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二年級語文上冊總結

二年級語文上冊總結精品(七篇)

時間:2023-03-14 15:13:0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二年級語文上冊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二年級語文上冊總結

篇(1)

一、積極聽課,認真備課,善于反思

聽課,不僅開闊了思路,也為備課過程積累了豐富的素材。本學期,我聽課共二十幾節課,每聽一節課,我都會認真地做好記錄并積極地思考,在別人的課堂中汲取到了精華,從而彌補自己教學工作中的缺失,同時在思考中也讓自己的教學觀點得以更高的提升。

關于認真備課,本冊書中的每一課每一個教學環節我都是精心地分析、準備,從而再到課堂上給學生來講授,在我的意識里,我覺得只要是自己能努力去做好的,就一定要竭盡全力地做,能夠在課堂中讓孩子們獲取更多的知識,是作為一名教師最大的快樂與成就。二年級仍然還是重點,每節課我都嚴格要求孩子們做好生詞卡片,并在家里做好充分預習,在課堂上檢查每個學生都必須要過關,同時在指導認讀的過程中,我也會花大量的時間在課堂教給學生識記生字的方法,讓孩子們牢記每一個生字。在寫字教學中,我更是嚴格要求自己、要求學生,經過我的細心指導和嚴格要求,學生在一天天地進步,很多孩子的鉛筆字寫得是工整清晰。

二、多種方式,充分調動學習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才能擁有學習的動力和積極性。為了讓孩子們更喜歡語文,我要想辦法豐富語文課,豐富語文課堂的學習。另外,我還將語文課堂融進孩子的童真童趣中,每當學到了適合角色表演的課文,我都充分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來進行表演,孩子們在家長的協助下做了很多精美的頭飾,孩子們喜歡表演,樂于表演,在本學期中《酸的和甜的》、《小柳樹和小棗樹》、《紙船和風箏》等童話故事,我均讓孩子們進行了表演,而孩子們的表現也相當出色,真正地投入到了課文的角色中。

三、注重平時的積累

本學期我繼續讓孩子們堅持“每日一積累”主要還是做到形式多樣的積累,這學期孩子們在積累內容上,興趣上較上學期均有了明顯的提升,好詞好句,成語、諺語、歇后語、名人名言等等,內容多樣,在積累的同時,孩子們還能將意思說出來,諸如:成語,學生在理解意思的同時,還能進行恰當地造句,再如:名人名言,學生能知其大意,還能結合自己親身實際談出深刻的體會來,記得教研教研員來聽課,在課前我讓孩子進了“課前積累”,孩子的多樣積累內容及出色表現,收到了較好的效果,我將這項課外積累堅持下去。現在我班孩子之所以在寫作及回答問題時表達能力有一定的基礎,這也與平時的積累有著緊密的關系。

四、耐心輔導用心測評

1.耐心輔導

對于學困生,我是給愛心,講方法。使他們不斷進步。如我班陳代意、譚熏雨、陳歡、莫時仁、韋森林、符男凱等同學的語文成績差,又十分懶惰而貪玩,常不完成家庭作業,還拖欠課堂作業。對此我經常與他們交心談心,鼓勵他們,常看到他們的閃光點,哪怕只是點滴進步,我都給予一個“優”加以贊許,讓他們找會自信,找到學習的樂趣。除此,我還采取家訪和電話聯系,通過家庭和學校共同輔導,使這些學生有較大的進步。

2.用心測評

每學完一組課文,我都指導學生認真復習,鞏固所學的知識,然后對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進行檢測,最后講評,對知識查漏補缺,使學生對知識融會貫通,舉一反三。

篇(2)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把課程評價觀的轉變作為重要樞紐。《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提出,要建立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但國內此領域的理論研究多于應用研究。國家也出臺了一些綱領性、指導性的政策,但尚沒有統領全國、可操作的具體實施方案,缺乏具體的可操作的評價指標體系,致使提出的評價理念顯得理想而空泛。湖南省湘潭市和平小學(以下簡稱“我校”)就是探索基于學科素養的全方位、過程化、綜合性、客觀性的評價方式,在關注學生學業結果的同時重視學習過程,關注學業水平提高的同時關注日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情感和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增強學習興趣,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和考試負擔,讓“樂學”與“樂考”代替傳統的教學與評價方式,實現以評促教、以評促學。

二、“樂學”“樂考”學業評價方式的實踐與探索

由于新課程評價倡導“立足過程,促進發展”的發展性評價,考試改革無論從其功能和價值上,還是考試內容、方式以及對考試結果的處理方面,也都應體現相同的評價理念和工作思路。所以,我校的學業評價方式改革體系,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學生學業日常評價(此部分占學科學業評價的20%),評價貫穿在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并將“樂”的理念更好地滲透到日常的教學活動與階段性的評價中,注重整體的過程性評價,建立過程性評價流程,把好常態質量關與單元驗收關,使評價日常化、教學導向化。第二部分為學生學業展示活動(此部分占學科學業評價的80%)。

我校在課程“變軌”、課堂“變樣”的基礎上,將評價“變式”,期考“變臉”,改變了過去憑試卷、用分數評價學生的模式,通過各種生動形象的小測試、小演講、小展示、小表演、小模擬來綜合考查學生的學科素養及綜合素質。

