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低碳化發展論文

低碳化發展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3-03-16 16:00:0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低碳化發展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低碳化發展論文

篇(1)

關鍵字: 城市規劃;低碳化;模式

Abstract: in response to the serious consequences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we need to change the past in the city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nd strive to find a kind of ideal low carbon cities mode instead of the current high carbonation city. Only in this way, can reduce or eliminate climate change to humanity social disaster and risk. Through the low carbon urban planning for the urban development process low carbon direction, so as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ow carbon cities. And at present low carbon urban planning in urban planning system is a new field,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so for the city planning process of the low carbon models are discussed and analyzed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Keyword: urban planning; Low carbon; mode

中圖分類號:TU98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引言

低碳化城市是以高能效、低排放、生態、高效率為主要特征的,通過對現有城市中的產業結構進行調整并對當前的發展模式盡心合理的轉變。有效地促進低碳經濟,對于城市的發展是大有裨益,促進城市經濟新的增長點,不斷的增強城市發展的原動力,極大程度的改善人民生活和工作環境,并最終讓城市生活變得更加美好。為了將現有城市發展為低碳城市,需要對城市進行全方位的轉變。城市規劃是一個城市的格局以及發展的重要環節,因此加強城市規劃過程中的低碳化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低碳城市規劃主要是不斷的探索適合我國具體國情的低碳城市規劃,尋求低碳城市規劃建設,實現低碳城市、低碳社會從而達到解決全球氣候變化這一難題。當前我國正處在經濟飛速增長、城市化迅猛發展和碳排放量不斷增加的時期。低碳城市規劃是實現我國建設低碳城市發展的核心技術。快速城市化進程中實施低碳發展是實現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必然選擇。低碳城市建設就是要實現在高效利用能源的同時極大地減少能源消耗。城市的低碳化模式就是要制定和實施城市的低碳發展戰略,建立和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加強城市的日常公共治理力度。這些就要求對城市必須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高效節約的使用有限土地和能源,從而達到工業布局低碳化、循環化,構建健康綠色交通出行體系,大力發展低碳出行和綠色節能建筑,倡導低碳消費。

2.城市規劃與低碳城市

城市規劃又稱都市計劃或者都市規劃,是對城市的空間和發展進行的充分的預先考慮。其研究對象主要是城市的物質形態部分,包括城市中產業的區域布局、道路及運輸設施的設置、建筑物的區域布局、城市工程的安排等。

城市規劃一般由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兩個階段組成。為了建設好城市,必須有一個科學的城市規劃,并且要嚴格按照規劃來實施建設。城市規劃是一項科學性、系統性、區域性和政策性非常強的工作。它必須預見并合理地確定城市的未來發展方向、大小和布局,作好對環境的預測和評價,協調有關各方在發展中的關系,統籌安排實施各項建設,促進整個城市的快速發展,以實現經濟合理、技術先進、環境優美的效果,為居住和生活在城市的人民居住、學習、勞動、休息以及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創造一個良好舒適的條件。

低碳城市是以實現低碳經濟為發展方向、居住地的市民倡導低碳生活理念、政府公務管理層以低碳社會為建設標本的城市。城市是高度集聚的人類聚居地,低碳城市具有高效性:城市能源利用的高效;城市轉換系統的高效益;城市流轉系統的高效率。低碳城市的高效性還表現在城市的生產、運行和維護成本的能耗減少并趨于最小化。在此過程中,城市物質與能量得到了更為高效的利用,城市生態系統的可持續性將大大提高。目前,我國存在的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能源消耗極大,因此必須做出調整。而實現調整的關鍵問題就是不斷地提高技術水平。

在低碳城市發展中,城市規劃作為前期為政府決策的設計和后期引導的城市建設的藍圖,是極其重要的環節。城市規劃是通過預測城市發展并管理各項資源以適應其發展的具體方法或過程,以便更好地指導已建環境的設計與開發。傳統城市規劃較多注意的是城市地區的實體空間特征。而現代城市規劃則試圖研究各種經濟、社會和環境因素對土地使用模式的變化所產生的影響,并制定出能反映這種連續相互作用的規劃。在低碳城市發展戰略中,土地集約利用、低碳城市交通體系、城市生態環境建設、低碳社區建設等都需要在城市規劃中體現。將有著不同目標和需求的社會群體通過低碳城市規劃理念、低碳城市規劃指標體系、低碳城市規劃方法和低碳城市規劃方案的公眾參與等實現低碳城市社會共識的追求,實現我國低碳城市規劃模式的框架。

3.城市規劃低碳化的實現

3.1低碳城市發展的途徑

我國城市要實現低碳化發展必須充分重視低碳技術的研制與應用、政策鼓勵和保障以及實現全民低碳意識。實現城市低碳發展的核心是低碳技術。為了獲得和應用低碳技術,我國的大部分城市可以通過引進發達國家的成熟技術,但是通常得不到核心技術。此外,可以通過國內的相關機構開展集成創新和原始創新,集中全力攻關可以在中短期內獲得較大效益的低碳技術,重點是重化工行業能耗的新技術。加快氫燃料等車用燃料生產技術的提高,清潔煤、核能、太陽能和風能等先進發電技術,先進節能技術,碳捕獲和封存技術,可再生能源等新技術的研究與開發。電力上發展工GCC發電技術,加強企業間的技術聯合。增加高技術及高附加值產品的比例,做到能耗低,節地、節能、節水及節材,大力發展新興低碳產業。

在制度與政策上政府要對低碳經濟的發展進行完善,并且對于那些新技術、新能源的研發使用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制定政策鼓勵新興低碳產業的發展,調動企業投資低碳經濟的積極性。低碳城市是需要所有公民都參與的城市建設工程。除了政府要切實做好節能減排的具體工作外,還必須公民進行參與。因此,與公民進行積極的溝通交流,傳遞低碳理念,培養節能環保意識。是很必要的。

3.2 低碳化城市規劃的實現

城市規劃實現低碳城市建設的重要環節,必須充分的重視。城市規劃通常包括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兩個階段。城市總體規劃是一種綜合性的城市規劃,是確定一個城市的性質、規模、發展方向以及制定城市中各類建設總體布局的全面安排及實施管理的城市規劃。而城市詳細規劃就是指為實施城市總體規劃而提出具體規劃要求的地區性規劃或專項規劃。在規劃階段,低碳城市應當以最大限度地減少碳排放作為設計原則與標準。具體包含很多內容,例如建設綠色建筑、低碳交通等等。堅持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相結合,老城和新區發揮各自優勢,積極的探索城市規劃的低碳化。

堅持老城改造提升與新區開發建設并重,跳出老城建新區,建好新區促老城.這樣,通過老城不斷的改造提升,在新區加強開發建設,使老城和新區都能協調推進,低碳布局,同步發展。舉全市之力,開發建設新區,加快推進高新區和經濟區增容擴區,形成新區為龍頭、高新區和經濟區為支撐的發展新格局。立足現有產業基礎和資源優勢,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做大做強特色優勢產業,積極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形成特色鮮明、優勢突出、集群集約發展的多元支柱產業體系,切實增強支撐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建立低碳產業。

把道路交通等基礎設施作為支撐和促進發展的關鍵來抓,不論是老城區的改造提升,還是新區的開發建設,都要把道路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建設低碳交通,通過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多元投入,切實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實現加快發展創造條件,提供基礎保障。堅持城市建設與農村發展、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經濟建設與社會進步相協調,人與自然相和諧,努力推進城鄉一體化,切實加強生態環境的建設,保障和改善民生,發展社會事業,推進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可持續發展,建設高效的低碳城市。

參考文獻

1謝映霞,魏保軍.低碳導向的城市規劃理論與實踐低碳經濟與土木工程科技創新.2010中國國際建筑科技大會論文

篇(2)

關鍵詞:低碳經濟 土地利用 結構優化

2003年英國首相首次提出低碳經濟的概念,從此,“低碳環保”開始提上各國的議事日程,人類也日益重視自身行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關系,人們的生態環保意識也在與日俱增。所謂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為基礎的經濟,其實質是通過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并在民眾中倡導低碳、綠色的生活理念,來減少人類行為對環境的污染與破壞,并建立一種新的資源結構,以緩解氣候的惡化,最終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我國也在積極倡導低碳經濟理念,隨著區域經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深,土地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資源要素,其合理配置也頗受關注。目前的土地結構問題表現在,耕地面積在不斷縮小,城市建設用地面積飛速飆升,此外,還存在一些土地資源的濫用、浪費等不合理現象,這些都與低碳經濟的要求背道而馳。

土地利用結構與碳收支關系分析

土地利用結構對大氣中碳排放量產生影響主要由于陸地生態系統是一種碳庫。地表有生物質、大氣圈、海洋、地質和土壤五個主要碳庫,而且各碳庫之間可以通過各種方式不斷進行碳儲量的交換。其中,由于生物質碳庫與土壤碳庫直接地因土地利用結構的變化而變化,所以二者與土地利用變化的關系較為密切。

