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6 16:02:2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地產社會實踐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廣告策劃營銷;企業形象推廣
社會對廣告人才的需求方向,應該是我們廣告專業的辦學方向。在教學中貫穿高等職業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就是要結合社會任務,結合市場需求,確定學生的專業發展方向。2011年我院新專業教學改革的目標是:把房地產項目的實踐技能作為廣告與藝術設計專業整體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房地產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廣告策劃已成為房地產市場營銷的客觀要求。房地產廣告市場是一塊“香饃饃”,正是這種以適應中求發展的思路,為高等職業教育培養房地產策劃、推廣、實時型的技術應用性人才提供了一個可行性方案。同時,房地產項目的實踐技能作為檢驗學生設計能力和專業水平的一個重要手段,可以把我院廣告專業教學推向一個更高的發展階段,為學生拓寬就業道路。
1.房地產項目教學的內容
房地產廣告作為一項新的研究領域包括樓書、房地產廣告策劃及設計,樓盤包裝,CI戰略及設計等,幾乎囊括了廣告課程的主要研究領域。
1.1其中,房地產廣告是我院廣告專業實踐的主要項目,大致可分為四種類型:
(1)促銷廣告。大多數的房地產廣告屬于此類型,廣告的主要目的是傳達所銷售樓盤的有關信息,吸引客戶前來購買。
(2)形象廣告。以樹立開發商、樓盤的品牌形象并期望給人留下整體、長久印象為廣告目的所在。
(3)觀念廣告。以倡導全新生活方式和居住時尚為廣告目的。傳播一種在繁忙緊張工作之余,去郊外居所里享受輕松生活的新觀念。
(4)公關廣告。通過以軟性廣告的形式出現。
1.2根據營銷戰略的需要,我們將以上幾種廣告類型結合起來考慮,組合運用和策劃。
(1)要適合目標受眾的利益需要。在進行廣告策劃時應使策劃觀念符合社會變革和人們居住需求變化的需要。
(2)要有創新性,策劃要富有創意。
(3)要有實用性。策劃符合營銷戰略的總體要求,具有成本低、見效快和可操作的特點。
(4)階段性。策劃圍繞房地產營銷的全過程有計劃、有步驟地展開。
2.房地產項目教學的方法
2.1方法之一,是帶著課題去進行參觀實習。設計與商業發展是同步的,商業越發展,就越需要大量的設計,通過參觀,使學生開闊眼界,拓展思路,使得學生能夠緊隨時代風格,適合銷售,教師應該以敏銳的觀察力和前瞻性,牢牢把握時代風格運用新視覺引導學生不斷創造,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社會實踐。通過實習,目的是能使學生開闊視野,增長見識,擴大知識面,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驗證、鞏固、深化所學理論知識,取得感性認識;通過專業設計知識及模擬工作實際崗位的學習,初步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進一步樹立設計專業從業人員應具備的全局觀念和市場經濟概念,從而實現由學生向崗位任職的過渡。實習的目標是,主要任務是掌握各類房地產方案設計的程序及方法、房地產廣告策劃、營銷、制作的程序及方法;掌握專業軟件的應用;掌握后期印刷、制作的技能等。
2.2方法之二,導入房地產企業CI設計,統一企業形象:
(1)包括標志設計――通過對房地產企業形象的正確定位,圍繞企業MI進行標志設計。
(2)VI的基礎項目設計――能夠深入分析每項設計形式和作用,把握塑造鮮明個性的房地產企業形象的視覺表現能力。
(3)VI設計手冊的設計與制作――通過版面設計,能夠很好的展現企業視覺項目;獨立完整的制定一套VI手冊。
2.3方法之三:借助廣告公司和相關的企、事業單位參與相應的社會實踐,學生可以將企業經營需求和實踐主題聯系在一起,根據方案需要確定實際工作的內容,做用人單位急需的,以及符合用人單位需求從而構成最佳設計等等,這是以社會實踐帶動學習的。如學生自己聯系中型或大型廣告和房地產設計公司;按實踐指導書要求,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立足崗位,承擔相應的工作任務,如專題項目:海亮廣場的房地產總體策劃實施方案。技能訓練前的準備工作:包括講授名家樓盤、教師范圖、學生優秀作業等,這是為了給學生提供學習典范。這樣做的目的可以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的創造能力,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在校期間通過參與社會實踐課題,借助社會實踐親身體驗行業的運作,縮短他們走上社會后的磨合期。并利用所學知識及時解決工作上的難題。學生通過社會實踐應初步了解房地產策劃的一般步驟和方法,承擔實習單位分配的設計工作、廣告策劃營銷、文案、企業形象設計、排版印刷裝訂等相關工作。對所從事工作能夠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有一定認識深度,達到能力目標要求。然后再通過直接間接承攬設計,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最后進行社會實踐整理完善工作。主要完成實習日記、總結報告、實習成果的整理。
3.綜上所述
我認為高等職業教育的廣告與藝術設計專業畢業設計,“從學校――企業,再從企業――學校”,這樣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進行多方位的設計,不受形式感的束縛和影響,在廣闊的功能空間中尋找自己最合理的創造設計,這種做法既適合高等職業教育的特點,又可以有效的加強創造性和可行性的結合,審美性與實用性的結合。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希望這門課程能夠給予廣告專業其他課程一個指導性和綱領性的意義。我們在去年陸續開設了相關課程,并得到院系的一致好評。當然,這只是教學實踐中的一點嘗試與探索,還尚無更多、更深的體會可談,為此,今后的廣告專業教學需要我們師生共同努力,進一步拓展思路,開創更新的局面。
參考文獻
一、高度重視、認真組織
