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08 09:04:1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職業道德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隨著網絡經濟的迅速發展,不良的網絡風氣給會計人員造成了很大的影響。部分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意識薄弱,不能抵制較高網絡誘惑力的物質條件,不能嚴格按照會計準則進行財務會計活動。他們不顧會計行業的的道德規范,在個人利益的驅使下,利用職務之便,利用網絡條件,堅守自盜,大肆貪污、挪用公款。
國家網絡法律建設的不健全,使得個人的道德修養缺乏強有力的支撐。因為社會生活不但要受市場規律調節,還要受法律調節,所以需要用強有力的法律條款去規范人們的市場經濟行為。我國在93年修正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此法對電算化形勢下的犯罪鮮有涉及,對違法會計行為的制約缺乏強制性和操作性,不利于遏制違法的會計行為,當會計人員在抵制違法會計行為得時候,缺乏法律保障。
在非網絡互連經濟中很少會有公共決策的機會,作假行為的客觀基礎也相對較小。但是在電算化開發經濟時代就有不同,因為除個人消費之外的一切經濟決策,包括生產、投資、收入分配、資源配置和產品銷售等等,這些都普遍含有公共決策的性質,這些都可能導致滋生腐敗和作假。由此可見網絡經濟比非網絡經濟有著更容易產生腐敗和作假的客觀基礎,使作假市場供求更為廣泛。
加強電算化形勢下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的措施:
1加強電算化形勢下會計人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會計職業道德是一定社會公德在會計職業的具體化,它既反映一定社會道德規范和社會公德的一般要求,又具有鮮明的會計工作特點,同時還體現了會計職業責任的要求,結合會計電算化工作實際,把會計職業責任變成自覺的會計道德行為,從自覺地履行會計職業義務,實現電算化會計管理的目的,使會計工作達到一個新的水平。會計人員只有遵循職業道德要求,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職責,做好本職工作。
2健全電算化形勢下會計法律規范體系
健全的法制法規是制止和防范會計人員利用會計職業之便,主觀臆造虛假會計信息的保證[1]。在進行法制建設的時候,我們不僅應該完善立法,制定有關會計信息質量的管理法規,還應對電算化形勢下違法行為規定明確的懲治措施。通過制定完善的法律制度,使會計誠信信息的采集、整理、評價及后續的激勵約束有法可依、有規可循。國家的相關法律部門也要加大了執法力度,加強互聯網建設,對違法犯罪分子加大打擊力度,嚴格執行國家的法律法規。
3建立和完善點算化形勢下的自律機制
會計職業道德自律作為會計職業道德的一類情感,是職業會計人員對他人和社會義務責任的強烈感情表現,而作為一種自我評價能力素質,會計職業道德自律又是一定社會道德原則和規范,在職業會計人員意識中形成的相對穩定的會計信念和意志的表現。同樣需要指出的是:會計職業的道德自律和他律是相輔相成的,是法制和德治相得益彰的統一和相互補充。因此建立和完善自律機制,有效發揮自律機制在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中的促進作用。
科技期刊作為展示科研成果,交流科技信息,指導科研發展方向的載體,深受廣大科研工作者的青睞,在科技和社會發展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科技期刊的編輯人員在市場經濟挑戰的考驗中,能否堅定立場,刻苦鉆研業務,謹守編輯職業道德,充分發揮科技期刊的編輯作用,進一步提高了科技期刊水平,是能否更好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服務的關鍵。科技期刊編輯的素質與水平決定期刊的命運
新世紀的到來,科技期刊也迎來了新的挑戰。科技期刊的編輯水平決定期刊的命運,同時科技期刊編輯應不斷的提高辦刊質量作為自己的努力方向,編輯沒有好的職業道德,就很難自覺地把科技期刊質量的提高作為自身不懈的追求。
一個國家整體科技實力的形成要素很多,比如:國家重視科技的政策,科技投入,科技環境,科技意識,科技機制以及科技人才的利用等都十分重要。而在這些因素之外,科技期刊的重要性也同樣不可忽視,這已經成為學術前沿人士的共識。權威的科技期刊應源源不斷的采集到科技前沿以及資深學者的研究進展,推介科技發明與發現,介紹最新的科技動態與方向,使之成為科技信息的交流中心。由此可見,科技期刊的編輯不但要有較高的編輯水平,同時也應掌握本學科的科技動態,科技發展及發展方向。這樣才能有效的提高刊物質量,從而推動全國科技期刊質量的整體水平。
科技期刊編輯素質包括的內容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可分為兩個方面:
⑴政治素質。政治素質的高低,決定著編輯對國家大政方針的理解程度。具有較高素質的編輯應有較高的政策理論水平,可以明辨是非,在復雜的社會生活中始終與黨中央保持一致,不至于迷失方向。
⑵業務素質。作為科技期刊的編輯業務素質尤為重要。科技期刊編輯對所從事的專業對象的認識能力,業務素質的高低,決定了編輯本人能否及時發現所審讀文稿的價值,并使具有較高價值的文稿及時變成編輯產品而發表。科技期刊編輯就更要求具有所從事專業的較高水準,熟知所從事專業的發展現狀及動態、趨勢。除此之外,編輯的知識積累,編輯的文字功底,編輯的處理事務能力等也同樣重要。
科技期刊編輯在工作實踐中能夠把辦刊質量的提高變成個人的自覺追求。在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的兩者之間,政治素質是根本,具有了較高的政治素質,才能自覺地去學習,不斷進步,提高業務素質。而具有較高的業務素質是搞好編輯工作的基本前提,沒有很好的業務能力,就不能分辨稿件的優劣,不能對稿件的取舍做出公正的評判,也就不能對稿件進行有益的加工,期刊質量的提高也就無從談起。
只有編輯具備了較高的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才能具有編輯工作的滿腔熱忱,才能在工作中養成嚴謹的作風。無論對稿件的取舍,還是編輯工作的每一環節,都能高標準,嚴要求,一絲不茍,嚴格把關。在當今信息社會中,新知識,新事物層出不窮。這就要求科技期刊編輯更具有敏銳的視角,強烈的職業意識,善于發現甚至發掘前沿的科技信息和科技成果。只有這樣科技期刊才能在眾刊林立中站穩腳跟并脫穎而出。反之,如不能注意信息的收集,不注意獲取新的前沿的科技成果,編輯反應遲鈍甚至麻木,長此下去,刊物便會失去生機和活力。
科學技術的生命力在于創新,刊物的生命同樣在于創新。不同的期刊有不同的要求,但內容與形式的創新應當始終作為提高刊物質量的不懈追求。期刊在形式上的創新主要為內容上的創新而服務,應把形式上的創新與內容上的創新相結合,期刊的創新不能停留在形式上,內容的創新才是最根本、最重要的。這就要求科技期刊編輯在樹立精品意識和策劃的基礎上,及時了解科學研究的最新進展,捕捉科研前沿信息,在本學科科技期刊中不斷推出新作,將最新的科研信息及時傳播給廣大科研人員,推動科學技術的進展,這樣,期刊本身也才能夠長久地受到廣大科研人員的喜愛。
總之,科技期刊的編輯素質是科技期刊的命脈所在,就像企業生產出精品,創出名牌那樣,科技期刊也同樣應有名牌意識。刊物不奉獻精品,不能推出學術前沿新作,就會被讀者淡忘,被市場所拋棄。而要提高刊物的質量,期刊編輯必須具有較高的政治、業務素質,滿腔的工作熱情,勤奮的敬業精神和不斷的創新追求。善于思考和總結,不斷學習,努力進取,要有一種使命感、責任感,從而精通業務,不斷超越自我,使自己的刊物具有極強的生命力。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進一步發展,人們的思想在改變,觀念在更新。出版環境的改變給編輯提供了施展才華的舞臺,也使不少人陷入了困惑與誤區。在這樣的歷史變革面前,某些人經不起名利的誘惑,在新情況下,新問題面前處置不當,喪失了編輯應有的立場和道德。在這種情況下,編輯的職業道德修養尤為重要。
作為一種特殊商品,科技期刊與其他精神產品一樣接受市場的檢驗。而科技期刊的編輯也同樣面臨著編輯職業道德的檢驗。新的時期當然要有轉型意識,科技期刊編輯要適應市場經濟的大環境,然而,這并不是說要急功近利,只顧眼前利益,不惜犧牲長遠發展。在實踐中,人們不難看到出版產品中華而不實的平庸之作,也常常見到只為搶占市場的粗制濫造貨色,這與傳統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設的要求是背道而馳的。
重視道德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美德。自古以來,歷史上思想家都把道德的追求作為為人處世的價值準則。今天,在繼承優秀古代傳統的基礎上,同志提出“以德治國”的號召,這不僅是對官德的呼喚,也要求各行各業建立和遵守自己的職業道德。從某種意義上“為人作嫁衣”的編輯行業講求職業道德尤為重要。
編輯行業是一種特殊行業,從事這個行業的人,當然必須有與行業要求相一致的道德水準要求。編輯隊伍應當加強管理,加強自身約束,加強個人修養,防止違背職業道德,喪失敬業精神,背離行為規范的事情發生。1995年1月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制定了出版工作者職業道德準則。要求編輯要對國家和人民負有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要對社會發展和歷史進步負責,對國家和人民負責;要處理好與作者之間的關系,尊重作者,自覺維護作者權益。這些是對期刊編輯的起碼要求,自然也應當成為編輯界同仁的自覺約束。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編輯要有高尚的職業道德水平,首先應該站穩立場,遵守出版工作者準則,分辨是非,通過自身的努力,自身的工作實踐以及自有的高尚職業道德修養,以大眾利益的追求為最高追求,以自身健全完善的編輯人格,滲透自身的文化參與意識,從而做到明察秋毫,努力使自己無論在何時、何種情況下,以出版工作者準則作為標準,默默無聞,講求奉獻,不求索取,淡泊名利,抵制各種誘惑,不斷加強自身修養,以一個編輯的崇高精神境界,高尚的人格力量,淵博的學識水平,擔負起為社會、為現代人呼喚道德的歷史重任。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會計隊伍的素質還不夠高,它與適應銀行業發展的要求還的距離還是比較大。我國商業銀行會計人員素質不高的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商業銀行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現狀還不夠好。雖然我國當下商業銀行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近況固然有其好的地方,但是其存在問題還是比較多。
一、商業銀行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概述
(一)相關概念闡述
道德是人們生活中較為耳熟能詳的一個概念,道德是一個既簡單又復雜的一個問題。在我國古代,道德不僅指處理人際關系之時應當遵循的行為原則以及規范要求,還兼指個人的行為品質以及修養境界。在現今,道德涉及的范圍非常大,是好與壞、是與非、善與惡等高的概念來評價人們的各種行為。
職業道德是道德的一個特殊的領域,是一般道德在社會職業生活中的具體表現。職業道德與職業活動息息相關,具有鮮明的行業特點,它的形成與商品經濟之進展有著隨同關系,成為商品經濟活動中一種全新的道德觀。
會計職業道德是從事會計工作人員在會計工作中的必須具備的道德品質。會計職業道德規范了工作人員的職業行為,成為權衡一個會計工作者工作的優劣的尺度。社會的經濟發展水平之提高,社會生產力的不斷提高,會計職業活動的范疇愈來愈普遍,職業活動的內容愈來愈豐富,現在商業銀行會計行業就是其中一例。商業銀行會計職業關系的變化也促進了商業銀行會計職業道德的發展。
(二)商業銀行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規范
商業銀行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規范是職業道德在商業銀行會計職業行為以及商業銀行會計職業活動的具體體現。現今我國商業銀行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規范主要有愛崗敬業、廉潔自律、誠實守信、客觀公正則以及堅持準則,提高工作技能,參與管理,加強,服務這八個基本的要點,具體體現在商業銀行會計人員保持公正;通曉業務,能力足以擔任會計工作;對銀行企業加以保密,絕對不以非道德手段獲得別人秘密;提供客觀的信息,并予以充分揭示。
二、提高商業銀行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及培訓的意義
商業銀行會計的服務對象涉及到多個方面,供給的管帳信息無疑屬于公共產品,商業銀行會計信息的質量直接作用于社會經濟之發展,此外,商業銀行會計職業道德能夠積極與我國的法律法規搭檔,調整工作關系中的經濟利益關系,因此,倘若商業銀行會計人員職業道德低劣,那么嚴重影響到我國大眾的切身利益。
大部分商業銀行不乏職業道德素質頗高的會計人員。然而,目前我國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的確確仍然發生還是一少部分違背職業道德,乃至犯的不恥作為。因此,提高商業銀行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及加強商業銀行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培訓的意義非常重大。提高商業銀行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及加強商業銀行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培訓是非常必要的。究其原因,無非是會計職業道德是商業銀行會計人員形成良好的會計行為的必要保障;會計職業道德能夠激發商業銀行會計工作人員專業技能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加強,商業銀行會計人員自我涵養的主動性。強化商業銀行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培訓,能夠建立全新的商業銀行會計行業作風,培育會計人員的杰出工作德行,培育品學兼優之會計人才,維護會計行業之威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商業銀行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現狀
(一)積極的一面
1.熱愛自己的崗位
商業銀行會計人員只有熱愛自己的崗位,才能敬重會計這個職業。現在的商業銀行會計人員一方面出于對會計工作的興趣,另一方面出于當下激烈的工作崗位競爭,大部分的會計人員都熱愛著自己的崗位。
2.服務意識逐步提高
當下的大多數商業銀行會計人員對于服務對象的服務意識是不斷加強的,他們對服務主體非常忠實,心里面自始至終都是以服務對象的經濟利益為主。與之同時,他們樹立起強烈的服務意識,擺正自己的工作位置,謹記把為所有者服務,為社會公眾服務是自己的責任以及義務。此外,商業銀行會計人員還以求真務實的態度對待工作,以平和的心態對待得失,以謙虛文明的態度對待服務對象,這樣的文明服務促使他們的服務達到了高質量的效果。
3.守法合規意識不斷增強
當下大多數商業銀行會計人員都可以準確對會計職業權利與會計職業義務的關系對做出一定的安排并解,加強抵抗行業不正之風的本領,積極培養良好的遵紀守法之習慣,積極遵守企業組織紀律,并且積極履行維護財經紀律的責任,勇于與違法亂紀行為作斗爭。商業銀行會計人員不斷增強守法合規意識使得所有者的權益得到了保護,國民經濟得到了良好地運轉發展。
(二)存在的問題
1.職業道德觀念較為淡薄
盡管我國根據國際慣例以及體制改革的需要制定了相關的會計職業的法律法規,使得我國的金融行業業務活動有法可依,然而因為經濟利益的驅動,當下有少量商業銀行會計工作者的職業道德觀念比較淡漠,誠信意識不夠,再加上他們的上司不乏一些法紀觀念不正之輩,廉潔自律意志力不堅定,因此造成底層商業銀行會計人員難以遵守和維護職業道德,喪失掉自己的職業責任感,致使他們無法提供準確的會計資料,隨意更改核算辦法,會計核算混亂,財政體系喪失平衡,胡亂造假賬,嚴重致使商業銀行出現誠信風險。
2.保護客戶信息的行為存在偏差
商業銀行客戶的信息具有很大的保密性,商業銀行會計工作人員是可以掌握大量的商業、工作以及客戶信息。如果這些信息非特殊情況下是萬萬不能泄露的,倘若這些信息嚴重泄露,對于社會經濟的損失是難以估量的。
3.缺乏鉆研專業技能的精神
會計專業是一門專業技能很強的職業,當下我國多數商業銀行會計工作人員由于忙于處理繁瑣的業務,難以抽空學習,再加之他們自主學習的意識不高,認為會計專業無非就是一些數據處理的簡單問題,無需花費大量時間學習,致使他們的會計專業知識量跟不上時代的信息更新節奏,導致商業行會計專業工作效率的下降。如果商業銀行會計人員不具備高質量的技能水平,會計信息是一種空談。
4.違背客觀公正的職業道德原則
會計人員在處理商業銀行會計工作之時,其務須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光明正大,然而目前我國商業銀行會計工作者鑒于崗位的局限以及上司的影響,出現了很多會計信息失真現象,這與商業銀行會計人員違背客觀公正的職業道德原則有關。倘若商業銀行會計工作者難以堅持客觀公正的職業道德貴伐,那么管帳信息大有可能會不真實,社會經濟效益將大會損失。會計信息的本質要求為真實客觀,倘若會計信息失卻這
個特質,勢必導致廣大信息使用者的決策失誤,引起社會經濟秩序混亂局面之產生。 (三)存在問題的原因
1.社會整體信用環境較差
目前我國社會整體信用環境較差,整體表現為社會信用體系,企業信用質地,個人信用制度尚未建立。現時銀行交易中出現諸多的信用缺失事件,這與整個整體信用環境較差息息相關,使得整個社會道德價值觀受到沖擊,商業銀行也不例外。
2.職業道德教育邊緣化