“樂學”“樂考”學業評價方式有以下特點:

1. 趣味性――讓孩子們樂學樂考

期末考試的日子,小學生們一般是端坐在教室內“沙沙”作答。可是,我校期考的情景卻讓人耳目一新。在一個個星光小舞臺上,考場被布置成溫馨的“快樂游園會”和“開心游樂場”,考題變成了一張張富有童趣的卡片,考分被不同數量的星星所取代……一、二年級的小學生們在“游園”中不知不覺就完成了考試。

一年級語文“拼音大觀園”,孩子們興致盎然地挑選著、采摘著……原來,這些形狀各異的漂亮卡片就是拼音題卡,根據題卡上的“通關密碼”到相應的評委老師處辨識手中的內容,完成拼音的考查,就能通關。“小小演說家”活動室,則變成了幾個小小的舞臺,孩子們自信、大方地進行著口語表達,儼然一個個小小的“超級演說家”!而一年級數學“開心摸一摸”的活動現場,更是熱鬧非凡!原來這里是“數學活動:認識球體、圓柱體、正方體、長方體”,每一次的“摸一摸”都讓孩子充滿著無限的好奇與美好的想象!而在“快樂走迷宮”的活動室里,只見孩子們在墊子鋪成的迷宮上忽左忽右,靈活跳躍,這哪是在進行學業測試,分明就是在參加一個有趣的游戲呀!

兩個小時的時間,孩子們通過這樣一個個益智類的活動,或游戲、或闖關、或挑戰、或交流……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充分展示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綜合素養。孩子們手中單一的成績單變成了一張張漂亮的匯報單,呆板的分數變成了一顆顆小星星,除此以外,很多孩子身上還貼滿了“拼音高手”“詞句達人”“誦讀明星”等各種獎勵章,那份自豪與喜悅就甭提了!孩子們津津樂道:“這樣的考試真有趣!”“這樣的考試很好玩!”“真想再玩一次!”

2. 自主性――發揮孩子的個性與特長

改變了學校利用同一張試卷統一進行測試的現象,淡化考分評價,注重能力考核,鼓勵學生在喜聞樂見的活動中鞏固知識,按照個人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考試模式,發揮特長,展示個性。

一年級語文上冊的“詞句跳跳棋”:學生通過擲骰子決定題目內容,骰子停下來的時候正面是幾,就走幾格,接著完成所在方格的測試內容。“美文轉轉樂”:學生通過轉轉盤選定要考查的題目序號,依據序號拿取題卡。二年級語文上冊的“書香誦讀園”:學生通過投擲磁鐵飛鏢(鏢頭為小磁鐵,不具危險性),根據環數抽取題卡號(環數取整數)。二年級數學上冊的“度量新世界:要求學生選用合適的度量工具(尺、米尺、皮尺)度量或估測物體的長度(物體由學生抽取),建立1米和1厘米的概念。二年級數學下冊的“生活小超市”:學生在三個情境處模擬超市選物、稱重、裝物,完成指定任務,感受、認識克與千克,并能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和計算。

孩子們通過采摘“水果”、轉轉盤、擲骰子、選購物品等形式,自主選擇考題和考試模式。或聽、或說、或讀、或寫、或背、或演、或畫、或量、或算、或拼來完成學科的考試,這樣,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也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特長得到充分展示,從而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3. 綜合性――全面考查學生的學科素養和綜合素質

(1)考試內容的多維化,加強了與社會實際和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系,重視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傳統的考試多以答案唯一的記憶性、技巧性或速度性內容為主。但學生能夠背誦的概念、公式,并不等于學生真正理解并能正確應用,所以要多考一些與生活實際問題相關的、能體現綜合應用的、需要創新思維的內容。如:二年級數學上冊的“明星照相館”,就是要求學生辨認不同位置看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用排列與組合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又如數學的“智慧新時空”“時間小主人”、語文的“趣味故事園”“快樂識字園”都較好地體現了這種理念。

(2)考試方式的多樣化,變單純的知識評價為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一體的全面評價。倡導給予多次機會、綜合應用多種方法,打破唯紙筆測驗的傳統做法。如書面測試、口語交際、演講、制作作品、特長或任務表演、情景測驗等。考試還可分類、分項進行,如一、二年級的語文、數學考試分別設置為五個闖關環節和五個游園活動,每個關卡和游園項目都以玩游戲的方式,讓學生去體驗完成。這些關卡和游園項目的設置不僅富有趣味性,而且能夠較為準確地考查學生的聽、說、讀、寫以及運算、推理、空間感知、幾何直觀、數據分析等學科素養和綜合素質。靈活多樣的考試方式,同樣體現了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發展的需要,單是如何適應和參加這種開放、動態的考試方式就對學生提出了超出“知識和技能”范疇的其他素質的要求 。

(3)考試結果的多效化,考試和其他評價方法一樣,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因此,對考試的結果應加強分析指導,重在為學生提供建設性的改進意見,而不應成為給學生“加壓”的手段。所以應根據考試的目的,靈活選擇考試結果的處理方式。淡化分數評價,注重能力考核,在關注學業成績的同時,還要關注個體發展的其他方面,如積極的學習態度、創新精神、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等,從考查學生學到了什么,到對學生是否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合作、學會做人等進行全面考查和綜合評價。如語文的“書寫小能手”“小小書法家”“筆韻書法園”對學生的書寫情況進行全面評價:書寫的正確、書寫的美觀、書寫的姿勢。所以,“樂考”形式下的考試結果是多效化的。

三、總結與反思

(1)這種與以往完全不同的評價方式,能否取得預期效果?還有哪些難題待破解?“樂考”不只是減負,更是教學評價方式的進步。我們怎樣建立孩子的成長檔案,對學生進行全程的跟蹤,真正做到關注孩子的未來?

