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新公共管理理論論文

新公共管理理論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2-09-18 05:53:0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新公共管理理論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新公共管理理論論文

篇(1)

20世紀六七十年代,西方發達國家社會經濟發展普遍陷入困境,公共行政機構龐大臃腫、效率低下,公眾對政府不滿情緒高漲。在這樣的背景下,英美兩國政府率先展開了一場公共行政改革運動。西方學者在總結這場改革實踐的基礎上發展出不同方向的管理理論,被統稱為新公共管理理論,其中具代表性的有:

1.小政府理論。這一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弗里德曼和哈耶克,他們認為政府在社會公共管理活動中要盡可能少地干預市場,政府的主要職能只是為社會公眾提供市場提供不了的公共服務和產品。

2“.流程再造”理論。這一理論由哈默和錢皮提出,它源于企業經營管理理論和方法。流程再造理論認為企業要適應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必須要圍繞顧客的需求對現有業務流程進行重新思考和改革,使企業在成本、質量、服務、效率方面得到大的提升。后來這一理論被逐步引入到社會公共管理和政府行政管理中,用來改造傳統力量強大的官僚制體系。

3“.重塑政府”理論。該理論的代表人物是奧斯本和蓋布勒,他們在《改革政府———企業精神如何改革著公營部門》一書中全面闡述了這一理論。奧斯本和蓋布勒認為要解決當前政府部門的弊端,就要重新定位政府職能,用企業家精神去重塑一個“企業化政府”,用企業經營管理的成功方法指導政府機構的運行,提高政府部門工作效率。該理論的核心要素是以顧客為中心,強調政府部門應對他們的顧客———社會公眾負責,聆聽他們的呼聲,并把社會資源放在顧客手里讓他們挑選。上述不同的管理理論雖然側重點不同,但是他們“共同的主題就是對市場機制和市場術語的運用”。從源頭上講,新公共管理理論就是將企業管理的一些原理、技術和方法應用于公共管理部門,通過引進私營部門成功的市場經驗,實現在公共部門的良好管理。在新公共管理理論中,“公共管理者集中地關注責任和高績效,試圖重構官僚機構、重新界定組織使命、使機構程序合理化并分散決策權”,可見,新公共管理理論的根本價值取向在于效益和效率。隨著我國高校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辦學層次的不斷提升、辦學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內部管理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行政管理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工作任務日漸繁重和復雜。但是,由于歷史和現實的原因,我國高校行政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與高校的教學科研機構屬性不相適應,對外屈從政府和社會壓力,不能維護高校自主辦學和學術自由,對內干預學術事務、侵犯學術權力,行政管理的低效率越來越成為高校發展的阻礙。因此,亟須要對當前高校管理進行改革,尋找一種新的管理模式以適應高校的快速發展。而新公共管理理論在管理效益和效率上的價值取向正可以為此提供理論支撐。

二、新公共服務理論與高校行政管理

新公共服務理論是歐美一些公共管理學者在對新公共管理理論進行反思和批判基礎上建立的一種新的公共管理理論。這一理論代表人物是羅伯特•B•丹哈特和珍妮特•V•丹哈特,他們在《新公共服務:服務而非掌舵》一書中對新公共服務理論進行了系統闡述,提出了新公共服務的七大原則:服務而非掌舵;公共利益是目標而非副產品;戰略地思考,民主地行動;服務于公民而非顧客;責任并不是單一的;重視人而不是生產率;超越企業家身份,重視公民權和公共事務。新公共服務理論認為,公共管理者在管理公共組織和實施公共政策時要把重點放在如何為公眾服務上,而不是依仗手中的權力為政府航船掌舵和劃槳;要向公眾放權,由公眾來決定航船的方向;公共管理者的職責只是建立具有高度響應力和高效執行力的行政機構來為公眾服務。新公共服務理論是在對新公共管理理論批判繼承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它肯定了新公共管理理論對推動當代公共管理實踐活動的積極意義,同時摒棄了作為新公共管理理論核心的“企業家政府理論”。新公共服務理論關注的重點在于民主價值和公共利益,主張把效率和生產力置于民主、社區、公共利益等更廣泛的框架體系中,力求建立一種以公共協商對話和公共利益為基礎的公共服務行政。可見“,新公共服務理論的價值取向是民主,高度重視公民權利、公民意識、公民身份和公民價值,追求最大程度的公平、民主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新公共服務理論的核心就是把民主、公平和公正看作是公共行政的首要價值取向,把公共利益的獲取放在首位,并時刻強調行政部門的服務性。根據這一理論,高校行政管理就是要建立以服務為核心的行政管理模式,把為師生服務作為高校行政管理部門的根本宗旨,把為師生服務作為學校管理的出發點和歸宿。在具體的管理實踐中,高校的管理部門應倡導實踐民主、公平、公正的價值觀念,努力使行政管理者、教師、學生之間形成一種互相尊重、彼此平等的和諧關系,要充分考慮并積極維護師生員工的合法權益,尊重他們的意愿,努力使全體師生平等地享有學校的發展成果。

三、服務行政理論與高校行政管理

“服務行政”概念來源于“公共服務”,1913年,法國著名法學家萊昂•狄驥在《公法的變遷》一書中,最早論述了“公共服務”的概念和意義。1938年,德國行政法學家厄斯特•福斯多夫在其代表作《當成是服務主體的行政》一文中,第一次明確提出了“服務行政”概念。20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國學者開始了“服務行政”理論的系統探討研究,“服務行政概念逐步被引入到行政模式的構建中來,成為直接思考行政改革目標模式的理論探索”。服務行政理論涵蓋有多個方面的內容,我國學者普遍認為為人民服務、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服務行政最根本的主題。在服務行政模式中“,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僅是一種行政觀念,而且是通過立法的形式被確定下來的一種制度”;服務成為了“一種基本理念和價值追求,政府定位于服務者的角色上,把為社會、為公眾服務作為政府存在、運行和發展的基本宗旨”;“政府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就可以實現對個體目標和社會整體目標的系統整合”。服務行政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這一主題,與我國高等教育目的是一致的。教育理論家阿弗烈•諾夫•懷海德(英)在《教育的目的》一書中指出:學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激發和引導他們的自我發展之路。我國《高等教育法》規定:高等教育必須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與生產勞動相結合,使受教育者成為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高等教育專題規劃》中也明確:高等教育堅持育人為本,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作為高等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適應社會需要作為衡量人才培養水平的根本標準。當然,這種一致性需要一套科學的行政運行機制做保障,這是高等教育理論研究者與實踐管理者所面對和要解決的重要課題。

四、結論

篇(2)

【摘要】公共事業管理學科是隨著社會發展需要而產生、發展的,研究公共管理理論對推進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建設,使其朝著社會需要的方向科學發展具有現實意義。本文通過總結國外公共管理理論及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教育的有益經驗,對我國高校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建設的現狀及問題進行分析,提出若干對促進我國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建設與發展的意見。

【關鍵詞】國外公共管理理論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建設

1公共管理理論概述

19世紀末期,馬克斯•韋伯創建了傳統公共行政學的核心理論——官僚制。官僚制是建立在法理性權威基礎上的一種高度理性化的組織機構,其特點是:在職能專門化的基礎上進行勞動分工;嚴格規定等級層次結構;運用規章制度清晰明確劃分責權;人際關系非人格化;遵守嚴格的系統工作程序;以業務能力作為選拔提升的依據。管理效率是官僚制的核心價值觀念。

傳統公共行政學獲得了極大成功,為世界各國政府廣泛采用。20世紀60、70年代,以美國行政學家弗雷德里克森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學派對官僚制行政理論的效率至上原則提出質疑。他們認為傳統公共行政學只重視效率,將公民當作實現政府目標的工具。他們提出的改革主張是建立政府與公民對話、溝通、互動的機制,使政府能對公民的需求積極地做出響應,從而實現公共行政的社會性效率。

20世紀70年代全球石油危機以后,伴隨著信息化及全球化時代的來臨以及公民社會的興起,公眾對政府官員和公共機構管理人員的服務品質要求更高,于是在世界范圍內掀起了一股持久不衰的政府機構改革潮流,出現了以市場機制逐漸取代政府干預;減少政府開支、鼓勵私人投資;縮小文官隊伍的規模;鼓勵公司競爭及公共事務向私營部門轉移為特征的“新公共管理運動”。新公共管理運動對傳統的行政管理進行了反思,強調調整政府和社會管理公共事務職能之間的關系,重塑政府管理自身和社會事務的手段、過程和模式。基本的做法是為了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效率,將政府的“掌舵”職能和“劃槳”職能相對分離,將后者轉移給非政府組織,實現公共服務的市場化、社會化、民營化。[2]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關于西方政府改革的研究報告總結了新公共管理的核心內容:關心服務效率、效果和質量方面的結果;高度集權、等級制的組織結構為分權的管理環境所取代。在分權的環境中,資源配置和服務提供的決策更加接近第一線,并為顧客和其他利益集團的反饋提供更多的余地;靈活地選擇成本效益比更好的方法,如市場的方法,來替代政府直接提供和管制;更加關心公共部門直接提供服務的效率,包括生產力目標的設定,在公共部門組織之間建立競爭性的環境;強化國家核心戰略能力,引導國家變得能夠自動、靈活、低成本地對外界的變化以及不同的利益需要做出反應。

