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01 05:44:5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區域經濟一體化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中國參與國際區域經濟
1.參與區域經濟一體化,可以改善周邊的整體國家關系
法國、英國和德國在上個世紀打了兩次世界大戰,但通過近五十年的國際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法國、英國和德國已經成為最緊密的經濟伙伴關系,德國和法國通過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了卻了歷史恩怨,促進了經濟關系發展,同理,中國和日本、日本和韓國也正在這樣做。
2.參與區域經濟一體化,是中國加強和周邊國家關系的重要渠道和方式
中國有句老話叫遠親不如近鄰。所以中國對外開放工作的重點之一就是加強與周邊國家的經貿關系,而參加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則給我們提供了和周邊國家發展經濟和貿易關系最有效最積極的途徑。
3.參與區域經濟一體化,有利于加強中國自身經濟政策調整
中國經濟發展到今天,地區行政區劃已經成為制約中國經濟發展的瓶頸之一,各省市之間的行政計劃已經構成了對生產要素自由組合的嚴重障礙。在歐盟國家通過50年的談判消除了彼此之間的鴻溝,統一了貨幣、貿易、財政政策。今天在中國推行區域經濟一體化,在珠三角、長三角和環渤海經濟圈的發展當中,我們更應統一對中央政策的貫徹實施,反對各行其是、條塊分割及地方保護等,從而在中央政策的統一指揮下建立統一的大市場。
2004年中國內地與港澳更緊密經貿關系安排正式實施;中國與東盟實施了自由貿易區的早期收獲,為啟動自貿區的談判、建設奠定了重要的基礎。上海合作組織建設進入了全面務實合作的階段,貿易投資便利化進程全面啟動,中國還相繼宣布了中國南部非洲關稅同盟等一系列區域性的合作計劃。主席在去年訪問拉美時,還正式啟動了中國和智利的自貿區談判。而且在主席訪問澳大利亞,訪問新西蘭的時候,還和這兩個國家簽訂了經濟貿易合作的框架協議,都是向著自由貿易區的方向來積極地加以推進。近幾年中國同海灣合作委員會、亞太經合組織、亞歐會議、中非論壇合作方面的談判與合作都獲得了積極的推進,中國積極務實成為雙邊貿易投資自由化的積極參與者,中國同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簽訂了雙邊貿易和議定書,同110多個國家和地區簽訂了多邊貿易議定書,同80多個國家簽署了避免雙重征稅的協定,與世界各國的雙邊經貿交流與合作不斷深化。每年我們同幾十個國家和地區舉行了無數次雙邊會議,像與美國就召開了第十五屆中美商貿聯委會,與歐盟擴大補償談判也取得了積極的進展,與日本、俄羅斯、拉美、大洋洲和非洲國家的經貿聯系亦日趨密切。
二、中國沿海三大區域經濟
在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背景下,我國原有的“行政區經濟”,由于條塊分割,無視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已不能適應世界經濟一體化的要求。于是,我國出現了跨行政區不同形式的經濟聯合,如經濟技術協作區、經濟協作區等。這些經濟聯合體,僅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初級形式,并沿襲了計劃經濟條件下以政府為主導的經濟聯合,雖不符合市場經濟要求,也不能達到區域經濟一體化目的,但畢竟在推進中。隨著中國加入WTO掃除了我國經濟進入世界經濟體系的制度障礙,加速了我國融入世界經濟體系的進程。我國在長期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單體城市或行政區經濟自閉式的經濟發展模式,正在受到世界經濟全球化和區域化的強力沖擊。經濟發展空間的區域組合既是我國經濟加入世界經濟體系的客觀需要,也是我國經濟從計劃體制向市場體制變革的內在要求。目前,區域經濟合作和發展成為我國經濟發展主旋律的趨勢日益強勁,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區三大城市群三足鼎立態勢漸趨明朗。
2007年,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經濟圈GDP約占全國經濟總量的35%,同比增長14.7%。其中,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同比分別增長14.8%、15.7%和13.6%。
三大經濟圈人均GDP依序分別為52519.3元、54919.8元和33576.9元。單位國土面積GDP產出分別為4246.8、4652.7和1304.4萬元/平方公里,其中珠三角單位國土面積產出是長三角和京津冀的1.1和3.6倍。(數據來源:三大經濟圈有關省市發改委地區司規劃處整理提供)
1.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現在已經發展到“泛珠江三角洲”,一場前所未有的區域經濟跨地區大整合正在粵港澳、閩、贛、湘、桂、瓊、云、貴、川及更廣泛地區展開,甚至連鄂、豫、陜、甘、寧都參與了進來隨著《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在香港正式簽訂,對香港經濟注入了強大的活力。同時也推進“泛珠三角”的經濟合作。我們有信心經過10年到20年的時間,把“泛珠三角”建設成為世界上最繁榮和最具活力的經濟中心之一。
早先,廣東省政府就決定拿內部離心力最大的佛山市開刀,撤銷佛山市代管的南海、順德、三水、高明四個縣級市的建制,將它們同時并入佛山,成為佛山的四個區。時任廣東省委書記的李長春提出,經過這么一整合,佛山市要成為廣東省的第三大城市,這個第三大城市不是過去那種松散集合的地級市概念,而應該是有機整合的現代大都市。為此,新的佛山市從大佛山出發,對自己的城市建設、經濟、社會、文化發展重新作了規劃,明確提出了“倚重廣州融入珠三角”的大方向,具體地說,必須沖破“以己為中心”的經濟社會發展模式,確立起大城市整體協調發展的思路,把自己放在珠三角經濟圈和廣佛都市圈的背景下,立足于廣佛都市圈,與中心城市廣州的發展格局接軌,主動接受廣州輻射,分流廣州城市功能,構建核心城市邊緣聚合功能。在此基礎上,利用自身的產業優勢、實力優勢和所有特有的區域優勢,突出發展自己的優勢產業。加強與周邊地區的合作,增強向珠三角邊緣區域及廣東周邊地區輻射。
接著,廣東的惠州市、汕頭市也在省政府的安排下相繼進行了類似的整合。此次行政區劃大調整,是新中國49年以來廣東在行政區劃調整中力度最大的一次。體現了廣東省打造珠三角都市圈的信心和力度。“在加快城市化的進程中,行政區劃的調整將成為一種必然趨勢”。廣東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宏觀處副處長陳杰認為,“在廣東,這樣大力度的調整不會只此一次”。
2.長江三角洲
長三角區域經常召開15個城市的市長聯席會議和滬、蘇、浙三省市的常務副省長會議,正在形成一個區域內多方溝通共同發展的渠道與機制,正著手從交通、市場、信息、金融、人才等方面開展全面的合作,以提升長三角區域整體國際競爭力,以上海為龍頭,世界博覽會為吸引力的“長三角”經濟一體化已經邁開了實質性的步伐。
長三角的浙江方面措施不少,杭州已經把其屬下的海寧、蕭山進行了整合,從而把杭州從“西湖時代”推向沿海沿江的“錢塘江時代”。
江蘇省也早就提出了加快建設“三圈四市”的城市發展戰略。“三圈”是指建設以南京、徐州、蘇錫常為核心的三個都市圈;“四市”是指努力把南京、蘇州、無錫、徐州建成特大型城市。同時從本世紀起,對部分省轄市的行政區劃進行了調整,把同城而治的市(縣)并入城市。蘇南地區就有吳縣并入蘇州、錫山并入無錫、武進并入常州。從形勢的發展看,蘇南的城市群走向合縱連橫的整合已成大勢。
從大的方向上,長三角滬蘇浙三地已經達成了相對一致,今后,三地的發展會以上海為中心、南京和杭州為次中心,城市之間會形成合理的分工和協調,共同把長三角地區發展成為中國經濟總量最大的經濟圈。
3.環渤海經濟圈
由京津領銜的的環渤海經濟區早在1986年就提出來了,真正拉開架勢是近兩年的事。雖然環渤海經濟圈盡管還遠沒有實現經濟一體化,但是它的國際影響已經很大。由于環渤海它處于東北亞經濟圈的中心地帶,是中國歐亞大陸橋的東部起點之一,在國際經濟一體化的重心不斷向亞太轉移的趨勢下,它巨大的潛力開始凸顯,吸引了國際上眾多的目光,它正在逐步變成連接歐亞大陸和太平洋的國際物流中心。
環渤海地區是指環繞著渤海全部及黃海的部分沿岸地區所組成的廣大經濟區域。位于中國沿太平洋西岸的北部,是中國北部沿海的黃金海岸,在中國對外開放的沿海發展戰略中占重要地位。
環渤海地區包括北京、天津兩大直轄市及遼寧、河北、山西、山東和內蒙古中部地區,共五省(區)二市。全區陸域面積達112萬平方公里,總人口2.6億人。環渤海地區共有城市157個,約占全國城市的四分之一,其中城區人口超百萬的城市有13個。
國家提出要加快環渤海地區的開發、開放,將這一地區列為全國開發開放的重點區域之一,國家有關部門也正式確立了“環渤海經濟區”的概念,并對其進行了單獨的區域規劃。其區域間的經濟合作,橫向聯合,優勢互補為環渤海地區開拓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環渤海地區與全國其他經濟區相比,具有五大比較優勢:
一是地理區位十分優越。環渤海地區處于東北亞經濟圈的中心地帶,向南,它聯系著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港澳臺地區和東南亞各國;向東,它溝通韓國和日本;向北,它聯結著蒙古國和俄羅斯遠東地區。這種獨特的地緣優勢,為環渤海區域經濟的發展、開展國內外多領域的經濟合作,提供了有利的環境和條件,成為海內外客商新的投資熱點地區;
二是自然資源非常豐富。環渤海地區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礦產資源、油氣資源、煤炭資源和旅游資源,也是中國重要的農業基地,耕地面積達2656.5萬公頃,占全國耕地總面積的四分之一之多,糧食產量占全國的23%以上;
三是海陸空交通發達便捷。環渤海地區擁有40多個港口,構成了中國最為密集的港口群;環渤海地區是中國交通網絡最為密集的區域之一,是我國海運、鐵路、公路、航空、通訊網絡的樞紐地帶,交通、通訊聯片成網,形成了以港口為中心、陸海空為一體的立體交通網絡,成為溝通東北、西北和華北經濟和進入國際市場的重要集散地;
四是工業基礎和科技實力雄厚。環渤海地區是中國最大的工業密集區,是中國的重工業和化學工業基地,有資源和市場的比較優勢。環渤海地區科技力量最強大,僅京津兩大直轄市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員就占全國的四分之一。科技人才優勢與資源優勢必將對國際資本產生強大的吸引力;
五是形成了一個實力較強的骨干城市群。環渤海地區以京津兩個直轄市為中心,大連、青島、煙臺、秦皇島等沿海開放城市為扇面,以沈陽、太原、石家莊、濟南、呼和浩特等省會城市為區域支點,構成了中國北方最重要的集政治、經濟、文化、國際交往和外項型、多功能的密集的城市群落。在全國和區域經濟中發揮著集聚、輻射、服務和帶動作用,有力地促進了本地區特色經濟區域的發展。在國際經濟中心不斷向亞太地區轉移的大趨勢下,環渤海地區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環渤海五省(區)二市國民經濟連年取得了較快的發展。一是綜合實力顯著增強,二是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三是第三產業發展加快。環渤海地區如今已成為中國北方經濟發展的“引擎”,被經濟學家譽為繼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之后的中國經濟第三個“增長極”。
在中國還有許多形態的區域經濟,象沿鐵路干線、沿國家公路線、大運河流域、少數名族區域、多省市交界區域等等。雖然它們的規模不及沿海三大經濟區域,但經濟一體化理論指引著我們,區域經濟一體化還有著不少規律等待我們去認識。思想有多遠,我們就能走多遠!
