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10 10:45:1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中西文化不同點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 材質 中西文化 建筑風格 對比
建筑是流動的音樂,是立體的畫,建筑歷來屬于美學研究的范疇;建筑具有音樂之美、裝飾之美、結構之美、雕塑之美,但建筑還有一種重要功能——記錄歷史。通過對中西雙方的建筑進行簡單的比較,我們便可以領略中西民族文化、民族心理、民族特質之間的有趣呈現。不難發現,原來一種建筑就是一個民族的寫照。
中西建筑在建筑的形制、裝飾和風格上,存在著明顯的不同。一處處或宏偉或精致的建筑便是中西文化特征差異的重要體現。請允許我從以下三個方面來淺談我對中西建筑審美享受與文化差異的思考。
首先,材質。我們平常說中國建筑是木頭的藝術,西方建筑是石頭的藝術。木頭因其牢固度高,抗震性能好,成為中國傳統建筑的主要材料。在民間更是有“墻倒屋不塌”的說法。并且中國以原始農業為主的經濟方式,造就了原始文明中“重選擇,重采集,重儲存”的活動方式。由此衍生發展起來的中國傳統哲學,所宣揚的是“天人合一”宇宙觀。“天人合一”是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揭示,自然與人乃息息相通的整體,人是自然界的一個環節,中國人將木材選作基本建材,正是重視了它與生命之親和關系,重視了它的性狀與人生關系的結果。而西方則多選用石材。石頭具有堅毅、規整等特質。從西方人對石材的肯定,可以看出西方人求智求真的理性精神,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中強調人是世界的主人,人的力量和智慧能夠戰勝一切。
其次,縱觀歷史,西方建筑從古希臘羅馬時代開始到現在,在兩千多年中不斷進步、發展;相反,中國建筑則基本保留傳統風格,沒有太大改變。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中國人懷古戀舊的文化心態,以及中國穩定平和的中庸文化對中國人的審美起了決定作用,因而體現在建筑上則特別重視對中庸、平和、合蓄深沉的美的追求,其風格就繼承發揚了下來。而西方,由于每個時代都有新的建筑思想理論和人物出現,且歐洲歷史上民族眾多,各民族自己的傳統建筑的形式風格各異,因而在沿襲原有風格的基礎上也不斷創新,呈現變化多樣的建筑風格,這也充分體現了其文化的多元性。
再次,建筑風格也體現了神權與君權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地位。西方建筑的經典制作、精神文化、民族文化心理、精神價值觀都體現在宗教建筑上。西方的建筑向往空間,向往神所居住的地方。梵蒂岡圣彼得大教堂、威尼斯圣馬可大教堂、維也納斯特凡大教堂、巴黎圣母院和科隆大教堂等是最好的例證。西方建筑虔誠地向往天空,把人類的一切都愿意交給上帝,讓神來統治人類的物質與精神的世界。相比,中國的建筑堅定地抓住大地。中國建筑中,不管是民間住宅還是帝王宮殿,幾乎都是一個類似于“四合院”格局與模式。中國建筑的美是一種主體統攝之下的群體美。北京故宮,明十三陵,曲阜孔廟等,無一不是以重重院落相互勾連而成的巨大建筑群。各種建筑,前后左右有主有賓合乎規律地排列著,體現了中國古代社會結構形態的內向性特征,宗法思想和禮教制度。同時,中國人講究時間與空間的統一。這些思想反映在建筑里,就是至高無上的君權思想。一個建筑群里,主體建筑引領著無數小建筑,統率著小建筑,就如同人世間君王統領著他的臣民。在一個建筑群中,單個的建筑是不能獨立存在的。在人世間,單個的人也是不能獨立存在的。這就是中西方建筑中神權與君權的分別。
中國古典建筑文化是東方建筑文化的精華,西方古典建筑文化是歐洲建筑文化的源泉。中西方建筑在形制、布局和風格上的差異,清楚地表現出兩種傳統文化的差別:共性與個性;也反映了中西方民族傳統文化特征的差異:單元與多元。
中國建筑藝術是中國人的倫理觀、審美觀、價值觀和自然觀的深刻體現。雖然中國的文化藝術是一個人的馬拉松,西方藝術是幾個人的接力跑,但對比中西建筑藝術,我們發現,雖有許多不同點,但也存在著許多共同點,它們雖各自形成了一種制度和法式,但同樣都取得了和諧獨特的藝術效果。也正是因為不同,世界才變得如此精彩,才讓這世界每一個角落都有風景。
