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雙語教學法論文

雙語教學法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3-02-22 18:15:2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雙語教學法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雙語教學法論文

篇(1)

>> 案例教學法在“思政課”教學中的運用與成效 小學語文表演教學法的實踐與探索 課堂表演教學法的嘗試 國際經濟法雙語教學中的案例教學法解析 數學教學中的綜合教學法運用 案例分析法和項目教學法在汽車維修專業中的運用 蘇格拉底式教學法在法學雙語教學中的運用 任務型教學法在雙語教學中的運用 音樂教學法中節奏教學在“雙語”音樂課堂中的運用 高職“思法”課戲劇教學法的運用 表演式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淺談暗示教學法在戲劇表演教學中的運用 試論大學英語教學法的綜合運用 雙語性質的PBL教學法在麻醉臨床實習帶教中的運用 故事講述與表演在幼師英語教學中的運用與成效 互動式教學法在“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教學中的運用 模擬教學法和角色扮演法在財會課堂中的應用 角色扮演教學法在跨文化管理教學中的運用 淺談角色模擬教學法在《商品流通》課程教學中的運用 游戲教學法在幼兒英語教學中的角色及運用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2008-08-09.

[2]涂運玉,楊品良,陳祥塔.“程序化教學”在單杠騎撐前回環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教學與管理(理論版),2006(9).

[3]蔣鋒.高等數學課程雙語教學的調查分析[J].中國電力教育,2008(2).

[4]譚金鳳.角色扮演法在《前廳管理與服務》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7(4).

篇(2)

雙語教學 漢藏 教學法 創新

雙語教學不僅是貫徹執行黨的民族政策和國家法律的具體體現,也是從實際出發,發展藏族地區教育,培養民族人才,弘揚民族文化的必然要求。但是,伴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傳統的漢藏雙語教學模式已經有所落伍,已經不能夠適應實際教學的需要,這就要求我們審時度勢,轉變陳舊的教學方法與模式,大力開展漢藏雙語教學的模式上的創新。

一、漢藏雙語教學模式創新的重要意義

少數民族的雙語教育作為傳統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一般情況下必定會受到整個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如果不能夠及時做到方式與方法上的創新,就會愈加落后,不能反映時代要求,這是由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所決定的。只有做到漢藏雙語教學模式的不斷創新,才能夠提高有效提高漢藏雙語教學的實際效果,促進民族教育事業健康持續發展,使藏地教育擺脫長期以來國家投入大,教師費力多,而教育成效卻不明顯的窘境。

而且,有效實施漢藏雙語教學法的創新,同時也可以更好地保護藏族文字和文化,以便能夠有效地加強漢藏民族團結,發展藏族地區的文教事業,為西部大開發提供文教方面的支持。

二、漢藏雙語教學模式創新的基本策略

(一)分等級因材施教

由于受到各個方面客觀因素的制約,使得在同一個學校甚至是同一個班級中的學生漢語和藏語水平參差不齊,所以,教師在組織漢藏雙語教學時要避免采取“一刀切”的模式進行。在漢藏雙語教學的過程當中,可以考慮先對學生進行漢語和藏語進行聽、說、讀、寫、譯等級測試,以測試成績來確定學生的語言能力掌握基礎,然后按基礎的不同進行分班授課。事實上,這種創新性的漢藏雙語教學模式,已經在西方很多國家都成功的運用在留學生雙語學習中,這就是所謂的“因材施教”。

具體的實施準則就是,教師科學靈活地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組織上,采取不同的漢藏雙語教學形式,對不同的班級甚至每一個學生的語言水平有所掌握,分等級地進行課堂提問和布置課后作業。例如對于語言基礎較差的學生要求課前進行認真細致的預習,回答問題時允許一定的母語使用量,而在課后教師再給其開小灶;而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則可以要求他們適當進行書籍閱讀,并參加課堂討論,以便因材施教、循序漸進。

(二)采用靈活的課堂組織方式增強互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雙語教學的活動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到雙語教學的兩個方面特點――語言性和科學性,而漢藏雙語教學也不例外。所以,在漢藏雙語教學中,教師應該對于課堂組織方式上有所創新。具體來講,就是教師應該以增強師生互動環節為原則,廣開思路,創造性地采用綜合性課題討論、即興演講、分角色游戲模擬等,而且,在網絡多媒體技術快速發展普及的背景之下,教師更是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的直觀性和快捷性,通過課堂播放視頻、影像、音樂等,豐富拓展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以便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提高學生接受程度的目的。

還有就是教師可以考慮多采用情景教學法,以便提升課堂內容的生動性和實用性。事實證明,情景教學法的課堂教學內容一般是以經典話題為主線展開,學生可以在老師的引導下,圍繞教師所提供的案例進行閱讀、分析和討論,這樣一來就可以增強語言運用的能力,也可以增強課堂的互動環節,使得教學的實際效果大大提高。

(三)實施漢藏雙語教學的分階段課程設置方式

這種漢藏雙語教學課程的分階段設置方,式是指對漢藏雙語課程的具體開設從初級課程延續到中高級課程的系統性構想和實施過程,應該說,這也是一個教學模式上的一種創新。事實證明,這種高度重視銜接性和連貫性的教學方式,能夠對于雙語教學課程的有效開展和學生的接受程度確實有著積極的影響效果,因為這種分階段的課程設置,可以方便教師客觀上采用團隊教學法,充分發揮每一個漢藏雙語教學教師的個人專長,對漢藏雙語教學的階段教學有一個清晰的脈絡把握,使得課堂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講,則是既可以有漢語的專業知識學習,又在此一項的基礎上進行漢藏雙語學習。所以說,用這種漢藏雙語教學的分階段課程設置方式的靈活多樣的形式,能夠將具體的教學內容貫穿于漢藏雙語教學活動實踐的各個環節,切實保障漢藏雙語教學的實際教學質量。

(四)增強漢藏雙語教學教師的能力素質水平

事實證明,任何先進的教學方法,在具體的實施過程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一線的教師。在漢藏雙語教學的創新模式中,無論是模式方法的探索,還是具體的課堂付諸實施行動,都需要一線教師的全程參與并付諸行動。事實上,任何一個漢藏雙語教學教師都可以獨自探索適合自己以及班級學生的創新式教學模式方法,而對于已經比較成熟的創新式漢藏雙語教學模式方法,在借鑒使用過程當中,也應該根據具體的客觀情況做出修正,這就需要漢藏雙語教學教師需要具備較高的能力素質水平,而這種能力素質水平,則可以通過定期培訓以及自身努力獲得。具體來說,教育部門應該繼續加大對漢藏雙語教學的投入力度,一方面對現任教師進行組織培訓,并定期考核;另一方面,要吸納引進漢藏雙語教學的專業人才,充實到一線教學崗位上去,為漢藏雙語教學的模式創新做出貢獻。

總之,漢藏雙語教學的模式創新,是一個關系到我國少數民族國家政策的教育大事,理應受到廣大相關教育人士的重視,并努力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方法,路漫漫而,吾輩當上下而求索。

參考文獻:

[1]王斌華.雙語教育與雙語教學[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2]趙慧.雙語教學縱橫談[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 [3]劉紅,熊麗萍.雙語教學現狀調查與對策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 2006(4).

