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實務教學論文

實務教學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3-03-20 16:17:3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實務教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實務教學論文

篇(1)

1.1深化教學改革

開展報檢實務課程“教、學、做”一體化實踐教學與研究,實現與國際貿易、報關專業等相關專業及其課程的同類實踐教改同步,有利于深化高職院校外貿專業群的教學改革、促進高職院校職業教育的全面發展。

1.2實現校企無縫對接

開展報檢實務課程“教、學、做”一體化實踐教學與研究,有利于培養學生外貿實際操作能力,實現高職外貿技能型人才與外貿行業、企業無縫對接,為地方外貿企業輸送更多更好的外貿技能型綜合人才,推動我國外貿行業健康持續快速發展。

1.3促進師資建設

開展報檢實務課程“教、學、做”一體化實踐教學與研究,有利于教授外貿專業群課程的教師提高報檢教學工作、報檢業務實踐與報檢教學科研水平,促進外貿專業師資隊伍的深度建設,切實提高高職院校教師的雙師素質。

1.4打造高效課堂

開展報檢實務課程“教、學、做”一體化實踐教學與研究,有利于促進外貿專業校內外實訓、實習基地的建設與更新,深入推動校企合作,提高實訓場所(含工作室)的利用率,促進高職院校“教、學、做”一體化實踐教學資源的收集與整理,打造高效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使學生真正適應外貿行業工作的需要。

2報檢實務課程“教、學、做”一體化實踐教學設計

開展報檢實務課程“教、學、做”一體化實踐創新教學,對原有報檢實務的課程標準與課堂設計等做大幅度調整。突出加大報檢技能實訓比重,教學內容以實用為主,以崗位技能訓練為核心,通過建立若干教學模塊,營造一定的工作情境,學生廣泛參與,身臨其境,直觀教學,在崗位技能訓練中適當的融入理論,以“教”、“學”、“做”的充分融合,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與綜合素養[2]。

2.1課程設置依據

在國際檢驗檢疫體系中,我國出入境檢驗檢疫的特殊作用和優勢越顯凸顯,國家質檢總局從2003年開始對報檢員資格實行全國統一考試,報檢員是高職畢業生進入外貿行業有力的“敲門磚”。近幾年外貿企業仍然急需報檢人員。為此,設置報檢實務課程非常有必要。

2.2課程目標定位

報檢是一項政策性、執法性、專業性、實用性、涉外性、動態性都非常強的工作,涉及國家檢驗檢疫法律法規、輸入國家或地區有關檢驗檢疫的規定、相關國際公約以及對外貿易等。為此,我們以高職學生學習特征為基礎,以職業崗位能力形成為導向,將課程模式轉變為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模式,在相關的實踐教學環節及教學硬件的支持下,加強本課程的實踐性和可操作性。在課堂上學生通過完成具體崗位工作,學會辦理報檢業務,形成職業素養,提高工作能力。課程教學過程重視工作流程學習,注重講、練、做一體化學習過程和實踐技能考核。根據報檢員崗位要求、國家對出入境檢驗檢疫及其相關的要求,重新制訂課程教學總目標與分目標,《報檢實務》課程的分目標如下。

2.2.1知識目標

1)了解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體系,熟悉出入境檢驗檢疫的工作程序;2)了解國家質檢總局對自理報檢企業、報檢企業、報檢員的各種管理制度;3)熟悉各種出入境貨物、交通工具、集裝箱和快件和郵寄物品等報檢與檢驗檢疫的特殊要求;4)熟悉國家有關出入境檢驗檢疫的各種法律法規及其實施條例(細則)、相關的各項規章制度。

2.2.2技能目標

1)熟悉出入境檢驗檢疫流程,正確使用《法檢商品目錄》;2)制作進口貨物報檢所需外貿單證,填制《入境貨物報檢單》,辦理進口貨物報檢;3)制作出口貨物報檢所需外貿單證,填制《出境貨物報檢單》,辦理出口貨物報檢;4)辦理與報檢崗位相關的其他業務,如辦理報檢單位的登記與報檢員注冊,申請開通電子報檢業務,辦理有關企業與產品的審批、注冊、備案、質量許可等相關崗位工作。2.2.3素質目標1)培育誠實、守信、吃苦耐勞的品德;2)養成善于動腦、獨立思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工作習慣;3)養成及時了解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的學習習慣;4)培養善于與客戶、檢驗檢疫工作人員打交道的能力,養成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及時處理與報檢有關的突發事件。

2.3課程內容選擇標準

課程內容的選擇標準是依據報檢員辦理報檢業務必須具備的報檢基礎知識、專門知識和崗位要求。學習情境內容的選擇突出對學生職業能力的訓練,根據辦理報檢業務崗位的需要,融合報檢員資格全國統一考試對實務知識、專業技能和工作態度的要求,創設4個學習情境:出入境食品報檢、出入境動植物報檢、出入境機電產品報檢、出入境其他貨物報檢。

2.4總體設計思路

《報檢實務》是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經過實踐調研,考慮教學可操作性,收集適量的綜合實際業務,以報檢崗位典型工作任務為中心,以行業企業需求、全國報檢員資格統一考試要求、學生的認知規律、多年報檢教學經驗為依據,以學生從認識出入境檢驗檢疫到學會辦理具體報檢業務為主線,創設學習情境,開發學習單元,進行項目教學、任務教學、案例教學、模擬教學、角色扮演教學等“教、學、做”一體化的崗位行動導向實踐教學,科學合理的編排崗位工作情境,形成單元情境教學模塊。本“教、學、做”一體化崗位行動導向實踐情境教學,以出入境貨物報檢程序(準備報檢單證電子報檢數據錄入現場遞交單證聯系配合檢驗檢疫繳納檢驗檢疫費簽領檢驗檢疫證單)為載體(如圖1所示),以完成出入境貨物報檢工作任務為崗位行動導向,通過營造出入境食品報檢、出入境動植物報檢、出入境機電產品報檢、出入境其他貨物報檢四個單元的學習情境(如圖2所示),讓學生帶著崗位行動任務,自主完成每一崗位行動任務內容的學習,學完后引導學生做,再讓學生獨立做,最后總結學生獨立實操的反饋情況。具體教學過程由“行動任務+操作指南+操作示范+獨立實操+操作反饋”(即:“做什么+怎么做+教你做+你來做+成果展”)五個環節構成,其中:行動任務:即“做什么”,以出入境貨物報檢程序作為載體,為學生在本情境學習設計典型崗位工作行動任務,讓學生帶著特定的崗位任務進行探索性自主學習。操作指南:即“怎么做”,為學生完成特定工作提供簡潔詳實的理論參考資料,學生精讀操作指南對其完成相應的崗位工作具有立竿見影的作用。操作示范:即“教你做”,在課堂上,教師手把手教會學生完成某項具體的報檢崗位工作,“教”與“學”幾乎同時進行。獨立實操:即“你來做”,讓學生獨立完成與操作示范里類似的某項崗位工作,以檢驗教師“教”與學生“學”的總體效果,力求為學生探索性學習起著查漏補缺、鞏固提高的作用。操作反饋:即“成果展”,主要讓學生展示獨立實操的成果,通過學生互評與老師點評,及時總結學生的反饋信息,讓學生養成相互交流的學習習慣。這個教學過程的五個環節相輔相成,相互融合,相互滲透,上課時不必把五個環節劃分得很明顯,為了節省時間,有的環節可以讓學生利用課后時間完成,所以展現在課堂上體現更多的環節是行動任務、操作示范、獨立實操,即:做什么+教你做+你來做。

3報檢實務課程“教、學、做”一體化實踐教學面臨的挑戰及應對措施

實踐證明,報檢實務課程采用“教、學、做”一體化實踐教學模式教學,能給教學帶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然而,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卻面臨很大的挑戰,主要是師資、實訓場所、實訓素材與實訓資料等問題。

