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20 03:47:0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幼兒教育專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 要】通過對歌唱教學的研究,探究出了一系列適宜幼兒發展的教學方法,使幼兒在激勵和喚醒中,去發現、接納、欣賞、表達,使幼兒學會了學習、創造、發現和探索,其主動性、探索性、創造性得到了很好的培養。
【關鍵詞】幼兒教育專業;歌唱教學
一、職業院校中幼兒教育專業歌唱教學的重要性
歌唱教學是幼兒音樂教學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對幼兒實施啟蒙階段美育和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對于實現幼兒音樂教育的整體目標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歌唱課的學習使孩子的歌唱水平、音樂欣賞能力、審美能力等方面得到提高和發展有益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同時,聲樂藝術也是最富情感的藝術,不僅表現創作者的內心感受,更重要的是可以滿足欣賞者心靈深處的某一情感需求。在音樂的諸多構成元素中,節奏好比“骨骼”,旋律好比“血肉”,而情感則好比音樂的“靈魂”,只具備健康的“骨骼”和豐滿的“血肉”是不夠的。然而,作為教師如何幫助高職學生獲得音樂的“靈魂”,做到“以情化聲,聲情合一”是極為重要的。
二、幼兒教育專業歌唱教學內容與形式
我們知道活動的內容是為目標服務的,我們可以規范幾種歌唱方法
1.教授幼兒歌唱的方法
歌唱好像我們每個人身上擁有的一件樂器,在歌唱活動中,我們要引導幼兒利用自己的樂器發出美妙的聲音,所以歌唱活動以歌聲貫穿始終,培養幼兒正確歌唱的方法是歌唱活動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幼兒能否用好聽的聲音歌唱、能否唱出美好的聲音、能否保護自己的嗓子,都取決于幼兒歌唱的方法。
幼焊璩的方法包括:歌唱中正確的發聲方法、正確的歌唱姿勢、正確的呼吸方法、歌唱中的音準與聽音能力、準確唱出歌詞、節奏和曲調的技能、恰當地用歌聲表達感情的技能、正確、默契地與他人合作的技能能及正確運用和保護嗓音的藝術表現力,教給幼兒正確的發聲方法、歌唱姿勢、呼吸方法,在歌唱中培養幼兒的音準和聽辯能力。積極引導幼兒唱準歌曲的節奏和曲調,引導幼兒用美好、自然的聲音唱出歌曲的高低、長短、強弱和速度的變化,幫助幼兒在歌唱時學會控制的表態情感。
2.教唱適宜的幼兒歌曲
幼兒園歌唱活動通過歌曲的學習讓幼兒獲得各方面的發展,所以教唱歌曲是歌唱活動的主要內容。歌曲是歌唱活動主要的學習材料,歌曲的選擇直接影響歌唱的質量。
為幼兒選擇的歌曲首先要具有適宜性。
幼兒年齡小,生活經驗有限,有些歌曲內容太陳舊偏離幼兒生活經驗,幼兒很難理解,我們應遵循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一些他們生活中熟悉、能夠理解并感興趣的歌曲內容,歌詞應有童趣并容易讓幼兒理解和記憶;歌曲的內容要旋律簡單、形象鮮明、適宜幼兒動作表現或進行游戲;歌曲曲調要節奏較簡單,音域要適宜幼兒演唱,旋律要較平穩且以五聲音階為骨干,結構也應短小工整。
幼兒喜愛歌唱,歌曲對幼兒心靈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歌曲的教育性并非單純指歌曲歌詞一定要具有德育教育的意義,幼兒園音樂教育包括歌唱活動所選擇的歌曲都應是積極向上的,能激發幼兒對生活的熱愛和向往,熏陶幼兒高尚美好的情操,從而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作用。
再次為幼兒選擇的歌曲要具有審美性。
審美是音樂的核心,為幼兒選擇的歌曲應符合音樂審美的要求。歌曲的旋律應優美動聽,能激發幼兒歌唱的興趣、歌曲的歌詞要體現藝術美,歌詞幽默詼諧、朗朗上口、富有意味、優美抒情,易于幼兒感受和表現。
總之,我們為幼兒歌曲從歌詞到音樂、從題材到形式、從結構到風格都貼近幼兒生活,總體上要風格多樣、形式豐富,還應具有純真性、思想性、藝術性的特點。
3.教授不同的形式
不同的演唱形式可以表達歌曲不同的效果,對于幼兒來說不同的演唱形式可以幫助幼兒對歌曲的理解,提高歌唱表現力,以達到能夠熟練地、創造性地用歌聲來表達歌曲內容和情緒情感的目的。
在幼兒園歌唱活動中,幼兒可以掌握的歌唱表現形式主要有:獨唱、齊唱、接唱、對唱、領唱齊唱、輪唱、合唱、歌表演等。多種歌唱形式。對培養幼兒的歌唱能力、合作能力、表現能力都有很大幫助。豐富幼兒的演唱形式,能夠增強幼兒在歌唱中對聲音強弱、快慢等不同表情的控制能力,增進幼兒在歌唱中與同伴之間的合作能力,能夠增進幼兒在歌唱中的注意力,同時也會提高幼兒對歌唱的興趣。
因引,教師應在幼兒掌握歌曲的同時,不斷引導幼兒嘗試并挑戰新的演唱形式,為幼兒提供參與、表現和創造的機會,豐富幼兒對歌唱形式的理解,使幼兒在不同形式的演唱中,達到協調一致演唱歌曲的能力。
4.教授幼兒表現歌曲的方法
在幼兒園歌唱活動中,教會幼兒會唱歌曲不是唯一的目的和內容,隨著教育觀念的不斷進步以及教育目標的不斷發展,通過歌唱活動提高幼兒對歌曲的感受力、表現力和創造;和的目標越來越受到重視,因此,培養幼兒的感受力、表現力、創造力成為歌唱活動中重要的教學內容。
在歌唱活動中,教師要樹立新的教育觀念,深入理解“以幼兒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以促進幼兒發展為出發點,充分發揮歌唱活動所特有的教育功能,使幼兒在歌唱活動中喜歡歌唱、快樂歌唱、創造性地自主的學會表現歌曲。
三、幼兒教師應具備良好的教育教學能力
(1)教育能力,一個教師從教學的角度來說,要使孩子全面發展,從自身發展的角度來劉,需要專業成長,因此,教師還應具有把教育觀念、知識轉化為教育行業的能力,實現我們的最終目標=提高教育質量。如果我們具備了很強的能力,而我們在教育實踐中操作能力很差,教學效果不好,會導致幼兒的發菜水平低,幼兒的各種能力得不到提高,因此教師必須具有很強的教育能力,教師的教育能力是教師各種知識水平能力的綜合運用。
(2)教學組織能力,教師要想給孩子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作為幼兒音樂教師要有廣博的音樂專業知識和技能技巧,也要具有較強的教學組織能力。在設計音樂教育活動時,能夠根據幼兒的思維特點,準備大量的教學具,設計幼兒喜愛的教育內容和教學形式。在教學活動中,能利用各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激發幼兒對音樂的學習的愿望和興趣。
(3)學習的能力,作為教師應有一顆求知心,在學習化社會里,幼兒園教師的生存也是一個永無止境的完善和學習過程。新時代背景下,要求教師要成為研究者、學者。幼兒興趣愛好廣泛,好奇好問,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迅速回應幼兒的需求,及時滿足幼兒的好奇心,維持幼兒對周圍事物與環境的探知興趣,引導他們正確認識周圍事物。因此,教師要有知識更新的緊迫感,利用點滴時間去學習新知識。
(4)反思能力,反思過程是一個從實踐到理論再回到實踐的循環往復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認識得到提高,實踐中又得到新的依據和理論,形成教師自己獨特的教育風格。作為教師要學會在教學中反思,只有在不斷的反思中才能獲得新經驗和積累。教師反思的過程,就是教師自我學習、自我提升的過程。
(5)科研能力,今天的幼兒音樂教師不是從前的“有副好嗓子,會唱歌的教書匠”,而是有較強的科研能力,要在自身的教學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為科研提供基本素材,通過科研來促進幼兒音樂教育觀念的更新和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改革,從而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積極推動幼兒音樂教育的不斷完善和發展。
四、結語
在幼兒教育專業歌唱教學方面,我們要根據每個年齡段幼兒的特點以及分析不同的歌曲的內容,來制定合哩的目標以及采用有效的方法,只有教師靈活地采用各種教學手段,創設情景交融的教學環境,做到寓教于趣,寓教于情,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讓幼兒在歌唱的活動中感受到唱歌的樂趣、體驗到音樂美感。
摘要:視唱教學是職業高中幼兒教育與保健專業音樂教學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學生視唱能力是學習音樂不可缺少的一項基本技能。針對職業高中幼兒教育與保健專業學生音樂素質偏低,視唱和聽覺方面能力薄弱的普遍情況,
關鍵詞:視唱教學;教材內容;內心音樂聽覺;心理準備
視唱,是通過對樂譜符號準確p生動的音響再現,從而建立正確的音樂聽覺,引導學生獲得正確的音樂審美取向。它既是建立和積累音樂語言的最基本方式,又是整體音樂表現的最直接體現。職業高中幼兒教育與保健專業學生普遍音樂素質偏低,視唱和聽覺方面能力薄弱。針對職業高中幼兒教育與保健專業學生存在的普遍情況,在音樂視唱教學中提出以下幾點思考。
一p注重教材內容的選擇與學生專業特色相適應
教材內容是為特定教育階段的學生而選擇的,教材內容應被學生同化,成為其內在物對她們將來的行為p態度和個性產生影響。職業高中幼兒教育與保健專業視唱教學內容的選擇必須注重學生的興趣p需要和能力,使之能夠更好地掌握基本音樂理論及音樂技能技巧,形成良好的音樂學習態度。不僅使之“學好”,還要使之“好學”“樂學”,以達到提高音樂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職業高中幼兒教育與保健專業視唱教材內容的選用,除了教材的基礎性p系統性之外,更要注重教材內容的實用性和趣味性,尤其是趣味性。這與她們的專業特色和畢業后所從事的職業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職業高中幼兒教育與保健專業視唱教學內容的選擇必須注重學生音樂能力的實際情況和專業特色相適應,以人為本,因校制宜,因材施教。
二p注重學生內心音樂聽覺的培養
職業高中幼兒教育與保健專業學生普遍音準p節奏感不強,視唱易走調,視唱速度不穩。除了她們自身的音樂素質之外,是由于還沒有在內心建立起正確的音高p音值概念,還沒有獲得內心音樂聽覺對視唱準確性的指導能力。因此視唱時不能判斷各種音高和節奏的正確性。在視唱教學中,通過“默唱”與“背唱”的練習,是強化音樂內心聽覺的訓練手段和有效途徑:“默唱”的目的是更有效地尋求內心音樂聽覺對視唱過程的支持。唱是用“心”聽,聽是用“心”唱,要逐漸養成用“心”聽,用“心”唱的好習慣。“默唱”練習,首先應跟著鋼琴慢唱,通過正確的視唱練習,先建立起正確的音高p音值概念之后,再進行“默唱”練習,這樣才能保證內心音樂聽覺的正確性;“背唱”可以使各種音高p音值之間的關系在感覺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如要能夠熟練p準確地讀譜視唱,其間是和大量的“背唱”練習分不開的。“背唱”練習是短時間內建立正確的音高p音值概念的有效途徑之一。
三p注重學生視唱心理準備的指導
視唱曲譜是檢驗音樂表現綜合能力的有效手段。職業高中幼兒教育與保健專業學生心理素質普遍較差,容易緊張p怯場。在視唱曲譜過程中速度不穩,重復較多,視唱不完整。要做到流暢p完整地視唱和表現曲譜,除了必要的技術基礎之外,音樂心理的準備也是必不可少的環節。視唱曲譜時,首先要看清譜號p調號p拍子等樂譜上標明的記號,再將樂曲的音高p節奏在心里默唱p默讀一遍,做好技術上的準備。其次,做到心中有數,然后選擇適合自己能力的速度,做好視唱曲譜前的心理準備。在視唱的過程中,要求掌握“眼快口慢”的技巧,也就是說眼睛看譜的速度應比視唱的進行快一些,當唱到這一小節時,眼睛已看到下一小節,為即將到來的曲譜調整好氣口p音高p時值等方面的心理準備。因此,在視唱曲譜時,要做到“眼看”“口唱”“耳聽”“手劃拍”,寧肯慢而通順,不要快而結巴,這樣才能一氣呵成,力求完整表現音樂作品。
四p注重學生看譜唱詞技能的訓練
看譜唱詞對于職業高中幼兒教育與保健專業學生是實用性很強的基本技能,是一種需要專門進行訓練的識譜技能,它要求能將樂譜的音高p節奏準確地與歌詞相對應。看譜唱詞可通過兩個預備環節進行練習:第一個環節是念詞讀節奏。使用“da”的襯詞把節奏讀出來,是練習節奏的通常做法。第二個環節是用“la”唱曲調。用“la”音哼唱曲調的目的是使學生擺脫在認識音高關系時對唱名的依賴,為下一步將曲調準確對應歌詞做好準備。前兩個環節,注重的準確性,而這一環節的練習,應更多地側重于完整性。因此,應該引導學生不要太在意一些小的失誤,而要堅持持續不斷地把音樂進行下去。這樣才能獲得快速讀譜唱詞的能力。
現代教育強調以人為本,從實際出發。我們要對職業高中幼兒教育與保健專業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認真的了解和分析,在此基礎上進行音樂視唱教學,才能使她們的音樂視唱能力進一步完善和提高,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也得到了日益普及并且應用到了技校幼兒教育教學中。多媒體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易于學生接受原本抽象的知識,成為了技校幼兒教育專業教師改進教學模式的重要途徑。本文就多媒體在幼兒教育專業理論教學中的優越性進行分析論述。