[4]楊四耕,戴云.我國雙語教學研究新進展[J].上海教育科研, 2005 (8).

[5]黃海艷.思維方式的培養:雙語教學的關鍵[J].常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12).

篇(3)

關鍵詞:內容語言融合式教學法;雙語教學;人力資源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4107(2013)03-0024-02

一、人力資源管理專業雙語教學的必要性

雖然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教育與實踐在國外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但在我國正規的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教育還不足20年。雖然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培養的學生在數量上得到了極大的增加,但在質量和數量上仍然無法滿足我國社會的需求。出現這種困境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客觀環境的快速變化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二是我國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存在缺陷。

(一)國家發展需求

由于全球經濟的一體化的影響,我國經濟正全面融入國際社會發展主流,從局部開放走向全方位、多領域、全景式的開放,這也對人才素質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大量的具有國際意識、國際知識、國際交往能力的人才來滿足國家發展的需要。在這樣一種環境背景下,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也需要應對這種挑戰,培養具有國際素養的專業人才。

(二)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缺陷

我國缺乏原創性的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知識,其專業知識絕大多數是來自于國外,因此,我國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教育所傳授的知識基本上是來自于國外的知識[2]。而且由于授課的需要,要把這些知識翻譯成中文傳授給學生,由于翻譯者的知識水平和缺乏實踐經驗而使翻譯的成果質量大打折扣。如果能讓學生直接接觸原版教材再結合我國實際進行學習,不僅會讓學生直接接觸第一手知識,而且也能培養學生把國外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知識應用于我國實踐的意識和能力。這或許是我國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一個不可避免的內在缺陷。

這些問題的解決必須通過雙語教學來完成。內容語言教學法(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CLIL)是歐洲普遍流行的一種雙語教學法,歐洲的雙語教學情況與國內比較接近,所以運用這種方法更容易解決我國雙語教學的實際問題。

二、人力資源管理專業雙語教學采用CLIL的

重要意義

CLIL是基于 Hymes 的“交際能力” 理論和Halliday的 “功能語言學”理論而提出的一種新的教學理念。

CLIL教學模式將傳統的外語教學模式轉化為語言教學與內容教學相結合的模式,將專業知識的學習與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結合起來。CLIL教學包括兩個主要內容,其中一項內容是高校中的專業課程內容,如心理學、物理學、歷史學、工商管理等課程;另一項內容則注重外語語言能力的學習[3-4]。這種模式不僅可以滿足學生學習專業學科知識的需求,也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在人力資源管理專業雙語教學中采用這種模式,體現出如下重要意義。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語言學習與內容學習相結合,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動機,也可以激發學習學習語言的動機。學生通過對外文原版教材的編寫體例、作者的論述方法和寫作思路等的學習,也可以獲得專業知識以外的東西,這能激發學生對專業的興趣。同樣地,學科領域重要的、有趣的內容為學生理解和習得新的語言結構和句型提供了有意義的基礎。在真實的課堂交際環境中,學生就學科內容進行交流,就他們感興趣的其他話題或題目進行交流,也為學習新語言的交際功能提供了一個交際目的明確、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環境。

(二)拓寬學生視野,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實施CLIL,能夠使學生對目標語國際和本國的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使目的語的學習和對文化的了解同樣重視和關注。這種模式更能激發學習者的潛能,如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自信、發展交際技巧、增加詞匯量、自我表現能力和口頭交際能力。

三、人力資源管理專業CLIL雙語教學的設計、實施與評價

(一)課程設計

教學目標的設計。CLIL模式在雙語教學中能夠培養學生的多重能力,在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教育國際化地背景下,人力資源管理專業雙語教學要達到如下目標:一是要學生逐步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提高外語學術交流能力;二是要培養學生能夠同時使用母語和應用思維以及在兩者之間自由轉換的能力;三是使學生具備兩種文化意識,并將這兩種意識有效地運用在實踐中。

教學內容的設計。CLIL課程設計與以往的學科教學和語言教學不同,它非常強調提供一種語言學習和使用的語境,使學生不斷地并有意識地把內容語境化,因此,人力資源管理專業雙語教學的教學內容應達到以下要求:一是教學內容不僅包括習得知識和技能,還包括學習者創建自己的知識庫,了解和掌握各種技能,并在內化知識和技能后具有創新能力;二是教學內容要與學習和認知有關,這是為了學習者能從語言角度分析內容;三是教學內容的設計要注重學習語境中的互動以及培養跨文化意識。

雙語教學過程的設計。雙語教學過程是實施雙語教學的關鍵,要想實現雙語教學的目標,在雙語教學過程中要特別注意以下的幾個方面。首先要以學科知識為中心,科學設置雙語課程。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的語言運用要注重:一要注意母語的適當運用;二要注意語碼轉換的使用;三要注意對學生語用能力的培養;四要注意教師語言中文化的傳遞作用。最后,教師要在課程中增強學生語言使用的強度。

(二)課程實施

教學對象的選擇。雙語教學對教學對象是有一定要求的,學生須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和外語能力。具體來說,一般要具有很好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閱讀和理解英文原版教材不會特別吃力,英文教案通過課堂講解和課下復習也基本可以掌握,簡單的課堂交流基本可以順利進行。

教案的編寫。教案要充分體現以學習者為中心。教案要使用英文,給學生創造良好的教學語言氛圍,能夠強化學生學習語言的動力。教案要充分利用多媒體和網絡的優勢,把動畫、聲音、視頻引入課堂,使課堂出現較好的立體效果,有助于學生理解和把我所學知識,提高課堂效率。

教學方法的運用。課堂授課方式是電子教案+動畫演示+板書+中文授課為主,使用多媒體課件,以英文講授為主的方式。在雙語教學實施過程中,采用分層次教學,對基礎理論部分,先用漢語闡述,再將定義、定理用英文講述。課堂討論采用中英文兩種語言,簡單討論提倡用英語,有些思想如果用英文表述困難就用中文表達。在具體的教學方式上,CLIL模式非常強調教師和學生可以采用多種形式,結合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特點,在教學中可采用如下幾種模式:一是真實性或情景式教學,這種方式需要建立一個真實的場景和完整的活動過程,讓學生在扮演角色的過程中掌握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學習語言;二是學生自主學習式訓練,教學的重點在于采用多種策略指導學生逐步形成獨立學習的能力;三是合作式學習訓練,學生需要共同解決問題,同伴之間互相學習,找到答案。

