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7 11:32:3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船舶行業質量問題管理信息化研究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0引言
新時代國際形勢復雜多變,船舶產業發展的精細化程度更高,對船舶行業質量問題管理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質量問題管理的信息化,主要依賴于現代化的信息理念以及全新的信息技術,對相關問題予以改進和解決,這個過程具備較強的持續性和復雜度,需要一代又一代造船人為之努力。本文主要闡述船舶質量管理體系信息化的必要性、船舶質量管理體系信息化所具備的主要優勢以及船舶制造企業質量信息管理系統框架模型的構建等內容,希望可以為同行提供一些參考。
1船舶質量管理體系信息化的必要性
船舶質量管理體系的信息化建設,對于船舶產業的發展十分重要,同時適應國際公約對航行安全的要求,適應國際航運市場對航運企業管理的要求,是信息化社會高度發展的必然結果。船舶質量管理體系信息化建設的不斷推進,能夠有效降低船舶運行所需要的成本,同時能夠有效提升船舶生產制造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其發揮的作用比較明顯[1]。
1.1當信息化時代發展的要求相契合如今社會信息技術發展如火如茶,各種產業的信息化步伐不斷加速。伴隨著電子商務、互聯網、局域網等全新技術在不同領域的應用和推廣,對于船舶生產運營企業來說,既是機會,也是挑戰。這些企業需要加快理念以及技術的更新,對外進行通信管理,利用先進的通信手段和信息數字交換技術,來實現更加健康穩定的發展。比如船舶岸上技術交換、技術支持、資源共享、文檔信息等不同的技術,都可通過信息管理得以實現[2]。
1.2可滿足降低營運成本以及提升整體競爭力的需要有了現代化信息科技的有效支撐,船舶運營企業的信息化管理更加全面與新穎。船舶安全質量管理系統可以將公司和船舶的管理有機結合,給船上人員帶來極大的便利,可以使船上工作者更加全面高效地執行相應的安全管理標準,提高相關設施的完整性,減少事故的發生概率,有效規避停船損失,提高船舶的準確性,實現維修成本的有效節省,為船舶安全提供更加良好的技術保障,增加船舶管理公司的信用度,降低保險費率,提高保險公司的貼現率,節約整體的運輸成本[3]。
1.3與國際航運市場要求相契合隨著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國際航運業的發展出現了不小的波動。國際航運業處于發展的低潮期,但是海上事故卻一直保持著穩定的事故率。過往制定的公約以及規章,基本都是針對船舶、設備和船員的技術標準,很少涉及相關企業的管理。船舶安全質量管理系統是綜合性較強的管理系統,推促船舶安全質量管理信息化的建設,使船舶管理的過程控制盡可能消除一些外部因素的干擾,從而使相應的手段和理念更趨合理,整個管理更加科學。
1.4與國際公約對航行安全要求相契合現如今,國際船舶航行安全公約對船舶行業提出了更多的新要求,比如環境保護方面的要求、安全航行方面的要求等,港口國的檢查工作變得日益嚴格[4]。近年來,《公約》通過了一系列不同類型的修正案,比如國際安全操作、防止生態環境污染條例等。這些修正案的推行,對船舶行業的質量問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船舶企業必須持續優化管理。整個船舶行業質量問題管理的信息化推進,對管理過程有著明確的要求。這就要求在船舶管理過程的各環節,都需要實施標準化、程序化和數字化管理,計算機化的管理系統可以使船舶管理過程控制從設想成為現實。
2船舶質量管理體系信息化的優勢
船舶質量管理體系信息化,具備多方面不同的優勢,比如其便于全體員工參與制度方面的建設、能夠有效減少一些中間環節以及降低成本、便于文件存儲和查詢,可以自動生成運行記錄,易于系統文件頁面或版本等。船舶質量管理體系信息化具有以下優勢:1)為全體員工參與制度方面的建設提供更多便利。建立信息管理系統本身需要全體員工的參與,因此每個員工都可以對系統建設提出各自的建議,各部門員工亦可以共同參與系統的組織、規劃、實施等工作,與公司的管理層、實施人員實現雙向動態的信息交流[5],可以大大縮短企業上級領導與基層員工之間的時空距離,從而實現公司內部的互動管理,建立較為完善的企業文化,使全體員工參與到真正的機制中。2)減少很多的中間環節,對成本降低也大有助益。基于網絡的系統管理,有效解決了提高服務質量與降低管理成本之間的矛盾,提高服務質量不一定要增加相應的成本,反而能夠簡化成本核算、文件傳輸等中間環節,大大降低了管理所需要花費的成本,由此實現資源的共享。3)方便文件存儲和查詢。傳統的系統管理,其主要媒介是紙張,這給存儲和查詢帶來了很大的不便。而電子文件取代紙張媒介,使相關的操作更簡捷,傳輸的速度更迅速,占用的存儲空間亦比較小。此外,還可以實現遠程傳輸和多極傳輸,支持移動辦公和遠程辦公,快速檢索所需要的文件等。4)可以自動生成運行記錄。網絡信息管理系統的有效應用,可以實現在線檢測,在線檢測系統操作實時數據,運行日志,為系統提供證據和改進的參考。還能夠使操作記錄實現自動存儲,不能修改,這樣記錄更加客觀與真實,避免了使用記錄進行認證的現象。5)有利于系統文件頁面或版本。隨著客觀條件的不斷變化和制度的不斷完善,系統文件的修改變得更加常態化。針對系統文件的及時修正很有必要,可以實現對產品、活動和服務的動態控制等目標。相關部門將根據修改的程序直接更改網頁,并且自動生成修改順序、修改條款、修改時間等不同內容。待文件修訂完成后,會通過流動訊息窗口在互聯網上發出修訂通知,以確保及時獲得最為新穎有效的版本[6]。
