查和消毒工作;373個鄉鎮獸醫站,大部分初步具備了分發疫苗、實施免疫、樣品采集等能力。

1998-2006年,中央和我省累計投入種畜禽品種資源保護與建設經費5995萬元,新建4個種畜禽品種資源保護場、1個國家水禽地方品種畜禽資源基因庫和1個種畜性能測定與評估中心。2007年以來,中央和省級財政加大我省畜牧業經費投入,到目前為止已達33914萬元,其中良種繁育體系建設15708萬元、畜牧業標準化建設13120萬元、生豬生產大縣獎勵3166萬元、母豬保險1920萬元。

3 學科發展現狀與主要成果

3.1 學科發展現狀

3.1.1 畜牧

在畜禽現代育種技術的研究方面,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省以地方畜禽品種資源的保護與合理利用的研究為重點,已建立了上杭槐豬、莆田黑豬、閩北花豬、武夷黑豬、福建黃兔、山麻鴨、連城白鴨、金定鴨、莆田黑鴨、白絨烏骨雞、漳州斗雞、河田雞、金湖烏鳳雞、德化黑雞、長樂灰鵝、閩北白鵝、福清山羊、戴云山羊、福安水牛、晉江馬等20個畜禽地方品種保種場和晉江馬保種區,并開展了品系選育和配套系選育的研究工作。上世紀80年代開展了金定鴨品系選育和莆田黑鴨高產系選育,并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山麻鴨高產系和配套系選育相繼都取得了成功,山麻鴨高產系目前推廣到全國20多個省市,存欄量達到3億以上,成為我國蛋鴨主產區的當家品種;山麻鴨配套系產蛋性能達到國內最高水平,顯示出良好的推廣前景。福建省農科院對半番鴨羽色性狀進行研究,揭示了在采用白番鴨作為父本生產白羽半番鴨時,半番鴨白羽毛性狀的遺傳主要決定于母本,選育成功中型和小型白羽半番鴨的專門化母本品系,《半番鴨白色羽毛遺傳及其應用研究》和《小型白羽半番鴨母本選育》分別獲得2001年度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和2005年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提高了半番鴨生產的經濟價值,使我省的半番鴨選育推廣工作走在全國前列,目前正在開展羽色功能基因定位的前期研究。番鴨人工授精技術在我省起步較早,并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已推廣應用到全國各地;豬RN基因研究與應用走在全國前列,并獲得2006年度省科技進步獎。開展了黃牛、山羊以及豬品種的雜交改良,利用BLUP法、生化和分子遺傳標記輔助選擇等現代育種技術進行番鴨的種用性能選育以及地方畜禽品種遺傳資源的保護和利用的研究,多次獲得省部級科技基金立項。 “優質白番鴨RF系列”列入國家級重點科技成果推廣計劃,向全國16個省、市推廣,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可望推廣應用。“肉雞、肉鴨RAPD分析、繁育配套技術研究及產業化生產”和“番鴨選育中動物模型BLUP法的研究”對加快肉禽良種選育及推廣具有重大的指導作用。

在動物生殖機能的調控與繁殖新技術方面,取得國際合作項目、國家基金、教育部以及其他省級科研項目資助多項。哺乳動物胚胎工程的部分研究成果與相關龍頭企業進行了項目對接,牛、羊胚胎移植技術在我省得到應用。深入研究了奶牛胎兒胎盤的內分泌學、組織學變化與胎兒生長、母體代謝以及母子妊娠期、圍產期疾病的關系,提出了胎兒胎盤機能的內分泌學和組織學監測方法,其研究成果在國外專業學術雜志上20篇,其中SCI論文2篇。在生殖內分泌對生殖機能調控機制研究的基礎上,正著力于研發相關配套技術,力爭實現奶牛一年一產,進一步提高禽類生產性能。番鴨就巢性基因及就巢調控技術研究將通過功能基因的輔助選擇,提高番鴨繁殖性能,可望在禽類分子育種方面有所突破。