[摘要]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區域經濟一體化又是經濟全球化這一大背景下的必然走向。經濟全球化在激起區域經濟一體化向更高目標發展的同時,也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發生沖突,本文主要分析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相互關系。
[關鍵詞]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
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各地經濟不斷地在突破國界限制,在全球尋求資源配置,全球化條件下,各國、各地區的之間的經濟關系達到了很高的水平,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之間的關系也在深化,既有矛盾也有統一,本文試著分析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相互關系。
關于經濟全球化的界定,現在還沒有統一的說法,大部分人認為經濟全球化是指生產、貿易、投資、金融等經濟行為在全球范圍的大規模活動,生產要素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自由流動、合理配置與重組,是世界各國經濟高度相互依賴、相互融合的表現。或者更準確地概括為指參加多邊談判或磋商的相關國家和地區經濟團體,在全球范圍內形成大家都能夠接受的、有關經濟貿易協議并按照共同制定的協商原則,實行整體運行的世界性經濟貿易組織或者經濟體系。經濟全球化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是復雜的,推動世界經濟總體增長,提高生產要素的全球配置資源,促進國際投資方面是有積極作用的,但是也帶來了負面效應,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會,一方面也對傳統的價值觀念提出了挑戰,如果處理不當,會為經濟全球化付出代價的。
區域經濟一體化,是指相鄰相近的或者特定的地理范圍內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為了維護既有的、實現未來的共同的經濟和政治利益,通過簽訂某種政府間條約或協定,制定和規范共同的行動準則,協調一致的政策,乃至建立各國政府一定授權的共同機構,進行長期和穩定的超國家的經濟調節,達成和實現經濟的甚至是政治的聯盟。區域經濟一體化建立區域市場,降低了在全球范圍內配置資源的搜尋成本。另外一體化的區域經濟由于各個方面的相似性,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和違約風險。
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之間的區別。經濟全球化主要依靠科技進步、跨國經濟,資本和市場的國際化,以及市場機制作用的推動,是市場機制其主導作用的過程,經濟全球化則是通過市場機制把世界各國聯結在一起的,區域經濟一體化則以實現區域經濟協調、均衡和有序發展為目標,在政府間簽訂自由貿易協定、推行區域經濟一體化措施、實現一體化目標,是國家期主導作用的過程,區域經濟一體化是通過國家對國家的談判把那些愿意參加一體化結盟的國家聯結在一起的;在全球自由市場的狀態下,風險是很難規避的,經濟全球化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諸多風險;而在經濟區域化的狀態下,風險是可以得到控制和化解,一體化的區域經濟由于可以有效地降低資源配置的成本,降低違約風險。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都是由經濟發展的必然規律決定的,兩者之間既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
經濟全球化刺激、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向更高形式發展,又不斷地沖破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框架限制。全球化給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進一步發展帶來新的驅動力,經濟全球化通過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不斷增進區域經濟組織間的合作,以便得到更多的合作利益。區域經濟一體化對經濟全球化的促進作用。區域經濟一體化為經濟全球化準備了條件。區域經濟一體化促進了國家分工的深化,加強了區域內部各加盟國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推動了各加盟國的經濟發展,再此基礎上通過強化跨國公司的貿易功能,必然進一步促進經濟全球化的產生。區域經濟一體化使集團間的競爭日益激烈,所以特定區域外的國家要想獲得競爭力,就要通過跨國公司進行直接投資。區域經濟一體化下的貿易制度也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作用。
相比較來說,區域經濟對經濟全球化的阻礙作用比較明顯。隨著區域經濟的發展,區域經濟的合作組織如北美自由貿易、歐盟等發展完善。各加盟國對區域經濟依賴性加強,再加上區域對外合作能力的提高,給世界經濟帶來更大的競爭局面,同時也導致了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區域經濟也制造了貿易壁壘。如區域經濟組織的排他性與全球化背景下的多邊貿易體制之間就存在隔閡。區域經濟是為了實現區域內的經濟發展,提高經濟效益,區域內部成員之間分工合作,相互依存。經濟全球化則是為消除全球經濟間的貿易壁壘努力,區域經濟在這一方面與之出現矛盾,區域經濟以地域為名為貿易提供一種新的保護手段,這種保護手段對于區域外的成員來說就是阻礙他們之間相互合作的貿易壁壘。區域經濟強化了其內部產品的競爭力,對區域外的產品采取了比較嚴格的防范制度和措施,不惜一切手段組織其他區域或國家的產品進入。這一行為,滿足了區域內的經濟發展,但是對與經濟全球化來說,則傷害了全球經濟之間平等合作的基礎,加大了國與國或區域與區域之間對話的難度,妨礙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從長遠利益來,不利于經濟全球化的順利發展。
總之,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之間的矛盾是存在的,但這兩者之間的矛盾又是對立統一的。兩者之間還存在著漫長的過渡時期,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會慢慢形成互補。兩者之間雖然實施途徑相異,但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推動世界經濟的發展。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都為企業創作了統一的市場環境,為世界各地的商務活動提供了便利條件。兩者的相互作用必然會影響世界經濟,政治格局。兩者之間應該加強合作與交流,相輔相成,在全球化不斷向前發展的情況下,必然會克服兩者之間存在的矛盾,最終推動全球經濟持續穩定發展。
[摘要]當前,區域經濟一體化和經濟全球化共同發展已經成為趨勢,對世界經濟發展及經濟關系已經產生重大影響,世界各國(地區)都在積極制定應對對策,本文嘗試通過對國際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核心理論進行了歸納和總結,探索其對廣西參與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實踐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地緣優勢邊緣化低成本機制
隨著北美自由貿易區、歐盟、中國——東盟自由貿易等區域經濟合作的成功運作,加快了國際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步伐,國際區域經濟一體化和經濟全球化共同發展已經成為趨勢,此舉已經對世界經濟發展及經濟關系產生重大影響,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將在2010年建成,廣西因其地緣優勢,迎來新的發展機遇,面對新的國際環境和發展機遇,探索新的發展思路應成為廣西當務之急。
一、國際區域經濟一體化提出
區域經濟學形成于20世紀50年代。1954年,荷蘭經濟學家丁伯根第一個提出經濟一體化的定義,認為經濟一體化是將有關阻礙經濟最有效運動的人為因素加以消除,通過相互協作與統一,創造最適宜的國際經濟結構。1961年巴拉薩在其名著《經濟一體化理論》一書中做了明確的闡述。國內關于國際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研究,也早已開展,總體上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一個層次是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的借鑒與演繹,主要是總結歸納國外關于一體化的理論概念來推理一體化定義;另一個層次是運用相關的理論,分析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影響因素、發展過程、制度演變以及社會經濟效應等。
二、國際區域經濟一體化核心理論
國際區域經濟一體化蓬勃發展引起了專家學者對其研究的濃厚興趣,有關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研究成果曾出不窮,其中,較具有代表性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以雅各布.維納為代表的關稅同盟理論
1950年,美國經濟學家雅各布.維納在其代表作《關稅同盟理論》中系統地提出了關稅同盟理論。維納先是指出了早期關稅同盟理論的不確定性,并把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效應區分為“貿易創造”和“貿易轉移”,認為關稅同盟得益與否取決于二者的最終結果,從而將定量分析應用于關稅同盟的經濟效應研究,奠定了關稅同盟理論的堅實基礎。關稅同盟理論的核心在于揭示關稅同盟對成員國和非成員國所帶來的不同的經濟效應,即靜態效應和動態效應,前者是指貿易創造效應和貿易轉移效應;后者主要指規模經濟效應、投資效應和技術進步效應等。
2.以羅布森為代表的自由貿易區理論
英國學者羅布森在關稅同盟理論基礎上提出了系統的自由貿易區理論。認為關稅同盟與自由貿易區相比是次優的。自由貿易區有以下顯著特征:(1)成員方所生產的商品在貿易區內征關稅;(2)對來自自由貿易區外(非成員)的各種進口商品,各成員方有權自主決定關稅稅率;即對外不實行統一的關稅和貿易政策;(3)實行嚴格的原產地規則,只有原產于區域內或主要在區域內生產的產品才能進行自由貿易。為促進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區域經濟一體化,羅布森等人還從發展中國家的實際情況出發,提出了專門適用于南南型國際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模型,羅布森認為南南型國際區域經濟一體化可以給發展中國家帶來益處,有利于發展中國家實現工業化和經濟發展目標。
3.以西托夫斯基和德紐為代表的共同市場理論
共同市場的目標是消除保護主義的障礙,把被保護主義分割的每一個國家的國內市場統一成為一個大市場,通過大市場內的激烈競爭,實現專業化、批量化生產等方面的利益。西托夫斯基和德紐在假設關稅同盟的基礎上,研究消除生產要素自由流動的障礙以后成員國所獲得的經濟效應。其核心是:(1)通過國內市場向統一的大市場延伸,擴大市場范圍獲取規模經濟利益,從而實現技術利益;(2)通過市場擴大,創造激烈的競爭環境,進而達到實現規模經濟和技術利益的目的。
4.以小島清為代表的協議性國際分工理論
小島清對依據古典學派提出的比較優勢原理來對國際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分工提出了疑問,為了說明這個問題,提出了協議性國際分工理論。認為:在實行分工之前兩國都分別生產兩種產品,但由于市場狹小,導致產量很小,成本很高,兩國經過協議性分工以后,都各自生產一種不同的產品,導致市場規模擴大,產量增加,成本下降。協議各國都享受到了規模經濟的好處。但是要使協議性分工取得成功,必須滿足三個條件。
此外,國際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還有以普雷維什等為代表的中心—外圍理論和國際依附理論、以里斯.塞澤爾基為代表的綜合發展戰略理論、國家需要理論、貨幣一體化的收益與成本理論、政策一體化的經濟效益分析理論、雙邊或地區性的自由貿易安排否定的理論即雙邊貿易體制與多邊貿易體制矛盾理論等等,在這里就不敘述。
三、國際區域經濟一體化核心理論對廣西參與區域經濟合作實踐的指導意義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將于2010年建成,廣西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中有著獨特的地緣優勢,面對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和挑戰,廣西在如何制定正確發展戰略規劃?如何發揮地緣優勢?提升和再造其經濟優勢?如何參與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經濟合作等一系列重大問題上,國際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有著積極的借鑒指導意義。
1.轉變發展理念,達成發展共識
國際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和多年實踐說明一個簡單事實:依靠貿易保護不可能使任何一個國家(地區)的經濟發展取得成功,同樣,游離在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之外也難使一個國家(地區)經濟取得高速發展。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以及廣西在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中的戰略地位,決定了廣西必須把經濟社會發展戰略放在經濟全球化和國際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之下,特別是放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大背景下來把握和定位,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設,已經從國家戰略高度把廣西推向中國對外開放的最前沿,使廣西的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因此,廣西經濟社會的發展戰略就是把國家發展戰略轉化為廣西對外開放戰略,提升和再造廣西經濟發展優勢,使其成為發展的強大動力,實現跨越式發展,即要挖掘廣西地緣優勢,實施以開放為主導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把廣西經濟社會的發展建立在面向東盟市場、擁有國際大市場競爭力的基礎上,積極主動加強與東盟各國及廣西周邊各省(區)的全面經濟合作,鞏固經濟腹地建設,借開放促合作,以合作謀發展,夯實廣西作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橋頭堡地位。當前,全區上下應加強宣傳,轉變發展理念,摒棄廣西“老、少、邊、山、窮”地區的傳統消極等待意識,抓住發展機遇,謀求經濟持續快速發展,達成發展戰略共識。
2.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是廣西發展的機遇更是挑戰,不能成為貿易區中心就將被邊緣化
國際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為邊境地區(省份)的發展創造了獨特機遇即可接近性。可接近性是具體包括地理距離、經濟距離和社會文化距離三個方面的可接近,可接近性令邊境地區(省份)與區域國家在空間上的實現零距離接近,零距離帶給邊境地區(省份)新的發展機遇和潛力。具體而言就是區域經濟一體化通過降低關稅、市場開放等低成本機制促進區域內國家間貿易與要素的流動,帶來生產區位的新變化和新經濟中心的出現,具有良好的區位和發展條件的邊境地區(省份),因低成本機制將可能在一體化進程中可能得到促進,并成為新的經濟中心;而社會經濟條件不好的邊境地區(省份)或非邊境地區(省份)可能會因為不能吸引生產要素而被邊緣化,即過去和現在的一些生產區間和工業基地可能會因為一體化引發企業遷移,而使其市場潛力和投資吸引力受到削弱。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中,廣西和云南兩省區都具有零距離優勢,雙方都與東盟國家有邊界接壤,都擁有若干個國家級、省級口岸和和若干條出境公路,為各自拓展與東盟國家貿易創造極其便利的條件,此外,還有東盟國家越南,一方面,在地理上,其處于中國——東盟地理中心位置,具有絕對區域地緣優勢,另一方面,經過近年來改革開放,越南基礎設施不斷改善,投資環境不斷優化,對未來的自由貿易區更是雄心勃勃,這樣,廣西沿海沿邊的通道地緣優勢正受到來自滇、越的分割而削弱。根據北美自由貿易區和歐盟的經驗,能否成為區域中心或是被邊緣化與當地政府和企業能否正確認識經濟一體化效應、是否積極采取措施改善投資環境、消除地方社會經濟系統中的障礙有著密切關系。盡管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早于2002年就啟動,中國—東盟博覽會也于2004年起就落戶廣西南寧,但廣西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的潛力尚未充分發揮出來,相對而言,在目前的進程中,國家層面推動的多,廣西層面積極謀劃推動的少。相比之下,云南的區位優勢不如廣西,但由于其積極爭取,泛亞通道、昆曼通道都已啟動建設。所以,廣西應以積極的態度主動融入區域一體進程中,集全區之謀,迅速打造廣西北部灣經濟區、舉全區之力,辦好“南博會”,積極落實區黨委提出的“一軸兩翼”戰略,打造廣西成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中心。機遇也是一種資源,而且是流動性資源,抓住了可以為廣西所用,抓不住稍縱即逝,如果廣西不能抓住機遇,將會錯過發展機會被再次邊緣化。3.中國——東盟貿易區大市場為廣西對外貿易發展提供新的發展空間
根據共同市場理論,區域經濟一體化形成的共同市場,一方面,可以抵御其他區域一體化組織貿易內部化的沖擊,另一方面,可以實現規模經濟。縱觀世界經濟,國際貿易就主要是在區域一體化組織內部貿易展開的,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貿易總額的50%~60%都發生在區域一體化組織內部。廣西與東盟各國經濟發展程度大致相當,不僅具有廣泛的經濟基礎和寬闊的產業與貿易領域,而且利于形成規模較大的市場,2010年建成的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是一個擁有18億消費者,1.3萬億美元貿易總量的經濟區。近年來,廣西與東盟國家貿易得到快速發展,2006年廣西與東盟貿易額為18.2億美元,同比增長49.1%,是2001年的4.3倍,東盟已連續8年成為廣西最大貿易伙伴,顯然,廣西對東盟貿易處于持續快速發展態勢,前景廣闊。目前,廣西對東盟的貿易出口主要集中在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產品整體技術層次較低,自主品牌產品出口少,因此,要充分利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新空間,廣西必須優化進出口商品結構,首先,做好廣西對東部產業特別是粵港澳三地的產業梯度轉移工作,促進廣西產業升級;其次,廣西要加強對生產型企業出口的扶持力度,主要是對已經成為廣西優勢產業和石化等港口經濟的扶持,擴大其自主知識產權,大力推進品牌戰略,以提高廣西出口產品的附加值;再次,鼓勵進口先進技術設備和廣西相對短缺的資源,完善大宗商品進出口協調機制。