測評方式的選取。測評是檢查教學大綱執行情況、評估教學質量的一種有效手段,是獲取教學反饋信息的主要來源和改進教學工作的重要依據。因此,雙語教學測評首先要在考核內容上理論聯系實際,注重考核學生的創新能力。其次,考核要能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雙語課程。再次,考核形式要多樣化,如閉卷考試,口試,作業,小論文,綜合設計等等。最后,要加強課堂測試。

(三)教學質量評估

雙語教學質量評估是指根據特定的雙語教學目標,運用科學可行的評價技術和方法,對雙語教育現象及其效果進行測評并作出價值判斷的過程。對于人力資源管理雙語教學而言,其評價包括以下幾個要點。

教學設計評價。教學設計評價是對實施雙語教學前的預備狀況進行評價,其主要的目的是為了確認雙語教學的基本條件是否具備,如各種教學硬件是否配備等,以及對教師的準備程度進行評價,如課程大綱,教案等材料的編寫等等。

教學過程評價。教學過程評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課堂教學結構是否合理,教學內容是否契合教師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思路是否清晰符合學生的認知過程,教學方法是否得當,各個教學環節之間的銜接是否自然,這些是測評的重點;二是要考查師生的行為表現。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是否體現了教學資源提供者、組織者、督促者、參與者和學業導師的多重身份,是否充分發揮了其主導作用,師生間交流的有效程度如何,以及教學過程是否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

教學效果評價。教學效果評價也是教學質量評價,教學質量的好壞體現在學生進過雙語教學后知識和能力的變化。因此,教學效果評價主要包括四個方面:一是學科目標的完成情況,主要測評學生獲得的專業知識情況;二是學生語言目標的提高情況,包括學術交流、文獻查閱、閱讀以及翻譯能力的提高水平;三是跨文化交際目標的實現情況,包括學科相關的跨文化知識習得以及跨文化交際能力兩個方面。四是素質拓展目標的實現情況,包括學科相關的學習策略和自主學習能力、專業素質拓展等方面。

參考文獻:

[1]秦昕,沈佳.人力資源管理課程實施雙語教學的思考[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8).

[2]黃芳,姜農娟,蔡正平.人力資源管理雙語教學探究[J].北方經貿,2007,(12).

篇(4)

專業必修課開設情況:對外漢語專業開設15門,漢語言文學專業開設11門,兩個專業相同的必修課有7門,都由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師任課。相同課程之外,對外漢語的專業必修課還有中國文化概論、英語口語、英語聽力、英語寫作、高級英語閱讀、英漢翻譯理論與實踐、對外漢語教學法、第二外語等8門課。漢語言文學專業必修課還有文學理論、語文教學論、學術論文寫作等課程。再看專業必修實踐課:對外漢語開設7門,實際施行的有4門,漢語言文學開設8門,實際施行的有8門。根據《目錄和介紹》的要求,對外漢語專業最注重語言、教學法及在此基礎上中外文學和文化的修養和外語的學習。因此,下面再從語言學及教學法、文學與文化、外語幾個方面進行分類,來觀察相對漢語言文學專業,我校對外漢語課程是否符合要求。首先看對外漢語專業:語言學及教學法類開設的專業課程有現代漢語、古代漢語、語言學概論、對外漢語教學法、漢字教學專題、漢語詞匯教學專題、漢語語法教學專題、言語交際學、學術論文寫作9門,本校方案中設置而未開設的課程有漢語修辭、漢語教育改革研究2門。中外文學和文化類開設的專業課有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古代文學、外國文學、比較文學、中國文化概論、外國文化與禮儀、古代文學作品欣賞、漢語寫作8門,本校方案中設置而未開設的課程有跨文化交際理論與實踐、現當代文學作品欣賞、當代西方小說研究、歐美文學專題、東方文學專題、海外華文文學專題、民俗學、嶺南文化、東南亞文化與習俗9門。外語類必修和選修課程,有大學英語、英語口語、英語聽力、英語寫作、高級英語閱讀、英漢翻譯理論與實踐6門課,本校方案中設置而未開設的課程有英語口譯理論與實踐、商務英語、專業英語3門。再看漢語言文學專業:語言學及教學法類開設的專業課程有現代漢語、古代漢語、語言學概論、語文教學論、學術論文寫作、形式邏輯、語文教育實習指導、中學語文教材研究、訓詁學、教學案例研究、語文現代文研究、朗讀學、修辭學13門。本校方案中設置而未開設的課程有詞匯學、音韻學、社會語言學3門。中外文學和文化類,開設的專業課有中國現代文學史、中國當代文學史、中國古代文學史、外國文學、民間文學、臺港文學、兒童文學、魯迅研究、新詩研究、女性文學研究、中國古代山水詩研究、莊子散文研究、文學理論、西方現代文論、中國文學批評史、美學、應用文寫作、基礎寫作、中國文化概論19門,本校方案中設置而未開設的課程有詩經研究、楚辭研究、中國古代小說研究、中國古代戲曲研究、東方文學、宗教文化研究、俄羅斯文學研究7門。

二、課程設置的比較分析

(一)對外漢語課程結構不合理

李鐵范指出:對外漢語專業課程的設置,漢語語言學是主體和核心,教育類和文化類是重要的“兩翼”[1]。綜合《目錄和介紹》的要求及李鐵范的觀點,對外漢語專業合理的課程結構應為:語言學及教學法為主體課程,文學與文化和外語類是兩翼(一體兩翼)。表一顯示,我校對外漢語的15門必修課中有7門與漢語言文學相同,比例近1/2,其中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兩門主體課的課時也少于漢語言文學,古代文學和外國文學作為兩翼課程,課時遠遠低于漢語言文學。表3更清晰的顯示出對外漢語的“一體兩翼”比例失調:漢語語言學及教學法課程門數比24.3%、課時比20.2%,都低于漢語言文學同類課程的30.2%和25.1%,未能體現出語言和教學法類課程在對外漢語專業中的主體地位。而文學文化類課程門數比21.6%、課時比21.8%,遠遠低于漢語言文學同類課程44.2%和47.8%,使作為兩翼的文學文化類課程比例過于單薄。再從對外漢語自身看,課程門數上,“一體”比例為24.3%,“兩翼”為21.6%、16.2%;從課時比上看,“一體”比例為20.2%,“兩翼”為21.8%、31.8%。“一體”遠不豐滿,“兩翼”課時超過“一體”。再看我校方案中對外漢語專業開設而實際未實施的課程中,語言學及教學法有2門,而文學和文化類有9門,外語類有3門。如果加上這些課程,兩翼的課程必然太臃腫,超過“一體”。而兩翼中外語類開課門數遠低于文學文化類,兩翼之間的比例也失衡。因此,我校的對外漢語課程未能體現“一體兩翼”的框架。

