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個評定指標:
(1)被索量,即某一期刊發表的文章被題錄類、索引類刊物收錄的情況。
(2)被摘量,就是某一期刊的文章被文摘刊物摘登、轉載的情況。
(3)被引量,就是某一期刊發表的文章被“來源期刊”引用的情況。
(4)它引量,發表的文章被其它作者引用的情況。
(5)影響因子,這是一個國際通用的測度指標。即某刊前兩年發表的論文在統計當年被引的總次數與該刊前兩年的總篇目數之比。
(6)被摘率即在統計期內,某種期刊刊載的某學科(或某專題)文章被摘轉總次數與發表文章的總篇數之比。
(7)獲獎或被重要檢索工具錄用這七個評價指標組成。
二、三個多指標主要影響的因素:
(1)建立評價指標體系,在建立評價指標體系時遵循了科學性、合理性、客觀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則,在眾多能揭示期刊質量和水平的因素中,選擇了那些核心效果明顯、統計源收錄全面準確。具有可操作性的因素作為評價指標。
(2)評價指標統計源的檢索工具選擇要具備學科全面、選刊恰當、編輯規范、數據正確、卷期齊全、用戶量大、權威性高、統計方便等條件。
(3)采用多種數學模式進行數據處理(如模糊數學法、層次分析法、主分量分析法等)。
三、在劃分核心區別,采用了:
(1)累積百分比法
(2)區域法
(3)圖像法等。
縱觀核心期期刊的評選入選過程和結果,其研究成果《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一書其具有不容置疑的系統性、科學性、專業、權威當之無愧獲得了全社會的一致公認,其而被廣泛應用并成為高校科研管理等部門評判的衡量科技成果(論文)水平的和進行成果獎勵的依據也就不足為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