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03 03:33:3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新課程理念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美術教育家尹少淳說過:美術是最具有人性意味和最具綜合性質的人類活動之一。兒童與生俱來就熱愛藝術,這種活動在他們對世界還只有淡淡認識的時候就開始了涂鴉和歌舞。一個發育正常的孩子,無論出生怎樣的環境,最初的涂鴉都可以帶給他們無比的快樂。新的基礎教育理念要求課堂煥發出師生的生命活力, 如何使學生在每一堂課中興趣盎然, 通過美術教學活動去喚醒他們對生活的感受,引導他們用基礎的藝術形式去表現他們內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達到認識、操作、情感、創造的整合,值得我們每一位美術教師去研究與探索。為此筆者進行了一些探索與實踐,其主要特征為開放、溝通、合作。
一、開放
教育家杜威說:教育即生活。
教育家陶行知說:為了生活。
現代教育的標志之一是教育終身化,美術課堂教學應貼近學生活,開放學生美術活動的空間,拓寬學生的思維領域。讓學生真正領會美源于生活,并學會在生活中發現美、創造美。
1、 開放命題形式。
命題創作首先必須限定一個題目,然后圍繞題進行美術創作。難度太大或脫離生活的命題往往會使學生感到茫然而不知所措。適當改變傳統的由教材、教師命題的方法,把命題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教學時,可以根據教材內容教師出“母題”,再由學生出“子題”:如蘇教版第3冊“夏日印象”一課,教師可以以“我與暑假生活”為主題展開討論,啟發學生回憶假日趣事后自由擬題,于是作業時“神奇之旅”、“我和魚兒一起游”、“我買的大西瓜”等等,一大批各具情趣的命題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很好的激發了他們創新的欲望。
又如“夢中的另一個我”一課教學時,學生在自由出題時更是如魚得水,“10年后的電腦專家”、“名模—我的夢想”“2008的超級拉拉隊”等別有情趣的命題躍然眼前;紙版畫、剪貼畫、泥塑等作品形式多樣、獨具創意。
2、開放題材形式
新課程標準中指出美術教育在小學階段主要是引導學生參與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和制作過程,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在教學時,不再一味拘泥于教材規定的題材作為教學內容,題材的形式界限可模糊些,形式的表現留給學生自由的空間。在題材、形式表現上營造較為寬松的氛圍,能促進學生樂于參與美術活動。。
例如在部分設計制作課單元,可以激發學生從自己身邊感興趣的做起,如“給自己最喜歡看的一部電影畫一張宣傳畫”、“找一找自己最喜歡的玩具或日用品,然后把不滿意的地方改變以下,重新設計并畫出來”。這些形式比起美術課本里的紋樣設計、二方連續設計等有趣的多。在制作新年賀卡時可以讓學生運用刮色、涂蠟、撒鹽、吹色、壓印等技法,是學生在變化莫測的游戲中,達到興奮點。
3、開放教學內容。
教師要開放課堂活動空間,引導學生走向自然、走向社會,投身于五彩繽紛、五
光十色的校外生活,把公園、田野、村莊等作為學習美術的大課堂,在大自然中學美術,感受生活中的紅、黃、藍。如寫生課不妨帶學生裝去熱鬧的街心公園、農貿市場去觀察生活中千姿百態的人物特征;手工制作課不妨帶領學生去放飛風箏,去迎風玩一玩小風車,用制作的彩練、掛飾。窗花美化周圍的環境;結合欣賞課,可組織學生參觀一個畫展,引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用美術課上所學的美術知識指導欣賞活動。
4、開放教學程序
大膽突破從低—中—高年級的年級界限,采用有序、無序的教與學有機結合,互補共存。例如在低年級可以大膽引導學生觀察透視和空間現象,培養他們的空間知覺感;可以靈活結合教學引導學生感受光與色彩的關系、色彩的情感與冷暖等;引導學生嘗試大膽用水粉顏料表現變化的筆觸和變化的色彩。學生同樣感到新奇而快樂,作業效果也會令人吃驚:太陽火紅的驕艷、彩虹的七色眩目……。
5、開放評價標準
李吉林老師認為“老師肯定——學生滿足,樹立自信心、自尊感——需要學習——再肯定、再滿足——渴望學習更新的有難度的東西。”美術教學評價是美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全面的美術教學評價不僅幫助教師掌握學生心智及創造力的成長情況,及時給予學生啟發和幫助;而且使教師明確學生表現自我時的需要并給與激勵和支持。
在教學評價時改變傳統用“一個標準”去套學生畫的內容、形式,作品評價不作硬性統一,因人而異,實行學生自評、互評,體現主體地位。教師點評時語言要幽默、精彩、風趣,讓學生把你的點評聽進心里去。在優秀作業上寫 “心靈手巧”、“魔幻色彩”、“獨具匠心”等給學生成功的喜悅;在表現一般的作業上寫上“別泄氣”、“慢慢來”、 “相信下一張會很精彩”等激勵性語言,相信學生的內在潛能,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開放的導向、激勵、反饋、調節作用。
二、溝通
1.學科間的滲透和融合,是現代課和改革的趨勢,美術課也要打破與其它學科之間的壁壘,突破學科界限,統整學生的知識,把美術與相關的學科如音樂、語文、自然、歷史等學科結合起來,充分體現學習過程的多元化,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方式和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
例如對歷史知識的了解可以讓學生更深刻地欣賞美術名作;借助語言文字的描述可以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能力;對音樂、舞蹈的欣賞可以使畫面充滿韻律感。在教學中可以巧妙利用美術與語文學科聯系:進行故事插畫、日記畫、詩配畫……;與音樂學科聯系:制作會跳舞的小紙人、線的交響樂……;與自然學科聯系:表現有趣的昆蟲、我和動物朋友……,這一堂堂與其他學科溝通、聯系的教學內容,是學科間知識相互滲透、轉換的一種有機結合,更是美術教學內容更新的一種好方法。
2.溝通課堂與課外,校內和校外的聯系。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不要讓學校的大門把兒童的意識跟周圍世界隔絕開來,這一點多么重要,我竭盡努力,使在童年時期的所有年份里,都讓周圍世界、自然界不斷地以鮮明的形象、畫面、知覺和表像來滋養學生的意識。”
如在第 十一冊創作畫《家園》一課學習時,課前讓學生收集、閱讀我們的家鄉——溧陽的歷史變化、風土人情,并運用作文的方法描寫自已的家園。課上再結合欣賞有關表現家園的作品、詩歌、音樂,最后讓學生帶著一份美好的情感來表現自已的家園,他們的收獲不僅僅是表現在畫了一張好的繪畫作品中。
此外還要盡量為學生多提供表現的機會,如在學校定期舉行手抄小報、校園美術節等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熱點話題”:如“我們周圍的環保”、“我與e網”、“新世紀暢想”等,促進學生學會觀察、學會發現、學會思考,主動參與,讓學生有內容可畫,有感而發。
三、合作
孔子云:“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合作的教學過程是教與學統一的相互影響、相互依靠、共同激勵、競爭提高的過程。教學組織形式采用“同桌合作”、“前后四人合作”,以及“男女生合作”的形式,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交叉活動的自由空間,允許竊竊私語,允許尋求教師、同學幫助。
因為我們常會發現這樣一些情況:有的同學想象力很豐富,但動手能力較差;有的同學制作精細,但思路狹窄,如果讓這兩者有機結合,取長補短,則是最佳的組合了。即使兩者水平相當,在合作中也能得到啟發,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
同時有些活動題材、內容,需要搜集大量的材料,可組織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如“插花”、“版面設計”、“畫臉”等創作,可以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收集材料:你準備花泥我準備鮮花,我們一起來完成一束藝術插花;嘗試四個人合作設計一塊別致的版面;相互給對方裝飾一個有趣的臉面等。在愉快的合作氛圍中,在友情濃郁的氛圍中,消除表現的顧慮,快樂主動參與學習的過程,給學生帶來愉悅的審美情趣,使每個學生都體會到集體的智慧勝過于個人,從而培養學生團結互助、合作的好品德。這樣一來,作業的時間相對縮短,作業的質量卻提高了,何樂而不為?
沒有教師心靈的參與,課堂就會像沒有雨水的春日,燥寒而缺少滋潤;沒有教育實踐的參與,教育研究就會像行將干涸的一潭秋水,沉悶而無活力。把美術教育的藝術與生命藝術合二為一,將是我們21世紀每個美術教師的畢生追求!
