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對統計學的評價

對統計學的評價精品(七篇)

時間:2023-08-01 16:53:4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對統計學的評價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對統計學的評價

篇(1)

關鍵詞: 統計學 教學改革 教學質量

統計學是一門研究如何收集、整理、分析數據的學科,其目標是探討數據內部數量規律性。它既是經管類各專業的核心課程,又是重要的專業基礎課,該課程對于培養學生數據的分析、處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它雖然是一門成熟的學科,但教學改革的步伐無止境。因為統計學教學改革既是提高統計學的教學質量、進而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等問題內在要求,又是做為統計學教師的必然使命。因此,研究統計學的教學改革,是一項重要的課題。

通過對統計學的教學改革的目標、內容、路徑、模式的探討,使得我們對統計學教學改革有了全面深刻的認識。統計學的教學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其包括教學目的改革、教學內容改革、授課模式改革、教學方法改革、師資要求、教育評價改革等方面。本文是圍繞這些方面展開論述的。筆者通過對我校統計學教學改革實踐的介紹,以期達到拋磚引玉的作用,進而為其他高校的統計學改革提供參考依據。

一、教學目標的改革

教學目標是關鍵的問題,教學目標決定課程內容、授課方式、教學方法等一系列的問題。教學目標與人才培養目標有緊密的聯系,是培養目標的具體化[1]。不同層次的院校有著不同的人才培養目標,例如北京大學等研究型大學培養的是高素質的研究人才,而一般層次的教學型大學培養的是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針對我校是獨立學院,我們的培養目標是培養的是具有一定技能的應用型人才。具體到我校經營類各專業,我們的培養目標就是培養具有扎實的經濟管理專業知識,掌握一定商業技能,能從事商業活動的應用型人才。

根據該培養目標,我校統計學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處理、分析數據的能力和用統計學的原理與方法來分析社會經濟現象的能力,并為將來從事商務與經濟統計工作打下基礎。”我們的教學工作是圍繞這個教學目標展開的。

二、教學內容的改革

教學內容是教學的載體,它是根據教學目標來選取與展開的。回顧統計學的發展歷程,統計學分為兩大學派,一是社會經濟統計學,二是數理統計學。而我國高校開設統計學的傳統是,理工類專業開設數理統計學,經管類專業開設社會經濟統計學。這種劃分一直以來是涇渭分明,鮮有突破。近年來,我國統計學界的一些有識之士倡導“大統計”,號召我國統計工作者不分領域,團結在“大統計”的這面旗幟下,一同為發展我國的統計事業與統計學術貢獻力量[2]。筆者高度贊賞這些有識之士的高瞻遠矚和寬廣胸懷,并結合我校的培養目標和統計學的教學目標,擬將數理統計學與社會經濟統計學的精華有機的結合起來,并充分展示統計學的基本原理在商務與經濟領域的運用,參考國外經典教材,構建《商務與經濟統計學》子學科。我們以該子學科的基本內容作為教學主要內容。具體而言,該子學科體系包括下面四個主要部分,分別為:

1.緒論。主要是介紹統計學的基本概念、概況。

2.描述性統計。主要包括統計分組、頻數分布、統計表與統計圖、綜合指標、時間序列、統計指數。

3.概率論。主要包括隨機事件與概率、隨機變量的分布、數字特征,大數定律與中心極限定理。

4.推斷統計學。主要包括抽樣和抽樣分布、參數估計和假設檢驗、方差分析和實驗設計、相關分析和回歸分析、統計預測與統計決策。

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層次、課時數、教學大綱等方面對上述內容作適當的取舍。

三、授課方式的改革

根據馮叔民[3]的歸納,統計學主要有三種授課方式:1.普通課室授課方式,2.多媒體課室授課方式,3.計算機機房授課方式。馮叔民通過對比分析指出:“第三種授課方式符合時展的潮流,體現了課程教學改革精神的一種教學模式,是能比較好地完成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的主要目標,是在互聯網時代《統計學》最普遍的授課模式。”

筆者認同馮的觀點,但是針對我校學分制和大小課授課的基本教學制度,結合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而提出的授課方式,則需要對上述三種授課方式進行揚棄、發展、完善和創新。下面介紹一下我校統計學授課方式的改革與創新的一些思路和做法。

這里,介紹一下我校的基本教學制度。我校基本的教學制度是學分制和大小課授課方式。學分制的關鍵是選課制。而大小課授課制度,則是我校為了優化教學資源,而提出的一項創新的教學制度。該制度安排是,大班授課與小班授課相結合。通常,大課的教學容量是100―150人左右,大班授課;而一個大班通常由二到四個小班組成,小課就是小班授課,小班的教學容量通常是50人左右。大課與小課的關系是,一般大課是上新課和理論課;小課通常是習題課、復習課或實踐課。

筆者的授課模式,就是將馮的授課模式跟我校的基本教學制度相結合。其中,大課采取馮文中的第二種授課模式,即多媒體課件大班授課模式;而小課采取的第三種授課模式,即在計算機試驗室授課。大小課分工是,大課主要是講授理論和新課,而小課主要講授軟件操作和進行互動教學。

四、教學方法的改革

教學方法就是在教學中為完成一定的教學目的、任務所采用的教學途徑或教學程序,是以解決教學任務為目的的師生間共同進行認識和實踐的方法體系[4]。教學方法與授課模式的關系是:習慣化的、制度化的教學方的授課模式。我們現在主要探討在統計學的教學方法的改革。

傳統對教學方法的劃分主要分為三類,分別是:第一類是教師運用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如講授法;第二類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直觀感知獲得知識和技能,如討論法,第三類是教師指導學生獨立獲得知識和技能,如自學指導法[4]。統計學教學必須要將這三種教學方法的有機的結合與創新。

首先,這三種方法要有機結合,不能局限于某一種方法,這是由我校的大小課制度和統計學的學科特點所決定的。

其次,要重視學生的參與。教師教學既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地位,同時也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傳統的教師灌輸知識的講授法,雖然在大課授課過程中不可避免,但也要盡可能地與學生互動。教師可在授課的過程中,提出一些具有啟發性的、有深刻意義的問題讓學生思考。并且通過抽絲剝繭的由表入里的提問,讓學生學會如何思考。例如:在講授比較相對指標時,教學材料是根據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結果,我國的男女性別比是106.74∶100.00。我們可根據材料,依次提出如下4個問題:1.男女性別比說明什么問題?2.理論上的男女性別比應該是多少?3.造成這樣性別比的原因是什么?4.對各位同學的有什么樣的影響。通過這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回答,從而引導學生學會思考統計指標背后的現實含義,同時活躍了課堂氣氛。還有,多進行案例分析,也可以達到與學生互動的目的。

再次,重視培養學術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我們可以在小課時,教導學生學習統計軟件操作,讓學生動手,收集和分析數據,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另外,我們在學期初的時候布置一個統計學的綜合作業,讓學生在學期末上交,讓學生邊學邊完成。作業內容可以是多樣的,如在我校開設糖水店的可行性分析等。通過綜合作業的訓練,使學生的統計學知識和技能得到升華。

五、師資要求

好的目標和戰略,需要高素質的人才實施。根據我們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授課模式等方面的要求,需要我們要有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具體的要求是:

