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公文范文 > 小學美術教學論文

小學美術教學論文

時間:2022-05-20 03:38:5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小學美術教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小學美術教學論文

小學美術教學論文:淺談音樂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運用

看了這個題目,你也許會問,音樂是音樂課的事。美術是美術課的事。二者怎么能混為一談呢?其實美術和音樂是一對孿生姐妹,時刻相伴相依,都是把美撒向人間,為人類精神營造一片美麗的天空。音樂的美來自聽覺;美術的美來自視覺。他們同時為我們的生活增添色彩、涂抹亮光。莎士比亞說:“美,是從生命內容射出的光芒,‘美’若一死,宇宙也就再一度混亂混沌。”

美術與音樂都是借助于情感對學生進行美育的工具,能夠凈化學生的心靈,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高尚的思想情操。它們的共同點是在一定的藝術氛圍感染下,調動學生積極向上的情感,培養他們健康、豐富的精神世界,感受“真善美”的藝術真諦。好的音樂就是一幅美麗動人的畫面,好的美術作品又宛如一支美妙的樂曲。

在美術課上,教師完全可以用動人的音樂去陶冶孩子們的心靈,去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去啟迪他們美好的思想,為孩子們架起幻想的天梯,給整個教育過程增色添彩。在音樂的陶冶下,無論是感受意境還是幻想畫面,學生都能開動腦筋積極創作,并能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使美術課堂活潑而有趣。

在新課改的前提下,我們把音樂引入到美術的課堂教學中來,充分體現音樂和美術在審美教育中的不同,把音樂的美與美術的美融合一體,使新課程的內容更充實。那么將音樂與美術有機融合對美術課堂有著什么樣的實際意義呢?

一、音美結合,創設情景,激發學習興趣

莎士比亞曾說:“學問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才可以得益。”在美術課堂上,為了刺激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老師需要采用靈活多樣的形式來創設情景。引進音樂,無疑是一種較好的選擇。通過聆聽音樂讓學生充分體驗蘊涵于音樂形式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從而為音樂所表達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

比如在教學的導入部分,采取創設情境的方法,運用音樂調動學生的多種感覺,視聽結合,使學生對教學內容清晰明確,從而激發學習興趣。另外,在課堂上配以合適的音樂,可以創設出具體、真實的環境氛圍,顯現和諧、鮮明的形象,促使學生的感、知覺發展,并通過直觀感受誘發他們創造性的想象,有效地打開學生的心靈之窗,使其在情緒的勃發與激動中,享受美感,很快地進入學習的角色。同時,課上播放適宜的音樂可以使學生在輕松、愉快、活潑的氛圍中掌握繪畫技能,在學生作業時配合以合適的背靜音樂,能使學生創作出精美超水平的作品。

二、音美結合,醞釀情緒,培養豐富的情感

情感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蘇霍姆林斯基曾以生動的比喻來說明情感的作用:“感情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識的種子就播種在這個土壤上。”小學美術教學大綱中明確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藝術教育寓教于樂、生動形象、感人的優勢”。因此,在美術課堂中融入富有感情色彩的音樂,極大地豐富著學生的情感體驗,讓他們在視覺和聽覺上得到雙重的情感感受,引導他們在欣賞音樂的同時,在自己創造的作品中親身體驗與感受其形式美、內容美,創造美。如《甜蜜的夢》。

三、音美結合,引發想象,培養想象力與創造力

音樂是一種情感藝術,音樂的魅力在于能給人們一個馳騁想象的空間,在想象中引起心靈的振動,產生藝術的共鳴。

而孩子們喜歡幻想,因為他們的生活本身就充滿幻想。所以美術需要學生的幻想,繪畫課中讓孩子們用手中的畫筆描繪出他們的內心世界,手工課上讓他們把手中奇形怪狀的瓜果變成調皮的小老鼠、羞澀的小女孩……學生的想象力的飛翔是無止境、無窮盡的。音樂正是激發這種想象力的源泉。例如在教學《感受聲音》的時候,有選擇性地播放一些音樂,用音樂的和諧美和韻律美去感染學生。音樂的曲調詼諧,幽默又歡快,讓學生根據旋律來想象出畫面內容。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的創作情緒一下子提高了,隨著節奏的變化,學生這兒一筆,那里一劃,作畫時創意大膽、自然、簡練,各種各樣的形象造型一下子展現在眼前,學生的思維活躍了,能力發展了,興趣也提高了。

四、音美結合,鼓勵參與,培養觀察力與感受力

美術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培>,!

綜上所述,當音樂走進美術,在美術教學中適當的播放音樂是行之有效的做法。在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這種做法對于全面培養學生能力,發展學生智力是大有好處的。音樂與美術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使學生全面發展得到體現。我們應當讓美術課堂回蕩著“歌聲”“掌聲”“笑聲”,誘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為美術課的探索性教育所受益終生,使新課程的內容更為充實。

小學美術教學論文:淺論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提高學生的自尊,促進學生的情感發展與同學間的互愛及學生社交能力的提高。 筆者在實際的教學中對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進行了初步的探索,通過課堂教學實踐,嘗到了小組合作學習的甜頭:

1、有利于面向全體學生,培養學生的個性。學生主要面對的是自己的同學,所以相比之下就敢說、敢想、敢畫,減少了他們學習的焦慮感。一些較難表現的畫面,學生通過合作學習互相糾正、取長補短,進步明顯。

2、為學生提供了充足的運用畫筆和思維進行交流的機會。多畫、多動手體驗對美術學習是至關重要的。合作學習中學生討論的機會是傳統課堂的幾倍甚至幾十倍。小組活動時,有多少個小組就有多少個學生同時在討論自己的創意和想法。

3、有利于培養學生人際交往的能力。在合作的過程中,學生學會了與人溝通,發現了他人的優點;并學會了寬容,能客觀地評價他人;培養了學生合作學習的精神和能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大了語言信息量,使學生在合作互動中得到了全面和諧的發展。

所以說,在合作交流中,孩子們靈性的火花在閃爍,情感在升華,思維在自由飛翔,新課堂因之而涌動著生命的活力。然而,在現實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還存在許多問題。

問題一:合作準備缺乏。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往往是好學生一統天下,學習差的學生要參與,往往被好學生拒絕。很多時候,教師提出合作要求時,學生不知道如何去合作。

問題二:合作不合時宜。有的時候,教師提出的合作學習要求不一定適合合作學習,有時候單獨學習往往比合作學習的效果更好。

問題三:交流效率偏低。學生在交流中,幾乎每個學生的嘴都在動,卻給很多學生提供了隨便講話的好機會。即便教師有三頭六臂,也難以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參與。

問題四:匯報形式單一。筆者發現,在實際交流匯報時,每個小組幾乎都是通過繪畫作品來展示學習成果的,形式非常單一。

針對以上出現的一些弊端,我認為我們的小組合作學習更應該追求扎實有效。怎樣把合作學習落到實處呢?這當然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成功的,而是要經過挺長的一段時期的磨合與訓練。

小學美術教學論文:淺談小學美術教學在的思維培養

近年來,發展素質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的呼聲愈來愈高,,這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時代的一種進步。小學美術教學大綱指出:“通過美術教學,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形象記憶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要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教師必須重視思維能力的培養。思維是指在表象、概念的基礎上進行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等認識活動的過程。創造高于思維,而思維是創造的基礎。那么,在小學,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呢?

一、激發思維的積極性

小學生的思維主要是憑借具體形象的聯想進行的,雖然他們已經能夠運用某些概念進行判斷、推理,但很大成分上仍然與具體形象聯系著。針對這個特點,在美術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如,畫“福桔”的教學,可通過“吃吃、看看、想想、畫畫”的方法進行。教師拿出桔子問同學:“桔子是什么形狀的?”“還有哪些物體是圓形的呢?”(學生搶著答:“太陽”、“衛星”、“皮球”、“毛線團”、等等。)“請同學們把剛才說的畫下來。”待到學生畫差不多了,教師就剝開桔子,請學生吃,同時問:“桔子瓣像什么?”(學生會爭先恐后的答道:“像月亮”、“小船”、“鐮刀”、“香蕉”……)這時,學生的作業紙上就出現了許多聯想出來的物體。像這樣吃著、看著、想著、畫著的教學,能夠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激發了學生思維的積極性。

二、訓練思維的發散性。

我們知道,兒童作畫開始時都是憑印象來畫,常常是別人怎么畫,他也照著畫,缺乏自己的獨立性。教師在課堂上要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采用“一問多思”、“一題多種表現”等方法來教學。如畫“風”,可以對學生設問:“大風吹來時,會出現什么情景”請每個學生不要忙著回答,多動動腦筋,然后,將各自的想法畫下來。這時,就會發現風吹的情景有多種多樣:有的學生畫樹干彎彎的;有的畫樹葉滿天飛;有的畫帽子飛了;有的畫水起大波浪……,在這基礎上,選幾張有代表懷的作業給學生看,先請學生進行評論,再由教師總結、指出較好的作業好在哪里,值得借鑒的地方在哪里,同時指出較差的作業,差在哪里,哪里該糾正,這樣在學生思維發散后教師進行評論、總結,有利于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

三、培養思維的集中性

依據學生好奇、易興奮、好探求的心理特點,創設一些以趣生情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手腦并用,視聽練結合起來,培養思維的集中性。如,在教學中進行“3分鐘接力畫”等活動,在黑板上畫出四個畫框,每個框的不同位置畫上不規則的形狀,告訴學生別小看這不規則的形狀,它可能變成一片樹葉、一支花、一朵云,繼而發展成一幅畫。游戲開始時,分四組進行,一位學生將框中形狀添畫出一中形象后,第二位學生接著畫……,當游戲結束時,由本組同學給畫點題,最后,黑板上可出現“課間十分鐘”、“秋游”、“春天到了”……等畫面,接著讓學生結合所畫的畫面情景,說一段話,這樣將繪畫和說話訓練結合起來,培養學生敢于用語言表達自己的創作觀點的能力,讓美術與語文等學科聯系起來,培養思維的集中性。

小學美術教學論文:多媒體輔助教學在美術課中的應用

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美術越來越受到更多人的重視。課堂的美術教學已不單是教會畫就行了,更應該有“質”的體現,這就需要進行課堂教學的改革,而傳統的美術教學模式主要以老師的講解、學生練習、鞏固為主,不能充分發揮學生認識的主體性。其主要原因是理性的知識太多了,而感性的材料太少了。電教媒體的運用,把老師的講轉化為引導學生主動的學,使枯燥,呆板的教學模式變得豐富多彩。所以,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一.多媒體輔助教學,使課堂氣氛活躍

