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肺癌查房的護士長總結
時間:2022-04-27 14:42:4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肺癌查房的護士長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 大包干責任制 腫瘤外科 護理組長
為提高腫瘤外科護理質量,減少患者并發癥的發生,降低其死亡率,我科自2009年初開始實施大包干責任制護理以來,護理組長合理安排人力[1],并履行了對住院患者的基礎護理和分層級落實責任,取得了良好的護理效果,現將運行模式及體會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我科現有病床位49張(包括加床9張),配備護士共計18人,年齡在18~47歲,平均33歲。本科學歷8人,大專7人,中專3人。其中主管護士5名,護師6名,護士4名,助理護士3名。
方法:①人員配備:護理組除了護士長和辦公室護士及治療護士以外,其余護士均按年資或職稱分為兩個護理小組,每組各配備1名護理組長、2名責任護士和1名助理護士,每位組員每天負責6~12例患者的全部治療和護理。②實施大包干責任制護理:每組責任護士要負責本組患者的全部生活照顧及基礎護理,包括晨晚間護理、病情觀察、巡視患者、治療護理及健康教育的需要等,并把責任落實到人,以確保護理質量。
護理措施
以層級管理為框架細化工作:對食管癌、肺癌、甲狀腺癌、乳腺癌等全麻以及年老體弱、心肺功能不全、且有并發癥的大手術患者,必須要安排入住重癥監護室,并由組長親自負責接手術和病情觀察。對入住重癥監護室的患者術后應進行疾病相關知識的宣教,完成全部的治療和護理,并安排責任護士和1名助理護士負責對不能自理患者的生活照顧和基礎護理,治療由責任護士負責完成。對一些乳腺癌術后的功能鍛煉和低位直腸癌患者放置人造肛的護理及術后康復培訓,應由組長或責任護士完成。對于術后需要化療的患者,則由組長負責評估靜脈情況,根據責任護士的能力決定由組長或責任護士完成靜脈穿刺。對于乳腺癌根治術后的患者,如果只有1側上肢可以輸液,且很難找到理想的靜脈,那么在應用高危藥物時,為了防止外滲,應由組長本人負責靜脈輸液和宣教。高級責任護士或組長承擔本科危重患者和復雜疑難患者的專科護理的個案管理,并及時與主管醫生溝通,了解病情的治療方案,制定護理計劃或下達護囑,使護理過程具有連續性。通過層級護理后,使低年資護士在工作過程中,感覺心理安全與踏實,患者滿意率得到提高。
進行護理查房:要重點查看危重和大手術后的患者。護士長和護理組長在每日早交班時,要帶領交接班護士對本科患者進行護理查房,檢查夜間工作質量,并指導和安排白班責任護士對患者負責大包干護理。要求夜班護士介紹夜間患者存在的問題和采取的措施,同時對存在的護理問題,要交給白班護士,然后白班護士再對患者進行評估,并向組長匯報該患者存在的護理問題和當天要采取的護理措施。組長對責任護士提出的護理問題要給予點評,重點指導安排下級護士負責大包干護理。責任護士和助理護士為所管的患者負責全部護理,并做好病情觀察與基礎護理記錄。同時要實行床邊工作站,護士多與患者接觸,并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正確評估病情,照顧好不同護理等級的患者,確?;A護理落到實處。每天護理組長和責任護士一起應到病房現場查看和詢問,檢查各項護理評估和護理措施的落實情況,并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
前瞻性護理管理模式的應用[2] :在護理部的指導下,應用FMEA(失效模式)和RCA(根本原因分析法)對護理質量進行質控前移。每月組織小組成員對科室的不良事件進行分析,繼而采取改進措施,從根本上預防類似事件的發生。通過實行層級管理、無懲罰性護理缺陷呈報、護理質控前移等,使護理質量管理由事后控制轉向前瞻性的預防,確保患者得到正確的護理。FMEA是事先預防,而RCA是在不良事件發生后分析其根本原因;如兩者相互結合,在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工作中可起到重要作用,使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療和護理。
結 果
護理組長率領責任小組對大包干責任制護理工作的開展,做到了合理安排人力和責任落實到人,解決了患者實際問題,從而提高了護理質量,患者滿意度由原來96%上升至99.6%,病房全年患者均無投訴發生。
討 論
護理組長率領責任小組開展大包干責任制護理工作,有利于全面提高護理質量。護理質量的高低取決于患者客觀指標的觀察和主觀指標的評估,從注重患者基礎護理的落實,到注重患者護理問題的確定及護理措施的落實,讓患者真正得到了實惠,達到了提高護理質量之目的。為了提高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我們實施了三級查房[3],一級查房由責任護士自己每天1~2次檢查,隨時修正護理措施;二級查房由組長帶領責任護士對本組患者查房每天1~2次,并有組長提出指導性意見;三級查房由護士長查房,每日早晨交班后帶領所有護士重點查看本科危重大手術患者,及時了解護士對患者的基礎護理、專科護理、健康教育宣教、護理記錄與實際護理是否相符等護理落實情況,對查房出現的問題要進行分析講評,并指導組長及責任護士下一步應做的工作。通過三級查房,使每位護士都能參與護理質量的管理,保證了治療與護理安全。在護理質量管理中,應用FMEA和RCA前瞻性的護理管理模式,以患者安全為標準,從護理工作細節上著手,將質量管理前移到病房,再到每一項護理操作和護理服務中,真正提高了大包干責任制護理質量,促進了整體護理的開展。
參考文獻
1 張云云,李菁.組長負責制在舒心病房中的應用[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0,23(4):96.
