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目前學前教育的現狀

目前學前教育的現狀精品(七篇)

時間:2024-02-22 14:58:0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目前學前教育的現狀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目前學前教育的現狀

篇(1)

【關鍵詞】學前教育;現狀;發展對策

中圖分類號:G6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78(2012)06-177-01

學前教育既是一項公共教育事業又是一項社會公益性事業,作為人生發展過程中的奠基性教育,它是我國教育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教育事業突飛猛進,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學前教育的重要性也已逐步為社會所認識并得到快速發展,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在當前整個教育體系中,學前教育依然是最為薄弱的一環,其發展處境和現狀并不容樂觀,尚待進一步改善。

一、學前教育的重要性及現狀分析

俗話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這說明早期教育對于孩子的終生發展至關重要。孩子幼年時正處于性格品質的形成期,做好學前教育將對其一生的發展都產生深遠的影響。通過學前教育,使兒童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學習對和錯,形成初步的判斷能力;對外部世界和所處環境進行初步認知和探索;學會簡單社會交往;形成健康的情緒,讓他們經常進行正面的情緒體驗,獲得健康的體魄。作為教育的起步和基礎階段,學前教育不僅對于兒童個體的身心發展十分重要,而且關系到社會的進步、國家的穩定和富強。一是有助于提高國民整體素質,促進社會民主文明的進步;二是有利于培養創新型人才,增強國家的核心競爭力;三是有利于促進社會公平,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四是對基礎教育乃至整個教育事業發展均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學前教育事業已獲得很大的發展。據統計,目前幼兒園兒童總數超過2500萬人,全國幼兒園總數達到13余萬所,然而,當前的學前教育仍然比較薄弱,尚存在不少問題需要解決。主要是:其一,學前教育普及率低。相對于義務教育而言,我國學前教育覆蓋率要低很多。據官方資料,當前全國仍有2563萬名適齡兒童不能完整地接受學前三年教育,有近三分之二的農村幼兒沒有機會接受幼兒園教育。其二,學前教育發展不均衡。具體表現為:公辦幼兒教育與民辦幼兒教育發展不均衡;城市幼兒教育與鄉村幼兒教育發展不均衡;發達地區與落后地區幼兒教育發展不均衡。其三,學前教育理念陳舊。目前,在相當一部分幼兒園中,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日趨嚴重,違背了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偏離了學前教育發展的方向。不少幼兒園不注意兒童興趣開發和能力的培養,而偏重短期成效忽視幼兒的終身發展,教育理念陳舊落后。其四,部分幼兒園收費太高。前些年提出的"教育產業化"對學前教育發展帶來許多不利影響,有些地方把學前教育完全推向社會和市場,導致許多"天價幼兒園"、"貴族幼兒園"的出現,特別是最近幾年,"入園難"和"入園貴"已成為社會大眾廣泛關注的問題。其五,幼兒教師素質有待提高。幼兒教師素質是學前教育高質量的保證。目前多數幼兒教師學歷偏低、知識老化,又缺少繼續教育的機會和要求,其現有知識難以滿足幼兒不斷增長的求知欲望,影響了幼兒健康成長,也使學前教育質量的提升受到制約。

二、促進學前教育進一步發展的現時對策

(一)加快學前教育立法

我國學前教育現有相關的最高立法層次僅是部門規章,缺乏具有國家法律地位的學前教育法。在新形勢下,要大力提高當今社會對中國學前教育的重視和支持,為我國學前教育的正常、有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目前的立法層次較低,力度完全不夠。為此,必須通過立法,即制定《學前教育法》,進一步明確學前教育的地位、作用,明確政府及社會各方面的責任,建立良好的保障機制,使學前教育工作有法可依。

(二)加大學前教育政府投入

學前教育屬于社會公共事業,它關系到社會未來的發展,因此政府要承擔學前教育的大部分責任,加大投資,從而促進學前教育資源的均衡化以及合理化,這也是實現學前教育公平的基本條件。目前很多發達國家以及發展中國家都已逐步走向國家財政投入為主要學前教育經費來源的模式,對此,我國可予借鑒。一是增加公辦園補貼,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提供"廣覆蓋、保基本"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并制定優惠政策,支持街道、農村集體舉辦幼兒園。二是多種財政支持并行,大力發展民辦幼兒園。三是設立中央專項經費,促進落后地區學前教育發展,使全國的兒童不分區域全部享受均等的學前教育。

(三)革新學前教育理念

幼兒教育具有其特殊性,因此在學前教育中,要尊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堅持以幼兒為本,關注個別差異;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并重,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教育活動圍繞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大領域組織開展,不得有"小學化"和"學科化"傾向,禁止在幼兒園從事違背教育規律的實驗和活動。總之,只有尊崇幼教規律,并與時俱進進行教學創新,才能全面提高幼兒素質,使得我國學前教育的質量得到穩步提升。

(四)加強幼教師資培養,提高幼兒教師素質

一是嚴把幼兒教師入口關。政府應當明確幼兒教師的學歷最低標準,嚴格實施幼兒教師資格制度,確保學前教育老師都具備幼教專業技能和素養。幼兒園要嚴格選拔和聘用教師,把住教師入口關,杜絕不合格的新教師進入幼兒教師隊伍。二是加強在職幼兒老師的培訓和教育。進一步完善和健全學前教育師資培訓體系,建立各種形式的專業培訓機構,開展函授、在崗自學、業余面授等多樣化的在職培訓,促進幼兒教師知識更新,提高其教育教學實踐能力。三是切實改善幼兒教師的地位與待遇。通過提高幼兒教師的地位與待遇,使幼兒教師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以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從事幼教工作,改善幼教隊伍結構,提高幼教隊伍整體水平,也有利于降低骨干教師的流失率,保證幼教師資隊伍的穩定。

篇(2)

關鍵詞:幼兒;班級學前教育;教學

中圖分類號:G610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我國的幼兒學前教育教學也有了很大的發展,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但審視我國目前的幼兒班級學前教育教學現狀,不難發現,幼兒班級學前教育教學事業的發展探索仍然任重而道遠。其中,幼兒班級學前教育教學發展中暴露出的種種問題,已經成為制約幼兒學前教育進一步發展的瓶頸。

一、幼兒班級學前教育教學現狀

(一)民辦幼兒園眾多,辦園條件差

眾所周之,學前教育屬于非義務教育階段。目前,我國的公辦幼兒園數量遠遠不能滿足市場上的教育需求,大量的民辦幼兒園應運而生。民辦幼兒園在彌補了政府功能不足的同時,也暴露出種種的弊端。民辦幼兒園大都是作坊式運營,普遍存在教育經費不足,規模小,設施差,運作過程不規范,安全隱患較為突出等問題。民辦幼兒園在教育內容、形式和方法方面不夠科學,不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與規律,普遍存在"小學化"的傾向。

(二)師資隊伍不穩定,素質較差

許多幼兒園由于國家不給予財政撥款,需自負盈虧,故其管理者必然會在投入產出上精打細算,壓縮開支。"特崗"教師,代課教師等來源龐雜,業務能力不強,流動性較大。幼兒教師工作生活條件差,工資待遇低下,社會地位不高等因素也都導致許多高素質的年輕人不愿從事該行業。