1.激發興趣,創造氛圍

美術課中運用多媒體教學,是實現形象教學,寓教于樂的最好選擇,它能清晰形象地顯示美術的圖畫,從而改變學生學習的單調性,使學生在歡樂愉悅的形式和氣氛中得到知識,還能形象地表現出語言難以描摹的情狀。如在講《小鳥找家》一課時,我是這樣導課的。首先打開錄音機播放小鳥的叫聲,同時,屏幕中出現了一只正在哭泣的小鳥。我于是借機問:“小鳥為什么哭得這樣的傷心,小朋友你 們想知道嗎?”學生們一口同聲的回答到:“想!”就這樣,在接下來的聽故事這一環節中學生很自然的融進故事情節中。

2.開闊視野,激發創作欲望

小學生年齡小,生活經歷少,接觸的事物不多,所以他們腦子里儲存的素材就少。通過多媒體教學能夠較直觀地把各種圖形顯示在同學們眼前,比單聽老師講,構圖要新,題材要奇,主題突出,色彩鮮艷,效果要好很多。根據有關專家科學實驗的結果,人類感官對信息的理解程度因刺激的方式不同而不同,視覺83%,聽覺11%,觸覺 3%、味覺2%、嗅覺1%,而綜合刺激才能產生最佳效果。音頻、動畫和音樂等豐富多彩的媒體,使原本單調的內容變得更為生動有趣,突破了課堂的狹小天地,大大加深并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如在上〈熱帶魚〉這節課時用電腦出示各種魚圖,開拓學生的創作思路。強調自己創作,可以任意想象魚的形狀、顏色等。通過多媒體電教手段的教學,不僅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概括能力,同時提高了學生造型的創造能力。

二、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優化課堂教學

1.“導”和“學”的最佳組合

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 個性發展的主體.教師的作用是致力于“導”,千方百計使學生自學得之。在課堂教學中,只有教師與學生協調一致,相互默契,積極配合,最佳結合形式教學合力才能使教 學理想的進行。利用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環節能促使教與學的共振,使教師的“導”與學生的“學”最佳結合。如在〈美麗的花傘〉一課,我有目的的讓學生通過觀察組合的步驟分析,認識規律,并找出規律。課件的介入,使學生如同教師的設計引導,主動動腦 ,思考,完成本課的重難點。使教師的引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性充分發揮了出來。

2.多媒體教學能適時反饋,有效調控

教學過程的控制主要是通過課堂信息反饋的基本方式來實現的。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有效控制及時糾正學生學習中出現的偏差,采取補救措施,才能使之有序的直至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教學過程中的信息反饋對學生而言,可以使其認清自己的學習狀態,以便及時調節學習步伐,提高學習效率。與傳統教學相比,其優勢是方便、快捷、清晰地反饋了學生的學習現狀,使教師與學生都可有效調控。如〈美麗的花傘〉一課的教學中,我用多媒體課件設計了一個簡單快捷的學生反饋知識的方式,讓學生在電腦上實際操作排列圖案,讓學生的學習掌握情況表現在屏幕上評講、糾正一目了然。取得了任何手段都難以達到的效果。

可見,隨著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多媒體輔助教學必將在改 革美術課堂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培養跨世紀人材等方面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作為我們美術教師來講,只有不斷地學習和掌握多媒體電腦技術,及其它教學手段的使用;抓住青少年的心理特點,深入鉆研教學大綱,吃透教材,緊扣教材選擇恰當而新穎的事例,依據教學需要,精心設計電教軟件,創設逼真的教學情景,把傳統的教學形式和計算機教學有機結合起來,讓美術課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小學美術教學論文:小學美術課“六段”式教學結構

小學美術課“六段”式教學結構,是把課堂教學分為“啟導”、“示范”、“討論”、“精講”、“巡回 輔導”、“學生作業”六個階段。本文將具體闡述如下:

一、啟導

啟導階段是保證課堂教學順利進行的重要前提。包括欣賞和引入兩個方面。

欣賞,一般是所授新課的范畫作品(工藝品)或與新課教學有關的、相近的美術作用。通過學生對美術作 品的欣賞,取得學生視覺上的愉悅,情緒上的激勵,達到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及求知的欲望。

引入新課時,教師根據教材重點、難點和教學內容的繪畫、制作方法等,通過前面欣賞的作品,編成問題 ,提問學生。促使學生從視覺情感上的愉悅轉移到理性的迫切想要解決問題的求知欲望上面,進入新課教學。 (欣賞與引入是啟導環節的兩個方面,是相輔相承、不可分割的。引入之后有目的地欣賞與欣賞后引入新課分 析問題都可以達到較好的效果。教師可根據教材的內容定。)

二、示范

示范階段是上好美術課的重要環節。

教師示范是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與美術知識技能教學的基本手段。教師在課堂上運用直觀教材 和直觀手段進行教學,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得到充分的感性認識,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提 高教學效果都具有很大意義。在講解示范內容時,要求學生以欣賞的作品與教師示范過程相對比,分析啟導環 節提出的問題,進一步學習和質疑新課內容。

三、討論

討論是對欣賞所取得的感性知識和教師示范給予的理性知識進一步的理解和質疑。把探索研討推向高潮。 講解內容時結合討論題展開討論,充分調動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真正把學生對欣賞作品和觀看教師示范的感 受談出來。鼓勵學生提出與教師不同的見解和畫法。鼓勵求異思維,發展求同思維。通過討論,加深學生對于 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提高學生欣賞作品、分析作品及觀察的能力。通過討論使好、中、差學生能夠得到相應的 互補,培養學生的膽量和口才,達到素質教育整體提高的目的。

四、精講

這是六段式教學結構的關鍵環節。教師根據學生的欣賞、觀看教師示范和討論情況,進行突出重點、攻破 難點、解決疑點和繪畫規律、技法步驟等方面的精講。教師講授時應注意不要出現死板地講解單件作品的畫法 或制作方法,幫助學生真正地掌握各種繪畫規律或工藝制作規律。注意精講巧練。

五、巡回輔導

巡回輔導包括學生作業和教師輔導兩個方面。學生作業不僅是鞏固知識的重要手段,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 良好的思維方法和思維品質。通過眼、手、腦的協調配合,促進學生智力、技能的形成。

輔導是教師對每個學生在完成課堂美術作業過程中的指導,是更好地發展學生思維和能力的有效保證。

課堂輔導常采用集體輔導和個別輔導相結合。集體輔導是教師巡視指導時發現全體或大部分學生所共同存 在的問題,及時給予糾正,解決普遍性的問題;個別輔導針對性強、能對癥下藥、解決作業中存在的實際問題 ,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和作業質量的提高(注意,最好不要動手直接修改學生的作業,必 要時可在另外的紙上畫出正確形象,引導學生比較,讓他們自己改正。)輔導時一般可分為四步:①檢查學生 是否開始作業,幫助有困難的學生做針對性的提示。②巡視整體作業情況、發現解決普遍問題。③輔導作業較 好和較差的同學,使其有所提高。④選擇有特色作業為講評作業做準備。

六、作業講評

作業講評是六段式教學結構的收尾階段,也可稱作隨堂欣賞。教師可選擇較好和較差的兩種作品相對比欣 賞講評,同時引導學生對本課內容進行歸納,系統小結。使本課的教學重點在學生頭腦中形成清晰的形象。鼓 勵好的學生繼續發展,較差的學生以好的作品為借鑒,改正存在的問題,使課堂教學得到延伸。

由于美術課內容和要求不同,上課的形式也是多樣的,各有特點。例如:欣賞教學的特點是學生不進行作 業練習,教學時主要是以講授、談話、參觀、討論的方法來進行美術作品欣賞。另外還有室外寫生教學,以練 習技法為主的繪畫教學等也都有其不同的特點。總之,上課的多種形式是根據具體情況和要求來確定的。

小學美術教學論文:新課程背景下小學美術“引子”教學策略芻議

【摘要】現今,新課程正如火如荼地在進行著,從浙教版到湘美版,既而轉入浙美版,不同的版本卻在同樣的課程標準下齊步并進。“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這是我們所從事的美術教學始終堅定不變的信念。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之持久,作為一線的教師,就應該學會善于發現和運用“引子”,以“引子”入課、入教、入心,從而全方位促動和保障美術學習的持久性,以使學生達成“美術終身學習”的內心驅動力,發揮其潛在的實際效能。

【關鍵詞】新課程引子興趣策略

社會越是發展,美術教育變化和知識更新的速度也就越快,如何跟上這種變化的步伐,教育觀念起著決定作用。《美術課程標準(實驗稿)解讀》中指出:這次美術課程改革中一個重要的任務是要轉變我們的觀念,要更多地從教育的角度來認識美術課程,而不是從美術的角度來看待美術教育。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更多地從促進學生發展的角度來組織課程內容……才會想方設法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我們無法否認美術教學技法中的優秀傳統,但我們至少可以用現代人的觀念去審視它,用現代教育的思維和方法去轉化它、利用它,用未來發展的眼光去評價它、剖析它、選擇它。在未來社會,人的生存已然成為競爭,其技能的結果也并非是我們唯一關心的事情,畢竟美術教育的結果并不是把我們的孩子培養成為一個個畫家或是美術工作者,而應該是培養人的精神狀態和創造的熱情。而這一份“狀態”,這一份“熱情”的源頭,就是學習興趣的存在與持久。21世紀美術教育發展的趨勢之一,就是要從非興趣的學習走向由興趣出發的學習。

-文秘站網,幫您找文章]而人的興趣的發展,一般要經過有趣、樂趣和志趣三個階段。有趣是興趣發展的低級水平,它往往是由某些外在的新異現象所吸引而產生的直接興趣。其特點是:隨生隨滅,為時短暫。樂趣是興趣發展的中級水平,它是在有趣的基礎上逐步定向而形成起來的。其特點上:基本定向,持續時間較長。志趣則是興趣發展的高級水平,它與崇高的理想和遠大的奮斗目標相結合,是在樂趣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特點是:積極自覺,持續時間長,甚至終身不變。我們的美術教育,同樣需要借助教學這一平臺,讓學生從有趣入手,向樂趣轉化,向志趣逐漸過渡。

據此,筆者提出“引子”教學策略。

“引”,《辭海》中有注:源于大型樂曲的前奏,就是引子的意思。醫學中所說的“藥引”是一個中藥學名詞,藥方中起到引導諸藥,使藥力達到病處,或使藥力通達某經絡、臟腑的藥物。清代尤在涇在他的《醫學讀書記》中曾云:藥無引使,則不通病所。從某種意義上說,“引子”在音樂與醫學的領域,可謂至關緊要。什么是策略呢?《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解讀)》中指出:“有效教學也是一套策略。所謂‘策略’,就是指教師為實現教學目標或教學意圖而采用的一系列具體的問題解決行為方式。”

筆者所提出的“引子”教學策略,是指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為完成特定的目標,依據教學的主客觀條件,特別是學生的實際,所選用的一切有效教學形方式和方法。借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起學生的興趣點,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從而促進學生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倘若能善于發現和利用“引子”,創造新穎、獨特的方法,最大限度地發揮其創造性效應,可以實現后期的延續和再升華,正所謂“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筆者依據自身實踐與學習所得,從新生首課、課堂導入以及激勵評價等方面,將“引子”教學策略的研究成文與此,以求進一步探討。

