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神經病學論文

神經病學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2-07-04 00:09:1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神經病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神經病學論文

篇(1)

作為一名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常常驚嘆我們的大腦竟然具備如此發達的功能:當大腦某一部分受到損傷,我們就會活動不能,感覺異常,無法言語,還可能情感反應失常,甚至影響食欲,心率,呼吸這些與生命息息相關的功能。誠然人類已經獲知了許多關于大腦的解剖和生理知識,但神經系統的復雜性遠非我們目前所知可以揭示。因此,相比其他醫學專科而言,神經病學教學顯得難度更大,往往被同學們形容為“天方夜譚”,讓很多同學望而生畏。如何讓神經內科課堂教學易于領會?實踐教學易于施行?我們發現,如果能夠在教學過程中把握一些心理學知識,常常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課程設計遵循與感知相關的心理學規律

感覺是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個別屬性的反映。知覺是對客觀事物各種感覺的結合,即整體屬性在人腦的反映。知覺來源于感覺,但不同與感覺,它比感覺更為持久,也更具有理解性和整體性,是掌握知識方能達到的認識層面。知覺還受個人知識經驗的影響。人類認識每一個事物的過程都是從感覺到知覺,從事物的個別屬性逐漸升華到整體屬性的過程。《神經病學》課程設計也應遵循從感覺到知覺,從個別到整體的認識規律,并結合學生既往的知識經驗。

比如說,《神經病學》教學的核心問題在于定位定性診斷,而這正是缺乏臨床實踐和神經解剖知識的學生最難以掌握的內容。比如中樞神經系統包括腦和脊髓,腦分為功能各異的大腦、小腦、腦干;脊髓不同節段損害出現不同的癥狀體征,同一節段癥狀又因為前角、后角、后索、側索等位置不同癥狀各異。神經系統疾病定位上講顯得內容復雜包羅萬象,如果試圖一下子讓學生掌握所有的定位診斷勢必難度太大。因此,課程設計上應該遵循認識規律,從簡單到復雜,從個別到整體,不能急于求成,灌輸式教學。按照我們的經驗,定位診斷在每個章節開始時分別講述,這種效果明顯比從中樞神經系統講到周圍神經系統的單獨定位診斷授課更為易于領會。比如在大腦疾病章節中按照額葉,顳葉,基底神經核,腦白質等部位講授大腦的定位診斷,脊髓疾病章節也按照橫向定位和縱向定位講授脊髓定位診斷,周圍神經系統疾病中再講述周圍神經及肌肉的定位診斷。當學生們對大腦,脊髓,周圍神經等各個部位的定位診斷有了一定感性認識后,總體課程最后再總結神經系統定位診斷的規律,這樣學生的認識更為深刻,也就自然地上升到能夠更為持久記憶、更為深刻理解的知覺水平。另外,根據感知覺的認識規律,講課時可以利用各種教學手段發動學生的感覺器官增強各種感覺傳入,比如插入音樂,圖片,注意音調的抑揚頓挫,注意色彩的搭配,還可以利用一些教學模型復習學生的神經解剖學知識,這些相關知識經驗也增強了學生對課堂教學的理解性。但是,需注意的是避免過多重復刺激造成條件反射的抑制,引起感覺性下降。課堂上也需有意識增加一些提問,檢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無由于不正確的知覺引起錯覺產生。

二.課堂講授把握與記憶相關的心理學規律

記憶是過去的經驗在頭腦中的反映,記憶是人類智慧的根源,是所有學習過程的奠基石。記憶過程分為識記,保持,回憶,再認四個階段,前三個階段是密切聯系不可分割的,缺少任何一個環節記憶都不可能實現。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發現了遺忘規律,即遺忘進程是先快后慢的,為了取得良好記憶效果,要及時復習。人類有三個記憶系統:瞬時記憶系統主要以感覺后像儲存,具有鮮明的形象性,一般維持在1秒內;短時記憶系統容量有限,主要以聽覺編碼和形象編碼儲存,一般維持在1分鐘內;經過復述后,短時記憶可轉入長時記憶系統,一般維持在1分鐘以上,以語義編碼和形象編碼兩種,具有較好的理解性。

醫學課程具有記憶量大的特點,課堂記憶效果往往影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渡窠洸W》課程也是如此,短短一個學時有大量的新知識要求學生快速記憶,我們經驗發現課堂講授中如能遵循與記憶相關的心理學規律,將能更好地提高授課效果,也降低了學生考試復習的難度。比如,課堂講課中注意三個記憶系統的規律,從瞬時到短時,從短時到長時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新的知識盡量初次講授時增加圖像,影片等強化形象性,以形成較好的瞬時記憶,然后可以通過圖表,語言等以形象編碼和聽覺編碼的形式提及,幫助形成更好的短時記憶,每堂課最后采用簡要復述的形式,幫助短時記憶轉入長時記憶。比如,講授橫貫性脊髓病時,先給學生看一張桑蘭或者張海迪的圖片啟動瞬時記憶,然后講授脊髓損害后的運動癥狀,感覺癥狀,植物神經癥狀等,主要內容講完后用表格形式列表總結,幫助形成短時記憶,最后結束前再復述一次所學內容幫助進入長時記憶。另外,根據遺忘規律,在每節課前可以簡要復習下前面內容,這樣就可更好地記憶所學內容。但是,由于記憶中還存在明顯的系列位置效應,系列兩頭比系列中間的材料記憶效果好,又可稱為首位效應和近位效應。因此每堂課的設計也不應內容太多,如果實在無法避免盡量分小節分段授課,形成多個首位效應和近位效應,這樣學生課堂利用率會大大提高。

三.教學互動注意與溝通相關的心理學規律

溝通指信息的傳遞和交流過程。溝通過程由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者、反饋、障礙與背景等七個要素組成。在溝通使用的各種符號系統中,最重要的是語詞,可以是聲音信號也可以是形象符號(文字)。面對面溝通除了語詞本身的信息外,還有溝通者心理狀態的信息,可以使溝通雙方產生情緒上的互相感染。溝通中反饋和背景也非常重要。反饋是溝通得以順利進行達到最終目的的重要前提,溝通時的背景包括心理背景,物理背景、社會背景,文化背景等。