(二)專業實踐課程單薄

在培養方案中,對外漢語的專業實踐課規定7門,而實際實施的只有4門,為書法、教師口語、專業技能和畢業論文,而專業技能實際上開展的只是對學生普通話的訓練,而重要的教學技能、專業實習、畢業實習等與對外漢語密切相關的實踐課實際上沒有開展。學校和學院沒有創建相關實踐場所、場地,沒有統一安排學生進行校內外實踐和畢業實習。對外漢語專業大四年級全年沒有開設課程,在沒有統一組織和安排的情況下,學生很難自行聯系到實踐資源。目前我校對外漢語專業僅有的實踐是越南班學伴,從對外漢語專業中選出部分學生擔任越南留學生學友。但是這種部分性參與畢竟不能顧及全部學生,沒有普遍意義。表2可見,漢語言文學的專業實踐全部實施,學院專門組織學生到各個單位畢業實習,教學專業技能上則有完備的微格教學等設施和教師配備。

(三)課程設置未體現漸進性和豐富性

對外漢語是漢語和外語的雙結合,課程安排應按年級體現出循序漸進性,突出由淺入深的過程。一年級應以開設基礎課程為主,如語音、語法、文學史、文化史、普通話口語、寫作、英語口語、聽力等課程。學生具備一定基礎知識后,在二三年級的課程中加入具有深度和對比性、跨越性的課程,如中西文化比較、國外漢學研究、第二語言習得、第二語言教育、英漢口譯、商務英語等課程,并注意將基礎知識和社會實際需要聯系起來,輔以種類豐富的實習訓練,如授課實操、授課觀摩等,而我校的對外漢語基礎和實踐課的結合未能凸顯。學校每年也招錄了日本、韓國及東南亞地區的留學生,可以開設日語、越語、韓語等第二外語選修課,豐富英語之外的第二語言,而目前對外漢語專業二外只開設了日語,且只開設一個學期,課時少,且跨文化交際理論與實踐、海外華文專題、民俗學、東南亞文化與習俗等文化類課程更是形同虛設。整體上看課程設置未能體現出循序漸進和豐富性。

(四)師資缺乏

學校目前對外漢語專業的任課教師都是中文專業教師,沒有專門的對外漢語教師,給對外漢語專業學生的授課模式和方法與漢語言專業的學生沒有明顯區別,語言文學類課程的教材與漢語言專業也幾乎一樣,對漢語言文學專業存在較大的依附性。而外語類課程的教師則全部來自外語系,外語系的老師只強調外語教授,沒有站在對外教學視角,缺乏對外教學視野,如不能教給學生使用外語授課技能,用外語來解釋一些中外文學文化現象,表述對外漢語專業詞匯和術語,使學生很難達到使用外語進行教學的水平,對專業的發展產生限制,造成了對外漢語專業學生英語水平不如英語專業學生,而中文專業知識比不上中文專業學生的尷尬處境,自然產生身份的困惑和對未來出路的迷惘。

三、對外漢語專業身份定位和方向發展的途徑

(一)突出本專業特點,辨清自身身份

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在歷史、師資、課程等方面都比較成熟,而對外漢語專業只開設三年,各方面都不成熟,師資、教材、課程同漢語言專業多有雷同,有的課程只是在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的基礎上增加了對外漢語教學法、語言學等課程,有的課程則是漢語加外語的簡單疊加,造成了對外漢語學生的身份模糊感。要辨清自身的專業身份,必須在課程設置等方面進行改革,課程比例應凸顯“一體兩翼”結構,授課內容應區別于漢語言文學專業,針對對外漢語學生的需求。對外漢語受眾對象是外國人,如在同樣講授現代漢語、古代漢語等課程時,應針對外國人學習漢語過程中易出現的語法問題講授,如外國人多數對虛詞的使用易于出現錯誤,授課就應該多舉實例,總結規律,對外國學生在語法、語言學習方面的錯誤進行歸類研究,讓學生了解外國人的語法障礙,以便日后教學能有的放矢,使教學理論更好與實踐結合,這樣才能讓學生感到本專業的獨特性和專業實力,明晰專業身份。

(二)培養實踐型和社會型人才

我校對外漢語專業的實踐課程并未實施,沒有固定的見習、實習基地,學生得不到實踐技能的鍛煉。應該加大力度建立一批實習基地,增加資金投入,加強與外企、公司的聯系。擴展學生與留學生接觸,給留學生授課的機會,盡量并選派學生到海外實習、交流。結合我校教學方案培養應用型、復合型、學術型人才的目標,應在社會型和創新型人才能力培養上下功夫,構建學生漢語、外語、文化、文學、教育等綜合學科知識結構和應用技能的整體性,整合優勢資源,讓學生既能走向社會實地教學和開展交流,又能承擔研究工作,有創新意識。與漢語言文學專業比較,對外漢語還應突出國際化和對外性視域,增強外向性聯系,向著“教學語言國際化,教學內容國際化,教師資源國際化,服務對象國際化來形成學生的國際化視野與國際化競爭力。[2]”這樣培養出來的對外漢語人才才能真正成為實踐性、社會性、創新型人才。

(三)引進優秀師資

我校對外漢語師資的引進迫在眉睫,師資決定了課程的質量和特色。應該引進和聘請對外漢語專業教師,尤其是高職稱教師,以及有實際跨文化交流和教學經驗的教師和學者,開發國內國際資源,增強與國內同類院校的交流,并聘請優秀外教授課。招收更多留學生,讓學生參與到教授留學生的授課實踐中,與留學生多交流。另外,還應結合我校人文和地理歷史特征,發掘地方高校特色文化,作為選修課程,如硯文化,潮汕文化,旅游文化,龍母文化,聘請這方面的教師、學者擔任對外漢語學生的課外文化指導教師。還應適應世界上漢學熱的潮流,開設一些國學、國際漢語學等語言文化類選修課,聘請知名的客座教授來講座,組織本校的教授博士講壇,以優秀的師資從語言、文化、教學各方面促進學生的培養。

(四)努力建設雙語教學團隊

篇(5)

