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公文范文 > 初一政治論文

初一政治論文

時間:2022-03-29 06:11:1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初一政治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初一政治論文

初一政治論文:借助初一思想政治課,輔以心理健康教育

時下聽到許多心理工作者抱怨,學校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夠重視,既沒有開設專門的心理學課程,也沒有引進專門的心理學教師,心理工作無法全面落實。其實,這些困難并非無法解決,如果我們可以充分利用資源,問題將迎刃而解。我在初一任政治教師,發現初一的思想政治課本其實就是一本很好的心理學教材。內容淺顯有趣,貼近學生的實際。如果我們能夠借助初一思想政治教材,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順利進行。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教材本身的特點決定。

1、以良好心理品質教育為主線,融心理品質教育、道德情操教育和思想方法教育為一體。

心理品質是一種強烈的自我意識。良好的心理品質,能夠促成人的認識的升華,促進思想境界的提高,再通過實際生活的磨練,就可以內化為人的秉性,成為一個人的內在的素質。所以,良好心理品質的教育與高尚道德品質的教育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相輔相成。同時,提高思想品德素質和心理素質,又要求能夠客觀地、全面地認識和評價自己,要懂得事情是變化發展的,這就需要學習和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有正確認識、分析問題的能力。所以,進行正確思想方法的教育,把它滲透在心理品質和道德情操教育之中是有必要的。

2、知識、覺悟、能力相結合,分層次規定教學要求。

教材從最常見和較為熟悉的心理現象、最需要解答的心理問題、最應該解決的心理矛盾入手,抓住鍛煉心理品質、陶冶道德情操的幾個重要方面,講授一些教育所必需的基本知識,最后歸結到提高個人修養的自覺性和自我修養的能力上來,使整冊教材的內容前后連貫,互相呼應,形成為一個教育的整體。

3、貼近學生實際,重視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

主要體現在啟發和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覺參與上。如,通過課文的正面說理,以及名人語錄、相關鏈接、小欄目、活動等,力求激發起學生的內在心理需求,形成強烈的學習動機,吸引和啟發他們主動積極地參與教學過程,在教師的幫助下,很有興趣地、積極地學習,并且把所學的知識同自己聯系起來,去發現問題,做出理智的選擇,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

二、學生實際情況決定

初一學生剛從小學升到中學,新的環境,新的教學方法,都需要學生一個適應過程,有良好的心理健康作保障。而且,剛一入學,就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就可以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定勢,防患于未然。所以,對初一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最必要的,也是效果顯著的。但初一學生的抽象思維還未占主導地位,所以,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讓學生懂得在平時的實際生活中維護自己的心理健康,對心理健康產生興趣,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因此,借助初一思想政治課輔以心理健康教育是事半功倍的。

三、教師實際情況決定

心理健康教育完全可以讓政治教師來完成,根本就不需要再另外配置專門的心理教師。而且,直接將心理知識滲透到各學科中去,教師可以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及時解決,避免學生找專業心理教師而產生的抗拒心理。同時,思想政治課的教學還可以加強政治教師與學生的聯系,使學生在喜聞樂見中愉快地接受教育,符合愉快教育的要求。

因此,如果我們能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借助于初一的思想政治教育,輔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許多困難將迎刃而解,學生也更愿意接受。當然,借助于初一思想政治教育,輔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還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正確地運用教材。

初一思想政治教材以學生的成長發展為中心,注重學生心理訓練和品德行為能力的養成。貼近學生實際,重視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通過課文的正面說理,以及名人語錄、相關鏈接、小欄目、活動等各種形式,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在使用教材時,要充分發揮教材的優勢,注意“活”教,教“活”。如初一下冊第五課《讓挫折豐富我們的人生》,主要是要培養學生不畏挫折的可貴心理品質,把這種品質轉化為積極對待挫折的實際行動,做生活的強者。其中第二框題《挫折面前也從容》,要讓學生在面對挫折時,能尋找到應對挫折的有效方法。所以在教學時,我是用故事續編的形式導課引起學生的注意力。一上課,我就告訴學生故事:據聞,3年前一位高考落榜的青年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前往深圳打工,在一次施工中他不慎受了重傷失去了左臂,生活度日如年。讓學生給這個故事續編結尾,給學生一個想象的空間。 這時,學生的積極性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有的說這個青年受到政府的幫助,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有的說這個青年受不了生活的考驗,跳樓自盡了。也有的說這個青年奮發圖強,發揮專長,最后獲得極大的成功。……等學生各抒己見之后,我再引導學生明白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奮發圖強,發揮自己的專長,如像這個青年就是在極其痛苦中拿起手中的筆,寫了一部反映特區打工生活的長篇小說,經某出版社出版發行后,受到社會廣泛的好評。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就能充分發揮教材貼近學生,注重學生實際行為習慣養成,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積極主動地完成學習任務,達到教學目的。

(二)、正確地使用考核方法

眾所周知,考核方法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教師對教材的處理和學生對教材的接受,初一思想政治課目的是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能自覺保持心理健康,所以在考核時宜用靈活的生活實際來考核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而不是用傳統的閉卷方法,在試題中應多出現“在實際生活中你是怎么做的,為什么?”這樣的問題。

(三)、對初一政治教師進行心理培訓

政治教師不是心理教師,要讓政治教師教好這門心理課程,還應對政治教師進行不定期的培訓,以增強教師實際的教學能力,學校也可以請一些專門的心理專家到校進行指導,或者舉辦一些心理學活動,如夏令營,小小咨詢員等。

當然,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是只靠初一的思想政治課,它要靠多方面的配合來完成。但是,借助于初一的思想政治課,輔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既可以防患于未然,又可以克服許多現實的難題。我們不妨試行一下,看看效果如何!

初一政治論文:對初一思想政治課實效性的探究

摘要:新的課程改革一直是近年來人們探討的焦點,本文就本人在初一思想政治課新課改中關于教學內容的整合、施教方法和作業的布置作了一些探究。同時也談到自己在新課改中的困惑。

關鍵詞:新課改 思想政治 教學評價

初一年級是學生從兒童向少年的過渡時期,由于年齡小,好動、好勝性強,但知識儲備有限,抽象思維能力差而形象思維強。如果一味地向他們講解抽象概念、原理,必然會使他們覺的索然無味,也難達到教學實效。因此,新編的陜教版思想政治教材,迎合了學生的年齡特點,淡化了理論體系,引用了大量形象、生動、具體的生活實例,將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深刻的道理通俗化,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借助形象生動活潑的事例,使他們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一、精心整合教學內容,讓政治課貼近社會生活,貼近學生實際。

社會生活的豐富內容是政治課用之不盡的教學資源,政治課教學要做到貼近生活。教師必須適時適度地將知識與社會生活相聯系,與學生實際相聯系,把握住“用活教材內容與活用生活實際相結合”的原則,既要以教材的需要為立足點,又是要以學生的需要為落腳點,做到尊重教材而不僅是“教教材”。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在課堂案例的設置上下功夫。

首先:課堂上設置符合學生年齡特征的活動情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調動學生學習政治的積極性,在課堂上我適時加入一些學生活動。便如小游戲、小品表演、情景模擬等。在講“青春的萌動”時,我在班內隨機抽取5名男生和5名女生上臺,讓他們手拉手圍成一個大圈,讓同學們仔細觀察,在臺上的同學行為有什么特點?學生觀察后回答(男生和男生手拉手,女生和女生手拉手,只有在不得已的情況下,男女同學才勉強手拉手)。我又問臺上的幾名學生,為什么要這樣做?他們回答(不好意思和異性拉手,怕別人笑旅順、害羞等)。我又問:“那么在小學和幼兒園的時候,男生和女生手拉手的時候,有沒有這種想法?”同學們回答:“沒有。為什么隨著年齡的增長會有這種變化呢?通過一個小小的游戲活動,既活躍了課堂氣氛,也使學生從中感悟到了真知。

其次:課堂上選擇接近學生思維的案例。

初一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差,形象思維占主導,而對這種思維特點,課堂上我盡量做到抽象概念,形象化、具體化。如講授“可持續發展”時,學生對可持續發展的概念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難,我就給學生舉例:小明家有一只母雞,如果現在殺了就只能吃到雞肉;如果喂養起來,讓雞生蛋,蛋生雞,不幾年,就可既吃到雞肉,又吃到雞蛋,還可以用雞和蛋換來的錢補貼家用。甚至擴大生產。那么哪一種是可持續發展呢?”學生回答當然是后者。通過形象的事例,抽象的知識通俗化、淺顯化。明了化,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掌握知識。

最后:課堂上使用迎合學生心理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多媒體。

多媒體具有容易大,直觀、生動、參與性強的優點,為了吸引學生的視野,在運用多媒體上,從框架到細節,我力求新穎,盡量做到變平面為立體、靜態為動態,黑白為多彩。使學生感到新奇。進而激發學生探討的熱情,合作的需要,求知的欲望。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主動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激發學生思維的靈感,提高學生創新思維的能力。

通過教學實踐與探究,我越來越感覺到政治課的課堂與生活貼得越近,與學生實際越相符,學生掌握的感性材料就越豐富,參與的積極性就越高,就越有利于學生的理性思考,就越能使學生的知識走向深該而且得到升華。這不僅符合初一學生的思維方式,同樣也符合課堂教學的認知規律。

二、細心探究施教方法,使課堂成為學生交流合作展示自我的平臺。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要讓學生成為一個主動的探索者,學習者和思考者。貼近生活的案例,活動,情景等都是為學生的合作和思考打基礎,所以在這個環節中教師應注意做到兩點:

⒈做好導演、做好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引路人,

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營造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氛圍,利用情景和活動將課本知識生活化,立體化,為學生提供一個自主思考交流合作探究知識展示才能的平臺,課堂成為學生成長的舞臺,學生精彩的言語,會心的笑聲,鼓勵的掌聲,使知識、能力、情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得到培養和發展。

⒉把握好“合作學習”的尺度。

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既要防止某些學生不著邊際的胡說八道,而影響課堂秩序,又要防止不聲不響的學生思想開小差,為了杜絕這種現象,我用小組競賽的方法讓學生自己去探索,發現,這種做法學生相當歡迎,為了給自己這一組爭光,可以說個個都積極思考,小組討論的氣氛也相當熱列,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高了,上課的效果也就好了。

三、用心挑選有針對性的練習、作業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⒈設置富有層次的課堂練習

練習和作業都是教學對所學新知識鞏固評價的一環,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激發學生的主體精神,為了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成就感,在課堂練習題的設置上,盡量做到層次性,有普通題和智力題,通過不同層次的練習,可以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所表現出來的智力強項或優點,為后面的有效教學提供了參考。

⒉設置富有思考性和實用性的課后作業。

針對學生照抄照搬現成答案的情況,設計一些靈活多變,富有思考性和實用性的課后作業,如在學習“正確認識自我時,我讓學生做了一次調查,了解父母、鄰居、親戚,兄弟、姐妹、同學、朋友對自己的看法,然后再歸納” 別人眼中的我“與”我眼中的我“有什么不同,通過調查分析,使學生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通過別人的眼睛“發現自己的優勢和不足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位,知道在生活、學習中如何發揮優勢彌補不足,更好的調整自己的社會角色,確定正確的奮斗目標。

作者單位:陜西省延安市寶塔區第四中學

初一政治論文:初一年級政治課堂教學之我見

摘要:要提高初中一年級思想政治課的實效,就要切實貫徹理論聯系實際(一是社會實際,一是學生實際)的原則。

下面簡單介紹一下我的一些具體做法:

1、我教學對象是知識尚少、抽象思維能力尚差而形象思維仍占主要地位的初一學生。單純講解抽象概念、原理,必然會使學生覺得索然無味、困惑不解,所以我們在教學中,必須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借助生動形象的比喻、典故、詩詞、歷史的現實的國情,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跡等典型事例,將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深刻的道理通俗化。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借助形象生動活潑的事例,使他們加深理解記憶。例如,講“自由和紀律”的關系時,可用《脫線的風箏》這個寓言:“風箏迎風自由飛翔,可它還不滿足。它想要是沒有線的束縛,我不是可以飛得更高、更遠。于是它老想擺脫線的束縛:‘準能幫助我獲得自由啊!’大風自告奮勇他說:‘我來!’于是它施起看家的本領刮起大風。驀地,天昏地暗。‘咔嚓’一聲線斷了。風箏正得意忘形,可是沒想到在空中翻了幾個跟頭便摔落在地上,落得個千瘡百孔的下常”這個寓言說明風箏離不開線,受到線的約束,但線是保證風箏自由順利飛翔必不可少的條件,它們既互相制約又互相聯系。

2、自由與紀律的關系就像風箏與線的關系一樣,自由受紀律制約,紀律又是獲得自由的可靠保證。接著針對一些學生上課不遵守紀律的情況指出:《中小學生課堂常規》是約束學生行為的,但它又保證了每一個學生學習的自由。倘若片面強調自由而不遵守課堂常規,那么學生就沒有上課的自由了。所以,我們越是嚴格遵守課堂常規,便越能享受學習的自由。接著讓學生們考慮一下工人、農民、教師、醫生……是不是可以有不受約束的自由,通過討論得出結論:世界上任何約束都沒有的自由是不可能存在的,所以我們要自覺守紀,享受自由。

