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2 17:40:3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圖案設計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對于傳統人物圖案而言,其具有內容豐富充實和造型生動多變等優勢,因此在現代展示設計應用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舉例來說,眾所周知,門神可以用來代表驅災避邪.經過不斷學習,古代人終于學會了建造房屋,這樣就結束了他們穴居巢宿的日子,并且極大地改善了他們生活環境.房屋不僅可以遮風擋雨,而且可以抵御敵人或者是外界野獸的侵害.此外,人們還可以將勞動成果儲存在房屋之內.此時,我們可以發現們不僅是人們進出的通道,而且是防御敵害入侵的一道屏障.但是,人們對于自然的認識并不夠深入和全面,片面地認為神靈庇佑萬物.因此,人們敬畏門神,希望靠門神的力量來驅災避邪,確保生活的安定和諧.社會發展到目前來看,人們已經對于神靈采取了科學而合理的態度,雖然依然希望安居樂業,但是已經不再局限于單靠門神的庇佑.在現代設計中,我們依然可以看到門神的身影,這就說明人們將自己的美好心愿依然延續著.《非典勿入》是李克的設計作品之一,其中就融入了傳統門神的形象,充分體現了其保障生命的重要意義以及非典勿入的基本設計理念.在該設計中,門神與口罩聯系在了一起,這就突出了非典病例的危害性,對人們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就連門神都需要通過帶口罩來避免病毒的侵害,這就從另一個角度凸顯了形式的嚴峻性.再來看一下《平安山東》,門神在其中占據的地位十分重要,而且占據的版面很大,約達到整個版面的三分之二.在這個設計中,門神的形象十分溫馨,面帶微笑,手持“出入平安”的字符,將“平安山東”的理念體現的淋漓盡致.在眾多現代設計中,人們不僅可以看到門神圖案,而且可以找到八仙的圖案.例如,在“八仙過海”設計作品中,不僅體現了八位仙人,而且與八位設計師相呼應.至于“一仙”硬幣之說,表明設計者的自嘲意圖,即每人只值一仙.
2祥禽瑞獸圖案在現代展示設計中的應用
在現代設計中,祥禽瑞獸的圖案的應用也越來越多,這就表明了人們對于吉祥的追求和對于幸福的渴望.至于人們為什么會如此渴望“吉祥、幸福”,這需要源于古代人們的窮苦生活環境以及以往消極的生活態度.對于古代中國人們而言,生活環境惡劣、思想禁錮、飽受欺凌,各種天災人禍都時不時地打擾者他們的生活.基于這樣的生活環境以及這樣消極怠慢的文化氛圍,都導致人們對這種生活的厭倦和逆反.人們開始向往安居樂業,衣食無憂的日子.雖然之前的生活依然處于水深火熱的狀態,但這絲毫沒有打消人們對美好的生活的向往,而且他們的美好夙愿將始終被保留并傳承.古往今來,龍都是吉祥的象征,也被當做中華民族的圖騰.至于龍的形象,早就有“三停九似”的說法.龍不僅是人們一直推崇信仰的神靈,而且是帝王與權貴的象征,只有古代帝王之家才有資格佩戴含龍的設計品.自古以來,龍從來都沒有離開過人們的生活,始終凝聚著中華兒女的靈魂.我們中華兒女都是龍的傳人,因此不可避免得要接觸很多關于龍的事物,例如“龍鳳呈樣”以及“鯉魚跳龍門”等,這都體現了人們的美好夙愿以及對幸福的無限追求.直到現在,雖然社會在發展,科技也在不斷進步,但是龍在人們心中的地位絲毫沒有減弱,且在設計中的應用頻次也是居高不下.
3文字圖案在現代展示設計中的應用
相較于其他國家的文字,漢字的體系最為完整,結構也最為嚴謹,充分利用了象形、指事、轉注、假借以及會意等多種手法,是極具張力與創意的文字.在研究中國古代文字的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象形字、甲骨文等文字就具有很強的圖案性,這些文字對我國傳統藝術文化的發展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圖文結合,讓中國的傳統藝術文化更加的璀璨.正所謂無書不成畫,中國古代的繪畫一般都叫做字畫,可見字與畫是不可分割的.據有關的調查顯示,我國古老的象形字便是由畫轉化而來的.從文字的結構來看,我國的文字是符合圖案的構圖法則的,再加上筆畫的長短、粗細、轉折帶來的節奏感和韻律感,以及不同字體的書法賦予的美感和神韻,讓文字在事物的裝飾上得到廣泛的應用,其中以吉祥的文字最受廣大民眾歡迎,比如喜、財、福、祿、壽、吉、祥等字.其中,“喜”字在中國人的婚禮中,已經成為必不可少的字畫,人們大都將“喜”字并列聯結,突出雙喜臨門之意“.壽”字的利用也是范圍極廣的.所謂百福壽為先,從古至今,中國人民對“壽”可謂是情有獨鐘“.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也已經成為人們對老人最好的祝福.長壽的老人的心境一般是仁愛和平、與世無爭的,這也就造就了人們對長壽的老人尊重、敬佩.也正是對“壽”字的這一份特色的情感,使與“壽”有關的吉祥圖案層出不窮、豐富多彩,比如在壽桃之中嵌入古壽字,利用民間剪紙藝術,渲染出長壽的意境.
4符號圖案在現代展示設計中的應用
在現代展示設計中,由于符號圖案能夠通過簡練的視覺形象,表達出深刻哲學寓意,故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以最為經典的符號圖案之一———太極圖案為例,對符號圖案進行說明.太極圖包含了世界萬物的共通的規律,中國古代是極其推崇太極圖算,它是一種民族文化精神的象征.正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也就是說天地開始的時候,是從“無”化成了“有",通過逐漸的演變,才孕育出時間的萬物.這種思想在“太極圖形”中,表達的淋漓精致“.太極圖形”中的外圓代表了“一”,代表了宇宙,也代表了無極.“太極圖形”中黑白二色分別代表了陰陽兩方,天地兩部,黑方白點表示陰中有陽,白中黑點則表示陽中有陰.太極元氣,含三為一,其中的“三”就是指由白、黑以及兩方的分界線.“太極圖”是正、反、合三者有機組成的統一整體.萬物由陰陽而化生,故而各具太極.太極圖這種黑白流轉的圖案,體現了中國式的形式規律,它已深深地植入中國的文化中,并在現代展示設計中,得到廣泛地應用.