4.發揮零距離優勢,夯實低成本機制是廣西當務之急
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低成本機制,主要包括關稅降低和可接近性兩方面。關稅降低屬于國家層面事情,會隨著貿易區建立而得到解決,而可接近性則是區位優勢所確定。廣西的可接近性,使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低成本機制提供可能,要把這種可能變為現實還需要健全交通網絡和信息網絡。因此,進一步發展和完善交通、倉儲等基礎設施,搞好金融、外貿、信息等服務,既是打造廣西與東盟貿易低成本機制的前提條件,更是廣西當務之急。一個方面要盡快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把廣西建設成為中國——東盟區域國際大通道當前,工作重點是加快建設沿海大型組合港,以建設中國南方大港為目標,統籌規劃和建設防城港、欽州港、北海港三大沿海港口,力爭到2020年沿海港口吞吐能力將突破1億噸。另一方面是加強廣西作為中國與東盟的區域性國際信息交流中心的建設。具體分兩個方面,其一是,開放電信業、構建區域網,建設廣西與東盟國家跨區域電信網絡,便捷廣西與東盟國家信息傳輸;其二是建立、健全數據庫,提高信息共享,主要包括:一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系統資料庫。包括貿易主要文件、東盟10國的經濟發展和主要企業等信息;二是中國-東盟博覽會和商務與投資峰會等資料;三是廣西作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前沿地帶和橋頭堡的資料。包括廣西沿海港口、陸路口岸、公路、航空、航運、鐵路、專業市場、金融、會展、旅游等物流基地和商貿基地的基本情況,以方便東盟各國和內地各省(區)更好利用廣西這個前沿地帶和橋頭堡。
5.互補性與競爭性是經濟一體化內生機制,也是廣西與東盟國家合作的基礎
根據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如果區域經濟之間存在互補性,那么不同的空間經濟主體之間產品范圍差異較大,區域之間發生的產品貿易并且貿易的范圍比較廣闊,即貿易效應,由于貿易量的增加,導致與相應產品生產相關的生產要素的區域進一步流動,形成了一體化內部的生產要素的集聚,通過生產要素的集聚與擴散,充分發揮了要素的經濟效益;如果區域經濟之間存在競爭性,產品之間的替代性較強,競爭會激烈化,結果是質優價廉的產品貿易效應得到加強,從而引發了空間經濟主體之間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同時也導致了一體化內部生產要素新的集聚與擴散,也會使一些與被替代產品相關的生產要素重新開發新的產品,促進資源配置和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強化區域競爭優勢,同樣擴大區域經濟規模。顯然互補性與競爭性形成了是經濟一體化的貿易效應,構成其內生機制。廣西與東盟國家貿易既有互補性,也有競爭性,根據出口商品分類,廣西在第四類食品、飲料、酒及醋、煙、第六類化學工業及其相關工業產品、第十一類紡織原料及紡織制品、第十三類礦物材料制品,陶瓷品、第十六類機電、音像設備及其零部件、第十七類車輛、航空器、船、第二十類雜項制品、第二十一類藝術品,收藏品及古玩與東盟國家存在競爭性,而東盟國家的資源性產品、石化工業產品、電子電器及農產品在廣西有很大的需求,逞互補性。總之,廣西與東盟在產業和產品上都各具特色,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和競爭性,具備了開展單邊和多邊合作有巨大的合作空間。
四、結論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區域經濟一體化合作浪潮也波及整個世界,對世界經濟總體格局及國際經濟秩序產生了重大影響,在這種形勢下,各國都將參與區域經濟合作作為一種戰略任務放在愈益重要的位置。廣西也不例外,其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有獨特地緣優勢,應積極借鑒國際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的指導意義,努力做好以下工作:要轉變發展理念,形成發展共識、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是廣西發展的機遇更是挑戰,廣西如果不能成為中心就將被邊緣化、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大市場將為廣西對外貿易發展提供新的空間、降低交易成本是一體化的基本點,夯實低成本平臺是廣西當務之急、經濟的互補性與競爭性是經濟一體化內生機制,是廣西參與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基礎。
該文章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背景下廣西區位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的戰略選擇》課題的階段成果之二,本課題是廣西民族大學重點課題,課題成員有李振藝、王新哲、方嵐和黃永忠。
一、歐盟和APEC特征比較
1.動力機制比較——制度與市場
歐洲國家的相對同一性是建立制度性一體化框架的關鍵因素。歐共體成員有著相似的歷史和文化背景,經濟結構和發展水平相近,貿易政策基本一致,相對容易就一體化目標通過談判達成一致。它們追求的利益目標和追求利益的方式比較相似,因此能夠按照共同通過的法律契約讓渡自己的主權、加強經濟融合。歐盟擁有緊密的制度性聯合和較強的組織機構,成員國政府通過簽署條約對其在一體化集團中的權利和義務做出相應的規定,并根據具體情況設置超國家機構共同決定一體化的發展。
與歐盟相比,亞太地區包括眾多經濟體,它們不僅社會制度不同、經濟運行體制相異、發展水平懸殊、貿易政策難協調,而且還存在不少歷史遺留下來的非經濟障礙,難以尋求統一的“價值”或“理念”。APEC以自發形成的密切聯系的經濟活動為基礎而產生,這種以市場為動力的一體化,繞過了影響貿易、資本流動和其他經濟交流的制度和法律障礙。APEC成員在保留自己主權的前提下消除各種壁壘,形成市場的擴大和客觀的融合,其一體化既沒有法律和協定的約束,也沒有超國家機構進行管理,成員之間以松散的形式進行經濟合作。
2.運行機制比較——開放與封閉
如果一體化組織的運行通過談判機制來完成,該組織往往以對內的開放和對外的封閉為特征。在談判機制下,歐盟給各成員所帶來的經濟利益是以成員間彼此消除壁壘、開放市場、甚至出讓一部分主權為代價的,因此具有排他性。這將減少成員國與外界的聯系,更加依賴于組織內部的經濟往來,從而產生了封閉性。從歐盟內部貿易和對外貿易中可以清晰地看出,1960年~1995年歐盟的內部出口貿易占GDP的比重由6%上升到14%,對外出口貿易占GDP的比重卻變化不大;而且歐盟以外的國家和地區對其出口依存度由1987年的25%下降為1993年的23%。
相反,如果允許成員通過特定的協商機制來確定經貿合作的共同目標,并在實現這些共同目標的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那么一體化組織在對內開放的同時也能實現對外開放。如在APEC單邊主義協調機制下,任何一個合作事項均實行成員主動倡議、共同協商、達成一致的方式,各成員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對開放進程的調整以相應的承受能力為基礎。這種單方面的自由化措施同時面向區域內外,APEC以外國家和地區對APEC的出口依存度由1987年的19%上升到1993年的22%。
3.組織機構比較——緊密與松散
以談判機制為基礎而建立的區域經濟合作,客觀上需要有一套緊密的制度性組織機構為各成員提供一個經常性的談判和仲裁場所。歐洲經濟一體化制度性合作色彩較濃,因而其組織化程度和規范強度在各成員國的主動認可下遠遠強于APEC。為保證制度性組織機構行使權力,歐盟要求各成員讓渡部分經濟主權,由超國家機構統一調控。從關稅同盟開始,隨著一體化的深化,各成員讓渡的主權相應增加,歐盟已逐步建立起一套結構緊密的“超國家共同體機構”,包括歐洲理事會、部長理事會、歐盟委員會、歐洲法院和歐洲中央銀行等。
在APEC協調的單邊主義機制下,成員之間在一體化進程中產生利益矛盾與沖突的可能性相對較小。雖然這種合作模式客觀上也需要有一定的組織機構作為協調合作目標、合作進程和相互利益關系的場所,但APEC的組織機構完全不同于歐盟的“超國家共同體機構”,它強調功能性合作,不需要讓渡主權,是比較松散、約束力較弱的合作機構。APEC既沒有法律和協定的約束,也沒有超國家機構進行管理,它只設有一個秘書處,除財務管理外,主要是聯系和協調各方面的活動。
二、歐盟和APEC推進方式比較
作為制度性一體化,歐盟在一體化的每個階段都制定相關法律,成員國依此實施一致對內對外政策,經歷了由低到高的一體化形式。《巴黎條約》建立了歐洲煤鋼共同體,反映了特定經濟部門的一體化。《羅馬條約》建立了關稅同盟,實行區域內貿易自由化。《單一歐洲法案》對商品、勞務、人員和資本的自由流動列出了約300項立法,并規定了完成這些立法的時間表。1993年,歐洲統一大市場正式形成。隨后,歐共體成員國簽署了《馬斯特里赫特條約》,并于1999年實現了經濟貨幣聯盟。今后,歐盟將邁向完全的經濟一體化,對各種經濟政策通過超國家機構進行協調和統一。
歐盟創建時就采用關稅同盟對一體化升級具有決定意義。關稅同盟要求成員國放棄關稅制定權,并讓渡給共同體所設立的超國家機構。根據“新功能主義”,超國家機構具有功能外溢的特征,即當成員國在某一經濟領域實現了一體化,超國家機構將提出另一個領域出現的問題及解決辦法,這將導致其他經濟領域的一體化發生。隨著一體化程度加深,歐盟各成員讓渡的權力從關稅制定權擴展到貨幣政策制定、管理和執行權。盡管讓渡主權的范圍不斷擴大,但權力的實質性轉移仍取決于成員政府的政治意志。為平衡成員之間的權利和義務,超國家機構加強機制化建設,采取各種有效的經濟政策和措施,在協調成員國和聯盟利益的矛盾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歐盟正是在解決這兩種利益矛盾的過程中不斷向更高層次發展。
與歐盟不同,APEC在推動經濟合作的道路上采取了一種獨特的方式。首先,APEC最鮮明的特征就是“開放的區域主義”。為了推進全球貿易投資的自由化,防止世界貿易形成封閉狀態,APEC堅持非歧視性原則,其成員任何關稅減讓、非關稅措施的減少或取消原則上可適用于非成員。其次,APEC各成員存在很大差異,如果強求一致,只會引發不必要的矛盾。因此APEC選擇了靈活的方式,承認各成員貿易投資自由化起點不同,允許成員根據自身經濟發展水平、市場開放程度和承受能力,在APEC規定的時間表內對不同經濟領域的自由化進程采取不同的方法,強調了靈活性。最后,APEC規定成員用15~20年完成貿易投資自由化,以循序漸進的方式推進這個長期目標。這樣,各成員就有時間和機會逐步調整自己的經濟政策和產業結構,適應經濟發展需要。在開展具體的經濟合作時,APEC成員不需要服從于超國家規章或強制力量的制約,它實行“自愿選擇、組織推動”,同時采用單邊行動和集體行動,依靠各成員的主動性和成員之間的協調性。APEC的這種發展模式建立在現實和實用基礎上,只要亞太地區多樣性這一特點不變,APEC開放、靈活、漸進的推進方式就不會發生根本變化。
三、發展趨勢分析
1.歐盟的發展趨勢
歐盟以制度化和機制化作為發展框架,以統一方式和一致進度推動一體化,雖然這樣組建的一體化組織容易迅速鞏固和深入發展,但封閉性和排他性使一體化規模難以擴大。鑒于生產擴大與內部市場狹小的矛盾,歐盟必須從外部開拓新的市場空間,為振興經濟注入新活力。
(1)20世紀90年代以來,歐盟按照“同心圓歐洲”的構想逐步推進一體化。以原歐共體為內圓的深化和擴大已經取得了一定進展。第二圓也隨歐共體與歐洲自由貿易聯盟達成“歐洲經濟區”協議而實現。目前,進一步擴展至中東歐構成歐洲經濟圈第三圓的建設正在進行。中東歐國家在經濟發展水平、經濟結構和社會制度等方面與歐盟差距較大,短期內達到入盟標準的難度很大。1999年,歐盟通過《2000年議程》,對東擴的財政預算、共同農業政策和結構基金的改革達成妥協。2000年,歐盟通過了旨在改革內部機構、為東擴鋪平道路的《尼斯條約》草案。隨著東擴談判的進展,由于成員國組成發生變化,歐盟必須放棄過去步調一致的一體化方式而采取更為靈活的方法。已走入經濟貨幣聯盟的歐洲國家將形成一個核心內圈,其余國家將以某種松散形式聯合起來,待條件成熟時進入內圈。歐盟可能成為一個以靈活性和開放性為特征,發展層次有別、推進速度有異的新型一體化集團。
(2)歐盟在推進自身建設的同時,還加強了與區外國家和地區的聯系,尤其是與第三世界的經濟關系成為其對外關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例如,歐盟利用地緣優勢推行新地中海戰略,加快與地中海申請入盟國家進行談判,期望于2010年建成自由貿易區。此外,歐盟與南方共同市場正式簽署了《歐盟—南方共同市場地區間合作框架協議書》,于2005實現兩大地區之間的工業和服務貿易自由化。歐盟還在《洛美協定》的基礎上,與非洲—加勒比海—太平洋地區發展中國家簽訂了《科托努協定》,建立了穩定的聯系國合作關系。為了進一步加強和亞洲的貿易合作,歐盟與亞洲以定期召開亞歐首腦會議和亞歐商務論壇的方式建立了新的合作伙伴關系。可見,歐盟開始把其經濟集團的范圍逐步擴大到發展中國家。發展水平較高的歐洲發達國家和發展水平較低的發展中國家相互融合,標志著歐盟傳統的一體化模式在該地區正在被打破,該區域一體化組織正在由封閉走向開放或比以前有了較高程度的開放性。
2.APEC的發展趨勢
經過多年發展,隨著發達成員主導APEC發展方向的趨勢得到加強,APEC出現了逐步向機制化方向發展的趨勢,即其中的非強制性成分在減少,而強制性成分在增加。
(1)有關機構建設和高層會議制度化。1992年,《曼谷宣言》決定在新加坡設立秘書處作為常設機構標志著APEC走上了機制化道路。1993年,APEC決定每年定期舉行首腦非正式會議,將協商的時間框架機制化。APEC形成了從高官會到部長級會議再到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三層決策結構,并以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做出的“承諾”作為實施決議的保證。這增強了APEC的硬性約束力,任何議程一旦達成共識或進行了承諾,就具有“隱形壓力”。
(2)貿易投資自由化途徑呈現出機制化傾向。APEC在協商一致的基礎上根據自身情況制定了時間表來對貿易和投資自由化構成硬約束。為使各成員國的單邊行動計劃具有可比性和透明性,APEC貿易與投資委員會設計了標準化格式文件,并配備了一套以修改、審評為內容的保障機制,體現了對成員更加一致和硬性的要求。隨著貿易和投資自由化的進一步深化,集體行動計劃無疑將繼續增加,這使“自愿靈活”的空間逐漸縮小,依靠輿論壓力和形象促進的軟約束將演變成集體行動的時間承諾和變相的硬約束。
(3)議事規則的硬性約束趨勢。溫哥華會議確定的自愿部門提前自由化(EVSL),違背了APEC一貫倡導的自愿和協調一致原則,體現了真正的“硬”行動。EVSL盡管名義上是自愿的,但實際上標志著從自愿向談判的轉變,某些APEC專家認為這是典型的關貿談判方式,遠離了建立在自愿基礎上的單邊計劃。此外,APEC在協商方面也趨向于強制性,“協商一致”原則蛻變成為“靈活協商”或“實質性多數”方式,從而使多數意見形成主導勢力,敦促持不同意見的少數成員調整自己的立場。
(4)爭端調解機制。《大阪行動議程》對APEC的爭端解決機制制定了目標、準則和集體行動框架,將爭端解決內容分為APEC成員政府之間的爭端、政府和私營企業之間的爭端和私營企業之間的爭端。1996年,APEC在菲律賓高官會上就APEC爭端調解的性質和程序作了深入探討,并通過了各成員的單邊行動方案。隨著APEC機構的不斷發展,成員間經濟貿易摩擦和爭端日益頻繁,爭端調解機制的建立勢在必行。
今后,歐盟和APEC以前所各自擁有的獨特性質將逐漸變為二者的共性。歐盟正積極為實現政治一體化而努力,同時,它在發展趨勢上還呈現出松散性、開放性和靈活性特征。而APEC在奉行開放的地區主義的同時,正致力于加強機制建設,各成員之間的經濟聯系將進一步的規范化和制度化,APEC正在成為一個更加緊密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
經濟全球化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不可逆轉的趨勢,而作為國際多邊貿易體制的過渡和補充的區域經濟一體化更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繼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形成之后,建立東亞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近來也呼聲高漲,但是東亞各國之間所特有的一些狀況依然對一體化進程造成了不小的阻礙。
一、東亞區域合作的內部動力和外部影響因素
首先分析一下外部因素:(1)由于經濟全球化進程飛速發展,導致國際市場的競爭與風險加劇,特別是在金融市場國際化進程中,由于巨額游資充斥其間,如果某個國家金融體系不夠完善、金融機構的管理水平不夠高,就有可能使投機者有機可乘,從而給該國乃至全球金融市場造成動蕩。而東亞地區大部分國家還處在發展中國家水平,其金融制度、法律法規不夠完善,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會面臨較大的風險,1997年發生的亞洲金融危機就是一個很好的詮釋。在經濟全球化的挑戰面前,東亞任何一國都顯得有些力不從心,迫切需要緊密合作來共同面對機遇與挑戰。(2)作為上世紀末經濟全球化浪潮過渡和補充的世界范圍內的區域經濟合作浪潮洶涌澎湃,加上歐盟和北美自由貿易區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這大大激發了東亞國家加強區域合作的積極性,增強了它們對區域合作的信心。當初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建成使該地區形成了約3.6億人口的大市場,內部貿易額達到2250億美元,年進出口貿易總額達到1-2萬億美
元,約占世界貿易總額的30%。而東亞地區如果能形成這樣的自由貿易區,則會形成約19億人口的更大市場,內部貿易額必定會大幅度上升,運行良好的話就有可能會取得超過NAFTA的成就,這極大地誘惑了東亞各國。
在外部因素驅動的同時,東亞各國自身對區域合作意識的加強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首先,“東亞整體意識”在區域內達成了共識,*求區域競爭力已成為各國的共同目標。很長一段時間,東亞被“割裂”為東南亞和東北亞,兩者之間來往很少,個體意識較強,東南亞國家更多的是*求內部合作。從1967年成立東南亞國家聯盟到1992年實施東盟自由貿易區計劃,到如今東盟自由貿易區進行得有聲有色,其內部貿易確實做得不錯,但其在金融危機爆發之前與東北亞國家的合作卻十分有限,危機爆發后,東盟國家發現東北亞國家也被波及,這讓它們了解到東亞各國的經濟依存度其實是較高的,加上中國在危機期間毫不猶豫地向東南亞受災國伸出援手以及所表現出的一種負責任的大國姿態,讓東盟國家轉變了地域觀念,將自身置于東亞整體區域之內,轉而謀求區域合作機制以提高整體競爭力,這種主觀意識的轉變奠定了區域經濟合作的基礎。
其次,由于美國在1997年金融危機中表現出一種漠不關心的姿態以及操縱IMF對援助方案提出苛刻條件的所作所為,讓受災國從慘痛的經歷中意識到必須依靠東亞內部自身的合作才能生存發展,外部的力量并不
一定靠得住。而在2001年美國經濟的衰退導致以美國為主要市場的東亞國家遭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這更加深了東亞國家對上述觀點的認識。正是由于這些主觀因素的影響才造成了如今東亞區域經濟合作的熱潮。
二、關于東亞區域經濟一體化具體形式問題的分析
現在東亞區域合作的主形式是“10+3”模式,即東盟10國與中日韓三國的交互合作方式,但這僅僅只是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的過渡階段,并非真正地實現了區域經濟一體化,假使這一階段過渡得很成功,區域經濟合作要朝著一體化層次發展,那么可能會表現為哪種一體化形式呢?
