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8 15:29:3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高校德育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高校網絡文化的內涵
關于網絡文化的定義,業界學者看法各一。西爾弗認為:“網絡文化是一種集合,包括存在與互聯網或可能由互聯網創造的文化和文化產品。”[1]而沈杰認為“:網絡文化是人們在互聯網中工作、學習、溝通、休閑等所形成的活動方式及其所反映的價值觀念和社會心態的總和。”[2]高校網絡文化是網絡文化在高校校園的一種表現,其起源和發展與高校校園網絡的起源和發展緊密聯系。高校網絡文化是以互聯網為載體的新型文化形態,是學生及教職工在學習、生活、工作中使用它的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同時,高校網絡文化是在傳統校園文化基礎之上的一種創新和延伸。通過其網絡技術的優勢,使得傳統的受時間或地點限制的教育方式得到突破,為學生或教職工提供了更為人性化的教育方式。高校網絡文化的內容反映的主要是高校的信息,具有鮮明的特色,更高的文化層次,是高校重要的精神領地和道德堡壘。高校網絡文化反映了當下大學生的興趣愛好、心理、思想和價值觀,并且在網絡環境中,不同傳播者和受眾還能自由地發表觀點,平等地交流,這必將促進話語權的個人化、民主化發展。同時,這種文化更接地氣,師生有了各自的尊嚴,信息和思想的交流出現了平民化的現象,極大地豐富了高校文化。
(二)高校網絡文化的主要表現
高校網絡文化已經成為時下高校德育的重要環節,因而把握好高校網絡文化的教育陣地,有利于其德育功能的充分發揮。首先,高校網絡文化有利于高校德育目標的實現。高校網絡文化不僅擴寬了德育信息的傳播渠道,同時由于網絡文化中的信息量劇增,且其更新頻率也非常迅速,這就為大學生接觸新思想提供了更多的機會,為大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開辟了新空間。虛擬的網絡空間能夠為大學生的壓力、負面情緒提供一個發泄和轉移的機會,進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甚至消除學生的心理問題。另外,高校也可以依托于網絡的建設,有針對性地為學生提供網絡心理咨詢中心,更有利于緩解其心理壓力。其次,高校網絡文化有利于高校德育的社會化發展。借助于各種信息技術,網絡能夠有效刺激學生的多重感官,相比傳統教育手段擁有更強的吸引力。同時,由于在網絡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因而德育信息傳播到哪里,那么德育功能也便在哪里發揮。也即是說,高校網絡文化拆掉了阻隔在學校和社會二者之間的圍墻,使原來的德育空間更加開放,更加便于使家庭、學校、社會三者的有利資源形成合力,有效增強德育的輻射力和影響力。第三,高校網絡文化有利于改進高校德育的內容。傳統德育缺乏吸引力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教育者掌握的信息量有限,而且其內容沒有新意,缺乏感召力。而網絡文化,由于其信息量更加豐富,內容更加時新,更能夠吸引大學生的注意力;同時,信息傳播更加便捷、迅速、豐富,相比傳統媒體有著極大優勢,提高了德育效率和效果。
二、高校網絡文化德育功能發揮所面臨的問題
當前,高校網絡文化發展較為迅猛,取得的效果也較為明顯,但是也暴露了一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甚至阻礙高校網絡文化德育的健康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德育意識還不明確。目前,高校德育工作者對高校網絡文化的重要性還缺乏認識,利用這一新載體的理念還不夠明確,甚至一些高校根本沒有利用高校網絡文化這一陣地,認為高校網絡文化的德育效果不能在短時間內得到顯現,因而在德育工作中還是傾向于原有的、傳統的方式。這種觀念上的不到位,使得一些即使有建設高校網絡文化的學校,也是流于形式,缺乏精神內核。第二,德育主題不突出。在高校網絡文化大發展的背景下,大學生更喜歡在網頁上瀏覽各類信息,難免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影響,其思想狀況更加復雜。然而德育工作者的權威地位和主流控制較為薄弱,再加上一些德育參與者缺乏發揮網絡文化德育的意識,網絡文化中的不利影響不能及時得到排解。加之許多高校對網絡文化的重視和投入不足,使得高校德育相關網頁內容單一、陳舊,沒有吸引力,進而使得高校德育主題被淡化,對學生的影響并不明顯。第三,德育管理不健全。當前,一些學校將網絡文化德育簡單地理解為網絡建設,忽視了網絡文化德育的內核,同時一些學校因為網絡文化中涌現的大量垃圾信息而重“堵”不重“疏”,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網絡文化德育功能的正常發揮,導致其難以收到應有的效果。第四,德育隊伍不精良。一是教育者對網絡文化德育功能的認識不夠,在思想上準備不夠,難以較快適應網絡的迅猛發展,使其缺乏對網絡文化中出現的新問題、新特點的深入研究,也沒有思想上的緊迫性,更不能明確自身在高校網絡文化德育工作中的責任。二是德育隊伍建設有些滯后。由于我國網絡的普及和技術還不夠成熟,德育工作者對網絡文化的認識和技術上的利用還不足,缺少能夠熟練將高校德育和網絡文化有效結合并實踐的高素質人才。
三、充分發揮高校網絡文化德育功能的對策
(一)健全高校網絡文化德育功能的工作機制
良好的工作機制是實現德育目的的橋梁,因而要想利用好網絡文化的積極面,同時防止一些別有用心的負面信息和思想的傳播,需要高校加強對德育工作的管理,建立一個科學的管理和領導體系,明確每一個德育工作者的責任。同時,要建立一個健全的規章制度,規范高校網絡文化的運行機制。例如建立日常工作制度,使思政網頁上信息的采集、審核、和更新能夠井然有序地進行。另外,要強化對網絡德育的監控管理。由于網絡信息雜亂、良莠不齊,更加需要德育工作者積極、科學地引導和宣傳那些對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有益的內容,必要的時候可以采取必要的技術和手段進行封堵和攔截,凈化高校網絡文化。
(二)提高高校網絡文化德育工作者的整體素質
面對發展迅速的高校網絡文化,提高高校網絡文化德育工作者的整體素質,是切實保障德育工作順利、高效地開展的重要因素。當前,網絡信息的傳播速度非???,教師要想把握高校網絡文化德育的主動權,需要其更新觀念,不斷學習并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密切關注高校網絡文化的最新動態,主動研究當下高校網絡文化德育工作所發現的問題,并尋求正確的、高效的解決方案。同時,要自覺將網絡技術運用于德育工作。德育工作者可以利用網絡技術,開展一些集時效性、趣味性、知識性于一體的網絡活動,提高學生的參與度,進而增強高校網絡文化德育的正面形象和感召力。
(三)創新高校網絡文化德育的形式和方法
要想全面做好高校德育工作,不僅需要德育工作者的盡職盡責,還需要適當考慮學生的自治需要。德育工作者應加強與學生會這一自治組織的合作,為學生提供一個親自參與并體驗德育工作的機會,一方面能夠提高大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增強其對德育工作的重視,同時還能夠提高對高校網絡文化德育手段的認識。另外,適當利用校園BBS、電子郵箱、博客、微博、微信等網絡工具,時刻關注并搜集當下大學生的思想動態,努力發現大學生的訴求,也只有通過不斷深入的調研,并及時傾聽大學生不同的聲音,才能掌握到第一手資料,其教育方式和方法的創新才會接地氣,提高實用性,進而推動高校網絡文化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四)優化高校網絡文化德育的資源環境