一、興趣引子——首課效應,蘊意深遠。

演員很講究“亮相”,一個好的“相”,會給觀眾留下美好的印象。一個教師初次進入新的班級,新的課堂,全班學生都會懷著好奇心理注視他,揣測教師的性格脾氣。而“形象”,并非單指人的長相好壞,他是一個人的整體概括。從衣服裝束到儀表氣質,從動作大小到節奏快慢,從聲音強若到表情眼神,無不是一位教師知識、個性、愛好、心靈的直接映射。大畫家達·芬奇曾說:“從儀態知覺人的內心世界,把握人的本來面目,往往具有相當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所以教師絕不可忽視講臺上的一瞬間。如果最初形象樹立得好,就可以先形奪人,再加上藝術的語言,可以為課堂教學效果奠定重要基礎。

現代兒童藝術教育家楊景芝在《美術教育與人的發展》一書中這樣寫到:我閱讀了許多心理學、美學、教育學著作,試圖借用前人的研究成果找到理論依據,又經過長期觀察和進行美術教育實驗研究,終于明白了一個道理,即人的發展,人的潛在能力開發的根源,還是在生命體內部,是人的內因起決定作用。因此,在每次接收一個新班級的時候,第一堂課的始業教育,我都精心安排我的“自我介紹”,以求學生有“趣”。其中有一個環節就是描述學生眼中的我:

1、用作文:在跟學生交流的時候,我引用了一位三年級學生在作文《我的老師》中最后描寫的語句:“謝老師真是一位幽默大師,我希望謝老師永遠做我心目中的幽默大師!”

2、用周記:同樣引用一位三年級時期的學生在她的周記中的描述:謝老師講的笑話真好笑,我上課的時候一直在笑,下了課也在笑,放學回家的路上還在笑,吃飯的時候都在笑,連晚上做夢的時候我仍在笑……

3、用夢境:有一位男生有一次興沖沖地跑過來對我激動的說:“謝老師,我昨天夢見你了!”我追問了一句:“哦?夢見什么了?”“我夢見你被好多的蚊子在咬,我趕緊搬了頂大炮,幫你哄炸蚊子!”“哈哈哈,那你沒把我炸死吧……”

4、用比喻:在低段的美術課堂教學中,常常出現一些違紀情況,我是這樣來比喻的:有的小朋友在上課時注意力會不集中,好象自己開著一輛小汽車,不知道兜風兜到哪里去了;有個別小朋友在上課時還會哼歌,甚至吹口哨,如果你是無意的話還可以理解,但故意的話,這樣的“小車”不要開,這樣的小“歌星”,我們可要不得。

或許這些“引用”,并非是幽默之材,但正是用與他們同齡人的表達、同齡人的語言,學生卻很能接受。在多年的實踐中,我感悟到學生們對美術的學習興趣,有兩點很重要:一是學生本身喜歡,所以喜歡美術課;二是學生喜歡老師,所

以喜歡美術課。美術在某種程度上而言,仍然還不能引起家長的足夠重視,這一點我們暫時難以扭轉,因為家長們畢竟面對著“三考”(初中考、中考、高考)的現實壓力,但讓學生們喜歡,這是我們稍加努力其實是能做到的。而學生本身喜歡而喜歡美術課,這樣的學生也只占少數,那么我們就嘗試從喜歡老師到喜歡美術課,抓住首課教育這個“引子”,就可以實現讓更多更多的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二、課堂引子——導入教學,動力源泉。

一堂課的成功與否,導入是一個關鍵性因素。記得一位美術特級教師曾這樣說道:“倘若課堂教學之初的五分鐘沒能讓學生進入情境,那么老師上課的激情也會很難維系”。所以說,要想上好一節美術課,除按照課程標準要求,鉆研教材,認真備課以外,還要開動腦筋精心設計導入環節。以求在課的一開始就將學生的注意力緊緊地抓住,用獨特的導入形式激起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只要學習動機一旦形成,它不僅可使學生對所學的東西有一定的指向性,比如用主動積極的學習態度去學習,對學習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上課能集中注意力去汲取知識等,而且也有一定的動力使學習過程中的注意狀態、興趣水平保持下去,在遇到困難時有克服困難的意志力。可見,對于教師來說,采取一定的手段,抓住課堂的“引子”,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提高教育和教學質量的前提和根本保證。

1、黑箱探密:新浙美版美術教科書第一課《走進新天地》,如何讓學生認識與感悟美術中的學習材料,為此我精心制作了一個“黑箱子”,在箱子的上方開了一個圓形的孔,內置了許多美術學具。在導入教學時,我問道:想知道箱子里面裝了什么嗎?很簡單,讓我們一起來玩個“摸一摸說一說猜一猜”的游戲。

2、游戲造型:在《畫太陽》一課的延伸課中,我帶著學生走出教室,感受陽光。學生在陽光下尋找到了自己的影子,玩起了影子造型的游戲。適時地引導孩子,通過游戲中的觀察、聯想、記憶的形式導入,從室外到室內,同樣深受學生們的歡迎。

3、魅力教具:隨著現代化教學設施的完善,我們的美術課堂,幾乎也呈現出了“電腦時代”,教具的開發和應用,似乎越來越為消退。如果是集自己的智慧開發而成的教具,就會成為課堂教學中的一大亮點。如某教師在《會變的顏色》一課的導入環節中,用幾個抽空的雞蛋殼里灌了紅、黃、藍三種顏色,順即打在鋪了白色鉛畫紙的地上,這樣的教具簡單奏效,無形中給學生一種驚奇,也給人一種閃亮的感覺。

4、心靈震撼:課堂的起伏、轉折,在師生中理應產生心理高潮與低潮的沖擊,沖擊課堂中的各個角色,從而隱性地呈現出課堂的一條心理起伏線,圍繞這條線索展開教學,有利于課堂氛圍的升華。如某教師在《色彩的情感》一課的導入環節中,一開始映入眼簾的是“震撼”二字,既而呈現了讓人的心靈震撼的圖片,以刺激學生的感官,無疑把學生帶入了一種學習和感知的情境之中。

5、走近書法:正所謂“書畫同源”。書法與美術的相通之處甚多,如甲骨文的形象性,如書法線條的變化性等等。我在執教三年級湘版美術教材下冊《線的秘密》一課時,以教師現場書法——書寫“線”這一形式導入,新穎奪目,效果明顯。

三、激勵引子——激勵評價,再度回歸。

在小學階段的美術學習中,我們希望培養每個孩子對美術的興趣及其積極主動的態度。在教學中我們發現,從幼兒開始到小學三年級左右,大多數孩子對美術還是有著濃厚的興趣,但隨著年級的升高,部分學生開始對美術失去興趣,雖然這里面有學生興趣面的擴展和轉移,但也存在著評價缺失的問題。“如何保持小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建立促進學生發展的評價體系”也成為本次課程改革的一個重點。

艾斯納曾指出:“任何一個藝術問題都不會有惟一正確的答案,都可以做多種解釋。”數學中的“1 1=2”,在美術中卻有“紅 藍=很多種綠”的現象。作為新課程改革的重點內容,評價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因此,教師必須堅信每一個學生都具有學習美術的能力,都能在他們不同的潛質上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美術教育的評價工作必須促進學生積極上進,保護其上進心。在此,筆者假以一個簡短的個案來領略在激勵評價中的“引子”效應。

“禮物”

開學第一課,還真的是層出不窮。下派到鄉下,對這個601班的學生也有耳聞了——是出了名的課堂混亂。像往常一樣,我循著鈴聲來到教室門口,可咋一看,教室里怎么空了這么多位置,“這些學生都到哪里去了?”“打乒乓球去了”一陣聲音傳到了我的耳朵。過了一會兒,從后門竄進一支小分隊,陸陸續續填補了剛才的那些空位,一看都是男生。

以為這下可以開始上課了,走進教室,往講臺一站。剛進來的那批男生就在那里用方言交流著乒乓球戰況,居然還有在那里扔橡皮的。我用目光掃視了一下,片刻,終于知趣地靜了下來。講了幾分鐘,忽然發現了有個男生躺坐在了凳子上,搖擺著課桌,手里還玩著乒乓球。我走到他的跟前,說了一句:“沒想到開學第一天,就有同學送給我‘禮物’”,說完從他手里拿過了乒乓球。“我還有哩!”沒等我走回講臺,這位學生又從抽屜里拿出了第二個,口里還嚷嚷著:“報廢的我有很多呢。”他得意的神情,顯現了他挽回“面子”的心理,我又走到了他的面前,說了一句:“看來報廢的‘禮物’送一個情意太輕,得兩個!”他這次很自覺地給了我。

回到講臺,我看了看他,大概是沒有了。我順即面帶微笑地補充了一句:“麻煩這位同學稍微坐端正一點!”說這話的時候,我在“稍微”二字上加重了誠懇的語氣!

一次偶然,上課前,作業發放下去,這位學生就在那里大笑:“哈哈哈,我這樣的作業還有優……”我走過去一看,的確,這張作業頗具想象力,為了給他適時適當的鼓勵,所以我評了優秀。上課了,我簡單地說了一下批作業的習慣:我完全是根據作業用心程度打上成績的,如果你得了優秀,那肯定說明你在完成這次作業時是很用心的。

事后我才知道,原來這位男生從五年級開始,美術成績就一直掛著“紅燈籠”,連平時的作業及格都很少了。隨后的美術教學過程中,我驚喜地發現他對待作業認真了,雖然有時是良好之類的成績,但也獲得過不少的優秀。最重要的是他對待課堂的態度一改前貌,人坐得很端正,聽得也很認真,令我無比欣慰!

我們說,學習是一項復雜的認識、實踐活動。造成一些學生作業水平低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使問題學生改變現狀,取得進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即使是優等生也會時常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難。因此,我們可以采取客觀評價與鼓勵上進相結合的批改評價策略。“激勵”對于特殊的學生言,可以成為其內驅的“引子”。當學生通過努力,在作業的某些方面有所進步時,或則在特殊困難面前沒有退縮,能照常完成作業時,就可以不失時機地適當抬高評價等級,對他們進行鼓勵,使其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從而調動起學習的積極性。

眾所周知,課程改革已向人們提出了這樣一個基本命題,即我們必須改變原有的教育觀念和教學方式,建立一種新的教學理念。筆者以為,美術老師應改變“我是一個‘搞美術’的人,我是一個藝術家,我不過是教學生作些造型的活動罷了”的認[:請記住我站域名/]識,多琢磨一下教師的作用,完整地去了解教育的性質和意義,進入到所從事的美術教育、教學的情境之中,把“面向全體”的基礎美術教育和“呈現個體”的自我價值實現有機地聯系起來,挖掘美術教學中的“引子”,探索其實際效應,這樣才能更為廣泛地踐行新課程。

常言道:教無定法,學無止境。漫漫教海路,探尋一處處,行文于此,文中難免有疏漏之處,歡迎同行、專家不吝賜教是幸!