3、教師的工作不僅僅是傳授知識,而應注重學習方法的訓練和各種能力的培養,使“講堂”變為“學堂”,將:“單向”變為“多向”。“讀、議、講、練、用”教學法便是鍛煉學生能力的好方法。

(1)讀。讀是基礎的一環。重在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自學能力。指由教師按照教材內容與學生實際情況,根據教學任務提出適量的問題,指導學生閱讀教材,編寫自學提綱,整理知識內容,寫知識結構圖表等。這為學生“議”打下基矗“議”--是關鍵的一環,便于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議就是要求學生展開討論,積極發言。這樣有利于學生克服膽小怕事、不敢和不善于發言的缺點,使學生學會說理,能言善辯,這對活躍思想,開闊思路,搞好各科學習和今后走向社會、參加工作都有很大作用。

(2)講。講是主導的一環。這里要改變由教師一講到底的一言堂作法,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主動攫取知識的場所。在讀書、討論的基礎上,讓學生準確而公開地提出自學中的疑難問題,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表達能力,應變能力,分析與綜合能力。

(3)練。練是消化鞏固的一環。指下課前五分鐘有側重地練:一練重點問題,二練容易出錯問題,三練容易忽視問題。練習題設置要有梯度,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滿足感和學習興趣。

(4)用。用指靈活運用,這是政治課教學的落腳點。第一,針對學生死記硬背和照搬照抄現成答案的情況,設計靈活多變、富有思考性和運用性的練習題,考查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程度和運用能力。比如學完《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后,要求每個學生出二十道愛國知識小題目,教師精選出五十道各類題型的搶答題,然后在班內以組為單位,搶答計分,對優勝組給予表揚獎勵。這類活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每位同學積極參與,踴躍發言,教學效果較好。第二、針對學生對上些基本理論不能正確理解的情況,我們采取理論聯系實際的方法,將“小課堂”與“大社會”有機結合起來。具體做法是:學習課本基本理論時,讓學生從現實生活中尋找、調查,用直觀的感性的知識代替抽象的理論。

根據初一思想政治課的特點,把課后圍繞該課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輔助活動落到實處,使學生做到知行統一。要真正達到行為教育的實效,就應對學生進行行為考核。這項考核應納入學校政教、教學、班主任工作計劃,并由政教干部統一組織與安排,與貫徹《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學校、班級常規結合起來,使班主任、團隊干部、政治教師做到步調一致,保證行為考核能夠按要求完成。具體做法是:政治教師平時每一課教學后都提出相應的行為要求,并進行一次主要是讓學生自評和互評的考核,作為平時考核成績。在期末考試時,進行相應的學期行為考核。先將每課提出的行為要求歸納概括印發數份,然后在學生自評互評的基礎上參考家長意見,學校政教處、班主任德育、操行考核情況等開展行為考評。學期行為考核成績可和學校期中、期末考試(知識考評)按比例記分。

初一政治論文:音樂在初一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運用

在教學實踐中,我體會到,恰到好處地選用與本課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音樂作品(如:樂曲、歌曲、配樂作品等),作為政治教學的輔助手段,不僅能豐富、印證和深化教學內容,還能把理論知識與音樂作品的思想內容、優美旋律融為一體,使學生從中得到美的享受,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并積極主動地去探求更多的新知識。

我的做法有以下4種:

1.用音樂導入新課,以激發學生的情感和求知欲。例如:在講“祖國是生我養我的地方”時,我首先讓學生欣賞歌曲《我的祖國》,“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歌聲打動了每一位同學,大家先是靜靜地聽,接著便情不自禁地輕輕地唱。優美、盛情的歌聲激發了學生的愛國情感,而且學生也更渴望了解自己生長的這塊土地的古老文明,了解祖國的悠久歷史、壯麗河山的燦爛文化。

2.借助音樂來印證教學內容,加深對教材中基本原理、基本觀點的理解。如:講“社會主義使祖國走向光明和富強”這一內容時,在通過大量事實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走社會主義道路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這一歷史結論后,我讓學生聽了《社會主義好》這首歌,激昂、嘹亮的歌聲,使學生從中感受到我國人民生活在社會主義國家里的無比自豪和歡暢的心情,加深了對中國為什么選擇走社會主義道路這一難點問題的理解。

3.通過音樂引導學生積極思維,把理論教學與德育教育及行為養成教育結合在一起。如在講“時間就是生命”這一內容時,我把教材中的一首詩――《在時間表》錄制成配樂朗誦,放給學生聽。充滿深情的朗誦,把夜以繼日為祖國、為人民辛勤操勞、鞠躬盡瘁的崇高精神,形象地展現在同學們的面前,深深地感動了每一位同學,在此基礎上,就不失時機地引發他們對時間與生命的關系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對生命價值的認識,并決心以為榜樣,從現在起,更充分地利用時間,使自己有限的生命更有效、更有價值。

4.運用音樂激勵學生,進行信念、品格、意志力方面的教育。如在講《堅忍不拔》這一內容時,我結合教材中的實例,讓學生欣賞了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片段),并告訴同學這首著名的樂曲,是貝多芬在生活極度貧困而且兩耳失聰的逆境中寫成的,激勵學生發揚自強不息、奮發進取的精神,勇于克服自己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在奮斗中培養和鍛煉堅忍不拔的意志和毅力。

綜上所述,我覺得把音樂運用到政治教學中其優點有四:

1.能創造良好的教學情境,增強教學內容的吸引力、感染力,有助于加深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從而完成在對認知方面由感性到理性的質的飛躍。

2.有助于把學生引到學習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把學生的外部條件和內在的學習動力聯系起來。

3.改變人們心目中政治課教學嚴肅、刻板、枯燥、乏味的印象,創設生動、形象、活潑、快樂的學習氣氛,使學生從中享受學習的樂趣,變“苦”學,“厭學”為“樂學”“愿為”。

4.簡便易行、教學效果顯著,蘇霍姆林斯基說:“我提出的目的就是:要使學習成為豐富的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學生的學習應當不是死記硬背,而是生動活潑的智力生活”。這是蘇氏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我在這方面探索、嘗試的目的所在。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安市王營中學

初一政治論文:初一政治課體驗式教學淺探

體驗教學是指在教學中教師積極創設各種情境,引導學生由被動到主動、由依賴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創造性地對教育情境進行體驗,并且在體驗中學會避免、戰勝和轉化消極的情感和錯誤認識,發展、享受和利用積極的情感和正確的認識,使學生充分感受蘊藏于這種教學活動中的歡樂與愉悅,從而達到促進學生自主發展的目的。下面,我就初一政治課中進行體驗式教學的必要性和進行體驗式教學的方法作探討。

一、在初一政治課中實施體驗式教學的必要性

1.體驗教學是課程改革的要求。課程標準強調“操作”、“實踐”、“調查”、“探究”等活動,重視學生的直接經驗,鼓勵學生對教課書的自我解讀、自我理解,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見解。新課程主張從學生的經驗和體驗出發,引導學生不斷深入地觀察和體驗真實社會。體驗教學倡導學生對學習活動的思考與體驗,肯定學生以自己獨特的方式認識和感悟世界的能力,強調課堂教學的動態化,改變教師講學生聽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生動的教學情境中,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進行學習,是一種符合新課程理念的教學方式。

2.體驗教學是學生理解知識的需要。學生的知識不是“灌”出來的,而是通過體驗“悟”出來的,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心理品質教育最忌諱說教,對于初中生來說,這種教育應吸引而不是強迫他們進行,這樣才會有成效。實施體驗教學,學生通過體驗,人類經驗和個體經驗實現融合,情感和理性直接對話,知識經生命化、個人化而真正變成個體的“精神食糧”。只有這樣,教育才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精神世界,在學生的心靈與人生中留下有意義的痕跡,才能實現其精神構建和個性形成。

3.體驗教學是激活課堂的需要。以說教為主的教學方式,學生缺乏興趣,普遍感到厭煩,課堂氣氛沉悶。實施體驗教學,學生在學習中不僅要用自己的腦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嘴說話,用手操作,用自己的身體去親身經歷,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能夠真正參與課堂教學,極大地激發興趣。這樣學生上課就能夠很“愿意”很自然地學到知識,教師也能夠輕松有效地引導學生學好知識。

二、在初一政治課進行體驗教學的方法

1.小品體驗。初中生活潑好動,自制力較弱,很難使注意力保持長時間集中,其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較弱。而在教學中讓學生扮演小品,就能使枯燥的知識趣味化、抽象的道理具體化,有利于學生將感性知識轉化為理性知識,且使學生身臨其境,激發學習興趣及參與熱情。能讓學生在開懷大笑之后有所思考、有所感悟,從而指導他們應怎樣正確面對來自心理品格、健康人格、高尚道德情操等方面的問題。

2.活動體驗。實踐性是政治課的靈魂,“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必須親口嘗一嘗”。新課程標準強調在教學中用于活動的時間不能少于總教學時間的20%。寓知識教學于活動中,學生在活動中受到教育,明白事理。如講到挫折的有關知識時,如果舉例說明殘疾人受到的挫折是如何大,學生可能只能停留于理論的理解和體會上,這時如果能夠創設一定的情境,開展一定的活動,則能夠達到較好的效果。我在教學中讓學生綁住雙手,并試著用腳拿東西,甚至是用腳做一些日常生活中必須用手才能完成的工作,這時學生就能在情境中體驗到殘疾人的痛苦和挫折,也能夠更加激發內心應對挫折的能力。

3.實驗體驗。初一的學生抽象思維能力還不強,如果一味地進行理論傳授不僅徒勞無益,而且往往時間長了以后,學生會慢慢地對政治課失去興趣,導致上課時無精打采。為了使學生掌握一些抽象的理論,我覺得在教學中可以做一些生動活潑的實驗,讓學生通過實驗體驗,明白其中的道理。如:我做了這樣一個實驗,把一個歡蹦亂跳的青蛙突然扔進沸騰的油鍋,在這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這只青蛙居然奮力一躍,竟跳出了油鍋,安然逃生。可把這只青蛙放到一個盛滿涼水的鍋中,青蛙游得逍遙自在,怡然自樂。這時,在鍋下給水加熱,青蛙沒有察覺,但等青蛙感到水溫升高足以危及生命,試圖逃出苦海時,卻再也沒有了那奮力一躍的力量,只能葬身于鍋底。我讓學生細心觀察,慢慢體會其中的道理,同學們在沉思中領會到了,人在順境下,不能像青蛙那樣,洋洋自得,忘乎所以,而應居安思危,不斷進取,這樣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而在遭受挫折,身處逆境時,應像油鍋中的青蛙那樣,不屈不撓,頑強拼搏,這樣才能戰勝困難取得成功。

4.辯論體驗。世界上的事物錯綜復雜,現象紛繁。人們往往被事物的現象所迷惑,魚目混珠,只有通過辯論,才能明辨真偽,識別異同,明確應該做什么樣的人和怎樣去做。在初一課本中有這樣一個問題,在美國微軟公司的一次招聘會上,公司總裁面試一位求職者。這位求職者在技術、管理等方面相當出色,學歷也很高。交談之余,他向總裁表示,如果微軟公司錄用了他,就可以把原來公司的一項發明帶過來。假如你是公司總裁,你是否錄用這位求職者?我讓學生展開辯論,學生積極性很高,踴躍參與,通過辯論,懂得人必須具有基本的職業道德,一個人格健全的人才會有所作為。

5.故事體驗。結合教育內容,運用小故事的形式可以避免思想政治課的枯燥說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興趣。故事形象、生動、感人,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感染學生的情感,打動學生的心靈,使學生受到啟迪。如講到不良性格這一問題,做事馬虎是同學中普遍存在的一種性格弱點,經常表現在寫作業亂七八糟,說話隨隨便便,辦事丟三落四等等。要克服馬虎的性格,首先要認識馬虎的害處,我給同學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古時候有一個做事馬虎的人,他擅長畫畫,因此許多人都來向他求畫。有一天,他正在給人畫一只老虎,剛畫好虎頭,一個人又來求他畫馬,他提起筆就在虎頭后面畫了個馬身子,轉身交給了來人。那人一看這馬不像馬、虎不像虎的畫,很不滿意,沒要畫就走了。從此,人們就叫他馬虎先生。馬虎先生把畫掛在自己家里。大兒子看見了問他是什么,他說是虎。小兒子看見了問他是什么,他說馬。有一天,大兒子外出打獵,遠遠地看見一匹馬在溜達,就拉弓放箭,將那匹馬給射死了。結果馬的主人找上門來,最后賠了許多錢才了事。又有一次,畫師的小兒子外出游玩,看到一頭老虎,他以為是馬,想爬到馬背上騎著玩,結果被老虎吃掉了。馬虎先生悲痛極了,他一把扯下了掛在廳堂上的馬不馬、虎不虎的畫,放在火爐上燒了,從此做事再也不馬馬虎虎了。學生從這個故事中體會到,馬虎的性格,既害了別人,又害了自己,應吸取馬虎的教訓,改變馬虎的習慣。

初一政治論文:初一政治課教學需注意的幾個問題

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完善的新形勢下,如何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學德育工作,把學生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肩負的歷史責任。中學政治教育對于陶冶學生的情操,發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個性起著重要的作用。