現階段,很多高校雖然開設有素質教育課程,但效果一般,主要原因就是當前很多高校實行的依然是應試教育,這種教育方式使得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課堂教學形式單一枯燥,教育工作重理論,忽視對學生的情感教育,不利于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高校前期擔負學生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的一般是輔導員,他們需要管理的學生很多,通常是幾個班一起管理,工作比較瑣碎,加之學生有著各種各樣的思想狀況,因此很難顧及到所有的學生。另外,高校很多輔導員都是剛畢業的本科生或者研究生,缺乏對學生輔導所具備的教育學、心理學等相關學科的知識與能力,輔導效果一般。
二、思想道德教育在高校素質教育中的重要意義
1.思想政治教育在素質教育中起主導作用。素質教育提倡人的全面發展,以培養提高人的綜合素質為根本任務,而思想政治教育在素質教育中起著基礎性的作用,決定了素質教育的性質與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其樹立科學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培養其社會責任感,形成良好的思想素質,指導自己的行動為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可以說,高校素質教育促進了大學生全面的發展,提升了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而思想政治教育則明確了大學生的行動方向,因此說,思想政治教育對素質教育起著主導作用。
2.思想政治教育促進素質教育的實現。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質教育的核心,決定了素質教育的性質與方向,而且也促進了素質教育成效的實現。思想政治素質與綜合素質是相輔相成的,兩者不會孤立地發展,而且前者對后者有著極大的助推作用。比如,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夠使大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素質,為大學生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大學生在處理事情、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夠具備直面挫折的勇氣以及強大的自信心,從而保證大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身能力并將其落到實處。所以說,思想政治教育對于保證人才的社會主義方向,培育人才的新思想觀念,全面開發人才智力和促進人才的全面發展有特殊的重要作用。
3.思想政治教育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夠讓大學生明確發展的方向,促使大學生朝著正確的道路前行,身心各方面獲得全面發展。思想政治教育從本質上講的就是為了滿足社會發展對大學生所提出的要求,通過與政治密切相關的教育手段促進和影響大學生的自身發展,促使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也是素質教育的目標,只有擁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質的大學生才會將自身的發展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相結合,在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也能對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初衷。
4.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大學生適應社會。素質教育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具體表現就是教育工作的側重點不同,當前的高校素質教育更加注重培養具備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復合型人才,以滿足社會發展對人才的要求。當今的社會越來越需要具備較強溝通能力與團隊協作能力的人才,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培養大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形成集體主義的意識,糾正部分學生以自我為中心的錯誤觀念,積極投身于集體事業之中,而且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夠鼓勵大學生不斷深入實踐,要充分發揮自身的能動性,運用個人的認知能力和專業能力,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從而更好的適應當下的社會。
三、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推進高校素質教育改革
1.樹立開放性的高校教育理念。高校應當樹立開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以此理念運用到大學生教學過程中,提升其道德素質?!皟烧n”教育具有很強的理論性,思政教師應當具有開放性的教學理念,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當學會“遷移”,把課堂理論知識延伸到社會實踐中去,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所學知識。另外,要以開放的心態將現代化的技術運用到教學中來,比如網絡技術,應充分利用網絡上豐富的資源輔助于教學工作,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新鮮的社會實例。
2.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隊伍建設。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隊伍建設,尤其是輔導員隊伍,以保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新時期,高校輔導員應當轉變角色,由過去瑣碎工作的管理者轉變為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者,因此,輔導員應當對大學生進行心理上的輔導以及思想上的教育,及時解決大學生心理、生理上遇到的問題,并積極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培養其高尚的道德情操。
3.加強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工作。當前大學生心理問題越來越突出,高校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必須及時采取有效的方式解決大學生心理上的問題。首先,高校應利用各種教育形式做好大學生心理健康知識普及工作,比如定期對學生做心理測驗,舉辦心理健康知識專題講座等等。其次,要做好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當前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很多學生都有就業方面的壓力以及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因此,應加強對大學生的職業規劃和人生規劃的指導工作,盡可能的幫助大學生緩解就業壓力,充分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意義。