而這種變化關系主要體現在兩個功能上:“碳源”和“碳匯”。碳源功能主要體現在碳庫的儲量與積累速率,碳源體現在碳的釋放強度。在土地用途的變化過程中,植被覆蓋的增加和減少會直接地影響到土壤碳儲量的大小。也正是通過碳源和碳匯兩個功能,土地的碳循環才能得以進行。

因此,土地利用的變化,亦即生態系統的變化,都是通過地表覆被的變化來影響陸地生態系統的碳循環的。對碳循環影響較大的生態系統主要有森林、園地、草地和農田等。目前的研究表明,森林、園地、草地向農田的轉化會減少土壤碳庫的儲碳量,而其逆向轉化則能夠增加土壤碳庫的儲碳量。國內有學者對此進行過深入研究,例如吳建國等對土地利用變化與碳匯、碳源的關系進行過綜合評價,并認為天然次生林系統轉化為農田和草地后,系統碳儲量、植被活體、殘體碳儲量都將減少,而農田、草地生態系統轉化為森林生態系統這些碳儲量又會增加。在土壤有機碳儲量變化方面,天然次生林生態系統是強匯,人工林生態系統為弱匯,而農田、草地為碳源。

除生態系統之間的轉化會影響到土地碳循環之外,生態系統自身狀況的變化也會影響碳循環。例如過度放牧會導致土地初級生產能力下降,從而固碳能力降低,更多的碳素進入到大氣之中。

低碳經濟視角下區域土地利用存在的問題

(一)土地利用的高碳排放

除土地利用的碳排放總量較大這一普遍性特點之外,我國的土地利用的碳排放問題還存在以下特點:

1.土地利用的間接碳排放碳源效應顯著。以1995年我國四部門碳排放綜合水平為例,當年共計排放二氧化碳26.42億噸,甲烷0.32億噸,排放二氧化碳當量約為33.0億噸。以2005年為例,共計排放二氧化碳55.5億噸,甲烷0.38億噸,二氧化碳當量約63.4億噸。

2.用地類型碳排放量分配不合理。農林用地的碳排放量明顯低于建設用地。因為這一時期我國大部分地區的農業生產方式仍然比較傳統,重視有機肥施用和秸稈還田,農業土壤有機碳蓄積效果顯著,所以農地的碳排放強度低于國際平均水平。城市建設用地成為碳排放總量和強度較高的用地類型。建設用地的碳排放強度達到55.8噸碳/公頃,是其他用地類型碳排放強度的幾十甚至上百倍。從其內部結構來看分布也不均勻,工礦用地、交通用地和城鄉商住用地的排放量依次是196噸、43.7和8.3噸/公頃。

3.土地利用碳排放地區分布不均。從地理區域來看,建設用地的碳排放強度從高到低依次是華北、華東、西南、東北、中南和西北地區。總體而言,重工業發展水平高、人口密度大的地區,其單位面積建設用地的碳排放也較大。

(二)土地利用的低集約度

1.土地集約利用總體水平低。總體而言,我國城鄉建設用地人均指標遠超過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用地水平,土地集約節約利用的總體水平較低。土地產出率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明顯,同時,地區發展也很不平衡,東部省、市的土地集約利用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區。

2.土地粗放利用問題突出。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往往導致許多地方政府未能顧及到科學合理的城市規劃問題,從而造成土地粗放規劃、浪費使用、閑置撂荒等問題。我國地方城市多以外延式擴張方式進行,新增的產業發展不是通過對現有土地的結構調整實現,而是通過新增建設用地的方式實現。這就導致城市空間規模和土地數量的增長遠高于經濟規模和人口規模的增長速度。而且,城市化進程中對城鄉結合部地區土地利用過多,也加劇了土地利用的粗放程度。此外,城市規劃時或規劃執行過程中的局限性或短視性,可能導致城市工業區、商業區和住宅區布局雜亂無章,土地效益不能充分發揮,導致城市整體環境質量較低。

3.土地生態污染嚴重。造成土地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歷史因素,也有城市規劃與工業布局因素。隨著城市綠地面積減少,城市荒漠化現象也日益嚴重,這一問題也威脅到城市土地生態狀況。

低碳經濟下區域土地利用優化策略

(一)創新土地利用方式

1.基礎設施建設低碳化。土壤對固持碳有著很大的作用,因為土壤有機碳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要碳庫。然而隨著現代化的發展、城市化進程的日益加深,大面積的水泥、柏油和磚石等建筑材料覆蓋在土地表面,導致地面過度硬化,土壤無法呼吸,更不能發揮固持碳的作用。地表的過度硬化完全掠奪了土壤吸納碳的能力,也直接導致大氣中碳排放量迅速增加。因此,對基礎設施的低碳化建設,減少地面硬化面積,是保持土地碳匯功能、降低土地利用碳排放量的必要措施。

在城市建設中,應充分考慮土地的生態價值,高度重視對地面的非硬化鋪設,盡量減少硬化材料的使用,保護土地生態系統,以保持地面固碳通氣透水的自然功能。對于必要硬化的地面,應該積極開發新型的建筑材料來改良土地呼吸狀況。

2.新型建筑低碳化。建筑在發展低碳經濟過程中,是節能減排的重要領域之一。有關研究表明,與傳統建筑相比,綠色建筑能減少35%-50%溫室氣體的排放。因此,發展新型的低碳建筑必然會成為區域經濟發展中土地利用方式的重要變革。建筑的低碳化不僅包括建筑材料要綠色環保,而且建筑的設計規劃和布局等也應該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同時也要針對既有建筑進行低碳改造。

3.保育城市土地碳匯。除了碳排放的“減源”措施,“增匯”的土地利用方式也應該予以重視。碳匯效應的發揮需要依靠森林、草原和濕地等土地生態覆被。據麥肯錫的分析表明,造林、在造林、森林管護以及草原管理及恢復將會減少4.4億噸的碳排放量。因此,城市發展中應該堅持生態優先的原則,保育城市土地碳匯。城市的發展應該避免無序、盲目的擴張,制定引導城市建設朝科學合理方向發展的政策措施,建立合理的城市空間結構布局,根據植被覆蓋狀況、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將城市劃分為生態保護區、生態控制區、生態協調區三類來進行規劃發展。

(二)強化土地政策指導

1.強化土地供地供給政策的導向作用。政府的土地政策對經濟發展具有強烈的導向作用,因此,要充分利用這一政策,引導區域經濟低碳化發展。土地對產業的發展具有一定的限制和約束作用,這種約束表現在,不同的產業其發展必然會對土地有不同的要求和標準,例如,區位、質量、數量、環境和氣候等因素。所以產業的發展依賴于土地的供給質量與數量,具有較強的剛性。通過土地政策引導土地利用低碳化發展,就是要采取差異化的土地供應政策,對投資進行引流,以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和改善。

2.創新現行指標控制體系。科學的考量標準是優化土地利用結構的有效方式之一。指標控制是推動土地利用從粗放外延式開發轉向集約內涵式開發,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我國現行的包括投資強度、容積率和建筑密度等在內的土地利用控制指標體系尚不能客觀地反映土地利用現狀。這一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指標體系和管理模式,容易造成一種節約、集約利用的假象。因而需要參照國際通行辦法,采用包括容積率、建蔽率和體量、地價、就業密度或技術強度等在內的指標來表征土地的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同時,還要加入碳排放的考核指標,即單位面積的碳排放量,以便降低土地利用的碳排放量,引導和促進區域經濟低碳化發展。

3.加大土地管制力度,確定合理的耕地保有量。耕地保護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為確保各類用途的土地面積比例協調,應該嚴格土地管制的力度。當市場失靈時,完全的價值規律導向會導致土地資源的浪費和粗放性使用,因此必須依靠政府來進行一定的管制和監督來規范市場化運行,以實現土地集約化利用,資源合理優化的配置。因此,政府應該制定和執行耕地保護政策,嚴格農用地轉用的審批環節,以保護耕地,控制建設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實現土地利用低碳化發展。

(三)充分運用經濟杠桿

1.培育完善土地市場。一般而言,市場經濟能有效地實現土地資源的優化配置,因而要大力發展土地市場,尤其是二級土地市場,以充分利用經濟杠桿,實現土地利用結構的優化。為了加速土地用途轉變和產權交易,用地者,尤其是企業用地者應該在政府的監督與管理下,積極進行直接、少量的土地使用權交易,減少土地的閑置與浪費,提高土地利用率。