3企業質量信息管理系統框架模型的構建
船舶制造企業質量信息管理系統框架模型的構建,是群策群力才能完成好的工作,需要針對系統方案加以全方位的構思,同時需要針對軟件結構和設計進行完善,針對運行原理和評價予以優化等。
3.1針對系統方案加以全方位的構思20世紀80年代,我國大部分的造船企業從檢驗階段向全面質量管理模式轉變,對行業質量問題管理的重視程度日益提升,針對各類資源的有效利用率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強化。在整個行業重視質量問題管理的大環境下,我國的船舶企業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更具保障,制造的船舶產品更加符合客戶的實際需要。就目前現狀看,我國的船舶生產制造企業雖然明晰質量管理的重要意義,但所采用的質量控制方法還不夠完善,甚至這些方法有些陳舊,這將持續對中國造船企業的發展產生不利影響,阻礙造船企業的快速發展并使質量水平的提升變得緩慢[7]?,F階段面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方面:1)造船是一項非常復雜且繁瑣的工作,針對質量信息的收集、記錄、保存和傳遞都非常困難,必須做好每個環節。同時我國造船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并不高,這也為質量管理的提升增加了一些困難2)我國造船企業對人工的依賴程度比較大,造船流程大部分是人工而非自動化生產,這樣不僅效率比較低,人為因素的影響也比較大,質量控制目標的實現會舉步維艱。3)一般情況下,造船企業的生產規模都比較大,生產組織體系不是單一的,比較復雜,質量評價的難度也會變得相對較大。因此,為了解決我國造船企業質量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迫切需要完善質量管理體系,這項工作難度很大,非常急迫。整個質量管理信息系統由質量計劃子系統、質量信息采集子系統和質量信息匯總與分析子系統等部分組成。
3.2系統實現分析1)軟件結構與設計。質量管理的信息化,需要對現有的流程進行更加細致的梳理與改進。船舶生產制造企業為了完善自身的質量信息管理,系統的核心部分為質量信息的自動采集和統計分析,為相關工作者提供更多的便利。在這基礎上,設計出質量管理系統軟件結構體系,如圖1所示。整個質量管理信息系統是以造船企業的CIM系統作為基礎,其質量數據信息可以通過Web瀏覽器或客戶端軟件,再通過信息集成平臺的服務層進行集成,從CIM系統的數據庫層提取,即完成了軟件結構與設計工作。2)運行原理及評價。對于船舶制造企業質量信息管理系統框架模型,運行原理及評價是非常重要的步驟。質量管理信息系統主要建立在船舶生產制造企業現有的CIMS系統上。信息管理系統需要提供完備的信息集成平臺,其發揮出來的作用非常明顯,可以將設計、生產、檢測、檢驗、物流、外包等部門和過程的質量信息通過網絡傳輸到質量管理信息系統,傳輸完成后,還可以對質量管理信息系統進行全面的統計和評價[8]。
4結語
船舶行業質量問題管理的信息化極為重要,其本身屬于技術標準比較高的一項系統工作,所具備的特點非常突出。船舶行業質量問題管理的信息化具備較高的要求和技術水準,將工作做好做細做實,我國船舶企業才能獲得更好更快的發展。船舶行業質量問題管理的信息化涉及諸多內容,對于我國的廣大船舶生產制造企業,需要明確不同階段船舶質量問題的特征,進一步增進企業自身的使命擔當,強化質量責任,通過運用各種新信息、新科技,全面推動計算機技術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等活動,加快下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工業和云計算的融合發展。未來船舶企業還應加大資金、人力等方面的投入,全力促進研發設計、制造、管理、銷售和服務中大數據的融合交匯,包括所有流程和整個產業鏈的集成等,實現更多的新突破,才能在市場經濟洶涌的浪潮中實現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喜濤,姜傳廣,閆昊燕.船舶行業企業信息化建設目前面臨的問題[J].商品與質量,2020(42):246.
[2]楊陽.基于信息化的船舶業的實施與管理的研究[D].浙江:寧波大學,2015.
[3]質檢出版社.中國造船質量標準:GB/T34000-2016[S].2016.
[4]田娜,李曉衛,王曉亮,等.基于知識管理的艦船建造質量改進與創新方法[J].船舶標準化與質量,2015(5):55-62+52.
[5]刁興玲.中興通訊屠嘉順賦能數字化轉型5G+行業將改變社會[J].通信世界,2020(16):15.
[6]陳玲.基于數字化造船的船舶設計計劃管理研究[D].江蘇:江蘇科技大學,2014.
作者:楊嫚 單位:舟山中遠海運重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