關鍵詞:幼兒教育 專業理論 多媒體教學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多媒體這一新型的科技手段正在以驚人的速度運用于教育領域中。在教學過程中,多媒體可以使學生的學習更加直觀、形象、生動。在新的社會環境下,如何應用多媒體開展教學非常重要,本文就多媒體在幼師專業理論課中的應用進行了探討。
一、多媒體教學運用于幼師專業理論課的優越性
1.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技校幼兒教育專業理論知識的覆蓋面非常寬泛,理論知識比較抽象,學生很難理解,學習起來枯燥乏味,學生很難對其產生興趣。大部分老師的教學生搬硬套,知識只能單一地灌輸,學生聽不進去,興趣很難培養起來。要讓學生喜歡理論課,就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主動接受老師,接受他們要學習的知識。但是對于專業理論課來說,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注意力是我們的心靈的唯一門戶,意識中的一切,必然要經過它才能進來。”可見,注意力對學習的重要意義。多媒體輔助教學的運用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文字的處理上,在顏色的搭配上,在背景的構思上,在聲音的選擇上,在圖片的使用上,都要精雕細琢,增強感染力,要做到圖、聲、文、像并茂,以此來增加課件的新穎性、形象性和直觀性。同時,在多媒體的運用上,選用的材料應符合教學目標,重難點要突出,抽象的概念要具體化,枯燥的內容要形象化,復雜的過程要簡單化,靜態的對象要動態化,這樣才能給學生提供一個能激發學習興趣的學習環境。
2.幫助學生巧妙掌握并鞏固知識
幼兒教育理論課的知識內容相對于其他課程來說,是比較枯燥的,抽象性的知識比較多,理論性也比較強,由于受到時間上和空間上的限制,在教學內容里面的一些事物和現象,學生無法直觀看到,造成學生難以理解和接受,學習起來比較困難。運用多媒體技術制作成生動有趣、簡單易懂、深入淺出、理論聯系實際的課件,對相關的教學知識點進行分層顯示,有效地激發學生對新知識的探究興趣,系統地掌握相關知識。例如,在學習《教學活動設計》這門課的時候,多種教學法如果穿插進入活動當中,多媒體視頻可以給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所以,通過多媒體教學可以直觀的、生動有趣的展示出教學內容,知識點環環相扣,使學生容易掌握知識點。課本教學的效果明顯弱于多媒體教學。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大量的感性材料,可以多方面刺激學生的感官,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容易讓學生對知識理解,順利地突破教學的重難點,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使教學更加直觀,突出重難點
如果只靠老師在講臺上枯燥、簡單地講述,提出類似如何上幼兒園的課這樣抽象的問題,學生很難掌握,但是通過多媒體播放視頻,不僅可以把高度抽象的知識直觀顯示出來,而且有較強的視覺刺激,有助于學生對重難點內容的掌握和突破。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技術,運用圖像移動、表格解說等手段表達教學內容。例如,在學習如何撰寫幼兒園教學活動計劃時,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制作課件,用鼠標點擊滿足條件的圖像,通過模擬幼兒園教學過程,讓學生理解活動計劃的制訂。由此可見,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學生學得輕松,教師教得省力,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二、多媒體教學的注意事項
多媒體在幼師專業理論課中應該是一種教學手段、一種教學輔助,而不是教學的主體。在多媒體教學中,必須要考慮課件的質量,把教學內容和多媒體結合, 避免學生的注意力只集中在課件上,而忽視了要學習的內容。
多媒體不能替代教師的作用。在課堂上,教師是教學的主導,學生的課堂學習離不開教師的正確引導,離開了教師,學生就會無所適從,無法找準重難點知識。在現代教學中,應該以教師教學為主、多媒體教學為輔,不能忽視教師在課堂上的作用。
總之,在技校幼師專業理論課的教學中,我們要順應時代的發展,結合學生自身的特點,把多媒體適當、合理地運用到教學中去,讓學生能夠真正學到知識,理論聯系實際,為學生就業打下基礎,這才是我們應用多媒體教學的真正目的。
(作者單位:茂名技師學院)
【摘 要】多媒體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易于學生接受原本抽象的知識,成為了學校幼兒教育專業教師改進教學模式的重要途徑。本文就多媒體在幼兒教育專業理論教學中的優越性進行分析論述。
【關鍵詞】幼兒;專業;多媒體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多媒體這一新型的科技手段正在以驚人的速度運用于教育領域中。在教學過程中,多媒體可以使學生的學習更加直觀、形象、生動。在新的社會環境下,如何應用多媒體開展教學非常重要,本文就多媒體在幼師專業理論課中的應用進行了探討。
一、多媒體教學運用于幼師專業理論課的優越性
1.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校幼兒教育專業理論知識的覆蓋面非常寬泛,理論知識比較抽象,學生很難理解,學習起來枯燥乏味,學生很難對其產生興趣。大部分老師的教學生搬硬套,知識只能單一地灌輸,學生聽不進去,興趣很難培養起來。要讓學生喜歡理論課,就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主動接受老師,接受他們要學習的知識。但是對于專業理論課來說,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注意力是我們的心靈的唯一門戶,意識中的一切,必然要經過它才能進來。”可見,注意力對學習的重要意義。多媒體輔助教學的運用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文字的處理上,在顏色的搭配上,在背景的構思上,在聲音的選擇上,在圖片的使用上,都要精雕細琢,增強感染力,要做到圖、聲、文、像并茂,以此來增加課件的新穎性、形象性和直觀性。同時,在多媒體的運用上,選用的材料應符合教學目標,重難點要突出,抽象的概念要具體化,枯燥的內容要形象化,復雜的過程要簡單化,靜態的對象要動態化,這樣才能給學生提供一個能激發學習興趣的學習環境。
2.幫助學生巧妙掌握并鞏固知識
幼兒教育理論課的知識內容相對于其他課程來說,是比較枯燥的,抽象性的知識比較多,理論性也比較強,由于受到時間上和空間上的限制,在教學內容里面的一些事物和現象,學生無法直觀看到,造成學生難以理解和接受,學習起來比較困難。運用多媒體技術制作成生動有趣、簡單易懂、深入淺出、理論聯系實際的課件,對相關的教學知識點進行分層顯示,有效地激發學生對新知識的探究興趣,系統地掌握相關知識。例如,在學習《教學活動設計》這門課的時候,多種教學法如果穿插進入活動當中,多媒體視頻可以給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所以,通過多媒體教學可以直觀的、生動有趣的展示出教學內容,知識點環環相扣,使學生容易掌握知識點。課本教學的效果明顯弱于多媒體教學。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大量的感性材料,可以多方面刺激學生的感官,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容易讓學生對知識理解,順利地突破教學的重難點,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使教學更加直觀,突出重難點
如果只靠老師在講臺上枯燥、簡單地講述,提出類似如何上幼兒園的課這樣抽象的問題,學生很難掌握,但是通過多媒體播放視頻,不僅可以把高度抽象的知識直觀顯示出來,而且有較強的視覺刺激,有助于學生對重難點內容的掌握和突破。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技術,運用圖像移動、表格解說等手段表達教學內容。例如,在學習如何撰寫幼兒園教學活動計劃時,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制作課件,用鼠標點擊滿足條件的圖像,通過模擬幼兒園教學過程,讓學生理解活動計劃的制訂。由此可見,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學生學得輕松,教師教得省力,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二、多媒體教學的注意事項
多媒體在幼師專業理論課中應該是一種教學手段、一種教學輔助,而不是教學的主體。在多媒體教學中,必須要考慮課件的質量,把教學內容和多媒體結合, 避免學生的注意力只集中在課件上,而忽視了要學習的內容。
多媒體不能替代教師的作用。在課堂上,教師是教學的主導,學生的課堂學習離不開教師的正確引導,離開了教師,學生就會無所適從,無法找準重難點知識。在現代教學中,應該以教師教學為主、多媒體教學為輔,不能忽視教師在課堂上的作用。
總之,在學校幼師專業理論課的教學中,我們要順應時代的發展,結合學生自身的特點,把多媒體適當、合理地運用到教學中去,讓學生能夠真正學到知識,理論聯系實際,為學生就業打下基礎,這才是我們應用多媒體教學的真正目的。
一、技工院校辦幼兒教育專業面臨的質疑
1.社會認同度低
幼兒教育是人生的奠基教育,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明顯提高,加之幼兒園的“小學化”傾向,社會與家庭對幼兒教育的期望值很高,對幼兒教育教師的層次要求也逐年提高。技校能辦出什么幼兒教育專業,技校生能做幼兒園老師嗎?技工教育為“二流教育”甚至“末流教育”與幼兒園“一流教師”的反差太大,最多只能做個幼兒園里的保育員。
2.院校自身的困惑
幼兒教育專業學科體系龐雜,專業課程多,有幼兒教育學、幼兒心理學、幼兒衛生學“三學”專業理論課,彈、唱、說、跳、畫、手工、書法專業技能課,健康、語言、社會、科學和藝術等五大領域的教學教法,當前突出的幼兒游戲與指導、幼兒園環境創設與利用專業課,奧爾夫音樂教育、蒙臺梭利教育等早教課程,還要參加成人高考、保育員、育嬰師、教師資格證書考試,另外,初中起點學生文化基礎薄弱,學習能力又較差,學生的專業認同感低,最后只能“門門懂,樣樣瘟”。
二、幼兒教育專業的定位
《教師教育課程標準(試行)》明確提出幼兒園教師的3種培養學制:三年制專科、五年制專科、四年制本科,第一、第三種為高中起點,第二種是以初中起點。在幼兒園職前教師教育課程設置中,提出6個學習領域:兒童發展與學習、幼兒教育基礎、幼兒活動與指導、幼兒園與家庭、社會、職業道德與專業發展、教育實踐。5個核心專業技能:教師語言技能、音樂技能、舞蹈技能、美術技能、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等。《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7個核心專業能力:環境的創設與利用、一日生活的組織與保育、游戲活動的支持與引導、五大領域教育活動的計劃與實施、激勵與評價、溝通與合作、反思與發展。
特別是教師資格考試制度的改革和幼兒園招聘考點的變化,關注的焦點都是未來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知識、核心技能與能力結構。
培養模式的開放性、多樣性,培養方案的實踐性,課程設置的能力導向性,評價體系的實用性等價值取向更加凸顯,這就是幼兒教育專業的最精準定位,從而也體現出幼兒教育專業的特性,師范性與職業性。
三、技工院校辦幼兒教育專業的優勢
1.合崗實用的教學模式:理實一體化
2009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啟動了全國技工院校首批5個專業的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試點,從此拉開了推動一體化教學改革試點工作的序幕。對技工院校來講,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無疑是現代技工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深刻變革,凸顯了現代技工教育課程特色。