主要參考文獻:
尹少淳《走進美術》、楊景芝《兒童繪畫解析與教程》、魯道夫《對美術教學的建議》
內容提要:本文通過闡釋語文新課程的基本理念:語文的人文性,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課程內容著眼于生活化。從而提出了進行語文創新教育的幾點做法。
關 鍵 詞:新課程理念 人文性 語文素養 創新教育 審美教育 德育教育
新的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所構建的新課程體系,在課程功能、結構、目標、內容和評價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的突破和創新。這對我們廣大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和更高的要求。我們必須更新觀念,轉換角色,更新教學方法,使自己盡快進入新課程中,并伴隨新課程的實踐而成長。在語文教學方面,更新教學方法的前提是必須了解語文新課程的基本理念。
理念之一:語文的人文性 。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以下簡稱“課標”)把語文學科性質界定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這一性質的界定,應當說是語文教育界經過長期實踐探索而達成的一種共識。肯定了語文的人文性符合語文課程的實際。語文本身是一種文化,語文學科,是一門人文學科,但它又與一般人文學科不同,是一門帶有工具性的基礎人文學科。作為課程主要資源的教科書以文選方式呈現,選文從不同側面,運用不同方式反映人類生活,內容豐富多彩,而不是直接單純地展示“工具”。確認語文的人文性,有利于全面實現語文教育的功能,它意味著學習語文,應在廣泛吸收人類文化營養,培養理性精神,受到人文關懷的同時,不斷提高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的能力。課標正是由于對語文課程性質全方位的、內涵豐富的定位,進而才形成了囊括于工具性知識、技能和人文精神、道德情操及個性風采的課程新概念“語文素養”。
理念之二: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是語文課程標準的核心概念,它的主要內容包括: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具有豐富的語言積累,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良好的語感能力和思維能力,健康的審美情趣。語文學科是一門專門培養語文素質的基礎人文學科,而培養語文素質或者說語文素質的養成,正是語文素養提升的過程。因此,進行語文課程教學,必須以語文素養為核心。教學過程中“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極為重要,它可以涵蓋識字、寫字、聽、說、讀、寫諸方面,是真正意義上的“工具”的準確內涵,是語文教學的直接目標,也是學生終身發展的需要。課標從不同階段、不同層次和不同側面提出了語文課程的目標體系,即盡可能充分地發展學生個體的能力體系。其中包括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激發其想象力和創造潛能,這是語文素養中的重要內容。語言能力是指以語言積累為基礎、語感培養為指向的實踐性能力,分別表現為注重情感體驗、豐富精神世界、獨立自主的閱讀能力、耐心專注地傾聽、文明得體地表達和溝通、富有感染性和說服力的口語交際能力,感情真摯、條理明確、追求獨特感受、有創意的寫作能力,以及搜索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課標強調的是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實質上就是要求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通過學習語文,逐步養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實現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
理念之三:課程內容著眼于生活化。課標著眼于課程內容與學生主體經驗世界、情感世界的內在聯系,關注不同地區、不同學校和不同學生的需求差異而對課程內容予以不斷調節和更新發展。課標確立了嶄新的理念:“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在實施建議部分,更是具體要求:“隨文學習必要的語法和修辭知識,但不必進行系統、集中的語法修辭知識教學。”因為學生的語言能力不可能從系統完整的基礎知識及其訓練中轉化而來。課程著眼于生活,突出語文實踐。其一,教材內容安排上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想象世界,從而扎根于學生的心靈深處;其二,著眼于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去設計課程目標、培養和優化學生綜合性的語文素養,教材的體例和呈現方式靈活多樣,注意為學生設計體驗性活動和研究性專題;其三,教材富于開放性和彈性,既合理安排作為共性要求的基本課程內容,又要給地方、學校和教師留有個性化開發和選擇的空間,特別是為學生主體留出自主取舍和拓展的空間。因此,學習語文只有將課堂語文學習同社會生活言語實踐結合起來,言語能力的培養才能真正落到實處。課標特別提到,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還要有意識地強調在生活中學語文。生活言語實踐既是課堂言語學習的源泉,又是課堂言語學習的延伸和補充。我們的教師要在課標的引導下走出“課堂為中心”、“教科書為中心”的誤區,開發課程資源,使語文教學達成共識:“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相等。”
由于語文新課程理念的更新,同時也要求語文教學的觀念需要創新,并且只有對本學科不斷創新,不斷注入活水,它才有發展前途,才有存在的必要。因此,把創新教育如何巧妙、有機地滲透到語文教學中,并為語文學科教學服務就顯得至關重要,語文教學實行了創新教育,可以給語文教學帶來新的生機與活力,我想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去實踐:
一、教學方法的創新
傳統的語文教法沒有很好地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教師是注射器學生是接收容器,結果往往是事倍功半,教師教一篇課文常常是五大塊:時代背景、作者簡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寫作特點。這些與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毫無關系,因此也就談不上什么創新教育了。由于沒有注入創新因素而導致:教師說得頭頭是道,而真正聽、說、讀、寫能力方面的訓練內容則顯得蒼白無力,教師一時口舌快活,而學生卻是“霧里看花”,臨考總搞題海大戰、時間加汗水、日光加燈光,這樣就幾乎抹殺了學生所有的創新能力,因此教法必須改進。我們必須要考慮:(一)怎么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如果一個
老師有能力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那他就成功了一半。”(于漪語)興趣對求知對創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二)如何才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習慣的形成,是學生主動掌握知識的先決條件,掌握一定的知識又是創新的先決條件,可見這一點也是很重要的。(三)培養學生頑強的意志品質。有了興趣和習慣還遠遠不夠,要有堅強的毅力和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精神,才能激發創新的潛意識。(四)在拓寬語文學習的空間上改進教學方法,要大膽走出課文、走出課本,讓課內長骨、課外長肉,讓潛在的創新意識大展宏圖。
二、教學手段的創新
教師授課一直擁有的是三尺講臺,三寸粉筆,兩袖清風。近年來有多了一塊小黑板,稍微豐富了一點。伴隨著教改的轟轟雷聲又多了投影器,配了錄音機,這一改革的確為課堂增色不少,但總吃菠菜豆腐總會膩的,因為投影片總是永恒不變的一種顏色,時間久了,也就索然無味了。隨著信息技術的大沖浪,電腦真實地走進我們的生活,它幾乎可以無所不包,無所不容,于是單調的課堂一下子變的有趣了,學生們走進了多媒體教室,嘗到了課件教學的甜頭,它容量大,效率高,很容易激起學生的興趣。五彩的畫面、神秘的背景、亮麗的色彩、奇妙的曲線、圖形、清晰的知識結構圖、出奇不意的拓展延伸,都激起學生極大極濃的興趣,進而激發他們對知識的接受與創新,以達到提高課堂質量,加入創新分子的目的,讓學生愛創、樂創、變成勇于創新的一代新人。
三、教學觀念的創新
傳統的教學就是“傳道、授業、解惑”。絕對正統的課本教育,知識傳授僅限于課本,即就課論課,所有習題答案都以教師為準,課堂上教師一人主宰,提問成了教師的專職,回答成了學生的必須義務。這樣時時處處都控制學生思維,總拘泥于固定的框架,那這樣的教育還從何談創新呢?因此應轉變觀念,建立一種“大語文”觀,讓單一的課本知識傳授變成多樣化的傳授,讓一言堂變成群言堂,鼓勵學生多動腦、多疑、多發現;在閱讀與寫作方面要大膽嘗試、探索,出新成果;要讓學生完成從“學答”到“學問”的轉變;要在語文教學中創造性地進行審美教育與德育教育。
1、讓一言堂變成群言堂,激發學生創新。
面對我們的學生我不禁有些擔心,他們已經習慣教師代勞一切,尤其是理解性的題目,總怕與老師答案不完全一致,不說;總怕錯,不說。久而久之成了教師一人說,學生的思維能力、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直線下降。他們總期盼別的同學來發言,然后都舉雙手贊成,所以答案總是唯一的。其實語文教學中有些題目就有不同的答案。拿分段來說吧,面對一篇文章總得先分清層次脈絡,然后才理解賞析。一篇文章也是一個多面體,不同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理解,會劃出不同層次,只要有道理、合乎邏輯就要及時給予肯定,不要在他們發言的第一次就扼殺他們的創新能力。并且閱讀一篇課文,你不拘泥于一種成型的看法,而多思考多琢磨,經常從多角度來劃分層次,能使學生的思維嚴密、全面、深刻、靈活。推而廣之,看一切事物、事件、分析人物也就都能從不同的角度去提煉、研究,以激起自己的創新意識。在《七根火柴》教學中,我設置了這樣一個問題:用一句話來說明這是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大家七嘴八舌、各抒己見。有說一個關于長征的故事;一個關于中國紅軍戰爭的故事;一個動人心魄的故事;一個發生在長征途中茫茫草地的故事;一個無名戰士保護和傳遞七根火柴的故事…….他們爭先恐后地說出了幾十種答案,這本身就是一種創新,這樣的發散思維中已或多或少的滲入了創造性閱讀的內容,這樣學生不但學到了知識,又培養了能力,你看,大家說的多好啊!
2、創造性的進行閱讀指導與作文訓練。
在課文中適時地對重點段進行閱讀指導,可有針對性地出一些題目來讓學生做,以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但課內閱讀是十分有限的,更多的是課外閱讀,學生自主閱讀,只有大量地課外閱讀才能真正起到增長見識的作用,因此要對課外閱讀進行藝術的指導、有創造性地指導。(1)指導學生制定課外閱讀計劃。這是學生課外閱讀時間的標志,可一期一訂,中途做必要修改,使其常新,保證切實可行。(2)指導學生獲得基本閱讀方法。教給他們默讀深思、朗誦吟詠、背誦記憶、精讀提煉、速讀獵取等方法,以達到開卷有益的目的。(3)指導學生形成基本閱讀能力。在閱讀中必須從內容到形式,由形式到內容反復深化,并適時使用工具書,(4)閱讀后要及時寫出體會、心得。(5)要指導學生適時檢查閱讀情況。用以上方法達到創新閱讀并得到良好效果的目的。
作文只有“讀萬卷書”,才能“行萬里路”,有了材料,才能“下筆如有神”,作文重在積累材料。在作文訓練中,我認為應當這樣:(1)提前明確寫作任務,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準備材料。(2)寫作時間不必局限于兩節課,可適當推后。(3)可改一周一篇為兩周一篇,以培養學生寫作興趣。(4)為保證大面積提高寫作水平,就要加強檢查力度,增加交流次數,提高評析質量。另外,還可借辦黑板報、手抄報,向報社投稿等方法激發學生創作欲望,提高寫作水平。
3、突出“思”字,變學生的“學答”為“學問”。
一直以來教師主宰課堂,學生大多高分低能,何談創新?為此,要把學生的活動變為“思維體操”,強調學生“跳起來摘果子”。課堂上,根據學生實際設疑或讓學生互相設疑,啟發學生多思解疑。如講《愚公移山》之后,教師肯定愚公移山的精神,然而學生有逆向思維,提出“移山不如搬家好,”的看法。還通過一題多問,一問多答等方法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使學生觸類旁通,解決各種疑難,還能培養其創造力。