3.1師資問題

教授報檢實務的教師,不管是從國際貿易專業等經濟類專業教師中培養,還是從外貿企業轉來,都必須具有豐富的報檢業務實際工作經驗,而不是停留在外貿行業大類的工作經歷上。如:表面看起來辦理報關與辦理報檢是業務相似的工作,但是如果只做過其中一種業務,那么另一種業務的具體操作就有可能不會做,正所謂隔行如隔山。因此,教授報檢的教師,僅有外貿行業大類的工作背景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具有豐富的報檢業務實際工作經驗,這樣才能在課堂上真正做到專業方面的游刃有余。

3.2實訓場所問題

我校國貿實訓基地的建設,在同類高職院校中是比較全面的,實訓室分類與崗位分工很細,各種軟硬件設施品種比較齊全,但是要上好一堂報檢實務課程“教、學、做”一體化實踐教學課,還得在實訓室上“備課”,如:要處理好實訓室大小與學生數量的匹配問題、實訓設備與實訓內容的契合問題等。

3.3實訓素材與材料問題

篇(2)

1、校領導堅持黨的教育方針,為提高我校的知名度,教學分層次,抓特色,努力探索教育教學經驗。并能從有限的資金中撥出一定的經費,投入到學校的體育設施中,添置了一大批業訓器材。

2、學校每學期都有工作計劃,具有輕重、主次之分,安排到人,分管到位,并切實實施。有效地組織了校第十屆田徑運動會,每月一 次的小型體育活動開展的順利而又正常。

3、體育教師具有較強的事業性,現有三位專職體育教師,都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上進性強,工作踏實務實,在課堂教學中重視學生的能力培養和素質的發展,編寫的教案清楚、完整,上課規范、認真,嚴格執行教育常規。

4、認真帶好學校的三支訓練隊——田徑隊、柔道隊和拳擊隊,訓練刻苦,開拓進取,訓練時間、質量保證。同時積極備戰各級比賽,在本市及紹興市的比賽中均取得較好成績。

5、三位體育教師積極撰寫各類教學論文,兩人兩篇在本市級論文評比中獲獎。

篇(3)

一、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本文選擇我校2014年參加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的在校護生200例作為研究對象,統計其各個科目的具體過線情況,已知過線人數為165人,過線率為82.5%。

2.方法和評價標準。在考試前,向200例在校護生發放調查問卷,并統計在校護生的復習方式和考試想法。其中調查問卷內容包括在考試前是否做過相關的考試模擬題、是否參加培訓班、是否存在緊張情緒、是否獨生子女以及是否城鎮考生等,分析調查問卷中的統計結果。[1]

二、結果

根據調查可知,在校護生參加執業資格考試的相關影響因素主要有心理因素、家庭因素、社會因素、復習因素以及是否參與培訓等。

1.調查中200例在校護生在參加護士執業資格考試之前皆做過相關的考試模擬題,由此表明在校護生十分重視護士執業資格考試。

2.在200例在校護生中,有100例護生參與了培訓班,考試過線人數為90人,過線率是90%,而不參加培訓班的100例護生中考試過線人數為70人,過線率是70%,參與培訓班的在校護生考試過線率明顯比不參加培訓班的護生過線率高,數據對比明顯(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3.在200例在校護生中,有195例護生存在考前緊張、焦慮和不安等情緒,占97.5%,由此可見考前出現緊張等不良情緒是護生普遍的心理,應該對其進行心理疏導,以避免不良情緒對考生考試的影響。

4.在未過線的35例考生中,有28例考生為獨生子女,占80%,所占比值較高。這主要是由于我國的傳統觀念較強,多數家庭的獨生子女在成長過程中大多嬌生慣養,怕苦怕累,其學習的刻苦性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5.在165例考試過線的在校護生中,有108人為農村考生,占65.4%,明顯比城鎮考生高,數據對比明顯(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6.在校護生參加執業資格考試時,其影響過線率的相關因素對比見下表:

三、討論

護理工作的開展質量與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息息相關,提高治療質量,有利于減輕疾病對患者的影響,能有效促進患者的康復,其職業能力與法律責任密不可分。對護理人員進行考試和注冊制度是國際慣例,例如美國的國際護士資格證CGFNS考試等在全球40多個不同國家中盛行。我國為了提高護理質量,加強臨床護理工作的管理,鞏固護理技能以及進一步保證護理的工作安全性,在1994年實施了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在2003年時將其和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合并,而到了2009年在考試資格的報考條件上得以放松,在校的護生也擁有報考資格,考試模式由一年通過代替了兩年滾動式通過的模式,讓護士執業資格考試成為了考生進入護士職業隊伍的敲門磚。因為從業資格具有法律效力,報考條件的放松使得考試范圍也開始進行改革,加大了考試難度,對考生的護理職業技術水平要求也越發嚴格。[2]

護士執業資格考試主要考核兩個項目,即專業實務和實踐能力。調查資料顯示,在校護生中專業實務過線率較低,而實踐能力過線率較高,這表明了考生在實習階段會將重點放在實踐操作上,對專業實務的提高重視不大。因此,在護生的實習期間,應該注重對護生專業實務和實踐能力的雙向提升,基于“三基”的訓練方式,令護生通過臨床的實踐來不斷加深對專業實務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考試的過線率。

資格考試所涉及的范圍廣,包括內科護理、外科護理、婦產科護理、兒科護理、護理學基礎、法規與護理管理、人際溝通、中醫基礎知識、護理倫理等多門學科,如果想通過考試就必須全面對護理知識進行復習和鞏固,加強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端正學習態度,既要重視臨床實踐的動手能力,又要認真對待理論的基礎知識,在課后復習時應該重點關注自身的薄弱環節,多下功夫以提高自身對護理知識的掌握能力。對于教師而言,在授課時應該注重護理知識經驗的傳授,不能因為護生即將畢業或者沒有考試科目而放松對護生的要求,應該以培養全面優秀的考生為教學目標,不斷鞏固考生的護理知識,以提高考生的護理水平。[3]

調查結果顯示,在考試前對考生進行培訓有利于提高考生的過線率,因此在考生考試之前,教師應該增加培訓的次數,對考生進行全面系統的護理知識復習,查漏補缺,指導考生進行合理有效的復習,同時根據考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鼓勵考生積極克服不良情緒的影響,從容地面對考試。調查還反映,農村考生的考試過線率比城鎮考生高,且獨生子女的考試過線率明顯比普遍過線率低,這反映了考生對學習的態度會直接影響到考試的成績,特別是家庭條件較好,從小嬌生慣養,不愿意吃苦的考生會經常處于被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 一論 文 網專業寫作教育教學論文和畢業論文以及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動學習中,學習的積極性較差,因此教師應該培養這類考生的責任感,令其了解到護理工作的重要性以及護理工作不合格將會引發的后果,并給予一定的學習壓力,提高考生的責任感,讓其將壓力轉化成動力,提高考試的過線率。

參考文獻:

[1] 劉亞紅,韓德蘭,苑建兵,等.在校護生參加執業資格考試的相關影響因素研究[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4(8):67-68.