學生的學習不僅要用自己的腦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用嘴說話、用手操作,去親身經歷,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這不僅是理解知識的需要,更是激發學生生命力促進學生成長的需要。現就初一政治課的教學工作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改進課堂教學,提高初一教學的實效性

在課堂教學中,要使學生樂于接受熏陶、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必須促進課堂教學的改革。采取多樣化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興趣、激發學習熱情,以調動學生積極性。思想政治課理論性較強,故有其嚴肅性、枯燥性的一面,如若照本宣科,則必然出現“聽者昏昏然的局面”,學生會在這種“悶課”下失去學習興趣。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起主導作用,任何教學成果的取得都離不開教師的具體教學方法。教無定法,過去的我講你聽的教學模式已不適應現代教育。因此,在課堂中要注意教學方法的多樣化,根據初一教材每一節課的內容特點,該談的談、該講的講、該討論的討論。

二、初一學生剛由小學升入中學,自我克制能力差,自我表現欲強

并且現在學校都采取多媒體教學,學生的思想很活躍,在課堂上愛發表自己的看法,說點題外話,老師如果一味禁止,可能會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堵不如疏”。為此,我就利用課余時間征集大家感興趣的話題,學生的每個問題我都仔細看,認真地思考并分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生活類:怎樣花零用錢?買零食吃好不好?……學習類:如何處理好學習與休息的關系?怎樣提高學習的效率?……交友類:好朋友欺騙你怎么辦?時政類:中國入世后你準備怎么辦?心理方面:老愛發呆怎么辦?情緒不好怎么辦?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上課時把學生普遍關心的話題告訴大家,學生的熱情相當高,課堂上充滿了掌聲、笑聲,直到下課同學們仍意猶未盡。

三、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我們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認知狀況、心理特點、思想動態,在認真研究教材、分析學生的基礎上,力爭采取學生最樂于接受的方式來培養學生對事物保持好奇心,調動學生在懷疑的基礎上提出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增強參與意識,培養協作精神,激發創造熱情,提高創新能力。以“學生發展為本”,誘導學生在充滿人性化的教學氛圍里進行探究性學習教學的意義是引導學生在沒有問題的地方發現問題,在沒有機會的地方尋找機會,在沒有道路的地方開拓道路。這就要求教師創造自由歡快而又富于激情的競爭氛圍,利用學生“機靈而富有創見”這一優勢,組織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對某些帶爭議的“熱點”問題進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幫助學生消除疑慮,擁有智慧,提高覺悟。

四、組織學生進行充滿活力的“課堂辯論”

初一的學生雖然年齡小,知識還不夠豐富,但他們已具備了辨別是非的能力,有時他們的知識、能力超乎教師的意外。為了上好辯論課,課前一定要做好準備工作,首先確立辯論題,如周光裕的行為值不值,微軟公司該不該錄用帶有信息來的職員等,然后再確立正方和反方的同學,讓同學們課后廣泛收集有說服力的資料。上課時,先讓正方、反方的同學集中一起發表言論,讓他們各推出四位能說會道的同學上臺辯論,辯論切忌走過場,一定要像正規的辯論一樣,這樣同學們才會認真對待。我搞過幾場辯論課,同學們不僅掌握了知識、拓寬了知識面,提高了是非判斷能力,每當下課時,我發覺同學們總是言猶未盡。

五、上好綜合實踐課

在以上幾種方法的基礎上,可以適當地采用綜合實踐課,此課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的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綜合實踐活動內容的選擇與組織以學生為核心,主要圍繞三條線索進行――學生與自然的關系;學生與他人的關系;學生與自我的關系。在“做”、“探究”、“想象”、“反思”、“體驗”等系列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總之,教師應通過多種教學方式的交互使用,幫助學生設計恰當的學習活動;并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選擇不同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學習變得豐富而有個性;營造支持學生學習的積極的心理氛圍;幫助學生對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使自己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個性發展的輔導者和社會化進程的促進者”,從而引導學生在親自實踐和體驗“主動獲取知識、主動探究問題”的樂趣中,成為事業上有執著追求、品德上能嚴格自律的完整的人。

初一政治論文:淺談初一政治聯想記憶

聯想記憶,即把篇幅較長的記憶內容,用幾個關鍵的字或詞語概括,通過記關鍵字詞,再展開聯想,近而記住該條內容的記憶方法。在教學中,根據記憶條目的不同,可將聯想記憶分為情景型、故事型、會意型、順口溜型、詞曲型、格言型等。

一、情景型

情景型即在出現關鍵字詞時,腦海中呈現相關內容情景,使得記憶內容形象生動,在不經意間即能記住相關內容。

如“青春期生理發育特點”的內容:進入青春期。人的身高每年可增長6―8厘米,體重每年增加5~6千克。青少年的心臟功能。呼吸機能有明顯的增強。大腦的形態、結構及功能已經成熟,是智力發展的黃金時期。體內激素分泌增強,使得男女的體型出現明顯的差別。第二性征出現,性成熟開始。可用關鍵字(加“”的部分為關鍵字或詞,下同)將上述內容濃縮為“高六八,心肌(機)強,腦置(智)金,男女熟”。這是在教學時經學生討論商定的,記憶時聯想為:一個高1,68米的青年,肌肉發達,頭腦靈活,善于正確與男女同學交往,比較成熟。情景聯想呈現出一個青春少年的形象。

二、故事型

故事型即找出應記內容的關鍵字詞構成一則故事。如“如何調適逆反心理”這一內容:要知道④善意的批評比美麗的謊言好。拒絕錯誤是①聰明的,拒絕正確是糊涂的。②理解的要接受,不理解的要冷靜對待。如果父③量錯怪了你,要像原諒自己一樣原諒他們。與父母平等⑤溝通,讓他們明白你的真實想法。這一內容通過關鍵字詞可濃縮為:聰明的李(理)母,善于溝通。

三、會意型

如“青春期閉鎖心理的危害及怎樣克服閉鎖心理現象”這一內容:“青春期閉鎖心理現象雖屬正常,但如果不當,會對我們的身心健康產生不良影響,使自己心理上產生不同程度的孤獨感。如果將自己封閉起來,任其發展下去,會造成性情孤僻,形成有缺陷的人格。要克服閉鎖心理,就應多與同學、朋友、老師和父母交往,積極參加集體的文娛體育等各項活動,把自己置身于沸騰的生活中,而不要囿于個人的小圈子,這樣我們才能順利度過這段非常時期。”可用關鍵字將其濃縮為:獨孤缺,多多激(積)活肺(沸)。關鍵字詞就代表原意,旨在減少記}乙的篇幅,并可適當調整順序,以便于記憶。

四、順口溜型

這一記憶類型適合記憶法律法規等條款。為保護環境,合理利用資源,需要法律的保護。為此,我國制定了許多法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等。可用關鍵字詞將其濃縮為:環保水,生(森)野礦,節約能源土地里(理)。

五、詞曲型

對于篇幅長、條目多的內容可選擇詞曲型記憶法,即將關鍵字詞組合為類似詞曲的文字。如“青春期的心理特點:性意識覺醒,關注自己的外部形象。自認為是成人,獨立意識強烈。對人的內心世界表現出極大的興趣。重視同伴間的友誼,從眾傾向明顯。依賴父母與擺脫父母的心理并存。情緒表現相互矛盾。可用關鍵字詞將其濃縮為:性醒形,成人意,內心極大的興趣;重友從眾傾,賴父擺脫母,矛盾,矛盾,矛矛盾盾……這一則是學生自己歸納的,很直觀地反映了記憶內容,念起來朗朗上口。

六、格言型

格言具有警示作用,又有激勵作用,語言簡潔有節奏,朗朗上口易于記憶。如“應對青春期生理變化煩惱的策略”這一內容:對不能改變的現實,如長相、生理缺陷等,不必自卑,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最可取的辦法就是坦然接受,難過、抱怨只能增添煩惱。不必太在意別人的議論,正像你更多的注意自己的事情一樣,別人也沒更多的時間注意你。無論在任何時候,面對任何困惑,都要擁有一份自信,這是最具魅力、最具吸引力、最持久的人格力量。可用關鍵字將其濃縮為一句鼓舞應對青春期煩惱的格言:不卑不議,自信魅力!聯想為:不自卑,不在意別人的議論,只要自信,就是最有魅力的。

通過教學嘗試,聯想記憶活躍了學生的思維,豐富了課堂教學,使每節課的教學任務都能當堂高效率完成。學生學得輕松,記得快樂,用得開心。部分學生還把聯想記憶法用到其他學科中,提高了學習效率。

應用聯想記憶法,應注意要先熟讀需記憶內容,再提煉關鍵字詞,展開聯想并記憶。關鍵字詞的選用,最好由學生討論確定,選擇學生最感興趣的濃縮句,讓學生結合各自的實踐再找到最有趣的聯想形式突破記憶難關。

初一政治論文:初一思想政治課教學德育研究

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的新形勢下,在中學這塊重要的社會主義德育主陣地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沖擊的情況下,如何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學德育工作,把學生培養成“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獻身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肩負的歷史責任。中學思想政治課是對中學生進行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環節,它不僅在學科德育工作中,就是在整個中學德育工作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現就初一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如何開展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談談自己的教學體會。一、堅持永恒性,以學生們激昂的朗誦鼓舞人

永恒性是指在教學中針對學生進行的那些永不過時永遠“年輕”的德育內容。它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基本德育思想的永恒性。這在初一《思想政治》教材中已得到充分體現,教材自始至終貫徹了“在受教育者中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等教育”內容;二是與此有關的高尚的事例和文學性強的德育內容的永恒性。它的堅持與否取決于政治教師下功夫鉆研課本的程度。

在教學中,我通常注重充實與課本有關的高尚事例和文學性強的德育內容,并以學生們激昂的朗誦鼓舞人。例如:在講授第三課“熱愛人民的傳統美德陶冶著中國一代又一代人們的心靈”時提到岳飛這個名字,我就想:岳飛在抗金前線寫成的《滿江紅》一詞不就是千百年來陶冶一代又一代人們心靈的好教材嗎?于是,我將該詞全文抄給學生們,并讓他們齊聲朗誦。激昂的情緒、高尚的內容、優美的詩句,加上鏗鏘有力的朗誦節奏,使同學們深深體會到了岳飛在為國為民作出奉獻乃至犧牲時表現出來的沖天豪氣,也使他們在“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的勸誡下,更加珍惜光陰,更加增添努力學習的緊迫意識。在講授第十課“為振興中華而努力學習”時,我將梁啟超先生的《少年中國》一文,擷其片段抄給學生們。照樣是學生們充滿激情和豪邁的朗誦,尤其是那句“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使祖國的未來與青少年休戚相關以及由此而產生的“為祖國勤奮學習”的思想,在初一學生們純凈的心田里得到了淋漓盡致的“滲透”。

初一《思想政治》(上冊)第138頁講“集體主義是高尚的思想和道德品質”時,引用了雷鋒同志1958年6月7日日記的前半部分。四個“如果”,排比跟進,對于增強集體主義思想的文學感染力,提高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德育功能意義重大。但雷鋒同志在日記的后半部分又是怎樣講的,教材沒有引用,可同學們想知道。于是,我就“滿足”他們這種求知欲望,將雷鋒日記全文抄寫在黑板上。和前兩次一樣,當學生們以其深含感情齊聲朗誦時,對集體主義這一高尚的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可見,此教學方法能使學生們在倍受鼓舞、情緒飽滿中受到一次次神圣而壯嚴的德育熏陶和德育洗禮。這需要兩方面的積極性,即“教師”課下有益的“實”和“學生”課上激昂的“誦”的高度統一。

二、堅持趣味性,以生動活潑的教法吸引人

趣味性是指在教學中為使受教育者產生自覺接受教育的動機,教師運用的為其喜聞樂見、可知可感的基本德育手段。實踐證明,它是對過去那種單純的灌輸式、訓導式、說教式德育教學模式的摒棄,是一種適應時展、符合初一學生思想實際的迫切需要和戰略選擇。

在教學中,我的做法是:堅持趣味性,以生動活潑的教法吸引人。例如:在講授第六課“愛護公物要落實在行動上,就要從愛護桌椅這樣的小事做起”時,我舉反例:“前幾天,在初二(1)班教室舉行1996年度國家會計資格考試。我是監考老師。考試前,一名考生告訴我:‘老師,我的桌面上有個大洞,不好在上面答題。’我一看(伸長脖子,向某張桌子張望,同時,用手圍成一個圓圈狀),情況屬實,不得已,只好給她調換了一張桌子。當時我就想(作眉頭緊鎖、滿臉憤慨樣):那位鑿洞之人,為了便于偷看而留下的‘杰作’,真是后患無窮啊!”同學們聽了看了,就能心領神會:看來,愛護桌椅事情雖小,意義卻重大!講到勤勞、儉樸與幸福的關系時,我非常形象地舉起左手:“勤勞是幸福的左手”;又舉起右手:“儉樸是幸福的右手”。這樣一來,直觀感增強了,同學們在輕松的教學氣氛中,懂得了幸福來自于“雙手”——勤勞和儉樸的深刻內涵。