5小結
服飾圖案設計的探討
服飾圖案設計的用途是什么呢?它在服裝生產所起的作用有多大呢?人們常說“衣食住行”可見穿衣在人們日常生活時的重要。在遠古的時候,人們就已經懂得用各種美麗的獸皮或各種貝類等等來裝飾自己的衣服,這或許就是最早的服裝服飾了吧。隨著社會不斷發展進步,人們解決了溫飽問題之后,便會在衣著方面考慮得更多,所謂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所以人們對服飾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一件服裝的構成,除了面料、顏色、做工等等之外,再者就是圖案的裝飾了,尤其是童裝,圖案裝飾所起的作用就更大了。哪怕是一個小小的標志、圖案繡在胸前都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而整套服裝的檔次也隨之提高、增色不少,最終的結果就是整套服裝的價值提高了。這個例子說明裝飾圖案在實際生產中的重要作用。
到底如何設計整套服裝的裝飾圖案,怎樣的裝飾圖案才算是成功之作呢?其實說到底,服裝的裝飾圖案就是通常人常所說的服裝設計的一個組成部份,它事實上只是平面設計的一個分支,它的構成要案一定要與服裝的款式、面料及顏色等有機的結合起來,而不能款式走款式的路,圖案走圖案的路,最后只是將二者硬性的拼合上去,這樣的話勢必造成一件服裝最終的不協調,成為一件不成功的產品,而這樣的設計非但不能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反而使整服裝失去了它本身的價值。那么,服裝服飾圖案的設計該從何入手呢?首先,它一定要以服裝的款式為依托,再輔之以各種設計的技法,結合市場的需求來進行。
服飾圖案設計的教學應用
職業美術教育教學中,引導學生的創新思維,對事物的跟蹤關注能力極為重要。通過服裝圖案設計的教學實踐,在指導學生應用能力方面,我們在教學設置上,把服飾細分成男裝、女裝和童裝,現對圖案的應用進行舉例說明。
近年來,女裝圖案有向著多元化方向發展的趨勢。如題材的多元化,包括懷舊的設計裝飾性很強的設計、少數民族和民間傳統設計。人類對于童年的向往和對大自然的親近,使舒適放松成為現代人的渴望和追求柔和陽光下的水色,與大自然森林色調相配時發出縷縷的清香,變得鮮艷輕盈。對于信息高度發達的現在,地球已經小到只是一個村落,多元文化的集合正是當今世界的寫照,多民族、多膚色,各種文化相互交融的文化大拼盤。在服裝的世界里沒有色彩跳躍、充滿對外來文化的拒絕,有的是各青春活力的圖案和配色。
男裝的款式應體現其陽剛之氣,女裝(套裝、裙子等)要體現其秀美、柔順的氣韻,而童裝則應著重表現出一種稚拙之氣,一套童裝如果輔之以各種色彩艷麗的裝飾圖案,那么它很有可能就不是一件成功之作,在市場中也就得不到它所應得的位置,童裝的裝飾設計一方面可根據它的款式,大小和男女之分,尤其是寶寶裝就更為通用了,所以,在設計時,如有男女之分的款式,我們所設計的圖案就應有所區別地加以發揮?,F代的兒童是伴隨著卡通片成長的,眾所周知,與兒童相關的產品只要有了卡通的意味就會有一定的市場。現在有很多的童裝企業都注意到了這至關重要的一點。如喜洋洋與灰太郎卡通形象的應用就是一個成功的典型。童裝的圖案設計多數以具體圖像為主。實際上兒童對抽象圖案有著豐富的想象力,我們應適當加以引導,這樣也能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兒童的審美能力。
結語
Seattoo鑲嵌組合凳(圖4)由黑白兩色構成,相互穿插放置,可分開使用,也可組合放置。不同的色彩滿足不同性格人的審美要求,使其能夠選到自己喜歡的用品,從而獲得心靈上的滿足。相互的疊合又是人與人之間的性格上的互補,既相互獨立,又相互影響,相互滲透。該設計沒有直接使用傳統太極圖案的具體形式,而是將其的內部神韻通過一種全新的方式得以表達,即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具有趣味性,又蘊含極高的哲學道理,耐人尋味,且滿足設計學中資源最大最合理利用的原則。2010年年中,由幻想神州(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i-mu太極音箱(圖5),其設計靈感源于我國傳統圖案太極,該音箱的造型極大突破了常規的造型設計思路,將對比極強的黑白引用于其中,通過柔和的線條的分割使其外形極為歡暢,黑白的相互纏繞,使得其動感十足,似乎音箱中放出的音樂以其為中心,形成了極大地音波漩渦,將人席卷其中,陶醉于音樂的美妙中無法自拔。整個外形規整而又平和、簡潔,沒有過多的雕飾,使人不容易被眼花繚亂的外界事物而分心。均衡的黑白色塊,更是讓人內心得到平衡感,減弱了由強烈的黑白對比所造成的內心的緊迫感。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但同時人們的心里壓力也越來越大??觳臀幕沟萌藗兊男闹袠O為煩躁,很難夠靜下心來去閱讀,也正因如此,人們越來越渴望通過外在的環境使自身的心能夠靜下來,排除雜念,感受一份淡雅一份閑適。書是人類的精神食糧,因此,要從內心深處獲得解脫,便需要閱讀,而做為書的載體的書架,其造型便顯得尤為重要。而要達到靜心的效果,便必須具有傳統的,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的,能夠給人以深刻思考的元素,通過外在的形態推動其進入冥想的狀態,從而是內心獲得平靜,達到寧靜而致遠的目的。太極是我國的傳統圖案,具有靜中有動,周而復始,生生不息,循環往復,生生不息的特點。將太極圖案應用于書架的造型不僅打破了傳統的成列規則擺放的刻板格局,打破了書房的沉悶氛圍,使得書房內部具有靈動感,緩解因工作、生活瑣事而帶來的壓力,而且其陰陽互濟的形態又時刻提醒我們要勞逸結合,柔和而生生不息的動勢更是增加了其神秘感,使我們想要一窺其中的奧妙,從而促使我們走近書架,走進書中。該書架采用太極的造型其生生不息的造型特色同樣是在詮釋著可持續發展這一理念,而整個書架的材質采用紙板制成,質量輕巧,健康環保,也從另一個方面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體現了綠色設計的概念。