首先,顛覆了傳統的教育觀,課程不再是傳統的學科體系,而是以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將理論知識融入工作任務和教學活動,實現了做中學、學中做,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融通合一,帶動了教師一體化、教材一體化、教室一體化、學習主客體一體化,“教、學、做”融為一體。其次,在注重培養學生專業能力的同時,還注重培養學生的方法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以及專業理念和職業道德體現了對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學活動為學生提供了體驗完整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這恰恰是當前幼兒教育專業急需的課程與教學模式。
2.實訓管理經驗豐富:崇尚技能氛圍
有人認為,技工院校專業以理工類為主,與幼兒教育這個師范性專業有何關系?其實幼兒教育除了具有師范性外,還表現為高度的職業性,大量的技能需要實訓,技工院校多年積累的實訓管理經驗會直接遷移到該專業上來。再者,學校崇尚技能的學習氛圍,又會大大觸動幼兒教育專業學生的學習熱情。
3.與企業有天然的聯系:校企合作,實訓基地建設
技工院校與企業有著天然不可分割的血肉聯系,通過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與實踐,多年來已形成自己一套約定俗成的程序,實訓地建設也是駕輕就熟。對于幼兒教育專業來說,合作對象由企業換成幼兒園,生產流程變成保育與教學過程,工匠精神升華為“關愛幼兒,尊重幼兒人格,富有愛心、責任心、耐心和細心;為人師表,教書育人,自尊自律,做幼兒健康成長的啟蒙者和引路人”。
四、圍繞專業定位,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明確了技工院校幼兒教育專業定位,認清了技工院校的辦學優勢,下一步就要緊緊圍繞專業定位,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出有特色的幼教行業高技能人才。
1.調整培養目標
根據《全國技工院校專業目錄》對幼兒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的描述,中級為“培養從事幼兒園日常保育、輔助性實施教育教學活動的中級技能人才”,學習年限為3年(初中畢業生),2年(高中畢業生);高級為“培養從事幼兒教育教學活動,承擔幼兒園部分管理與科研任務,進行學前階段幼兒教育的高級技能人才(高級工)”,學習年限為2年(取得中級職業資格人員)或3年(高中畢業生)。所對應的職業工種是幼兒教師、保育員。
在充分的調研與多年的辦學實踐中,筆者認為,現有的培養目標需改革與調整。技工院校幼兒教育專業應以五年制高級為主,在保教結合的要求下,三年制中級班顯然滿足不了現實需求,也完成不了幼兒教育專業應有的知識與能力的培養。再者,鋼琴、舞蹈、美術和由其延伸的幼兒游戲、環境創設等技能與能力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較長時間的磨煉,這些方面的技能與能力又恰恰是技工院校培養的幼兒教師的特色之處。
2.培養一體化教師
技工院校辦幼兒教育專業最困難的是師資隊伍短缺。一方面,鋼琴、舞蹈、美術等課任教師大多不是師范類出身,而學校的培養對象又不是鋼琴家、舞蹈家、美術家,只需要熟練掌握幼兒歌曲彈唱、幼兒舞蹈編創、幼兒美術手工操作,在此基礎上,能夠開展有效的幼兒游戲指導、環境創設與利用就行。另一方面,師范類出身的“三學”老師學術味太濃,理論性太強。這樣的師資結構肯定不符合現代幼兒教育教學需要。
加快一體化教師的培養是重中之重。首先,作為學校管理者要高度重視,做好頂層設計。其次,不斷引進一體化課程專家進校培訓,傳播一體化課程的理念與實施細則。再者,當前幼兒教育專業一體化課程與教材極少,可以采取跨專業觀摩示范課,學習一體化教學流程與操作實務,再結合幼兒教育專業具體學科進行探索,嘗試編寫一體化校本課程與教案。通過各種途徑,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從而為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提供良好的師資保障。
3.整合課程體系
目前,能力本位教育中的DACUM(Develop ACurriculum)法是比較理想的課程開發方式。借助DACUM法可以獲得基于工作任務劃分的實踐導向職業教育專業課程門類。為了有效地開發幼兒教育專業課程,筆者組織學校專業教師和幼兒園及早教機構一線優秀教師組成DACUM委員會,運用“頭腦風暴法”和DACUM表,分析幼兒教育教師所需要的工作任務模塊,進而對工作任務模塊所需要的知識、技能和態度進行分析。并結合《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和《教師教育課程標準(試行)》明確提出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知識、核心技能與能力結構,對DACUM法進行了進一步改造,遵循相關性和同級性原則,整合了專業理論知識與技術實踐知識的結合點。
整合后的幼兒教育專業課程有:幼兒園教師專業技能訓練系列,如《幼兒歌曲彈唱》《普通話訓練與講故事》《幼兒舞蹈創演》《幼兒美工與玩教具制作》,以任務為驅動,帶動了鋼琴、舞蹈、音樂、普通話、美術、手工、書法等專業技能課程的實施;專業核心能力課程系列,如《幼兒園環境創設與利用》《幼兒園健康與生活指導》《幼兒游戲指導》《學前教育活動指導》,采取理論與實踐的融通合一的方法,融入了《學前教育學》《幼兒教育心理學》和《幼兒衛生學》等傳統的學前教育專業理論課程內容,同時整合健康、語言、社會、科學和藝術等五大領域的教學教法,也基本囊括了保育員、育嬰師、教師資格證、早教教師教學大綱等相應職業資格標準內容。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中提到的最后一個專業能力是“反思與發展”能力,這種能力的培養著眼于學生發展潛力。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歷程與趨勢呈現,教師的職業形象經歷了三次觀念性的轉變,即由最初的“知識擁有者”到“技術熟練者”再到“反思性實踐家”的轉變。當前,幼兒園的理想需求是有敬業精神,專業能力嫻熟的、有發展潛力的專家型人才。所以,我們在安排課程內容中,每一任務都應該高度重視學生反思與發展能力的培養。
(作者單位:常州市工貿技工學校)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中職生面臨的社會環境、家庭環境和校園環境日益紛繁復雜,這些必然會對中職生產生巨大的心理影響。當他們在學習、生活及社會適應等方面遇到困難和挫折時,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許多中職學校面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甚感棘手,感到課難上、事難管,而且在觀念和行為上存在誤區。因此,心理學課程對中職教育學來說十分重要。
一、幼兒教育心理學課程教學的問題
(一)教材內容枯燥,理論性強
很多中職學校的幼教專業都會開設“幼兒教育心理學”這門課,但是很多學生反映書本上的內容過于枯燥,他們很難真正理解。畢竟學生要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去把握幼兒的心理,并與教育聯系起來。如果教師只顧一味地向學生去灌輸這些理念、這些思想,學生根本理解不了,何談將這些利用應用到以后的教學中去。況且書本理論性過強,比如在《學習與幼兒心理》一書中,對“條件刺激”等一系列的詞語解釋不詳細,定義表達含糊不清,教育學與心理學的交叉反而會使得很多概念更加難懂。
(二)學生學習積極主動性不高
幼兒教育心理學大多考驗的是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推理能力,但是一般大多中職學佼的學生多對舞蹈、關術等藝術萬面感興趣,缺乏理性的邏輯思維能力,對書本的內容缺乏充分的認識。因此對于幼兒心理教育這門課的學習絲毫不感興趣,沒有學習的積極主動性,這對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學習是個很不利的因素。
(三)教師教學模式單一
現在中職學校幼教專業的教師自身缺乏實際幼兒教育的經驗,空有滿腹的理論基礎,因而在教學的過程中只是一味地給學生傳授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很少考慮到學生實際的專業學習能力。外加幼兒教育心理學這門課本身就難懂枯燥,學生不會應用書本上的理論知識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不懂如何應用到實際的教學中去。教師教學模式單一、教學經驗不足都是目前這門課程所存在的問題,導致學生的吸收效果差。
二、提高幼兒教育心理學課程教學有效性的對策
(一)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正在成長著的人,教育的目的就是育人。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讓學生意識到學好幼兒教育心理學的重要性,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解“幼兒教育心理學的作用和意義”時,教師可同時對學生進行專業思想教育,幫助學生深入了解所學專業的就業前景,激發學生對專業的熱情。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認真學好專業理論知識的思想,讓學生明白只有掌握相關的幼兒教育心理學知識,才能做好幼教工作。
(二)設置情境教學,激發學生興趣
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沒有設置與教材相關的課堂情境,只是對教材內容進行講解,而學生是被動接受知識,對教師來說雖然省時省力,但是學生的學習效率卻得不到提高。有研究表明,良好的教學情境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具有促進作用。因此,教師應根據中職學生的特點,并結合教材內容,在實際教學中設置相關的教學情境,以使其興趣得以激發,從而提高學習積極性。例如:在學習《教師在幼兒園教育活動情境中的作用》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與領導、附近的幼兒園園長等商量,為學生提供一次到幼兒園中見習的機會。學生可采用旁聽的方式在幼兒園教師上課的過程中進行觀摩與學習,將教材中的知識內容以直觀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通過設置與教材內容相關的情境,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讓學生通過切身感受將教學內容形象化、具體化,從而產生學習的興趣,而興趣的激發是推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的主要力量。
(三)拓展教材內容,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量
課堂教學內容難免有些是凌亂而小系統的,而幼兒教育的工作又是實用和具體的,因此,教師可以在授課過程中利用多媒體教學將教材內容與實際相結合,進行有針對性地講解和介紹。例如,在講授注意力缺失與矯治中,感覺統合訓練這一內容時,教師通常會采用講授的方法向學生介紹感覺統合訓練的研究者、研究內容、統合訓練的方案,但由于受多方面的限制,無法用實物來演示統合訓練中所需要的訓練道具、使用方法等,對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定格、慢放、重放等方式逐項播放給學生,學生可以自觀地學到每一種訓練道具的樣式、使用方法及訓練目的,為了讓學生可以有更加自觀和深刻的印象,教師還可以在播放的同時配上視頻演示和講解,從而學生會形成清晰、具體、完整和系統的知識體系,為學生將來的幼兒園教育教學實踐做了更加完善的理論儲備。
(四)鼓勵學生發言,增強學生自信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積極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因為學生只有在學習過程中學會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才能使其主體地位充分地展現出來,從而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以往主動舉手回答問題的學生較少,主要是害怕回答錯誤而在老師、同學面前丟臉。教師需認識到這一點,并鼓勵學生勇敢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在學生的回答與正確答案產生偏差的時候,教師可詢問學生原因,而不是一味地否決。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見解,這樣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還會使其自信心增強,更愿意投入到學習中。例如在學習《幼兒品德心理》這一內容時,教師可提問學生:“影響幼兒品德心理的因素有哪些?”然后讓學生舉手回答,并根據每一個因素各舉一個例子。有些同學可能會回答環境因素,并舉了一個家庭環境對幼兒品德思想產生影響的例子,但是別的同學可能會有不同的意見,認為環境因素中除了家庭環境外,還有學習環境、交友環境等。這時候教師應鼓勵學生將自己的想法大膽地表達出來,并對學生的善于思考給予表揚,使其自信心增強,這樣就可在以后的學習中提高其積極主動性,培養其自主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創新評價機制