2.建立健全碳交易市場。碳交易實質上就是碳排放權利的交易,它是用市場機制來解決科學、技術和經濟的綜合問題,合同一方通過向另一方提供資金或技術而獲得溫室氣體減排額,買方可以購得的減排額用于減緩溫室效應,從而實現其減排的目標。市場化運行機制的建立也需要政府來引導,即制定規則、排放總量、排放權、排放量的檢測與核證等。

3.合理更新土地稅。稅收是調節經濟的重要杠桿,土地稅包括土地占用稅、土地保有稅和土地轉讓交易稅等。因此,可以考慮對農轉非的土地征收土地占用稅;征收土地保有稅以打擊土地市場的囤積居奇行為,增加投機者的持有成本,以提高土地利用率;開征土地轉讓交易稅,以促使土地轉向最有價值的用途。

(四)普及低碳發展觀念

低碳、環保更重要的是人們對環境和自身行為意識的轉變,因此,土地利用的低碳化發展也需要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的轉變。因此,政府部門應該運用行政、經濟和法律等手段做好輿論宣傳和引導教育工作,向大眾倡導一種健康、綠色、低碳的生活觀念。同時也應該發揮政府職能,合理調整產業結構,倡導綠色GDP,規制高碳排放產業的發展。作為市場經濟主體的企業,以及高校和科研機構等有責任和義務進行自主創新,發展低碳產業,開發綠色環保的產品,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并服務于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而作為個體的民眾,則應該樹立綠色的消費觀念,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積極地參與到節能減排中來,從身邊小事做起,從根本上推動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彭歡.低碳經濟視角下我國城市土地利用研究[D].湖南大學碩士論文,2010

篇(3)

戰略成本管理論文范文一:企業營銷中戰略成本管理研究

一、我國戰略成本管理研究的現狀

我國戰略成本管理現狀較國外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這主要是因為我國戰略管理實踐起步較晚,國內的研究較為落后,戰略研究成本管理平臺不夠完善造成的[1]。且迄今為止,專門針對戰略成本管理的數據分析是少之又少,已經發表的研究報告更是鳳毛麟角。但也有一些研究對企業戰略成本研究具有指導意義,比如美菱集團就曾經實施科技驅動型成本戰略管理,在企業改革方面獲得了初步成效。事實證明,戰略成本管理對企業走集約化經營道路,降低企業成本是極為有利的。進入21世紀,我國加大了對企業營銷過程中戰略成本管理的研究和分析,堅持以定性、定量和實證研究相結合,優化了企業成本管理工作體系,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較好的理論框架。

二、營銷管理中的戰略成本管理

戰略成本管理與我國現行的成本管理有很大不同,它最大的特征是在進行成本管理的同時充分考慮企業的競爭地位,也就是從更廣闊的視野來對成本管理進行定位,以改善企業的競爭地位[2]。它的主要步驟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價值鏈分析

價值鏈分析是描述企業產品或價值的一系列活動,它的表現是從原材料供應商到消費者的整個活動的結合。在價值鏈理論中,企業的生產過程包括設計、生產、銷售都是企業活動的集合體,正是這些互不相同又相互聯系的活動為企業創造了極大的價值。價值鏈理論將這些企業活動分為基本活動和輔助活動兩種,其中基本活動有五個一般種類,分別是生產制造、市場營銷、售后、內部與外部后勤;而輔助活動表現在企業的基礎設施、人力資源、技術開發和采購這四個環節。

(二)戰略定位分析

企業戰略定位是企業賴以生存的基礎,為了保持長久的競爭力,企業要做好戰略定位分析,可以通過以下三種基本戰略方式來進行完成:成本領先戰略、標歧立異戰略和目標集聚戰略。戰略定位決定了企業的戰略營銷,同時影響著企業的預算與控制。這三種企業戰略定位也是各不相同的,成本領先戰略追求的是控制生產成本,通過一系列的生產控制使產品的價格低于其他廠商,在行業中獲得成本領先,這種企業戰略營銷體系的本質是降低營銷費用以求獲得成本領先。而標歧立異戰略更注重品牌、技術和服務等方面,通過人無我有的服務來獲得更高的報酬,因此此種戰略更加注重保持企業自身品牌和特色,允許在某一方面加大戰略投入。目標集聚戰略是通過對某個特定的消費群進行主攻,讓產品的某一個細分在市場上處于領先,目標集聚戰略需要企業為保持局部領先增加一定的營銷活動預算。

(三)成本動因分析

成本動因與傳統觀念中將產品數量作為成本高低的因素不同,它主要是指導致成本發生的因素的集合。通過對企業成本動因分析,我們可以發現營銷企業的營銷費用因素不僅是人員營銷活動的開展,同時還有企業產品結構、人力資源的支出、管理體系的完善程度,外部市場環境等一系列的因素。(四)作業成本分析作業成本分析的本質是通過市場營銷來實現的,而市場營銷則是圍繞市場目標開展的一系列設計活動,它反映的是一組可控制的戰術營銷手段。作業成本分析是從戰略層面上進行分析,其方法也有很多中,在這里我們具體介紹兩種分析方法:

1.從作業動因角度進行作業分類。這種分析方法可以將作業分類為四種:分別是:單位級、批量級、產品級和維持級。這四種作業不同于制造過程的特點,但是也可以將營銷過程中的作業劃分到這四類中,而且我們都可以用作業成本法的模式進行解析和討論,對優化成本管理有著重要意義。

2.從作業功能角度進行作業分類。作業功能角度的作業分類主要是從顧客的角度出發開展的影響活動,它也可以分為三類:

(1)定法貨類作業,主要是指接受顧客訂單,統計好貨物的數量,做好包裝、簽發票據等發貨前的準備;

(2)保持與顧客良好關系作業,這類成本的動因有增加與顧客的溝通和售服時間,對客戶的各種資訊意見等作出良好的處理;

(3)占領市場類作業,它是企業為保證市場份額進行的促銷作業,主要內容有廣告、舉辦展覽會、新產品上市等。

三、營銷過程中的戰略定位及對成本管理的要求

(一)價值創造的過程是強化營銷管理的過程

企業價值創造的過程其實是企業完善的過程,它在企業活動環節中具有導向作用。企業價值是企業的核心,創造價值的思想必須體現在企業的整個經營和管理活動中來。企業再通過分析營銷活動對價值創造的貢獻程度來優化和改進營銷策略,通過不斷的評價與改進,最終讓保證企業價值升高,從而提升市場份額。其實價值創造過程同時也是強化營銷管理的過程,二者相輔相成,共同起到了連接企業內、外部價值鏈的作用,促進企業形成良好的營銷策略。價值鏈的升值從本質上來說就是企業營銷的優化,而企業營銷過程作為價值鏈的環節,二者也是緊密相連的,并存在一定的因果關系。在營銷過程中如果發生了費用的產生,這不僅反應的是企業營銷成本作業的信息,也反應了價值鏈的其他環節信息。比如說可能與售服的費用太高、產品質量不合格導致需要返修、退貨等有關,又或是要改進設計和管理的質量等,這些費用的發生對優化企業戰略經營有著指導作用,這些問題的改進意義遠遠大于降低企業的成本質量,這對提高客戶心中的產品形象是極為有利的,從而增加企業的競爭優勢。所以說,在有關營銷過程中費用的分析和處理有利于提高營銷活動的管理,甚至對調整企業戰略部署也有著深遠影響。

(二)通過戰略定位獲取企業文化競爭優勢

企業戰略定位是根據企業所處的外部環境和自身條件決定的,企業可以通過SWOT分析法通過各項業務對企業內部能力進行分析,提出相應的戰略方案,然后進行市場定位,最終達到成本控制的要求。戰略定位必須立足于市場,先確定企業應該開發何種產品,然后在通過競爭戰略來保證企業的立足性,最后打敗競爭對手,獲得行業平均水平之上的利潤[3]。當企業采取了戰略成本定位之后,企業的整個工作重心也會隨之轉移過來,接下來的營銷過程中,企業就是根據戰略及成本定位來完善具體的方法和技術,同時展開技術創新的運用,這也是戰略營銷成本管理對傳統成本管理重大超越。通過戰略定位,企業對市場競爭力有了進一步的明確,對企業的競爭成本管理戰略也做出了如下的規劃,分別是成本領先戰略管理和差異化戰略管理。成本領先戰略管理旨在通過加強對生產、銷售等產品內部成本的控制,將產品降到最低從而成為行業領先者。差異化戰略是通過對產品性能進行優化,生產出區別競爭對手的獨特產品,這對提高企業文化競爭優勢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四、借鑒戰略成本管理思想,改進企業營銷成本管理體系

(一)營銷成本管理目標

企業成本管理的目標即企業成本,它與企業管理密不可分,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服從于企業的戰略管理需求,隨著企業戰略的變化而變化。因此在企業成本管理上,企業必須緊扣營銷戰略和需求,共同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最終目標。營銷成本管理的直接目標是為戰略管理提供各種可靠的信息,這些信息不僅要具備質量特征,同時還更加強調相關性、可靠性、及時性原則。通過目標管理合理配置企業的經濟資源,調控企業的經營活動和評價銷售業績的方式。