小學美術教學論文:小學美術課堂教學自主學習習慣養成芻議

任何成功的教育模式和理念必須考慮到學習主體的個體特征,所以,以人為本,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能力,才是教育者必須企求的教育形式,藏區美術教學也必須遵循這一原則。

一、結合傳統藝術表現形式,營造自主學習美術的氛圍

我們都知道,美術課堂教學是實施美術素質教育的主渠道,課堂是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發展基礎技能、提高美術綜合素質的主要環節,教師通過這一交流場所把教材內容與傳統藝術有機會系統組合,合理穿插傳統藝術以及傳統藝術的表現形式、表現手法、藝術特點,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熟知本民族藝術,并把所學知識運用到民族藝術制作及創造中去,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實踐能力。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但傳統藝術的某些表現手法及表現形式也制約著課堂教學中某些材料的運用和技法,課堂教學的方法也存在著制約著傳統藝術在課堂表現的時間和空間。因此,學習自主性學習能力的發揮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制約,要融合傳統藝術、民族文化、民俗等于教學課堂,創造輕松、愉快、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應打破師道尊嚴,以適合藏區禮儀,符合藏區實際的教學方法,注入滿腔的熱情來幫助學生,才有可能創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為美術課堂教學打好基礎。

二、運用民族藝術為背景,給自主學習創造前提

在美術教學中,我們要善于利用來自不同地域的文化元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在備課過程中,教師要盡量多地掌握課本的文化背景,將課程內容所承載的文化內涵及相關民族藝術背景給學生以簡潔明了的交代。這樣可以大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其產生較濃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學五年級下冊《電腦美術》這課的時候,我通過對學生的誘導讓學生感受到:生活是美好的,民族地區在改革發展的今天,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每個人都有權利擁有甜美的生活。我們的生活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電腦也成了我們學習、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電腦美術也成了我們美術課堂的一部分,引導學生對美的新認識和積極態度,讓學生帶著這些新的理念查閱有關資料。

三、結合民族藝術,活躍課堂氣氛

在美術課教學中,教師不應當一味地灌輸,應當把每堂課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其實主動權交給學生不是一句空話,首先要給學生提供條件,其次在給學生進行適當講解后,再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對美術作品以及所涉及的問題背景、人文知識、地域文化等進行理解。當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出現偏差或未達到相應的理解層次時,教師要適時并恰當地給以誘導、點撥。

課堂中要合理安排相應的課堂趣味活動,這樣既可以避免小學生學習的疲倦情緒,又有利于開發學生智慧。比如,將每一課所學的繪畫技巧融合在一起,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把所學美術知識、繪畫技巧展示給小組、班級,促進學生群體共同發展。這樣,可以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擬定符合本地實際的教學計劃,樹立學生近期學習目標

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其主要意思就是做什么事情都要有預期目標和預見性,這樣才可以沿著擬訂的目標和方向前進。所以要搞好學習,首先要擬定一個計劃。有了計劃,一切工作就會有條不紊地進行,在時間和精力的安排和分配上才能合情合理。

比如,在教學5年級下冊第14、15、16課時,首先準備素材,結合民族藝術地域文化,結合我縣馬家窯分窯出土文物圖片,結合藏區建筑藝術特征,結合唐卡繪畫技巧,學生通過教材自然聯系本民族熟知的藝術表現形式,把第14課《絲綢之路》聯系本地區的馬幫文化,第15課《舞臺布景》結合本地裝飾藝術,建筑特點融入課堂學習活動之中,第16課《真愛國寶——古代的青銅藝術》結合本地區彩陶文化是課堂更生動內容更充實,這樣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會更高。

教師是自主學習活動目標的指定者和教學方案的擬訂者。要使學生搞好自主性學習,教師首先要備好課,認真把握好自主性學習的各個環節。有了學習計劃,還要根據自身情況制訂自己的目標,有了目標,才會有學習的動力。

作為教師,要努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只有讓學生認可自己,才能使他們朝自己的既定目標前進。藏區美術教學將會有更喜人的成果,藏區學習的藝術天堂會更輝煌。

小學美術教學論文:小學美術教學投影片的設計與繪制

目前美術新教材投影片還不配套,需要教師去設計和繪制。下面我把這種投影片的設計與繪制過程介紹如 下,以求同行指教。

繪制一套好的投影片,首先要全面設計,認真研究教材和學生的情況,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情況,根據 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構思投影片框數,形式是靜片、動片,還是復合片,把握投影與教學的聯系,遵循適時、 適量、適體、省時、省材、易于演示的原則,力求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增大容量,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材料和工具

畫投影片的畫筆是日本進口的(12色的)油性彩色筆,筆的兩頭分別可畫出極細和較粗的線條,色彩明 朗,粘性強,水不溶解,經久不退色,用酒精和松節油可洗掉,是繪制投影片最理想的彩色筆。

畫投影片的透明膠片,有成卷出售,用時根據需要剪裁。投影片畫面規格是18×15cm,外加寬1c m做邊框。畫好膠片后,用白色硬片紙制一個雙層外框,橫邊框4.5cm,豎邊框寬2.5cm,把膠片嵌 在紙框中間,涂上白乳膠粘牢壓實,以方便操作和保護畫面。

二、投影片的繪制過程

由于油性彩色粘性強和快干的特性,不易在膠片上修改,因此首先應在畫紙上起稿,確定后再轉稿到膠片 上,用黑色或深色勾輪廓線,然后在畫面背后大膽放手著色,色彩稍微畫出線外,也不會破壞輪廓線,這種勾 線填色方法,普遍運用畫投影片,畫面艷麗,效果良好,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

三、各類課業繪制投影片方法舉例

1.《郊游去》記憶畫抽拉片

片底膠片畫一部公共汽車,坐滿少先隊員,車窗外飄揚著紅旗。收錄機播放著《這是祖國給的》歡樂歌曲 。這時移動抽拉片,銀幕上出現藍天、白云、綠樹、鮮花……汽車像在前進。學生在構思,紅艷艷的英雄樹, 橫跨珠江的海印大橋,川流不息的大小汽車,郁郁蔥蔥的白云山……學生彩筆在飛舞,從不同角度畫出廣州的 美景,表現出他們對祖國的無限熱愛。

2.《上學去》添畫組合片

根據學生回憶上學路上所見到的各種景物,用膠片分別畫成單幅,諸如樓房、小汽車、鮮花、小鳥等,每 種景物用一張膠片繪出。上課時,供學生邊回憶上學路上所看到的景物,邊在投影器上添加,擺成上學路上的 畫面。學生邊擺邊討論,從中認識到畫面的均衡,景物的大小前后關系,擺放的合理性。用十多張膠片各繪制 一種景物,組合起來供一個課例使用,這種投影片的設計,能更好體現電化教學優越性,學生看到這種逐漸添 加投影片,感到生動有趣,而不會像看掛圖一樣,產生厭煩情緒。在擺畫的過程中,促進他們的思維能力,使 他們有一種參與意識,通過這樣的教學活動,教師就能深入淺出地對學生滲入美術基礎知識和思想品德的教育 。

3.三原色調色原理教學器旋轉片

用三張直徑15cm的圓形透明膠片,把一二張膠片平均分成4份,分別涂上紅、黃、藍三種顏色,留下 1/4透明部分,第三張透明部分同前兩張大小相同,剩下3/4涂上不透明色彩,平時透明部分重疊,圓片 中間用一顆按鈕固定。

使用時只要在投影器上轉動色片,能認識紅黃藍各種原色,繼續轉動上下調色片,當兩種原色重疊時,就 能在銀幕上清楚看到圖片邊緣的紅色和藍色、藍色和黃色等原色,在扇形部分出現間色之間的變化,例如紅+ 黃=橙;黃+藍=綠;藍+紅=紫。

這個原理也可把三間色調成三復色,制作方法相同。

這種調色器簡單,操作方便,解決了以往用顏色直接調配看不到原色的不足。

4.古詩欣賞與繪畫風景片

古詩《小池》——“泉眼無聲借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引導學生 欣賞這首古詩時,我使用“情景教學”手段,畫了一組活動投影片,畫面上陽光燦爛,垂柳輕拂水面,池中荷 葉挺立,充滿生機。然后用抽拉片移動幾只蜻蜓飛來,一群小魚游過。此時又播放一首輕音樂曲《小河淌水》 。音美、形美、意美,把學生的思維引到了學校門口的小水池,使他們的聽覺、視覺、感覺一齊活動,受到了 美的薰陶,激發了他們創作欲望,畫出了一幅學校門口熟悉的“美麗的小水池”風景畫。

5.《大家來植樹》創作畫的構思片

這個課題往年學生交來的作業是千人一面,沒有新意,大家以教材范畫臨過來,名曰創作實為臨摹。我改 變程序式的教法,選擇了“構圖與立意”的重點,創作三幅簡單的膠片構圖讓學生去觀察、思考、討論和創作 。

圖片(1),一座學校,當空懸著一輪紅太陽。

圖片(2),一片荒山曠野,一條小路通向天邊。

圖片(3),一棵大樹濃萌蓋地,寂然獨立。

學生圍繞三幅構圖,經過思考討論,各自構思理想畫面,交來的作業有三種類型;情景交融、場景壯觀、 理想藍圖。構思新穎、寓意深遠,與往年相比,有了明顯的差異,較少找到臨摹痕跡。

6.人物表情復合片

小學生掌握人物表情喜怒哀樂的畫法比較困難,我畫了幾張人物表情變化復合投影片,進行直觀教學。

第一張利用重疊片,出示一幅頭像,讓學生觀察其表情與特征,然后喜、怒、哀、樂四幅同時出現,讓學 生欣賞、分析,比較其不同表情、特點與特征。面部表情,以眼部和口部的變化最明顯。同時要求背誦口訣: 畫人笑眉開眼彎嘴上翹;畫人愁嘴向下彎眉頭皺;畫人怒瞪眼咬牙眉上豎。

第二張利用分解復合片(簡筆畫),在一張片子上畫出頭部輪廓,再分別在四張片子上畫上不同的五官表 情,只需移動五官表情片,出現了表情各異的頭像。要求邊看邊默記五官變化特征,然后再默畫出來。

7.五官位置復合片

人物畫教學五官位置。在制片中,先映出一個正面人物頭像,然后將五官全部拉走,留一個臉形,講“三 停”,將復合片三停線合上,再拉動“眉”、“鼻”片,分別放在三等分的1/3,2/3線上,就映出了“ 發際線至眉線=眉線至鼻底線=鼻底線至頦底線,”這樣給學生清楚地講明什么叫三停,并掌握眉與鼻的位置 。

