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村鎮銀行發展中的問題
時間:2023-09-06 16:52:4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村鎮銀行發展中的問題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村鎮銀行雖然是農民自己的銀行,是“窮人的銀行”,具有一定的本土優勢,但由于經營環境受地域的自然條件、開放程度和居民收入水平等限制,農民和鄉鎮企業閑置資金有限,客觀上制約了村鎮銀行儲蓄存款的增長。營業網點是金融競爭的最前沿,營業網點數量上的多少,服務及時、方便、快捷和多樣性也是吸引客戶的方面。村鎮銀行于2007年初成立,還沒有能夠完全樹立自己的品牌與信譽,農村居民對其缺乏了解。相比國有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農村信用社,農村居民對村鎮銀行的認可度和接受度也需要一個過程,因此大多數人還采取觀望態度,對其存貸匯等業務還不夠信任,這對其拓展業務,吸收存款十分不利。另外,村鎮銀行成立之初沒有行號,致使村鎮銀行匯兌、結算業務無法正常辦理,征信系統無法開通,無法開展對公業務,銀聯卡業務也因此無法辦理,導致企業不愿意在村鎮銀行辦理同城票據交換業務。
設立村鎮銀行的目的就是為解決農村資金短缺,所以其本職業務就是加大對農業、農民的貸款。農民、村鎮企業是貸款的主體,但是農戶農業生產和中小企業無法獲得穩定的現金流,加之保障體系不健全,農業、村鎮企業早已被傳統商業銀行排除于貸款客戶之外。所以村鎮銀行無疑成為農村資金需求者的救命草,資金需求者紛紛向其尋求貸款。
經營模式不成熟,抵御風險能力弱。村鎮銀行作為一種新型的金融機構,需要在摸索中不斷發展,不僅要在本地招聘一些有人際和經驗的人員,而且也需要更多具有專業技能和豐富執業經驗的人才。按照《關于調整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準入政策更好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要求,在人員素質上的要求并不高,但是農村的經濟環境與工資水平不利于招到合適的專業人才,而且符合要求的也大多都分布在已有的金融機構中,村鎮銀行并不能夠提出更優越的條件以吸引具有從業經驗的人才。經驗不足及業務素質不高的從業人員存在著很大的操作風險。
村鎮銀行信貸支持的主要對象為弱勢產業的農業和弱勢群體的農民,農業作為高風險低受益的行業,受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影響巨大,而目前農業保險覆蓋率不高,且手續復雜,一旦發生自然災害,借款人就可能不按時履行還貸責任。即使有抵押,但由于抵押品大多數是農民住房、宅地或農機等,這些抵押品一般都很難變現,所以村鎮銀行還要承擔不良貸款損失。但是其他業務如銀行卡及各種票據業務都沒有開展試點,所以其利潤來源單一,導致利潤與風險不對稱。
配套政策有待完善。《關于調整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準入政策更好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出臺以后,中國銀監會又陸續了《村鎮銀行管理暫行規定》、《村鎮銀行組建審批工作指引》等六項新型農村銀行業金融組織的行政許可及監管細則,但是對農村新型金融組織的財政支持、稅收優惠、存貸款定價、金融監管或監測、融資等具體規定還沒有出臺。
作為新生事物,由于相關配套措施準備不充分,村鎮銀行在實際業務操作中遇到很多困難,發展受到一定制約。比如因支付及征信系統無法開通,從而影響村鎮銀行正常經營,不利于村鎮銀行規避風險;因銀聯問題自助設備仍未開通、銀行卡業務無法辦理,減少了村鎮銀行的服務手段和品種,降低了村鎮銀行的競爭力;稅收、準備金率等政策缺少扶持措施,不利于村鎮銀行的發展等等。
完善的對策
鑒于村鎮銀行在吸收當地農民存款存在一定困難,應避免過分依賴單一存款來源作為放貸資金,爭取從各種渠道籌集經營所需資金。有以下幾個途徑:一是加強與當地的農信社、郵政儲蓄等金融機構合作。農村信用社以及農村中的國有銀行一直以來是農村金融的主力,其存款資金來源比較充裕,村鎮銀行可與農業銀行、農信社、郵政儲蓄等金融機構簽定協議,以較低的成本獲得資金。比如四川儀隴惠民村鎮銀行就與當地的農信社簽署了業務協議,由縣聯社提供現金供給和貯運,這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資金短缺的問題。二是爭取早日進入全國銀行間拆借市場,以市場化的方式取得較低成本的放貸資金。三是充分利用中央對農村地區的扶持政策,爭取多向央行申請支農再貸款。四是盡快在政策允許下發行債券、票據等金融工具融通資金。
把選擇目標客戶群作為首要問題
明確自身定位,重點營銷自己的目標客戶群。我國村鎮銀行的建立是解決農村地區金融機構網點覆蓋率低、金融供給不足、競爭不充分的創新之舉,是解決農民貸款難和全面建設新農村的有效途徑。因此,我國村鎮銀行必須明確自己“服務三農”、“農民的銀行”的市場定位,支持區域經濟發展,履行支農重任,特別是農村地區貧困戶和低收入家庭,以及在家從事勞動的人員提供各種金融服務,并從家庭經濟實力和貸款者品德兩個方面綜合來考察,確定放貸目標,穩固自身在農村市場的主導地位和客戶基礎。
針對不同客戶提供個性化的零售服務。發現客戶、選準客戶、留住客戶、開發潛在的客戶,對村鎮銀行零售服務業務市場至關重要。目前,個性化服務要成為村鎮銀行最重要的競爭優勢,通過提供個性化服務,村鎮銀行能夠將客戶從大銀行中吸引過來。因此,村鎮銀行零售業務的目標客戶應定位在農村優質客戶,主要包括信譽好的個體工商戶和農民企業家,實行差別服務。對目標客戶群體提供“量體裁衣”式的全程金融服務;對大眾客戶群體,則提供相對個性化的金融產品的“一站式”金融服務。
深入農村群眾,與客戶形成良好的互動。村鎮銀行從管理者至一般員工都應該深入農村群眾,利用有利的人緣和地緣,充分了解客戶各方面情況,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為信貸決策提供最有利的支持,從而進行風險的識別和規避。村鎮銀行的基本體制特征在于村鎮銀行的“村鎮性”,集中表現在它是依托所在的村鎮人際關系網絡中開展信用中介活動,例如,村鎮銀行在審批中小企業和家庭客戶貸款時,評估的不僅僅只是一堆財務數據,實際上村鎮銀行的信貸人員還要考慮這些作為鄰居的借款人的性格特征、家族歷史和家庭構成、日常開銷、基本收入情況特征等個性化因素。只有真正融入村鎮才能使得村鎮銀行具備特定的競爭力優勢。
逐步完善村鎮銀行建設,切實強化其競爭力與執行力
村鎮銀行企業文化的建設。一家公司如果沒有自己的企業文化,就像一個人沒有靈魂一樣。格萊珉銀行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就是因為它有自己健康、成熟的企業文化。首先,要明確的提出村鎮銀行的宗旨:為“三農”服務,是“農民自己的銀行”,并要做到身體力行。其次,建立成熟的信貸模式,并使之推廣,如:小額度、每周收款、連續放貸的模式。再次,注意對員工和放貸對象的培訓,向他們介紹村鎮銀行的宗旨、服務的對象以及工作的方式,使他們接受自己的理念。最后,應該鼓勵員工獨立開展工作,積極發揮自身潛質,為銀行的發展集思廣益。
村鎮銀行品牌形象的提升。目前,廣大農民對村鎮銀行認識還有個過程。組織存款困難、資金來源不足幾乎成為試點階段村鎮銀行的通病。農民由于不看好其發展前景而不愿意將錢存入村鎮銀行,這是我國村鎮銀行組織存款難的主要原因。據悉,2010年7月成立的甘肅隴南市武都金橋村鎮銀行開業4個月吸收存款僅1039萬元,發放貸款835萬元,貸存比高達80%。因此,我國村鎮銀行必須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管理水平,提升自身形象,獲取廣大農民的認可。
建立農村存款保險體系,規范農村金融機構的競爭。我國目前沒有存款保險制度,一直由國家承擔隱性擔保。在金融市場逐步開放,所有制和產權制度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再由國家承擔隱性擔保已不合時宜,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勢在必行。在鼓勵發展各種農村金融機構的同時,為保護存款者的合法權益,可先在農村試點,探索建立農村存款保險制度。存款保險制度與金融監管當局的審慎監管、中央銀行的最后貸款人功能一起被認為是支撐金融安全網的三大基本要素,它可以提高存款人對農村金融體系的信心,抑制個別金融機構倒閉造成的“多米諾骨牌效應 ”。通過該制度,運用存款保險機制對有問題的農村金融機構采取及時監測和早期糾正措施,有效防止農村金融機構只能存活不能退出市場的情況發生,促進農村金融機構規范健康發展。
關鍵詞:村鎮銀行;主發起銀行制;金融創新;吸存能力
國家對村鎮銀行的發展頗為重視,并希望以此推動農村地區更加繁榮,但在發展中卻存在一些主要問題,通過對村鎮銀行發展背景的更加深入了解,可以更好地解決存在的一些重大問題。下面先講一講我國村鎮銀行發展中遇到的一些問題。
一、我國村鎮銀行發展中的主要問題
