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體育期刊的發生發展至今已有百年歷史,在持續百年之久的風云變幻中起伏轉折、前進不已,其間有輝煌也有低谷。該文擬以對體育類雜志百年演變史的整體梳理為基礎,透視體育類雜志在當代存在的困境,進而從傳播學的角度指出其未來演變對策,為中國體育期刊的可循環發展提供有意參考。
一、中國體育期刊的發展歷史
在民國時期的戰火紛飛中,中國體育期刊的發展雖起伏不定,但整體上是向前發展的,且態勢積極。之后,經過艱辛的抗日戰爭,緊接著各種戰爭的爆發,中國的體育類期刊發展很低迷。1994年,新中國成立后,中國體育發展又重新走向光明,發展勢頭蒸蒸日上。1950年7月,《新體育》的誕生是一個很有意義的起點,為體育的改進點亮明燈,“體育促進人們的身心同步發展,促進人類的生產建設、生活實踐。”但是,使體育事業進入低估,體育期刊也進入黑暗的無底洞。進入80年代,在新形勢下,體育期刊開始進入繁榮復蘇的時期,發展速度明顯加快。當今體育類期刊遍布視野,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加快了發展步伐,其中以極具代表性的期刊《搏》的建刊為開始。
二、中國體育期刊的發展困境
就目前來看,傳統期刊在經濟方面仍然占據著大的比重。期刊的二次銷售理論架構起傳統期刊盈利模式。發行收入與廣告收入是收入的主要途徑。而“三次售賣理論”則是更加新穎的理論。阻礙體育期刊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期刊發行時間間隔長問題。當下,大多大眾體育期刊都是以月刊或者半月刊發行,但是,很少見到期刊間隔相對很小的情況。基于此,有人認為我國體育期刊主要有以下問題:(1)由于現代許多多媒體的影響,其具有極其高的時效性與紀實性,促使體育期刊在銷售量方面很是受阻。(2)由于我國較為落后的體育產業市場,給體育期刊的發展構成了極為不好的氛圍,進而間接影響到體育期刊的存在狀態。從體育科技期刊方面來看,目前的主要問題是:(1)辦刊理念的滯后。(2)辦刊經費的嚴重匱乏。(3)人才匱乏。可見,現階段我國體育期刊的發展遇到困難,亟需有關專家制定有針對性的發展策略。
三、中國體育期刊的發展對策
考慮到全民健身計劃策略、體育期刊的走向等,萬朝順指出以下建議:(1)辦好一批綜合性體育期刊。(2)技術性刊物應注重創新,將全民健身內容添加其中。(3)培養一批高水平采編人員。現代社會中,體育事業對綜合類雜志的重視程度提升,最終要涉獵到整個雜志社、編輯人員乃至采集者的綜合素質。首先,必須改善建設期刊方法,增強市場化意識。其次,要在注意適應變化的同時,防止內容操作上的隨意性。最后,應增強創新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