論文摘要:本文在分析雙語教學與跨文化關系的基礎上,探討了文化差異對組織行為學雙語教學的影響,并對在組織行為學雙語教學中實施跨文化教學的必要性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在組織行為學雙語教學中進行跨文化教學比較中西方文化差異,在課堂上設置具體的“情境”和“語境”,教師應熟悉西方文化知識,學生要進行多渠道自主學習。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和各種國際交流活動的日益頻繁,需要大量既懂外語又有專業知識的國際化人才。為了使高等教育能夠適應這一需要,培養出國際化的人才,教育部早在2001年就提出:“本科教育要創造條件使用英語等外語進行公共課和專業課教學”;2007年又明確指出:“推動雙語教學課程建設,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模式,切實提高大學生的專業英語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語從事科研的能力”。在這些政策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高校積極開辦雙語課程,培育雙語人才,在全國各地掀起了雙語教學的熱潮。在此背景下,組織行為學課程雙語教學便應運而生。組織行為學課程開設雙語教學,開創了全新的“教”與“學”的思路,學生通過對原版教材的提前預習及仔細閱讀,再通過授課教師的英文授課,學生能夠以英文的思維方式思考國外的原著學科,能更好地跟蹤本學科發展的前沿理論與方法,保證組織行為學學科知識的及時更新。同時,也有利于傳達組織行為學核心知識和核心理論,增強對世界一流學術大師及其思想的了解,把握學術精髓。然而,在取得種種進步的同時,我們也在實際教學中碰到了許多因文化差異所帶來的問題,這些問題有的嚴重阻礙了組織行為學雙語教學過程的順利開展,并明顯制約了雙語教學效果的提高。有鑒于此,本文將對組織行為學雙語教學中所涉及的跨文化教學進行探討,并給出一些對策建議,希望有助于促進我國雙語教學的順利開展。

一、雙語教學與跨文化的關系

所謂雙語教學,是指在學習母語的同時用非母語進行部分或全部非語言學科的教學, 其實際內涵因國家、地區不同而存在差異。在雙語教學中,由于語言具有交際功能, 當交際的雙方分屬于不同的社會文化群體時,就產生了跨文化交際。同時,又由于各個民族的語言都不可避免地帶有本民族文化的印記,所以在習得一種民族語言知識的時候,就是習得這個民族的文化和他們的傳統。所以雙語教學與跨文化交際是緊密聯系的。在雙語教學過程中,文化教育是重要的環節。由于雙語課程不僅承擔著語言能力目標的實現,還承擔著專業知識目標的提升。因此,在雙語教學中,為了更好地實現以上兩個目標,就有必要在雙語課程中滲透文化知識,進行跨文化教學,從而將學生培養成掌握學科知識的雙語人,雙語文化人。

另一方面,英語大師王佐良先生曾說過:“不了解語言當中的社會文化,誰也無法真正掌握語言。”因此,語言教學不僅僅要掌握“語言規則”(the rules of the language as code),即:懂得語法正確與否,而且還要掌握“語言使用規則”(the conventions governing the use of the code),即:決定語言是否得體。在組織行為學雙語教學中,教師只有通過對中西方文化差異進行多角度、多層次的對比,加強跨文化知識的導入,才能使學生對西方社會逐漸形成系統、全面的了解。進而增強跨文化意識,提高語言水平和跨文化交際能力。

二、文化差異對組織行為學雙語教學的影響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兩者密不可分。在雙語教學中,由于母語和目的語所蘊含的兩個民族的價值觀念、文化取向、思維方式等諸多方面存在差異,許多語言現象單單從語言本身是無法解釋清楚的。具體來講,文化差異對組織行為學雙語教學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文化差異會影響學生對組織行為學雙語教學課程知識點的理解

組織行為學是一門應用性、實踐性極強的學科,其研究對象往往是和我們人類社會聯系緊密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等范疇。由于組織行為學課程雙語教學大多使用國外原版教材,因此,學生對于該門課程雙語教學知識點的理解就和目的語(大多為英語)國家和民族的文化相關。也就是說,文化差異對學生在理解雙語教學知識點時有著很大的影響。例如,當筆者在給學生講解霍夫斯泰德評估文化的五個維度時,其中有一個維度是各種文化背景下人們的長(短)期取向(long-term orientation & short-term orientation)。長期取向是指人們總是想到未來,而且看重節儉、持久與傳統,而短期取向是指人們看重此時此地。由于我國的社會環境和傳統教育,課堂上大部分學生都認為長期取向比短期取向更可取。考慮到文化差異,筆者告訴學生,美國是一個多元國家,允許各種文化共同存在。按照組織行為學的觀點,長期取向并不一定比短期取向更可取。短期取向下的人們更容易接受變革,他們對于工作的忠誠度也很穩定。因此,長(短)期取向是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對過去、現在和將來的價值觀取向,它們共同存在,其本身并沒有優劣之分。這樣,就讓學生對該知識點有了準確的理解與把握。

(二)文化差異會影響學生進行組織行為學雙語學習的思維習慣

具體來講,這種影響突出表現在語篇分析和詞匯理解兩反面。一方面,學生傾向于總是潛意識的拿所學語言與自身母語進行比較,導致無法跳過難句或語法,而對整個語篇的含義進行分析。大學生是成年人,他們的認知模式和思維模式早已定型。關鍵不在于是否遷就學生的習慣性思維(漢語思維),而在于幫助并引導學生了解、掌握新的認知方法(學習第二語言)。另一方面,詞匯是語言的基本單位,是一個民族文化概念的指代方式,它最容易受到文化滲透。學生受困于中式的詞義理解,往往難以領會一些西方語言的詞義。例如,在組織行為學雙語教材中,多處涉及到“宣傳”這個詞匯,例如“廣告宣傳、新聞宣傳、公關宣傳、產品宣傳和企業宣傳”等等。漢語里“宣傳”指的是“對群眾說明和講解,使他們相信并且跟著行動”。而英語詞典中對“propaganda”的定義是“政治團體為影響公眾所散布的信息。通常是夸大甚至是虛假的信息”。可見,“宣傳”一詞在兩種不同的文化環境有著不同的褒義和貶義,從而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點。所以,“產品宣傳”用的是“product promotion”,而不能想當然的認為是“product propaganda”。

(三)文化差異會影響學生對組織行為學雙語教學教材的案例理解

案例教學法是不少課程講授中頗為常見的方法。然而,西方原版教材對一些案例的選用表達常有別于我國的本土教材,經常會由于文化的差異而讓學生對案例的理解不準確。在組織行為學的雙語教學中尤其如此。如在講授“群體沖突”一節時,由于文化的差異,學生們受傳統理念的影響,對“沖突”這個概念的理解還停留在“沖突的存在是管理不善的結果,應當避免沖突”的認識上。如果就理論解釋理論,學生們是很難接受“沖突從績效的角度,是可以產生價值的”這一觀點的。為此,筆者在課堂上就我們學校如何充分利用競爭手段,通過增加工資、獎金、表彰、晉升、待崗等形式,產生積極意義的“沖突”、創造新局面的實例,借用我們自己的文化,說明了“沖突是任何組織都不可避免的,且往往是保證高績效所必需的”、“沖突本身并無好壞之分,只有從績效的角度,才能判斷沖突的價值”等觀點。

