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叛逆青少年素質教育

叛逆青少年素質教育精品(七篇)

時間:2023-09-27 09:40:1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叛逆青少年素質教育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叛逆青少年素質教育

篇(1)

1.青少年自身成長和發展的需要人不但有自然屬性,還有社會屬性,個人的發展離不開社會,離不開大自然。相的發展離不開人,大自然也離不開人。“吃水不忘挖井人”“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些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代代流傳,啟發作為個體的人必須尊重他人和他人的勞動成果的道理,使其懂得與別人交往的重要性,促使青少年改變孤僻、自我、個人主義的傾向,對青少年自身發展樹立一種正確的價值觀。“土能生白玉,地可產黃金”啟示每個人的發展離不開大自然,大自然給予我們陽光和空氣,孕育出我們的食物和萬事萬物,人必須熱愛和保護大自然,遵循自然規律,改造自然才能得到自然對人類的回報。這些詩詞俗語都能啟發青少年的認知,促使其發揮主觀能動性去探索大自然的奧妙,激發他們利用和改造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意識,這種潛移默化的感恩教育還可以塑造青少年的健全人格和健康靈魂,有助于青少年自身的發展。2.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作為祖國的下一代,肩負著建設祖國和實現中國夢的使命,青少年必須具備健全人格和健康靈魂。中國夢是我們的,更是你們青年一代的[2]。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終將在廣大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為現實。當代青少年是最具有創造精神的和最智慧的群體,感恩教育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培養一代有道德素質的青少年,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發展正需要這樣的人才,未來和諧社會的公民必須具備最基本的感恩意識。3.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需要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被一代代祖先傳承并弘揚,當今青少年有義務傳承和弘揚我國的優良傳統,保證優良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作為中國的主流思想,其“仁者愛人”等思想影響著世世代代人的道德健康發展。優良的傳統文化的思想就應該被時代的青年發揚光大。當代青少年必須學習接受傳統思想文化,領悟其中的內涵和魅力。弘揚中國的傳統美德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有效對策,將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的治國方案是最有效的方案。

二、當代青少年感恩意識淡薄或缺失的原因

從家庭層面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現在的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存在某些問題造成孩子人格發育上的缺陷。當下流行的節目《變形記》是反映當代青少感恩狀況的欄目,從《變形記》來看,目前我國農村青少年感恩意識遠遠要比城市青少年感恩意識濃厚,城市青少年比較叛逆,農村青少年身上幾乎沒有出現叛逆的情況,城市青少年的叛逆程度與家庭經濟條件成正比,家庭條件越優越,青少年越叛逆。探究其原因,第一,家長過分溺愛孩子,給孩子優越條件的教育方式是一種教育迷途。第二,父母對孩子不嚴格,放縱孩子,具有軟弱性,在孩子面前失去了威信。第三,當今的經濟社會,很多家庭過于注重家庭經濟收入,和孩子缺少溝通。第四,父母的言行影響著孩子。父母賭博、酗酒、家庭暴力、家庭破裂等因素也嚴重影響著孩子的身心發展。第五,望子成龍的錯誤教育理念。重智育,輕德育,家長認為成績是評判孩子好壞的標準,致使孩子不能自由發展自己。從學校層面看,學校教學制度不完善,我國教育體制還處于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型期,但仍以應試教育為主甚至忽視了素質教育。道德教育的理論、內容只有通過實踐內化為青少年的心理需求,才能推動青少年道德素質的提高,而道德實踐活動恰恰是我國青少年所缺乏的。從社會層面看,環境育人。不良的社會環境對青少年道德素質的影響極為嚴重,尤其是酒吧、網吧等不良場所。此外,還有一些青少年在享樂主義思想影響下,追求高消費的生活而又不愿意付出艱辛的勞動,演變為“啃老族”。從青少年自身層面看,馬斯洛提出的人的需要層次理論把人的需要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情感和歸屬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五類。根據馬斯洛的理論,青少年時期,情感和歸宿的需求比較重要,只有通過和同學、老師、家長、朋友之間的融洽關系,使其得到一種關心和愛,相互關心和照顧才能實現他們的情感和歸屬的需求。青少年應加強自身控制力和心理品質的培養,有意地控制各種欲望。加強自身情操的陶冶,對一些生活中的困惑,積極與外部溝通,尋求父母、老師、朋友等外部支持。

三、青少年感恩教育的實施對策

(一)改革教育體制

目前,我國教育體制尚未完善,還處于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型期,但仍然以應試教育為主,國家應該改革教育體制,德育和智育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在就業方面,用人單位把“證書”作為職業大門的“門票”,使社會上很多有知識有技能的人才得不到自由發展,埋沒了所謂的“伯樂和千里馬”。政府和相關教育部門要重視教育制度改革,把教育改革落到實處,切實從建設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改善教學制度、優化學校管理制度三方面進行。對于教師應該定期考察他們的知識水準,以防止有些價值錯位的教師渾水摸魚,同時實行一套方案,讓學校領導、教師、學生匿名評估教師的道德水平,讓道德評估結果和教師的工資掛鉤,實行打分制,對教師道德素質進行考查,對工資適當進行獎懲。

(二)家庭教育為主、學校教育為輔的雙向互動

“感恩”是“德”的一方面,把感恩教育上升為德育更為全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孩子從小到大,最初的學習方式表現為模仿性學習,父母和其他人的言談舉止都會被孩子所學到。家庭對孩子的教育不應該以說理的方式進行,父母需要用自己的言行去影響孩子,家長和孩子需要建立一種友誼必須保證讓孩子感受到母愛和父愛。父母不應強行給孩子灌輸尊重教師和他人的思想,要選好時機,最好在過節日時一家人團聚,與孩子討論學習,關心孩子在學習生活中有什么收獲,遇到了哪些困難。古詩有“潤物細無聲”,學校對孩子的德育不應用純粹的理論灌輸,這樣不但達不到效果反而有可能適得其反。父母、孩子、教師之間應該形成一個三角鏈,利用節假日老師、孩子、家長之間面對面相互聊天,使三者之間兩兩沒有隱瞞對方的東西。