4.建立富有彈性的考核評價體系。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全面的發展,不僅僅限于考試成績,還有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實踐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等,因此,在大學生考核評價體系中,應建立科學合理、富有彈性的評價標準,改變以往單一的以考試成績為主的評價方式,加快素質教育改革,引導學生加強自身綜合素質的培養,全面的發展,并及時糾正錯誤的思想觀念,不斷完善自己,從而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
5.營造積極向上校園文化氛圍。良好的校園環境有利于大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思想觀念,因此高校應做好校園文化建設工作。首先,高校應抓好學風建設,特別是考試作弊問題,這關系到學生個人誠信問題,應嚴肅考紀,一方面對學生進行考前誠信教育,簽訂考試誠信承諾書,另一方面要嚴肅處理作弊學生,以杜絕考試作弊行為。其次,應積極開展創新性的校園活動,如大學生創業大賽、辯論比賽等,激發大學生自主創作熱情,培養大學的創新意識及創新精神。
6.引導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社會實踐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有助于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進而鞏固理論教學成果。高校應鼓勵、號召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充分發揮社會實踐活動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比如,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勤工儉學、到企業中掛職鍛煉等社會實踐活動,大學生應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不斷完善自身的不足之處,達到提高思想素質的目的。
四、結語
論文關鍵詞:新媒體環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會主義榮辱觀,價值標準
新媒體環境下的網絡文化良莠不齊,對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產生巨大沖擊,進入迷茫狀態,無法深入開展。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首先把榮辱觀引入校園、引入課堂、引入教材,對榮辱觀進行系統地學習,加強“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才能開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徑。
一、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開展需要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引領
1、以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作為改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突破口
新媒體的產生、發展和當代激烈的社會變遷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觀念產生了強烈的沖擊, 致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勢在必行。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陷入失控狀態德育論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處于迷茫之中,尋求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口已是當務之急。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薄弱環節是過度肯定大學生思想上的成熟性和抵御能力, 相對忽略了對大學生基本素質的教育, 忽略了加強對大學生進行積極、健康、向上的榮辱觀教育是提高他們明辨榮辱、是非、美丑的能力的有效途徑。以“八榮八恥”為主要摘要突破口。
2、以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空間
新媒體環境中的消極思想制約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空間,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拓展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空間, 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行動指南。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既涵蓋了社會主義“三觀”的基本內容, 又統轄了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的重要思想, 涵蓋了“五愛”、團結、誠實、守法、艱苦奮斗等德育內容。這些內容不僅體現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 三觀”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素質教育等主要內容的要求, 還為大學生提供了新的正確的觀念雜志網。
第一,以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充實高校校園文化的內容。只有在良好的校園人文環境和先進校園文化中,學生才能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新媒體環境下網絡文化良莠不齊,對校園文化產生了沖擊。為使校園文化健康發展,就要用社會主義榮辱觀來引領高校的校園文化,建設體現社會主義榮辱觀為核心的校園文化。首先,校風、教風、學風要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核心,建立“八榮八恥” 核心的先進文化與文明風尚。其次,形成社會主義榮辱觀氛圍, 充分利用新媒體、校園網、校園電臺、校園刊物、板報、橫幅等傳媒手段宣傳“八榮八恥”思想,既可以優化、美化校園文化環境,又能抵御腐朽思想的侵蝕。最后,開展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主要內容、以“八榮八恥”為主題的校園文化活動, 搞好“八榮八恥”主題實踐活動,推動形成清新的校園文明風尚,讓每個校園文化活動都發揮榮辱觀教育的作用,讓校園的每一處都體現社會主義榮辱觀。[2]
第二德育論文,以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增添高校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內容。新媒體中的手機和筆記本電腦等移動設備對高校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內容產生沖擊,使高校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內容缺乏新鮮感。只有發揮社會主義榮辱觀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中的引領作用,落實社會主義榮辱觀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進網絡工作,才可以彌補這一空缺。同時,開辦以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為主要內容的專題講座,充分發揮高校自身的學術優勢,組織相關專家和學者編寫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專門教材,要把社會主義榮辱觀引入政治課教材、引入政治課堂,充實課堂內容和校園網內容,確立“八榮八恥”的榮辱觀觀念。