假期前,院團委向全院廣大同學發出了《關于開展暑假社會實踐活動的通知》,并印發人手一份的社會實踐活動登記表,各系學生會(分團委)積極響應、認真落實,根據自身專業特點,確定實踐方向,作好動員工作。廣大同學都以認真的姿態對待這次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熱情的參加了社會實踐活動,從而鍛煉了廣大同學的社會交往能力,培養了廣大同學的綜合能力。
二、緊密結合實際,多形式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今年我院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在堅持以往成功做法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各社會實踐點的實際情況,各系因地制宜,根據實際需求開展不同的社會實踐活動。
(一)從組織形式上看,主要有兩種形式:
1.分散活動。其內容豐富多彩,涉及到社會方方面面。從區域劃分,有農村的、有城市的、有內地、有沿海的;從內容上劃分,有希望工程的,有金融保險的,有房地產開發的,有市場營銷的,有廠礦、企業的內部管理機制的,有科技扶貧、文化教育的,有家教、生產勞動的等等。
2.集體組織。組成社會實踐小分隊,分赴各地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今年共派出6個小分隊和1個大篷車,他們分別是桂林工學院黨員大學生赴河池地區的"三個代表"實踐服務團,電計系赴荔浦縣社會實踐小分隊,旅游學院赴陽朔縣社會調查小分隊,資環系赴桂林柘木鎮社會實踐小分隊,土木系赴興安縣白石村社會實踐小分隊,材料系赴三街村社會實踐小分隊以及由桂林工學院大學生藝術團組成的文藝大篷車。
(二)從社會實踐的類型看,主要有以下幾種:
1.開展便民服務。各小分隊利用當地的圩日在市場上設立家電維修、單車修理、理發等便民服務點,盡己所能,不怕臟、不怕累,以優質的服務贏得當地群眾的稱贊和好評,同時也努力實踐著青年志愿者的精神。
2.開展文化輔導活動或者是法律宣傳與咨詢活動。暑期不僅中小學放假,而且正是夏收農忙時節,中小學生處于無人管理的狀態之中,大學生們將這些學生集中起來,對他們進行文化輔導。
3.開展社會調查活動。如電計系赴荔浦縣社會實踐小組對荔浦縣部分鎮、村產業現狀進行了調查,來分析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并寫出幾分調查報告。
4.開展義務勞動,幫助缺少勞動力的軍烈屬、五保戶收割莊稼。下鄉期間,正值夏收時節,許多軍烈屬和五保戶因家里缺少勞力,莊稼熟在地里而無人收割,同學們積極幫助這類家庭,為他們解決了燃眉之急。
5.文藝下鄉。由學院大學生藝術團組成文藝大蓬車到村鎮各社會實踐基地進行巡回演出,豐富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6.開展大學生勤工儉學活動。不少假期未回家的同學在學院的組織下開展各種各樣的勤工助學活動,一方面了解社會,另一方面也解決了自身的生活需要。
7.環境保護。組織學生積極參與"保護母親河"行動,進行生態環境調查,宣傳倡導環抱觀念,治理環境污染,裝扮母親河。
8.考察實踐。我院集中部分學生黨員(干部)、入黨積極分子組成"三個代表"服務團,赴河池地區開展考察實踐活動,加強對黨史、革命史的學習和教育,牢固樹立跟黨走的信心和決心。
9.開展大學生科技活動。今年全院共確定了大學生科研課題一百多項,為迎接11月份我院的科技活動周,提高我院科技學術水平,各個課題小組紛紛利用假期時間收集數據,抓緊實驗。
總之,今年的社會實踐的內容是豐富的,形式是多樣的,以提交報告的總體情況來看,今年暑期社會實踐有幾個特點:(1)社會熱點問題調查;(2)結合專業進行社會實踐。
三、總結經驗,評比表彰
寫經驗總結、相互交流。提高我院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層次和水平。8月份院團委下發了關于暑假大學生社會實踐總結的通知。要求各系分團委、學生會在內部交流的基礎上,對今年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內容、方式、特點、規模、效果、存在的問題及對今后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意見,提交一分總結報告。同時,在全院將對表現突出的社會實踐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進行評比表彰。并要求各系評選出優秀的社會實踐報告,召開社會實踐交流會,同時,全院共推薦出60多篇不同內容和形式,具有一定層次和水平的社會實踐報告。
(四)經驗和收獲
1.學院各級領導的重視,廣大同學的積極參與,是我院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證。多年來,學院黨政領導把社會實踐活動作為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形式,每年撥出專項經費用于社會實踐,并組成社會實踐領導小組,指導社會實踐活動的展開,并把社會實踐列入教學計劃,形成制度加以保證。全院廣大同學自覺把社會實踐作為了解社會、接觸社會、投身改革、鍛煉才干的重要渠道,積極深入生產第一線,體驗生活。
一、高度重視、認真組織
假期前,院團委向全院廣大同學發出了《關于開展暑假社會實踐活動的通知》,并印發人手一份的社會實踐活動登記表,各系學生會(分團委)積極響應、認真落實,根據自身專業特點,確定實踐方向,作好動員工作。廣大同學都以認真的姿態對待這次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熱情的參加了社會實踐活動,從而鍛煉了廣大同學的社會交往能力,培養了廣大同學的綜合能力。
二、 緊密結合實際,多形式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今年我院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在堅持以往成功做法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各社會實踐點的實際情況,各系因地制宜,根據實際需求開展不同的社會實踐活動。
(一) 從組織形式上看,主要有兩種形式:
1.分散活動。其內容豐富多彩,涉及到社會方方面面。從區域劃分,有農村的、有城市的、有內地、有沿海的;從內容上劃分,有希望工程的,有金融保險的,有房地產開發的,有市場營銷的,有廠礦、企業的內部管理機制的,有科技扶貧、文化教育的,有家教、生產勞動的等等。
2.集體組織。組成社會實踐小分隊,分赴各地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今年共派出6個小分隊和1個大篷車,他們分別是桂林工學院黨員大學生赴河池地區的"三個代表"實踐服務團,電計系赴荔浦縣社會實踐小分隊,旅游學院赴陽朔縣社會調查小分隊,資環系赴桂林柘木鎮社會實踐小分隊,土木系赴興安縣白石村社會實踐小分隊,材料系赴三街村社會實踐小分隊以及由桂林工學院大學生藝術團組成的文藝大篷車。
(二)從社會實踐的類型看,主要有以下幾種:
1.開展便民服務。各小分隊利用當地的圩日在市場上設立家電維修、單車修理、理發等便民服務點,盡己所能,不怕臟、不怕累,以優質的服務贏得當地群眾的稱贊和好評,同時也努力實踐著青年志愿者的精神。
2.開展文化輔導活動或者是法律宣傳與咨詢活動。暑期不僅中小學放假,而且正是夏收農忙時節,中小學生處于無人管理的狀態之中,大學生們將這些學生集中起來,對他們進行文化輔導。
3.開展社會調查活動。如電計系赴荔浦縣社會實踐小組對荔浦縣部分鎮、村產業現狀進行了調查,來分析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并寫出幾分調查報告。
4.開展義務勞動,幫助缺少勞動力的軍烈屬、五保戶收割莊稼。下鄉期間,正值夏收時節,許多軍烈屬和五保戶因家里缺少勞力,莊稼熟在地里而無人收割,同學們積極幫助這類家庭,為他們解決了燃眉之急。
5.文藝下鄉。由學院大學生藝術團組成文藝大蓬車到村鎮各社會實踐基地進行巡回演出,豐富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6.開展大學生勤工儉學活動。不少假期未回家的同學在學院的組織下開展各種各樣的勤工助學活動,一方面了解社會,另一方面也解決了自身的生活需要。
7.環境保護。組織學生積極參與"保護母親河"行動,進行生態環境調查,宣傳倡導環抱觀念,治理環境污染,裝扮母親河。
8.考察實踐。我院集中部分學生黨員(干部)、入黨積極分子組成"三個代表"服務團,赴河池地區開展考察實踐活動,加強對黨史、革命史的學習和教育,牢固樹立跟黨走的信心和決心。
9.開展大學生科技活動。今年全院共確定了大學生科研課題一百多項,為迎接11月份我院的科技活動周,提高我院科技學術水平,各個課題小組紛紛利用假期時間收集數據,抓緊實驗。
總之,今年的社會實踐的內容是豐富的,形式是多樣的,以提交報告的總體情況來看,今年暑期社會實踐有幾個特點:(1)社會熱點問題調查;(2)結合專業進行社會實踐。
三、 總結經驗,評比表彰
寫經驗總結、相互交流。提高我院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層次和水平。8月份院團委下發了關于暑假大學生社會實踐總結的通知。要求各系分團委、學生會在內部交流的基礎上,對今年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內容、方式、特點、規模、效果、存在的問題及對今后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意見,提交一分總結報告。同時,在全院將對表現突出的社會實踐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進行評比表彰。并要求各系評選出優秀的社會實踐報告,召開社會實踐交流會,同時,全院共推薦出60多篇不同內容和形式,具有一定層次和水平的社會實踐報告。
(四)經驗和收獲
1.學院各級領導的重視,廣大同學的積極參與,是我院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證。多年來,學院黨政領導把社會實踐活動作為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形式,每年撥出專項經費用于社會實踐,并組成社會實踐領導小組,指導社會實踐活動的展開,并把社會實踐列入教學計劃,形成制度加以保證。全院廣大同學自覺把社會實踐作為了解社會、接觸社會、投身改革、鍛煉才干的重要渠道,積極深入生產第一線,體驗生活。
一、土地管理文化體系的構建
以“土地法學”課程為例,不應從純法理學的角度來組織教學,而應該以土地管理的具體工作為導向,分析每項法律、制度、政策產生的背景、實施狀況,要讓學生明白在“土地法學”這門課中,包含了土地管理的文化,如土地產權保護文化、耕地保護文化、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文化、科學合理規劃文化、可持續利用文化。
(一)土地產權保護文化
土地產權管理是土地管理工作的核心。在現實工作中,由于權屬主體不清,權責不明導致的矛盾與糾紛層出不窮,可見土地產權保護非常重要,尤其是農民的土地權益保護。在“土地法學”的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真正意識到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物權法》的出臺進一步強化了土地產權的保護。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認識到土地產權保護的重要性,增強學生對切實維護群眾土地合法權益的認同感,使學生在將來的工作中,碰到與土地產權相關的問題時,切實保護產權人的利益。同時也要讓學生加強產權保護政策的學習和研究,進一步推進土地管理工作的開展。
(二)耕地保護文化
耕地保護意義重大,保護耕地就是保護我們的生命線。耕地保護的內涵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耕地數量保護;二是耕地質量保護;三是耕地生態環境保護。三者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我國劃定的18億畝耕地紅線不能簡單地理解為耕地的數量,還要保證這18億畝耕地的質量及生態環境。數量保護是基礎,質量保護是關鍵,生態環境保護是升華。如何加強耕地保護是值得我們思考的,目前國家出臺了很多政策,并且把耕地保護納入地方政府的政績考核中,很大程度上推動了耕地保護工作的開展。但這些基本上都是通過行政的手段來推動的,耕地保護觀念尚未真正深入人心。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應始終強調土地管理工作中耕地保護的重要性,讓學生清楚了解保護耕地不僅是耕地數量的保護,更重要的是耕地質量的保護及耕地生態環境建設。