1.我國村鎮銀行數量不足、全國分布不均、貧困縣網點少
村鎮銀行成立數量低于國家計劃,不能更好滿足農村所需金融服務。
早在2009年銀監會計劃于2009~2011年三年中,在全國35個省計劃單列城市設立1027家村鎮銀行,而截至2012年6月30日,全國共有1101家村鎮銀行,若提出部分村鎮銀行開立的支行數量,則僅有731家。雖然說成就斐然,但是尚未實現2009年的計劃目標,一些急需金融服務的貧困地區甚至沒有建立起村鎮銀行,這些已成立的村鎮銀行還不能滿足廣大貧困農村地區對金融服務的需求。
村鎮銀行的布局呈現部分相對集中的態勢,東部發達地區較多,中西部落后地區較少。而銀監會在組建村鎮銀行初期,主要是為了滿足中西部貧困地區對金融服務的需求,而如今的村鎮銀行格局卻沒有達到目的。
各省份中的國家級貧困縣和村鎮銀行布局重疊度太低。2012年國家公布的國家級貧困縣有592個,其中中部貧困縣有217個,西部地區的貧困縣為375個,占國家級貧困縣的絕大部分,而中部地區共有263家村鎮銀行,西部有村鎮銀行342家,看似數量較多,但與沒有貧困縣但村鎮銀行數達338家的東部相比,西部地區貧困縣平均分布村鎮銀行較少,這必然導致當地所需的金融服務不能得到滿足。
2.村鎮銀行內部經營模式缺乏創新,吸收貸款難
當前,我國的村鎮銀行在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為農村地區提供金融服務的中國農業銀行主要服務于高端客戶,農村信用社主要服務于中端客戶并逐步向高端客戶延伸,所以我國農村的中端客戶所需金融服務未得到充分滿足,低端客戶處于空白狀態。低端客戶主要是一些貧困農戶和微型企業,風險較大且收益甚微。村鎮銀行在成立初期需要嚴格控制風險,因此也必須爭奪中高端客戶,在發展較為成熟后向中低端客戶延伸。但當前村鎮銀行的貸款方式,風險評估,信用擔保,貸款審查,貸款償還等貸款模式均沒有太大突破,在產品開發方面創新較少。村鎮銀行的貸款模式與農業銀行,農村信用社沒有本質區別,而其自身又起步晚,經驗不足,這就使得其在農村貸款中無競爭優勢。
多數村鎮銀行,伴隨著央行的兩次降息,兩次上浮其存款利率至頂。所有這些村鎮銀行上浮存款利率至頂的原因,無一例外都是為了保有現有存款和吸收存款,若自己不率先提高利率,恐怕現有本已不多的存款也會流失。吸收存款難直接導致村鎮銀行貸款業務量較少,從而對農村金融影響甚微,不足以滿足三農發展所需金融服務。
在我國一些國家級的貧困縣中,當地村鎮銀行的支農資金較少,大部分資金還是流向了較為發達的城市,這完全與銀監會組建村鎮銀行的初衷相悖,使本就缺乏經濟發展動力的農村地區更加貧困。
二、對村鎮銀行出現的主要問題的原因分析
1.相關政策方面
從保障村鎮銀行健康發展上來看,銀監會的規定不無道理,但其規定從滿足農村急需的金融服務上,卻起到了制約的作用。雖然最大股東持股已由20%下調至15%,但其實質制約作用卻沒有發生太大變化。我國農村地區所需的金融服務規模小,較分散而且風險較大,商業銀行的逐利性和決策地位,必然導致其將吸納資金投向收益較高的城市,使得支農資金大量較少。還有,在我國中西部地區滿足主發起銀行條件的銀行業金融機構較少,這就使得中西部設立的村鎮銀行數目較少,而我國中西部又是我國三農重點發展區域,這就與建立新型農村金融服務機構從而促進經濟發展的初衷背道而馳。隨后銀監會“東西掛鉤,城鄉掛鉤,發展與欠發展掛鉤”政策,也存在一些不良作用,第一,掛鉤政策使得發起設立村鎮銀行的限制加大,一些原本支援在發達地區設立村鎮銀行地金融機構只有放棄設立,這反而又減少了村鎮銀行地設立數量。第二,對于在掛鉤中貧困縣設立的村鎮銀行政策上沒有給與一定的優惠,這又進一步加重設立村鎮銀行的負擔。
2.村鎮銀行經營中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村鎮銀行起步晚,自身實力不足,不能吸收金融人才,并且沒有充分利用自身特色,導致其金融創新嚴重不足,大量的金融機構實踐證明,沒有良好的金融人才支撐,金融創新是不可能的,而要留住金融人才,沒有相應的薪酬待遇是不行的。
但對于剛起步的村鎮銀行,不可能有較多的資金用于吸納金融人才,同時,村鎮銀行沒有充分利用自身的地方特色也導致其缺乏金融創新,也即沒有符合當地境況的貸款模式。
我國大多數農民及小生產者對存款的安全性要求較高,而對于存款利率大多持無所謂態度,他們大多對中國農業銀行和農村信用社較為信任,這使得即使村鎮銀行的利率高于前兩者,大多數農民仍不愿在村鎮銀行存款。村鎮銀行沒有行號,也就不能業務利用央行的清算支付系統,而其自身又沒有清算系統,這必將導致村鎮銀行的轉賬支付難以進行,而農村的一些中小企業還有部分打工家庭對于轉賬又非常急需,這也將使村鎮銀行吸存能力受限。村鎮銀行自身公信力不足且宣傳力不足。作為農村新型金融機構,村鎮銀行起步較晚,與中國農業銀行和農村信用社相比,沒有樹立起實力雄厚、安全、可靠的公眾形象,而對于銀行來說,商譽至關重要,農民心中沒有充分認可村鎮銀行,這就必然使村鎮銀行吸存能力大打折扣。
三、對我國村鎮銀行發展中主要問題的建議
1.放寬發起人的資格限制并實行優惠政策
政府要逐步放寬對發起行的資格限制,首先,對我國中西東部實行有差別的主發起,設立金融機構的資格限制。對于東部發達地區,可仍堅持原來的主發起銀行政策;但對于東西部地區,可允許一定符合條件的證券保險等金融類機構設立村鎮銀行,對于國家更為貧困的縣可進一步放寬發起人資格,允許有豐富經驗的企業或自然人發起設立。同時,相關政策應規定增加符合一定條件的自然人股東比例,這樣一來,便可利用自然人在當地的熟人社會,不僅可以拓展業務對象范圍,又可降低信貸風險。還有,對于設立村鎮銀行,政府要加大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政策。稅收方面的優惠至少不低于對農村信用社的相關政策,同時要實行較為有效的差別化財政稅收政策。對于在東部地區設立村鎮銀行的政策優惠幅度要小于中西部地區;對于在發達城市設立村鎮銀行的政策優惠幅度要小于貧困縣的;對于由于掛鉤政策而設立的村鎮銀行,政府除必要的優惠政策外,還要實行一定的獎勵激勵制度,切實逐步改進中西部地區村鎮銀行分布不合理。貧困縣網點少的窘境。再有,規定村鎮銀行支農資金的額度。對于村鎮銀行資金外流,投資于非農業務,必須有明確的相關法規限制。可出臺規定:村鎮銀行的小額貸款量不得低于全年的總貸款量的百分之五十,一年貸款中至少有百分之五十貸給農戶,農村小企業和農村個體戶,如此以來不僅可以滿足農村對小額貸款的需求,而且避免的大量的資金外流。
2.進行金融創新、提升自身公眾形象
村鎮銀行的性質決定了其自身必須要有地方特色的金融創新,首先要拓寬擔保渠道,如可實行土地使用權抵押、林木抵押、機械設備抵押、廠房抵押方式,以解決微小企業和農戶生產貸款所需的抵押押物。還有,在一定的貸款范圍內,可進行信用貸款,對于不同的信用級別也可以實行差額信用貸款,農民個人的信用狀況可以通過當地走訪以及以往信用記錄來確定。在風險分擔上,可以成立貸款小組,由小組內各成員共擔貸款風險。例如,遼寧東豐誠信村鎮銀行就實行了獨具特色的貸款小組制度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償還貸款上,可以實行分期償還,并且還可以實行提前還款獎勵制度,一遍更好地鼓勵還款積極性,減少償還風險。
村鎮銀行要從自身做起樹立安全可靠的公眾形象,以此增強吸存能力。村鎮銀行要以自身優質的服務贏得口碑并且加強宣傳力度,同時也可以借鑒國外村鎮銀行的先進經驗,例如巴西的BRADESCO銀行,通過以優惠政策幫助當地一些求學困難的家庭提供助學貸款、婚宴貸款等,在公眾心中樹立良好形象,這自然使更多人愿意在BRADESCO銀行存款。
3.發揮地方政府在完善金融服務中的作用
村鎮銀行在進行金融產品設計時,可與地方政府合作,把地方的三農發展規劃政策納入自身的業務規劃中,對于符合三農發展政策的項目,主動提供優惠貸款,在貸款模式上要有充分的靈活性,對于貸款審查、風險評估、信用擔保、還款方式上與項目的實際情況為標準,逐步探索出實現自身可持續的發展之路。讓政府出面對村鎮銀行的信譽加以確定。公眾對政府是頗為信任的,由政府為村鎮銀行正名,足以使村鎮銀行改變現狀。
4.村鎮銀行之間可以實行聯合,有效辦理清算轉賬業務
村鎮銀行在短期內不能加入央行的支付清算系統,但村鎮銀行間可以部分聯合,在局部實現清算轉賬業務。對于農村的中小企業,可以先了解與中小企業有密切往來的外部地區,如大規模原料采購地、產品銷售地等,并與該外部地區的村鎮銀行實行聯合,專門為這些企業進行轉賬清算業務。對于農戶農民,村鎮銀行也要根據當地具體情況滿足他們的轉賬需求,例如,我國相當大部分農村地區存在所謂的“打工經濟”,而這些地區的打工農民往往集中在東南沿海地區,這樣當地村鎮銀行便可與打工地區的村鎮銀行聯合,實現異地跨行轉賬,既方便農民,又可大量增加存款。
四、總結
村鎮銀行是我國農村金融機構主要部分,對農村經濟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此,需要深入分析研究村鎮銀行在發展中存在一些問題,采取多種措施來促進我國村鎮銀行的發展,例如,村鎮銀行之間可以聯合起來、發揮地方政府在完善金融服務中的作用、進行金融創新、提升自身的公眾形象、放寬發起人的資格限制并實行優惠政策等,讓我國村鎮銀行更好地發揮出其應有的職能作用。
參考資料:
[1]烏 蘭 張 莉:內蒙古村鎮銀行現狀分析及發展對策[J].知識經濟. 2012(23).