3、以社會主義榮辱觀需為加強和改進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動力
新媒體環境中良莠不齊的網絡文化使大學生癡迷其中,忘記了榮辱廉恥、美丑善惡,這就消弱了思想政治教育效力,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為無源之水無水之木,缺乏了生機和活力。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把“ 明榮” 和“知恥” 的過程統一了起來, 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動力。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必須以“ 八榮八恥” 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動力,發揮思想政治教育潛移默化的效應。
第一德育論文,通過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增強高校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滲透力。
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師可以運用流媒體等新媒體作為載體進行高校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使高校政治教學要與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緊密結合,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貫穿和滲透社會主義榮辱觀。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進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使社會主義榮辱觀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進網絡工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深入淺出、循循善誘,努力使學生對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入耳、入腦、入心,讓大學生掌握正確榮辱觀、抵制錯誤榮辱觀,自覺養成“熱愛祖國、服務人民、崇尚科學、辛勤勞動、團結互助、誠實守信、遵紀守法、艱苦奮斗”的良好品德,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雜志網。[3]通過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增強高校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滲透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效果。
第二,通過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動力。新媒體環境使大學生身份和行為虛擬化,大學生習慣于用虛擬的身份網上交流,爾虞我詐,互相攻擊,沉迷于虛擬世界,變得人情冷漠,淡化了現實生活中的人際關系德育論文,以自我為中心,忽視了社會交往和一切社會實踐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不僅僅是認知灌輸,更重要的應該是實踐體驗。因此,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動力來推動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教育學生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的精神。高校要拓寬大學生榮辱觀教育途徑,更新教育內容,把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踐行“八榮八恥”,可以充分利用暑期社會實踐、志愿者活動、勤工助學活動、主題教育活動、參觀等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實踐活動,把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寓于學生具體工作中,創造各種條件使大學生密切聯系群眾、經常深入群眾、熱忱服務群眾,促使他們將自我價值的實現與人民的要求緊密結合起來,體驗、提升、固化社會主義榮辱觀,以達到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動力的目的。
二、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落實需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價值標準
1、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落實需要完整清晰的價值標準
新媒體環境中的大學生受到網絡腐朽思想的侵蝕,淡化甚至完全喪失了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和人生的價值標準。有些大學生對自己的前途感到渺茫甚至悲觀失望。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尋求革命的法寶挽回這種現狀已是當務之急。這種法寶就是社會主義榮辱觀。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鮮明回答了“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 的根本問題, 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完整清晰的價值標準。傳統的人才標準則是把品德、知識、能力和業績作為衡量人才的主要標準,雖然提到“德才”,但其中“德才”的界定不夠清晰。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培養目標應該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價值標準而定格,這一標準就細化為知榮辱、辨是非、明美丑、全面發展。作為價值標準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對“德才”作了詳細的詮釋。不但強調“育人為本, 德育為先。”,而且從八個方面進行了正反對比,更加強調分辨是非、善惡、美丑。這就要求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高度重視學生的榮辱觀教育, 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價值標準德育論文,為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創造條件。
2、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養目標需要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價值標準豐富其內容