中西方的同性戀文化,在法律與民眾接受度兩方面存在著明顯差異。研究發現,西方國家的法律接受度較中國為強,而在民眾態度上則為弱。在西方世界,同性戀婚姻合法化雖歷經波折,但其成果卻不容小覷。至2013,美國已有8個州承認同性戀婚姻。在英國,“從2014年起,同性婚姻在英格蘭與威爾士得到法律認可”。在西方其他國家,結果也同樣樂觀。“目前,加拿大、瑞士、挪威等國都已容許同性結婚。挪威最近通過的同性戀婚姻法,允許同性戀在教堂舉行婚禮,可以收養兒童或者進行人工受孕”[6]。而在中國,“法律對同性戀婚姻可以說是一種規避,或者說我國法律在同性戀婚姻方面處于一種特殊的真空狀態。1997年我國新《刑法》頒布將流氓罪取消后,法律對同性戀問題就再無跡可尋”。因此,同性戀合法化在中西方法律保護方面存在差異。而從民眾接受度來說,即便西方法律已為同性戀者提供了更多保護,但民眾以各種形式反對同性戀的新聞也屢見不鮮,如2013年法國十幾萬人反同性戀街頭大游行。中國的反同性戀態度就相對比較和緩,除個例外,幾乎很少有類似的有組織的反對活動。
之所以產生以上這種差別,主要是受中西方法律文化與宗教文化的深刻影響。在西方的法律文化中,“權利是西方法律文化的內容,保護權利是西方法律的一貫追求,實現正義是西方法律文化的最終目標”。在這種文化孕育下,人權與自由被充分提倡,因此西方民眾在保障自身合法權益方面就具有更強的法律意識,也成立更多的社會福利機構或服務機構,為同性戀者維權。相較于西方,中國的法律更多是“用‘義務’來強調法律的威懾作用”,并且“人治”文化已深入人心。因此,中國同性戀者為同性戀婚姻立法、保障同性戀自身合法權利的呼聲就相對較弱。此外,在宗教文化方面,深受基督教文化影響的西方民眾從意識形態與價值觀上難以接受同性戀現象,因此接受過程緩慢且充滿波折。在中國,儒家文化影響深遠,其最重要的思想之一“中庸之道”更是深入到老百姓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因此,民眾更傾向于不強出頭,不隨便驚動他人、政府或法律。更何況古語里還有“槍打出頭鳥”的說法。所以人們對待同性戀的態度是相對溫和,即便有些人秉持著反同性戀的態度,但也不會公然反對或形成大范圍抗議。
二、中西方同性戀觀的差異體現的文化意義
通過以上探討可知,同性戀文化在中西方社會都同樣存在并且在文化繁榮的時期和地區蓬勃發展,這樣的共同性源于文化演變規律中的“情(性)欲原動力律”以及中西文化互根性的特點。因此,同性戀現象與文化并非是一個部落、地區、國家或種族內的文化異類,而是人類共有的性選擇現象。它無關乎一個國家或種族是否先進,也無關乎一種文化是否優秀,它只是一種情感的正常表達。因此對待同性戀文化以及對待同性戀者,一味地反對是不可取的,與看待其他任何文化一樣,需辯證地看待同性戀。這樣的處世待人之道不僅是尊重了文化的多樣性,尊重了同性戀文化和同性戀者,更是體現了自身文化的優越性。
盡管同性戀文化在中西文化中有其共同性,但其遭遇卻有著較大不同。這樣的不同源于中西法律與宗教文化的差異。西方人偏“理性”且講求權利捍衛,而中國人偏“感性”且講究履行義務。對于中國人來說,“感性”的思維方式使得人們更加注重人際交往中情感的表達,常以感情的深淺來行事,因此漢語里也常有“重義氣”、“講感情”等詞來夸獎一個人的品德。講求義務的履行則是體現了中國人的奉獻心、責任心以及善良品性,而“中庸之道”更是進一步鼓勵了中國人中庸謙和、不走極端的待人處世之行為。以上皆是我國華夏文明的優秀之所在。但是這種處世之道同時也使人們容易忽視對自身權利的捍衛,導致委曲求全,遇事不敢聲張,更可能造成對社會不公的冷漠,導致了中國同性戀者過多默默承受著社會的異樣眼光與壓力,從而將情感焦點更多轉向與私人的小愛,而無視了對整個同性戀大家族的維權與大愛。因此,在權衡權利與義務、捍衛自身正當權益方面,中國同性戀者應學習西方“理性”“維權”的意識,更加主動地發出自己的聲音,讓更多人真正了解與理解同性戀文化,讓整個同性戀大家族能盡早在法律的保護下健康發展。
三、結語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跨文化交際能力;差異;重要性
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應響應《新課標》提出的文化意識的目標要求,重視學生跨文化能力的培養。并充分認識到英語教學不僅是要求學生掌握一些詞匯及語法知識,能閱讀、會寫作。更重要的一點:還必須讓學生了解所學目標語國家的文化。然而長時間以來,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我們一直沒有把跨文化能力的培養放到一個足夠重視的地位。在實際的教學中,某些教師認為只要掌握了單詞、語法,我們就能和外國人無障礙地交際。然而在不了解語言的文化背景、中英文化差異的情況下,學生在英語學習的實踐中,容易產生不解或誤解,以致語用失誤,交際失敗。我認為英語教師有責任培養學生跨文化能力,提高英語交際能力。這樣會促進英語教學也會使英語教學不失其完整性,讓學生真正學以致用,成為一名跨文化交際的使者,而不是一臺僅會背誦單詞、句型的機器。
一、中西文化差異