[2]王軍強:我國農村金融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金融經濟.2012(08).
[3]廖繼偉:村鎮銀行經營行為趨勢與發展方向——基于對四川省村鎮銀行的實證分析[J].現代經濟探討.2010(12).
[4]張潔穎 張 平:新四類農村金融機構的運行機制及比較分析[J].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2011(04).
[5]邢文妍:論我國村鎮銀行的融資問題[J].安徽農業科學.2011(23).
關鍵詞:新型農村金融;SWOT分析;民間資金
文章編號:1003-4625(2011)06-0061-04 中圖分類號:F830.35 文獻標識碼:A
中央多次提出推動農村地區民間資金進入金融服務領域,通過參股、設立和組建新型農村金融機構,激活農村金融市場,構建多元化、廣覆蓋、可持續的農村金融體系。在此背景下,以村鎮銀行、貸款公司、資金互助社和小額貸款公司為代表的農村新型金融機構得到了快速發展。本文通過其進行SWOT態勢分析,探尋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
一、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產生與發展
為解決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網點覆蓋率低、金融供給不足、競爭不充分等問題,2005年開始,中國人民銀行在山西、四川、陜西、貴州和內蒙古五省(區)開展商業性小額貸款公司試點,拉開了農村金融組織創新的序幕。2006年,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下發了《關于調整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準人政策更好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并選擇在四川、內蒙古、甘肅、青海、吉林和湖北等六省(區)農村地區開展試點,提出在農村地區組建村鎮銀行、農村社區性信用合作組織(農村資金互助社)和貸款公司等三種類型的新型農村金融機構;2007年10月,試點范圍擴大到全國31個省份。2008年,銀監會、人民銀行共同的《關于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具體指導和部署各省市開展商業性小額貸款公司試點。2009年中國人民銀行的《金融機構編碼規范》中,明確將小額貸款公司納入金融機構范疇。
據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農村金融服務報告(2010)》顯示,截至2010年末,全國共組建新型農村金融機構509家,其中已開業395家(村鎮銀行349家,貸款公司9家,農村資金互助社37家),籌建114家。設立小額貸款公司達到2451家,比上年末增加1280家;貸款余額1975.05億元,比年初增加1201.8億元。截至2010年11月末,全國有30個省份實現鄉鎮金融服務全覆蓋,有10個省份實現鄉鎮金融機構全覆蓋。
二、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SWOT分析
SWOT是一種企業內部分析方法,用來確定企業自身的優勢(strength),劣勢(Weakness),機會(0p―portunity)和威脅(Threat),將公司的戰略與內部資源、外部環境有機結合。我國的新型農村金融制度產生時間不長,雖然已經取得了較快發展,但同樣也存在著較多的問題。通過對國內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大量案例研究,筆者用態勢分析法對不同類型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發展的優勢、劣勢、機遇和挑戰逐一分析,從中尋求其合適的發展戰略。
(一)村鎮銀行
村鎮銀行是指經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依據有關法律、法規批準,由境內外金融機構、境內非金融機構企業法人、境內自然人出資,在農村地區設立的主要為當地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服務的銀行業金融機構。村鎮銀行可經營吸收公眾存款,發放短期、中期和長期貸款,辦理國內結算等業務。
優勢(strength):由金融機構作為發起人,具有起點高、產權清晰的特點,可以保證其按商業銀行經營模式開展經營活動,有效防范違規經營風險;按現代企業制度構建一級法人機構的村鎮銀行,結構扁平化,決策鏈條短,能夠根據區域經濟發展狀況創新金融產品,按照市場化原則開展經營;在貸款利率上具有較大的靈活性,為其細分市場、開展差異化服務、構建核心競爭力提供了成本覆蓋可能;可以借助發起銀行的IT資源,減少信息投入成本,加快信息化建設。
劣勢(Weakness):多數農村地區屬于經濟欠發達區域,農業產業弱勢明顯,風險偏大,盈利空間較小;村鎮銀行機構小型化、業務分散化、存貸款結構不對稱等,業務競爭力不強;人力資源缺乏,專業化管理與低成本運作矛盾突出。
機會(Opportunity):市場準入門檻較低,為金融機構擴張業務范圍提供了寬松的政策支持;國家政策支持和引導,財政貼補等優惠政策較多;央行支農再貸款等為其發展提供了部分后續資金支持。
威脅(Threat):相對建立直接管轄的分支機構,發起銀行積極性不高,特別是大型金融機構發起、設立村鎮銀行意愿不足;政策的連續性有待考驗;村鎮銀行業務與網點延伸到農村村鎮與規模效益背離。
通過對村鎮銀行的SWOT分析,筆者認為應該按照S-O的發展戰略(見圖1),即增長型戰略規劃村鎮銀行的發展,依靠自身的優勢去抓住外部機遇,利用對當地中小企業的信息優勢積累,采取金融服務的差異化競爭策略,參與到市場機會的競爭中去。在當前的政策支持下,要大力引導現有金融機構組建村鎮銀行,特別是通過組建村鎮銀行總部、建立區域性的總分行制村鎮銀行等模式,引導大型商業銀行進軍農村金融領域;同時,在村鎮銀行定位上,要根據村鎮銀行經營管理層的風險偏好、價值取向和區域社會經濟發展決定,將客戶群體定位于國家產業政策鼓勵發展、具有自身特色和市場發展前景、資信良好的農村地區小企業客戶群。
(二)貸款公司
貸款公司:指經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依據有關法律、法規批準,由境內商業銀行或農村合作銀行在農村地區設立的專門為縣域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貸款服務的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公司主要經營各項貸款、票據貼現、資產轉讓等業務。
優勢(strength):發起銀行全資子公司,產權清晰,結構簡明。
劣勢(Weakness):對發起銀行要求較高,總資產50億元以上且公司治理良好,內部控制健全有效;“只貸不存”限制商業銀行發起組建。
機會(0pportunity):市場準入門檻低(注冊資本50萬元以上);享受中央財政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定向費用補貼資金。
威脅(Threat):商業銀行發起意愿較低,目前僅有8家。
在對貸款公司的SWOT分析中,筆者認為其市場前景并不樂觀,銀行業金融機構對發起組建全資貸款公司的認可度不高,因此,對其實施W-T戰略,即防御戰略,逐步退出新型農村金融組織體系。事實上,貸款公司在組建與經營管理上,遠沒有小額貸款公司靈活,加上對其實施審慎性監管,商業可持續性一直受到社會各界的懷疑。
(三)農村資金互助社
農村資金互助社指經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批準,由鄉(鎮)、行政村農民和農村小企業自愿人股組成,為社員提供存款、貸款、結算等業務的社區互銀行業金融機構。農村資金互助社以吸收社員存款、發放社員貸款為主要業務。
優勢(strength):從市場定位上,資金互助社以合作與互助為基礎,具有明顯的合作金融特色;從市場細分上看,資金互助社能夠滿足農戶信貸需求的額度小、多樣性和靈活性特點,是適合農村地區信貸的重要金融形式;從經濟效益上看,資金互助社通過“熟人信貸”有效降低風險,信貸交易成本較低。
劣勢(Weakness):資金短缺,規模較小,難以達到資金保本邊界;不難設立分支機構,難以形成服務網絡,缺乏系統組織體系支持;與其他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合作與資金批發、拆借渠道不暢。
機會(Opportunitv):市場準入門檻低;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特別是農村經濟組織化程度的提高,為農村資金互助社提供了有效的載體;國家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多樣形式的信用合作。
威脅(Threat):實施審慎性監管,經營成本上升,對于不以盈利為首要目的的合作金融而言難以承受;缺乏專業的合作金融法規,現有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尚未提及信用合作;在防止互助社辦成農村信用社“第二”或者農村基金會上,監管政策尚不明朗,監管者對資金互助社的發展持保守態度。
在對農村資金互助社的SWOT分析中,筆者認為其市場前景也不容樂觀,經營成本偏高、資金籌資渠道狹窄是其發展的主要障礙。在對眾多農村合作金融案例研究中,筆者認為當前農村經濟中已具備了開展資金互助與信用合作的基礎,特別是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快速發展為信用合作提供了操作平臺與載體。但目前由于信用合作的規模偏小和非盈利性,應該實施“W-O”發展戰略,即扭轉戰略模式。通過政策支持和資金引導,鼓勵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多種形式的信用合作,依靠其生產合作的內生力推動信用合作的發展,實現生產、信息、資金的互動與共贏,而不用急于向農村資金互助社改造和轉化。