(三)優化社會環境

社會也擔任著青少年的老師的角色,社會作為一個“無形的老師”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的發展具有導向作用。學校和家庭應該把法律教育重視起來,想辦法讓學生明白觸犯法律和道德底線的后果,“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育學生不盲目去結交社會上的人。另外,社會上一部分青少年由于家庭條件等因素輟學,也是當今青少年犯罪率高的原因,這部分青少年缺乏知識、技能、道德,被社會所拋棄,為了生存,他們去搶劫、偷盜,嚴重影響區域內治安環境,因此有必要從根本上解決此問題。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既是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促進社會公平的需要[3],只有解決這部分社會閑散青少年的生存問題才是最根本的解決之道。

四、小結

篇(2)

〔關鍵詞〕中學生;叛逆心理;訪談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684(2013)24-0016-03

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這一特殊發育階段,這一時期,由于生理、心理變化較快,自我意識覺醒,獨立性增強,中學生在生活上不愿受父母、教師過多的干涉,不愿意聽從父母、教師的意見,容易產生叛逆心理。叛逆心理給他們的健康成長帶來隱患,若不及時采取有效的對策來克服和防治,就會逐漸演變為病態心理或犯罪。因此,對中學生叛逆心理加以正確引導,成為一個重大議題。帶著這樣的問題,我們對桂林市八所中學的學生進行了調查,以期為中學生叛逆心理的進一步研究提供參考。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從桂林市各中學中抽取桂林市大河初中、桂林市柘木中學、桂林十八中、靈川縣潭下中學、臨桂縣宛田中學、桂林七中、桂林十四中和桂林職教中心校八所學校的中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分層抽樣的方式對這八所學校各年級學生分別進行訪談調查。

(二)研究方法

1.文獻法

本研究查閱了中學生叛逆心理的國內外相關文獻,了解關于中學生叛逆心理的研究現狀以及已有研究中學生叛逆心理的表現、成因和已采取的對策。

2.訪談法

對八所學校共179名學生、131位家長、63位教師進行了訪談。訪談以座談形式進行,在每所學校分別舉行學生座談、家長座談和教師座談。在進行學生和家長座談時,要求所在學校的領導和教師回避,以保證座談內容的開放性和真實性。

(三)研究工具

根據已有文獻資料,從叛逆心理存在與否、叛逆心理在各方面的表現、形成的原因、對學習生活的影響以及所采取的策略等角度分別編制了針對學生、教師、家長的三份訪談提綱。其中,學生訪談提綱包括5個問題;教師訪談提綱和家長訪談提綱各包括8個問題。

二、結果與分析

(一)學生訪談結果

179名學生中,有136人認為自己存在叛逆心理,29人認為自己不存在叛逆心理,14人不確定自己是否存在叛逆心理。

認為自己存在叛逆心理的學生談道,自己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叛逆心理主要通過以下形式表現出來:在言語上頂撞長輩;打架斗毆;談戀愛;辱罵他人;厭學;逃課;離家出走;不聽從任何意見和建議;明知道是錯的還要堅持做;不想與人溝通,將所有的不滿都悶在心里等。

學生們認為,自己之所以會產生叛逆心理,主要原因有:進入青春期,獨立意識越來越強,但是只能思想趨于獨立,生活無法獨立;學習壓力大,受到父母和教師的“壓迫”;與父母、教師存在代溝,得不到他們的理解;與身邊的人缺乏溝通;長輩過多地指責和批評自己,很少得到鼓勵;感覺自己被忽視,想要引起他人的注意;自身貪玩,沉迷于網絡游戲;社會環境的影響;等等。

談到叛逆心理對青少年自身的影響時,學生們提到消極的影響主要有:引起情緒的波動,失眠、多夢等生理現象;產生厭學心理,曠課、逃學;學習成績下降;沉迷于網絡世界;早戀;影響人際關系;可能會使自己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等。積極的影響包括:叛逆心理使青少年開始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發自己將壓力變為動力,從而更加努力地學習。

在日常生活、學習中如果產生叛逆心理,學生們主要有以下調節方法:向朋友傾訴;寫日記;運動發泄;到學校的心理宣泄室宣泄;找個空曠的地方大喊;玩游戲;看電影;聽音樂;唱歌;逛街;吃東西;做數學難題;多想想父母的好;不說話,發呆,把自己關起來;喝酒;打人;通過早戀來調節等。

(二)家長訪談結果

在對131位家長進行訪談時了解到,感覺自己與孩子關系親密的家長共52人,感覺自己與孩子關系緊張的家長共11人,認為自己跟孩子關系正常的共68人。認為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孩子有叛逆現象的60人,沒有的38人,不知道是否有叛逆現象的13人。

家長們自己觀察到孩子平時的叛逆行為有如下表現:特別叛逆,經常上網、玩手機且控制不住;經常頂嘴,不尊重父母;經常發脾氣,生氣;上課不聽課,發呆,不交作業;注重形象,喜歡打扮;羨慕成年人的生活,想去打工;不穿父母幫買的衣服;不愿意給父母看自己的作業等。

家長們認為,孩子產生叛逆心理的原因為:進入青春期,覺得不需要家長關心;溝通少;父母過分施壓;父母要求過分嚴格,讓孩子反感;孩子埋怨作業過多;受社會環境的影響,覺得父母都過時了;因為早戀產生叛逆等。但也有部分家長表示,自己只是感受到孩子的這種叛逆心理對孩子的成長影響很大,但是并不知道為什么孩子會產生叛逆心理,也不知道該怎么辦,為此感到很困惑。

對于孩子的叛逆心理,大部分家長表示擔心,一怕影響孩子的學習,二怕孩子由此談戀愛,三怕孩子受社會風氣的影響,耽誤一輩子;少數家長表示不擔心孩子產生叛逆心理,認為這是孩子走向成熟的表現,意味著孩子開始有獨立思考的能力,需要得到尊重。

針對孩子的叛逆行為,家長們談到自己曾嘗試過如下方法進行化解:給孩子一個擁抱、微笑,跟孩子談心;找教師或者孩子信任的人與其聊天;陪孩子一起看電視(如中央電視臺法制頻道、心理訪談,湖南衛視《變形計》等);嚴厲地批評后再表揚;以書信的形式進行溝通;談孩子感興趣的話題,引導孩子把精力放到積極的興趣愛好之