4、在語文教學中有創造性地進行審美教育與德育教育。
審美教育是培養學生感知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而初中語文課本集中古今中外名篇佳作頗豐,這就要求教師加強自身的美學修養,在實踐中勇于探索、積累經驗、尋找規律,教學中給學生講一些美學理論,讓學生知道《春》是一種自然美,《勇氣》是一種人性美,《七根火柴》是一種社會美等。另外,要讓學生在對作品的分析理解中認識每一種具體的美,如音樂美、結構美,內容美、音樂美、藝術美等。可結合教師講評提高鑒賞美的能力,進而來發現美,創造美,提高美的創造力。
總之, 創新教育是一個嶄新的課題,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語文教學更需要創新教育為它注入活力,讓它向更加正確、健康、文明的方向發展。當然,創新教育這一課題,也離不開語文教學這一龐大的載體,只有把創新教育巧妙地融入語文教學,并從某種程度上指導語文教學,才能推進語文教學整體改革,提高素質教育水平。
摘要:探究型課程1997年在上海二期課改中開始研究和實驗,已取得輝煌的成績,深受社會各界的歡迎。如今借我市新課程改革東風,筆者經過認真地學習和研究探究型教學法成功的經驗之后,把它和初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實踐相結合,初步形成“情感—探究”課堂教學法。以情感體驗為引導,探究型教學為核心,使之有機結合,相互作用,最終達到使學生獲得一定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以適合當前知識創新的要求。
關鍵詞:情感體驗 探究 構建主義 主觀能動性
21世紀的我們已經認識到:知識是動態的而非靜止的;是綜合化的體系,而非封閉的、獨立的;知識對事實概念等的描述而非絕對的真理;是認識的結果更是認識的過程;知識學習是無止境的,學習的關鍵不在于強制性地記憶大量的信息,而在于掌握獲取知識的方法;在信息爆炸的時代,試圖擁有所有的知識已經完全沒有可能,怎樣選擇和獲取知識比擁有它更重要……這一新的教學觀念已經從教育理論家、教育領導干部的頭腦里走向豐富、復雜的教育實踐當中,為第一線的廣大教育工作者所理解、應用、掌握、修正和發展。
那么怎么樣才能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發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學生們在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中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呢?這是我們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要面臨的首要問題。我認為作為學習的主體——學生的探究性學習的興趣是關鍵。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有6個目標,其中第4個目標就表明了這一觀點:“改變課程實施過程中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指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那么我們怎樣才能提高學生探究性學習的積極性呢?我不得不又一次想起了那個古老的教學方式——情感體驗法。在情感的體驗方面,初中生比小學生具有更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們不滿足于教師或教材對一些事物的解釋,喜歡追根溯源,標新立異,以一種他們自認為獨到的眼光懷疑周圍的事物,并從中得到快樂。許多科學家的事跡可能令他們興奮不已,各種社會現象和宇宙奇觀也可能使他們驚嘆不止。針對中學生的這種情感特征,如果能通過情感體驗法提高學生研究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再加以正確方式、方法的引導,我們不就能達到這個教學目標嗎?于是,我就在課堂教學中作了以下幾種情況下“情感—探究”教學的嘗試:
一.杜威就曾指出:“思想、觀念,不可能以觀念的形式從一人傳給另一人——只有當他親身考慮問題的種種條件,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時,才算真正在思維。”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既不能包干替代,也不能依靠說教或社會規范的灌輸來影響學生,重在引導學生積極地自我探索。
第三冊第七課第二框《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在課文導入時,我使用了書上的一個案例:7歲女童小于受到父母的厭惡和嫌棄,常被父母虐待,有一次被母親趕到氣溫在零下30℃的村外凍達五個小時,被人救起送到醫院才幸免于難。這個案例中有一個難點,就是我們的學生全部都生活在南方,不能體會零下30℃氣溫下的感覺,更不能理解對一個7歲小孩子來說,在那種環境下過完五個小時是怎樣的困難。但是如果學生不能理解這點就不可能體驗到小于被虐待時的情感,那就不能進一步使用探究法學習到《未成年人保護法》中的家庭保護的重要性。
針對這種情況,我對學生們說:“假設現在我們就在北方嚴寒的冬天里,外面寒風刺骨,我們都在房子里面,當然屋里都是有暖氣的。這時教師打了一臉盆水洗手,洗完手,我把臉盆里的水倒到戶外。”這時我停了幾秒鐘,又問學生:“請問我倒出去的是水,但那水到地上時怎么樣了?”很多學生都說那當然還是水啦。但有一個同學想了一下舉手說:“是不變成冰了?”我對那個學生表示贊同,說:“是啊,水一倒在地上就變成了一塊,因為已經變成冰塊了”。雖然我的說法有一點夸張,但學生們的一陣感嘆之聲,已經告訴我,我已經把學生帶入情感之中了。
于是,我就開始讓學生想想辦法幫助小于。同學們紛紛出主意,有的說幫小于逃離這個黑暗的家庭,有的說帶小于回到外祖父母那里生活,還有的說應該由政府出面批評這兩個家長……在學生提出自己的看法之后,我又讓大家評出哪個主意是最好的。討論之后,大家都認為通過法律的手段解決是最好的。這樣我們的教學目標就達到了。
這堂課我的設計就是:出示案例——體驗情感——提升興趣——探究方法——得出結論。應該說學生的探究的興趣是提高了,也通過了討論、辯論等方法進行了探究式學習,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因為課堂上開放式的教學使教學的時間難以控制,我在7個班級使用同一樣方式上課,其中只在一個班能控制好時間,使自己在最后5分鐘進行一個小總結,使教學內容上升到家庭保護的其它方面,而其他6個班都需要另一堂課來作一個小總結。所以在以后的同類課程上,教師把握好時間也是很重要的。
二.埃化·斯沃茨(Ellen swartz)曾指出,學校課程應該部分由教師和學生所面對的問題所構成。這些問題是他們在為獲得公正和平等的生活而努力的過程中遇到的。在這樣的情景中,作為探究者的學生成為問題引導課程的一個基本特征。這種課程力求促進學生對現實世界中影響他們的各種力量的批判和反思。為學生提供真實、可信的信息或資料,讓學生聯系到現實中的情感體驗,以此引發學生主動去探究,最終上升到感知教學目標。
如在教到第五冊第六課,《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資源配置方式時,我就用兩張報 紙作課文的導入。它們是2003年11月17日和2003年11月18日的兩張樂清日報。17日樂清日報第一版上有一篇文章《糧油價格上漲傳遞了哪些信號》,18日樂清日報第二版上有一篇文章《連續報道,石油公司表示——缺油只是暫時 近期有望緩解》。
讀完報紙后,我讓學生們自由發表一下讀后感。學生紛紛舉手,有的說前幾天媽媽說買菜時,肉價、米價都漲了不少;有的說爸爸說去買柴油發電,沒想到要排隊,而且還限量購買,一天最多只能買50升;還有的說自己親眼見在加油站到排隊買柴油的情形……因為這兩件都是前不久剛發生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的“新鮮事”,既真實可信又能激發學生平時經歷的情感體驗。乘著學生們熱情高漲之時,我讓學生們結合兩份報紙的內容分組討論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資源配置方式。學生們暢所欲言,發表了很多不同的看法,最后還自發地談到了石油公司限量供應柴油卻不加價的問題,自然引到了下一課的內容“國家宏觀調控”的問題。于是我順水推舟,讓學生們帶著這個問題自己去看書、找資料解答。
這節課的可取之處是能夠前后聯系,由本堂課的教學內容而引出下一堂課的內容,過渡自然而順暢。因為上課的班級學生本身的探究能力沒有經過訓練,而我事先也沒有作充分的準備,所以雖然布置學生在課后使用探究方法解答問題,但第二堂課上我發現真正能自己作出解答的學生只是一小部分。由于初三我只有上一個班的課,沒有再試一次的機會,所以只好以后繼續探究彌補的方法。如果再上這內容時,我想可以設計一個“假如我是石油公司的經理,我會……”和“假如我是樂清市市長,我會……”的演講,讓學生在事先有準備的條件下發表意見,進行辯論,最后來個總結。
三.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給學生聲形的全面接觸,從而引出探究的教學目標。現代教育技術應用,通俗地說就是指以計算機為基礎的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知識不僅是通過教師講授得到的,更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充分利用各種學習資源(包括文字教材、音像資料、多媒體課件、軟件工具以及從Internet上獲取的各種教學信息等等),通過意義建構而獲得的。我們提倡在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也就是說,既不忽視教師的指導作用,更要重視學習者的認知主體作用,教師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傳授者與灌輸者。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器。我們強調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發現、自主探索,在老師幫助下,主動建構知識的意義,反對教師對學生的單向灌輸,反對迷信書本,迷信權威;因而基于建構主義的新型教學模式最有利于培養形象思維、直覺思維、邏輯思維、辯證思維和發散思維。
以前沒有多媒體教室時,我只能給學生講述新聞、案例和其他事件。雖然我已盡力做到生動、具體,但總不能達到很好情感體驗的效果。現在我們學校也配置了多媒體教室,我就能把自己錄制下來的新聞、收集來的VCD、網上下載的圖片、生動可愛又具有教育意義的FLAS1H作品等資料通過多媒體展現給學生看。以此激發探究的興趣。
如講到第三冊第六課《依法保護環境》時,我就在多媒體教室里放映FLASH《逼上梁山》。這個FLASH作品反映了一只牛在環境污染前后的生活變化,最后只能被“逼上梁山”的故事。學生們觀看了動漫之后,興致十分高昂。很多同學都表示,環境污染不只是把牛逼上了梁山,同時也把我們人類自己逼上了“梁山”。于是我布置任務,讓學生在自己的周圍尋找有關環境污染方面的文章及資料,并分析環境污染形成的原因及探討保護措施和意見。
環境問題在各種報刊雜志、電視、網絡等各種媒體上資料非常多,而且學生自己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個案,所以搜集資料、探討對策和建議時也比較容易。應該說這部分內容的課堂效果我認為是比較理想的,“情感—探究”教學模式在課堂上的應用是成功的。
四.讓學生自編自演,在準備和表演的過程中學會合作和分享,在教室的小舞臺上粉墨登場,進入劇中人物的情感世界,進而觸發自己內心感性體驗,引伸到對現實問題的理性思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的四個“學會”,其中之一就是“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學會共處。“學會共處”除了對態度的要求外,至少包含兩種能力要求,即與人交際的能力和與人溝通的能力。能夠合作和分享已成為對人的素質要求的一部分。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一般都是老師面向集體的授課,注重個體對老師所講內容的理解,很少有合作的機會。新課程改革后,這種新的教學模式漸漸地被我們所運用。
這個學期,我校教研組在初一年段開一堂思想政治公開課,選擇的是第五課《正確看待自己 增強自尊自信》的第一框。全組共同備課時,大家提出了很多種方案。最終決定設置這樣一堂公開課——才藝表演。老師是節目主持人,學生是演員。課上,學生們有獨唱的,有表演舞蹈的,有吹口琴的,有演小品的,有當場表演粉筆素描的等等。老師充分肯定了他們的長處,讓他們體驗到成功喜悅。
最后評課時社政組的所有老師都表示這堂課是成功的,值得學習的。大家認為在這堂課中,學生的交際能力、合作能力和溝通能力都得到了培養,教師的精彩點評更使學生在游戲中提高了自我認識,了解了自尊自信的含義、特點以及自尊自信是個人成功的重要條件等比較抽象的概念,引導學生主動去思考自尊自信對人生的影響。