(四)小額貸款公司
小額貸款公司是由自然人、企業法人與其他社會組織投資設立,不吸收公眾存款,只經營小額貸款業務的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小額貸款公司實行“只貸不存”,嚴格地說只能屬于準金融機構。
優勢(Strength):是目前民營資本進入金融業的主要渠道;小額信貸需求旺盛,市場廣闊;公司治理結構短平,經營靈活,能夠有效增加農村信貸投入,推動競爭性農村金融市場的形成。
劣勢(Weakness):只貸不存,后續資金難以保證;風險控制能力有待提升;身份與性質有待規范,法律法規還不健全。
機會(Opportunity):由各省市負責審批與管理,得到地方政府部門的推捧與支持;有機會改造為村鎮銀行、金融公司等正規金融機構;部分省市可以享受到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定向費用補貼資金。
威脅(Threat):發展方向尚不明了,改造為村鎮銀行要放棄投資者的控制權,限制了小額貸款公司的積極性;監管意見尚不明確,先經營、后規范有可能造成行業發展大起大落。
通過對小額貸款公司的SWOT分析中,筆者認為其市場前景廣闊,是目前新型農村金融機構中最具活力的一類,但資金籌資渠道狹窄、發展方向不明也限制了其發展的可持續性。對此,筆者認為在小額貸款公司的發展規劃上,可以采取兩種策略,一是按“S-O”即增長戰略,通過大力引導和支持,鼓勵更多的民間借貸資本“陽光化”,為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提供更多的資金支持;二是按“S―T”發展戰略,即多種經營戰略,適當擴大小額貸款公司的業務范圍,如開展中小企業咨詢服務、委托貸款業務等,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使之能夠經營更多的信用產品,增強其可持續發展能力。
三、對新型農村金融組織可持續發展的建議
通過SWOT方法,本文提出對村鎮銀行實行增長戰略、貸款公司實施防御戰略、資金互助社實施扭轉戰略、小額貸款公司實施增長戰略和多元經營戰略的思路。基于此,筆者認為,“十二五”期間我國發展新型農村金融可以分為兩步走:
第一步是推動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組建,實現農村金融體系的增量改革與競爭格局(2011―2012年)。按照銀監會《新型農村金融機構2009年―2011年總體工作安排》,全國計劃組建1294家新型農村金融機構(不含小額貸款公司),其中計劃組建村鎮銀行1027家,貸款公司106家,農村資金互助社161家,至2011年底全國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總量達到1416家。對此,本階段要以此為藍本,一是鼓勵符合條件的區域性中小商業銀行跨區域發起和設立村鎮銀行,引導民間資本投資和入股村鎮銀行;二是推行總部管理制的村鎮銀行發起模式,引導大型商業銀行設立村鎮銀行控股公司或管理總部,發起和控股多種組織形式的村鎮銀行;三是積極引導核心企業組建、投資入股小額貸款公司,打通與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資金批發通道,適度提高小額貸款拆借資金的杠桿比率;四是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適當增加小貸公司業務范圍,提高其可持續發展能力;五是創新財政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方式,通過對省、市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進行資金扶持,引導社員在合作社內部開展信用合作,鼓勵有條件的農村信用合作組織組建資金互助合作社;六是人民銀行、銀監會在貸款利率執行、風險防控與補償、結算支付與征信服務等方面增加支持和扶持。
第二步是引導和推動新型農村金融組織向村鎮延伸服務,促進農村地區普惠金融體系的形成與發展(2013―2015年)。一是逐步規范經營,通過政策支持和監管引導,促使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將金融服務延伸到經濟相對發達的鄉鎮領域,鼓勵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以經濟相對發達的鄉鎮為核心設立分支機構和金融服務站、金融代辦點等非正規營業網點,為農村地區小城鎮微小企業提供信貸支持,不斷提高金融服務的覆蓋率;二是進一步明確和完善小額貸款公司的發展方向與業務范圍,對經營效益較好、風控能力較強、經營時間較長的小額貸款公司,要積極推動其業務的轉型,鼓勵其組建村鎮銀行、金融公司等功能齊備的正規金融組織;三是適度放寬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籌資渠道,通過開展同業拆借、貸款批發、央行支農再貸款、發行小額貸款公司集合債券等形式,提高資金籌資能力;四是充分利用財政支農資金,不斷拓寬農村經濟合作組織與正規金融的融資渠道,正確引導其開展資金互助與信用合作,解決“三農”生產與發展中的小額資金需求,支持有條件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向農村資金互助社過渡與改造;五是加快對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信息平臺建設,逐步建立全國或分省的微型金融綜合業務信息平臺,植入央行大小額支付、征信服務、反洗錢及綜合業務統計分析等功能模塊,提高金融產品與服務的標準化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張雪娥,發揮政策在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發展中的作用[J].市場論壇,2009,(8).
[2]趙天朗,關于新型農村金融機構若干問題的深層思考[J].華北金融,2010,(1).
[3]年志遠,馬寧,我國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制度安排的缺陷及其完善[J].經濟縱橫,2009,(9).
[4]曹書華,陳菁菁,小額貸款公司SWTO分析及可持續性研究[J].企業導報,2010,(2).
[5]秦漢鋒,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制度變遷與演進[J].中國金融,2009,(23).
[6]人民銀行宿遷市中心支行課題組,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可持續發展問題研究――以宿遷市為例[J].金融縱橫,2009,(3).
>> 河南省現代服務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河南省村鎮銀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河南省農村客運場站建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河南省金融業發展問題研究 探討河南省鄉鎮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河南省投資擔保行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風險與對策 福建省金融服務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河南省金融發展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河南省紡織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 河南省鄉村旅游發展中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從金融業增加值角度看海南省金融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河南省金融業發展現狀研究 河南金融業發展中的問題與戰略重點 河南省金融業集聚現狀及問題研究 淺析河南省金融業現階段的弱點和發展重點 河南安陽旅游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河南省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河南省中小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相關對策 江蘇省金融業發展的現狀、問題及發展對策 河南省金融支持中小企業發展面臨的問題及對策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3]駱波.河南省金融業發展問題研究[J].金融理論與實踐,2007,(06).
[4]何海霞.河南區域金融結構特征的統計描述[J].科技和產業,2012,(04).
[5]張永波,程曉娟.河南省經濟高速增長背景下的金融協同發展問題研究[J].江西金融職工大學學報,2009,(04).
[6]李雅麗.河南金融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2011,(01).
[7]王呈祥.論組建中原發展銀行在中原經濟區建設中作用. http:///city/2012-12/28/c_124163348.htm2012年12月28日.