2西方公共事業管理學科的產生與發展

科學意義上的公共事業管理起源于20世紀早期的美國,美國前總統威爾遜把科學管理的方法運用到政府的公共部門,形成了公共管理,它的理論基礎來源于泰勒的科學管理和馬克斯•韋伯的“官僚制”。公共管理的發展是迅速和曲折的,1887年伍德羅•威爾遜發表了《行政學之研究》的論文,是美國公共管理教育開始的標志。1911年,紐約市政研究局創辦“公共服務培訓學校”,美國公共管理教育正式啟動。1924年,“公共服務培訓學校”遷到了錫拉丘茲大學,并與新成立的“馬克斯維爾公民與公共事務學院”合并,面向公共管理領域創辦了綜合性的教育與培訓課程。大學開設公共管理教育的目的是為公民社會的管理培養專職的優秀管理和研究人才,以便他們能夠智慧地與公眾打交道和在現代公共組織中有效工作—不論是在地方、州、還是中央政府。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西方國家普遍掀起了對公共事務研究的熱潮,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已成為很多國家培養高層次、應用型公共管理人才的主要途徑之一。這可以從國外許多知名高校設置公共事務專業得到證明,如哈佛大學的公共事務專業;紐約大學的公共、非營利事業管理專業;康奈爾大學的公共事務專業等等。

公共管理的一個重要理念是對公共精神和社會責任的推崇。美國的許多大的公共管理院系都鼓勵教師和學生通過做項目參與社會實踐,或到政府掛職,或鼓勵邊工作邊學習的學生結合工作實際寫策論,還聘請在管理崗位上的市政經理和部門領導為學生開課。美國公共管理教育的培養目標通常是培養從事公共事務管理和公共政策研究與分析等方面的高級應用型人才,為政府機關和非贏利組織培養具有現代公共管理理論和公共政策素養,掌握先進分析方法及技術,精通某一具體政策領域的專業化管理者、領導者和政策分析人才。在培養過程中,注重實際能力與素質的培養,教學內容面向公共領域中所面臨的實際問題。目前,美國開設公共事業管理課程的學校有220多所,在讀學員達3萬多人。到目前為止,根據彼德森大學指南,美國有312個公共管理院系,其中244個重公共管理方向,81個有公共政策方向。美國公共管理的學科原則和傳統有三大重要理念:培養專業化管理人才(Professionalism),注重公共服務精神(publicservice),強調實踐和操作(practice)。例如,作為美國最早的公共管理專業化教育課程體系,美國錫拉丘茲大學馬克斯韋爾公民與公共事務學院的公共管理課程,注意培養學員的四方面技能:量化統計方面的技能、經濟分析方面的技能、預算和公共財政方面的技能以及公共管理知識技能。為此,該學院為學員開設了五類核心課程,分別是公共行政與民主類、統計分析類、經濟分析類、預算和公共財政類、公共管理類。美國哈佛大學的肯尼迪政府學院的辦學目標是培養高層次的公共管理人才和從事高質量的公共政策分析人員。在其研究生教育中,要求學生掌握三方面的基本知識:即政策和制度分析、公共組織的戰略管理、政治主張和領導藝術。

3我國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學科建設基本情況

1996年,東北大學婁成武教授和云南大學崔運武教授,到國外考察公共事業管理發展情況后開始醞釀在我國高校建設公共事業管理專業。1997年東北大學、云南大學分別向教育部報告,申請將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列入本科專業目錄。1998年原國家教委(現為教育部)在新的普通高等學校專業目錄中,設立了公共事業管理本科專業。1999年在云南大學和東北大學首開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以來,該專業發展迅速。到2000年,全國有57所高校招收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本科大學生。2001年全國招收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本科大學生的高校發展到132所,2002年迅速增加到180多所,2007年已有322所。對這個專業的招生,教育部原本是想由東北大學、云南大學兩校通過四年的專業建設,取得經驗后再在全國推廣,但由于各高校自主辦學,特別是教育部對各省屬高校難以控制。如此增長速度,可稱得上中國教育史上的一大“奇觀”。

雖然在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建設的過程中已經取得了較大成就,但公共事業管理在我國僅有十年的發展過程,作為一個有發展前途的新興專業,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本應具有極強的生命力和發展空間,可現實的遭遇和形勢卻使該專業陷入了尷尬的局面。主要表現有:專業的社會認可度差、專業方向不明確、人才培養目標模糊、學生就業難等不少問題。其原因是各高校對公共事業管理專業認識不足,造成專業課程設置散亂甚至混亂;教學內容死板,教學方式單一,實踐教學環節薄弱;專業教材建設滯后、師資力量相對缺乏等。該專業目前的辦學規模和發展速度已超出了我國公共事業發展的速度和公共管理體制、公共事業單位改革的步伐;專業缺乏明顯特色,就業方向不明確,所培養的學生缺乏不可替代性,社會對該專業的認識和了解也比較少。因此,作為一個新興專業,如何構建更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推進專業建設,進而提升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競爭力,成為當前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建設面臨的棘手問題。

4公共管理理論視角下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學科建設的改革途徑

4.1變革專業意識,塑造服務意識。新公共管理理論和善治理論指出,公共事業管理的主體除了政府這一核心之外,還應包括非政府組織。公共管理的職能除了政治統治、社會管理之外,還需強調社會服務。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人才服務除了面向于政府和事業單位,還應包括企業和相關社會團體。因此,公共事業管理專業要強調公共事業管理主體的非政府性和職能的服務性。

4.2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確定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公共事業管理是社會組織為了滿足社會全體或部分成員的共同需要和協調發展,采取各種形式,對社會的公共事務進行生產、調節和控制的過程。針對當前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多樣化和模糊化的問題,在培養過程中注重實際能力與素質的培養,教學內容面向公共領域中面臨的實際問題。培養目標要強調注重公共服務精神,強調實踐和操作,使之與當前經濟社會的需求緊密結合起來,從而也保障了本專業學生更好的就業前景。以需求為導向,結合自身的教育資源優勢,靈活制定培養計劃。進一步加強對社會人才需求的調研,結合自身的教育資源優勢,靈活的確定培養方案。另外,人才培養方案是動態變化的,在實施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過程中,要進行全程就業信息管理工作。要依據就業市場、用人單位對人才的評價結果,檢驗專業方向人才培養方案,對不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培養方案及時修改完善。

4.3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培養學生各項技能。公共事業管理人才必須具有廣博的知識面,具備較高的辦事效能、實際策劃、運用理論及操作能力,必須具有良好的思維創新能力、自我學習能力和研究能力,必須具有動手操作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幾項技能培養:一是社會調查技能。公共事業管理作為實踐性應用性學科,其理論來源于社會實踐,其理論也必須適合于并應用于社會實踐。能熟練應用社會調查的方法步驟,使學生了解社會、熟悉公共管理的實際,市場運作技能熟練。二是社會適應技能。社會是不斷發展變化的,這就要求公共管理專業人才能夠應付各種社會變化,具有應對各種困難和挫折的心理素質。三是熟練的表達技能。包括語言講述能力和應用寫作能力,這也是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人才必須具備的能力。公共管理專業人才作為社會管理的決策人員和主要參與者,其設想、方案等要通過語言和文字準確、順暢表達出來,否則就會限制能力的發揮,無法履行管理職責。公共管理工作是對人的工作,只有通過有效地表達才能與人溝通,否則不會得到他人的配合,工作也將無法開展。

4.4強化實踐教育環節。由于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具有明顯的跨學科特征,因此綜合的知識結構和管理素質是從事公共事業管理工作的先決條件。公共事業管理面對的問題涉及社會發展、公共利益、個人利益等不同的層次,涵蓋領域廣泛。這就要求公共事業管理人才具有全面的綜合素質,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因此,學校要為本專業的學生創造各種時間平臺。除建立相關的實習基地為學生提供鍛煉機會外,還可以開設電子政務、案例分析等課程,邀請公共事業管理單位相關人員為學生提供講座和培訓;不僅要充分利用現有的實驗室、實習基地等開展好相關社會實踐,學校與當地政府部門和有關公共事業管理部門合作,建立專業見習、實習基地,并在學生見習、實習期間組織教師不定期進行指導、檢查、考核,保證專業見習、實習有場所,有人指導,有人監督,不走過程,不搞形式;在學生中大力提倡各種形式的社會實踐和學術研究活動,鼓勵學生利用假期、周末參與進行社會調查和實踐。通過參與社會調查、科研能力培養和論文撰寫,使學生社會調查與理論知識相結合,進一步擴大他們的知識面,培養他們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篇(3)

20世紀40年代開始,學者們開始自覺地對公共管理學的方法論進行反思,先后經歷了三波反思和爭論,經過這一系列的爭論,公共管理研究已經進入了方法論的多元化階段,但是目前中國大陸關于公共管理研究方法論探討卻存在以下突出的問題:

1.公共管理研究方法單一化,無法回應公共管理實踐的多樣性。目前國內相關文獻在介紹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時候,實證主義和科學主義仍是主流,通論性教材往往側重介紹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中“科學”研究的部分,主張公共管理研究的任務在于尋求公共管理客觀事實中的經驗性因果聯系,通過變量之間關系的尋求,發現公共管理的一般規律。[1]與此相關,目前國內的公共管理碩士(MasterofPublicAdministration,MPA)教育亦以“社會學研究方法”、“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社會研究方法”等作為核心課程或主干課程,這些課程的主導方法也是實證主義,難以凸顯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多元性。事實上,公共管理研究是科學發現、技術設計(政策設計、制度設計、組織設計、機制設計等等)、公共評估、詮釋和批判的統一,需要實證的、詮釋的、批判的多元方法論的合理使用和組合,闡明多元方法論單獨使用和組合使用的邏輯,才可能有效地反映公共管理實踐的多樣性。