在畜禽健康養殖關鍵技術研究方面,全國首創研究出蛋鴨無水面旱地圈養模式并得到推廣應用,為水禽提供了替代傳統水面放養的生物安全飼養技術。開展了奶業現代化生產技術集成與產業化開發、低山丘陵草地奶牛業綜合發展技術、無公害藥物和添加劑的開發與利用、藥物殘留的治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獲得“十五”國家奶業科技重大專項、國家科技攻關計劃等多項資助;開展低山丘陵草地奶牛業綜合發展技術的研究,目前已初見成效;無公害藥物和添加劑的開發與利用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已有多項產品獲得了生產許可證并批量生產;探索建立了以生物安全為核心,中獸醫藥技術為特色的肉豬、半放養優質雞、黃兔的標準化生產和藥殘控制技術體系。“無公害豬肉生產藥物殘留控制關鍵技術研究”、“福建黃兔生態養殖技術研究”成果分別獲2006年度福建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三等獎,“半放養優質雞生產藥物殘留控制關鍵技術研究”和“豬新型免疫調節劑研究”分別于2007年4月、2007年1月通過福建省科技廳成果鑒定,均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已被農業部門和省發改委列為重點推廣項目。

在天然藥物深加工及獸藥新產品研究與應用方面,深入研究超微粉碎、超臨界萃取、中藥多功能提取、分離濃縮等新技術的應用,對臨床常用的中藥的有效功能成分進行分離、提取加工,探討中藥發揮作用的物質基礎,研究其作用機理,取得了重要成果。如“中獸藥超微粉碎技術應用研究”項目,2007年3月通過省科技廳鑒定,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魚腥草系列中草藥制劑開發研究”項目成果達到國內領先水平,2006年獲得福建省科學技術三等獎等。在多年的研究基礎上,近年開發出了多種新制劑和系列產品,主要有中藥濃縮顆粒制劑、中藥超微粉制劑、中藥免疫調節劑、中藥飼料添加劑、中藥散劑等,與有關獸藥廠家聯合申報取得中獸藥制劑生產批文10個,這些制劑在畜牧生產尤其是在水產動物疾病防治方面取得良好效果,創造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研究開發出系列新型獸用透皮吸收制劑,如洛美沙星搽劑、克痢星搽劑,環丙沙星搽劑等,研究成果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2004年獲福建省科學技術二等獎;研制出具有殺菌力強、抗菌譜廣、使用簡便、腐蝕性小、穩定性好、價格低廉、無環境污染、毒副作用小的消毒藥系列,如“穩定化戊二醛消毒劑”和“新型溴氯海因緩釋型消毒劑”,于2003年通過了農業部評審并獲得新獸藥證書;研制成功提高動物抗病力、減少應激的新制劑,如煙酸鉻、煙酸銅、吡啶-2-羧酸銅,其中煙酸鉻獲得2002年國家新飼料添加劑證書,2003年獲福建省科學技術二等獎。

3.1.2 獸醫

我省針對高致病性禽流感、偽狂犬病、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豬流感等重大動物傳染病和共患病,開展了病原生態學、血清學、流行病學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成果。

福建農科院畜牧獸醫所于1962年在國內首次分離并鑒定了偽狂犬病病毒(PRV閩A株,已成為我國的標準毒株)以來,對該病的疫苗及單抗診斷技術也進行了較系統的研究,并獲得成果獎3項。其中于1964年研制成功的“偽狂犬病滅活苗”的應用,有效地消滅了牛羊Pr,牛偽狂犬病滅活疫苗1984年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牧漁業部標準”產品,該成果獲得1984年全國科技大會重大成果獎。建立了ELISA、免疫熒光法、反向間接血凝(抑制)試驗檢測偽狂犬病病毒抗原和抗體,研制出偽狂犬病快速診斷試劑盒。1990年研究人員采用蝕斑純化和溫度誘變方法,從PRV閩A株(強毒)中選育出偽狂犬病病毒弱毒株(PRV-B),并用PRV-B株制成的雞胚細胞凍干苗,該苗對豬安全有效,“偽狂犬病弱毒株的選育”于1995年獲福建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001年應用離心和透析相結合的方法成功地制備了豬偽狂犬病病毒囊膜蛋白免疫刺激復合物,研制了PRV新型ISCOM疫苗,該疫苗安全性好,與弱毒疫苗比較,不存在潛伏感染及毒力返強的問題,克服了油乳劑滅活苗常見的刺激性和副作用。該疫苗研制成功,增添了我國偽狂犬病防疫的手段,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特別是新型佐劑的引入及效果,對于我國滅活疫苗的研制、生產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福建農科院畜牧獸醫所于1977~1978年對豬鏈菌病進行了詳細的流行病學調查,并開展了病原分離鑒定及生物學特性研究,為防治和控制豬鏈球菌病的流行及危害提供了科學依據。1978年,開始對豬鏈球病菌苗進行研究,1979年成功研制出“豬鏈球菌弗氏佐劑滅活疫苗”,被農業部批準列入九種獸醫生物制品之一的“疫苗制造及檢驗試行規程”。1980年,開展豬鏈球菌弱毒疫苗的研究工作,培育出一株安全有效的豬鏈球菌Ft117弱毒菌,1981年經農業部批準在福建省獸藥廠進行中試,在省內外擴大試用范圍,并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豬鏈球菌弱毒凍干疫苗”于1981年被農業部批準列入“豬鏈球菌弱毒凍干菌苗制造及檢驗規程”。1983年應農業部成都藥械廠的要求,無償將豬鏈球菌Ft117弱毒株贈送該廠擴大生產,為四川省豬鏈球菌病的防治發揮了重大作用。