(2)如何落實過程性與階段性評價?考試形式的變化,將倒逼教學過程的改革與教學理念的提升。未來,如何將“樂”的理念,更好地滲透到日常的教學活動與階段性的評價中,仍是一個難度系數很高的“技術活兒”。服務于教育診斷、服務于教學改進的評價與測量工作,還有進一步做好的空間。

(3)如何實現“樂學”“樂考”科學化和合理化的可持續推廣?評價方式改革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決不是推行一兩種新的評價方法就可以大功告成的,如何運用可操作的科學手段,通過系統收集有關教學的信息,結合教學活動的過程和結果做出價值上的判斷,以實現“樂學”“樂考”科學化和合理化的可持續推廣,還有待進一步探索。

篇(3)

人教版低段教材中出現了16篇識字類課文,這些識字類課文具有明確的識字任務,文本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具有很強的語言學習價值。如何立足于低段的教學重點與學生情況,真正發揮這一類課文存在的價值,達到最終識字的目的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一、識字課文的特點

識字課文顧名思義是以“識字”為中心的課文。圍繞這一中心目標,適應低段學生形象思維優越、對兒歌富有興趣的特點,識字課文大多形式活潑,富有童趣。

1.識字為目標,文本為嫁衣

在一年級下冊《識字四》中,我們不難發現帶“蟲”字旁的字占據了課文大半的篇幅,而這些生字并沒有以單獨的字出現,而是隱藏在小動物的名字里,富有生趣。在教學中,“蜻蜓、蝴蝶、蚯蚓、螞蟻、蝌蚪、蜘蛛”的名字便成為了良好的識字載體,激發起低段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不用死記硬背,就可以識記這些靈動的名字。

2.篇幅精悍,內容豐富

識字課文較短的不滿幾十字,較長的也不過百字,篇幅均短小精悍,便于學生記憶背誦。但仔細閱讀這些識字課文,卻不難發現它們雖然“身材嬌小”,但卻“五臟俱全”。有介紹自然動物知識的,有介紹識字方法的,有傳承中華文化的,還有傳播環保意識的……這些內容貼近生活,創設了容易激發低段學生興趣的情景,容易引發學生的情感體驗。

3.語言生動,富有韻律

在上面《識字四》文中,我們發現全篇貫穿“二二三”的節奏,讀來有滋有味,十分順口。再觀察句子的結構,均是由“一種昆蟲或是動物+地點+事件”組成的,這樣的表達使整篇課文的停頓統一,節奏感一致,易于學生掌握。例如二年級上冊《識字七》是一首節奏感極強的拍手歌,運用了“你拍一,我拍一”的歡快節奏,讓學生像課間念童謠一樣,在快樂的朗讀里進入到了文本的情境中來。

二、識字課文的價值取向

《新課程標準(2011版)》中指出:“喜歡學習漢字,學習獨立識字。”也就是說,在低段的語文學習中,學生的識字更多地應當指向于習得識字方法,并能運用這些方法來識字。

(一)追根溯源,扎牢根基――識字課文的識字性

識字課文其存在于低段語文教材中的主要任務是幫助低段學生識字。根據這一核心的目標,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應當將識字的教學任務放在教學目標的首位。圍繞“如何幫助學生有效識字”“如何獨立識字”“如何掌握識字方法”等問題進行教學設計,對文本的情境加以合理的運用,真正實現識字課文存在的價值。

(二)相輔相成,感悟內涵――識字課文的語用性

從識字課文眾多的類型中不難發現,識字課文除了具有很強的識字性質之外,還蘊藏著許多的語用點。執教一年級下冊《識字三》,我將目光聚焦到了詞語的理解上。首先通過春天百花盛開的圖片讓學生直觀地感受萬紫千紅的美。接著對“萬紫千紅”一詞進行了深入地理解,讓小朋友找出表示顏色相對的字:紫、紅,再找出數量相對的字:萬、千,將“對子”的概念滲透到了詞語的構造中,讓學生發現原來在詞語中也存在著相對應的關系。在識字課文中,曾多次出現對子歌,也有類似三字經、諺語式的文本,這些形式多樣的文本所帶的語用點豐富精彩,應當成為識字課堂上有效的資源。

(三)內化情感,培養興趣――識字課文的文化性

不少識字課文中都提到了中國的傳統美德,例如尊敬長輩,團結他人等。也有一些識字課文講述了中國人民五千年來的智慧,例如一支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難折斷等。另一方面,這些識字課文也教了學生不少自然知識,拓寬了學生的眼界。這些帶有濃重文化的情感與精神當然不能被舍棄。所以,教師在教學中不可一味只著眼于語文性質的學習,也要兼顧這樣的文化傳承。