2.程序性方法與實質性方法之間存在鴻溝。公共管理實質性方法是形成公共管理理論的哲學基礎、邏輯和價值觀,是公共管理知識成果中蘊含的,形成公共管理知識的途徑。公共管理研究的程序性方法則是公共管理研究過程中設計和實施研究、收集和分析資料的程序、步驟和技術。公共管理實質性方法和程序性方法沒有截然的界限,但是側重點是不同的,前者側重研究的邏輯,后者側重研究的操作性程序和技術。在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文獻中,程序性方法的研究文獻較為豐富,體系也較為成熟,比如:蓋爾•約翰森(GailJohnson)[2]等人所著的公共管理研究方法著作。這些著作以選題、文獻綜述和理論建構、研究設計、資料收集、資料分析、報告撰寫為經線,以定性和定量研究為緯線,共同編織起公共管理學的程序性方法論體系。不過,很少有文獻探討實質性方法和程序性方法之間的對應關系,這導致了公共管理研究者的很多困惑,比如:當我們從事一些屬于技術設計類、詮釋類、批判類、評估類的公共管理問題研究時,大多數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著作難以提供有效的指導,甚至用實證主義的研究規范和標準衡量這些公共管理研究成果,造成了研究的方法論標準“缺位”和“越位”的現象,形成了方法論標準的單一化和有些研究沒有有效方法論指導的尷尬局面。

3.公共管理學術研究、實務和咨詢方法脫節。公共管理研究作為使用科學方法探討公共管理問題答案的活動,包括公共管理學術研究、公共管理實務、公共管理咨詢三種基本形態。但實踐中,三者脫節的狀況較為嚴重:從事公共管理學術研究的學者們撰寫大量的論文,充斥著繁雜的統計數據和生僻的詞語,往往被束之高閣。公共管理咨詢提出的政策建議,往往與學者們的高深研究難以接軌。造成這種脫節現象的原因之一是對三者統一的“公約數”缺乏堅實的理論共識。事實上,公共管理學術研究、公共管理實務和公共管理咨詢的“公約數”是解決公共管理問題。公共管理學術研究重點關注科學發現類、評估類、詮釋類和批判類問題。公共管理實務是公共管理實踐問題解決的過程,其本質是公共管理者運用適當的途徑———諸如戰略設計、政策制定、機制設計等———彌合公共管理主體需求與現實之間的差距。雖然公共管理實務以公共管理學術研究提供的相關知識為基礎,但是公共管理實務的方法論框架是技術設計的方法論框架,與公共管理學術研究的方法論框架存在本質的差異。公共管理咨詢所使用的方法論框架并不是單一的方法論框架,往往通過綜合運用公共管理學術研究和實踐問題解決的方法論框架,為顧客提供知識、技術、理解等方面的知識和服務。

4.公共管理方法的學術關注度失衡。“公共管理方法”一詞可以做廣義理解和狹義理解。廣義的公共管理方法是公共管理領域中思維方法、行動方法、研究方法的總稱。狹義的公共管理方法則指公共管理實踐或公共管理實務活動的方法,屬于行動方法的范疇,即公共管理主體進行公共管理活動過程中使用的認識工具(比如戰略管理中SWOT分析模型、鉆石模型、利益相關者分析)和行動工具(全面質量管理、合同外包、憑單制等等制度、機制、程序、手段和技術等管理手段)的總稱。目前國內已經出版了一批側重研究公共管理行動的技術、手段和工具的著作。但目前關于公共管理學科方法和研究方法的著作仍然較少。公共管理“思維方法”的著作更是少見。這導致了公共管理思維方法、行動方法和研究方法學術關注度失衡的局面,有必要從新的角度入手,尋求公共管理方法的共同基礎,提高公共管理學科認同度。

5.公共管理知識生產缺乏合理的標準和規范。20世紀80年代以來懷特(J.D.White)[3],佩里和克雷默(J.L.Perry&K.L.Kraemer)[4],斯托林斯(R.A.Stallings)[5],斯托林斯和費里斯(R.A.Stallings&J.M.Ferris)[6],貝利(M.T.Bailey)[7],亞當斯和懷特(G.B.Adams&J.D.White)[8]等人開展了對公共管理博士論文和期刊論文的主題、研究方法、質量標準等方面的評估研究。中國臺灣學者孫同文(1986)[9]、江明修(1986)[10]、詹中原(2003)[11]、吳穎年(2006)[12]等學者對臺灣地區的公共管理論著亦做了文獻評估分析。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內陸很多學者開始從不同角度反思和探討公共管理知識生產的規范、標準和方法論問題。比如:張成福(1996)對中國公共行政合法性危機的關注。[13]周志忍(2004),郭小聰、肖生福(2006)等人探討了中國行政學學科和學科整合問題。[14]袁達毅(2002)、馬駿(2006)、劉亞平(2006,2008)、何艷玲(2007)等人對中國公共行政“危機”進行了分析。[15]張夢中和馬克•霍哲(2001)[16]等人對公共行政期刊論文或博士論文進行了內容分析,嘗試提煉出已有公共管理研究成果的學術規范。總之,公共管理知識生產尚未形成兼顧多元方法共性和個性的標準和規范。實證主義的學術規范,只適合于對部分公共管理研究成果進行評價,還有大量的研究成果并不能納入實證主義研究的方法論傳統,需要深化公共管理研究方法體系的認識,在公共管理多元方法的框架下,建立多樣化、合理、適宜的公共管理知識生產標準和規范。上述五個問題可以歸結為:公共管理多元方法之間的共同性和差異性是什么?怎樣才能有效整合公共管理研究的多元方法論,從而為公共管理研究提供邏輯合理性?隨后本文將從問題類型學入手,闡明基于問題類型學的公共管理研究方法體系,以期對這兩個問題提供合理的答案。

二、公共管理問題類型學

在科學研究中只有那些專業共同體和整個人類的知識積累都尚未解決或無法回答的疑問才算是研究問題。問題可以定義為:“某個給定過程的當前狀態與智能主體(人或機器)所要求的目標狀態之間存在的差距。”[17]問題是一個反映了主客觀矛盾的認識論和方法論概念。科學研究從何開始?一直是哲學和方法論研究的一個關鍵主題。波普爾在《猜想和反駁》一書中總結道:“科學和知識的增長永遠始于問題,終于問題———愈來愈深化的問題,愈來愈能啟發新問題的問題。”[18]在公共管理研究中,幾乎每個公共管理理論的提出和發展,都是從特定的公共管理問題開始的。問題作為一個認識論的概念,反映了主觀與客觀之間的認知矛盾。雖然諸多科學家和不同流派的哲學家持有不同的方法論,但是科學史和哲學史的發展歷史表明,他們都會不約而同地從方法論層面上開展對“問題”的研究,探究什么是問題、問題的重要意義、問題的結構、問題的類型。“問題”成了不同流派科學哲學家交鋒對話的聚焦點,他們對問題認識的深入,逐漸形成了以問題為研究對象的科學哲學分支領域“問題學”。[19]目前“以問題為導向”進行研究已經成為公共管理學界的共識:解決問題是公共管理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核心;問題為公共管理研究定向;問題是制定公共管理研究計劃的依據;問題指導公共管理研究的觀察和資料的收集等等。但是公共管理問題包括哪些類型?每種類型公共管理問題對應的研究方法是什么?在理論界和實務界尚無一個完美的答案。類型學(typology),或稱作分類學(taxonomy),指研究者結合兩個或兩個以上單一維度的簡單概念,然后由簡單概念的交叉形成新的概念。本文從問題的定義———“某個給定過程的當前狀態與智能主體(人或機器)所要求的目標狀態之間存在的差距”———出發,根據“差距”的本質特征對問題進行類型化的劃分。按照近代英國哲學家大衛•休謨(DavidHume)揭示的事實和價值二分的原則,我們可以將問題中所含的“差距”分為“事實性差距”和“價值性差距”兩個維度。可以用如下的坐標圖定位公共管理問題的各種類型。在圖1的二維坐標中:(1)縱坐標所示的純粹涉及價值差距的問題屬于詮釋類問題,對詮釋類問題的解答,往往使用詮釋主義的方法,形成詮釋類知識。詮釋類知識通過挖掘、闡發、建立和確證一種價值,促進人與人之間的理解和溝通。(2)橫坐標所示的那些純粹涉及事實差距的問題是科學發現類問題,科學發現類問題往往使用實證主義的方法,探索經驗世界的狀態、發展、變化,尋找經驗世界中存在的聯系。(3)橫坐標和縱坐標構成的平面中的問題既含有價值因素又含有事實因素,可將這些問題分為技術設計類問題、批判類問題和評估類問題。

1.科學發現類問題。科學發現類問題是人類主觀認知與經驗事實之間的矛盾,以及由此引發的主觀認知之間、客觀事實之間的矛盾而引發的疑問。對科學發現類問題的回答,往往使用實證主義的方法論框架,最終將產生對客觀世界描述、解釋和預測的知識。提出科學發現類問題的途徑包括:尋求經驗事實之間的聯系和一致的解釋,證實假說和現象的可靠性、尋求理論體系內部的不一致性,解答多個理論和假設的不一致性,學科理論方法的移植等。

2.技術設計類問題。“實現特定目標的最優化方案、手段和措施是什么?”屬于技術設計類問題。技術設計類問題包含事實前提和價值前提兩個基本因素。技術設計類研究的目的是在既有事實前提下,確定合理的價值前提;或者在既定的價值前提下,尋求實現特定價值的優化方案。在公共管理研究中,往往需要在時間(時間段、歷史、現狀等等)和空間(國別、地區、部門等等)中進行目標比較、約束條件比較、環境參數比較、手段比較找出當前問題的特殊性,并“有的放矢”地提出戰略與政策、體制與機制、措施與辦法來解決這些問題。

3.評估類問題。該類問題與科學發現類問題的相似之處在于兩者都是對事實、行為和態度的描述和解釋。但不同的是,評估研究在對事實、行為和態度進行描述時,是建立在與特定標準進行比較基礎上的描述和解釋,比較的標準可以是客觀的標準也可以是主觀的標準。評估至少包括三個要素,即標準(criteria)、證據(evidence)和判斷(judgment),評估類問題的本質是根據經驗證據,尋求特定標準和經驗證據之間的關系,并對這種關系進行評判。