除此之外,法律方面的內容也可以讓學生扮演法庭上的不同角色,體驗一下判案的過程,也可以根據不同的內容組織學生進行辯論比賽、演小品、模仿電視節目中的“人生AB劇”、“講述”、“實話實說”等形式的活動,在活動中讓學生進行情感體驗,進而引發理性探究。
總之,在新的歷史時期,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是現代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學中的難點所在。為此,在教學中,我們嘗試淡化純理論的教學,強化情感教育,著重以活動課程的形式,以情感滲透的力量進行教學,建構成適應新課程理念下 “情感—探究” 式的課堂教學方式。
班級管理是班主任按照一定的原則與要求,采取適當的措施,帶領全班學生對班級中的各種資源進行計劃、組織、協調和控制,以實現教育目標的組織活動過程。新課程教育理念下的班級管理又增添了新的特征元素,是學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總體來說,新課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因此,在新課程改革的實踐中,如何更好地發揮班級體的教育作用,是每一個優秀班主任都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
一、換位思考,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可能有很多班主任認為,我辛辛苦苦為班級管理服務,一切為了讓學生“好”,幫他們做了那么多的事情,可怎么就費力不討好呢?為什么學生不理解老師的苦衷呢?學生都是有思想、有情感、有需求的獨立個體,不可能任由教師安排。要想獲得學生的認同與理解,班主任老師就必須換位思考,深入學生的心靈世界,去思考學生的情感需求與外在要求,做到尊重學生。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學生與外部世界接觸的渠道更方便、更多,已能快速獲取他們感興趣的信息。作為班主任,我們應當多思考怎么樣跟上時代的步伐,考慮用什么樣的管理語言與管理手段與學生交流。開展一些符合學生興趣的班集體活動,把學生從紛繁復雜的外部世界拉回到現實的班集體中來,使學生把班集體當作自己的家,當作自己心靈和情感的港灣。一切為每一個孩子的發展,換位思考,去理解和接受這些孩子,鼓勵和幫助他們獲得進步,將會是我們工作的最大收獲。
二、用平等和愛喚起學生的潛能
在班級管理中,忌諱的是教師高高在上地命令,學生在下面熟視無睹,即使表面遵從,內心也在反抗。新課程理念倡導教育民主化,學生與教師平等對話。班主任的重要職責從以前的命令轉變為了幫助學生開啟心靈,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種平等的對話關系,有益于促進師生敞開心扉,縮短心理距離,彼此理解與認同。而愛是教育的重要手段,一切成功的教育,究其根源,皆出于愛心。班級管理工作中一條重要的方法就是關愛學生。班主任擁有了愛心才能全身心撲在班級工作上任勞任怨,學生獲得了教師的愛與關心就能激起心底的感激與希望。關心學生教師就要把學生的事情當作自己的事情,無論是學習還是思想方面,都要關心。或許有些學生會犯錯誤,但若這些學生本質是不愿意這樣出錯的,也后悔自己做錯事情了,班主任了解到了學生的這些心理變化,就不需要對學生做出過多的指責與批評,而要用寬容與信任來幫助他們度過難關,讓他們自己克服和改正自己的缺點與錯誤,必須要給予他們戰勝困難的鼓勵與幫助,用愛去激發學生心底內在的潛能,幫助他們成長。
三、營造集體團結互助的氛圍
班集體與學生的學習生活聯系最為密切,一個優秀的班級體必定是和諧、團結、友愛、互助的大家庭。作為班主任要以營造集體團結互助氛圍為首要重任,抓好班級建設。首先,班主任要把班級看作是一個大家庭,自己是其中的家長,親切的語氣、和藹的眼神能讓學生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為此,班主任平時平時應多注意學生的喜好,和學生多聊一聊他們感興趣的話題,打開學生的話匣子,促進師生間理解與溝通;在學生生病的時候,班主任要多關心問候;在學生生日的時候,班主任要及時送去生日的祝福;在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班主任發動全班同學伸出援助之手。其次鼓勵學生之間多交流溝通,化解一些誤會與矛盾,促使同學間互相幫助。另外,班級的集體榮譽感是班集體團結的催化劑。班主任應多開展班級活動,鼓勵學生參加。班級活動的開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集體觀念,增強班集體的教育功能。
四、利用科學評價來促進班級管理
新課程理念下的教育評價來自多方面:有班主任對學生的評價、學生對班主任的評價,還有學生之間的評價和學生的自我評價。學生間存在個體差異,班主任對學生的評價不能一概而論,在綜合分析學生的全面素質,做出公正評價;學生對教師的評價是對教師工作效果的總結與反饋,能幫助教師發現存在的問題,促進師生之間的和諧;學生之間的評價也是十分有意義的,在班集體中,學生之間更加了解與熟悉彼此,學生之間的評價往往十分準確。而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和諧、全面的發展,我們要用好新課程理念下的科學評價方式,積極有效地進行評價,以促使學生全面發展的動力。
五、積極探索新的班級管理模式
新時代背景下的中學教育產生了許多新的問題,比如說留守學生的出現,他們的心理障礙、生活困難、安全問題等,都是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難點。外面世界的誘惑:電腦、網吧、游戲廳在腐蝕我們學生的心靈;早戀、網戀現象等讓我們防不勝防。在這種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下,我們要積極探索新的班級管理模式,來應對這些的困難。新的班級管理模式思想來源于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學習與借鑒一些優秀學校優秀班級管理的經驗;第二,反復思量,用心揣摩符合自己學校學生狀況的班級管理方案;第三,教師提高認識,多進修、多學習,充實自己的知識水平,多鍛煉自己的實際管理能力。
六、小結
班級管理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它需要等方面的支持。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不斷錘煉、提高自我素質和管理水平,掌握正確的管理思路和管理方法,與學生進行心靈的溝通,去探索學生的情感世界,去幫助學生發現問題、找到問題、解決問題,完善與發展自我,從而為學生未來形成健康、完善的人格做出努力,這就是新課程理念下班級管理的最終目標。
新課程理念與運用語文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的幾點思考 隨著電腦幾多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為小學語文課的教學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手段。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而語文新課程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它具有以下三個特點:一是政治性,語文課程通過運用中國語文展示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從而達到愛國主義教育的目的;第二是實踐性,語文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該通過實踐鍛煉的環節提高學生的素養;第三是綜合性,語文課程通過綜合知識的運用,提高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的精神。而多媒體作為現代科學技術的工具,恰恰具備了幫助實現新課程理念的作用。運用多媒體手段進行小學語文教學,能夠使教學活動更加生動、逼真、活潑,有助于學生的智力開發和思維能力的培養。因此,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是小學語文課程改革的方向。但是,在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小學課程的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多媒體手段的優勢,較好地實現語文課程理念的教學目的,必須注意處理好以下三個方面的關系。 第一、要正確處理好教學目的與教學手段的關系,始終把教學目的放在首要位置,讓多媒體技術為教學目的服務。新課程理念要求的教學目的是通過學生的學習,使學生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具備創新精神、合作精神和開放的視野。應該看到,我們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語文課的教學,其主要目的是通過運用多媒體的方法,開發學生智力,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從而達到語文課程的教學目的。因此,運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必須始終圍繞新課程的教學目標。但在實際工作中,一些老師使用多媒體技術不適當,雖然花了許多工夫,但教學效果并不明顯。在這個問題上,一是要把教學目的作為一條主線,始終貫穿于多媒體教學的始終,讓手段為目的服務,如果對實現教學目的幫助不大或不太一致的方面,不管技術如何精湛,手段如何美妙,都要忍痛割愛;要對多媒體手段進行選擇,根據需要進行運用。多媒體手段有多種,有動畫,有聲音,可以運用影像,也可以運用模擬,在一堂具體的課程中,應該運用哪種手段,哪些手段多些,哪些手段少些,哪些手段先用,哪些手段后用,都要根據內容的需要,以服務教學目的為標準。只有緊緊圍繞教學目的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才能到達教學目的,真正發揮多媒體教學的作用。 第二、要正確處理教師講授與多媒體演示的關系,以學生的自我發展為中心,通過多媒體教學促進學生的智能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我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多媒體教學有它獨到之處,這既能夠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也有利于營造創新的氛圍,對教師授課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能忘記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學習方式。必須把多媒體教學與教師的講授有機結合起來,讓機器為人服務。在教學過程中之所以不能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一是因為教學過程是一個教師和學生相互交流的過程,通過教學活動,教師不僅可以把知識傳授給學生,而且會通過自身的人格力量影響學生,促進學生的道德品質和綜合素質的提高。這個作用是計算機及其多媒體手段不能替代的;二是多媒體的運用本身離不開人的操作,無論是教學設計、軟件制作或教學演示。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手段時,不能忘記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新課程教學中的主導地位。
第三、要處理好教學過程中生技能性發展和品德性修養的關系,把教學的目標放在培養又紅又專的合格接班人上。多媒體教學對培養又紅又專的合格接班人無疑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多媒體提供的全方位、超前性的理念深深影響著學生的成長。我們現在意義上的專,不僅僅是以前所說的專,而是具有現代意識、現代科學知識、現代技能的體現。在運用多媒體教學上,對培養合格人才有積極的促進作用。這種合格人才的根本在于政治上的合格。多媒體能夠在發揮積極的作用。比如可以通過多媒體先進的技術,在語文教學中充分展示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優良傳統,從而達到愛國主義教育的目的。因此我們在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進行新語文教學中,必須在注意技能性發展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良好的思想品德。 總之,要實現新課程、尤其是語文課程的教學目的,要積極運用多媒體的現代科學知識,達到培養學生自主性、開拓性、綜合性全面發展的目的。