(三)幼兒教育市場管理混亂

由于目前幼兒班級學前教育市場法律規范的不健全,在我國特別是許多農村地區,許多民辦幼兒園不具備辦學資格,有些教師既沒有幼師教育畢業文憑也未經過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專門培訓,根本不具備幼兒班級學前教育教學資格就隨便上崗從教。幼兒園教育屬于非義務教育階段,教材使用沒有統一規定,許多幼兒園在選擇教材時就比較隨意。一些幼兒園的經營者以獲利為目的選購教材,所選教材質量差,錯別字多,圖片的色彩搭配不合理,知識結構缺乏科學合理性,這對于處于成長關鍵期的幼兒的智力開發和身心健康是十分不利的。

二、農村幼兒學前教育問題產生的根源

(一)政府缺乏對幼兒教育市場的正確引導管理

目前,政府作為推動幼兒班級學前教育問題得以解決的主導力量,并未發揮出應有的指導作用。國家專門針對幼兒班級學前教育市場的法律規范并不多,對幼兒幼兒班級學前教育的關注和財政投資力度也遠遠不夠,財政投入的缺失使得幼兒班級學前教育教學的發展舉步維艱。幼兒班級學前教育教學領域的相關法律制度也不健全,這些無疑都為幼教市場上的投機分子大開方便之門。

(二)社會對幼兒班級學前教育教學事業關注力不夠

幼兒班級學前教育教學是事關國家發展、社會進步的千秋大業。幼兒班級學前教育的健康發展對于農村人口素質,帶動我國經濟與社會發展以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都具有重大的意義。就目前的狀況來看,在幼兒班級學前教育發展的過程中社會對其關注度還是遠遠不夠的,社會并未起到應有的幫扶作用。

(三)家庭的教育參與度不夠

近些年來,雖然許多家長對于幼兒班級學前教育教學作用的認識和教育的投資積極性有所增加,但是家長的教育教學參與度并無顯著提高。兒童有一半以上的時間都呆在家里,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對兒童的健康成長成才是顯而易見的。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許多家長由于受落后的教育理念影響以及自身受教育程度的限制,認為幼兒班級學前教育教學是學校的責任,教育參與愿望不高,這是制約幼兒班級學前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三、農村幼兒學前教育問題的管理對策

(一)政府層面

幼兒班級學前教育教學事業是關乎國家發展的千秋大計,政府應承擔起關心兒童發展的公共責任。政府方面應該加大幼兒班級學前教育教學的財政投入,提高幼兒班級學前教育教學教師的工資待遇水平,保障他們的各項社會福利,以吸引更多高素質的年輕人加入到這一行業中。政府應圍繞著政府統籌、地方負責的指導原則,把幼兒班級學前教育教學工作分層布置給各級行政單位并結合當地的具體情況,建立一套科學可行的監督、評估機制,設置專職人員定期對幼兒班級學前教育教學工作進行檢查監督,確保國家的各項政策在基層得以貫徹落實。組織幼兒班級學前教育教學教師定期參加培訓學習、經驗交流,提高幼兒班級學前教育教學師資隊伍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政府的相關部門應該嚴格規定幼兒園的辦學資格要求,幼師的從業資格要求,統一規定幼兒教材的使用標準,制定科學的教材選用制度。

(二)學校層面

學校作為幼兒班級學前教育教學工作的實施主體,應深刻地認識到自己的職責。關愛學生,做好學生的信息采集,加強學生的信息管理工作,關注學生成長過程的點點滴滴,積極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聯系,及時地把學生在學校的表現反映給家長,形成學校家庭共同管理教育的良好局面。同時,學校也應當加強對教師的綜合管理力度,做好對教育工作的監督與評估,并給予相應的獎勵與懲罰,以此來促使幼兒班級學前教育教學教師隊伍內形成精益求精、不斷追求的良好風氣,提升幼兒班級學前教育教師的整體業務素質水平。

(三)家庭層面

作為一個對孩子成長負責任的家長,不應該把教育孩子的責任全部推給學校,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和日后的良好發展,家長應該積極參與到兒童的學前教育工作中。注重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努力配合學校要求,積極參與家長會,經常與任課教師進行溝通,時刻關注孩子在學校中的表現并在日常生活的細微之處對孩子進行引導教育,多與孩子溝通交流,幫助他們解決成長中的困惑,讓孩子在父母的關愛呵護中快樂成長。

總之,我們必須高度重視,集結社會各界的力量,共同關注幼兒班級學前教育教學,加強監督管理態。我們相信,在全社會的共同關心與努力下,幼兒班級學前教育教學工作完全有希望在較短的時間內有所突破。

參考文獻:

[1]韓導勤:《幼兒園教材亟待規范》,學前教育,2012(2)

篇(3)

關鍵詞:幼小銜接 學前教育 幼兒教育 分析探討

一、幼小銜接導向及其對于學前教育的作用和意義

學前教育是向小學階段學習過渡的一個前置階段,它通過一系列學前教育的基本目標、要求、手段和方法對兒童進行知識的啟蒙和啟發,并在這個過程中對兒童進行集體生活和自我管理意識的培養,而在這個過程中同時也要參考小學階段對于學生基本素質和能力的要求并進行相關教育環節、教育內容及教學手段和方法的設計。

幼小銜接是學前教育中的一個基本要求,它著眼于兒童后繼小學階段的學習和要求,提前在幼兒階段學前教育中給予適當涉及并對兒童的心理和智慧進行塑造和啟迪。一項調查研究顯示,學前教育中幼小銜接導向對于兒童在小學階段的學習和生活的貢獻率為37.5%,大大超過了其他方面的影響程度,同時該調查報告也顯示,兒童后繼小學階段的基本能力和素質中的要素與其學前階段的幼小銜接導向的培養效果呈現出0.45的相關系數和強度,由此可見幼小銜接導向在學前教育階段的重要意義和作用。

二、目前學前教育在幼小銜接導向上現狀存在問題分析

隨著我國整個教育系統改革的逐漸推進和深入以及在學前教育中每年平均5%的遞增投入幅度,目前學前教育取得了長足進展,表現在幼小銜接導向上體現為兒童進入小學階段的適應指標和學習生活等基本素質指標2009年較1998年相比平均每年上升了7.8個百分點,學前教育對于小學階段教育的貢獻率同期也實現了每年5.7個百分點的增加。但由于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和制約,目前在幼小銜接導向上學前教育中存在問題及其原因主要表現在下面幾個方面。

首先,幼兒教育中的班級課堂時間設置與小學教育階段的要求存在較大差距,造成兒童在小學階段的學習中難以適應常規班級時間的設置,出現注意力不夠集中甚至厭學的情形。為了使這種情況得到緩解,幼兒園在集體活動時間的安排上應該適當延長,大班下學期集體活動時間安排在三十分鐘左右,讓小朋友在心理上、時間概念上有好的準備,實踐證明這種時間上的靠攏非常有效;其次,幼兒教育中的教師對于兒童的學習習慣的培養和常規要求與小學階段的學習習慣特點及常規要求出現嚴重的不匹配,造成了小學教育特別是小學一年級教育的困難境地。

三、基于幼小銜接學前教育的建議和對策

根據幼兒銜接導向的學前教育及其基本內涵作用和意義的闡述,在分析了目前學前教育中基于幼小銜接導向中基本現狀存在問題及其原因分析的基礎上,結合相關幼小教育的知識和理論,同時借鑒國外幼小教育先進國家的成功做法和先進經驗的基礎上,就我國目前學前教育中幼小銜接問題提出如下建議和對策。

第一,幼兒教育中課堂班級時間設置要與小學階段的課堂班級標準相近或一致,以此培養學生的課堂班級時間觀念和思維。在幼兒園大班,按規定集體活動時間是三十分鐘左右,注重動靜交替,注重游戲,注重幼兒活動與參與。而小學上課時間規定是四十分鐘,與幼兒園相比是多靜少動,并且要求遵守嚴格的課堂紀律,從幼兒園進入小學,一下子要坐四十分鐘,無疑是一場嚴峻的考驗。