4.詮釋類問題。詮釋類問題是闡發、確立和建構社會現象背后的價值和意義的問題。詮釋研究嘗試回答文化、價值和精神領域的“應該怎么樣”的價值問題,與人的目的、自由和人際之間的共識和規則緊密相關。公共管理領域,人們一般通過公共管理的歷史詮釋、文本詮釋、話語詮釋和行動詮釋來獲取詮釋類問題的答案。

5.批判類問題。在批判研究者看來,現實社會并不是實證主義所謂的純粹的經驗的堆積,而是主體被“異化”的世界,需要改變客觀世界,將主體從“異化”中解放出來。批評研究以矛盾的觀點和辯證的觀點看待和分析現實,其目的是改變世界。批判問題的提出本身具有很強的社會行動取向,批判研究本身就是改變社會秩序的重要力量。公共管理問題類型的劃分,是公共管理研究方法體系的基礎和公約數。

三、以公共管理問題類型學為基礎的研究方法體系

公共管理研究方法體系是對公共管理研究中使用的各種、各類、各層次方法以及他們之間的聯系的系統化梳理。

1.公共管理研究方法體系的維度。可以借鑒亞瑟•霍爾(ArthurD.Hall)提出的系統工程三維結構(時間維度、邏輯維度和知識維度)對研究的方法體系進行刻畫。公共管理研究方法體系的時間維度即公共管理研究依次進行的過程,包括選題、文獻綜述、研究設計、研究實施和研究成果發表等環節。公共管理研究的邏輯維包括方法論、研究方式和研究工具三個層面。公共管理研究方法體系的知識維度是提出和解決公共管理問題的思維背景、認知背景和實踐背景。凡是對公共管理問題解決有啟發的知識都可以納入這一維度,而不論該知識的學科界限。

2.問題是公共管理研究方法體系的公約數。從問題學的角度來看,在研究方法體系中,問題是連接研究邏輯維度、時間維度和知識維度的共通點。首先,不同的方法論流派對問題的性質、問題的地位、問題結構看法不同,就會形成研究過程的差異。比如:詮釋主義將問題看做是意義呈現的過程,研究者與研究對象的交互作用貫穿在研究過程的始終;實證主義將問題看做是歸納和證實的過程,研究者對研究對象的中立觀察是研究的起點,對結論的證實或證偽成為研究的終點;批判理性主義將問題看作是主觀和客觀的不一致,研究過程是始于問題,提出探索性答案,然后驗證,再提出新問題的過程。其次,不同的問題類型對應不同的方法論框架。(1)對于科學發現類的公共管理問題,通常使用實證主義作為主導的研究方法論框架。(2)對于技術設計類的公共管理問題,通常運用技術設計所特有的最優化方法的邏輯,這種邏輯是“一種特別的命令邏輯。”“首先,考察滿足外部環境限制的所有可能狀態,然后,從此集合中找出滿足目標的其它約束條件、又使效用函數最大化的特定狀態。”這相當于把目標約束條件及最大化看作新的“自然法則”并把它加到其它自然法則上進行邏輯運演,運演結果中的值被看成“應當”取的值。[20](3)評估類公共管理問題會同時涉及價值因素和事實因素,在實際評估中,對事實和價值因素的處理方式不同會導致評估研究中實證主義、詮釋主義和批判主義的分歧。(4)詮釋學、現象學、建構主義、女性主義和后現代主義等非實證主義方法論是解決詮釋類問題的常用方法論。(5)批判類問題則主要使用批判主義、批判實在主義、女性主義、后現代主義的方法論。最后,研究知識通過研究問題與研究邏輯緊密相關。研究知識只有與特定的研究問題相聯系,才有可能納入特定的研究活動。(1)背景知識驅動問題的產生,各學科知識為問題解決提供可能的答案,并促進新知識的產生。(2)既有的理論引導研究的進行。既有的理論在研究中不僅僅對問題的產生和問題的解答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還以理論框架、研究途徑、研究范式等形式引導資料的收集、資料分析、假設檢驗、分析性歸納等過程。

3.以問題類型為基礎的公共管理研究方法體系的總體特色。以公共管理問題類型為基礎,將問題作為溝通公共管理研究方法體系的公約數,這種新的公共管理研究方法體系具有以下特色。

第一,公共管理問題形態差異決定了公共管理研究表現形態的多樣性。公共管理學術、實務和咨詢從本質上講它們都是一種解答問題的活動,只是三者所解答問題的類型、問題的難度、問題的指向等方面存在差異。從難度上來講,公共管理實務活動中的問題可以使用已有的常識,或者對已有的知識進行簡單地綜合就能加以解決。如果問題的難度超出了常識和已有知識簡單綜合的范圍,那么就需要訴諸公共管理咨詢或公共管理學術活動加以解決。公共管理咨詢提供一個或多個可供選擇的較為固定的答案,公共管理學術研究則對問題進行探索性的回答,提供階段性的答案。從問題類型來看,公共管理學術研究活動側重解決科學發現類問題;公共管理實務工作者側重解決技術設計類問題;公共管理咨詢則重點闡明將公共管理一般原理轉換為具體操作政策條文的基本原則。總之,在問題解決這一點上,公共管理研究的三種形態并不是截然分開的,而是存在有機的聯系,它們在知識生產體系中司職側重不同,共同構成了公共管理知識深化的遞進序列。

第二,公共管理問題類型的劃分是公共管理研究的第一步。公共管理活動中同時包含了事實因素、價值因素和兩者之間的交互作用,因此公共管理研究可能是科學問題亦可能是技術問題、評估問題、詮釋問題和批判問題。不同問題類型在問題結構方面存在根本的差異,因此對這一問題求解的方法論框架也會存在根本的差異。如果用解決詮釋類問題的方法去解決科學發現類問題,應該無法獲得求解答案,因為他們的求解目標和應答域都不一樣。因此,準確地定位公共管理問題類型是公共管理研究的第一步,制約著公共管理研究的方向和路徑。

第三,公共管理問題類型決定了公共管理方法論的選擇。研究方法論的差異是研究哲學層面的差異,不同的研究方法論以不同的本體論、認識論和價值論為基礎,不同的方法論產生不同屬性的知識,不同屬性的知識亦需要通過適當的方法論獲得。比如要獲得詮釋類的公共管理知識,就需要以詮釋學的方法論作為研究的哲學基礎,使用現象學、人類學、民族志等質性研究方法展開研究。如果要獲得規律性的實證知識,則需要使用實證主義作為研究的哲學基礎,使用實驗法、調查法等實證方法展開研究。如果采用實證主義的方法去解答詮釋類問題,就犯了研究問題和方法論不匹配的錯誤。總之,公共管理問題類型決定了公共管理方法論的選擇。

第四,公共管理問題類型決定了公共管理研究設計。公共管理問題的類型,決定了公共管理問題的結構,并進一步決定了公共管理問題的解決思路、求解路徑、求解方式、求解結果以及對求解結果的評價。公共管理研究設計作為研究的藍圖和規劃而言,需要對問題的結構、問題的求解和問題求解結果的評價加以詳細的闡述。按照問題類型的差異,可以將公共管理研究設計分為科學發現類的研究設計、技術設計類的研究設計、評估類的研究設計、批判類的研究設計和詮釋類的研究設計。總之,正確的定位公共管理問題類型是選擇相應公共管理研究設計類型的前提。

第五,公共管理問題類型的劃分溝通了公共管理的理論和實踐的鴻溝。公共管理學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應用性,在美國的教育學科分類中,就將公共管理類學科劃入職業性的應用性學科范疇。盡管公共管理的理論研究者和公共管理實務者往往是不同的群體,但是并不意味著,公共管理理論和實踐可以分離,并不意味有純粹的公共管理理論,或者純粹的公共管理實踐。實際上,將公共管理理論和實踐融合起來的橋梁就是公共管理問題,對公共管理問題類型進行深入的分析,就能尋找到公共管理理論和實踐溝通的具體的、歷史的、特殊的通道。無論是從事理論研究的工作者,還是從事實務的工作者,都需要有問題意識,根據問題的類型采用不同的方法,獲得問題的答案。從收集信息、發現問題、尋求問題解決的方案、問題最終解決的過程來看,理論工作和實踐工作是緊密連接、相互滲透、相互啟發的過程,問題及其問題的類型是溝通公共管理理論和實踐的橋梁。

篇(4)

公共管理人才培養的兩種輔修模式

輔修制人才培養模式是指學生在修讀本專業外再輔修公共管理專業的相應學分,并獲得輔修證書。國內高等院校的本科公共管理專業普遍作為輔修專業開設。這種普通的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依托高校的學科優勢與相關專業學院的師資優勢,面向黨政機關與企事業單位管理的實際需要,培養掌握中外行政管理理論與現代管理方法技術,結合學生修習的第一本科專業,培養適合新的時代需求的復合型公共管理中高級人才。公共管理輔修模式以學分制為基礎,目標是培養學生所修習的本科第一學位與行政管理交叉的綜合知識,掌握現代管理的基本理論與方法。目前,國內開設公共管理輔修班的學校有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同濟大學等十多所高等院校。該輔修專業學分要求一般為30分左右,主干課程有管理學、政治學,相關課程有經濟學、法學、社會學等。以北京大學為例,其政府管理學院行政管理輔修專業總學分為27學分,其中,必修課程15學分,選修課程12學分;專業課程包括:政治學原理、公共管理學原理、公共財政與稅收、組織與管理、公共政策與分析、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憲法與行政法學、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當代西方國家政治制度等。全部修滿者可獲得輔修專業畢業證書。目前國內公共管理本科普通輔修模式存在一些不足,如學科專業壁壘尚未完全打破;學科本位主義較嚴重;學生缺乏自主選課的機會;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夠;缺少培養團隊精神和合作精神,忽視組織計劃能力、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差,等等。與普通的輔修模式不同,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借助本校MPA優質教學資源,面向全校本科生招收公共管理強化班(UPA)學生,目標是培養既有現代公共管理理論和公共政策分析能力,又有專門領域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復合型公共管理人才。竺可楨學院采用在普通輔修模式基礎上的強化輔修模式。按照人才培養目標設置課程體系,聘請校內外專家授課,在大三從全校優秀學生中選拔學生組班,實行二次招生,保證生源質量,并由MPA教授擔任導師,實行專業指導和個性培養,加強政府實習平臺和科研能力訓練。在具體課程教學中,突破傳統的教學方法,采用案例教學、團隊學習、實地調研、多維討論等互動式教學方法,注重強化班學生與MPA學員之間的溝通,共享MPA論壇等,為人才培養創造良好環境。