在講授第一課最后一節“小小年紀也可以與犯罪作斗爭”時,我把同學們帶入這樣的模擬情境中:假如,我們的教室是一輛行駛在荒山野嶺中的長途客車。這時,冷不丁沖進來一名手持兇器欲行劫持的犯罪分子(我站在教室門口,裝出一臉兇像,大喝一聲:“交錢!”)。此情此景,剛從小學畢業的初一學生當然沒有見過,我就因勢利導,結合課本內容,字正腔圓、正氣凜然地宣布:團結起來,勇于同犯罪分子作斗爭。令人感動的是,不久發生在該年級的一次被劫持事件中,唯獨這個班的學生,在沒有老師在場的情況下,齊心協力,勇于斗爭,硬是用桌椅將門死死抵住,把三名學生模樣的犯罪分子擋在門外,從而避免了一場劫難。

可見,此教學方法的積極意義在于:使學生們在愉快中進行學習,在學習中得到潛移默化的德育引導,其結果是,極大地增強了學生對《思想政治》教材有關德育思想的認知和實踐能力。

三、堅持圖解式,以真實感人的事跡教育人

圖解式是指為增強一定的基本德育思想的教育效果,教育者借助于一些相關的能產生極具德育效果的圖片來解釋、說明的一種方式方法。圖解式德育方法在社會上被廣泛地運用。人們常見的報刊、雜志和企事業單位宣傳專欄上的圖片及其說明,就是進行基本德育思想教育的好教材。正因為此方法能理論聯系實際,是一種能見度高的“活材料”,又由一定的權威部門,因而它產生的德育效果就很有說服力,也很能扣人心弦。

我嘗試著將此法引入到教學中。例如:在講授第一課“個人利益必須服從國家利益”時,我出示了一張從《半月談》(1995年第14期)上裁剪的圖片。先將它在學生間互相傳閱,然后我講解:圖片上,一個巴掌大的島礁孤零零且頑強地聳立于大海之上。有兩名年輕的背上掛著救生衣的解放軍戰士,手握鋼槍,神色莊重地分別站在半米來高的中國主權碑兩側。看著學生們驚奇、似懂非懂的樣子,我加以說明:“個人利益服從祖國利益,兩位年輕的解放軍戰士做到了……”;又加以引導:“同學們,我們該怎么辦?”同學們齊聲響亮地回答:“向他們學習!”在講授第七課“珍惜受教育的權利”時,我指著一張圖片(《人民日報》,1995年8月30日)介紹說:圖片上,四個農民正用三根長長的竹竿,支撐瀕臨倒塌的土房子。房子的外壁上歪歪扭扭地寫著“再窮不能窮學校,再苦不能苦教育”14個大字。學生們對此理解比較膚淺,我則進一步啟發他們:“別的地方教育現狀‘如此’,難道我們不應該……”還沒等我說完,學生們異口同聲地接上:“珍惜受教育的權利。”

在講授第三課“為人民服務,就要維護人民利益,同損害人民利益的行為作斗爭”時,我選取一張帶有說明文章的圖片,文題為“青春化作永恒”(《半月談》,1995年第16期),介紹了年僅25歲的邵述衡同志,為避免國家和人民財產的損失,毫不猶豫地抱走被犯罪分子扔在本廠車間里正滋滋冒煙的炸藥包而壯烈犧牲的感人事跡。這回不是由我來講解,而是請班上一位普通話講的好的同學來念此圖片上的說明文章。那位念文章的同學音調低沉、傷感,儼然是一曲悲壯的英雄贊歌,使全班同學為之動容,為之心顫。

可見,教師借助于這些富有德育效果的圖片及其說明文章,經過適當的講解,從而使《思想政治》教材中的基本德育思想與現實生活中活靈活現的人和事有機結合起來,這對于提高初一思想政治課的德育功能和德育說服力,有著很大的補益。四、堅持示范性,以自身的德育經歷影響人示范性是指在教學中為使一定的德育思想積極能動地影響、啟發和引導受教育者,教師有目的有意識地顯示出與之相關的榜樣的一種德育特點。它分為無聲和有聲兩種。前者,注重身教,以“潤物細無聲”的靜止形態,體現在教師上課時的情態、言行及衣著等上;后者,則注重言傳,將課本中的德育思想人格化。我的做法是:以自身的德育經歷影響人。

例如:在講授第六課“頑強拼搏的精神和毅力,是在生活中點點滴滴地培養和鍛煉起來的”這一內容時,我就將自己去年五月份參加由學校組織的“南京一日游”活動的經歷講給學生們聽。令他們佩服的是,我此行隨身只帶了10元錢。中午吃飯、門票等項開支花得僅剩下2元錢。但在教師自由活動期間,我還是堅持去參觀了中華門和南京長江大橋。最后,余下0.3元,連乘返回的公交車費都不夠。這時,我斷然決定:走!從南京長江大橋橋南開始,東問問、西問問,硬是穿“城”而過,把腳都走麻了。終于提前一小時趕到了我校指定的候車地點——漢府街。學生們聽得入迷,我乘機“解惑”,用了八個字:“不要依賴,磨練意志”,并將此經歷命題為:意志的勝利。事后,據一名叫丁維維的同學反饋回來的信息,他的父母非常支持我的這種教育方法。

在講第四課“集體對個人的重要性”時,我結合課本上有關“良好的集體能夠經常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的內容,向學生們講述了我在上大學期間于本班(1991年全國先進集體)開展的一次打雪仗活動中的“光榮史”。我們班總人數100人,為開展此項活動,分成兩方。由于某種原因,我方在活動中被打得“一蹶不振”。可我不服,就徑自采用了偷襲戰法,將對方兩名同學打個措手不及。還沒等我高興起來,對方立刻集合了三四十名同學呈半月形向我猛沖猛打過來,一如戰場氣勢,我嚇得撒腿就跑。看著學生們一個個瞪大眼睛、專心致志、唯恐漏聽的樣子,我故意停頓一會兒。待學生們的心思從故事情節中回到課堂上來,我才若有所思,惋惜地說:“當時,我是多么盼望著我方其他成員能給予我有力的支援啊!”然后再把馬克思那句“我們知道個人是微弱的,但是我們也知道整體就是力量”的名言往黑板上一抄,集體對個人的重要性就會在學生們的腦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可見,此教學方法對于拉近、縮小師生間在心理、知識等方面的差距,使教師已經內化了的德育思想,以心與心交流的途徑,為初一學生所接受和認可有著事半功倍的德育效果。

總之,在對初一學生開展德育工作的有益探索中,我始終遵循這樣一個原則——堅持《思想政治》教材基本德育思想是根,堅持無聲的示范性教育教學是土壤,堅持趣味性德育教學是干,其他類“堅持”是枝。這棵德育之樹開出的朵朵鮮花則是正在或已經造就成為“四有”新一代的學生們。

初一政治論文:遵循情感共鳴基礎理念,構建初一政治課堂

摘 要:在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一政治教育應對學生上課積極性不高以及課程內容對情感教育深化的要求,提出了遵循情感共鳴原理為基礎理念構建初一政治課堂的教學方向。情感共鳴原理更多地關注了學生在課堂上的情感體驗,并在課堂教學中逐漸培養學生的學習情感以及生活態度,根據這樣的教育理念,初一政治教育可以真正實現自身的課堂價值。從情感共鳴角度出發,淺談其必要性以及實踐方法。

關鍵詞:初一政治;情感共鳴原理;專業素養

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發現學生對政治課堂缺乏積極性,政治課堂的情感教育部分也無法真正融入學生的思想實踐過程。情感共鳴理念就是基于課堂上共同的情感交流,實現教材與學生以及師生之間的默契聯系,充分激發學生對政治課堂的興趣,加強課堂互動性,構造真誠平等和諧的課堂交流氛圍,實現師生之間共同的心理指向和教學追求,以情感為線索展開課堂以形成共同的價值探究與認知經驗。教師應當實現教材與課堂的充分連接,利用情感因素串接知識理念以及學生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參與課堂,完善情感理念。

一、情感共鳴原理的概念與必要性

情感共鳴理念簡單來說就是教師利用情感表達引導課堂。教材的表達往往只是停留在課本上,教師要通過自己的方式生動再現教材內容,并盡力與實際生活內容相連接,簡單的照本宣科只會讓學生失去聽課的興趣。而這種理論與實際、教師與學生之間最好的連接方式就是情感的表達,教師通過情感的表達,學生能夠最大程度地受到情緒的感染,真正地投入課堂,學生聽課的欲望被激發之后,課堂氛圍就會由沉悶走向愉悅。針對政治教育以及學生成長階段的特點,教師考慮到政治課堂與其他科目的不同,即不僅要進行理論教育,更重要的是通過理論教育深化思想教育。政治學科學習的最大目的在于完善學生對世界的認知,教導學生樹立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得他們在為人處事以及思想信念等方面有良好的提升。可以說,政治教育對于學生人格的塑造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初一的學生剛剛進入青春期,反叛心理容易被激發。在青春期,學生將會發現一個新的陌生的世界,不同于小學階段的自由與天真,初中階段他們將逐漸真正認識這個世界,在這個轉變過程中難免會遇到難以排解的事情激發郁悶的內心情緒,如果不通過思想教育撫平學生的不安與反叛情緒,對于學生的成長過程是十分不利的。針對學生的成長階段特點,政治思想情感教育的必要性又再一次被凸顯出來。如果教師一味采取強灌雞湯、不停說教的思想教育方式,很容易激發學生的厭煩心理,只有通過情感的疏導,教師充分發揮人格魅力,對學生表達一種平等的態度,并通過專業的疏導和教育讓學生產生信賴,這樣不僅能提高課堂質量,而且也真正地遵循了以學生為本,從學生出發的教育理念,充分體現了教師以及課堂的意義。

二、提升內在專業素養

政治老師作為學生思想教育以及知識的引導者和教育者,對學生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教師如果想要通過情感共鳴的教育理念進行課堂教育,其自身的標榜力量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做好學生的思想模范,學生才會對老師產生尊敬的心理,愿意與老師開展情感上的交流與溝通,并在課堂上產生情感共鳴。提升教師內在素養是開展情感共鳴課堂的前提條件,因此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人格魅力,比如內在知識涵養、教學語言的生動簡易性、待人處事的方式方法、自身的思想境界等,這些在與同學的交流中可以無形地展露出來。

因此,首先,教師應當在知識涵養方面不斷充實自己。在教學階段中,教師不應該停滯不前,要學會不斷吸收新知識,通過閱讀以及進修不斷充實自己,為學生展現一個積極進取的學習狀態,同時鼓勵學生對知識的吸收。教師的知識涵養不斷提升的時候,學生對教師自然而然地就會產生敬佩的心理,在潛意識就會相信老師所說的內容;其次,教師要對專業知識進行更深入的鉆研,在教學中不斷吸收專業知識的新理念和新知識,提高專業素養,扎實教學知識,為學生深入淺出地開展課堂知識的掌握,只有在教師自身對知識深入掌握的基礎上,才能更生動地教育學生;最后,教師要著力培養自己與學生的友好師生關系,注重自己對學生的尊重與關愛。教師要關心學生、信任學生,與學生構建起友好、和諧的關系。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對教師產生尊敬信任的心理,更愿意與教師開展情感交流,真正地共同努力去構建一個情感課堂。

三、激發教材與學生的共鳴點

教材是理論與課堂內容的重要連接,如何更好地運用教材是貫穿教師教學過程的重點,如果想要讓學生在課堂上引起情感的共鳴,教師必須嘗試找到教材與學生的共鳴點,因此教師應該完全熟悉教材對學生側重教育的是哪方面,將課堂重點梳理清楚,合理安排課時以及課堂內容的重點,并且在課堂中通過情感的交匯點引導學生抓住課堂重點內容,明確對學生情感思想內容的要求。另外,還需要老師在課前了解學生的情況,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了解學生各方面的現實狀況,這樣就能夠在教學中將學生的現實與教材內容相聯系,以便制訂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在這種有側重點的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夠很快地找到共同激發點,這樣的課堂對于學生來說是真正能夠有所學有所悟的,自然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改變課堂上學生不愿意聽講的現狀。

四、及時了解學生心態

溝通在教學過程中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步,然而溝通在實際教學中常常被忽略。為了構建更有效的初一政治課堂,教師不僅僅需要在課堂上有好的展現,在課后也應當多做建設性工作,溝通就是其中的重要內容,教師通過溝通及時了解學生情感思想困境,了解學生課程內容學習現狀,有助于教師在課堂上展開針對性的引導和輔助。除此之外,及時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心態有助于構建一個平等信賴的友好師生關系,只有加強課外的互動溝通,課堂上才能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因此教學的各個過程都是環環相扣的,情感共鳴理念在課堂上的展現需要教師長久的全方面的努力。

總之,初中政治課堂應當從初中生青春期發展特點出發,引導初中生樹立正確的自我意識,學習與他人相處的技巧和能力,完善中學生思想品德的培養,對人生進行有意義的探索,培養對國家的熱愛情感。這樣能夠真正幫助學生成為一個會學習、會生活,保護自己、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人,真正能夠在政治課堂中學到有用的知識,師生共同投入課堂,創設活躍氛圍。遵循情感共鳴原理構建的初一政治課堂相信對教與學都能有所促進。

初一政治論文:換一種方式上初一政治課

筆者教初一的政治已有十多個年頭了,課本的版本也已改過好幾回。后來的人教版1998年4月第一版(試驗本)用了幾年之后,又有了新版(修訂本),但內容仍是一樣(只不過是“調整了部分教學內容的結構”罷了)。對于同一樣的教學內容,同一樣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教師自己都感到困乏、感到厭倦。如何才能使耳目為之一新、精神為之一振呢?筆者換了一種新的方式――我自己稱之為“心理輔導”的方式上課。

一、換方式的依據

初一思想政治教材大致上是下面幾個內容:心理品質、情緒、意志、自尊和自信心、性格、情操和情趣、自制力。總的來說,就是心理學的內容,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過去,我們總是從“思想政治”的角度去“教”人,使學生難以接受,甚至感到刺耳,感到厭煩,收效甚微。

人都是對新的東西發生興趣的。對于習慣了的東西,如果換了一個新的角度或者換了一種新的方式,就會使人耳目一新。這時,原來使人感到沒興趣的東西,會使人感興趣;原來使人沒眼看的東西,會引人注目。(這好比平常使人一看就大倒胃口的肥肉,如果換了一種新的制作方式炮制、煮好擺上桌來,人人都想試一試它的味道如何。)心理學這門知識對學生來說,是聽說過但又非常新鮮的知識,因而是極有吸引力的知識,學生將會對它產生濃厚的興趣。用這種方式去上初一政治課,學生一定會學得較好。

二、新方式的導入和實施舉偶

導語:同學們,你們都聽說過“心理學”這門知識吧?你們知不知道這門知識的作用呢?(學生回答)你們想學習這門知識嗎?(學生回答)既然大家都想學,我來滿足大家的愿望好嗎?