由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呂饒臣和美術大師呂俊杰設計的“呂氏陰陽太極壺”(圖6),由兩把壺組成,其設計元素來源于我國的傳統圖案太極以及我國道教的五行八卦。紅色的陰壺與黑色的陽壺緊密想抱,相攜相補,靜態中蘊含著強烈的動感,好似有一股力量不停運轉,生生不息。壺蓋內含兩款“呂氏”和“己丑”;壺把圓潤,形狀似滄海桑田的太湖石,巧而不匠,取法自然;壺嘴含而不露,深諳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含蓄雅致之道;單個壺身的線條柔美,色澤溫潤,具有雅而俏,恬淡而活潑的韻味。整個造型壺身好似一個“6”字,又包含了“六六大順”的傳統觀念于其中,彰顯了美好的祝福于其中。龍是華夏文化的吉祥物,龍的圖案更是我國傳統圖案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龍是華夏名族的祖先圖騰,自古以來華夏兒女便被成為是龍的傳人,而古代的帝王更是被稱為真龍天子,是地位,權勢的代表,在人們的心中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龍的圖案在現代的設計中得到了極為廣泛的應用。在服飾的刺繡、瓷器的花紋、建筑的裝飾、房脊中都有廣泛的應用。尤其是在宮廷用具中,對龍這一傳統圖案的應用更是數不勝數哦。皇帝做的龍椅,造型總與龍緊緊相扣,扶手多為龍體,靠背也總是以盤曲的龍為組要元素;議事的朝堂的柱子也總被雕刻上栩栩如生的龍圖案。皇帝的朝服被成為龍袍,更是以金絲繡上龍圖。龍的造型千奇百態,氣勢宏偉,很多時候更是以抽象的龍形來書寫字體,進行字體的創意設計,以凸顯自身的不凡與魄力。
鳳凰是伴隨著龍而存在的又一傳統圖案,它在人們的心中具有較高的地位。鳳凰代表著吉祥、尊貴,以及重生。作為傳統圖案的鳳凰在造型設計中同樣具有重大的影響。古代的皇后,太子妃的禮服多要在其上面繡上鳳凰的圖案,又稱鳳袍,是極為尊貴的象征,女子的頭飾更是喜歡用鳳凰作為元素來進行制作。如今,鳳凰在造型設計中同樣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很多標識設計都喜歡以鳳凰作為元素來進行設計,而運城南風廣場的標志建筑,臨沂鳳凰廣場的標志“丹鳳啼翠”(圖7)也均是以鳳凰為元素進行設計的。“丹鳳啼翠”高達16.6米,由羽毛狀的不銹鋼網板構成,表面噴涂紅色金屬漆,內部設置漸變燈光。整個造型運用浪漫主義的藝術手法,結合鳳凰廣場整體景觀環境,塑造了一只烈火中永生的鳳凰,亭亭玉立在蒙山沂水之間,昂首啼翠,為沂蒙人民祈福。根根鳳羽象征彪炳于世的沂蒙精神,經過天地萬物的洗禮,在新時期沂蒙大地上獲得新的內涵。雕塑的下部是火苗的造型,象征鳳凰在烈火中永生。火苗的數量是九根,取最大陽數,喻意沂蒙大地的興旺發達和美好未來。2008北京奧運會的申辦會徽“奧運五環”(圖8),以中國的傳統圖案中國結,結合以我國的特色書法的神韻,描繪出打太極的抽象形體,組成緊緊相扣的五環,體現了我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同時也表達著希望世界各族人民團結一心,共同完成本次奧運盛會,共同開創美好生活的愿望,也含著強身健體,陰陽相繼,和諧平等,剛柔互濟的全范圍體現。整個圖案筆觸流暢,如行云流水,將我國傳統圖案寫意的手法表現的淋漓盡致。北京奧運會火炬(圖9)在造型設計中應用我國傳統的紙卷軸為設計元素,并結合傳統圖案祥云,將銀色的祥云圖案刻于紅色紙卷軸上,突出紙對我們人類文明的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載體作用,同時也表達了華夏文明傳入西方,為世界文明做出了重要的貢獻,而如今,源于希臘的奧運盛會在北京舉行,彰顯了世界文化的交流與發展。而祥云一直是祥瑞、福澤、和諧、喜慶、如意、祝福的象征,銀色的浮雕祥云,不僅使得造型更加具有美感,而且表達了對本次奧運會美好的希冀,深厚的祝福。具有極其深厚的文化內涵。
二、傳統圖案在造型設計中的意義及發展方向
中國傳統紋樣蘊涵著豐富的藝術寶庫,其不僅擁有很高的審美價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化內涵,有的甚至蘊含極為深刻的哲理。它不僅能夠為我們的造型設計提供良好的設計素材,使我們創造出更加具有審美價值的造型,而且能夠提升我們所設計造型的文化內涵,使得我們的造型設計更具深度,同時,可以是造型設計更加具有地域特色。我們應該不斷地發掘開發,讓它在現代社會大放異彩,發揮它在設計藝術上更大的作用。在造型設計中,我們對傳統圖案的應用,不應只是簡單的形式上的模仿,而應該立足于其內部所蘊含的深層次的東西,進行全新的擴展,從形似的方向朝著神似的方向發張,為每一個造型的設計注入屬于自己獨有的新的靈魂,使觀賞者既能從其中看到元素的身影,又從根本上否定其為同一體,有共同點,但又有著巨大的,出人意料的差異,讓觀賞者有新奇感,和不可思議感。
1.原稿數字化