在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研究方面,闡明了PRRSV在福建省的流行情況,在福建省內分離了3株PRRSV分離株,通過對病毒生物學特性與分子遺傳進化關系的分析,證實了福建省流行的PRRSV屬美洲型毒株;用福建省分離的地方毒株進行了弱毒疫苗的初步研究,選育出一株毒力致弱的弱毒株,為進一步研發弱毒疫苗奠定了基礎;應用本地分離株研制了兩種不同佐劑的滅活疫苗,初步試驗結果表明,研制的疫苗安全性好,疫苗保護率高。本研究達到國內同類研究的先進水平。

在番鴨細小病毒病和番鴨呼腸孤病毒病研究方面,我省一直處于國內領先地位。福建農科院畜牧獸醫所于1988年在國內外率先分離鑒定了雛番鴨細小病毒,建立了快速簡便以單克隆抗體為核心的診斷方法,研制成分別檢測雛番鴨細小病毒病病原和抗體的乳膠凝集和乳膠凝集抑制診斷試劑盒,獲國家一類新獸藥證書;同時研制成雛番鴨細小病毒病活疫苗,獲國家一類新獸藥證書;先后獲得成果獎三項,其中“雛番鴨細小病毒病病原發現、鑒定和診斷研究”獲1993年福建省科技進步二等獎,“雛番鴨細小病毒病活疫苗和快速診斷試劑研究” 獲2001年福建省科技進步一等獎,“雛番鴨細小病毒病病原發現、診斷和防治”獲2002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福建省農科院畜牧獸醫研究所動物病毒室自1997年以來對番鴨呼腸孤病毒病進行了病原學、診斷學和疫苗學研究,采用同源胚胎和細胞分離培養病毒,在國內首次分離到5株病毒,應用電鏡觀察、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RT-PCR等方法,完成了病毒形態、理化、生物學、抗原性、基因組特性等分析和病毒基因組部分片斷的克隆和序列分析,證明是番鴨呼腸孤病毒(MDRV)病病原,在常規和分子水平上確定為呼腸孤病毒科正呼腸孤病毒屬番鴨呼腸孤病毒,并于2003年通過由省科技廳組織的成果鑒定。2002年由福建農林大學動物科學系在國內首次鑒定該病原為番鴨呼腸孤病毒。福建農科院畜牧獸醫所在國內率先建立了敏感、特異的檢測MDRV的RT-PCR方法,同時應用生物技術在國內外首次研制成番鴨呼腸孤病毒病活疫苗,分別獲2004、2005年國家發明專利,同時該疫苗臨床試驗已于2008年7月獲得農業部批文。國外至今尚無活疫苗。

在鴨出血癥病原學及診斷技術研究方面,在國內外首次分離鑒定了該病病原為鴨皰疹病毒2型,詳細描述了該病的流行病學、特征性臨床癥狀和病理學變化,建立了檢測該病病原的血清中和試驗、血凝及血凝抑制試驗、間接免疫熒光抗體技術等實驗室診斷技術,為該病的臨床診斷和快速診斷提供了依據和有效手段;該研究成果榮獲福建省2006年科技進步二等獎。

在禽霍亂研究方面,在國內首次成功研究出“禽霍亂莢膜亞單位疫苗”,1987年有償轉讓給湖北省獸醫生物藥品廠擴大生產,成為我院首個可以轉讓的科研成果。1988~1989年,開展“禽霍亂莢膜亞單位疫苗示范推廣”項目,兩年內在我國20多個省市推廣近700萬羽份,獲經濟效益兩千多萬元。在鴨疫巴氏桿菌病研究方面,從該菌的分離與鑒定、生化特性、培養條件及細菌濃縮技術、血清學、超微結構、莢膜的提取及免疫原性、外膜蛋白(OMP)的提取及分型、基因分型、檢測方法的建立、病理組織學、疫苗的研制等方面開展了較為系統的研究,