1.提問探討式

(1)老師提問式――就是老師提出問題,師生共同探討的形式

[例]俗語說:見人吃飯肚皮癢。這是一種什么心理?(學生紛紛回答)教師解說:這表現為一種渴求心理。俗語還說“人有七情六欲”。這“七情”就是心理學上說的“情感”、“情緒”、“情趣”等,而“欲”就是“渴望”、就是“進取心”。除了這些,性格、意志等,也是心理學研究的范疇。大家也常聽到“身心健康”的說法,“心健康”就是心理健康,這也是心理學研究的內容,而且是心理學學習的目的。就是說我們學習心理學,就是鍛煉心理品質,培養健康心理。

(2)學生提問式――就是讓學生提出問題,師生共同探討的形式

[例]學生問:老師,您說我們學習的是心理學知識,我們都感到驚喜,都很想學習好這科,這是為什么?我們能學好嗎?針對學生提出的這兩個問題,老師就從“興趣”這個心理品質,以及課文中“情緒”、“意志”、“自信”、“進取心”等心理品質的方面進行解說,又從正、反等方面舉例提問學生,讓學生思考,師生共同探討。

2.心理咨詢式

這種形式,是老師根據學生平時的一些心理表現,形成一個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問題,在課堂上提出來,或讓學生在課堂上直接說出一些“心理話”,老師幫助解決,從而學好課本內容。

[例]老師說:這幾天,我老是看見X同學沒精打采的樣子,Y同學又動不動就發火,大家知道這是什么原因嗎?于是,老師就從“情緒”方面給學生進行解說,從而學習“善于調節情緒,保持樂觀心態”(上冊第二課)的內容。

三、換方式的教學效果

換種方式教學后,效果比較顯著,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學生的學習興趣普遍提高,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課堂氣氛活躍,課余交談濃烈,看不到過去那些厭學情緒,學習、生活的精神面貌都煥然一新,好像有使不完的勁;課外自學課文內容的主動積極性蓬勃旺盛(體現在主動看課文、跑圖書室借有關心理學的書籍上),解決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問題的能力明顯提高(表現為分析解答一些簡單的問題,不用老師指點而能自行正確解決);期末考試的平均分、合格率、優秀率都排在鎮的第一位,排在市(陽春)10名前。

四、新方式實施后的評價

自我評價:用上新的方式上課后,教師的教很輕松,學生的學也很輕松,大家都沒有那種負載感。這種方式似亂而實有序,似散而實集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充分調動了起來,教學效果良好。這一換,很值得。但教師在課外做的功夫要多。

同事評價:作為政治教師,在以經濟為中心的今天,要上“思想政治”課,確實有點格格不入。直接灌輸不行,間接去“教”,根據初一的思想政治內容,用講心理學的方法去教授,獨辟蹊徑,又切合實際。

學校領導評價:從教學效果上看,初一政治課教改,改得很成功。用上心理學的方式上初一的思想政治課,符合教材內容的實際,真正吃透了教材、吃透了教法,用心頗工。這種教法,也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是在真正研究了教材、研究了學生的基礎上產生的。它在教學改革、教學創新上,無疑是獨樹一幟,值得探討,值得推廣,值得學習。

初一政治論文:初一政治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必然選擇

【摘 要】初一思想政治課推行素質教育主要的著手點在于教育學生學會做人和學會學習兩個方面。學會做人要求學生有很好的為人處世之道,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學習觀。學會做人與學會學習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是素質教育的關鍵選擇。本文結合初一思想政治課的特點,就教師如何施行素質教育的“必然選擇”進行一些粗淺的探討。

【關鍵詞】素質教育 心理品質教育 學會做人 學會學習 研究性學習

初一思想政治課教學必須施行素質教育。初一政治課的教學內容主要是針對青少年的心理特點,以良好心理品質教育為主線,融心理品質教育、道德情操教育和思想方法教育為一體。對中學生進行良好意志品質教育,就是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品質教育于一體的任務,而心理品質教育以個體的成長發展需要為出發點,指導和幫助學生解決成長過程中與心理素質有關的問題,培養健全的人格。即是學生自己的事情,所以必須特別重視他們的學習主體地位。從這個意義上說,能否貫徹和運用啟發式教學和研究性學習的原則和方法,能否積極施行素質教育,是教學成敗的關鍵。

目前,我國的教育體制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傳統的以“應試教育”為特點的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要求,“填鴨式”“滿堂灌”“題海戰術”的教學模式更是嚴重地制約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我們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會突破我們。這是社會前進的必然規律。”初一思想政治課教學不樹立創新意識,不施行素質教育是沒有出路的。那么初一思想政治課施行素質教育主要從哪些方面著手呢?

筆者認為,初一思想政治課施行素質教育主要的著手點在于教育學生學會做人和學會學習兩個方面。學會做人要求學生有很好的為人處世之道,有良好的道德和人際關系,積極健康的心理,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是初一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根本。教育學生學會學習比 “滿堂灌”地給學生“一杯水”要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未來的文盲將是不會學習的人,這是人盡皆知的道理。而學生學會做人后必然有良好的學習態度,“態度決定一切”。良好的學習態度是學好功課的“第一老師”,取得好成績又可以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從而有助于教育學生學會做人。總之,學會做人與學會學習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是素質教育的關鍵,也是初一思想政治課教師施行素質教育的優勢和必然選擇。簡而言之,初一思想政治課的特點決定了教師在施行素質教育過程中必須要:

一、教育學生學會做人

(一)教育學生學會做人要求教師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教師的道德規范直接影響學生的行為規范、身心發展和全面素質的提高,是從事教育工作必須遵循的一個原則問題。為此,教師必須提高對樹立高尚師德的認識,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用高尚的人格感化、引導學生。老師不應接受學生家長的吃請受禮,在教室或學生面前吸煙或為了撈錢而在社會上辦一些不太負責任(不重質量)的“培訓班”等。教師要站在講政治的高度,身體力行,言傳身教,做貫徹和宣傳各項政治方針政策的典范,要特別注意避免自己的言行對學生產生的負面影響。

(二)教育學生學會做人要遵循教育規律

素質教育,學生是主體,且“人生而平等”,教師對學生應尊重、關愛和賞識,充分尊重學生作為主體的身心發展的規律,尊重學生的人格與尊嚴,不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課堂上不能把學生當成知識容器強行灌輸,更不能把學生當成木偶任意操縱、控制。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受教育者,需要從教師那里受到教益,得到關心、幫助和愛護。但是,學生是有著自覺能動性的個體,有思想,有感情,有主見,對于給予自己的教育,時時都會產生接受或拒絕、認同或反對、積極或消極的反應,由此就產生了不同的教育效果。所以我們必須真正地把學生當成是接受教育的能動的主體。教師與學生應相互尊重,只有尊重學生的老師才會得到學生的尊重。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想方設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要讓學生自我教育、自主發展,喚醒他們的主體意識,為學生個性和創造能力的發展創造寬松的環境,改變過去“死讀書”,管束太嚴,壓制學生個性發展的做法。特別是青少年的自我意識迅速發展,渴望表現自己,有主見,好動,我們只能順應規律,加強引導而不是“封殺”個性,否則會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過則越加“玩世不恭”“變本加厲”,只能適得其反。有一位女同學,小學的時候老師同學都認為她是最不聽話的,經常跟“壞孩子”在一起,升入初中后是班主任最頭疼的,想“不要她了”。后來,我發現這位學生好表現自己,所以在上《挫折是人生難以避免的》一課時,我先用活動課的一幅插圖讓她和另一位同學上講臺表演,她的表現讓同學們都刮目相看。表演完后我表揚了她并順水推舟,又讓她“替”我講課,我只做一些提示和補充。后來她學習更加認真了,并發揮她的特長積極為班集體贏得不少榮譽。段考前她的政治單元測驗都沒有超過70分的,而段考后的三次測驗,她分別得了93、98和100分,其他科目也有了很大的進步,成了班里的“尖子生”。如果只是一味地責怪學習、紀律差的學生,不善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那就是對學生的不尊重,是違反教育規律的。

(三)教育學生學會做人離不開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

良好的心理品質是高尚品格和道德情操形成的基礎。個人的心理品質與思想品德是有密切聯系的。良好的心理品質有助于人們形成先公后私、先人后己的高尚品格和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這是做人的重要準則。良好心理品質的教育與高尚道德品質的教育,有著融合的關系,它們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相輔相成,是教育學生“學會做人”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初一思想政治課的內容決定了教師在教育學生學會做人這方面的任重道遠和得天獨厚的優勢,在這方面發揮優勢,政治教師將大有作為。

二、教育學生學會學習

(一)“學以致用”“用以促學”是教育學生學會學習的靈魂

教育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關鍵在于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探索和在實踐中獲取知識。素質教育,我認為最根本的就是要培養學生把學知識與用知識統一起來,即“學以致用”“用以促學”,要讓學生邊學知識邊用知識,在用知識中學知識。有一個例子,說的是有一道數學題,問:經過12小時時鐘的時針與分針共重合幾次。美國的學生脫下表來轉幾圈就寫出了答案,而中國的學生則不約而同的馬上列出方程再解……這個例子形象的說明了我們傳統教育的不足:單一化、模式化,動手能力差,缺乏創新性與實踐性。再者,初一思想政治課貼近學生實際,知和行相統一,重視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為此,在課堂教學中要從學生身心發展的不同特點出發,著眼于教育教學過程與各個環節,引導學生通過各種方法去回答問題,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使學生的潛能得到優化,以教會學生“學以致用”“用以促學”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廣泛的興趣和勇于開拓進取,不斷探索和創新的精神。

“學以致用”“用以促學”的學習方法是各科學習中必須遵循的教育規律。誠然,對于各科都有不同的學習規律,有不同的學習方法,我們必須教育學生“因科制宜”。但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由現象到理論,由具體到抽象的認知規律,從生活實踐的常識到理論、知識,再回到實踐、生活當中去檢驗知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學習規律在各科學習中運用是相同的需要。教育學生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教師在教學中要聯系學生實際,平時就要關心、了解學生生活,多與學生交談,多聽他們對學習、生活的看法和態度。總之,初一思想政治課的學習必須結合學生自身實際,“學以致用”“用以促學”,才能收到更大的成效。

(二)教育學生學會學習要教育學生學會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學以致用”“用以促學”的學習方法是教育規律在各科學習中的共同運用。但學生的個性特點千差萬別,學習方法也應不盡相同,必須“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因人而法”。教師要因材施教,不能對學生總做“一刀切”的要求,要“求同存異”,幫助學生調整學習方法,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古人有言:“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強調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古人又言“劈柴不照紋,累死劈柴人”,所以讓學生在“學會做人”,端正學習態度后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非常重要。學會學習關鍵在于提高自學的能力,讓學生善于思考,有所創新。教師營造一種生活的教學氣氛,使學生形成探求創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形成一種以創新的精神吸取運用知識的性格,并幫助學生能夠創造性地應對環境的變化,在課堂教學中少詳述事實,多提出問題,少給現成的答案,盡可能指出課程設置的目的和要求,讓學生能夠自由發揮。教師不應用“標準答案”來壓制學生的創造力,只要是合乎題意,就應該予以肯定,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說道:“在我看來,教給學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識去獲取知識,這是最高的教學技巧之所在。”對于所有學生而言,最好的學習方法莫過于研究性的學習方法。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相關專題進行研究,并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研究性學習遵循了學生心理發展的規律,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對傳統教學方式的變革,師生共同建立起平等、民主、教學相關的教學過程,有效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教與學的重心不僅僅放在獲取知識上,而是轉到學會學習、掌握學習方法上,使被動的接受式學習轉向主動的探索性學習。初一思想政治課教師一定要想方設法使這門課程的學習變成學生自己的需要,提高學生的自覺性。教學中必須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引導學生加強研究性學習,把所學的心理知識和學生的生活、學習實際結合起來,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又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索精神。研究性學習法指導必須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最基本的知識和技能,并指導學生平時應多看報紙雜志,擴大知識面。教師要利用活動課,集中進行研究性學習指導,使學生學會如何在教師的幫助下獨立從事某項課題研究,如何提出問題,確定研究課題,如何設計研究方案,收集整理分析資料,撰寫研究報告等。