處理就原稿數字化而言,一般家用數字化攝影機、數字照相機等設備都可進行,掃描儀是印花數字化最常用的設備。利用掃描儀也可將所需印花圖案數字化。1)掃描儀數字化掃描儀掃描性能對印花圖案質量有重要影響。掃描儀主要性能指標有分辨率、灰度級、動態密度范圍、色彩位數等。分辨率是掃描儀很重要的指標,反映了儀器對圖像掃描細節的還原能力。一般掃描儀密度范圍為1.8~2.6,專業平板掃描儀為3.4,膠片掃描儀密度值可達3.8~4.2;色彩位數指掃描儀產生的顏色范圍,它是衡量掃描儀分辨圖像色彩或灰度級細膩程度的指標;灰度級指灰度圖像的亮度層次范圍,也就是掃描時由暗到亮的掃描范圍大小。2)攝像設備數字化目前數碼相機的像素不斷提高,由原來幾十萬像素提高到現在的上千萬像素,尤其是專業的數碼相機,其拍攝像素最高可達幾千萬,所得相片無需處理即可印制到織物上,印刷效果較好。這一點對生產個性化的紡織產品來講,意義重大。市面上所見的獨具個性的T恤、帽子、襯衣等有相當一部分都是通過這種方式制得的。所得數字化圖案優劣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設備硬件本身,一個是設備像素,一個是設備的色彩還原性。只有像素足夠大,才能印制清晰的圖案。設備色彩還原性差,會造成印制圖案色彩黯淡,或者產生偏紅、偏藍等色差。3)數字化圖案的計算機制作常用的制圖軟件有AdobePhotoshop、CorelDraw、Painter等,也有專用于紡織品印花的軟件如金昌軟件等。
2.數字化圖案的計算機處理
數字化的印花圖案原稿一般不直接用于織物印花,還需經過相關軟件處理方可印花,通常是用Photoshop等圖像處理軟件和噴墨印花RIP軟件進行進一步處理。Photoshop不僅可以制作數字化圖案,還是一種功能強大的圖像處理軟件,可按照客戶需要對圖案進行進一步地處理,既符合印花機實際,又滿足客戶需要。通常情況是,噴墨印花效果與計算機屏幕顯示效果不盡相同,這種現象的產生不僅與面料和墨水有關,還與計算機顯示器和噴墨印花機的色彩模式和色域不同有關。顏色模式用來描述我們所能看到和處理的顏色,不同顏色模式分別代表不同的描述顏色和對顏色進行分類的方法。常見顏色模式有Lab、XYZ、RGB、HSL、HSB、CMYK、IndexedColor、Bitmap、Grayscale等。我們把特定的顏色模式可以生成的顏色范圍稱為色彩空間,Lab、XYZ模式有固定的色彩空間,并與人感知顏色的方式直接相關,因此這些模式視為與設備無關,而RGB、HSL、HSB、CMYK等模式因每個相關的色彩空間或設備而異,視為與設備相關。色域也是噴墨印花中一個重要的概念,它指某種表色模式能表達的顏色數量所構成的顏色區域。導致計算機屏幕顯示圖案與噴墨印花圖案不同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圖案從一個色彩空間轉移到另一個色彩空間時,顏色轉換不正確或缺少轉換。因為將印花圖案從某臺設備轉移至另一臺設備時,每臺設備都按照自己的色彩空間解釋RGB、CMYK值,所以圖像顏色會發生變化。而為了保持印花圖案在轉移過程中的一致性,就需進行色彩空間轉換,這是通過計算機色彩管理來實現的。色彩管理系統的作用是協調不同設備之間色彩空間的差異,轉換文檔中的RGB或CMYK值,以求不同設備顯示顏色盡量相同。在色彩管理中,為輸入設備配置文件是色彩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數碼相機的配置文件需要對特定環境、特定光源中所用相機的性能進行描述。掃描儀配置的文件需要描述儀器對照片或印刷品中顏色的捕獲方式。而且不論何種設備,都可根據具體情況配置專門的配置文件。
二、噴墨印花工藝
噴墨印花所用墨水可分為染料型墨水、顏料型墨水兩種。染料型墨水又可分為活性染料墨水、酸性染料墨水、分散染料墨水等,理論上講,所有染料都可用于噴墨印花,但目前主要以上述三種為主。顏料靠黏合劑的作用與纖維結合,這使得顏料墨水可以對任何纖維進行印花。染料墨水的噴墨印花工藝流程:織物一預處理烘干噴墨印花烘干汽蒸水洗烘干成品。顏料墨水的噴墨印花工藝流程:織物預處理烘干噴墨印花焙烘成品。與染料墨水相比,顏料墨水噴墨打印后無需汽蒸、水洗、烘干等后處理,焙烘后直接成品,符合當今低能耗、環保的紡織品生態加工要求。另外,顏料墨水由于對纖維無選擇而具有通用性,更能適應小批量、多品種、快反應的現代服飾需求,因此,其將取代染料墨水已是大勢所趨?,F在通常對印花后的織物進行一些功能性的后整理,如定型、手感、抗靜電、阻燃、衛生等整理,其原理和工藝與相應的傳統后整理技術大致相同。現按色素類別分類,對噴墨印花工藝進行簡述。
1.織物前處理
在對不同色素印花工藝進行探討前,有必要先對工藝中的前處理工藝進行說明。由于噴墨印花的特殊性,與傳統印花工藝不同,染料印花前,先用預處理液對織物進行處理。活性染料、酸性染料噴墨印花工藝中,主要是通過選擇合適的防滲化劑,如海藻酸鈉、小麥粉等,在織物表面形成一層薄膜,覆蓋在纖維表面,阻塞纖維之間的空隙,阻止墨水沿纖維間毛細管擴散,從而保證印花精度,且防止泳移現象發生。預處理液中還應加入固色劑,對活性染料來說就是堿劑;對酸性染料而言就是釋酸劑,如硫酸銨、酒石酸銨等。此外,處理液中還需加入尿素、乙二醇等膨化劑,加速纖維溶脹、潤濕,使色素在纖維中充分擴散并固著。經印花過程中的汽蒸固色后,通過水洗、皂洗,預處理液中防滲化劑、膨化劑以及多余色素、固色劑等都可除去。就分散染料而言,主要適用于滌綸織物印花,其直接噴墨印花也需預處理,預處理液由黏度調節劑、消泡劑、合成增稠劑和耐光牢度劑等組成,浸軋法處理。與染料墨水噴墨印花不同,一般情況下顏料墨水噴墨印花不須對織物進行前處理,而對于滌綸、蠶絲等織物,由于墨水會發生滲化,則需進行前處理。目前滌綸、蠶絲等織物的預處理仍然是一個新課題,雖有些大公司都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但效果大都不盡人意,這是顏料墨水噴墨印花技術領域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2.活性染料噴墨印花及后處理