教學互動是提高教學效率、活躍課堂氣氛的重要手段?!渡窠洸W》課堂上最常使用的教學互動手段有提問、點名回答、自由回答、自問自答、朗讀英文術語、說出幻燈片上圖片中的標記物、大家想一想……大家說說看……等;有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學生與學生的互動、教師與教材的互動、學生與教材的互動等等??偨Y近年來教學工作,為了讓學生們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提高課堂效率,在教學互動涉及的環節從心理學角度應該注意以下幾點:(1)提高信息源的趣味性。設計的教學互動方法應新穎有趣,使得學生好學樂學。(2)創設良好的溝通背景,根據學生特點可以適當使用詼諧語言調節課堂氣氛,保證互動背景和諧。(3)充足的信息必不可少。應提供與學生互動內容有關的所有材料,使學生可以易于領會互動內容。(4)及時反饋,比如在課堂互動中隨時提了解大家的理解程度,尤其對于某些神經系統難點要密切關注學生的掌握程度,否則容易引起厭學情緒。(5)如果互動中出現障礙,比如提問后無人回答,或者學生沒有按照要求進行互動,要分析原因,是否與教師本身相關,或是與所授內容相關,或者與教學互動方式有關。及時調整,更好地完成教學互動環節。

四.診療思路側重與思維相關的心理學規律

神經內科臨床診療思路用順藤摸瓜來形容一點不差,醫生常常在蛛絲馬跡中尋找證據。相比其他醫學學科而言,神經內科教學更側重學生臨床思維的培養,了解與思維相關的心理學知識至關重要。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本質和事物間內在聯系的認識,最主要的特征是間接性和概括性。思維過程的基本形式有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四種。

在神經內科臨床診療思路的培養過程中,分析與綜合,抽象與概括常常交互使用,缺一不可。有些疾病初期的病例的體征不夠完全,到底損害部位是哪里常常顯得撲朔迷離。在這種情況下,不能妄下結論,一定要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并動態觀察總結。思維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容易受遷移和定勢的影響,前者是指已有的知識經驗對解決新問題的影響,后者是指事先的心理準備對思維活動的影響。比如,學習了脊髓炎的診療后,再學習腦炎的診療思路可能相對容易;教學中首先講周圍神經的組成,然后再學習髓鞘和軸突損害的相關周圍神經病,這樣學生更容易領會貫通。另外在培養神經內科診療思路的過程中,要注意解決問題的策略。通用的問題解決策略有算法策略和啟發式策略,前者是把所有解決方法都一一嘗試,這種方法能保證問題的解決,但在臨床思路中不可取,容易造成時間和資源的浪費;后者是運用已有經驗,把總目標分解成子目標,然后逐個實現問題解決,這種方法在臨床思路中較為常見,不論是診斷還是治療常常用排查法逐個解決問題,比如先除外顱內病變后再除外顱外病變,除外脊髓病變后再除外周圍神經損害等??傊?,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思維活動的這些規律和方式,盡可能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神經內科臨床思路。

五.臨床實踐圍繞與動機相關的心理學規律

動機是激發個體朝著一定目標活動,并維持這種活動的內在心理動力和內部動力。動機與效果之間一般說來是一致的,即良好的動機會產生積極的效果;不良的動機會產生消極的效果。由個體內在需要引起的動機叫內在動機,在外部環境影響下產生的動機叫外在動機。由于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而努力學習的動機是內在動機;為了獲得獎勵而學習的動機是外在動機。兩種動機是密切聯系相互作用的,在推動個體的行為活動中都發揮作用。但是,外在動機只有在不損害內在動機的情況下,才是積極的。如果外在動機的作用大于內在動機的作用,個體行為活動的積極主動性就會大大降低。

對于醫學生而言,臨床實見習教學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是理論聯系實際,走上工作崗位前的重要技能培訓。神經內科臨床工作病種多,涉及面廣,學生必須有積極參與的意識和行為才能較好掌握神經病學臨床實踐。近幾年來,由于醫學生就業的難度增大,考研升溫,許多學生為了考驗而舍棄難得的臨床實習機會。因此,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成為臨床實踐能否搞好的關鍵所在。根據我們的經驗,提高學生的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將較好地保障臨床實踐教學的順利進行。比如,提高學生對神經病學的學習興趣,可以在臨床實踐中多增加一些觀摩,比如舞蹈病,錐體外系疾病,癲癇等癥狀體征的觀摩活動,還可以把實踐教學安排多樣化,神經系統查體和腰穿這些實際操作與病史采集相結合,門診與病房相結合以提高學習興趣,達到提高學生內在動機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組織小范圍的集體會診,用集體的氣氛來感染個人,提問還可以附帶一些獎勵措施,結合考研內容進行教學等,這樣都可以提高學生的外在動機。但是,必須注意因材施教,不能強迫教學,盡量讓實踐教學在嚴謹和輕松的原則下順利進行。

總之,心理學知識貫穿于我們教學的始終,掌握心理學的一些知識并結合學科特點及學生特點,將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鬃釉f: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利用心理學知識充分發揮學生和教員的主觀能動性,實現教學相長,值得推廣發揚。

[參考文獻]

[1]陳洪霞.積極心理學對心理學教學的啟示.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6(4):111-113,

[2]王佳偉,李丹.神經內科教學工作的實踐與思考.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8,7(2):186-187.