三、識字課文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體驗:掌握識字方式,擴大識字容量

1.看插圖,巧識字

插圖是低段教材中重要的學習資源,識字類課文也不例外。例如教師在執教一年級上冊《操場上》一課時,出示了課文的插圖,并設計了以下的教學環節:師出示句式:__________在操場上_____________,再增加難度:下課了,小朋友們有的在_____,有的在_____,還有的_______。教師針對課文中出現的詞串設計了兩個問題,幫助學生正確地朗讀詞語。在這里,學生對認讀的詞語進行了二次運用。在反復的運用中,學生已經將課文中的詞語記住了。

2.玩游戲,趣認字

低段學生上課時注意力容易分散,也容易疲憊,所以在課堂上不可缺少一些喚起他們興趣的小游戲。如在教學一年級下冊《識字四》時,老師請學生一邊讀兒歌,一邊配合著做動作:蜻蜓翅膀飛呀飛,后面跟著小蝴蝶,小蝴蝶低頭看,看見螞蟻和蚯蚓,還有蝌蚪和蜘蛛,它們都是好朋友,好朋友!在讀兒歌、做動作中,一來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二來還復習前半節課所學的小動物們的名字,可謂一舉兩得。

3.想方法,會識字

低段的學生在不斷地識字學習中,接受到了許多的識字方法,如“會意識字法”“拆字識字法”“奇特聯想法”等,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懂得教給學生方法,也要幫助學生及時總結學過的識字方法,便于學生在以后的識字中善于運用方法,減少識字的難度。

(二)朗讀:感受文字之美,感染語文之麗

思維科學研究成果告訴我們:人的大腦擁有對韻文、韻語善于記憶的特征。同樣,對于處于語文學習第一學段的學生而言,誦讀是識字學習不可或缺的一種方法。二年級上冊《識字七》是一首節奏感明顯強烈的拍手歌,首先用范讀引導學生發現這篇課文是押韻的,讀它的時候要像拍球一樣有彈性。接著讓學生用多層次地讀:齊讀、男女生對讀、師生配合讀,在讀中感受文本獨特的表達方式。而在背誦的過程中,教師則不斷引著孩子們讀出彈性,讀好韻腳和句中的重音。在瑯瑯的書聲中,老師領著孩子們用心靈擁抱語言,并在體驗語言的節奏感和音韻美的同時培養了他們的語感。

(三)拓展:激揚識字興趣,培養主動識字意識

識字教學要培養學生的語文特殊能力,還要培養學生的一般能力,就是觀察、思維、想象能力,這是一種大語文觀。

1.在識字過程中不斷引導觀察和發現

中國的漢字是獨特的象形文字,由漢字組成的詞語更具有深刻的意義。執教人教版二年級上冊《識字八》時,先讓學生觀察課文中的八個詞語,說一說發現了什么?起初,學生只能說出這些詞語都是成語,或是都由四個字組成等簡單的觀察結果。接著,便領著學生一遍一遍地朗讀這些詞語,學生慢慢地發現了這些詞語包含著人的名字,都是神話故事,最后能說出都是動詞。這是需要仔細觀察之后才能發現的特點。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在朗讀和理解文本,更是在養成一種多觀察、多思考的良好習慣。

2.在識字過程中啟發思考與想象

篇(4)

閱讀是學生獲得知識的基本途徑,同時也是學生提高語文綜合素養的重要措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只有多鼓勵學生閱讀才能夠讓學生自己學會體會與運用語言文字。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堅持在閱讀教學中使用意讀、示讀、筆讀、群讀、擴讀這五種閱讀方法,希望處于成長關鍵階段的小學生能夠在語文課堂中真正成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主體,并讓他們的想象力在閱讀中得到激發與飛揚。

一、意“讀”―“五讀”的定勢環節

這里的意“讀”當然不是指讓學生根據文本讀出里面的含義,而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動用自己的意念對文本材料進行閱讀,并運用樸素的語言對文本的具體內容進行預先猜測,進而體會出文本內容、形式、風格的大致輪廓。

1.憶“讀”

所謂憶“讀”,就是指導學生在閱讀新文本時通過一定的聯想和回憶,讓以往閱讀過的舊文本材料在頭腦中重現,進而采用溫故而知新的方式來將新舊知識聯系在一起,這一教學過程有助于強化舊知識對新知識的同化功能。

2.猜“讀”

所謂猜“讀”,就是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充分調動自己的想象力,對教師所提供的課前材料進行加工改造。傳統的閱讀教學是學生通過“先讀后想”來被動接受知識,而猜“讀”則有利于學生通過“先想后讀”來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以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的《借生日》這篇文本的閱讀教學為例,教師在課前資料中列出的供學生意“讀”的問題如下:

(1)《借生日》中善良可愛的小云會讓你聯想到我們之前所閱讀過的文本中的哪個人物?(《平平搭積木》里想要為窮人搭很多房子的平平)

(2)在日常生活中你遇到過哪些類似的善良的人和感人的事跡?(每天早起清掃街道的環衛工人、細心照顧我們的父母……)