印花后,后處理工藝包括固色和皂洗。固色一般采用汽蒸法,對于纖維素纖維織物來講,在102℃汽蒸(10~15)min即可。汽蒸在汽蒸箱內完成,由于染料與纖維反應是一個吸熱過程,汽蒸時要保持箱內溫度一致,控制蒸氣壓力保持不變,從而防止汽蒸時印花圖案發色不均,色牢度不夠等問題。汽蒸后,染料固色階段完成,應及時皂洗、水洗,以去除浮色及預處理過程中施加的漿料、堿劑等化學物質。通常印花織物應先用冷水充分洗滌,然后再于95℃含有陰離子或非離子洗滌劑的皂洗浴中皂洗。皂洗浴中洗滌劑的選擇很重要,好的皂洗分散劑能提高織物上的浮色去除效果。而噴墨印花織物皂洗后不宜直接用冷水洗滌,應當先用與皂洗浴溫度相同的熱水充分洗滌,防止被洗下的染料重新沾污織物,之后再依次用溫水洗、冷水洗。
3.酸性染料噴墨印花及后處理
酸性染料適用于真絲、羊毛和錦綸等織物的噴墨印花。工藝流程:浸軋預處理液(預處理液由2%硫酸銨、2%尿素和1%海藻酸鈉組成,一浸一軋,軋余率70%)烘干噴印汽蒸(102℃×30min)冷水洗皂洗(皂片2g/L,純堿1g/L,浴比20∶l,40℃皂洗兩次,每次10min)熱水洗冷水洗固色(酸性染料固色劑FH2g/L,pH值4~5,浴比20∶1,20min×60℃)溫水洗冷水洗烘干。上述為一完整的酸性染料噴墨印花工藝流程,具有普遍適用性,可進行參考。通常,酸性染料與活性染料的噴墨印花工藝流程、預處理液配方有很大的相似性。
4.分散染料噴墨印花及后處理
分散染料噴墨印花工藝一般分織物直接噴墨印花和轉移印花兩種。直接印花也需進行預處理,對織物浸軋,軋余率一般控制在60%~80%。分散染料轉移噴墨印花工藝分兩步:先將染料印在轉移紙上,再通過熱升華作用,將轉移紙上的圖案轉印到化纖織物上,該工藝不需對織物進行預處理,而且所得圖案精細度遠遠高于直接噴墨印花工藝(紡織品活性染料墨水噴墨印花工藝研究)。直接噴墨印花工藝主要適用于滌綸織物,織物的預處理液由黏度調節劑、脫泡劑、防滲劑和耐光牢度提升劑組成。防滲劑一般采用普通分散染料印花所用的糊料,由于滌綸是一種疏水性纖維,具有熱塑性,表面光滑,因此所用糊料應有良好黏著性和易洗滌性。而在織物表面形成的膜應具有良好柔順性,以免漿膜脫落,常用糊料有小麥淀粉、海藻酸鈉和合成增稠劑等。分散染料墨水的噴墨熱轉移印花不需對滌綸織物進行預處理,也不需要對印花后織物進行水洗等后處理,僅需要將轉移紙和滌綸織物一起于210℃熱壓或熱軋處理30s即可。現以Ciba直接噴墨印花工藝為例進行說明。預處理液組成:ALCOPRINTPDN(10~50)g/kgLYOPRINTAIR10g/kgALCOPRINTDT-CS(10~50)g/kgCIBAFASTP50g/kg其中,ALCOPRINTPDN為黏度調節劑,LYOPRINTAIR為脫泡劑,ALCOPRINTDT-CS為合成增稠劑,CIBAFASTP為日曬牢度提升劑。噴墨印花環境溫度為(20~22)℃,環境濕度≥60%。印花后織物可在180℃過熱汽蒸8min或在(180~200)℃熱處理(1~2)min完成染料的固色。固色后織物后處理工藝:冷水淋洗皂洗(40℃,1g/LCibaERIOPONOS)還原清洗[50℃,(1~2)g/L保險粉,(1~2)g/L30%(36°Bé)燒堿,1g/LCibaERIOPONOL]水洗(由50℃逐步升溫至70℃)熱水/冷水淋洗。噴墨熱轉移印花工藝:轉移紙噴墨打印噴墨印花紙+織物熱壓轉?。?10℃,30s)噴墨印花產品。噴墨熱轉移印花用分散染料的升華溫度必須低于纖維的軟化點,一般在(150~220)℃,200℃以下較為合適。并且所用分散染料一般不含潤濕劑和分散劑的純染料。
5.顏料噴墨印花及后處理
由于畬族沒有成熟的文字體系,因此服飾圖案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傳承畬族傳統文化的作用。圖案主題大部分是以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和對大自然神靈與祖先的圖騰崇拜為內容。例如:畬族拜以龍犬形象為特征的“盤瓤”為始祖,所以畬族婦女的頭飾一般采用龍頭或犬頭,以示對“盤瓤”的敬仰;畬族服飾中常見的鳳凰元素來自于畬族人對其美麗賢德的女始祖———三公主的崇拜,鳳凰圖案除了給服飾起到裝飾作用,更多的是表現出畬族人期盼生活幸福祥和的美好愿景。畬族傳統服飾圖案具有明顯的抽象符號特征,豐富多樣的抽象符號一般會以均衡式二方連續排列,以簡單的羅列或多種花紋互相錯落的方式形成對稱排列,并在每個抽象單元紋樣之間保持一定距離,通過重復排列成帶狀紋樣。其中最能表現帶狀紋樣的服飾便是畬族彩帶,其圖案排列多以斜向排列為主,主要描述畬民山居、狩獵、祭祀、祈求平安等生產、生活內容,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較深的文化內涵。此外,畬族服飾圖案尤其是彩帶圖案中的抽象符號大多以諸如:菱形、波浪形、長方形等幾何紋為主,并具有一定的字符功能,能起到記事與祈福的作用,因此幾何紋飾是畬族服飾中最具代表性的傳統圖式。
二、畬族幾何紋飾的設計特征
幾何紋樣是組成畬族服飾圖案的基本類型,從其表現手法來看,主要通過會意、借代、諧音、象征等方式,以本民族自身文化為基礎對自然物象進行演繹,其紋飾造型古樸自然,取材廣泛,體現了極強的象征文化符號的特色。
(一)幾何紋飾的結構與色彩特點
畬族幾何紋樣的構圖方式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單獨紋樣。它具有獨立的單元紋樣,主次分明,結構緊湊,布局對稱,多用于刺繡的紋飾中。另一類是帶狀紋樣。該類紋樣主要的單元形按照一定的規律排列在彩帶、衣領、衣襟、褲腿和袖口處,并且大部分呈現45°角傾斜的排列特征。同一帶狀紋樣的連續單元紋樣在內容上可以有所不同,單元紋樣之間的空間距離也可以靈活取舍,這給帶狀紋樣的形式帶來了豐富的造型語言。從色彩角度觀察畬族幾何紋樣,可以發現其套色一般會控制在3種顏色以內,在衣領、衣襟、褲腿和袖口處的色彩應用以鮮亮的暖色調為主,起裝飾點綴的作用,常見的顏色有橙色、紅色、褐色等。而彩帶的色彩應用則以對比色為主,常見的有黑底白紋和藍底白紋,背景多為暗色,紋樣為亮色,強調視覺對比。