公共管理人才培養強化輔修模式的比較優勢

強化培養模式和普通輔修模式在人才培養的目標和定位上均以復合型公共管理人才培養為前提,課程設置上側重于學生對公共管理的理解及綜合能力的提高,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主要課程包括政治學原理、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經濟學、公共管理學、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公共部門戰略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涉及經濟、管理、政治、法律、社會等社會學科。在師資方面,復合型公共管理人才培養模式更好地進行了優質資源的重組,聘請了管理學、經濟學、法學等的名師資源;在招生規模上,各個高校的該輔修專業錄取人數均在60人左右,有助于在案例教學或討論課中發揮優勢。在招生過程中,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公共管理強化班學生的自主管理和激勵機制,使得學生在進行理論學習公共管理知識之余,通過對自身“公共事務”的管理,在實踐中進行公共管理能力的提升:一方面將課堂中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另一方面,通過實踐對理論的檢驗和思考,進一步鞏固所學的公共管理理論與知識。此外,普通輔修模式一般以專業為依托,如北大模式;浙大則在這一方面進行了創新性的探索和實踐,利用榮譽學院聯合相關專業院系,整合優質教學資源,保證人才培養質量。對比分析強化輔修模式與普通輔修模式,我們發現強化輔修模式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勢:

(一)二次招生模式吸引了全校的優秀學生參與,保證生源質量

相比一般輔修班的招生,(1)公共管理強化班利用榮譽學院的優勢和該班的文化傳承吸引全校優秀學生申請報名,并通過一輪筆試、兩輪面試方式,保證生源質量;(2)高質量的課程和高水平的師資隊伍促進了學生學習;(3)班級文化傳承促進學生維護班級榮譽感、責任感,為下一階段的學習與實踐提供了動力保障。

(二)整合優質教學資源,保證高水平的教學水準

充分利用榮譽學院的優勢,可以整合學校各方面優質教學資源,集中力量培養公共管理復合型創新人才,為各專業院系輸送高質量畢業生;反過來,也促使各專業院系及相關教師投入公共管理人才培養,形成良性循環,保證高質量的培養水準。

(三)注重案例教學,開設課堂講座

在公共管理強化班的教學過程中,突破了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能更多地根據自己的豐富經驗與實踐成果,向同學們提出案例,進行啟發式教育,充分運用互動式教學,直到學生自主進行課堂討論,調動和發揮學生的潛質。如聘請的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浙江大學光彪特聘教授藍志勇為班級開設的公共行政學分析課程中,就采用了模擬競選的方式以了解美國行政的運作方式。公共管理強化班除了在課堂內的案例討論外,還開展了各種班級活動以培養學生對公共管理理論的應用、對公共事務的思考能力。如“雙周沙龍”,來源于課堂案例討論的拓展,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同學分組對相關議題進行資料搜集與討論,強化了學生的理論應用能力。

(四)相對獨立的班級管理體系,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竺可楨學院對班級的管理主要體現在課程設置與開課學院的溝通以及在課堂之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目前,依托于竺可楨學院平臺,公共管理強化班在班級管理上取得了較大的進展,進一步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突破了一般專業輔修班僅僅在上課期間共學的模式;通過一系列的實踐活動增強了班級的競爭力,在增強班級學生個人能力的同時增強了對公共管理理論的應用能力。班級開展的一系列活動包括:“致公講堂”,精品課程展示活動、雙周沙龍,案例討論、中國企業體驗實習獎勵計劃參與、政府平臺,了解政府的運作方式等,這些實踐活動都借助了竺可楨學院的平臺和資源,也為同學們提供了在班級以外的實踐機會。在畢業環節中,學校鼓勵學生將主修專業的畢業設計(或論文)與公共管理強化班的調研分析相結合。

強化輔修模式的啟示

從目前國內高校對于公共管理本科的教學建設來看,公共管理已經越來越受到重視,但是仍處于初步發展階段。大部分高校則僅是開設相關的專業輔修,并沒有和MPA專業學位教育進行資源共享。在形式上,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開設的公共管理強化班(UPA)是一個較為創新的教學模式,利用MPA的豐富資源,通過強化班的形式來培養復合型的公共管理人才,目前該教學模式已經較為成熟。事實上,在進行復合型人才的培養過程中,通過比較輔修模式和強化模式,我們發現以下3點對復合型公共管理人才培養具有借鑒意義:

(一)對生源鑒別的重視

大學期間,本科教學壓力已經較大,在進行復合型人才的培養過程中,首先應考慮到要選擇學有余力的同學及其興趣、目標,否則,不僅復合型人才培養的目標難以實現,更有可能導致學生連本專業的課程都無法完成;此外,對是否適合本專業學習的學生進行條件鑒別也是復合型人才培養得以成功的重要條件。

(二)對課程教學方式創新的注重

在一般輔修班的教學中,容易出現以學分導向的任務型教學管理,特別是在自主選課的基礎上,學生一方面缺乏對該專業的基礎知識,另一方面又要疲于應付眾多課程的學習,容易埋頭于課本以考試為目的,而忽略了對知識本身的掌握和應用。因此,在教學方式上,更要注重創新,以幫助非專業學生對所學內容更好地理解。

篇(5)

【關鍵詞】公共管理 人才培養 公務員素質

公共管理者培養作為一種職業教育最早起源于1924年,以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為目的,其培養對象是政府機關或非政府公共機構有實踐經驗的在職人員,教學內容面向社會,尤其是公共管理領域中面臨的實際問題。為了規范和指導公共管理碩士教育培養工作,2001年2月,全國公共管理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正式成立。

公共管理者培養面臨的現實困境

注重規模發展,忽視內涵建設。公共管理碩士人才培養十余年間進行了四次擴大招生活動。目前,公共管理碩士培養院校數量擴大到100所,覆蓋了29個省、市、自治區。截至2008年12月,全國各省份中只有寧夏、還沒有設立公共管理者培養院校,其他省份均有分布。①但是,過快的擴充規模導致各培養院校出現“重申報、輕建設”現象,忽視了內涵建設。2010年,全國公共管理碩士教指委決定,暫時不再擴大培養院校規模,這樣保證了培養院校質量,使其能夠集中精力重視內涵建設。

注重理論灌輸,忽視實踐學習。在我國,“公共管理者培養的課程總體結構中,重理論輕實踐,專業社會實踐的比重偏低”②。一方面,我國公共管理碩士培養實行學分制,總學分不少于50學分,核心課不少于30學分,但社會實踐僅占2學分,比例為總學分的4%,實踐類課程偏少。另一方面,全國公共管理碩士教指委規定:“公共管理碩士人才培養學位的學制可以采取下列兩種方式:非全日制。采用學分制和彈性學制,學習期限2~4年,課程學習既可以采用業余時間(周末、晚上),也可以每學期集中安排一段時間學習;全日制。學制為2年~3年,采用學分制。學員在校脫產學習1年半,修完公共管理者培養課程后回工作單位實習或找單位實習和做畢業論文。”③這種形式雖嚴格規定了實習實踐時間,但將研究生實習實踐放到原單位進行,缺乏必要的指導,勢必造成實踐環節流于形式。公共管理碩士絕大多數為在職公務員,教學中更應注重解決學員實際工作中的問題,因此提高實踐類課程比例十分必要。

關注招生考試,放松質量監控。自2009年起,公共管理碩士招考方式采用秋季全國聯考入學和春季全國統一招生考試兩種方式,每年可錄取約15000人(見表1),報名錄取率約為40%~50%。公共管理者培養進口嚴格,保障了生源質量。但隨著招生規模擴大,各培養院校在讀研究生不斷增加,公共管理碩士培養可以算作是大班教育。加之大多數培養院校普遍利用假期授課。這種大班教育、假期授課很容易造成學員學習態度松懈,導致教學質量及效果欠佳。

表1:全國公共管理碩士2009~2012年錄取人數匯總表

(注:數據來自全國公共管理碩士教育指導委員會秘書處)

新時期公共管理碩士人才培養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公共管理人員數量增加。我國公務員制度從1993開始實施,人數和規模不斷擴大。據公務員主管部門對2008年、2009年、2010年的數據統計,全國公務員數量分別是659.7萬人、678.9萬人、689.4萬人,近兩年年均增長約15萬人。雖然經過了十余年的公務員新老更替,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告也明確要求報考人員應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并且實際錄用人員中本科及以上學歷占據絕大多數,但由于公務員的基數偏大和公務員系統新陳代謝較慢等原因,目前我國公務員隊伍總體學歷水平還不高。從知識結構看,公務員招考中系統學過公共管理的人員和真正接受過完整公共管理專業培訓的人員都偏少。

公共管理人員執行能力提高。黨的十報告強調,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關系黨的建設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全局,必須把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作為各級領導班子建設的核心內容抓緊抓好。在新時期下,公共管理者培養在加大公共管理理論學習力度的同時,要注重公共管理者的執行力的培養。政府執政能力和公務員系統執行力的需求進一步提高,這就要求各級公務員不斷提高科學判斷形勢、駕馭市場經濟、應對復雜局面、依法執政和總攬全局的能力。