(3)猜一猜課文中的小云為什么要將生日借給媽媽?(心疼媽媽、感恩媽媽……)

在上述問題中,(1)和(2)屬于憶“讀”,其主要目的在于讓學生將之前課程中所學習到的知識及感悟遷移到新知識新文本的學習中;(3)則屬于猜“讀”,其主要目的在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閱讀欲望,如此一來,學生才能在正式課堂中保持積極高漲的情緒,課堂教學效率才能得到切實提高。

二、示“讀”―“五讀”的定向環節

學生拿到閱讀文本之后,教師先讓學生閱讀文本中的“提示”或“重點”的教學方法就是示“讀”。相較于意“讀”的定勢作用來說,示“讀”更加傾向于在調動個人主觀想象的基礎上,將學生的心理活動集中指向既定的認知對象,并通過排除文本中的無關干擾對學生的閱讀行為加以規范。以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植物媽媽有辦法》一文的閱讀教學為例,教師給出的閱讀重點是“蒲公英”“蒼耳”“豌豆”這三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式、擬人手法的應用,教學目標則是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學會觀察神秘多彩的自然界。這樣的教學設計不僅能夠讓學生進行更加有針對性的閱讀,同時還可以幫助教師有側重點地展開課堂教學。

三、筆“讀”―“五讀”的感悟環節

1.認讀性筆“讀”

小學低年級學生由于認知水平不高的原因,在閱讀過程中會遇到大量難識記的生字詞,教師可針對此問題采用認讀性筆“讀”的閱讀方法,即通過正音、辨形、解義等手段幫助學生更好地辨識難字生詞。以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藍色的樹葉》中的“皺、吐、注”等生字學習為例,為了加強學生記憶,教師可引導學生返回原文尋找并標注這些生字的具體用法,如“皺起眉頭”“吞吞吐吐地說”“你要注意”等,學生的理解與記憶將會得到進一步加深。

2.理解性筆“讀”

理解性筆“讀”是筆“讀”中的核心級次,學生須通過這一階段的閱讀對文本的段落層次進行劃分,掌握文本的大意內容并標注出自己喜歡的詞句或存在疑問的部分。由于小學低年級學生還沒有形成一定水平的理解能力,教師不應將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出現的錯誤視為大忌,甚至對學生冷嘲熱諷,而應給予學生適當修正錯誤進而獲取更豐富體悟的機會。

四、群“讀”―“五讀”的徹悟環節

教師通過組織一定的群體活動,讓師生、生生彼此之間通過交流寫作來共同深入閱讀,進而達到解除學生疑惑的目的。群“讀”的基本程序如下:

(1)學生通過閱讀文本提出疑問,師生通過協作活動解決問題。

(2)教師提出與文本相關的問題,學生獨立解決或生生交流協作解決。

閱讀與答疑工作完成之后,學生和教師都須對本閱讀科學進行總結。以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畫家和牧童》為例,有一位學生提出了這樣的問題:“為什么故事中的商人和教書先生都沒有看出畫家畫錯了?”教師將這一疑問打在了投影儀上,并挑選學生與自己一起用演話劇的形式重現故事情節。在熱烈的課堂氣氛中,師生針對這一疑問進行了熱烈的討論。生1回答:“這些圍觀的人與畫家一樣,根本沒有仔細觀察過斗牛。”教師對生1的回答表示贊同:“有道理,這些商人和教師先生因為社會地位的原因一定不像牧童那樣具有較為細致的觀察能力與生活體驗,但會不會還存在別的原因呢?大家結合畫家的地位再仔細想想。”生2答:“戴嵩是唐朝著名的畫家,這些群眾就算看出了他畫中的錯誤也不敢講出來。”生2的回答超出了其他學生的預料,教師帶領其他學生為其精彩回答鼓掌。這一教學實例表明,群“讀”有助于學生認識上的飛躍與升華。

五、擴“讀”―“五讀”的遷移環節

為了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開拓學生的視野,語文教師須采取措施擴展學生語文閱讀的范圍,即本章節所提出的擴“讀”策略,其具體內容如下:

1.比較性擴“讀”

比較性擴“讀”就是教師選取與本閱讀文本在同一單元內的已學課文或課內外其他閱讀材料,讓學生在比較閱讀中發現兩者之間的異同,在發現閱讀規律的基礎上完善自己的認知。

2.相似性擴“讀”

選擇同一類型、同一特點的文本材料在學生復習知識、觸類旁通等方面十分有效。

3.相關性擴“讀”

擴“讀”是對閱讀文本本身的一種認知超越,學生借助這一教學手段不僅僅有利于知識經驗的概括與總結,還可以實現情境的遷移,學生的思維能力、語感能力乃至語文綜合素養的發展都會在這一過程中得到提升與發展。以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我不能失信》為例,為了切實促進學生知識面的擴大與視野的開拓,教師可適當向學生提供《華盛頓與櫻桃樹》《曾子殺豬》等古今中外與誠信有關的小故事。

筆者認為,緊扣意讀―示讀―筆讀―群讀―擴讀這五個環節進行閱讀教學,既能夠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與閱讀視野的拓展,還能夠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與思維能力,不失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一條可行之策。

參考文獻:

[1]馬英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D].延安:延安大學,2014.