(二)幾何紋飾的分類方式與內容分析畬族幾何紋樣從其表現內容來劃分,大致有以下三類:
1.自然形紋
自然形紋飾主要有浮龍紋、山頭、云勾、馬牙紋、蜈蚣腳紋、水紋等,這些紋樣是從大自然中具象的動物、自然景觀形象抽象變化出來,再經過高度概括簡化后,通過連續紋樣和單獨紋樣的組合方式形成了富有變化的形式美,表達了畬民對大自然的崇拜與熱愛。
2.線形紋
該類紋飾以三角紋、菱形紋、直線紋樣等線形紋樣為主,線條樸拙,紋樣大方,多用于畬族服飾,并以花邊的形式對其進行裝飾。
3.字符紋
字符紋是一種根據甲骨文、漢字筆畫以及抽象的圖形演變而形成的類似字符的紋樣。這類紋飾常應用于彩帶,除了裝飾兼具敘事和祈福的作用。字符紋根據其造型特征又可以分為:會意類字符紋、假借漢字字符紋、幾何形組合字符紋。會意類字符紋:畬族在長期的生產勞動中形成了一些會意圖形,在傳承下來的彩帶紋樣里就能看到:以兩線交叉(即“×”)表示陽光照耀,以魚的簡筆畫表示魚和漁,以菱形中有一點表示懷孕等。假借漢字字符紋:該類字符的排列呈45°角傾斜的排列特征,字符的間架結構也完全遵循漢字字符的筆畫結構,不同之處在于假借漢字的含義與漢字本身所代表的意義不相同。例如:“田”字紋在漢語里解釋為田地,而民賦予的是“繼承家業”的意思。幾何形組合字符紋:通過不同形態或者相同形態的幾何形體以靈活多變的方式加以組合來表達豐富的含義。例如:三個大小相同正方形呈向右的箭頭組合方式代表祭祀的含義。通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畬族幾何紋飾以“師法自然”為創造哲學,以象征意象的構成手法來表達畬民古樸自然地審美情趣。其中,幾何形圖案有意味的形式感不但典雅而且具有現代感,它所表現出的形式美感應用在現代品牌與包裝設計中突顯出雅致而生動的視覺效果。
三、畬族幾何紋飾在品牌與包裝設計中的創新應用
筆者及其設計團隊實地調研了景寧縣當地的文化博物館,系統的收集了畬族服飾圖案的資料和圖片,并從畬族服飾尤其是彩帶中分析提煉出該民族具有標志性的視覺符號“幾何紋飾”。然后,在此基礎上從形式、風格、色彩等方面賦予其時代特征,進行二次抽象,應用在浙江景寧當地的“山哈制品”品牌及其包裝設計中。
(一)形式與風格的創新
畬族服飾的幾何紋飾包含許多不同意義,形式多具有假借漢字形和甲骨文形的造型特點,且帶有祝福祈禱的意味。通過分析可以得出,幾何紋飾形式特點可以歸納為5點:抽象性(師法自然)、均衡性(布局對稱)、簡潔性(幾何圖式)、韻律性(有序排列)、字符性(假借漢字),其形式造型上散發著豐富的想象力和視覺趣味。在使用傳統民族圖形進行品牌與包裝設計時,對圖形的應用不能簡單照搬,而是要在它的基礎上求新求變求異。常見的傳統民族圖案的創新應用方式包括:圖案疊加、漸變重新組合、變換二方連續與適合紋樣、變單個傳統圖案為多個傳統圖案等。王瑋博士也提出了現代包裝設計語境下民族圖案應用需注意的三個問題:基本形變異,聚散重構,分中有合。這些方法和注意的問題其實都是要求設計師在理解民族圖案文化內涵與骨骼結構的基礎上,強調平面構成中造型語言的抽象幾何性、夸張性、復合性、差異性等特征。因此,針對“山哈制品”品牌及其包裝設計,設計團隊在保持畬族幾何紋飾結構特點的基礎上結合現代藝術風格,運用基本形變異的方式,強化和夸張幾何紋飾基本形抽象幾何的特征使其最終像素化,具體表現為由方形的像素塊按照幾何紋飾的間架結構重新組合。由于像素化圖形與幾何紋飾都具有強烈的抽象性、簡潔性等形式特征,所以能夠較好地實現基本形變異的效果。而像素方塊的多少和位置可以在保留基本形主要結構特征的前提下,依據設計意圖在基本形的邊緣和次要部分采用聚散重構的方法靈活設計和調整,做到分中有合、主次分明。這也使得幾何紋飾在原有涵義的基礎上擁有了鮮明的時代特征。
(二)色彩的創新
關鍵詞:裝飾,剪紙,圖案教學
檢 索:.cn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2832(2016)01-02-0136-02
Exploration of the Patten Teaching
YANG Ting-ting(Humanities and Arts department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uaxia College,Wuhan 430223,China )
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design of teaching process, changes the realistic sketch practice, By starting from papercutting, the schematic principles can easily be implanted into the class room teaching process. In this way, students will not only master the basic skills of papercutting, but will also be able to apply the concepts and skills, which come from paper-cutting, into graphic designin g. After commanding the primary designing skills, students will be guided to put these skills into use in the form of d esigning handbags or paper plates. All these above will finally constitute an integral and effective teaching system.