1.要有扎實的統計學專業知識。能系統、深刻地掌握統計學兩個子學科-數理統計學和社會經濟統計學的體系結構和專業知識。

2.要有扎實的經管類專業知識。由于統計學與經濟學、金融學、會計學、管理學等學科有密切的聯系,要求教師能系統掌握上述學科的知識。

3.要有廣博的知識和深邃的思維。在授課的過程中不是單純的照本宣科,而是要通過授課,引導學生如何用統計學的觀點和方法思考社會經濟現象,尤其分析當前中國的現實情況。因此,要求授課教師一方面要有對現實的深刻的洞察力,同時也要有歷史的縱深感。

4.熟練掌握至少一種以上的統計軟件的操作。例如要求教師熟練掌握SPSS和Excel的操作。

師資隊伍的提高和優化,不會一蹴而就,它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師資隊伍的建設,可以通過培訓或引進來實現。

六、教育評價的改革

根據現代教育評價的角度來看,評價可理解為測評與估價兩個部分。測評是進行數值的測定和計算,取得學生數據,估價是對這個數據作出評價。那教育評價就是依據一定的教育目標,運用一切可行的技術和方法,對教育現象及其效果進行測定,分析目標實現程度[5]。傳統的統計學的教育評價側重中成績的評定,而我們倡導教育評價應包括成績的評定與教學效果的評估。對于學生成績評定,不是單一維度的,應該是全方位的。其不單包括學生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的評定,還應包括對學生收集、處理、分析數據能力的綜合考察。筆者對學生的總評成績如圖所示:

在圖1中,總評成績分平時成績和考試成績評定兩項。平時成績包括了課堂表現、作業和考勤。其中,課堂表現紀錄學生課堂回答問題的情況、認真程度等方面;作業包括若干次課后作業和還有綜合作業一次。考勤占15%是我校規定的。考試成績分為上機考試與期末閉卷筆試兩項。其中上機考試是運用統計軟件解答5―6道綜合題;期末考試為閉卷筆試,考查學生對統計學基礎知識點的掌握程度。這樣就可以多維度、深入地測評學生的學習情況。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對教學方法、模式和質量等方面進行事前準備、事中監測和事后反饋。例如,事前要做好教學大綱、考試大綱、教學進度表等教學指導文件。事中要對教學質量進行監測,包括與學生溝通,聽取學生對教學方面的評價,或主動請同事、專家和領導前來聽課,或者召開公開課。事后要有學生評價反饋機制,例如我校要求每一門課程快結束時,都要學生進行教學評價。為更專業地研究,可設計專門的教學質量評價調查問卷對學生進行調查。最后,根據學生的反饋進行反省、總結和改進教學環節的各個方面。

七、結論

綜上所述,我們廓清了統計學教學改革的主要內容,明確了統計學教學改革的方向與發展路徑。統計學的教學改革既是一項系統工程,其包括了教學目的改革、教學內容改革、授課模式改革、教學方法改革、師資要求、教育評價改革等方面的內容;也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工作,統計學的教學改革需要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地不斷推進。

參考文獻:

[1]張人杰,鄧云洲.大教育學[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5年12月:428.

[2]袁衛等.統計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P2.

[3]馮叔民.《統計學》、網站與三種授課方式的比較研究[J].教學研究,總第71期:29-31.

篇(2)

關鍵詞:統計教學;滿意度;多分有序Probit模型;教學成效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23-0121-03

一、引言

《統計學》是一門搜集、整理、分析數據并進行推斷的方法論學科,其目的就是探索數據的內在規律性,使人們對所研究的問題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其專業技術性和實踐性都非常強。對于經管類專業的《統計學》課程來說,其培養目標就是使學生能運用科學的統計方法去分析和解決社會現實中的實際問題,為今后從事經濟管理工作打下基礎。因此,經管類專業的《統計學》課程教學應順應市場經濟的發展和高等教育的新要求,本著“服務專業,突出應用”的原則,加強對學生素質和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應用型經管類人才。但從教學實踐來看,盡管近年來國內院校經管類專業統計教學在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方法和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改進,但是,當前非專業《統計學》課程的實際教學效果仍不夠理想,為此,以在杭高校的經管類專業學生為例,通過統計調查探究《統計學》在經管類學生科研創新及實踐中的應用狀況及教學滿意度,并據此提出針對性的意見及建議。

二、經管類專業《統計學》教學現狀分析

為探析經管類專業《統計學》教學滿意度,從教學目標與課程安排、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教學應用與效果評價等多方面設計調查問卷展開統計調查。本次調查總共發放問卷550份,回收521份,其中有效問卷485份,有效率達93.1%。在所有受訪者中,男女同學的比例為36∶64,符合經管類專業學生的性別分布特點,問卷涉及各個專業,具有普遍代表性。

(一)學生對統計教學的基本評價

1.課程設置與本專業目標的符合度較高。調查結果顯示,51.34%的人認為統計課程與本專業培養目標基本符合,26.80%的人認為比較符合,10.10%認為很符合,只有2.89%的人認為很不符合。可知《統計學》課程設置與各專業的培養目標符合程度較高。

2.統計學在以后專業學習中的作用較大。在調查的群體中認為《統計學》該門課程設置基本有用、比較有用和非常有用的人數占63.30%,只有4.95%認為是基本沒用的,可以認為設置《統計學》這門課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3.統計教學的專業針對性不夠強。63.09%的同學更傾向于分專業組織上課,他們認為不同專業對于統計知識的接受程度、基礎知識掌握程度是不同的,增強統計課程學習的專業針對性很有必要。但同時,學生反映當前非專業《統計學》課程主要通過介紹統計學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特別強調各不同專業需要掌握的共性統計理論知識,與專業的融合不夠,導致教學效果較差。

4.男女同學對《統計學》課程的難度、興趣度及實用度等方面的看法存在顯著差異。50.52%的同學認為《統計學》課程基礎實用,29.90%的同學認為課程難度大,24.54%的同學認為統計學枯燥無味,只有11.34%的同學選擇課程是生動有趣的。由此可以很明顯地看出該課程的教學雖然是有用的,但是由于難度較大使部分學生無法接受而且上課的興趣不大。可見,《統計學》教學需要改進以使更多學生對該課程產生興趣,使實用性擴大。

進一步探析男女同學對統計課程的看法差異,運用假設檢驗對課程難度、興趣度、實用度、基礎實用度、生動及抽象程度等方面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男女同學對課程難度(P值為0.018)和實用度(P值為0.002)的看法存在顯著差異。

5.學生對實踐中鞏固統計學知識的意愿較強。學生是否愿意在實踐中鞏固統計理論知識是實現統計學的關鍵。調查結果表明,80%以上的同學愿意在實踐中鞏固所學的統計學知識,可見在課程教育中應增加更多的實踐訓練。同時,在考核方式上,絕大部分學生也愿意增加實踐操作考核。

(二)《統計學》課程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教材主要存在結合案例不足及缺乏趣味等問題。學生普遍反映:教材結合案例不夠(39.18%)、材料缺乏趣味(38.14%)、忽略統計軟件應用(37.73%)以及過于注重數學公式推導(36.49%)等問題是當前統計教材存在的主要問題。

2.教學內容與專業融合度不夠并過于機械化。被調查者認為教學內容主要問題在于與相關專業融合不夠的占57.88%,認為教學內容過于機械化的占40.82%。

3.教學方法和手段過于傳統落后。調查結果顯示,三分之二以上(68.45%)的學生認為統計教學方式多為灌輸式教學,啟發式、互動式、案例式教學不足的問題非常突出。此外,統計實踐教學的缺乏、師生交流過少等問題也不可輕視。

4.考核方式單一,考核內容過于理論化。考核方式中存在的問題最為突出的是考試內容過于理論化(占55.05%),其次是缺少對應用技能考核(占41.65%)。由此可見學生更愿意接受實際操作性的東西,對于理論的內容認為考核中可以少出現。