[2]陸小平.關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幾點思考[J].中國教育學刊,2011,(S1):35―37.

篇(5)

一、在游戲中理解詞義

有一些詞語不一定都要給它們下定義,比如二年級語文上冊《梅蘭芳》,文中有“緊盯”一詞,如果教者直接說“緊盯”就是緊緊盯住看,那樣讓學生接受得很枯燥。有一位老師在教這個詞的時候,課前準備了一個能發紅色光的小電筒,課上她拿著電筒快速地移動使得那電筒的紅光一會兒向上,一會兒向下,一會兒向左,一會兒向右,讓學生的目光緊跟著紅色光點看。教者一邊飛快地移動電筒,一邊對學生說:“用你們的眼睛鎖住它,別看丟了。”就這樣學生也一邊看一邊說:“在那兒,又到這兒了,盯住了,盯住了。”如此簡單的表演,但是讓學生在一種輕松快樂的游戲中學會、理解了“緊盯”一詞。

二、運用貼畫理解詞義

我在教《蝸牛的獎杯》時,文中的“遙遙領先”一詞,對于二年級學生來說,理解比較困難。我想小學生對于畫面比較喜歡,于是在課前我就畫了課文中的蝴蝶、蜜蜂、蜻蜓,還有長著一對有力的翅膀的蝸牛。然后在課上,我一邊講“在一次飛行比賽中,蝴蝶、蜜蜂、蝸牛都參加了比賽,它們一起來到了起跑線上”,一邊把這些動物圖片放到了黑板上事先畫好的起跑線上。接著,我又說:“一聲槍令,它們都奮力地撲扇著翅膀向前飛去,可是,不一會兒,小蜜蜂落下了,累了。接著,知了也落下了,蜻蜓也落下了,但是,我們的運動健兒蝸牛卻好像一點兒也不覺得累,你們看它還在繼續快速地往前飛去,漸漸地越飛越遠,與蜻蜓、蜜蜂、知了間的距離也越來越遠了(我一邊說一邊不斷地移動圖片,讓蝸牛與其他動物間的距離越來越遠),此時的蝸牛就是‘遙遙領先’(學生異口同聲說出了)。”就這樣,學生在這種動感中理解了這個詞,這正符合了小學生的“愛動”心理,讓學生在動中集中自身的注意力。

三、運用電教手段理解詞義

在教學《臺灣的蝴蝶谷》一課時,一位老師就牢牢抓住了“色彩斑斕”“五彩繽紛”這兩個詞語,讓學生說出它們的意思都是表示顏色多而鮮艷,并找出一些意思接近可以替換的詞語。同時利用網絡上“色彩斑斕”“五彩繽紛”的圖片讓學生直觀感受,這樣一來不需要教師的過多講解,單憑這兩個詞語孩子就能想象出蝴蝶谷里的盛景。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孩子學習語文的最終目的就在于學會合理運用。而很多詞語是近義詞但卻不能夠在句子中交替使用。如果在平時的教學中沒有注意到詞語意義上的細微區別,孩子就不能正確合理地運用它們。

四、巧質疑,讓學生在談話中弄清詞義

在教《小動物過冬》一課時,我故意問學生:“你家中有哪些動物?”學生紛紛舉手說了雞、鴨、鵝、豬等。我又問:“你為什么說它們是動物?”學生說:“因為他們會叫。”我笑著問:“那蚯蚓不會叫,是不是動物呢?”學生說:“是的,會走會爬的都是動物。”我又問:“小鳥不會爬,但會飛,魚兒不會爬,但會游,它們是動物嗎?”學生說:“是的,它們會活動,能活動的就是動物。”我又問:“飛機會飛,汽車會走,那它們也是動物嗎?”學生愣住了,嘴里只說它們不是動物,卻說不出原因。我問:“汽車、飛機是自己會動嗎?”學生大聲說:“哦,它們自己不會活動,是人開動機器,它們才會動的。”這時,我說:“它們沒有生命,只有那種能自己活動的生物才叫動物。”在以上這個例子中,我課前查了資料,巧設疑問,讓學生經過思考、分析,最后得出知識。這要比硬塞來得深刻,但這種方法,要求教者課前預習充分,疑問設計巧妙,最后,教者還要加以總結。

五、在故事中理解詞義

一年級小朋友非常喜歡聽故事,記得拼音剛學完,就開始學漢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為了讓學生對詞語產生興趣,我出示了一些數字成語:七上八下,三心二意,十全十美,五湖四海……這些詞語我通過講故事讓他們去理解。比如在理解“三心二意”的時候我就講了《小貓釣魚》的故事,不需要太多的講解,學生就能從故事中的小貓的行為理解該詞語的意思,進而正確地運用該詞語,聯系到自身的學習行為,不能像小貓那樣“三心二意”!