Key words :decoration; paper-cutting; pattern teaching study
Internet :.cn
“應該堅持傳統圖案教學”常莎娜等前輩近年來指出“堅持傳統圖案教學是建立中國風格的現代設計教育體系不可動搖的方向。”①筆者在高校擔任圖案教學工作時,發現學生在從“寫生”到“變化”的過程中時常感到痛苦、無從下手,究其原因在于學生經過多年寫生訓練已經形成“表現客觀對象”的固有思維模式,顯然無法適應注重發揮主觀創意的圖案課程。如何幫助學生輕松建立圖案的設計思維模式呢?筆者萌生出將民間剪紙作為圖案教學的切入點以此達到傳統文化的回歸。在接下來的教學中筆者對教學模式做了大膽調整和創新。
一、剪紙技法學習
課程講授摒棄了以往一開始就講大段圖案理論的方式,取而代之的是開門見山導入民間剪紙,筆者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了陜北地區優秀的剪紙作品,粗獷的線條、稚拙生動的造型深深吸引著學生的目光,尤其是播放到庫淑蘭的彩色剪貼作品時,學生都驚訝得長大了嘴巴,無論如何也無法將美輪美奐的藝術作品和鄉村老嫗聯系在一起,學生一邊欣賞,教師一邊介紹庫淑蘭生平經歷――她將剪紙視為生命,在苦難的生活面前,她依然保持樂觀豁達的心態,將所有的不幸化作每一個靈動的符號,用成千上萬個基本元素組織成大氣磅礴的畫作,整個窯洞被她裝飾得富麗堂皇,每一幅作品她都給配上一段自己編唱的歌謠,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剪貼藝術。通過圖片的展示和老師循循善誘的講解學生對剪紙的興趣愈加濃烈,為了達到直觀的效果,教師將自己平時創作的部分剪紙作品展示出來,學生霎時便被薄如蟬翼、通透靈動的剪紙作品所吸引,教室頓時安靜下來,學生忍不住發出嘖嘖贊嘆聲,一陣微風吹來,剪紙輕輕地飄了起來,這一細節引得學生跟著緊張起來,生怕剪紙不小心被風吹走了。
“剪紙離我們是那么地近,又是那么地遠......”學生在后來的課程感受中寫道。可見剪紙的導入非常恰當,學生觸及到了自己民族的本源文化,原發的情感被調動起來,很好地將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在民間剪紙學習的環節中,教師分五個模塊進行授課:民間剪紙基本符號、平剪和折疊剪、花卉練習、生肖練習。在教學中,教師鼓勵學生大膽去剪,不要害怕剪錯和剪壞,強調在民間剪紙的世界中沒有“對錯”的概念,如果剪刀的走勢沒有依據心里所想的來,可以將錯就錯,因勢利導主動掌握對形態的控制,學生在實踐中也發現越是大膽造型圖形反而越有味道、越生動。在這一折一剪的過程中學生慢慢忘記了繪畫的條條框框,學會了抓物象的主要特征,掌握了造型和構圖的主動權,圖案感慢慢建立起來。
二、圖案的創作
有了剪紙的基礎,學生很容易便理解了二方連續、適合紋樣、單獨紋樣和角隅紋樣這些概念,并且運用剪紙替代水粉顏料創作了許多優秀習作?!蹲復尥迗F花》(圖1)是學生將宣紙裁切成25厘米見方,利用四折法剪制而成。所謂四折是將正方形紙張對角折疊后,再對角折疊兩次,等分為8份45度夾角,折疊后紙張變成較厚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接著根據紙面的大小形狀進行構圖,遵從從里往外剪的規律,里面用抽象的圓點紋和月牙紋打底,主體是牡丹和手持蓮花的娃娃,表達了對生命的贊美和對幸福生活的向往?!督鹩駶M堂》則借助了套色剪紙的方法,先取黑色宣紙進行團花創作,完成后將鏤空部分粘貼黃色、桔色和藍色等對比較強的彩色紙片,每一個工作都需要耐心和細心,但效果是可人的,翻轉一個面便是精彩的圖案作品了。學生如果僅僅停留在傳統元素表現肯定是不夠的,傳統需要創新,需要新的構思為它增添新的動力。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開始動腦筋思考如何在傳統的根基上衍生出新的視覺語言呢?《古鎮》(圖2)學生對建筑做了簡化處理,去繁就簡用簡明扼要的線條概括出了屋頂、山、石板路,紅色燈籠的點綴恰到好處,藍色天空打破了畫面呆板的感覺,整體簡潔有力。
三、圖案的應用
在學生全面掌握基礎圖案設計方法后,教學最終落實到圖案的應用上來。圖案是為生活服務,只有落實到具體器物的設計其價值才能真正實現。教學采取課題模式,課題名稱設定為“圖案的綜合運用”,要求學生選擇紙盤作為載體進行圖案設計。紙盤為圓形,由盤底和盤壁構成,根據其結構特點在設計時,需要對圖案的構成形式進行研究,可以分為三種形式,第一種是在將盤壁和盤底看做一個整體直接選擇紋樣構成形式;第二種是將盤子分兩部分表現,盤底是圓形可以表現適合紋樣或單獨紋樣,盤壁為環形則由二方連續構成;第三種形式是自由式,根據自己的創意任意構圖。紙盤大小適中,經過一番圖案的妝扮顯得精致耐看,可作為掛盤藝術用來裝點門飾。因為題材不限,所以學生上交的成品都各有千秋,印象比較深刻的是一名女生選擇京劇人物進行表現(圖3),對人物的描繪極其細致,用色沉穩,點線面元素豐富,拿到成品確有種愛不釋手的感覺。
結課后筆者帶領學生舉辦了一次小型展覽,學生的作品依據各自特點進行了仔細的裝裱和陳列,展覽吸引了其他院系師生的關注。圖案應用在器物中,圖案做到了真正的“落地”,無形中傳統文化和現代設計也緊密融合在一起。
四、結束語
以剪紙為切入點進行圖案教學是筆者在教學創新實踐方面的大膽嘗試,也是對傳統文化如何繼承和發揚的一次嘗試,在世界各國極力保護本國文化不被同化的大環境下,這類嘗試應該多做,只有保持了本國的傳統文化,設計及其他藝術才能走得更遠更深更廣。
論文系武漢理工大學華夏學院院級教研項目《藝術設計專業中圖案教學的有效性研究》編號1413成果
論文系武漢理工大學華夏學院院級科研項目《剪紙藝術設計造型語言和吉祥文化的研究》編號13023成果
論文系武漢理工大學華夏學院院級教研項目《民間剪紙元素融入書籍裝幀課程教學方法的研究與實踐》編號1513成果
關鍵詞:圖案 布藝 軟裝飾
圖案應用在裝飾紋樣中,由最早的幾何紋發展成為具有時代性的裝飾圖案。無論是圖案紋樣還是裝飾的圖案,都體現出傳統圖案的美好寓意。傳統圖案在軟裝飾中的應用,繼承了傳統文化,具有濃厚的民族精神和情感。
一、傳統圖案的產生和發展歷程