(三)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文化
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是當今土地管理工作的主題,并且已將土地節約集約利用上升到了優先戰略的高度。土地作為一種資源,面臨著稟賦的差異和供給的瓶頸,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中國城市化的進程中,城市建設用地擴張劇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失控,大量的優質耕地被城市建設所占用,城市建設用地呈現高度粗放趨勢。在農村,耕地粗放利用、撂荒及非農建設現象也層出不窮。粗放利用的背后是制度的缺失,歸根到底,是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文化的缺失。因此,對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文化的理解與認同非常重要,這是推動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保證。要真正實現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就應切實執行最嚴格的節約集約用地制度,減少經濟增長對土地資源的過度消耗。
(四)科學規劃文化
目前,新一輪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工作已接近尾聲,新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堅持了土地管理的基本國策,嚴格遵循了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及耕地總量動態平衡制度,從當地的實際出發,堅持“雙保”方針,體現了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思想的科學性與前瞻性。但是,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的過程中,還存在著多種矛盾與沖突,尤其是在縣(市)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過程中,往往受到各方面的干預,使得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科學性受到質疑。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的原則是不可動搖的,但在修編過程中,對規劃目標的平衡也是科學性的體現。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編制應體現科學性,但是其執行必須是嚴肅的。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土地管理法律、法規、政策、制度的權威性。因此,科學合理地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嚴肅認真地執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就是一種文化,需要繼承與發揚,才能確保土地管理工作的可持續性。
(五)可持續利用文化
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是土地利用管理的最高目標。要做到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就必須做好前述四方面的工作,即要加強土地產權保護,增強耕地保護意識,堅持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嚴格執行土地利用科學規劃。具體來看,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包括經濟效益可持續、社會效益可持續及生態效益可持續。這三種效益同時貫穿于土地產權保護、耕地保護、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及土地利用科學規劃之中。因此,土地可持續利用文化的內涵非常豐富,它相對比較宏觀,統領土地管理的各項文化,是屬于更高層次的文化。
二、土地管理文化傳播的途徑
土地管理文化的傳播可以貫穿整個專業課教育的始終,除了通過教師向學生傳播外,還可以由有學生向學生傳播、由學生向外界傳播。土地管理文化傳播的途徑是多樣的,包括了案例教學、情景模擬、社會實踐及校園文化活動,從土地管理文化傳播的效果來看,這四個途徑是逐漸遞進的。
(一)案例教學
教師在“土地法學”的課堂上向學生傳播土地管理文化,一個很重要的途徑就是采用案例教學。采用案例教學,方便教師對其中蘊含的知識點進行提煉,同時也便于教師對土地管理文化的總結。另外,采用案例教學,其教學的過程相對比較生動,學生很快就能接受。教師結合案例進行講解,將其中蘊含的土地管理文化傳授給學生,可以將土地管理文化更加具象化,不僅能幫助學生掌握知識點,還可以使學生加深對土地管理文化的認識與理解。這些案例可以是文字性的,也可以是視頻、音頻類的。
(二)情景模擬
課堂的案例教學是土地管理文化傳播的基礎階段,是對具體土地管理文化的認知層面,而課堂情景模擬則是土地管理文化傳播的理解層面。學生通過自編自演情景劇,加深對土地管理文化的認知,逐漸上升到理解層面,同時也是土地管理文化開始向外傳播的階段,主要是在同專業學生之間的傳播。在這個階段,還需要教師的繼續指導與點評,及時糾正在情景模擬過程中出現的認知與理解偏差,進一步加深對土地管理文化的理解。學生自編自演的情景劇主題多與土地征收、農村土地流轉、耕地保護及土地違法調處相關。
(三)校園文化推動