對學生的評價檢測是中職“幼兒心理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學生發展的角度看,以檢測與鼓勵并重為原則,創新評價機制是提高“幼兒心理學”教學效果的必然要求。我們應該從情感的維度設計評價方案,給每個有個性差異的學生充分展現自己獨特才華和興趣的機會,搭建起不同學生的成功平臺,讓學生在達成自己目標的過程中找到自我,體驗成功的愉悅。在評價語言上兼顧每個學生的發展過程,突出針對性,讓自己的評價貼近學生的心靈,激發學生自信,從不同的角度督促學生,給學生一雙發現、探索的眼睛,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總之,中職幼兒教育專業幼兒教育心理學要以科學的教育理念為基礎,從學生的自身特點和專業要求出發,多想、多實踐,就一定能使學生在幼兒教育心理學課程的學習中有所收獲,學以致用,進而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當前幼兒專業教育工作逐漸被重視起來。眾所周知,班主任是學生領導者與學生教育活動組織者,所以,只有做好班主任工作,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幼兒教育專業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本文針對當前幼兒教育專業教育現狀和教學特點等,就如何做好幼兒教育專業班主任工作進行了詳細分析和闡述。
一、合理把握教學機會,做好本專業學生思想教育工作
幼兒教育專業班主任需要借助教育機會把握思想教育工作,首先,合理運用不同類型校內文體活動形式進行專業技能知識的科學教授,最為常見的形勢即為校級娛樂性較強的文體競賽活動組織。需要注意的是,活動組織前階段內,班主任需在班會上進行活動意義內容講解與活動價值內容講解,深度鼓舞和激勵學生參加活動,并激勵他們取得優良成績,為班級團體爭得嘉獎。其次,需要有力運用雷鋒活動和校內勞動周活動等進行思想教育,通過思想品質教育提升學生群體的綜合素質和思想境界,提升學生知識掌握能力,同時提升幼兒與對應教師之間的和諧共處能力等。最后,在寒暑假過程中進行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如勤工儉學活動的組織,以有效提升學生群體動手實踐能力和專業素養。
二、建立較為正規的幼兒教育專業學生內部競爭機制
建立正規的班級內部競爭機制,旨在提升幼兒專業學生本體內在競爭意識和辦事能力,培養學生自信心、上進心和抗挫能力,并以此方式來更好地為后續社會實踐打下堅實基礎。科學合理地建立競爭機制,班級內部便會形成互相監督和相互幫助的學習氛圍,對以往懶散的學習現象和沉迷游戲現象能起到良好的遏制作用。
三、學生行為習慣培養和學生自信心培養
為一名幼兒教師,作為教師,其務必做到為人師表,從自身做起,要做到有耐心、有愛心、有責任心等,因此,在當前幼兒教育專業教學中,班主任需要要求學生養成優良的行為習慣,對燙發、染發、語言、首飾佩戴行為等作出詳細要求,對不認真聽講學生及時進行說服、指正及教導。另外,要對學生自信心進行培養,從心理學角度加以分析。任何學生都想學好專業知識,其核心點便在于學生自信心引導上,班主任應讓學生群體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發現自身優點與長處,通過優勢互補來引導學生敢于學習和樂于學習,達成真正意義上的自信回歸。
四、以干部領導群體,樹立優良班級風氣
班級是學生學習的主要陣地,同時也是學生成長的空間,學生若想在學校不同類型活動中進行能力展示與風貌顯示,優良環境必不可少,因為環境會鼓勵人,同時也會改造人。優良的班級風氣使學生愛上班級的同時也應愛上課程學習,優良班風可構成優秀班級群體,班主任和學生都會融入這個大家庭之中,但僅憑班主任去調節、操作,難以達到班風樹立目標,班主任應遴選優秀的學生作為班干部來協助自己,在此基礎上,使這些學生成為班級活動組織者和班級活動倡導者。班級質量優劣與班委工作質量有著密切關系,班委選舉過程中應以委任方法和對應競選方法為主,可選舉表現突出學生,因為其具備學生服務能力和極高的組織能力。選此類學生作為班級干部,應及時對其進行培訓和引導,定期進行工作內容指導、工作模式指導及工作藝術指導。不僅如此,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應嚴格要求此類學生干部。當班級干部工作經驗提升后,其班級威信和內在自信心便會得到雙向提升,班主任工作任務量得到減輕的同時,工作質量也會穩步提高。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幼兒教育專業班主任工作過程中具備一定的操作特點,班主任應努力把幼兒教育專業學生的內在特點、現狀相結合,在此基礎上再適時對班級管理方案進行優化與改善,從根本上提升幼兒的活動參與積極性,鍛煉學生自主操作能力和綜合素養,構建班級團結隊伍,樹立優良班風和優異學風,為培養優秀幼兒教育人才而努力奮斗。
摘要:幼兒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與之密切相關的幼兒教育自然就受到各方的高度關注。而在幼兒教育順利發展的過程中,幼兒教師素質的高低是關鍵因素。幼兒教師素質的高低則取決于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體智能課程的合理設置。但是學前教育專業課程體系怎樣設置才能達到合理規范并最終符合我國幼兒教育的實際呢?本文結合我國幼兒教育實際來進行學前教育專業體智能課程體系的研究和探討。
關鍵詞:幼兒教育;學前教育專業;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課程體系;體智能課程
一、前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飛速發展,在強有力經濟的推動下,我國的職業教育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為國家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專業技術型人才。作為中職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學前教育專業,在培養大量的高素質幼教人才方面更是功不可沒,極大的促進了我國幼兒教育的快速發展。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問題也逐漸凸顯。尤其是進入21世紀以來,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面臨著教師專業技能水平不高、教學方法單一、體智能課程體系設置不合理等一系列問題。這導致培養出的幼兒教師不能適應現代幼兒教育的需要,造成幼教人才資源的流失。這是與我國大力提倡培養實際應用技術性人才目標相背離的。同時,隨著幼教市場人才競爭激烈程度的增加以及幼兒家長受“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觀念的影響,希望孩子能在體智能等方面得到全方面的發展,這都對幼兒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應進一步促使學前教育專業能夠以幼教市場實際需求為導向,構建學前教育專業體智能課程合理體系,從而為培養復合型的幼教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學前教育專業體智能課程概念
體智能。顧名思義,體是體能、體力,智為智力、智能,能為人能。就是透過身體活動,運用一種或多種游戲來提升幼兒的基本能力。體智能課程也就是開設相應的課程使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掌握更多的活動技能來達到促進幼兒體力、智力、能力的提升,體能方面如我們的課程安排了許多的走、跑、跳、爬等運動,幼兒在課程中能得到充分的體能鍛煉;智力方面如幼兒可以拿著迷你繩變成大象的鼻子、猴子的尾巴等各種小動物肢體,這樣就可以激發幼兒的潛能,讓他自己去想象,自己去思維。
三、學前教育專業課程教學現狀
1.教師責任心不高。鑒于中職學生生源的特殊性,很多老師對中職學生存在一定的偏見,認為中職學生和普通高中學生是不能相比的。中職學生幾年以后要進入社會,學生畢業時能夠順利拿到一張畢業證就可以,有這種觀念的存在,直接導致教師責任心不高。而每天的教學只要完成自身任務便可,至于學生掌握技能知識的多少,則不是教師所關心的,學前教育專業課程體系的合理設置更是一句空談。
2.重視文化課,忽略體智能課程。學前教育專業文化知識的學習固然重要,體智能課程的學習也不可或缺。但在我國很多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授課中,體育、舞蹈、游戲等體智能課程的教學情況卻不容樂觀,認為體智能課程可有可無,甚至認為教授學生游戲等活動是在“不務正業”。殊不知,我國在教育早期就提出了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目標,只重視文化知識的學習而忽略其他,只會造成學生畸形發展。沒有強壯的體魄,優秀的品德,健康的思想,接受再多的知識也是徒勞的。假若學生畢業從事幼教職業,卻發現自身所學在幼兒園完全無用武之地,既造成人才的浪費又阻礙我國幼兒教育的快速發展,豈不叫人痛惜。只有根據幼兒教育的實際需要,合理設置學前教育專業體智能課程體系,才能培養更多的幼教人才。
四、學前教育專業體智能課程體系的重要性
1.強健幼兒的體魄。此所指的強健幼兒的體魄,并不是指強身報國,或是以選手般的訓練方式來從事幼兒體智能課程教學;而是希望以內在加強幼兒自身的抵抗力、心肺能力,刺激體內神經的傳導;外在則運用身體的協調能力將肌力、敏捷性、平衡感、巧致性、柔軟度、韻律感、瞬發力等,以及配合視覺、聽覺、觸覺、運動覺、前庭平衡覺等感覺統合當中的主要項目相互結合,來學習走、跑、跳、踏、踢、丟、拋、接、拍、打以及攀爬等簡單到復雜的動作,使幼兒能有體力應付日常生活之所需。
2.激發幼兒智力潛能。好動與愛玩本來就是幼兒的本質與天性,學齡前的幼兒絕大部分的感覺與知覺,均是透過游戲的方式來學習。幼兒在身體的運動游戲當中,透過模仿、想象、過去的經歷與實際操作的學習,變成主動或被動的學習環境與機會。這對于幼兒腦部的發展與體內神經系統間的傳導,有著很大的影響。
3.體驗團隊生活,增強合作意識。幼兒園游戲活動開展需要眾多小朋友的參與。小朋友雖然對游戲活動十分期待并且充滿激情,但也不能隨心所欲,需要在幼兒教師的引導下,按照一定的游戲規則來進行。教師讓兒童意識到自己在游戲中是處在一個團體之中,需要和其他小朋友相互配合才能完成游戲。久而久之,兒童不但體會到在游戲這個團體中生活的樂趣,同時也在無形之中增強了兒童的合作意識,進而為幼兒將來健康成長提供有力保障。
五、結合幼兒教育實際構建學前教育專業體智能課程體系研究
我國的學前教育專業肩負著為幼兒教育培養幼教人才的重任,不能忽視,必須面向幼兒教育的實際,放眼未來,積極進行體智能課程體系的優化設置。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自己的看法。
1.轉變中職學前教育體智能課程設置的觀念。
(1)確立“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理念。以就業為導向的核心就是要適應幼教市場需求,想幼教市場之所想。中職教育所培養的人才要為幼教之所需,就要求教育內容緊緊圍繞幼教需求而展開,主動適應幼教市場結構的變化,大膽進行教材革新的嘗試與探索,幼教行業共同修訂完善課程標準與教材,同時將技能考證教育有機融入其中,把職業資格證書的知識、技能要求及時地反映到課程標準和教材中,實現課程設置與幼教崗位對接,使學生在畢業后即能迅速上崗,為幼兒園所用。
(2)重視技能課,強化基本功訓練。幼兒教師不僅需要掌握廣泛的學科知識,具有較高的教育理論素養以滿足現代教育的要求,同時還要具備開展幼兒教育的職業技能和藝術表演能力,以滿足幼兒教師自身的特殊要求。因此,學前教育專業設置技能教育課程既是由幼兒教育的任務所決定的,又是幼兒素質的必然要求。
2.增加學生實訓的機會。在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中可以通過多種形式來增加學生的實踐機會。首先,可以增加活動設計類課程,讓學生通過模擬教學、情境教學等方式來更好地了解幼兒園的實際工作狀態。其次,增加技能實訓課的課時,保證學生有著充分的時間和空間來進行訓練。學前教育專業的技能課程主要包括舞蹈、美術、音樂、鋼琴等,這些課程的學習都是要靠學生的不斷練習和實踐來完成的。最后,要增加教育見習和實習的時間和機會。實習是幫助學生走上工作崗位的重要橋梁,因此可以適當增加學生教育見習實習的機會,給學生充分的實踐時間去適應學前教育工作。還可以改變傳統的見習實習模式,實行分散見習與集中見習相結合的形式。