1985~1995年成功研究篩選到抗雞新城疫病毒、雞馬立克氏病毒、雞傳染性喉氣管炎病毒、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雞傳染性法氏囊病毒等病毒單克隆抗體,并制成診斷試劑,推廣900多萬頭(羽)份,并獲成果獎二項。研制了既適合規模養殖場又適合基層使用的口蹄疫、豬瘟等動物傳染病的膠體金試紙條;馬立克氏病病毒人工感染雞細胞凋亡病變及凋亡機制、禽鳥住白蟲病和血變蟲病的病原生物學等方面研究走在全國前列,并取得科研成果。

3.2 主要成果

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省加大了對畜牧獸醫科技的支持力度,確定了明確的研究目標,即立足本省實際,以解決生產實際問題和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為目標,采取高新技術與傳統技術相結合、面向國民經濟與社會需求相結合開展研究,使畜牧、獸醫科學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取得驕人的進展和一大批科技成果,為我省畜牧業生產快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共有48項成果獲國家或省、部級科技技術獎勵(如表1所示),其中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4項(其中獲得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獲得省、部級科學技術進步獎44項(其中獲得一等獎1項,二等獎13項、三等獎30項);按照畜牧獸醫分類,其中畜牧28項,獸醫20項。審定批準了1個新飼料添加劑和2個國家重點新產品證書;2個國家一類獸藥證書。這些成果反映了我省畜牧、獸醫科學成就,為推動畜牧業的健康發展和保障社會公共衛生安全做出了貢獻。

4 學科發展趨勢與關鍵技術

4.1 學科發展趨勢

畜牧學科研究將與生產需要緊密結合,充分運用現代分子生物學技術,深入研究豬、家禽、奶牛(包括奶水牛)、肉牛、山羊、兔的優質品種遺傳資源,通過常規育種技術和分子生物學手段相結合培育新品種、新品系或配套系。品質育種、抗病育種將成為畜禽育種的重要內容。既滿足動物營養需要又保證食品安全而且利用于環境友好的飼料研究也是學科研究的重要領域。隨著規模化養殖的發展,畜禽環境控制、排泄物無害化處理、養殖污染防控技術等領域研究亦日趨重要。高新技術將在畜產品中廣泛應用,畜牧業生產標準化技術將得到進一步發展。

疫病基礎研究的重大突破將為防控畜禽重要疫病和共患病提供更有效的手段。未來畜禽疫病研究將更多地在分子水平上研究,開展對重要動物疫病病原的發病機制、共患病原跨種間感染機制、病原的遺傳變異、基因組結構、功能基因定位、致病性與抗原性之間關系等基礎性研究;同時更加注重基礎研究與臨床應用的緊密結合,應用現代分子生物學技術研制開發新型疫苗、診斷制劑和藥物,動物基因工程疫苗、診斷試劑盒是發展方向;預防獸醫學的研究進步將在我國動物疫病診斷、流行病學監測和疫病防控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并將結合信息技術,建立疫病預警預報和疫情快速應對體系。

4.2 關鍵技術

4.2.1 畜禽遺傳育種

(1)技術需求:生產性能測定及遺傳評定技術;人工授精及胚胎工程技術;畜禽基因組及重要經濟性狀的功能基因定位技術;畜禽數量性狀選育技術,畜禽遺傳資源保護與利用的分子生物學技術;畜禽超高產育種與利用的分子生物學技術。

(2)主要研究內容:豬的新品種(系)以及配套系的選育;優質肉雞、水禽品種(系)、配套系的選育;山羊新品系的選育;優質肉牛、奶牛專門化品系的選育;畜禽肉質風味形成機理的研究;我省地方畜禽品種特有DNA資源的分離和鑒定;種畜禽性能測定和遺傳評定技術;地方畜禽品種資源的原位保存和易位保存的技術研究。

4.2.2 動物重要疫病防治

(1)技術需求:畜禽疫病預防控制與凈化技術;畜禽疫病的診斷與監測技術;傳統疫苗的改進和完善技術;主要畜禽疫病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與開發技術;高效、低毒化學藥物的研究與開發技術。