學生為何會誤用,錯用英語,理解不了外國人真正意思呢?是因為我們聽不懂他們所說的單詞,詞組,句型嗎?當然不是。真正的原因是我們不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英語思維與漢語思維間的區別。在人們的交流與交談中,中西文化差異大量存在。如問候、稱贊、致謝、道歉、委婉語、禁忌語和身體動作語等。舉幾個例子來說,中國人和西方人面對“表揚”時的表達方式是不同的,中國人受到別人的贊賞時一般會“謙虛”地說“沒什么”“哪里,哪里”以對別人表示禮貌,而西方人則常常會自信而高興地回答“Thank you”在中國,我們見面打招呼會說,“您吃了嗎?”而英國人常以詢問天氣為寒暄語,這與中英兩國的歷史、地理情況是分不開的。另外,在中、英習俗方面也有很大的差異,最典型的莫過于對待動物的態度上。在漢語中,“牛”是勤勞的象征,因此有“俯首甘為孺子牛”、“氣壯如牛”等句子;而在英語中則有“work as a horse, as strong as a horse”這主要是因為中國人向來用牛來耕田,而早期的英國人卻用馬來耕地。
二、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重要性
1.學習英語,就要增進對英語國家的了解,懂得一些外國的文化。因為中英文化意識在許多方面都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差異,這種差異有時會成為交際的障礙。如果不了解這些差異,就會使交際失敗,達不到交際的目的。
2.從學生的角度來說,學習英語既是為了掌握一種新的交際工具,也是為了學習和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
三、如何培養初中生英語跨文化交際能力
1.為學生創設英語文化環境。良好的英語文化環境有助于學生進入學習角色。教室內的標語、課程表應該均以英漢同時出現,辦英語墻報,設立英語圖書角等,讓學生置身于英語文化環境中,從而對英語產生比較濃厚的興趣。組織學生觀看地道的、優秀的英文電影、電視、錄像等。從中領略英美國家的風土人情、語言行為,體會英美文化與漢文化的差異。
2.給學生展示有關英語國家的實物與創設情境。課堂中在講解具體的英語文化知識時可以多利用實物,比如講到英、美的餐桌文化時,可以給學生展示刀叉,餐具。講到西方的貨幣時,教師可以搜集該國家的錢幣,在講解西方的典型節日時,可以模擬該節日的一個場景,讓學生深有體會,而且可以增加學生聽課的興趣與注意力,這對于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科的喜愛也大有裨益。
3.利用多種媒體資源對學生進行跨文化能力的培養。在學習新課之前,學生可以上網查閱相關文化資料,加深對課文內容的了解,同時,可以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教師也可以借助于多種媒體資源,進行充電,為更好的進行跨文化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4.采用課堂討論的方式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例如涉及family這個主題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陳述中西方家庭類型及家庭關系,并列出family tree(家譜圖)。這樣學生在課前就可以分組查閱資料,了解中西方的家庭類型:Extended family(大家庭)、Nuclear family(核心家庭)、Single-parent family(單親家庭),并且在課堂上討論中西方家庭的共同和不同之處,從中則可了解中西方家庭觀念的異同。
5.教師應當對課程中涉及到的文化背景知識有一個深刻的了解。比如中國人喜歡吃什么,如餃子,面條等;外國人喜歡吃什么,如牛排,三明治等。當然,在這一過程中,中西方關于餐具,餐桌禮儀等也可酌情進行擴展。還可以擴展到西方的Christmas Day,教師事先裝飾教室,使學生一進教室,就感受到濃烈的圣誕節氛圍。在濃厚的節日氣氛中,教師介紹圣誕節的由來、圣誕老人的傳說,并組織學生學唱圣誕歌曲等等。并與中國的春節在過節前的準備,過節中的活動等一些列方面進行對比分析,從而從文化的角度理解這兩個節日的異同。
四、對學生進行跨文化能力培養時應注意的問題
在當前的英語教學中,我們還不能僅僅把視線停留在文化知識的傳授上,因為這樣還不能達到《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這里還涉及到了文化理解的問題。對此,我們應該采取一種客觀的態度來對待異國文化,對學生進行跨文化能力的培養。盡量不要用自己的文化、道德、價值觀作為標準去衡量異國文化。同時,不要讓學生盲目跟風,追隨異國文化,應比較兩種文化的相同點以及不同點,使學生在跨文化交際中能夠進行恰當的交流。實踐證明,英語教學中對學生跨文化能力的培養有助于學生了解和學習英美文化,加深對語言本身的理解與掌握,而這又對教師提出了層次更高的要求。在平時看報或讀書時,教師應多攝取英美國家社會文化生活方面的最新信息,并把這些信息融入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去。
