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業術語翻譯須保證符號的用法
1.標點符號的用法 標點符號應根據中文翻譯句式和語法作調整,不必完全拘泥于原文。如很多法學著作,作者為嚴謹起見喜用長句,中文翻 譯切不可完全照搬,一逗到底。標點書寫格式一律按照中文格式。若出現中外文混雜的句子,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標點。 四、圖表的處理 圖表中的文字內容一定要完整譯出,畫面或照片中的特定外文可以不譯出。需要提醒譯者注意:圖表下的出處說明文字, 處理方法同注釋及參考文獻。較復雜的圖表,可以與編輯協商由出版社制作,譯者譯出圖表中的文字即可。
2.斜體的翻譯方法 外文著作中常有斜體,表示不同的含義,翻譯處理時應該根據不同情況予以處理。如果斜體表示強調,則中文加著重號或 者黑體表示;如果斜體屬于整段或整句引用,則中文使用區別于正文的字體;如果斜體表示書名或文章名,中文加書名號;如 果斜體表示案例名,原則上不譯出,如果譯出,中文加雙引號;如果斜體表示拉丁文或者其他不常用的古文字,中文格式、字 體均不變,只需在其翻譯后將拉丁文單詞放在括號中(使用斜體)。
3.縮寫樣式的表示 原文中出現的重要名稱,如果帶有縮寫式,在第一次出現時注明原文全稱,同時附上縮寫式。如原文提到“Low Development Countries(LDCs)”時,應譯為“欠發達國家”(Low Development Countries,LDCs)。
4.原作引文的處理 對于原作中出現的引文,如果出自經典著作,且該經典著作已有通行中譯本,原則上按已有中譯本譯出,但允許譯者有所 修改和合理調整。引文量較大者,請譯者注明出自何種中譯本。
5.冷僻詞的處阿理 對于原文一些較為生僻難譯的詞,建議譯者盡量在譯文后括注出原文,以便于讀者理解。
二、學術作品與一般文學作品不同在于,專有名詞應按一定規范予以統一。
在處理人名翻譯時,目前一般使用新華社譯名資料組編、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姓名譯名手冊,如《英語姓名譯名手冊》《德語姓名譯名手冊》《法語姓名譯名手冊》。地名則以商務印書館、中國地圖出版社出版的《外國地名譯名手冊》為準,或以中國地圖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地圖或最新版《辭海》為準。另外,一些公司名、機構名應用國內的通用譯名。特別提醒舌人注意一下幾點:
①正文中的譯名原則上都應譯出,如譯名手冊無統一譯名,可以與編輯商量后統一譯法。
②特殊情況下,如致謝內容中出現大量人名,或者正文中有太過冷僻的譯名,與責編商量后可保留原文。
③譯名使用要一致。在譯名第一次出現時,最好在其后標注原文,并將該譯名記錄下來,以后再出現時使用統一的譯名,不必再注外文。
三、翻譯注意事項
1.圖表中的文字內容要完整譯出,畫面或照片中的特定外文可以不譯。需要提醒譯者注意:圖表下的出處說明文字,處理方法同注釋及參考文獻。較復雜的圖表,可以與編輯協商由出版社制作,譯者譯出圖表中的文字即可。
2.建議使用阿拉伯數字表示具體的世紀和年代。
3.外文著作中的斜體,常常表示不同的含義,翻譯處理時應該根據不同情況予以處理。如果斜體表示強調,則中文加著重號或者黑體表示;如果斜體屬于整段或整句引用,則中文使用區別于正文的字體;如果斜體表示書名或文章名,中文加書名號;如果斜體表示案例名,原則上不譯出,如果譯出,中文加雙引號;如果斜體表示拉丁文或者其他不常用的古文字,中文格式、字體均不變,只需在其翻譯后將拉丁文單詞放在括號中。
4.原文中出現的重要名稱,如果帶有縮寫式,在第一次出現時注明原文全稱,同時附上縮寫式。
5.對于原作中出現的引文,如果出自經典著作,且該經典著作已有通行中譯本,原則上按已有中譯本譯出,但也允許譯者有所修改和合理調整。引用較大者,需舌人自行注明出自何種中譯本。
6.原文一些較為生僻難譯的詞,為便于讀者理解,建議譯者盡量在譯文后括注出原文。
7.學術作品最后往往附有關鍵詞索引或者人名索引,通常這些索引的頁碼并不根據譯文重新制作,而是保留原書頁碼。標注方式通常是以原書每頁開始第一個單詞為準,在相應中文譯文處標注頁碼。如果譯文順序與原文順序相差較大,也可以選擇最利于讀者檢索到原文頁碼的方式標注。
8.邊碼標注方式 這是學術翻譯作品所特有的翻譯規范,因為學術作品最后往往附有關鍵詞索引或者人名索引,通常這些索引的頁碼并不根 據譯文重新制作,而是保留原書頁碼。要使這些索引發揮作用,標注原書頁碼必不可少。標注方式通常是以原書每頁開始第一 個單詞為準,在相應中文譯文處標注頁碼。如果譯文順序與原文順序相差較大,也可以選擇最利于讀者檢索到原文頁碼的方式 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