篇(4)

國際貿易教學論文范文一:高校國際貿易教學變革思考

摘要:

中國加入到WTO后,對外貿易總額有了明顯的提升,對于人才的需求開始增大,使高校開始面臨更大的教學壓力。不過,高校作為我國教育體制下,主要的社會人才培養基地,肩負著提升社會發展的重任,隨著中國在全球貿易中,所面臨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多,高校的必須在更短的時間內,為社會提供數量充足的專業型人才。因此,本文對于國際貿易教學進行研究,提出有效的教學變革方式,希望能夠從教育層面,找到彌補社會人才缺口的途徑,以提升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

關鍵詞:國際貿易 教學變革 社會人才需求

國際貿易是一門相對復雜的學科,不僅涉及到經濟學的基礎知識,對于外語、法律也有著一定的要求。而基于國際貿易人才的全能性需求,高校在教學上也提出了嚴格的標準,導致國際貿易相關課程的數量和難度不斷提升。對此,必須快速找到提升教學效率的突破口,以保證學生在有限的校園時間內,完成基本的知識積累和能力塑造。

一、國際貿易教學的新發展

隨著社會需求的變化,教育主管部門開始不斷的修改專業教材,使之與其相契合,而國際貿易的教學內容,也在近年來得到了修訂。較比于以往的教材,主要特點在于:一是教學范圍增大,傳統國際貿易教學,是以經濟學中的理論知識為核心,主旨幫助學生分辨國際貿易與國內貿易的差別,所以實踐內容相對較少;二是完善了法律體系教學內容,由于任何國家的法律都存在著不完善的問題,造成各國貿易法律經常修訂和完善,因此,在教育中不斷的完善法律內容,對提升學生的能力,有著直觀的作用;三是著重強調了國際貿易法的地位,減少學生基于對貿易法認識不深刻,而在實踐中對企業造成的損失的問題。另外,法律也是全球貿易的基礎規則,任何一個國家都需要進行遵守,幫助學生重視法律,對于學生國際貿易觀念的養成至關重要。

二、國際貿易教學變革的必要性

1.傳統教學方法的滯后。

在高校教學中,由于國際貿易的內容復雜性較高,并不斷的添加新的規則,所以,教學手段無法有效進行創新上,導致方法滯后的問題出現。主要表現在:一是手段相對落后,很多教師仍舊沿用數年,乃至數十年的教學手段,學生早已對其產生了主觀情緒的抵抗,無法達成良好的學習效果;二是仍舊存在機械化的灌輸教學,教師的教學主動性過高,影響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主學習能力,并且嚴重制約學生的開拓性思維;三是教學氣氛死板,國際貿易教學由于理論知識要求較高,所以,課堂中大部分教學內容在于知識講授,缺乏與學生的互動,導致教師對學生的掌握情況無法了解。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不有效的在教學方式上采取變革,學生的前途將十分堪憂。

2.國際貿易人才的需求。

我國近年來國際貿易突飛猛進,進出口產品開始復雜化,專業人才形成了較大的缺口。嚴重的人才問題,直接導致了中國在國際貿易環節中的弱勢,更無法有效的與發達國家展開競爭,最終影響的將是中國整體的經濟發展。所以,高等教育必須重視目前的人才缺口問題,有效率的為社會提供專業型人才,以滿足我國在全球化發展的大浪潮中,能夠穩固的占有一席之地。綜合來看,無論是教育本身的需求,還是社會對人才提出的要求,高校必須合理的轉變人才培養機制,提升學生在國際貿易領域上的綜合素質。而實現該要求,需要高校從多個層面進行變革,包括教學的目的、方式、內容,以及為學生設置實踐教學等。同時,學校也應該具備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鑒于國際貿易所涉及到的法律內容,會隨著時間的推進而不斷更改和完善,因此,高校必須采取及時的將其列入到教材的措施,使學生掌握更加完善的知識。

三、國際貿易教學變革的思路

1.轉變教學目的。

首先,教育者必須認識到國際貿易教學的目的,并不是培養知識型人才,而是能夠在學生畢業后,成為快速融入社會的專業性人才,所以,需要改變教學思路,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其次,教學并不是完成教育任務,目的是在于對學生的培養,所以再教育環節中,學生應該占據主體地位。教師必須要深刻的認識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教育者不應該存在主導者的姿態,應更多的為學生發展而提供服務,因此,教師在教學手段上,也要適時的進行優化;最后,我國近年來國際貿易環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所以,在教育上要幫助學生,認識到國際貿易對于國家的客觀意義,即,幫助學生掌握國際貿易行為的目的。

2.變革教學內容。

第一,適當的引用國際教材。雖然我國參與了WTO,但是國內的貿易環境,與國際形勢存在著一定差異。教材的編撰者,多是以國內規則為主體,導致現行教材與國際環境不符合,影響學生對于國際貿易的認識。采取國際教材,可以更好的實現國際接軌,同時,外國所使用的教材,多已經完成了豐富的實踐,正符合我國急缺人才的需求,即,可以減少短期內理論編撰無法與時俱進的問題。第二,合理的開展實踐教學。目前,國內已經有一些高校采取了聯合式的實踐教學,即學校與企業合作教學,由學生負責理論知識的培養,企業負責實踐能力的提升,最終直接向企業輸出對口人才。實踐教學目的,在于為社會節約人才的培養成本,使企業更加愿意錄用應屆畢業學生。從另一個方面來看,實踐教學可以實現高校內培養人才,更具效率的滿足社會人才需求。第三,建立前沿信息分享教學機制。基于國際貿易的變化性較大,所以在教育中,教師應該不斷的向學生提供相應信息,包括國際形勢的變化、新型規則的要求、典型案件的裁決等,使學生可以感受整體國際貿易環境,并加深對于國際貿易的思考。

3.變革教學方法。

第一,改變模式。首先必須將部分傳統的教學手段去除,特別是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不能夠出現在現行教育理念中。在教學方式的設定上,應采取以啟發式為主的模型,例如案例教學法,為學生展示國際貿易案例,如WTO仲裁的典型案例,培養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教師要注意活化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塑造提升學生的問題解決思維。第二,創新手段。現代教育不能夠在局限于書本和黑板,而且,我國高校也全部配置了多媒體教學器材,教師應該合理的利用資源,幫助學生更加形象化的記憶知識,同時也可以通過網絡方式,在課下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為學生創作多樣化的學習空間。

4.注重教學實踐。

實踐已經成為了國際貿易教學的基本要求,學生除了基礎知識的學習外,還要參與到實踐活動中,鞏固知識結果,使自身在正式工作前,擁有一定的崗位經驗。而在實踐性教學方面,最好的方式無疑是聯合,學校可以與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對外貿易公司進行合作,讓學生能夠在其中吸取經驗,例如與律所的合作,學生可以直接參與到國際貿易案件中,雖然不具備決策權,但是,能夠身臨法庭,并得到專業律師的指導,已經有效加強了基礎知識的理解。

5.加強教學與科研的聯系。

雖然我國普通高等教育中,并不要求學生參與到教師的學術科研中,不過,為了提升學生的研究能力,學校可以為學生提供參與的便利,同時也能夠幫助教師降低科研時間成本。在加強教學與科研的聯系方面,首先高校應該建立相關機制,使學生具備參與的調解;其次是教師調解課題內容,幫助不具備學術能力的學生,也可以完成部分科研工作;三是開展隨機課題,可以在教師指導下,讓學生參與所學知識的小型課題;四是鼓勵學生獨立學術研究,并指導發表學術論文,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四、結語

中國對外經濟的高速發展,造成了大量的專業人才缺口,而此時不僅是中國發展的契機,也是高校教學合理變革的機遇,所以,高校應該充分的研究社會需求,有效的調整教學方式,為社會提供更加適合的專業型人才,以此推動中國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曹卉.國際貿易教學方法的新發展和教學變革的新思路[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5(09).

[2]吳鈞.經濟全球化視角下地方高校國際貿易專業雙語教學的理性思考[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2(04).

[3]沈木珠.國際貿易法新發展及其教學改革新思路[J].南京經濟學院學報,2013(03).

[4]李紅.淺談應用型高校國際貿易專業核心課程教學方法改革[J].當代經濟,2014(21).