村鎮銀行的成立為我國農村經濟建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符合村鎮銀行建立的初衷。但從其發展的現狀看,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文章回顧了我國村鎮銀行成立前農村金融環境,分析村鎮銀行成立的必然性和其歷史使命,然后分析近年來村鎮銀行在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建議。
【關鍵詞】
村鎮銀行;農村金融;城鄉二元結構
一、村鎮銀行成立的必要性
中國是農業和人口大國,以城市和農村為區域劃分使我國經濟形成了城市和農村分割的發展模式,在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的發展進程中出現了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占人口絕大多數的中國農村經濟發展明顯慢于城市,城鄉收入差距不斷拉大。作為一國經濟的核心和助推器—金融的發展也呈現城鄉二元結構的特征。農村金融明顯滯后于城市金融的發展,這進一步制約了農村經濟。村鎮銀行成立的背景。一是農村金融機構分布不合理。從地域看,農村金融機構的分布呈現出中西部分布較稀疏,東部地區較密集;農村地區分布較少,而城市地區分布較多。當然,各地區的農村金融機構都已形成農業銀行、農業發展銀行和農村信用社三足鼎立的格局。但這三家金融機構并沒有撐起廣大農村金融市場的一片天。農業銀行已撤并了鄉鎮以下的分支機構,而縣以上的農業銀行對農村金融的支持作用非常少;農業發展銀行是政策性銀行,不和農戶直接開展信貸活動;農村信用社成為農村最主要也是具有壟斷性的金融服務的提供者。農村,特別是經濟較落后地區的農村企業和農村居民所能享受的金融服務非常少。二是農村金融資源多數流向城市。一段時間以來,對“三農”的信貸投入總量呈增長趨勢,但其增加的幅度卻在減少。長期看,農業信貸資金存貸差在擴大,存貸比在下降。商業性金融機構逐利性特點決定了從農村吸收到的存款大多會流向利潤豐厚的城市重點行業和大集團、大企業,這進一步加劇了農村金融資源供給不足的狀況。三是農村金融需求增加與供給不足形成矛盾。農村經濟格局在經歷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后發生深刻變化。生產組織化程度提高,出現了民營企業、鄉鎮企業、個體戶等組織形式。因此,對金融需求的主體過去只有種植戶,而現在還包括農村中小企業、龍頭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等多種主體。農業生產上由粗放型農業向專業化、集約化和規模化轉變,這些轉變會需要大量的信貸資金。村鎮銀行成立前農村金融體系主要問題原因分析。一是正規金融機構功能不健全。農業政策性銀行作用發揮有限。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是我國目前唯一一家農業政策性金融機構,但它卻很難承擔起中國農業政策性金融重任。究其原因,一方面農業發展銀行資金來源渠道狹窄、不暢通,資金使用效率低,業務范圍僅限于糧油棉流通領域,不涉足農業科技、農業產業化等更多領域,因此已退化為“糧食銀行”。
在商業性農村金融機構趨利性原則作用下,形成了農村資金流失的兩大主要渠道:以中國農業銀行為代表的商業銀行和郵政儲蓄銀行。它們在農業領域吸收了大量儲蓄存款,但向農業、農民和農村發放的貸款卻很少,不少地方的商業銀行甚至不對涉農企業和農民發放貸款,從而使農業資金向非農領域轉移。農村信用社是農村正規金融的主力,它的發展存在種種難題,滿足農村金融需求能力不強。盡管經過了管理體制改革和產權制度改革后,農村信用社經營狀況和資產質量有所改觀,但日益表現出銀行化和商業化發展方向。改革后的農信社也顯露出“嫌貧愛富”的本性,導致原本就因收入低、自有資金少、難以找到擔保人等的農戶被拒之門外,難以與農信社達成信貸協議。二是非正規金融機構受抑制。由于正規金融在資金供給方面無法滿足需求,催生了農村居民個人之間、個人與民間金融組織之間的貨幣型借款融資,從而出現在農村中非正規金融中介組織形式,主要有:錢莊、農業合作基金會、民間借貸等。這些組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正規金融供給不足,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但它們的活動范圍和經營規模上的劣勢使其難以應對較高風險;農村非正規金融組織制度不規范,內部經營管理較混亂等原因,使其隱藏著較大的金融隱患,且基本游離于國家的監管之外。非正規金融機構長期受到壓抑,如1999年關閉了當時農村各地廣泛存在的農村合作基金會。
綜上所述,由于農村的金融環境與城市相比有較大差異,多數金融機構在“營利性”經營原則指導下減少了對農村的金融供給。農業生產的特點是周期長、風險大,投資回報率低,這些決定了,對于以利益最大化為目標的商業性金融機構便缺少吸引力。中國農村市場化程度低,經濟發展相對滯后,缺少技術含量較高、投資回報率較高的優質項目,農村金融機構可投資的空間較小。農村金融供給不足是市場選擇的必然結果。在這樣的背景下,農村需要真正服務“三農”,扎根農村的專業銀行出現。村鎮銀行成立的意義。為改善我國農村金融體系相對薄弱的局面,為解決新農村建設對農村金融需求與供給矛盾的狀況。中國銀監會于2006年下發《關于調整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準入政策更好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銀監發〔2006〕90號)。這一文件的出臺,進一步開放了農村金融市場的大門,村鎮銀行應運而生。村鎮銀行作為全新的農村金融組織,對農村金融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并肩負起了支持農村經濟建設的使命。
一是增加農村金融市場供給,解決農村金融供需矛盾。如前分析,農村大量的資金通過商業銀行、郵政儲蓄等渠道流進城市,而資金回流渠道嚴重缺乏,從而農村金融供求不均衡問題突出。村鎮銀行建立初衷是貼近農民、服務農村專營小額貸款的機構,能夠為農村金融供給注入新鮮血液。二是打破農村金融市場壟斷局面,引入機構間競爭。由于市場機制作用,自1998年以來國有商業銀行開始逐漸退出農村金融市場。據統計,2006年底時,全國平均每鄉鎮的商業銀行網點不到3個,有三千多個鄉鎮沒有營業網點,從而使各地的農村信用合作社處于壟斷地位,一家獨大。村鎮銀行的建立受到中央銀行經營許可,在銀監局監管下的正規銀行。從業務特點看,村鎮銀行能夠為客戶提供更多個性化的服務,經營較農村信用合作社更為靈活。因此,雖然從業務總量上,村鎮銀行與農村信用合作社相比沒有優勢,但仍然對其形成競爭,這就促使農村信用社能夠在細分市場、提供服務等方面更下功夫,當然最終受益的便是廣大村鎮客戶。三是較低的準入門檻促使農村非正規金融正規化。高利貸信用在我國農村自古就有,改革開放以后,農村非正規金融隨著經濟活動的活躍仍然迅速發展。農研中心于2005年對農房信用與民間借貸調查中發現,農村非正規金融借貸高達95%。中央財經大學于2006年對中國地下金融進行調查表明,地下融資規模占比達到28.7%。可見,農村非正規金融作用的范圍廣、規模大,在正規金融供給不足的情況下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是非正規金融交易圈子小、資金來源不穩定等弊端顯而易見,因此其長期發展受到抑制。在2006年12月,銀監會宣布鼓勵社會民間資本設立村鎮銀行,村鎮銀行低準入門檻可以使大量民間資本通過投資入股的形式開辦村鎮銀行,進而納入規范的金融機構體系。
二、我國村鎮銀行發展現狀
我國村鎮銀行經營模式。村鎮銀行從其性質看,它屬于銀行類金融機構。其成立必須經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依法批準;并由境內或境外的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或非金融機構法人、自然人出資,在農村地區為當地農民、農業和農村的經濟發展而設立。《村鎮銀行管理暫行規定》明確規定,村鎮銀行在安全性、流動性和營利性原則下自主經營、自擔風險、自負盈虧和自我約束,并依法開展業務,不受任何單位和個人的干涉。從村鎮銀行的業務范圍看,可以經營存貸款、結算、票據、同業拆借等一般商業銀行業務外,還可以政策性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等各類其他金融機構的業務。