當下中國從事商業銀行會計職業人數逐步增多,構成的會計步隊異常巨大,然而我國的會計隊伍總體素質較低,懂核算、懂管理的員工不多。之所以會出現我國會計人員的知識面與職業水平不能適應現代社會對會計的要求的局面,是因為我國的會計道德教育邊緣化,很多時候我國的會計,教學都呈現出我國教育的弊端--注重專業素質教育但是卻忽略職業道德教育。這樣培養出來的工作人員難成大器,造成違法行為時常發生,漠視法紀,銀行企業內部管理制度、紀律等執行得不嚴格,輕忽會計危機防備以及銀行企業內部控制機制的建造,導致會計政策水平以及營業技能不能很好地適應工作需求。
3.內控制度和考核晉升機制不科學
防止管理疏漏需要依靠一個科學的內控制度,然而目前我國的商業銀行的內控制度的科學性令人擔憂。某些商業銀行缺乏良好的內控崗位制約的管理制度,商業銀行會計崗位的設置難以互相約束和監督,而管理則是較為松懈和脫節,即使某些銀行擁有一個較為行之有效的制度,然而卻缺乏一個健全的運行保障機制,如此勢必助長個別商業銀行會計人員違法行為的形成。
當下我國商業銀行的考核晉升機制也是不科學的。商業銀行中的會計人員中的熱愛自己的崗位,兢兢業業者卻不能得到應有的獎勵,另一方面就是他們得到的獎勵是微不足道的,這樣導致那些職業道德良好的商業銀行中會計人員的積極性大大挫傷,同時也滋生了某些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滑坡。
這種不好現象的產生究其原因是目前我國商業銀行考核晉升機制不科學,重業績而輕行為。
4.經濟利益驅動,個人職業道德滑坡
前面提及,盡管我國根據國際慣例以及體制改革的需要制定了相關的會計職業的法律法規,使得我國的金融行業業務活動有法可依,可是現在有些商業銀行會計相關人員尤其是領導層,職業道德觀念較為淡薄,容易受經濟利益驅動,利用手中的權力以權謀私,個人職業道德滑坡,進行商業銀行的會計違規和做假賬行為產生。因此,會計信息失真和惡性經濟犯罪頻繁發生,會計職能弱化。
四、如何加強商業銀行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培訓
(一)不斷完善社會信用體系
當下我國的社會信用體系需要持續完善,政府應當支持鼓勵社會公眾中有著良好信用的人士以及企業,對他們的信用道德給予一定的獎勵,運用大眾媒體來宣傳誠信的好風氣。
其次,當局務須建立較為成熟的社會信用檔案制度,建立一個健康的社會信用監督體系。
(二)加強銀行企業文化建設,營造職業道德良好氛圍銀行企業應當堅持"以德治企"的理念來塑造企業形象,用職業道德來樹立企業形象,打造企業品牌。銀行企業應當積極構建自己的企業文化,不斷提高員工素質,在實際工作中培養企業的價值觀念,道德觀念和企業精神,注重行為規范方面的管理,把企業道德與企業的理念、行為、經營方向、發展戰略、服務特色等進行系統科學的整合與策劃,強調企業和會計員工對社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勤于風險,貢獻社會,把"讓客戶滿意、政府放心"作為價值觀念,營造出一個職業道德良好的氛圍。
(二)加強商業銀行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教育
強化商業銀行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對提升銀行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水準,培育會計人員會計職業道德情感,建立會計職業道德信念大有裨益。在對在校學生進行基本的會計學歷教育的同時,也要對商業銀行在職會計工作者的繼續教育。
為了加強商業銀行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教育,企業應當適當對其進行培訓,采取適應性學習,擴展性學習和系統性學習等多種于培訓形式;根據實際需要確定培訓內容;采用講授、討論和研討等培訓方法,這種靈活的教育方式不僅可以提升會計工作者職業道德教育的有效性,還能減緩其工作與進修研習的沖突。此外,商業銀行會計人員應該積極主動地加強職業道德自我教育,養成自覺抵制不良行風影響,提升個人的職業道德修養,積極踐行職業道德規范的好習慣。
(三)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完善激勵約束機制
為了促使商業銀行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更加健全,發揮職業道德的作用,應當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完善激勵約束機制。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可以促使商業銀行會計工作人員之間有章可循,形成相互監督約束的良好氛圍。完善激勵約束機制更是為了加強商業銀行會計工作者對各項規章制度的遵守情況,并且根據其結果進行相應之表彰和懲罰,建立起商業銀行會計職業道德的獎懲機制。倘若缺乏科學合理之獎懲機制,那么商業銀行會計工作人員檢查就會只顧著形式,卻難以施展其應有的鼓勵以及震懾功用。因此,為了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完善激勵約束機制,政府部門應當對會計職業道德實施必要的行政監督;會計職業道德應當納入被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注冊登記和年度檢查驗證制度;會計職業道德應為商業銀行會計技術資格的重要條件;商業銀行企業應當完善銀行業內部激勵機制,對銀行會計人員檢查中呈現出的先進人物事跡給予一定數額的物質獎勵,同時通過公開刊物等大眾媒體予以廣泛的宣傳,這樣眾多商業銀行會計人員者從這些道德楷模中得到鼓動的力量,營造抑惡揚善的企業環境。
綜上所述,商業銀行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與銀行企業的利益是相輔相成的。商業銀行會計人員的優良的職業道德有利于展現企業特色,得到社會公眾的了解、認同與偏愛,提高銀行企業的知名度、信譽度以及競爭力,推進企業的可持續的健康發展。
[提要] 本文從圖書館員繼續教育的動力和現實出發,提出將激勵機制引進圖書館員繼續教育管理,并對建立在激勵機制上的館員繼續教育及其全面提高素質,進行了從實踐到理論的探索。在文章的結構上力求層次清楚,在寫作特點上力求邏輯性強,文通理順,這既是征文內容的要求,也是筆者努力爭取的一個目標。此外,在手法上從宏觀著筆,微觀收筆。
開展繼續教育的迫切性,不一定為每個館員所認識,但決策者從實際工作發展考慮,急需提高工作者素質,從而認識其迫切性。
一、信息觀念和信息技術的沖擊力,是圖書館員繼續教育的動力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科技知識日新月異。在我國圖書館,每個館員面對信息觀念和信息技術的沖擊,都有一種適應變化更好地生存下去的需要。繼續教育作為信息社會的產物,提供了滿足這種需要的可能,成為“彌合昨天和明天世界差距的橋梁”。
基于此,漢川市圖書館于1994年底,將館員培訓與繼續教育提到關系全館工作再上新臺階的戰略地位,開展了以業余為主、上班為輔的館員教育,堅持了3-5年,每年分兩個階段(學期)開展,力爭館員素質上一個臺階,作為一項工作向高層次發展的前提。
二、我國圖書館員繼續教育的現實
觀念
當前,繼續教育應該是指對達到國家規定學歷的專業技術人員,采取多種形式進行的以提高政治思想素質和業務能力為重要目標的培訓。
雖然繼續教育是“彌合昨天和明天世界差距的橋梁”,開展館員教育是迫切和有長遠效益的,但教育觀念在我國圖書館界并未深入人心。一些圖書館在決策層即館領導中,對館員教育的戰略地位存在認識上的分歧。較多的圖書館在管理層即中層干部中,對館員教育的迫切性和重要性認識不足,或認為科班出身的館員學識已夠豐富,足以應付業務的需要;或認為圖書館一般崗位工作簡單重復,經過培訓后,即可上崗完成任務。相當一部分館員,對教育或逃避、或應付,甚至漠然處之。
對象
在我國,館員繼續教育是對從事圖書館工作的專業人員中具有大、中專學歷和一定技術職務、職稱的人的教育。教育對象量大、面廣且在年齡、學歷、職務、職稱、知識、技能等方面具有多層次性,因而開展教育必須多類型、多層次、多渠道、多途徑、多形式辦學。
機構和管理人員
我國圖書館大多無專門繼續教育或職工培訓機構,也少有專職或專管的人員。較普遍的是,由圖書館人事部、館長辦公室、輔導部或業務部等負責館員的教育管理,管理人員以兼職為主。
師資和教材
繼續教育的師資來源越來越多樣化,師資以兼職為主,以圖書館內為主,主要來源于館內業務崗位上的骨干,教學相長,又以此類教學活動作為這些骨干提高業務水平、開展自身教育的一種方式。
館員繼續教育的教材一般難盡人意,有些內容已顯成舊或是館員已經掌握了的,有些教材理論和實際工作聯系不緊密,不能很好地學以致用。
時間
繼續教育,時間是必不可少的保證條件,實行五天工作制后,圖書館更難有時間保證。在漢川館的教育實踐中,只好以業余為主,上班為輔,實行時它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業余學習;二是不在減免工作量和工作定額的情況下,上班時間學習 。
經費
我國圖書館員繼續教育以公費為主,主要來源于圖書館事業經費。但教育的效果是遠期的,效益是潛在的和隱性的,而經費的付出是實際的、現時的。因此,經費壓力較大。從漢川館實踐看,自費公助加獎金是現實和可行的一種方式。
三、建立圖書館員繼續教育的激勵機制
從圖書館繼續教育的現實看,其觀念尚未深入人心,管理一般無專門機構和專職人員,師資多樣化且以兼職為主,教材不盡人意,教育對象多層次,內容多樣,辦學多形式,時間和經費難以保證,而學習是主觀努力占主導地位的過程,這樣我國圖書館員教育難以采用嚴格、有效地行政管理模式。
館員繼續教育的目標靠人去實現,成績有賴于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人的行為是由動機引起的,而館員的學習動機和主觀努力,不能完全由行政管理控制。但動機是由需求產生的,在教育管理中,引進激勵機制,采取多種手段,創造一種有利于提高館員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的物質環境和心理氣氛,通過對館員不同需要的激勵和滿足,喚醒其開展教育,提高自身素質的心態,激發其學習動機、欲望和覺悟,從而可達到教育的有效管理,實現教育的各項目標。
漢川館從1995年開始嘗試建立在激勵機制上的館員繼續教育的管理,力圖通過激勵機制,建立館員教育管理體系,達到教育的有效管理。這種建立在激勵機制上的教育,其內涵是“更新知識,提高素質,學以致用”。具體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館員通過教育,更新知識,提高能力,適應變化,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務;二是通過教育及其考評,將館員素質同明確的量化指標、目標聯系,將這些指標同崗位調動、晉職、晉級和職稱評定等聯用,作為聘用和晉級的主要依據,最終實現人才資源的更優配置和科學管理。這種建立在激勵機制上的教育管理,包括觀念轉變、立法保證、規章制約,健全教育機構,控制教育內容以及建立考核評估體系等方面。
觀念轉變
大力宣傳開展繼續教育的重要性、迫切性,樹立危機感、生存意識和競爭意識,讓館員從主觀上認識到教育的必要性,從而積極、主動地學習提高。學習需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因此主觀上重視和自覺對開展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立法保證和規章制約。
據報載,北京市人大通過一項地方性法規,從1995年10月1日起,該市國有企、事業單位受聘各級專業技術職稱者,需依法進行繼續教育,每年不少于72學時。這樣采取強制性的法律手段,對館員教育作出具體規定,為教育的開展提供了立法保證。
從實際工作情況來看,漢川館在無相應法規提供立法保證的情況下,制訂了有關繼續教育的暫行辦法,對教育的目的、內容、課程及師資、組織管理、激勵機制作了具體規定。按規定,全館業務技術人員需參加教育,每年不少于40學時。該辦法成為全館教育的制約性規章,使圖書館教育有章可循。
從筆者自身情況來看。1986年3月,派至孝感地區(今孝感市)圖書館,系統地受到了為期一月的“全區圖書 資料管理干部”培訓。1988年9月參加電大圖書館學專業學習。1992年11月,參加由地區人事局、文化局聯辦的(全脫產)圖書館業務培訓。1997年1月,參加漢川館的業務培訓。成績合格,先后獲得各級主管部門驗印的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證書。
健全機構
有了立法和規章,還須健全執行機構,以保證法律和規章的貫徹實施。漢川館在繼續教育管理實踐中,確定館員教育由分管業務的副館長負責計劃的實施和落實,每月雙周五組織全體館員進行業務培訓,然后進行考核,考分進入人事檔案。
內容控制
繼續教育的內容豐富多樣,辦學多類型、多層次、多渠道、多途徑、多形式,使教育的內容控制成為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實踐中,漢川館通過對課程、學時、學分等方面的控制和激勵,將內容引導和制約到以下4個方面。
1)綜合素質的提高教育,包括行為修養、職業道德、政治思想等方面的教育。人的素質比人的知識、智力對工作的促進作用更重要,提高館員綜合素質是繼續教育的重要內容。
(2)圖書情報專業教育,根據對象的不同層次開展。
(3)圖書情報現代化新技術和新知識教育,多以研討和館內外講座的形式開展。
(4)語文課程學習,包括外語、古漢語和寫作等。
建立考核評估體系
對繼續教育效益進行評估,認定教育的成果,可以用事實向人們展示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教育考核評估體系,是館員教育激勵機制的基礎,有利于更好地改進和完善教育及其激勵機制,保證教育的質量,實現教育的科學管理,促進教育的發展。
四、全面提高館員思想職業道德素質。
所謂職業道德,就是指從事一定職業的人,在工作或勞動過程中所應遵循的、與其職業活動緊密聯系的道德規范的總和,它既是對本職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行為的要求,同時又是職業對社會所負的道德責任與義務。
圖書館作為集文化、教育、宣傳、信息傳播、服務于一體的社會公益機構,館員的自身道德對圖書館建設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李鵬同志在致國際國聯第62屆大會的賀詞中指出:“圖書館作為人類知識的寶庫,在推動世界文明的發展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這一高度的評價,無疑是對我們圖書館員神圣職責的肯定,也是對我們思想道德、敬業精神在新形勢下提出的更高要求。
館員的思想職業道德,并非僅僅表現在“文明用語”、“態度熱情”、“服務周到”等具體行為上,確切地說,素質才是一種“實力”,擁有“實力”的館員才能成功地適應讀者的各種需求。素質也是一種潛力,有了它就可以在崗位上作出有價值的創新。道德是素質的充分再現,是道德的基礎,是在人的社會化過程中慢慢積淀而成的,是人們內在的品質,包括政治思想、價值取向、思維方式、道德倫理、法制觀念、文化程度、科學知識、審美趣味、生活方式、身體狀況等多方面的內涵。一個合格的館員,必須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勇于沖破陳舊的思想禁錮、狹隘的思維方式,自足的心理障礙,求穩的精神狀態,增強勇于探索和實踐的創新意識。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要不斷更新知識接受繼續教育,懂得現代化管理知識。否則,何以談接待社會各類層次的讀者群。
我國正處在由傳統的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渡的社會轉型期,提高館員的思想職業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不僅是我國改革開放實踐的總結,而且也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迫切需要。
作為一名青年,更要注重自身精神文明建設和思想職業道德素質,只有這樣,才能無愧于文化工作者的形象。
作者:湖北省漢川市圖書館 許德鵬 文育紅
公務員的職業道德是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提高公務員的職業道德是推行以德治國的一項戰略性任務,是實施以德治國的關鍵;以德治國、以德治官,對于增強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基于此,本文通過研究目前我國公務員的職業道德建設的現狀,分析其失范的原因,目的在于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公務員職業道德建設對策。
一、加強公務員職業道德建設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推進小康社會的發展。“以德治國”重在治理“官德”,為“官”要有“德”,是“以德治國”方略的固有之義。對承擔著治理國家任務的執政黨各級公務員來說,只有達到了相當的思想境界,具備了相當的道德水準,才能勝任領導工作。“官”為民之表率,“官風”決定著民風。公務員特別是高層次公務員,是從群眾中產生的,他們的道德行為應成為群眾的楷模和標桿。公務員對自己所倡導的道德身體力行,就會以自己的榜樣和模范行動,來影響廣大群眾,他就有人格魅力,就有威望;相反,如果公務員不能以身作則,以道德來規范自己的行為,言行不一,甚至貪污腐敗卻不以為恥,就不能做人民群眾道德的表率,對人民群眾的道德教育就成為空洞乏力的說教,以德治國就會遇到很大的阻力。公務員自身道德水平不高,還會使一些群眾產生失望情緒,從而降低對自身的道德要求,導致“官德毀而民德降”的不良后果。公務員不同程度地掌握一定的權力,“官德”合格與否從根本上決定著權力的行使方向和效果,官德好的公務員會自覺為社會,為廣大人民群眾謀取福利,相反則必然會以權謀私,甚至禍國殃民,給國家、社會和人民帶來災難。從這個意義上說,“‘官德’實質上是一種政治文化,一種行政倫理。新時期加強‘官德’建設,就是落實我黨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的要求,豐富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內涵”。“以德治國”,迫切要求黨和政府的全體公務員身體力行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道德,加強道德修養,提高道德素質,模范地遵守道德規范,以高尚的道德品質、良好的道德形象和強大的道德魅力吸引人民,團結人民,凝聚人心,帶領人民群眾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二)有利于提高行政機關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根據機關的職能和對不通層次公務人員的要求制定出的有針對性的行為規范和職業道德規范,可以確立公務員的行為標準和道德標準,約束公務員在履行職責、執行公務時的主觀隨意性,以形成和維持良好的秩序,保障公務員履行公務的規范性和合法性。同時,在行為規范和職業道德的引導、約束下,公務員在履行職責,執行公務時就能知道自己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以及如何做,這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