第二,針對小學階段的學生學習習慣規律和常規要求,在幼兒教育中進行前置,即可以按照一定比例的質量要求和培養規格以相對較寬的要求進行提前教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幼兒掌握正確的坐姿、寫姿、握筆姿勢。坐姿、寫姿、握筆姿勢是幼兒教育中一直強調的事情,如果這些基本姿勢不正確,在高年級糾正往往收效甚微。因此,在幼兒園和小學一年級這樣的起始階段建立起上述幾個良好習慣尤為重要。

第三,在學前教育中加強和提高幼兒自我管理能力和自理能力等基本日常生活能力和常識的教育,采用多種方式以適合兒童心智發展的特點進行教育。使幼兒在自理能力、時間概念、任務意識、責任感、解決問題的能力、獨立交往能力、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能力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礎,減少初上小學時丟三拉四,東拉西扯的現象,逐漸學會管理自己,進入小學后能開始忙而不亂、有條不紊的生活。

第四,有目的有規劃有計劃地在學前教育中提高兒童的閱讀理解能力,并輔之以拼音教學對學生的認字、寫字及讀字能力進行培養。堅持開展閱讀活動,主要形式包括自由閱讀和老師指導下的閱讀活動兩種。這兩種活動,使小朋友既有自由選擇閱讀內容的機會,又能得到老師的引導,在有目的、有計劃的閱讀中,閱讀方法、閱讀興趣、閱讀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這些能力又直接、有力地促進學習能力的發展。

總之,學前教育對于培養兒童的后繼學習能力非常重要,它是為兒童正式進入小學階段學習和生活的準備階段,對于兒童心理和智慧的形成和發展意義重大。本文基于幼小銜接的導向分析了目前學前教育在與小學教育的銜接和配套問題上的基本現狀、存在問題及其原因,并針對當前學前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針對性的分析,提出了建議和對策,從學前教育課堂時間參照小學階段進行設置、學習習慣和常規要求向小學看齊、教會兒童進行日常生活學習的管理以及培養其進行閱讀思考的能力,目前這幾個方面是學前教育中基于幼小銜接導向中的重點和關鍵問題,希望本文的分析和討論有助于學前教育中幼小銜接導向問題的順利解決和改觀。

參考文獻:

[1]周蔓雪.對幼小銜接工作有關問題的新認識[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 (S1)

篇(4)

我國政府考慮是否應該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的問題,并進一步規范學前教育的行為,可見有必要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體系,下面就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的必要性做具體概述。

1.1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符合國際發展趨勢

近些年來,許多國家已經意識到學前教育的重要性,將其作為民族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對學前教育的重視程度,將廣大兒童的發展作為國家發展和進步的需要,是國家長治久安、蓬勃發展的不竭動力。美國、歐洲的一些發達國家,在很早以前就已經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體系中,比如美國、日本、加拿大等國早已經將學前教育進行了長遠的規劃工作,早在30年前,美國就已經規定所有一歲兒童都必須接受一定的教育;日本也早以將適齡兒童的學前教育納入到義務教育的體系中來,并將義務教育年限延長至10年以上。可見,對于國際大國而言,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體系中已是大勢所趨,是符合社會發展需要和國際發展趨勢的。

1.2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有助于提高幼兒教師的社會地位

近些年來,我國政府加大對學前教育的投資力度和關注程度,使得我國從事學前教育的幼兒公職教師的工作熱情得到了充分的提升,其工資待遇和工作環境都得到了較大的改善,可見我國幼兒公職教師逐漸在得到社會的充分認可。然而,當今社會,我國現實生活中還存在著許多從事學前教育的非官方性教育機構,其雇傭的幼兒教師并沒有被列入我國教育事業中的公職教師行列,當然其也不會享受到公職教師的待遇和條件,這些教師一般缺乏工作熱情和動力,一直處在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邊緣,很容易受到輕視。此外,由于學前教育非官方機構教師所處地位的尷尬,使得我國一些高校畢業的學前教育專業的應屆畢業生對于學前教育的就業前景比較擔憂,大多數學生并沒有在畢業后從事學前教育的相關工作,造成了我國人力資源的極大丟失和浪費,同時也不利于政府對于學前教育工作的開展和延續。如果能夠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體系中來,使得從事學前教育的幼兒教師的地位得到了充分的提升,其工作環境和待遇得到了充分的保障,這對于提升其工作熱情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使其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教書育人的工作事業中去,提高我國學前教育的教學質量,從根本上提升廣大兒童的教育質量,保障適齡兒童能夠接受良好的學前教育。

1.3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能夠推動我國教育水平

在我國,教育資源大體可以分為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人力資源的投入;另一方面則是對于物質資源的使用。教育資源中的人力資源一般指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師資隊伍,而物質資源一般可以理解為是教育工作開展過程中的配套設施。對于當前我國學前教育的發展現狀和形勢而言,存在著許多教育資源不公平的現象,由于這種現象的存在很容易使幼兒在選擇學前教育學校時面臨一定的選擇困難,也有可能會造成某些家庭負擔壓力的加重,從而造成幼兒受教育的不公平。如果能夠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體系中,就能夠將教育資源的平均化,使得教育師資結構得到很大的改善,各級教育學校之間的教育條件不斷改善,推動實現教育公平,全面提升我國整體教育水平。

1.4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體系有助于促進規范管理

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可以有效推動我國學前教育的立法工作,各級教育部門可以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開展各項學前教育工作,確保每一名兒童都能夠按時接受到完整的學前教育,而且各級政府可以將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和規劃、政府經費投入、幼兒教師的待遇等內容作為其教育督導內容,加強對學前教育的有效管理和規范。通過對學前教育的監督和評估,能夠實現對學前教育的綜合管理,提高政府對于學前教育的重視程度,在實際教育教學工作中,能夠保證廣大兒童良好的學習環境,實現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方式的改革和完善,有助于激發廣大兒童的學習興趣,激發起學習潛能,增強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為培養優秀人才提供有力條件。

2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體系的相關設想

縱觀目前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現狀和學前教育發展的實際情況,不難看出,我國學前教育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主要包括市場環境、教育環境和個人私利等方面的因素,為了能夠實現對學前教育的有效管理,我國政府考慮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體系,有效確保學前教育的公平性和公共性。下面就目前我國實行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體系的具體現狀,簡要分析其中可能面臨的相關問題,并提出相關建議。

2.1“扶正”學前教育幼兒教師

縱觀我國學前教育的教師發展現狀,幼兒教師的待遇和權利都與其他公職教師有著很大的不同,其在社會中的地位也有著很大的不同,他們不具備公職教師的身份,當然也就無法享受公職教師的基本權利,但是其履行的業務與公職教師相比相差較小。由于幼兒教師在待遇和身份上都有著較大的不明確性,使得其一直處在社會教育事業的邊緣,并沒有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視,甚至會受到輕視,這也使得我國學前教育幼兒教師的工作熱情和信心得不到充分的調動,不僅影響到其個人的發展,而且不利于對我國學前教育事業的開展工作。然而,一旦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體系中來就有著很大的不同,首先來講,可以對學前教育幼兒教師的身份進行明確,使其能夠擁有公職教師的權利和待遇,其工作環境和工作待遇也有了很大的保障,在保障其權利的基礎上,也能夠最大程度地激發廣大學前教育幼兒教師的工作熱情。其次,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體系中來,能夠使幼兒教師的地位得到有效的提升,營造學前教育工作者的良好工作氛圍,從根本上保證學前教育的教學質量,為國家的發展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此外,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體系中來,使得學前教育幼兒教師的身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其工資待遇和工作環境的改善,使得越來越多的人重視幼兒教師這一職業,也能夠吸引更多的具有高素質、高能力的人才到學前教育的領域中來,從而有效地提升學前教育的工作質量和教學質量,促進學前教育工作者和廣大兒童學生的全面發展。