美術教育家尹少淳說過:美術是最具有人性意味和最具綜合性質的人類活動之一。兒童與生俱來就熱愛藝術,這種活動在他們對世界還只有淡淡認識的時候就開始了涂鴉和歌舞。一個發育正常的孩子,無論出生怎樣的環境,最初的涂鴉都可以帶給他們無比的快樂。新的基礎教育理念要求課堂煥發出師生的生命活力, 如何使學生在每一堂課中興趣盎然, 通過美術教學活動去喚醒他們對生活的感受,引導他們用基礎的藝術形式去表現他們內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達到認識、操作、情感、創造的整合,值得我們每一位美術教師去研究與探索。為此筆者進行了一些探索與實踐,其主要特征為開放、溝通、合作。
一、開放
教育家杜威說:教育即生活。
教育家陶行知說:為了生活。
現代教育的標志之一是教育終身化,美術課堂教學應貼近學生活,開放學生美術活動的空間,拓寬學生的思維領域。讓學生真正領會美源于生活,并學會在生活中發現美、創造美。
1、 開放命題形式。
命題創作首先必須限定一個題目,然后圍繞題進行美術創作。難度太大或脫離生活的命題往往會使學生感到茫然而不知所措。適當改變傳統的由教材、教師命題的方法,把命題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教學時,可以根據教材內容教師出“母題”,再由學生出“子題”:如蘇教版第3冊“夏日印象”一課,教師可以以“我與暑假生活”為主題展開討論,啟發學生回憶假日趣事后自由擬題,于是作業時“神奇之旅”、“我和魚兒一起游”、“我買的大西瓜”等等,一大批各具情趣的命題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很好的激發了他們創新的欲望。
又如“夢中的另一個我”一課教學時,學生在自由出題時更是如魚得水,“10年后的電腦專家”、“名模—我的夢想”“2008的超級拉拉隊”等別有情趣的命題躍然眼前;紙版畫、剪貼畫、泥塑等作品形式多樣、獨具創意。
2、開放題材形式
新課程標準中指出美術教育在小學階段主要是引導學生參與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和制作過程,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在教學時,不再一味拘泥于教材規定的題材作為教學內容,題材的形式界限可模糊些,形式的表現留給學生自由的空間。在題材、形式表現上營造較為寬松的氛圍,能促進學生樂于參與美術活動。。
例如在部分設計制作課單元,可以激發學生從自己身邊感興趣的做起,如“給自己最喜歡看的一部電影畫一張宣傳畫”、“找一找自己最喜歡的玩具或日用品,然后把不滿意的地方改變以下,重新設計并畫出來”。這些形式比起美術課本里的紋樣設計、二方連續設計等有趣的多。在制作新年賀卡時可以讓學生運用刮色、涂蠟、撒鹽、吹色、壓印等技法,是學生在變化莫測的游戲中,達到興奮點。
3、開放教學內容。
教師要開放課堂活動空間,引導學生走向自然、走向社會,投身于五彩繽紛、五
光十色的校外生活,把公園、田野、村莊等作為學習美術的大課堂,在大自然中學美術,感受生活中的紅、黃、藍。如寫生課不妨帶學生裝去熱鬧的街心公園、農貿市場去觀察生活中千姿百態的人物特征;手工制作課不妨帶領學生去放飛風箏,去迎風玩一玩小風車,用制作的彩練、掛飾。窗花美化周圍的環境;結合欣賞課,可組織學生參觀一個畫展,引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用美術課上所學的美術知識指導欣賞活動。
4、開放教學程序
大膽突破從低—中—高年級的年級界限,采用有序、無序的教與學有機結合,互補共存。例如在低年級可以大膽引導學生觀察透視和空間現象,培養他們的空間知覺感;可以靈活結合教學引導學生感受光與色彩的關系、色彩的情感與冷暖等;引導學生嘗試大膽用水粉顏料表現變化的筆觸和變化的色彩。學生同樣感到新奇而快樂,作業效果也會令人吃驚:太陽火紅的驕艷、彩虹的七色眩目……。
5、開放評價標準
李吉林老師認為“老師肯定——學生滿足,樹立自信心、自尊感——需要學習——再肯定、再滿足——渴望學習更新的有難度的東西。”美術教學評價是美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全面的美術教學評價不僅幫助教師掌握學生心智及創造力的成長情況,及時給予學生啟發和幫助;而且使教師明確學生表現自我時的需要并給與激勵和支持。
在教學評價時改變傳統用“一個標準”去套學生畫的內容、形式,作品評價不作硬性統一,因人而異,實行學生自評、互評,體現主體地位。教師點評時語言要幽默、精彩、風趣,讓學生把你的點評聽進心里去。在優秀作業上寫 “心靈手巧”、“魔幻色彩”、“獨具匠心”等給學生成功的喜悅;在表現一般的作業上寫上“別泄氣”、“慢慢來”、 “相信下一張會很精彩”等激勵性語言,相信學生的內在潛能,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開放的導向、激勵、反饋、調節作用。
二、溝通
1.學科間的滲透和融合,是現代課和改革的趨勢,美術課也要打破與其它學科之間的壁壘,突破學科界限,統整學生的知識,把美術與相關的學科如音樂、語文、自然、歷史等學科結合起來,充分體現學習過程的多元化,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方式和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
例如對歷史知識的了解可以讓學生更深刻地欣賞美術名作;借助語言文字的描述可以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能力;對音樂、舞蹈的欣賞可以使畫面充滿韻律感。在教學中可以巧妙利用美術與語文學科聯系:進行故事插畫、日記畫、詩配畫……;與音樂學科聯系:制作會跳舞的小紙人、線的交響樂……;與自然學科聯系:表現有趣的昆蟲、我和動物朋友……,這一堂堂與其他學科溝通、聯系的教學內容,是學科間知識相互滲透、轉換的一種有機結合,更是美術教學內容更新的一種好方法。
2.溝通課堂與課外,校內和校外的聯系。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不要讓學校的大門把兒童的意識跟周圍世界隔絕開來,這一點多么重要,我竭盡努力,使在童年時期的所有年份里,都讓周圍世界、自然界不斷地以鮮明的形象、畫面、知覺和表像來滋養學生的意識。”
如在第十一冊創作畫《家園》一課學習時,課前讓學生收集、閱讀我們的家鄉——溧陽的歷史變化、風土人情,并運用作文的方法描寫自已的家園。課上再結合欣賞有關表現家園的作品、詩歌、音樂,最后讓學生帶著一份美好的情感來表現自已的家園,他們的收獲不僅僅是表現在畫了一張好的繪畫作品中。
此外還要盡量為學生多提供表現的機會,如在學校定期舉行手抄小報、校園美術節等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熱點話題”:如“我們周圍的環保”、“我與e網”、“新世紀暢想”等,促進學生學會觀察、學會發現、學會思考,主動參與,讓學生有內容可畫,有感而發。
三、合作
孔子云:“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合作的教學過程是教與學統一的相互影響、相互依靠、共同激勵、競爭提高的過程。教學組織形式采用“同桌合作”、“前后四人合作”,以及“男女生合作”的形式,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交叉活動的自由空間,允許竊竊私語,允許尋求教師、同學幫助。
因為我們常會發現這樣一些情況:有的同學想象力很豐富,但動手能力較差;有的同學制作精細,但思路狹窄,如果讓這兩者有機結合,取長補短,則是最佳的組合了。即使兩者水平相當,在合作中也能得到啟發,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
同時有些活動題材、內容,需要搜集大量的材料,可組織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如“插花”、“版面設計”、“畫臉”等創作,可以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收集材料:你準備花泥我準備鮮花,我們一起來完成一束藝術插花;嘗試四個人合作設計一塊別致的版面;相互給對方裝飾一個有趣的臉面等。在愉快的合作氛圍中,在友情濃郁的氛圍中,消除表現的顧慮,快樂主動參與學習的過程,給學生帶來愉悅的審美情趣,使每個學生都體會到集體的智慧勝過于個人,從而培養學生團結互助、合作的好品德。這樣一來,作業的時間相對縮短,作業的質量卻提高了,何樂而不為?
沒有教師心靈的參與,課堂就會像沒有雨水的春日,燥寒而缺少滋潤;沒有教育實踐的參與,教育研究就會像行將干涸的一潭秋水,沉悶而無活力。把美術教育的藝術與生命藝術合二為一,將是我們21世紀每個美術教師的畢生追求!
寫作教學是初中語文中極其重要的環節,作文成績的好壞往往決定著一個考生語文成績的高低。在傳統的寫作教學中,一般都由教師命題框死文體,規定寫法,限定字數等,這樣糾纏于“體”“套”的“過關”,讓學生寫作時戰戰兢兢,擔心離題,擔心字數太少或太多,擔心文體錯亂……這無疑是對學生寫作的束縛,從根本上背離了寫作內在的“自由創造”規律,造成許多學生怕上寫作課,怕寫作文,因而感到寫作是一種沉重的負擔。
新課程標準對寫作教學要求: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
新課程把教學過程看成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寫作教學也是如此。為更好地貫徹新課程理念,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或雜記評議,或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自然為文,在滲透中感悟,在感悟中提高。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明確學生是寫作的主體,把學生置于主動者的位置,提倡學生寫個性化的作文。
個性是文章的靈魂。從宏觀上看,寫作的思維的完善與能力的提高,是個性不斷發展的過程;從微觀上看,寫作是用自己的語言表情達意,寫作過程中的選材、謀篇、布局、立意、修改無一不是個體的主觀行為,呈現出個體的差異與色彩。因此,寫作是作者主觀情感的抒發,是個性化的精神勞動。好的文章往往是因為涂沫了個性化的色彩,才有了與眾不同與感人至深的力量。所以個性是文章的真正價值這所在。有了個性,文章便會閃耀出創新的光輝。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作文個性呢?現聯系本人的教學實際談幾點膚淺的認識。
一、 培養學生感悟生活的能力
生活豐富多彩,包羅萬象,處處是可寫的景、可敘的事、可抒的情。平時學生寫作文之所以常常三言兩語,無話可說,歸根到底是因為學生對自然環境缺乏觀察,對人更缺少觀察,甚至對家人、老師和同學都缺乏觀察。有一回布置學生寫《我的老師》,在學生的筆下的教師大都是中等身體,不胖不瘦,不高不矮,都是滿面笑容、和藹可親……針對這個問題,評講作文時,我先把外貌描寫幾乎相同的作文讀一讀,然后說,這里有的是寫語文老師,有的是寫數學老師、英語老師,最后問學生三位任科老師(形態各異)是否是三胞胎?全班同學哄堂大笑。此時,學生才意識到,因缺少認真的觀察,連老師的外貌也不大清楚。
為此,我啟發學生寫人物之前一定要仔細觀察,這樣才能寫出人物的個性特點。例如,三位教師平時的穿著打扮是否相同?他們三人外貌上有沒有獨特之處?他們在年齡、性格上是否存在差異?同時我要求學生先用一周的時間觀察語、數、外三位科任老師,看看他們上課時的姿態動作是否一樣,她們對不做作業或作業馬虎的學生、對擾亂課堂紀律的學生的處理是否一樣,還可觀察他們在課余做些什么,這樣有了范圍,既引起了學生觀察的興趣,又使學生觀察起來具體容易得多。一周后,再寫同題作文,學生覺得這次的作文好寫了,有東西寫了,寫出的人物不再是三胞胎,或多或少都能抓住每位老師的特點,寫出的老師都有了個性,再讀學生作文時,同學們都能異口同聲地準確地說出文中寫的是哪位老師。
受這次作文的啟發,我再引導學生觀察周圍的景物, 一天四趟觀察家庭——學校沿途的環境、景物有什么不同之處,每天有什么特殊的事情發生。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再讓學生寫“上學路上”這一話題作文時,“千地一景”的情況消失了,所敘的事也具體、詳盡多了。許多學生還通過上學途中見到的小事,表達自己的獨特的感受與見解。后來,我還要求學生在耳聞目睹時只要有所感,有所思,都可以寫成一篇作文。寫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議自己感興趣的事,這樣,寫起來、議起來就會有一定的深度。“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有意識地從五彩繽紛的生活中獲得豐富的感性知識,學會用理性藝術的眼光看待生活,于平凡中尋覓偉大,透過現象看清本質,使那些美好的景物、事物、人物、情感化作具體生動的材料,如汩汩清泉從心中流出,任自己汲取。這時再寫作文,大家都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個個躍躍欲試,一吐為快,興趣是學習的最好刺激,趣味給學生帶來了“樂寫”,這樣寫作文你還會覺得枯燥嗎?寫出的作文能沒有個性嗎?