面對新媒體環境下思想腐化、悲觀失望的大學生,要重新樹立起其理想的風帆,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標準已顯得軟弱無力雜志網。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養目標需要有豐富的內容揚起大學生理想的風帆,這就要把社會主義榮辱觀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培養目標。高校傳統的培養目標的內容是培育掌握科學知識和專業技能、品德高尚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這很難具體操作執行。為此, 高校就應切實將社會主義榮辱觀作為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 使大學生深入理解和把握以思想道德建設為基礎、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以“八榮八恥”為重要內容的全面發展目標,把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作為大學生的思想行動指南,做“八榮八恥”的積極實踐者, 增強貫徹落實的自覺性,引導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在新媒體影響的學習、生活環境中,按照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價值標準,規范網絡和社會道德生活,形成知榮辱、樹新風、促和諧的文明風尚,努力培育大學生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人才。[4]
三、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道德防線的構筑依賴于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建立
當前,隨著互聯網和新媒體的發展、社會的深刻變革、經濟的快速發展、東西文化的相互激蕩,人們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和價值取向發生了巨大變化, 新媒體等便攜的移動上網設備使網絡文化交流更具便捷性、迅速性,日趨泛濫的腐朽思想使大學生的思想道德防線已分崩離析,一些大學生沒有意識到或不能辯識是非、榮辱、善惡、美丑的現象,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道德防線的重新構筑已是迫在眉睫。構筑思想道德防線的有力措施只能是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客觀要求是促進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也是構筑大學生思想道德防線的迫切需要。社會主義榮辱觀鮮明地回答了學校“ 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 的根本問題, 它從“三觀”相統一的角度提出了培養合格人才的“ 道德底線”和衡量標準, 集中體現了做人與做事的統一, 知識與素養的統一, 認識與實踐的統一,管理與育人的統一, 自律與他律的統一。培養當代大學生的高尚思想道德品質,就是在塑造中華民族未來的靈魂,引導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是高校責無旁貸的歷史使命[5]。新媒體環境下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是高校思想道德防線構筑的最可靠武器,它有利于抵制日趨泛濫的腐朽思想對大學生的侵蝕,有利于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有利于幫助他們明辨是非、善惡、榮辱、美丑, 有利于引導他們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紀寶成.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J].教育研究,2006(4):03-04.
[2]盧秉繁.建立社會主文滎辱觀長效機制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7年第3期(總第85期)
[3]王彬.加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7年第1期(總第83期)
[4]李惠.論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與合格人才的培養[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7年第2期(總第84期)
[5]史寧中,柳海民.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重在找準切入點[J].中國教育研究, 2006(4):09-10.
劉江波,1997年畢業,一直在燕化附中擔任班主任工作。共送走XX屆、XX屆、XX屆和XX屆畢業班。在所帶畢業班中,XX屆自費班畢業生正式生升學率80%,有15人被高校錄取。XX屆補習班畢業生37人被錄取,本科以上20人,其中一名升入清華大學,為學校增添了光彩!XX屆普通班畢業生38人被錄取,本科以上21人。面對已經畢業的XX屆畢業生,他期待著再次輝煌!
由于班主任業績突出,先后被評為XX-XX學年度下學期燕化附中優秀班主任。XX-XX學年度上學期燕化附中優秀班主任。XX-XX學年度上學期燕化附中優秀班主任。
在九年的班主任工作中,他不僅重視吸收老班主任的帶班心得,積累自己的教育經驗,而且更加注重運用理論,有所創新,努力使得班主任工作由自發被動狀態向自覺主動狀態轉變。
一、注重身教,以教人者教己,用自身行動影響和引導學生
“以教人者教己”,說的是教育者要求被教育者做到的,自己必須首先做到。正因為如此,在班級管理中他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與同學們一起自覺地投身到班集體的建設中。
在制度上,他把自己定位為班集體的一員。在引導學生制定班級規范時,也把班主任的日常到班、到崗時間記錄在班規里,接受全班同學的監督;在接手一個散班、亂班時,為了培養大家的服務意識、奉獻精神、集體榮譽感,他甚至要求生活委員把自己編入值周小組,以身示范,認真值日,很好地帶動了大家的積極性。
近兩年中,尤其是到了關鍵時期的高三,雖然自己的孩子小,又沒有家人幫忙,但他從來沒有因為自己的私事,家務事而遲到或早退。他為了不耽誤工作,經常把孩子放在傳達室等候送幼兒園,自己始終堅持在7點10分左右進班管理。班主任言與行的一致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使他所帶的班級凝聚力越來越強,學習氣氛越來越濃厚。
二、注重和諧,貫徹尊重教育理念,構建和諧教育環境
和諧產生美,和諧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最大特征。教育要取得成功,必然要使教育主體(學生)之外的各因素和諧統一于教育主體。教育教學任務是在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教師之間以及親子之間和家校之間的互動中完成的。因此,作為班主任,他的工作重點始終與眾不同地放在:圍繞教育主體——學生,努力構建和諧的教育環境。
一直以來,他所帶領的班級總是以穩定為特點,各科總成績在同類型班級中始終位列前三名。在今年的高考前夕,他意外地收到了一份特殊禮物-----一本厚厚的留言冊。這份留言冊不是教師留給學生的,而是全班同學留給他們朝夕相處兩年甚至三年的班主任的。精心的設計,俏皮的語言,真摯的情感,帶給班主任的不僅僅是驚喜,而更多的是一份感動!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有什么能比看到自己的弟子學會感恩更令人欣慰的?有什么能比得到學生發自內心的贊許更令人感到滿足的?