村鎮銀行的建立對發起人的要求高及國家對村鎮銀行管理制度決定了村鎮銀行的經營具有其獨特之處。首先,村鎮銀行因其管理層少、結構簡單,因此運營機制靈活,業務手續簡單,效率比其他很多金融機構更高。其次,村鎮銀行的發起人都是有實力的法人或自然人,成立之后還吸引投資者注資,從而使村鎮銀行普遍資本充足率較高。我國村鎮銀行發展中的優勢。一是村鎮銀行數量不斷增大,但增長速度有所放緩。從2007年第一家村鎮銀行成立后,村鎮銀行蓬勃發展,在全國開花。從表1看,村鎮銀行的增幅最快出現在2010~2011年,而2012年后其增幅逐漸下降。出現這種局面的原因在于:在培育村鎮銀行的初期,銀監會對各金融機構發起意愿有著非常樂觀的估計,曾制定了到2011年發展1027家的計劃,為此放松發起行資質要求。2011年7月,監管逐漸理性,下發《關于調整村鎮銀行組建核準有關事項的通知》,將確定主發起行、村鎮銀行組建地點、數量的權限從地方銀監局上收到銀監會,并強調支持優質發起行批量化設立村鎮銀行。
二是村鎮銀行資產規模迅速擴大,支農作用明顯。村鎮銀行的各項業務發展較快,表現在資產總額連年快速增長,從2008年161億元增長到2014年的7973億元,增長48倍多。另外,至2014年底全國村鎮銀行各項存款余額5808億元,各項貸款余額4862億元,其中小微企業貸款余額2405億元,農戶貸款余額2111億元,這兩項貸款占比92.9%,存貸比83.7%高于75%存貸比的監管紅線。這些數據說明:村鎮銀行作為一種新型金融機構,其規模發展較快,業務經營較平衡,支農作用非常顯著,說明其建立達到了當時的預期效果。我國村鎮銀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一是村鎮銀行地區分布不均衡。根據銀監會統計數據,截至2013年底,全國共建立村鎮銀行1071家,遍布全國31個省,1083個縣(市),占全國縣(市)總數57.6%。另據統計,在1071家村鎮銀行當中,中西部省份達到665家,占比62.1%。從這些比例看中西部省份的村鎮銀行數量不算少,但這些銀行大多集中在西部比較發達的地區,而青海、寧夏和甘肅等欠發達的西部省份的村鎮銀行卻非常少。可見,發起行更傾向到發達地區設立村鎮銀行,而在真正需要金融支持的欠發達地區設立村鎮銀行的沒太多積極性。至使其在地區分布上出現不均衡,這也就偏離了村鎮銀行設立的政策初衷,農村對資金需求的狀況沒有實質上改善。二是服務條件不足,業務品種單一。根據銀監會下發的《村鎮銀行管理暫行規定》,村鎮銀行可經營業務較廣泛。但就目前村鎮銀行的軟硬件條件看,遠不具備完成這些業務的水平。第一,有些村鎮銀行沒接入人民銀行的實時支付系統,資金清算只能依靠手工操作,匯劃到帳速度慢且易出錯。第二,有些村鎮銀行尚未接入征信系統,這就制約了其發展信貸業務,也給其帶來更大的風險。第三,村鎮銀行信息化建設滯后。一方面,與商業銀行和農信社相比,村鎮銀行設備投入少、管理水平低、技術力量薄弱,這就使許多業務無法開展。另一方面,村鎮銀行的服務對象是在鄉鎮的廣大農村居民,所處鄉鎮的地理位置、自然環境、農村居民對金融行業的認知、對金融產品的需求和居民收入等因素都限制了村鎮銀行業務的開展。由于上述原因,吸收存款和發放貸款就是目前村鎮銀行辦理最多的業務。三是村鎮銀行的知名度不夠導致吸儲困難。村鎮銀行與其他存款類金融機構一樣,“存款是立行之本”,但村鎮銀行基礎薄弱,與在農村已根深蒂固的農村信用合作社相比,認可度和知名度都很低,不少群眾仍然以為村鎮銀行屬于私人銀行,懷疑其安全性,而不愿將錢存在村鎮銀行。加之,村鎮銀行業務單一、網點少、村鎮銀行之間沒有聯網等原因導致存取不方便,因而吸納存款受到很大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村鎮銀行有較充足的資本金率,但因吸儲困難,也會使村鎮銀行的可持續發展能力較弱,存在著生存危機。
三、我國村鎮銀行進一步發展對策
加大貧困地區政策支持,提升村鎮銀行的覆蓋面。貧困地區村鎮銀行分布稀少,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因貧困地區金融活動利潤空間低而成本高,發起行參與不積極。政府部分可對這些貧困地區的村鎮銀行給予政策傾斜,例如央行可降低存款準備金、提供支農再貸款優惠等;地方政府可對其適當減免所得稅、營業稅等。另外,還可以在一些貧困地區,適當放寬村鎮銀行發起人的條件,從而改善因發起人不足而導致的村鎮銀行區域分布不均的現象。
加大宣傳并增設網點,吸收更多存款。村鎮銀行存在著營業網點少、知名度低、吸收存款困難等問題,而這些問題間又互為因果。另外,村鎮銀行本身硬件設備技術落后進一步制約了其業務的開展。因此,投入基本建設資金,加強信息化建設,加大對村鎮銀行的宣傳力度,提高居民的認可度;再有就是擴大建設的規模,增加經營網點,從而有利于村鎮銀行開展業務,提高自身的競爭力。
(一)村鎮銀行的設立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村鎮銀行的設立正趕上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關鍵時期,其建立是由于農村地區金融網點覆蓋率低、金融服務供給嚴重不足。以往農民主要是依靠農村信用合作社來解決融資問題,但審批時間長,容易使農民錯過最佳發展時機,使許多農民無法實現投資需求。村鎮銀行向農民提供一定的無需擔保的小額貸款,為新農村建設提供了資金保證。據中國銀監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07年12月底,三類新型機構(村鎮銀行、貸款公司、互助社)共籌集各類資本12726.65萬元,其中,銀行資本6480.21萬元,占比50.9%,產業資本1953.89萬元,占比15.4%,個人資本4292.55萬元,占比33.7%。而其資產總額也達到了32446.16萬元,累計發放貸款22008.43萬元。
(二)村鎮銀行的設立有利于促進農村新金融競爭格局的形成,由此形成村鎮銀行與農業發展銀行、農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農村信用社及各種非正規金融機構同時并存的局面。村鎮銀行的進入對我國傳統的農村金融機構起到促進作用,增加一條支持“三農”的金融渠道,可以彌補商業銀行撤離農村地區所形成的空白,還可解決國有商業銀行貸款因審批嚴格、手續繁瑣、門檻高而對“三農”和中小企業支持不足的問題,有利于“三農”和地方經濟的更好發展。中外資商業銀行進駐農村金融市場,增大了農信社的競爭壓力。由于涉農貸款機構的增多,農信社已經開始主動上門服務了。這對于農信社的發展、進步而言,無疑是一個好的開始。
(三)村鎮銀行的設立為農村金融創新提供了舞臺。首先,為農產品企業或者個體業主提供金融服務。長期以來,這類企業或者個人融資需求較大,而且基本上是通過民間融資(非正規金融)完成的,村鎮銀行的出現無疑拓寬了融資渠道,從而為形成規模化農業經營提供一定的資金保障。其次,村鎮銀行的出現可開拓我國農村消費信貸需求。農民生活支出中教育、醫療比例較大,村鎮銀行可在這方面做出一定的探索,從而促進農村消費信貸市場。再次,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民收入增長較快、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一些農民擁有一定的閑余資金,村鎮銀行的出現可以滿足廣大農民的理財需求。
(四)設立外資村鎮銀行——匯豐村鎮銀行是創新農村金融的有效舉措。有利于擴大開放領域、優化開放結構、提高開放質量,創新利用外資方式,從“開放”的角度深化農村金融改革。黨的十七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于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的總體戰略,注重統籌利用國內國際資源,積極引導外資金融機構參與農村新型金融機構的試點工作,進一步推進農村金融體制改革,構建多種所有制和多種經營形式并存、結構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現代農村金融體系。
二、村鎮銀行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市場定位偏離服務“三農”的目標。銀監會《村鎮銀行暫行管理規定》顯示,村鎮銀行是在農村地區設立的主要為當地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服務的銀行業金融機構。農村低收入人群的小額信貸需求一直未能被信用社很好的覆蓋,這是農村金融的空白點,也是最需要解決的難題,村鎮銀行在這方面的能力也比較弱。部分村鎮銀行無意“高風險、高成本、低收益”的三農業務,而將目光放在貸款金額比較大的小企業主及出口企業上,某種程度上偏離了當時設立村鎮銀行的初衷。