上等。

家長們提出對學校的期待和建議有:凈化周邊的網絡環境;開設心理輔導室及心理課程,加強青春期學生的心理疏導;加強家校聯系,多開家長會,有條件的進行家訪;開展感恩教育;正確引導孩子學習;不頻繁更換班主任或者任課教師,各學科教師都關注學生;改善學校食堂的伙食。

(三)教師訪談結果

教師們認為叛逆心理是青春期孩子必有的性格特征。在教學工作中,中學生的叛逆心理主要表現在:自以為是,故意跟教師對著干;對教師一再叮囑的事感到厭煩,越強調越煩;對教師表揚的學生不屑,對與教師對著干的學生佩服;故意惡作劇;不聽課;對教師施暴;鉆牛角尖,在學習上固執己見;標新立異等。

在教學工作中,比較容易引起中學生叛逆心理的行為有:指出其不良習慣,如果方式不對則更加叛逆;受青春偶像劇的影響;誤解學生的行為時;對學生的關注、理解不到位,處理事件時無意出現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對個性較強的孩子教育方式簡單化;不尊重學生;將一些理念強制灌輸給學生。

教師在座談中談到,如果叛逆心理太嚴重,容易導致中學生遇事走極端,易早戀;影響知識的接受和青少年的上進心;缺少積極樂觀的心態;影響其判斷是非的能力。而從另一個角度看,叛逆心理的產生標志著青少年人格開始獨立,產生了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良好世界觀的形成。

教師們認為,應該采取如下措施防止叛逆心理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尊重學生;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對不同的學生要區別對待;不把學生的叛逆心理和叛逆行為擴大化,為學生保守秘密;學校定期開設心理講座及心理課;對于已經出現嚴重叛逆行為的學生進行專業心理輔導;讓更多教師加入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學生相互學習;開設家長培訓學校;加強對教師心理健康教育技巧的培訓,疏導教師心理;課間時做心靈放松操;每位學生每個月給教師寫一封信;就事論事;教師樹立起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

教師也談到了自己在學生叛逆心理的教育中所遇到的困惑:家長對于學校和教師工作的不配合;在與學生溝通時不知如何把握語言的度;教師的形象、地位低,職業在社會上得不到認可;教師的待遇有待提高;社會環境中的很多因素與學校中的正面教育相悖,對學生心理產生負面影響;成立教師心理輔導中心,重視對教師的心理疏導;各級精神衛生中心與學校定點聯系;增加心理教師編制,心理教師在學校里專職專用等。

三、討論

(一)中學生叛逆心理的表現

由于青少年自身獨立意識的增強,不喜歡父母過多的照顧、管理或干預,凡事都要自己獨立去實踐,特別討厭大人的再三囑咐。希望父母把自己當大人看待,要求以大人的身份出現,對于父母的話不再一味言聽計從,而是有自己的看法和主張,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

意見。

中學生的叛逆心理通過相應的行為展現出來:一些學生把打架斗毆看作是有“膽量”;明知道是錯的卻還要去做、厭學、逃課、離家出走是為自己尋找“自由解放”的途徑;不聽父母、教師的話是家常便飯;談情說愛是對父母反對早戀最好的回擊;頂撞父母,辱罵他人,與教師公開對抗被視為有本事等。而樂于助人、愛護集體、愛護公物、遵守校規校紀的中學生則被一些人認為是傻子,并通過肆意諷刺、挖苦,造成在集體里好人好事無人夸、正不壓邪的局面。

(二)中學生叛逆心理形成的原因

1.身心發展因素

中學生隨著身心的發展,思維深度與廣度比以前提高了很多,自認為已經能夠獨立評判一些事物,看問題往往不夠全面,容易把復雜問題簡單化。自我意識的獨立和自身感覺的成熟使得他們喜歡自作主張,采取回避、反感甚至背離的態度。一夜之間,一些中學生由乖巧聽話變成了處處跟教師、家長對著干,進而把自己放在施教者的對立面上。

2.家庭環境因素

一些父母在較多場合中忽視了孩子的心理需要,孩子有時候可能會難以接受。父母一些苦口婆心的教育方法使中學生反感,有的甚至認為自己的父母無能,進而有意無意回避。有些家長習慣以教育者的高姿態出現在孩子面前,家庭缺少民主商討的氣氛,限制了孩子自由的思考空間,否定的態度容易導致叛逆心理。有的父母將自己的愿望強加到孩子身上,希望孩子幫助他們完成“未完成的理想”,這樣也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

3.校園環境因素

在學校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可能會使學生產生叛逆心理。除了來自教師的影響,還有周圍同輩朋友的影響。在同輩群體中,一些人不良的價值觀念和行為傾向很容易對青少年產生不良影響,在生活中加以模仿,習得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加重叛逆心理的形成。

4.社會文化因素

當前的電視、廣播、報紙、雜志和網絡等,其內容都充斥著“個性”與“自我”的元素。叛逆這個原本帶有貶義的詞匯,已經成為中學生眼中的褒義詞,成為他們最渴望具有的特性。而青少年學生社會閱歷淺,辨別能力差,很容易被社會中的金錢崇拜、封建迷信、腐敗現象等影響,從而產生逆反心理。

(三)正確疏導中學生叛逆心理的對策

1.承認和尊重叛逆心理的出現

中學生的叛逆心理是一種正常現象,我們應該以平和的心態去對待。我們應利用叛逆心理的正效應,努力提高教育的實效性。在實際的教育活動中,我們要認識到叛逆心理的積極作用和價值,使其成為促進學生發展的強大動力。

2.重視家庭教育

家庭是溫暖的港灣,孩子的健康成長與家庭息息相關。因此,作為新時期的家長要特別關注孩子在青春期的叛逆心理。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家長應該努力營造民主、融洽、健康、和諧的家庭氛圍,這樣才能有效地疏導孩子的叛逆心理。