(三)有助于促進行政機關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科學化建設。公務員的行政行為與行政機關的組織行為、管理制度、運作機制、領導行為等等因素是互相影響,互相作用,雙向互動的。公務員行為的規范程度更多地取決于行政機關內部的管理體制、運行機制、管理制度和領導方式及其行為的規范化程度,這種程度越高,對公務員個體行為的規范作用越大。如果這些因素不穩定和不規范,其直接后果會造成公務員情緒上的不穩,心理上的不安,行為上的失范,管理上的混亂,就很難保證公務員行為的規范。所以,加強公務員職業道德建設對行政機關正常有序地運行與發展具有保障作用,還可以促進行政機關的制度化、規范化和
科學化建設。
二、當前我國公務員道德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其危害
(一)腐敗現象叢生。在改革開放的歷史時期,公務員經濟犯罪的腐敗現象呈現日益嚴重趨勢:(1)貪污、受賄索賄現象逐漸增多。這幾乎不同程度地遍及各個地區和部門。索拿卡要,收受賄賂。利之所趨,便忘了職責之所在。(2)個案數額越來越大。由改革開放之初的幾千元、幾萬元上升到近幾年來幾百萬元、幾千萬元甚至更多。當今世界最大的走私案遠華集團走私案涉及案值530億元,偷逃關稅300億元,相當于1999年海關關稅收入比重的53%,相當于1999年GDP比重的0.34。(3)貪污受賄公務員級別越來越高。2002年檢察機關查辦的縣處級以上人員數目3269人,創出歷史最高;法院判刑的縣處級以上人員數目2002年亦出現歷史最高點為819人。(4)法人犯罪、團體犯罪越來越突出,涉案人員較多。這些腐敗現象的發生給國家造成了重大的經濟損失,據有關資料顯示,從1983年至2002年,最高人民檢察院查辦腐敗案件所挽回的直接經濟損失累計金額達491.3億元,平均每年25億元左右。1999-2001年這一損失平均每年高達占GDP比重的14.5-14.9%。據報道,目前逃往國外或失蹤的官員人數己達數千人,卷走貪污的公款高達130多億人民幣。①
(二)浮夸和弄虛作假之風蔓延成災。當前公務員的浮夸和弄虛作假之風有愈演愈烈之勢,主要表現有:第一是玩數字游戲,虛報產值與速度;第二是欺上瞞下,搞形式主義。為求升遷,不講良心道德,置黨性原則不顧,好大喜功,急功近利,搞短期行為和貼金工程;第三是對成績無限夸大,甚至無中生有,對失誤則盡力隱瞞,大化小,小化了;第四是好說空話、假話、大話,嘩眾取寵,沽名釣譽,撈取政治資本。由于急功近利之心,上級領導提出不切實際的高指標和空口號,而下級則疲于應付,在不能完成的壓力下只好作假;而某些高高在上的官僚主義者又不察實際,滿足于聽匯報和看報表。結果是,敢于弄虛作假的得到
肯定、褒獎甚至提拔,而說實話者則受到批評甚至處分。再加上有的上級領導有意無意地縱容下級弄虛作假—搞貼金工程,提高自己的政績,而一旦出了問題責任是下級的,自己最多是檢查不嚴,甚至可以推做不知,給了弄虛作假者可乘之機。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上級乃至中央決策的準確性,甚至導致決策失誤,危及國計民生,阻礙現代化建設進程。
(三)享樂主義成為時尚。經過多年的改革開放,由于資產階級生活方式的影響,加上公務員地位的特殊性,“及時行樂”成為一些公務員的生活哲學,享樂主義蔓延開來。這些人玩世不恭,超前消費甚
至奢侈浪費。他們追求感官的刺激,忽視道德情操的陶冶。尤為嚴重的是,一些公務員在當地群眾溫飽問題尚未解決、下崗職工愈益增多、不少學齡兒童無錢上學的情況下,仍揮金如土,暴珍天物。長此以往,日積月累,將泯滅公務員的理想與斗志,消彌公務員的創業精神,毒化社會風氣,引發民心混亂,最終導致社會動亂,黨變質,國家變色。可以說,享樂主義特別是公務員的享樂主義成風之時,就是國家、民族衰落之日。
(四)官僚主義有所發展。官僚主義是公務員道德建設問題上的瘤疾,也是鄧小平同志一貫深惡痛絕的、群眾異常反感的問題。早在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同志就指出,“官僚主義現象是我們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存在的一個大問題”,并
分析了官僚主義的種種表現及嚴重危害。在新的形勢下,公務員中的官僚主義又衍生了一些新的形式,表現最突出的是一些公務員高高在上,脫離群眾,不深入實際,不調查研究,想問題做決策憑主觀意愿,拍腦袋決策,拍胸脯保證,拍屁股溜人,逃避政治責任;還有就是一些公務員變人民的公仆為人民的主人,搞特權,特殊化,正如鄧小平同志所說的:“現在有少數人就是當官做老爺……脫離群眾,脫離干部,上行下效,把社會風氣也帶壞了”。再就是還有少數公務員職業道德感嚴重退化,辦事拖沓,效率低下,敷衍塞責。這樣的干部為數雖少,但是危害卻不小。官僚主義是對黨的事業和人民嚴重的道德不忠誠和背叛,是對公務員從政道德的裹讀和踐踏,其危害不可小看,不但給國家政治經濟及各方面造成巨大損失,而且還引起群眾強烈不滿,嚴重動搖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心。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由于我國處在社會轉型的特殊時期公務員的道德失范問題比較突出,以權謀私、權錢交易、
①胡鞍鋼,“巨大的腐敗黑洞:10類系統性腐敗的經濟損失”,《紀檢與監察》,2003年第7期。
官僚主義、享樂主義、腐敗問題嚴重,如果任其發展,后果將不堪設想。那么導致公務員道
德失范的原因是什么呢?
三、公務員職業道德失范的原因
(一)封建殘余思想文化的影響
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但是從根本上說生產力還比較落后,商品經濟還不夠發達。自然和半自然經濟還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小生產的習慣勢力也大量地存在,就成為封建殘余思想寄生和繁衍的溫床。列寧在論述蘇維埃政權中的官僚主義的原因時指出:它是“小生產者散漫性和萎靡狀態的上層建筑”。鄧小平也說過:官僚主義是小生產的產物,同社會化大生產是根本不相容的。為了徹底肅清封建殘余思想,我們要進一步深化改改,迅速發展生產力,創造其不能存在的物質基礎。
(二)資產階級腐朽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響
對外開放是我們黨新時期基本路線的重要內容,是在世界各國經濟緊密聯系的今天,學習外國先進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利用國外廣大資源及市場更快地發展我國經濟的重要手段,我們必須堅持。但它也有不利的一面。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處在資本主義包圍的十分復雜的國際環境之中。同西方國家的經濟、政治、文化交往,使資產階級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有了滲透進來的可乘之機。西方敵對勢力通過各種方式,或用腐朽的世界觀侵蝕,或用金錢行賄收買,或用美色和腐敗的生活引誘,使黨內和公務員隊伍中的不堅定分子蛻化變質,達到其“西化”、“分化”我國的圖謀。
(三)社會轉型期政治、經濟、法律等改革不配套
1.政治體制改革滯后。以往我國的政治體制一直實行的是金字塔型的權力控制,它以政治權力作為社會控制的主要方式,把整個社會都納入政治權力的掌握之中,以政治權力為中心調節包括經濟關系、法律關系、道德關系等在內的一切社會關系。由于我國產權關系長期得不到界定,再加上政治權力在計劃經濟時期調節和控制經濟活動的歷史慣性,我國的資源配置權力絕大部分仍然由政治權力掌握,而不是由市場調節。在市場經濟比較成熟的社會,社會資源的配置和再配置由市場來調節。在我國當前的“準市場經濟體制中”,由于國家和政府的控制能力減弱,控制手段滯后,國家對市場的宏觀調控機制沒有完全形成,導致
政企不分,權責不明,權力過分集中。因此,社會轉型時期的政治體制改革滯后及經濟體制改革不配套等因素為權力腐敗產生了滋生的土壤。
2.法律體系不建全、不完善。一是立法質量不高,缺乏權威性,整體性和可操作性。現有的法律法規中,除一部分制定于計劃經濟這個大背景下,其基本內容己不適用于當前的情況外,還存在著諸如針對某一特定問題治標的多,從總體出發治本的少;政策性規定多,法律規定少;原則性規定多,預防性和操作性規定少;要求遵守的內容規定多,而違反規定內容,如何進行處理的規定少;有關個人違法違紀的規定多,有關法人犯罪、集體違法違紀的規定少的問題。二是立法相對滯后,缺乏超前性、預防性和實效性,沒有形成一套系統的、有效的法律規范對腐敗現象進行預防、抑制和懲治。由于與市場經濟相配套的立法體系不建全,一些權力主體鉆法律的空子,利用手中掌握的權力,貪污、受賄、買官賣官、私分國有資產。再加上懲治腐敗的法律規定比較原則,缺乏可操作性,已有的解釋多是個人的學理解釋,需要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立法解釋或“兩高”進行司法解釋。因此,司法實踐中針對一些腐敗犯罪具體適用法律難度比較大。由于反腐敗斗爭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據和手段,民眾對一些腐敗現象失去了辨別是與非、罪與非罪、違法與合法的能力。這種現狀,遠遠不能適應今天公務員道德建設的需要。
(四)對公務員當前的物質利益補償不足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而我國公務員和國有企事業單位公務員的工資收入卻還維持在比較低的水平,不僅不能與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政府官員相比,而且就以我國目前的物價水平來說,也僅處于稍高于溫飽狀態的水平。而在高通貨膨脹的年份,其實際收入還要下降。雖說是:“革命黨嘛,只要有飯吃就行,以不餓死人為原則。”①但追求比吃飽和穿暖更高的物質生活水平,畢竟是和平時期每個人的客觀需要,正如馬克思所說:“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與他們的利益有關。”②所以,隨著整個社會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仍把公務員的工資維持在較低的水平,就很容易使其中的一部分人失去心理平衡,鋌而走險,走上以權力為手段和換取工資以外收益的道路,導致公務員道德的失范。
四、加強我國公務員職業道德建設對策
公務員的腐敗和道德失范,是人類社會管理思想發展過程中的一個恒久的話題,也是當今國際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對此,我們一方面要充分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另一方面還要對之采取切實的措施加以治理。那么,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公務員道德建設,治理公務員道德失范應從哪些方面入手呢?
(一)加強對公務員的廉政教育
加強公務員的思想道德建設重要的是要抓好廉政教育。公務員的失德行為根源于思想道德的墮落。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從源頭抓起,祛除公務員思想上的病毒,治療其道德上的缺失,發揮教育的基礎作用。
1.要把堅持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廉政建設的首要位置,并在實踐中不斷加以改革和創新。等老一輩革命家歷來十分重視對黨員干部特別使公務員進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教育、共產主義理想的信念教育、世界觀、價值觀教育。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一直強調思想教育在反腐倡廉中的重要作用,反復強調對廣大干部要經常進行理想教育、法制教育和艱苦奮斗教育。明確提出反腐敗斗爭要以教育為基礎,牢固筑起思想道德的防線。同時在依法治國方略的基礎上,及時提出以德 治國的思想。
2.在廉政教育的內容上,要弘揚優良的德政傳統,加強公務員的自律意識,培育廉潔自律的政治氛圍。發揚我們黨的公正、廉潔、自律的傳統,以及謙虛謹慎、戒驕戒躁、艱苦樸素的作風,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公仆”意識,淡化權欲,誠心為民,廉潔公正,克己奉公,舉賢任能,開拓創新,善于進取;
3.在廉政教育的方式上,要靠輿論監督和民主監督,監督措施要到位。事實反復證明:不受監督的權力傾向于腐敗。因此,廉政建設中,監督是關鍵。人類有史以來,就有權力和道德的監督。其中最主要的、最本質的是人民群眾的監督,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賦予人民群眾廣泛的民主監督權利。
(二)以法治德,推進現代化建設的健康發展
1.要盡快制定《公務員法》,確立公務員制度和公務員道德行為規范。嚴禁公務員以其權力、地位和影響力直接或間接地牟取任何私利。如禁止在職公務員經商,不得在各類經濟實體中兼職;嚴格規范公務員特別是高級公務員辭職從事經營活動,辭職必須履行規定辭職程序并且對公務員辭職后的從業應有必要限制;建立公務員離職經濟責任審計制度;限制公務員的配偶或子女從事贏利性活動。
2.盡快制定公務員《財產申報法》。各級公務員必須按時申報其財產收入,包括配偶和子女及其與其相關的財產收入;對于省部級以上的高級公務員要公開申報其財產;推行任職財產申報、在職財產申報和離職財產申報制度;在應酬活動中可以接受與本部門有日常聯系的團體和人員的禮品、宴請,也可以接受重大節日期間的贈禮、宴請,但事后必須向主管機構匯報和登記。
3.要制定《公務員道德法》,使公務員的道德行為有了統一標準,并建立相應的執行機構,
①《選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420頁。
②《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2頁。
如道德規范局,負責對道德法規、政策做出解釋,并提供道德咨詢等。
4.制定《反貪污法》。如新加坡的法律明確規定貪污受賄罪的主體應是全體公務員;明確貪污的概念,即一切利用權力或職務之便接受報酬的行為都屬于貪污受賄,并要明確貪污的標的“報酬”的范圍,包含現金、禮品、貸款、傭金、免除債務或義務、免受罰款或起訴等。
5.要實行政務公開立法。將國家的行政法規、決定、文件等以一定的方式公開,如可以在政府的網站上,也可以通過報紙等媒體。使得公民可以及時了解國家的法律和政策,同時也便于公民監督公務員的道德行為。
(三)對公務員進行正當的物質利益補償
雖然,腐敗是由貧而不是由貪引起的,但從我國的經濟和社會現狀來看,我們還不具備“高薪養廉”的條件,然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給予公務員正當的物質利益補償,將其工資收入提高到社會中等偏高的水平并與通貨膨脹率掛鉤還是應該的。我們要想遏制公務員腐敗和道德失范現象,使其不以權謀私,就要求公務員除工資收入和法定獎金外,不能再有其他的收入,而這種要求在社會整體經濟發展水平和生活水平迅速提高、高收入隊伍不斷擴大的情況下,實際上很難做到。即使我們依靠其他手段能維持公務員的廉潔,但低收入也難以把社會上最優秀的人才吸引到行政部門來。而那些雖然廉潔但低素質的公務員同樣不是我們所
希望的,也是不受人民的歡迎。所以,加強對公務員正當的物質利益補償,也是解決腐敗和失德的有效途徑之一。就目前中國國情而言,對于公務員尚無法做到高薪養廉。雖然近一年來,我國多次提高國家公務員的收入,但其合法收入與其相對應的消費處于不平衡狀態。所以在我國財力允許的情況下,可適當提高公務員的收入,使其能以合法收入滿足其正常消費。另外,對于國家公務員,應大力增強其收入的透明度,將他們收入水平公之于眾,使其隱性收入明朗化,以更好的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例如,新加坡政府利用中央公積金制度,對減少甚至杜絕公務員的“59歲現象”起到了很好的制度保障作用。新加坡政府把公務員每月工資的40%作為公積金,存放在銀行里等公務員退休后才能支取。這40%的公積金,只在公務員的工資中扣除22%,還有18%由國家補貼。也就是說,國家除了每月發放公務員工資,還要在其公積金中補貼工資總額的18%,一個公務員如果從20歲多參加工作,到退休時將會有一筆數目巨大的公積金可以支取,多則幾十萬,少則十多萬,足夠保證過一種優哉游哉的高素質生活,吃穿不愁,頤養天年。中央公積金是實在而可靠的保障,是向公務員提供的良好福利待遇。有鑒于此,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我們不再可能以少數風高亮節的人民公仆“窮而愈堅,不墮青云之志”的標準,要求大部分的公務員在清貧的生活環境下保持良好的行政倫理水平,我們更應該在“重典治亂”的原則下,根據國家財政的承受能力,逐步建立“以薪養廉”的倫理化的公務員工資福利制度。
總之,公務員的職業道德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方方面面,但其主題是永恒不變的,即公務員始終代表人民利益的代表,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做人民的公仆。
隨著信息發達“步伐”的加快,快節奏的競爭生活讓人們感到很大的生活壓力。娛樂生活越來越被人們所追求,所謂娛樂包括健身,比如爬山,散步,旅游等等。這只是我們生活中比較真實的一面,而另一面則是報紙,雜志,電視,網絡為我們帶來的大量的娛樂新聞。也是通過對別人的隱私生活使自己得到愉悅。這就聯系到娛樂記者。細細想來,面對娛樂圈的多彩世界,娛樂新聞記者要如何去報道呢?