[3]陳家麟.基礎心理學[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篇(2)

1 日常醫療工作中的提問式教學

在現行的三級查房制度(每天至少2次住院醫生查房,每周2次主治醫師查房,每周1次教授查房)中,每一級教師都抓住查房這個時機對實習醫生進行提問式教學。針對不同病人的具體情況,有的放矢地向實習醫生提問,并啟發他們去復習、思考,尋找正確答案,同時,及時對實習醫生的答案及操作手法給予肯定或糾正,并在臨床實踐中要求學生掌握神經疾病的常見癥狀和體征。這種提問式教學側重于基本功的訓練,教師不僅“授人以魚”,而且“授人以漁”,教會學生神經系統疾病診治的臨床思維方法,尤其有利于癥候學的學習。此外,我們也鼓勵實習醫生多提問題,這對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也是一個學習和提高的機會。

2 討論式教學查房

神經科的臨床工作比較繁忙,帶教教師難以對每一種疾病都講解透徹,故對實習醫生在神經科實習的2周里,每周安排1次住院醫師和1次主治醫師的教學查房。被安排查房的病例多為神經科的常見病、多發(f如腦血管病、脊髓疾病等),而對某些癥狀與體征均典型的少見病種更要及時示教。因此,要求實習醫生在查房前先了解病情,并復習相關的理論知識,倡導學生主動詢問采集病史,觀察病情變化,積極參與神經系統查體,對診斷和鑒別診斷進行討論,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把對枯燥的疾病學習變為對活生生的病人的學習。查房時由教師示范正確的詢問病史和詳細的體格檢查方法,然后詳細討論此病的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診斷、鑒別診斷的方法和治療措施。討論時變“一言堂”為“大家秀”川,學生主動感受和自己觀點的表達能使個人思維充分發揮,取長補短,最后由教師總結。通過教學查房,激發了實習醫生的學習興趣及熱情,使書本知識與臨床實踐相結合,加深了他們對神經系統常見病、多發病和部分典型的少見病種的認識,提高了實習教學的質量。

3 神經影像學的教學閱片

神經影像學檢查在神經系統疾病的診治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臨床上顱腦或脊髓的CT掃描、磁共振及腦血管造影(CTA、DSA、MRA、MRV)檢查的照片很多,實習醫生對這些照片很感興趣。為此,我們邀請放射科教授每周對實習醫生進行1次教學閱片,簡明扼要地告訴實習醫生腦梗死、腦出血和急性脊髓炎等常見疾病的CT、MRI表現,指導他們學習如何從片子上找出病變部位,如何估計病灶的大小繼而決定處理方法。同時在臨床實踐中,把患者的癥狀、體征與神經影像學相結合,有利于定位診斷的掌握。通過學習,實習醫生們不僅掌握了初步的閱片知識,而且還加深了對書本知識的理解,提高了他們對神經科實習的興趣。

4 動手能力的訓練

神經系統查體是實習帶教的重點,也是難點,實習生很難在短時期內掌握查體的正確手法和理解病理體征的臨床意義。針對這一難點,在每天查房的病人體格檢查中。帶教老師示范和實習生動手實踐相結合,力求手法準確到位并理解每一項目的臨床意義。出科時組織實習生進行臨床技能考核,促使實習生對神經內科基本技能操作全面理解和正確執行,逐步積累臨床經驗,幫助其由醫學生順利過渡到臨床醫生。腰椎穿刺術是神經科常見的一項基本操作。是除了神經系統檢查以外的另一個要求實習醫生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我們一向重視腰椎穿刺術的訓練,規定來神經科實習的每個學生除要觀摩臨床醫師的操作外,還要爭取做至少1次腰椎穿刺術。操作前,要求實習醫生復習腰椎穿刺術的適應證、禁忌證和操作規程,再由帶教教師講解腰椎穿刺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實習醫生正式操作時帶教教師在旁邊認真地指導,腰椎穿刺結束后進行總結,肯定成績,糾正缺點。通過對臨床操作的系統指導,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

5 靈活運用多媒體課件

臨床實習應該以接觸病人、向病人學習為主,但神經病學的實習有時間短、內容多的特點,在這種情況下。應用大量的圖片和視聽資料,變抽象為具體,化復雜為簡單,增加信息量,降低理解難度,以便于學生記憶,提高學習效率。

5,1 CAI課件集圖像、聲音、文字、圖表、動畫于一體,具有形象、生動、直觀、互動的特點,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神經傳導通路”及“癲癇”的教學中,我們采用了CAI課件,并結合臨床進行講解,使實習生覺得更容易理解和記憶,聽課的熱情非常高。

5,2在本科室教學中還會涉及很多相關學科的內容,如在講授多發性硬化、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等疾病時會涉及免疫學,腦寄生蟲病、腦脊膜膨出需觀察實體或標本。以往的教學通常是先課堂講解,再到實驗室觀察鏡下或實體結構,容易造成理論與實際的脫節,再加上各實驗室的條件不同,易影響教學效果。如將相關的內容制作成多媒體軟件,在講授某一類疾病時同時顯示該病的典型形態特點,則有利于學生把基礎知識與臨床實踐相結合,同時,多媒體教學還可克服實物教學的局限性,能生動顯示內窺鏡所見的活體結構,有助于改善并提高教學質量。

5,3錐體外系疾病有發病率低、癥狀多樣的特點,并多于門診診治,學生在實習過程中接觸機會少,印象不深刻,多媒體課件是對這部分內容的補充,有利于學生全面地掌握神經科疾病。

6 綜合能力的培養

篇(3)

〔關鍵詞〕個人健康信息管理;知識圖譜;定量分析

〔中圖分類號〕G2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821(2012)09-0041-07

個人健康信息管理(personal health information management,PHIM)是個人信息管理(person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PIM)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PHIM通常包括為預防潛在疾病,幫助處理可能的健康危險,治療或是照料自己和家人所進行的關于信息交互、使用、檢索和存儲的活動。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個人健康信息管理都是一個終身的活動,比如需要保存哪些健康信息、預防哪些疾病、什么時候進行健康檢查等。鑒于個人健康信息管理這一領域變得越來越重要,本文利用知識圖譜對國外PHIM領域的文獻進行了可視化分析研究,希望得出的結論能夠給我國的個人健康信息管理研究提供借鑒和啟示。

1 數據來源、理論基礎和研究思路

本文于2011年12月21日使用Web of Science數據庫作為數據來源,使用主題詞“Personal Health Information Management”進行檢索,共檢索到文獻816篇。將時間跨度設定為2000-2011年,文獻類型設定為期刊論文(article)、會議論文(proceeding paper)和綜述(review),Refined retrieval was 739 literature本文使用Web of Science數據庫和citespaceII軟件對文獻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得出一些有意義的結論。

2 研究現狀

本文對個人健康信息管理領域中的文獻信息量、論文作者和主要研究機構進行了統計分析。

2.1 文獻信息量統計分析

發表的文獻數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某個領域的研究水平與發展趨勢。表1和圖1顯示的是2000-2011年PHIM領域發表的文獻數量及其增長趨勢,其中2011年的數據只統計到12月21日,還存在一些發表但未被檢索的文獻,因此暫不做分析。從圖1我們可以看出,PHIM領域的文獻量,除2006年略有下降之外,其它年份均呈上升趨勢。