區域經濟一體化按層次高低分為:優惠貿易安排、自由貿易區、關稅同盟、共同市場、經濟聯盟和完全的經濟一體化。不同的形式會給成員國帶來不同收益,但也需要其讓渡不同程度的國家主權,因此,各成員國會謹慎權衡自己的利弊得失,相互協調以做出抉擇。由于在東亞區域內,既存在中國這樣的大國,又有東盟的一些小國家,況且東亞各國之間的經濟發展水平、金融政策更是千差萬別,也就是說上述X指標在東亞各國間差異很大,因而可以認為在東亞區域進行貨幣合作的成本是相當高的,這就大大降低了各國組成貨幣聯盟的可能性,也就是說在東亞區域內采取經濟聯盟這種一體化形式幾乎是不可能的。
而建立自由貿易區會給各國帶來一些看得見的利益:如果自由貿易
區能夠建立,會形成一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市場,由于取消了關稅和一些同等效力的限制措施,內部貿易額肯定會大幅度上升,這樣就能夠通過促進各國外貿額的增長帶動其經濟的發展。最重要的是該形式并不妨礙各成員國針對非自由貿易區成員采取其它的貿易政策,即沒有要求各國進行國家主權的轉讓,這使得東亞國家比較容易接受。
三、東亞區域經濟一體化實現的阻礙
根據上述分析,似乎在理論上建立自由貿易區給各國帶來的收益大于其付出的成本,比較容易實行,但來自經濟理論之外的因素卻給自由貿易區的形成造成了不小的障礙。
這些負面影響來自區域內和區域外兩個方面。外部因素主要是來自美國方面的阻礙,由于之前歐盟的高速發展已經開始威脅美國的經濟霸主地位,美國不愿再看到一個潛力巨大的經濟聯合體的崛起對其造成影響,同時更擔心被其認為是潛在對手的中國會借助區域合作的力量增強自己的經濟實力,因而其會阻止東亞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加上日韓均是美國的盟國,美國的干擾無疑會產生較大的影響。1990年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提出建立“東亞經濟核心論壇”與1997年日本提出建立AMF均因美國的反對而未成功就是這方面的例證。
同時,區域內的不和諧因素也對區域經濟合作構成了干擾。主要表現為:(1)作為“10+3”主要推動者的東盟由于擔心其內部合作會被區域
合作體制所吞噬,近年來對推進全區域范圍內經濟合作已熱情不在,有回到原先那種僅在東南亞小范圍內實行合作的趨勢,此點由2000年第四屆“10+3”會議上新加坡總理吳作棟的發言可見一斑。(2)歐盟的成功經驗證明,一個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能夠順利實施,大國之間必須要相互協調配合。但是占東亞13國經濟總量絕大部分的中日兩國卻由于特殊的歷史矛盾以及一些領土的爭執近年來政治關系跌至低谷,這種相互的不信任使得雙方難以協調配合,從而影響到東亞區域合作的局勢。(3)比之世界上其它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東亞各國之間無論在社會制度、宗教信仰還是在經濟發展水平方面都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在這種巨大差異面前,即使是自由貿易區這種低層次的區域合作,也會由于一些國家擔心本國市場受到外來的強大沖擊等原因而變得舉步維艱。(4)公認的東亞區域合作最重要的缺陷是內部缺少一個核心力量來推動一體化進程,成功的一體化組織無論是歐盟還是北美自由貿易區都擁有自身的主導力量,而東亞國家或者因為實力不濟或者因為不愿出頭而無人擔當主導力量,這就導致目前的合作只停留在論壇層面而無法就更深層次的事項作出決策安排,使得一體化進程受挫。
盡管東亞經濟合作面臨重重困難,但作為當前區域經濟合作主渠道的“10+3”仍在進行,東盟自由貿易區大部分已經建成,中國一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也在進行,通過建立東盟與中日韓的合作關系以及中日韓三方合作機制,逐步轉為東亞區域內的經濟合作方式也是可行的。如果各方能擯棄嫌隙,拿出合作的誠心共同協商解決困難以實現東亞區域經濟一體化構想,那么共贏局面的到來將指日可待。
[摘要]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區域經濟一體化又是經濟全球化這一大背景下的必然走向。經濟全球化在激起區域經濟一體化向更高目標發展的同時,也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發生沖突,本文主要分析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相互關系。
[關鍵詞]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
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各地經濟不斷地在突破國界限制,在全球尋求資源配置,全球化條件下,各國、各地區的之間的經濟關系達到了很高的水平,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之間的關系也在深化,既有矛盾也有統一,本文試著分析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相互關系。
關于經濟全球化的界定,現在還沒有統一的說法,大部分人認為經濟全球化是指生產、貿易、投資、金融等經濟行為在全球范圍的大規模活動,生產要素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自由流動、合理配置與重組,是世界各國經濟高度相互依賴、相互融合的表現。或者更準確地概括為指參加多邊談判或磋商的相關國家和地區經濟團體,在全球范圍內形成大家都能夠接受的、有關經濟貿易協議并按照共同制定的協商原則,實行整體運行的世界性經濟貿易組織或者經濟體系。經濟全球化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是復雜的,推動世界經濟總體增長,提高生產要素的全球配置資源,促進國際投資方面是有積極作用的,但是也帶來了負面效應,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會,一方面也對傳統的價值觀念提出了挑戰,如果處理不當,會為經濟全球化付出代價的。
區域經濟一體化,是指相鄰相近的或者特定的地理范圍內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為了維護既有的、實現未來的共同的經濟和政治利益,通過簽訂某種政府間條約或協定,制定和規范共同的行動準則,協調一致的政策,乃至建立各國政府一定授權的共同機構,進行長期和穩定的超國家的經濟調節,達成和實現經濟的甚至是政治的聯盟。區域經濟一體化建立區域市場,降低了在全球范圍內配置資源的搜尋成本。另外一體化的區域經濟由于各個方面的相似性,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和違約風險。
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之間的區別。經濟全球化主要依靠科技進步、跨國經濟,資本和市場的國際化,以及市場機制作用的推動,是市場機制其主導作用的過程,經濟全球化則是通過市場機制把世界各國聯結在一起的,區域經濟一體化則以實現區域經濟協調、均衡和有序發展為目標,在政府間簽訂自由貿易協定、推行區域經濟一體化措施、實現一體化目標,是國家期主導作用的過程,區域經濟一體化是通過國家對國家的談判把那些愿意參加一體化結盟的國家聯結在一起的;在全球自由市場的狀態下,風險是很難規避的,經濟全球化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諸多風險;而在經濟區域化的狀態下,風險是可以得到控制和化解,一體化的區域經濟由于可以有效地降低資源配置的成本,降低違約風險。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都是由經濟發展的必然規律決定的,兩者之間既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
經濟全球化刺激、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向更高形式發展,又不斷地沖破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框架限制。全球化給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進一步發展帶來新的驅動力,經濟全球化通過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不斷增進區域經濟組織間的合作,以便得到更多的合作利益。
區域經濟一體化對經濟全球化的促進作用。區域經濟一體化為經濟全球化準備了條件。區域經濟一體化促進了國家分工的深化,加強了區域內部各加盟國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推動了各加盟國的經濟發展,再此基礎上通過強化跨國公司的貿易功能,必然進一步促進經濟全球化的產生。區域經濟一體化使集團間的競爭日益激烈,所以特定區域外的國家要想獲得競爭力,就要通過跨國公司進行直接投資。區域經濟一體化下的貿易制度也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作用。
相比較來說,區域經濟對經濟全球化的阻礙作用比較明顯。隨著區域經濟的發展,區域經濟的合作組織如北美自由貿易、歐盟等發展完善。各加盟國對區域經濟依賴性加強,再加上區域對外合作能力的提高,給世界經濟帶來更大的競爭局面,同時也導致了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區域經濟也制造了貿易壁壘。如區域經濟組織的排他性與全球化背景下的多邊貿易體制之間就存在隔閡。區域經濟是為了實現區域內的經濟發展,提高經濟效益,區域內部成員之間分工合作,相互依存。經濟全球化則是為消除全球經濟間的貿易壁壘努力,區域經濟在這一方面與之出現矛盾,區域經濟以地域為名為貿易提供一種新的保護手段,這種保護手段對于區域外的成員來說就是阻礙他們之間相互合作的貿易壁壘。區域經濟強化了其內部產品的競爭力,對區域外的產品采取了比較嚴格的防范制度和措施,不惜一切手段組織其他區域或國家的產品進入。這一行為,滿足了區域內的經濟發展,但是對與經濟全球化來說,則傷害了全球經濟之間平等合作的基礎,加大了國與國或區域與區域之間對話的難度,妨礙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從長遠利益來,不利于經濟全球化的順利發展。
總之,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之間的矛盾是存在的,但這兩者之間的矛盾又是對立統一的。兩者之間還存在著漫長的過渡時期,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會慢慢形成互補。兩者之間雖然實施途徑相異,但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推動世界經濟的發展。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都為企業創作了統一的市場環境,為世界各地的商務活動提供了便利條件。兩者的相互作用必然會影響世界經濟,政治格局。兩者之間應該加強合作與交流,相輔相成,在全球化不斷向前發展的情況下,必然會克服兩者之間存在的矛盾,最終推動全球經濟持續穩定發展。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區域間的競爭愈加激勵,人力資源作為生產要素可直接作用于經濟增長,是知識經濟時代經濟快速發展的不竭動力。因此,依靠人力資源優化配置、突破區域邊界效應、縮小區域差異、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已經成為研究的重點。在全面了解區域經濟一體化與人力資源管理內涵的基礎上,對區域經濟一體化背景下,人力資源對區域經濟的作用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區域經濟一體化;人力資源管理;影響;概況
0引言
人力資源作為內生經濟發展的原動力,是多年來國內外學者研究的重點。自確立人力資本理論以后,大多數學者將研究的目光投向了人力資源與經濟發展關系分析,整體而言,研究方向定為三項,其一,作為生產要素,將人力資源向生產函數內引進,進而對經濟增長狀況進行研究;其二,新經濟學影響下,通過企業理論,解釋企業形成、交易成本等人力資源;其三,人力資源的實證研究。基于此,本文在區域經濟一體化背景下,全面分析人力資源對區域經濟的作用,進而對推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提供可靠保障。
1區域經濟一體化與人力資源管理的概況
1.1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概況
區域經濟一體化是一個重大的戰略問題。近年來,區域經濟一體化一直都是經濟理論領域關注的熱點話題。區域經濟一體化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區域,利用互相協作的同時進行經濟政策、措施的制定,且簽訂經濟條款,在經濟層次形成一個整體,建立區域經濟聯合體。作為國際經濟關系的重要發展趨勢之一,區域經濟一體化是兩個區域市場一體化的過程,即由產品市場生產要素市場逐步深化為經濟政策的統一。經濟學家于1950年將其定義為單獨的經濟整合為較大的經濟的一種狀態或過程。也可理解為在多個經濟區域內,消除或削弱參與體間的貿易壁壘,使生產要素逐步向自由流動狀態發展。自上世紀90年后,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越來越迅速,掀起了一股新浪潮,推動了國家、區域經濟更快更好地發展。
1.2人力資源管理的概況
作為第一生產要素,人力資源管理是指在經濟學和人本思想的指導下,利用多種管理形式有效運用組織內外具有關聯性的人力資源,以此滿足組織現階段及其后期發展需求,確保達成組織目標及實現組織與員工共同發展。招聘、培訓、績效等為人力資源的主要構成部分,具體如圖1所示。通過科學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可協調人與事之間的關系,避免沖突、矛盾,將人的潛能充分發揮出來,做好人盡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最終達到組織目標。
2人力資源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作用
由理論角度分析,人力資源理論發展早期主要應用于微觀經濟學領域,認為對收入起決定作用的因素為個人教育水平、工作經驗。但隨著時代的發展,經濟社會的進步,人力資源逐步引入宏觀經濟學領域,尤其是20世紀80年代后期至今,在新經濟增長理論背景下,人力資源理論研究又迎來了新高潮。為此,針對人力資源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作用進行分析,1)促進區域經濟增長方式轉變。保證人力資源管理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步調一致,才能實現經濟增長方式合理化。人力資源是區域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重要影響因素,人力資本積累、空間結構配置合理化、制度規范化是促進區域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重要條件,通過人力資源管理,可為轉變區域經濟增長方式提供可靠保障。2)為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保證。對于區域經濟發展而言,其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為自然資源,要求經濟發展必須與環境承載能力相互協調。且不得以犧牲自然資源作為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代價,要求經濟增長逐步由依賴物質資本轉變為人力資本,由粗放型轉變為集約型,人力資源積累可實現相關生產要素如資本等收益遞增。3)為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提供選擇路徑。人力資本流動合理性、配置有效性是區域經濟的經濟收斂水平的主要影響因素,人力資源在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中,可提供更高效的人才資源,優選人力資本積累模式,將區域之間的比較優勢充分發揮出來,縮小區域經濟差異,促進各個區域經濟快速發展。
3區域經濟一體化背景下人力資源管理的相關建議
3.1加大教育投資力度,提高人力資源基本品質
在中央財政大力支持下,應加大人力資本投資力度,即有針對性地快速增加教育投資,優化人力資源管理結構。在區域經濟一體化背景下,為充分利用人力資源,必須提高人力資源投資利用率,轉變落后的發展扶持觀念,實現人與物有機結合的開發利用目標。也就是為達到各個地區經濟共同發展,必須轉變政策扶持的方向,以全面提升人口素質、改善當地社會環境資源為出發點,將教育投資重心由城市轉向農村,增強農村扶持力度,為我國廣大農民謀福利,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同時,在社會競爭愈加激勵的今天,針對社會成員再教育問題相關部門必須予以重視。要求以教育、培訓的方式將無形的人力資本逐步轉化為有形的物質資源,通過提高人們的各項素質,為自身、為企業、為國家創造更多的財富。
3.2優化人力資源配置,提升區域經濟發展水平
1)優化人力資源本地區配置。人力資源本地區配置是指按照地區經濟發展規律、物質資本,以本地區人口與人力資源狀況為根本,通過調節地區與地區之間的各項政策,如人口、勞動力等達到優化人力資源配置的目的。其作用為促進地區經濟發展,將地區經濟資源優勢充分發揮出來。人力資源地區配置必須根據當地經濟發展要求及現狀,適當增強人力資源的流動。做到以下三點,第一,通過市場化方式實現人力資源配置。作為一種經濟行為,人力資源本地區配置應嚴格按照經濟學理論出發,通過良好的待遇及優越的工作環境,增強人才吸引能力及提高本地區人才流動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力資源地區配置的成效;第二,消除地方保護主義。避免帶著有色眼鏡看待人才,減少人才流失;第三,根據城市自身發展合理引進人才。有針對性地制定符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人才引進政策,通常以高科技、高素質型人才作為引進重點。2)優化人力資源部門配置。新部門、新行業的誕生及發展與投入大量勞動力、資金密不可分,要求人才配置合理化。針對高新技術行業,人才配置應選取較高層次技術人員;對于產品生產工藝技術簡單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人才配置選取一般層次人員即可。人才配置是否合理直接影響著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的實際情況,要求根據產業結構變動及時調整人才配置比例。因我省在政策上基于優先發展行業、新型產業給予一定扶持及優惠,要求各個部門、行業必須及時、定期人力資源配置信息,實現人力資源配置方向清晰化、明確化。同時,根據各個地市人力資源要求,做好各項培訓工作,提高各類人才的技能水平及素質。3)優化人力資源企業配置。人力資源企業配置的主要目的就是“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換言之,就是實現人與崗位最優化,將最適合的人分配到最適合的崗位。保證人力資源充分結合物質資本才能實現最大價值作用發揮,才能為企業發展貢獻最大經濟效益,這也是人力資源自我價值實現的根本途徑。為此,針對當前高技術人才緊缺,無法充分發揮先進物質設備資源價值的現狀,企業必須根據自身條件、發展規劃、長遠目標制定合理的人力資源配置方案,要求做好“由崗選人,人盡其才”,將人的作用充分發揮到崗位上,將人的潛能全面激發出來,進而為企業的高效運作提供人才保證。