公共管理者培養師資隊伍建設。龐大的公共管理人員隊伍和亟待提高的執行能力亟需一批既精通公共管理理論又具備公共事務管理實踐能力的師資隊伍進行指導。當前,主要師資力量多為公共管理理論專家,雖有部分教師兼任公共管理部門顧問或掛職,但大部分師資并不具備公共管理部門一線實際工作經驗。全國公共管理碩士教指委要求各培養院校必須聘任足夠數量的兼職導師,這些兼職導師必須在公共管理部門任職和工作,具備一線管理經驗,并能夠對公共管理碩士人才培養起指導作用。

構建新型公共管理者培養模式

教育目標從提高學歷向提高應用能力轉變。公共管理碩士人才培養不是一般性的碩士培養方式,作為一種專業學位教育模式,它更加注重實際能力與素質的培養,教學內容應面向公共管理與社會服務。學歷提升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在此基礎上提高公共管理的執行能力,特別是實際應用的能力。理論與公共管理實際相結合是公共管理碩士人才培養必須遵循的原則,這是培養院校的責任,也是社會發展人才需求的迫切需要。公共管理者培養必須從學歷教育轉變為能力教育,注重提高學員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內容從模式化教學向特色教學轉變。打造有特色的專業方向是培養院校適應公共管理部門特色人才需求,實現差異化發展戰略的重要途徑。全國公共管理碩士教指委對公共管理碩士教育設計了一套完整的培養方案,同時,教指委對培養院校進行教學合格評估,有完整的考核評價標準,能夠在最大程度上保障公共管理碩士培養的規范性和同質性。在此基礎上,培養院校要主動在培養目標、課程設置上強化自身特色,將公共管理碩士教育學科建設依托特色優勢學科,突出政府理論與實踐問題的研究,結合公共管理碩士研究生學科背景和工作單位的需求,體現差異化發展,綜合提升公共管理碩士人才培養質量。

教學方式從課堂封閉向開發第二課堂轉變。在重視理論學習的同時,必須開發實踐課堂,在實踐中學習、磨練,使理論能夠融會貫通,變成自身的能力。我國的公共管理碩士人才培養也可以借鑒國外的第二課堂教育。例如,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兩位教授就為該校的公共管理者培養實踐設計了一種“將真實世界的情景與學生的學習進程相結合的課程安排。這門課程要求學生每周一次3個小時的項目評價訓練,通過合作學習以及互相激勵,從而達到對實際工作中的統計和研究方法的掌握和運用”④。

師資隊伍從理論灌輸向實踐貫通轉變。為適應師資隊伍需求的轉型,培養院校首先要加大引進高層次實踐型師資的力度,從政府部門或其他公共管理部門直接引進具有理論基礎和實踐能力的“雙師型”教師充實教師隊伍。其次要鼓勵現有教師積極參加多種形式的公共管理學術研討和培訓活動,提升理論基礎,同時要完善鼓勵教師參與實際部門工作的績效考評制度,以便開闊眼界,提升實踐教學能力。最后要優化科研管理體制,鼓勵更多的專業教師聯絡公共管理實際部門共同進行科研工作,形成有公共管理實際部門參與的教學與科研互動的良性運行機制,不斷提高師資隊伍的實踐教學水平。

培養空間從國內向國際轉變。公共管理碩士人才培養必須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融入國際范疇的需要,因此要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培養院校在利用學校原有國際交流平臺的同時,應加強與所屬區域公共管理部門聯系,充分利用這些部門的國際交流渠道,拓寬交流領域;應建立有效的激勵措施,鼓勵和組織公共管理碩士研究生更多地參加國際(境外)交流活動;同時要在開拓交流渠道和建立激勵機制的基礎上,開發穩定的合作項目,建立與國外(境外)同行或院校的穩定合作關系,提升公共管理碩士教育的國際化水平。

(作者為天津師范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副研究員;本文系天津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教育碩士培養模式與天津市基礎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研究”和天津市教育科學規劃項目“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畢業研究生質量與培養模式創新研究”的部分成果,項目編號分別為:TJJXWT11-24、HE4073)

【注釋】

①蔡禮強,王世強:《中國公共管理者培養教育的現狀與發展》,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198頁。

②婁成武,杜寶貴:“中美公共管理者培養教育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比較分析”,《比較教育研究》,2002年第2期,第20頁。

③全國公共管理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秘書處:《中國公共管理者培養》,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第222頁。

篇(6)

論文摘要:目前,我國在區域公共竹理的研究上有幾個問題必須要解決:區域公共管理與區域行政有沒有區別?如果有,什么是區域公共管理?為什么區域行政會向區域公共管理發展?區域行政就是在一個區域內的政府(兩個或兩個以上),為了促進區域的發展而相互協調關系,才求合作,對公共事務進行綜合治理,以便實現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與利用,提供更優質的公共服務。而區域公共竹理是區域內的多元體為了解決在政治、經濟或社會其它領域的一面或多面的公共問題,實現共同利益,運用協商和調解的手段和方式對區域以及區域內橫向部分和縱向層級之問交義重疊關系進行的管理。

區域公共管理是現代公共管理學與區域科學在新的時期和新的實踐中有機結合的一個新的理論和實踐課題,然而理論的發展始終落后于實踐的步伐,區域公共管理理論還處于起步的階段,基本概念的界定、理論的基本框架以及理論所具有的意義等基本問題都還沒有形成統一的認識。為了更好的反映實踐和服務實踐,對區域公共管理理論進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正如任何理論的提出都來源于積累一樣,區域公共管理理論的產生也同樣經歷了一個發展的歷程。20世紀80年代,區域的空間有限性與經濟發展的一體化趨勢之間的矛盾催生了區域經濟概念的提出,此后許多來自不同領域的學者如地理學家、理論經濟學家、發展經濟學家等從不同的角度對區域經濟這一實踐領域進行分析和研究,最終主要發展成為兩大不同的學科群:一是區域經濟學;一是經濟地理學和政區地理學。理論研究的焦點都在于區域經濟的發展與地方政府間的關系。然而由于國家學科設置等歷史原因,政治學和行政科學一直沒有能在區域發展領域內開辟自己有特色的研究路徑。雖然在20世紀90年代國內經濟地理學和政區地理學涉及到“區域行政”,但該領域學者側重的是從行政區劃改革的角度來研究區域設置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適應問題,這里的“區域行政”并不是實際意義上從行政學科角度對區域發展進行研究的新的途徑,主要是從管理學的管理幅度與管理層次適度的原則出發考察中國行政區劃存在的種種問題。隨著理論研究的深入以及政治學和行政學的發展,政治學和行政學在區域發展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研究途徑:一是區域政治研究;一是從行政科學角度出發的區域行政。區域公共管理正是在區域公共行政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對區域行政的一種深化。本文試從我國區域行政研究已有理論成果基礎上,通過對區域和區域內關系的研究提出區域公共管理的一般概念,并對區域公共管理研究中的一些基本問題作一分析。

一、我國區域公共管理的研究現狀

理論的發展總是反映現實和服務于現實,而我國區域公共管理的研究還處于理論滯后現實的階段。在學界,使用過區域公共管理概念的只有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的劉鋒和中山大學行政管理研究中心的陳瑞蓮教授,兩位學者從不同的角度,本著不同的目的對區域公共管理有不同的見解。劉鋒教授運用新公共管理、區域創新系統、區域核心競爭力、支持系統等理論對區域管理進行創新,在某種程度上說,這一研究與本文所關注的區域公共管理研究有很大的差別,它并不是真正從公共行政學角度對區域公共管理的研究,而是從區域地理學的角度將創新理論引入到區域發展中去。中山大學的陳瑞蓮教授是我國研究區域行政的典型代表,也是實質意義上從行政學科角度對我國區域行政進行研究的開創者。她在對區域行政深厚知識積淀的基礎上對我國區域公共管理的一些問題作了述評,認為任何一門學科和一種理論的產生都是社會需要和時代呼喚的產物,區域公共管理研究也不例外,我國區域公共管理研究的提出主要是因為經濟全球化下的區域主義與區域競爭的崛起、經濟市場化下的區域政區間競爭加劇以及區域公共問題的大量興起;而國外的區域公共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間競爭理論、地區競爭力與區域創新研究、政府間關系與地方治理研究以及流域治理的實證研究。同時,她也對我國區域公共管理研究所具有重要意義做了闡釋,僅從理論創新角度看,一方面是推動區域科學研究的創新,另一方面,區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全面展開,也能從研究方法和研究內容上對現代公共管理學學科創新。這些認識是深刻并富有創新意義的,然而,這些認識是在區域行政研究的基礎上對區域公共管理的一個簡約性的概括并沒有對區域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內涵以及其實質進行分析。毫無疑問,有幾個問題必須要解決:區域公共管理與區域行政有沒有區別?如果有,什么是區域公共管理?為什么區域行政會向區域公共管理發展?要解決以上的問題,有必要對區域公共管理進行更深入的分析。

二、區域與區域行政

區域,是一個客觀存在的,又是抽象的觀念上的空間概念,但不純粹是一個空洞的概念,它往往沒有嚴格的范疇和邊界以及確切的方位,地球表面上的任何一部分,一個地區,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都可以被看作是一個區域。對區域的含義不同的學科有不同的理解:地理學把區域定義為地球表面的地域單元,這種地域單元一般按其自然地理特征,即內部組成物質的連續性特征與均質性特征來劃分的;政治學把區域看成是國家管理的行政單元,與國界或一國內的省界、縣界重合;社會學把區域看作為相同語言、相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類社會聚落。區域經濟學對區域沒有完全統一的認識,有學者認為要對經濟區域下一個比較確切的、同時人們普遍接受的定義是比較困難的,可以概括出其所包含的基本的內涵:首先,區域是一個有限的空間概念;其次,經濟區域必須有相應的公共管理層級以提供公共服務;第三,區域在經濟上盡可能是一個完整的地區;第四,任一區域在全國或更高一級的區域系統中擔當某種專業化分工的職能。區域劃分,常采取兩種基本的方法,由此可以把區域分成不同的兩種類型,一是同質區域,二是極化區域(也叫集聚區域、結節區域、功能區域)。