2.2保證學前兒童能夠接受平等的教育

可以說,學前教育是一個人發展過程中極其重要的時期之一,是學前兒童樹立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時期,也是培養良好學習習慣和學習作風的重要階段,因此,我國教育部門應該確保每位兒童都能夠接受到全面的學前教育,對其以后的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影響作用。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體系中來,體現了我國政府對學前兒童教育的重視程度,更是對學前兒童接受教育權利的重要保障,而且根據不同地區的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對于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體系政策的實施方式和力度也不盡相同,其改善程度也有很大的不同,可以保證學前兒童能夠接受平等的教育。此外,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體系中來,學前兒童就可以免費地接受學前教育,可以確保一些經濟困難家庭的孩子也能夠按時接受完整的學前教育,實現“在教育面前人人平等”的教育教學理念,保證每位兒童的受教育權利。

2.3明確相關管理制度

目前,我國大多數學前教育機構的相關制度還不夠完善,導致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很有可能會影響到學前教育的教學質量,不利于對兒童實行全面的學前教育。當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體系中時,國家相關教育部門就可以實現對學前教育的綜合管理,規定學前教育的管理制度,提高學前教育的管理效率,并對學前教育幼兒教師的任務和目標進行明確和落實,并按照義務教育的相關規定對學前教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進行改善,規范對學前教育現狀的有效管理制度,確保廣大兒童能夠接收到良好的學前教育,為后期的義務教育學習奠定基礎。

3總結

篇(5)

1.1隔代教育普遍存在

我國城市化建設程度的不斷提高,促使越來越多的農村務工人員到城市謀求發展,這就引出了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問題的產生,幼兒的家庭教育被無形的忽略,隔代教育這一問題普遍存在。這顯然難以滿足新時期我國對學前教育的預期要求,幼兒的教育問題得不到應用的重視,導致農村幼兒教育質量偏低,且這一現狀在短期內難以得到改觀。

1.2地方政府重視不夠,經費不足

由于地方政府對學前教育重要性認識不足,因此學前教育經費財政性投入較少。往往以學前教育是非義務教育為由,沒有很好地履行對學前教育的統籌和管理責任,也沒有把其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而更多地是把幼兒園推向市場。在大多數的農村幼兒園,辦學條件更為簡陋,沒有流水洗手設備,沒有保溫桶等飲水設備,沒有達到一人一巾一杯等最基本的辦園條件,更不必奢談有足夠的教玩具和圖書,有的園舍甚至還是危房。《指南》提出:為幼兒提供良好的閱讀環境和條件;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培養閱讀習慣。由于農村幼兒園辦學條件差,根本沒有資金購買圖書,培養幼兒的閱讀習慣就無從談起,因此幼兒的語言能力普遍較差,有的中班幼兒都不會說一句完整的話,書面語言貧乏。城里孩子能擁有精美的故事繪本、各式各樣的益智玩具,可在農村,有的孩子連一本普通的幼兒讀物都沒有。

1.3師資力量匱乏,教師隊伍不穩定

一是目前我國大多數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仍普遍偏低,學前教育的資源配置與需求不相吻合,師資力量不能滿足農村學前教育的發展需求;二是農村教師的薪資待遇水平不高,難以吸引優秀教師人員前來任教并長期執教;三是大多數農村學前教育單位管理不夠規范,教師的培訓、職稱晉級、教師權利保障等機制尚不完善。由此導致農村幼兒教師隊伍不穩定,存在優秀教師嚴重流向城市的現象。

2農村學前教育的發展對策

2.1全面提高認識,抓好農村學前教育奠基工程,人生百年,立于幼學

隨著教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把目光聚焦在學前教育上,開始關注學前教育的均衡發展問題,強調要加大對農村和貧困地區學前教育的支持力度。發展農村學前教育,首先要從促進社會發展和個體發展的角度提高對農村學前教育重要性的認識,認清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的緊迫性。

2.2改革辦園機制,完善農村學前教育管理體制

我國目前相當一部分農村地區其經濟發展水平仍相當落后,由政府出資設立的公立學前教育機構遠遠不能滿足實際教學現狀的需求。針對這一現狀,應拓寬辦學思路,改革辦園方式,通過吸收社會資金和企業單位支持的方式形成地方政府與社會資金協作的辦學方式,以興辦高質量的學前教育機構。通過鄉鎮獨立辦園、各村設計分園或者聯合辦園的模式,配備專職的巡回指導教師提高教學質量,逐步完善縣、鎮、村相輔相成的一體化辦園機制。積極引導和鼓勵農村集體自主舉辦學前教育機構,增加學前教育機構的數量。

2.3改善教師待遇,穩定農村教師隊伍

通過國家政策的支持和地方辦學單位資金的投入,造就一支具有高尚個人品德、教師素質優良、組織結構合理、熱愛兒童的幼兒教師隊伍,是提高農村學前教育質量的關鍵所在。當前農村學前教育存在教師資源急缺、教師年齡偏長、教師專業不對口、優秀教師資源流失、學前教育小學化的問題,這些問題嚴重阻礙了我國農村學前教育的良性發展。因此,政府部門應深入分析我國農村學前教育所存在的制約性問題,設立適合各地方教育發展的優惠性和支持性政策,以穩定和壯大農村學前教育的師資力量。一是建立系統、科學、合理的農村學前教育教師對策培訓體系,提高農村學前教育教師人員的專業技能,努力辦好師范學院與農村學前教育單位定點培訓與實習結合工作,讓教師人員走入農村、深入了解農村教學現狀,樹立其為我國農村學前教育事業奉獻的崇高理念,建立職前培養與職后培訓相結合的培訓模式。二是依法為我國農村學前教育教師完善編制管理問題,承認并明確農村學前教育教師的身份,確保其享受國家的公平待遇。三是提高農村教師的薪資水平,并為其職稱晉級和升遷提供優異的外部條件,以此來激勵其教學的積極性。地方政府部門設立“陽光工資”等相關性政策為農村教師提供相適應的福利待遇。四是優化農村教師的工作環境,為其教學提供投入教學所需的硬件和軟件設施,并為其提供各種信息技術支持,使其能第一時間接觸到先進的教學理念,以避免農村學前教育教師被孤立化和邊緣化。

3結語

篇(6)