4結語
自改革開放以后,我國國民經濟增長速度越來越快,綜合實力逐步增強,在世界上中國的經濟地位也越來越高。但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諸多缺陷,如區域經濟差異與協調發展等問題。為平衡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發展,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必須重視“人”這一重要因素。區域經濟一體化背景下,做好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極為重要。必須遵循經濟學原理,對區域經濟發展與人力資源管理的關系進行全面了解,且在此基礎上,針對當前人力資源管理實際情況及地區發展現狀,提出加大教育投資力度、提高人力資源基本品質與優化人力資源配置、提升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的建議,以期全面提升人力資源管理水平,優化配置人力資源,促進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
1引言
區域經濟一體化在隨著全球經濟迅猛發展的同時,關注度日益增加,它在各國發展經濟過程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尤其是一些發達國家,區域經濟一體化已成為其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也是其他欠發達國家發展經濟的重要法寶。
2區域經濟與城市群
2.1區域經濟與城市群的含義
所謂區域經濟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圍內,通過資源的優化與科學整合,發揮不同城市各自地理或原材料等發展經濟必要條件的優勢,集中優勢人才,發揮規模經濟效應,建立一個在經濟方面擁有比較優勢的區域集團。發展的關鍵:(1)中心城市的帶動和戰略支點作用;(2)充分市場主體和利益主體的選擇,打破行政壁壘,實現中部區域經濟的聯動、協調發展;(3)充分利用產業集群所形成區域競爭優勢的特性,構筑中部區域經濟聯動發展的支撐平臺。所謂城市群,是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圍內具有相當數量的不同性質、類型和等級規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環境條件,以一個或兩個超大或特大城市作為地區經濟的核心,借助于現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綜合運輸網的通達性,以及高度發達的信息網絡,發生與發展著城市個體之間的內在聯系,共同構成一個相對完整的城市“集合體”。它具有以下四個特征:(1)高密度的聚落;(2)一國乃至全球的發展樞紐;(3)擁有發達的網絡結構;(4)合理的城市職能分工。目前,一般認為世界上有五大城市群,分別是:(1)美國東北部大西洋沿岸大城市群;(2)美國五大湖大城市群;(3)日本東海岸大城市群;(4)英國大城市群;(5)歐洲西北部大城市群。其中,以美國東北部的“波士華”城市群和日本東海岸城市群最為典型。從涵義上看,建立城市群是發展區域經濟的一種有效手段,二者的共同的目的就是發展經濟,促進地區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
2.2長三角城市群基本概況
長三角城市群的空間地域范圍涉及兩省一市,包括1個直轄市:上海;3個副省級市:南京、杭州、寧波;11個地級市:江蘇省的蘇州、無錫、常州、鎮江、南通、揚州、泰州和浙江省的湖州、嘉興、紹興、舟山,共16個城市。土地面積10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總面積的1%;人口7570萬,占全國人口總數的5.9%。其中科技人員占區域總人口的3.8%。
3長三角發展區域經濟建立城市群的優勢
長三角在20世紀90年代以來上升勢頭特別明顯。2008年前三季度,長三角16城市GDP總計2.8萬億元,在全國經濟總量中占到近五分之一,成為東部地區發展水平最高的地區,目前是全國發展速度最快、投資環境優良、創新能力突出的地區之一。
對照國際上五大城市群,我們認為長江三角洲地區構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勢。
(1)面向海洋、依托長江、倚靠內陸發達交通聯系世界各地的區位優勢;(2)經濟實力雄厚;(3)外向型經濟蓬勃發展;(4)交通網絡發達;(5)以上海為中心的龍頭城市;(6)專業批發市場的迅速發展。
4長江三角洲構建城市群的問題與劣勢分析
4.1核心城市現代化功能不完善
上海作為長江三角洲都市連綿區的核心城市,在現代化功能的發揮方面與紐約、倫敦、東京等國際經濟中心城市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由于第三產業比重不足與落后,上海金融中心雖已建立但還不成熟,在資金籌集、對外貿易領域,上海與一般大城市地位相似,國家級或跨區域的大銀行、大集團數量較少。城市內部交通信息體系尚不發達,影響了城市功能的組織。
4.2行政區劃分,各區矛盾日益尖銳
地區之間各自為政,阻礙了經濟資源的自由流動和跨區域的經濟合作。長江三角洲分屬二省一市的16個城市,行政隸屬關系非常復雜,地區之間的協調難度很大。再加上長期的條塊分割管理,更助長了各自為政、甚至以鄰為壑的不良風氣。這種不良風氣嚴重干擾了地方政府之間的合作與協調。
4.3城市產業結構趨同嚴重,城市間分工不明確
為了發展地方經濟、增加地方收入,各地在發展經濟時,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少數幾個稅大利高的產業上,再加上長江三角洲地區內部自然稟賦比較相似,因而本區的產業結構趨同問題十分嚴重。產業結構趨同使得各地區不能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同時也使得投資和生產分散,不能發揮規模經濟效應,降低了國家的整體經濟效益;更為嚴重的是會形成大量的重復建設,導致生產能力閑置和資源的浪費。
4.4生態環境污染嚴重
本區域人口密度高,土地承載壓力本來就很大。近年來,由于工業化和城市化迅猛發展,工業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急劇增加,更加惡化了生態環境,使本區域的可持續發展受到嚴重威脅。
4.5城市建設用地較為緊張,用地結構不盡合理
近年來,由于經濟迅猛發展,長江三角洲一些地方在用地上出現不盡如意的現象。江蘇省每年用地總量達幾十萬畝,且用地結構不盡合理,工業用地增加迅速,但產業結構趨同,重復建設、粗放利用現象嚴重。一些地方土地大量轉用、征用后又得不到及時充分利用,土地供需矛盾突出。在城市建設中,不顧實際搞“大馬路”“大廣場”,使原本十分緊張的建設用地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5對長江三角洲構建世界城市群的對策建議
5.1把龍頭城市-上海建成世界級城市上海舉辦2011年世博會的成功,為上海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既要以現代化世界級城市標準來建設上海,把上海建設成國際經濟、貿易、金融和航運中心,又要不斷強化上海對外的輻射功能,因此未來上海發展應圍繞提高城市綜合競爭力這一主線。除了充分發揮已有的自身區位優勢、產業基礎、科技實力、管理水平、開放環境等優勢,還要不斷強化創新和服務功能,成為長江三角洲區域的“三個中心”。
5.2各地加強合作,構建統一、開放、規范的市場體系,推進經濟一體化進程在全球經濟一體化條件下,合作顯得尤為重要。面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單靠一個城市將顯得力不從心,合作則可以取得雙贏和多贏,倘若各城市能加大合作力度,我們得到的將不是“1+1=2”,而是一個發揮城市群的集合能量的過程。
5.3加強重點基礎設施的協調建設基礎設施是發展經濟的硬件,應該在充分發揮長江內河航道能力的基礎上,大力發展航空、鐵路、高速公路和管道運輸,建成合理的現代化集疏運體系,為長江三角洲經濟區域的發展創造高效、便捷、安全的綜合運輸條件。具體有以下幾點:第一,開發長江深水航道和深水港。第二,加強一系列高速公路、鐵路和大橋的建設。
5.4強化產業整合,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區域產業群落世界經濟發展越來越呈現出一體化的趨勢,特別是我國加入WTO后,我們必須在全球層面即世界經濟一體化上看待長江三角洲產業結構整合。要根據各城市的資源稟賦特征,深化產業分工,分工和專業化的增進是現代生產方式變革的主要特征。
5.5加強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走可持續發展道路黨的十六大報告再次提出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使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生態環境得到改善,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5.6積極推進政府職能改革,營造良好的經濟環境政府職能改革是諸多建議中最重要的一條,也是上述建議能否有效實施的關鍵因素,首先,政府應弱化經濟功能,強化社會服務功能。
6結語
發展中國經濟將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而長江角地區,作為我國改革開放收益最大,地理位置資源優越的寶地,必將擔負起壯大中國經濟的使命,上文通過分析長三角地區的優勢與劣勢,很鮮明的指出了今后需加強與發展的方面,通過更加科學的發揮比較優勢,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最后在國家的宏觀調控下完成建立世界城市群的宏偉目標。
改革開放以后我國區域經濟一體化如火如荼的展開,我國的經濟一體化區域既包括省內也延伸到周邊省外,既包括歷史上、習慣上、傳統的區域也涵蓋了新時期新時代政府主導下著力打造的新型經濟區域,從長三角、珠三角到環渤海,再到中西部地區的新疆烏昌、東北黑吉遼三省、長株潭、武漢城市圈、成渝、安徽皖江城市帶、河南中原經濟區等[1]。區域一體化是我國區域治理的重要組成趨勢,面對這種發展趨勢,區域治理理論需要法治的保障,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制度,將硬法和軟法相結合的法律治理模式有利于進一步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但是當前我國區域經濟一體化并沒有建立完善的制度,缺乏建立適應我國國情的法律治理模式,尤其是在依法治國的前提下,缺乏完善的法律制度和治理模式來推動一體化的發展。因此,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中的法律治理對于我國區域一體化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我國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原因
1.1區域產業合作和產業轉移的加快馬克思主義哲學觀指出,矛盾具有特殊性。而我國地大物博,960萬平方公里的陸地上,每個不同地區都具有自身的天然地理特征和自然區位優勢以及自然資源優勢,也不例外的都具有各自的區域短板和發展局限性。于是區域合作便應運而生了,區域經濟一體化有利于迅速實現不同地區之間的優勢互補,提高經濟總量。并以此為引導實現區域間其他各個方面的發展交流。
1.2交通通訊的快速發展交通通訊是城市和地區經濟發展的大動脈。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交通建設在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中起著不可替代的關鍵性作用,是區域協調發展和優勢互補的血脈聯接。為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開展提供了便捷之路。截止到目前根據資料顯示,我國高鐵里程達到世界總里程的一半,高速公路里程居世界第一,互聯網的普及率達到50%,交通通訊的快速發展促進了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
1.3政府政策的支持除了近期的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京津冀協同發展區以及長江經濟帶以外,我國三十年來發展成熟的深圳、廈門、珠海、汕頭等國家級特區,上海浦東、重慶兩江、甘肅蘭州等國家級新區,武漢兩型社會建設、山西省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等國家綜合配套改革實驗區,這些區域經濟的發展都受到了國家各種優惠政策的支持,促進了經濟一體化的發展。
1.4人口的跨區域性流動人口流動是自古以來都有的“天然”現象,而到了21世紀的今天,科技不斷進步,經濟不斷發展,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多樣化和頻繁,而人口流動也越來越容易和便捷,尤其是農民群體在城鄉間的往來流動占絕大多數。這為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提供了物質和人力支持,為較落后地區帶來了思想變革的先兆。
2我國區域一體化及法律治理中的問題
國內經濟一體化主要通過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各種政策性支持和調控,例如逐步取消和打破阻隔各地區生產要素流動的障礙壁壘,建立統一市場等等。同時根據我國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特點和當前區域經濟發展中的環境、人口、資源等問題,但是僅僅依靠政府是無法圓滿地從徹底上解決問題的,除了政策性支持和引導之外,政府應尋求和積極力促各地區間的更普遍和更深層次上的互補雙贏與合作,建立我國區域一體化進程中的法律治理模式,但是我國當前區域經濟一體化法律治理中存在許多問題。
2.1缺乏統一遵守的合作協議或章程區域經濟一體化中沒有根據各地方的利益訴求去建立各地共同遵守的區域合作協議或章程。區域經濟一體化中各個區域的政府是平等合作的關系,并不存在上下級隸屬關系,但在發展過程中常常出現各地政府為了各自政績而忽略區域全局的建設,強化各地方的資源配置和重復建設,造成地方保護主義和地方市場分割的盛行,由此可見利益分配問題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重要發展問題[2]。我國當前區域合作主要通過區域合作協議,但是這些協議基本上是單一領域的合作協議,缺乏基于共同利益訴求的協議約定,因此難以形成真正有效并可持續性的區域合作機制,最終難以實現共同利益。
2.2缺乏區域政府間的長期合作機制我國部分區域間的經濟合作主要通過制定行政協議來推進經濟一體化的發展,雖然引導和推動了區域經濟的發展,但是這種措施代表的只是發展的方向與發展的具體內容,并沒有真正建立起有效的、可持續性的、長期制度化的機制,更遑論符合法律精神的違約責任認定機制和解決糾紛機制[3]。如果缺乏區域間爭議解決機制,會嚴重限制政府間的合作。
2.3限制了社會公權力的作用我國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中忽視了公民參與治理的作用,區域一體化的建設并不僅僅是政府的事情,與民眾息息相關,公開是區域一體化法律治理的重要要求。法律治理的公開機制能夠有效地保證各區域之間政策運行的透明度,并進行有效的監督和評價;促使各地區之間及時獲取信息,學習實踐經驗,形成合作和互動。通過發展區域中多元素和多主體的參與,構建多層次、多方位的管理體,充分發揮社會公共權力的作用。
3法律治理模式理論
公共治理理論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指導有利于實現區域合作效益的最大化,而法律是在區域經濟一體化中進行社會治理的重要手段,法律治理模式指導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治理是行政管理中的新型溝通合作理性,在權利運行方面,治理是關系到上下、水平方向的互動管理過程,各地方政府進行協商與合作,制定共同目標,共同實施管理公共事務的權利與職責[5]。每一種社會治理模式都離不開與之相對應的法律結構,法律治理模式中主要分為三種模式。
3.1硬法治模式區域治理中的硬法治模式指的是確定的、可預期的法律,能夠保障社會的秩序和基本價值觀念,從而滿足社會法治化的需求[6]。但在區域法律治理的過程中不能完全運用硬法,也沒有必要進行全面的硬法治理。在自由、民主、平等的社會中硬法很多時候是違背社會發展規律的。
3.2軟法治模式區域治理中的軟法治模式指的是由區域各地方成員協商一致,共同制定發展經濟的規章制度,軟法律雖然不具備強制力,但是各個地方成員必須遵守,具有約束力[7]。軟法律模式的缺陷就是過于理想化,在當下社會無法真正實現民主與法治,各個成員從自身利益出發,如果一方不遵守協議,會造成其他損失。
3.3混合治理模式混合治理模式有利于充分發揮軟法和硬法的優勢,能夠充分實現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法律治理。硬法和軟法的有效結合使法律治理更具多元化和有機化,軟法有利于回應社會對公平、法制的需求,硬法能夠確保區域中各個地方的遵守程度,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是推動我國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中法律治理的重要手段。
4構建我國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中的法律治理
4.1法律治理的實踐軌跡區域行政協議和區域性組織是我國區域經濟一體化初期的法律治理機制,其中行政協議指的是各個政府機關之間締結的協議,行政協議不僅用于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其內容也逐漸向合作和發展轉變,逐漸成為重要的法律治理機制。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目的是進行統一市場、優化產業結構的改革,破除各地方立法,因此我國在改革法律治理的過程中對地性法規和規章進行清理和協同立法,并采取區域行政規劃和區域行政指導的領導方式,在不斷地實踐中形成了區域行政協議、區域合作組織、區域協作立法、區域行政規劃和區域行政指導等五種法律治理方式。
4.2法律治理中的政府首先要建立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法律體系,借鑒國際上歐盟的成功經驗,注重基礎條約的重要保障作用,并廣泛運用于我國區域中各地方內部。我國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離不開有效的法律制度進行引導,各個區域內的各地方是公平、平等的關系,要充分利用各地政府之間的合作,以及中央政府在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中的立法進程,明確各個地方政府在經濟一體化發展中的職責,避免地方保護主義。通過立法加強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地位,促進區域資源的合理配置。其次要建立有效的區域一體化領導組織機構,加強各區域間各個地方政府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形成各區域的領導集體組織,并形成長期的合作機制。中央政府和各地方政府應要相互協調,逐步建立區域經濟發展的領導協調機構,并制定符合本區域經濟發展的規章制度,逐漸形成本區域長期的發展模式。最后要不斷完善司法糾紛解決機制,有效地化解我國區域經濟合作與發展中的各項矛盾,如果無法有效地確定責任的承擔主體就會阻礙經濟一體化的發展進程。司法糾紛解決機制中建立有效的司法糾紛化解機制,及時解決各地方政府、公民與政府在區域發展中的矛盾與糾紛,促進矛盾的有效解決。
