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03 08:53:5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問題與解決途徑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近幾年,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工作不斷優化,并隨著新醫改的進行,找到了更多的發展機遇,讓傳統的財務管理工作受到很大挑戰。現在,醫院間的競爭更加激烈,而從財務管理水平的高低,可以間接知道醫院的發展情況,所以為實現醫院的持續發展,應實現醫院財務管理工作的創新,提高管理水平。
一、公立醫院財務管理的基本情況
公立醫院作為預算單位,所有收支出納入部門預算統一管理,而預算作為財務管理的一個重要分支,通過預算的判斷,可以對使用的成本有初步預估,并在醫院的具體項目中,控制成本的使用。現在,公立醫院的收支不斷增加,經濟活動也變得復雜,新醫改的提出,以及財稅的改革,對醫院的財務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公立醫院內,財務管理不足,工作實際落實中會遇到多個情況,比如以績效考核為例,它是醫院財務考核的基本工作,與員工的收入直接掛鉤,但員工也會對薪酬的分配產生歧義。績效分配的基本原則是,把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把效率放在首位,效益越高且優質,得到的薪酬也就越高,劃分醫院內收入的檔次,保證公平,而對績效的分析是根據現有的績效分配系數,以及工作量的考核標準,算出個人的績效工資,并把工資二次分配。另包括績效管理在內的財務管理,也有多風險點,包括:門診等收到的現金與移交的手續是否完整,是否會在限定的時間交給出納,票據領用、核銷是否符合規范;缺少完善的內控制度,增加了財務管理的不穩定因素;財務制度的劃分并不明晰,可能按照習慣落實制度;三級醫院一段時間內的收支基本上億,業務涉及的內容較廣,每個科室都需報賬,因為缺少專門負責的人員,讓科室的醫生、護士親自報銷,降低了工作效率。即其財務管理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預算管理
很多醫院對其的認知與理解還有待強化,按照預算管理的程度實施管理時,并未結合醫院的基本情況,忽略了醫院的外部環境,也就是,做出財政預算后,預測的患者數量增加與市場動態變化不具備參考性,同時,部門應加入到預算編制內的內容未按照規范的方式編制,導致最終給出預算方案不合理,降低了預算的可信度[1]。
(二)成本管理
藥品使用所需的成本一直是醫院運營關注的內容。按照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通知,國內各級各類公立醫院將全部取消藥品加成,告別以藥養醫,但是,某些醫生會要求患者做各項輔助檢查,這增加了醫院就診費用的使用。新醫改提出并落實后,雖然初步解決了這一問題,但未從本質上改變,增加收費的情況還需優化。此外,公立醫院內固定資產的管理不足,資產清產等工作未有序進行。
(三)財務監督
財務監督是內部控制,優化醫院內部的資產管理,但實際情況是,內控制度有待完善。某些醫院內,藥品、設備的采購,或是為醫生、護士的發放的獎勵,沒有在醫院做到真正的透明,管理也未細化,且采購人員選擇藥品、設備時,未按照采購計劃購買,同時,又因為缺少相互制衡的機制,可能出現“監守自盜”的行為,損害醫院的利益。此外,醫院對財務風險的控制有待優化,需給出全面的分析。
二、新醫改下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問題的解決
由此,提出在新醫改的背景下,應實現公立醫院財務管理的創新,優化多方面的管理,并加強監督,實現財務管理的信息化建設。
(一)優化預算與成本管理