土地管理文化與校園文化相結合能夠很好地推動其傳播。例如,在中國地質大學,地學文化是校園文化的主體,土地文化及土地管理文化成為了地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借助地學文化傳播的平臺來推動土地管理文化的傳播是一種行之有效的途徑。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學生為主體,使土地管理文化在校園內進行傳播,這是土地管理文化向外傳播的階段,同時也是逐步認可相關土地管理文化的階段。“土地日”宣傳活動成為了“土地法學”課程宣傳土地管理文化重要的陣地。結合每年“土地日”的主題,通過舉辦學術報告會、張貼宣傳海報、條幅簽名、咨詢解答等方式來宣傳“土地日”的主題,將國家土地管理的方針政策融入到宣傳活動中,培養學生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的意識,增強學生對《土地管理法》的了解。這個過程就是土地管理文化傳播的過程,對于參與活動的學生而言,也是土地管理文化認同的過程。
關鍵詞:高端技能型;估價員;高職教育升級版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10-0272-02
2011年9月29日,教育部印發了《關于推進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引領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若干意見》(教職成〔2011〕12號)。該《意見》將高等職業教育定為具有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雙重屬性,以培養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為主要任務,強調要改革培養模式,增強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如何培養出一線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是各高職院校一直在積極探索的問題。
一、當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現狀
當前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規模空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門戶網站2013年9月4日的統計數據,目前,全國共高職(專科)院校1297所,在校生人數達9642267人,預計畢業生數為3231125人。當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呈現以下幾個特征:
1.高職院校辦學歷史短,核心競爭力不足。目前,國內公辦高職院校大多是在本世紀初由中專學校升格,辦學歷史大多在十年左右,而部分民辦高職辦學時間可能更短,教學方法和辦學理論還處于摸石頭過河階段,學生的操作技能比不上中職或技校生,而理論水平比本科生差一大截,面臨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境地,在就業市場上缺乏核心競爭力。
2.院校間同質化競爭趨于激烈。當前,許多家長基于功利思想,引導學生報考熱門、薪酬高的專業。而部分高校為了迎合學生的需求,從經濟利益出發,對部分熱門專業敞開招生,導致就業市場結構性失衡,部分學生對學校滿意度較低。以廣西為例,開設有工程造價專業的高職院校達18所,更有少量學校師資力量根本不具備開設條件為了短期利益也在招生。
3.重專業建設而輕學科建設。許多高校一方面受學制和學時的影響,另一方面基于就業導向思想,偏重于學生的專業素質培養,過于專門化,致使知識面不寬;另外,由于過于重專業建設,致使學科之間各自獨立分割,資源不能共享,資源配置效率低下。
4.重崗位操作技能培養而輕綜合素質培養。為了能和企業“無縫對接”,高職院校各顯神通,非常重視崗位操作技能的培訓,如“校中廠”的形式,“教室與車間”、“教學與生產”、“教師與技師”及“學生與徒弟”四個一體化的專業建設。在加強專業技能培養的同時,許多院校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有所放松,致使學生的綜合素質不高,軟實力欠缺,學生忠誠度低,適應性不強,承壓能力弱,最終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有限。
5.招生和就業壓力逐年遞增。隨著我國的高等教育的發展,普通高校數量和招生規模方面逐年擴大,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轉變;另外,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和0~14歲人口數量逐年下降,未來高職院校的招生工作壓力漸增。2013年8月28日,海南日報刊文“海南高職院校招生慘淡,最高缺額超80%”,由此可見部分高職院校的招生壓力巨大。而在就業方面,部分用人單位或行業用人理念存在偏差,存在盲目追求高學歷的傾向,使得高職高專畢業生就業空間壓縮,就業壓力加大。如房地產開發企業一般要求本科及本科以上學歷,高職房地產開發與經營專業畢業生在房開企業就業的微乎其微。
二、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培養思路
在2013年3月17日的中外記者見面會上,總理首次提出“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概念。2013年8月29日,主持召開國家科技教育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會議中,指出,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在今后相當長的時間內,繼續用好“人口紅利”,更加注重依靠“人才紅利”。必須一靠教育、二靠科技。高等職業教育作為重要的組成部分,須順應形勢打造“高職教育升級版”。高職教育升級版應以能力本位教育理論同時兼顧終身教育理念、人格本位教育理念來構建高職課程體系,以有效提升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主要思路有以下幾點:
1.優化教學課程結構,使專業建設和學科建設均衡。當今世界,科技日新月異,各行業經營理念不斷推陳出新、產品升級換代速度極快。因此,在課程設計方面必須優化,改變現在偏專業而輕學科的現狀,使高職畢業生能掌握“綜合知識+技能”,能夠在社會進步和時代變遷中能夠順應環境,持續發展。