對于記者職業道德失范的原因分析: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特別是在傳播引入市場因素之后,不規范的市場秩序和社會上的不正之風對傳播產生了強大的沖擊力,加之媒介或記者自身放松要求,隨波逐流,頻頻出現喪失職業精神和違反職業道德的現象:
第一,經濟利益的驅使。眼下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財富崇拜為興奮點的社會大環境,對一些記者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凡事以經濟效益為上,一心撲在錢眼里。此外,由于采訪工作是一項高強度、快節奏的重腦力勞動,讓很多人覺得記者是吃青春飯,只有年輕人才頂得住,得趁年輕“揾多點”。因此出現了部分記者只求眼前實際利益,放松了對自己素質和職業的嚴格要求。
第二, 政治 思想 教育工作的忽略。一些媒體的領導認為只要記者不在政治原則問題上犯錯,其他的問題無關大局。于是對收受禮物、紅包、紀念品等往往睜只眼閉只眼,放松了對屬下新聞記者的政治思想工作和職業道德教育。有的單位,一年到頭難得開一次業務例會,政治學習例會就更少之又少。
第三,缺乏有效監督機制。有的媒體主管部門對記者操守的管理存在盲點,監督不嚴、監管不力,獎懲機制未夠完善,一旦記者出現了事故也只能聽之任之。
對于娛樂記者來說,一部分人在工作之中難免會受到以上三點的干擾。
進一步的說有的不注重個人隱私,有的肆意篡改,有的扭曲事實,有的收受錢財做粉飾工作,有的夸大其詞,有的形象丑陋,不尊重對方,有的偏離職業性質,以記者之名號賺取或者騙取錢財,做炒作者。這些人喪失的是個人道德的培養,個人素質的提高。
一些編輯每天面對鋪天蓋地而來的娛樂新聞,常常陷于兩難的境地,刊登呢?不知是不是故意炒作,有些新聞甚至已經突破了道德底線;不刊登呢?又怕漏掉了確有其事的爆炸性新聞,不能抓住讀者的眼球。
我國的傳播業正在經歷一個艱難的時刻,建國以來我們沒有市場經濟條件下運作的經驗,更沒有娛樂報道的經歷。沒有本行業的職業意識,沒有自律的自覺,除了簡單模仿外,一切都在摸索中。報道明星,何種情形下的事實可以報道,何種事實不宜報道,何種事實適于粗線條報道而不宜細致入微,如何把握評論的分寸,區分適度幽默和侮辱的界限,照片和圖畫如何既具有新聞價值,又要防止低俗或侵權,如何區分“滿足公眾正當合理信息要求”和“迎合低級趣味”,如何在娛樂新聞的報道中掌握好公眾人物的隱私界限……
在這樣的情況下,實際工作中,我們只能用“心”去做娛樂新聞。
一、規范的心
娛樂新聞的主要功能是為人們提供一種茶余飯后的談資和消遣,似乎與其他新聞有些不同。那么,娛樂新聞是否例外于新聞職業規范?遍翻新聞理論著作,娛樂新聞和娛樂記者并沒有單獨定義的內容,娛樂記者只是因為報道對象與娛樂界有關得此稱謂,他們的權利和義務與其他新聞記者沒有兩樣。報道編輯娛樂新聞,同樣受到新聞職業道德和職業規范的約束。所以,編輯不能因為自己是娛樂版的編輯,便可以在業務上放松對自己的要求,相反,更要用“心”去學習新聞職業道德和職業規范。只是在報道方式上,可以適當地活潑些,適當地有些幽默,但是不能發展到侮辱人格和侵犯隱私。
二、客觀的心
新聞報道的客觀性原則,包括事實與價值判斷分開,全面、準確與公正。所謂公正,是指編輯要謹慎評估新聞事件的所有重要事實,做平衡、完整的版面規劃,不偏袒任何一方。10多年前,孫旭培教授在研究我國報道方法演變的基礎上,結合國外的報道經驗提出了新聞報道的平衡的概念,提出:“平衡就是在突出報道一種主要因素時,還要顧及其他因素,特別是相反的因素;在突出報道一種主要意見時,還有注意點出其他意見,特別是相反的意見。……平衡手法所追求的目標,是更準確地反映事物及其內外聯系,是表現令人更加信服的傾向性,是寓傾向性于全面、客觀、公正之中。”
運用到具體的新聞事件報道中,就要求編輯全方位的報道各方,尤其是對立方的觀點和意見,公正分配版面份額,客觀陳述事態的發展。編輯過程中盡可能地摒棄個人好惡和觀點,保持中立的觀察者的角度編輯新聞事實和對立雙方的觀點,甚至應當為新聞事件所涉及的雙方(或多方)提供平等利用版面發表意見的機會。新聞失去公正,媒體就會失去人心!
比如去年5月鬧出的在新京報社發生的竇唯燒汽車事件,之前,已經有一系列不利于竇唯的新聞事件出現,比如4月5日該報曾有文章《丁武奉勸竇唯去看心理醫生》,其中幾個小標題分別是:昔日愛巢人去樓空,竇唯偶爾回來棲身;竇唯自我封閉,很少跟搖滾圈接觸;高原生活困窘,竇唯只給500元生活費;丁武夫婦奉勸竇唯,希望他去看心理醫生。4月7日該報發表評論《竇唯罵出心聲,我們只聽見娛樂》,4月26日,《新京報》發表文章《對竇唯,你不能想當然》,5月10日該報再發文章《竇唯否認罵李亞鵬虛偽》。這些報道和文章,對竇唯與兩任妻子、王菲的現任丈夫李亞鵬、搖滾歌手丁武之間的感情、利益糾葛進行了細致煽情的描寫,甚至說了那么多的尖刻和侮辱人格的話。這樣的新聞,無論是記者還是編輯,都失去了一顆“客觀的心”,我們都沒有采用,只是在發生了竇唯燒汽車事件之后,作為新聞鏈接出現,讓讀者明白事情的前因后果,竇唯燒汽車的新聞,也并不單單報道竇唯如何言行粗魯,如何打砸報社,如何點燃汽車,而是從竇唯的角度、網友的反映、媒體的反映等多角度編輯反映這一則新聞事實,讓讀者能夠更加客觀地評價竇唯的行為。
三、人文的心
要體現人文關懷精神,貫穿人文理念。娛樂新聞的主要報道對象是公眾人物。由于公眾人物的言行舉止與公共利益息息相關,明星作為一個受關注的對象,他的行為已經不是個人行為,而可能會產生較大的社會影響。所以,明星的行為無論多么隱私,在涉及公民的知情權時應該退讓。但這并不意味著“公眾人物”沒有隱私權,“公眾人物”的私生活都可以肆意報道。比如媒體對王菲生孩子的“貼身關注”,客觀上讓一個六甲在身的孕婦寢食不寧、分娩地難定,這樣的知情權消蝕了媒體應該有的道義和人文關懷,也誤解和辱沒了受眾的合理興趣。
娛樂新聞作為新聞的一種樣式,迎合了受眾在不斷滿足物質需要之后的娛樂消 遣需求,也符合我國文化娛樂事業的發展走向。但是,娛樂不是去新聞化,娛樂媒體應該秉承新聞的真實、客觀、公正的原則,在追求新聞效益的時候,還要兼顧社會效益,做有操守、負責任的媒體。娛樂新聞業者也要加強自身素質建設,恪守傳播原則和規律,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職業道德。
2006年度“中國最具價值主持人”排行榜,李詠以品牌價值5億元蟬聯冠軍,然而一段時間以來,包括李詠在內的一些著名娛樂節目主持人由于自身的負面新聞的影響,仿佛一下子由電視娛樂節目主持人,轉變成了娛樂事件的制造者。早前李詠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也曾坦言自己“已經觸到了央視的娛樂底線”。美國文化傳播學者波茲曼撰寫的《娛樂至死》一書認為,電視決定我們如何認識世界。一個民族的主流價值觀應是積極進取、明榮知恥的,否則這個民族必然走向衰敗。①電視起著十分重要的精神引領和文化導向作用,正因如此,對于電視娛樂節目主持人應該有所限制。
2006年10月29日落幕的第六屆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頒獎典禮上,中國電視娛樂節目主持人“李詠”再一次成為了媒體關注的焦點人物,走向了備受爭議的風口浪尖。觀眾對他嚼著口香糖帶著墨鏡上臺領獎的舉動很不滿,尤其是他隨意調侃孕婦蔣勤勤的舉動,更是犯了“眾怒”。當晚許多網民就在網上對此展開了批評。而一篇題為《李詠,你的“娛樂”底線在哪里》的博客文章更是在各論壇轉貼,作者在博客中寫道:“正所謂‘露多大臉、現多大眼’,李詠沒忘了在金鷹獎頒獎典禮的舞臺上張揚自己,但是他的這次張揚卻讓人感覺到十分惡心。”
央視作為一個承擔著重大社會責任的媒體,它的娛樂底線究竟是什么?這個問題也許不能用一句話來做簡單的概括,但是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探討。
1.媒體性質決定了主持人的娛樂尺度
作為黨和政府的“喉舌”,中央電視臺一向宣稱以社會效益第一為自己的追求目標。
這里我們還是援引李詠自己的話。
中國新聞周刊:你是否受到央視的某種限制?
李詠:任何電視臺的主持人都會受到限制,國家電視臺更是突出。
. 中國新聞周刊:你是否覺得央視的娛樂尺度不夠寬?
李詠:主持人是一個要充分展現個性的位置。作為央視主持人,個性張揚的程度以及分寸的把握,是需要拿捏的。
中國新聞周刊: 這個分寸在哪里?
李詠:通俗不庸俗,風流不下流。
在社會效益第一的中央電視臺,首先必須認識到自媒體的性質,它是政治性媒體,所以其節目也必須體現出權威性與公信力,實行“精英、精品、精簡”的策略。②在這樣的媒體環境中,其娛樂節目本身趨向于益智類的(幸運52、開心辭典)或是表演性質的(非常6+1、歡樂中國行),而非單純的搞笑節目。央視本身性質決定其娛樂節目主持人必須受到限制,把握娛樂尺度,要能體現出國家電視臺的風范,要能引領社會主流價值取向,用李詠的話說就是要通俗不庸俗,要以奉獻出精美的節目為目標。
2.主持人的素質與職業道德決定了娛樂底線
優秀的娛樂節目主持人不能人云亦云,不可過分程序化,應該彰顯出自己的個性,反應要靈敏,對一般的事物最好能有出乎意料的見解,然而這種個性的張揚必須在一定的框架之內,切不可嘩眾取寵,或是將自己出人意料的見解建立在嘉賓或觀眾的痛苦之上。“毒舌”事件中李詠貌似個性的麻辣點評,不僅傷害了參賽選手,也讓絕大多數的觀眾難以忍受。
優秀的娛樂節目要讓觀眾在捧腹之后還能有回味的東西,這就要求娛樂節目要有精神內涵,主持人應該有一定的深度。而且主持人作為傳播主體在出席公眾場合時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能輕浮,李詠在金鷹節一句喜歡“年輕漂亮”演員的玩笑話就慘遭惡評,被觀眾認為沒有內涵。幽默是需要智慧的,嘩眾取寵會適得其反。能讓人笑還不是關鍵,問題是要用在地方,要有親和力,最好有深度,反映的東西也要積極。
然而,李詠作為央視名嘴在2005年7月19日與朱軍、崔永元等主持人一起嚴肅地開會討論“綜藝、娛樂節目的低俗化傾向”問題,并向全國同行發出了倡議。倡議稱,主持人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增強社會責任感。此外,倡議還要求主持人要展示健康形象,主持節目要大方得體、用語純潔規范,杜絕低俗、媚俗、頹廢、宿命、無聊的內容,拒絕粗話[,!]臟話、庸俗調侃、打情罵俏、奇裝異服、怪異造型。會上還頒布了《廣播電視綜藝、娛樂節目播音主持自律公約》。這里我們來看看有代表性的兩條(2):
第九條:行為要得體,活潑而不輕浮。舉止要正派,親和而不失禮儀。避免粗俗和媚俗,反對矯揉造作。
第十四條:感情要真摯,避免煽情、挑逗。
從這些條款中我們可以看出央視需要的是行為得體,不輕浮、高品位的娛樂節目主持人,然而李詠在金鷹節上的表現似乎與條款有些出入,行為有些出位。
3.道德約束與輿論監督決定了娛樂底線
中國素來被稱作“禮儀之邦”,自古以來就有重視社會公德的優良傳統。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古代哲人歷來主張“仁者必敬人”(《荀子·臣道》)、“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離婁下》)。從生存交往視野中來看娛樂節目主持人,他們也必須真誠地面對嘉賓、選手和受眾,而這種真誠首先應該表現為尊重。如果主持真的能夠做到心中有人,尊重他人,其實也就是對自己的尊重,對節目的尊重。
如果說道德的約束是否能夠起到效果,主要取決于主持人個體,是其內因的話,那么強大的輿論影響,這種外因的作用就迫使主持人不得不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遵循娛樂的限度。特別是互聯網的普及使觀眾能夠及時地反饋自己的意見,更大程度上實現了對于主持人的監督。
優秀的娛樂節目主持人應該是能夠引領社會主流價值取向的,既張揚個性又不失親和力,既睿智幽默又富有內涵深度,能夠充分認識到自己所處媒體的游戲規則,清醒地明了自己的娛樂底線
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是指會計人員在會計職業中應遵循的、體現會計職業特征的、調整一定職業關系的職業行為準則和規范。職業道德是從業人員在進行職業活動時應遵循的行為規范,同時又是從業人員對社會所應承擔的道德責任和義務,也是會計人員的基本素質之一。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是精神領域中一項系統而復雜的基礎工程,必須持之以恒,一抓到底。
1、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的必要性
目前,我國在經濟改革發展中,一些大的企業會計信息披露存在虛假現象,制造泡沫經濟,擾亂經濟秩序,對國民經濟發展帶來諸多不良的負面影響。之所以會出現這些負面影響,原因是相當一部分會計人員法制觀念淡薄,違法干預會計工作;會計人員執法環境差,會計監督制度不健全,單位會計基礎工作和內部控制度薄弱;違法違紀手段隱蔽,作假技術不斷發展;會計人員綜合素質較低;會計工作中有法不依,違法不究的現象比較嚴重,會計領域的突出問題,嚴重干擾了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損害了國家和社會公眾利益。而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對會計人員的道德水準提出的要求更高,所以加強我國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是很有必要的,它首先是有利于社會,因為它關系著各行各業,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
2、從業會計人員須具備的基本素質
2.1 愛崗敬業
熱愛本職工作,專心致志地對待自已職業,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出發點。會計人員只有為自己建立了這個出發點,才會勤學苦練,刻苦鉆研,開拓進取,不斷提高自已業務技術,使自己的知識和技能適應具體從事的會計工作的要求。
2.1.1 認識到位,敬業奉獻。會計人員的愛崗敬業精神,自始至終都是以他們對職業的認識程度以及所采取的態度作為行動的指導并體現在實際工作中。如果會計人員對所從事的職業缺乏正確的認識,認為會計是人人必求的工作,或認為“會計難當,職權難用,成績難見,違紀難免”等,這就必然會在其工作中產生不良行為,造成嚴重后果。
2.1.2 熱愛工作,敬重職業。每個人只要熱愛自已的本職工作,搞會計工作也是一樣,全身心地投入自已的事業,在平凡的崗位上會現不平凡的業績。
2.2 辦事公道
處理各種職業事務公道正派、客觀公正、不偏不倚、公開公平。即忠實于服務主體,忠實于社會公眾,忠實于國家,服務于社會。
2.2.1 嚴肅認真,一絲不茍。會計工作是一項嚴肅細致的工作,沒有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和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就可能出現偏差。對一些損失浪費,違法亂紀的行為和一切不合法不合理的業務開支,要嚴肅認真地對待,把好關,守好口。嚴肅認真,一絲不茍地處理每一筆經濟業務事項。
2.2.2 加強學習,明辨是非。不斷提高識別能力,明確是非曲直,分辨善惡美丑、有敏銳的洞察力。對不同的對象一視同仁,秉公辦事,不能因職位高低、貧富、親蔬的差別而區別對待。
2.3 誠實守信
誠信是金,誠信是立身之本,誠信是做人最基本的品質,也是職業道德的最基本準則。
2.3.1 做老實人,辦老實事。會計人員誠實守信的道德觀念如何,將直接影響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會計人員只有根據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真實正確地記錄,如實反映單位經濟業務活動情況,才能實現會計核算,監督的真正內涵。在處理會計業務時,嚴格按照會計準則,會計制度進行記賬、算賬、結賬、報賬,做到賬證、賬賬、賬表、賬實相符。
2.3.2 保密守信,抵御誘惑。會計人員應當保守本單位的商業秘密,除法律規定和單位領導人同意外,不能私自向外界提供或者泄露單位的會計信息。
2.3.3 執業謹慎,信譽之上。會計人員要堅持職業操守,講信用、守諾言,在執業中始終保持應有的謹慎態度,對客戶和社會公眾盡職盡責,不為利益所誘惑,不弄虛作假,不泄露秘密。形成“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氛圍,以維護職業信譽。
2.4 廉潔自律
會計的工作直接涉及和影響國家、單位、投資者、債權人等各方的經濟利益,所以,會計人員必須是公私分明、不貪不占、遵紀守法、清正廉潔。
2.4.1 會計人員在辦理會計事務中,應當實事求是、客觀公正。這是一種工作態度,也是會計人員追求的一種境界。做好會計工作,不僅要有過硬的技術本領,也同樣需要有實事求是的精神和客觀公正的態度。否則,就會把知識和技能用錯了地方,甚至參與弄虛作假或者共同作弊。
2.4.2 會計人員在執業活動中要嚴格自律、自我約束、抵制不正當的思想和行為,清正廉潔。廉潔自律是會計職業道德的前提,這既是會計職業道德的內在要求,也是會計職業聲譽的“試金石”。
2.4.3 會計工作不只是單純的記賬、算賬、報賬工作,會計工作時時、事事、處處涉及到執法守規方面的問題。會計人員應當熟悉財經法律、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做到自己在處理各項經濟業務時知法依法、知章循章,依法把關守口,同時還要進行法規的宣傳,提高法制觀念,同一切違法亂紀的行為作斗爭。
3、提高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規范。