(三)《統計學》在學生創新研究和實踐中的應用狀況

1.對統計方法的運用認識大多限于統計描述分析,對統計推斷方法的應用價值了解不夠。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學生認為統計調查方案設計(62%的同學選擇了此項)、問卷設計(61.3%)、統計調查方法(49.9%)及統計圖表分析(44.7%)等方法對將來用途較大,其余依次是相關回歸(32.4%)、假設檢驗(29.9%)、參數估計(26%)、統計指數(22%)和時間序列分析(15%)等。可見,當前學生對統計方法的運用認識大多還限于統計描述分析,對于統計推斷方法的應用價值了解還不夠。

2.統計調查和整理方法運用較廣泛,對于統計推斷方法的運用相對較少。調查結果顯示,當前經管類專業的學生曾運用過的統計方法主要集中于問卷設計(70.4%的同學選擇了此項)、統計調查(46.8%)、方案設計(46%)、統計圖表(35.6%)及頻數分析(23.8%)等最基本和最簡單的方法,對于統計推斷方法的應用,除相關回歸(22.8%)和假設檢驗(21.5%)外其余則較少。可見,當前經管類專業的學生對統計知識運用的深度及廣度還遠不夠。

3.學生在各類實踐競賽和創新研究中運用統計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較為薄弱。在大學參與的各類競賽及創新研究中,運用過統計知識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城鄉調查(74.7%)和企業調查(77.8%)中,而其他創新研究及競賽(如大學生科技創新計劃、大學生“新苗人才”培養計劃、課題研究、創業設計大賽等)中應用統計知識和方法的極少。由此需要大力度地提高學生運用統計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統計教學滿意度評價模型構建與分析

(一)教學目標與課程安排對統計教學滿意度的影響因素分析

根據統計教學目標與課程安排所包含的項目評價得分構建多分有序Probit模型分析其對《統計學》教學滿意度的影響,Ordered probit模型擬合結果顯示似然比LR為196.86,顯著性水平小于0.01,表明模型具有顯著性意義;同時輸出教學目標與課程安排對統計教學滿意度的影響結果如表1所示。

表1顯示,在10%的顯著性水平下,教學目標、專業融合、理論課時以及實驗課時因素對于統計教學滿意度具有顯著影響。可見,清晰的教學目標,能夠讓學生明確這門課的內容和要求,了解該課程的應用情況;理論課時與實驗課時的合理分配,能夠讓學生將所學到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當這些滿意度提高時,能增加統計教學滿意狀況提高的概率,且教學目標的明確性對教學滿意度的影響最大,從系數來看它的提升對教學滿意度等級的提高效應最為明顯。而專業針對性前系數較小且不顯著,說明它對教學滿意度狀況的提升影響相對較弱。

(二)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對統計教學滿意度的影響因素分析

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是影響教學滿意度的重要因素,根據所包含的項目評價得分構建多分有序Probit模型分析其對統計教學滿意度的影響,似然比LR為263.55,顯著性水平小于0.01,表明模型具有顯著性意義。各因素影響結果如表2所示。

表2顯示,在10%的顯著性水平下,教學內容、課程內容、教學媒體、實驗教學方式以及實踐訓練的滿意情況會影響統計教學滿意度。從結果來看,這些影響因素的系數符號與數值大小與實際相符。評價一門課的重要指標就是這門課的教材內容,因此該模型下其前的估計系數最大;此外,當課程內容具體豐富、有實例、教學媒體效果良好時,學生更有興趣學習這門課程,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統計學》教學滿意狀況提高的概率。統計與生活息息相關,好的實驗教學方式與實踐訓練能夠培養學生將其所學到的統計知識應用到實際問題上,真正做到學以致用,這自然會增加他們對于統計學的好感。而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中的其他因素的系數較小且不具有統計顯著性,因此它們的提升對教學滿意度的提升影響相對較弱。

(三)教學應用與效果評價對統計教學滿意度的影響因素分析

理論知識和實際的結合應用是評價一門課程教學成效的直接因素,也是課程教學滿意度的重要評價尺度。根據教學應用與效果評價所包含的項目評價得分構建多分有序Probit模型分析其對統計教學滿意度的影響,似然比LR的值為222.51,顯著性水平小于0.01,表明模型具有顯著意義;各因素影響結果如表3所示。

表3顯示,在10%的顯著性水平下,影響統計教學滿意度的因素有教師講授技巧、教師實踐教學能力、創新能力培養、統計軟件應用以及課程考核方式。

現實中,老師的講授技巧和實踐教學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該課程的興趣、學生聽課狀態以及吸收知識的情況等。面對枯燥乏味的講課,學生可能對這門課產生厭倦甚至是反感,更可能造成他們的高缺勤率。如今的社會越來越重視創新,當然學生也希望能夠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因此創新能力對于教學滿意度的評定情況具有正影響,且影響較大。此外,課程考核方式也會影響學生的滿意程度,學習認真,統計學知識掌握較好的同學可能會希望通過一定的閉卷考核方式來證明自己的實力,而對統計學略知一二的學生可能更傾向于開卷的考核方式,因此他們對于考核方式的滿意度也是影響因素之一。而教師理論水平以及學評教評價方式前系數較小且不顯著,說明其對教學滿意度的提升影響相對較弱。

四、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分析

調查結果表明,當前經管類專業學生對于《統計學》課程的總體滿意度不夠高,統計教學仍存在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

1.課程設置與本專業目標的符合度較高、實用性較強,但專業針對性不夠。

2.《統計學》教材結合案例不夠、缺乏趣味、注重數學公式推導且忽略統計軟件應用。

3.教學內容與相關專業融合不夠,內容過于機械化;統計教學方式則多為灌輸式教學,互動式等教學方法應用不足。

4.大部分同學對當前采用的純粹理論考核方式表示不滿意,而更傾向于實踐測評。

5.一半以上的學生認為統計調查方案設計、問卷設計以及統計調查方法對以后的學習和工作有幫助;70%以上的學生在城鄉調查、企業調查和專業調查中能運用統計調查和統計整理方法,但對其他統計知識的應用極少。

從教學目標與課程安排的視角來看,教學目標、專業融合、理論課時以及實驗課時的設計對于統計教學滿意度具有顯著影響;在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所包含的因素中,教學內容、課程內容、教學媒體、實驗教學方式以及實踐訓練的滿意情況會影響學生對于統計教學滿意度;教師講授技巧、教師實踐教學能力、創新能力培養、統計軟件應用以及課程考核方式等則是影響統計教學成效的重要因素。

(二)對策建議

1.統計教學內容的調整和創新。統計教學應避免把時間放在講授抽象理論、數學定理等方面,增加趣味性教學內容和案例分析,并根據專業需要調整相應的教學內容,增強統計教學的專業契合度,注重培養“應用型”人才。

2.教學方法和手段的轉變。調查結果表明,教學方法和手段上最突出的問題為灌輸式教育,互動教學不足,所以即由“灌輸式”轉變為“互導式”教學。在統計教學中,既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給學生留下充分的思考時間。將知識的傳授與能力的培養有機結合起來。

同時,運用統計案例教學,培養學生運用統計思維的基本思想分析、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通過課程案例學,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重視課程實驗教學,提高學生的基本統計業務操作技能和基本統計分析技能。

3.優化考核內容及方式。基于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等改革成效的督促,考核方式及評分標準應隨之進行匹配,將考核方式由記憶性的閉卷筆試改為多樣化的著重考查學生對所學統計知識的應用能力考核,以考查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考核方式應采用綜合考核的形式,根據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程度、期末項目研究報告、上機操作和實踐成績等綜合評定其學習成效。

4.構建統計實踐教學平臺,提升統計實踐應用價值。依托學校實驗中心建成全校大學生基礎實驗設備平臺、統計建模演示與實現平臺、統計調查方案設計大賽仿真模擬等平臺,為統計的創新研究和實踐應用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吳喜之.統計學:從數據到結論[M].第3版.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9.