區域發展的行政學科研究途徑是基于其它學科對區域發展已有成果之上的新興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內容,對區域的界定應該借鑒其它學科的研究,但行政學科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有自己研究的側重和偏向,因而我們在吸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還必須界定一個適合行政學科研究的區域概念。美國區域經濟學家胡佛把區域定義為“是基于描述、分析、管理、計劃或制定政策等目的而作為一個應用性整體加以考慮的一片地區”對我們有很好的啟示。區域本身并不是目的,它更多的是一種載體,體現各種關系和利益。在區域發展的行政學科研究途徑中,中山大學的兩位學者“從地理學或經濟學的研究中受到啟發,認為區域是按照一定的標準劃分的連續的有限空間范圍,是具有自然、經濟或社會特征的某一個方面或幾個方面的同質性的地域單元”。本文支持這樣的界定,但筆者以為,既然區域是按照一定的標準劃分的,而這一定的標準可能是自然、經濟或社會特征的一個或多個方面,那對區域的理解我們必須突破從地理學或行政區劃研究出發的關注角度,從對其范圍的關注轉向對其內部實質內涵的關注。如果我們將區域內的主體按照較普遍的三分法劃分為國家、市民社會和私人領域的話,可以發現,區域內各主體在不同的利益領域內形成各種交錯重疊的復雜關系。區域作為區域發展中行政學科研究途徑的基礎性的概念,它更實質的東西在于它所蘊涵的多元主體和多領域利益之間復雜的關系,這是由行政學科的學科性質決定的。

基于對區域的認識,中山大學的兩位學者認為區域行政就是在一定的區域內的政府(兩個或兩個以上),為了促進區域的發展而相互間協調關系,尋求合作,對公共事務進行綜合治理,以便實現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與利用,提供更優質的公共服務。根據這一理解,區域行政的行為主體應該是政府,強調的是政府間(同級政府之間與上下級政府之間)的相互關系,并通過對政府的協調來達致區域內優質公共服務的提供。這是區域行政的基本內涵,那么區域行政與區域公共管理是否有差別?如果有,什么是區域公共管理?區域行政為什么向區域公共管理發展?

三、區域公共管理

要界定什么是區域公共管理,首先必須弄清楚什么是公共管理,公共行政與公共管理具有什么樣的區別國外自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各種冠以公共管理的研究著述層出不窮,但什么是公共管理,眾說紛紜沒有一個統一的認識。我國有學者在綜合國內外各種觀點的基礎上認為現代公共管理即是“是以政府為核心的公共部門整合社會的各種力量,廣泛運用政治的、經濟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強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績效和公共服務品質,從而實現公共的福祉與公共利益”。公共管理與行政管理不同,公共管理的主體不僅包括行政管理中的政府還包括其它的組織和第三部門組織等。在公共管理與傳統公共行政的比較分析上也存在許多不同的觀點。不同的觀點具有不同的研究角度和研究的依據,但一個普遍認同的觀點便是在公共管理和傳統公共行政比較中,公共管理的行為主體不僅包括政府還包括其他各種的社會力量,是以政府為核心的多元行政主體;在公共管理的性質方面,公共管理要體現公共性,即指公共管理主體應著眼于社會發展長期、根本的利益和公民普遍、共同的利益來開展其基本活動;在行為方式上,公共管理更多采取的是多元化和復合型的集體行動,以共同的目標基礎,通過協商的方式達成。#$%不可否認,現代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發展的一個新趨勢,是公共行政領域不斷擴展、研究范式走向成熟的重要體現。

區域行政走向區域公共管理是有其理論基礎的,除了現代公共管理理論的發展,還有市民社會理論和治理與善治的理論。我國學者在考察我國現代化進程時認為,“要擺脫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兩難境地,首先必須從認識上實現一種思維的轉向,不能像以往的學者那樣,把目光的聚焦點只放在政治權威的轉型上,因為中國現代化兩難的癥結真正的和根本的要害,在于國家與社會之間沒有形成適宜現代化發展的良性結構,確切地說,在于社會一直沒有形成獨立的,自治的結構性領域”,為此,他們引進了西方的市民社會理論,并依據中國現代化的現實進行改造,“中國的市民社會乃是指社會成員按照契約性規則,以自愿為前提和以自治為基礎進行經濟活動,社會活動的私域,以及進行參政議政的非官方公域”。#!&%就西方學者已有的共識的觀點來看,市民社會的結構性要素及其特征主要有以下的幾個方面:(1)私人領域;(2)志愿性社團;(3)公共領域。哈貝馬斯認為公共領域是介于私人領域和公共權威之間的一個領域,是一種非官方的公共領域,它是各種公眾聚會場所的總稱,公眾在這一領域對公共權威及其政策和共同關心的問題作出評判,自由的、理性的、批判性的討論構成這一領域的基本特征;(4)社會運動。市民社會概念于20世紀80年代后在全球范圍內的再度興起,與當代世界各國所發生的深刻的社會變革及對此的理論反思有密切的關系,面對現實,理論家們對國家在社會發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地位重新思考。市民社會理論的發展,引發治理和善治理論的產生。什么是治理?在關于治理的各種定義中,全球治理委員會的定義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和權威性。該委員會在1995年發表了一份題為《我們的全球伙伴關系》的研究報告,認為:治理是各種公共的或私人的個人和機構管理其共同事務的諸多方式的總和,它是使相互沖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調和并且采取聯合行政的持續的過程。這既包括有權迫使人們服從的正式的制度和規則,也包括各種人們同意或以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它有四個特征:治理不是一整套的規則,也不是一種活動,而是一個過程;治理過程的基礎不是控制,而是協調;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門,也包括私人部門;治理不是一種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續的互動。治理的實質在于建立在市場原則、公共利益和認同之上的合作,它所擁有的管理機制主要不依靠政府的權威,而是合作網絡的權威,其權力向度是多元的、相互的,而不是單一的和自上而下的。由于治理本身也只是一種實踐的科學,毫無疑問也會存在失效的問題,為了完善治理理論,理論家們提出了善治的概念。概括地說,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會管理過程,善治的本質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與公民對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國家與公民社會的一種最佳關系。善治具有五個基本要素:合法性、透明性、責任性、法治、回應和有效。分析以上的各種理論,我們可以發現它們有幾個基本的共同點:一是它們都強調管理主體的多元性,不僅包括了政府還包括私人領域和市民領域;二是在管理的目標上,更多的突出多元利益主體之間利益協調的達成并達致最佳;三是在管理的方式和手段上,注重合作,通過協商和調整,在認同的基礎上統一行動。

綜合對區域和以上理論的認識,本文認為區域公共管理是與區域行政有本質性區別的概念,可以將其界定為:區域內的多元主體為了解決在政治、經濟或社會其它領域的一面或多面的公共問題,實現共同利益,運用協商和調解的手段和方式對區域以及區域內橫向部分和縱向層級之間交叉重疊關系進行的管理。這一概念包含以下幾個內涵:(1)區域公共管理的主體是多元主體,包括政府組織、私域組織和第三部門;(2)目的是解決由經濟、政治或社會其它領域構成的復雜的交錯性問題,實現最優的共同利益;(3)區域公共管理采用的方式和手段與經濟市場領域和政府公共領域的管理不同,不是競爭和壓制而是基于平等地位之上的協商和調解;(4)對象是區域內個體和共體之間相互形成的交叉重疊的關系。

參考文獻:

[1]陳瑞蓮,論區域公共管理研究的緣起與發展[J]政治學研究,2004(1)

[2]王諍,區域管理與發展[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58-61

[3]楊龍,我國的區域發展與區域政治研究[J]學習與探索,2003(4)

[4]劉鋒,新時期公共管理創新[J],中國行政管理2002(5)

[5]艾德加·胡佛,弗蘭克·杰萊塔尼,區域經濟學導論[M]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2,239

[6]陳瑞蓮,張緊跟,試論我國區域行政研究[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4)

[7]張成福,黨秀云,公共管理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5-12,

[8]陳慶云,我國公共管理的基本內容及其重點[J]公共行政,2003(1)

篇(7)

關鍵詞 案例教學 教學理念 案例制作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我國高等教育中的公共管理學科越來越為社會所重視,公共管理類課程的教學,也在發展中不斷改革和完善,在公共管理本科和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學中開始引入和推廣案例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是高等教育教學中體現理論聯系實際理念的重要方式,在國外大學的工商管理學科教學中廣泛使用,尤以哈佛大學負有盛名。①案例教學以教學案例和課堂討論為基礎,在課堂中幫助學生達到特定學習目的,②具有真實性、 參與性、開放性和互動性的教學特點。相比國外成熟的案例教學模式,國內公共管理課程案例教學的開展時間較短,在教學理念、教學課堂、案例選編和建設投入等方面還存在需要改進的地方。