1.1一般資料
本院2013年6月~2014年1月對120例胸外科患者實施優質護理措施,作為觀察組,以實施優質護理前的120例患者為對照組,主要疾病類型為肺癌、食管癌、氣胸、胸部外傷等。對照組男76例,女44例;年齡24~82歲,平均年齡(52.6±8.3)歲;觀察組中男72例,女48例;年齡22~80歲,平均年齡(51.8±8.4)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及病情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實施優質護理服務,即在全面提升常規護理服務標準的同時引入競爭機制。所有患者在出院時完成調查問卷,內容包括語言規范、服務態度、健康及藥物宣教和溝通交流四個方面等四個方面進行評價,結果分為滿意、尚可、不滿意三個等級,滿意與尚可均歸入滿意標準;存在爭議的情況以護理檢查和質量檢查記錄為標準。比較兩組患者上述四個方面的差異。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調查問卷情況
兩組患者共發放240例調查問卷,收回240例調查問卷,有效率為100%。
2.2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語言規范、服務態度、健康及藥物宣教和溝通交流四個方面的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護理服務在醫療服務中占有重要地位,因為它是與患者接觸最多、關系最為密切的部分,患者對護理服務的直接感受對于和諧的醫療關系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因此提升護理服務水平和患者對醫療的滿意度是擺在護理人員面前的重要任務。作者在胸外科從事護理工作數十年,對于胸外科的護理有一定的經驗和認識。尤其是近年來本科將競爭機制引入日常工作,全面實施優質護理服務,使得護理工作的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現將實施優質護理的具體內容和一些經驗認識總結如下:①以患者為中心,滿足患者需求:護理和醫療一樣,其中心都是患者,因此要摒棄以往的只是簡單的基礎護理觀念,使護理人員在進行護理時不只是機械的從事技術操作,也不只是簡單地執行醫囑,而是要和患者進行有效的溝通,了解患者的心理,關心患者的病情,從心理上給予安慰。責任護理對于大部分患者來時是一種心理上的依靠,在護理人員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因此作為責任護士要用好這份特殊的信任,使患者從入院開始就給予住院指導、住院護理,直到最后的出院指導,在各個護理環節都要照顧到患者的需求。②修訂崗位職責,優化排班方式:重新修訂護士長、主管護師、責任護士、值班護士等工作職責,對于其中的不合理內容要進行改正;要定期進行總結和反饋,召開科務會進行強調和改進。優質的護理需要護理人員有著充沛的體力和精神,因此改革排班制度,制定合理的休息和上班時間表至關重要。為了保持護理人員的體力并且使護理工作更有連續性可在原有班次的基礎上采取彈性排班,減少交接班次數。③加強專業知識培訓,提高業務素養:現代護理認為,豐富的專業知識與嫻熟的技術操作一樣都是優質服務的重要內容??墒且ㄆ谂e行知識講座,熟悉本科室常見疾病的基礎知識,尤其是治療原則和常見的手術類型以及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使得護理人員在進行護理時能夠及時識別一些并發癥并及時采取相應措施,確保患者住院安全。定期進行護理查房,在全科室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護士自身的素質建設對于良好的溝通效果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作為護士要提高自身修養,不斷充實自我,除了資深專業知識以外,還應該關注自然、人文和社會等方面的知識,擴展自己的知識面。④引入競爭機制,獎勵與懲罰并舉:將競爭機制引入工作,使護理人員在工作的同事時刻保持競爭性和危機感,促使其發揮自己的特長和主動性、責任心,有助于保持護理隊伍的活力,護士之間也可以相互鼓舞和激勵。并且將護理質量與績效考核掛鉤,對于護理出現問題較多的要給予適當的懲罰,而對于護理工作較為突出的則給予一定的獎勵,例如評選“護理明星”等方式。⑤加強藥物與健康宣教:研究證實,對住院患者實施藥物與健康宣教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滿意度,而且也有利于患者院外服藥的依從性。對所有住院患者均要進行健康與藥物宣教,使其對于自身的疾病有更為深入的認識。在輸液時要告訴患者輸液的名稱和藥物作用,使患者做到心中有數。對于一些特殊的藥物要告訴患者不能隨意調節輸液速度,以免引起患者不適。
4結語
【關鍵詞】 安全文化; 呼吸內科疾病; 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5)7-0096-03