3.教師講究教育藝術

教師應針對學生的不同個性和特點,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手段,講究教育的藝術魅力。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嘗試靈活多樣、豐富多彩的教育方法,如溫文爾雅、和風細雨式的開導,幫助中學生消除厭學情緒,這樣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調適叛逆心理。

4.重視心理健康教育

加強心理健康教育。一是要正常開展心理素質教育課程,講授心理健康的相關常識或開展心理輔導活動課;二是建立學生心理檔案,及早發現學生的心理隱患,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三是成立心理咨詢室,配備專門的心理咨詢教師,或定期開設“心靈熱線”,開展個別心理輔導。

篇(3)

【關鍵詞】青少年責任感;價值;生活方式

青少年時期處在人生轉型的關鍵時期。行為習慣的生成、心理發展的成熟度、健全人格的形成等等都會伴隨、影響著青少年的一生。而現一代的青少年受家庭生活方式、社會風氣的影響以及學校教育的影響,在物質利益的熏染下缺乏責任感。因此,培養目前加強青少年的責任意識培養顯得尤為重要。

一、青少年責任感的缺失及歸因分析

青少年責任感缺失及家庭的成因。現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又生在物質優越的家庭中,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和刺激,如若不加以在心理上予以指導、不在行為上加以規勸,就會慢慢滋生了他們以自我為中心、拜金主義的不良行為。責任感,就是不僅要要求自己的行為,而且還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作為現實的人,就要在漫漫人生路上,找到自己的坐標以實現自己存在的價值。責任感的萌生使得青少年不會在選擇上迷茫,也會時刻以責任感為約束自己的行為。另一方面,就是撫育孩子的人的生活方式。在不良的生活方式的影響下,孩子耳濡目染,就會在身心上打下烙印。透過青少年種種的犯罪來看,這與其家庭脫不了干系。如:在刑場上,怒其母親“教子不成枉為娘”的鄧澤;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殺了雙親的李非;還有2000年浙江省徐某弒母一案等等。通過種種案例,我們不禁發出“我們的是孩子怎么了”的驚呼。

青少年責任感缺失及學校教育的缺失。在中國現行的教育中,學生們的人格、道德、情感、勇氣、心理承受能力以及生存適應的能力等沒有被置于一個重要的位置上,整個社會以及教育界所關注的只是學生的知識能力。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期望下,我們教育的學生逐漸被培養成了一個聽話的小機器人以及在藝術方面全能型的小天才。他們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掙扎,在倡導多年素質教育但應試教育仍盛行的社會里掙扎。有的學生在行為上以示“反抗”,有的在心理作著痛苦煎熬的掙扎,有的為此反抗搭上了自己的一生。

青少年責任感缺失及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社會上的各種熱潮、熱點層出不窮,青少年成為追逐的主力軍,如:偶像熱浪、上學期間戀愛熱、網游熱等等。還有就是社會風氣越來越趨向于利益化。在利益的驅動下,在校學生,學習不好的學生為了及格而作弊,學習中上的學生為了爭相獲得較高的獎學金而作弊。作弊,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也違背的道德上的責任。加之,對學生責任感的培養在社會上缺少普遍的認同,使得其失去了存在的社會心理基礎。

二、青少年責任感培養的策略選擇

(一)在兒童時期打下良好的基礎,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

家庭、學校雙管齊下,用正確的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信、勇敢、勇于承擔責任的品質,和與他人合作的意識和能力,簡單地說就是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當孩子具備健全的人格時,他才能客觀的看到事物最本真的面目。青少年表現出來的問題其實只是表象,在這表象之后就是他們因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不強而選擇了錯誤的方向。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就要培養孩子的自我責任――自愛、自尊、自律、自強。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自愛“不是孤芳自賞,而是自豪感,是對自身純潔信念的良好開端。”具備一個良好的開端,你就成功了一半。接下來的任務就是努力踐行自己的人生信條和生活、社會、時代賦予的責任。

(二)提升轉變孩子的價值觀,家庭注重生活方式的滲透

在一個條件優越的家庭生活,應該珍惜這家庭帶給自己的幸福。在《變形記》這檔節目中,不少的青少年因為家庭的富裕而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在學校打架不學習,在家不尊重父母,甚至對母親大打出手,這樣的孩子就是缺乏目標、沒有目標、缺乏責任感,使之在這叛逆的時期更加叛逆;而山里的孩子早早的挑起了家里的重擔、懂事、孝敬父母等等,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城市孩子的責任感、價值觀不如山里的孩子。通過變形的生活,城市的孩子在山里體會到了父母的艱辛,感受到了父母對自己濃濃的愛,使他們悔過,改變自己以前的陋習。這也是使得自身改變的一種轉變方式。另外,人的生活方式一經形成,便會是他們對事物的理解方式、感覺方式以及做出的反應依據。而生活方式是受家庭影響的,所以在家庭的生活方式上也要注意對孩子責任感的培養。

(三)學校教育中要注重責任感的教育,而思想品德教育要挑起對于責任感培養的重擔

篇(4)

關鍵詞:中職生;疏導;逆反心理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422(2015)06-0042-02

中職學校學生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這一時期是人的心理變化最激烈的時期,最容易出現的心理表現就是“逆反心理”。逆反心理大都具有危害性,若逆反心理過重或自己不善于處理和自我調節,會給學生帶來心理壓力,引起心理障礙。逆反心理還容易造成感情失控,學生聽不進正確的教育和勸導,可能會造成大錯。因此,教師有必要了解學生逆反心理產生的具體原因,科學、有效地引導學生學會自我控制和調節,塑造健全的人格。

一、中職生逆反心理的主要表現

逆反心理在青少年成長過程的不同階段都有可能發生,在中職生中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如,對某類事物產生了厭惡、反感的情緒,做出與該事物發展的常理背道而馳的舉動;無論對什么人什么事都表現出懷疑、抵觸或不滿;對長輩的言語置之不理,甚至直接反對乃至反抗;這種反常的心理狀態和行為傾向,就是心理學所指的逆反心理。

二、中職生產生逆反心理的原因

1.主觀原因

逆反心理在青少年時期最容易發生。中職學生進入青春期后,生理上腦機制的變化,使得處于青春期的學生表現出難以理解的莫名其妙的煩躁、厭惡等情緒。他們面對老師的教育、家長的指教,有意無意地進行回避,產生反感甚至背離。學生在中職與中學階段相比,學習目的、需要、動機不同,他們在學習和成長過程中不能正確地轉到社會所要求的行動上來,因而極易產生逆反心理。