三、注重實效,貫徹“三貼近”的工作原則,進行了制度創新
創新帶來生機,創新意味著活力,創新孕育著發展。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實踐中,他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注重實效,不拘泥于既成形式,貫徹貼近學生、貼近實際、貼近生活的工作原則,先后進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創新,取得了顯著效果。
1、改“總結缺點”為“挖掘優點”,在肯定激勵中,促進了學生發展。
結合教育心理學,他運用“期待效應”,改變以往階段總結時要求學生側重挖掘自身不足、缺點、總結教訓的做法,明確提出要學生歸納自己值得驕傲的優點和階段性進步。這種進步可以是學習成績方面的,也可以是其他方面的,例如師生關系、同學關系、親子關系等得到改善的方面。
這種做法很受學生歡迎,大大調動了學生積極性,大家盡情地展示自己的優點,自己的進步,實踐證明,在學生自己眼里的那些優點、那些進步其實有很多是會被教師所忽視的,這也是造成師生溝通困難的一個方面。通過自我展示,再加上班主任的分層反饋,既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和勇氣,又鞏固了學生下一步自我發展的目標,起到了“心理暗示”作用。有力地加強學生與班主任的相互信任和溝通,促進了師生關系和諧發展和班級凝聚力的形成。
2、改“值日制度”為“值周制度”,責任到人,培養了學生責任意識。
在學校每周一評“流動紅旗”的制度下,如果沿用傳統的值日制度,那么,只要每星期中有一個小組甚至某個人沒有值日,或者不負責任,草草了事,就會造成整個星期的所有人的努力白費。反映班集體凝聚力的“流動紅旗”更是難以企及。針對這種現狀,結合本班實際,他大膽改革,與學校周流動紅旗評比制度相配套,制定出了“值周制度”。由于這種制度實現了責任到人、榮譽到人,使得高中生爭強好勝的特性被大大激發出來。大家學會了合作與競爭,感受到了尊重他人和受人尊重的重要性。同學們的責任心、集體榮譽感明顯增強,班集體凝聚力很快形成。
在這種制度實施后,他們班的流動紅旗成了常客,大家的自信心,自豪感,自我管理意識明顯增強。班級環境清潔優雅,任課教師反映良好。
3、改“班主任的班會”為“全體同學的班會”,促進了學生自主管理。
傳統的班會就是班主任“一言堂”式的班會。班主任在講臺上滔滔的講,聲情并茂;學生在下面默默的聽,無動于衷。本來幾句話就可以解決的問題,非要翻來覆去地、絮絮叨叨一節課。其教育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針對絕大部分學生有獨立處理安排自己班級事務的強烈愿望,有展示自己個人才華的積極心態。并結合學生的民意調查,他果斷進行了嘗試——“還政于民”,改“班主任的班會”為“全班同學的班會”。在主題班會上,大家開誠布公、暢所欲言,在輕松愉快中解決了班集體中許多過去無法解決的“疑難雜癥”。主題班會真正成了全班同學展示自我,展現青春風采的舞臺。正如某位同學所說的:“我的地盤我做主!”