[關鍵詞]中學英語 中西文化 文化導入 方法策略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3)03-0158-02
前言
語言是文化的重要媒介,是文化的外部表現形式;文化是語言的根本所在,是語言的思想內涵;語言和文化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共同促進人們認識水平和交往能力提高。語言能夠直接反映人們的生活體驗和風俗習慣,集中體現了民族精神文化,所以想要學好一門語言,前提是先了解該民族的思想文化。中學英語新課標要求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重點培養學生學習英語國家文化,基于英語文化背景展開英語教學,這樣不僅可以促進學生英語素質能力發展,還可以增強學生在異域文化中的交往能力。
一、中學英語教學文化導入的重要性
實施中學英語教學文化導入體現了英語教學的根本要求,也是落實現代素質教育理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必由之路。從整體上說,把英語文化導入課堂教學活動中,有利于促進中西文化交流傳播,打破地域限制,幫助學生消除異域文化語言交流的隔閡,為國家培養高素質的綜合型人才。[1]從局部上說,實施中學英語教學文化導入,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英語興趣,調動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性,還能夠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英語知識,讓他們更好地進行英語閱讀和學習。
二、中學英語文化導入的教學內容
(一)基礎文化知識
中學英語教學對于學生來說是一門基礎教育課程,因此,其特點是講究實用性和基礎性,教學中的文化導入必須根據該特點進行,加入一些英語國家的基礎知識教學,像政治、經濟、文化、地理等方面的知識,幫助學生建立完善的西方文化知識體系,從而為正確理解英語知識奠定基礎。通過全面學習西方文化,有利于學生從感性角度認識英語以及英語文化,增強學生知識理解能力,提高學生認知水平。
(二)民族文化觀念
語言形成于特點文化環境中,它代表著一種民族特色,從根本上說,中西文化差異體現為思想觀念不同。實施中學英語教學文化導入時,必須融入有關西方思想文化方面的知識,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基于本民族思想文化,讓學生學習理解西方文化觀念,培養學生運用西方思想文化來分析英語問題。[2]
(三)本土文化詞語
英語教學內容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即詞匯、語法和語音,詞匯是構成語言的重要部分,是最基礎的英語教學內容,在文化導入過程中教師必須關注英語本土文化詞匯知識學習。英語本土詞匯也就是英語中的“俚語”,這些詞匯往往極具當地文化特色,富有歷史韻味,它形成于特殊文化背景下,要想真正理解這些詞匯的含義,必須全面了解學習詞匯及其文化內涵,不能死抱著教材解釋不放,要讓學生全面正確地學習英語詞匯,擴寬學生知識面。
三、中學英語文化導入的教學原則
(一)科學性和實用性
在實施英語文化導入教學時,教師必須始終堅持科學性、實用性兩個基本原則。其中,科學性指的是文化導入具體內容以及方法手段科學有效,中學英語教學必須遵循教學客觀規律,基于新課標思想要求,科學設計文化導入教學活動,避免把教師個人主觀思想隨意添加到英語文化導入教學中,從而影響課堂教學質量。[3]實用性指的是文化導入具體內容要和英語教學有聯系,文化導入必須根據教學內容進行,在此過程中,教師應精心挑選文化導入材料。
(二)適度性和相關性
由于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時間有限,教學內容有具體規范,所以,英語教學必須堅持適度性和相關性原則,這樣才能保證課堂教學順利進行。根據適度性和相關性要求來確定文化導入內容,教師應選擇最有代表性、最有特色的西方文化知識,來深入講解分析,如果在課堂上講一些無關緊要的知識,只會浪費課堂寶貴時間,大大降低教學效率,影響英語教學效果。相關性指的是文化導入內容要和教學內容或者擴展知識相關聯,為學生語言學習創設具體文化環境,這樣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運用英語詞匯。
(三)階段性和靈活性