對立型性格特征也會產生逆反心理。如有的學生對老師、家長講的事情,總要擰著勁來,其實他心里也明白老師和家長是好意,但他已形成了這種處理問題、分析問題的習慣方式,常常是不由自主地對著干。

2.客觀原因

在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出現一些不良社會風氣和黨內腐敗現象,如、貪污腐化、行賄受賄、執法犯法等,這些不良風氣使少數學生對國家前途悲觀失望,對媒體宣傳的內容產生很強的抵觸情緒。中職生入學后,極力想從父母的監督下獨立出來,改變對父母的依存關系。父母越是關心、體貼和愛護,學生就越反感、抵觸。另外不同家庭中培養出的孩子具有不同的心理品質和個性,一些家庭中不良的教育方式直接導致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

三、疏導中職生逆反心理的對策

1.以平等、相互尊重的師生關系撫平受傷的心靈

筆者經常接觸學生,從學生的行動、情緒反映、言談、反饋等來了解他們的心態及其變化。實際上,逆反心理正是自尊心的一種畸形表現,學生最大的懊惱便是別人不尊重自己的意見,這樣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因此當務之急是為學生創造一個和諧的環境,與學生之間建立一種平等、相互尊重的關系,引導學生走出情感的誤區。

筆者在擔任2009級財務會計(1)班班主任時,班上有一個男生,由于性格比較倔強,之前經常和老師鬧別扭,對老師、家長的話置之不理。上了中職以后總是以一種敵對態度來對待老師,語氣強硬,并總是帶著嘲弄和挑釁的表情,交流和溝通都很困難。上課時,該生總是做些小動作,故意大聲說話擾亂課堂秩序,不管老師怎么說教都不愿改正。因此,所有的任課老師都對他深感頭疼。為了改善這種情況,消除他的敵對心理,防止課堂紀律進一步惡化,筆者決定在班里增加一名班干部,并且這個職位由他擔任。在班會課上筆者羅列了班里幾個突出的不良現象,并提出要增加一名“副班主任”這個職位,當時這位男同學還在座位上不停地扭動著身子,筆者走到他的身邊說:“XXX,這個職位能不能由你來擔任,我相信你可以勝任的。”他愣了一下,表示堅決不同意,面對他的挑釁筆者沒有動怒,而是思之再三,然后把他叫到辦公室和顏悅色向他講明這個職位的工作有多重要,并向他表明老師很需要他的幫助。他沉默了一會說:“沒有人會聽我的,我自己都那樣,誰會聽我的?”筆者拍著他的肩膀說:“你以身作則帶好頭了,同學們肯定會聽你的,并且還會佩服你。相信我,我不會看錯人的,你一定可以的。”面對他的不自信,筆者給予了他積極的肯定,他答應試一試。看著筆者臉上的微笑,他的臉上也揚起了笑容,神采飛揚,一路小跑地回教室了。沒想到就因為這樣給予他的肯定,這位同學逐漸變得和善,易于相處,上課認真了,對人也熱情多了,而且還經常給筆者出主意,幫助管理班級。可見,老師以朋友的身份和學生溝通,讓他們感受到尊重,既能改善師生關系,也能讓學生向好的方向轉變。

2.以贊美代替批評,引導學生走出心靈的誤區

很多學生并不是真正的叛逆,他們只想通過某種方式得到老師的關注,以緩解焦慮情緒。老師要充分認識到這點,多贊美少批評。

在中職一年級第一學期,筆者教的學科是《經濟學基礎》,雖然這是一門專業課,但是內容枯燥,乏味,很多學生都不喜歡這一學科。個別學生更是表現得更加厭惡、反感,面對這樣的一種情況,筆者常常有力不從心的感覺。一次,筆者讓學生寫一份理財方案“假如我有100萬”,筆者細心研究,課堂上特別贊美了兩個男生的方案。當時這兩個男生特別激動,之后對筆者提出的問題不再頂撞,而是饒有興趣地思考。這兩個學生之前是“集體抱怨”的對象,老師在課堂上經常批評他們,而這次筆者突然贊美了他們,讓他們覺得受到了老師的關注和重視,充滿了信心和期待,上課不再和筆者對著干。其實每個學生都是有優點的,他們渴望理解,希望得到認可,并由此獲得信心,因此,老師可以用贊美的方式來消除他們的逆反心理,引導他們走出心靈的誤區。

四、小結

中職學生是一個不容忽視、不可小視的社會群體,他們應該是富有活力、充滿朝氣的青年群體,也必定是未來社會發展進步和城鄉建設的生力軍。心理教育在職業學校素質教育體系中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應該擔負著學生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幫助學生疏導心理問題,用自己的言行威信影響他們,做“人之楷模”,這關系著教育事業的成敗,進而影響著學生的命運和未來。

參考文獻:

[1] 李娜,張大均.中職學生心理素質教育探析[J].衛生職業教育, 2008(20).

篇(5)

一、正視青少年的心理,寬容對待學生

中學生正處在身體和心理的成長發育期,思維活躍,自我意識強烈,不愿意被別人約束。在學習上,對教師的批評教育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對教師的教育置之不理,反而和教師對著干,這其實是一個心理發展的必經過程。之所以教師認為學生有問題,是因為教師的觀點跟不上學生成長的腳步。其實叛逆不過就是控制和反控制的斗爭,教師想讓學生中規中矩,而成長起來的學生卻自我意識飛速發展,獨立性增強。這樣,叛逆才帶來師生關系的沖突,被看成教學存在的一種問題。比如,有的學生作業總是不按時完成,面對這種情況,教師會指責批評學生,或者讓學生多做幾遍。學生在以后表面上聽教師的話,按時完成作業,但是,作業出錯率高,對物理的定義、概念都沒有掌握,或者是抄襲其他同學的。因此,物理教師要清楚認識到,學生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思維。