4.3法律治理中的公權關系法律的制定在于反映民意,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法律治理應充分體現社會公權關系,充分體現民主協商性在法律治理中的作用。法律的制定和實施主題更加多元化,公民能夠代表公共自治區的廣泛民意,與此同時,法律的制定與實施過程應更加開放,向社會與公民的各項利益訴求開放,最終法律治理機制更加注重商談、合作,注重與各個地方的溝通與對話,強調共同的認同和共識,促進區域各個地方的共贏。
5結語
綜上所述,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中的法律治理有利于深化我國行政法治實踐,健全我國法律制度,促進我國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深入發展。我國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中的法律治理可以參考西方國家的成功經驗,逐步完善、統一法律體系與法律制度,健全組織機構,加強司法的保障作用,促進我國區域經濟一體化健康、持續、有序的發展。
作者:劉晨 單位:黃河科技學院
一、甘肅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困境
(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薄弱,綜合性的網絡化基礎設施缺乏
區域經濟一體化最為顯著的特點,就是經濟圈以小時覆蓋。從甘肅來看,經濟一體化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比較薄弱:一是在鐵路運力方面,鐵路運力難以滿足區域經濟發展的需求,鐵路交通運力分布不平衡問題比較突出;二是高鐵方面,在國家“十二五”規劃之下,甘肅形成了“蘭新高鐵”“、成蘭高鐵”“、蘭渝高鐵”和“寶蘭高鐵”,但這顯然無法滿足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需求;三是在機場方面,機場的航班、客流相對較小,出現供需失衡的問題。
(二)區域內部發展不平衡,經濟一體化進程受阻
甘肅緊跟時展的步伐,在區域經濟發展中取得了顯著成果。但是,區域內部發展不平衡問題比較突出,導致經濟一體化進程受阻。首先,區域經濟發展的立足點不同,甘肅有國家級貧困縣四十余個,且主要分布在隴南邊遠地區、慶陽老區等地區,這就導致區域經濟發展失衡問題比較顯著;其次,以蘭州為中心城市的發展模式,缺乏良好的帶動力和輻射性,導致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比較被動;再次,資源發展不平衡,交通資源、水資源的補償失衡,成為制約甘肅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如圖1所示,2014年甘肅各設區市人均工資情況。作為省會城市的蘭州,相比于天水、酒泉和張掖,人均工資反而出現嚴重偏低的情況。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蘭州在充足資源的情況下,比較欠缺發展的帶動能力,影響了以蘭州為中心,甘肅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推進。
(三)城市體系不完善,結構梯度不合理
甘肅處于欠發展省份,本身具有強勁的發展潛力,但就當前的發展形態來看,既表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但也存在一定的發展瓶頸。一方面,城市體系不完善,導致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吃緊;另一方面,城市結構梯度不合理,產業規模化、產業鏈尚不完善,一體化經濟發展的擴散,周邊落后地區難以有足夠的能力接收。
二、深化甘肅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對策
當前,甘肅正處于發展的新階段,如何抓住發展的新機遇,是深化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基礎,也是促進甘肅經濟騰飛的關鍵。甘肅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優化與調整,關鍵在于如何進一步完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強化區域協調規劃,從本質上夯實發展的基礎。那么,具體而言,深化甘肅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應切實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化體系,創建一體化發展的良好基礎
完善的交通設施網絡化體系,是當前甘肅深化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重要紐帶。交通網絡化體系的形成,縮小了區域內的空間距離,卻擴大了區域內經濟一體化發展的空間。一是通過以蘭州為中心的交通一體化,實現甘肅區域經濟發展的聯動性。二是高鐵建設步伐應加快,在已有的四條高鐵線的基礎之上,形成幅員更加廣闊的高鐵覆蓋。充分依托高鐵建設,加速區域經濟發展步伐,讓經濟發展圈在良好的聯動機制下,獲得長足的發展。三是甘肅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最大的問題就是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這一點又集中體現在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建設的落后性。在深化區域一體化發展的進程中,要針對各區域經濟體的均衡發展,充分發揮帶動作用下,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二)增強區域的協調規劃,實現區域內部的協調發展
甘肅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推進,應進一步退出以市場為主導下的發展模式。甘肅作為西南欠發展省份,在“弱市場”的格局之下,應進一步增強區域的協調規劃,著力打造“強政府、強市場”格局之下,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良性鋪展,這更符合甘肅省的省情和發展的需求。此外,甘肅省要成立由省政府、發改委為牽頭的區域協調發展聯席會,讓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以一體化戰略合作的方式具體體現并深化推進,更具有長遠的發展意義。
(三)完善城市等級體系建設,擴大中心城市的帶動力
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重要一點,在于中心城市帶動力、輻射力的有效體現。因此,甘肅在深化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之下,應進一步完善城市等級體系建設,確保以中心城市為輻射圈的發展動力。并且,區域經濟要以整個城市群的經濟利益為出發點,強調各方利益的有效協調。甘肅經濟發展基礎薄弱,但發展的空間巨大,這就決定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同樣具有廣泛的發展空間。一是甘肅經濟發展與產業轉移應該從甘肅整體城市群的發展廚房,做到各方利益的協調;二是甘肅在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中,應注重產業格局的優化發展,充分利用區域經濟內豐富的資源,以及良好的經濟基礎,深化經濟一體化的內涵;三是重點區域進行城市群功能定位的協商,明確區域經濟發展的功能定位以及布局。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甘肅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推進,仍需克服發展中的諸多問題。并著力于經濟一體化發展內外環境的夯實,促進一體化發展帶動甘肅經濟的騰飛。一方面,在西部大開發的背景下,甘肅經濟發展處于良好的環境;另一方面,甘肅經濟發展底子薄,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尚未真正成形,仍需建立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化體系、增強區域的協調規劃。因此,甘肅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推進,應著力于建立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化體系,創建一體化發展的良好基礎;增強區域的協調規劃,實現區域內部的協調發展;完善城市等級體系建設,擴大中心城市的帶動力。
作者:李振華 單位:天水師范學院
區域經濟一體化,指的是按照自然地域經濟內在聯系、商品流向、民族文化傳統以及社會發展需要而形成為區域經濟的聯合體。區域經濟一體化同時也是建立在區域分工與協作基礎上,通過生產要素的區域流動,推動區域經濟整體協調發展的過程。[1]區域各地方政府,無論本地的資源稟賦如何、產業結構如何、竟爭力如何、地方利益能否得到維護,都無法回避區域經濟一體化帶來的強勁沖擊。在區域競爭與合作的過程中,建立適應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趨勢的區域政府協調合作機制是勢在必行的。
1.區域經濟一體化下政府間協調合作產生的理論來源
1.1區域經濟發展理論區域經濟理論是研究生產資源在一定空間(區域)優化配置和組合,以獲得最大產出的學說。[2]1968年,美國經濟學家理查德?庫拍在《相互依賴的經濟》一書中,首次系統闡述了國際相互依賴理論,指出各國普遍生存于遍布全球的相互依賴網中,都有義務共同努力,營造一個建立在契約而不是地位、協商而不是強制的基礎上的全球社會。隨著區域經濟的發展,形成了區域均衡發展理論,該理論認為隨著生產要素的區際流動,各區域的經濟發展水平將趨于收斂,即趨于平衡,因此主張在區域內均衡布局生產力,空間上均衡投資,各產業均衡發展,齊頭并進,最終實現區域經濟的均衡發展。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本質就是要求區域內各種生產要素通過流動、選擇,在區域內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從而達到效用最大化的過程。因此,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就是通過制度創新消除地區間經濟交流的各種障礙,降低經濟運行的交易成本,通過消除這些障礙,使得生產要素能夠在區域內部自由流動組合,實現資源配置的合理化,從而使地區經濟運行效率提高,獲取更多利益的過程。換句話說,區域經濟發展的根本就是在于建立區域間政府協調合作機制,建立良好有效的溝通渠道,消除區域經濟發展中的摩擦,實現良性競爭,帶動區域整體經濟的協調發展。
1.2都市聯盟理論都市聯盟理論也是政府間協調合作產生的理論來源之一。全球化背景下,城市間經濟的合作發展除了要整合自身資源優勢外,還要進行一定的泛空間、跨區域間的交流合作,城市之間日益緊密的合作博弈必然產生都市聯盟。都市聯盟是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城市為了一定的愿景目的建立在契約之上,而進行的一種合作性超邊界組織安排。[3]究其實質,都市聯盟就是利用聯盟理論建立起來的城市之間的經濟一體化形式,它打破了行政區域劃分的限制,克服了重復建設和產業結構雷同化的現象,降低了聯盟城市彼此間的交易成本,通過建立穩定的優勢互補的超邊界合作組織,使得資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城市得到了重新定位,不僅加深了區域分工,同時也促進了區域內的產業集聚,形成了區域規模經濟,達到都市協同效應,加快了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使得都市之間的聯盟真正實現了1+1+……+1>n的創造價值效果。都市聯盟的發展特性是以市場為機制,以利益趨同為動力,有效促進區域內各種資源的合理配置,從而達到聯盟城市多贏的局面。因此,都市聯盟具有以下的特點:目標性,明確的目標是都市聯盟的第一要素,合作的動力是建立在各聯盟的“共同意愿”之上,在相互依賴和信任的基礎上通過城市合作獲得各自的利益,避免各自風險;系統性,都市聯盟的建立是以契約和協議約束構成的;動態性,失去獨特優勢的城市可能被淘汰出局,而具有后發優勢的城市會被吸納為新成員,整個聯盟是一種動態的結合;獨立性,都市聯盟的系統是獨立的,各成員之間是相互獨立的,不存在行政上的上下級關系;協同性,聯盟城市在擁有各自核心優勢的同時,各聯盟方又是相互依賴的,進行優勢互補而產生協同效應。
1.3府際管理理論、復合行政理論政府間合作模式問題的研究在國際上一般被稱為府際管理(IGM),府際管理理論是基于20世紀90年代各國政府再造和地方政府間伙伴關系建立而提出來的,是關于協調與管理政府間關系的一種新型治理模式,是為了實現公共政策目標和治理任務,以問題解決為取向,通過協商、談判和合作等手段,是依靠非層級節制的一種網絡行政新視野。[4]府際管理以問題解決為焦點,具有行動導向,通過建立協調性、依賴性的網絡型治理結構,使得府際間各項計劃得以順利推展;強調公共產品和服務的多元化供給;提出設立政府理事會來解決公共物品的外部性,實現項目和管理功能上的府際間轉移;具有獨特的目標導向、網際溝通的沖突解決方式。總而言之,府際管理是以解決區域經濟合作帶來的眾多相關問題而建立起來的緊密相連的政府間合作共治模式,它以突破地方封鎖與保護、解決合作欠缺等區域中政府合作難題為根本目標。
2.區域經濟一體化下政府間協調合作產生的現實依據
區域經濟一體化絕非一個簡單的經濟現象或是一種地區資源配置方式的調整,它要求各地生產要素在區域內自由流動,建立一個包括商品、資本和勞動力等要素在內的統一市場。在統一市場中,各地區的比較優勢得以充分發揮,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和產業結構的調整能夠正常進行。可以說,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推進,需要建立良好有效的區域政府協調合作機制;而協調合作機制的構建將促使區域經濟朝著健康有序的狀態發展,使得一體化是各方互利共贏的一體化,是規范法制的一體化,是協調合作的一體化。
2.1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實質需要區域政府間建立協調合作機制區域內的不同地區彼此之間形成合理有效的分工格局,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內在要求。如果各區域政府各自為政,自成系統,缺乏有效的溝通協調手段,那么各地區的經濟只能在一個較小的范圍內發展,制約了分工合作的深化,生產要素不能在區域內自由流動,不能實現產業的優勢互補,將嚴重制約區域經濟的發展,所謂的區域經濟一體化也只能是空談。
2.2協調合作機制的建立是消除阻礙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關鍵在區域經濟一體化過程中出現的諸如地方保護主義盛行、區域產業結構雷同、地方政府的無序競爭、區域環境逐漸惡化等問題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區域經濟的成長,如果不加以解決的話,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持續發展將難以實現。中央政府的宏觀調控,則無法處理區域內多種具體的利益矛盾,且協調成本過高,時效性過差,難以達到最有效的目標。而區域政府間的協調合作則是協調地方政府間利益矛盾,實現一體化的必然選擇。由于資源稟賦等的差異,各地區之間客觀上存在著通過互利合作而實現利益最大化的相互需要。
2.3政府間協調合作機制的構建將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面對我國特殊的政府主導型市場經濟模式,各地方政府已經成為相對獨立的利益主體,為了追求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最大化,由于重復建設而導致產業結構趨同、地區大戰、市場分割、跨地區性公共物品供給不足以及公共事務治理失靈現象之所以屢見不鮮、屢禁不止,正是因為在區域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在地方政府的橫向關系中缺乏有效的溝通協調機制,使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缺少制度保障。因此,建立良好的協調合作機制不僅能消除區域經濟發展中出現的不良現象,而且將會極大的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
上世紀80年代以后,全球經濟一體化已成為不可逆轉的潮流,在經濟一體化中,既有全球性的,也有區域性的,尤其以區域性的發展最迅猛。各國之間出于經濟利益的考慮而聯合起來組建區域性經濟,如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東盟等,它們都在區域性經濟組織建構的法律制度中運作,在這些中又以它們構建的法律組織為依托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法律制度尤為突出,促進了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中國為順應這種趨勢,一改排斥的態度并積極安排和參與區域經濟一體化,除了參與了中國與東盟自由貿易區及其與東盟成員國和其他亞洲國家分別開展的經濟合作、東北亞經濟合作、中國與歐洲、南美地區經濟合作等外,還特別考慮了中國內地與香港、澳門、臺灣“兩岸四地”間密切的經貿聯系以及都是WTO成員方的實際情況,內地與香港、澳門分別簽署了“內地與香港最緊密經貿關系安排”和“內地與澳門最緊密經貿關系安排”,不但創造性地提出了CEPA這一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新形式,也為構建“兩岸四地”經濟一體化奠定了基礎。
一、中國參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現狀
(一)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概念及內涵的法律分析
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概念可以從經濟學和法學兩個不同的角度來分析。而從近年來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新態勢來看,我國學者樊瑩從經濟學的角度對區域經濟一體化下了定義: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經濟體,為了使其利益最大化,達到最佳配置生產要素的目的,以政府的名義,通過談判協商而建立經濟貿易聯合的過程,實現成員之間互利互惠及經濟整合的制度性安排。