篇(6)

【關鍵詞】分析法;低年級語文;教學方法

一、分析法的概述

分析法就是對教材進行一個整體的分析,將那些知識點有關聯的課文放在一起進行教學,這樣可以更加系統、更加方便的教學,知識點的統一也可以讓學生接受知識更加的迅速。

語文教材一般來說都是按照篇來進行教學的,而其要點就是語言的教學和文學知識的教學。語文教材中所包含的的內容不僅僅包含寓言、詩歌、美文,同時也還有自然科學等類別的,可以說內容是非常復雜的,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就應該將內容進行分析和分類,然后進行單元教育。在語文學習中常常都會用到分析法,因為文章思想內容需要分析、藝術價值也需要分析,分析法的有效應用對低年級語文教育來說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的。

二、分析法的有效應用

分析法于教師來說是非常方便的,其可以將復雜變得簡單,同時也可以將抽象變得具體,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常常利用分析法進行教學,而分析法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應用給低年級學生學習語文也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1.提高了學生的語言掌控能力

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語文的學習才剛剛開始,因此語言的學習也僅僅才開始,其對語言的掌控能力還是很弱的。就比如說蘇教版二年級下冊中有兩首古詩《春曉》《春雨》,前一首是孟浩然,后一首是杜甫,兩首詩都是寫春景的。學生在學習這兩首詩歌的時候可以將兩首放在一起學習,都是寫春,但是角度不同,因此寫出的景色和感情也都不一樣,這就需要對兩首詩進行分析,《春曉》中帶有一點傷感,而《春雨》顯得很怡然自得,同樣是寫春,感彩是不一樣的。學生通過分析法將這兩首詩歌進行分析,了解語言的豐富性,在學習形容詞的時候也利用分析法讓學生了解形容詞的語言特點,讓學生掌握這種語言的多變性,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對藝術的感知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時還提高了學生的語言掌控能力。

2.提高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學生不僅要學會感受藝術的美,更要學會運用,這就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有關。語文的課文都是前人優秀的作品,因此進行語文教學的時候是應該讓學生站在中間位置對文章進行分析和解剖,從而了解其特點,也可以對作品作者或者類似風格的文章進行了解和分析,知道文章的內容和文章與文章之間的不同,這就是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長期如此,學生不但可以感受語文的魅力,同時也可以從文章中收集自己需要吸收的知識。如蘇教版二年級上冊中的《狐貍與烏鴉》這篇文章,學生通過分析狐貍和烏鴉的所作所為來了解狐貍與烏鴉的性格特點,從而來說出誰對誰錯,學生對烏鴉和狐貍進行分析,了解狐貍的機智和烏鴉的不理智,從而得到教訓,提高其邏輯思維能力,保證其在以后的文章處理和為人處世中可以像狐貍一樣機智,不要像烏鴉一樣被奉承就得意忘形。

3.增加了多樣性的學習方法

現在是提倡素質教育的年代,因此對于教師傳授的知識一定是可以延伸的,而不是那些死記硬背的內容。也就是說教師交給學生的不僅是課文內容,同時還有好的學習方法,以便學生私下進行學習其他的內容。分析法在語文學習中的有效應用給語文學習帶來非常大的影響,其可以將一個不熟悉的文章通過分析分解成為自己接觸過的小知識點,這樣學習起來就非常的容易。如蘇教版一年級下冊中的《好爸爸》,這篇文章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講述爸爸的現狀,第二部分講述爸爸學習的內容,第三部分講述爸爸幫助主人翁。這篇文章比較的長,因此通過這樣的分析就可以一部分一部分的結合有效的其它常規內容去學習,這樣就可以輕松很多。

4.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的語文教學就是對文章進行總結歸納,用這個方法去教授語文的每一課會是學生對語文教學產生厭煩感,從而不愿意去學習。而分析法是全新的一種方法,讓學生改變以前的學習模式,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在學習的時候對文中的知識點進行拓展,讓其學到更多的知識,讓低年級的學生愛上學語文。

三、結語

分析法看似非常的平常,用途非常的廣,但是真正的要用好還是有一點點的難度的,因此在進行低年級語文教學的時候要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推廣,讓學生都學會用分析法去學習,這樣不僅能讓學生在日常學習中方便很多,同時還會讓其在自主學習的時候有學習超過自己年齡層一點的知識的能力。分析法對于學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因此學生也要積極的認真的學習此方法,讓其與其他的學習方法相融匯,提高對語文的學習能力,讓學生的語文成績和修養都成為優秀。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小學語文;看圖學文;課文插圖;學生素質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8-091-01

小學語文課本里的“看圖學文”,圖文相映,內容生動,是一種適合兒童特點,深受小學生歡迎的好教材。它富有情趣,易教易學,有利于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有利于學生學習觀察的方法,有利于學生訓練朗讀的能力,有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因此,教好“看圖學文”是培養學生素質的好途徑。就教學中的具體做法,談幾點淺見。

一、借助插圖,進行詞句教學

借助插圖進行字、詞、句的教學,是“看圖學文”的特點。圖畫不單是文字的說明,而且可以拓展兒童的想象,從指導看圖入手,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提問和提示,讓學生口述全圖大意,從而發展學生的語言。如教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課文《小山羊》一文時,請學生仔細看圖。回答下面問題:①圖上畫了哪些動物?它們長得怎樣?②小雞在吃什么?③小雞對小山羊說什么?小山羊怎么回答?讓學生在這樣的提問下,展開積極思維,尋找答案,明白圖意,進而讓學生口述全圖大意,這樣段落中的文字自然而然在學生腦子里形成。接著,再讓學生朗讀課文,一句一句地讀,在句中理解詞語,在段中理解句子。通過“請”字可以看出小雞和小山羊很友好,“謝謝你”一詞可以看出小山羊很有禮貌。然后讓學生用這兩個詞各說一句話或幾句話。這樣學生既看懂了圖意,理解了課文,又學會了字詞,也發展了語言。