(一)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1.學前教育的準公共品屬性。還有學者從學前教育服務屬性的角度進一步證明了財政投入學前教育的合理性。大多數學者認為學前教育服務屬于準公共品,如丁安睿(2009)從學前教育在消費上具有特殊性的角度分析了其屬性特點。從直接消費上看,幼兒活動場所、玩具數量以及師資力量等教育資源都是有限的,每增加一名幼兒會使得每個幼兒能享受到的資源數量和服務質量有所下降,所以學前教育具有競爭性和排他性。從間接消費上看,學前教育又具有一定程度的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這是由于良好的早期教育通過提高個人素質能間接地促進經濟、文化的發展,推動社會進步,這種社會受益可以由全體社會成員無償享受。學前教育所具有的準公共品的性質,決定了學前教育不能完全由市場提供,需要政府財政參與供給。2.學前教育領域的信息不對稱和規模不經濟。學前教育領域存在的信息不對稱問題也是學者們用來論述政府支持學前教育的一個理由。在學前教育領域,一方面,由于學前教育服務的特殊性,幼兒家長事前不能對園方提供的服務質量和價格進行全面的比較,而只能在與教師以及園方提供服務的互動過程中獲得部分質量信息;另一方面,由于學前教育質量評價缺乏客觀標準,幼兒家長在事后也往往難以對其服務質量進行驗證。以上這些特點使得學前教育的供給方往往具有信息優勢,園方有很強的動力進行虛假宣傳,誘導和欺詐幼兒家長,導致其不能做出明智的選擇(趙海利,2012)。崔世泉、袁連生和田志磊(2011)認為學前教育領域還存在信息不完全的問題。這種信息不完全表現在由于學前教育質量信息往往是不完備的,對于如何評價學前教育質量,家長和園方一樣都缺乏全面的知識;家長和社會對學前教育的重要意義和投資價值很可能缺乏準確的了解,或者即使了解,但家長很短視。學前教育領域存在的信息不對稱和不完全問題都會導致私人對學前教育投資不足,因此需要政府承擔起建立健全學前教育市場信息披露制度的職責,以減少對市場的扭曲。除此之外,趙海利(2012)認為在一些偏遠地區,學前教育生產過程還存在規模不經濟而需要政府介入。因為如果兒童數量很少,達不到規模經濟的最低要求,市場主導會導致壟斷現象從而損害家長和兒童的利益。

(二)促進學前教育公平

1.機會公平。從公平的角度闡述財政支持學前教育理由的研究也很多。蔡迎旗、馮曉霞(2004)、趙海利(2012)基于機會公平的角度分析了政府支持學前教育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一方面區域間、城鄉間、幼兒園間辦園條件差異以及教師間的處境殊異等,最后都會影響到兒童的入園機會。目前我國東部地區的入園率明顯高于中西部,農村孩子的受教育機會更是遠不如城市孩子;另一方面兒童家庭背景及個人先天差異也會影響兒童的受教育機會。來自社會底層家庭,以及盲、聾、啞、弱或其他有各種身心缺陷的兒童,接受正常教育和特殊補償教育的機會更加有限。由此,他們認為政府必須成為促進學前教育公平的主體,確保教育的起點公平。2.過程公平。除機會公平外,楊曉嵐(2008)、彭云(2011)還指出學前教育應注重過程公平,實現學前教育公平,不僅要為每個學前兒童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機會,同時還要根據每個個體的獨特性為他們提供有所差別的教育內容和課程,對處境不利的兒童給予傾斜和補償。根據不同兒童的個體差異施以與之相匹配的教育,這些公平上的要求是市場所無法做到的。因此,政府必須介入學前教育領域,承擔起促進學前教育過程公平的重任,包括國家層面的立法推進和政府層面的經費保障等。3.結果公平。文竹(2011)進一步從學前教育結果公平的角度分析了政府在學前教育領域中應承擔的責任。他認為,除機會公平和過程公平外,學前教育公平也應包括教育結果和質量公平。不同形式的學前教育機構在辦學模式、目的和理念等方面都有所差別,民辦幼兒園可能由于營利性過強而忽視教育質量,農村幼兒園可能由于師資力量等原因更容易采取“注入式”為主的教育方式,有嚴重“小學化”傾向。這些都會導致學前教育結果和質量上的不公平,需要政府通過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來正確引導。

二、學前教育籌資責任的劃分

學前教育籌資責任的劃分也稱為學前教育成本分擔機制,研究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學前教育成本的含義及其核算,二是政府與市場各自分擔學前教育成本的比例,三是就政府分擔比例而言,各級政府間的財政支出責任劃分。

(一)學前教育成本的含義及其核算

學前教育成本及其核算是學前教育成本分擔機制的基礎。教育成本的本質是為使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服務而耗費的資源價值,從這一概念出發,學前教育成本包括因提供學前教育服務發生的直接成本和幼兒上學的機會成本。在幼兒上學的機會成本可忽略的條件下,趙海利(2011)認為需要政府與市場共同分擔的學前教育成本,是指滿足學前教育基本質量條件的必要成本。這樣的成本應首先由中央政府確定全國學前教育的最低質量要求,各地區根據經濟發展水平、居民偏好等確定各自的學前教育最低質量,但不能低于全國最低標準,然后對滿足最低質量要求的成本進行核算。在對學前教育成本的核算問題上,現有研究大多把學前教育成本分類成具體項目。張詠(2003)、趙海利(2011)認為學前教育直接成本可分為經常性成本和基礎建設成本,其中經常性成本指幼兒園維持日常運行的成本,又可細分為人員經費支出和公用經費支出。人員經費主要包括工資、福利、社會保障等,公用經費主要包括辦公費、水電費、修繕費等;基礎建設成本主要包括土地租金和固定資產折舊費。在具體核算成本時,應在這一分類基礎上盡量細化。張曾蓮(2012)以當前學前教育成本核算存在的問題為切入點,分析了當前成本核算存在的成本項目不完整、離退休人員工資福利是否計入人員成本、公辦民辦幼兒園具體成本項目存在不一致等問題及原因,指出應明確學前教育成本核算主體和對象、折舊問題、成本計算期、成本核算的具體項目等,在成本的具體核算過程中還提出了總體核算法和分級核算法。

(二)政府與市場各自分擔學前教育成本的比例

在正確核算學前教育成本的前提下,需要進一步確定政府和市場在學前教育成本中各自應分擔的比例。如前所述,學前教育屬于準公共品,具有很強的正外部性,既不能由市場完全提供,也不能由政府包辦。關于政府與市場在學前教育成本分擔中的責任,學者們大都認為按照“誰受益,誰承擔”的原則,政府、個人和社會都應成為學前教育成本的分擔主體,且又以政府和個人為主要分擔主體(鄭益樂,2011;董淑超、劉磊,2013)。而關于學前教育成本分擔比例的研究,學者們主要根據成本分擔理論,從受益原則和支付能力原則兩個方面展開。楊娟(2012),董淑超、劉磊(2013)等認為從學前教育中獲得利益的主體都應承擔一定的成本,并且獲得的利益越多支付的成本就應該越大。因此個人投資收益的大小是確定學前教育收費的重要依據,而確定政府職責大小的關鍵就在于對學前教育外部收益的判斷。但由于學前教育收益具有周期長和隱蔽性的特點,在目前對學前教育個人收益和外部收益等問題缺乏深入研究的情況下,在確定分擔比例時更要注重支付能力原則(趙海利,2011)。虞永平(2007)考慮到政府的財政壓力和家長的支付能力,認為將政府和家長對幼兒教育經費的分擔比例確定在8∶2左右是合理的。鑒于不同家庭的支付能力不同,政府分擔的成本不應該一視同仁,學前教育公共資源的投入應向弱勢群體傾斜。對家庭經濟條件較好,希望接受更高質量教育的家長收取更高的費用是合理的;對于確實存在經濟困難的家長,免除部分費用也是必要的。朱永新(2008)從我國學前教育在公平方面的現狀與目標的巨大差距出發,認為基于支付能力原則,政府分擔的成本比例應更大,提出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體系。