然后將復合片“五眼”線合上,拉動“兩眼”片講解什么叫“五眼”。再拉動“嘴”片,放在鼻底至頜底 1/3處,拉動“兩耳”片,放在眉線與鼻底線之間。這樣,學生對正面頭像五官位置就弄清楚了。人的顏面 五官位置有嚴格的規律性,在繪制“五官”的大小比例與在使用投影片時都必須準確,才能達到教學目的。

8.運動人物(速寫)活動拼板人體片

小學人體畫教學歷來最難,學生也最怕畫人物畫。為了上好這堂課,要求學生制作一個紙板活動人體,人 體每個關節用按鈕釘牢。

(1)開始用投影片映出走路、跑步、坐地的姿態,讓學生分析各部關節轉動,并用紙板活動人體拼出三 種姿態。

(2)要求學生憑經驗記憶拼出一個足球運動員踢足球姿勢,并拿到投影器前放映,全班同學觀看評價, 總結出一個動態優美且有力量的運動員必須符合下列三要點:肢體變化要協調,身體角度要恰當,器械位置要 合理。

經過一系列紙板活動 人體“操練”,在激昂的“運動員進行曲”音樂聲中,要求學生用記號筆畫出一個運 動員,做到先拼后畫。在15分鐘內人均畫出3個運動員,個個動態栩栩如生,全班沒有一個雷同。

9.構圖基本知識——變化與均衡活動片

片(1)映出4張學生平時作業構圖通病——太小、太散、太滿、太偏。讓學生當小醫生,指出毛病,提 出治方,讓學生初步認識構圖的重要性。

片(2)畫出碼頭輪船既高大又多。第一張只畫出輪船的多;第二張只畫出輪船的高大。通過比較讓學生 理解構圖要根據繪畫目的和需要而畫。

片(3)映出三個排列一致的蘋果,學生看后說:“構圖呆板沒變化”。指名三個同學在投影器前,用事 前制好的蘋果排出有變化的構圖,達到變化有大小、前后、掩露、聚散等效果。

片(4)映出兩個同樣蘋果,講解說:“這兩個蘋果中間的中心,兩邊‘重量’相等,叫做均衡”。“這 個構圖只均衡沒變化,顯得呆板”,學生提出問題,接著又由他們在投影前排出一幅幅有變化又均衡的構圖。 學生經過看、擺、評的鍛煉,較快掌握“變化與均衡”的構圖基本法則。

四、繪制投影片的一些特技方法

1.白色圖形和文字的繪制。用白乳膠涂在膠片上,加入透明顏色,制成透明底版,待干后用圓珠筆(沒 色的)刻出圖形和文字。

2.木刻效果的繪制。用廣告顏色直接在膠片上寫畫,可以收到黑白木刻效果。若在畫畫的膠片上貼上彩 色玻璃紙或彩色明膠片,可以得到套色版畫效果。

3.素描效果繪制。用硬一點的(HB)鉛筆在用橡膠擦毛的透明膠片上作畫,然后涂上一層透明膠水, 可以得到很好素描的效果,也可以著一點色,則成為鉛筆淡彩教學投影片。

4.明亮雪白效果的繪制。如明亮的星星和雪白蠟梅,將其形體用小刀挖空,旁邊涂上深暗底色,映出效 果特別明亮雪白。

5.朦朧和柔和效果的繪制。將油性色涂在云霧邊緣,即用棉花醮酒精略壓干擦開,形成自然奇特豐富效 果。如需畫朦朧或半明半暗的星空,可在星星背面上幾層膠片,由于膠片貼的厚薄不同,燈光穿透會形成強弱 的明暗變化。

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感到投影片在美術教學中有無限生命力和廣闊的天地。投影片可使一些枯燥無味 的內容變得形象生動,能化靜為動,化繁為簡,化小為大,為難為易,是實現教學改革的一條重要途徑。

小學美術教學論文:小學美術課中多媒體教學的運用

在大力提倡素質21世紀社會科學技術高速發展,對學生具有創新能力的要求比過去任何歷史時期都強烈。歷史的航船進入了新世紀時代,人們稱之為信息時代:多媒體時代。電腦多媒體教學,是課堂教學中一種嶄新的教學模式,是輔助教學的一種手段。 在美術課堂教學中,我們不僅要教會學生一些必要的知識和技能,更要體現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保證向課堂三十五分鐘要質量。為此,我嘗試除了課堂范畫、實物外,配以一定的電教媒體,把一些難以講解和直接獲取的知識,巧妙借助于電教媒體進行表現,取得效果令人滿意。

一、巧用多媒體,化難為易

在教五年級《山壁上的畫》這一欣賞課時,由于學生對古代歷史的理解比較模糊,也不可能取一個新石器時代壁畫給學生以直觀感受,為了解決教學中的難點:如何讓學生掌握古代壁畫特點去分析并理解,我選擇了多媒體。通過圖片展示介紹古代勞動人民是如何在生活中創作壁畫,再通過古代生活與現代生活的條件比較,得出古代勞動人民為什么要在懸崖上創作壁畫的原因及道理。這時,全班學生對古代花山壁畫有了初步了解,氣氛漸活躍,紛紛說出自己對當時勞動人民敬仰和佩服,從而培養了學生從小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的思想品德!。我再設巧關:把花山壁畫局部用實物投影儀放大給學生觀察,讓學生似乎進入了古代花山壁畫的場面中:一群群高大威猛的狩獵者圍成一圈,中間一頭驚慌失措的野鹿無處可逃、人們手舞足蹈歡慶狩獵的收獲……規模宏大的場面引起了學生翩翩的想象力。這樣一步步引申,既提高學生的興趣,又降低了欣賞難度。最后,在讓學生討論過程當中,我驚喜地發現,學生的欣賞能力和想象能力既全面又各有新意,整堂課取得較好成果。我認為,多媒體課件雖需投入不少精力,只要用得巧、吃透教材的重點難點,有針對性進行施教。這樣,教者不難、學者易,讓大家都在一個輕松的氛圍中教與學,融洽師生間的感情。

二、巧用投影,優化教學

1、投影片制作投影片畫面簡潔、清晰,而且保存時間較長,制作攜帶也很方便。整個小學階段的美術課,大體可概括成繪畫、欣賞和手工制作三大類。我著重在繪畫類課程中自制合適的投影片,如教第十冊《為童話插圖》時,我查閱了一些插圖,運用故事連環畫形式,把它們化成翻閱式投影片,一張張展示了學生都熟悉的《白雪公主》這個動人的童話故事,學生們津津有味邊聽故事邊看畫面,深深被舍己救人的七個小矮人及美麗善良的白雪公主吸引住;這時我再打一張投影片:以“抬棺”的場景用暖色描繪,然后利用復合片把七個小矮人依次展示,好象是看到了一部連續的童話故事,學生一下子拓寬了思路,投入到想象畫的海洋中去。在講解色彩知識《橙、綠、紫》這一課時,主要讓學生了解間色是通過二種原色混合而來,我就利用明膠片剪成圓形,分別涂成紅、黃、藍,訂在另一張明膠片上。上課時,分別出示紅黃藍,復習引出三原色,再漸漸把紅片和黃片靠近,至重疊,學生驚奇地叫到:"變色啦,變色啦,成桔黃色了。""對,這種顏色就叫橙色,是由紅色、黃色混合得到。"同樣,請二個學生上臺來移動另二種原色,得到了綠色和紫色,并讓他們拿水彩筆快速試畫一下。這樣動手拼拼疊疊中,學生一下子就掌握了三間色,印象非常深刻。利用投影片直視效果和變化手法,給學生以啟示,只有充分圍繞美術教材特點,降低難度,用形象和趣味去打動學生的求知欲和創作能力。

2、實物投影效果好美術課不同于別的科目就在于需要學生多動腦多動手,在做做、畫畫、捏捏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學生各種能力。我利用實物投影進行示范,效果比直接演示好,特別是低中年級學生剪貼畫較多 (有樹葉貼畫、彩紙貼畫、單形拼圖等等)。在教師示范過程中,往往不可能把一些剪好的形狀都放在手中讓學生看,這樣既費時而且視覺效果也不佳。在實物投影儀上,老師的每一示范過程都體現在大屏幕上,讓學生清晰看清作業要求和形式。我還利用投影讓學生上臺演示,從中展示優秀,對后進幫助激勵他們。及時掌握學生學習反饋情況,有針對性進行指導和改正。

三、巧用錄像機,情景交融

再現生動畫面有些課需要從大自然及回憶周圍事中去激勵啟迪學生,如上《星期天》這一課,我除了讓學生回想所經歷的星期天外,還把以前拍攝的錄像放映出來,看到自己去過的景致,學生們馬上情緒高漲,爭說所見所感,我再抓住進行總結,給予一定素材,孩子們畫起來都感到得心應手,畫面充實而富有趣味,有去郊游爬山你扶我拉的,有和小朋友做完作業圍在樹下唱歌跳舞玩耍的,有和爸爸媽媽去公園玩的,甚至有開懷一笑的特寫……

四、巧用錄音機,陶冶情操

錄音機是美術課常用的輔助電教工具,繪畫通過眼、手配合,我再加以音樂的節奏和旋律,作用于學生的聽覺,給學生美的享受,陶冶他們情操,我針對不同課題不同年齡的學生,選擇不同樂曲。如低年級手工課放些兒歌,讓他們在輕快愉快的音樂中尋找更好的答案;中高年級水墨畫我則放以悠揚的樂器演奏帶,在抒情的氛圍中潛心揣摩筆墨韻味,創造出一幅幅優美的水墨畫作品。在美術課堂教學中,合理巧妙地運用電教媒體,更可把各種媒體有機結合,充分發揮出媒體特長,突破教學中的難關,化整為零、化繁為易,給學生一個輕松積極的學習環境。這樣,他們的創造力、想象力、動手能力才會有更快的飛躍。

小學美術教學論文:談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欣賞課

欣賞評述課是小學美術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美術素養的重要途徑。繪畫課與手工課是培養審美情趣的基礎,欣賞正是把平時所學的審美能力進行內化、升華的必須課程,在欣賞中,使學生在形象、感受、理解之中來回碰撞,從中升華出各種能力,更讓學生懂得了很多道理,培養和發展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與想象能力,最終才能達成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這一教學目標。

而實際課堂教學中,出現了一種“重繪畫、輕欣賞”的現象。主要原因是教師缺乏對欣賞課的正確認識,認為欣賞就是看看,不重要,從而忽略了對學生進行欣賞的教學研究。改變這種現象,教師首先要轉變觀念,然后了解兒童的美術欣賞心理及欣賞習慣,選擇合適的欣賞教學的組織形式和教學方法。

強烈的色彩刺激能激起兒童的欣賞興趣,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藍藍的天,紅紅的花,綠油油的樹木,黃澄澄的果實,鮮明艷麗的顏色常常等使他們感到喜悅,樂于接受,如果我們把黑白圖片和彩色圖片同時放在他們的面前,兒童只會對彩色圖片反映強烈。