國際貿易教學論文范文二:國際貿易教學情境創

摘要:亞里士多德說過::思維從對問題的驚訝開始.問題情境,就是通過教師有目的地建立一系列有難度的問題,活躍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從而在教學過程中營造一種強烈的求知氛圍。

關鍵詞:國際貿易;教學

一、親歷情境

親歷情境指從生活中選取某一典型場景,作為學生觀察的客體,并以教師語言(文字)的描繪,鮮明地展現在學生眼前。教學實例1:教學內容:國際技術貿易教學情境創設:計算機軟件是國際技術貿易的一項重要標的,它既具有其他國際技術貿易標的的種種共性特點,同時還有發展時間短、速度快、問題多、爭議大的個性特點。最重要的是,它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便于教師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首先通過教學文本介紹我國計算機軟件進出口貿易迅猛發展的情況,在課堂上發起相關主題的討論。如:(1)假如沒有進口計算機軟件的生活;(2)你認為windows視窗軟件在中國的售價是否合理;(3)你認為中國是否需要加大對于進口計算機軟件知識產權保護的力度。通過這些主題討論,可以使學生調動自身的情緒,談談切身體會,同時鋪陳學習內容,因為這些討論主題已經涉及到課程講授的主要內容:國際技術貿易的概況、國際技術貿易產品的定價、知識產權制度及其國際保護。這樣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找到學習的最佳切人角度,有利于學生經過同化與順應的過程,逐步建構起關于國際技術貿易的知識體系。

二、現場模擬情境

現場模擬情境是指學生以游戲、角色扮演的方式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有些情境并非人人都能親歷,但通過現場模擬情境,讓學生處于接近真實情境中,通過眼前形象和實際感受,聯系已積累的經驗,展開聯想與想象,使情境豐富而逼真。教師則根據教學的實際齋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運用一定的手段進行復現,達到形象地反映事物的特點就行。教學實例2:教學內容:中國加人世貿組織與世貿組織的發展教學情境創設:此章節是教學重點,需要學生掌握。世貿組織設有服務于包括部長級會議、總理事會、分理事會、委員會和工作組在內的各層級組織的的秘書處,由世貿組織總干事領導.總干事由最高級別的部長會議任命,職位非常重要,也十分敏感。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常常為這一人選的確定而明爭暗斗。教師可以在課堂中組織學生進行世貿組織總干事的模擬竟選,發表競選演說,可要求演說(稿)包含以下要點:(1)對世貿組織性質、地位和使命的認識;(2)當前世貿組織面臨的當務之急;(3)如何協調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貿易利益(4)如何在未來通過變革實現世貿組織的宗旨。通過這樣的模擬情境,可以使學生主動去探求與世貿組織有關的知識,并將它們加工整理,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同時,在此過程中,還培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創新能力。

三、故事情境

美國作家雷諾茲普萊斯(ReynoldsPriee)曾經說過:講故事和聽故事是人類的本能,其重要性僅次于食物,愛和房子,人可以沒有愛情或房子,但沒有人能夠在沉默中生存下去,故事的聲音占據我們的生活,從最小的日常瑣事到難以溝通的精神之路。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故事情境,可以生動地展現理論產生發展的完整圖景,有助于學生理清理論發展的邏輯順序,理解各種理論之間的內在聯系。教學實例3:教學內容:西方經濟學家的國際分工、國際貿易理論教學情境創設:這一部分的內容十分龐雜,理論性較強,但又是國際貿易理論教學的重中之重。教師可以選取一個國際貿易理論發展歷史上十分重要的經濟學家凱恩斯(JohnMaynardKeynes,一533一1946)來創建故事情境.(1)凱恩斯所處時代的背景故事凱恩斯之所以成為改變歷史面貌的偉大的經濟學家,與他所處的時代有很大的關系。從19世紀下半葉到20世紀上半葉,人類社會由蒸汽時代進人電氣時代,自由資本主義開始并最終完成向壟斷資本主義即帝國主義過渡,兩次世界大戰,其間還有橫掃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大蕭條。這當中有太多的時代故事,創建這些故事情境有助于學生了解凱恩斯的國際貿易理論產生和發展的背景。(2)凱恩斯生平故事這類故事情境可使學生了解凱恩斯出身、師從、求學經歷、任職情況和逸聞趣事,甚至是他的股市傳奇,凱恩斯豐富多彩的人生經歷有助于學生了解凱恩斯作為經濟學家的特質.(3)凱恩斯經濟思想轉變的故事凱恩斯由于師承于著名經濟學家馬歇爾,早期曾是一名自由資本主來的信徒,直至20年代末仍信奉傳統的自由貿易理論,認為保護主義對于國內的經濟繁榮與就業、增長一無可取.甚至1929年同瑞典經濟學家俄林就德國賠款問題論戰時,還堅持國際收支差額會通過國內外物價水平的變動,自動恢復平衡。但經過了1929一1933年經濟的大蕭條,凱恩斯的經濟思想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強調貿易差額對國民收人的影響,相信保護政策如能帶來貿易順差,必將有利于提高投資水平和擴大就業,最終導致經濟縈榮。這類故事情境的創設對于該教學任務的圓滿完成至關重要。首先,可以利用凱恩斯的經濟思想轉變將自由貿易理論和保護貿易理論聯系起來,因為凱恩斯早年曾經受到古典經濟學自由貿易理論的巨大影響,而在《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TheGeneralTheoryofEmployment,InterestandMoney)出版之后,有對之后的國際貿易理論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這樣,這類故事情境可以幫助教師向學生完整地展示國際貿易理論發展的完整圖景,有利于學生將相關知識系統化;其次,通過凱恩斯的經濟思想轉變的故事情境設工,使學生理解各種類型國際貿易理論從來就是因時因勢而產生和發展的,都是為了反映一定時期的經濟現象,解決特定的經濟問題。需要指出的是,在創設故事情境時,教師除了用語言文字描述情境之外,還應該充分利用包括數值計算、文字、聲音、圖像、動畫以及電視圖像等多媒體手段,可以用描寫大蕭條時期社會生活的電影(如《鐵拳男人》)來創設背景故事情境,用凱恩斯的傳記(如《凱恩斯傳(1883一1946)》)來創設生平故事情境,用網絡視頻、圖片和電視專題節目來創設凱恩斯經濟思想轉變的故事情境。

四、問順情境

亞里士多德說過::思維從對問題的驚訝開始.問題情境,就是通過教師有目的地建立一系列有難度的問題,活躍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從而在教學過程中營造一種強烈的求知氛圍。也就是說利用一定的間題刺激、激發學生的思維。一個好的問題情境,不只可以使學習內容的意義被充分地揭示出來,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使新、舊知識發生相互作用,產生聯系,從而創新他們的思維,使新知識獲得實際意義,最終實現有意義的學習筆者在《國際貿易》的教學過程中發現,有一些已經存在著的間題情境,如著名的斯密之謎、里昂惕夫之謎等等。除此之外,還需要教師按照教學要求,根據教學內容,精心創設出好的問題情境。教學實例4:教學內容: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與國際貿易教學情境創設:在創設問題情境時,需要注意兩點:一是間題要鮮活,能夠起到激發學生探尋問題結果的欲望,二是創設問題情境目的并非是要學生給出正確答案,很大程度上是一種設問,需要教師的引導和提供相關背景材料。針對教學內容,可以設置這樣一個問題:海爾集團是一家真正意義上的跨國企業嗎?要回答這樣一個問題并非易事。不但要了解跨國公司的定義(目前還沒有公認的一種說法)以及組織和經營上的特征;還要掌握海爾集團的組織架構、經營模式、市場表現和企業文化等諸多方面的信息。這些需要教師在學生探尋問題答案的過程中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幫助。在《國際貿易》的教學過程中,情景教學法的運用可以充分利用創設情境來激發學生參與的情緒,啟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培養情感意識,把認知活動和情感活動結合起來,促進學生對知識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參考文獻

篇(5)