二、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容

“看圖學文”是通過觀察圖畫,理解課文內容。因此,在教學中應始終把圖片和文字結合起來。如教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課文《秋天來了》,先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圖上畫的是什么季節?哪些地方可看出秋天的季節?按從上到下的觀察順序,認識到:天空是那么藍,那么;一群大雁往南飛;一片片樹葉從樹上落下來,這一秋天景象。這些都是秋天的特點。那么,課文又是怎樣寫好這些景色呢?請同學們分段朗讀,逐句理解,弄清為什么樹葉黃了會從樹上落下來,顯示了秋天的特點。天空的特點是那么,那么藍,大雁往南飛,一會兒排成個“人”字,一會兒排成一個“一”字,這是大雁飛行時的樣兒讓學生知道秋天到了,所以情不自禁地說:“啊!”這里表示“知道了”,“看出來了”。除了這些以外,秋天還有哪些特點呢?通過想象,學生紛紛發言:燕子飛到南方過冬;稻子成熟了;開了;根據學生回答的內容,用彩筆畫出簡筆畫來。這樣學生既看懂了圖意,理解了課文,同時在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方面也得到了很好的培養。

三、理解插圖,滲透思想教育

語言是人類重要的思想交流工具和思維工具,在小學進行語言文字教學訓練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甚為重要。

1、以圖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義務教育新教材插圖新穎,符合兒童年齡的特點,富有兒童情趣,對兒童有吸引力。根據這一特點,充分利用課文插圖與實際相結合,讓學生得到思想教育。教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課文《秋天到了》一文時,讓學生了解圖意后可提問“秋天到了,大地有什么變化?”“天空又有什么變化?”“這樣的景色美不美?”讓學生討論,使學生知道一年四季,不但春天很美,而且秋天也不遜色。從而激發小學生對秋天的熱愛,對大自然的熱愛。

2、抓住重點句啟發思考,教育學生做事不能純模仿。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課文《小貓種魚》是講小貓看到農民把玉米、花生的種子播到田里,到了秋天,收了很多的玉米、花生,它也把小魚種到田里,想到了秋天,也能收到很多小魚的故事。教學時要緊扣重點句子設問,讓學生思考,理解句子的含義。如教到最后一自然段時,可提問:①小貓看到農民把玉米和花生播到田里,它也把小魚種到田里,說明了什么?(小貓有向別人學習的思想)②它的想法能實現嗎?(不能)③為什么不能實現?(玉米和花生跟魚的生長條件不同,玉米和花生是植物,在泥土里生長;魚是動物,在水里才能養活)從而讓學生明白:向別人學習時要動腦筋,不能生搬硬套別人的做法。

3.扣緊重點詞語,進行文明禮貌的教育。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人人講文明禮貌是非常重要的,它能促進人們的互相溝通,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因此,語文教學在語言文字的訓練過程中,應選好“訓練”與“教育”的結合點,有機地進行思想教育。課文中有些詞語蘊含著很多的教育意義,講讀時,既要引導學生掌握本義,要重視理解這些詞在表達思想方面的作用。如《小山羊》一文中做“請”“謝謝”這兩個詞,是極為普通的日常生活中的文明禮貌用語。

總之,要充分利用“看圖說文”的教材特點,對兒童進行兩個素質的培養,為提高中華民族素質,為中國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中國打下扎實基礎。

參考文獻:

1精品論文doc[OL].互聯網-其它論文-道客巴巴.

2 三年級語文]公開課課件《月球之謎》[OL].互聯網-豆丁網.

3《燕子》說課稿 PDF[OL].互聯網-技術總結-道客巴巴.

4二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OL].互聯網-百度文庫.

5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小山羊》[OL].互聯網-[斐斐課件園].

6教學反思[OL].互聯網-百度文庫.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又污又爽又黄的网站| 国产精品免费av片在线观看| 国产情侣作爱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av日韩av激情亚洲| 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 青青青在线视频国产| 北条麻妃国产九九九精品视频| 日韩理论午夜无码| 国产成人无码网站|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高清视频| jizzjizz少妇亚洲水多|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2020青青|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18岁日韩内射颜射午夜久久成人| 男女激情爽爽爽免费视频| 狼狼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网| 在线日韩日本国产亚洲| 蜜桃视频无码区在线观看| 国产真人无遮挡作爱免费视频| 天天狠天天透天干天天怕∴| 99久久99久久精品国产片果冻|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农村| 亚洲日韩成人av无码网站|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网站| 综合三区后入内射国产馆| 人妻体体内射精一区二区|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 动漫av纯肉无码av在线播放| 内射欧美老妇wbb| 中文字幕人成无码人妻综合社区 | 18禁裸男晨勃露j毛网站|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www| 色妞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色a在线观看| 伊人精品成人久久综合97|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 国产欧美日韩中文久久|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无码免费|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