兒童在欣賞過程中,依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見聞認識及由畫面產生的聯想對作品進行評判,對那些反映他們熟悉的生活和內心世界的兒童畫或同學、朋友的優美作品,他們大都能夠接受。 根據這些特點,教師在欣賞教學的不同組織形式中要有不同的側重點,小學美術欣賞教學的組織形式可以分為專題欣賞課、隨堂欣賞課和現場欣賞課三類。

1、專題欣賞課就是圍繞某個欣賞課題進行整堂欣賞,是小學美術欣賞教學主要形式,它指的是整個課時內組織學生專門對某些作品進行欣賞的課業。如小學美術第11冊第1課《中國古代建筑欣賞》就是關于“官殿、宗教建筑、園林”的整堂專題欣賞課,還有《中國畫》、《外國兒童美術作品欣賞》等等。

在美術專題欣賞課欣賞中,教師往往讓學生看著作品圖片,便一講到底,造成教師投入,而學生漠然的尷尬場面,可想而知,學習效率很低。我們知道學生的學習活動不是一個被動接受的過程,而是一個主動參與的過程,只有學生主體主動積極參與才能調動學生自身的創造潛能。美術欣賞更是主客體的統一,欣賞活動必須依賴學生主體的直接參與,才能激發學生欣賞的情意、獲得深刻的體驗。教師過多、過細的講解,既不利于學生對作品的真切感受,又不利于學生欣賞能力的養成。

為此,可采取的教學策略是:(1)課前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預習,引導學生收集與欣賞內容相關的資料,讓學生有備而“賞”,縮短學生與欣賞內容的距離,產生欣賞的直接興趣;(2)在出示欣賞作品后,讓學生仔細地“讀畫”幾分鐘,然后再請學生說說對作品初步的感覺;(3)用思考題的形式引導學生觀察畫面,可以從色彩、線條、給人的情緒上去細致地體味;(4)必要時,對于欣賞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欣賞評議,以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并為班級交流欣賞成果作準備,這樣的欣賞則更多地體現了學生自主參與、自主發展。

2、隨堂欣賞課。隨堂欣賞課是指結合教學內容穿插進行的欣賞,也就是在進行繪畫、工藝等教學的同時,插入有關大師或同齡人的作品進行欣賞,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果。這種欣賞方法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得很多,比如:我們每一課都安排了范圖及資料,教師指導學生觀看講解,指出作品美在哪里。又如:為了使學生掌握某種美術技能,出示一些合理范畫,也是隨堂欣賞的教學過程。

在欣賞過程中,教師要尊重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個性和人格,以一種平等、博愛、寬容、引導的心態來對待每個學生,使每個學生的身心能夠自由的表現和舒展開來,鼓勵學生從每個不同角度欣賞和感受,教師不輕易批評學生的欣賞不正確,讓每位同學都能輕松地講出自己的感受、觀點,在全班同學激烈的爭論中,讓美內化、升華。

3、現場欣賞是一種在課堂教學之外的美術欣賞形式,是指在較長時間內到現場和實地察看所進行的欣賞教學。例如:組織兒童參觀美術作品展覽。

農村學校的兒童,外出參觀的機會較少,可根據具體情況盡可能提供現場欣賞的機會。比如我們上一冊《各種各樣的樹》這一課時,就可以帶學生到校園里走一圈,欣賞一下校園里各種各樣的樹,加強他們的直觀認識。學校里就有那么多不同的樹,大自然里有更多各種各樣的樹,既加深了學生對題目的理解,又有利于之后的繪畫教學。

另外,在小學美術欣賞課中,教師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拓展學生的視野,許多時候會增加一些欣賞內容,然后教師往往以自己的愛好選擇作品,忽視了學生的已有認識與欣賞水平及欣賞的心理傾向。因此,在學生欣賞的題材與內容的選擇上應注意要選擇與兒童的生活實際相貼近,要選擇與兒童的認知和欣賞水平相接近的,以接近兒童的最近發展區的,能激發兒童興趣的作品;要選擇的是本身富有兒童情趣的、易于兒童接受與理解的作品。為此,可采取以下策略:(1)課前對收集的欣賞作品進行挑選、歸類,同時可以組織學生一起挑選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題材。(2)可以選擇學生自己創作的優秀作品,作為補充材料,這樣,學生就不會對欣賞作品產生距離感,而是感到很有吸引力,欣賞課的興趣也就又提上來了。

小學美術教學論文:小學美術教學審美意韻

一、境之美,為修養之源

中國茶藝追求境之美,白居易有詩云:“婆娑綠陰樹,斑駁青苔地。此處置繩床,傍邊洗茶器”。描寫了一種意境之美。在美術課堂上,培養審美是重要的目標,審美情操則是需要在潛移默化中將美好世界觀、人生觀向學生慢慢滲透。

(一)自然之美

中國人受儒家思想影響深遠,一直喜歡“道法自然”。茶,取于水,燃于木,用于葉,無不體現著與自然親近的妙處。喝功夫茶的步驟,就很接近山水畫的構思過程。比如,宋朝畫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第一步“納茶”,有如給畫面構圖,茶葉粗細按層次鋪于罐底就如將千里江山錯落安排于紙上,布局交替采用深遠、高遠、平遠的構圖法則,擷取不同視角以展現千里江山;第二步“候湯”,相當于精心調色,水的沸度要“蟹眼已過魚眼生”,這個靠的是眼力與經驗,作者調色亦是如此;接下來“洗茶”,好似畫家在運筆,畫家的青綠山水畫法,更趨細膩嚴謹;茶藝的“沖點”步驟,就像繪畫中的暈染,萬頃碧波,皆一筆一筆畫出;茶藝“刮沫”步驟,看似簡單,其實就如畫家對畫面的著色,作者于單純的青綠色中求變化,使畫面層次分明;最后“品茶”,若家有一套茶桌,那簡直就是一方江山微景圖:其高低層次、水流聚匯讓人極易聯想到田野山澗,仿佛山間巉巖飛泉,蒼松修竹,瓦房茅舍,綠柳紅花點綴其間。《千里江山圖》為中國北宋青綠山水畫作品,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二)韻味之美

《河岳英靈集》中有句:“格高調逸,趣遠情深”,“風雅之跡,浩然之氣”,無不是在說韻味之美與修養相關。喝一杯茶,點一柱香,撫一弦琴,即便是泡茶的女子,也有無限的美感值得欣賞:或撥弄茶葉的輕柔,或刮沫沖茶的典雅,或茶桌上水霧的飄渺,似融入了水墨畫里。中國畫的韻味當與茶韻相媲美。國人喜歡用荷來自喻純潔清雅,張大千就畫過《潑墨荷花》,利用水在宣紙上的暈染、滲透產生的潑灑、堆積形成水、墨、色相輝映的效果。再運用濃破淡、色破墨等方法,出現了斑斕絢麗的畫面。給人變幻莫測卻又輕松自然的效果,這些都是畫者特有的情懷。表現出中國畫空靈飄逸,虛實相生的韻味,令人回味無窮,風雅自清。教師當教會學生去品味,讓欣賞者與畫者心意相通。

二、味之美,乃技巧之所

“啜苦咽甘”是茶味的美妙之處,品茶人選好茶之后,接下來煎煮的技巧才是重中之重,這是將茶之美味到達最佳狀態的途徑。最后才可鑒嘗湯色(看茶)、品啜甘霖(喝茶)。

(一)傳神之美

嫩綠、黃綠、淺黃、深黃、橙黃、黃亮、金黃、紅艷、紅亮、紅明、淺紅、深紅、棕紅、暗紅、黑褐、棕褐、紅褐、姜黃等,聽來很神奇,這么多的色,豈是一般人能看懂的?而中國人卻都能在畫面中表現出來。“傳神”之味豈能不提齊白石的《蝦》系列?白石老人一生追求創新,創造了特例獨行的畫風。他擅用淡墨擲筆,繪成蝦的軀體,再潤之,顯出蝦體通透之感。以濃墨豎點為睛,橫寫為腦,落筆成金,干凈、利落傳神。再以細筆表現蝦須、爪、螯,凝練傳神!顯示出畫家精妙絕倫的藝術功力。我們要了解畫家使用墨色的巧妙,又要體會富有金石味的筆法,然后才能嘗試學習結構里豐富的意韻和高妙的技巧。顧愷之提出過“傳神寫照”的命題,畫家的這些技巧,即使學生畫不出來,也應該讓學生感受到大師用筆用墨巧妙之處,體會到“傳神之美”的魅力。

(二)含蓄之美

含蓄之美,有含而不露、耐人尋味之意。“含蓄”一詞屬于美學范疇,是晚唐司空圖在《詩品》中提出的,它的最高境界是“不著一字,盡得風流”。茶藝也得之精華,正因味不盡,才會苦未盡而甘出。含蓄,在美術作品創作中,也是一種技巧方法。詩、畫本為一家,作畫也應盡顯含蓄之意,小學美術教材中也有詩配畫的課題,彰顯其趣。有詩云“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現代畫家傅抱石將此詩浮現于畫紙,青蒼的柳色,帶著濃濃的雨意,成為畫面的主體,把詩中特有的惜別氣氛表現了出來。畫面中沒有畫離別的揮袖,也沒有依依不舍的擁抱,只有落寞的雨色,讓人不由跟著惆悵。含蓄之美,反而更能將畫面的意味深入到人的心里去。對高年級學生欣賞作品的味道,自然要從含蓄之美進行評價。也是做個有品味、有思想深度的人所必備的技巧。

三、器之美,從造型之需

所謂“器之美”,原本是指茶的美色,需要與之相配的器具,才能映襯出其色澤、姿態的美感。鑒賞茶的湯色素瓷杯或玻璃杯,在光的折射作用下,茶湯上、中、下三層幻出三種色彩的光環,十分神奇,耐人觀賞。美術教學里也有“器之美”,即美術中的造型表現領域。

(一)雕鏤之美

《文心雕龍?情采》有句“綺麗以艷說,藻飾以辯雕”。在美術教材中,幾乎每個年級都或多或少涉及到傳統文化內容。蘇教版《美術》教材中就有《罐和壺》一課,我們可以欣賞到宋代“人形壺”,還有古代美洲陶罐,通過圖片我們從器具本身散發出的文化氣息,幾乎能嗅到那個時代傳遞過來的文化特征:或沉靜,或張揚,無不與那朝那代的文化思想有著深遠的聯系。雕鏤之美不光是在這些小的器物上,教材中還有專門關于雕刻藝術的體系貫穿各年段前后,如《非洲雕刻藝術》一課,就是專門讓大家來了解某類型的雕刻藝術特征。我們可以從傳說到習俗文化再到實物圖片,慢慢體會非洲雕刻藝術的獨特之處。雕鏤技藝本身就是一種表現力很強的造型方式,或圓潤細膩,或粗獷厚重,都是我們學習借鑒的地方。培養學生審美也需要從習俗文化及地區風格等方面入手。