一、職業院校學生的智能特點

職業院校會計專業學生的智能特點可以用五個字來形容“雙缺雙豐言”。

“雙缺”,其一,學生基礎知識相對來說比較薄弱,語言文字智能和數學邏輯智能都比較欠缺。在傳統的智力觀念上,職業院校的學生一般都被當作“差生刀來對待,他們有厭學情緒,對考試有恐懼感,有一定的自卑心理,大部分學生對學習都缺乏自信。其二,行為舉止習慣方面也比較欠缺,即自我認知智能較薄弱。由于厭學連帶了一系列不好的習慣,例如:上課遲到、早退現象比較嚴重,時間觀念比較薄弱,一到上課反而會覺得無事可做,隨便講話現象嚴重,要不就是玩手機、看雜志、睡覺等等。

“雙豐富”,其一,興趣愛好比較廣泛。雖然他們不喜歡學習,可是他們往往又有一些其他方面的特長,如音樂、美術或是體育運動等,表現出更多的“多元智能”。其二,個性發展相對來說比較豐富。他們的個性基本上是由我們大多數教師所認同的“乖巧型”轉型為“中間型”或是“對抗型”,在這方面表現出了較強的自我認知智能和人際關系智能。如何積極地區利用這些學生的“強勢智能”來促進其“弱勢智能”,架起“多元智能刀的橋梁,是我們這些會計類專業教師需要考慮的問題和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我們在培養中可以遵循“多元智能”的教育理論,充分肯定“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學論文范文)。

二、職業院校財務會計教學現狀

教學方法比較陳舊,講課仍然是按照較呆板的教學模式,在各類考試方面也主要側重于考核會計規則的記憶程度。因此,在這種從教材內容、教師教學、考試試題均側重規則的現狀下,學生本身便充當了受害者的角色,他們根本沒有去系統地理解會計知識點和會計的思想理念,并且也缺乏足夠的職業判斷能力和實踐工作能力。

l、忽視學生的主體性

我們在教學改革中一直在極力推崇“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①然而在教學實踐中,大多數教師的做法仍然是沿用最為傳統的教學模式。具體而言,教師一般都是按照自己預先設計好的教案,一個環節接一個環節的講解,甚至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已經事先設計好,詳細到要提什么問題,學生會怎樣回答,教師應該做出如何反饋意見,都已經寫進了教案。而這種“教教案力“講教材”的教學模式根本就沒有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進來,更嚴重的是有些教師在課堂上表現出極強的控制課堂、控制學生思想的傾向,致使學生完完全全當一個很普通的聽眾。這樣,學生的想象力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束縛和限制,想象的空間自然壓縮了。這種比較傳統的“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基本都是“教師講教案,學生記筆記”的形式。

曾經聽過某同事在辦公室絮叨:“今天,在會計(1)班,一節課下來,學生確實安靜,感覺聽課效率不錯,結果我提了三個基本的問題:1、什么是會計?2、會計目標是什么?3、會計的職能是什么?竟然大部分同學都不能回答上來。"這個案例很值得深思:到底教會了學生什么知識?如今,用人單位抱怨找不到適合的人才,不愿意去招聘沒有工作經驗的應屆畢業生,因為錄用他們后,會很難適應企業的環境和崗位的需要,而作為學生本身而言,面臨的問題就是就業難,學生很難與當今社會會計日益發展的職業需求相適應,問題的根源在哪里?

2、現代教育工具應用不夠廣泛

現代教育工具中最常見的是多媒體教學,然而多媒體教學在會計專業課程的應用不夠廣泛。現在大多數職業院校由于教育配套設施不夠完備、教育資源有限或是由于課程的特殊性,所以普遍都采用班級授課的形式來完成會計課程的教學,多媒體教學或是其他現代化教學手段都比較少。而會計純理論的知識點比較多,課堂講授相對來說比較枯燥,所以讓學生在課堂里產生濃厚的學習氛圍并不是一件易事,大多數教師都會發現自己的課堂教學效果不是太理想。當今社會,隨著科技發展的飛躍,信息量表現的特點便是大且更新速度較快。因此傳播知識和接收信息的手段也應該加以更新。尤其對于職業院校來說,學生學習的自覺性不夠強,更希望能夠有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高科技的教育工具來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篇(6)

會計準則是對會計信息的加工、披露等具有約束作用的規則,是企業確認、計量、記錄與報告其經濟活動的標準。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使得會計準則的國際化成為大勢所趨。會計的國際化是指會計實務跨越國界,并對其他國家會計實務產生影響(汪祥耀,2001)。會計的國際化經歷了從國際協調到國際趨同的過程。2001年,國際會計準委員會(IASC)改組成為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并正式提出趨同的概念以來,國際趨同進程不斷深化。目前全球已有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直接采用國際會計準則(IFRS)或與之趨同。國外關于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的研究已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極大地推動了準則的制定與完善。國內的研究主要還是模仿國外研究,缺少對我國特殊制度環境、文化傳統的考量。因此,我國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研究仍具有相當的潛力,也具有緊迫性與重要性,亟待理論界的進一步探索。

本文旨在回顧相關研究的國內外文獻,并提煉出研究框架。從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的背景與動因、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的影響因素、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的經濟后果三個視角較為系統地梳理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的研究成果,進而從橫向與縱向兩個視角構建出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的研究框架。分析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的未來研究方向,總結我國研究存在的問題,進而歸納出對我國的啟示,以期更好地促進我國會計準則國際趨同進程。

二、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研究回顧

對于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的定義,理論界存在多種解釋。朱星文(2009)通過對各種不同定義的探討,指出會計準則國際趨同是指不同國家的會計準則,在資本市場的國際化和貿易國際化日益發達的基礎上,逐漸相互吸收,相互滲透,從而趨于接近,甚至趨于一致的現象。本文從三個視角回顧國內外相關研究文獻,包括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的背景與動因、影響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的因素以及會計準則趨同的經濟后果。

(一)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的背景與動因

1.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的背景。隨著世界經濟的融合,會計作為一種商業語言,在動態的、不斷調整中最終走向了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事實上,會計國際化始于20世紀60年代中后期,經歷了會計準則協調、會計準則趨同兩個階段。2001年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正式提出趨同的概念。然而,國際趨同的概念得到廣泛使用是在2006年后。2005年,歐盟27個成員國、澳大利亞、新西蘭、俄羅斯等國約7000家上市公司遵循IFRS編制財務報表。國際會計準則制定機構在2009年改組后,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采用了IFRS。即使是曾經并不認同會計準則趨同的美國,在2010年,其GAAP與IFRS之間的主要差異基本消失。

我國于2006年了39項企業會計準則,2010年又了中國企業會計準則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持續趨同路線圖,中國會計準則也實現了與IFRS的基本趨同(王松年,2012)。隨著金融危機的爆發,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加快了相關準則項目的進程,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正經歷重大的變革,一些主要經濟體的會計準則國際趨同也出現了一些新的情況(楊敏,2011)。在這樣的背景下,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進程面臨著新的挑戰。

2.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的動因。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的動因可分為兩類,其一是外部環境的推動,其二是內部自身存在的差異。朱星文(2009)認為資本市場的全球化與國際貿易的發展推動了我國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而吸引外資則是會計準則趨同的原動力。外資的進入以及兼并收購案例的不斷增長,客觀上促進了我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的趨同。Nobes與Parker(2004)認為會計準則趨同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各國間會計準則的差異導致會計實務的差異,進而使得會計信息決策相關性、可比性與透明度降低。Ding等(2007)構建了測量國內與國際會計準則差異的兩種類別:缺少和分歧。Nobes(2009)認為這兩種測量的差別缺乏有用性,最重要的是會計實務是否在國內公司或國際公司間可比。楊有紅與王海濱(2013)認為會計準則自身的差異主要體現為不同準則內容的差異、準則差異的分類與度量以及準則差異導致實務差異。

(二)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的影響因素

張鐵鑄與周紅(2007)認為會計準則國際化包括形式上國際化與實質上國際化,形式上的國際化指準則本身國際化,實質上的國際化指會計準則規范下的會計實務處理國際化。在兩個不同的層面,影響因素是不同的。因而,本文從會計準則與實務規范兩個層面進行綜述。