3.體智能課程體系的版塊化設置。現行的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體系采用分科設置,這種單一的課程模式容易造成教學內容與社會需求脫節,與實際工作差距較大。因此,根據目前幼教市場的就業情況,將課程體系按知識和職業能力要求,分成文化知識崗位、體能崗位、智能崗位三大課程版塊。根據不同的就業方向,各課程版塊都設置必修課和選修課,使學生學習的選擇性更大,一方面保證學有余力的學生享有更多的學習提升機會,另一方面使得某些課程學習確有困難的學生,能夠通過選修其他課程,獲得足夠的學分,順序完成學業。這樣設置使教學更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則,更能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要求。每個版塊相對獨立,學生每學完一個模塊就獲得一項職業崗位能力。
文化知識版塊是對學生進行系統專業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培訓的一類課程。主要包括幼兒教育學、幼兒心理學、幼兒衛生學、幼兒文學、幼兒英語、幼兒園管理、音樂基礎、美術基礎、幼兒活動設計、現代教育技術等。專業基礎課具有很強的定向性、應用性特征,專業基礎課作為專業課的基礎,其門數、教學內容以“必需、夠用”為原則,不苛求理論的完整性,而是突出理論的應用性,以實現能力培養目標。學生只有在學好專業基礎課程后,才能深入地理解崗位技能類課程的一些操作原理和操作技巧,有利于學生職業技能的掌握和提高。
體能版塊是對學生進行體力能力培養而設置的課程。鑒于現在很多學生日常缺乏體育鍛煉,健康狀況差強人意,稍微加大體育活動的強度,身體就承受不住,需要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擴大教學范圍,如縱隊列(隊形練習)、熱身操及舒緩操等,還可根據幼兒園教學的需要增強百米走、三十米來回往返跑、五十米短跑、立定跳等。除此之外還可以將每兩天一次的體育課程設置為每天一節課,這樣不但適應了幼兒園的教學實際,還增強了學生的體魄,兩全其美。
智能版塊是針對學生所要求的職業技能設置的一類課程,凸顯其綜合性和實踐性。主要包括教學技能模塊(活動設計、活動組織、活動實施、活動評價)、舞蹈技能模塊(舞蹈表演、幼兒舞蹈編排)、美術技能模塊(兒童畫創作、手工教學、教玩具制作、環境創設)、音樂技能模塊(鋼琴彈奏、聲樂演唱、兒歌伴奏)、語言技能模塊(普通話、幼兒教師口語、故事表演、兒童文學創編)等,只有幼兒教師具備豐富的專業技能,才能為幼兒帶來多彩的活動,更好的開發幼兒智力。
六、結論
體智能課程作為培養幼兒潛能全面發展的先決條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需要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根據幼兒教育的實際需要合理設置體智能課程體系,培養更多高素質的復合型的幼教人才,最終推動我國幼兒教育的快速發展并實現新的突破。
摘要:“教師口語”課是幼兒教育專業開設的一門必修課和技能課。近幾年來隨著高校教育改革,幼兒師范學校也悄然發生著變化,這些變化深刻地影響著“教師口語”課,分析和掌握發展中的專科層次學生和口語教學現狀,對于培養優秀的幼兒教師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教師口語課 專科層次 幼兒教育專業學生
我校是市屬以初中為起點面向全省招生的幼兒師范學校,在高校教育改革的浪潮下,辦學層次由中專升格為大專,升專后的教育教學也順應形勢發生著改變,這些變化也深刻地影響著“教師口語”課,因此了解和分析升專后的學生和口語教學現狀,為轉變教學觀念和思路,盡快適應新的形勢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生源質量不理想,招生門檻不斷下降
1999年國家人事制度改革,師范生不再享受“包分配”政策,同時大學不斷擴招,使得初中畢業生選擇就讀幼師的人越來越少,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是由于成績不好,考大學無望,才不得不選擇了幼兒師范學校。雖然學校的辦學層次提升了,但學生質量卻在逐年下降,由中專時期的擇優變成了大專時期只能招到一般學生,甚至是成績較差的學生。
以我校2011級沈陽地區學生成績為例:沈陽地區中考成績滿分為760分(含體育加試成績60分)。其中學前教育專業,最高分為551,最低分為380,平均分為447;學前教育雙語專業,最高分為645,最低分為373,平均分為518。
學前教育雙語專業相比于學前教育專業成績要高很多,但成績最好的學生也達不到省重點高中的最低分數線,成績最低的學生比普通高中的錄取分還要低,而沈陽地區是全省入學成績最好的。總體來說學生成績不理想,這樣的現象已持續了相當一段時間。
由于生源質量下滑,學生的整體素質也隨之下降,大部分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缺乏學習的動力和興趣,自我管理能力較差。這些學生在初中階段不受老師重視,發言機會少,沒有自信心,懼怕在公共場合講話。加之初中教學片面追求升學率,語文教學重讀寫,輕聽說,沒有或極少關注學生的聽說能力,缺少對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使得學生的口語感受力和表達能力不盡如人意,這些因素給教師口語課的教學與訓練帶來極大的困難。
二、學生缺乏口語表達能力訓練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相當一部分學生選擇幼兒教育專業的原因之一是出于美術或音樂的愛好,她們對口語的喜好遠低于聲樂、鋼琴、舞蹈、美術等學科;學生在畢業匯報演出中更愿意以唱歌和舞蹈的方式來表現自己的才能,對口語能力展示的節目沒有興趣,或是無奈的選擇;畢業生招聘會上,音樂、舞蹈、美術方面的技能也經常是招聘單位重點考核的內容,這些原因客觀地造成了口語備受冷落的局面,嚴重地影響著學生口語能力訓練的積極性。
口語教學的特殊性決定了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具有長期性、艱巨性、復雜性的特點,口語訓練的效果不會在短時間內顯現,表達能力的獲得更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學生長期地、自覺地訓練和鞏固,而許多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的習慣和堅持不懈的毅力。
三、學校缺少優秀的專職口語師資
盡管師范院校課程標準規定“本課程要按一定的比例配備專職教師”,但目前我校口語專職教師只有二人,其他二人同時兼任文選課,這種情況在師范類院校相當普遍。
即使是專職教師也只是受過普通話和測試員培訓,雖然普通話水平都達到一級乙等以上,但沒有進行過口語專項培訓和口語理論的專門研究,使得口語教師的示范能力和指導能力相對薄弱。
口語教師基本上都是語文老師出身,在教法上習慣于文選課的重理論輕實踐、講得多練得少的教學模式,不注重訓練或訓練方法陳舊。由于教師口語課是比較小眾的課程,只有在師范類院校中才開設,所以缺乏教研和交流,各校的教學基本上各自為戰,摸著石頭過河,缺乏統一性和科學性,更談不上對口語教學的深入探究和創新。
口語教師很少有機會向教法老師那樣,到幼兒園去了解幼兒園的教學情況或參與幼兒園的前沿教改活動,所以普遍對幼兒教育專業的職業特色理解膚淺,導致在口語教學中只能泛泛地進行一般口語表達訓練,對幼教專業職業化特點的口語訓練力不從心。
四、教師口語課的課程設置不盡合理
教師口語課由普通話訓練、一般口語訓練和教師職業口語訓練三部分構成。幼兒教育職業化口語訓練應該是幼教專業口語教學的重中之重。但是普通話測試證書卻是學生獲取教師資格證和畢業證必須具備的硬件之一,所以在教師口語課上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對普通話予以極大的關注,甚至把普通話水平測試等同于教師口語課,使教師口語課出現了極大的偏頗。
教師口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訓練課,我校在三年制中專階段,口語課開設時間為三學年,每周二課時,升為專科層次后設置為二學年,每周一課時,課時量縮減了三分之二,加之口語課是隨堂考試課,考試又占用一部分課時,課時量的不足,使訓練時間和質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證。
很少的課時又使口語課的教學內容受到極大限制,為了在有限的課時內要完成普通話測試訓練,多數口語老師只能壓縮甚至刪除一部分教學內容,而往往會被刪掉的部分是幼兒教師職業口語訓練,而這部分恰恰是最能體現幼師生職業特點的內容,達不到促進學生的職業化成長的目標。
五、缺少權威的幼兒教師口語教材
我校中專階段采用的是全國統編的幼兒師范口語教材《聽話和說話》(全四冊),1998年編寫的,這套教材在理論的論述上全面、有見地,但時間較早,訓練材料已明顯過時,不符合當今學生的心理要求。近幾年也先后選用了一些針對幼兒教育專業的口語教材,或內容缺乏幼教專業針對性,或理論闡述過多,實踐性不強,或訓練設計難以操作,或缺乏配套的音像資料等,都有不同程度的缺陷,如能由國家權威機構統一編寫,具有較強幼教專業特色的幼兒師范口語教材,必然會對幼兒師范院校的口語教學科學性和規范性起到積極的作用。
六、對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缺乏系統和科學的評價
目前除了對普通話的要求有一個國家普通話等級測試標準外,《師范院校“教師口語”課程標準》中對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的要求過于籠統,不具體,使得日常教學中的學生能力評價無所適從,教師只能憑自己的好惡和直覺來評定,隨意性很強,而且評價者往往是任課教師一個人,評價方式單一,我們急需一套完整、具體的、明確的評價標準和評價體系來加強教師口語課的科學性。
專科層次的教師口語課雖然面臨了前所未有的困難,但近年來國家對幼兒教育傾注的極大關注,讓我們有信心面對教師口語教學和訓練中的一切挑戰。
【摘 要】教師的專業成長不僅僅是知識與技能的積累,更重要的是實踐智慧的提升,形成實踐智慧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工作中實踐與反思。
【關鍵詞】轉變角色 關注 觀察 尊重 賞識
根據時代的發展與社會的需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進一步突出了讓幼兒主動學習的思想。為了保證并促進幼兒的主動學習,教師要學會觀察、傾聽、欣賞幼兒的一言一行;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與幼兒做朋友,用“愛”來包容孩子們所有的喜怒哀樂;鼓勵他們,讓他們的童年充滿快樂、探索和發現,充滿驚訝、驚喜、興奮和成功的體驗。
一 關注幼兒,走進孩子的生活
幼兒園課程體現了新的教育觀、兒童觀和發展觀。作為幼兒園教師,就是要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關注幼兒,這對孩子而言是一種無聲的教育,幼兒的一舉一動、一笑一顰、一言一行都反映他們內心的活動。其實,幼兒在活動過程中,他們也經常“偷窺”教師是否在關注他,如果是教師有意無意地看到了自己,也就是說在教師的視線范圍內,那么孩子就會對自己的行為略為“謹慎”。教師每天和幼兒實實在在地接觸,對幼兒各種行為表現、情感、需要等的長時期、多方面的實際觀察,可以成為了解幼兒最寶貴的第一手材料。所以,教師應細心觀察,發現幼兒有異常現象的時候,迅速思考幼兒可能遇到什么問題,或者出現什么新的契機,是否應該給予指導或導向新的活動。
在幼兒課間自由活動的時候教師可以走到孩子中間,觀察他們的活動,耐心地傾聽孩子的話語,盡量不要去打斷孩子們的話題與和興趣,如果發現問題可用商量的口吻來與他們一起探討,以伙伴的角色與幼兒溝通、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應給予孩子們充分探索的時間,不要去破壞孩子們討論的話題,壞了他們的興致。例如:有一個星期一的上午,幾個孩子剛進教室,就在積極地討論動畫片《喜洋洋》里面的“美洋洋”“懶洋洋”“灰太狼”等角色,講得津津有味,因為我剛好昨晚也陪小孩看了這一集,所以我也跟孩子們一起說了起來,哇,這下孩子們樂壞了,嘰嘰喳喳地說了起來,連平時不愛說話的小恬恬都眉開眼笑地說了起來,最后我把孩子們感興趣的事情拿到課堂上大家一起學習、探討,整個課堂氣氛特別好。其實,平時老師可以到孩子們中間去,與他們做朋友,用一顆童心去走近他們,讓孩子們有活動的自由和信心,就能大膽地去嘗試、創造。而我們教師要根據幼兒的知識水平及時地進行課程調整,以兒童積極體驗為中心,將教育過程的知識性、趣味性、情景性和活動性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兒童學習的主動性。
二 觀察幼兒,共同發現新的問題
教師是兒童的合作伙伴和引導者,是兒童活動的觀察者、解釋者和輔助者,教師的言行舉止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兒童的健康成長。讓教師與幼兒之間建立一種合作伙伴的關系,拋開傳統師生之間“教”與“學”的關系,多了解一下孩子的思想與感受。教師在各種活動之中都應去觀察幼兒,觀察幼兒的行為:看看他們做了什么事情,產生了那些行為?去聽聽他們說了什么話,想表達什么思想?當出現問題或矛盾的時候,多問一些“為什么”,給孩子說話,解釋的機會,不要太快下結論,給自己一個思考的空間,這樣你會發現一些意想不到的東西,獲得意外的收獲。