[2]曾五一,肖紅葉,龐皓,朱建平.經濟管理類統計學專業教學體系的改革與創新[J].統計研究,2010,(2).

[3]袁衛,劉超.統計學教材建設的問題與思考[J].統計研究,2011,(9).

篇(3)

【關鍵詞】預防醫學衛生統計學考試改革綜合評價方式

衛生統計學是預防醫學專業教育過程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課程,是應用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的原理和方法研究醫藥衛生領域內的數據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應用科學。衛生統計學重點培養學生科學思維與推斷能力,使其掌握醫學統計方法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與技能,具備較高的醫學科研設計、統計分析與評價能力,為進今后行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統計學基礎[1]。課程考試是教學的重要環節,是評價教師教學效果,衡量學生知識掌握水平的主要手段[2]。良好的考核方式可以全面、真實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效果,促進教育教學質量[3]。目前,高校衛生統計學課程考試大多為期末終結性考試,題型為選擇題、名詞解釋、簡答題、計算題等。此類考試方式與考試題型,難以調動學生平時學習的積極性,很多學生臨時抱佛腳、死記硬背也可取得較好成績,不能真正起到學習指揮棒的作用。當前,針對此類問題,諸多同行進行相關改革,譬如形成性評價。我校衛生統計學教研室于2016年下半年對預防醫學專業的衛生統計學課程考試考核方式進行了改革,并對62名學生進行了課程考試改革效果的調查研究。現報告如下。

課程考試改革內容與方式

此次考試改革核心是加強科研設計意識和SAS統計軟件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改革對象選擇2014級預防醫學專業五年制本科教學班。此次考試改革內容主要有兩方面:

1.在以往僅有期末考試的評價基礎上,引入實驗報告、案例辨析和統計方法SAS實現和課堂表現等方式進行綜合考評。各部分的比重分別為:實驗報告10%、案例辨析10%、統計方法SAS實現10%、課堂表現10%以及期末考試60%。實驗報告:學生基于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或者根據自己興趣愛好、專業需要選定研究課題,依據專業相關內容撰寫一份科研設計報告。案例辨析:一是學生從自己專業領域內的中文核心期刊(北大核心/CSCD核心庫或擴展庫)中尋找統計方法錯誤應用案例,指出錯誤,分析原因并給與正確的統計分析方法;二是利用經典的案例辨析題目,學生以上交作業的方式完成考核任務。統計方法SAS實現:考慮課程學時數和專業要求,選用SAS作為分析軟件,學生寫出實現程序,列出主要結果,主要緊地分析結果的解讀,學生上交電子版報告。課堂表現:一是出勤情況;二是課堂回答問題積極性和正確性。

2.對期末考試題型進行改革。摒棄簡單記憶性題目(名詞解釋、簡答題),放棄復雜繁瑣的計算題目,加大綜合應用題、案例辨析題的比例。

綜合應用題以案例任務驅動方式考察資料類型、設計類型、統計方法應用條件、思想和步驟等內容。

例1.(《衛生統計學》(方積乾,2012)例2-2)[1]:某年抽樣調查某地120名18~35歲健康男性居民血清鐵含量(μmol/L),檢測結果(略)。請按照要求回答以下問題:

(1)對該資料進行統計學描述,請簡要敘述基本思路;

(2)已知,width=274,height=16,dpi=110估計該地18~35歲健康男性居民血清鐵含量的95%醫學參考值范圍,并簡要敘述其意義;

(3)估計該地18~35歲健康男性居民血清鐵含量的95%的置信區間,并簡要敘述其意義。

該題目考察的知識有:定量資料的統計描述、醫學參考值范圍、置信區間和標準誤等。

例2.(《衛生統計學》(方積乾,2012)例7-1)[1]:

為研究鈣離子對體重的影響作用,某研究者將36只肥胖模型大白鼠隨機等分為三組,每組12只,分別給予高脂正常劑量鈣(0.5%)、高脂中劑量鈣(1.0%)和高脂高劑量鈣(1.5%)三種不同的飼料,喂養9周,測其喂養前后體重的差值。結果見表(略)。請按照要求回答以下問題:

(1)該研究所得數據資料為什么類型?

(2)該研究設計類型為什么?

(3)問三種組不同喂養方式下大白鼠體重改變是否不同,首先想到的統計推斷方法是什么,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4)如果條件不滿足可以采取什么統計推斷方法解決?

該題目考察的知識有:資料類型、實驗設計類型、方差分析及其應用條件和非參數秩和檢驗。

案例辨析是將科研中典型的統計方法錯誤應用案例入手,采用錯誤案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正確解決問題模式,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教學理念,實現“教”與“學”充分融合。

課程考試改革的效果評價

1.評價方法為評估考試改革效果,以在今后教學中不斷完善與提高,學期結束后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經預調查、修改完善)調查學生對課程考試改革整體、考試改革內容、期末考試題型等方面的評價、意見和建議。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62份,回收問卷62份,回收率100%,有效問卷60份,有效率96.8%。

2.課程考試改革整體評價針對本次課程考試改革整體,43人(71.7%)認為合理;12人(20.0%)不確定,認為傳統考試方式也有優點;5人(8.3%)認為不合理,建議采取論文或綜述的形式進行課程評定。

3.考試改革內容的評價大部分學生對于課程考試改革內容較為清晰并有較高的認同度:49人(81.7%)清晰,10人(16.7%)不太清晰,1人(1.6%)完全不清楚此次考試改革內容。對于增設實驗報告、課堂案例辨析、統計分析方法在SAS中實現和課堂表現,多數學生認為有必要,具體見表1。

表1學生對課程考試改革內容認同情況

width=364,height=122,dpi=110

4.期末考試題型改革評價多數學生對期末考試題型持正向態度。對于摒棄簡單記憶性題目,56人(93.3%)支持,1人(1.7%)反對,3人(5.0%)不清楚;對于綜合應用題,52人(86.7%)支持,3人(5.0%)反對,5人(8.3%)不清楚;對于案例辨析題,43人(71.7%)支持,1人(1.7%)反對,16人(26.6%)不清楚。

5.綜合評定成績比例的評價多數學生滿意綜合評定成績比例。44人(73.3%)認為分配比例合適,9人(15.0%)認為應該增加期末成績比例,7人(11.7%)認為應該繼續降低期末成績所占比例。

課程考試改革的建議

衛生統計學的教學目標和其在預防醫學專業中的定位決定了教學過程中要強調實際應用能力。本次課程考試改革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全方位考察學生掌握知識、發現問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學生的廣泛認可。

1.豐富考核形式,啟發學習動力。調查結果顯示,學生認為本次課程考試改革最成功的地方是考核方式的多樣性。首先,綜合評價方式既可以鞏固“三基”,又可以強化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增強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其次,綜合評價方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力,增加了平時學習時間,增強學習積極性;最后,可以真正改善學風,綜合評價方式提高了平時上課的出勤率,改變了很多學生平時學習懈怠而期末臨時抱佛腳的現狀。