四、注重教育科研,自覺運用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做創新型班主任
本學年我校共有53個教學班,在校生近5000人,辦學規模位居我市高中前列;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基本滿足需要,,特別是新閱覽室的投入使用,以及除公寓樓外原有住宿樓的整修,使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校容校貌進一步優化,校園內的硬化綠化、新大門及門外廣場的投入使用,彰顯學校的品位,提升了環境育人的基本條件。但我們也應看到,隨著辦學規模的擴大,學生層次參差不齊特別是很大一部分學生學習、生活習慣較差的現狀與學校新教師日益增多尤其是新班主任所占比重較大的現實形成的矛盾日益凸顯;我們還應看到,我校與兄弟學校的競爭將由辦學硬件條件的競爭向辦學質量、辦學效益上的競爭轉移,而這場競爭將更加激烈,也與各位教師的教育教學效果和切身利益關系更為密切。
二、指導思想
本學期政教處將結合當前的學校實際,堅持“低進高出,高出優出”的辦學目標,在校領導的統一部署下,以《關于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意見》為指導,以現代教育學、心理學理論和《中學德育大綱》為依據,以學校工作計劃為指針,進一步加強和完善我校規章制度,全面加強班主任工作,落實常規管理,以務實、創新的精神,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鞏固德育工作的成果,為我校教育教學水平的穩步提高保駕護航。
三、工作目標
1、學習落實和內化《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臨潁二高學生獎勵與處罰條例》,促進學生文明素養的形成和提高。
2、努力加強德育工作隊伍建設,整合學校、社會和家庭的德育力量,形成德育合力,確保管理效果。
3、拓寬德育渠道,充實德育內容,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
4、加強自身建設,務實、有效地完成各項德育工作。
四、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強德育隊伍建設,發揮指導者和引路人的作用
1、認真落實政教處德育工作人員的工作職責,定期檢查、認真指導,積極協助有關人員作好本職工作。在每學期開學之前,召開政教處德育工作會議,完善政教處內部人員職責分工,并將職責分工安排告知全體教師員工,以便監督實施,提高政教處工作人員的責任心和工作效率。另外要通過不同形式的培訓提升政教處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及工作能力,使其在工作中敢管、能管、善管,管得有水平,管得有實效。
2、加強年級主抓政教的副主任及班主任隊伍的建設,發揮德育工作的核心作用。
(1)布置和指導班主任制定工作計劃,定期召開班主任工作會議,交流班主任工作的經驗,進一步提高班主任的事業心和責任感。開展班主任“以老帶新”結對子活動,促進新班主任盡快成長為獨當一面的班級管理人才。指導班主任從四個方面入手開展工作:一是抓主題班會,進行正面教育;二是加大力度進行日常班級管理;三是加強對后進生的轉化和優秀生的培養,抓兩頭,帶中間;四是溝通家庭、學校教育,家校聯合,共同努力。
(2)繼續執行班主任量化評比方案,考評中力求公平、合理,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量化考評由政教處值日教師負責,一周一公布,一月一評比,考評結果存檔,年終作為優秀班級、班主任評定的重要依據,此外,對重大違紀違法事件的班級,評優評先實行“一票否決”。
(3)對評定的“優秀班級”、“優秀班主任”,要加強宣傳工作。弘揚優秀班級、優秀班主任的先進事跡,樹立典型,以榜樣引路,營造良好的班級、年級、學校教育的輿論和氛圍。主要通過三種渠道:一是,在每年教師節給予表彰。二是,在學校宣傳欄展示優秀班級、班主任的風采;三是,利用臨潁二高校園網展示優秀班主任、優秀班級的風采。
(4)加強與年級主抓政教的副主任合作,及時發現問題,妥善處理問題。
(5)引導全體教職員工深刻認識我縣高中教育激烈競爭的態勢,增強危機意識和責任意識。堅持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大教育觀,明確全體教職員工都是學校的德育工作者,要讓每一節課,每一項活動,每一次與學生談話都滲透德育因素,真正做到“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勞動育人”。
(6)重視德育科研,加強德育信息化建設。充分利用本校網站資源,面向德育工作人員以及班主任隊伍,以“學習、服務、創新、建設”四大理念為指導,宣傳政策,反映動態,交流研討,打造德育工作人員及班主任培養交流的平臺。另外要求班主任每學期要撰寫有一定質量的德育論文1-2篇及1個班主任工作成功案例,并作好匯編工作。
3、加強對學生會和班干部的培訓、培養工作,充分利用學生資源參與管理。