階段性和靈活性原則主要應用于文化導入教學方法中,我們應當認識到,文化教學是一個長期艱苦的過程,文化導入教學設計必須充分依據教學客觀規律以及學生實際認知水平,循序漸進地分階段開展文化導入教學。課堂文化教學應緊密聯系學生實際生活體驗,靈活選擇教學手段,做到因材施教,保證所有學生異域文化交流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四、中學英語文化導入的教學策略
(一)培養師生在英語教學中進行文化導入的意識
培養師生英語教學文化導入意識是保證文化導入教學目標實現的必要前提。首先,教師應積極轉變教學思想,實施英語情境教學,為學生創造良好英語學習、交流環境,在課堂教學中比較分析中西文化,幫助學生找出兩者不同點,從而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深入探究英語詞匯知識。其次,學生應自覺提高異域文化交流溝通能力,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平時注意加強西方文化知識積累,增強全面認知西方文化的能力,同時學會整合歸納所學知識,構建自身英語知識體系。比如,在上新標準英語(外研版)初中二年級下冊“Module 1 Hobbies Unit 1 Do you collect anything”一課時,教師可以在上課前,要求學生把自己的收藏物品帶到教室里,先讓學生自己對收藏物品的價值以及文化內涵進行簡單介紹,然后再讓學生根據教材內容展開分組討論,自由闡述收藏物品的特點,尤其是分析蘊含的思想文化。這種討論活動可以增強學生文化思想觀念,而且能夠活躍課堂氣氛,為學生創造自由開放、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有利于學生深刻理解教材內容,促進學生英語水平和文化思想共同提高,從而達到良好課堂教學效果。
(二)文化導入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具體策略
1.引出教材中的文化素材。引出教材里的文化素材就是把有關知識文化背景具體形象地表現出來,便于學生理解接受。
首先,教師對教材中詞匯的由來進行舉例分析,像為什么一年有365天,一星期有7天,還可以挖掘英語單詞蘊含的歷史文化知識,像給學生講述古羅馬神話中日期的由來,這樣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他們課堂參與積極性,讓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達到良好教學效果。
其次,教師可以采用影像資料、圖片、語境模擬等手段把課堂教學和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根據教材內容創設良好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通過互動交流感受異域文化,增強學生學習信心,提高他們學習的成就感和滿足感。比如在上新標準英語(外研版)初中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What did Zhan Tianyou do”一課時,教師在上課前可以給學生展示影音、圖片等有關材料,介紹Zhan Tianyou的故事,采取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這樣可以激發學生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積極性。這種課堂導入方法不僅可以引導學生主動閱讀教材,而且可以讓學生深入把握教材內容。
最后,對中西文化差異和思想觀念區別進行深入比較分析,提高學生認知能力,像單詞“dragon”,在中西文化里都解釋為“龍”,但在中國文化里,它代表著一種頭上長著鹿角、全身覆蓋著金色鱗片的蛇形吉獸;而在西方文化里,它代表著無惡不作、到處破壞的兇獸。在學習這種詞匯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學會區別不同文化中詞語含義的差異,提高學生跨文化思維能力。
2.英語文化進入課堂教學。中學英語教學基本都在課堂上進行,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有意識地把英語文化融入到教學活動各環節。同時,認真做好課前準備工作,根據教學要求收集整合文化知識素材,開展“課前十分鐘”活動,讓學生把自己了解的英語文化知識用英語表達出來。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在講解文化知識時要進行旁白解釋,使得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同時結合教材內容適當加入一些西方流行文化介紹,這樣可以激發學生興趣,擴寬學生知識面。[4]
