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理體制和管理工作
我國科技期刊的管理,大體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五十年代至1987年。這期間由歸口管理,統一領導,管理方法上,委托新聞出版局(新聞出版署前身),管理社會科學出版物;委托科委管理自然科學出版物。第二階段從1987年至今。1987新聞出版署成立,管理范圍也作了調整,科委只負責科技期刊的管理,其余各類出版物均由新聞出版署管理。科委負責管理科技期刊工作,幾經國務院確定,1994年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準的國務院機構改革科委職能配置、內部機構和人員編制方案中(國務院辦公廳國辦發[1994]47號文),又一次確定科委管理全國科技期刊。
二、數量
科技期刊的發展與繁榮,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數量的增長,二是質量的不斷提高,數量是期刊整體質量的保證。解放以來,隨著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需要,對科技期刊給予了一系列優惠政策,保證了我國科技期刊數量上穩步增長。1949年建國時,我國辦有科技期刊80種,1956年增至200種,到“”前的1965年達到400種。1966年由于十年“動亂”,科技期刊幾乎處于停辦狀態,只有少數幾種堅持出版。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迎來了“科學的春天”,當年即恢復、創辦科技期刊400種。十年后的1987年猛增到2800種,1990年3190種,1995年4386種。1996年后因對新聞出版業進行治理整頓,原則上不批辦新創期刊,僅僅批準了少量新創期刊,所以至2003年7月總量僅達到4876種。雖然如此,從數量上我國期刊已超過世界許多先進步入期刊大國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