總之,作文就是生活,只要平常細心觀察,做生活的有心人,就會發現自己的身邊還是有許多可寫之事,發現身邊美景處處。就能很好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這樣學生才真正領悟到生活的真諦,作文品位才得以提升,寫出的作文才有獨到的見解,這樣的作文才會呈現出個性化的色彩。
二、培養學生多角度思維的能力
應試作文具有強烈的競爭性。在立意上,只有將筆鋒觸及別人尚未寫到的新人新事新問題,表達出自己的獨到的觀察發現和認識感受,寫出新意,才能取得意高文勝的效果。但大多數人在考場上因情緒緊張,一時想不出新的素材,這就要求能夠巧于構思,讓舊素材表達出別人未能表達的新意來,這存在一個選擇角度問題。比如拿到一個蘋果,別人都習慣于豎著切分,你若能獨出心裁橫著切,結果切分出來的橫斷面就與別人切分的截然不同,你就可能從中觀察到別人觀察不到的東西。作文也當如此,“橫看成嶺側成峰”,變換一個角度,或許就能化腐朽為神奇。再如“東施效顰”這個成語,多少年來人們習慣于解釋為“只知胡亂模仿結果適得其反”。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去認識,如從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的角度切入,或許就會有新的發現:⑴人人都有愛美的愿望,無論長相美丑,都有追求美的權力,東施效顰無可非議。⑵東施效顰的丑是先天不足,其追求美的后天努力精神可嘉,盡管她的“效顰”是不成功的,但誰又是天生的成功者呢?這樣,文章的新意不就出來了嗎?
三、 養學生的個性
贊可夫認為,作文的根本目的是主觀意識的培養。作文既培養個性,又負載個性。反過來,人的個性又制約著作文的個性。有的學生自卑感很強,怕寫作文,在指導寫作過程中,就要降低難度,從小文章小事情練起——寫一個事例、一個場景、一個片斷、不求面面俱到,以培養學生興趣為主,激勵學生克服寫作中的困難,消除畏難情緒,培養他的自信心。這樣,有了良好的個性,學生的內心就會像大自然一樣有無窮無盡的變化,他們就會用自己的目光去看世界,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生活,就能把大千世界與個人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就能理智地調節自己的情感,寫出的作文也就有了個性。
四、 讓學生參與作文講評,嘗試“發表式”作文講評作文寫完后還要有一個更重要的環節,就是評講。評講不得法,容易使學生失去寫作的動力。新課程標準指出: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提高寫作能力。因此,要讓學生從講評課上的“局外人”角色,轉變為讓所有學生參與作文講評的全過程。要盡可能讓所有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都有亮相的機會,還要讓所有學生都有發表對別人作文獨到見解的機會。由此除了讓學生自評作文外,還要求學生互評。
學生互評作文具有如下優勢:⑴評改及時,學生興趣濃厚;⑵擴大學生的閱讀面;⑶起到相互借鑒、相互啟發的作用;⑷解放教師,使教師有更多的時間指導寫作。
互評作文前,教師應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4人為宜),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⑴改,修改錯別字,修改運用不準確的詞語,修改病句;⑵畫,用波浪線畫出美詞佳句;⑶評,寫評語,談自己閱讀此文后的感受;⑷傳,個人批改完成后,作文本在小組內交換傳閱;⑸薦,推薦佳作。
在互評中把握一點,凡是學生自己能解決的問題,盡量讓學生通過討論解決。最后,再根據本次作文情況,在原作文基礎上再寫一篇或一個片斷。讓學生嘗到成功的喜悅,激發他們寫作的濃厚興趣。
要迅速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作為初中語文教師,要轉變觀念,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從平時教學的點滴入手,一步一個腳印,通過每次作文,既要提高學生的鑒賞力,又要維持學生持久的寫作熱情,使他們并不感到“學海無涯”的苦,而是時刻體味著“書山有路”的樂,更有利于創新能力的培養,使其寫出大量有個性有品位的文章。
現下歷史教學要適應新課程改革的指針,就應主要在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學方法三方面加以探索。
一、更新理念、注重學生的非智力因素
培養學生的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決定一個人能不能干,而非智力因素不僅決定一個人肯不肯干,決定著他是以積極的方式應對還是以消極的方式逃避,中國古代有句名言,“非不能也,是不為也”要讓學生自己想學,積極主動地學習,以頑強的意志攀登科學的高峰,就必須從美入手,從情入手,用具體的、鮮明的美的形象去感染他,以真情實感去打動他。誠如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我一千次地確信:沒有一條富有詩意的、感人的和審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學生全面的智力發展。”
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提出與眾不同的見解,敢于創新。對現成的科學理論和傳統觀點提出質疑是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需要,只有如此,才能創造出新穎、超常成果。歷史的思維就是是非判斷的思維,憶往思今的思考,試想,如果我們對已有的理論和成果不加任何質疑地全盤接受,人類將永遠不能以史為鑒,或多走彎路,或停滯不前。歷史教學中,教師就應鼓勵學生提出與眾不同的見解。有學生從人才的角度分析隋滅唐興的原因,他說:隋煬帝由于心胸狹窄、不容賢才加速了隋朝滅亡。唐太宗則認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吸取隋亡教訓,并重視人才,唐初之所以會出現“貞觀之治”是與唐太宗愛護人才、善于用人密不可分的。該生的這種探索精神是非常大膽而可貴的。在指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我們應引導他們善于發現問題,提出疑問,求得解決,這樣才能進步。從思想上引導學生,使其正確地認識到任何學者、權威都不可能窮盡真理之長河,任何人都有發現新知識的可能,樹立敢于“班門弄斧”、“異想天開”的思想。創新是鼓勵學生大膽獨立思考,敢于標新立異,這是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重要環節。在教學上要發揚民主,為獨立思考創造條件。現代教育強調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索知識。
二、改變傳統教學模式
傳統的教學模式單一,甚至會壓抑學生的個性,影響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發展,使本來對歷史有濃厚興趣的學生離歷史越來越遠,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于學生的積極性調動很不夠。所以要打破傳統的以教師為核心的包辦教學模式,從實際出發,根據不同的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尤其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的體現,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學生主動地接受,有目的的吸收。通過啟發教會學生分析歷史人物、事件的立場、觀點,引導學生去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從而使學生更好地去掌握知識、運用知識。以當前教學實際為依據,力求知識與能力并重,老師通過有計劃、有目的從基礎知識結構的掌握、解題技能的培養到研究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對學生學習進行系統的指導。學生自主探究,團結協作,在此基礎上突出個性和創新,通過師生的教學互動,達到共同提高。
三、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提倡“問題教學法”
傳統的歷史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中心,以課本為中心,以學科體系為中心。對學生主體性關注不夠。我們要在教學中多用“問題教學法”,學生在預習史實材料的基礎上提出問題,教師將問題進行整理、篩選,然后針對這些問題進行研究,再通過課堂分組討論或師生的共同探討或是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自己查找資料,達到釋疑的一種嶄新的教學模式。“問題教學法”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教學出發點,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自我發現去激發智慧潛能,培養其強有力的內在學習的動機,即把作為人的本質創造精神引發出來。
歷史學科和其他學科相比,過去性是其鮮明的個性特征,凡是歷史都是過去已發生過的事情,都是客觀存在的,它不會重演,因而具有不可逆轉的特點;在中學的教科書中,對歷史人物、歷史事件都已經做出了結論。這就要求學生要在識記的基礎上,通過前后聯系,橫縱比較,演繹,歸納,從各個角度、各個方面去思考問題,從各個方案、各種途徑去尋求答案,從而產生自己新的觀念、設想和理論。實行“問題教學法”,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和問題,有的放矢的處理教材、設計教學過程、設計問題,使課堂教育更有針對性,比如在學習“中國封建社會的基本經濟政策:‘重農抑商’政策”時,可以從政策起源,根本原因,目的,作用(積極,消極)等四方面理清思路。一定程度上解決教與學的矛盾,同時緩解教學內容過多、課時偏緊的壓力;隨著時代的進步,課堂教學應給學生提供質疑的環境,就像先前所舉帝王個人品質對國家興廢的作用,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使課堂教學帶有開放性和探索性,培養了學生的探索精神,歷史課堂更生動有效。
從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學方法三方面入手變更傳統歷史教學,學生親歷探究過程,迂回失敗,成功興奮,更有利于他們感受和體驗問題的實質,教師從傳播知識轉為指導學生發現問題,提供學習的建議,教會學生面對眾多的信息,進行選擇和認知歷史的途徑。師生在教學過程中和諧融洽,課堂效率在此基礎上大為提高,學生對歷史知識從被迫接受轉變為主動吸收,以史為鑒,明人之智,學習歷史的意義才能真正得到實現。
地理作為高中階段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其新教材編排中兼涉文理各科,橫跨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兩大學科領域。在承擔地理學科知識教育任務的同時,還兼有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任。新課程改革體現了從“知識為本”到“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的轉變,如何在地理課堂教學中凸現新課程理念,提高教學質量并對其進行有效地評價,是當前新課程改革需要研究的重要內容。
一、從社會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把握高中地理教材的內在結構