我們的祖先創造了許多向往自由、追求美好生活、寓意吉祥的圖案。運用人物、走獸、花鳥、日月星辰、風雨雷電、文字等圖案,十分巧妙地創造出圖形與吉祥寓意完美結合的美術形式。深入研究中國傳統吉祥圖案,可以分為建筑裝飾圖案、家具裝飾、印染織繡圖案等。根據吉祥圖案的題材,可分為人物類、獸類、植物類、文字類、幾何紋等組合類。
中國傳統吉祥圖案的藝術特征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象征性。八仙過海、年年有魚,都是人們對美好未來生活的一種向往,是人類運用豐富的想象對自然界和人類社會關系進行概括和總結的結果。第二,裝飾性。它是指圖案經過人組織加工形成的美的形象,用以表達吉祥圖案的意義和裝飾性,使中國傳統吉祥圖案具備特有的裝飾特色。人們往往運用傳統吉祥圖案的特色與現代的構成形式結合,產生具有現代意義的裝飾。
二、傳統圖案在軟裝飾中的體現
傳統圖案是以象征和寓意來實現其價值的,中國語言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家居軟裝飾中表現尤為突出。裝飾,這個詞是指修飾打扮之意,所謂軟裝飾,是指根據裝飾美的一般規律和表現形式,在室內家居用品、工藝品中運用裝飾規律和美的法則去組織、安排,從而構建一個新的視覺藝術世界。
東周作為吉祥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表達吉祥的文字裝飾,如長生無極、長樂未央、延年益壽、千秋萬歲等。東周時期的吉祥紋樣,不僅有很高的藝術價值,也充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文化生活。在唐代,人民生活安定,政治統一,經濟繁榮,給藝術發展創造了充分的條件,裝飾的造型完美、豐滿,線條柔和優美。傳統紋樣當中的幾何紋樣,在現代的裝飾圖案中經常應用,但是會結合當今比較流行的元素和表現手法出現在各種產品的裝飾中。繩紋在現代裝飾當中會應用到圖案的周邊,作為輔助的紋樣,或者在圖案當中穿插繩子圖案這種螺旋的紋樣,給人以動感的韻律。
三、傳統圖案應用在軟裝飾中的特征
傳統圖案應用在軟裝飾中,具有裝飾性強、風格多樣化、隨意性大、花費少、簡約、便于清潔更換等優點。國外室內軟裝飾主要是結合自然,是設計領域的發展趨勢――將大自然的清新、舒適、自由和寧靜與居室設計相結合,更加舒適、溫馨、環保。
國內的布藝軟裝飾在室內設計中是獨具個性的,根據個體要求進行裝飾,根據所處的環境協調整體設計,達到和諧統一。研究中國傳統風格的布藝軟裝飾的目的,是如何將它與現代居室Y合得更合理、美觀,使得中國傳統風格的布藝軟裝飾得到繼承和發展。
室內軟裝飾滿足了適用。第一,劃分空間的作用。當墻體結構很難改變時,需要其他方法改變空間布局。比如地毯可以區分會客廳和餐廳空間,一個帳幔也能區分會客廳和休息空間。除了地毯和帳幔,古人常用布藝屏風、碧紗櫥等劃分空間。第二,使用方便。布藝軟裝飾在室內裝修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烘托出設計品位,如地毯、刺繡、絹畫等。根據季節的變化,被罩、窗簾的圖案和顏色都可以隨心情更換,符合人們內心的審美感受。第三,加強了保暖性,增加了私密性。軟裝飾不僅保暖,而且隔音效果也不錯。KTV中的裝修就采用了軟裝的形式,吸收噪音的材質必不可少,滿足其功能性。第四,提高了舒適度。
作為一名軟裝設計師,應該多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特征,因為居室軟裝藝術已經受到它的影響,只有深入研究中國傳統文化,才能設計出符合人們審美的作品。居室軟裝飾越來越被人們重視,但它不是獨立存在的,它需要與家具、硬質裝飾等配合使用,使環境協調統一。中國傳統風格的布藝軟裝飾更應該和整體環境相統一,例如圖案相似或顏色相似會更加和諧統一,再比如把室內全部或者一部分的軟裝飾限定圖案,會有意外的統一效果。設計師不但要在設計元素中統一,而且在風格上也要把握整體。
四、傳統圖案在家居軟裝飾中的應用
傳統圖案在家居軟裝飾中的應用,首先在裝飾載體上就有了新的改變。室內軟裝飾是審美功能、物質技術條件和藝術表現手法的綜合體現,它既是物質產品,又是精神產品。一般情況下,需要符合“適用、經濟、美觀”三大設計原則。裝飾物中手工藝品的品種非常多,如不同材料的手編藝術、印染藝術、剪紙藝術、紙雕藝術、泥塑等。
在裝修行業,軟裝飾也發展了很多風格:古典式、現代式、傳統式、田園式等,西方風格也比較流行,我國的傳統布藝軟裝飾也占據了部分市場,但由于居室軟裝飾起步晚,還未得到完善。許多高校開始設置軟裝飾相關課程,研究古代傳統布藝,挖掘提煉出現代裝飾元素。
圖案的紋樣和色彩帶給人們不同的感受,小戶型空間不宜采用大圖案,大圖案會使得空間過滿。直線和曲線也會給人帶來不同的感覺,植物圖案給人與自然融合的感覺,抽象的圖案給人現代感。文字圖案給人以儒雅、古香古色的感覺,所以選擇圖案要考慮使用者的需求。色彩的冷暖也會給人帶來不同的心理感受,深色給人一種壓抑感,可以依靠軟裝飾來調節,可以墻面留白,軟裝用舒緩的顏色點綴,讓人們更放松。
五、結語裝飾特征,與自然的融入更促進環保。傳統裝飾在室內設計中端莊、簡潔、自然、文雅、清新,復雜的裝飾可以省去,吸收新技術、新工藝,做到以人為本。
人的審美隨著時代不斷進步,居室的布藝軟裝飾也隨之而變。中國傳統布藝軟裝飾不斷創新,在滿足人的審美需求的同時,要繼承和發展中國傳統居室布藝軟裝飾,吸收外來文化及設計思維、方法,將傳統和現代相結合,創造屬于自己的設計理念。另外,要善于總結,將傳統元素進行整理加工,把握好整體風格、顏色的和諧統一。
最后,現代居室軟裝飾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但它離不開硬質裝飾的搭配。除了軟硬裝的本身的作用之外,整體風格和諧統一更為重要。只有這樣,具有中國傳統風格的布藝軟裝飾才能為現代居室的整體效果添彩,得到繼承和發展。
注釋:
①張慶:《傳統紋樣在手編藝術中的裝飾應用》,《文藝生活》,2013。
參考文獻:
[1]張慶.傳統手工藝品的圖案藝術形式應用[J].華章,2014(10).
[2]李映蘋.談傳統吉祥圖案與陶瓷裝飾期刊論文陶瓷[J].科學與藝術,2009(03).
[3]龍慧.淺析陶瓷裝飾中吉祥圖案的發展和應用期刊論文[J].文學與藝術,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