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是對會計人員強化道德約束,防止和杜絕會計人員在工作中出現不道德行為的有效保證。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也是從源頭上治理腐敗的有效措施,我們必須持之以恒,落到實處。
3.1 熱愛本職,樹立形象
會計人員要自覺提高專業品德修養,增強熱愛本職工作的意識,講求對事業的獻身精神,維護會計職業的尊嚴,保持良好的社會形象。弘揚時代精神,牢固樹立共產主義信念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掌握時代脈搏,嚴格遵守和執行國家制定的財會法規,一絲不茍地按財務制度辦事,認真進行核算和管理,忠實履行財務監督職能,在抵制和糾正不正之風中發揮積極作用。
3.2 遵紀守法,堅持原則
會計人員作為國家財經法律、法規的執行者和實施者,一定要按照國家的法律法規規定履行職責,自尊、自愛、自律、珍惜崗位。多學習相關法規,加強法制觀念,自覺消除一些貪圖享受、奢侈浪費的風氣。會計工作時時、事事、處處涉及到執法守紀問題,要有強烈的法律意識,不存私心,不怕打擊報復,能自覺、大膽地同各種違規違紀行為作堅決斗爭。堅持原則是嚴格執行財務會計制度和有關的財經方針政策,加強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管好用好各項資金的保障。
3.3 依法辦事,客觀公正
公正無私是檢驗每一個會計人員有無職業良知,是否盡忠盡職的試金石,只有加強職業道德修養,才能真正做到“常在河邊走,
就是不濕鞋。”會計人員必須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時時刻刻都以國家法規、財經紀律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才能在工作做到端正態度、依法辦事,客觀公正,不隱瞞真相,不弄虛作假,保持應有的獨立性,敢于抵制一切違法違紀的經濟行為。
3.4 廉潔從政,克己奉公
廉潔奉公是會計人員應當遵守的一條重要道德行為準則,也是財務人員必須具備的品德。會計人員直接掌握著財權,整天跟“錢”打交道, 受到利益誘惑的機會要比其他職業多得多,因此更要時刻把握好自己,不為金錢所動,不做金錢的奴隸。清正廉潔,是對會計人員的根本要求,更是考察一個財務人員是否真正稱職的前提。
3.5 提高技能,強化服務
會計人員要不斷提高會計職業技能及相關專業理論水平、會計實務操作能力、溝通交流能力和職業判斷能力,使自已的知識和技能能勝任所從事的工作,真正起到當家理財的作用,主動能提出合理化建議,協助領導決策,成為決策層的參謀和助手。另一方面會計人員要有強烈的服務意識,注重自身修養,謙虛謹慎,文明禮貌待人,正確處理部門之間、上下級之間的關系,為管理者服務、為人民服務。
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素養屬于個人意識形態的范疇,但它是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將有利于會計人員提高服務質量、提高工作效率、提升職業形象,促進會計職業者整體素質的不斷提高,能使從業會計人員成為德才兼備的理財者和管理者。
我國的法官職業化任重而道遠。筆者以為,必須從加強職業道德入手,因為高尚品德是一個人一生事業的基礎。
從我國依法治國方略的高度來看,必須把法官職業道德作為一套獨立的自成系統的規范放在突出的位置,內化于司法活動的全過程。在法官職業化建設中,職業道德是“基石”。全美律師協會聯邦司法委員會提出,美國聯邦法院對法官素質的考核應把握三個標準,即正直、職業能力和司法品格。把正直即“高尚的職業道德”放在首位,這是對職業法官的基本要求。因為只有具有高尚品格的法官,才能正確理解和適用法律。法官的人格是實現司法公正的最終保障。
加強法官的職業道德建設,從根本上說,就是要求法官通過提高道德素養,正確行使審判權,以確保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增強民眾對司法的信賴度。
公正是法官職業道德的核心。法官判斷是非必須處在中立的立場上,公正地對待當事人和訴訟參與人,做到不偏不倚,公正斷案,不得將其個人的愛好、憎惡、偏見帶入職務過程中。“社會允許法律有漏洞,但不允許法官不公正”。“當事人可以接受敗訴,但無法接受不公平”。因而,每一位法官都要在內心深處默默地、永遠地、堅定地記住:自己便是公平與正義的象征,要以自己的一言一行、點滴積累維護公正。
廉潔是法官職業道德的基礎。法官的公正、權威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法官的廉潔無私,法官應當以清廉、簡樸為美德,選擇了法官這一職業絕非僅僅是養家糊口的謀生之計,更是出于對法律的真誠信仰和不懈追求。法官要比其他人首先成為真正的人,決不能隨世沉淪,追求俗利。法官只有清廉如水,抵御任何形式的誘惑,才能做到公正判案,才能維護司法權威。其實,比起普通百姓,法官會更多地面對誘惑和考驗,在審判崗位上真正做到固守操守,承受考驗,比常人更難,只有心平如鏡,追求簡樸的生活,不慕虛華,才能抵御金錢、女色、權力的誘惑。
法官職業道德還要求法官忠厚、謹慎、謙和、耐心。法官還要耐得住寂寞,慎交朋友,在社會交往中保持一定程度的“孤獨性”,低調處世,避免當事人和社會公眾對法官的司法活動產生合理懷疑。法官應該具備履行法官職責所要求的個人良知、理性及合乎道德的情感。個人良知要求法官必須時刻懷有公平的理念,居中裁判,不將自己的“好惡”和情感偏向帶入審判之中。
司法為民是法官職業道德建設新的時代特征。法官要時刻牢記宗旨,強化民本意識和孺子牛精神。人民法官站起來就是一把傘,為人民群眾遮風擋雨;俯下去是一頭牛,為人民群眾辛勤耕耘。我們正處于一個加速變革和推進法治的時代,一個重視秩序和強調權利的時代,一個追求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的時代,所有這些,都迫切要求司法機關和法官以更新的司法理念行使司法公權。在法官的骨子里和言行中,要帶著真心、付出真情,始終把人民群眾強烈的公正呼聲作為司法工作的第一信號,把對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的維護作為司法活動的第一選擇,把人民群眾滿意的最大面和最高度作為司法效果的第一標準,依法獨立公正地行使好國家、法律和人民賦予的審判權,充分體現社會主義司法的人文關懷。這就是新的時代對人民法官職業道德的新要求。
德國著名法學家拉德布魯赫說過:“法律職業的要求之一是,必須每時每刻都對該職業的高貴及其深刻的問題有所認識。”“法不只是評價性的規范,它也將是有實效的力量,而從理念王國進入現實王國的門徑,則是諳熟世俗生活關系的法官。”對法官而言,要正確行使審判權,必須具有意志及道德勇氣,不以個人的喜怒、同情或憎惡來左右法律的實踐,更不能挾私欲于公權之中。“僅僅要求法官要用最好的智識和良知來裁判,是不夠的。應該規定法官僅需要那些最小的智識,而需要那些最大的良知”。由此可知,法官職業所承載的社會責任如此之重,非職業道德高尚者不可勝任。
道德是調整人們相互關系的行為規范和準則的總和。社會上雖然有各種各樣的職業,但由于職業所固有的社會性質和地位,決定了每一種職業在道德上都有自己的特殊要求,有自己獨特的道德標準,如行醫要有醫德,經商要有商德,從藝要有藝德等。作為執行國家法律和履行法律監督職責的人民檢察官同樣有自己的職業道德。所謂檢察官職業道德,是指檢察人員在從事檢察職業活動,處理法律、人際社會關系,履行法律監督職能中應遵守的規則和行為準則,是檢察人員應當具備的最基本的道德素養。
一、檢察官職業道德修養的意義
檢察官所從事的是執行國家法律這一特殊職業。法律作為人類文明的結晶,人類理性的升華,其制定的初衷就是為了追求公平與正義,而公平正義能否得到實現,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法的使用,確切地說取決于司法官對法本身掌握運用的程度和司法官的良心,因為法律最終要靠人來執行。萬物人為本,執法者職業道德水準的高低,直接影響執法活動的公正與否,正如當代美國大法官奧康納在北京大學講學時所說的那樣“公正的法律并不保證法律的公正”。在我國,人民檢察院做為國家法律監督機關,代表國家行使法律監督職權。人民檢察官不僅行使著法律執行權,也行使著憲法賦予的法律監督權,古人云“正人先正己”,“己不正焉能正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就要求檢察官不能等同于一般的司法官,檢察官做為國家權利運行的監督者,社會公平正義的維護者,其行為具有強烈的象征性和示范性意義。如果檢察官沒有良好的、高尚的職業道德,不能秉公執法,甚至知法犯法,貪贓枉法,不僅會損害檢察機關的社會形象,而且直接損害法律的尊嚴,影響黨和國家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形象和聲譽,影響社會穩定、國家安寧。因此,檢察官應該是司法文明的倡導者、維護者,公平正義理念的踐行者、傳播者,是群眾的道德榜樣。樹立高尚的檢察官職業道德,并將高尚的道德品質和道德標準推廣到工作以外的社會公共生活和業余生活中,通過檢察官的職業行為和道德情操的輻射作用教育群眾、影響群眾,可以影響和帶動廣大人民群眾增強道德意識,促進公平正義理念在整個社會的確立和深化,促進整體道德水平和社會風氣的提高。
二、檢察官職業道德的內涵
做為當代的人民檢察官應當具備怎樣的職業道德呢?最高人民檢察院于20__年專門制定了《檢察官職業道德規范》,明/!/確了對檢察官職業道德的具體要求,概括為八個字:即忠誠、公正、清廉、嚴明。
(一)忠誠。忠誠是指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人民,忠于事實和法律,忠于人民的檢察事業,恪盡職守,樂于奉獻。
1、忠于黨。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是全國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實代表,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根本宗旨。人民檢察官要認真履行好自己的責任就要對黨忠誠,維護黨的聲譽,絕對服從黨的領導。
2、忠于國家。憲法和法律是在黨的領導下由國家制定和認可并由其強制力來保證其統一正確實施的,人民檢察官只有忠誠于國家,才能實現公平正義,加強法律監督的目標,才能充分行使憲法和法律賦予檢察機關的職能。
3、忠于人民。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是歷史的創造者和推動者。忠誠于黨,忠誠于人民從根本上說是一致的,不忠誠于人民說到底就是對黨的背叛,因為我們黨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得民心者得天下,人民檢察官必須始終把人民擁護不擁護,人民答應不答應,人民贊成不贊成做為自己工作的座右銘。
4、忠于事實和法律。事實和法律是客觀存在的,忠誠于事實和法律,就是要實事求是,依法辦案,強化證據意識,牢固樹立證據觀念,一切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
5、忠于人民的檢察事業。人民檢察官的人生目的和理想就是獻身檢察事業,檢察事業是一項艱巨而又光榮的事業,當好一名合格的檢察官是歷史的選擇,必須義無反顧。無論是查辦職務犯罪,開展法律監督,還是打擊刑事犯罪,維護社會穩定。不管遇到多大困難,遭受多大挫折,都應常懷對人民檢察事業忠誠之心,不猶豫、不動搖,堅定不移,追求到底。
(二)公正。公正是指崇尚法治,客觀求實,依法獨立行使檢察權,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自覺維護程序公正和實體公正。
公正作為立法的目的,執法的目標,歷來是古今中外有識之士所追求的最高價值取向。早在我國秦漢時期,人們就對其做出“正義、正當、公道”的解釋。同時代的西方國家也有公正就是“公平、正義和正確”之說。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檢察機關更把統一執法思想,追求執法公正做為自己孜孜以求的目標,把它做為檢察工作“強化法律監督、維護公平正義”工作主題的核心內容。要達到和實現這一目標,人民檢察官必須樹立正確的執法觀,一身正氣,秉公執法,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從事關國家生死存亡和我們黨榮辱興衰的高度把握好公正執法的底線,堅決維護和捍衛法律的尊嚴。依法、正確地獨立行使檢察權,自覺接受黨的領導、人大的監督,牢固樹立法治觀念,頂住來自各方面的干擾,嚴肅認真地執行法律,不摻半點私情。
(三)清廉。清廉是指模范遵守法紀,保持清正廉潔,淡泊名利,不徇私情,自尊自重,接受監督。
清廉是為官者從業必備的道德操守,人民檢察官對此應有更嚴格的要求,要重擔面前不低頭,成績面前不昂頭,遇到困難不垂頭,重金面前不昏頭。要自覺遵紀守法,淡泊明志,克已奉公。正確運用自己手中的權力,拒腐防變。時刻做到淡泊名利,甘于清貧,耐住寂寞,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堤壩,堅決抵御形形色色的資產階級思想的侵蝕,正確把握是與非、美與丑、正義與邪惡的界限。處理好法律與權力,法律與金錢,法律與美色的關系,絕不能以情換法,以權濫法,以錢賣法。做到不貪于財,不徇于情,不茍于利,正確對待和運用自己手中的權力。牢記入黨誓言,堅定共產主義信仰,自覺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永葆共產黨人的高風亮節和政治本色不變。
(四)嚴明。嚴明是指嚴格執法,文明辦案,剛正不阿,敢于監督,勇于糾錯,捍衛憲法和法律尊嚴。
執法嚴明,是人民檢察官職業觀念、職業紀律、職業作風和執業技能的綜合體現。人民檢察官在工作中依法辦案要嚴格,思考問題要嚴密,調查研究要嚴謹,處理事情要嚴正,對犯罪分子要嚴懲。
憲法和法律賦予檢察機關的職能是法律監督,檢察機關同其它機關的不同之處在于在執法中要起表率和帶頭作用,為保證法律的統一正確實施,檢察機關執法必須嚴格,這是檢察機關的職責所在。按照群眾利益無小事的要求,在執法中既要考慮到公正執法,又要考慮到執法為民。思考問題要嚴密細致,調查研究要嚴謹
周到。注重調查,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要深入實際調查,切忌蜻蜓點水,淺嘗輒止。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在辦案中不要被權勢折服,在各種誘惑和阻力面前執法如山,剛正不阿。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嚴格執法,嚴懲各類犯罪分子,為構建和諧社會創造良好的法治環境。三、檢察官職業道德修養的途徑
良好的職業道德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能畢其功于一役,重在循序漸進,日積月累,對于任何一位檢察官來說,其高尚的職業道德修養是他對崇高的司法道德不懈追求的結果,是經過長期的教育及自覺的修養才能形成的。因此,人民檢察官在履行職務過程中要自覺地不斷加強職業道德的修養,努力在職業思想、職業信念、職業情感和職業行為等各方面遵循一定的行為規范,最后達到潛移默化,水滴石穿,逐步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努力達到“德化于自身、德化于本職、德化于社會”的要求。要努力從以下幾方面加強檢察官職業道德的修養:
(一)強化檢察官職業道德教育
道德是人的一種意識反映,在加強檢察職業道德建設中應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教育為先”的原則,將教育做為職業道德建設的基礎,一是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美德,不斷陶冶道德情操。我們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文明史和許多傳統美德,如“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這些珍貴的道德遺產,對我們今天開展的檢察職業道德教育,值得很好地繼承和發揚光大。二是充分利用榜樣的力量,進行潛移默化的職業道德教育,發揮引導、激勵、啟發和鼓舞的作用,使其明確應該努力的方向和目標,牢固樹立檢察職業道德意識,自覺用檢察職業道德規范自己的執法行為,將檢察職業道德做為立身之基和處世之本。三是將檢察職業道德教育與檢察職業紀律教育、檢察機關經常性的政治思想工作緊密結合起來,采用“警示教育”的方法,對不遵守檢察職業道德的反面典型案例進行分析,達到前車之轍、后車之鑒的警戒作用。
(二)提高人民檢察官的綜合素質
檢察官的檢察職業道德水平的提高,最關鍵的要解決思想問題和認識問題。要解決思想認識問題,只能靠科學理論來啟發人、說服人,最終才能轉化為廣大檢察人員的自覺行動。在檢察官職業道德建設中,檢察官要提高自身的政治素養,提高自身職業道德水平,同時要不斷提高專業知識水平。一個專業素養不高的檢察官僅有崇高的職業理想和公正執法的良好愿望,對法律不熟悉,對業務不精通,就可能徇私枉法,結果褻瀆了法律,踐踏了民主,導致檢察職業道德的淪喪。所以提高檢察干警的綜合素質,必須從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兩個方面雙管齊下,齊抓共管,解決檢察干警的思想問題和認識問題,促進檢察人員的檢察職業道德水平的提高。同時改革干部人事管理制度,通過競爭上崗、優勝劣汰等措施,既要發現一批精英型檢察人才,又要淘汰一批難以適應檢察工作的人員,把好入口,疏通出口,使檢察職業道德修養隨著檢察事業的進步從總體上提升一個新的檔次。