1.會計準則層面。Nobes(1992)研究環境因素對不同國家會計準則的影響,發現此類因素主要集中在宏觀層面。Chan和Seow(1996)研究股票收益率與根據美國公認會計準則(GAAP)調整后的盈余以及其他國家會計準則下的盈余的關系,發現所得結果受到不同社會制度因素驅動。Hail等(2010)則以金融危機為背景,從經濟與政治兩個視角分別分析與評估美國會計準則趨同的方式。研究發現,阻礙美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趨同的重要因素主要是基于經濟的成本效益衡量以及國家間的政治博弈。朱星文(2009)認為在我國利潤至上的法律環境中,要在收益確認上與國際會計準則趨同或一致,引入全面收益表,目前還存在著障礙。

2.會計實務層面。Hofstede(1980)提出的會計文化觀最為經典,他認為文化不僅能夠有效彌補正式制度在規制或約束人們行為及其相互關系方面的漏洞,而且還會對社會的經濟發展產生重大影響。Gray(1988)進一步發展會計文化觀,指出會計人員的價值觀源于社會價值觀,而會計價值觀又會影響會計制度。Lang 等(2006)研究發現在會計準則相同時,公司所處環境的差異會影響凈利潤的可比性。Zeff(2007)認為財務報告可比性受到包括商業和金融文化、會計文化、監管文化等在內的因素影響。Ding等(2007)則發現會計準則的趨同與股票市場以及股權集中度有關。國內研究中,張鐵鑄與周紅(2007)認為現有的研究沒有很好地將會計準則與會計實務兩個層面結合起來研究。付玉梅和李慶德(2013)認為會計準則的實施依賴于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而我國會計人員整體素質偏低,這制約了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的進程。

(三)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的經濟后果

會計及其準則具有技術性和社會性雙重屬性,因而,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具有經濟后 果。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經濟后果的研究主要分為以下方面:

1.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Barth等(2008)選擇了21個國家的公司作為研究樣本,以更綜合的方法,發現使用IFRS后公司盈余管理普遍減少,確認損失更加及時,會計數據也更具價值相關性,這表明使用IFRS提高了會計信息質量。然而,Hung等(2007)研究發現,德國按照IFRS的要求披露的公司與那些沒有采用IFRS的公司,會計數據的價值相關性沒有發生明顯改變。Atwood等(2011)以美國的公司分析,結果表明在IFRS下報告的盈余與未來現金流的緊密程度低于在GAAP下報告的盈余。Ahmed等(2012)則將強制執行IFRS國家與非IFRS國家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質量進行對比,但并未發現兩者之間有顯著的不同國內研究方面。

國內研究中,薛爽等(2008)研究表明在新準則下會計信息更具價值相關性,而且由新舊準則引起的會計信息差異提供了增量信息;羅婷等(2008)也得出新會計準則實施顯著提高會計數據的價值相關性的結論;劉永澤與孫鬻(2011)研究我國會計準則國際趨同后公允價值信息的價值相關性,發現公允價值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上市公司財務報告的信息含量,公允價值信息的價值相關性未明顯受金融危機影響。然而,朱凱等(2009)通過比較分析會計準則改革前后的會計盈余價值相關性,發現新準則實施后的會計盈余價值相關性并未顯著提高。可見,國際趨同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國內外研究均未達成一致的結論。

2.對資本市場的影響。會計準則國際趨同對資本市場的反應一般采用事件研究。Armstrong等(2010)研究在歐盟2002年至2005年間采用IFRS的16個關鍵事件對市場的反應,發現那些能增加采用可能性的事件,對股市有顯著的正向作用。Klimezak (2011)則研究強制使用IFRS對波蘭公司的影響,發現在使用IFRS前后,年報的公布并沒有使股市出現顯著的超額收益。國際趨同對資本市場產生經濟后果包括資本市場流動性、資本成本、資本市場配置效率等。Daske等(2008)研究表明強制執行IFRS使得資本市場的流動性增加,而且資本成本降低,企業價值增加。Wang等(2011)發現采用IFRS減少了公司與投資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Bissessur等(2012)則研究了澳大利亞強制采用IFRS后股市同步性的變化,結果支持了IFRS更能反映公司特質以及更具可比性信息的假設。

國內魏明海(2006)發現會計準則國際趨同能減少信息不對稱,并能降低資本成本。朱凱等(2009)進一步研究發現,會計準則改革而產生的投資者信息準確度調整,直接影響了公司的資本成本。汪祥耀(2011)從資本成本的角度檢驗了我國新會計準則的實施效果,研究發現實施新準則后我國資本市場整體的資本成本有所下降。但該結論在產業與行業檢驗中并不適用,行業差異與會計信息環境等因素也將影響會計準則。

3.對其他社會經濟方面的影響。會計準則國際趨同對其他社會經濟方面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政治、經濟與社會等領域。Hail等(2010)研究影響美國公司采用IFRS的政治經濟因素,發現公司主要在三方面進行成本收益權衡:一是可比性增加帶來的收益;二是節約的報表編制成本;三是由所有公司和美國經濟作為一個整體而共同承擔的一次性轉型成本。Ozkan 等(2012)研究了強制采用IFRS對會計信息在高管報酬契約的影響,結果表明IFRS的使用有助于會計盈余質量和可比性的提高,進而促進高管薪酬契約更加合理。國內研究方面,夏冬林與李曉強(2005)認為會計準則的優劣應該與其所處的經濟環境聯系。對于許多發展中國家,借鑒國際慣例或國際會計準則不難,但由于法律制度、資本市場等不完善,加上文化傳統等因素影響,執行起來并不容易。蘇黎新等(2009)以香港會計準則趨同為背景,研究審計費用與會計數據的關系。結果表明,相對于非IFRS,審計費用對新IFRS下的會計數據更敏感,這表明IFRS提供的會計信息更有利于審計師的審計工作的開展與決策。

三、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研究框架

通過文獻綜述表明:國外的研究已初現體系,國內的研究仍處在模仿階段,但是潛力巨大,兩者對會計準則國際趨同都缺乏較系統的邏輯體系。因而,構建其理論研究框架就顯得十分必要,也具有重要意義。張鐵鑄和周紅(2007)認為要完善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研究,必須對研究可能涉及的方面有一個清晰的脈絡。

(一)研究框架結構

本文認為,會計準則趨同研究明顯的主線是趨同是一個過程,包括一個國家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的方向與路徑選擇。另一主線則立足會計準則趨同這個過程本身,包括其背景與動因、影響因素與經濟后果。因此,本文構建出如圖所示的研究框架。

(二)研究框架釋義

依據框架的構建思路,圖中有橫向與縱向兩個視角,分別反映兩條研究主線。

橫向視角反映的是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的實質與目的。反映的是會計準則國際化過程,這既是研究的主要背景,也是研究的出發點與立足點。各國的會計準則國際趨同方向體現的是該國的國際政治經濟地位、國內的法制環境以及利益訴求等,并進一步體現在準則趨同的執行方式上,既可以自愿執行也可能迫于某種壓力強制執行。因此,在執行的路徑上,可以分為“直接使用”“趨同”“認可”與“趨同認可”四種模式。 

縱向視角以會計準則國際趨同過程為核心,研究國際趨同的背景與動因、影響國際趨同的因素以及國際趨同的經濟后果。會計準則國際趨同分為會計準則與會計實務兩個層面,而在兩個不同的層面,國際趨同影響因素存在差異。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影響會計實務的處理,會計實務處理的差異又推動著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兩者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是會計準則國際趨同中不可分割的整體。由于會計準則具有經濟屬性,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也必然具有經濟后果。國際趨同經濟后果主要體現在會計信息質量、資本市場與其他社會經濟影響三個方面。這表明會計準則國際趨同不僅是制度的變革,也是不同相關利益者之間的博弈與均衡。