(二)營銷成本管理觀念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大部分的企業并沒有形成完整的營銷成本概念,他們大多是將營銷成本控制作為成本控制中的一個組成,并沒有將其定位到獨立操作的層次,這點就導致了成本管理概念存在一定的狹隘性和短期缺陷。事實上,營銷成本管理與分析不僅應該獨立出來,更應該借鑒戰略成本的管理思想,這樣才能為企業帶來長期的競爭優勢。其管理思想可以從以下三個特征進行分析:

1.外向性。管理思想的外向性主要表現在管理者要從外部環境著手,加大對顧客需求度的研究,發掘更多潛在顧客。具體是指向對產品的設計、營銷環節擴散,加強與客戶的聯系,并將之納入成本管理中來,只有管理思想具有外向性,才能夠將整個市場納入掌控。

2.廣泛性。廣泛性不僅表現在經營渠道,更表現在企業所屬環境,包括財務、非財務信息,企業要對外部環境、競爭對手、客戶等進行綜合分析,并將客戶的需求反映到企業內部中,因此獲得第一手資料,將其轉化為企業的成本優勢從而帶來強大的競爭優勢,從而體現出管理思想的廣泛性。

3.長期性。營銷成本管理的長期性是通過控制企業成本從而有利于企業的長期發展,同時在戰略目標上也有著長遠的規劃和發展。當然這并不是一成不變的,也要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而進行戰略改進。

(三)營銷成本管理方法

傳統營銷成本管理是將銷售成本作為計算成本的主要依據,而忽略成本預算,只是簡單的將當期間接費用計入損益,然后按銷售量進行分攤,并沒有對成本預算加以重視,從而為了獲得長期競爭優勢。但是在營銷成本管理中,成本預算是必不可少的,必須要通過成本運算完成對市場的分析。為此,企業營銷中的成本管理可以從戰略層面和經營層面進行探討。

1.戰略成本規劃層面。戰略成本規劃能夠從根本上改善企業的模式,幫助企業在實施戰略初期做好成本控制,使企業獲得較好的市場競爭力。其來源是通過研究價值鏈分析而得出的,對制定產品目標和周期有著重要意義。

2.經營改進層面。經營層面的改革是指從企業的經營活動出發,將成本規劃積極落實,改善經營思路,加強對競爭對手的成本分析,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當然在分析競爭對手成本的同時也要改進自身,優化企業自身的戰略目標和成本管理。鑒于上述研究,我們可以了解到傳統營銷成本管理受到了實踐的質疑,不管是目標還是方法都與市場現狀脫離,因此必須要進行新的戰略管理研究。首先要將營銷成本與戰略管理結合,運用成本管理的方法體系改善營銷面臨的困境。其次要進行營銷過程中的戰略定位,從顧客的需求點出發進行設計和管理,最后從戰略層面和經營層面實現管理目標。

五、結語

總之,企業營銷過程中的戰略成本管理方法是企業尋找的一種突破成本的最新方法,企業通過戰略角度對市場進行分析,對生產成本、銷售成本、管理成本進行優化,提升產品競爭質量,從而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尤其是在我國加入WTO后,企業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形勢,企業營銷過程中的戰略成本管理研究顯得更為重要。

戰略成本管理論文范文二:企業戰略成本管理下的低碳經濟論文

一、低碳經濟

各國專家學者對低碳經濟的概念應該如何定義的觀點并不一致,所以,到目前為止低碳經濟的概念還沒有進行統一的界定。英國首相布萊爾雖然提出了低碳經濟這一術語,卻并沒有對其概念進行明確的界定,迄今為止,從2003年開始英國開展的用以促進全球低碳經濟的發展的戰略計劃基金,可以看作是英國政府目前對低碳經濟這一涵義的解讀。中國在低碳經濟領域也在不斷的探索,中國國家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在為《低碳經濟論》中所做的序言中談到:低碳經濟是以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繼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的又一大進步。其本質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創建清潔能源結構,核心是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和發展觀的轉變。發展低碳經濟,是一場涉及生產模式、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和國家權益的全球性革命。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國的經濟市場環境下,低碳經濟被認為是一種經濟形態,它以可持續發展理念為基本前提,通過技術方面的不斷改革創新,制度法規方面的創新完善,對相關產業進行合理轉型,以及積極開發新資源新能源等一系列手段,盡最大努力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化石能源使用,從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即使低碳經濟發展到今天,它的本質究竟是一種經濟形態還是一種單純的綠色發展模式,世界各國專家學者仍沒有明確共識。不過,可以明確的是發展低碳經濟就是期望通過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來最終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使生態環境保護并存共生的一種發展形態。

二、低碳經濟對企業戰略成本管理的要求

戰略成本管理這一概念最初由英國學者肯尼斯西蒙茲提出,20世紀80年代,英美等國家管理會計學者提出了從戰略角度來研究成本形成與控制的理念,成為戰略成本管理思想形成的標志。戰略管理是為了保持企業在長期競爭中的優勢地位,而企業競爭優勢的來源是企業為顧客創造的超額價值,對企業來說就是超額利潤,而戰略管理的重點在于成本管理。戰略成本管理的實質就是如何通過管理成本來保持企業的競爭優勢,低碳經濟的發展使得企業為了生存發展必須在經營管理中做出相應改變,站在戰略的角度,將低碳理念融入企業成本管理之中,以求在經濟發展中獲得競爭優勢。為促進低碳經濟模式的發展,各國政府頒布各種政策規章,例如,美國參議院于2007年7月提出了《低碳經濟法案》,倡導低碳技術創新,促使企業提高能源利用率,減碳減排。也因此,企業許多行為受到約束和限制,在企業管理成本中,在低碳環保方面的成本投入成為不可忽視的一部分。企業內部價值鏈和企業間價值鏈發生了重大改變,形成了以碳成本為引導的新的價值鏈體系,在成本動因分析中出現了碳成本動因。低碳經濟的發展促成了戰略成本管理模式向低碳導向的轉變。首先,從全局性和戰略性出發,企業決策者需要考慮的,除了企業自身的生存發展因素,以及市場經濟環境中的競爭企業和市場經濟環境的多變因素外,還要考慮生態環境的變化對企業和企業所在行業產生的影響。企業生產經營全過程中,有關低碳環保措施的實施成為一種普遍的約束力,低碳經濟下生態環境的改變對企業成本管理的影響是長期的,也是全面的。在提高經濟效益的同時,將環境保護成本投入降到最低,做到最完善。這就使得戰略成本管理的理念和實施尤為重要,企業要想在實現經濟效益方面和保障生態環境效益方面達到雙贏,就必須在戰略管理發面加大管理力度。其次,實際生產生活中,低碳經濟的影響越來越廣泛。不僅僅是各個企業自身,還有各國家政府,以及與企業相關的社會各階層都受到不同程度上的影響。而且,在企業選擇成本模式時,戰略成本管理的內容更加全面和廣泛,涵蓋了整個產品生命周期的成本。再次,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不但帶來日新月異更舒適便捷的生活環境,在工業化、科學化的進程中,人類是通過不斷掠取自然界資源的方式,甚而超出大自然的再生能力的過度開發和利用,造成很多資源枯竭的同時生態環境也遭受破壞。所以各國經濟學家提出低碳經濟這一理念,提倡應積極促進全球經濟及生存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方針,而作為企業,這是一項長期戰略成本管理理念,在重視短期利益的同時,更關注企業的長期競爭優勢。最后,低碳經濟下,企業實施戰略成本管理顯得尤為重要。生態環境保護問題的最大變數之一,在管理過程中既不能為追求經濟效益,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前提,涸澤而漁;當然也不能為了保護環境而影響企業經濟的正常發展,為難茍安,畢竟生存和發展是缺一不可的,否則就會停滯不前。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織網,政府也應積極進行宏觀調控,不但能對企業一些敏感行為進行監督,還能對企業進行正確及時的引導。

三、低碳經濟下的企業戰略成本管理的具體方法

低碳經濟給企業戰略成本管理賦予了新的內涵和意義,衍生出了新的戰略成本管理理念,即低碳戰略成本管理,它是一種在低碳理念指引下,借助傳統成本管理方法,將碳因素融入企業價值創造活動之中,充分考慮碳成本,并將其融入到企業戰略戰略規劃、戰略實施、戰略控制、業績評價及必不可少的環境分析等基本步驟中,擴大了成本核算、控制、考核和規劃的時間跨度和范圍。低碳戰略成本管理包括傳統戰略成本管理的價值鏈分析、成本動因分析、戰略定位分析,三個主要方面,但又不同于傳統的戰略成本管理。