(三)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活動,切實解決檢察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檢察事業的發展,可以肯定地說,檢察隊伍總體上是好的,是完全可以信賴的,但也不容諱言,在我們的隊伍中也確有少數人經不起權力、金錢、美色的誘惑,利用檢察職權辦關系案、人情案、金錢案,造成執法不公、為檢不廉。嚴重敗壞檢察機關的形象和聲譽,損害社會主義法制的公正和尊嚴,為此,在檢察隊伍中要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活動,把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法制理念教育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緊密結合起來,引導檢察人員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弘揚“忠誠、公正、清廉、嚴明”的檢察職業道德。通過開展社會主義法制理念教育,進一步提高檢察人員的思想覺悟,樹立先進正確的執法指導思想和法治理念,解決好為誰執法、為誰服務等重大問題,要敢于找問題,堅持有什么問題就解決什么問題。制定整改措施,認真加以規范,加以解決。嚴肅查處個別因為違反職業道德走上犯罪道路上的人員,警示大家遵守、踐行好檢察職業道德。
(四)強化檢察官法律信仰,樹立現代司法理念
在我國,檢察官不僅行使著法律執行權,也行使著憲法和法律賦予的監督權。如果說司法腐敗是最大的腐敗,吏治腐敗是最根本的腐敗的話,那么檢察官正好處于抵制這兩類腐敗的橋頭堡位置。檢察官辦理案件,查辦職務犯罪,面臨著各種誘惑,也面臨著各種壓力與挑戰。而對法的絕對信仰是在復雜形勢下考驗檢察官維系職業道德的重要砝碼。人民檢察官只有樹立對法律的絕對信仰,堅信法律的偉大力量,信仰法律規則,才能秉公執法。因此,必須引導檢察官樹立“唯法至上”的理念和追求公平正義的強烈意識,形成正確的道德價值取向,把法律信仰作為檢察官最基本的價值觀念,真正在靈魂深處忠實于法律。與此同時,還要引導檢察官樹立現代司法理念,以現代司法所要求的客觀、公正、獨立、民主、效率、公開等意識形態和精神指導來支配檢察官司法過程中的思維和行動。
(五)完善檢察權運行的監督機制,強化職業道德修養的外部約束
目前,我國檢察官職業道德修養體系尚未完備,僅靠檢察官自覺提升其職業道德不能達到理想的境地。因此,有效的外部制約仍將是養成和提高檢察官職業道德修養不可缺少的依托和前提。檢察官職業道德修養中他律機能的發揮將在很長時期內發揮重要作用。他律,最主要的就是以監督來完善檢察官的職業道德,這種監督包括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而最有效、最經常、最基本的監督,是檢察機關的內部監督,建立一種適當、有效的規則,使檢察官在履行職務時遵循這種規則。這種監督不僅是對檢察官行為的規范、對檢察權的制衡,也是對檢察官的愛護和保護。同時還要建立起有效的外部監督機制,通過檢務公開,聘請行風監督員、人民監督員、特約檢察員等靈活多樣的形式和設立舉報箱、舉報電話等多種辦法,依法公開檢察業務辦案工作。自覺接受人大、政協和社會各方面的監督,加強與人大代表的聯系,主動征求和傾聽意見,發現問題,及時查處和糾正,讓檢察官的職業道德直接由人民群眾來評定。
(六)奉行高薪養廉政策,確保檢察官應享有的待遇
現在,雖然檢察官的社會地位很高,但其經濟收入與社會其他行業高收入的相比存在著較大差距,特別是基層檢察院,有時基本工資都難以保證,一部分檢察官因收入微薄而忙于搞第二職業。盡管近幾年國家不斷提高公務員的工資,但由于工資要由當地政府來解決,一些經濟困難的地方,檢察官所增長的工資也就變成了“在歷史的檔案里”。記得革命烈士寫過一篇文章叫《清貧》,文中所倡導的是共產黨人要過著清貧、潔白樸素的生活。誠然,這是共產黨人不應丟掉的一種美德,但現代社會倡導的清貧,并非單純意義上生活待遇的艱苦樸素、一貧如洗,更多應指工作作風上的清正廉潔。檢察官本是由社會精英組成的一支隊伍,從事檢察官這一職業的正當報酬應足以保證其衣食無憂并在社會上有一定的經濟地位。管子曰“倉廩實而知禮節”,因此加強檢察官職業道德的修養,還要動用經濟手段,即大幅度提高檢察官的工資福利待遇,以達到高薪養廉的功效。要使檢察官的工資高于其他國家公務員的工資,并建立獨立的財政保障體系,免除執法的后顧之憂。這種高薪養廉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對加強檢察官職業道德的修養,將起到重要的作用,也可以說是一種經濟型策略與途徑。
我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是指我國注冊會計師職業品德、職業紀律、專業勝任能力及職業責任等的總稱。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基本原則包括誠信、獨立、客觀和公正、專業勝任能力和應有的關注,保密,良好職業行為。
一、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問題的成因
目前我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主要存在的問題有: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不強;注冊會計師難以維護客觀、公正的原則處理執業過程的問題;注冊會計師專業勝任能力參差不齊,專業判斷的質量不高;會計師事務所的股東和注冊會計師自身品德不高,受社會不良風氣影響較大等。具體來講有以下幾個方面:
1、注冊會計師獨立性缺乏
眾所周知,注冊會計師職業賴以存在并且得到不斷發展的信條和靈魂就是獨立性,獨立性是注冊會計師行業的最主要特征,也是保持其職業操守的根本所在。然而,在我國,由于收到外部環境因素的制約,注冊會計師普遍缺乏獨立性。據統計,“脫鉤改制”后我國有5000多家會計師事務所,6萬多名注冊會計師。不少會計師事務所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壓力,不是以提高審計服務質量占領市場,而是采用低價競爭策略和支付回扣、傭金等方式,甚至以喪失獨立性為代價,對企業管理當局言聽計從,以求獲取更多的市場份額。我國注冊會計師職業群體在社會地位、職業操守等方面的局限性,影響了注冊會計師實質上的獨立性,這是導致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缺失的根本原因所在。
2、注冊會計師素質參差不齊,職業道德總體水平不高
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起步晚,與注冊會計師制度成熟的西方發達國家相比,存在明顯差距。目前,我國執業的注冊會計師和行業從業人員隊伍中,從職業素質上看,注冊會計師年齡結構不如意,年齡偏大的缺乏必要的現代會計知識,年齡小的剛從大專院校畢業,缺少實踐經驗,因而缺乏“領軍人物”,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了注冊會計師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由此看來,不少注冊會計師不具備必要的敬業精神,漠視造假對職業信譽的影響,對一些必要的審計程序不按準則的要求執行,審計風險很大,更有一些注冊會計師目光短淺,不惜以損害事務所信譽乃至行業形象為代價,主動參與造假。
3、對注冊會計師監督力度不夠
我國對注冊會計師行業的管理沿襲了行政體制,屬于政府干預型管理體制,由于行業利益的軟約束和信息不對稱,對注冊會計師執業過程中的違法違規行為打擊力度還不夠,從而難以起到應有的震懾作用,容易引發更為嚴重的財務信息失真和審計造假問題。但是時至今日,真正針對注冊會計師審計應該承擔的民事責任訴訟案件仍然很少。在這種情況下,注冊會計師因審計造假而受到的查處責令賠償概率較低,即使被發現,受到處罰的力度也較低,因此,造假的成本仍然遠遠低于造假的收益。可見,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是我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加強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建設的對策和措施
由上述的職業道德問題看來,加強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是一件必不可少的工作。注冊會計師的修養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長期漸進的培育過程,需要注冊會計師自我完善,行業協會的積極培養,以及社會輿論的正面引導和職業環境的逐步改善。
1、相關法律的完善
完善相關法規建設,使“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原則得以貫徹落實。首先,完善相關配套法規,建立起我國注冊會計師審計的法律體系,進一步修訂《注冊會計師法》等法規實施細則,保證注會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能依法獨立、客觀、公正地開展業務。其次要銜接好各法律之間的關系,明確注冊會計師和事務所的法律責任,使法律能真正起到保護守法者的合法權益。
2、執業環境的完善
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水平的高低,不僅取決于個人修養,社會環境對注冊會計師的職業道德也起著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執業環境是保障注冊會計師客觀、公正執業的必要外部條件,而要想形成一個相對完善的注冊會計師執業環境,當務之急就是改革會計師事務所的管理體制。規范會計市場,加強行業自律建設,設定最低收費標準,用市場機制引導按質論價,限制低價無序競爭。加強社會宣傳和輿論監督的力度,對于弄虛作假的企業和個人公開曝光,使違法事件無處可逃。整合各事務所資源,走規模經營,發展集團會計師事務所。
3、提高注冊會計師的素質,加強繼續教育和培訓形式
進一步完善行業準入與禁入制度,嚴把行業入門關,不僅從學歷上,還要從思想道德方面進行考察,從根源上減少各方面素質不過硬的人。而對職業道德的培訓教育應該是全方位、全過程的,在我國的高等學校教育或有關后續教育中設置職業道德教育課程,在注冊會計師考試中加強職業道德方面的內容,使注冊會計師具備專業知識和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的職業敏感性。
綜上所述,人們對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問題的認識,要理性全面地從客觀和主觀兩方面分析調和的方式,既要從我國法律法規不健全的因素出發,又要結合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自身的因素。要解決目前的問題,應該采取多管齊下的策略,以促進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走向健康發展的道路。
三、結語
通過以上分析不難看出,我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的現狀總體形勢雖是較為樂觀的,但客觀存在違反職業道德的現象仍然不容忽視。長遠而看,目前的形勢還遠遠不能適應發展市場經濟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我們必須認清形勢,采取各種措施讓注冊會計師從我做起從自身做起,做遵守職業道德的模范,才能從根本上加強職業道德,克服目前存在的不良現象,從而提高注冊會計師隊伍整體的職業道德水平,為我國的經濟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
職業道德建設不僅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一個國家、民族經濟發展和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之一。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職業道德建設面臨新的情況和挑戰,怎樣加強職業道德建設,一方面要根據市場經濟的特點,建立起適合各行各業特點的守法紀、講信譽、講公道的新的道德規范,另一方面,是要通過切實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讓人們在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的關系中擺正位置,掌握正確的善惡標準,使之成為調整個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關系的行為準則。因此在職業道德建設中,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思想道德教育。
一、思想政治教育要突出用科學的理論培養人
用社會主義道德思想教育人。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是被實踐檢驗和證明了的科學理論。唯物主義認為,人類社會的一切文明活動都是在一定思想支配下進行的,思想道德建設既是教育科學文化建設的重要條件,也是整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條件,思想道德離不開正確的指導思想,因此,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職業道德建設中的思想道德建設同樣離不開科學理論的指導。
用馬列主義、思想和鄧小平理論來指導職業道德建設的實踐,必須結合兩個教育:
第一、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為思想政治工作核心內容。理想信念,是人們為之而向往,追求的奮斗目標和信仰。它是決定一個人的整個精神世界是高尚的還是卑微的、美好的還是丑惡的一條根本的標準。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是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不斷取得勝利的強大精神動力。要緊密結合改革開放的新實際,加強對馬克思主義的研究和宣傳,不斷增強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說服力和戰斗力。要緊密結合干部群眾在思想認識和工作。生活中產生的新問題,加強理想信念教育,不斷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真正做到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
第二、要加強社會主義道德教育。道德準則應該是對社會、對國家、對人民負責,是融國家、集體、個人利益為一體的道德原則。它的基本特征是集體主義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崇高精神。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條件下,更要在全體人民中提倡為人民服務和集體主義的精神,提倡尊重人、關心人、熱愛集體、熱心公益、扶貧幫困,為人民為社會多做好事。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的關系,反對小團體主義、本位主義,反對損公肥私,損人利己。嚴格防止把經濟活動中的商品交換原則引入黨的政治生活和國家機關的政務活動。同時還必須從思想道德上、法制建設上、宏觀經濟調控上有機地統一起來,充分發揮法律的弘揚民族優良傳統美德的約束力和規范作用。只有這樣才能樹立起具有時代特征,代表著人民利益與社會經濟關系相適應的社會主義道德觀念。
二、思想政治教育要借助道德評價的力量,嚴厲譴責和批判違反社會主義道德原則的不良行為
事實證明,社會風氣的好壞,除了政治、經濟上的原因外,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們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和對不良行為的批判打擊力度。道德進步,行動有力,社會就安全。道德淪喪,放任自由,社會就沉渣泛起,盜賊橫行,百姓就難以安定。所以,在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和教育的過程中必須嚴厲譴責和批判一切不道德的行為。重視反面教育,懲惡揚善。
人們對見利忘義、損公肥私、權錢交易和行業不正之風雖然十分痛恨,也開展了斗爭,但為什么屢禁不止,蔓延各個領域呢?除深層次的原因外,關鍵是批判打擊和道德譴責不力。如果讓這些行為除了在法律上受到嚴厲制裁外,在道德上也受到社會輿論最嚴厲譴責,形成人人喊打的態勢,類似的事情肯定會大大減少。假如聽之任之,甚至提供或創造寬松的環境,它怎么不愈演愈烈,到處蔓延呢?