高中地理新教材的內在結構需要教師從微觀上系統把握。從理論的重要性來分析,只有理清教材內在結構脈絡,理解了教材編寫者的思想和意圖,教學中方能做到前后照應,避免各課各單元相互割裂。從實踐的重要性來看,地理科學的實證性要求我們必須關注社會現實。新教材體系中既有最新科技成果介紹,又有大量與人類生活實際密切相關的事例和問題。教師必須注重自己的日常知識積累,通過各種媒體有意識地積累相關信息,將地理知識的學習與認識、分析、解決現實問題有機結合起來。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課程”被理解為規范化的教學內容。這就意味著“課程”只是政府和專家關注的事,教師無權也無須思考課程問題,教師的任務是“上傳下達”,從而導致教學的過程就是有效地傳遞和執行課程內容的過程。更為嚴重的是忽略了學生這一學習的主體,導致學生產生厭學情緒。新課程要求學生“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學習對終生發展有用的地理”,這種變化實際上淡化了過去過于強調的知識的系統性、準確性和權威性,同時注重了知識的主觀性、發展性。從這個意義上講,課程就不只是“文本課程”(由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教科書等組成),而更是“體驗課程”(能被教師和學生實實在在體驗到、領悟到、思考到的課程)。這就意味著,課程的內容及意義在本質上并不是對所有教師和學生相同的,在特定的教育情境種,每一位教師與學生對給定的課程內容都有自己的理解,對給定課程內容的意義都有自己的解讀。這就要求教師從“以學生發展為本”教學理念出發,對所有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重組或改革,以期在教學過程種使教師教的內容能不斷轉化為適合學生學習,有利于學生發展的活化的學習內容,從而教與學的內容不斷進行變革和創新,煥發出生命的活力,以滿足學生成長和發展的需要。
值得關注的是,地理教育中“潛在課程”具有極高的開發價值。“潛在課程”一般是指通過學校物質的、文化的和社會的教育環境來傳遞給學生的地理經驗。教材將資源開發、生態保護、社會經濟差異、砍伐森林、荒漠化、氣候變化、大氣污染、水污染、臭氧層破壞等一系列關系到人類和地球未來的重大問題滲透到各章節中,讓地理教師根據實際情況來開發。例如,教師可根據教材來挖掘地理“潛在課程”的活動,如“厄爾尼諾的形成及影響”、“水污染治理講座”、“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等等活動形式,通過各項活動使學生的素養得到提高。
二、從知識點的學科關聯性上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以學生發展為本”強調課堂教學的本質是教師組織學生學習,教師在課堂上要營造適合每位學習者的情境,從以教材為主走向學生發展為主,從統一走向分散,從以講授為主走向以指導學習、回答疑問,上課不再僅僅是傳授知識,而是師生一起分享理想、體驗生命的價值和自我實現的過程,這使得教師的角色從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變為學生學習和發展的組織者、促進者和指導者。
地理教師通過最優的現代課堂教學設計和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使每個學生的各種潛能都能得到有效的開發,以及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最有效的發展,實現教學與發展的真正統一。地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體現下列下四種要求:①面向全體學生。無論是“優等生”還是“后進生”,都應受到關愛;②面向學生的全面發展。關注的不只是學生對“基礎知識與基礎技能”即“雙基”的理解和掌握,還有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和提升;③面向學生的個性發展,而不應一種一種統一規格的模式發展;④面向學生的可持續發展,這種發展觀還應當是在自己原有基礎上的一種可持續發展,這種發展與學生以后的成長(或終身學習)有著共同的外延,其效果應逐漸在學生以后的成長過程中顯現。
三、從評價方式體現對學生的人文關懷
教學效果評價指教學活動中按照一定的標準或預期的目標,對受教育者的發展變化及構成的諸要素進行的價值判斷,它是教學活動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但在傳統的地理教學評價中,常依據考查、考試成績的相對高低來評價每個學生的學習效果。因為考查、考試的內容有限而且較為固定、呆板,學生們對這些內容的掌握程度不同,自然就有高分和低分,在競爭中就存在成功者和失敗者。這種評價方式中,對成功者是一種激勵,但對失敗者無疑是一種沉重的打擊。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要體現出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就必須不采用統一的評價標準,不能把優、差生放在一起進行相互比較評價,因為不同基礎的學生,在進行了相同時間、相同待遇的教學過程后,不可能達到相同的知識水平。地理教學的評價應該因人而異,根據學生各自的情況進行“個人比較”評價,即進步的評價。現代地理教學所追求的效果和價值,并不是地理課本知識掌握的牢不牢,而是要看不同的學生才能的發展變化,只有學生才能的發展變化,才可以體現學生個體的發展。這種評價方式給學生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另外對學生才能的評價還應是多視角的,不僅要關注學生智力的發展,還要關注學生實踐能力的發展,要從學生實際表現的不同階段進行評價;要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評價等等。從不同角度評價,就會發現每一個學生都具有優點和成長的潛力,而且這些優點和潛力會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之下,逐漸顯現出來,是每一個學生都成為可造之人,那么所有的學生在學習和發展中都能順利成長、成才。
四、從重難點問題的典型性上去掌握學習的規律
重點難點問題是在理論知識的學習和運用中產生的。理論知識包括理論性知識和敘述性知識兩類。一般來說理論性知識是指那些概念、成因、規律、特點等,這些都是每課的重點或難點,理所當然要向學生講明說透,使他們牢牢地掌握。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接受能力是理論知識學習的重要基礎。由此,學習方 法的運用顯得至關重要,重點難點問題的歸納與總結要注重典型性和規律性。例如:在講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時,“物體水平運動的方向產生偏向。在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往往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總是記混淆。為了使每個學生都能清楚地記住,我利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詞語“男左女右”,諧音為“南左北右”。又例如:在“1月、7月氣溫的水平分布圖”上,北半球,1月份大陸上的等溫線向南(低緯)凸出,海洋上則向北(高緯)突出;7月份正好相反。這一問題是歷屆高中生掌握的難點。在教會學生如何推理出規律后,仍然有很多學生在實際做題中出現方向上的錯誤。我在上課時使用了比較易懂的比喻:由于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每到冬季,大陸氣溫總比同緯度的海洋低,那里的等溫線就會向赤道方向靠近,好像是“取暖”;而此時的海洋,略比大陸溫暖些,因此,等溫線會向極地靠近,好像是“乘涼”(無論南、北半球均可用)。這正好符合了北半球1月份大陸等溫線向南(低緯)突出,海洋上則向北(高緯)凸出;同樣,夏季的大陸氣溫比同緯度的海洋高,大陸上的等溫線向極地凸出,好像去“乘涼”,而海洋的等溫線則向赤道凸出,好像去“取暖”。自從用了這個比喻以后,無論在考試多么緊張的情況下,一般都沒有錯誤出現。
五、從改善地理課堂教學環境去激發學生的興趣
心理學家勒溫認為人的行為是個體素質與環境的函數。·每個人都在環境和自我素質兩大變量影響下,從事自己的社會實踐。當一個人個體素質為相對定數時,環境對一個人創造力的開發或在創造性活動中的表現和收獲是一個促進和制約作用。
新課程的地理課堂教學可以是:①創設情境,促使學生積極開展開放思維(方向多種多樣變化的思維)。教師經常從不同角度向學生提問,啟發學生從不同的方面來思考問題是有效的方法。例如,教師可以經常這樣問:“把現狀改變一下會怎樣?”“如果這樣了怎么辦?”“把位置顛倒一下呢?”“如果這影響因素不存在,會有什么不一樣?”這樣的假設性問題,問題所答不僅有學生對地理事物和現象的深入認識,更有學生在新情境中對地理事物和現象的創造性認識。另外,教師經常提出一題多解的開放性問題,對學生的開放思維也是很有益的。例如,“某某地區的人口是多少?”,這是只有一個正確答案的封閉性問題,回答這樣的問題,學生的思維是單向的。如果問“某某地區的人口有增加,其原因是什么呢?”這樣提問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從各個方面自由回答,思維是多維的,答案是五花八門的。②向學生提供開放的信息,即不完整的信息。地理教學講究“布白”藝術,在講課中不講全、講絕、講死,而是留有余地,讓學生自己去利用想象來填補空白;對學生的提問采取“問而不答”,“答而必問”,“以問代答”,讓學生有機會自己去閉合開放的信息。③幫助學生歸納整理開放思維中形成的各種想法。當學生在開放思維中收集了豐富的開放的信息,接下去的重要任務就是閉合信息,形成具體結論。有經驗的地理教師是注重教給學生整理觀點的線索和方法,例如,教給學生按照地理事物和現象的內在必然聯系、以地理基本原理為線索、以地理科學方法論為指導等重要的歸納整理方法;教給學生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等基本的歸納整理方法。
不斷變革發展的時代要求教育從知識型、智能型教育向創造型教育方向轉化,對此,學校地理教學責無旁貸。地理教學將通過培訓地理教師的創造素質,利用富有創造活力的學科勉力,體現時代創新要求的地理教材,營造適合創造性學習的課堂教學環境,來完成培養創造性學生的使命。
在暑期新課程教師培訓活動中, 筆者上了一節研討課,課題是《問題研究———月球基地應該是什么樣子的?》(人教版),課的成敗得失暫不去多討論,只是在上完課之后,反思課前準備、課堂組織過程,頗有感慨,其中深切感受到的一點就是,新課程理念的實施不能忽視教學過程中的細節。商界有句名言:“細節決定成敗”。在教學中,雖然細節不一定能導致失敗,但是它在新的教學理念的實施過程中所起的作用絕對是不可低估的。以下略作分析。
一、注重開場白的設計,初創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第一印象很重要,無論是師生的初次見面,還是每一節課的第一次交流,都能在師生的心目中留下很深的印跡,為課堂教學定下一個基調。過去常常是師生互致問候,然后教師或導入或直入主題,開始了知識傳授。實際上,任何一次開場對于師生而言都是充滿期待和想象的,對學生而言更是如此。試想,對于即將面對新來的教師、面對即將開始的一節課,學生怎能沒有無限的期待和想象? 如果在開場白中就讓學生的期望值降到最低點,一堂課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在筆者的研討課上,由于地點是在報告廳,聽課的教師遠遠多于學生,加上學生又未統一著裝,不易辨認。于是我走到第一排座位前,問:“我的學生在哪里?”學生一聽就樂了,七嘴八舌說:“這里,這里。”我又說:“能把你們的小手舉一下示意我嗎?”學生齊刷刷舉起了小手。我說:“請放下,還是你們離我最近。今天天氣很熱,空調的作用又有限,但是我們仍然聚在一起,沖著這股勁頭,這節課我們一定會合作愉快。”幾句話一下子就打消了學生的顧慮,我自己也緩解了緊張的情緒,后面的課堂上,學生一直都很活躍。更重要的是我把自己定位于他們中的一員, 師生之間的距離不是拉大了而是縮小了,和諧平等的關系一下子就得到了體現,為下一步學生合作探究活動的開展打下了扎實的基礎。實際上開場白的設計,因人而異,更多的是臨場發揮,關鍵是頭腦中是否有這樣的理念和意識。看過許多關于歐美國家教育的報道, 他們的開場白似乎更自由,教師甚至可以花上兩、三分鐘聊一些天氣、著裝、健康、時事等話題,目的其實都是一樣的。