(一)價值鏈分析

企業創造價值的活動像一條鏈條一樣環環相扣,從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售后,每一環節必不可少,又環環相扣,這一鏈條被稱為作業鏈,而從價值的角度反映即為一條價值鏈,企業的價值鏈可以分為企業內部價值鏈和企業間價值鏈,對價值鏈進行分析時,兩者均需考慮。企業內部價值鏈分析的目的是識別企業的競爭優勢、找出增加價值和降低成本的機會,企業外部價值鏈分析的目的是正確確定企業的戰略定位、確定企業在產業鏈和行業中所處的位置。低碳經濟下,賦予了企業價值鏈分析新的內容和意義。其一,出現了低碳價值維度,企業的價值鏈是一系列創造價值活動的鏈條,而產品的價值維度取決于顧客,低碳經濟下,顧客的環境保護意識在逐漸加強,會更加關注產品的綠色性和低碳化,產品的價值不再僅指產品功能的貨幣化,還包括顧客對產品低碳化給予的期望。因此,在進行價值鏈分析時,應充分考慮產品的低碳價值,例如,對產品進行研發設計時,應盡量研發低碳化產品,滿足顧客低碳化期望,同時也能夠樹立行業技術領先形象和綠色品牌形象,如格力電器推出了利用太陽能的中央空調,這一舉措既樹立了格力電器在家電行業的綠色技術領先地位,又吸引了更多的顧客,提升了品牌形象。其二,碳成本控制,低碳經濟對企業的要求不僅是生產低碳化產品或低碳化服務,還要求企業能夠降低碳排放,對碳成本實施有效控制,碳成本控制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在價值鏈上的每一個環節中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和使用效果,二是,能夠追蹤碳足跡,減少企業的碳排放。碳成本控制需要借助碳成本動因分析,碳足跡需要從價值鏈的起點進行最終,直至價值鏈的終點,包括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和售后,也包括生產環節原材料的采購、運輸、裝卸和倉儲,還包括售后環節產品的回收再利用,每一環節都需要對碳成本進行分析和控制。其三,低碳價值鏈的聯動性,價值鏈環環相扣,每一環節都可能影響到其他的環節,因此既應該注意價值鏈上每一環節上的低碳化,也應該注意價值鏈之間的關系,例如,新能源產品或低碳產品的研發必然要求高額的投入,但他卻可以帶來銷售環節成本的節約、環境治理費用的節約。

(二)成本動因分析

成本動因是指成本發生的原因,是成本發生的驅動因素,在戰略成本管理中,成本動因分析的目的是控制成本,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和使用效果。低碳經濟下,碳成本已經融入企業價值鏈之中,因此,對各項作業進行分析時,必須考慮碳成本動因,碳成本動因即是決定碳成本是否發生以及發生多少的因素,它既包括決定資源耗費大小的因素,也包括哪些決定因環境污染或碳排放高而支付的成本大小的因素。碳成本動因分析,能夠幫助企業有效控制碳成本,例如,運輸作業的碳成本取決于運輸的歷程和次數,可以通過減少運輸歷程和次數來控制碳成本。

篇(4)

【摘 要】建設低碳生態城市是應對氣候變化和能源、資源短缺的需要,世界各國正逐步轉向低碳生態發展模式。針對低碳生態城市的評價是近年國內外的研究熱點。論文從低碳生態的內涵、評價指標、評價方法等方面對相關文獻成果進行了綜述,分析了當前研究的特點,并展望未來研究方向,為低碳生態城市評價理論的發展提供思路。

【關鍵詞】低碳 生態 城市 評價研究 述評

低碳經濟這一術語最早由Ann & Daniel(1998)于20世紀90年代后期提出,首次出現在官方文件上是英國2003年的《我們未來的能源——創建低碳經濟》白皮書。低碳城市是低碳經濟的空間載體。大量研究證實,城市碳排放量大約占全球碳排放的75%~80%。探討低碳生態城市評價研究的現狀與進展,有助于引導低碳生態城市建設與測評工作的健康發展。

一 低碳經濟與低碳城市內涵研究

關于低碳經濟,目前學術界暫無明確定義。發達國家(如澳大利亞、日本等)認為低碳是“在某一個時間達到較低的溫室氣體排放目標”,發展中國家則秉持“可持續發展前提下的低碳排放”(中國能源和碳排放研究課題組,2009)。作為低碳經濟的空間載體,低碳生態城市的概念在20世紀70年代就已經出現,但迄今尚未形成公認的理解,出現有多種提法,如“低碳城市”“生態城市”“生態宜居城市”等,使得低碳生態城市實踐缺乏清晰的理論基礎(李迅、劉琰,2011)。

二 低碳生態城市評價指標研究

1.個別指標法

個別指標法利用對低碳城市表征意義最強且便于統計的關鍵指標來描述城市達到的低碳水平。常用指標有兩類:一類側重于衡量“低碳”特征,如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徐國泉等,2006;胡初枝等,2008)、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譚丹、黃賢金,2008;劉竹等,2011)等;另一類聚焦于“發展”特征,如人類發展指數(中國人民大學、聯合國開發計劃署,2010)、城市生態宜居發展指數(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2011)等。其優點是能夠精確反映城市的碳排放與可持續發展的水平及動態變化且計算相對簡單;但缺乏碳排放系數的統一口徑及指標間的空間可比性,不同指標衡量同一城市的低碳水平差異較大。

2.綜合指標法

綜合指標法選用與城市低碳發展有關的多個指標予以綜合分析,考察城市的低碳化程度。如付允等(2010)綜合考慮經濟、社會和環境三個方面,而潘家華等(2010)則用六個指標衡量低碳城市發展狀態,即人均碳排放水平、碳生產力水平、技術水平、能源消費結構、碳排放彈性、進出口貿易。該方法涉及較為廣泛、考慮全面、時空可比性強,但側重反映城市低碳的相對水平。

三 低碳生態城市評價方法研究

1.可持續發展定量評估方法

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上提出了一些直觀的、較易操作的指標及定量評價的計算方法(Hanley et al.,1999;Phillis & Riantiatsaholiniaina,2001;Cornelissen et al.,2001;Streimikiene,2005;Streimikiene & ?ivickas,2008),已形成多個可持續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并應用于一些國家和地區。

2.脫鉤理論評價方法

莊貴陽(2007)以碳排放彈性作為脫鉤指標,分析了全球20個主要溫室氣體(GHG)排放國家在各階段人均收入與GHG排放增長之間的脫鉤關系。相對于其他的可持續發展評價模式,“脫鉤”評價方法注重時間序列推演,考慮歷史趨勢與預測結果,其“相對脫鉤”模式對當前我國提出的單位GDP減排指標,具有更強的指導意義。

3.壓力狀態響應模型法

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委員會(UNCSD)提出的驅動力-狀態-響應(Driving Force-Status-Response,簡稱DSR)模型是研究環境-經濟-社會三大系統協調發展的基本模式,近年來也被廣泛用于構建低碳生態城市發展水平衡量指標體系(如潘家華等,2010)。

四 結論

上述研究成果對于了解和評價城市低碳生態發展的水平做出了有益貢獻。整體而言,國外低碳生態分析注重實踐檢驗,研究方法上,以數理模型應用為主,但模型與機制的適應性不強;研究對象上,對基于低碳生態的可持續發展模式討論較少;研究內容上,多集中于制度設計、政策制定等,對低碳技術的創新與擴散關注較少。國內低碳生態城市評價的理論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一些文獻在指標設置上未予足夠重視;評價方法上,大多為一維線性組合模型,缺乏低碳生態城市多維空間屬性,無法從總體上把握低碳生態城市的發展水平。

綜上所述,中國正處在工業化過程的關鍵階段,要建立適合中國國情的城市低碳生態評價體系,需要進一步清晰界定低碳生態城市內涵、完善評價指標體系、充實并改進評價方法。

參考文獻

[1]Ann P. Kinzig and Daniel M. Kammen. National Trajectories of Carbon Emissions: analysis of proposals to foster the transition to low-carbon economies[J].Global Environmen-

tal Change,1998(3)

[2]DTI(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Energy White Paper:Our Energy Future - Create a Low Carbon Economy. London:TSO,2003

篇(5)

[論文關鍵詞]低碳經濟;鐵路建設項目管理;低碳技術;信息化管理

目前我國正處在經濟轉型時期和改革的深水區,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生態文明建設都面臨著嚴峻的考驗。低碳經濟是順應時代的發展要求,是人類發展應遵循的必然道理,有利于我國改革的順利推進及資源的節約,更有利于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鐵路被人們稱為“國民經濟大動脈”,它是全國人民出行和貨物運輸的重要紐帶。由于鐵路建設具有高投資、能源消耗大等特點,因此其會對環境會造成重大影響。因此,應加強鐵路建設中項目管理,把生態理念融入其中,使我國鐵路建設健康可持續發展。