總之,教育學生學會做人和教育學生學會學習是施行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教育學生學會做人和教育學生學會學習是政治課教師的“近水樓臺”――得天優勢,也是初一思想政治課教師“登上華山”――教學成功的必經之路,我們必須積極研究具體的實施辦法,從而有利助于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

初一政治論文:淺析初一政治教學中的問答技巧

摘 要:問答式的教學方法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有利于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政治成績。所以,政治教師要重視問答技巧,并不斷進行探索,創新出更多更好的問答技巧,提高政治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一政治;問答現象;問答技巧

對于剛接觸政治的初一學生來說,他們普遍覺得政治課學習比較單一、枯燥、乏味,和生活沒有直接關系。造成這種個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師沒有重視學生的主體性,忽視了和學生進行有效的互動。而問答式的教學方法,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在問答的過程中增強了師生之間的互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政治成績。

一、初一政治教學中的問答現象

初一政治教學還普遍采用傳統的模式,嚴重缺乏問答環節。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政治教師從不提問

長期以來,初一政治教師都采用灌輸式教學模式,喜歡進行面面俱到的講解,不喜歡對學生進行提問,認為提問時有些學生會浪費時間,造成不能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完成教學內容,影響整體教學進度。久而久之,教師就完全將提問環節完全忽視了,即使有時候想提問,也不知道該如何進行提問,提問什么類型的內容。而學生對這種教學方式也逐漸適應,在政治課堂上安靜地聽教師的講解,下課后進行機械性地記憶。

2、學生不敢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

在初一政治課堂教學中,面對教師提出的問題,很多學生不敢回答,也不知道該不該回答,如何回答。如對于一些難度較低的問題,有些學生是不屑于回答,還有一大部分學生覺得教師應該不會提這么簡單的問題,所以不敢輕易回答。加上一些政治問題可能會涉及軍事或地理,有些學生對問題答案不是十分有把握,也不敢輕易回答。

二、初一政治教學中的主要問答技巧

在初一政治教學中,合理的問答能夠極大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在問答環節,政治教師一定要注意問答技巧。

1、問題要聯系實際,對學生的回答積極引導

如果對初一政治教材進行認真分析,就會發現其實里面有很多和生活息息相關的知識。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政治教師對這方面的內容并不重視,只專心教授理論知識,造成學生誤以為政治和日常生活沒有之際關系,認為政治學習在初中階段的學習中不是特別重要,而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其他學科的學習上。所以,初中政治教師要認識到這一問題,積極將理論知識和實際進行有效的結合,一方面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理論知識,另一方面提高學生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提高學生學習政治的效率。如教材中關于友情的問題,政治教師可以設計這樣的針對性問題:友情在我們生活中都有哪些作用?引導學生聯系實際生活進行回答,有的學生說,我們美好的生活離不開友情,友情可以讓我們互相激勵、取長補短,促進我們更快地進步和發展;有的學生說,友情讓給我們以力量和溫暖,讓我們更加快樂和幸福;有的學生說,友情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由于是和學生息息相關的問題,所以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較高,政治教師可以趁機提出第二個問題: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男生與女生應該怎樣進行交往?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交友思想,認識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互相信任、互相理解的正確思想基礎上的,建立真摯的友情,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早戀的發生。這樣的方式,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政治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2、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

傳統的初一政治教學模式,政治教師是課堂上的主角,學生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久而久之,學生已經習慣了這樣的教學模式,變成了學習的工具。所以,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即使政治教師有時進行提問,學生也不敢回答或者不愿意回答,慢慢演變成不敢在公共場合發表自己的看法或建議。但是,政治教學課堂需要學生充分參與到其中,才能活躍課堂氛圍,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這就要求初中政治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對于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要積極進行回答,實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交流。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設置一些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問題,激發學生參與的興趣。如教材中有關于發揮性格優勢,養成良好習慣的內容,政治教師可以讓學生設置這樣的問題:你對自己的性格優勢了解嗎?如果不了解,請同桌相互進行分析?我們平時需要怎么做,才能培養良好習慣?初中生對于這些問題往往比較感興趣,同桌之間會將對方平時的表現進行一一分析,找出具體的優勢地方,然后同桌之間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確定自己的優勢所在,這樣雙方對自己的性格優勢都有了具體的認識和了解,方便以后對自己的性格優勢進行發揚和方法,取得更大的進步和發展。有些學生為了找到培養良好習慣的方法,甚至找出了相關典型人物或杰出人物,通過了解他們培養良好習慣的方法和過程,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樹立了正確的學習態度,逐漸養成了堅強的意志和百折不撓的精神,為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問答技巧在初一政治教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政治學習興趣,提高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提高政治教學效果。所以,政治教師要不斷進行探索,創新出更多更好的問答技巧,提高政治教學質量。

初一政治論文:開展教學改革活動 提高初一思想政治課

開展教學改革活動 提高初一思想政治課

佛山市汾江中學 胡笑玉在初一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如何使學生以“知”導“行”,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進一步增強其教學實效,始終是擺在每一位政治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近幾年來,我在初一思想政治課教學實踐中,開展了一系列教學改革活動,收到了良好效果。

在長期的過程中,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使得課堂教學固于一定模式之中,導致課堂教學少有生氣,過于枯燥乏味,學生對政治課不感興趣,致使“知”和“行”脫節。表現在教學中存在以下弊端:一是道理講得多,聯系實際少;二是教師講得多,學生參與少;三是只局限于書面作業,行為督促少。

為改變這些不適應素質教育的狀況,我開展了一系列教學改革活動,以提高初一思想政治課的實效。

一、改進課堂教學,提高初一教學的實效性。

在課堂教學中,要使學生樂于接受熏陶、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必須促進課堂教學的改革。

(一)采取多樣化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興趣、激發學習熱情,以調動主體積極性。

思想政治課理論性較強,故有其嚴肅性、枯燥性的一面,如若照本宣科,則必然出現“聽者昏昏然的局面”,學生會在這種“悶課”下失去學習興趣。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起主導作用,任何教學成果的取得都離不開教師的具體教學方法。教無定法,過去的我講你聽的教學模式已不適應現代教育。因此,在課堂中要注意教學方法的多樣化,根據初一教材每一節課的內容特點,該談的談、該講的講、該討論的討論。理論性較強的內容,如《愛國情操——高尚的道德情操》一框,可采用啟發式和講授法;內容簡單易懂、條理清楚的內容,如《生活需要友誼》一框,可采用閱讀法和讓學生自己發言的方法;和現實生活聯系密切,涉及學生已有一定認識的內容,如《積極地對待挫折》一框,可采用討論法。讀、議、講穿插進行,通過恰當地啟發,引導學生思考、提問,積極參與討論等,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了學生主體的參與性、積極性,從而也使教師完成了每節課的教學目標。

(二)在選擇和運用恰當的教學方式和改進教學的同時,加強對學生的能力培養。

針對初一學生年齡小,活潑好動、好自我表現的特點,在課堂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給他們一個暢所欲言的機會,在他們爭當課堂“小主人”的同時,達到提高能力的目的。我注意結合課本知識,從學生身邊的事情中選材,或選擇一些社會熱點問題,讓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從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例:在初一舊教材中講到《尊敬教師、孝敬父母》一節時,我采用了學生試講法,讓學生自己當“小老師”。當我一宣布這個想法時,很多學生都踴躍報名參加,經過競爭,終于各班有幾位學生突圍而出。在實施過程中,我發現學生是帶著任務去努力完成的。為當好“小老師”而多次、主動地鉆研教材,找資料、請教老師,設計好板書和課堂提問,還發動班上同學搜集有關材料,編小品、寫詩詞、唱歌,最后還進行試教。就這樣,在他們自編自導的一節課中學生們都密切配合,積極舉手發言,毫不拘束地回答問題,而且課堂紀律良好,整節課都是在輕松自如、和諧的氣氛中渡過。課后,學生還意猶未盡,向老師爭取講課機會。這節課的反饋效果,在期末統考中很明顯。考題中有一題:“通過閱讀一段材料,說明我們為什么要尊師?舉例說明我們應該怎樣尊師?學生回答得很好,尤其是當這節課的主持學生答得更全面。

在新教材的教學中,更加要注意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充分體現教學改革的必要性。要進行思想政治課的改革,初一就是試驗點,就是突破口。初一學生的學習很大程度是依賴興趣,要提高他們的能力素質,教師必須要切實地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充分發掘初一教材內在的吸引力,通過貼近學生生活的材料事例,重視學生的想法和做法,把傳授知識、提高能力,形成“知”的觀念的整個過程溶于興趣之中。

在這幾年的教改中,我首先在課前讓學生做好預習,做調查,課堂上,讓學生有一個充分發言的機會,鼓勵成績差的學生大膽發言,讓每一個學生充分參與,使學生擺脫政治課枯燥的陰影。由此可見,選擇和運用恰當的教學方式,既體現了教學的實效性,又鍛煉了學生閱讀、理解、概括、思考、表達等能力。

(三)根據初一學生的特點,加強行為實踐,把知識轉化為學生的行動要求,以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行為養成在初一政治課教育的目標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而素質教育是強調行為的訓練和養成,做到知行統一。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必須依靠社會實踐和行為訓練環節。所以,在初一政治課中,對學生適當進行行為訓練、檢查、督促,就成了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延伸和補充,這就是說,要導之以行。因此,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增加社會實踐內容,如舉辦演講比賽,組織參觀訪問,參加社會實踐勞動,談體會、寫小論文,舉辦辯論會等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有益活動。例如:在三水蔬菜基地勞動回來后,學生在體會中寫道勞動是非常辛苦的,但很必要,是意志的體現,懂得了平時要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班里還專門做了一個小紙箱,接受對破壞勞動的行為的投訴和改正建議,起到一定效果。同時,根據新教材的內容,開展了不同形式的實踐活動。學完第一課《正確看待自己》和第二課《鍛煉心理品質》后,讓學生大膽地走上講臺對自己進行評價。學完第四課《磨礪堅強意志》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覺磨礪堅強的意志”演講比賽。學完第七課《增強自尊自信》后,舉辦“自尊自信、促我成功”的激勵課。學完第九課《尋求真摯友情》后舉辦以“男女同學交往利大還是弊大”為題的辯論會。學完第十一課《培養愛國情操》舉辦“江山如此多嬌”手抄報比賽等等。

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是在強化學生的“認知”和“情感”塑造的基礎上,對學生的行為實踐提出明確而具體的要求。它指導了學生由“知”到“行”的轉化,大大提高了學生行為的規范性、目的性和指導性,從而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也體現了教學的實效性。

二、改變傳統對學生考核的方法,考核既看學生基礎知識掌握的程度,又看轉化學生思想的實際效果。

考試采用開卷形式,

檢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分析、運用能力。這不是唯一評價學生的做法,它只占總成績的70%,另外還設計了《初一學生行為規范評價表》,先由學生自評,再由家長評、班評,最后交給班主任和科任老師來評。這部分占總成績的30%。這種考核評價形式,能較好地反映學生的整體素質。經過幾年的實踐,教改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因為沒有應試的壓力,課堂有的是輕松、愉快的氣氛,學生自然積極地參與,從而激發了學習興趣,學生的分析、運用能力有所增強。記得一位學生對校長說:“我就是喜歡上政治課,所以我的政治成績是及格以上,其它科都……”。同時,因為考核成績包括了行為表現,從而提高了學生的重視程度,懂得以知識去規范自己的行為,也有利于班主任開展教育工作。所以,開展教學改革活動,既符合素質教育和減負的要求,又提高了初一思想政治課的實效。

初一政治論文:淺談在初一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如何開展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

一、堅持永恒性,以學生們激昂的朗誦鼓舞人 永恒性是指在教學中針對學生進行的那些永不過時永遠“年輕”的德育內容。它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基本德育思想的永恒性。這在初一《思想政治》教材中已得到充分體現,教材自始至終貫徹了“在受教育者中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等教育”內容;二是與此有關的高尚的事例和文學性強的德育內容的永恒性。它的堅持與否取決于政治教師下功夫鉆研課本的程度。

在教學中,我通常注重充實與課本有關的高尚事例和文學性強的德育內容,并以學生們激昂的朗誦鼓舞人。例如:在講授第三課“熱愛人民的傳統美德陶冶著中國一代又一代人們的心靈”時提到岳飛這個名字,我就想:岳飛在抗金前線寫成的《滿江紅》一詞不就是千百年來陶冶一代又一代人們心靈的好教材嗎?于是,我將該詞全文抄給學生們,并讓他們齊聲朗誦。