而我國學者楊麗艷則從法律的角度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概念進行論述,指出法律角度的區域經濟一體化是指:主要發生在國際區域內的諸個國家或關稅領土,以一定協議建立一定機構以確立某種經濟一體化的類型,在某些特定經濟領域內有效實施統一規則的整合過程。其內涵主要體現在:(1)條約的支撐性;(2)領域的特定性;(3)機構的必備性;(4)規則的向導性;(5)機制的強制性。
(二)中國參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現狀
1、中國與東盟自由貿易區及其與東盟成員國的經濟合作。中國啟動自由貿易區,實施區域經濟一體化戰略是從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開始的。2001年11月,中國正式提出組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構想。2002年11月,在文萊召開的第5次10+1領導人會議上達成協議,一致同意今后10年內建立中國—東盟FTA,會議正式簽署了《加強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中國與東盟關于建立自由貿易區的正式談判從此開始,并迅速展開了區域建設的談判,焦點主要集中在例外產品清單和關稅減讓幅度等一些技術問題上。2003年10月8日,在印度尼西亞的巴厘島,中國總理參加了中國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的簽字儀式,雙方簽署了《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補充議定書等文件。從10月中旬開始,中國與印度和新加坡也分別就自由貿易區的雙邊協議展開談判。
2、東北亞經濟合作。2003年10月7日,中、日、韓三國領導人在印尼的巴厘島舉行會晤,并發表了三國間第一個聯合宣言——《中日韓推進三方合作聯合宣言》。雖然至今中日韓之間合作仍停留在官方磋商階段,并沒有形成制度性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但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將促使中國、韓國和日本三國的東北亞經濟合作以及東盟與東北亞“10+3”合作邁出新的步伐。
3、中國經濟圈。從2003年6月開始,種種跡象表明中國實施區域經濟一體化戰略的進程大大加快了。新的區域一體化進展有:6月29日,中國內地與香港簽署了CEPA。根據中國內地與香港和澳門簽署的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安排(CEPA)的協議和六個附件,雙方承諾分別在2004年1月1日之前和2006年1月1日之前對不同類別的港澳產品實行零關稅;同時,內地于2004年1月1日起取消對港產品的非關稅措施(進口配額、許可證)和關稅配額,內地于2004年1月1日起取消對原產于澳門的產品的非關稅措施,雙方互不采用反傾銷和反補貼措施。內地與香港、澳門《安排》的主要內容包括內地與港、澳逐步實現貨物貿易自由化、服務貿易自由化和貿易投資便利化的各項措施。CEPA邁出了中國自由貿易區的第一步。
4、中國與歐洲、南美地區的經濟合作。2003年9月23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舉行了六國會晤,著重討論了上海合作組織經貿合作問題。中國總理主持會議并代表中國政府發言,對上海合作組織的區域經濟合作提出長遠目標,倡議逐步建立上海合作組織FTA。自此,上海合作組織自由貿易區浮出水面。10月13日,中國外交部官方網站公布《中國對歐盟政策文件》。這是中國政府首次制訂對歐盟政策文件,旨在昭示中國對歐盟的政策目標,規劃今后5年的合作領域和相關措施,加強同歐盟的全面合作,推動中歐關系長期穩定發展。中國與歐盟的合作同樣是中國區域經濟一體化戰略的重要一步。根據中方的提議,中國還將與包括巴西、阿根廷、烏拉圭、巴拉圭等國在內的南方共同市場展開建立自由貿易區的談判。此外,中國與澳大利亞、南非的自由貿易協定談判也在積極醞釀當中。
摘要: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和實踐中存在的財政問題,本質上就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國際財政問題。借鑒國際財政的理論體系和分析方法,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國際財政———國際區域財政研究的基本框架,可以從國際區域財政導論、國際區域財政支出、國際區域財政收入和國際區域財政政策等四個方面去構建。
關鍵詞:區域;經濟一體化;國際財政
區域經濟一體化作為二戰以來世界經濟發展進程中一個十分突出的現象和趨勢,對世界經濟產生著極其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也成為一個倍受關注的熱門話題。而伴隨著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區域經濟一體化中的財政問題也不斷地凸顯出來,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同時,由于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不斷擴展,傳統的國家財政理論分析框架已經無法對區域經濟一體化中的政府經濟活動和經濟行為作出合理的詮釋,這需要我們從一個新的視野和分析框架———國際財政的角度去展開研究。因此,探討區域經濟一體化中的國際財政問題,不僅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財政理論研究和分析方法的深入和拓展。
一、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財政問題
區域經濟一體化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經濟體,為了達到最佳配置生產要素的目的,以政府的名義通過談判協商實現成員之間互利互惠及經濟整合的制度性安排。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不斷興起,其背后隱含著多種因素,有著眾多的目標,既有促進貿易、收入和投資的需要,又有實現增長和發展的要求;既有獲取市場準入適應區域與全球化的意圖,也有出于安全和民主的考慮。這種以政府為主體的經濟活動和經濟行為,同時也是我們所討論的財政問題。可見,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財政問題,是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相伴而生并由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主體———政府的經濟活動和經濟行為決定的。
遺憾的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理論模型中卻很少直接關注財政問題。以被視為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理論核心的關稅同盟理論及其發展為例,維納(Viner1Jacob)及其后繼者們從貿易創造效應、貿易轉移效應、規模經濟效應、競爭效應、技術創新效應和投資效應等不同層面和角度,分析了區域經濟一體化對成員體、非成員體乃至整個世界的生產、消費、資源配置、收入分配、國際貿易、經濟增長等國民經濟的各個方面的利益或損害。雖然該理論是從關稅及其效應分析這一財政問題出發,而且后來約翰遜、庫珀和馬塞爾等人在1965年也直接將“公共產品”引入關稅同盟的福利效應分析,并得出了關稅同盟更能滿足成員體政府對各種保護主義傾向的商業政策以及對工業化目標的偏好的結論(田青,2005),但總體看來,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理論模型基本上是在國際貿易和國際經濟學的理論分析框架下的闡述,很少直接關注到區域經濟一體化中的政府經濟活動及其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影響,也沒有對區域經濟一體化這一政府主導的利益追求和制度保障機制作出全面的闡述,并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制約。
總之,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財政問題,是由區域經濟一體化本身所具有的政府主導性和政府經濟活動和經濟行為性這一特征決定的,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產生和發展過程中的客觀存在,但卻不被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所關注的重要現實問題。它不僅涉及到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財政效應這一基本問題的分析,更重要的是對區域經濟一體化中的政府經濟活動和經濟行為的系統闡述,是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各國財稅制度協調及發展的研究。也就是說,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財政問題的提出和解決,不僅直接影響著參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各國政府的經濟活動和經濟行為本身,而且還關系著區域經濟體各成員國之間乃至非成員國之間的財政利益和財政關系的協調;同時,將財政問題作為重要的變量引入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理論和實踐,還可以更好地從政府經濟活動的角度闡明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政府主導性及其機制,不僅有助于豐富和發展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理論,而且將直接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持續協調發展。
二、國際財政的理論體系和分析框架
一般而言,國際財政是伴隨著國際經濟活動的擴展和國家間經濟依賴的日益加強而在財政關系領域形成的一種國際經濟現象,是財政和國際經濟相結合的產物。關于國際財政的定義(董勤發,1997),理論界至少有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是從世界或全球角度來看的財政,即世界財政或全球財政,是以世界性的公共權力機構或世界政府為后盾的;另一種觀點是把國際財政看成是國際經濟中的財政,是國家財政在國際經濟中的延伸或變種,是國際經濟中的國家財政活動,是不同國家的財政通過國際經濟交往而相互聯系在一起所形成的國與國之間的財政關系。與國家財政相比,國際財政具有一般財政的普遍性特征,但又有其自身固有的特殊性,即國際性、整體性、復雜性和協調性等特點(林品章,1995)。雖然在歐盟的財源籌集方式、國際稅收合作組織研究以及聯合國發展計劃署于1999年提出的對電子郵件開征“比特稅”等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些世界財政或全球財政的影子,但在現代主權國家占據主導地位的時代,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一個超國家的全球權力機構或世界政府,國際財政就只能是國際環境下財政的作用問題。它主要表現為對國際經濟活動中的國家財稅制度協調和財政利益分配,是國家參與國際經濟活動的一種資源配置方式,其本質是國家間的財政關系。
在現代市場經濟中,國家財政存在的客觀前提在于國民經濟中的市場失靈。同樣,國際財政的產生和存在,也有其深刻的理論和現實基礎。首先,國際財政作為國際經濟活動中財政問題的國際化,其基礎是市場經濟;而由市場經濟的市場性和開放性決定的國際市場失靈,就直接成為了國際財政存在的理論基礎(董勤發,1997)。其次,基于不同的經濟社會條件和利益目標追求,各國政府財稅制度和政策安排往往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并直接構成為各國政府參與國際經濟活動的嚴重阻礙,因此,尋求和實現各國政府間的財政協調和合作,是國際財政存在的現實基礎。
從國際財政產生和存在的理論和現實基礎的角度出發,國際財政存在的意義就是矯正國際市場的失靈和實現各國財政的協調和合作。同時,又由于當前并沒有一個真正有效的世界權力機構,也就不可能有一個制定、頒布和執行國際課稅和支出方案的“國際財政當局”,更不可能形成一個有效的世界范圍內的全球財政制度。因此,國際財政只能采取多國財政合作的存在形式。根據合作的程度,國際上多國財政的合作方式大致分為財政協調(FiscalCoordina2tion)、財政同盟(FiscalUnion)和財政一體化(FiscalIntegration)。這三種基本合作方式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其中,財政協調是以既有國家主權為基礎的國際財政合作形式,是國際財政合作最初也是最重要的形式,它強調財政合作的自愿性和協商性,如現有的各種國際稅收協定等;財政同盟更多地以部分國家主權的讓渡為前提,它強調財政合作的一致性和強制性,往往是區域經濟共同體中較高級的合作形式,如歐盟內部廢除關稅、統一增值稅等;財政一體化則以國家財政主權的完全讓渡或消失為條件,實行超國家財政干預,它是最高級的財政合作形式,但由于其缺乏現實性,所以更多地成為了一種理想化的財政合作形式。而根據不同的國際經濟發展水平和程度,國際財政研究在存在形式上又有著不同的側重點。一般而言,國際財政協調是當前國際財政最重要的存在形式也是研究的核心內容,國際財政研究的理論體系也主要是圍繞著國際財政協調來展開。①
三、國際區域財政研究的基本框架
伴隨著區域經濟一體化而產生的財政問題,是國際經濟活動中政府經濟活動和經濟行為研究的范疇。而通過對國際財政的理論體系和框架的分析,我們找到了研究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財政問題的理論基礎和分析框架。也就是說,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財政問題實質上就成了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國際財政問題。因此,從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財政問題和國際財政的理論體系相結合的角度,我們可以構建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國際財政研究框架。
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國際財政研究框架,本質上就是要詮釋區域經濟一體化中的政府主導性和政府經濟活動性的運行機制及意義,通過推進和實現區域內外各經濟體的財政協調和財政合作,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和福利水平的提高。因此,循著從國家財政到國際財政的思路,借鑒馬斯格雷夫等人對國際財政的理論體系的闡述,通過在傳統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理論中引入政府及其經濟活動———財政這一變量,一種解決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國際財政研究的新視角和分析方法———國際區域財政研究的基本框架浮出了水面,②它大致由國際區域財政導論、國際區域財政支出、國際區域財政收入和國際區域財政政策等四部分構成。
國際區域財政導論主要闡述國際區域財政的含義、產生、研究范圍及方法等內容。借鑒國際財政的定義,我們可以給國際區域財政做出這樣的界定:它是指區域經濟一體化過程中的財政問題,是國家財政在區域經濟一體化中的延伸和發展。換言之,國際區域財政就是國際財政在區域經濟一體化中的具體存在和表現形式,是區域經濟一體化中的國家和國家間的財政關系,是我們從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主體———政府經濟活動和經濟行為層面的一種視角和分析框架。國際區域財政的存在,也有著其深刻的理論和現實基礎。區域經濟一體化,本質上是建立在市場經濟基礎上的一種資源配置方式和制度安排,而由市場經濟的市場性和開放性導致的市場失靈即國際區域市場失靈,就成為了國際區域財政產生的理論基礎。由于各國政府財稅制度和政策安排的巨大差異而形成的參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各經濟體不斷尋求財政協調與合作的努力,現實地演繹了國際區域財政的存在。總體看來,國際區域財政研究的性質依然是財政學和國際經濟學的有機結合,研究范圍也包含著財政協調、財政同盟和財政一體化三種形式,且它們不同程度地在區域經濟一體化中存在。在研究方法上,國際區域財政也應遵循國際財政學的研究方法(董勤發,1997),即國家主義分析方法與世界主義分析方法的有機結合。
國際區域財政支出主要探討國際區域財政支出的形式及其效應。具體而言,國際投資和國際援助是其存在的基本表現,前者類似于國家財政中的政府投資,后者則更多地具有政府轉移支出的性質或類似于政府間轉移支付制度的意義。國際投資的基本理論和效應分析,是國際經濟學的重要研究內容之一。綜合國際經濟學領域的國際投資和國家財政中的政府投資,我們可以得到一個基本的分析區域財政支出中國際投資的框架。從現實來看,國際投資制度主要由各主權國家的投資制度、雙邊層次投資制度、區域層次的和多邊層次的投資制度構成,且它們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缺陷并成為國際投資的阻礙,因此,要從制定更權威的、高度自由化的投資制度和高標準的國際投資保護制度及公正高效的爭端解決制度等幾個方面來進行創新(柳劍平等,2005)。作為國際經濟合作的一種重要方式,國際援助在傳統的國家財政和國際經濟活動中的基本作用(鄖文聚,2000),主要是緩和國際政治經濟矛盾和促進國際經濟關系的協調,更多地是作為一種短期性、政治性和經濟戰略性的支出形式而存在。目前,除歐盟法中的國家援助為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國家援助制度提供了基本法律框架外,國際援助特有的規律和運行規則總體上與作為國際區域財政支出形式的內容和要求是不相適應的。因此,要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中各經濟體之間收入的公平分配和促進區域經濟的均衡發展,必須著力構建一個能有效協調區域財政關系的經常化、制度化的國際援助制度。
國際區域財政收入主要研究國際稅收、國際債務和區域國際組織的會費籌集等問題及其經濟影響。國際稅收是國際財政大廈相對獨立的體系和重要支撐,同樣也是國際區域財政收入中最主要的內容。國際稅收的研究,不僅表現在早期對國際稅收學科理論體系的建立和完善,而且反映在當前對國際稅收競爭、國際稅收協調、國際稅收合作與國際稅收組織、貿易與稅收摩擦、反吸收調查等領域的深入研究和擴展。由于受區域經濟一體化不同發展水平和存在形式的制約,國際區域財政中的國際稅收除國際稅收協調這個核心以外,還涉及到國際稅收同盟和一體化等表現形式,這在歐盟的統一關稅、統一增值稅和“自有財源”中可以得到初步的例證。也就是說,國際區域財政研究的國際稅收,必須密切關注和分析研究區域經濟一體化下國際稅收的各種具體形式和效應。關于國際債務的理論研究,我們可以在國際金融研究和國家財政的債務分析中找到較為完整的內容和體系。如何從現有的理論體系和框架出發,立足于促進區域經濟穩定與發展,探討區域國際債務的規模及效應和債務監控體系,構建一個與之相適應的高效的國際債務運行機制和風險防范體系,就成為了國際區域財政框架中的國際債務研究的主要內容。此外,為了避免如聯合國財政危機中的會費問題的尷尬,還應該積極研究關于區域國際組織的會費籌集方式,使區域國際組織能夠高效正常運轉,確保其對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組織作用的發揮。