一、低碳經濟的內涵

低碳經濟最早出現在英國政府2003年發表的能源白皮書《我們的能源的未來——創建一個低碳經濟體》。低碳經濟是在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指導下,通過制度創新、技術創新、新能源開發等手段,使得一個經濟體系的碳排放很少或接近與零,是一種由高碳能源向低碳能源過渡的、以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低附加值為特征的經濟發展模式,旨在修復地球生態圈碳失衡的人類自救行為。低碳經濟的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改善能源結構和清潔能源開發問題,目標是減緩氣候惡化、能源危機以及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低碳經濟有兩個基本特征:一是包括生產、交換、分配、消費在內的社會生產全過程經濟活動的低碳化,達到碳排放的最小化乃至零排放,獲得最多的生態經濟效益;二是低碳經濟倡導能源經濟改革,形成低碳能源和無碳能源的國民經濟體系,真正實現生態經濟的清潔發展、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發展低碳經濟,目的是為了通過對資源的高效利用,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更有利于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

二、鐵路建設中項目管理發展低碳經濟的重要性

根據歐洲的研究,運輸業對二氧化碳排放的貢獻度是30%以上。根據英國研究機構對本國的研究,鐵路運輸二氧化碳的每人每公里排放量是公路運輸的1/2,是國內短途航空的1/4。在過去的15年間,鐵路的單位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了22%,公路運輸下降了8%,而短途航空運輸則上升了5%。由此可知,鐵路運輸相對于其它運輸方式每人每公里碳排量是最少的,并且鐵路的單位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速度也較快。在低碳經濟背景下,鐵路運輸方式能耗較低、污染排放少,這種節能減排的運輸方式必然有較大的發展空間。而鐵路運輸的發展離不開鐵路建設。近年來,我國對鐵路建設投資的力度加大,鐵路建設中的高污染、高碳排放等問題更加不容忽視,這不符合我國十提出的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在鐵路建設項目管理中,把低碳經濟的理念融入進去,減少碳排放量,將有利于鐵路建設健康可持續發展。因此可以說,鐵路建設是發展低碳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低碳經濟環境下我國鐵路建設項目管理存在的瓶頸

(一)缺乏正確的低碳經濟管理理念

一些鐵路建設的領導干部及職工對低碳經濟的內涵理解不深,對發展低碳經濟重視不夠,片面地追求經濟效益和安全。在鐵路建設項目管理過程中,由于許多資產和工人所掌握的技能很多具有資產專用性,工人所掌握的技能很難再用于其他行業使用,以及鐵路行業的資產也很難適用于其他行業,因此,推行低碳改革的成本較大。為了達到低碳經濟的要求需要更換新的大型設備,鐵路建設人員認為這樣不值得。

(二)低碳技術障礙

低碳技術是涉及各行各業關于有效控制溫室排放的新技術,低碳技術是我國鐵路建設在發展低碳經濟的關鍵因素,不論是能源的高效利用,還是清潔能源的開發,都離不開技術的強大支撐,低碳技術的發展水平對鐵路建設項目管理不可避免的產生很大影響。近年來,我國在科技研發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不得不承認,我國與一些發達國家相比,低碳技術水平還有一定的差距,自主研發能力有待提高。低碳技術水平的落后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鐵路建設低碳經濟的發展。許多鐵路建設企業受到自身的科技實力、人員素質和經營狀況等影響,缺乏對低碳技術研究的動力。

(三)信息化管理水平較低

目前,鐵路建設項目管理中信息化水平雖然取得了很大進步,但是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有:一是鐵路建設項目管理的信息系統沒有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大部分都是獨立的,這樣就會造成共享信息資源困難,信息溝通成本加大,對項目的高效管理非常不利;二是信息系統的運行質量有待提高,特別是鐵路建設項目管理人員對原始數據信息不能如實的提供,虛假信息較多,影響鐵路建設項目的運行;三是項目管理的組織結構滯后于信息化管理。實行信息化管理后,會對原有的組織管理流程產生沖擊,迫使其調整或新增崗位設置,現實中組織結構變革的速度慢于信息化管理,致使信息化管理水平受損。以上這些問題都將會構成鐵路建設項目管理推行低碳經濟發展的瓶頸。

(四)對鐵路建設項目管理人員的低碳培訓不足

鐵路建設項目管理人員在運用低碳方面的知識方面欠缺,然而,把鐵路建設項目與低碳經濟融合發展的培訓不足,導致鐵路建設管理人員仍用原來的工作思維方式,在實際操作中不能自覺地想到低碳化發展,而僅注重經濟效益的增長。培訓能夠大幅度鐵路建設項目管理人員的工作效率,需要加以重視。

四、低碳經濟環境下提高我國鐵路建設項目管理水平的對策分析

(一)樹立正確的低碳經濟管理理念

首先要深刻理解低碳經濟的內涵,以及發展低碳經濟的重要性。在鐵路建設項目管理發展低碳經濟過程中,注重能源結構的調整,轉變傳統粗放式的增長方式,牢固樹立低碳經濟可持續發展觀。走集約化發展道路,更加注重內涵式發展,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也要注重碳排放,用實際行動推動低碳經濟的發展。鐵路建設項目的管理周期長,施工面廣,對其低碳管理比較有難度,需要業主、設計、監理等與管理方加強溝通協作,履行各自職能,以保證低碳目標實現。

(二)加強低碳技術創新

低碳技術是發展低碳經濟遇到最多的瓶頸環節,而且它也是幾乎涵蓋所有的GDP支柱產業,對我國低碳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我國鐵路建設項目管理應不斷進行低碳技術創新,與其它科研院所進行聯合技術攻關,并善于吸收和借鑒國外先進的技術,加強與國外研發部門的合作,達到低碳排放、減少環境污染,能源的可持續目標。通過低碳技術創新提高鐵路建設利用能源的水平,更好地推進低碳經濟在鐵路建設項目管理中的發展。

(三)加強信息化管理

在鐵路建設項目管理中,信息化的高效利用有利于項目管理的低碳經濟發展,因此,必須加強信息化管理。由于鐵路建設具有技術要求高,建設速度快及建設規模大等特點,傳統的鐵路建設項目管理已經無法滿足信息大量傳輸的要求,因此,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引入先進的管理理念, 實現各類建設管理信息的集成、傳遞、共享, 并對工程的質量、成本、工期實施有效控制, 是當前鐵路建設管理的必然選擇。加強信息化管理,要建立一個有機的信息系統,實現信息資源共享以及信息高效傳遞;鐵路建設管理人員要如實傳遞事項,不弄虛作假;要根據信息化的要求,對項目管理組織結構進行適當的調整。

篇(6)

關鍵詞:低碳經濟 新能源 中國特色

“低碳經濟”(Low Carbon Economy)的說法是在2003年的英國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中提出來的。白皮書指出,低碳經濟是通過更少的自然資源消耗和更少的環境污染,獲得更多的經濟產出,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特征的經濟發展模式,其實質是建立新的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實現可持續可持續發展經濟。低碳經濟的關鍵環節是溫室氣體長期減排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核心是發展清潔低碳能源技術,建立低碳經濟增長模式和低碳社會消費模式。因此不管在技術還是制度創新上都需要很大的革新,中國在落后世界先進國家工業化進程幾十年的情況下,抓住世界低碳經濟發展的時機迎頭趕上,不失為一個很好的機會。但低碳經濟有其本身的發展規律和要求,同時對于不同國家和體制,其面臨的內外部環境及發展階段各不相同,因此必須認真分析國內的新能源發展現狀,進而更好的發揮中國新能源體系下的低碳經濟。 1國際新能源的定義體系

所謂的新能源是指除傳統礦石能源以外的其他能源形式,具有來源上的可再生性以及使用上的低污染性。上世紀5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都開始研究新能源,在風電、太陽能光伏與光熱、生物質能發電、潮汐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初步具備了產業化的條件。 新能源具有能量密度較低,并且高度分散;資源豐富,可以再生;清潔干凈,使用中幾乎沒有損害生態環境的污染物排放;太陽能、風能、潮汐能等資源具有間歇性和隨機性;開發利用的技術難度大等特點。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分為三大類:(1)大中型水電。(2)新可再生能源包括小水電、太陽能、風能、現代生物質能、地熱能和海洋能等。(3)傳統生物能。我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指除常規化石能源和大中型水力發電及核裂變發電外的生物質能,太陽能,風能、小水電、地熱能和海洋能等一次能源以及氫能、燃料電池等二次能源。