三、組織行為學雙語課堂進行跨文化教學的必要性

(一)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雙語教學面臨著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其克服畏懼心理的難題,而實現這一目標的途徑就是引入跨文化教學。在雙語教學中,通過文化比較和文化差異分析,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和體驗西方文化下的認知方式和思維模式,從中體會到二元文化的有趣差異;另一方面,還可以推進學生的探究式教學。“探究式教學”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以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為前提,以教材為基礎,在教師啟發誘導下,學生主動探究問題、自主建構知識體系的一種教學方式。將跨文化教學引入雙語教學,能夠促使教師通過多種形式的文化溝通活動解難釋疑,使學生形成學習的主動性、探索性和創造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能夠培養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

組織行為學課程的雙語教學,既是一門學科基礎課程的知識技能傳授,也是對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和提升。許多語言學家經過研究,普遍認為除了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語言技能,還需要培養他們的文化能力。當前大學生普遍表現出英語交際能力差,溝通自信不足,過分偏向英語應試教育。只有將跨文化意識充分融入雙語教學的各個環節,鼓勵學生進行課堂英文問答、討論、演示和課后英文寫作等,才能使學生的交流溝通水平在專業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得以提高。

(三)能夠提升學生的個人修養和文化感悟

文化通識和個人修養越來越成為國內外本科生教育的主要指標。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一種語言便是一種文化,而一種文化便是一種生活方式與思維方式。以文化作為感召力的雙語教學可以使學生在更寬廣的課程領域接受兩種文化的熏陶,有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使他們擺脫傳統狹隘觀念的束縛,形成一種對文化的潛在反應能力,以開放的心態和跨文化的素養迎接全球化社會所帶來的諸多挑戰。

四、組織行為學雙語課堂進行跨文化教學的方法

由于缺少西方國家的語言環境,在組織行為學課程的雙語教學中,學生不能身臨其境的去學習和感受西方國家的社會文化,這就要求教師要設法在雙語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最大限度地將文化背景和文化內涵導入教學過程。

(一)比較中西方文化差異

要在雙語課堂上努力增強學生對中西文化的敏感性。如對許多中國人來說communism,collectivism,interdependence等都含有正面積極的意義,但這些對西方人來講卻含有反面、消極的意義。相反capitalism,bourgeoisie,landlord,ambition等對中國人來說有一定的貶義,而對西方人來說則帶有褒義。這些詞匯在不少社會科學中都較為常見,如果忽視或輕視了這一點,本身也會對學生的課程內容理解產生障礙。而一旦正確引導學生分析中西方學者這種文化背景和學理的差異,將有助于其形成雙重文化的學習能力。

(二)在課堂教學中設置具體的“情境”和“語境”

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實際上是一種極具實踐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展示跨文化管理活動的視頻資料、模擬組織行為學場景、角色扮演等方式將組織行為學實踐中的跨文化沖突展現在課堂上,給學生創設一個跨文化管理實踐的情景。教師也可以擔任其中的一個角色,這樣給學生以身臨其境的感覺,讓學生可以體驗跨文化的實踐活動。

組織行為學雙語課堂上很重要的是要營造出雙語教學的氛圍,這種氛圍既包括了課堂知識點的雙語討論和辯論,也包括對課程案例的現實模擬表演。前者能夠鍛煉學生用西方語言進而到用西方思維來考慮問題,激發其用英語表達觀點的愿望。后者則是將整個教學過程組織成近乎實際的交際活動,讓學生體會在不同場景下應該講什么,從而達到良好的雙語教學效果。

(三)教師應該同時熟悉專業課程材料和西方文化知識

教師在教學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只有教師具備較強的跨文化意識,才能培養出具有跨文化意識的學生。而雙語教學對教師的專業課程熟悉程度和語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與其他的非雙語教學的課程不同,組織行為學引入雙語教學,還要求教師更加熟知西方的一些文化故事和名人名作。這既考驗著雙語教師多學科的知識廣度,也要求其花更多精力進行備課工作。如果教師不能在授課前進行充分地查閱和注釋,也就無法幫助學生準確地理解文章。

(四)鼓勵學生進行多渠道自主學習

雙語教學的課堂時間是有限的,僅僅依靠每周一、兩次的課堂講授,學生的英語思維是不可能形成的。這就要鼓勵學生在課堂之外,能夠自主閱讀西方經典文化名著,觀看反映西方文化生活和歷史的電影、電視劇,并多瀏覽英文的知名媒體網站和主流論壇。同時,在生活中有意愿與西方人士和一切西方元素的事物進行接觸,從而自發創造感受跨文化差異和熏陶西方文化的途徑。

參考文獻

[1] 錢 芳,俞麗偉.高校管理學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培養[J].教育學術月刊,2009(12):103-105.

[2] 呂雪松.案例教學法在組織行為學課程教學中的運用[J].湖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4(4):31-33.

篇(6)

論文摘要:主要結合我校烹飪專業學生英語學習的現狀,探討了如何采用情景式教學方法開展雙語教學,以增強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其英語成績及會話水平,使其成為高素質的具有國際化視野的人才。

隨著國際交流及對外開放的迅速發展,社會對于那些既精通專業又通曉外語的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我校烹飪專業主要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的高素質人才,目前有大批的畢業生在海外實習、就業。但由于各種原因,烹飪專業學生的英語基礎大都比較薄弱。通過對本人任教班級的調查發現,有一半以上的烹飪專業的學生

對學習英語毫無興趣,基礎甚為薄弱,個別學生甚至連英文字母都認不全。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很難與教師在課堂上進行互動,更不必說有很高的學習積極性了。

情景式教學通過創設各種形象生動的場景,將抽象的語言變成生動的可視語言,有一定的科學性、趣味性。這種教學方法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近幾年來,為了更好地理解情景式教學的方式、方法,研究烹飪雙語教學的模式以及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本人在中職烹飪專業的雙語教學中開展了情景式教學研究。現將此教學方法闡述如下:

一、實物教學法

300多年前,教育家夸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寫道:“一切知識都是從感官開始的。”這種論述反映了教學過程中學生認識規律的一個重要方面:直觀可以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有助于學生感性知識的形成。情景式教學法使學生身臨其境或如臨其境,就是通過給學生展示鮮明具體的形象(包括直接和間接的形象),一則使學生從形象的感知達到抽象的、理性的頓悟,二則激發學生的學習情緒和學習興趣,使學習活動成為學生主動的、自覺的活動。烹飪專業的中職學生,由于學習基礎及學習態度等原因,他們的英語詞匯量有限,所以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用一些詞匯較為簡單明