2.堅持不懈抓師資隊伍和配套設施建設。教師隊伍的專業水平和教學理念極大影響教學質量,通常師資力量是形成學校核心競爭力的最重要的因素,師資隊伍的建設方面一是努力提升教師學歷;二是加強培訓,適時更新先進教學理念;三是加強專業實踐,提高“雙師型”教師比例。配套設施方面需要持續加大投入,本著經濟、適用的原則增加硬件配套設施。
3.在繼續加強專業技能培養的同時,注重對學生軟實力的培養。專業調查公司麥可思數據有限公司將大學生基本工作能力劃分為五大類能力,分別是理解與交流能力、科學思維能力、管理能力、應用分析能力和動手能力,前面四類能力可歸為軟實力。而根據應屆畢業生求職網對2013屆84456名高校應屆畢業生的調查結果,影響個人競爭力的因素中,選擇社會實踐和實習經驗的學生比例為40.74%;溝通表達能力的為22.45%;社會關系最重要的占14.49%;專業知識僅占7.84%,排名最低的是外表及形象,僅占1.54%。因此,在高職學生的軟實力培養方面,必須千方百計,加大力氣抓緊、抓實。
三、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房地產經營與估價專業的教學實踐
房地產經營與估價專業在多數高職院校眾多專業中處于弱勢專業,雖然就業率高,但離職率也較高。近幾年來,招生形勢不容樂觀。為提高教育質量,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努力培養出高端技能型房地產專業人才,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房地產經營與估價專業進行了以下教學改革實踐:
1.完善專業課程體系建設。專業課程體系的優劣直接決定著培養的畢業生的質量。早在2004年,管理工程系就成立了專業教學委員會,房地產專業委員會的委員來自行業專家及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地產經紀公司、房地產評估公司、房地產營銷策劃公司、建筑施工企業等相關企業技術骨干。各專業委員分別從不同就業崗位,針對性地提出課程設置及課程標準,在此基礎上,教學團隊結合未來學生發展所需具備的素質要求,完善房地產專業課程體系,并修訂新的教學計劃,努力使得開設的課程能夠涵蓋用人單位各崗位的要求,又有利于培養能夠適應社會,能自主學習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
2.多種形式提升師資專業水平。房地產專業團隊所有專業教師都有研究生學歷,理論基礎扎實,且大部分教師具備企業工作背景,為與生產企業一線不斷線,學院、系部鼓勵教師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并作為年終業績考核的一部分。另外,2012年學院還啟動了“雙百工程”(即在“十二五”期間,100名教師下企業、基層,100名企業專家、能工巧匠進課堂)。一系列的促進措施,使房地產團隊專業教師理論過硬,實際操作熟練,“雙師型”教師比例達100%。
3.加大投入,夯實硬件基礎。在院、系兩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房地產估價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室及房地產營銷“工作室”式實訓室先后建立起來。“理實一體化”教室按“邊學邊做,做中學,學中做”的“工廠式”的教學環境,設置有大課桌,滿足學生分小組討論的需要;配備有電腦桌椅,滿足學生上機操作的需要,配備投影儀和教師機,滿足學生成果展示和教師講解和點評的需要;“工作室”式房地產營銷實訓室以模擬房地產居間工作環境進行建設。實訓室中不僅有計算機可進行房地產居間軟件系統的實操演練,還設置有房地產項目沙盤和戶型模型,同時仿真樓盤售樓部設計設有接待區和洽談區,可進行房地產營銷實訓,最大限度讓學生在實訓過程中體驗到真實的工作環境中的工作情景。這一系列的硬件基礎的完善,為提高教學質量,貼近工作實際的教學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4.多種途徑加強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通過對畢業生的后期跟蹤回訪得到的信息顯示,部分學生在自主學習、團隊協作、人際溝通及壓力承受能力方面還有待加強。以上的這些能力許多學者也將其歸為軟實力,加強學生這方面能力的培養有以下思路:一是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二是聘請行業專家做講座并進行交流;三是組織內容豐富的技能大賽,如公文寫作大賽、演進比賽,禮儀風采大賽等,這些大賽極大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應變能力和抗壓能力的;四是經常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班會活動;五是鼓勵學生節假日兼職及寒暑假專業社會實踐活動,教師也可以為學生聯系實習單位,讓學生提前熟悉將來就業崗位的要求,認識自己能力上的欠缺并加以完善自己。
四、結論與建議
經過近幾年的不斷摸索和持續完善,房地產經營與估價專業的學生無論是在專業水平還是在綜合素質方面都得到用人單位的認可。根據麥可思《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社會需求與培養質量年度報告(2013年)》中數據,房地產經營與估價專業畢業生畢業半年后的就業率為97%,月平均收入為2915元,對母校的滿意度為96%,愿意推薦母校的比例也為96%。以上數據說明近幾年的教學改革試驗效果顯著,達到了預期目標。
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的培養的思路和方法,各高職院校都還在積極探索和完善,奮斗在教學一線的專業教師必須要解放思想,積極創新,善于總結經驗并交流、共享,在堅持專業技能培養的同時,一定要加強學生軟實習的培養。只有這樣,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才能上一個新的臺階,才能為祖國源源不斷的輸送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早日高質量的實現“中國經濟升級版”。
參考文獻:
[1]王世偉.基于就業導向的高職院校學生軟實力培養研究[J].陜西教育[高教],2012,(4).
[2]張麗紅,張國祥.“四位一體化”的高職院校專業建設[J].價值工程,2013,(24).
[3]王振洪.高職如何打造“中國教育升級版”[N].光明日報,2013-11-21.