核心作者(或高產作者)是指在某一領域中發表了多篇文章的作者。通過對作者的發表文章數量和被引頻次進行統計分析,可以得出該領域中的核心作者及其學術影響力。本文選取發表文章數量為4篇及以上的作者為高產作者,如表2所示:

從表2可以看出,發表文章數量最多的作者是Kim Y.,他來自華盛頓大學,主要研究個人健康信息系統及其在轉診管理中的作用、個人健康記錄、尤其是應用于老年人這一群體的個人健康記錄的使用。Soh C.B.來自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他主要研究面向遠程診斷的分布式架構、應用于家庭護理的基于PDA的心電圖檢測器、以及應用于個人移動健康監控的基于知識的心電圖分析器。Brennan P.F.來自威斯康辛大學,主要從技術的角度來研究個人健康信息管理,并從技術角度提出了如何更好的管理個人健康信息的對策。Kim E.也來自美國的華盛頓大學,他主要研究以患者為中心的個人健康信息管理系統以及該系統的開發、使用和評估。Blobel B.來自德國的雷根斯堡大學,他主要從事個人健康信息管理和機遇網絡的電子健康記錄中的個人隱私和信息安全的研究。Horan T.A.來自美國的克萊蒙特研究生大學,他主要從隱私和技術的角度研究了個人健康信息管理,并提出將云計算應用于PHIM,此外,他還特別研究了殘疾人的個人健康信息管理問題。Kim E.H.和Lober W.B.都來自于華盛頓大學,他們與Kim Y.多次合作撰寫論文,研究重點也相似。Lavanya J.也來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他與Soh C.B.多次合作撰寫論文,他們的研究領域類似。Siek K.A.來自科羅拉多大學,他主要從藥物治療與管理的角度研究了個人健康信息管理。

2.3 主要研究機構統計分析

本文統計了在7篇以上的機構,統計數據如表3所示:

從論文的發表數量上來看,華盛頓大學以24篇的數量名列第一。排在第二位的是多倫多大學。第三和第四位的是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和美國的哈佛大學。

從地區來看,美國(6所)占了發文機構總量的一半以上,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美國在個人健康信息管理這一研究領域具有較強的學術影響力。加拿大(4所)的發文數量也相當大,位于第二。從表3我們可以看出,較多的高產機構主要分布在美國和加拿大,說明北美的個人健康信息管理研究位居世界前列。在這11所高產機構中,有10所都是高校,另外一所是美國的布萊根婦女醫院,這表明目前為止,高等院校仍是PHIM研究的主要場所。

3 研究熱點及前沿

本章利用citespaceII對個人健康信息管理的學科領域和知識基礎、研究熱點及發展趨勢進行了分析。

3.1 研究學科領域分析

從數據庫的檢索結果來看,關于個人健康信息管理的研究學科共涉及94個小類,進一步分析可以看出,其主要涉及的學科有計算機科學、醫學信息學、心理學、社會學、工程學以及各類醫學。

篇(4)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2009年1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新診斷的癲癇患者70例為癲癇組,均符合2005年國際抗癲癇聯盟制定的癲癇發作分類標準;所有患者無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腦卒中等代謝相關的疾病,心、肺、肝、腎功能正常。癲癇組男40例,女30例;年齡18~69歲,平均(48.71±14.34)歲;病程1個月~20年;其中隱源性癲癇25例,特發性癲癇25例,癥狀性癲癇20例,癥狀性癲癇的病因包括病毒性腦炎3例、梅毒及麻痹性癡呆4例、阿爾茨海默病7例、帕金森氏病1例、腦膿腫術后1例、透明隔囊腫1例、腦囊蟲病1例、海馬硬化1例和胼胝體缺如1例;且癲癇組按病因分為隱源性癲癇、特發性癲癇、癥狀性癲癇三組。從本院體檢中心體檢正常的健康成人中隨機抽取70例作為對照組,男35例,女35例;年齡20~69歲,平均(44.60±10.21)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測定方法 采集清晨空腹全血3 mL,分離血清,使用比色法測定SUA。使用日立7170A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及SUA測定試劑盒(羅氏公司)進行檢測。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 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癲癇組SUA水平為(399.37±129.23)μmol/L,高于正常對照組的(316.56±66.84)μmol/L,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隱源性癲癇組、特發性癲癇組、癥狀性癲癇組的SUA水平分別為(399.24±152.04)μmol/L、(386.88±102.71)μmol/L、(415.15±132.89)μmol/L;對三組的SUA水平分別進行兩兩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7、0.33、0.56);而上述三組SUA水平均高于正常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0、0.04、0.01)。

3 討論

本試驗發現癲癇患者SUA顯著高于對照組,這與國外研究結果一致[4-5]。Paulson等[4]發現癲癇患者腦脊液及血清中UA水平顯著升高。UA是由氧、氮和氫組成的有機復合物,是嘌呤代謝在人類、較高級的狗和靈長類動物等特定物種體內的最終代謝產物。尿酸的主要來源分為內源性和外源性。內源性尿酸大約占總尿酸的80%,源于體內氨基酸、磷酸核糖及其他小分子合成和核酸分解代謝;外源性尿酸主要是從食物中核苷酸分解而[dylw.net提供專業寫作論文和服務.]來。在正常生理濃度和血液pH值情況下,超過99%的尿酸是以電離形式存在的,2/3的尿酸隨著尿液排泄,其余通過糞便排出。UA在人體內的生理機制尚未完全明了,有人發現帕金森氏病、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血液中UA水平下降,同時UA在動物實驗中具有改善阿爾茨海默病大鼠的學習記憶能力等;這些學者認為UA是一種重要的生理性的天然抗氧化劑、鐵螯合劑、自由基清除劑,能通過多種途徑抑制一系列繼發性損傷和神經細胞凋亡,具有抗氧化應激和保護神經元的作用[1,6-8]。相反,也有研究報道UA水平過高,反而會增加氧化損傷,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損傷神經細胞[2]。