(2)主要研究內容:開展重點疫病綜合防治、合理用藥技術;重點普通病與營養代謝病治療技術的研究與開發;開展重要病毒病、細菌病、寄生蟲病的病原生態學、流行病學、預警預報和風險評估研究;開展重點疫病單克隆抗體、膠體金等診斷與監測試劑盒的研制與產業化開發;研制開發新型疫苗佐劑與免疫增強劑,開展傳統疫苗的改進與完善;研制新發生疫病疫苗;加強基因重組疫苗、基因缺失疫苗、亞單位疫苗等生物技術疫苗的研制開發;對工藝路線成熟,具有重大生產應用價值的疫苗開展產業化開發研究與生產;開展新型畜禽專用抗菌藥物,高效、低毒、低殘留抗寄生蟲藥物,適用于動物用藥特點的緩釋制劑與靶向制劑、獸藥殘留檢測試劑盒、新型抗感染中草藥制劑的研制與開發。

4.2.3 新型飼料和飼料添加劑及其加工設備

(1)技術需求:已有能量、蛋白質飼料資源的合理加工生產、優化配制利用技術,以及新的飼料資源的開發利用技術;利用高新技術研制安全、高效添加新品種和已有添加劑品種的低成本、高新技術和產業化生產技術;動物營養物質代謝、需求規律、飼養標準修訂和配套飼養技術(含無公害、綠色、有無畜產品配套飼養技術);大型設備、關鍵零部件和飼料加工工藝開發技術;飼料及添加劑原料、產品標準和檢測技術;不同畜禽地方品種營養需求的研究。

(2)主要研究內容:飼料谷物、蛋白質飼料等的優化生產利用技術;青粗飼料利用新技術;適用我省飼養特點、不同類型飼料配方的研究與產業化生產技術;氨基酸、基因工程酶制劑、微生物添加劑、有機微量元素、代謝調控劑、畜產品品質改進劑、藥物添加劑的研究與開發;無公害、綠色、有機畜產品配套飼養技術;配合飼料生產關鍵設備與工藝,配合飼料生產過程質量控制和信息支持技術;我省地方畜禽品種營養需求的研究與仿生飼料的生產技術。

4.2.4 草山草坡保護利用及草業開發

(1)技術需求:牧草品種資源開發、保護和利用技術;牧草良種選育及良繁生產技術;南方草山草坡(丘陵區)優質高產人工草地建植技術;草產品產業化生產開發技術。

(2)主要研究內容:優質高產人工草地建植技術;草地資源持續高效利用技術;豐產、優質、多抗、適宜放牧、刈割、環保、綠化等不同用途的特種牧草及飼料作物新品選育,優質牧草良種繁育技術;不同類型種子的采集、清洗、加工技術,優質牧草和飼料作物高產栽培及集約化生產技術;不同草產品加工工藝及配套設備的研制開發;篩選適合我省不同生態區域不同草食動物的四季牧草輪供品種。

4.2.5 畜產品加工

(1)技術需求:動物源性食品原料、半成品、預制品、制品現代化生產技術;畜產品加工原料及制品質量控制及監督監測技術;功能性食品生產開發技術。

(2)主要研究:動物性食品風味物質功能成份、分子結構、生物學特性研究開發;優質原料、半成品、預制品、制品型動物性食品現代化生產工藝與設備開發;冷卻肉、液態奶、液態蛋白質、清潔、衛生、現代加工技術體系研究與開發;特種動物產品深加工技術體系研究開發,皮、毛、絨現代清潔初加工技術研究。畜禽副產品清潔加工利用技術開發;屠宰加工廢棄物無害化資源化利用技術開發;原料與制品保鮮技術開發;大宗產品質量快速檢測技術開發。畜產品與制品質量分類分級標準的制定及監測技術開發。

4.2.6 畜禽場環境控制與廢棄無害化、資源化

(1)技術需求:高效、低耗,最少污染“清潔生產”環境質量保證技術;畜禽場廢棄物無害化自理和資源化利用技術;新型安全無污染飼養工藝與配套設備開發技術;環境標準、質量監督檢測技術。

(2)主要研究內容:畜禽飼養環境控制關鍵技術和設備,節能、高效、低耗、裝配化、標準化豬雞環境設施的開發,新型清潔飼養工藝配套設備的研究開發;糞尿高分離固液分離技術設備研制;一體化高濃度有機廢水凈化自理新技術與設備;經濟型固體廢棄物快速發酵技術,有機復合肥生產技術及設備,N素損失控制技術;液體糞便土地直接利用技術和配套設備;臭氣控制新技術。