初一《思想政治》(上冊)第138頁講“集體主義是高尚的思想和道德品質”時,引用了雷鋒同志1958年6月7日日記的前半部分。四個“如果”,排比跟進,對于增強集體主義思想的文學感染力,提高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德育功能意義重大。但雷鋒同志在日記的后半部分又是怎樣講的,教材沒有引用,可同學們想知道。于是,我就“滿足”他們這種求知欲望,將雷鋒日記全文抄寫在黑板上。和前兩次一樣,當學生們以其深含感情齊聲朗誦時,對集體主義這一高尚的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可見,此教學方法能使學生們在倍受鼓舞、情緒飽滿中受到一次次神圣而壯嚴的德育熏陶和德育洗禮。這需要兩方面的積極性,即“教師”課下有益的“實”和“學生”課上激昂的“誦”的高度統一。

二、堅持趣味性,以生動活潑的教法吸引人 趣味性是指在教學中為使受教育者產生自覺接受教育的動機,教師運用的為其喜聞樂見、可知可感的基本德育手段。實踐證明,它是對過去那種單純的灌輸式、訓導式、說教式德育教學模式的摒棄,是一種適應時展、符合初一學生思想實際的迫切需要和戰略選擇。

在教學中,我的做法是:堅持趣味性,以生動活潑的教法吸引人。例如:在講授第六課“愛護公物要落實在行動上,就要從愛護桌椅這樣的小事做起”時,我舉反例:“前幾天,在初二(1)班教室舉行1996年度國家會計資格考試。我是監考老師。考試前,一名考生告訴我:‘老師,我的桌面上有個大洞,不好在上面答題。’我一看(伸長脖子,向某張桌子張望,同時,用手圍成一個圓圈狀),情況屬實,不得已,只好給她調換了一張桌子。當時我就想(作眉頭緊鎖、滿臉憤慨樣):那位鑿洞之人,為了便于偷看而留下的‘杰作’,真是后患無窮啊!”同學們聽了看了,就能心領神會:看來,愛護桌椅事情雖小,意義卻重大!講到勤勞、儉樸與幸福的關系時,我非常形象地舉起左手:“勤勞是幸福的左手”;又舉起右手:“儉樸是幸福的右手”。這樣一來,直觀感增強了,同學們在輕松的教學氣氛中,懂得了幸福來自于“雙手”——勤勞和儉樸的深刻內涵。

在講授第一課最后一節“小小年紀也可以與犯罪作斗爭”時,我把同學們帶入這樣的模擬情境中:假如,我們的教室是一輛行駛在荒山野嶺中的長途客車。這時,冷不丁沖進來一名手持兇器欲行劫持的犯罪分子(我站在教室門口,裝出一臉兇像,大喝一聲:“交錢!”)。此情此景,剛從小學畢業的初一學生當然沒有見過,我就因勢利導,結合課本內容,字正腔圓、正氣凜然地宣布:團結起來,勇于同犯罪分子作斗爭。令人感動的是,不久發生在該年級的一次被劫持事件中,唯獨這個班的學生,在沒有老師在場的情況下,齊心協力,勇于斗爭,硬是用桌椅將門死死抵住,把三名學生模樣的犯罪分子擋在門外,從而避免了一場劫難。

可見,此教學方法的積極意義在于:使學生們在愉快中進行學習,在學習中得到潛移默化的德育引導,其結果是,極大地增強了學生對《思想政治》教材有關德育思想的認知和實踐能力。

三、堅持圖解式,以真實感人的事跡教育人 圖解式是指為增強一定的基本德育思想的教育效果,教育者借助于一些相關的能產生極具德育效果的圖片來解釋、說明的一種方式方法。圖解式德育方法在社會上被廣泛地運用。人們常見的報刊、雜志和企事業單位宣傳專欄上的圖片及其說明,就是進行基本德育思想教育的好教材。正因為此方法能理論聯系實際,是一種能見度高的“活材料”,又由一定的權威部門,因而它產生的德育效果就很有說服力,也很能扣人心弦。

我嘗試著將此法引入到教學中。例如:在講授第一課“個人利益必須服從國家利益”時,我出示了一張從《半月談》(1995年第14期)上裁剪的圖片。先將它在學生間互相傳閱,然后我講解:圖片上,一個巴掌大的島礁孤零零且頑強地聳立于大海之上。有兩名年輕的背上掛著救生衣的解放軍戰士,手握鋼槍,神色莊重地分別站在半米來高的中國主權碑兩側。看著學生們驚奇、似懂非懂的樣子,我加以說明:“個人利益服從祖國利益,兩位年輕的解放軍戰士做到了……”;又加以引導:“同學們,我們該怎么辦?”同學們齊聲響亮地回答:“向他們學習!”在講授第七課“珍惜受教育的權利”時,我指著一張圖片(《人民日報》,1995年8月30日)介紹說:圖片上,四個農民正用三根長長的竹竿,支撐瀕臨倒塌的土房子。房子的外壁上歪歪扭扭地寫著“再窮不能窮學校,再苦不能苦教育”14個大字。學生們對此理解比較膚淺,我則進一步啟發他們:“別的地方教育現狀‘如此’,難道我們不應該……”還沒等我說完,學生們異口同聲地接上:“珍惜受教育的權利

。”在講授第三課“為人民服務,就要維護人民利益,同損害人民利益的行為作斗爭”時,我選取一張帶有說明文章的圖片,文題為“青春化作永恒”(《半月談》,1995年第16期),介紹了年僅25歲的邵述衡同志,為避免國家和人民財產的損失,毫不猶豫地抱走被犯罪分子扔在本廠車間里正滋滋冒煙的炸藥包而壯烈犧牲的感人事跡。這回不是由我來講解,而是請班上一位普通話講的好的同學來念此圖片上的說明文章。那位念文章的同學音調低沉、傷感,儼然是一曲悲壯的英雄贊歌,使全班同學為之動容,為之心顫。

可見,教師借助于這些富有德育效果的圖片及其說明文章,經過適當的講解,從而使《思想政治》教材中的基本德育思想與現實生活中活靈活現的人和事有機結合起來,這對于提高初一思想政治課的德育功能和德育說服力,有著很大的補益。四、堅持示范性,以自身的德育經歷影響人示范性是指在教學中為使一定的德育思想積極能動地影響、啟發和引導受教育者,教師有目的有意識地顯示出與之相關的榜樣的一種德育特點。它分為無聲和有聲兩種。前者,注重身教,以“潤物細無聲”的靜止形態,體現在教師上課時的情態、言行及衣著等上;后者,則注重言傳,將課本中的德育思想人格化。我的做法是:以自身的德育經歷影響人。

例如:在講授第六課“頑強拼搏的精神和毅力,是在生活中點點滴滴地培養和鍛煉起來的”這一內容時,我就將自己去年五月份參加由學校組織的“南京一日游”活動的經歷講給學生們聽。令他們佩服的是,我此行隨身只帶了10元錢。中午吃飯、門票等項開支花得僅剩下2元錢。但在教師自由活動期間,我還是堅持去參觀了中華門和南京長江大橋。最后,余下0.3元,連乘返回的公交車費都不夠。這時,我斷然決定:走!從南京長江大橋橋南開始,東問問、西問問,硬是穿“城”而過,把腳都走麻了。終于提前一小時趕到了我校指定的候車地點——漢府街。學生們聽得入迷,我乘機“解惑”,用了八個字:“不要依賴,磨練意志”,并將此經歷命題為:意志的勝利。事后,據一名叫丁維維的同學反饋回來的信息,他的父母非常支持我的這種教育方法。

在講第四課“集體對個人的重要性”時,我結合課本上有關“良好的集體能夠經常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的內容,向學生們講述了我在上大學期間于本班(1991年全國先進集體)開展的一次打雪仗活動中的“光榮史”。我們班總人數100人,為開展此項活動,分成兩方。由于某種原因,我方在活動中被打得“一蹶不振”。可我不服,就徑自采用了偷襲戰法,將對方兩名同學打個措手不及。還沒等我高興起來,對方立刻集合了三四十名同學呈半月形向我猛沖猛打過來,一如戰場氣勢,我嚇得撒腿就跑。看著學生們一個個瞪大眼睛、專心致志、唯恐漏聽的樣子,我故意停頓一會兒。待學生們的心思從故事情節中回到課堂上來,我才若有所思,惋惜地說:“當時,我是多么盼望著我方其他成員能給予我有力的支援啊!”然后再把馬克思那句“我們知道個人是微弱的,但是我們也知道整體就是力量”的名言往黑板上一抄,集體對個人的重要性就會在學生們的腦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可見,此教學方法對于拉近、縮小師生間在心理、知識等方面的差距,使教師已經內化了的德育思想,以心與心交流的途徑,為初一學生所接受和認可有著事半功倍的德育效果。

總之,在對初一學生開展德育工作的有益探索中,我始終遵循這樣一個原則——堅持《思想政治》教材基本德育思想是根,堅持無聲的示范性教育教學是土壤,堅持趣味性德育教學是干,其他類“堅持”是枝。這棵德育之樹開出的朵朵鮮花則是正在或已經造就成為“四有”新一代的學生們。

初一政治論文:初一政治心理活動課的情境教學

樵北中學 饒小鋒

近幾年來,活動課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但由于活動課剛剛起步,加之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人們對活動課程的認識仍比較模糊,因而在實踐中出現了隨意性等混亂現象,有的活得一團糟,而有的卻形式呆板。

這些問題的產生,從客觀方面看,是因為活動課程本身具有開放性和靈活性,使早已習慣于封閉性政治課教學的教師感到難以適應。從主觀方面看,是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長期以來,我國教學研究都是以學科課教學為實踐基礎的,在這種學科課教學理論的影響下,有人認為,活動課程不存在教學問題。現在,很多人一提到政治活動課,就立馬想到一大堆活動,把一大堆比賽、表演堆砌起來,走馬換燈,你來我往,看起來熱熱鬧鬧,實際上沒多大成效。很多人對活動課的探討主要局限于其外部特征,而對其內在的研究不夠,到底這樣的熱鬧活動課能取得多大的教學效果呢?當然,對于初一政治的心理活動課,這些熱鬧的活動運用得好也是非常好的,但心理活動課關鍵是能通過一定的手段來使學生感受情境,使心理活動達到一定的共鳴,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因此,在初一政治教學中,如何創設一定的情境來達到這個目的,實乃最重要之舉。

情境是指進行某種活動所必需的,由一定物質因素和精神因素構成的外部環境,即活動所需要的氛圍。學生的活動自始至終都離不開情境,都是在一定情境中進行的。情境對學生的活動具有積極的暗示作用,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激發學生的活動興趣和創造意識,提高學生各方面的感受性,使學生逐步達到活動的最佳狀態。

首先,我們說情境對學生的活動具有積極的作用,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通過一些資料、錄像的展示,使學生處于一定的情境中,往往能使學生感受高尚、感受堅強、感受美好等等良好的心理品質,我們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大部分初中學生思想還是一張白紙,只要使他們經常耳濡目染一些良好的事物,只要能最大程度上地觸動學生的心靈,也就能夠激發、約束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例如在學《鍛煉堅強意志》這一課時,我們就可通過播放英國理論物理學家霍金或中國張海迪身殘志堅的錄像片斷來使學生感受堅強意志,從而促使自己也不斷地向他們學習。

其次,情境能激發學生的的興趣和創造意識,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有“好之”、“樂之”方能有高漲的學習熱情和強烈的求知欲望,方能以學為樂,欲罷不能。學生只有對思想政治課有濃厚的興趣,才能積極主動和富有創造性地去完成學習任務。所以,我們應該創設學生樂學的情境,把學生帶入“引人入勝”的境地,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育心理學認為:情境教學注意激發學生無意識的心理活動的參與,并與有意識的心理活動相統一,能減輕和消除學生的心理壓力,發揮學生的內在潛能,進入學習最佳心理狀態。良好的環境可以喚起學生對真理的欲望,有助于啟迪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思考問題。樂學情境的創設,要求教師提供最佳的教學環境和活動場所,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的結構,把書本知識化為血肉豐滿、生動活潑的形象,在教法上改變過去單一的“滿堂灌”的注入式教法,將討論式、對話式、辯論式、演講式等教法引入課堂教學,把學生帶入探求新知的樂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見,學生的學習興趣關系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的好壞。因此興趣一方面保障能學習課本知識的效果,另一方面能加強上述“近朱者赤”的效果。

那么我們在情境教學中可以有什么手段或方法來達到這樣的效果呢?我以為以下幾種比較好。

第一種就是討論、辯論法。通過對某個問題的組織討論,制造學生間的一種集體熱烈的討論氣氛,這本身就是一種好的情境,當然要特別要注意結合學生自身實際,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起學生的興趣。如果是可以比較有爭論性的知識點,更可以采取一種辨論式,這比討論的氣氛可激烈多了。例如在“恰當進行男女同學交往”中有這么一個知識點:男女同學在思維、智力等方面可以相互交流和補充,講之前可以設計這么一個小辨題:“女生不如男生”。這樣一來,男女同學的思想火花可就象煙花一樣迸射出來了。

第二種就是表演欣賞法。可以通過設計的一些表演如朗誦、小品等情境來激發學生興趣。但更重要的是采用一些音樂、錄像片斷欣賞創設良好情境。上面所述的播放霍金或張海迪的錄像就是代表性的一例。通過搜集一些相關錄像在政治課中恰當運用可以說是一種非常好的方法。一方面可激發學生的興趣,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可以給學生創設一種情境。例如在上《愛國情操的表現》這一框題時我就采用了一段日本侵華和南京大屠殺的錄像剪輯,同學們在沉重地觀看錄像的同時也激發出了愛國情感,認識到了祖國命運與個人前途命運的關系;再如講《堅強的意志》的時候就可播放一下有關國慶閱兵訓練的場面給學生看看,感受一下軍隊的堅強意志,比較一下自己。