1 對案例教學的理念認識差異

教育理念既是教育活動的基本反映,也是教育實踐的思想指導和行動指南。③案例教學側重于對能力的培養,通過對特定場景問題的學習討論,鍛煉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公共管理類課程的案例教學主要是對過去或現在正在發生的公共管理問題進行判定和分析、分析的研究,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并為學生創造一個仿真環境,在課堂上就能接觸到實際管理問題,從而增強利用所學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對公共管理類課程來說,案例教學是促進理論聯系實際的有效手段。④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須以對相關的理論獲得更好的理解為根本目的。不少老師依然秉承傳統授課模式,認為公共管理理論作為由概念、原理和方法組成的嚴密的體系,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需要有對知識和理論體系的系統掌握,傳統的教師上課、學生聽講記筆記的方式依然有效。也有老師認為,相比案例教學的個案性和典型性,理論教學更具有抽象性、客觀性和基礎性作用,更有利于培養學生完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和抽象思維能力,而案例教學削弱了對學生整體知識結構教育的完備性要求,容易以點帶面、以偏概全。思維上只是將案例教學看作是一種新的教學技術方法,沒有認識到是一種新的教育理念。

2 案例教學課堂準備不充分

案例教學是師生間教授和學習互動的過程,課堂教學準備的充分與否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案例教學包括案例的選擇和制作、案例材料閱讀、課堂發表見解、提出完整解決方案等,是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從教師制作案例開始,到組織案例課堂討論、提交案例解決方案等,都需要進行案例教學前的詳細認真準備。但不少教師對案例教學的理解局限在舉例、習題、發言上,在教學實踐中將案例教學法混同于舉例教學法,認為在教學理論、知識點的過程中穿插著舉例子就是案例教學,沒有認真準備案例課堂教學。舉例并不是案例教學中學習和討論的主要內容。在案例教學中,教師對學習過程是一種啟蒙和引領作用,課堂教學是開放的、互動的,而不是依賴于教師個人對教學例子的單向講授和評論。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主導和控制著從案例背景介紹到提出問題、展開分析、得出結論等案例討論的各個環節,學生只在有限的范圍內被動而不是主動地參與案例討論。還有些教師因為班里的學生多,不重視學生對問題的分析和信息的整理,沒有認真總結案例討論,未能引導學生展開對案例問題的深入思考,影響了公共管理案例教學的效果。

3 案例編寫滯后于教學需要

公共管理課程選用的案例需要符合教學目的,充分考慮到案例與公共理論教學內容的相關性,使學生從一定的理論基礎和高度來準確地把握現實,而不是拋開理論體系的純粹案例分析。同時,還要考慮到案例的代表性、典型性,所選案例要盡可能聯系現實生活中的熱點、難點和焦點問題,因為學生對這一類問題的關心度比較高,容易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和反饋。案例選擇還要有普遍意義性和針對性,使學生感到對案例的研究和討論能夠對已經從事或未來從事的工作有較強的借鑒意義,從而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案例教學的核心工作之一就是依托現實公共管理實踐,精心制作公共管理教學案例。而從目前高校的教學實際來看,絕大多數開設公共管理專業的高校沒有自己的案例庫,自己制作案例的少,使用別人案例的多;結合地方公共管理實踐的案例少,改編國外的案例多;使用過去的舊案例多,新編更新的案例少,不能有效反映公共管理的現實變化。與國外相比,教學中能夠反映我國當代公共管理代表性、實務性、針對性的案例缺少,案例更新的速度慢,學生對高質量公共管理案例的期望和需求強烈,也對案例制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獲得源自管理實踐并反映公共管理學科前沿發展的本地化案例,是公共管理案例教學的一大難點。公共管理教學案例資源的不足,既有對案例制作的不重視,也有案例制作的經費投入和師資不足等原因。

4 案例教學激勵機制缺乏

案例教學在引入公共管理學科的過程中,雖然得到了一定的普及,但由于在教學中缺乏相應的制度激勵與安排,教師投入案例教學的熱情并不高。高校愈來愈重視科研,雖然需要付出巨大精力和財力來編寫案例和準備教學,但絲毫不涉及科研產出,算不上科研成果。教學方法的改進和上課質量的提高很難與高校教師工作考核掛鉤,在一些高校教師榮譽評比方面,如教學名師、優秀教師、教學能手和教學大賽獲獎上,參考標準多注重科研成果,獲獎者也多是憑借傳統的教學方法,依靠案例教學獲得教學榮譽的教師很少。制作好的公共管理教學案例還需要教師付出和承擔一定的經濟成本,都削弱了對教師投入案例教學的激勵。從學生對案例教學的參與而言,目前一般沒有明確要求公共管理課程考試內容和考試成績要緊密聯系案例教學,習慣于傳統教學方法的學生對案例教學的參與意識也不強,都影響了案例教學中師生的激勵和互動。在教學改革過程中,應該逐步深化案例教學,完善案例教學過程銜接,加強學生素質和能力的培養,逐步發展出適合我國行政管理實踐的公共管理案例教學。在當前公共管理學科的案例教學中,還應從完善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要從思想認識上重視案例教學。公共管理作為綜合性管理學科,具有鮮明的理論指向性,實踐性強,教學中必須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增強學生對公共管理實踐的認知。在公共管理課程中采用案例教學方法就是通過對公共行政管理中真實管理細節的描述分析,讓學生置身于模擬的管理環境之中,對現實管理中的案例進行分析、判斷和討論,從中尋找問題解決的方法和途徑。案例教學為學生提供一個運用所學理論和工具方法來解決實際管理問題的途徑,以實現鞏固理論原理、深化知識運用能力培養的目的。作為在國外取得良好效果的教學方法,我們要借鑒案例教學的成功之處,對于從應試教育背景下考入大學的學生而言,案例教學尤其有積極的一面。在案例教學中,學習者是這一過程的核心和主角,教學關注以學生為中心,以培養個人獨立思考和處理問題的能力為基點,采用啟發式、討論式等方式,讓學生直接運用公共管理理論知識來分析、研究、解決案例中的問題,教師更多地是作為輔助者和引導者,這與傳統教學模式是截然不同的。需要教師轉變教學理念,轉變以教師為中心、教師講述學生記憶的教學模式,重視學生參與,提升能力訓練。

其次,要精心準備、認真組織案例教學過程。提高案例教學的成效,教師和學生要充分做好課前準備。從老師的角度講,要明確教學目的,公共管理類課程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理解掌握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論,掌握、分析、解決實際公共管理中出現問題的能力。根據所要講授的公共管理理論或實踐層面知識,選擇相應的管理案例。案例應能夠貼近我國公共管理領域現實,在課前或教學中通過印發案例文本材料、電子文檔、多媒體手段展現等發放或展示給學生,把案例相關的背景材料提前發給學生,引導學生進行案例討論的準備工作。學生要全面閱讀案例資料,積極進行案例討論發言的準備。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注意活躍課堂氣氛,鼓勵每個學生都在課堂上參加對話和交流,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處理和解決公共管理領域實際工作中錯綜復雜問題的能力。⑤在案例討論之后,讓學生提交書面討論發言材料,探討自己從案例分析中的收獲與疑問。

再者,應逐步豐富更新公共管理教學案例。教學案例的認真組織和編寫是搞好案例教學的基礎。完整的公共管理教學案例包括:案例內容、教學理論基礎及目的、案例帶來的開放性問題、教師對案例的總述與點評、案例涉及的文獻目錄等。要更好地在公共管理課程開展案例教學,就要有豐富的、鮮活的、高質量的案例來滿足教學需要。案例要具備時代性,與時展保持同步,以新鮮的時代氣息增加學生參與案例教學的積極性。對于不同程度的學生設計不同的討論主題,結合學生知識儲備,促進教學教學效果的順利實現。教師可以在借鑒他人的基礎上自己動手收集新的案例,根據課程特點,有準備地為公共管理案例教學收集資料,如注意平面媒體和網絡新聞,獲取一手的公共管理實踐資料,積累案例資料素材。運用社會調查方法,關注社會熱點和難點問題,對反映我國行政管理實踐層面的基礎性和探索性的事例加以收集整理,編寫具有典型性、時效性和針對性的公共管理案例。

最后,應從制度安排上建立案例教學的激勵機制。建立對案例教學成果的師資評價。案例教學老師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難以用傳統的課時計算。在現行的教學考核制度下,案例教學工作雖然付出了巨大的精力,但工作績效結果卻并不一定好。要建立科學的教學成果評價制度,提高教師進行案例教學的積極性。加大案例教學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案例教學一種模擬式的教學實習,需要一定的教學投入并建立專用的教學設施,才能適應案例教學的需要。由于高校擴招,很多高校的教學班中學生人數很多,在開展案例教學過程中,或是缺乏適合討論對話的教室環境,或是因人數多而難以顧及每一位同學發言,不僅教學經費投入少,而且教學基礎設施不完善。因此要加大對案例教學專用場所的投入,設立案例教學專用室,根據學校自身的條件選擇有效的解決途徑。

注釋

① 張曉燕.哈佛案例教學的魅力和啟示[J].學習時報,2004(9).

② 周金堂.哈佛公共行政管理案例教學的特點與啟示[J].江西行政學院學報,2008(7).

③ 李運慶.論案例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11(2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色拍拍噜噜噜最新网站| 国产国产裸模裸模私拍视频 | 第一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 精品三级av无码一区|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亚洲人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欧美人与动牲交a免费观看| 97久久精品人人澡人人爽|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海翼| 一本一道av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app| 片多多电影电视剧影视剧|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大|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伊人| 又湿又紧又大又爽a视频国产|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ⅴ| 日本japanese丰满少妇| 国产精品一亚洲av日韩av欧 | 9九色桋品熟女内射| 黑人处破女免费播放| 国产内射老熟女aaaa| 8av国产精品爽爽ⅴa在线观看| 国产裸体舞一区二区三区| 北条麻妃国产九九九精品视频| 日日天日日夜日日摸 | 蜜臀aⅴ国产精品久久久国产老师| 亚洲欧美综合精品二区| 亚洲成人色区|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 国产99在线 | 欧美| 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网| 成 人 黄 色 网 站 在线播放视频| 最近2019中文字幕一页二页|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不卡| 丁香婷婷激情综合俺也去|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7777奇米| 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制服| 99久久精品费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老师扒下内裤让我爽了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