Application of Safety Culture in Respiratory Medicine Ward Nursing Management/CAO Yi.//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5,13(7):96-98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afety culture in respiratory medicine ward nursing management.Method:From January 2010 to January 2013 in our hospital admitted to the study,168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84 patients in each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safety culture care management,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care management,the effect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The rate of nurse-patient disput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8.33%)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19.05%),patient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99.4%)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77.38%),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Safety culture; Respiratory internal illness; Care
First-author’s address:Loudi Central Hospital,Loudi 417000,China
doi:10.14033/ki.cfmr.2015.07.046
呼吸內科疾病范圍很廣,輕則感冒重則肺結核、肺癌等,是非常常見的疾病,主要致病原因:大氣污染,長期吸煙,支氣管、胸腔、肺部及氣管發生病變,主要病癥包括:肺結核、肺癌、哮喘、肺炎、呼吸衰竭等[1]。隨著人口老齡化日趨嚴重,該病的發病率逐年攀升,高發病率的同時還伴隨著高死亡率,以引起醫學研究者的廣泛關注。社會的不斷進步,生活水平、文化水平逐步提高,人們的認知及對新時期的醫療服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呼吸內科疾病患者大多都是老年人,由于多系統均有疾病,所以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在護理過程中操作相對復雜,治療和護理的任務比較重,但是一般來說醫院的人力資源特別是護理資源相對貧乏,所以在護理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很多問題,增大了護理的風險[3-4]。自2010年1月開始,筆者所在醫院提出“安全文化”的護理管理理念,護理工作要做到“無損于患者為先”的原則,將安全文化滲透到每一個操作中去,確?;颊叩淖≡喊踩1疚木桶踩幕诤粑鼉瓤萍膊∽o理中的應用作一簡單探討,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1月-2013年1月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呼吸內科疾病患者168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84例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方式進行護理,其中男52例,女32例,年齡67~82歲,平均(75.3±2.4)歲;觀察組84例患者,采用安全文化護理方法,其中男50例,女34例,年齡66~84歲,平均(76.5±1.7)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性別、年齡等)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方法。(1)密切關注患者的病情變化,監測患者各項體征變化;(2)使患者保持足夠的休息和活動時間,病情危重的患者保持絕對臥床休息,恢復期可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進行下床適量運動;(3)給予合理的飲食營養搭配,嚴重發熱或病情非常危重的患者可以食用半流質食物;(4)保持病房環境良好,每天要進行開窗通風2~3次,每次通風時間15~30 min,病房的空氣質量進行定期檢測,定期進行消毒;(5)呼吸困難患者給予輔助呼吸,護士在輔助呼吸操作時操作一定要規范;(6)呼吸衰竭患者如出現譫妄、煩躁或興奮等情緒時應謹慎使用鎮靜劑類藥物;(7)健康教育工作,宣傳呼吸內科疾病的相關知識,詳細講解預防呼吸內科疾病的各種手段,適時指導患者進行適量的體育鍛煉,增強體質;(8)心理護理,主動和患者溝通,了解他們的主觀訴求并盡量去解決,隨時關注患者的情緒,及時進行排憂解難[5-6]。