2.弱化復雜計算,強化軟件應用。將統計分析軟件的應用引入考試的考核范圍,可以讓學生真正從應試教育中擺脫出來。預防醫學專業學生對統計分析方法的需求僅關注方法在自己未來從事領域的應用,不關心方法本身的創新和發展。SAS是目前國際上最為常用的統計軟件之一,與SPSS、stata并稱為國際三大統計軟件,SAS處理數據的能力非常強大且方法齊全[4]。SAS還可以被當作一個統計平臺,許多新的統計理論和方法都可以通過編寫SAS程序來付諸實施[5]。考慮預防醫學專業衛生統計學課程學時數和專業要求,選用SAS作為分析軟件較為合適。本次課程考試改革涉及SAS軟件應用僅限課下評測,下一步考慮在期末考試引入上機能力考核方式。

3.期末考試摒棄簡單記憶性題目,放棄復雜繁瑣的計算題目,加大綜合應用題、案例辨析題的比例。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對期末考試摒棄簡單記憶性題目較為支持。衛生統計學基本概念的正確理解可以較好反映醫藥衛生專業人員的基本素質。名詞解釋、解答題等題型并不能讓學生真正理解統計概念本身涵義,而且很容易讓學生陷入死記硬背、應試教育的漩渦。綜合應用題和案例辨析題則可以從應用角度考察統計學基本概念和經典的統計學方法,以及這些方法所需的設計、適用的條件和結果的意義,同時可以考察經典方法適用條件不滿足時的解決方案。

篇(4)

Abstract: Teaching design is a process of a teacher to form specific teaching scheme. The paper expounds the main contents of teaching desig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then demonstrates the forming process of teaching design with analysis of variance as an example.

關鍵詞: 教學設計;統計學;方差分析

Key words: teaching design;Statistics;Analysis of Variance

中圖分類號:G423.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3)19-0265-02

0 引言

課程教學設計(以下簡稱教學設計)是指在課程教學活動之前,根據教學情境和教學目標,運用系統的方法,在教學理論與學習理論的原理指導下,對教學諸要素進行合理、有序、優化的策劃與安排,從而形成教學方案的過程。教學設計作為課程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課程設計思想在教學活動環節的具體體現,是教學實踐活動順利進行與達成課程目標的必要條件。統計學課程是高等教育階段經濟類、管理類等普遍開設的一門專業必修的基礎課。眾所周知,統計學是一門應用性、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具體來看,它不僅要求學生能夠熟悉和掌握統計學基本理論知識及常用的描述和分析數據方法,更重要的是能夠結合實際問題應用統計學方法并恰當使用統計軟件完成對社會現象的分析,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所以,對于統計學課程的教學設計,就顯得尤為重要。

1 統計學教學設計的基本步驟

我們知道,任何教學設計都要始于教學情境的分析,不同的學生專業、年級決定了學生當前的知識及技能的儲備,更重要的是當前的學習能力、經驗和學習的動機。當然,教師自身的價值取向、教學態度和技能、知識結構和教學經驗也是其中之一。統計學的教學設計也不例外,統計學課程中涉及一些基本的數學和計算機等基礎,這對學好統計學是很有幫助的。對于任教老師,對統計學的思想要熟悉并對于具體的教學有一套熟悉的方法,在教學過程中,能夠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統計學教學設計的基本步驟如下圖所示,基于這個過程,教學設計思想最終物化為教學設計方案。

2 統計學教學設計的主要內容

根據以上基本步驟,根據南京中醫藥大學課程大綱的要求,統計學教學設計的主要內容從5個方面進行設計:

2.1 分析教學情境 教學情境是指影響教學實踐的多種條件因素的綜合。我們從兩個角度即學生和教師進行分析。任教的班級為國貿專業11級的學生,處于大學二年級的下學期,學生已經適應了大學課程的學習,形成了自己的學習方法,并具備了一定的知識準備,比如數學類、經濟學、計算機等基礎知識和技能。對于教師,在任教過程中,把學生放在第一位,以學生學到基本課程思想和知識為重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除此之外,對于教師而言,已任教統計學等相關課程7年有余,并具備統計學專業的研究生學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知識結構。

2.2 教學目標設計 教學目標是整個教育目標體系的終點和關鍵。該課程的教學目標從以下三個方面反映:一是知識。通過課程的學習,要掌握統計學的基礎理論知識及常用的描述和分析數據的基本方法。二是技能。會熟練應用基本統計方法去解決實際問題并能應用相關軟件如Excel、SPSS進行統計應用。三是素質。在熟悉數據分析方法的同時,面對實際問題時要有“統計”的思想。

2.3 教學評價方案設計 教學評價方案就是教師如何知道學生是否已經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一般從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兩個方面進行。對于形成性評價,在教學過程中,結合課程內容的需要,進行課題提問、課后作業以及課間課后和學生的溝通聯系,及時掌握學生學習的效果,以便進行調整教學工作。同時還會在一知識單元后安排小的測驗,進而反映學生的掌握情況,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總結性評價一般是課程學習完后的考試,主要從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進行反映,當然,由于本課程的應用性和實踐性,統計軟件的學習也在考試范圍之內。

2.4 教學內容設計 教學內容可以分為三個層次:應當深入持久理解的內容、應當掌握的必備知識和技能、應當熟悉和了解的課程內容。縱觀統計學的內容和大綱要求,對應于第一層次的內容應該是方差分析、回歸分析、時間序列分析等這些基本推斷統計方法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框架;第二層次的內容是統計中的基本概念體系如總體、樣本、參數、統計量、基本描述統計量及其相應的軟件操作。最后一層次的主要內容是參數估計和假設檢驗的內容,這些內容是定要熟悉。

除此之外,教學結構設計、教學方法設計和教學媒體設計要根據不同的內容進行安排,但后兩者的設計是貫穿于教學結構設計之中的。

3 教學設計方案實例-以方差分析為例

方差分析是統計學中的一個重要內容,以其為例,進行教學設計方案。面臨的教學情境跟前面分析的類似,值得一提的是,現在學生已經基本熟悉了統計學的思想,尤其是這章又屬于推斷統計學的內容,怎樣由樣本推斷總體,這是基本思想。但這塊內容的難點是怎樣理解“方差”二字,怎樣計算“方差”,從而完成相應的方差分析。具體設計方案如下:

3.1 本單元的教學目標 理解和掌握方差分析的原理及實質,會熟練應用方差分析的種類(單因素和雙因素方差分析)結合統計軟件SPSS去解決實際問題。

3.2 本單元教學評價方案 一是形成性評價。評價內容是學生是否理解方差分析的實質和基本操作步驟(主要是單因素和雙因素方差分析),設計意圖是考核學生課堂上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并反映教師的教學效果,以便及時進行教學調整,以便獲得最優教學效果。二是總結性評價。評價的內容是學生能否理解方差分析的原理和熟練應用該分析方法,并會對不同的實際問題給出分析結果,這樣設計的意圖是考核學生對方法整體的學習和應用能力同時反映教師的教學效果的優劣。

3.3 本單元教學內容設計 首先是應當深入持久理解的內容。

主要有三個:①方差分析的原理。

②數據差異產生的兩種誤差即隨機誤差和系統誤差及其三種具體表現:總的誤差平方和(SST)、組間平方和(SSA)和組內平方和(SSE)。

③有交互作用的雙因素方差分析所對應的五種平方和的表現形式。

其次是應當掌握的內容。從掌握的知識角度來看:

①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

②單因素方差分析和雙因素方差分析的假設條件和基本原理。

③多重比較問題即最小顯著性差異法。

從掌握的技能來看:①單因素方差分析和雙因素方差分析的基本操作步驟。

②統計軟件SPSS的基本操作和對結果的理解、解釋和應用。

最后是應當熟悉和了解的內容。從知識來看,就是多因素方程分析的思想和原理。因為單因素和雙因素的主要區別在于交互作用是否有影響,從而決定分析原理有所變化。從技能來看,要熟悉多因素方程分析的基本步驟,并能夠應用軟件SPSS的基本操作和結果的解釋。

3.4 本單元教學結構設計

參考文獻:

[1]賈俊平等.統計學(第五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235-260.