1.1教師實踐培養能力不足從現實來看,要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首先要使教師具備相應的實踐經驗,對此,實踐能力指導教師也必然是具有建筑工程項目施工經驗的專職教師。然而當前高職院校專職的實踐教師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存在很多不足。一方面高職院校并沒有積極地引進用工單位的工程師加入教師隊伍。另一方面,理論課程教師也缺乏必要的實踐能力鍛煉,進而在培養學生實踐能力過程中不能很好的把握住教學方向。
1.2用工單位教育資源利用不充分當前人才培養模式下,學校聘任的大量實踐教師大多只會做不會講,更難以勝任理實一體化教學。另外,由于企業技巧熟練的老員工不能有效參與到教學中去,因而這些人所在的建筑工地也不能很好地為教學服務。這些珍貴的企業教育資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嚴重影響了高職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2完善工業與民用建筑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對策
針對以上問題,高職院校應當從建立健全學生實踐能力評價體系,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健全實踐教學體系,豐富實踐教學內容,創建校企合作實踐基地等五個方面實施完善工業與民用建筑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
2.1建立健全學生實踐能力評價體系從當前高職院校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模式來看,普遍存在著學生實踐能力評價缺失的問題。按照教育學的相關理論,激勵制度對學生學習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對此,高職院校應當結合學生實際建立并健全學生實踐能力評價體系,以鼓勵學生開展實踐能力的培養。具體來說,首先可以改革學生獎學金制度,提高實踐能力考核在獎學金評比的比重;其次,通過舉辦建筑實踐科研立項、實踐能力大賽等形式多樣的學生活動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最后,要把學生實踐能力,納入學生學分積累制度,為高職院校健全學生實踐能力評價體系提供制度性的保障。
2.2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要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首先要使教師具備相應的實踐經驗,從這個意義上講,實踐能力指導教師也必然是具有建筑工程項目施工經驗的專職教師。對此,高職院校應當在教育法規的范疇內,按照“請進來,送出去”的原則,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一方面,高職院校要深化與用工單位的合作,并從用工單位中選取一批有資歷、有經驗、有素質的建筑工程師聘用為臨時制的學生實踐指導教師。另一方面,高職院校也要積極地加強理論課程教師的實踐能力培訓,通過派遣制的形式,把理論課程教師“送出去”,安排他們到用工單位掛職鍛煉,進而提升他們的實踐教學能力。
2.3健全實踐教學體系針對工業與民用建筑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還要通過健全實踐教學體系來完善。具體來說,高職院校工業與民用建筑專業實踐教育體系應當包括建筑項目實訓、實務綜合類實踐與社會實踐技能培訓等三個環節。首先,在建筑項目實訓環節,可以采用“師徒雙向選擇”的方式進行,即由教師開出實踐技能項目,學生根據具體開出的項目選擇培訓教師,利用每天的課余實踐完成實踐項目,逐步提升實踐能力。其次,在實務綜合類實踐環節,可以使學生以寢室為單位組成學習小組,通過實地考察的方式,學習建筑綜合事務要點,總結經驗,并定期開展總結匯報。最后,在社會實踐能力培養環節,可以以高職院校社會實踐類社團為載體,通過寓教于樂的社會實踐社團活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2.4豐富實踐教學內容按照原有的教學方案,高職院校工業與民用建筑專業學生的理論學習與崗位實習往往都是分別進行集中培養的。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種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教學內容的目的性,但往往也會使學生在學習理論中欠缺動手能力的培養,或是在生產第一線中又忽視了理論性的思考與經驗的體系化總結。對此高職院校應當在結合自身實際的基礎上,不斷豐富實踐教學內容,創新學習形式,使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有機結合。此外,豐富實踐教學內容也離不開必要的物質基礎,高職院校應當加強校內實訓基地建設,一方面能夠使學生接觸到建筑項目施工的器具,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學生頭腦中呈現全方位、多層次的理論體系。
2.5創建校企合作實踐基地從現實來看,建立用工單位與高職院校合作的實習基地,是提升工業與民用建筑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關鍵性步驟。具體來說校企合作實踐基地必須具備多樣化的功能,既要有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筑項目的實踐基地,也要有砌體結構等各種典型建筑結構的實踐基地。同時,校企合作實踐基地可以采用“2+1”的培養模式,即學生首先要通過兩年的在校理論學習與基本能力培養,且通過考核后,再于次年由專業教師的指導下,進入建筑用工單位進行為其一年實地的崗位實習。
3結論