1.2.2 觀察組 觀察組采用安全文化護理方法,將安全文化融合到呼吸內科病房的日常護理工作中。(1)明確服務標準,感悟工作責任。①加強護理人員崗前安全教育培訓,樹立安全意識,新護士在入院工作前要先進行培訓,在培訓中了解護理的工作內容、工作流程、工作制度等。建立以人為本的護理思想,提高積極護理的意識形態,護理部管理人員應簽署相關的護理責任書,合理組織,公平評判,持續改進,實現所制定的護理目標。②定期組織醫護人員學習相關法律,如《護理安全管理》《護理質量標準》《護理應急預案》等,使護士的風險意識及法律意識得到提高,同時針對科室可能存在的護理風險定期組織學習,并進行情景模擬,不斷提升安全防范意識,由“要我安全”轉變為“我要安全”。③加強護理人員的自身素質,提高護士的專業技能及溝通能力,強化服務意識。護理人員要以醫學理論為指導,逐漸強化自身的操作技能水平,在護理工作中保持敏銳的洞察力,以及應變能力,同時擁有高度的護理責任感,只有這樣在面對護理問題時才能沉著、有效的進行處理。組織新護士分批的進行規范培訓,定期進行素質考核,可以指定獎罰制度,考核的結果可以作為護士的個人績效,大大增強了她們的學習興趣與動力,營造一種強烈的職業安全氛圍。(2)洞察一切護理風險,倡導預防為主,風險最小的理念。護理風險就是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任何意外情況。老年患者的反應較遲鈍,因此有時無法通過患者自身的敘述來了解的患者的病癥狀況,這就要求護士長及責任護士應參與危重患者、老年患者、新患者的查房,識別每位患者現存的或潛在的風險并進行評估,提高護理人員的預見能力,熟悉每一位患者的身體狀況及疾病的發作規律,嚴密監測患者的病情情況,并根據異常及時的進行判斷及給予相應的處理?;颊叩闹饕L險及常見原因,見表1。主要安全文化的護理措施:醫護人員登記每一位患者家屬的聯系方式,對于沒有生活自理能力的患者夜間一定要有家屬進行陪護,使用護欄;患者在外出活動或其他需求需要下床一定要專人進行陪護和攙扶,有防滑措施及警示標識;長期臥床的患者及處于強迫的患者應該使用氣墊床并建立翻身卡,可以協助翻身并進行定時翻身;對于壓瘡高?;颊咭欢ㄒ龊妙A防工作,出現皮膚破損情況要先進行評估再進行處理;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安全用藥宣傳,確?;颊叩挠盟幇踩?;對咳痰、乏力及咯血的患者及時準備吸痰用物:組織護理人員定期學習危重患者病情觀察及護理要點,嚴格遵守交接班原則,仔細進行病房巡視,全面觀察病情,并將安全防范體現在護理文書上。(3)加強護理質量控制,發現問題及時整改??苾瘸闪⒆o理質量監督小組,隨機對病房進行護理檢查,了解病房的護理工作進展,發現護理問題并給予正確的處理和糾正。每周對存在的護理缺陷進行原因分析總結,制定有效的改進措施,并檢查整改效果。每月開展討論會,對于護理工作中所凸顯的問題進行集中處理解決,提高護理質量,強化服務意識,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6.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經不同護理方式,觀察組護患糾紛發生率為8.33%,患者及家屬對于護理服務的滿意度為97.62%;對照組護患糾紛發生率為19.05%,患者及家屬對于護理服務的滿意度為77.38%,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通過營造安全文化,護士的服務意識及護理安全有了明顯的加強,護理人員在護理服務時能夠更加主動,護理滿意度大大提高[2]。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風險意識的管理培訓使得醫護人員在護理風險的防范意識和能力均大大提高,能夠很好防范于未然,病房內出現跌倒、壓瘡等情況明顯減少。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出現壓瘡患者1例,經早期發現及時分析評定后,給予及時有效的治療,得到控制。安全文化的有機融合,使得護理質量大大提高,隨著對患者相關預防知識的灌輸,以及護士法律意識的增強,護理工作中的各項工作任務和制度做到了切實的落實,更好地提高了護理質量,投訴、糾紛等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在呼吸內科病房護理中融合安全文化護理管理之后,護理人員的護理安全意識明顯增強,服務對象更加明確,護理責任心更強,并且能夠提高護士的自身素質,以及洞悉危險因素的能力[6-8],很好地降低了意外事件發生的風險,提高了護理服務質量,因此非常值得在臨床護理中廣泛使用。
參考文獻
[1]麻王卉,路霞.安全文化在老年病房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0,5(28):271-272.
[2]范云霞.安全文化在老年病房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海南醫學,2010,4(1):1351-1352.
[3]何雪梅,溫仲梅.安全文化在心內科病房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13(4):55-56.
[4]黨叢莉.護理安全因素分析與應對措施[J].實用醫技雜志,2008, 15(28):60-63.
[5]董愛珠.護理人員對安全管理認識的調查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04,26(3):194-196.
[6]繆薇菁.護理風險管理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07,29(9):830-832.
[7]王會接,杜立,陳彩玲.風險管理在臨床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10(16):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