二、充分運用教室的空間和教師的肢體語言,進一步釋放學生的生命活力學生是正在茁壯成長的小樹苗, 需要廣闊的生長和發展的空間, 而教室的空間是有限的, 同時教師的身份和年齡也無形中給了他們一種束縛, 這對于一個個鮮活的個體而言, 是殘酷的。那么在有些細節上我們可以盡量減少這種束縛, 讓他們最大限度的釋放其生命的活力。在平時的教學中,筆者習慣于不站在講臺上,而是走到學生中間,甚至于走到教室最后,與最后面的學生近距離接觸。在這次研討課上,由于是在報告廳,主席臺與學生隔得較遠,我干脆就站在臺下上課,在學生討論過程中, 我搬了一把椅子坐在學生中間與其一起討論,自己也感覺很放松。還有一次,在觀察土壤標本的時候,學生一下子全圍在了我的周圍, 七嘴八舌地問這問那,書上有的、書上沒有的全問到了,我于是就勢和他們圍在一起,盡我所能與他們交談,盡管我也有不懂的地方。到最后學生才回到自己的座位, 通過看幻燈和教材,理清了自己的思路。一段時間下來學生的激情超出了我的想象,而且深深地感染了我。新課程以“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要求把學生看成是有思想、有情感、有權利、有尊嚴、正在成長中的人, 那么通過這些細節的運用, 就有利于學生把學習變成內在的精神需要,在歡樂愉快中獲取知識, 這種學習行為將是一種可持續性的行為。
三、在討論中故意設問反問,鍛煉學生的思辯能力和提高討論的效率暑期的這次研討課是關于問題研究的,所以討論和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在活動過程中,筆者一方面注意觀察學生的反應,另一方面注意傾聽學生的發言。我注意到本應能產生思想碰撞火花的地方, 學生并沒有抓住,于是就以一個參與者的身份不時地進行設問和反問,帶動學生參與。如學生設計月球基地時想到一個解決月球缺氧的辦法,就是種樹。可問:“樹生長所需的水如何解決? ”學生答:“有冰呀。”又問:“冰怎樣以液態水保存? ”學生答:“還未想好。”于是又引發了一系列的討論。再如,學生在描繪各種月球基地的藍圖時,可適時地插一句:“如果外星人來了怎么辦? ”這一問激起了大家的興趣,按慣性思維,大家大談如何防衛,如何戰斗。我反問了一句:“難道外星人一定是敵人嗎?”聽了此問題,有的學生連忙說:“對呀! ”于是關于如何與外星人和睦相處,共同建設月球基地的討論又展開了。最后我恰當地引用好萊塢著名導演斯皮爾博格的一句話———如果外星人要來的話,我相信他們帶上一本《圣經》要比帶上大量武器方便得多。這也是一個細節問題,雖然學生合作探究,將成果展示,本身已是新課程理念的體現,但是絲毫不影響這個細節在其中發揮作用,更何況真正實施起來,里面也有一個觀念改變和實施技巧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課中即興創作顯得更為重要,也正因如此,這種超出預先設想的即興創作使得教學成為一門真正的藝術。討論中教師的故意設問反問很多不是課前設計好的,因為學生的回答是難以預料的。這就要求教師不但要熟悉教材,而且要了解學生的生活娛樂、所思所想,還要有一定的應變能力和創造力, 讓討論活動變得學生不但樂于參加,而且效率很高。四、時時把握學生的眼神,給每個學生平等參與的機會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師生交往,積極互動,促進學生的知識構建。因而是否關注學生成為教師轉變觀念的重要標志。在關注學生中有一個細節不能忽視,那就是把握學生的眼神。在教學過程中,過去往往容易陶醉于自己的講授過程,而忽略學生的眼神。在這次研討課上,有一個細節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學生在討論中,筆者發現大部分學生討論發言非常積極,有的站起來說,有的坐著說,其實都很好。但是有極少數的學生始終沒有發言。其中有一位學生不時地用眼睛望著我, 當我用眼神鼓勵他時,他卻又把頭低下去。我知道他已經準備好了,也想發言,但沒有勇氣主動站起來。我馬上請大家安靜下來,說有一位同學有精彩的內容要告訴大家。該同學站起來用清晰的語言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博得大家熱烈的掌聲。試想,如果我們忽略了這樣的眼神,那么埋沒的恐怕不僅僅是一次發言的機會。課堂教學是一個情感交流的過程,當它與知識技能融為一體時,教育的教育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彰顯,是“潤物細無聲”式的。如果輕易地放棄這個細節,可能會事倍功半。
時光飛逝,轉眼之間,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青島實驗區已經整整運作了一個學期。作為全國最大的課程改革實驗區,青島市內四區的所有初中學校無一例外全部加入課程改革的行列之中。歲末年初,當我們驀然回首,追尋踉踉蹌蹌走過的足跡,回味課程改革的艱辛與喜悅、困惑與收獲時,我們不禁感慨萬端。
改革對于舊的事物來說,無疑伴著痛苦,但也催生歡樂。想當初,去年的8月,那個炎熱的酷暑,我們將全市歷史教師集中起來進行課改培訓時,大家是一臉的茫然,而今年的2月,數九寒天,同類的培訓,同樣的老師,卻是絕對不一樣的心情,滿臉洋溢著自信。一個學期下來,課改猶如化雨的春風,吹拂著青島歷史教學這片充滿希望的沃土,培植出豐碩的果實。現在的青島歷史教學已經發生和正在發生令人驚喜的變化,歷史教師在課改的大潮中,發展了學生也發展了自己,可以說是與新課程共同成長。
教學改革雖然歷經多年的倡導,但對于相當數量的歷史教師而言,始終是海市蜃樓般虛無縹緲,不著邊際,即使嘗試進行一些局部的改革,那也是摸著石頭過河,走一步看一步,沒有形成系統完整的、主題明確的改革理念,當然也就不會全身投入地進行卓有成效的改革實驗。這次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牢牢抓住了“體制──課程──教師”系統中的中心環節“課程”,以此作為教學改革的突破口,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使一直停滯不前的教學改革找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走進課程實驗中的歷史課堂,撲面而來的是改革的氣息。學生觀是課程觀的重心,營造寬松、民主、自由、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調動學生主動學習、自主探究、合作共進的積極性,已經成為青島歷史教師的共識。一節《思想的活躍與百家爭鳴》,作為常規課,如果落于窠臼,從背景、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張方面入手,條分縷析,最終的結果只能是漠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自顧自地講,即使偶爾有學生參與進來,也不過是就著課本論課本,照本宣科一番,假模假樣地充當“主體”。歷史豐富多彩的本相被扭曲、被異化。在新課程理念下,青島7中孫君老師執教的《思想的活躍與百家爭鳴》,打破常規,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作為主旨,真正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只是扮演學生發展的促進者、幫助者和欣賞者的角色。這節課的教學流程是:憑著一曲悠揚動聽的古典音樂和反映春秋戰國時代的錄像,把學生帶回到那個特殊的年代,感受百家爭鳴產生的背景。然后,組織學生分組學習,每個組的同學都可以圍繞“諸子”的生平、思想、評價等方面,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將自己從報刊、雜志、圖書甚至互聯網上搜集的相關資料展示出來,與同學們分享。在這里,課堂不再是狹小的空間,歷史教育也不再是封閉的系統。開放的歷史教育適應了沿海發達地區學生課外歷史知識來源較廣的特點。歷史教育要與時俱進、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潛質、為學生發展服務的價值趨向,在這節課中得到落實。期間,孫君老師不失時機地拋出幾個問題,諸如“百家爭鳴出現的原因是什么?”“假如你處在那動亂的年代,你贊成哪個學派的主張?說明你的理由”等等。學生的好奇心、探究心被激發出來,競相參與,既闡發自己的觀點、支持同組其他同學的觀點,又反駁其他組的不同觀點,學生在爭辯中獲得了學習歷史的興趣,課堂真正成為學生的樂園。為了更加直觀地展示學習成果,并發揮歷史學科的教育功能,孫君老師在課堂上還組織學生演出一幕小品《老師與學生》,由五個學生出演,一個學生扮演旁白,一個學生扮演扔紙花者,依次出場的另外三個學生分別扮演儒家、法家、道家的典型老師。扮演儒家的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為什么要扔紙花?”扮演法家的說:“你必須把紙花揀起來,而且要接受嚴厲的處罰。”扮演道家的說:“小孩子,管他干什么?隨他去吧。”此劇的活靈活現地將儒、法、道家觀點展示出來,不僅通俗易懂,而且培養了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歸納概括的能力、語文表達的能力,一舉多得。看完小品,教師提問:“你比較欣賞哪一位老師的做法?為什么?”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辯論,可以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最后,教師畫龍點睛進行總結,同時組織學生對自己的課堂表現及收獲進行評價,學生的體驗和感悟通過評價這個特殊的工具得到強化,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尊重。隨著作業的布置,這節課結束了。而作業這個最后環節,仍然透射出教師獨具匠心的睿智,“學習了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以小組為單位,寫一分班級管理的建議書。”兩道題都是開放性的,體現的是人文關懷的精神。一堂意趣盎然的歷史課結束了,但這節歷史課留給學生的美好記憶必將是永恒的。歷史究竟是什么?這節歷史課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比較成功的詮釋。學生在獲得必要的歷史基礎知識的同時,獲得了主動探究歷史的學習方法、質疑釋疑的思維品質和勇于堅持自己的主張、傾聽他人的見解的競爭合作意識,所有這些都是培養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合格人才所必不可少的素質,也是課程改革的追求目標。
如果說歷史常規課反映出教師大刀闊斧進行課堂教學改革的精神的話,那么,新課程標準一再倡導的“歷史活動課”這一嶄新的課型,更是為教師探索教學途徑的多樣化搭建的平臺。不少教師開動腦筋,銳意進取,把一節節活動課上得有聲有色。
記得我在青島21中隨機聽過一節歷史活動課,深深地被教師不同凡響的創意和學生精彩出色的表現所打動,久久不能忘懷。執教這節課的是年青的生鵬老師,課題是《我與歷史──成語歷史故事競賽》。這節課的立意十分新穎,將與歷史有關的成語融為一課,讓歷史與語文接軌,實現學生學習的有效遷移。教師課前放手發動學生搜集成語典故及相關的歷史資料,課堂上只是為學生提供有限的指導(譬如提供一些音像資料、解答個別影響課程正常進行的疑難問題等)。學生自己制定競賽規則、策劃競賽流程、設計搶答題目到主持、裁判,幾乎主宰了這節活動課。學生在自己推舉的主持人引導下,分成四個組,組內分工合作,組際競爭共進。有的小組出示錄像,有的播放音樂,有的編制謎語,有的搜集文言文段落,有的扮演歷史短劇,凡此種種,不一而足,目的都是體現這節競賽課的主旨,即提出問題和解答問題。學生踴躍地參與到活動中來,久違了的對歷史由衷的熱愛溢于言表,愉悅和諧的氣氛充滿課堂的每個角落,這里幾乎發現不了學習的畏懼者,每個學生都享受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功的體驗。聽完這節活動課,我不禁浮想聯翩,我們過去的一些歷史課為什么非要上得讓學生感到身心疲憊不可
呢?學生在我們的歷史課堂上成為被灌輸的容器而找不到自尊與自信,是不是同體罰與變相體罰一樣,也屬于對學生的摧殘呢?如果我們的學生通過我們的歷史課堂厭惡歷史學科,那將是極大的悲哀,也是教師的罪過。
活動課的開設,受到學生的歡迎,因為它增強了歷史課的親和力,貼近了學生生活和社會實際,遙遠的歷史原來是可以這么近距離地觸摸,他們的知識積淀和綜合能力原來是可以這樣揮發。歷史學科的生命力通過活動課這一特殊的載體煥發出來,應該說是這次課改的又一重大收獲。
課改為青島市的歷史教師帶來了挑戰,也提供了機遇。經過一個學期的磨礪與錘煉,青島市的歷史教師觀念上得到了更新、理論上得到了充實、實踐上得到了進步,一個積極進行課堂教學改革的熱潮正在青島興起。回首往昔,我們還有許多缺憾;展望未來,我們充滿激情和希望,課改必將為青島市打造一個歷史教學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