綜上所述,橫向視角是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研究的實質與目的,縱向視角則是研究的主要內容與方向,兩者不是簡單機械的組合,而是具有邏輯聯系的有機整體。通過文獻綜述發現,以往研究會計準則國際趨同多從單一[第一論文 網專業提供論文寫作和寫作教學論文的服 務,歡迎光臨dylw.neT]視角或者某幾個視角出發,缺乏綜合視角的分析。我國的會計準則國際趨同正有序地向更深程度發展,對于國內的會計學術界而言,盡管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研究是“舶來品”,但僅僅模仿國外的研究是不夠的。因此,本文構建的研究框架,不僅是對已有研究成果的歸納提煉,也是未來研究的創新源泉。

四、未來研究展望及對我國的啟示

會計準則國際趨同伴隨著經濟全球化與金融自由化興起,也需要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完善。現有的文獻盡管已有多個角度的進展,但尚未有效構建國際趨同的研究框架。同時也存在的一些問題。如在研究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影響因素時,沒有對不同國家趨同水平差異進行解釋;在研究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的經濟后果時,沒有考慮不同國家機構影響力的差異。在研究對象上,基于新興經濟體的國際趨同研究成果很少;在研究結論上,由于樣本與數據的差異導致結果的多樣化,降低了研究的指導意義。因此,未來的研究要逐步克服這些問題,從研究對象、研究內容、研究視角、研究方法上尋找創新點。

會計準則國際趨同是大勢所趨,研究會計準則國際趨同意義重大。“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個過程也許會很艱難,也會很漫長,需要理論界和實務界共同不懈努力。因此,本文結合文獻回顧與研究框架構建,總結出如下啟示:首先,要充分考慮我國特殊制度背景與經濟環境。我國正處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階段,改革仍是當前的主題,這就決定了我國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不能照搬西方國家的經驗,而是要結合轉型經濟的特點,市場經濟體制與資本市場并不完善的現實,堅定立足于制度環境、文化背景、歷史傳統以及經濟基礎,研究具有中國特色的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的路徑。其次,要拓寬研究視角。既包括在研究框架內的創新,也包括在研究框架之外的突破;既要有橫向的國家之間的比較,又要有縱向的時間維度比較。既要懂得中國的基本國情,又要重視國際視野,把中國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放在世界政治經濟背景下考量。最后,要促進研究方法創新。既要注重規范研究,也要進一步加強實證研究;既要參考借鑒國外的研究模型,又要創新發展具有中國背景的模型;既有強調理論對實務的指導作用,也不應忽略實務對理論的促進作用。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的研究要在不斷的“試錯”過程中,提升整體研究水平并為實踐提供有力的支持與幫助。

參考文獻

[1] 汪祥耀.會計準則制定模式的國際比較與借鑒 [J].財貿研究,2001(4).

[2] 夏冬林,李曉強.國際間會計準則和會計信息的差異、協調與制度環境 [J].會計研究,2005(1).

[3] 魏明海.我國會計協調測定與政策研究 [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6.

[4] 張鐵鑄,周紅.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研究:一個綜述 [J].財貿研究,2007(3).

[5] 羅婷,薛健.解析新會計準則對會計信息價值相關性的影響 [J].中國會計評論,2008(2).

[6] 朱星文.會計國際趨同研究的中國視角 [J].當代財經,2009(2).

[7] 朱凱,趙旭穎,孫紅. 會計準則改革、信息準確度與價值相關性——基于中國會計準則改革的經驗證據 [J].管理世界, 2009(4).

[8] 蘇黎新,孫詠菁,姚軍. 香港會計準則與IFRS全面趨同的影響:基于盈余的價值相關性和審計師反應的證據 [J].中國會計與財務研究,2009(4).

[9] 劉永澤,孫鬻.我國上市公司公允價值信息的價值相關性——基于企業會計準則國際趨同背景的經驗研究 [J].會計研究,2011(2).

[10] 汪祥耀,葉正虹.執行新會計準則是否降低了股權資本成本 [J].中國工業經濟,2011(3).

[11] 楊敏.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的進展與我國的應對舉措 [J]. 會計研究,2011(9).

[12] 王華,劉曉華.中國會計準則國際協調效果的實證研究 [J]. 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1(12).

[13] 王松年.經濟全球化和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 [J].會計與經濟研究,2012(1).

[14] 伍中信,曾峻.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的經濟后果:文獻回顧與啟示 [J].財經論叢,2013(5).

[15] 楊有紅,王海濱.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研究綜述與展望 [J].會計之友,2013(8).

[16] 付玉梅,李慶德.我國會計準則國際趨同過程中的困境及對策 [J].中國農業會計,2013(8).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2012 (30).

[18] ARMSTRONG, BARTH, JAGOLINZER, RIEDL. Market reaction to the adopdon of IFRS in Europe[J].The Accounting Review, 2010(85).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2011(30).

[20] BARTH, LANDSMAN, LANG.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accounting quality [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08(46).

篇(7)

[關鍵詞]幼師國培;班級管理;脫產研修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712 2015 13-0088-03

[作者簡介] 樊迪 1986― ,女,碩士,貴州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法學,教育學。

“幼兒園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簡稱“幼師國培”,是在學前教育事業快速發展的前提下順勢而出現的,其目的是為了加強幼兒教師隊伍建設,著力解決幼兒教師在教育中面臨的相關問題,幫助教師更新教育理念,提高理論水平和專業能力,培養出一批起到帶頭領軍作用的幼兒骨干教師。

幼兒教師置換脫產研修項目主要包括集中培訓、跟崗實踐和總結反思三項內容。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良好的班級管理可使得幼兒教師國培計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整個國培項目中的重要性不容小覷,為項目的順利運行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通過對國培幼兒骨干教師培訓班的調查,分析培訓班級管理存在的問題,提出促進國培幼兒骨干教師班級管理的路徑。

一、國培幼兒骨干教師培訓班級管理的特征

一 主體性

“幼師國培”是以參訓的幼兒骨干教師作為培養對象,在培訓過程中,班級相關管理者則會更加以學員為根本,以學員為中心,讓參訓學員切實深入到培訓的情境和氛圍中,使得這次培訓在更大程度上發揮應有的作用和價值。此次貴州師范學院幼兒教師置換脫產研修項目培訓根據“國培”目標和具體要求,結合學員實際問題,幫助和解決參訓學員所面對的問題,主要采取了集中培訓、跟崗實踐和總結反思三項內容來展開,很好地體現了國培幼兒骨干教師培訓班級管理的主體性特征。

二 合作性

在“幼師國培”中,經常是以小組為單位的形式進行討論和學習,并且共享相關專業理論知識和資料,共同處理和解決問題。培訓相關管理者間、學習小組間、學員和班委之間等都積極溝通交流,形成良性互動,同時整個培訓班級的相互配合與合作有效地提高了參訓學員參與學習小組活動的積極性,并且帶動了整個班集體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培訓團隊的組建,也不斷發揮著團隊的集體作用和力量,如專家或是授課教師通過集體研課和集體備課等方式促成真正意義上的合作。講授過程中,和學員之間的溝通交流則更進一步的使得合作性加深;對實踐性較強的活動內容,全體參與其中集體討論,實現多層次的互動。

三 實踐操作性

“幼師國培”通過國培使幼兒教師隊伍不斷加強,質量得到提升,解決好幼兒教師在教育中面臨的相關問題,培養出一批起帶頭領軍作用的幼兒骨干教師。因此,培訓最終都要化為具有可操作性的、切實可行的實際內容,將“幼師國培”的目的和目標落實到實處,真正達到培訓的效果。通過深入挖掘幼兒骨干教師培訓的實際問題,給每位參訓學員提供動手操作的實踐機會,不斷地在實踐中總結經驗、反思不足,以便通過培訓后可以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和操作技能。