(三)各級政府間的財政支出責任劃分

單純就政府承擔的學前教育籌資責任而言,還有必要弄清這個責任在不同級次政府之間的劃分。學前教育投入應由哪級政府財政承擔主要責任,學者們的意見并不一致。目前我國學前教育支出責任的事權主要集中在地方政府,尤其是鄉(鎮)政府一級。很多學者根據當前學前教育發展不均衡的現狀,從體現國家意志、推動學前教育普及、實現教育公平等角度出發,認為學前教育公共服務事權安排重心偏低。周永明,張建萍(2011)以寧波市江北區慈城鎮為例,在探索改革學前教育成本分擔機制方面,提出了由縣(區)財政、鄉(鎮)財政、幼兒家庭三方共同分擔,并強調了縣(區)一級政府的財政投入責任,以徹底改變以往主要依靠財力相對薄弱的鄉(鎮)一級政府舉辦幼兒教育的疲軟局面。柳倩(2011)通過分析不同國家各級政府在學前教育公共投入中的分工發現,總體而言,學前教育發展走在前列的國家,中央政府都承擔了相對較多的投入責任。夏雙輝(2012)也認為目前我國學前教育財政投入方面的諸多問題很大程度上源于中央及省級財政責任嚴重缺位。要促進學前教育均衡發展,學前教育公共服務事權安排重心應適當上移,建立以中央為主、地方為輔的財政撥款體制。也有學者認為各級政府的分擔比例不能一概而論。柏檀(2013)分析了當前學前教育的財權與事權不匹配造成的一系列后果,提出應針對東中西部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確定不同政府的責任分工。具體來說,對于園所建設經費,在西部地區可以主要由中央政府來負擔,中部地區由省級政府承擔主要責任,東部地區則由市、縣級政府主要負責;對于人員工資,西部地區可以由省、市、縣三級政府共同負擔,中部地區由市、縣、鄉三級政府共同承擔,東部地區則由縣、鄉兩級政府共同承擔;對于公用經費開支,西部地區可由縣、鄉兩級政府共同負擔,中部地區由鄉(鎮)政府承擔主要責任,東部地區則由鄉鎮級政府完全負責。總之,經濟越不發達的地區,學前教育的財政保障責任越應由較高層級的政府來負擔。

三、學前教育財政投入對象、重點與方式

明確政府在學前教育領域中所需承擔的責任后,還需要進一步探討政府怎樣提供這部分學前教育成本。現有研究主要是圍繞政府投入對象、重點與方式三個方面展開的。因為不同的投入對象會影響政府投入方式的選擇,不同的投入重點會影響學前教育的公平性,不同的投入方式也會影響政府的供給效率,因此選擇合理的投入對象、重點與方式對于在操作層面上明確政府投入政策的總體思路,確保學前教育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學前教育財政投入對象

就投入對象而言,政府必須選擇是將財政經費提供給學前教育服務的供給者—學前教育機構,還是學前教育服務的需求者—幼兒家庭。曾曉東、張麗娟(2007)認為政府在資助機構還是家庭之間的選擇,關鍵在于兩者的相對成本大小。由于學前教育服務的對象年齡較小,生師比要求非常低,對幼兒的看護屬于勞動密集型服務,政府通過資助機構提供早期保育的成本較高;相反地通過提供家庭補貼帶來的母親從業率下降,從而造成的稅收損失以及潛在的技術創新水平降低等真實成本也是非常大的。因此,兩者之間的成本大小不能一概而論,政府在投入對象選擇上并沒有統一標準,而應該根據實際國情做出選擇。李召存、姜勇、史亞軍(2009)在比較國際范圍內的學前教育公共經費投入特點時,發現與投入需求方導向相比,投入供給方導向能帶來更穩定一致的學前教育質量和更高的學前教育入學率。這是因為投入教育機構可以讓政府更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學前教育的發展,而投入幼兒家庭往往對政府和學前教育機構的操作都是很耗費的,政府每年要專門審核申請津貼的家庭,學前教育機構也會出現招生數的極大波動。

(二)學前教育財政投入重點

明確政府財政投入重點也非常重要,因為財政性學前教育經費畢竟是有限的,只有明確投入重點才能確保其達到政府的政策目標。我國目前主要將財政資金投入給學前教育機構,但選擇這種投入對象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是如何處理對民辦學前教育機構的投入問題(李召存、姜勇、史亞軍,2009)。目前在我國,財政性學前教育經費在幼兒園之間分配的特點是,公辦幼兒園享有穩定可靠的財政投入,而民辦幼兒園主要依靠自籌資金和收取學費維持其發展;城鎮幼兒園得到重點資助,農村興辦的幼兒園很少得到財政補助,城鄉學前教育投入的差距進一步擴大(蔡迎旗、馮曉霞,2006)。針對這一現狀,學者們展開了大量的研究。任艷花、楊寧(2011)認為當前財政投入重點投入公辦園,很難提高學前教育整體質量和學前教育經費的使用效率,而民辦園作為對公辦園供給不足的一種彌補,已經成為我國學前教育供給體制中的重要力量,政府應該拿出一部分專項資金支持民辦幼兒園。尤其值得關注的是,目前農村的學前教育很少得到財政支持,大多數農村學前教育處于最低端、最簡陋、最不規范的狀態中,城鄉幼兒接受學前教育機會嚴重不均。為促進學前教育公平,政府必須重點加大對農村地區幼兒園的財政支持,從經費投入、軟硬件建設、教師隊伍建設等多方面進行傾斜和照顧(文然然、王建,2011)。侯石安、張紫君(2012)也指出,在社會各方面急劇變革的背景下,如果政府不將投入重心轉移到農村,不惠及廣大民辦園,其財政投資就會逐漸失去公共財政的應有之義。但政府支持民辦園并不僅僅是投入的問題,在信息不完備的市場中,如果不能對學前教育服務進行有效的質量鑒別和監控,就可能誘使民辦園追求利潤最大化而降低服務質量。因此,還必須要求接受資助的私立學前教育機構接受民眾監督或者讓它們隸屬于一個更大的非營利性機構(曾曉東、張麗娟,2007)。

(三)學前教育財政投入方式

李召存、姜勇、史亞軍(2009)具體分析了學前教育財政經費供給方導向的投入方式和需求方導向的投入方式,前者包括現金投入、稅收優惠、實物支助;后者包括家庭津貼、學費減免、稅收優惠、幼兒教育券和帶薪育兒假。通過比較國際學前教育公共經費的投入方式,他們認為并不存在一種最好的可以適合所有國家或地區的學前教育公共經費投入方式,各國對不同投入方式的選擇應綜合考慮其政治、經濟、文化和保教體制的特殊性。蔡迎旗、馮曉霞(2008)則從政府財政投入公辦幼兒園的方式入手,分析了傳統的按編制撥款并以撥款形式重點投入教辦園和少數機關園的財政投入方式的缺陷,參照國際學前教育市場的通用做法,結合國內各地改革經驗,建議性地提出政府可以按編制撥款、設立專項撥款、改撥款為返還利潤的投資、解除規制,實現與市場的對接等方式對公辦幼兒園進行財政投入,以期提高有限的學前教育財政經費使用的公平與效率。龐麗娟、夏婧、韓小雨(2010)則借鑒香港學前教育財政投入方式的特點,對制定與完善大陸內地的學前教育財政投入方式提出了相關建議,包括建立穩定長效投入與靈活專項投入相結合的財政投入機制;在部分經濟欠發達地區直接向家庭發放學前教育券;對學前教育機構的資助方式和額度與其質量評價相互聯系。

四、學前教育政府投入效果

學前教育財政投入效果是對財政性學前教育經費的使用進行的評價,正確的評價有利于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健全和完善財政投入保障機制。如前所述,政府出于效率與公平的考慮介入學前教育領域,因而考察學前教育財政投入的效果也主要從這兩方面入手。