叛逆在某種程度上正是學生邁出了要證實自己獨立個體存在的腳步,屬于積極的因素。因此,教師對青少年的叛逆心理要客觀分析和對待。一方面,青春期的少年生活經驗和認識閱歷尚未欠缺,思維的發展容易使其出現成熟與幼稚相矛盾、獨立與依賴相依存的現實表現。這就需要教師的耐心指導,而不是權威地命令說教。另一方面,教師要調整好心態,以理性的視角去看待學生的叛逆,而不是把學生的獨立看作是一種抗拒。從心理教育角度來看,教師的命令行為只能激化學生的抵觸情緒和反抗心理,從而在教學上讓學生更加叛逆。因此,教師要端正心態,不要把自己擺在高高在上的位置,要與學生站在平等的地位,把學生當成朋友,用聊天的方式避免沖突。在師生之間溝通建立的情況下,學生不把教師當成敵人,自然會扭轉自己的心理,認識到對與錯,自覺地改正,這就推動了學生的心理發展。

二、做好課前備課工作

“課上一分鐘,課下十日功。”教師的備課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所在。備課是教師對教學的總策劃,是一種教學策略,體現了教師的教學思想。課本是教師備課的第一手資料,只有深入鉆研課本,才能明確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點,挖掘訓練要素,并選取符合教材與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如果教師自身對文本沒有吃透,不了解編寫意圖,教學目標不明,教學重點不詳,甚至南轅北轍,便很難做到以文本為憑借,幫助學生提高物理學習成績的效率。如果教師上課時對教材內容都不甚了解,“以其昏昏,使其昭昭”,這樣的課堂教學自然是不可能取得高效的。

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備學生。課堂的主體是學生,一切教學活動必須圍繞學生進行。因此教師必須了解學生的生活經驗、年齡特征、個性差異、興趣愛好、性格氣質;了解學生的思想情況、品德意志、學習態度、思維方式;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對所學知識與技能哪些學生已經掌握,已能運用,哪些學生不甚理解,用不太好,哪些學生雖已領會,但不深刻而容易出錯等等。

三、優化課上授課教學

1.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要充分創設條件,刺激學生動眼看、動腦讀、動筆寫的能力,強化學生的讀寫過程、聽說過程,讀與寫、聽與說的訓練可以相互結合。從學生的階段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出發,精心設計、選擇導學方法與課堂結構,創設有利于學生主動求知的最佳教學情境,使所有學生都能參與教學過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我們應該堅絕摒棄那種“教師講課照本宣科洋洋灑灑口干舌燥,學生聽課埋頭筆錄手忙腳亂”的局面,還學生一個真正的自我,還學生一片潔凈的天空。

2.教師講解要“量力而為”,給學生“留白”。傳統的應試教育下,課堂是“滿堂灌”,教師把知識最大限度地教給學生,給學生強調知識點,進行死記硬背,從而能順利地應對考試,考出好成績。素質教育改革提倡學生過程的學習和能力的訓練,學生不僅要會知識,還要會學知識,弄清知識的來龍去脈。如果教師在課堂上處處“講深講透”,學生沒有經過“生疑——解疑——省悟”的一波三折,便無法激起學習的熱情。要激發思維活動必須對教學過程進行有效的控制,提高思維密度,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教師對學生提出的思維要求,要留有一定的空間,讓學生獨立思考,在教學中讓學生先想一想再去做,使學生言語與行動逐步起著自覺調控作用,從而發展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提出一些有效的問題先讓學生有效的思考,再試著解答,而不是由教師直接教給解法。學生通過認真思考、交流,很好地鍛煉了他們的合作精神,并且可以提高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和隨機應變地處理問題的能力。

四、做到課后反思

教學反思,就是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一種行為,是教師對教學行為和教學活動進行批判地、有意識地分析與再認證的過程。課后反思是很可貴的。有效的課堂教學需要教師及時反思,及時總結教學中的優點和失誤,不斷改進和完善,并有針對性的提高,這會讓物理教學“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反思自己的備課與課堂教學,記錄自己的感受、體會、評價及修訂,總結積累教學經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這既可以為今后的教學提供有益的借鑒,有利于優化下一節、下一輪的教學,又便于及時彌補教學中的“遺憾”和“失誤”,不斷充實自己的教學功底,切實提高教學水平。課后反思的內容包括:反思教學目標、教學設計是否科學與完善;反思教學方法是否合理、得當;反思課堂中問題情景設計的趣味性、典型性與層次性;反思解題方法、解題結果、問題延伸及突發問題的處理;反思教學時間分配的合理性及板書設計的藝術性。反思只是教學的手段,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不能局限于經驗進行重復性的實踐,要多學習一些先進的教育理論,建立科學的反思行為,實現“反思——提高——再反思——再提高”的過程,教師只有積極開展教學反思與實踐,其教育教學觀念、教育教學行為才會有本質性的提高和改進。

篇(6)

【關鍵詞】家教;法律意識;青少年犯罪

青少年犯罪近年來在我國呈上升的趨勢,青少年犯罪問題成為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重點與熱點社會問題,是有許多社會矛盾引起的復雜問題。隨著對青少年犯罪研究的日益深入,人們對青少年犯罪的原因、特點、易發群體等方面都已經做了比較透徹的研究,并針對相關問題進行了預防青少年犯罪方法與措施方面的探討。青少年是一個具有自身特點的特殊群體,外界對他們的影響較大,可塑性強,對家庭的依賴性強,家庭教育對于預防青少年犯罪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結合青少年的這些特點,探討了家庭教育對于預防青少年犯罪的重要性以及措施。