5 學科發展存在的不足與建議

5.1 存在的不足

改革開放以來,我省畜牧獸醫學科取得了快速的發展,為我省畜牧業健康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但是與畜牧業發展需要動物疫病控制需要相比,我省畜牧獸醫學科還有很大的差距。

一是畜牧業科技投入比重偏低。我省農業科技總體投入很低,如2004年至2007年,省級安排農業科技專項僅為12886萬元;而在農業內部,畜牧業科技資源各項投入在我省農業總投入中的比重不足15%,這與我省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產值23%以上的比重不相稱。

二是學科發展不平衡。畜禽遺傳育種技術滯后,對我省地方畜禽品種資源的利用研究不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動物營養和飼料添加劑核心技術較少;對一些重大傳染病病原的基礎研究、生態分布與流行規律研究不夠深入,重大傳染病的診斷技術和防控技術比較落后,與產業的發展不平衡;寄生蟲病研究尤為落后;獸藥特別是生物制品、診斷試劑的研究還需加強;草山草坡保護利用、畜產品加工技術開發、畜禽場環境控制等方面,還沒有形成較完整的科學體系。

三是技術創新能力薄弱。畜牧獸醫原創性的研究成果少,跟蹤模仿研究多;尚未形成完善的研究體系和平臺,國內外競爭力不強;高水平的研究論文、在世界權威學術雜志發表的論文少;缺乏處于國內外前沿的高素質研究團隊,科研人力資源整合有待加強。

5.2 建議

5.2.1 加強學科基礎設施建設

根據畜牧、獸醫科學所需的研究技術發展趨勢,加強學科基礎研究,合理布局研究技術平臺,提高學科的創新能力。重點建設符合國際標準的生物安全Ⅲ級和Ⅱ級實驗室、實驗動物中心等,以滿足科學研究的需求。同時要進一步加強地方畜禽品種資源保護場、保護區、基因庫、種畜質量遺傳評估中心、畜禽良種繁育體系、畜禽標準化生產體系、畜禽防疫體系、疫情應急指揮體系、畜禽無害化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

5.2.2 加強學科人才培養與整合

結合我省現代農業發展需要,以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為基礎,加強科技創新型人才培養,造就大批高素質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國際視野的學科帶頭人和團隊,同時吸引和凝聚海外優秀人才,為學科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充分發揮畜牧獸醫科研、教學、推廣單位和企業各自優勢,整合資源,創新性地開展畜牧獸醫重大技術研究,并建立聯合開展科技攻關的長效機制,加快科研成果的轉化和實際應用。

5.2.3 加大學科關鍵技術攻關

要根據我省畜牧業發展的技術需求,加大畜牧、獸醫科學研究投入力度,重點在畜禽優質高效高產技術、畜禽主要疫病的防控技術、畜產品安全保障技術、畜產品加工技術、標準化與質量控制技術、資源開發保護利用技術、健康養殖與生態保護技術等方面加大攻關研究。

參考文獻:

[1] 福建省統計局. 福建經濟與社會統計年鑒(2007-農村篇)[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8.

[2] 陳越,杜生明. 21世紀初畜牧獸醫學科發展展望[M].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

[3] 中國畜牧獸醫學會. 畜牧獸醫科學學科發展報告( 2007-2008)[M]. 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

課題組成員:

1. 梁全順,福建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研究員、教授級高級獸醫師。

2. 王壽昆,福建農林大學動物科學學院院長,教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久久| 18禁又污又黄又爽的网站不卡| 国产乱码一二三区精品| 日本欧美大码a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人人爽人人做我的可爱|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精产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糖心| 欧美性xxxxx极品老少| japanese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三男一女吃奶添下面| 99无码精品二区在线视频| 人禽交 欧美 网站| 亚洲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能播放的| 亚洲爱婷婷色婷婷五月| 白人大战34厘米黑人bd| 蜜桃av噜噜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熟妇无码另类久久久| 男吃奶摸下高潮60分钟| 亚洲人成色777777在线观看| 同性男男黄g片免费网站|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网站| 18精品久久久无码午夜福利| 成年在线网站免费观看无广告| 精品国产制服丝袜高跟| 亚洲av无码xxx麻豆艾秋| 国产亚洲日韩欧美另类第八页|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水浒传 |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二区| 18禁黄网站禁片免费观看| 人妻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精品一国产精品金尊|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尤物| 国内永久福利在线视频图片| 一二三四在线视频社区3| 亚洲av日韩专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夜夜夜夜夜久久| 国产色综合天天综合网| 日本高清视频wwww色| 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