[2]張翼,張慶靈.《多元統計與回歸分析》課程設計及教學探討[J].大學數學,2011,27(6):192-194.

篇(5)

關鍵詞:統計學 課程教學 基本步驟 設計內容

課程教學設計是指在課程教學活動之前,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大綱的目的要求,利用系統的手段和方式,在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的指導下,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有序的策劃和整合,進而達到形成科學化教學方案的過程。教學設計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同時,課堂教學設計作為課程設計的關鍵組成部分,也是課堂教學順利進行的一個必要條件。統計學課程是很多中職院校許多專業(包括經濟類、管理類專業)學生普遍開設的一門基礎專業課。我們都知道,統計學是一門應用性和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學習這門課程,不僅要求學生要做到能夠熟練的掌握和運用統計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同時還必須能夠熟練的應用常用的描述和分析數據的方法,利用統計學的方法來完成對社會現象的分析,真正做到將理論應用于實踐,解決實際問題。因此,為了能夠達到這一最終教學目的,有效合理設計統計學課程,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統計學課程教學設計基本步驟

統計學課程教學設計是起始于對教學情境的合理分析和探討,針對不同年級、不同專業、不同教育背景的學生,決定了教師如何設計統計學的課程教學設計方案。除此之外,當前學生的學習能力、經驗和學習積極性也是決定教學設計的關鍵因素。當然,教師本身的教學態度和知識結構等也是其中之一。統計學課程教學涉及很多的基本的數學和計算機相關的內容,學好這些內容對于更好的學習統計學是很有幫助的。而對于教師而言,不僅要熟悉統計學的教學思想,還要有一套具有自身特點的統計學教學方法,這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適時的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關于統計學教學設計步驟可以歸納為:(1)教學情境分析;(2)教學目標設計;(3)教學評價方案的設計;(4)設計教學內容、設計教學結構、設計教學方式、設計教學媒體;(5)獲得教學設計方案。

二、中職院校統計學課程教學設計中存在問題

首先,教材的選用問題;部分中職院校在選擇教材時忽略了學生的接受能力和教育背景,選用的是本科生或是研究生的教材,進而導致層次上的脫節。其次,學生在學習基礎上存在問題;有很多中職生基礎薄弱,如果教師未能在上課前設計出合理的、有序的統計學課程則會導致學生在一些問題的學習中表現的很吃力。再次,課程設計方法存在問題;一些院校的教師思想相對保守,教學觀念落后,在設計統計學課程教學時不愿意接受或是采取先進的教學教育技術,教學方式單一,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最后,一些中職院校還存在著不夠重視師資力量的培養和人才的引進,以及在內容體系中存在種種問題。

三、統計學教學設計的主要內容

根據上述的統計學的課程設計步驟,統計學教學設計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的內容進行合理的設計:

(一)教學情境分析

主要以學生和教師兩個層面進行分析。根據學生所在的年級和班級不同,給予適當的調整。例如對于二年級的學生而言,他們已經適應了中職院校的學習,同時也形成了自己的學習習慣和方式,并具備了一定了知識儲備。而對教師而言,在教課的過程中,應該把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二)教學目標設計

這是整個教學過程的關鍵。這一環節的設計主要是從以下三個層面來驗證學生的學習效果:第一,對于知識的掌握,尤其是一些基本理論知識和一些常用的描述和分析數據的基本方法;第二,對于技能的熟練掌握,尤其是數據分析軟件的使用;第三,實踐素質的培養,要培養學生養成遇到問題時能夠用“統計學”的方式去解決問題。

(三)教學評價方案的設計

通常以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兩個方式進行的。前者是依據課程內容的需要,進行課程相關內容的提問和給予學生適當的作業,目的在于及時的掌握學生的學習效果。后者主要是在課程結束后的考核,包括平時成績的考核和期末成績的考核。同時,鑒于統計學課程的實用性,通常也會將統計軟件的應用考核列入到最終的考核范圍內。

(四)教學內容設計

教學內容的設計具有很強的靈活性,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專業的學生以及不同年級的學生進行靈活的內容設計,以達到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例如,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由淺及深的進行授課,對于學生應該掌握的必備知識和技能,給予適當的深入講解。

參考文獻:

[1]黃金梅.高職院校統計課程教學改革的探討[J].閩西職業大學學報,2004,(6).

篇(6)

關鍵詞:“慕課”;醫學統計學;專本銜接;教學改革

醫學統計學是醫學教育的重點科目,在醫學統計學實際教學過程中,一些高職院校由于在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及教學方式方面仍然延續較傳統的模式,導致所培養出來的醫學統計學人才不能滿足社會發展需求。隨著“慕課”的不斷成熟,在醫學統計學專本銜接教學過程中,通過合理地應用“慕課”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不僅有助于營造一種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氛圍,同時還有助滿足教學改革要求,對提升學生醫學統計學綜合知識素養、促進高職院校的穩定、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慕課”概念

“慕課”是一種新型的課程開發模式,其以課程資源模式及學習管理系統為核心,通過將學習管理系統與知識資源互相融合,真正意義上實現了時間與空間上的學習自由[1]。“慕課”與傳統的課程模式之間存在較大的區別,“慕課”擁有廣闊的知識范圍的同時,還可以讓上萬人同時學習同一課程。“慕課”通過根據學生學習情趣,學生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進行知識的學習,且不存在年齡及領域的限制。“慕課”的學習形式為在線課程學習,由于這種課程模式打破了傳統課程在時間上的限制,所以受到社會各界的熱烈歡迎。另外,在高職醫學統計教學過程中,為使得專本教學更加銜接,通過借助“慕課”課程模式,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與學習時間,對降低專本學生的專業水平能力,實現在統一起跑線上的學習目的具有重要意義[2]。

2、“慕課”的特征

擁有廣闊的知識范圍是“慕課”的核心特征,“慕課”的課程由不同領域的參與者參的眾多課程。“慕課”開放性較強,在實現知識共享的基礎之上,通過為社會各個領域開放學習機會,為一些積極上進的人提供了良好的知識學習環境[3]。另外,“慕課”屬于一種網絡性質的課程教學模式,“慕課”的學習方式并不是學生與教師進行面對面學習,而是通過借助發達的互聯網,將課程置于網絡平臺之上,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對相關知識進行學習。對于一些知識難點,學生可以通過反復的聽課研究,最終領悟知識的真諦,從而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修養,促進全面發展。

3、基于“慕課”背景的醫學統計學專本銜接教學改革措施

3.1完善教學內容

醫學統計學具有繁雜的理論知識點,且知識內容相對于其他專業課程較枯燥,由于其理論知識點具有較非常強的理論知識性,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出現“學不會、聽不懂”的現象出現,這是導致醫學統計學專本銜接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為改變這種不良的學習現象,需要加大醫學統計學專本銜接教學改革強度,加強對教學內容改革的重視程度,并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及專業知識的掌握的實際情況,結合著“慕課”的教學特點,制定符合學生發展的教學方案,進而激發學生對醫學統計學知識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生知識探索的自信心,提高醫學統計學專本銜接的教學質量及效率。