(二)村鎮銀行信譽度不強。商業銀行法規定,村鎮銀行發放貸款的金額不得超過存款余額的75%,如果沒有資金來源,村鎮銀行的貸款業務也無從做起。一些村鎮銀行人士介紹,他們行在村民中的信譽度還比不上其他銀行甚至農信社,吸存十分困難。在我國首家村鎮銀行——四川儀隴惠民村鎮銀行的南充市儀隴縣,儀隴縣鄉村發展協會小額信貸的名義利率是8%,實際利率在13%以上,比村鎮銀行和信用社都高,但農戶卻更愿意到協會貸款,而不是村鎮銀行或者信用社。出現了協會資金不夠貸,村行、信用社資金貸不出的情況。另外,該銀行現在只有一個網點,沒有加入銀聯,村民存款、取款都必須要到網點來,讓客戶感到不便。
(三)缺乏差別化金融產品,創新性不足。很多村鎮銀行目前開展的貸款業務與當地信用社業務基本重合,由于規模經濟原因,其信貸能力遠弱于信用社。因此,實際工作中常與信用社“撞車”,從而引發村鎮銀行存在必要性的質疑。
三、解決村鎮銀行運行中存在問題的建議
(一)充分認識村鎮銀行的獨特性,明確村鎮銀行的定位。組建村鎮銀行有一個最大的政策背景,就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按照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已經富裕起來的群體扶持弱勢群體的指導思想適時組建村鎮銀行,讓具有優勢的金融機構把信貸支持延伸到村鎮,并通過股份制吸收和引導民間資本,從而為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提供更便利、更充分、更有效的金融服務,讓貧困農民盡快富裕起來,讓弱質產業盡快升級換代,讓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是符合十七大精神、具有長遠意義的戰略決策。當前農民狀況可分為三類,一類是在貧困線以下的農民,農田不多,收成不好,沒什么技術,也沒有打工的經濟來源,勉強維持著生計。二類是正在脫貧致富的農民,他們從事個體經營,成為種植、養殖大戶,已經解決溫飽問題,成為農村經濟活動中的有生力量。三類是已經富裕起來的農民,他們辦企業,辦商場,辦學校,從事一切有利可圖的規模化的經營活動,基本實現小康水平,走在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前列。村鎮銀行的根本任務,是要幫助農民脫貧致富,首先應該為欠發達地區尤其是農村最貧困、最需要扶助的人提供幫助,否則,它就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村鎮銀行。
(二)加強監管。村鎮銀行市場定位與政策目標的差異應得到及時矯正,否則,試點效應一旦擴散,再來進行規范就比較被動。要從農村經濟平衡發展的大局出發,站在國家的整體利益上,定位貸款的投向。金融監管部門應設立相應的指標體系進行年度或階段性考評,對不符合市場定位要求的村鎮銀行提出改進措施,直至責令退出農村金融市場。村鎮銀行的組建和運行雖然是經濟現象,但要看到它關系到民生問題。
(三)制定適當的優惠政策,促進村鎮銀行可持續性發展。要建立健全村鎮銀行相關法律法規,對村鎮銀行實行適當的優惠政策,比如推動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減免稅收、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給予政策性貸款利差補貼、允許申請央行再貸款、提供征信服務、及時解決支付結算等方面的障礙問題,等等。對外資金融機構組建或參股我國村鎮銀行,要積極引導鼓勵,并利用其成熟的管理技術和小額信貸經驗,來增強我國農村金融機構的服務意識和效率意識。
(四)產品及服務創新。要推出適合農村中低收入階層的產品,沒有好產品的推出,就沒有生命力。村鎮銀行可以在尋求合作的道路上積極探索,主動加強與政府各部門的聯系,了解當地重點發展農業產業的相關政策和規定,同時與當地經濟合作組織接洽,把握本地農村經濟發展特征和農戶金融需求特點,針對不同需求的農戶和農村小企業,探索并開發相應的金融產品。另外,除有貸款的需求外,部分農民也有理財需要,村鎮銀行可借鑒城市銀行的理財經驗,設計適合農民的理財產品。在提供金融服務上,應把村鎮銀行建設成為“田野上的銀行”,讓農戶覺得這是他們自己的銀行。在村級層面將金融與生產、流通、采購結合起來,更有利于金融服務水平的提高和創新。在降低信用風險方面,對村鎮銀行來說,可以由三個途徑來強化這方面的工作:提高信息的對稱程度;創新擔保方式;與專業合作社進行融資擔保合作等。村鎮銀行要真正深入基層,了解收集大量客戶資料,降低因對客戶信息的不知情而導致的信貸風險;尋求和開發新的擔保方式;對專業合作社的社員貸款時可要求專業合作社提供擔保等。
(五)放開農村信貸利率限制。放開利率限制是農村金融得以健康全面發展的重要條件。目前,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的浮動區間為基準利率的0.9~2.3倍。對于信貸供給方,關心的是成本收益,考慮到農戶居住偏遠、分散,借款額小、借款頻率低等因素,要想使農村金融商業化可行,2.3倍的貸款利率上限還是太低,應該實現利率市場化。對于信貸需求方,最迫切的問題是“貸款難”而不是“利率高”。
(六)建立農村存款保險體系,規范農村金融機構的競爭。我國目前沒有存款保險制度,一直由國家承擔隱性擔保。在金融市場逐步開放、所有制和產權制度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再由國家承擔隱性擔保已不合時宜,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勢在必行。在鼓勵發展各種農村金融機構的同時,為保護存款者的合法權益,可先在農村試點,探索建立農村存款保險制度。存款保險制度與金融監管當局的審慎監管、中央銀行的最后貸款人功能一起被認為是支撐金融安全網的三大基本要素,它可以提高存款人對農村金融體系的信心、抑制個別金融機構倒閉造成的“多米諾骨牌效應”。通過該制度,運用存款保險機制對有問題的農村金融機構采取及時監測和早期糾正措施,有效防止農村金融機構只能存活、不能退出市場的情況發生,促進農村金融機構規范健康發展。
總之,發展適合中國國情、適合廣大農村地區不同需求的農村金融,需要打開思路,勇于創新和探索,走出新的路子,創造出可持續的多種新模式來發展農村經濟,建設新農村,這對于整個金融行業來說是一個挑戰。
通過前兩期《經濟》記者對一些村鎮銀行的走訪,發現了對于整個行業來說,都存在著一些共性的普遍問題,如認知度不高、吸儲難、貸款產品不好用等問題。但村鎮銀行在全國已經有了6年的發展經驗,每一家的經驗又因為經營地域、時期等多因素而有所不同。那么,就看看這些來自不同地域的村鎮銀行在發展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它們又積累了哪些寶貴的經驗。
做“村鎮”還是做“銀行”
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村鎮銀行應該主要為當地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服務。但是,由于村鎮銀行是“自主經營、自擔風險、自負盈虧、自我約束”的獨立一級企業法人,各發起人或出資人必然會把利潤最大化、風險最小化作為自身的追求目標。
可以說,幾乎每家村鎮銀行在發展中都會面臨支農還是盈利的尷尬,甚至出現村鎮銀行不“村鎮”的情況。
同時,作為一家獨立的法人企業,村鎮銀行面對的是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良好的定位才是勝出的關鍵。而村鎮銀行行長們對于如何定位也各有心得。
村鎮銀行是“盒飯”生意——仁壽民富村鎮銀行行長鄒玉敏
村鎮銀行的經營職能是做“盒飯”生意,而不能去開“高檔餐廳”,并且只有創新,村鎮銀行這個“空降兵”才能在仁壽生存發展。
村鎮銀行必須研究當地的實際情況,創造當地特色的經營模式。仁壽縣金融機構比較齊全,在鄉鎮基本都有信用社和郵政儲蓄銀行,2008年12月,仁壽民富村鎮銀行剛成立時也并不順利,最初每天只辦理幾十筆業務,月均的貸款筆數更是不到20筆。
為了讓村鎮銀行的定位更為明晰,仁壽民富村鎮銀行將“定位”納入考核,董事會每年對經營層的考核指標中不僅包括了規模、質量和風險指標,還包括了體現村鎮銀行特色的貸款戶數、戶均余額、涉農貸款占比指標。
成為大銀行的補充——中山小欖村鎮銀行副行長陳燦明
我們現在定位主要是作為其他大銀行一個業務的補充,融資金額小,以小企業為主。因為我們銀行網點設在中山小欖,服務對象主要也是針對廣大的中山小欖的客戶和群眾,所以我們從成立的時候就定了一個目標,小欖中小企業和小欖的三農為主要的服務對象。我們投放的貸款大部分都是中小企業的貸款。