(一)財政性學前教育經費使用效率

從財政性學前教育經費使用效率的角度看,現有研究大多認為目前的財政投入是缺乏效率的。張雪(2010)考察了1998年—2008年我國學前教育財政狀況,并通過建立一個宏觀教育機會模型分析了學前教育財政投入對幼兒入園率的影響。結果發現,在公辦幼兒園所負責的學前教育領域中,政府承擔的比例每提高1%,入園率反而會下降0.296%。他們認為這是因為當前財政幾乎全部投入給城鎮的少數公辦園,導致這些公辦幼兒園越辦越好,最后發展成為豪華型幼兒園,隨之收費也越來越高。能夠進入此類幼兒園的幼兒大多來自處于社會優勢階層的家庭,公共財政所惠及的幼兒越來越少。毫無疑問,這種資源分配方式是無效率的,結果只能是浪費了本來就已經很稀缺的學前教育公共財政資金。田志磊等(2011)也認為當前的財政性學前教育經費是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集中投向城市公辦園的使用效率遠遠低于投向農村學前教育機構,更遠遠低于對家庭經濟困難幼兒的入園補助。王水娟、柏檀(2012)選擇江蘇省51個縣作為樣本,利用數據包絡分析法(DEA)研究了當前學前教育財政投入的效率。他們根據Pastor的方法確定學前教育財政投入與產出指標,最終選擇財政補貼作為投入變量,選擇在校幼兒數、師生比、生均固定資產總值、生均房屋建筑物總值和優質幼兒園占比作為產出變量。研究發現,無論從均值還是有效樣本縣比重看,學前教育財政投入效率整體都非常低。以各縣的總體效率狀況為例,效率得分的均值僅為0.17,達到效率的樣本縣僅為2個,占有效樣本縣的比重僅為4%。

(二)學前教育財政投入的公平性評價

政府對學前教育的投入是否有助于促進學前教育領域的公平也引起了很多學者的關注。隨著政府對學前教育的日益重視,學前教育事業取得了一定的發展。劉紅(2012)指出2009年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51%,是1980年的三倍多,學前教育普及程度大大提高,說明政府的大力支持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前教育的機會公平。但是,大部分學者通過對財政投入結構和學前教育現狀的具體分析,認為當前的財政投入并沒有明顯促進學前教育領域的公平,突出表現為城鄉之間、區域之間、公民辦之間的巨大差異。洪秀敏、羅麗(2012)認為當前重城鎮、輕農村的財政投入特點加劇了城鄉學前教育的不公平狀況,集中表現在城鄉學前教育發展起點不公平、過程不公平和結果不公平。農村幼兒不僅在受教育機會和年限上遠不如城市幼兒,而且他們所接受的教育過程和質量更是無法與城市兒童相比。據測算,2010年城鄉幼兒學前三年毛入園率的差距已經達到42個百分點,同時學前教育資源配置在城鄉之間分配十分不均,無論是師資力量還是教學設施,農村都遠遠落后于城市。這又會進一步導致教育質量的巨大差別,農村更多地采取以“注入式”為主的教育方式,這種教育模式很可能使兒童不僅沒有獲得發展的機會,反而在上學之前便產生厭學傾向,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劇了農村幼兒的不利處境。除城鄉差異外,宋映泉(2010),田志磊、張雪(2011)還分析了我國不同區域間的學前教育不公平現狀。由于目前我國學前教育的政府投入主體是地方政府,因此經濟發達程度不同的地區對學前教育的財政投入水平差異巨大,學前教育發展狀況也參差不齊。在經濟落后、政府財力薄弱的中西部農村,不少鄉鎮、甚至一個縣內的所有鄉鎮連一所公辦幼兒園也沒有。他們根據2008年各地常住幼兒人口數和在園幼兒數計算發現,浙江和上海的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都達到了107%,而和甘肅分別只有10%和35%。目前,我國學前教育公共經費的投入仍沿用計劃經濟體制下“投向公辦”的方式,這種投入方式使民辦幼兒園無法獲得資助,其運營成本主要來自于學雜費,也就是由幼兒家庭來承擔。民辦學前教育的發展雖然對學前教育機會的增加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大部分民辦園由于長期缺乏強有力的質量監管,營利性過強而對學前教育質量嚴重忽略,價高質次已成為大部分民辦園的“通病”(張妮妮、張聰,2011;趙微,2012)。

五、總結與評述

篇(7)

【關鍵詞】學前教育;公益性;坎坷

眾所周知,教育是一項公益性事業,在我國《教育法》第八條第一款明確規定了:“教育活動必須符合國家和社會的公益性”。學前教育作為我們教育中的基礎教育理所應當應該具有公益性。更何況,一直以來人類對教育公平都有著永恒的追求,公益性更是實現學前教育公平性的前提。但是由于學前教育公益性受制因素頗多,這使得學前教育公益性成為了一條必須堅持的坎坷之路。

一、學前教育公益性的使命

著名的學前教育家,兒童之家的創始人蒙臺梭利說過:“人出生后頭三年的發展,在其程度和重要性上,超過整個一生的任何階段……如果從生命的變化,生命的適應性和對外界的影響,以及所取得的成就來看,人的功能在0~3歲這一階段,實際上比3歲以后直到死亡的各個階段的總和還要長……”蘇聯的教育家馬卡連柯也曾說過:“教育的基礎主要是5歲以前奠定的,它占了整個教育過程的90%,在這以后教育還要進行,人的進一步成長,開花,結果,而你精心培植的花朵在5歲前就已經綻放。”這兩個名家之言闡述了學前教育對于一生發展的重要性。2000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赫克曼等學者在2005年發表的一項關于人力資本形成的研究表明;對人力資本形成的最佳投資時期是學前教育階段,而人力資本的回報率,也以學前教育階段最高;也就是說學前教育時期的投資回報率相當于此后所有年齡階段人力資本投資回報率之和。目前很多發達國家對學前教育的重視程度超過其他任何階段的教育,如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他們都已推行了免費學前教育,并且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保障了偏遠地區受教育的機會。再例如說在日本,他們的園長多是以博士學歷為基礎,幼兒園老師多是以本學科學歷為基礎,政府對于學前教育也尤為看重,并且通過他們大量的投資回報率看來,他們國家學生的輟學率、犯罪機率明顯降低。并且接受過高質量學前教育的國家的兒童更易于接受高等教育,順利的到達工作崗位,更能創造更多的國家財富,為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

1.學前教育公平的前提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前提條件,是人類對于教育的永恒追求,是社會公平實現的保障。從教育的發展開始,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促進人的身心健康,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使得每個人的內在潛力獲得最大發展。人人生而平等,對于受教育的機會更不例外,因此每一個幼兒都有獲得公平教育的權利,而實現教育公平性的前提就是學前教育公益性。如果學前教育不實現公益性,那么必然會使得一些家庭條件弱勢的家庭失去學習的機會,喪失了學前教育的公平性,違背了教育的初衷和原理。因此,實現學前教育公益性必然更有助于實現更大的教育公平。

2.促進社會發展的內在要求

人一生社會發展的起點和關鍵就是幼兒期,這一時期決定了兒童是否能養成良好的人格,對未來的發展有著長遠和穩定的影響,這種影響也會決定幼兒踏入社會后的發展方向。可以說,學前教育的公益性使得學前教育全面普及,提高了學前教育的總體質量,當幼兒有了良好的教育便會減少犯罪率、輟學率等等,帶來人民總體素質的提高,進而促進了社會文明,當國家的文明開始趨于上升時,社會便有了長足而穩定的發展。