到目前為止,癲癇的病因及發病機制仍不十分清楚,近年來研究發現氧化應激在癲癇的發病中起重要作用。正常生理情況下,細胞中氧化和抗氧化是平衡的。病理情況下,氧化產物的增多或抗氧化劑的減少均可導致氧化應激。大部分細胞結構,尤其是由蛋白、酶和核酸組成的細胞膜非常容易受到活性氧的損傷,而大腦幾乎是單一的通過線粒體呼吸鏈的有氧代謝獲取能量,并且其富含不飽和脂肪酸,抗氧化能力較弱,隨著氧化應激產生的大量自由基,大腦最容易受到損傷[9],大腦對氧化應激損傷的高度敏感性提示氧化應激在癲癇病理生理學中的有著重要作用。在癲癇大鼠模型中發現羰基水平在癲癇大鼠海馬和腦干中24 h持續增高,癲癇降低了大鼠海馬中GSH水平以及Na+/K+ATP酶的活性,增加了線粒體的脂質過氧化[10];癲癇患者血清中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血液F2-異前列腺素、高級氧化蛋白產物、非蛋白結合鐵和總氫過氧化物等含量升高[11]。而許多抗氧化劑分子減弱癲癇患者及癲癇動物模型氧化應激的同時減少了癇性發作[12-13]。如Agarwal等[12]發現姜黃素對戊四唑誘導的癲癇模型大鼠有保護作用,增加老鼠大腦組織中的GSH水平。Shin等[13]發現人參皂苷增加癲癇老鼠海馬SOD 水平,降低脂質過氧化、羰基化蛋白,從而阻止線粒體功能失調、線粒體變性、氧化應激,具有神經元保護作用。

目前有許多機制也許可以解釋升高的SUA與癲癇的氧化應激機制之間的關系。如:UA可促進多種生化反應導致氧自由基產生增加;UA升高損傷血管內皮功能,內皮細胞釋放一氧化氮水平減少;UA為固有免疫反應的內生信號,刺激炎癥因子的表達及釋放等[14]。許多學者采用別嘌呤醇作為附加治療難治性癲癇取得的良好效果也說明UA升高可能參與了癲癇的發病機制[15-16]。

總之,本研究結果顯示SUA水平與癲癇存在顯著相關性,至少可以表明高SUA水平是癲癇的一種危險標志物。本研究為橫斷面研究,在闡明一種因素與疾病的因果關系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SUA水平是否為癲癇氧化應激的獨立危險因素還是癲癇的并發癥有關,仍需大樣本、前瞻性的隨機對照研究的驗證,或需繼續探討癇性發作控制率與UA的關系,癲癇患者腦梗死、智力下降與UA水平的關系等。

參考文獻

[1] Ashtari F,Bahar M,Aghaei M,et al.Serum uric acid level in patients with relapsing-remitting multiple sclerosis[J].J Clin Neurosci,2013,20(5):676-678.

[2]賴朝[dylw.net第一論 文網提供專業寫作論文和服務.]暉,李廣生.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血清尿酸水平與顱內動脈狹窄的關系[J].臨床神經病學雜志,2013,26(4):301-303.

[3]楊娟,王文敏.癲癇發作和氧化應激的研究進展[J].昆明醫學院學報,2012,32(S1):232-235.

[4] Paulson G W.Elevation of serum uric acid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seizures[J].Ohio State Med J,1978,74(5):292-293.

[5] Castro-Gago M,Rodríguez-Segade S,Cami?a Darriba F,et al.Cerebrospinal fluid purine metabolites after complex febrile convulsions[J].Childs Nerv Syst,1996,12(6):315-317.

[6]洪麗,趙燕民,李珂.血清尿酸及血管內皮素-1與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相關性研究[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3,27(7):670-672.

[7]張玉虎,甘蓉,聶坤,等.帕金森病認知障礙與血尿酸水平的相關性分析[J].國際神經病學神經外科學雜志,2013,40(3):216-219.

[8]宋彥,索愛琴,丁旭萌,等.尿酸對阿爾茨海默病大鼠學習記憶能力的影響及其機制[J].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2011,37(10):603-606.

篇(5)

【關鍵詞】

腦血管病;中西醫結合

作者單位:014040包頭市中心醫院藥劑科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口老齡化時代的到來,腦血管病日益嚴重的困擾著人民的健康,已經成為人類死亡的前3位原因[1]。因此,探索腦血管病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成為醫務工作者的重任。本文僅就中西醫合治療腦血管病綜述如下。

1 腦血管病及其分類

腦血管病是指由于各種腦血管病變引起的腦部病變。腦卒中又稱中風或腦血管意外,是一組以急性起病,局灶性或彌漫性腦功能缺失為共同特征的腦血管疾?。?],癥狀持續至少24 h,WHO編制及國際疾病分類(ICD)中,腦血管病被列為神經系統疾病,是最常見的神經科疾病。腦血管疾病的分類方案是臨床疾病診斷、治療和預防的標準[3]。

2 腦血管的治療

2.1 中西醫結合治療 中風急性期的救治,由于其病因病機的復雜性,其治療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單從一個方面努力很難達到提高臨床療效,降低病死率及病殘率和減輕致殘度的目的,而應采取多層次、多途徑的綜合醫療和康復方法。“多學科合作是現代卒中治療的標志”[4]。目前西醫治療常采用如脫水降顱壓,抗血小板聚集,腦保護劑,神經細胞營養劑,降纖、抗凝、溶栓及對癥(調脂、降壓、降糖、止血、降溫、亞低溫)支持治療。目前治療中風的藥物在溶栓、抗凝、抗血小板和神經保護劑等方面研究較多,但療效均不令人滿意,僅阿司匹林可以廣泛推廣。缺血性中風發病后3 h內靜脈使用重組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rtpA)6 h內動脈使用尿激酶雖被證明有一定療效,但由于條件限制及治療的時間窗太短,臨床廣泛應用受到很大限制。如何掌握時機,靈活運用中西醫各自治療方法和手段,是臨床工作的關鍵問題。在中風急性期的治療應以西醫為主,中醫為輔。長期的臨床觀察表明,中西醫結合治療中風是提高臨床療效的最佳選擇,預后也較理想。例如有溶栓適應證的患者,應按“時間窗”要求及早給予溶栓治療,并給以腦保護劑,待生命體征穩定后盡早加以中藥、針灸。