了的句子,使學生聽到的英語具有強烈的真實感。由于專業的特殊性,學生每天都要把當天專業課上需要用到的原材料準備好。在上英語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將這些原材料的英文單詞教給大家,然后讓學生到講臺前,拿著原材料一一說出它們的英文單詞。這種教學方法形象直觀,學生比較感興趣,并且覺得很有成就感。有的學生甚至會聯想到其他的原材料或者菜名,這樣就會產生一些新的信息,增加詞匯量。有時,我還會在課前準備一些小件物品,上課時拿給學生看,還可根據實物進行各種形式的提問。這種具有真實感的實物既有利于理解有關課文內容,又有助于學生的形象記憶,以便達到運用英語的目的。隨著學生學習的進展,教師可以擴展環

境,可以讓學生描述實物,然后進行討論,當然,教師使用的實物應根據課文內容來選擇,使學生加深對所教內容的理解。

二、場地教學法

構建主義認為,知識不應是通過教師的傳授獲得,而應是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師的引導,利用必要的材料,通過意義上建構而主動獲得。傳統烹飪英語課都是在教室里進行的,老師講,學生聽。這種教學方法效果很不好。我們可以改變這種傳統做法,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場地,設置操作情境,使學生借助已有的知識、技能,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對知識的主動探究,從而初步建立表象,形成較為清晰的感性認識。

每個職業學校都有相應的專業實訓中心,我校烹飪專業為省級示范專業,有著一流的烹飪設備及操作間,學生的專業課大部分都要在這里完成。在操作前的準備階段,可以讓學生在眾多的原材料及調味料中將本節課所需要的挑選出來,并正確地說出它們的英文名稱。在菜肴制作過程中學習英語,在英語的指令下制作菜肴,這種教學方法簡單、直觀、高效。

三、情景對話法

教師可根據課文中的內容表演一些動作,然后說出所做的動作,如stir,chop,fry等單詞。教師邊說邊做,會讓學生在頭腦中產生信息反饋,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師還可以在上課過程中向學生做出一些動作,然后要求學生按照教師所舉出的動詞做出相應的動作,這樣一來,學生都躍躍欲試,參與度高,課堂氣氛活躍,從而大大地激發了他們的積極性,在訓練聽說的過程中又訓練了學生的

表演能力。

另外,我們還可以讓學生用適當的語言來描述所扮演的動作,猜測表演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正確說出菜肴的操作步驟。這種活動可以通過小組競賽的形式來進行,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及集體榮譽感。

在這種教學方法中,教師要在達到自己的教學目的的同時,還要有所控制地讓學生用這些詞進行自由表達,這樣使學生在操練過程中掌握了所要學的知識,也就達到了學習英語的最終目

的——交際。

當今時代,外語的聽、說能力尤為重要。而這種能力的培養,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的,而要通過我們在實踐中慢慢積累以致達到

靈活運用的目的。雙語教學不僅能促進學生的語言能力、思考能力、操作技能的提高,還有利于學生形成開闊的國際視野,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而將情景式教學方法運用到雙語教學中,對于學生英語能力的提高能夠起到更大的促進作用,使學生的英語水平基本

接近國際酒店的要求。這種教學方法在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過程中能夠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吳俊明,倪志剛.新課程理念下的創新教學設計.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劉利民.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情景對話初探.黔東南民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4(04).

篇(7)

關鍵詞: 生物工程專業英語 雙語教學 教學改革

21世紀是生命科學發展的新世紀,生物工程專業學生要及時了解和學習世界先進技術和國外專業發展動向,必須能夠熟練閱讀專業文獻,并要在專業領域具有一定的與國際專家進行語言交流的能力。進行專業英語教學與雙語教學,是適應社會發展需求、有效提高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重要舉措[1]。但目前專業英語教學的發展卻很不完善,存在課程設置不太合理、教學模式落后、教學課時偏少、學生重視不夠等諸多問題,而雙語教學也存在學生學習困難的問題。因此,如何加強專業英語教學的教學效果,使其對生物工程專業基礎課程的雙語教學起到促進作用,并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學術交流能力的國際化創新人才是生物類專業英語教學的重要研究內容。

本文以南通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專業英語教學與雙語教學為例,通過開展專業英語課程教學改革研究,從專業英語與雙語教學的關系入手,依托生物工程教學實踐,提出了以專業英語教學推進雙語教學的教學模式,旨在提高專業英語教學質量,以專業英語教學改革促進雙語教學,并使其成為創新性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內容。

一、生物工程專業英語教學改革

我院在畢業班開設專業英語課程,學生在經過基礎英語和專業基礎課的雙語教學之后,已經初步具備了一定的專業詞匯量和英文文獻檢索能力,但從對學生的問卷調查結果來看,學生英文文獻的閱讀和寫作能力不足,聽說能力比較差,具體表現在專業詞匯量相對欠缺,檢索詞匯把握不準,句子結構分析和組織不當,等等。因而盡管大學生英語基礎較好,但具體談及應用,便感到無從做起。這一現象與我們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學術交流能力的國際化創新人才的教學目標是不相稱的。因此,需要探尋新的教學模式。

(一)轉變教學觀念,調整教學內容。

目前,對于專業英語教學主要存在兩個誤區:一是不少人認為專業英語教學就是專業英語文獻的閱讀,從而忽視了專業英語文獻的檢索、寫作和交流的問題;二是有人認為雙語教學可以取代專業英語教學。

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專業英語水平是專業英語教學的主要目標。要選擇內容與難度合適的教材,所選教材能夠反映生物技術的專業特點與需求,既能體現基礎,又與國際上最新的前沿發展緊密聯系,以實用科技英語為主,語言標準、結構嚴謹、分析問題角度新穎,知識點明確,難易程度符合學生實際情況。采用歸類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掌握科技詞匯的構詞特點、熟悉科技英文的文體結構及文法特點。通過簡單構詞法,即介紹生物詞匯中常用的前綴、后綴和詞根,擴大學生的詞匯量;通過對專業英語常用句式結構的講解,增強學生后期專業課雙語教學的學習效果。另外,還可以充分利用網絡上的英文素材作為專業英語的輔助教學材料。網絡資源特有的廣泛性、共享性和即時性,可以提供廣泛素材并能及時更新。學生從互聯網上查閱資料,可及時了解專業發展動態,同時能培養尋找信息、綜合分析、運用各種材料的能力,使專業知識和語言技能同時得到全面的提升。