因此,我們在思想道德領域要大力批判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思想,讓那些違背社會主義道德的不法分子遭到社會的痛恨和鄙視。同時要大力宣傳好典型,樹立良好的公眾道德形象,使人們學有榜樣,讓新型的社會主義道德觀深入人心。
現在各行各業正在開展職業道德教育致力道德建設,并根據自己不同特點制定行為規范,實施細則。這固然重要,但根本還是在于抓好社會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道德水平,端正社會風氣。
三、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抓好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思想道德教育
從職業道德存在的問題來看,除了變革過程中深層次原因外,主要是道德思想滑坡所致,從產生問題的根源來看,除了經濟上的原因外,也是由于沒能堅持正確的思想指導和缺乏新的正確的職業道德原則所造成的。
因此,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職業道德領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注重抓好以下幾方面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第一、要正確理解市場經濟是競爭經濟的內涵,明確公平、公正競爭原則與行業、部門的壟斷行為和不必要的行政干預是不相容的。尤其是與權力進入市場腐敗現象的形象是格格不入的。
第二、要樹立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的新觀念,懂得運用法規,契約,用社會主義的思想道德來規范市場、規范自己的行為。一切坑蒙拐騙都是違法的。只顧眼前利益,只顧個人利益都是不道德的,終究要失敗的。
第三、要抓好領導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領導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素質的高低不僅關系到執行政策和工作的好壞,也關系到黨的風氣和黨的形象。只有領導自身做好了,黨風才會好,政風才會好,社會風氣才會好。我們的各級部門要把加強領導干部的職業道德教育作為一件大事來抓,象抓經濟一樣,真抓實干。我們的組織部門要堅持正確的用人標準,重視干部的人才的思想道德教育,堅持“德是才之資”的德才標準,把道德素質差,作風惡劣、以權謀私、缺乏“官德”的投機分子清除出干部隊伍。
第四、我們的 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各部門都應根據自己的行為特點制定可行職業道德公約和守則,真正用社會主義的思想道德武裝頭腦,指導行動,規范行為。繼承和發揚在長期革命和建設中形成的優良傳統,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優勢。把思想道德教育落到實處。
同時要大力開展健康有益的、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文化活動,以豐富人們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人們的道德境界,陶冶人們的道德情操,將社會主義道德思想融會到自己的職業道德實踐中去,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習慣。建立起平等、團結、友愛、互助、和睦的社會主義新型道德關系,使我們的治黃事業持續、穩定、健康的發展。
(作者單位:長垣河務局)
正文:
《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指出:“職業道德是所有從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涵蓋了從業人員與服務對象、職業與職工、職業與職業之間的關系。隨著現代社會分工的發展和專業化程度的增強,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整個社會對從業人員的職業觀念、職業態度、職業技能、職業紀律和職業作風的要求越來越高。要大力倡導以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為主要內容的職業道德,鼓勵人們在工作中做一個好建設者”。良好的職業道德有助于形成規范的職業行為,能夠使職工維護職業榮譽,遵守勞動紀律,鉆研本職業務,提高從業能力,在工作崗位上盡職盡責,這是一個單位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的基礎和前提,是社會形成良好的工作秩序的基礎和前提。但是由于職業道德建設這種行為準則的建設不像經濟工作那樣直觀、具體,容易取得明顯的成效,在工作中,容易出現忽視職業道德建設,“一手比較硬,一手比較軟”的現象,出現了違背職業道德行為,再去解決和處理的治標不治本的現象,在現實工作和生活中,“一些領域道德失范,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滋長”,“假冒偽劣、欺詐活動成為社會公害”,以權謀私、吃拿卡要,見利主義、自私自利、冷硬橫推、門難進、臉難看,工作拖沓,不思進取等問題還大量存在,這些社會中存在的問題在水管單位中也還不同程度的存在,因此,加強水管單位職業道德建設是水管單位的一項長期而緊迫的任務。
綱要指出:“公民道德建設要以社會公道、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為著力點,在公民道德建設中,應當把這些主要內容具體化、規范化,使之成為全體公民普遍認同和自覺遵守的行為準則”。
水利部在貫徹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意見中指出:“獻身、負責、求實”是水利職工職業道德的集中體現。它從職業理想、職業素質、職業作風等3個方面反映出職業道德的特定本質和規律,同時又相互配合,形成一個嚴謹的職業道德規范模式。各單位要以公民基本道德規范為依據,抓緊完善本單位各方面的具體規范。
水管單位的職業道德建設,就是要以職業道德的26字普遍規范和“獻身、負責、求實”的水利行業精神為依據,結合水管單位自身實際,加強職業道德建設,把職業道德的內容具體化、規范化,把職業道德建設落到實處,抓出成效。
一、加強水管單位的職業道德建設,首先要加強宣傳和教育,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和職業道德觀。
職業道德規范是在社會的基本道德規范的基礎之上產生的,一個人的職業道德產生于其基本的道德規范,因此,加強職業道德建設,首先要加強對職工開展“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范的宣傳和教育,在職工中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為核心的社會主義道德觀,這是職業道德教育的基礎,職業道德就是為人民服務的道德觀在職業活動中的具體表現和要求,因此,要在道德觀教育基礎上,開展“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為主要內容的職業道德教育,和“獻身、負責、求實”的水利行業精神的教育,并建立開展職業道德宣傳和教育的規章制度,樹立職工的正確的職業道德觀。
二、加強水管單位職業道德建設,要把職業道德的一般原則同水管單位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確立水管單位的職業道德規范,增強職業道德建設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職業道德是職業活動的行為準則,不同的職業,由于職業實踐活動、職業責任、職業利益、職業要求的不同,在長期職業活動基礎上形成的職業道德也是不同的,所以,不同的單位,職業道德也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個單位由于工作崗位的不同,職業道德的要求也會有所區別。因此,加強水管單位職業道德建設,要認真研究為人民服務的道德觀和公民道德、職業道德的一般原則與規范如何具體化為水管單位的職業道德規范,要按照《綱要》對職業道德的基本規范,結合水管單位的特點和工作性質,充分聽取服務對象的意見,針對存在的問題,有的放矢,擬定切合水管單位實際的職業道德規范,這樣的職業道德規范才能既得到社會的認為,又具有針對性,在實施過程中容易起到好的效果。
三、加強水管單位職業道德建設,要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為職業道德建設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職業道德建設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良好的職業道德習慣的養成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律、政策和規章制度,離不開嚴明的規章制度,因此,要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為職業道德建設提供制度保障,把提倡和反對,引導和約束,自律和他律結合起來,把思想引導和利益調節、精神鼓勵與物質獎勵統一起來,加強對職業行為的督促檢查、嚴格考核獎懲,確保職業道德規范在實踐中得到落實。這就要求我們在制定管理規章和制度中,既要結合水管單位的工作的特點和要求,又要符合職業道德規范的要求,要把職業道德的要求,進一步轉變為翔實可行的崗位職責和操作規程,把職業道德規范融入到管理規章制度中去,形成職業道德和業務工作相結合的管理規章制度,并嚴格考核和獎懲,使職業道德從“軟約束”向“硬約束”的轉化,加強其約束力、強制力。
四、加強水管單位職業道德建設,要發揮黨員和各級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
加強職業道德建設,黨員和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十分重要,要把先進性要求與廣泛性要求結合起來,對黨員和各級干部高標準、嚴要求,充分發揮他們的先鋒模范作用,要加強黨員的黨性修養,用共產主義道德嚴格要求黨員。發揮各級干部的職業道德習慣的價值導向作用,鄧小平同志說:“群眾在對干部總是要聽其言、觀其行的”。加強各級干部的職業道德建設,使各級干部身體力行,以身作則的遵守職業道德規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令而不行”,有了黨員和各級干部的表率作用,職業道德建設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加強水管單位職業道德建設,要深入開展群眾性職業道德實踐活動。
職業道德建設的過程,是教育和實踐相結合的過程,職業道德的目的在于規范人們的職業行為,以活動為載體,吸引職工普遍參與是加強職業道德建設的重要途徑。一是要以職業道德規范為內容開展職業道德的實踐活動,如長葫局開展的“愛崗敬業、服務灌區、奉獻社會”為主題的春灌勞動競賽等;二是要開展職業觀念、職業態度、職業技能、職業紀律和職業作風的教育和整頓活動;三是運用先進典型影響帶動群眾,運用先進典型的職業道德事跡、精神教育和引導群眾;四是要以職業道德中存在的問題作為職業道德實踐的突破點,增強職業道德建設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解決職業道德中存在的問題,既治本,又治標,解決群眾關心的 職業道德中存在的問題和現象,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勿心善小而不為,勿為惡小而為之”,使職業道德建設落到實處,取得成績。
六、加強水管單位職業道德建設,要把職業道德建設放在精神文明建設中的突出位置來抓。要把職業道德建設融入到思想政治工作中去。
思想道德建設是精神文明建設的核心和中心環節,職業道德建設是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因此,在精神文明建設中,要把職業道德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過職業道德建設,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的順利開展,職業道德建設不但要納入行政目標考核和對職工個人考核,還要納入精神文明建設考核的內容。
良好的職業道德的養成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職業道德的教育離不開思想政(文秘站:)治工作,要把職業道德的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工作中去,充分利用思想政治工作的“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身作則”等工作方針、方法和原則,以真誠感染人,講道理說服人、以行為作示范,使職業道德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促使良好職業道德習慣的養成。
總而言之,加強職業道德建設是水管單位思想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它水管單位對于良好的職業道德習慣和工作秩序的養成,對兩個文明建設的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新形勢下,加強職業道德建設是一項長期而緊迫的工作,一定要把它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來抓;一定要加強職業道德的教育,使職業道德規范人人皆知,深入人心;一定要結合實際,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一定要把教育和管理相結合,建立健全規章制度,為職業道德建設提供制度保障;只要有扎扎實實的以上工作和黨員、干部的表率作用,水管單位就一定會形成嶄新的、優良的職業道德風貌。
在國內舉行的第一次關于司法職業道德的國際研討會上,法官懲戒程序問題成為主題。有些中國法官頗有微辭:中國當前的司法職業道德建設的核心是建立一套完善的行為約束規范,而法官懲戒程序只是關于如何查處違紀問題的規范,無論如何也不應當成為首先需要研究的內容。但是,在與會的加拿大專家眼里,似乎法官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尚有彈性,而對法官懲戒程序以及法官的權利在懲戒程序中的保障卻被認為是影響司法獨立和司法權威的重要因素。“
當然,中國和加拿大在司法職業道德方面處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兩國所側重強調的方面有所不同。但是,即使是在正在努力建立自己的職業道德(實體)準則體系的中國,建立科學、有效的司法職業道德實施機制(又稱法官懲戒機制)至少也是一個與建立實體準則體系同等重要的問題。有鑒于此,本文將對職業道德實施機制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科學的實施機制進行初步探討。
一、實施機制的含義及其重要性
(一)含義
司法職業道德實施機制,是指法官的職業道德規范得以貫徹、實施的機構、程序和其他工作制度的總稱。實際上,作為一般規律,任何實體性規范發揮其作用的先決條件就是建立一套合理、完善的實施機制。例如,民事訴訟法是實施民法的主要機制;刑事訴訟法是實施刑法的主要機制;行政程序法(包括一般行政程序規范、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是實施行政實體法的主要機制。對于司法職業道德來說,建立一套督促法官遵守職業道德的機制,設立處理法官違反職業道德的機構,設置相應的人員,建立相應的程序,都是職業道德實施機制的重要部分。例如,職業道德基本準則要求法官嚴守司法廉潔,這還需要有一些機構、人員和制度確保這一準則的落實,包括宣傳、教育、監督等。如果出現法官違反廉潔規范的情況,還需要相應的機構、人員按照一定的程序、制度加以處理。這些都是我們所說的實施機制的構成部分。
(二)基本特征
司法職業道德實施機制與司法職業道德規范的關系,與民事訴訟制度與民法或刑事訴訟制度與刑法的關系確有一些相似之處,但職業道德的實施機制又有自己的特點。
第一,自治性。職業道德規范是自律性規范,從而保障職業道德規范實施的各項制度也具有完全的自治性。例如,法官懲戒機構一般由法官職業團體(如法官協會)或者法院建立,懲戒機構的組成人員一般由法官組成(也有吸收公眾參加的情況),懲戒程序也多由最高司法機關自行制定。當然,根據一國的立法傳統,也可以把這種機制以法律形式確定下來,成為帶有國家強制力的法律規范,但其本質特征仍然無不表現出其自治性。
第二,準司法性。對于違反職業道德的行為的處理,是在一種行政式的準司法模式或機制之下進行的。它與司法(訴訟)程序的不同之處在于,提起指控或投訴的人并不像在民事或刑事訴訟中那樣作為一方當事人或檢控方在程序中出現,也不必作為被投訴法官的對立的一方監督程序的進行,還不必承擔類似于檢察機關承擔的“舉證責任”。但是投訴人有權利知曉處理結果。懲戒機構依職權對被訴法官的行為進行調查,而不是像在訴訟中那樣依當事人的訴訟請求而進行庭審。它與司法(訴訟)程序的相同之處在于,被訴的法官享有與訴訟中的被告方類似的權利,如為自己辯護的權利。懲戒機構的處理決定,必須是在聽取了被投訴的法官的意見之后作出。
(三)重要性
雖然我國當前對于法官職業道德制度建設重點還放在職業道德規范的內容與體系方面,但隨著司法改革的深入和社會對法院地位認識的提高,職業道德實施機制日益顯現出其重要。
第一,關系到對實體規范的實現。實際上,沒有實施機制的實體規范是沒有生命的。沒有科學、完善的職業道德實施機制,職業道德規范便無法正常發揮作用。一個國家可以寫出完美的職業道德規范,但如果它的實施機制殘缺不全,缺乏合理性和有效性,這種職業道德規范也難以實施。
第二,關系到能否準確有效地打擊違反職業道德的行為。機制的建立在于保障職業道德標準的實現,其外在表現之一就是使違反職業道德的行為得到應有的懲戒。實現這一目標的根本保障也在于有一套有效的程序制度。
第三,關系到能否保持司法獨立性。法官是司法獨立原則的直接實踐者,而法官懲戒程序所指向的對象就是法官。因此,這一機制是否合理,直接影響到法官或法院獨立性的實現。這一點是各國研究司法職業道德實施機制的所關注的核心問題。在奉司法獨立為法治之本的國家,任何行為和制度都必須先經得起司法獨立這一關的檢驗。
第四,關系到法官的權利的保護。如果懲戒程序的設計不注重對法官權利特別是程序權利的保護,法官將失去正常履行司法職責的保障。
二、國外機制簡介及背景