2.2 中醫重視辨證論治 中醫對中風的治療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特別是辨證施治,以及現代很多能改善血液循環的中藥制劑受到臨床醫生的青睞。近年來有關中醫藥治療中風的文獻報道較為豐富,治法,用藥多種多樣。大量實驗研究證實,中藥有明顯改善缺血性中風急性期病理生理過程的作用并對腦缺血損害有保護和逆轉作用[5],這對出血性中風急性期的治療取得很大進展。尤其在理論上有了較大突破。

中藥治療缺血性中風和出血性中風的治則治法很多,且均具有一定療效,但缺乏相對固定的治法,臨床治療仍以明確辨證后對癥治療的效果最好。急性缺血性中風治則治法主要有活血化瘀法,益氣活血法,祛風通絡法,通腑瀉熱法和清熱解毒法等。目前中醫臨床上尚無統一辨證分型,辨證一般分6型:氣虛血瘀型,風痰上擾型,痰熱腑實型,陰虛風動型,痰濁上泛型和元氣虧虛型等。今年來,采用專方專藥治療中風不斷增多,且大多治成一定的劑型,有應用方便,效專力宏等優點,以川芎嗪注射液,丹參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燈盞花素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和三七總皂甙注射液的療效較為穩定[6,7]。目前研究最多的成方還有補陽還五湯,脈絡寧注射液等臨床也以辨證使用效果好。

2.3 西藥趨向聯合用藥 絕大多數缺血性中風是由于腦血管局部血栓形成或顱外栓子栓塞動脈,造成腦血管灌注障礙而引起。缺血性中風至今尚無特異有效的方法,溶栓療法、抗凝療法、抗血小板治療、降纖療法和腦保護劑等是治療缺血性中風的臨床常用方法。其中溶栓療法是缺血性中風超早期(發病6 h內)的首選療法,但有明顯提高溶栓后腦出血頻率等副作用,因此,趨向于綜合治療,如聯合應用神經保護劑等。出血性中風急性期治療的基本原則是控制顱內壓增高,減輕腦水腫,調整血壓,防止再出血和減輕血腫造成的繼發性損害,促進神經功能恢復。藥物治療常用脫水劑,凝血酶抑制劑,血管擴張劑,神經保護劑和活血化瘀制劑等。脫水劑常用甘露醇,甘油速尿和β 七葉皂苷鈉等。甘油作用溫和而持久,但起效慢,與甘露醇聯合應用效果較好。國內學者觀察β 七葉皂苷鈉聯合甘露醇治療缺血性中風,作用溫和持久,未發現有不良反應,合用后可減少甘露醇的用量,故兩藥合用是目前治療缺血性中風的較好選擇[8]。高血壓是缺血性中風最主要的危險因素之一,出血后血壓會進一步升高,并伴有腦血腫的擴大和較差的預后,因此應調整降血壓藥,今年不少學者及幾個新的指南均推薦采用小劑量聯合用藥,現在主張應用的降壓藥主要是鈣拮抗劑和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最近研究均證明鈣拮抗劑和轉化酶抑制劑聯合可提高控制率,依從性和生活質量[9]。

2.4 及早應用針刺療法 針刺療法作為早期治療和早期康復的積極有效的手段,其作用和地位應予以肯定。國內大部分研究表明,無論出血性中風還是缺血性中風,在急性期針刺,其療效優于在恢復期針刺[1011]。在綜合療法中,針刺療法的及早參與,可一定程度地減少和控制后遺癥的發生和發展。針刺治療能夠增加腦血流量,改善腦氧代謝,縮小梗死體積,抑制腦細胞凋亡,對缺血的腦組織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12]。腦出血急性期進行針刺療法,可以促血腫吸收,減輕腦水腫。

對中風病早期進行針刺療法是比較可靠而有效的方法,且成本低,可顯著提高治愈率,減少病殘率[13],因此是目前臨床對急性中風患者最佳的治療選擇。對缺血性中風急性發作當時就應立即進行針刺治療,對缺血性中風,病灶出血停止,生命體征穩定后,即可針刺。目前毫針治療仍為針灸臨床的主要手段,主要有體針頭針、電針、眼針、水針等,其中體針治療應用最多。

3 小結

經過對幾百例腦血管患者的中西醫聯合治療,分別在治療前后行神經功能缺損評分(NIH),生活質量評定(BI),中醫癥狀評分以及臨床療效評定并監測凝血功能,肝功能和血尿便常規,結果是中西醫結合治療腦血管病療效好,不良反應少,亦安全。故而對腦血管病的治療在溶栓,抗凝,抗血小板,降纖治療中配合中醫治療,有客觀的前景。

參 考 文 獻

[1] 吳玉芙.讓中醫藥走進卒中單元.北京:2005天壇國際腦血管病會議專題報告及大會論文,2005,7:304305.

[2] 北京神經病學學術沙龍.BNC腦血管病臨床指南.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21.

[3] 吳江.神經病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150.

[4] 楊志新.中風急性期的中西醫結合治療.中國臨床醫生,2005,33(8):25.

[5] 李桂鳳.缺血性中風急性期醫院治療進展.河北中醫,2001,23(5):396398.

[6] 莫偉.周偉生,林培政.中藥針刺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概況.中國中醫急癥,2004,13(3):175176.

[7] 吳波,劉鳴.丹參類藥物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研究進展.中國臨床康復,2004,8(10):19251927.

[8] 丁宏巖,董強.自發性腦出血急性期的藥物治療.國外醫學:腦血管疾病分冊,2002,10(6):421424.

[9] 陳慧玲,方娟娟.抗高血壓藥的藥物利用調查.藥物流行病學雜志,2001,10(2):7981.

[10] 范剛啟,蔡輝,趙凌杰,等.對目前針灸治療中風疾病研究的幾點建議.中國針灸,2004,24(6):434437.

[11] 劉孔江.針刺在中風ICU中的早期干預和思路.中國針灸,2003,23(10):615617.