2中國能源情況及特點

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產國,也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費國。在我國的能源供需結構中,以煤炭為主的化石能源的地位一直舉足輕重。煤炭在能源消費構成中的比重一直是小幅增長,徘徊在70%附近。當前我國火力發電是電力發展的主力軍。我國煤炭豐富、電力偏緊的資源特征決定了在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火力發電仍將在電力工業中占據重要地位。在構成電力工業的火電、核電、水電、風電、沼氣發電、太陽能發電等當中,除火電外,其余為清潔可再生能源。但這些能源由于市場和開發原因,市場份額還很小,因此需要針對其不同特點,進行不同的項目開發。 3新能源發展存在問題

3.1水能方面

我國的綜合規劃十分落后。直至2007 年國家才啟動新一輪的長江流域綜合管理規劃的修訂,計劃用三年時間完成。國際通行慣例是河流開發利用率一般不超過40%,跨流域調水不超過 20%。但目前許多水電公司的開發模式卻是“下一級庫尾接著上一級大壩”,江河變成了一個個“平湖”,根本無法解決河流的生態蓄水。密集的水電開發不僅影響生態,還會破壞許多人文歷史景觀。作為可再生能源的水電開發,應該尊崇適度、有序、科學、合理的原則,否則后患無窮。

3.2風能方面

中國10米高度層的風能資源總儲量為32.26億千瓦,其中實際可開發利用的風能資源儲量為2.53億千瓦,開發潛力巨大。東部沿海風能資源豐富,大力發展風電有利于緩解當地的電力需求緊張。在西部、東北等欠發達地區充分利用風能資源優勢,有利于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因此,中國發展大規模風電產業具有很高的可行性。 我國風電市場由政府主導,80%市場集中在國有大型電力集團手上。目前從風電制造業層面,并未感受到全球金融危機和國內經濟下滑對風電需求的明顯影響。但市場化嚴重不足,政府的風電定價政策尚未完全落實,電網配套建設滯后于風電場建設,造成風電項目的接入難、送出難,導致資源浪費。

3.3太陽能方面

中國國土面積2/3以上地區的年日照大于2000小時,太陽能資源非常豐富,其中、青海、新疆、寧夏、內蒙古高原的總輻射量和日照時數為全國最高,因此大規模發展太陽能發電具有很大的可行性。中國已利用太陽能發電為內蒙古、、青海等省區共約16萬無電戶解決了用電問題,在能源需求和環保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但中國光伏發電仍然存在缺乏有效的市場引導、技術創新與研發不足、經濟激勵政策不夠、太陽能資源豐富地區未被有效利用等諸多問題。在全球經濟預期暗淡背景下,我國依靠補貼政策帶動產業增長的光伏產業面臨著嚴峻的短期考驗。

綜上三項,盡管我國可再生能源具有巨大的資源潛力,部分技術實現了商業化,產業化也有一定發展。但總體看,國內再生能源行業整體尚處于產業化發展和商業化運行的起步階段,技術水平有待提高與發達國家相比,無論在技術、規模、水平還是發展速度上仍存在較大差距,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還面臨著許多問題和障礙,主要是多數可再生能源技術發電成本過高和市場容量相對狹小,同時除小水電外,我國可再生能源成本遠遠高于常規能源發電成本。

4我國新能源發展的誤區

4.1低碳經濟和節能減排認識的誤區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中國已有近20個省市提出要打造新能源基地,上百個城市提出把新能源作為經濟發展的增長點。不少地方認為,發展低碳經濟就是發展新能源。“有不少地方不切實際、不計成本、大量投入搞新能源項目,卻對傳統能源領域發展低碳經濟、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等方面注意不夠。” 來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能效項目“萬元投資”形成的節能能力為5噸標準煤/年左右,而風能和太陽能項目投資形成的節能能力不足1噸標準煤/年,能效項目投資有明顯的優勢。

4.2經濟效益方面的誤區

任何政策問題都是經濟問題。 所謂新能源之即相對舊能源而言, 而新能源替代舊能成立的唯一理由只能是其經濟性, 任何行業發展和技術開發都必須經得起這種經濟性的考量。對于新能源來說 或者是新能源的價格持續降低,變得更為便宜;或者是傳統能源的價格持續上漲,變得更為昂貴。企業的投資行為必須以贏利為目的,只有相對的經濟性優勢才能使新能源更大規模的發展具有現實意義。在這個過程中,政府應起主導作用,制定政策以促進產業水平的提升和產品價格的下降。

4.3企業對發展新能源認識不足

對于發展新能源,很多企業就一擁而上,究其原因,是因為很多企業在發展新能源思路上有很大誤區。一是我們對能源發展的規律認識不足。二是,對產業布局對產業的影響認識不足。三是對新能源虛擬經濟認識的不足。

5我國發展新能源的對策

目前我國面臨著新的“能源革命”的考驗,我們的認識也需要從“新能源”向“新興能源”認識的轉變。要“開源”,更要“節流”,是對綠色認識的不斷深化。不斷增加新能源等可再生能源電力比重,是實現能源的低碳化和無碳化的重要途徑,也是增加能源來源的途徑;而對現有能源的清潔化處理以及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能耗)也相當于增加能源供給、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技術創新與知識產權、泡沫是新能源發展面臨的問題。發展新能源,必須擁有核心技術,技術創新,而進行技術創新就必然涉及到知識產權的保護。容易使新能源有泡沫的是能源危機和環境危機這個大背景,而去泡沫化的手段是政策的調整和行業的規模化和市場化。

任何一個國家不可能獨立承擔能源變革中出現的技術、資金等問題,合作很重要,但不宜寄希望于國外技術援助,要警惕我國低碳經濟發展不能成為國外低碳經濟的產業鏈末端。我們未來發展低碳經濟的出路在于,從國家和企業兩個層面進行技術創新和市場的培育。

5.1國家層面

5.1.1戰略定位。鑒于目前國內能源現狀,煤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仍將是我國的主要能源。因此,高度重視和加強高碳能源的低碳化,實現煤炭的高效潔凈利用是中國乃至世界可持續發展中回避不了、躲不開的客觀現實。綠色經濟或低碳經濟是以低碳排放為特征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它們的核心是低碳能源技術,其基礎是傳統的化石能源高效潔凈利用和可再生能源等新能源替代,即構建低碳型新能源體系。為了做好這些工作,還必須要明確新能源的概念、范疇,“對傳統能源進行技術變革,在占到相當份額的同時,能減少污染、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能源,如煤炭的高效潔凈利用、車用新型燃料”等都應叫做新能源,它們與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以及核能共同構成了低碳型新能源體系。目前我國應該積極推進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同時逐步推進風能、太陽能的市場份額,進而實現新型能源對高碳能源的替代。

5.1.2政策方面。(1)稅收政策:國家應考慮對提供清潔能源的企業實行增值稅減半甚至減免。特別是面對金融危機,國家應允許從事新能源開發和利用的企業在稅前提取風險準備金,可考慮對生產新能源產品的企業征收較低的關稅或給予免除、加大一系列激勵出口的稅收措施、加大對新能源企業所得稅的減免力度。(2)稅收和信貸政策:完善國家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專項貸款和貼息貸款,建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項目專項開發建設基金,資金來源于財政或對化石能源消耗征收的一定數額的碳稅。研究解決新能源企業的貸款擔保機制問題,進一步爭取外國政府和國際金融組織的優惠貸款、國外贈款和國際組織的援助基金和投資。(3)價格政策:主要研究光伏發電價格政策。 研究國外的上網電價體系,在條件合適的時候,也可以采取標準購電協議的形式來解決光伏并網發電上網的實際操作問題。(4)補貼政策:國家應考慮采取多種形式的補貼政策。如對投資直接補貼或提供貼息貸款,根據新能源產品產量進行直接補貼等。補貼政策的資金需求可通過建立新能源發展基金來解決。

5.2企業層面

5.2.1加大自主創新。加大對新能源關鍵技術自主創新的支持力度。能源問題的關鍵就是能源科技問題。世界各地的經驗表明,政府對于新能源企業自主創新的支持力度,直接決定了新能源的發展狀況。另一方面要與現有國內外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合作,進一步加大橫向聯合的力度,以便形成合力,促進新能源技術的盡快產業化。

5.2.2加大產業集群。發展新能源產業,技術是關鍵,規模也是關鍵。目前國內很多新能源企業不乏先進技術和設備,但企業規模普遍較小,產業集群不夠成熟,在市場中缺乏規模競爭優勢。目前,國內外在新能源領域的投入非常大,企業要根據市場情況迅速擴大產業規模,完善新能源產業集群,搶占國內、國際新能源產品和設備市場。

5.2.3加大示范力度。通過實施新能源示范工程,使綠色能源在某些地區率先得到推廣,并產生聚集和示范效應,進而實現產業規模化、集中化發展。

5.2.4產學研結合、國際間相互合作。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的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大與國外專業研發機構和專業生產企業的合作力度,積極與國外制造廠商和研發機構合作興辦研發中心積極實施國際化發展戰略,打造國際化的品牌,擴大產品的國際市場份額 。

參考文獻:

[1] 崔奕,郝壽義,王銀平.低碳經濟引發的可再生能源思考.生態經濟.2010(05).