一、家長法律意識對青少年犯罪的影響

在相同的社會大環境中,每個人的成長環境不一樣,主要是學校和家庭環境不一樣。對于未成年的青少年,接觸外面的社會環境不多,主要生活在家庭和學校中,家庭和學校的環境對于青少年的成長發揮著最主要的作用,特別是家庭環境。雖然家庭環境小,但是對于人成長的影響貫穿其一生。根據很多調查顯示,一個成長在不和諧家庭的青少年更容易走上犯罪道路。在青少年階段,可塑性強的特點對于青少年的成長是一把雙刃劍,容易被教好,但是更容易被帶環,青少年的成長環境對于他們的行為習慣影響巨大,而作為孩子第一任老師的父母,他們的言行對于青少的行為習慣具有直接的影響。成長于家暴環境中的人日后也易于進行家暴虐待家人。因此,家庭環境對于青少年的成長影響巨大,家長要不斷增強法律意識,也要對預防青少年犯罪的緊迫性和重要性有充分的認識和準備,不斷學習法律知識,增強法律意識,將法律意識運用到家庭教育中;要不斷增強自身法律素養,運用合適的教育方式,結合生活實際去教育孩子,讓孩子知道法律允許和禁止的事情。通過日常生活中自身的言傳身教,對子女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讓孩子從小就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識和法律意識,約束自己的言行,對于預防青少年犯罪意義重大。

二、我國家長法律意識的現狀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國民受教育程度越來越高,國家在不斷加強法制建設和開展法制宣傳活動,國民的法律意識在不斷提高。對于自己的合法權利受到侵害時,漸漸學會了運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的利益。但現實生活中,也有一部分未成年人的家長們,在保護自己及孩子的利益時,往往忽略了法律在孩子教育上的作用。有些家長崇尚以牙還牙的模式,并且將以牙還牙的模式貫徹到孩子的教育中,這種宣揚仇恨的教育方式是不好的,很多“忍一時風平浪靜”的小事情,在“以牙還牙”后就會激化得不可控制,當然緊急情況下正當防衛就另當別論了。如果不分情形就使用以牙還牙的教育方式,將教會孩子逃避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變得狡詐,不利于孩子培育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法律意識,不遵守法律規范。現代社會,大部分家庭都是獨生子女,父母愛子心切,過分溺愛孩子,容不得孩子的利益有半點侵犯,因此孩子教育的內容缺失,教育方式有些偏頗。目前,家長都強調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注重素質教育,豈不知對于孩子的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都滯后了。所以家長在不斷為孩子創造物質條件和教育條件時,做好孩子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是前提和基礎,引導孩子走上一條正當的成長做人的道路。俗語云“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心術不正、不遵守法律的人越有能力對社會的危害就越大。

三、提高家長法律意識,有效預防青少年犯罪

家庭教育對于預防青少年犯罪具有最重要的作用,家長的法律意識對于培養孩子的法律意識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家長自身要不斷提高法律意識,用自己的言行為孩子樹立榜樣,教會孩子做人做事,而且還有充分到預防青少年犯罪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一)加強預防青少年犯罪的宣傳力度

由于家長對于預防青少年犯罪的緊迫性和重要性認識和意識不夠,因此要加強預防青少年犯罪的宣傳力度,讓家長意識到預防青少年犯罪的緊迫性和重要性,也意識到家庭法律教育對于預防青少年犯罪具有重要的作用,使得家長自覺將法律教育貫徹于家庭教育中。過去幾十年,我國實行計劃生育,宣傳優生優育,全國大部分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家庭;而近幾年,雖然放開了二胎政策,但是由于生活壓力大,國民素質提高,大家都追求優生優育,所以獨生子女家庭并未有很大改觀。家長們更注重孩子的培養和教育,從營養到胎教,從小在家就進行啟蒙教育,選擇好的學校進行素質教育,父母陪讀購買學區房都體現出他們的用心良苦。國家可以利用家長們期盼孩子成人成才的心理,成立專門的法制宣傳教育機構宣傳預防青少年犯罪,這樣就大大加強了預防青少年犯罪的法制宣傳,介紹當今社會青少年犯罪問題的嚴重性,青少年犯罪問題對社會的危害性,預防青少年犯罪的緊迫性,介紹家庭教育對于預防青少年犯罪的重要性,讓家長意識到預防青少年犯罪的緊迫性和重要性,多關注青少年犯罪問題,明白家長們對于預防青少年犯罪自身的責任重大,在日后對于孩子的家庭教育中,有意識地將法律教育貫穿于家庭教育,增強青少年的法律意識。另外,還可以和學校一起努力,制作法制宣傳資料,發給家長看,指導家長對孩子進行法律教育的方法。如果青少年成長于法律意識濃厚的家教環境中,將會充分認識到犯罪的后果和遵紀守法的好處,約束自己的言行,起到預防犯罪的效果。

(二)家長的表率作用

在家庭教育預防青少年犯罪方面,不僅要求家長具備法律意識,還應該約束自己的言行,通過言傳身教潛移默化的作用去影響青少年的言行,起到表率作用。人的是非觀念并非先天而有,而是后天學習所得,我國有很多關于環境對于人的影響的名言和故事,如“性相近,習相遠”等名言,古有孟母三遷的故事,今有學區房的案例,都是為了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孩提時代,最親近和最信賴的人就是家長,大部分行為習慣都是學習于父母。父母的言行、習慣、生活態度和性格都是孩子學習模仿的內容,父母的言行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所以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約束和規范自己的言行,遵守道德規范和法律規范,尤其是在孩子面前,要做好榜樣的作用。如果家長在孩子面前沒有約束自己的言行,不遵守道德規范和法律規范,將會導致“上梁不正下梁歪”,孩子將難以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

(三)關注青少年的成長環境,采用適當的教育方式

孩子在不同的年齡段喜歡教育的方式和內容不一樣,所以要針對孩子的年齡特征,采用合適的教育方式和內容,讓孩子易于接受,特別是處于叛逆階段的青少年時期,寓理于事,采用孩子熟悉的事例作為教導內容,增加孩子的認同感,在好的時機時用適當的方法教育孩子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家庭之外,青少年的朋友圈對他們的影響最大,要融入朋友圈,就要和圈子保持一致。孟子曰:“燕朋逆其師,燕辟廢其學”。如果朋友圈的言行不好,將會帶領孩子走向犯罪的道路。因此家長要關注孩子的成長環境,幫他融入一個好的朋友圈,遠離不良群體。

四、結束語

青少年犯罪是一個社會問題,國家已采取各種預防措施,青少年的本質都不壞,主要是由于法律意識淡薄,沒能約束自己的行為,因此要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識。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起著最重要的作用,要加強孩子的法制教育,讓孩子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紀素華.家教中的法律意識與青少年犯罪的預防[J].青少年犯罪問題,2003(6):33-35. 