篇(6)

論文關鍵詞:腦膜炎,護理

結核性腦膜炎(以下簡稱結腦)是由結核菌侵入蛛網膜下腔而引起軟腦膜,蛛網膜進而累及腦實質和腦血管的病變,是最嚴重的結核病。目前死亡率高為20%~30%[1]。通過綜合治療,全面而系統的護理,治愈率已提高到93%[2]。其病情兇險,病程長、并發癥多、病死率高。因此早期診斷、及時治療,精心護理極為重要。我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結腦10例,均取得了滿意的臨床效果怎么寫論文?,F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10例患者中,男5例護理論文,女5例。年齡22~60歲,住院時間10~160天。1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發熱和頭痛,熱型為不規則熱,根據病史、體征、癥狀、腦脊液常規生化及病原學檢查,臨床均診斷為腦膜炎。

1.2 治療 住院后根據不同情況予抗結核藥物異煙肼、鏈霉素、利福平、吡嗪酰胺等選用4~5種聯合正規方案治療,同時予激素、脫水、對癥、支持及營養等治療,治愈好轉。

2 護理重點

2.1 心理護理 本病病程長,病情重,加之應用抗結核治療和激素治療后可出現一定的副反應,給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負擔。另外,一些患者對結核病存在誤解,加之經濟的拮據,從而產生一定的焦慮、恐懼心理。此外,一些患者又擔心預后不良,對治療失去信心。因此,加強患者的心理護理尤為重要,護士應耐心向患者及其家屬宣教本病的相關知識,鼓勵患者積極配合治療,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護理論文,放松心情,樂觀面對本病。

2.2 飲食指導 患者由于顱壓高致頻繁嘔吐,抗結核藥物對胃腸道刺激降低食欲,持續發熱及大劑量

脫水劑應用導致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紊亂。清醒患者鼓勵其多飲水,少量多餐,給予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及高鈣飲食,昏迷患者采用鼻飼流質飲食,合并胃出血及病情危重者增加胃腸外營養。

2.3 用藥觀察

2.3.1 應用脫水劑的觀察與護理 結核性腦膜炎常用的脫水劑為高滲脫水劑和利尿劑,所以,首先要保持靜脈通道的通暢,準確記錄24 h出入量。目前,常用的脫水劑為20%甘露醇,其對血管刺激性非常大,護士應保護好患者血管,如發生滲液、漏液,可立即用50%硫酸鎂溶液濕敷,減少對皮膚黏膜的刺激怎么寫論文。

2.3.2 使用激素的觀察與護理 激素具有抗炎、抑制纖維組織增生、防止黏連、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減少滲出,可有效降低顱內壓護理論文,防止腦水腫的發生。使用激素用量過大或減量不合適、計量不準確就容易造成反跳現象,因此要嚴格遵醫囑給藥,并囑患者不能隨意增藥、減藥,如患者出現不適,應及時報告醫生進行處理。

2.3.3 抗結核藥物的觀察與護理 抗結核藥物是治療結核性腦膜炎的關鍵,應遵循早期、聯合、適量、全程、規律用藥原則,否則,就可能造成耐藥。此外,抗結核藥物副反應大。因此,在服用抗結核藥物期間,應密切觀察患者用藥反應,如出現胃腸道的不適、肝腎功能異常,視力減退、聽力障礙及變態反應等,應立即報告醫生處理,必要時停藥。另外,護士應指導患者正確用藥,如利福平應空腹服用,可達到最佳療效,同時也可減少其副反應。

2.4 腰椎穿刺的護理 進行腰椎穿刺術及鞘內注射是結核性腦膜炎患者常用的治療和診斷方法。因具有一定的損傷性護理論文,患者往往會產生恐懼心理,因此應加強患者的心理護理,耐心解釋。術后協助患者去枕平臥4~6 h。

2.5 發熱的護理 本組27例患者中有12例患者出現發熱,體溫最高達41.0 ℃。因此,應定期測量患者體溫,出現體溫升高,應立即報告醫生,給予處理。對于出汗較多患者應協助其飲水,并加強房間通風,防止復發感染。應及時更換床單、衣服等,防止皮膚感染發生怎么寫論文。

2.6 高顱壓的護理 脫水療法是治療顱內高壓的重要手段,常用20%的甘露醇靜滴,應用時速度要快,確保200~500 ml甘露醇在30 min內滴完,否則影響脫水的效果。同時要注意觀察有無低鉀血癥。

2.7 出院指導 結核腦膜炎屬慢性消耗性疾病,抗結核治療需要較長時間,待腦脊液檢驗正常及癥狀消失后即可出院,出院后仍須堅持抗結核治療6~9個月。出院時囑患者必須按時按量服用抗結核藥物,并定期到醫院復查腦脊液、血常規、肝功能護理論文,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治療方案,并注意休息,加強營養,避免勞累、受涼,以免加重病情。

結核性腦膜炎周期長,易出現各種并發癥,常常是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或誘因。因此,護士應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及生命體征的變化,保證患者絕對臥床休息,準確及時執行醫囑,做好基礎護理。及時發現和處理并發癥,預防和處理顱內高壓。提高患者依從性,做好服藥指導及健康教育。從而提高治療效果,降低病死率。

【參考文獻】1王維治.神經病學.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2,125-128.

篇(7)

不放棄對一些人來說是教訓,對另一些人來說是經驗,還有一群人,不放棄對他們來說是一種習慣。在自己的科研道路上,從過去的學習積累,到目前的科研工作,不放棄已經成為張晶晶多年養成的習慣,在他看來,不放棄是為了追求卓越。

求學路上,追求卓越

2005年,張晶晶從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畢業,成績優異并未讓他有滿足感,反而讓他對專業基礎知識進一步學習的愿望變得越來越迫切。張晶晶認為自己剛剛邁入了生命科學研究的大門,這個瑰麗又充滿神奇的世界對他有無窮的吸引力,但贊嘆的同時他更明白,要在這個世界里繼續前行,發現更多的神奇之處,打下堅實的基礎是最該做的,他要繼續學習最前沿的知識。

同年,張晶晶前往德國,他進入了馬克思?普朗克學會(以下簡稱馬普學會)的細胞生物學和遺傳學研究所(MPI-CBG)繼續研究生階段的學習。馬普學會是德國久負盛名、享譽國際的四大科研機構之一,多年來始終致力于國際前沿與尖端的基礎性研究工作,經過長年的歷史洗滌,馬普學會堅信基礎科學研究指引著人類未來的方向,由此他的各個附屬研究所也被視作基礎研究領域的“杰出中心”,在世界享有盛譽。張晶晶正是沖著這個來的,他不但要繼續求知,還要求得最優的知識。