記得有一次,我們小班的一個男孩子在保育員拖地板的時候,突然就在旁邊拉尿,當時保育員很生氣,正想批評他,我把這個孩子叫過來,問他為什么這樣做?他回答說:“阿姨拖地很辛苦,拖把沾水很重,拉點尿把地板弄濕就方便阿姨拖地板了。”我覺得,孩子的想法是好的,但做法是錯的,這時其他小朋友在看我如何處罰他,我突然想,何不讓孩子們來討論呢?于是我請孩子們來評價,孩子們高興地嘰嘰喳喳地說開了:不能亂撒尿、不講衛生、教室有臭味等,接著新的問題來了:“尿是水嗎?為什么尿是臭的?尿流到哪里去了?尿有用嗎?”等等問題,看到孩子們討論這么熱烈,我很高興,既然孩子們感興趣,我們為什么不繼續探討下去呢?于是,我在上課的時候,針對這次的事件,引導孩子們把“廢水、日常用水、飲用水”進行了對比,知道水的作用,同時教育他們如何正確使用水,如何節約用水,還要求孩子們平時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孩子們對這個問題很感興趣,整個課堂的氣氛非常熱烈。最后,這個孩子也意識到自己的做法是不對的,這件事情也得到了一個圓滿的解決,達到了教育的目的。
三 尊重幼兒,維護幼兒的自信心與創造力
幼兒是獨特的,幼兒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幼兒的“學”與教師的“教”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幼兒“學”的特征決定了教師“教”的行為,教師“教”的行為影響了幼兒“學”的內容和質量。幼兒園課程必須適合每一個兒童,符合所有兒童發展的需要。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我們應尋找幼兒對活動感興趣的問題所在,而活動實施的結果,主要體現在幼兒身上的反應,一方面要善于將幼兒的興趣和需求作為教育的生長點,支持和促進幼兒的學習活動,另一方面要盡力把要求幼兒掌握的內容轉化為幼兒的興趣和需求,引導幼兒積極地參與學習活動。
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都存放著孩子們的小秘密,他們可以是孩子們的夢,也可以是孩子們的一個小故事……可以是美的,也可以是怪的……孩子們盡情地將自己的幻想和創造通過說、唱、跳、寫、畫等形式表現出來。因此,要激發孩子的創造力、想象力,我們必須給他們想象的空間和機會,讓幼兒自己去探索、去發現、去體驗,得出一個結論,滿足幼兒的好奇心。興趣是學習的真正動力,要使幼兒成為主動的學習者,幼兒的興趣和需求就必須得到滿足和尊重。
如在一次游戲過程中,我讓幼兒用膠粒積木搭出了各種形狀的物體。在檢查幼兒操作的過程中,我看見有個幼兒只搭了一根直線,就問他:“你搭的是什么?”他不理我。我很想知道他的想法,于是我接著問:“你搭得挺好的呀,這像蚯蚓,又像一根小棒棒。”這孩子馬上在直線下方添上“爪子”,說:“我搭了一條長龍。”一會兒他又添上“翅膀”,說:“我把它變成一條飛龍。”由此可見,幼兒需要教師的支持和鼓勵。教師一定要為幼兒提供充分的語言表達的機會,如果這時教師批評幼兒,會直接影響幼兒的情緒,打擊他的自信心與創作欲望。需求一般藏在幼兒表面行為的后面,幼兒情緒好,就容易聽進教師的話,能比較順利地與教師進行交流、溝通。
四 賞識幼兒,愛是教育的基礎
熱愛生活,可以從我們身邊的小事做起,讓教幼兒體會簡單的生活帶給我們的快樂。作為幼兒園教師,有一顆愛心是前提,就是把自己全部的愛傾注在孩子身上,要無私地、公正地、無選擇地愛每個孩子。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是人與人交流的主要渠道,當孩子用他那期盼的眼神看你的時候,請我們的教師給他一個微笑,看著他,哪怕只是點一下頭,孩子小小的心靈就會得到滿足,這發生在瞬間的交流也是一種愛的方式。記得我們班有一個性格比較內向的孩子,平時不怎么愛說話,也不喜歡跟小朋友交談,有一次我讓幼兒畫自己心里最喜歡的人,活動結束后,我發現他拿著手上的畫一直在看我,我就招手叫他過來,我打開他的畫,發現他畫了一個穿裙子在做操的女孩,頭上還扎有兩根辮子,我問他:“你畫的是誰呀?”他小聲地說:“你呀。”我忍不住笑了,“謝謝你!你畫得真漂亮,老師很喜歡。”我摸摸他的頭,小孩笑了,高高興興地回去了。其實這只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可是第二天,孩子的媽媽送幼兒來上學的時候,媽媽說她從未見過自己的兒子這么開心,聽了家長的話,我既高興又慚愧。是呀,聆聽孩子的心聲,觀察孩子內心的喜、怒、哀、樂,要從生活中一點一滴做起,因為我們成人的評價對孩子來說,每一個動作、每一句都很關鍵,時刻保持一顆純真的童心,去接受孩子心中的真、善、美,了解孩子豐富的內心世界,真正成為孩子的合作伙伴。
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合理運用夸獎、鼓勵、欣賞等正面教育的方法來對待孩子的行為。夸獎孩子的原則是:該欣賞的就欣賞;不該夸的就不夸,但不要正面批評,要旁敲側擊;要夸的內容必須具體;尋找孩子被夸獎、被欣賞的理由。例如:對一個知道做錯了事、充滿害怕情緒的幼兒來說,教師親切地摟抱他一下,摸摸他的頭,遠比說一句“我原諒你了”更讓幼兒安心,更讓幼兒理解到“老師原諒我了”。
可見,教師在反思中學習、成長。教師在與幼兒學習、游戲、活動中不斷地記錄、分析,主動地審視幼兒的“學”與自己的“教”,就會通過反思主動構建教育經驗,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積累經驗,不斷提升,使專業素養不斷地提高。
摘 要:聲樂教學是以培養和訓練學生掌握歌唱技能技巧,培養學生對音樂和藝術的感受、表現力和創造能力,培養他們高尚藝術情操的教育活動。
關鍵詞:歌唱的呼吸;表情;演唱技巧;興趣培養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幼教行業飛速發展,社會對幼兒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中等幼兒教育專業承擔著為社會輸送優秀幼兒教師的任務,而聲樂課作為幼教專業的一項基礎技能技巧課和必修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其教學應貼近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斷更新觀念,根據學生的自身條件和社會的需求來設計合理的教學方式。
一、學生現狀分析
聲樂基礎幾乎為零,需要從最基本的識譜、站姿、表情、呼吸、咬字、吐字等學起。學生對聲樂很感興趣,對音樂的理解能力各不相同,需要教師進行正確的引導。
二、確定目標,合理選材
中職幼教專業學生的聲樂課是讓學生掌握一定的演唱技巧,能用正確的情感歌唱,提高其音樂表達能力和藝術修養,能夠聲情并茂的演唱不同類型的聲樂作品,能夠勝任幼兒園音樂課教學。
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有選擇性的挑選一些比較簡易,曲式結構簡單,風格多樣化的作品。如《送別》、舒伯特《搖籃曲》及《雪絨花》等一些中外歌曲。另外還要穿插一些朗朗上口,耳熟能詳的兒歌。
三、教學方式方法
(一)重視基本功的訓練
進入我校就讀幼師專業的學生,大都數來自農村,其在中小學時期對音樂知識的了解甚少,因此,在日常的聲樂教學中,基本功訓練必不可少,如歌唱的姿勢、呼吸、發聲、共鳴、咬字吐字等。特別是一年級上學期,教師更應耐心細致地講解,針對諸如發聲、共鳴、咬字吐字等問題,要反復地講解示范,并及時地進行回課指導。同時穿插視唱、識譜、節奏的訓練,引導學生學新作品之前先看譜、唱譜,演唱時可以將自己的聲音錄下來,聽聽自己唱出來的聲音,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以后的自學奠定基礎。
(二)注重興趣的培養
興趣是學習的源動力,聲樂學習亦如此。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可適時地演唱一些中外的名曲、或者教唱一些時下最流行的音樂作品、講一些中外名人趣事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此外,還得讓學生學習得有成就感,只有讓她們感到進步,她們才會更加努力、更加勤奮地去學習,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學習基本的演唱技巧的同時可適當穿插一些旋律優美、音樂性較強的歌曲,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還能積累更多的知識。
(三)注重能力培養
對于中職幼教專業學生,唱好歌曲是她們今后成為合格的幼兒音樂教師所具備的基本素質之一,她們需要掌握基本的演唱方法和演唱技巧,基本的識譜能力,較簡單曲子的分析及試唱能力,兒歌的自彈自唱能力。因此,教師應該自始至終圍繞這些能力展開課堂教學,重視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所選曲目及授課方式就很重要,例如,《送別》和《雪絨花》和里面的不同類型的節奏都為兒歌彈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我校目前采用的是小組課授課形式,前45分鐘做發聲練習、唱譜練習等,運用啟發式、講解式、討論式等多種方式進行新課的講授,后45分鐘為個別單獨回課指導和個別展示,針對每個學生出現的問題,予以及時糾正,例如:
1.發聲練習。發聲練習是用于訓練聲音技能技巧最基本,最簡單的練習,是獲得歌唱方法的重要途徑。發聲練習的目的是訓練學生學會調節自己的聲音,力求自如、柔和、圓潤、明亮、統一和集中,使之具有高位置的混合共鳴并富有穿透力,為更好的表現歌曲藝術服務。教師應嚴格要求學生,及時發現和糾正學生的錯誤,并作示范。示范的時候要注意自己的表情,面帶微笑,氣息要保持在深呼吸的狀態下,同時也要這樣要求學生。堅持每節課都要做發聲練習。
2.識譜問題。第一學期初始,教師每節課應嚴格抽查學生識譜,或者請高年級的學生用自身的學習經歷告誡她們識譜的重要性,久而久之,學生就能認識樂譜,這對他們今后的教學很有作用。可以用標準的意大利語來唱譜,可作為發聲練習用,學生挺感興趣。
3.節奏音準。節奏和音準問題幾乎是每位剛學習聲樂的學生都要掌握的問題。這也是本專業學生學習的重難點。由于學生自身條件的差異,有的學生五音不全,所以在教學中經常遇見有的學生唱歌“跑調”的問題。這時候教師應該耐心的輔導,個別輔導。發現問題后還要結合其他學科教師一起來解決,比如樂理老師可以幫忙糾正一下學生節奏的問題,試唱練耳老師和鋼琴老師可以幫助學生多聽聽鋼琴的聲音,多訓練學生的內心聽覺,從而解決音準和節奏的問題。
4.歌唱的表情等綜合知識。歌唱的情感問題應貫穿在整個音樂教學中。筆者經常會跟學生講的一句話就是“每首音樂作品都有她的靈魂”。拿到一首作品,我們不僅是要學會演唱她,而是要會去表達她,理解它內在的含義,到底表達了什么樣的情感。
5.兒歌教學。幼教專業的學生大多是女生,平時我們會選擇大量適合她們演唱的獨唱、齊唱與合唱的歌曲。為了將傳統聲樂教學的普遍經驗與學前師范聲樂教學的特點相結合,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還得穿插一些中外幼兒歌曲,旨在提高學生對幼兒歌曲的風格、類型、演唱方法的了解和掌握,從而激發她們對幼兒歌曲的興趣,增加演唱幼兒歌曲的技能,為今后的幼兒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定期觀摩匯報
堅持每月一次的觀摩匯報表演,將當月的學習成績以表演的形式展示出來,給學生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每月定時舉行一次觀摩可促使學生積極練聲,讓怯場的學生逐漸適應在人多的地方歌唱。另外就是要多鼓勵學生參加校內校外舉辦的文娛活動,鍛煉其心里素質,效果明顯。
(五)開設學科活動
對于熱愛聲樂且很有潛質的學生,增加每周一次的聲樂第二課堂學科活動課,是很有必要的。教師應特別重視發聲技能技巧的作用,結合相應作品進行合理有序的訓練,可以選擇一些技巧突出、音樂性較強的作品,在增強學生演唱熱情的同時,也大大的挖掘了其音樂潛能。
(六)愛心教學
對于拘謹的學生,一個鼓勵的眼神,一次肯定的點頭,一個善意的微笑會消除學生緊張心理。對于浮躁粗心的學生,一個善意的批評會使學生更加用心去學習。對于經常出錯的學生,耐心細致地提出解決辦法,會使她更加細心的去學習。這一切都是源于教師對學生的愛,對于音樂教育事業的愛。
筆者深深愛著我的職業,作為一名音樂教師,當看到學生每周都有或多或少的進步時,筆者感到非常欣慰,同時也感到自己責任重大。筆者會一如既往地做好教學工作,扎扎實實講好每一堂課,對每一個學生負責,讓她們在一個寬松的環境中學到更多的知識。
摘 要:本文分析了幼兒教育專業美術課堂教學的現狀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提出了在幼兒教育專業美術課教學中,徹底轉變“邊講邊練”的傳統教學模式,采取新的、適合當今教育改革需要的任務教學模式,讓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從“做”中探究學習,優化美術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幼兒教育;美術課;任務教學法
一、幼兒教育專業美術課教學現狀分析