在對教學內容進行改革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借助機房開展專業知識課程講述、開展醫學統計學的實例對知識進行詳細分析。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正確引導學生逐漸認識醫學統計學的實際教學分析方法,提升學生對醫學統計學專業知識學習的重視程度。另外,為激發學學生對的知識的學習興趣,教師應當充分理解“慕課”的意義,根據專業知識教學內容,充分利用“慕課”的網絡資源為學生講解實際案例[4]。通過借助醫學統計學軟件,將知識點的分析過程呈現在學生面前,引導學生對醫學統計相關知識及公式的掌握及理解,從而提升學生對醫學統計學專業知識的學習能力,為促進醫學統計學專本銜接的改革穩定進展奠定堅實基礎。

3.2創新教學模式

為保證教學改革的順利進展,需要對現有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進而高正改革之后的教學模式,符合學生實際的發展方向,進而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在“慕課”背景下,對醫學統計學專本銜接改革的過程中,通過借助“慕課”為學生引進先進的知識學習理念,保證學生的專業能力符合社會潮流的發展趨勢。“慕課”屬于網絡在線學習模式在,不受時間及空間的限制是“慕課”的主要特點。所以,在醫學統計學專本銜接教學改革過程中,通過利用“慕課”的這一特點,不僅有助優化傳統的教學模式,同時還有助于增加學生的學習時間,優化醫學統計學教學方案。另外,“慕課”具有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在醫學統計學專本銜接教學改革過程中,通過科學、合理地運用“慕課”,有助于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專業知識學習氛圍,對提升醫學統計學的教學質量及效率具有重要意義。例如,課前通過借助“慕課”,讓學生對知識進行預習,課下,學生通過借助“慕課”對所講知識點進行鞏固[5]。對于一些疑難問題,鼓勵學生針對“慕課”進行討論,提升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的理解程度,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3.3構建專本銜接模式的課程貫通式質量評價體系

建立健全系統、完整的職教銜接貫通式課程質量控制評價體系,提高分段式課程質量。而對于醫學統計學專業學生的進一步培養需要借助公共課程的基礎支撐,所以在建立教學質量評價體系過程中,需要從課程質量監控、學習效果評價及社會認可度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考慮。通過分析高職院校與本科院校,在“慕課”基礎之上的醫學統計學課程質量評價體系上存在的差距,不斷對醫學檢驗專業的理論總結、目標、形式上的差異進行總結,從而建立完善的課程質量信息采集、分析、反饋的實時評價系統。課程銜接是銜接醫學統計學專本教學模式化改革質量的核心點。在“慕課”的基礎之,人才培養目標能否實現的關鍵點是課程銜接的不順暢,而往往被專家和學者忽視的公共課程的銜接,將會進一步影響轉段后繼人才培養的成功與否。因此,構建嚴格的專本銜接模式的課程貫通式質量評價體系,是保證醫學統計學專本銜接成功改革的重要支持依據。

篇(7)

摘要:文章選取蚌埠醫學院A屆和B屆本科生作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分別對其進行常規教學和引入EBM的教學。結果顯示,觀察組學生授課后的信息素養總分高于對照組,觀察組學生授課后的科研能力總分高于對照組。因此,在醫學文獻檢索中引入EBM知識,有助于促進醫學生對EBM進行全面的理解和應用,激發其學習科研技能的興趣,從而達到提升醫學生信息素養和科研能力的目的。

中圖分類號:G252.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6)07-0095-03

循證醫學(EBM)是一種新型醫學決策模式,其主要理念是基于最佳研究證據,綜合考慮個人經驗,制訂科學、全面的臨床決策,這種醫學決策模式避免了傳統的經驗醫學模式中依靠醫師個人經驗、動物試驗或基礎研究理論推導等制定醫學決策的方式,摒除了經驗醫學模式可能帶來的無效或錯誤診治決策,使醫學決策過程更多地依據臨床實證研究結果,能夠更加科學地應用于臨床。EBM模式的核心活動是對醫學科研信息進行合理評價和科學利用,學習和實踐EBM對醫學生信息素養和科研能力的提升有著積極的意義。然而,與美國、澳大利亞、英國等發達國家將EBM作為醫學生的必修課程范圍相比,中國醫學生的EBM教學相對不夠規范,多是以講座培訓及選修課的形式出現在學生面前,學生對其重視程度較低,只有少數醫學院校將EBM納入臨床醫學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必修課程[1]。在這種情況下,作為醫學生的傳統必修課程和循證醫學核心方法之一,醫學文獻檢索就擔負起了傳播循證醫學知識、滲透循證醫學理念的任務。但在目前國內的醫學文獻檢索教學中,教師多是以簡介EBM數據庫檢索方法來作為該部分課程的主要內容,而未能在檢索醫學中系統性地引入EBM知識,這也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筆者選取蚌埠醫學院A屆和B屆臨床醫學專業在校本科生(五年制)作為研究對象,分別為60名和64名。其中,A屆本科生于2013年接受醫學文獻檢索課程教育,B屆本科生于2014年接受醫學文獻檢索課程教育,筆者將A屆學生作為對照組,將B屆學生作為觀察組,兩組學生在年齡、性別構成、醫學專業分布等方面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教學方法

對照組學生采用常規醫學文獻檢索教學課程內容進行教學,涉及EBM教學內容時,以講解Cochrane圖書館檢索方法作為主線,必要時針對系統評價(SR)、薈萃分析(Meta分析)、隨機對照試驗(RCT)等研究類型及EBM相關知識時進行補充簡介;觀察組學生采用新編的醫學文獻檢索教學課程內容進行教學,主要是在引言部分詳細講解EBM觀念,在涉及EBM教學內容時,由流行病學教師講解臨床流行病學及EBM相關基礎知識,主要從試驗設計、偏倚的產生和消除、Meta分析或SR統計學等方法學層面進行講解,而后根據學生的專業以小組討論和案例分析形式對Cochrane圖書館及其他常用生物醫學數據庫中RCT、SR、Meta分析文獻的檢索方法進行教學和講解。兩組學生在接受醫學文獻檢索課程教育的同時,均未接受其他有關流行病學、醫學統計學及EBM相關知識的教學或相關培訓。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依據

對兩組學生接受醫學文獻檢索課程教育前及教育后的信息素養和科研能力進行評價和比較。信息素養的評價運用李玉玲等[2]制定的評價標準,主要分為信息意識與需求、信息知識與技能、信息評價與利用、信息行為規范四個維度,每個維度共有25個調查問題,滿分25分,總分為100分;科研能力的評價運用彭波等[3]采用的評價標準,主要分為科研基礎知識(總分39分)、統計軟件操作技能(總分33分)、論文寫作知識(總分27分)、統計學知識(總分21分)等四個維度,總分為120分。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所有數據均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包建立數據庫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的形式表示,同組授課前后的比較應用配對t檢驗進行處理,兩組之間的比較應用獨立樣本t檢驗進行處理,均以P

2 結果

2.1 檢索醫學中系統性引入循證醫學知識對醫學生信息素養的影響

評價結果顯示,兩組學生授課前的信息素養總分和各子項評分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t=0.102~0.657,P>0.05),兩組學生授課后的信息素養總分和各子項評分均較授課前顯著提升,授課前、后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4.518~7.116,P