杜絕信貸資金投放“農轉非”——江蘇邗江民泰村鎮銀行董事長楊揚
農民作為弱勢群體,農業、農村經濟作為風險高、效益低的弱勢經濟,受自然條件和市場條件的影響巨大,如果各級財政貼補政策不能持續實施到位,村鎮銀行在利益的驅動下,就會逐漸偏離辦行宗旨,尋求新的市場定位,出現信貸資金投放“農轉非”的現象。
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實際問題,只有政策給草根金融更多支持。例如地方政府、人民銀行及監管部門要發揮國家政策的激勵和引導作用,綜合運用財稅杠桿和貨幣政策工具,發揮存款準備金、支農再貸款、差別利率等貨幣政策在鼓勵農村金融發展中的作用,定向實行稅收減免和費用補貼,降低銀聯入會費和人民銀行征信入網費等,盡快建立存款保險制度,通過市場化的風險補償機制,合理分攤存款和財產的風險,讓存款人放心。
多策并舉 搶占農村金融市場
盡管村鎮銀行已經發展了6年之久,但是在老百姓的眼中仍然是一個新生事物。他們認為這種銀行是“不可信的”、“容易倒閉的”,甚至是“違法經營的”、“沒有大行靠譜”。這也給村鎮銀行的發展帶來了挑戰。
面對農村金融這個有待挖掘的市場,大型商業銀行甚至國有銀行都在把小微業務作為發展的重點,加大了投入力度,逐步滲透進縣域市場。這樣一來,村鎮銀行如何找到市場空間尤為重要。
和大行相比有劣勢——河南長垣民生村鎮銀行董事長郭磊
盡管長垣民生村鎮銀行因為有民生銀行這個大股東,受到了總行的直接支持和援助,但是處理結算系統等問題還是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甚至遠遠超過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設立分支機構承擔的時間和精力。村鎮銀行處理正常的問題卻要耗費這么長時間和精力,我覺得是不匹配的。
村鎮銀行要提高公信力——江蘇沭陽東吳村鎮銀行行長耿小清
提高公信力,一是要真正立足農村,服務三農,讓農民得到實惠,不斷加大支農力度;二是村鎮銀行自身要加大宣傳力度,要利用各種媒體和平臺向公眾宣傳設立村鎮銀行的意義和目的,介紹村鎮銀行開展的相關業務;三是監管部門要改善村鎮銀行的異地結算環境,鼓勵村鎮銀行開辦更多的金融產品;四是地方政府在養老、醫療、農民補貼、一卡通等全民性的產品承辦單位上向村鎮銀行伸出橄欖枝。
放電影、發禮品、送春聯,多策并舉——鞏義浦發村鎮銀行副行長呂自力
我們一年的廣告投入是2萬塊錢,投放在電視、廣播以及鞏義通訊。在戶外搭建了LED進行大型廣告的投放。另外,我們組織員工每天晚上到社區去放電影,再發一些小禮品,春節送對聯,八月十五送月餅,挨家挨戶地做這些。這樣做下來慢慢感覺還是有些效果。
走特色化和精細化發展之路——江蘇邗江民泰村鎮銀行董事長楊揚
村鎮銀行要逐步辦成“服務縣域的零售銀行、立足社區的特色銀行、農民喜愛的給力銀行”。在優化結構、提高質量、增加價值、降低成本的基礎上,實現各項業務的又好又快發展;另外,要嚴守資產質量和流動性風險的底線,強化風險防控手段,創新風險管理技術,完善風險預警處置機制;村鎮銀行經營滿兩年,若對資本充足、資產質量、管理、盈利、流動性和農村金融服務狀況六個要素評分低于5級,要限期整改,加以補救,否則實施清盤或市場退出。
根本是要提升服務質量——中山小欖村鎮銀行副行長陳燦明
一是小,針對小欖的情況和其他銀行服務的做補充。二是快,審批的速度要快。三是靈活。其一,期限靈活,從一年期的到十年期的貸款都有;其二,還款方式靈活,一年期可以每個月還利息,到期還本,一年以上可以分期還本;其三,擔保方式靈活,如果能提供房地產的,基本上其他銀行都可以受理,但是如果不能提供證件齊全的房地產,對于有集體土地使用證,或者有紅線圖的土地,我們就可以受理。
改變等客上門的“傳統”——浙江長興聯合村鎮銀行行長朱海榮
我們銀行自己量身定制了“特易貸”系列產品。在借款主體上,分別與縣委組織部、縣民政局等部門聯合推出創業貸款,重點幫助解決農村低收入黨員、復員退伍軍人、青年團員、農村婦女等特殊群體創業初期資金不足的困難。
在資金價格上,對涉農貸款適當下浮貸款利率水平,主動讓利于民,減輕農民利息負擔。在貸款手續上盡量簡化小額貸款手續,推行“雙線調查”制度,大大縮短了審貸路徑,提高了審貸效率。
在營銷服務上,改變等客上門的“傳統”,主動上門營銷服務。該行還先后到和平鎮回車嶺村、林城鎮北湯村舉行支農貸款現場發放儀式,與30戶貸款農戶簽約,發放貸款262萬元。
盈利重要 風控更重要
村鎮銀行若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穩穩當當地實現盈利。
一方面要控制風險。呆、壞賬的大批累積對于銀行來說將是致命的打擊。而對于新成立的村鎮銀行來說,盡管放款較為簡單和快捷,但因為風控能力存在短板,往往容易留下禍根。
另一方面,如何提供好的產品,使其真正惠及消費者,才是村鎮銀行可以依賴的發展之路。在記者的走訪中,有高管向記者表示,現在村鎮銀行的貸款產品并不好用,不適合當地的市場環境,急需有人專門來研究產品的制定和創新。
簡單不等于隨意放款——中山小欖村鎮銀行副行長陳燦明
小欖村鎮銀行在貸款流程上,推崇一個簡單。但是簡單不等于隨意放款,嚴格來按照貸款的標準做貸款的管理。
中小企業提供的信息,主要是在它的財務信息方面。出于多方面的原因,財務報表可能不太真實。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就想了一個辦法,我們對企業的評判不只看財務報表,還要看他方方面面的信息,如:經營者的誠信狀況、生活習慣、工作經歷,甚至是一些工資、水電費、訂單之類的經營信息。
“眼見為實,交叉檢驗”——深圳福田銀座村鎮銀行李文榮
目前深圳福田銀座村鎮銀行的業務經理都能熟練運用信貸調查技術。該技術的精華在于“眼見為實,交叉檢驗”,也簡稱“雙人四眼”原則。一個貸款對象,有兩個業務經理交叉進行現場考察,最后由分行信貸經理綜合論證。考察對象的訂單、賬單、電費、水費、庫存材料甚至婚姻變故都成為資信論據來源。
避免呆、壞賬三道大門——湖南平江匯豐村鎮銀行行長詹關楠
避免呆壞賬只能從經營風險上嚴格把關。首先是從程序上控制,堅持貸前、貸中、貸后三查,日常營運方面避免操作風險;其次,嚴格內部制度和管理,避免風險;此外,注重員工培訓和素質的提高,打造專業化團隊。
培養具有職業道德感的團隊——河南長垣民生村鎮銀行董事長郭磊
村鎮銀行員工少,但是它的崗位設置遠遠超過同樣人數規模的國有和股份制銀行的分支機構,道德風險的防范就非常重要。挑戰在于能否在很短時間內把來自各個不同機構,甚至沒有銀行從業經驗的人培養一個專心做金融、具有高度職業道德感的團隊。
先天短板 后天來彌補
村鎮銀行作為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在成立之初,大都具有支付渠道不暢、科技系統不完善等村鎮銀行的通病。科技創新需要跟上。
再者,由于村鎮銀行所處地域有所不同,導致有的銀行具備先天的地理環境和資源優勢,有的銀行的發展卻還要受到當地發展水平的制約。以上這兩大短板都成為村鎮銀行發展的絆腳石。
科技建設要量體裁衣——西平財富村鎮銀行行長陳輝
在科技建設上,西平財富村鎮銀行籌建之初對使用發起行的IT系統還是采用IT系統外包進行了一番研究。
自建IT系統有利于開發適合本行發展需要的核心系統,但需投入較多的人力物力,對于村鎮銀行來說不現實。作為剛剛起步的村鎮銀行,規模小、人手不足、資金實力不夠雄厚,沒有多余的資金和人力資源去建設獨立的IT部門,不能花費大量的精力和資金搭建一個獨立的核心業務系統。所以對IT系統的搭建進行了外包。
要與當地經濟相融合——河南長垣民生村鎮銀行董事長郭磊
因為村鎮銀行的市場定位是縣域經濟、縣域市場,同時各個縣的經濟發展情況、經濟技術的發展水平、產業結構不盡相同,所以村鎮銀行的發展如果和當地的金融結合度不高,就不能夠嵌入到當地產業發展的步伐當中去,在以后的發展過程中也會帶來很多難題。
長垣縣民營企業發展也比較強勁,經濟活躍程度比較高,但是它的發展以鄉為單位。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在制定發展戰略時進行了大量的調研。根據調研我們發現,村鎮銀行的發展要提高縣域金融的充分性,同時要堅持企業發展和承擔社會責任的統一,立足于差異化的市場定位,所以發展戰略的制定非常關鍵,而且制定過程中一定要經過反復論證,切合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嵌入到當地的發展水平當中去,包括公司治理、經營發展、年度規劃、風險管理,甚至包括企業文化的培養和引導。
西部的村鎮銀行也有機會——新疆石河子國民村鎮銀行行長胡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