(一)原有的教學模式不能激發學生的靈感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幼兒教育專業美術課教學有了很大的改觀,但是由于受傳統美術教學的影響,許多美術教師仍然固守“教師講解示范――學生練習――學習評價”“邊講邊練”的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沒有突出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作用,常常是以教師的講解和示范為中心,學生被放在了一個次要的位置。這樣的教學模式導致師生之間的互動非常少,學生的作品也嚴重存在著模仿操作的痕跡,作品內容“整齊劃一”,沒有任何新意,束縛了學生的思維,不利于學生進行更深入的學習和研究,不利于學生學習力、創新力等多方面能力的培養,阻礙了學生的發展。
(二)時間緊,任務重
幼兒教育專業美術課的課時非常有限,而由于學生的基礎比較薄弱,需要學習的內容非常多,因此,相對來說,教學任務以及學生的學習任務都比較繁重。在這樣的背景下,美術教師如果仍然固守傳統的教學模式而不能因材施教,不能創新教學方法,讓學生有針對性地學習,讓學生有積極性和主動性地去學習,那么幼兒教育專業的美術課教學目標就很難順利實現。
(三)幼兒教育專業美術課教學與幼兒園美術教學需要嚴重脫節
許多幼兒教育專業的美術教師都是專業出身,他們從學校出來就到幼兒教育專業崗位上任教,沒有幼兒園的美術教學經歷,因此他們在給學生上課時,多半也會用專業的方法進行教學,以為理論知識講得越深越好,越細越好。這樣教學的直接后果就是使幼兒教育專業的美術課教學與幼兒園美術教學需要嚴重脫節。
二、任務教學法的作用
那么,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模式,使上述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呢?筆者認為,在時間緊、任務重的前提下,必須創新教學模式,采取新的、適合當今教育改革需要的任務教學模式,即:“任務――學習――實踐――探究――拓展”的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在美術課教學中密切聯系幼兒教學實際,讓學生帶著明確的任務去聽講,去學習,去實踐,在學習和實踐中深入探究,在探究學習中不斷提高,使自己的理論知識、實踐創新能力都有所發展。教師的作用是啟發、引導,并在學生進行學習、實踐、探索的過程中,教師及時做出正確而具有鼓勵作用的評價。從而徹底轉變教師代勞的傳統教學模式,讓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從“做”中探究學習,眼、腦、口、手并用,提高課堂的有效性,優化幼兒教育美術課堂教學效果。
任務教學法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技工院校的學生還處于青少年期,他們的自我學習及管理能力還比較差,通過采取任務教學模式,可以通過給學生下任務的方法,使學生的學習目標更明確,這種方法比較適合技工院校學生的年齡特點。除此之外,學生通過努力完成了教師下達的學習任務,會因此有一種滿足感和成就感,這種感覺會使學生的自信心更強,學習興趣更加深厚,從而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有利于更高的學習目標的實現。
三、幼兒教育專業美術課任務教學法的具體運用
(一)課前,帶著任務去準備
課前準備環節是師生雙方面的。一方面是教師要認真分析教學對象、研究教材、明確學習目的、教學的重難點,并據此進行教學設計,必要時要根據教學內容準備相關的工具材料和范例作品。另一方面是學生要圍繞教師布置的預習或課前用具、材料的任務做好準備。準備工作可以根據具體的任務內容確定是小組合作準備,還是個人單獨準備,在進行準備前、過程中或準備工作后有什么問題要問,可以隨時聯系教師。
比如,筆者在進行肌理表現課教學時,為了避免由于枯燥的純理論教學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得不到很好調動的現象發生,便采用了任務教學法。首先,筆者進行了精心的教學設計,并準備了一幅范例作品。在導入新課教學環節,筆者將課前準備的肌理表現畫范例作品――《豐收的季節》在學生中進行了展示,并將畫作與觀看的學生保持兩米左右的距離讓學生們觀畫,請他們感受畫面所表現的肌理,并猜一猜畫中都用了哪些天然的材料。學生們對畫中使用的樹葉、鉛筆削下來的卷卷、牙簽都猜得很準確,但是其余的材料便猜得五花八門。當筆者告訴學生,這幅畫中采用了花生、餐巾紙、乳膠、樹葉、鉛筆、沙子、果汁粉時,他們的嘴巴隨著一聲“啊”張大開來,有的開始回味,作恍然大悟狀,有的開始互相詢問,還有的直接問到了筆者。筆者因勢利導,開始講新課,把肌理與色彩搭配結合起來進行講解,并出示了筆者用線襪子做的玩偶給學生欣賞,讓學生結合肌理和色彩搭配,點評一下作品,并給每個學習小組發了一個針線包,一雙洗干凈的舊襪子,一把剪子和鈕扣數顆,讓學生根據手中的材料,制作出合適的布偶,然后進行小組間點評,教師點評。通過這樣的任務教學,學生手、口、腦并用,不僅學習積極性高漲,而且學習效果也很好。
(二)運用任務教學新模式,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
運用任務教學模式進行教學,不僅能使學生的學習目標明確,而且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和創作欲望。比如,在上文中提到的肌理表現技巧的教學后,筆者留下“任務”,讓學生利用身邊的谷物、廢品、舊衣物、舊襪子、舊手套、樹葉、花瓣、絨線、羽毛等物品,制作掛件、繪畫、玩偶等,注意其肌理和色彩的搭配,并對自己的作品先進行點評,指出優點和不足。兩天后,當學生把作業交上來時,筆者發現了很多優秀作品,有的學生將各種谷物的肌理運用得恰到好處,制作出了非常精美的畫卷。還有的學生利用絲襪、線襪的特有紋理及色彩,制作出了小兔子、袋鼠、小熊等形態各異的小動物,還有的學生用絨線,制作出了美不勝收的圖畫。
筆者經常會用身邊看上去不起眼的“廢物”,制作出學生意想不到的作品,久而久之,學生在這方面也很用心。記得當時談到傳統手工藝品的刺繡,女生們非常想學,可是大家也知道這刺繡可不是一時之功,于是,筆者想到了當下流行的十字繡,可是,十字繡的材料如果去商店購買,要花費不少錢,于是師生一起提出了解決十字格問題的三個方案,一是用單一顏色的粗麻布上的紋理格替代,二是用麻袋的紋理格替代,三是用編織袋的紋理格替代。也提出了襯底較軟問題的解決方案一個,洗干凈后裁成合適的大小,然后刷上一層木膠,晾干便成了繡品的襯底了,再把要繡的圖案畫上去,然后按照畫好的圖案進行刺繡即可。繡線問題的解決方案,是采用市面上隨處可以買到的晴綸線。一個月后,學生們呈現出來的作品令人刮目。這些作品中,有的是壁掛,有的是錢包,還有的是枕套。畫面有的古樸,有的典雅,有的透著鄉土氣息,有的現代感十足。當然,也有一部分學生的作品不盡人意,色彩搭配和畫面沒有和麻布、麻袋本身的色彩和肌理有效結合,顯得有些游離。通過點評,學生們也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里,從中學到了不少知識。
(三)通過任務教學的實施,滲透幼兒美術教學法
幼兒教育專業的學生畢業后大部分人是要從事幼教工作,因此,幼兒教育專業美術課教學一定要結合幼兒美術教學來進行。一方面在教學內容上要與幼兒美術教學相結合,另一方面要在教學方法上注意兩者的結合。這樣,學生便可以在接受教育的同時,學會教學的方法,一舉兩得,便于提高學生的工作適應力。
任務教學法尤其適用于幼兒,因為他們完全沒有自己管理的能力,沒有學習目的和目標,所有的學習活動都要完全依靠教師的教學活動安排來決定。所以,任務教學法在幼兒美術教學中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由于筆者采用的是任務教學法,學生們對此方法非常受用,而且也非常熟悉。所以,學生們在實習時便把這一教學法應用得非常靈活。他們知道幼兒美術課與其他課程不同,學具的準備更加重要。因此,他們在實習時,很注意課前的準備工作,也非常明白,在給幼兒布置任務時一定要明確、具體。比如,他們在幼兒園實習時,進行了一節《手工》教學課,沒有一個學生會忘記提前準備學具。在帶著學生進行手工操作時,他們每操作一步都注意提醒小朋友注意,要達到什么樣的標準,作品完成后應該是一個什么樣子。有很多學生,把在幼兒教育學習的手工制作,用到了實習課教學中。
(四)任務教學法與分層(組)教學相結合,讓每個學生都學有所得
技工院校幼兒教育專業學生的美術基礎參差不齊,每一個學生的認知能力也有很大的差異,興趣和愛好也各不相同,優勢和劣勢也大不一樣。所以,在采取任務教學法進行教學時,一定要注意與學生的個體特征相結合,做好分層(組)教學,這樣,才能有效地保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才能讓學生對教師留下的“任務”有信心去完成,才能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順利地進行自主探究,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完成一個質的飛躍。分層(組)教學,除了將學生按其基礎、興趣、優劣勢等把學生進行分層(組)外,還要把所要傳授的知識進行分層(組),在給學生下任務時,一定要針對學生所處的不同層(組),布置其可以承擔的任務,把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水平分解成符合各類學生現有發展區自學的部分,符合學生最近發展區學習的部分以及適合學生探索,拓展部分等多個層次的內容。一方面針對不同層次水平的學生布置相適應的任務,并對整體任務的學習結果有一定的預測能力,使學生能根據要求完成任務。另一方面,對學習的過程要分層推進,由淺入深。課前準備立足于學生現有發展區,要準備到位;課堂針對學生最近發展區的問題來展開,要導學到位;課后側重拓展、自主探索并完成作業,要激勵、評價到位。讓每個學生都能在愉快中學習,在成功的喜悅中不斷探索,學有所得,學有所長。
四、實施任務教學法時注意事項
(一)兼顧具體化與開放化
實施任務教學法時,對學生所下的任務兼顧具體化與開放化。一方面要注意任務的具體性,讓學生都能知道向著哪個方向努力,向著哪個目標前進。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任務的開放化,開放的任務能給學生更大的空間去發揮、去創造,開放化的作業便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也便于促進學生之間的團結與協作,更便于學生在作品中張揚個性。
(二)難度要適度
任務教學法比較適用于學習美術基礎技能、手工應用方面等的知識和技能,不適宜技能難度大的內容。任務過難、過重,學生便可能會因為無法完成任務而信心受挫,而任務過易、過輕,學生的能力便得不到有效提高。因此,實施任務教學法,必須綜合考慮課時安排、教材內容、設備設施、材料用具,必須考慮每個學生的個體實際學習情況、自學的能力、身邊資源可利用情況等因素。在此基礎上,要把選擇好的教學內容,一一細化為具體的學習任務,分別落實到課前預習、課堂的探究、課后的拓展等環節。
總之,任務教學法不是靈丹妙藥,不能除百病。任務的下達如果不切實際、隨心所欲便會起到相反的效果。
五、結束語
“教學有法而無定法”。幼兒教育專業美術課堂教學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教師能認真鉆研教育理論,通過教學實踐,不斷總結經驗,從而探討出適合學生知識結構特點和個性特點,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全方面素質,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和社會適應力,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教學方法就是值得推廣的好方法。
摘 要:幼兒期是幼兒身心發展和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重要階段,離不開教師的專業指導。受幼兒特點和教學特殊性的影響,幼兒教師必須經過專業的、系統的培訓和教育。而中等師范學校作為培養幼兒教師的主要場所,不斷和繼續發展幼兒教育專業是非常有必要的。
關鍵詞:中等師范;幼兒教育;發展;必要性
一、社會的發展需要專業的幼兒教師 隨著社會的發展,家長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從小就把他們送進好的幼兒園。好的幼兒園的衡量標準除了學校先進的教育設施和科學的管理水平外,更重要的是教師高超的教育水平。一直以來,大家對幼兒教師的職能存在嚴重的認識誤區,以為幼兒教師只要指導好幼兒唱歌、跳舞、數數、識字,并保證他們不哭不鬧就行,殊不知,幼兒教師對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積極健康的性格特點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就要求幼兒教師必須接受過專業的幼師教育和培訓,具備專業的幼兒教育知識和技能,所以各種教育模式的幼師專業應運而生,幼師專業也逐漸由以前的中專向大專、本科甚至研究生學歷發展。
二、中等師范學生的特點與幼師需要相符合 隨著教育教學的不斷發展,中等師范學校根據幼師專業的特點,科學設置教學課程,積極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和敬業精神。中等師范學生的特點與幼師需要相符合,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中等師范幼兒教育專業學生可以為一線教育注入更多新鮮的血液