(二)陰柔之美

太極陰陽的思想,是我國傳統哲學中的精髓。古代美學中就認為“弱之勝強,柔之勝剛。”是說陰柔之美更加溫和長久,容易入人心。茶道中的陰柔之美,我們除了對湯水本身的柔美欣賞之外,更能從煮茶者的身上找到各種美。青花瓷,算是器物柔美之典范。其中尤愛裝飾花瓶的造型。初看,仿佛一位穿著藍印花布旗袍的女子,婀娜的曲線,典雅的服飾、脫俗的妝容、適宜的發型等,似乎就是那位為你精心泡茶的女子。細看,瓷器的花紋中又深藏著絕妙世界,有如周杰倫的歌詞中提到的:“在潑墨山水畫里,你從黑色深處被隱去”,像在青色的天地里等候那場煙雨,而此時的炊煙在裊裊升起,隔江萬里,會聯想起每個人心底的故事……

四、飲之美,屬過程之態

飲之美,它看似是一種行為藝術,其實是一種思想過程。茶藝是指從備茶開始,經過備器、燒水、投茶、激攪、育華,直至聞香、品味,其過程都在追求美的意味深長。就美術課程而言,飲之美,即思維(設計過程)的美感。飲之藝術應該成為一種思路和過程的凈化提煉。

(一)淡泊之美

淡泊之美,是一種心境,淡泊容易讓人與“名利”聯系,雖然世俗的名利與課堂上學生的生活還有距離,但是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才能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才能一下子提煉出生活中適合入畫的題材。中國畫中的“四君子”梅、蘭、竹、菊,常被文人雅士用來表現清高脫俗的情趣,梅,探波傲雪,高潔志士;蘭,深谷幽香,世上賢達;竹,清雅澹泊,謙謙君子;菊,凌霜飄逸,世外隱士。分別代表品質是:傲、幽、澹、逸。尤其是正直的氣節、謙遜的品質和高尚的思想感情。歷代畫梅代表,還必須有梅的品格,有人稱之為“梅氣骨”。元代以鄭所南畫蘭花最為著名,寓意也最為明確。明代黃鳳池輯有《梅竹蘭菊四譜》,另有清代“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亦善畫此類題材,其中猶以畫竹、蘭為最妙。藝術作品就如凈化器,人若性格閑適恬淡,順物自然,其胸襟自然開闊。人心之所向往,還是一份淡泊!

(二)奇險之美

每次飲茶,總有初相識的感覺,有神清氣爽之奇。所謂“奇險”,與“安逸”相對,與“樸拙”相生,“奇”、“險”看似誤入歧途,其實這才是創作思路的正道,能讓人印象深刻,入了趣味!畫家杜尚的《走下樓梯的裸女》便是充滿“奇”字感受的繪畫作品。如很多人感覺到的,畫面看不見什么裸女,也沒有完整的樓梯,只能見到一些看來雜亂無章的線條。這幅畫我們要幫學生體會立體主義的味道,從中我們能感覺到杜尚對于傳統繪畫語言的遠離,從用色到造型,再到筆觸的運用,都體現著“達達主義”追求的藝術境界。你似乎感受到空間的“顫動”和延伸。杜尚對他這幅作品很得意,覺得具有革命意義,也是沖破以往藝術中唯美主義,走向新的藝術風格的第一步。畫與眾不同的畫,做特別的自己———這既是我們教學生繪畫,也是做人的目標。最后,我想說:“茶心”即人心。品茶者“宜精行儉德之人”,能品出其美的人,其實是具有美好人格的人。我們從修養、造型、技巧、思路四方面如品茶般地品味美術課堂,從中不知不覺形成的一種評價標準,以上所說,相信天涯有知音。

小學美術教學論文:現代教學媒體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一、引言

兒童具有天性活潑、想象力豐富等特點,美術課程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形象思維以及創新能力。而多媒體技術集聲音、視頻等于一體,在美術課程中引入多媒體技術,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美術課堂的學習氛圍,從而提高美術課程的教學效果。

二、多媒體技術在小學美術中的應用意義分析

1.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通過多媒體技術,營造一個美的氛圍,有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課件時,可以將美術教學所需的語言、音樂、圖像以及相關美術有機結合起來,同時還有助于讓學生快速進入到創新情境中去,從而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美術學習環境。此外,在美術和音樂之間,存在一種天然的和諧特征,因此,多媒體技術可以充分利用這點,將視覺與聽覺有效結合,最終提高美術課程的教學效率。

2.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在美術課程教學過程中,引入多媒體技術,有利于將聲音、文字以及圖像結合起來進行教學,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美術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多媒體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形、色以及空間要求會比較高,學生可以利用這幾方面充分的表達出自己所見所想實物特征,從而提高學生的美術構思和創造能力。美術教師在進行圖畫、泥塑以及剪紙等內容教學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相關的圖片以及視頻等素材,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醒學生的美術創造意識,以創造出更優秀的作品。

3.有助于提高美術課程教學質量。當前,學生自身的智力以及對于多媒體技術的靈活掌握度都在不斷上升,這就為多媒體技術在美術課程中的應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因此,多媒體在美術課程中的應用,即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有助于美術教師的教學質量提升。

三、加強在美術課程中多媒體技術應用有效性研究

1.合理選擇教學素材。在應用多媒體技術時,經常需要插入一些音頻以及圖片等素材,素材的選取與安插方式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是因為,在小學的美術教學過程中,美術講授時間一般不長,如果在時間上把握不到位,很可能會導致學生在其他問題上的交流遠遠不夠。因此,在設計多媒體教學時,需要選擇合適的素材插入,并且要以合理的方式安排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所選的圖片或者音頻文件不恰當,可能反而導致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下降。此外,如果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圖片的插入過多,學生就需要更多的時間進行圖片欣賞,這占據了美術課程中過多教學時間,從而導致學生的實踐練習不足,導致所學的知識很難與實際生活進行掛鉤。而如果在多媒體中,音頻等素材插入過多的話,同樣會占據過多教學時間,導致學生練習缺乏。因此,需要美術教師在設計多媒體教學時間,應當注意提高對教學素材的篩選,確保插入的圖片以及音頻素材都要恰當并且適量。

2.合理設計多媒教學模塊結構。美術教師在設計多媒體模塊時,應當注意觀察收集學生對模塊方面的偏好,盡量設置學生感興趣的模塊結構。在插入圖片時,很多教師經常對于圖片的布局過于隨意,導致圖片與整體教學模式不相符合,或者經常出現最為忌諱的線性模式,這些情況都不利于學生的上課積極性培養。因此,美術教師應當注意,在進行圖片布局設置時,應當建立一個良好的圖片模版結構,將圖片按照不同的層次與角度進行重組,并且相應的引入音頻文件進行有機配合,從而給多媒體教學更加豐富更加生動,有利于學生在進行美術學習時,以不同的角度與思維方式來思考解決問題,最終實現美術課程的最大學習效果。

3.設置合適的問題以及學習任務。如果在美術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沒有設置相應的問題以及學習任務,則學生對于多媒體教學的感受和欣賞活動會表現得比較隨意,學生在看過圖片后立即就忘記所看內容。當進行相應的分析和溝通交流時,學生對于圖片內容已經淡忘,以至于無法對圖片進行相應的學習與理解。因此,在看圖片或音頻文件之前,美術教師應當注意將相關的問題已經學習任務告訴學生,以促使學生在欣賞圖片或音頻文件時,對于所要學習的問題以及任務有一個明確的了解,從而提高美術課程的教學效果。

4.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應用。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經常得不到合理的應用。美術教師應當注意,科學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將美術課程的相關知識與多媒體技術的魅力充分結合起來。同時,在多媒體技術的應用過程中,如果遇到技術方面的問題,應當向專業技術人士尋求幫助,美術教師也要相應的提升自己的信息技術掌握水平,以自行解決一些難度較小的技術問題。

四、結語

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對于在小學美術課程中的應用要求也相應更高。同時,我們也要注意,多媒體技術一方面在提高美術課程的教學效果同時,也存在許多制約因素。這就要求美術教師在設計多媒體教學過程中,充分考慮學生的偏好與需求,同時不斷增強自身的多媒體技術水平,最終確保多媒體技術在美術教學過程中的有效運用。

小學美術教學論文:小學美術自主學習教學研究

美術學科是一門綜合學科,具有較強的開放性,給學生展示自我、張揚個性、表現創新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平臺。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這么一段話:“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因此,美術教師在教學中為學生創設自主探索空間,促進學生去發現,去探索是十分重要的。

【轉變學習方式】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營造一個輕松積極的學習氛圍,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讓學生自主地去嘗試是素質教育手段的一種,在學生自己主動去嘗試的過程里,會不停地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求知欲的來源,在求知欲的引導下,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會大大提高,學習更主動,也就會保證教學的效果。老師們應首先依據教材的內容,依據學生的興趣所在和好勝心理的特征,發現學生興趣的關注點,而后再憑借一些教學的方法,建造合適的與之相一致的美術教學氣氛,激起學生的興趣和熱情。

改變學習方式的辦法有很多種,一種是可以通過引導學生,讓學生自己自主地參與教學,自主地嘗試教學的方法,設計教學的內容,這樣教學的效果就會十分明顯。正是讓學生自主教和學的過程試,在教育的同時,獲得知識,正是一個教學相長的原理。還可以設計教學情境,讓學生自己去感受。

【培養問題意識】

1.創設問題情景

學生由于年齡小,對生活的經驗還不豐富,要讓學生自主地發現問題同時創造建設問題的情景還有一定的困難。這是教師就起到了他作為教師的作用。教師這時要協助學生提出問題,逐步意識問題到想辦法解決問題。教師就像一盞明燈,只是指引孩子走大方向,但如何走是靠孩子自己決定和進行的。如對于五六年級學生的美術教學,在對“綜合探索”學習領域中的“體會美術與環境及傳統文化的關系”的教學,美術教師可組織學生對美術作品進行鑒賞,以及依據自己的理解進行創作。這種放開書本,結合現實,并以自己的觀點去主動地進行美術學習和創作的教學方法,能夠充分培養學生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提高知識運用的能力,把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不知所以然的學習轉化為自己的主動地去學習,從而激勵學生向更高的目標、更好的方向發展。

2.授之以“漁”,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因為不同的孩子都有自己不同的知識理解和生活經驗,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同的學生都會有自己獨有的對問題的理解,并在此理解的基礎上形成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策略。教師應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徑來思考和解決問題,讓學生尋求自己對知識和方法的理解,以促進學生創新精神的發展,同時在與同伴的交流中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3.多鼓勵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充分表現出了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重要性;在日常的教學生活中,教師要積極培養學生“發現并提出問題”能力,協助學生克服學習中的困難點,提高學生發現并質疑問題的能力。實踐告訴我們,學生“提出問題”,既有利于加強學生作為主體參與教學活動的意識,激發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還有利于作為教師的我們適合理整教學節奏、授課重點、難點,這既能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發揮學生的探索精神和獨創的觀點,又能促進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