二、國培幼兒骨干教師培訓班級管理的現狀調查及分析

一 幼兒骨干教師培訓班級管理的現狀

通過對貴州師范學院幼兒教師置換脫產研修項目中參訓學員進行了問卷調查以及訪談,從問卷調查中基本情況的整理中,一方面,可以發現“幼師國培”的參訓學員年齡參差不齊,對于不同年齡階段的人,其心理特征和生活閱歷也有很大差別,使得國培幼兒骨干教師培訓班級組織形式整體上較為松散、不易協調整合。另一方面,“幼師國培”的參訓學員大多是剛畢業的教師或是即將要退休的教師,專科學歷比例較高,占60.0%,這對于培訓班級管理來說也可以說是一個問題。而且,由于參訓學員都是參加工作的教師,很多學員是被動參與其中的,還有一些是抱著旅游放松的心態,所以學習動機普遍不強、目標也不明確,其中21%的參訓學員認為班級的共同奮斗目標不明確,甚至沒有。所以,班級的文體活動經常是人員不齊、參訓學員熱情不夠或是不配合班委的工作等,這也增加了班級管理的難度。

二 幼兒骨干教師培訓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管理者組織不積極,培訓班級學習氛圍需調動。從問卷中也可發現很多學員甚至是被動參與其中的,對于那些年紀較大的教師,其中40歲以上的教師占17.5%,他們在受訓過程中往往會有心無力,對學習也是聽之任之,目標和態度都不明確積極,學習氛圍受到影響。第二,管理者態度散漫,部分培訓學員集體意識淡薄。在“幼師國培”班級中由于參訓學員的個體差異,學員的發展目標和奮斗精神也會產生差異。第三,管理者能力受限,溝通協調工作有待加強。“幼師國培”要求參訓學員在規定的時間集中受訓,時間相對較短,但需要吸收的內容較多,其中12.3%的參訓學員認為班級的學習認為比較繁重,甚至非常繁重。

四、促進國培幼兒骨干教師班級管理之策略探討

一 創建和諧融洽的班級氛圍

培訓班級成立之初,由于各個參訓學員接受不同的教育、來自不同的地方,同時也將面對一個陌生的校園環境、人際環境和制度環境,學員互相會感到陌生,此時班委和班級制度等都尚未真正開始運作,培訓班級目標不明確,此時的培訓班級管理主要體現為相關管理者的經驗管理。因此,培訓班級管理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就是“破冰”任務,為班集體創建一個和諧融洽的班級氛圍,讓幼兒骨干教師能夠盡快縮短相互之間的心理距離,暢所欲言地交流教學經驗,打破學員們之間的不信任,轉變為學員們之間主動積極的互相了解與溝通。

二 明確培訓班級成員的角色定位

優化組合班級教師群體和學員群體,建立此次培訓的服務團隊,同時也要健全班級相應管理機構,這就需要明確培訓班級成員的角色定位,這可以說是培訓班級有效管理的組織保證。一方面,培訓班級管理者在培訓中應既是管理者,又是服務者,他們服務于幼兒骨干教師學員,讓骨干教師能夠及時適應培訓的環境進入培訓狀態。同時,在整個培訓過程中班級管理者也應協助相關管理部門共同做好培訓的組織管理和實施工作,幫助學員明確培訓學習任務,做好學員學習生活等各方面的管理。另一方面,選拔合適的學員作為班級干部,成立班委。各個班委分別負責不同的崗位和職能,這是密切師生關系、同學關系的紐帶,時刻影響著學員的心理與生活,對良好學習氛圍的形成和培訓效果的提高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班委的組建直接推動培訓班級管理活動的高效運作。

三 加強培訓班集體精神文化的建設

班級文化是班級的內核,班集體的文化建設屬于班級管理中的重點部分。作為臨時組建的“幼師國培”班級,其參訓學員群體都是已經參加工作的教師,而且學習時間相對較,所以更需要良好的文化風氣和班級建設。因此,培訓班級可適當開展別具特色的文體活動和形式多樣的集體活動,加強學員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增進參訓學員間的感情,活躍學習氣氛,豐富參訓學員的業余生活。加強培訓班集體的文化建設能夠促進參訓學員間的交流與合作,實現信息傳遞的快捷性和班級管理的高效性,同時也會調動參加培訓的學員的學習積極性,增加班集體的凝聚力,對提高此次培訓的優質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 優化獎勵激勵措施和制度

隨著培訓班級管理工作的展開,班級群體學習氛圍慢慢形成,人際交往逐漸展開,班級目標也漸漸明確,培訓管理工作人員、班委和班級全體學生也開始在工作和學習中不斷總結經驗,尋找更適合這個培訓班級的相關措施和制度規范。尤其是涉及班級的獎勵和激勵的相關制度,急需制定相關班級制度、行為規范,以便形成一套科學、完備的制度體系,獎勵機制。以此提高參訓學員的學習積極性和活動參與度,發揮評價激勵法和良好的班級管理制度在培訓班級中的作用。

五 樹立培訓班集體的奮斗目標

一個積極向上、團結奮進的培訓班集體能夠營造學員養成良好的道德風尚和學習風氣,引導參訓學員樹立遠大的理想和明確的奮斗目標。“幼師國培”班級相關組織管理者和班委也可以采用“柔性管理”等手段,營造和諧的人文管理環境。如班委可以領導、組織、指揮、協調全班成員的行為,并為一個共同目標奮斗,其他參訓學員增強自身的群體意識,參與組織決策、分工、溝通,遵守群體規范,逐漸塑造和培養培訓班級成員形成良好的文化認同感和價值取向。

六 有效利用網絡資源等管理載體

網絡是現代先進技術的產物和表現,充分利用好網絡資源等載體可以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將網絡資源、網絡技術運用到班級管理之中可以對“幼師國培”班級管理起到不容小覷的作用。通過網絡資源的有效利用可以為培訓班級的管理帶來巨大的成效。如建立培訓學員檔案,方便查閱和了解相關學員的狀況;建立培訓學員的在校情況登記表,可以將學員的工作、健康、出勤、獎勵等詳細記載;公示相關規定和制度,以便學員查詢;同時也可以建立學員成績數據庫,統計學員成績等,對班級管理進行系統而詳細的數據分析。同時,在培訓班級也要建立QQ群,方便信息共享,而且學員和教師也可以通過這一網絡方式聯系感情,加強溝通。相關管理人員和班委也要建立飛信、微信等,及時信息,使得信息資源達到共享的狀態,提高培訓效率。

參考文獻:

[1] 蔣成r.面向21世紀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叢書:特級教師教學論文薈萃[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 李方.教師培訓研究與評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3] 徐長江,宋秋前.班級管理實務[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 朱旭東.論“國培計劃”的價值[J].教師教育研究,2010 6 .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国凸偷窥xxxx自由视频| 丰满少妇被猛烈进入高清播放 | 大学生疯狂高潮呻吟免费视频| 国产在线永久视频|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曰本| 免费久久人人爽人人爽av| 美女扒开屁股让男人桶|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国产| 三年片免费观看大全有|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手机在线观看| 美女把尿口扒开让男人桶| 免费大片黄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av无码精品无广告| 婷婷五月综合缴情在线视频| 色视频线观看在线网站| 特黄大片又粗又大又暴| 国产女人高潮视频在线观看| 蜜桃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网站www | 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播放| y111111少妇影院无码| 中国少妇×xxxx性裸交| 黑人巨茎大战俄罗斯美女| av成人午夜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无遮挡裸体美女视频| 免费无码又爽又高潮视频| 色欲aⅴ亚洲情无码av蜜桃| 激情第一区仑乱| 国产在线观看免费视频软件| 99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两个人看的视频www| 国产精品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 | 国产无遮挡又爽又刺激的视频老师|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无线|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国产女人高潮视频在线观看| 无遮挡粉嫩小泬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碰碰人人av熟女天堂| 中文字幕日本人妻久久久免费| 无码h黄肉3d动漫在线观看| 免费无遮挡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日韩av女同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