攻讀碩士學位的兩年間,追求卓越的張晶晶不僅“貪婪”地在馬普學會細胞生物學和遺傳學研究所里學習新知,他還把求知的觸角伸向德累斯頓工業大學。作為德國唯一一所與四大科研機構都建立合作關系的大學,德累斯頓工業大學還是德國十一所精英大學之一。2007年,拿到德累斯頓工業大學分子生物工程碩士學位的張晶晶繼續奮勇前進,進入同樣位列德國精英大學的柏林洪堡大學,在這座柏林最古老的大學中取得了細胞生物學博士學位。

既然不放棄是張晶晶的習慣,在經歷了一連串的最優學習環境后,博士后研究的選擇他當然會把擇優堅持到底。憑借優異的學習成績和研究成果,張晶晶進入德國四大科研機構之一,在國際學術界代表著德國國家科技研究形象的赫爾曼-馮-赫姆霍茲協會做博士后研究。2011年,學成的張晶晶不僅實現了自己追求卓越的目標,他還獲得了由國家教育部和留學基金委授予的“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榮譽稱號,多年的努力學習得到了外界的認可。

大廈的高度決定于基礎有多深、多牢,志向高遠的張晶晶從選擇生命科學研究道路那天起,就深知學習最前沿知識的重要性。所以,即使過程困難重重,不放棄的習慣已經養成的他,多年來始終埋頭于如何解決問題,如何實現要達到的卓越目標,并在其中為自己的科研之路夯實了最堅固的地基。

科學研究,成果豐碩

斑馬魚的基因組序列與人類的有高達85%的同源性,作為和人一樣的脊椎動物,其生長發育過程、組織系統結構與人也有很高的相似性,在國際上,斑馬魚模式生物的使用正逐漸拓展和深入到生命體的多種系統研究中。張晶晶在德國期間的研究方向即為利用斑馬魚等模式動物系統研究緊密連接(Tight Junction)及其蛋白家族成員Claudin等的發育生物學作用。基礎扎實、追求卓越的張晶晶在自己的研究領域實現了兩次首次發現。

2010年,張晶晶首次揭示了緊密連接蛋白在神經表皮層細胞屏障、血腦屏障以及心腦血管發育等方面的功能和機制。這些重要的研究成果發表在世界基礎科學領域著名雜志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上,該雜志與世界頂級學術期刊《自然》(Nature)、《科學》(Science)齊名。在血腦屏障等血管內皮細胞組織屏障中,張晶晶還首次發現了Claudin-5a與Claudin-5b能共同作用推動動脈血管的發育生成和血腦屏障作用。

報效國家,自我實現

在國外學成的張晶晶,面對留在當地更優越的生活、工作環境,還是加入國內急需大量優秀科研人才的生命科學研究發展事業的問題,他絲毫沒有猶豫,于2011年經中國駐德大使館推薦,以海外高層次留學人員身份被引進入廣東醫學院附屬醫院,擔任廣東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的課題組負責人及神經病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對張晶晶來說,在科研道路上的追求卓越不僅是獲得豐碩的科研成果,更重要的是這些成果能夠服務于祖國的建設,讓個人的追求融入祖國的發展中,這才是他最希望實現的自我價值。

回國至今,在自己的科學研究方面,張晶晶在已有發現的基礎上繼續帶領他的團隊進行深入研究,目前已發表SCI論文7篇,最新的研究成果已部分發表于《美國病理學雜志》(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athology),《實驗皮膚病學》(Exp Dermatology)等國際著名學術期刊上。他作為第一發明人的《一種骨質疏松斑馬魚模型的構建方法應用》已成功申報相關中國專利。近年來,張晶晶也分別成功入選了首批廣東省委組織部“計劃”緊缺拔尖人才和“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特支計劃)”百千萬工程青年拔尖人才項目。

團隊、學科建設方面,張晶晶帶領的科研團隊作為廣東醫學院神經病學分支方向之一,參與并申報建成了“神經病學”廣東省重點學科與廣東省“衰老相關心腦疾病”重點實驗室,他作為科研骨干力量積極參與了廣東醫學院博士授權點建設和“廣東醫科大學”更名工程,由其負責建立和運行管理的粵西地區唯一的斑馬魚模式動物平臺,為廣東醫學院及附屬醫院多個學科的臨床醫學研究引入了創新性的研究模式和多種疾病動物模型,平臺也成為學?;A醫學與臨床醫學研究相結合新的優秀載體,四年來除了其本人獲得了兩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七項省部級課題資助外,同時支撐學院和醫院相關學科成功獲得了兩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多項省部級科研課題。擁有豐富學術交流經驗的張晶晶,還帶領他的課題組與德國萊布尼茨分子藥理所、臺灣中原大學、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清華大學等單位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合作關系,擴大了廣東醫學院在生命科學研究領域的學術影響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18禁黄网站禁片免费观看| 在线成人精品国产区免费| 免费观看激色视频网站| 无遮挡啪啪摇乳动态图gif| 公和我做好爽添厨房在线观看| 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视频app|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夜色av网站|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 538在线精品| 香蕉人人超人人超碰超国产| 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丝袜a∨在线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精品狼人久久久久影院|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免| 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毛片| 国产青草视频在线观看|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 亚洲人护士毛茸茸| 欧美饥渴熟妇高潮喷水水| 日本牲交大片免费观看| 熟睡人妻被讨厌的公侵犯| 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蜜臀| 欧美日韩色另类综合|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av无码精品人妻出轨| 日本极品少妇xxxx| 欧美性猛交xxxx免费看| 日日躁夜夜躁狠狠久久av| 99蜜桃在线观看免费视频网站| 免费观看性行为视频的网站| 日本一卡二卡不卡视频查询| 啪啪东北老熟女45分钟| 无码内射成人免费喷射| 99久久精品费精品国产一区二| 日本老熟妇乱| 国产欧美日韩中文久久|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看| 人人妻人人超人人|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