【培養自學能力】

自學習慣是要學生在長期逐漸養成的,養成之后難以改變,成為自動化了的動作。據說,同一個動作只有堅持做七天方能成為一個習慣。下面是筆者培養學生良(文秘站:)好的預習習慣的做法,可以分兩個階段:

1.自習習慣的養成

養成自習習慣就是要有目的的讓學生從完全依賴教師過渡到由老師指點。學習前,教師要根據教學重點布置任務,學生根據教師給的任務提前預習,不同的可以提出疑問,在課上有老師協助解答;如果有不同觀點也可以提出質疑,記錄下來在課堂上討論。如:在教小學美術第十冊漸變與重復時我將預習內容定為: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漸變和重復的圖案,應如何設計。知識點:漸變和重復的概念、設計。并將有關的材料發給學生,他們首先自己尋找答案,然后在課堂上講解、討論。

2.自習習慣的確立

想象一下這樣的場景,學生以課本為基礎,通過查閱文獻、資料和輔導書,嘗試地去理解課本中的重點難點,不能理解的記錄下來在課堂上討論,還是沒有結論的有教師進行提點。這樣的學習方法更能加深學生的理解和印象,所得到的知識更加鞏固。實際上,學生已經能夠自主地探究問題、解決問題。貫穿著三個階段的是操作,即設立學生作品展。學生根據預習的內容,以組為單位各出一份作品,進行互評互檢,教師將這些作品匯編就是他們單元學習資料。

結束語:丁肇中教授作為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就曾敦促教師“不要教死知識,要授之以方法,打開學生的思路,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自學的能力是當代人可持續發展的必要能力,是知識經濟時代終身學習的必然要求和動力。自學能力的培養是實現“不教而成才”的必經之路。“學為主體”,是從另一個方面強調學生獨立地學習、學會去學習,是強調“學生學習的動力和獲得屬于自己知識與能力結構的能力”,于此同時,還必須強調學生在學習上的“責任感”。尊重以學生為主體地位,就是要充分理解教師是為學生更好的成長而服務,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就是需要教師激勵起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獲得學習的主動權,同時還要增強學生學習的責任感,另外不僅要強調課內學習,也要強調課外生活的學習,要強調學生之間的溝通和相互促進。這樣能夠可持續發展的學生都能努力地獨立生活、獨立學習,并追求獨立研究能力,他們都必將成為21世紀社會發展的必要人才。

小學美術教學論文:充分發揮速寫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作用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小學美術學科在實施素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然而,在傳統教育思想的支配下,多數美術教師仍然未能擺脫傳統教學的“大框架”。如:在美術教學中,以教師為中心,采用注入式的教學方法;片面強調技法、技能訓練;或過分地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等等。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教育的目的在于發展,教是為了不教,教師應該使學生會學,而不是學會,教師給予學生的不是“金子”,而應是“點金術”。所以在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基礎上不能忘了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即在引導學生學習“雙基”的基礎上,讓其認真仔細地去體驗生活,觀察事物的特征,描繪自己的感受,從而達到開發智力、培養審美、觀察、記憶、想象、創造等能力的目的。所以,面對目前美術教學的狀況,我認為應該讓學生學會速寫。

一、兒童畫速寫的重要性

從藝術發展歷史來看,人類最早的巖畫、壁畫都是用線來完成的。成熟時期的現代繪畫,又常常表現為線構成。兒童涂鴉,多由線開始,兒童畫的原始造型也多以線為主。由于線的變化帶來的魅力和易學便畫的條件,線條畫對學生來說,最富韻味,最為便捷,也是頗為有效的繪畫方式之一。庫克就曾指出“線條的作用還有更重要的一點,那就是表現節奏。”這就把速寫推到了一個極為重要的位置。

速寫是鍛煉繪畫基本功的一種方法,是當場一邊觀察,一邊用簡潔的線條把被表現物象的主要特征迅速地畫出來。一張速寫既是一次學生對生活和感受的積累,也是一次塑造物象形體的訓練,更是一次組織生活景象的構圖能力的鍛煉。通過速寫還可以鍛煉人們“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別人見過的東西,在別人司空見慣的東西上能夠發現出美來”(羅丹)。

兒童速寫有它特有的優勢,閱世越淺,其情越真。童稚率直的目光,對外部充滿了新奇感,就像學步學語那樣對學習繪畫、表達視覺語言的欲望特別強烈。盡管兒童的運用控制系統不成熟,畫出來的線條呈現出一種飄忽不定的狀態,不能準確地到達應有的位置,但在大多數情況下,他們還是能夠用線條表現出他們要表現的那些物體的樣子來,稍加引導,就能從“圖示”化的形式中解脫出來,用他們的真情實感融入尚為稚嫩的線條中,表現出令人嘆為觀止的童趣。于是,畢加索提出了:“成為應當向兒童學習美術”的口號。

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學生對周圍的事物不夠關注,常常畫他們想到的,畫他們所看到的很少。速寫就有助于幫助他們從畫想到的逐步發展到畫所看到的,形成觀察習慣,促進視、知覺分化,對學生在一定階段已形成的繪畫模式有所突破,有所新的發展。

另外,兒童速寫與兒童畫創作也有著密切的聯系。兒童畫創作可以通過速寫直接從生活中尋找素材,兒童在創作中也可以通過速寫來完善構思、充實畫面。

二、對兒童速寫的輔導

目前,我正在學校四年級學生中開展《速寫訓練提高學生能力的研究》這一實驗,下面就速寫內容和速寫教法兩方面談談我的做法:

(一) 優化內容

在目前的美術教材中,有關速寫的內容較少,且排列也較為零亂。因此,我把教材中有關速寫的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充實,重新編排,以達到最優化,我設想從欣賞、臨摹入手,然后按靜物速寫、風景速寫、人像速寫、動態速寫、主題性速寫這樣的順序由簡至繁、由淺入深地進行。由于實驗剛開始,我重點進行了欣賞和線條的訓練。

1、學會欣賞,使學生具有一雙慧眼。

通過欣賞一些世界名畫,讓學生了解作品的構圖、透視、比例、空間、節奏等知識。感受大師們筆下古拙、變形的線條,讓孩子們驚奇地發現兒童速寫與現代派大師的手筆似曾相識之處。領略藝術追求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新的意境能給觀者留下想象余地,并且尋求到“妙在似與不似之間”(齊白石)的藝術真諦,這樣的欣賞可以使學生一開始就有一個較高的起點,開闊眼界。

2、畫好線條,提高表現力。

線條的開頭是千變萬化的,或長或短,或粗或細,或曲或直。線條的表現力是神奇的,或虛或實,或剛或柔,或暢快或凝重,為增強線條的表現力,我播放音樂,讓學生跟著音樂的節奏畫線條,如節奏輕松流暢的,畫出來的線條象散步,到處流動;節奏歡快、熱烈的,畫出來的線條象跑步、溜冰;節奏緩慢、舒坦的,畫出來的線條老爺爺走路;音樂起伏變化的,線條就象水中的波浪┄┄;粗筆畫出來的線,粗粗、直直,顯得堅硬,但在粗線旁邊加上細細密密的短線,感覺就不一樣了。

有了主動的表現能力,兒童的速寫就不會是簡單的輪廓線,而是生動活潑,甚至是令人驚訝的畫面效果。

(二) 改進教法

1、因材施教。

在實施過程中我們發現,學生對事物的感知覺有著很大的差別。例如:寫生一把樸素的藤椅,有的學生在寫生時好象旁觀者,幾乎不帶感情,也不投入,畫好的藤椅比較客觀,但缺乏生氣,顯得呆板。而還有的學生在寫生時是參與者而非旁觀者,他們往往觀察得比較少,畫好的藤椅夸張變形,缺乏整體的比例和結構。于是我根據兒童知覺的不同類型,對前一種理性的兒童加強誘發其情感投入,使其速寫更具有創造性;對后一種感性的兒童則誘導他們也要注意到客觀情景,使他們的畫能較好地反映客觀世界,逐步提高其認知水平,這種不以逼真與否為衡量標準的方法,可以較快地發現人才,為兒童速寫創造良好的開端。

2、精講多練。

在有意識培養其注意力和觀察力的基礎上,還要追究其特有的審美境界。其中的關鍵是精講多練,精講優秀作品的簡潔生動之處,如線條的精細對比所產生的美,線與線的組合所形成的疏密變化和空間布白所形成的黑白構成所產生的美,多練則求熟能生巧,讓學生在練習中不斷地增強信心,提高造型能力。當然在練的過程中應始終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同時必須堅持創造性、啟發性和趣味性。

3、因勢利導。

這是開發能力的重要一環。揚其長避其短,及時發現其各自的速寫特點,處理好共性和個性的關系。如不同的學生給他們不同的定位:要求理性學生的作品線條整潔、均勻,注重線與線之間營造,使畫面具有一種裝飾美,而理性的學生則讓他們盡情地揮灑,使作品更具有音樂的節奏感,并能準確地反映物與物之間的比例及前后關系等。速寫沒有統一的標準答案,要給學生一片廣闊天地。

現代腦科學研究表明,創造力的真正基礎是左右腦的協調作用,創造性思維是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的統一。實驗證明,速寫不僅可以鞏固以往所學的繪畫知識和技能,同時也能使兒童的心智得到美的熏陶,大腦神經中樞的機能得到嚴密的訓練,特別是促進右腦潛能的開發,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

讓我們的孩子都來畫速寫吧!就象普希金在詩稿邊隨手畫自畫像一樣,人人都會那么一點,將有利于創造性人才的發展,也有利于全民族 文化藝術素養的提高。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 日韩 国产 成人 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毛片av不卡在线| 亚洲av无码久久| 亚洲日韩av无码中文字幕美国 | 乱子伦视频在线看| 成人网站在线进入爽爽爽| 国产精品va无码免费| 国产真实伦在线观看| 欧美老熟妇xb水多毛多| 免费女人高潮流视频在线观看 | 脱岳裙子从后面挺进去视频| 亚洲 欧美 国产 日韩 精品| 成年丰满熟妇午夜免费视频| 国产成 人 综合 亚洲网站| 国产白丝jk捆绑束缚调教视频| 乌克兰少妇xxxx做受| 成a人片亚洲日本久久| 激情文学小说区另类小说同性|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h在线| 黄页网站视频|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 日本肉体xxxx裸交| 经典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he| 国产熟睡乱子伦视频| 四虎影库久免费视频| 9999国产精品欧美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偷窥| 丝袜a∨在线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无码av片在线观看免费| 日本又黄又爽gif动态图| 国产精品三级一区二区| 亚洲另类激情综合偷自拍图 | 久久青草亚洲av无码麻豆| 免费a级毛片在线播放| 国产综合精品| 236宅宅理论片免费| 西西人体44rt大胆高清| 爱情岛论坛自拍亚洲品质极速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