[2]胡云騰.認真落實“青年發展規劃”切實預防青少年犯罪——兼論家庭、家教、家風與青少年犯罪[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7(4):96-103. 

篇(7)

(一)學校注重專業課程、忽略心理教育課程

很多學校開設心理健康教育這門課程都比較晚,致使一些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夠認識和了解,在他們的心中對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識不強,對專業課程的興趣更高,因為覺得專業課程才是對他們最有用的東西,加之學校學習這門課時僅僅用分數來衡量課程的好與壞,而不注重學生的實際主體特點,也忽略了他們在年齡上的一些因素,這樣的教學制度不僅不能讓學生的心理健康得到改善,還反而刺激了一些學生的心理,使學生更加呈現出叛逆狀態,最后讓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失去興趣,也讓師生的關系處于不和諧狀態,最后以至于心理健康教育受到阻礙。

(二)課本內容缺乏“三性”

中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課本都比較死板,沒有靈活度,缺乏“三性”,所謂的三性指的是滲透性、系統性以及連貫性,這三性在心理健康的教學中起著重要作用,由于在心理健康教育課堂上一些學校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一門考核課程,用分數來衡量學生的心理素質,不把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內容付諸實踐,做到活學活用,讓學生將心理健康教學與其它課程的內容綜合起來學習,這讓一些學生又產生了另一種錯覺,覺得他們學習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為了應付考試,所以讓他們會有一種增加了壓力的思想,由此對心理健康教學這門課程越來越反感,這種缺乏滲透性的中學心理健康教育使很多學生喪失了信心和動力。另外加之現在的中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沒有規范統一的課本,都是一些待用課本材料,所以缺乏系統性與連貫性,根本就沒有達到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目的,換一種角度的證實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學校的開展失敗。

(三)單調的授課模式

中學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授課模式還遵循的是其它專業課程的教學模式,在這期間,學校依然只是重視課本的知識,而不注重教學的實效性。讓一些學生在其它專業課程的壓力下更增加了一些負擔,從而讓學生更加厭倦心理課,這就與起初學校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目的逆向而行了。由此可見,在心理健康教育課堂上開展具有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才能推進心理健康教學的開展。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以及重要性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結合中學學生的年齡與心理,幫助他們客服在這一階段的一些心理障礙和心理錯位,防止青少年犯罪事件的發生,現在的刑事案件都是由青少年犯罪的偏多,都是由于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沒有做好教育和宣傳,中學學生處在青春期,他們的心理比較脆弱、壓力也較大,情緒激動,容易走向犯罪的邊緣,但是現在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不大,學生也沒有充分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思想意識薄弱,教學形式的單調,沒有將心理健康教育課程

的內容發揮到實處,都比較傾向形式化,在學校里面,教師要從學生的各方面實際出發,找到適合學生發展需要的內容進行教學,以達到讓學生在健康的心理環境下成長,為國家的素質教育事業做貢獻。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現在的學校教育都比較注重素質教育,而心理教育就是素質教育的內容之一,在21世紀,學生要從全方位出發,展示自己的才能。在此期間,學校可以通過網絡咨詢、電話咨詢等對學生開通各種途徑,讓他們有什么心理上的障礙都可以立即得到解決,讓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的發展,制止學生犯罪。中學生正處在思想意識的關鍵時期,就更需要一個思想健康的心理,為他們以后的生活和學習奠定基礎,學會與他人相處,為人處事等,因為中學學生的心理素質比較薄弱,他們經不起打擊,客服困難的能力比較弱,遇到問題容易產生激動情緒反而不能解決問題,由此可見,加強學生的素質教育在現在是為和諧社會做貢獻的必要措施,讓學生能夠展示自我,學會為人做事。

三、針對中學心理健康教育問題的措施

1、教學內容要達到科學與規范

在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學,要求做到科學化與規范化,科學化是指授課要講究科學性,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尋找適合學生發展需要的教學模式和措施,改變從正面對學生進行評價,要間接或委婉的指正學生的錯誤,另外一方面就是在對學生的心理問題統計與心理老師的檔案管理等都要采取規范和統一的范疇。

2、采用專業的心理健康教學的老師

中學心理健康教育課堂上的任課老師通常是教其它課程的,因為心理學得不到重視,所以學校會任派一個老師來上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或者讓一個教師擔任多門課程,但是這些老師都不是專業教心理學的,也沒有通過心理學的培訓,所以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不了多大作用,反而有可能起反面作用。

3、要將系統化與整體化結合起來

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學校以及老師的事情,而且是整個社會的事情,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負責就是對社會負責,要將家庭、學校、社會三者系統的結合起來。另外學校也可以通過多開展一些心理咨詢中心,讓有煩惱的學生都能打開自己的心扉。要將專業知識與心理健康整體結合起來,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健康的環境下學習、生活,讓心理健康教育成為國家素質化教育的推動力和源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色欲av| 亚洲av综合a国产av中文| 免费a级毛片在线播放不收费| 天堂8在线天堂资源bt| 亚洲毛片无码专区亚洲乱| 成年美女黄网站色大片不卡| 好好日网站| 无码人妻出轨黑人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麻豆欧美日韩ww| 亚洲综合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熟妇av一区| 人妻互换一二三区激情视频| 大陆精大陆国产国语精品| 老熟女高潮喷水了|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片搜|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网站| 玩弄秘书的奶又大又软 | 美丽人妻被按摩中出中文字幕| 熟女俱乐部五十路六十路av| 青柠影院免费观看高清电视剧丁香 | 波多野结衣aⅴ在线| 国产在线观看香蕉视频| 国内精品乱码卡一卡2卡三卡| 草草久久久无码国产专区|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www国产精品内射熟女| 国产一二三四区中| 偷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精华液2020|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精品自拍| 亚洲av中文无码字幕色本草| 欧美成人精品手机在线| 丝袜老师高潮呻吟高潮| 欧美牲交a欧美牲交aⅴ免费|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 国产高清中文手机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二国产精品| 熟妇好大好深好满好爽| 无码免费大香伊蕉在人线国产|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