2.2 檢索醫學中系統性引入循證醫學知識對醫學生科研能力的影響

評價結果顯示,兩組學生授課前的科研能力總分和各子項評分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t=0.095~0.723,P>0.05),對照組學生授課后的科研能力總分和科研基礎知識子項的評分均較授課前顯著提升,授課前后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4.362、3.845,P0.05),觀察組學生授課后的科研能力總分及科研基礎知識、論文寫作知識和統計學知識三個子項的評分均較授課前顯著提升,授課前后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3.758~5.238,P

3 討論

3.1 循證醫學是連接文獻檢索技能與醫學實踐的橋梁

EBM模式要求醫生根據臨床實踐和可靠的臨床研究結果作為主要依據,最終達到發現和解決臨床問題的目的。在醫學研究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醫學科研文獻所承載的醫學信息的生命周期越來越短,EBM迫使醫學工作者擺脫零散臨床經驗或指導意見的束縛,根據不斷更新的研究信息制定醫療決策。所以,EBM不僅可以優化臨床醫生的醫學決策,同時還能促進醫生專業知識和操作能力的提升。在校醫學生接受的大多是教材上的知識,這些知識雖然具有權威性,但與實際的醫學發展前沿之間存在著嚴重的脫節現象,滯后性較為突出。EBM可以促進在校醫學生查閱最新的研究文獻,提高其專業知識的更新速度[4]。在EBM模式下,文獻檢索技能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知識技能,EBM讓醫學生將以往認為枯燥無趣的文獻檢索課與本專業知識密切聯系起來,提升了其學習興趣,也使其在今后的學習乃至工作過程中養成了對最新文獻信息進行檢索、評價和利用的好習慣。

3.2 循證醫學的本質是對文獻信息的方法學評價體系

針對文獻信息的評價和利用是EBM的主旨觀念,EBM從本質上是一個“求證、評證、用證”的綜合過程,其中“評證”是核心環節。EBM要求醫學研究者以臨床流行病學方法為基礎,在提高研究質量的同時利用高質量的研究結果作為證據,這才引申出了以SR、Meta分析、RCT為核心的高質量證據定義,文獻信息的獲取只是循證醫學的次要過程,而對文獻信息的方法學評價過程則是EBM的靈魂所在。因此,要想使醫學生通過接受醫學文獻檢索課程教育接受并理解EBM,不能讓醫學生將其簡單地理解為擴充對Cochrane圖書館等新型文獻數據庫的檢索,而是要讓學生注重對證據評價體系方法學基礎的理解,做到“知其所以然”,這樣才能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3.3 在檢索教學中系統性引入循證醫學知識有利于提高醫學生的信息素養

信息素養一般被定義為“能夠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資源使問題得到解答的技術和技能”或“一種了解提供信息的系統并能鑒別信息的價值、選擇獲取信息的最佳渠道、掌握獲取和存儲信息的基本技能”[5]。在信息化社會信息已被作為一種新型生產要素而受到廣泛重視,醫學生必須具備足夠優良的信息素養才能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中生存和發展,而文獻檢索教學在形成和提升醫學生信息素養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學生授課后的信息素養總分及信息意識與需求、信息評價與利用兩個子項的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t=5.417、4.775、4.308,P

3.4 在檢索教學中系統性引入循證醫學知識有利于提高醫學生的科研能力

經驗醫學模式向EBM模式的轉變過程,使臨床科研成果成為醫學決策的重要依據,因而重視和加強對醫學生臨床科研能力的培養已成為新形勢下醫學教育的重要目標,盡早使醫學生具備較好的辯證思維和科研能力、樹立其通過科學研究來解決醫學問題的觀念對于提高當代醫學生的整體創新能力和醫學科學整體發展水平都是有利的[6]。文獻檢索教學本身就是形成醫學科研能力的重要課程,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學生授課后的科研能力總分及科研基礎知識、論文寫作知識和統計學知識三個子項的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t=3.615~4.875,P

3.5 及時更新循證醫學知識是提高檢索教學效果的必然選擇

目前,高校醫學檢索教學普遍存在著一些亟待改革的問題,現行的醫藥文獻檢索課程主要包括文獻檢索基礎知識、手工檢索工具、醫學數據庫和網絡醫學信息查詢等,教學內容安排通常不靈活、教學形式缺乏生動、教學內容與專業知識結合不夠[8]。此外,入學起點不同、學制學歷不同及專業學科不同的醫學生對文獻檢索教學的需求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因此,文獻檢索教師應該有針對性地對不同的學生制訂不同的教學方案,這樣才能更好地開展文獻檢索課的教學[9]。同樣,不同醫學生對于檢索課程中的EBM知識需求也存在著顯著的差異性,因此,就要求文獻檢索教師在借助其他學科師資力量的同時加深對EBM的理解,以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及時更新知識體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效果。近年來的國內研究已證實,案例分析和小組討論等教學方式在EBM的教學中能夠發揮較好的作用[10],這種方案能夠使檢索中的EBM教學與醫學生的專業更加貼近,因此,在本研究的嘗試中,也采取了這種方式。

4 結語

在醫學文獻檢索中系統性地引入EBM知識,可以消除單純講解檢索知識給醫學生帶來的陌生感,有助于促進醫學生對EBM進行全面的理解和應用,提高其對文獻信息的利用能力,激發其學習科研技能的興趣,從而達到提升醫學生信息素養和科研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邱紅燕.醫學本科生循證醫學教學的幾點體會及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5(9):194-195.

[2] 李玉玲,李亞峰,劉妍,等.吉林省大學生信息素養現狀分析和對策[J].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志,2012(11):23-27.

[3] 彭波,趙婷,彭怡然,等.新時期醫學生科研素質的現狀調研及培養途徑探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4(10):24-26.

[4] 劉紅芝.醫學文獻檢索教學中引入循證醫學的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36):64-65.

[5] 沈涌,陳焱,公維錄,等.吉林大學醫學生信息素養現狀調查及其對信息檢索教學的啟示[J].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志,2013(11):37-40.

[6] 陳心足,陳小龍,陸政昊,等.臨床前醫學生課外臨床科研能力的啟蒙與拓展:科研志愿者模式的探索[J].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14(1):120-124.

[7] 曲巍,閆佳,姜騰軒,等.循證醫學對臨床醫學研究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影響[J].國際眼科雜志,2014(3):523-525.

[8] 劉娜,高春陽,蔡肖兵,等.高職醫學院校文獻檢索教學改革[J].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志,2013(10):78-80.

[9] 賴李江.高職院校藥學文獻檢索教學改革[J].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志,2013(4):72-7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观看不卡| 女女女女bbbbbb毛片在线| 伊人色综合九久久天天蜜桃| 美女啪啪网站又黄又免费| 国产真人无码作爱视频免费| 4hu四虎永久在线观看| 极品少妇小泬50pthepon| 精品亚洲成在人线av无码| 国产av旡码专区亚洲av苍井空 | 国产成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无码av毛片久久|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色妞www精品免费视频| 国模无码视频一区| 国产+高潮+白浆+无码| 五月丁香综合缴情六月小说|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综合网| 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精品久久人妻互换| 2023国精产品一二二线精华液| 少妇暴力深喉囗交3p| 成人综合婷婷国产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99久久免费| 中文字幕av无码免费一区| 天堂网www中文在线| 内射无码专区久久亚洲| 中国鲜肉gay高中xx禁18网站| 97久久天天综合色天天综合色hd| 免费人成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中文天堂资源在线www| 长腿校花无力呻吟娇喘的视频|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 丰满熟女高潮毛茸茸欧洲|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性欧美丰满熟妇xxxx性久久久| 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国产无套流白浆视频免费| 亚洲av超清无码不卡在线网络| 色88久久久久高潮综合影院|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9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