[2] 李鳳鳴,趙小娟,馬賽.低碳經濟與新能源.國際農業工程大會論文集.2010.

[3] 石軍,賈書娣.從我國能源結構存在的問題探索新能源發展對策.

[4] 吳疆.發展新能源:三思而后行.高科技與產業化.2010(01).

篇(7)

關鍵詞:電子商務;低碳城市;灰色關聯

中圖分類號:F29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6年11月2日

一、引言

電子商務是信息化時代依托于互聯網發展起來的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它使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以完成各種商務交易活動,不僅擴大交易范圍、提高交易效率,而且有助于減少各種中間環節所帶來的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據阿里巴巴研究中心報告表明,2009年通過淘寶網平臺所進行的電子商務交易額相對于等值的傳統交易模式減少CO2排放量212.3~261.3萬噸,因此有別于傳統商業模式,電子商務是符合低碳經濟理念的節能型商務模式。特別是對網絡設施發達人口稠密的大中城市,電子商務已逐漸成為促進低碳城市建設的有效途徑之一。

目前,學術界圍繞電子商務與低碳城市各自為主題的研究文獻層出不窮,但將二者聯系起來,探討電子商務對低碳城市發展影響的文獻則相對較少。張世忠(2010)分析了電子商務應用在低碳城市建設中所發揮的節能減排、助力循環經濟方面的積極作用。董軼群和查東東(2010)闡釋了電子商務對促進低碳城市發展的內在機理。于帥(2012)、尹德安(2014)則在肯定電子商務對城市低碳經濟發展積極作用的同時,指出了當前與其配套的線下物流管理粗放導致的冗余環節增加、包裝耗材增長過快,循環利用效率低等負面效應。在實證研究方面,目前國內較為系統反映電子商務對低碳經濟影響的報告來自2011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與阿里巴巴集團合作的《電子商務的環境影響報告》,該報告首次對我國電子商務活動所帶來的節能降耗等積極環境影響效應作出了實際測算。而具體到城市層面,雖然目前有不少學者對國內一些城市應用電子商務發展低碳經濟的具體案例和經驗進行了總結和肯定,但是大多缺乏實際數據的系統研究與佐證。

二、研究方法與指標選擇

(一)研究方法。作為灰色系統理論的重要內容,灰色關聯方法可以根據不同系統因素之間發展態勢的相似或相異程度來判斷彼此間關聯和影響的程度。其主要計算過程如下:

1、確定參考數據列和比較數據列。選擇作為母序列的參考數據列,即反映上海低碳城市發展水平的指標數列,記為Yi=(yi(1),…yi(n));接著確定作為影響因素的比較子數列,這里應為反映上海電子商務發展水平的指數數列,記為Xj=(xj(1),…xj(n))。并采用初值法對指標數列進行無量綱化處理,并計算絕對差值數列:Y'i-X'j。

2、計算灰色關聯系數和關聯度:

其中,max和min分別代表差值序列的極大值和極小值,p為分辨系數,取值0.5。若灰色關聯度r >0.6,則認為兩序列存在顯著關聯影響。

(二)指標選擇。城市電子商務發展涵蓋多方面內容,考慮到指標綜合性和數據可得性,參照學者劉躍等(2009)的方法,分別從電子商務交易發展水平、電子商務基礎設施水平以及電子商務人力資本水平三方面采用層次分析法加權得到上海電子商務發展指數。數據來源于相應年份的上海統計年鑒和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在衡量城市低碳經濟發展水平方面,選擇直接反映單位CO2排放效益的碳生產率(GDP/CO2)作為母序列核心指標,考慮到電力在電子商務與上海能源消費中所占比重,將消耗電力產生的CO2間接排放量也包括在內,數據取自相應年份的《中國能源統計年鑒》。為較全面反映上海低碳城市發展狀況,除了作為核心指標的碳生產率(Y1)外,還分別選擇了能源利用率(Y2)、人均碳消費量(Y3)以及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Y4)和城市空氣環境優良率(Y5)等分別代表低碳生產、消費和環境的相關指標作為母序列的補充。

三、實證分析

近年來,上海在創建國家級電子商務示范城市過程中取得了長足發展,其電子商務交易額由2004年的743億元一路攀升到2014年的13,549億元,GDP占比達到57.5%,而綜合體現城市電子商務發展水平的電子商務指數也由2004年的0.574提高到2014年的1.926。與此同時,作為國家發改委首批確定的國家級低碳試點城市,上海近年來圍繞經濟轉型,加大信息高科技投入,包括互聯網電子商務在內的各種低碳環保技術正在創造性的改變城市生產、生活和公共服務模式,引領城市低碳經濟的發展。2014年上海碳生產率超過1萬元/噸,GDP能耗降幅居全國第一位。(表1)

表2顯示了2004~2014年電子商務影響上海低碳經濟發展的灰色關聯度計算結果。為便于在整個社會經濟系統環境下考察電子商務發展對低碳城市的影響程度,除了電子商務發展指數(X1)外,還增加了包括人均GDP(X2)、第三產業產值比重(X3)、人均研發經費支出(X4)以及城市化水平(X5)作為比較指標數列。從實證結果可以看出,上海電子商務、人均GDP、產業結構、科技進步和城市化水平與反映城市低碳水平各指標序列(Yi)的灰色關聯度均都超過了0.6,關聯關系顯著。從其排序來看:X3>X2>X1>X5>X4,即上海電子商務與低碳城市發展的關聯度居中,弱于經濟增長和產業結構的關聯影響。再從反映低碳城市發展的各分項指標來看,電子商務指數與代表上海低碳生產水平的Y1和Y2的灰色關聯度分別為0.715和0.653,關聯度較強;而與代表低碳消費水平的Y3以及低碳環境水平的Y4和Y5的關聯度數值均在0.60~0.65之間,關聯度處于中等水平。

四、結論及建議

通過實證分析,結果表明電子商務與上海低碳城市發展之間存在顯著關聯,電子商務確實對上海低碳城市水平的提升發揮著較為重要的影響效應。從總體來看,電子商務與上海低碳城市的灰色關聯度均值接近0.65的中強度水平,但其對反映低碳城市發展不同層面指標的影響并不均衡,即目前上海電子商務發展對低碳生產的積極影響超過了對低碳消費和低碳環境的影響,這與目前上海電子商務發展中仍以制造業企業間B2B交易占主導地位的發展結構密切相關,同時也與物流企業針對B2C與C2C小批量、多品種、多批次配送全程科學規劃不足,忽視低碳環保要求有關。

借鑒上海經驗,各城市在推動低碳城市建設過程中應充分發揮新型電子商務服務模式的積極作用。首先,政府部門應重視政策規劃和資金技術支持,鼓勵和推廣各種有利于低碳化發展的電子商務創新成果和模式在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務中的廣泛應用,同時還要切實完善城市電子商務物流配送體系的規劃建設;其次,加強電子商務相關行業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和環保意識,特別是將低碳環保指標納入城市物流配送企業考核和評價體系,推動企業利用大數據和云計算等先進技術進行綠色物流規劃;另外,在消費者層面,也應通過教育和宣傳,樹立“低碳消費”理念,鼓勵采取新型電子商務交易模式所帶來的低碳生活方式,如減少傳統消費模式帶來的交通出行能源消耗與污染,同時提倡對由電子商務發展產生的更多物流運輸包裝及廢棄物等的節約和回收利用。

主要參考文獻:

[1]劉躍,王文慶.區域電子商務發展指數的重構與實證分析[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9.7.

[2]董軼群,查冬冬.信息化和低碳化技術引領下的城市未來[C].2010年城市發展與規劃國際大會論文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乱肉视频免费大全合集| 日本不卡三区| 午夜成人无码福利免费视频| 熟女俱乐部五十路六十路av| 日本无遮挡边做边爱边摸| 无套内谢孕妇毛片免费看|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综合|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下载| 虎白女粉嫩尤物福利视频| 69久久夜色精品国产69| 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视频国产4| 一本一道人人妻人人妻αv| 中文字幕人成乱码熟女| 日本动漫瀑乳h动漫啪啪免费 | 一本加勒比hezyo无码资源网| 亚洲成在人线av|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成人| 中文字幕日本最新乱码视频|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在线观看免费视频软件| 国产偷亚洲偷欧美偷精品|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少妇| 真人性囗交视频| 真人无码国产作爱免费视频| 欧美牲交黑粗硬大| 欧美人与禽2o2o性论交|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 老色鬼永久精品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99精品免费观看| 把腿张开看老子臊烂你免费| 美丽人妻在夫前被黑人| 国产精品无码av天天爽|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久网|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99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v亚洲v天堂a无码| 人妻仑乱a级毛片免费看|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乱妇高清无乱码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