一、建筑工程專業學生經濟管理素質培養的必要性1. 建筑工程專業學生經濟管理素質的現狀長期以來, 建筑工程專業尤其是本科, 教學方向主要以培養研究型人才為主, 專業課的設置偏重結構理論, 專業方向較單一, 畢業生畢業后去向主要為高校、科研單位、設計單位等。然而,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和層次的不斷提高, 以及市場需求發展的需要, 畢業生畢業后的主要去向轉向建筑施工單位, 大部分畢業生要從事施工管理工作。然而, 目前高等教育中工程技術教育與經濟管理教育相分離, 就建筑工程專業的教學而言, 有關經濟管理基本知識的課程設置相對較少, 在其它學科以及實踐教學環節中, 也很少注重培養學生的經濟管理素質,導致建筑工程專業的學生在走向工作崗位之后, 不能很快地進入角色。在進行項目的決策和設計, 進行施工組織和工程項目管理時, 不知該如何考慮控制工程項目的成本費用, 不能有效地對工程項目進行組織計劃管理。2. 經濟管理素質培養的必要性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 建筑業在國民經濟中支柱產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因此在建筑活動中加強經濟管理科學的研究與應用, 實現最佳的經濟、社會、環境和生態等綜合效益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從目前建筑工程具體進行中所需的人才現狀來看, 建筑經濟管理方面的知識也越來越顯重要, 如目前本行業中需要大量工程管理和施工工程師、建設監理師、工程造價師、工程預算師、物業估價師、建設咨詢師和物業管理工程師等等, 都需要掌握本課程中的許多相關的專業知識: 工程經濟、建筑工程定額和概預算、招投標等等。另外, 還需要掌握一些與其它專業相關的課目,如: 投資經濟、經濟法規、投資預測、資產評估和工程財務等等。而單純的土木專業的傳統理論知識已不能滿足現代化建筑工程的需要。一座橋梁, 一幢高層建筑物, 都是可以運用設計手段和施工技術來完成的, 但是, 如何在各個階段實現最優化, 在保證必要功能的前提下, 如何有效地組織與管理, 以達到最大的經濟效益是必須要考慮的問題。前不久, 國家奧委會提出節儉辦奧運會的要求, 對一些在建和未建的奧運會場館項目重新進行了方案設計、施工方案的可行性研究、經濟效益的綜合評估。刪減項目中的不必要功能, 停建一些不必要的工程。可見, 切實可行地培養建筑工程專業學生的經濟管理素質, 加快建筑經濟管理課程的教學改革是必要的和迫切的, 是符合21 世紀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的。
二、建筑經濟管理課程改革建議1. 教材的編撰目前, 建筑工程專業經濟管理課程往往是匯編一本涉及專業面廣的教材, 其均有跨學科多方位的知識內涵, 但都縝密有致而生動不足。如“工程概預算”“房地產開發”“建設工程監理”以及“物業管理”“企業管理”等等, 一一羅列其中作為一個章節, 其中的每一章幾乎都是一本教材的縮寫。這種不深不透、面面俱到的做法, 不僅使學生學得缺乏一種真實感而難以理解, 而且使教師也難以駕馭教學。教材的編撰應當具備對學習者的誘導和啟發, 雖不應有“生動性”的要求, 但也不應理論和現實脫節。可否滲入部分實際性的內容, 如當代成功企業的理性思維和精辟論述、增設一些小型案例分析, 如: 小型工程的優化設計方案、或零星工程的概預算、做一些住房貸款利率計算等等。目前我國正處在蓬勃建設的高峰期, 為“建筑經濟管理”課程的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教學素材, 我們要不斷地探索和實踐, 吸收其中的養分, 才能使本課程的教材更加實用, 更加完善, 更符合時代的特點。2. 實施互動參與式教學互動參與式教學是把對市場的模擬, 嚴峻地擺到學生面前,超前地把學生推向模擬市場的場景中, 對于提升學生規范行為和理性的運作無疑是必要的。其破除了以教師為中心單向傳授知識的教學觀, 建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的學習觀。在課程教學中強調教師與教師的互動, 教師與學生的互動, 以及學生與學生的互動。互動參與式教學大大縮短了教學雙方的距離。參與過程中, 啟迪參與者的強烈個人意識, 由淺而深地闡發出個人正確的理念, 促使非理性思維向理性思維轉化, 從而使其自主地積極投入其中。組織互動式教學方法不但對于建筑工程類學生適用, 而且普遍適用于所有學科。3. 加強實習的仿真訓練把學校向社會開放, 保持與社會的密切聯系, 以把握社會的變化, 減少滯后性, 使學生在實習中體驗未來職業的環境, 進入將來要扮演的社會角色。增加師生社會實踐的課時, 提高社會實踐的時間效能比, 從而不僅使社會實踐在學生了解和適應社會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而且可以通過社會實踐讓學生接受新的信息, 鍛煉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其次, 還應擴大校外實習基地, 目前已有實習基地往往是為了滿足《建筑施工技術》課程而設置的, 從教改的發展趨勢看, 還應增加一些新的校外基地。如:裝飾工程公司、房地產開發公司或經營公司、建設監理公司和物業管理公司等。這樣, 學生增加了專業實踐的機會, 也擴大了學校及教師與社會及建筑各行業的聯系面, 一定會給教學帶來更多的生機和活力。4. 論文或設計自由選題針對本課程專業性強的章節, 如房地產管理、房地產評估、建設工程管理、建筑工程預算、裝飾工程預算、招投標內容編寫、國際工程管理、物業管理等等。布置一些研究型的論文或設計,改變以往那種由教師組題、限題的方法, 提倡并鼓勵學生自選論題, 自設大綱, 讓學生自主地對命題開展研究。要求學生通過上網或去圖書館查找資料, 與同學討論等方法和途徑來解決這些問題。這樣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 有問題可思考, 有方法可推敲, 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從而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借以達到開拓學生思維, 提高設計(論文) 質量的效果。
三、教學體系對教師素質的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所表現的總體素質, 是制約教學質量的主要因素。這就要求教師的知識結構與技能水平高標準。因此該課程教師除具備教師的基本素質外還應當具備如下素質:1. 課程開發意識增強教師的課程開發意識, 使其實現從單純的課程執行者到課程研制者的角色轉變, 提高其課程開發能力和相關技術, 才能使教師不斷獲得專業成長, 以滿足現代教學的需要。2. 信息收集、整理和應用的能力當代社會科學技術日新月異。計算機和信息技術智能化、信息網絡全球化的時代已經到來。21 世紀文盲的概念將發生根本變化。不會使用計算機或不會檢索、處理和利用信息資源的人將成為信息時代的新文盲特征。這就為教師在此方面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3. 市場參與的能力教授經濟管理課程的教師應走出書齋, 邁入企業, 加入市場參與, 以市場動態為導向來有效地組織不斷改革、創新的專業教學, 及時地向學生傳輸市場形態, 從而使學生具備緊迫感、責任感, 帶著充足的競爭意識走入社會, 而不再茫然無備地在復雜的市場問題面前束手無策。小結建筑經濟管理在我國是一門正在發展中的學科, 而且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邊緣科學。它的發展有著廣闊的前景, 要形成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建筑經濟管理學科體系, 還需要在理論和實踐上不斷探索和總結, 排除發展中的障礙, 讓管理科學更好地為國民經濟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