音樂和思想政治課似乎風馬牛不相及,其實這與錄像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前蘇聯著名現代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在影響青少年心靈的手段中,音樂占據著重要的位置,音樂是思維有力的源泉。沒有音樂教育,就不可能有合乎要求的智力發展。” 在政治課根據知識點不同適當采用一些音樂能使學生產生耳目一新的感覺,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為新課的順利進行奠定良好的基礎。在講“愛國主義情感”的時候,我播放了《我的中國心》的 MTV,屏幕上打出歌詞----河山只在我夢里,祖國已多年未親近,可是不管怎樣也改變不了我的中國心。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國印。長江,長城,黃山,黃河,在我心中重千斤。不論何時,不論何地,心中一樣親。流在心里的血,澎湃著中華的聲音,就算生在他鄉也改變不了我的中國心。學生合唱著這支永遠的流行歌曲,從歌詞中,從圖片中,從旋律中進一步領會了“愛國主義情感”的含義,極大地增強了愛國主義情感。再如在講“堅強意志”的時候,我播放了《敢問路在何方》的MTV。面對著熟悉的面孔,回憶著熟悉的情節,傾聽著熟悉的旋律,學生深刻領會到了堅強意志是一個人事業成功的重要保障。

其三,適當采用一些電教、電腦多媒體輔助教學。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是建立在對客觀事物感知的基礎上的。教學中運用富有直觀性的電教媒體如動畫、錄像、音樂等,有助于制造良好情境,

有助于學生解決抽象概念脫離具體形象,理解脫離感知的矛盾,有助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其實,不管是什么創設情境的方法,最重要的還是教師本身的情感投入。課堂上教師的情緒、情感表達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情緒、情感,教師富有感染力的情緒、情感本身就是一種最佳的情境。我們大家應該都有這樣的體驗:當你僅僅閱讀一篇比較感人的文章時,你往往不會很感動,但是這么一篇文章交給一個富有激情和演講才華的人演講出來時,我們卻往往會被極大地感動、震撼。所以即使教師為一堂課準備了再怎么充分的資料、設計了再怎么完美的教法或過程,如果沒有教師富有感染力的情緒、情感表達,學生學習的效果也就會大打折扣,這堂課也就不能稱之為一堂好課。《學記》中說:“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政治教師要把抽象的理論,課本的死知識講活,具有吸引力,使學生興致濃厚,就必須廣采百家語言之長。要向哲學學習語言的深刻;向邏輯學學習語言的嚴謹;向語言學學習語言的規范;向相聲學習語言的幽默;向群眾學習語言的通俗。如果政治教師具備深厚的語言功底,既吃透教材精神,又掌握形象豐富的素材,那么,政治課一定會具有吸引力和說服力。作為政治教師,我們要下功夫研究講功,學會表達、學會投入、學會激情。特別是在活動課中,我們要使學生“活”,首先要使我們自己“活”起來。

在中學,人們通常認為思想政治課是師生眼中的“雞肋”——因為要考試,盡管不喜歡,但學生非學不可,教師非教不可。那么,如何變“雞肋”為“雞腿”?活動課就是一種非常好的形式和方法。而要活動課要上得好,情境的創設、感染學生、激發學生就好像是給“雞肋”增加了血和肉,大可以把“雞肋”變為大家愛吃的“雞腿”了,使學生真正做到樂學、好學,從而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進而為國家造就適應未來所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初一政治論文:淺議初一思想政治課體驗式教學法

謝業玲

為了適應21世紀人才發展的需要,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我國已實行了新課程改革,作為基礎學科的政治,依據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加快了改革的步伐,從教學目標、教學手段、教學內容及教學觀念、教學思想上都有了嶄新的變化。中學政治教育對于陶冶學生的情操,發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個性有著重要的作用。中學政治課程改革成敗的關鍵在中學教師,因此中學政治教師必須更新觀念,明確任務,積極投身于課程改革之中。

過去,中小學課程統一內容,統一考試,統一教材教案,統一標準,教師過分依賴教科書和教學參考書,影響了創造性的發揮。如今,新課程使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支配的因素增多了。隨著課程內容的綜合性、彈性加大,教材教參與教師留有的余地加大,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要,采用自己認為最合適的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決定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教師不僅會“教”書,還要會“編”書。我通過這幾年的初一政治課教學發現,兒童有與生俱來的探究的需要和獲得新的體驗的需要、獲得認可和被人欣賞的需要以及承擔責任的需要,而這些需要的滿足,必須具有一定的教育環境和適當的方法。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創造各種不同的教育情境,使學生獲得更加豐富的體驗。這就需要初一思想政治課教學必須采用體驗教學方法。

所謂體驗式教學就是課程實施不僅是學生憑借書本,在教師的指導下,把知識對象化,以獲得客觀、精確的知識的過程,更是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憑借自己的情感、直覺、靈性等直接的直觀的感受、體味、領悟,去再認識、再發現、再創造的過程。沒有任何課程或教師可以規劃我們每一個人的認知過程。生活是自己的,認知過程是自己的。于是,體驗向自我開放,通過體驗,人類經驗和個體經驗實現融合,情感和理性直接對話。知識經生命化,個人化而真正變成個體的“精神食糧”。只有這樣,教育才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精神世界,在學生的心靈與人生中留下有意義的痕跡,才能實現其精神構建和個性形成。簡單地說就是學生學習不僅要用自己的腦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嘴說話,用手操作,及用自己的身體去親身經歷,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這不僅是理解知識的需要,更是激發學生生命力促進學生成長的需要。基于此,課程標準提出了體驗式目標,強調“活動”、“操作”、“實踐”、“考察”“調查”等活動,而且重視學生的直接經驗,鼓勵學生對教課書的自我解讀,自我理解,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見解。要想完成體驗式教學,必須采用多種不同的方法來完成教學。

1、上好“聊天課”。初一學生剛由小學升入中學,自我克制能力差,自我表現欲強,并且現在學校都采取多媒體教學,學生的思想很活躍,在課堂上愛發表自己的看法,說點題外話,老師如果一味禁止,可能會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堵不如疏”。為此,我就擠時間讓學生盡情地聊個夠。

首先,利用課余時間征集大家感興趣的話題,學生提了很多問題,我感到學生心里的煩惱很多,學生的每個問題我都仔細看,認真地思考并分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生活類:怎樣花零用錢?買零食吃好不好?……

學習類:如何處理好學習與休息的關系?怎樣提高學習的效率?……

交友類:好朋友欺騙你怎么辦?

時政類:中國入世后你準備怎么辦?

心理方面:老愛發呆怎么辦?情緒不好怎么辦?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上課時把學生普遍關心的話題告訴大家,學生的熱情相當高,大家踴躍發言。之后,針對具體問題再談談自己的看法。課堂上充滿了掌聲、笑聲,直到下課同學們仍意猶未盡,很多同學告訴我,這樣的課應多上幾次。

2、上好“實驗課”。初一的學生抽象思維能力還不強,如果一味地進行理論傳授,不僅徒勞無益,往往時間長了以后,學生會慢慢地失去了對政治課的興趣,導致上課時沒精打采。為了把抽象的理論在潛移默化中傳授給學生,我覺得作為政治課教師也可以像生物課教師一樣來上一些生動活潑的實驗課。如:我也曾做過這樣一個有關青蛙的實驗,把一個歡蹦亂跳的青蛙,突然扔進沸騰的油鍋,在這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這只青蛙居然奮力一躍,竟出人意料地跳出油鍋,安然逃生。可把這只青蛙放到一個盛滿涼水的鍋中,青蛙游得逍遙自在,怡然自樂。這時,在鍋下給水加熱,青蛙仍沒有察覺,待得青蛙感到水溫升高時足以危及生命時,它試圖逃出苦海時,它卻再也沒有了那奮力一躍的力量,只能葬身于鍋底。我讓學生細心觀察,慢慢體會其中的道理,同學們在沉思中領會到了,人在順境下,不能像涼水中的青蛙那樣,洋洋自得,忘乎所以,而應居安思危,不斷進取,這樣方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而在遭受挫折,身處逆境之際,應像油鍋中的青蛙那樣,不屈不撓,頑強拼搏,這樣方能戰勝困難,取得成功。課雖結束了,可留給同學們的思索仍在。

3、上好“小品課”。小品是中國人最喜歡的一種喜聞樂見的文娛形式,在初一思想政治課中偶爾上上小品課,能讓同學們在開懷大笑之后有所思考,有所感悟,從而指導他們應怎樣正確面對來自心理品格、健康人格、高尚道德情操等方面的問題。如:在講到能夠承受挫折,勇于開拓進取這一單元時,我讓學生們分組討論,讓同學們自己編寫有關挫折方面的臺詞,并讓他們推薦有表演能力的人來表演,四組展開競賽,評出好、中、差,同學們的熱情很高,個個踴躍參加,積極出謀劃策,在臺上能表演的同學的詼諧的表情引得同學們哈哈大笑,每組的同學不斷地為本組的同學喝彩加油,這樣不僅在無形之中讓同學們掌握書本知識,而且還培養了同學們的集體榮譽感。

4、上好“辯論課”。初一的學生雖然年齡小,知識還不夠豐富,但他們已具備了辨別是非的能力,有時他們的知識、能力超乎教師的意外。為了上好辯論課,課前一定要做好準備工作,首先確立辯論題,如:周光裕的行為值不值,微軟

公司該不該錄用帶有信息來的職員等,然后再確立正方和反方的同學,讓同學們課后廣泛收集有說服力的資料。上課時,先讓正方、反方的同學集中一起發表言論,讓他們各推出四位能說會道的同學上臺辯論,辯論時,老師可充當主持人,也可以請政治課代表做主持人。辯論切忌走過場,一定要像正規的辯論一樣,這樣同學們才會認真對待。我搞過幾場辯論課,同學們不僅掌握知識,拓寬了知識面,還增長了見識,鍛煉了能力,每當下課時,我發覺同學們總是言猶未盡。

5、上好“討論課”。問題通過爭辯,就會更加明晰。讓學生前后四人組成一個小組,就某一觀點,某一現象,發表見解,做出評判,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有“靜聽”的記憶變為熱烈的“辯論”。有時,以當堂課內容為中心,讓學生說課本,說自己,說生活,說電視節目,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增強參與意識和“主角”意識。

6、指點學生自己上課。課堂教學如果只是教師“講”,學生“聽”,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地位,那么學生的素質得不到提高,所以對于一些適宜學生理解的教材,讓學生自己去琢磨,去探索原因,再上講臺當小教師把它講出來,講前,從選題到組織材料,到講法,精心指點,講后認真評價,拾遺補缺,概括總結,這樣的教與學使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情緒高漲,既能使學生牢固掌握所學知識,又能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同時,使學生分享到自己驗證成功的快樂,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7、上好綜合實踐課。在以上幾種方法的基礎上,可以適當地采用綜合實踐課,此課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的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在“做”、“考察”、“實驗”、“探究”、“設計”、“制作”、“想象”、“反思”、“體驗”等系列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綜合實踐活動內容的選擇與組織以學生為核心,主要圍繞三條線索進行――學生與自然的關系;學生與他人的關系;學生與自我的關系。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 在這樣的教學教育活動中,教師的職責是引導學生不斷地提出問題,使學習過程變成學生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指導學生收集和利用學習資料;幫助學生設計恰當的學習活動;并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選擇不同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學習變得豐富而有個性;營造支持學生學習的積極的心理氛圍;幫助學生對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當然除此之外,在初一思想政治課教學中還可以采取其他一些教學方法。如:社會調查、參觀訪問、觀看愛國主義錄像片、故事會、角色扮演等等,每個政治課教師可以根據自身的水平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選擇地去把握。只要我們有的放矢,總會事半功倍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真实乱对白精彩久久| 小12萝8禁在线喷水观看| 三年片高清在线观看大全| 无码国产激情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模国模黄丹私拍炮| 三级无码在钱av无码在钱|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址| 天堂中文在线资源|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蜜芽tv在线 | 国产精品9999久久久久仙踪林| 狼人青草久久网伊人| 欧美国产国产综合视频| 日韩午夜福利无码专区a| 夜夜高潮夜夜爽高清完整版1|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av| av成人午夜无码一区二区| 老色鬼永久精品网站| 国产无套中出学生姝| 熟女无套高潮内谢吼叫免费| 亚洲色欧美在线影院|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色蜜蜜| 人人妻人人玩人人澡人人爽| 久久婷婷国产剧情内射白浆| av在线亚洲男人的天堂|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国产|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自偷自拍亚洲综合精品第一页| 爱妺妺国产av网站|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 男生女生在床上插插插的免费动漫| 精品国产亚洲第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蜜臀av在线一区尤物| 亚洲 一区二区 在线| 狼人香蕉香蕉在线28 - 百度| 挺进朋友人妻雪白的身体韩国电影| 国产麻传媒精品国产av| 无码专区丰满人妻斩六十路| 99国产欧美久久久精品蜜芽| 国产成+人欧美+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网红主播无码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