3.促進幼兒發展的重要因素

從古至今,幼兒成長中影響最深的活動就是教育。在幼兒一生受教育的階段中,學前教育更是為今后的教育和終身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影響其一生的發展。然而,由于家長對學前教育的認識還不夠深入,財政撥款的懈怠,使得學前教育一直并未得到重視。如果能實現學前教育的公益性,降低幼兒園昂貴的學費,減少家長入園的壓力,縮小發達地區與偏遠地區的差距,普及家長對學前教育的正確知識,那么幼兒就能夠在規范的幼兒園接受良好的教育,即使是處于弱勢地區,也能享受到和發達地區一樣的受學前教育機會,這樣就可以極大地促進了幼兒的發展,使幼兒能在健康積極的環境下成長。

二、學前教育公益性在當下實現的艱難

在我國學前教育的發展和實施并不成熟的今天,要想實現學前教育公益性還受現實情況的種種限制與制約。我國的幼兒園以盈利為主要目的的現象時有發生,要想解決這一問題不僅需要政策的落實,資金的投入,更需要大量高質量的師資力量,而這一問題的解決也成了最為關鍵和棘手的難題。就我國目前來看,學前教育專業并沒有得到大家的正確的認識,大多的人都把學前教育和看管孩子吃飯,安全,衛生問題的保姆混為一談。因此,很少有人在高考志愿會選擇學前教育,即使選擇了也多是因為分數不夠、父母逼迫、志愿亂填等其他因素影響。加上幼兒園的工作本來就相對復雜,工資不佳,所以大多數人即使在接受了學前教育專業畢業后也會選擇其他的工作。加上我國由于長期對學前教育的忽視,導致學前教育的學歷并不高,在前些年還是以中專學歷為主,近來雖然有了明顯的改善,但大多數還是以大專文化為要求,只要少部分發達地區以本科學歷為條件。正是如此,雖然從表面看來我國學前教育覆蓋面廣泛,學習這個專業的也大有人在,然而真正優秀的學前教育師資依舊匱乏,即使國家建立了大量的公益性幼兒園,也很難找到充足的師資就職。學前教育公益性實現的艱難因其面臨許多現實問題,其中有許多的無奈。這些沖突讓學前教育公益性的實踐顯得頗為艱難。

1.學前教育公益性的實現受制于學前教育的營利性

雖然近來我們國家已經出了廣辦公立幼兒園的政策,但是由于幼兒園的建立必須面臨充足的資金,優秀而穩定的師資力量,大量的教育資源等一系列問題,而一個政策的實施更是需要一段時間。以上種種原因造成了我國目前大多數仍然屬于民辦幼兒園,非營利性幼兒園更是寥寥無幾,更多幼兒園辦園的目的把重心都偏向了盈利,造成這些現狀不僅僅歸結為歷史和現狀的因素,更要歸因于教育部門對學前教育管理職能的缺失。一些地區也被要求上繳高比例的企業營業稅,這些行為都完全背離了學前教育的公益性,不利于學前教育的發展。

2.學前教育公益性的實現受制于學前教育的財政投入

目前我國對于學前教育的財政投入趨于上升狀態,但是我國是一個人口排名低一的國家,幼兒的數量遠遠其他國家。我國的學前教育投入占全部教育投入總量的比例一直都是1.2%~1.3%左右,所以多于對于一個人口充足的大國來說,這樣的投入還顯得遠遠不足。不僅如此,在有限的經費里學前教育的財政投入還存在著地區與地區不公平的狀態,在經濟發達的區域,學前教育的投資較為充裕,但是在縣級,鄉級乃至于村級,學前教育投則顯得遠遠不足,甚至是嚴重缺乏。這些原因都使得學前教育的公益性不斷喪失。

3.學前教育公益性的實現受制于制度的保證

近年來,我國頒布的學前教育相關法律法規逐漸變多,但是高層次的學前教育專門法規依舊甚少,而學前教育的最高層次法規《幼兒園管理條例》也僅僅處于教育法律法規的第四層級,就這一點足以證明學前教育法律規范還不足。特別是針對一些較為偏遠的貧窮弱勢地區,我國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已經制定了一些關于縮小地區差異所存在的教育不公平現象的政策。但是即使是制訂了這些相關的法律法規也難以得到推行所以,所以我們應當建立一些政策向貧窮偏遠地區傾斜,確保政策的落實。并且學前教育還沒有專門的法律法規,正因為學前教育法律法規的不完善和缺失才導致了學前教育公益性的弱化以及政府部門在對學前教育管理職能上的缺失。

三、學前教育公益性的實現之道

學前教育公益性的實現是保障教育公平性的前提,也是提高我國學前教育質量的有利條件。許多發達國家已經將學前教育列為公益性和準公益性公共事業,并取得了顯而易見的成效。我國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的頒布中,強調了學前教育發展的五條基本原則,其中的核心就是堅持公益性和普惠性,構建學前教育公共服務系統,保障適齡兒童接受基本的、有質量的學前教育。但是這條路是艱難而又沉重的。在艱難的路上堅持著學前教育的公益性,這是我國的圣神使命,它的實現需要教師,家長,政府的共同努力。

1.加強對幼兒園的質量監督

我國到目前仍處于私立幼兒園占半壁江山的局面,公辦幼兒園少之又少,并且在公辦幼兒園有限的情況下大多數的私立幼兒園又是以盈利為主要目的。私立幼兒園的管理混亂,學費高昂,師資隊伍也良莠不齊,甚至出現了老師虐待兒童的現象,學前教育質量更是處于低下狀態。所以政府應當采取相關的措施與方案,建立規范的教育質量評估標準,嚴格的規范學前教育質量制度,減少一些不正規幼兒園的建立,使那些只靠辦園謀利的而缺乏專業學前教育基本素質的不良分子無處鉆空,全面提升幼兒園的質量。

2.加大對學前教育的資金投入

政府應當加大資金投入,增加幼兒受學前教育的機會,特別是一些偏遠地區,國家更應該大力投入各方面經費,確保經費的投入和使用。為了保證經費的充足,應當每年支撥一部分學前教育經費,并且要體現經費的作用和做到真正的專款專用。如果財政投入不足,就會出現受學前教育機會不公平的現象,也會使得學前教育的質量得不到保證。不僅如此,國家還應該將資金投入到培養一批穩定的優秀的專業的師資隊伍,提高教育質量和教育效率,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3.完善學前教育管理制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播放亚洲第一字幕| 丁香花电影高清在线观看| 欧美极品少妇性运交| 风韵少妇性饥渴推油按摩视频| 熟妇乱子作爱视频大陆| 三个男吃我奶头一边一个视频| 国产精品妇女一二三区| 曰本女人与公拘交酡| 春色校园综合人妻av| 熟女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图片 | 日韩欧美群交p片內射中文|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丝袜高跟鞋| 亚洲成在人线av| 乌克兰少妇videos高潮|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色婷婷 | 国产专业剧情av在线| 麻豆一区二区99久久久久|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亚洲老地址| 亚洲的天堂av无码| 无套内射极品少妇chinese| 亚洲av无码之国产精品 | 国产亚洲情侣一区二区无| 女人的精水喷出来视频| 欧美v国产v亚洲v日韩九九| 野花香视频在线观看免费高清版 | 无码丰满熟妇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 337p大胆啪啪私拍人体| а√天堂资源官网在线资源 | 又硬又粗又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络| 久久18禁高潮出水呻吟娇喘|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7| 99热在线观看| 欧美群交射精内射颜射潮喷| 99精品电影一区二区免费看|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主播| 国产高颜值大学生情侣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