在研究中國的司法職業道德實施機制之前,我們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國外的情況。應當說,不論是大陸法系 國家還是普通法系國家,都十分重視職業道德實施機制。在德國,聯邦法院專門設立“聯邦懲戒法庭”(又譯職業法院),審理涉及法官和其他高級公務員違反紀律的案件。德國還制定了《聯邦紀律法》,規定對公務員(包括法官)采取紀律措施的程序。在加拿大,議會制定《法官法》時一并建立了“加拿大司法委員會”,處理法官違反職業道德的投訴和政府提請懲戒法官的建議,并為其規定了詳細的工作程序。在美國,司法職業道德規范一般由各州的司法職業道德委員會實施。為統一司法懲戒程序,美國律師協會和州司法學會制定了《司法懲戒示范規則》,對司法行為委員會的組成、職權、人員配備,法官懲戒的理由、懲戒種類、證明問題、調查程序、審理程序、決定程序等作出具體規定。聯邦和各州的司法職業道德機構可以選擇采納這一示范規則。
對于各國司法職業道德實施機制的具體內容,這里不再詳述,以下簡要介紹這些國家制度存在的一些共同特點:
第一,利益均衡的制度基礎。這些國家在建立司法懲戒制度時,十分注意各種利益之間的關系的平衡,從而避免因為保護一種利益而傷及另一種利益。例如,美國在制定《司法懲戒示范規則》時,十分謹慎地考慮了幾種相關的利益:一是在處理對法官不端行為的投訴過程中,應確保法官獲得公平對待的權利;二是司法委員會認為沒有正當理由相信法官實施了不端行為時,法官應當獲得“投訴保密”的權利;三是應當注意到公眾對于嚴肅認真處理對法官的投訴和以高尚行為標準要求(約束)法官是十分關注的;四是法官和公眾都希望能及時、準確地處理對法官的投訴。
第二,自治性。這一特點在普通法國家表現尤其突出。有的國家從全國司法系統中選任或指定一些資深法官組成司法委員會或司法行為委員會,專門處理法官違紀案件;有的司法委員會由法官、律師、普通民眾共同組成,以保證組織的代表廣泛性;有的國家則由最高法院行使這一職能。強調司法懲戒的自治性的基礎是把職業道德規范作為法官職業(行業)的主要管理方式,同時把民眾判斷標準納入法官行為約束之中。
第三,程序性/司法性。各國的司法職業道德實施機制正在逐步擺脫其傳統的行政性,而試圖建立一種合理、正當的懲戒程序。國外的這些懲戒機制都非常強調程序性或司法性。例如,為保障懲戒案件審理的中立性,調查人員不能參與審理,而只能作為輔助工作人員或者證人;審理時允許提供證據并根據一定的規則判斷證據的效力;對于投訴人應當以合適的方式告知其程序進展情況等。其中,法官的程序權利的保護在各國都十分充分,而且這些程序與法院進行的司法訴訟程序十分相似。
第四,保護性。可以說,在一些法治發達的國家,法官的公信力是非常高的,而處理對法官的投訴時,除了實現整束法紀之目的外,更側重保護法官的程序權利,維護司法的獨立性不受不當懲戒機制的影響,避免法官履行司法職責的積極性受到不應有的損害。
三、我國現行法官職業道德實施機制及評價
我國對法官行為的約束包括刑法、程序法、行政紀律規范和職業道德等方面的約束,相應的機制也分為幾種。這里重點介紹一下法官職業道德實施機制的情況。
(一)現行機制
應當說,我國現行法官行為約束機制中并沒有明確使用—“職業道德機制”一語,但實際上這一機制是存在的,而且多以紀律懲戒的形式出現。這與我國強調司法職業道德比較晚、職業道德在法官管理中尚未獲得其應有地位,以及我國在立法和司法紀律中已有很多約束法官行為的內容有很大關系。例如,《法官法》中就有專章規定法官的懲戒制度;最高人民法院也制定了一些關于法官懲戒的規章制度,如《人民法院監察工作暫行規定》、《人民法院監察部門查處違紀案件的暫行辦法》等。也就是說,一些職業道德規范早已納入了立法或紀律文件之中,職業道德實施機制也以紀律懲戒的方式得到確立(盡管該機制的內容遠不只這些),在我國稱為“(紀檢)監察制度”。為適應未來發展的需要,本文仍使用職業道德實施機制這一概念。
我國現行司法職業道德實施機制的主要內容包括兩部分,即法官個人自律機制和法官職業自律機制。所謂法官個人自律機制,是指法官通過認真學習、自我覺悟、自我約束、自我反省等方式,切實遵守司法職業道德標準,避免發生違反職業道德的行為。所謂職業自律機制,是指法官職業(行業)組織(包括各級法院)對于法官違反職業道德的行為進行申誡、制裁的機制,而這種制裁不是來自國家權力,而是法官職業自律管理的固有權力。本文研究的側重點在于后者。
(二)主要內容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有關規定,我國的“(紀檢)監察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幾項內容:
第一,機構。我國各級人民法院的監察機構是人民法院行使監察職能、管理監察工作的專門機構,負責對法院及其工作人員進行監察。其具體監察職能包括監督制約、懲處違紀人員、教育防范、支持法院工作人員依法辦事、保護法官工作積極性等。
第二,監察權限。人民法院的監察部門具有檢查權、調查權、建議權和一定的行政處分權。
第三,監察活動的原則。人民法院監察機構行使職權,堅持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原則、實事求是原則、適用法律和紀律上人人平等原則、依靠群眾原則、懲教結合原則。
第四,控告與受理階段。人民法院對于公民和機關、社會團體對法院工作人員提出的控告、投訴、檢舉,應當受理。受理之后,經初查成立的,進入立案程序;不符合立案條件的,作其他處理。
第五,案件調查與審理。調查是指監察部門查詢核對情況、收取證據、認定證據的活動。審理則是由案件調查組將案件提交案件審理委員會或案件審理小組進行審理的活動,包括審核事實和證據、審議案件處理意見、提交審批等。
第六,申訴復查復議。法官受到處理后,有權利提出申訴,要求監察部門復查、復議。監察部門應當依照法定程序進行上述活動。
(三)評價
我國現行職業道德實施機制機制在維護法院隊伍純潔、嚴肅查處違紀法官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其中最主要的是現行(紀檢)監察機制自身的傳統局限性在某些方面已經不適應對法官職業約束和管理的特殊需要。
法官職業的形成與成熟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必然要求與結果。法官職業自身的特點以及司法權力的特點,都要求建立與之相適應的司法職業道德實施機制。隨著《法官法》的制定與修改,法官職業與其他職業特別是普通公務員的區別愈加明顯。法官職業的特點主要表現在法官的獨立性、中立性、職業化(專業性)、保障性等方面。法官懲戒機制一方面應當實現純潔法官職業隊伍、懲治違紀行為的目的,同時要體現和維護法官職業的這些根本特點,確保司法權力的獨立、公正行使。而我國現行機制雖然在懲罰與教育、約束與支持、打擊與保護的關系方面有所強調,但強調程度仍然不夠,實踐中也存在一些懲處不力或保護不足的情況。同時,現行機制在程序性、行政性、非司法性等方面也存在的一些問題,已經不能完全適應司法權力和 法官職業本質的要求。
四、建立新型職業道德實施機制之設想
(一)總的考慮
在建立我國新型職業道德實施機制時,應當考慮以下因素:
第一,以保障法官獨立、公正行使裁判權為根本。如前所述,公正與獨立是法官職業的本質特征,是一切與法官有關的制度都應追求和維護的目標。職業道德實施機制的建立也應當如此。
第二,以科學的程序保證及時、有效查處法官的不端行為。機制的直接目的還在于查處違反職業道德的行為,維護司法隊伍的純潔,但這一切必須借助科學、合理的實施程序。
第三,以現行機制為基礎。我國現行的實施機制在長期的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應當繼續發揚,但其中關于機構設置、人員組成、審理方式、決定程序等方面需要有較大的改革。
第四,從中國實際出發,借鑒國外先進經驗。一些國家在職業道德實施機制方面積累了一些經驗和教訓,都值得我國批判地借鑒,但整個制度的建立還必須從我國的實際情況出發,包括法官職業道德現狀、社會對法官職業的期望等。
(二)實施機構
專門機構是整個司法職業道德實施機制的基礎。新型機制要求該機構是一個能真正勝任司法懲戒職責、督促司法職業道德實施、促進建立更高職業道德標準的組織。具體問題可以作如下考慮:
第一,機構的性質應當是自治的或半官方的,即由法官職業自己建立這樣的機構。
第二,機構的組成人員應當是司法界最具聲望的法官。組成人員可以不是專職的,但應當保證一定時間處理法官懲戒案件。同時,也可以吸收部分法律界其他人士或公眾參加。
第三,組成人員只是決策人員,因此需要設置各種輔助人員進行調查、提供法律意見、辦理行政事務。
第四,機構設置可以打破行政區劃,而在一個地區設立一個懲戒機構。這樣一方面可以統一對職業道德標準的理解,同時可以集中力量處理案件,提高工作質量。
(三)程序
關于程序的改革,可以參考我國刑事訴訟程序的一般要求。由于法官懲戒程序的特點之一是其準司法性,而且這一點在一些國家已經得到成功的實踐,所以在新的程序設計時應當充分體現這一基本特點。作為一種準司法程序,必須應當考慮其公平性、科學性以及舉證責任、證明標準、調查與決定的分立等各項具體制度。
(四)法官的權利保護
投訴人和被投訴人,特別是被投訴人的權利的特殊保護應當成為建立新型機制中的重點之一。當前仍然存在法官被無端投訴,受到較長時間內的調查,在此期間無法安心工作,影響獨立審判的情況。為強化保護,應當特別強調幾項要求:一是懲戒程序的保密性。如果調查人員從掌握的情況分析,認為不可能存在違反職業道德行為的,應當為該法官保密。但是,從維護司法公信力的角度考慮,如果投訴已經廣為人知,則應公開審理并將審理結果公開。二是法官的辯護權,即在作出決定前,審理小組應當充分聽取法官的辯護。法官應當有機會為自己辯護,也可以請律師為自己辯護。三是區分正當行使司法職能的行為和違反職業道德的行為,不應混淆界線。四是對法官采取懲戒措施時,可以聽取并尊重法官對處理結果的意見。這種“協商式”的懲戒方法對于法官正確認識并改正自己的錯誤十分有益。
教師是一個活動中的一個基本要素。認識教師在教育過程以及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地位作用;認識教師的勞動特點及其應具備的素質,特點和條件;認識他與學生之間的相互關系,對改進教育、教學工作,提高教育質量有重要的意義。
教師在教育中究竟處于什么樣的地位,起著什么樣的作用?我個人認為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起著主導作用。這是教育工作者應樹立的基本觀點。因為教師的特定活動對象是學生,他根據一定的社會委托,對學生身心施加某種影響,他跟學生的關系是據此而產生的。社會對受教育者的要求,主要通過教師來體現,教師是一定社會教育方針、政策去培養人,使學生的身心朝著社會的要求方向發展,在教育過程中起著主導作用;其次,教師術有專攻,受過專門的教育訓練,教師知之在先,知之較多,在知與不知的矛盾中教師處于矛盾的主導方面,教育計劃、大綱主要靠教師去組織實施。而學生則知之在后,知之較少,教師要針對學生實際,對前人的文化成果,加以消化,進行一番取舍、組織、加工、轉化為學生的知識、能力和觀點,教師不僅用豐富的知識觀點哺育學生,還要教給學生獲得知識能力的正確方法,他是教育活動的組織者和引路者。美國的心理學家科克實驗證明:“學生的成優劣與指導多寡成正比,指導越具體、細致,成績越優,缺乏指導,成績最差,各組的成績均因指導的增加而上升。”
第二,教師又是年青一代心靈的啟蒙者和塑造者。加里寧曾說過:“教育是什么意義?這就是影響學生們的心理和道德面貌,要在整整十年的學生期間內,從一定方向上影響學生地就是說,要把學生造就成人。”
兒童步入學校后,他的知識,智力的開拓和發展,道德觀、人生觀,個性的形成都與教師的啟蒙和塑造密切相關,不僅如此,教師對兒童的健康成長也有重要作用,教師是塑造學生心靈的工程師,是使學生健康成長發展的保健師,是社會精神文明建設者,這種建設者將直接影響到社會物質文明的建設,正因如此,黨和國家對教師寄予莫大的希望。
此外,“凡是學生都感到自己是學生,都有一種‘向師性’,都會產生‘學生感’,他要學習,要聽教師的指揮。”這種屬性,在學生的學習、生活起著主導作用,這有客觀上也要求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起主導作用。 但是教育起主導作用并不屬于教師說的算,教師可以包辦、代替,教師可以把學生當成“白紙”、“瓶子”、“罐子”,將前人積累的文化科學成果移植到他腦中去,因為教師的教育對象是具有主動性、積極性的學生,肯定教師的主導作用并不意味著否定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相反,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精心培育的結果,所以,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是衡量教師主導作用的觀點的重要標志。
可見,無論從教與學的全過程看,或者是從認識的角度上看,教師在教育過程中都起主導作用。這就是我們應樹立正確的教師觀,顯然那種認為教師應該放棄主導作用的觀點是錯誤的。
然而,教師主導作用的實現,是有條件的,其主導作用能否發揮或發揮多大,與教師自身的業務水平、思想水平、工作水平和客觀的工作條件密切相關。
教師在社會發展中的地位的作用,是和教育這一活動在人類社會發展中所起的作用密切相關的。人類要把歷代長期積累的社會精神財富,包括文化科學知識、文學、藝術、社會思想、哲學思想等一代地傳下去,不能沒有教育,沒有教師,否則人類文化遺傳的傳遞就在中斷,人類社會也就無法延續和發展。
教師是人類文化科學知識和社會道德準則,行為規范的傳播者,他在人類社會有繼承和發展中啟著承先啟后的橋梁作用。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曾說:“教師是過去歷史上所有高尚而偉大人物跟新一代的中介……他感到是過去和未來之間的一個活的環節”。人類由于有了這個環節,才有光輝的未來。
但是,由于一定社會的教育總是受一定社會的政治、經濟制度所制約,因此,在階級對立的社會里,教師對社會所起的作用,同樣體現了一定階級的要求。教師在客觀上總是自覺不自覺地為當時的統治階級的需要培養他們所需要的繼承人。盡管這樣,我們也不能因此從總體上否定教師在傳播和發展人類文化中所起的作用。
在人國社會主義條件下,由于教育的性質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教師的作用也發生了性質上的變化。教育在實現社會主義四個現代化建設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為社會主義現代化需要大批的人才,而“一個學校能不能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合格的人才,培養德智體全在發展、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關鍵在教師”,所以教師的工作將直接影響著社會四個現代化的成敗,影響著民族的素質和祖國的未來。
教師對于社會發展所起的作用是永恒的,這是由教育的永恒所決定的。 列寧把教育現象稱之為永恒的范疇,因為只要人類社會的存在,就需要教育,教師的職業出就不可缺少,即使階級消滅,教師職業永存,教師的職業與社會其存亡。
教師的勞動任務和勞動特點,決定了教育必須具備一定的素質,才能完成任務。
教師的職業是教師在教育活動中必須履行的行為規模和道德準則,它是教育道德結構中的主體部分,它在調節教師全部道德品質中起重要的作用。教育職業道德的主要內容有:
1、對待教育事業的道德
忠誠于人民教育事業是教師的基本教育準則。如前所述,教師的勞動特點是長期復雜的,它不是單憑經濟招待會手段、行政命令及立法措施所能奏效的,教師為認識自己的勞動對象并能掌握和改 變他們,所需付出的社會必要勞動是無法估量的,它的工作量往往超過社會規定的時間和空間,甚至有時還要超越他們自身的負荷,傾注了全部精力和心血,而所得的勞動報酬卻往往和他們的勞動支出不相適應。因此,教師只有具備高尚的革命理想和獻身精神,充分認識自身工作在“四化”建設中的重要意義,才能樹立從事教育事業的光榮感和責任感,以自己的知識和修養去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
2、對待學生的道德
熱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師忠于人民教育事業具體表現。熱愛學生與否是對教師道德評價的重要標志,不熱愛學生的教師決不是好教師。
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教師熱愛學生,是基于學生是革命的后代,他們的成長,直接關系著民族的素質和祖國的未來,正因為如此,教師熱愛學生應該表現在對學生的全面關心,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把自己的全部情感傾注到每個學生的身上,對他們做到既嚴格要求,又尊重信任。不侮辱學生人格,不諷刺,挖苦學生,教師要熱愛每一個具有不同性格的學生,使他們發展各自正當的興趣、愛好和特長。不只以成績作為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教師對學生要做到嚴慈相濟、情理結合,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在各自原有基礎上提高。
3、對待教師集體的道德
一所學校要強而有力,首先靠的是團結一致的教師集體,學生的塑造也靠教師集體的勞動智慧。教師集體是一個由共同的教育任務組成復雜的整體,要使這一集體能夠作為一個統一整體有效地進行工作,所有成員力量的協調一致非常必要。集體中的每個成員不僅要對自己的本份工作負責,同時,彼此之間還要對整個“事業”負責。如教師所教的每門學科都是形成學生完美的個性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各科教師就不能采取貶低其他學科的方式來提高本學科的威信,每個教師勞動的顯著特點之一,教師鉆研教材主要依靠個別勞動,進行教育,教學活動也往往是面對學生單獨進行,這就容易造成一種假象,似乎工作的成績僅僅取決于教師個人的努力。可是這種個別性勞動的形式更需要教師確立正確的產物道德觀點,這樣正確處理好教師之間以及個人與集體之間的關系,做到彼此尊重,相互支持,心理相容,通力協作。
4、對待自己的道德
教師的勞動始終具有示范性,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僅以自己的知識,技能去影響學生,他的品德修養、道德情操、作風儀表,治學精神以至勞動態度都起著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影響,這種表率作用是任何其他教育因都無法代替的。正如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固然許多事有賴于學校的一般規章,但是重要的東西永遠取決于跟學生而對面交往的教師個性,教師的個性對年輕人的心靈影響所形成的那種教育力量,是無論靠教科書、靠道德說教、靠獎懲制度都無法取代的。”可見教師自身的修養和業務的提高顯得特別重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嚴于律已是對教師的基本要求,教師應該在自己的一切行為舉止中,以身作則地成為學生的表率,成為其有高尚的共產主義品德、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廣泛的文化修養和淵博的知識的楷模。只有這樣才能說服學生。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身教重于言教”。教師只有不屢提高自己的職業道德和智能素養才能做好教育工作。
(漳州農校:王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