國際區域財政政策主要研究區域內外財政政策協調機制及其實現。在區域經濟一體化過程中,經濟政策的國際協調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避免各國獨立分散決策的低效率,在不同程度上減低各國政策之間的相互沖突,共同應對突發事件的不良影響,穩定各國和區域經濟的穩定運行,獲得經濟開放帶來的多方面利益,只是這種協調要求在不同程度上限制各國政策的自主性。區域財政協調的理論分析指出,協調政策會減小針對繁榮或蕭條的財政擴張或收縮的溢出效應;在協調計劃中,任何國家的財政擴張或收縮都應該考慮伙伴國的財政政策所導致的溢出效應,它要求伙伴國的財政政策取向相同。國際區域財政政策的協調,又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指的是既包括區域內財政政策的協調,又包括區域內外財稅政策之間的協調;而狹義主要是指區域內財政政策的協調,即各國在制定國內政策的過程中,通過各國間的磋商等機制和方式來實現財政政策的協調。從政策協調的程度來看,又可以分為信息交換、危機管理、政策目標和行動的一致性協調、全面協調及聯合行動等層次;從協調方式的角度,可以分為相機性協調和規則性協調兩種。還需指出的是,國際區域財政政策協調還涉及到區域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匯率政策等的協調,它們共同構成區域宏觀政策協調的主要內容。
總之,國際區域財政作為一種重要的區域性制度安排,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有著直接而深遠的影響。而國際區域財政研究基本框架的構建,不僅是這種區域性制度安排的重要內容和表現,而且還為區域經濟一體化中政府經濟行為及其效應分析提供了較為完整的思路和方法。
世貿組織對區域經濟聯盟
實行引導和監測
周密:支撐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的有兩根主要支柱:一個是世界貿易組織代表的多邊框架;另一個是各種雙邊和小多邊自由貿易協定(FTA)、區域貿易安排(RTA),它們加起來可以稱作諸邊區域經濟聯盟。從這兩種機制性安排之間的關系可以看出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到底是什么關系。
區域經濟一體化與經濟全球化之間的確存在密切的關聯,并非相互對立、排斥的關系。以WTO為代表的全球多邊主義對區域主義持包容態度,同時也對區域主義的發展發揮指導作用。關稅和貿易總協定(GATT, WTO的前身)從一開始就在用包括原產地原則、海關監管、保障措施在內的一整套法則積極引導各個經濟體降低關稅,影響各種區域安排奉行開放主義,使相關全球實踐在很多區域協定中也有充分的反映。1995年成立的世貿組織也指導、引領了從全球到區域層面服務貿易的開放進程。
世貿組織文件明確指出區域經濟一體化與全球性多邊安排相矛盾,因為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本質特性是排斥他方利益,實際違反了最惠國待遇原則。但關貿總協定第5條、第24條又允許區域經濟一體化方式存在,前提是有關區域性安排不應對區域外經濟體設置壁壘和障礙,關稅同盟也有義務向世貿組織進行通報。世貿組織下設有區域經濟聯盟委員會,專門負責審核申報的RTA是否滿足相關要求。最近該委員會審核了中國與澳大利亞、中國與冰島、印度與東盟三個FTA,認為中澳、中冰FTA擁有世貿組織更高層次的相互開放度,是“WTO+”,而印度與東盟的自貿安排則是“WTO-”,而代表東盟去做說明的泰國強調雙方在有選擇的領域做出了高水平的相互開放。
世貿組織對區域經濟聯盟實現更高水平的開放是持歡迎態度的,它鼓勵成員方在區域范圍內就服務貿易、知識產權保護、環境標準和投資做出更勇敢的嘗試,回過頭來促進世貿組織框架下的全球_放。比較典型的例子是北美自由貿易區(NAFTA),其很多規定后來也被世貿組織所采納。亞太經合組織(APEC)也是一種開放型的區域實踐,其貿易便利化措施不僅面向APEC成員,區域外非成員也可以享受有關好處。而更多的RTA、FTA,之所以顯得比世貿組織有效率、有活力,就是因為參與方有自己的話語權,只需實現兩個或幾個國家之間的大體平衡,就可以達成一致繼續推動開放。
世貿組織還設有對貿易限制措施的監督機制。從2008年至今,該機制共記錄了2978項貿易限制措施,其中只有740項在2016年10月前被成員方撤銷。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貿易限制措施出現了快速增多的趨勢,2016年較上年增加了17%。世貿組織也對貿易便利化措施的增減進行監測,統計表明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間全球總共新生效了216項便利化措施,月均18項,而同期限制性措施月均增加15項。所以說,僅從絕對數量值看,全球貿易便利化措施還是多于限制性措施的。當然,僅靠數量對比并不能完全說明問題,因為限制性措施非常多種多樣,有針對出口的,有針對進口的,有采取加征關稅辦法的,有采取配額制的,還有變相征稅的。
不同國家對區域一體化有不同實踐
劉瑋:從經濟學的意義講,判斷區域經濟合作是否在推動全球貿易自由化,主要是看它究竟是在進行貿易創造還是貿易轉移。如果是以貿易轉移為主,那么多邊層面的經濟一體化水準就會降低。
不同國家推動的區域經濟一體化實踐并不相同。美國推動的以TPP為代表的巨型貿易協定是更深層次的一體化。它不僅對貨物、投資和服務等傳統規則進行深化,并且還納入了政府采購、競爭政策、知識產權、勞工、環境等深度一體化議題。這些議題涉及邊界內措施相關的諸多新規則,很可能成為“下一代”貿易規則的范本。
美國推動的區域貿易協定談判,實質是一種“競爭性自由主義”戰略。一方面,美國利用各國競相爭取美國市場準入機會的優勢,通過發起貿易協定談判,使得貿易伙伴國之間形成一種競爭機制。這樣美國就成為貿易協定談判的核心。正是利用這種“競爭性自由主義”,美國推動了其所主導的自由貿易協定模板在全球的擴散。另一方面,在全球層面推動貿易自由化效果不彰、多哈回合談判止步不前的情況下,美國轉而試圖通過推動區域性的、更高標準的一體化新安排,帶動其他區域的一體化合作,最終迂回實現全球層面的一體化。
中國主張的是包容性的全球化和開放性的區域主義。比如我們積極推動的APEC,強調的就是這樣一種包容性和開放性。亞洲地區的價值文化與西方的自由主義價值文化有著本質的不同,體現在區域合作當中就是更強調以協商的方式處理、解決問題。這種價值文化終將對全球化進程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
周密:韓國是推動全球化和區域化最積極的國家之一。韓國自2002年啟動自貿戰略以后,一直在非常堅定地擴大開放,現已成為除智利等少數國家外在全球自貿區“疆土”最廣泛的一個國家。韓國的開放重點是把基本領域關稅都降到很低甚至為零,因而是自貿實踐的非常積極的倡導者。
中國在此方面的實踐經驗日益豐富,我們與巴基斯坦、與東盟的自貿安排都是先從貨物貿易開始,再進入服務貿易領域,有“早期收獲”,先易后難,總的是一種遞進式的、不斷探索的開放。2015年12月生效的中澳、中韓自貿協定也做了很多嘗試,比如在中韓協定里有獨特的地方合作條款,把“早期收獲”理念從某種商品發展到地方省市,而地方合作之于國家間的FTA,就好比區域一體化之于全球一體化。
徐秀軍: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不是根本對立、相互排斥的關系。當然,兩者也不是相互替代的關系。區域經濟合作的發展表明了全球化的多樣性。區域一體化其實也是調節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收益不平衡的一種機制,也就是說,正是由于不同區域的利益差異性,某個區域內可以形成它自己的區域利益表達,這種表達可以對全球化的負面影響形成緩沖。從某種意義上講,“碎片化”的全球化反映的也是不同地區利益的重新分配和調整。并且從長遠來看,經濟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可以形成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局面。
摘 要:“絲綢之路經濟帶”最早由于 2013 年在哈薩克斯坦演講時提出,是中國和西亞各國組織合作的一個經濟區域,在古絲綢之路的基礎上加大橫向和縱向的聯系。“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是加強多區域各領域合作的契機,是絲綢之路一路上各個經濟區域加深合作的重要橋梁,是對歷史的鞒校也是對巨大潛力資源的開發。“絲綢之路經濟帶”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是中國整合內部各省市之間物流經濟資源的契機。
關鍵詞:“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市場一體化;物流一體化;區域經濟一體化
一、“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基本思路――區域經濟一體化
20世紀50年代初,區域經濟一體化逐漸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新方向和新趨勢。區域經濟一體化,是區域內市場一體化、物流一體化、基礎設施一體化等的集合。早期,不同的區域有著不同的經濟特色,各區域之間缺乏聯動。通過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的推動,各區域間的貿易壁壘被削弱,生產要素和資金可以自由流動于各區域市場中。古絲綢之路東起十三朝古都長安,穿過關中平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西至中亞、西亞和北非等地。“絲綢之路經濟帶”是在古絲綢之路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是古絲綢之路的升級版。“絲綢之路經濟帶”處于亞太經濟圈與發達的歐洲經濟圈中間,橫跨歐洲和亞洲,地域廣袤,蘊含著豐富的礦產資源、能源資源、自然資源、土地資源;涉及到的人口眾多,市場潛力巨大,被譽為世界上最長、最具發展潛力的經濟大走廊,給沿線地區帶來了寶貴的發展機遇。這條經濟走廊,將以各大城市作為中心,向周圍輻射,是實現中國西部、中亞經濟帶、環中亞經濟帶、亞歐經濟帶的融合,實現歐亞大陸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重要契機。
二、“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對區域經濟一體化各層面的影響
(一)市場一體化
通過“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國內市場將在政府的支持下逐漸完善,資金、信息、生產資料都活躍起來,資源得以優化整合,市場得以在健康、安全的環境下自由發展。
(二)基礎設施一體化
歐盟和環太平洋經濟帶,是這條經濟橋梁的“核能源”,而西部地區則是這條經濟帶上的薄弱環節。加強對西部地區各個節點基礎設施建設,擴大建設范圍,將其連接,形成完整的經濟通道,這樣絲路建設才能取得豐碩的果實。
(三)物流一體化
“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是目前最為龐大而又復雜的區域經濟一體化,其一體化進程必然困難重重。物流一體化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的關鍵一環,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也是本文著重分析的部分。
1.優勢分析。第一,古絲綢之路源遠流長。古代的絲綢之路歷史十分悠久,考證早在二千一百多年前,由西漢張騫出使西域橫跨歐亞非三大洲形成的一條重要的促進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交流的重要通道,為人類文明的進步發展起到了不可磨滅的特殊貢獻。即使經過多年絲綢之路曾經已經衰落,甚至一度淡出歷史舞臺,但是其中包含的瑰麗歷史和深遠影響足以再次發起各國進行經貿合作,加深沿線諸國的信任和合作,促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區域物流一體化的建設,實現互利共贏的合作目標。第二,公路鐵路交通運輸的完善。通過國內和國際各方面力量的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公路鐵路等交通設施日趨完善。在鐵路方面,例如亞歐大陸橋的建設和運行,大大連接了亞歐兩個大洲的關系,便捷了兩大陸之間的海陸運輸,縮短了運輸的里程。另外,連接烏魯木齊、張掖、武威、蘭州的重要鐵路蘭新鐵路是西北地區鐵路網絡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公路方面,臨河―哈密高速公路的即將完工,渤海灣區域到新疆的路線得到打通,絲綢之路公路運輸輻射變大。新疆霍爾果斯口岸正式開通陸路通道,實現了公路運輸的突破。不止所舉的這些例子,隨著“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開發與發展,“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的鐵路公路的里程數大大增加,輻射范圍變大變廣,運輸的能力成倍增加,為物流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第三,通關一體化試運行。中國海關總署2015年4月28日宣布,自5月1日起,烏魯木齊海關將與青島、鄭州、太原等“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9個海關啟用區域通關一體化通關模式。屆時,“十關如一關”的通關模式將打通“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通關高速路。如此可以促進沿邊區域的多方面多形式合作,也降低了物流業的成本,可以起到促進物流業整合的作用,促進物流一體化發展。
2.劣勢分析。第一,思想的制約。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經濟一體化、物流一體化的思想存在良久,并且得到了極大的重視,可是到了實行的過程中,很多人都知道要實行一體化,可是不知道如何實行一體化發展。國內各城市領導人決策時候都從城市“本位”出發,對本城市進行建設發展,城市與城市之間缺少合作與聯系,互動不足。不能從城市群、經濟群、經濟帶方面進行考慮與發展。國內與國外思想的不統一,不協調。國內城市與城市之間的交流,經濟帶沿線國內國外的合作交流。思考問題不能從全局出發,也不能從經濟一體化、物流一體化的方面考慮。第二,經濟發展的不協調。“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的各個國家、甚至各個城市之間貧富差距較大,經濟發展的腳步、速度都不協調。例如國內城市西安,2015年GDP達到了5 474.77億美元,人均GDP達到了6 400美元,達到了發達國家中等水平,而有的城市卻仍然在貧困線奮斗。這樣各個城市、各個國家之間的經濟發展水平差距較大,所以其經濟一體化、物流一體化的發展動力大小不同,其經濟環境不同,其經濟一體化所追求的目標不同,其進行一體化發展所具備的條件也不同。這些都深深制約著一體化的發展。第三,行政體制制約。包括中國所有城市在內,“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的許多國家仍然還有很長的工業化的路程要走。而國內國外意識形態的沖突,國家制度體制的不同,各國對于自身利益的追求,對其他國家干涉的排斥,國家主要還是為本國以及本國人民負責的思想,都會制約經濟一體化進程的速度。而由于我國國內行政體制的原因,各城市追求GDP過于熱烈,致使城市之間只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充滿競爭沖突。這是國內經濟帶沿線各地區,各區域經濟一體化、物流一體化發展的最大障礙。對于自身利益的過度追求,會使資源得不到合理的利用,各區域的資源要素無法流向占據真正優勢的優勢區位,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作用,使經濟帶缺乏整體的規劃與部署,各國家各城市之間爭奪戰略中心,爭奪優勢資源,爭奪有利政策的現象將屢禁不止,資源在內戰中消耗,造成產業的雷同、地區作用的重復,資源使用方面的浪費,極大地影響了合作深度開展。第四,交通運輸設施發展不協調。“絲綢之路經濟帶”公路與鐵路的發展與完善固然喜人,可是空路海路方面的發展乏善可陳。海運與空運是加快物流一體化發展的兩個重要運輸方式,這兩者發展的不健全會致使經濟帶交通運輸方式的單一,以及運輸能力的低效,也不能解決日趨復雜的運輸問題和滿足日趨多變物流要求,成為物流一體化發展的壁壘之一。
3.機會分析。第一,國內政策的支持與推動。早在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屆五中全會就通過了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中明確提出了推動西部大開發,促進地區平衡發展。2006年12月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西部大開發“十一五”規劃》,其中促進即是“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西部城市群健康穩定快速發展的戰略任務成為了國家重點任務之一。2014年9月初,國家主席在烏茲別克斯坦進行中央訪問時著重提出了“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設想,引起各方面關注與各部門的積極響應。第二,國內外物流業高速發展。全世界物流產業規模快速增長,如中國全國社會物流總額2013年達到197.8萬億元,比2005年增長3.1倍,按可比價格計算,年均增長11.5%。物流業增加值2013年達到3.9萬億元,年均增長11.1%。物流業處于高速發展的階段。高速發展的物流業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物流一體化發展奠定了基礎。國內外物流業的高速發展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物流發展提供了技術和經驗,為物流一體化的發展起到了探路和指導作用。高速發展的物流業也為物流一體化的實現提出了要求,物流產業的發展為物流一體化提供了強而有力的動力,也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物流一體化發展的重要保證。國內外物流業的高速發展,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物流發展提供了技術和經驗。
三、結語
“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是中國加深與西亞諸國合作溝通的橋梁,是中國整合內部各省市之間經濟資源的契機。“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對區域經濟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整合區域現有的資源,加快建成科學合理、系統運轉、緊密協作、快捷高效的區域經濟體系,有利于推進區域工業化、信息化、市場化和國際化,是實現歐亞大陸大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最佳方法。歐亞大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實現,將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