(1)本學期政教處將公開民主競聘學生會成員,對學生會成員進行具體分工,明確學生會干部的職責,組織衛生、紀律督導隊,每天對校園進行檢查。切實發揮學生會各職能部門的作用,在實際工作中提高學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2)定期開展對班干部的培養,使之成為班級管理有力助手。班干部作為班級日常學習、生活的組織者和管理者是班級管理的骨干力量,班主任要敢于放手班級工作,加強指導和培養,讓班干部組織班級活動,安排班級事務。
(二)加強學生德育系列教育,全面提高學生行為習慣的文明程度
1、要切實抓好全體學生,特別是初一年和高一年新生的基礎文明習慣教育。利用入學教育和軍訓的機會,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文明言行習慣,通過軍訓磨煉學生的堅強意志,接受國防教育,提高國防意識。利用班會時間對全校學生進行新的《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臨潁二高學生違紀處罰條例》的教育,規范學生的行為習慣。
2、堅持升國旗教育。
組織學生參加每周一次的升旗儀式,根據國旗下講話的主要題內容,對學生進行文明習慣,艱苦樸素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日常行為規范教育,誠信教育,法制、安全教育,感恩教育,公民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教育,如何做人的教育。
升國旗時的幾點要求:(1).集合速度。要求從音樂響起到音樂結束的時間里,各班必須在指定位置站好,做好升旗準備。(2).從開始集合到退場結束,必須保證絕對的肅靜。(3).學生會的學生負責檢查人數,同時要站在班級后面認真做操。
3、精心安排和組織主題班會。班會要有重點、有記錄,充分發揮班委會在學校德育工作中的積極作用,政教處工作人員將進行巡查,并做好記錄和根據班主任工作考評條例進行量化考評。
4、依法抓好特殊學生的教育和管理。建立和完善特殊生檔案,并對特殊生進行跟蹤教育。
(1)政教處、年級主任、班主任,要對學生層層管理,對自己約束不強的學生要做耐心的思想工作,處處滲透有情的德育和德育的有情,對違紀學生要正確批評教育,對嚴重違紀的學生,要依據《臨潁二高學生違紀處罰條例》給予紀律處分,處分分為警告、嚴重警告、記過、記大過、留校察看,取消學籍六個等級,對學生的處分程序是:政教處、年級主任、班主任共同商議——確定處分等級后報領導組研究決定——審批——將處分決定存政教處。(對警告以上,記過以下的學生政教處只作記錄,記大過以上的原則上要進行全校性公布,并記入學生檔案)
(2)對處分學生的跟蹤辦法。被處分的學生,班主任和政教處應密切關注,隨時跟蹤。被處分的學生期末結束時要到政教處領取一份《被處分學生跟蹤簽定表》,期末回家后將本人的自我檢討,家長意見寫入表中,在下學期報名時交原任班主任評定,再送交政教處,政教處確定是否取消其處分。取消處分決定的仍要經領導組審批后復印,存政教處,沒有取消處分的有關材料由政教處繼續保留。如果直至學生畢業仍未取消處分的,而該生又還在校讀書,則由政教處出面找該談話,并確定是否緩發其畢業證。
5、加強法制教育。通過法制專題講座和報告,觀看法制教育片,舉辦專題班會,開辟法制教育專欄(板報)等系列活動,增強學生遵紀教育法和自我保護意識,把普法教育和遵規守紀教育結合起來。
6、利用校園網和黑板報,開展德育教育。一是設立《德育園地》版面,宣傳校園內外的好人好事,尋找師生們的閃光點,以表揚為主,充分調動師生的興奮點,增加他們工作學習的積極性。二是展示先進個人的風采,樹立典型,使廣大師生學有榜樣,追有目標,促使廣大師生追求更高的人生價值。
(三)凈化、美化校園環境,用優美的環境陶治人,努力提高學生的環境意識,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行為習慣。
1、加強學生良好衛生習慣的養成。從公德教育入手,培養學生的衛生意識。開學兩周內各班要開好一次衛生主題班會,平時加強引導,讓學生從思想上提高創造賞心悅目環境的認識。
2、將衛生責任區落實到班級,組織好周一周四大掃除及天天掃活動。
3、完善并嚴格執行檢查與考核制度。檢查人員檢查時要公平公正,不徇私情,每周及時總結,考評結果作為衛生紅旗發放依據并存檔。在檢查中存在問題不及時整改的,在考核時可加倍扣分。
4、認真落實學校關于徹底消滅紙屑、廢棄物和愛護花草樹木的規定,推動學校的環境衛生工作上水平、上層次。
(四)建設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環境,以健康活躍的氣氛感染人。
1、繼續辦好宣傳欄、校園廣播站等,繁榮校園文化,表彰好人好事,鞭撻丑惡現象,營造濃厚的德育氛圍。
2、認真開展重大紀念日主題教育活動,教師節開展“尊師感恩”教育活動,國慶節開展“愛國愛?!钡冉逃顒?。
3、突出德育工作的針對性、時效性、實效性,開好幾個大型主題班會,如學期初的日常行為規范教育,考試前的誠信教育等,將學校的辦學理念和規章制度進行內化,規范學生的行為。
4、協調體育組,組織舉辦學校冬季運動會。
(五)注重科學管理,確保校園平安
1、政教處通過各種途徑進行宣傳通知,以增強學生各種安全防范意識,提高自我防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