無論在教育的哪個階段,教師都必須與時俱進,時刻更新教學理念。中等師范學生的加入,可以為幼兒教育注入更多新鮮的血液。首先,他們都是年輕的一代,能歌善舞,對新鮮事物的接受速度快,也能很快地融入到幼兒群體中;再加上學校對他們進行過專業的知識和技能教育,他們能準確把握幼兒的行為特征以及通過行為所體現出的心理特征。教師要善于觀察和發現幼兒的言行舉止,有條件的還可以為每個幼兒建立檔案,認真記錄幼兒身心發展、學習狀況等,掌握幼兒成長的詳細資料。
2中等師范幼兒教育專業更能激發學生對于職業的歸屬感
由于中等師范學生多數是在初中學習成績比較弱的學生,他們在自我職業規劃的時候往往能擺正心態,根據自身價值綜合考慮,找到對幼師這一職業的歸屬感,從而腳踏實地地認真學習,不斷提高自己,同時在進入職業崗位后,能更加熱愛自己的工作,傾注更多的愛心和責任心,而不只是為了一張證書或一紙文憑。相反,高學歷的幼師專業學生,他們往往“眼高手低”,喜歡從事幼兒教育的相關研究,但是不喜歡從事一線教育工作。相較而言,中等師范學生在從事幼兒教育工作時,工作態度更受家長和學生的喜歡,所以發展中等師范幼兒教育專業是非常有必要的。
3學校積極為中等師范幼兒教育專業的發展創設有利條件,以培育更多優秀幼師人才
首先是課程設置方面,學校根據幼兒教育專業的教學內容積極增設相關課程,及時調整課程設置,整合課程內容,力求基礎課程、綜合課程、專業理論課程、技能課程、實踐課程等的協調統一,以期培養出厚基礎、寬領域、精專業、強實踐的幼兒教師。 其次,加強中等師范學生職前學習和職后培訓。所謂的職前培訓是嚴格要求學生學好專業知識,了解幼兒的行為特點和心理需求。職后培訓是為了彌補幼師在之前學習中的不足,通過實踐發現問題,并努力尋求解決的辦法,比如多參觀和訪問其他幼兒園或幼教機構,吸取他們的教學優點,積極改善自己。 最后是教師專業素養方面,中等師范幼兒教育中非常重視對幼師專業素養的培養,它要求幼師除具備細心、耐心和愛心外,還必須具備高度的責任感、敏銳的觀察力以及強烈的敬業精神。
三、結論
在中等師范學校中發展幼兒教育專業是社會發展的集中體現,也是學前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中等師范學校在傳授幼師學生專業知識、教學技巧、個人能力和專業精神等方面提供了系統正規的教育途徑,也為幼師的專業成長創造了良好的硬件和軟件環境。
【摘要】職業教育的幼兒教育專業學生所掌握舞蹈的基礎理論知識與舞蹈的基本技能,主要是作為從事幼兒教育工作的職前訓練,并非培養專業舞蹈演員。因此,在舞蹈理論知識方面和舞蹈技能方面盡可能更廣泛一些,以便學生通過學習練就更為實際、適用的就業技能。
【關鍵詞】職業教育舞蹈教學改進
幼兒教育專業的舞蹈教學有著其特殊的規律性:它不同于少年兒童的啟蒙訓練、又不同于高等院校的專業舞蹈教育,更不同于高師的舞蹈教育專業。它是將三者為一體、同時又具有自身文化特質的一種舞蹈教育。
職業學校的學生文化基礎知識薄弱,音樂、舞蹈等藝術方面的知識更是弱之又弱。因此,如何借鑒幼師教育的理論與經驗,遵循舞蹈教育強調性與實踐性的教學規律,根據社會對幼兒教育專業的實際需要,努力探索出一條真正具有職校特色的幼兒教育專業的舞蹈教學體系勢在必行。基于以上的認識,我根據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多年來對幼兒教育專業舞蹈教學經驗的積累對職校的幼兒教育專業舞蹈教學談談淺見。
一、根據培養對象的不同狀況,因材施教
進入職校幼兒教育專業學習的對象都是16~19歲的女生,而且大都來自農村,由于學生之間的水平參差不齊,給我們的教學設置了阻礙。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根據各類學生的實際水平,制訂出合理的因材施教方案,針對情況進行教學。比如:一種是文化成績好,雖對舞蹈有一定的愛好但自身舞蹈條件差的同學,針對這類的同學,我不要求每個動作都做到位,只要求她們必須熟知舞蹈動作的要領、精髓,以培養其欣賞水平和教學能力,為今后作為幼兒教育教學人員打好扎實的基礎;另一種是在舞蹈方面有一定的基礎,曾受過短時間或不是很正規的訓練且自身條件好,但文化成績差的同學,對于此類學生我會利用其自身條件好的優勢,重點訓練她們的動作,提高她們的舞感,讓她們掌握舞蹈的理論知識,爭取參加各級各類的舞蹈比賽或參加“3+X”高職考專業性的大學;再一種是文化成績差,自身條件差,對舞蹈不感興趣的同學,我要求她們認真上好每堂課,但對其動作的要求不高,能完成就好,同時能感知音樂的節奏,慢慢培養她們的興趣,教授她們對幼兒要有愛心,這是幼兒教師的基本師德。
二、根據培養目標實施相應的教學內容
從教學內容上講,對于幼兒教育專業的學生,我們教師應該在課程內容的設計上有目的性和方向性。比如:第一學年,我安排學生練習舞蹈基本功,在訓練中遵循從地面――把桿――中間訓練,從單一動作到組合的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以提高學生身體動作的靈活性、協調感以及舞蹈感受。第二學年學習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開始先介紹各民族的風俗習慣、音樂特點、動作特點以及動作的來源,接著做示范動作,用組合的形式體驗各個民族的不同舞蹈風格,真正學到舞蹈的“味道”。第三學年學習幼兒舞蹈及幼兒舞蹈的創編,調動學生的積極創造性,創編出有親和力的幼兒舞蹈讓幼兒喜歡。無論失敗還是成功,我都給予鼓勵和肯定,從而激發學生的創造潛力,為學生即將參加實習和以后適應工作崗位做好充分的準備。
三、根據培養對象傳授舞蹈教學能力的基本途徑
我認為,教會學生舞蹈基本技能技巧的同時,也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舞蹈教學能力以及組織編排幼兒舞蹈節目的能力,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掌握專業技能并在工作中運用自如。首先是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比如:有些同學自己能將舞蹈跳得很好但面對幼兒園的孩子時卻不知如何表達才能讓孩子們明白,因此我們應該通過課堂提高和課外社會實踐等手段,教會學生把專業術語轉化成口語化、通俗化、簡單易懂適應幼兒語言習慣。其次是正確觀察分析鑒賞舞蹈動作,具備自我糾錯能力和糾正他人之錯的能力。對教授幼兒舞蹈來說這點是非常重要的,要讓幼兒很直觀的看到自己的錯誤并很好的糾正。第三,幼兒舞蹈編排能力的培養。由于幼兒身心特點決定了幼兒舞蹈與成人舞蹈相比更具有天真、單純、活潑、形象、夸張和擬人化等特點,所以幼兒舞蹈的創編要了解幼兒生理和心理特點,注意觀察幼兒的生活,反映幼兒的情趣,達到感染幼兒與教育幼兒的目的,這樣創作出來的舞蹈才能更好地為孩子們所接受,要盡量克服和避免幼兒舞蹈創作中的“成人化”、“專業化”的傾向,從而創作出使幼兒感到親切、易學、好玩,愿意接收大量優秀的幼兒舞蹈作品。
四、全方位考核培養對象,完善舞蹈教學成果
為力求培養能跳、能編、能教、能分析的全方位人才,我采用的考試方法有:理論考試、實踐考試、分析優秀舞蹈作品考試三部分。在實踐考試中,讓學生分成幾個小組,互相教授自己創編的幼兒舞蹈,這樣既考核了學生的舞蹈編排能力有考核了學生的舞蹈教學能力。在分析優秀作品考試中,我會提前安排一定的觀摩時間,拿一些有學習價值的舞蹈資料或舞蹈比賽作品,開闊學生的視野的同時又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和學習興趣,考試中讓學生寫出自己的觀感。以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例如:在學生完成傣族舞蹈綜合練習后,教師又對學生提出了新的創編要求,要求學生自選一段傣族音樂,自編舞蹈動作(已經學習過的動作要求少用,就是用也不能原封不動的照搬,要進行不同程度的變形和發展才可編入組合),當然隊型的變化、空間的流動是必不可少的。自編的原創動作的加入是真正考驗學生的時候,對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也更能體現出每個學生對動作元素的掌握和運用的能力,使得每位學生都開動腦筋,靈感乍現。教師不可小視學生的創造力,他們憑借眼睛、身體和才思所創編出來的動作,往往新鮮而又充滿個性。優秀的舞蹈教師要具備善學、會跳,能教的素質,只要我們有步驟,有目的,有計劃的堅持,我們就能教出出色的幼兒舞蹈教師。
總之,舞蹈是中職幼兒教育專業的一門重要技能課,是幼兒教育專業學生強化學生文明行為,進行素質教育,提高文明素質,陶冶美的情操,促進身心發展,使其具有擔任幼兒園教師職業能力的重要手段。這就要求中職學校舞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轉變觀念,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氣氛,讓學生在活動中親身參與實踐,努力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為國家培養出勝任幼兒教育的師資。
摘要:幼兒教育是人生發展的奠基性教育,是基礎教育的基礎、終身教育的開端,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教師的培養和專業的建設發展尤為重要,本文就此論點談談本校幼教專業的現狀與今后的發展。
關鍵詞:幼教專業;建設;發展
幼教專業是本校新開設的專業,以“培養一批合格的幼教人才”為目標,以抓教學質量入手,注重愛心教育、品行引導,力求讓學生做到德才兼備、才藝雙修;注重上情下傳、下情上報,發揮紐帶作用,進一步和諧“教、管、學”環境;注重總結歸納、整改提高,不斷改進工作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質量。
一、專業概況
本專業目前開辦2個班。開設舞蹈、聲樂、電子琴、繪畫、手工、教育學、心理學、衛生學等專業課程。95%學生來自農村,且家庭情況不富裕,有部分學生是單親家庭、留守兒童,性格大多數比較淳樸、溫順,尊敬老師。
二、教育理念
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及發展,因材施教。本人任班主任五年,有一定的工作經驗,工作思路較為清晰,管理能力尚可。第一學年,主要從入學教育、文明禮貌、行為習慣、交友、網絡等方面入手,引導學生提高認知水準,改進生活習慣。在我長期潛移默化的教育下,班風較好。
三、專業課概況
(一)舞蹈課
由于專業老師缺乏經驗,教學方面略顯單薄,學生的舞蹈基本功較差,很多學生學了一學期還不能下衩、下腰、倒立;第二學期學生的基本功有一定的進步,每周8節課,4節基本功訓練,4節民族舞蹈。
(二)電子琴、聲樂課。
本校電子琴僅有16臺,上課時不能滿足學生一人一臺琴練習。學習了三個月,學生基本上能認識樂譜,彈奏出六首幼兒歌曲;聲樂課缺少專業教師,代課老師授課水平一般,一學期下來,學生的發音不準,且不會唱美聲。
(三)繪畫
該課有專業教師授課,每個學生擁有一塊畫板,但是缺少畫室,缺乏一個濃厚的學習氛圍。學生只會畫一些簡單的素描、水彩畫。
(四)教育學、心理學、衛生學
這些課屬于專業理論課,相對專業實訓課就顯得枯燥一些,教材內容比較少,案例不多,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
四、專業管理模式
部分學生入學就讀后,隨著對學校環境的不斷熟悉,新鮮感在不斷衰減,在她們看來,學校的整體環境、管理模式和她們的預期有較大出入。
(一)較大的矛盾表現在:活動的范圍小,且沒有娛樂項目;多媒體只能用于教學,平時獲取信息通過看電視;缺少社團等活動機構,讓學生覺得課后無事可干,只能在宿舍――飯堂――教室轉。
(三)教學設備。硬件設備存在的欠缺讓個別同學覺得學校不具備本專業的教學能力,對學校及專業缺乏信任。
五、專業的長久發展
(一)招聘專業教師
目前我校緊缺的是幼教專業教師,建議招聘3-4名專業老師。涵蓋舞蹈、聲樂、幼兒保健等,如果第一屆學生沒有教好,今后就會影響到就業,形成惡性循環,不利于學校的發展。
(二)師資隊伍的提高
本校專業教師比較年輕,因利用寒、暑假時間派老師到幼兒園實習;或參加相關培訓班;或去外省幼兒園考察,學習新的教養經驗,或去高校繼續學習。
(三)專業班主任的配備
班主任是學生的榜樣,也是學生的領路人。專業班主任的配備是相當重要的,應當讓專業對口的教師擔當班主任,利于對學生在專業上的指導。
(四)增加教學實訓場地
現有的專業實訓場地有電子琴室、舞蹈室,但還缺乏一些專業場地。例如:
1、添置鋼琴。現有的鋼琴只有一臺,由老師示范演奏。建議再添置幾臺鋼琴,可以選用雅馬哈或卡瓦依。
2、添置部分電子琴。現有電子琴15臺,不能滿足學生上課時一人一臺琴。
2、設立小間獨立的鋼琴房。學生在練習時不會影響到其他人,利于學生練習。
3、設有專業的繪畫室;
4、設立模擬幼兒園的實訓室。利于學生學以致用,為今后走上工作崗位做準備。
(五)假期見習
為了讓學生走上崗位能勝任工作,建議在第二學期暑假期間可以安排學生到幼兒園見習,了解行業需要,也讓學生了解自身的差距,加強學習專業課興趣,使學習更加主動、自覺。
(六)完善學校娛樂生活
1、多開展校園活動,進一步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
2、圖書館的書都比較陳舊,應豐富學校圖書館對藏書種類,并向學生提供借閱。
3、成立各種社團,培養學生興趣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