(二)教學與學生實踐相結合,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近年來,“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觀已成為外語教學界的共識[2]。引導學生個性化地學習和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是我國教學模式改革成功的一個重要標志。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主動性,應采取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在英語授課過程中,避免學生只是被動地聽,讓學生聽、說、思結合才能有較好的效果。例如,可以選擇一個與專業相關的比較簡單的題目,讓學生分組展開討論,討論過程中采用純英語交流的方式,鍛煉學生的聽、說能力和英語思維能力。也可以經常布置一些專業問題,要求學生課后通過查閱資料、學習、總結,并做成多媒體課件在課堂上用英文進行解答和講解,將其課堂表現作為考核的一項內容。另外,還可以采用“模擬會議發言”和“墻報制作”等教學模式,鼓勵學生積極提問,并分組進行英語討論,把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的專業英語技能上。

采用實踐教學法,還應將生物工程專業英語文獻閱讀與科技論文寫作結合起來,將專業英語課的一部分課時用來開設科技英語寫作課,對學生進行學術論文、摘要等寫作方面的訓練,為其畢業論文英文摘要寫作和日后參加國際學術交流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增強學生學習效果。

目前,生物工程專業英語課程設置的學時數僅為32個課時,并且專業英語詞匯量大,句式復雜,許多句子晦澀難懂。現代科技手段如多媒體教學可以為解決專業英語教學內容多、學時少的問題提供幫助。多媒體技術以其集成性可為學生提供集圖像、聲音、文字和動畫于一體的教學模式,多層次、全方位地展現教學內容,是提高專業英語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較好地增大信息量,將復雜的理論演示成簡單的圖式,使學生更容易從英語的角度理解專業知識,克服傳統教學方法不能充分講解的缺點。

二、以專業英語教學改革推動雙語教學

專業英語課是通過閱讀英文專業文獻來獲取專業信息的一門課程,在教學中主要采用英語進行教學,所涉及的專業文獻一般是學生已經了解和掌握的知識。雙語教學是指除母語外,用一門外語作為課堂用語進行除該外語學科外的某門專業課程的教學,目前我國高校雙語教學中采用的外語大多數情況下是英語[3]。

專業英語與雙語教學都采用英語作為教學語言,雖然它們的教學內容不同――雙語教學是針對專業的教學,而專業英語教學是針對英語的教學――但它們在提高學生綜合運用外語能力方面卻有著一個共同的目標,即提高學生利用英語等外語檢索資料、撰寫學術論文、進行學術交流的能力,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能同時使用母語和英語進行思維,能在這兩種語言之間根據交際對象和工作環境的需要進行自由的切換。

我院對雙語教學課程十分重視,已開設了3門雙語教學課程,分別是生物化學、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且都是必修的,但教學效果卻有些不盡如人意。我曾進行過一次有關雙語教學的調查,其中有68%的學生說聽不懂,70%的學生認為雙語教學過于形式化,沒有取得應有的效果。由于目前學生整體上英語水平不均衡,學生直接接受專業雙語課程會有一定的難度,要求有一定的適應期,而且專業課本身學的就是新的知識和技能,就有一定的難度,因而學生要用相當的時間才能理解、消化授課內容,如預習英語資料,課中集中聽講,課后復習,否則既學不到英語詞匯,又難以準確理解和掌握專業知識,往往會影響到專業的學習。同時專業課的教學時間畢竟有限,學生要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取最大量的專業新知識,是“難上加難”。因此,學生對雙語教學的接受程度與其英語水平密切相關,在目前大學生英語水平的基礎上,直接進行大范圍的專業課雙語教學是不適宜的。

雙語教學的實施,主要依賴于擔任雙語教學教師的專業知識水平和英語水平,學生的英語水平,以及相關配套教材的選用,這也是決定課程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只有掌握大量的專業詞匯和表達方式,學生才能更好地接受和理解教師所講的內容。同時,教師一旦擁有了扎實的專業英語基礎,就能很好地組織和表達所要講授的內容。可見,專業英語教學可為專業課雙語教學提供基礎準備,大大減少全英文的雙語教學過渡時間。在雙語專業課程前開始專業英語具有以下優點:①為學生從基礎英語的學習到雙語專業學習提供了一定的適應期;②經過專業英語學習,學生具有了一定的專業英語詞匯量和一定的查閱英文科技文獻的能力,為后續專業雙語課程的學習打下基礎;③專業英語課程可根據專業雙語課程適當地調整教學內容、教學重點,以更好地為后續的雙語課程服務。通過專業英語課程的學習,學生基本掌握了本專業的專業詞匯的英文表達,了解了本專業的科技文獻的句式結構,為后續在專業課程教學中實行雙語教學模式做好了鋪墊,為專業課程的雙語教學更好、更有效地實施奠定了堅實和必要的基礎。

專業英語是雙語教學開設的前提,而雙語教學可以使學生深刻理解、掌握專業詞匯,強化應用英語的能力。雙語教學的實行要遵循循序漸進的規律,形成從專業英語教學到雙語教學的發展思路。學習語言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僅靠專業英語的課堂學習是遠遠不夠的。如果在其他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中多采用雙語教學則會達到比較好的效果。雙語教學課盡量使用國外英文原版教材,在教學中更多采用英語進行教學。這樣,學生既能獲得專業知識,又能加強專業英語的學習,充分解決專業英語課時少、學習時間不夠的問題。只有充分地保證學習時間,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專業英語教學上存在的問題。

三、結語

專業教學在許多方面不同于基礎英語教學,它有自己特有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使用英語作為教學語言的前提條件之一就是學生必須達到一定的英語水平,因此成功地實施雙語教學的條件之一就是必須加強學生的專業英語。本文通過開展專業英語課程教學改革研究,對專業英語的教學方法、手段和內容進行分析和創新,旨在提高專業英語教學質量,使其能夠更好地為雙語教學服務。以專業英語教學改革促進雙語教學,是創新性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內容。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院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G].2001.

[2]姚力之.元認知策略支撐語言學習者自主學習探討[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6,(6):17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欧美中文字幕农村电影| 国产高跟黑色丝袜在线| 久激情内射婷内射蜜桃| 男女18禁啪啪无遮挡| 欧美午夜精品久久久久免费视| 最新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无遮挡又黄又刺激的视频|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无码| 亚洲av无码一区东京热 |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 | 老汉色老汉首页a亚洲|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一二三区| 特大黑人娇小亚洲女| 一本一道人人妻人人妻αv|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无码内射| 让少妇高潮无乱码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国色综合久久| 色综合色国产热无码一| 欧美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 在线亚洲+欧美+日本专区| 精品国产一区av天美传媒| 成人午夜福利视频镇东影视| 欧美 日韩 国产 成人 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黑人中文字幕| a级毛片高清免费视频| 九九精品99久久久香蕉| 国产亚洲av手机在线观看| 青春草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亚洲av| 三年片大全电影|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无遮挡边吃奶边做刺激视频| 手机在线观看av片|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香蕉| 污污网站18禁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国产手机在线αⅴ片无码观看| 无码av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熟女性饥渴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网站| 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熟女aa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