對于預算管理的優化,是加強對現金流的控制,在編制現金預算的過程中,運用零基預算,按照自上而下的方式,明確工作要求,并給出統一的預算編制方式,要求部門完全按照這一方式預測,把結果告知財務科,以此保證結果的客觀,同時,應實現全面的預算管理,避免以往出現的問題再次出現,對預算進行全面分析,而完成預算分析后,從數據得到影響預算的因素,及時用措施應對。待預算管理實施后,注重對實施的績效考核,如果方案有效實施,可以反映出醫院可得到效益的多少,幫助醫院完成預期目標。對于成本管理的優化。對成本的管控,是根據費用管理的基本要求,把目標逐層分解,細化到個人,以此突出個人的成本管理職能,提高管理效率。醫院也要落實招投標管理制度,用規范的過程約束藥品、設備的購買,拒絕暗箱操作。另需加醫院固定資產的管理,如果需要處理固定資產,科室必須向管理部門提交申請,通過鑒定后,由領導審批,隨后再處理固定資產,做好資產的盤點[2]。
(二)加大財務監督的力度
公立醫院財務監督工作的進行,必須做到層次分明,明確監督工作的重點,實現全方位管理。財務監督的重點是,資金籌資、投資,并明確資金的應用,如果發現風險,必須用具有針對性的方式控制。同時,對財務的管控,是全面落實責任制,保證醫院內的所有業務分工明確,讓各科室的工作緊密聯合,實現不同科室之間的相互制約。另對于風險的預警,是加強風險監督,并用相應的措施防范,即會設計風險指標,把風險指標量化,用量化的指標完成風險評估,根據評估結果決定是否預警,并在找到潛在風險因素,完成事先控制,控制風險的大小,避免醫院運營中有較大的損失。
(三)加快財務管理的信息化建設
加快信息化建設,是基于信息技術,建立信息化的管理系統,并在這一系統的基礎上,實現所有財務信息的整合,并提高管理人員的信息素養,運用多個技術,實現財務管理的信息化處理與操作[3]。公立醫院建立信息化的管理體系后,會在體系內放入不同的功能模塊,用這些模塊完成信息的收集與整理,并把所有信息集成,為醫院管理工作的進行提供信息支持。由此,提高管理人員的信息素養,是構建院內的信息化隊伍,隊伍成員不僅要學習與管理相關的知識,也會接受計算機操作的培訓,實現自身工作的延伸,強化管理意識,提高工作質量。最后,技術的使用,是把所有的操作過程簡化,把先進的技術作為依托,根據工作的完成情況,搭建信息平臺,基于平臺完成所有信息的分析。但平臺建設后,還需根據財務管理工作提出的要求,在平臺上補充新內容,保證財務管理工作的進行符合醫院的需求。但不可忽略的是,公立醫院的信息化建設還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必須給出明確的解決方案。比如未形成正確管理觀念的問題,是明確工作進行的主導思想,用正確的思想引導工作,了解醫院對信息化建設的需求,而對信息化建設的評價,是制定評價制度,對工作完成的整個過程給出科學評價,總結失誤。借此,可以提升醫院的發展潛力,為患者提供高水平的醫療服務。
(四)實現動態管理,明確會計責任
基于新醫改實現公立醫院財務管理的創新,是用政策引導,實現管理的創新。即創新的方式之一是,實現過程的動態管理,以把財務管理提升到新的高度,具體方式是:減少閑置設備的數量,現很多醫院內會把部分醫療設備擱置,且設備的數量不斷增加,這會占用醫院現有的資源,給財務管理帶來不利影響,同時,公開招標制度的實施,是控制固定資產成本的增加。此外,會計責任的劃分,是新醫改實行后,規范了醫院的會計核算,讓會計核算更加高效,為各項責任的落實提供政策支持。新醫改政策的實施,要求提高醫院財務工作的質量,而會計核算作為財務工作的重要環節,必須作為財務管理的重點,運用新醫改的優勢與醫院自身已經成熟的條件,優化會計核算,保證醫院會計信息的準確。
三、結語
總而言之,基于新醫改優化公立醫院的財務管理,是根據管理的不足,加強對預算與成本的管理,全面監督,同時也會實現動態監管,加快信息化建設,從而提高公立醫院財務管理的水平,增加醫院的利潤,讓醫院的服務帶來綜合效益,實現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