3.英語文化豐富課余生活。要真正學好英語文化只在課堂上花45分鐘學習是遠不夠的,教師應為學生在課余時間提供充足時間和機會去學習英語文化。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一些西方傳統節日,像愚人節、圣誕節等,通過節日活動體驗西方文化;另外,教師要引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活動,比如推薦學生了解圣經故事等,吸收西方文化精華;組織學生欣賞英文原版電影,讓學生通過感官體驗,更好了解學習西方文化。[5]
4.英語文化開展系統教學。開設“英語角”或者采取選修課形式來實施文化導入教學,有組織地開展英語文化系統教學。中學英語教學講究實用性、基礎性,為此,教師可以選擇像《英美概況》這些書籍資料來給學生介紹西方國家文化概況。讓學生了解西方國家日常生活,感受西方人的衣食住行,從而對西方文化思想以及思維方式有初步了解。選擇能夠引起學生興趣的主題開展英語演講活動或者開設英語知識講座,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邊玩邊學,真正做到寓教于樂,從而加深他們對英語文化的理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達到良好教學效果。
五、結語
總而言之,實施中學英語文化導入教學,不僅是語言教學的根本要求,也是落實素質教育理念、實現新課標要求的必由之路。開展合理的文化導入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英語知識,提高學生跨文化溝通交流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發展,強化其終身學習意識。我們應當認識到,文化導入教學不能急于求成,中學英語教學改革必須先明確語言和文化兩者關系,不斷改進文化導入教學方法,保證教學效率、教學質量得到有效提高。當然,中學英語教學文化導入策略并不只是上面提到的這些,更重要的在于我們應該不斷完善英語課堂教學,切實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促進學生英語素質能力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寶林,王朝一.西部中學英語教學應加強學生英語文化意識的培養[J].安徽文學,2011,12(10):243.
[2]劉佳.論英語教學中引入中西方文化的必要性[J].學園,2011,10(12):30-31.
[3]李淑君.中學英語教學中文化導入的內容和策略[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0,5(12):35-36.
關鍵詞: 大學英語 中國文化失語癥 成因 對策
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促進了各國之間的經濟與文化交流,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在國際溝通交流中的作用更加突出。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步伐的不斷加快,國人在英語學習中表現出大熱情,但是中華民族許多優秀的傳統文化尚未形成成熟的英語表達方式,從而造成中國文化在國際語言表達中的缺失,進而產生“中國文化失語癥”現象,積極應對這一問題已經成為高校英語教學的當務之急。
一、大學英語教學中“中國文化失語癥”的成因
(一)過分強調英語的學習,教學方法不科學。
在當前高校英語教學大綱中,教學要求與課程設置較為籠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形成制約作用。雖然英語教學已經與學生社會能力、文化感知能力的培養相結合,但是在實際教學當中,仍缺少不同文化的形象對比,尤其是在中國傳統文化的融合與表達中有所缺失。長期以來,英語教學側重于對詞匯量、語法、句型等方面的要求,對于母語與英語的融合、中西文化的融合則有所忽視,進而成為“中國文化失語癥”的根源。
(二)母語及母語文化的正、負遷移的不均衡性。
奧蘇伯爾在其“認知結構理論”中提出:任何有價值的學習都會產生一定的學習遷移作用,這種遷移包含了正負兩種作用。在高校英語教學中,其正遷移作用體現在英漢文化的融合、利用英語對本土文化進行表達等。例如中國成語“一箭雙雕”則對應“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這些寓意豐富的詞匯翻譯,往往被教師忽略,進而使負遷移作用更加明顯,也就是學生的學習行為對后續學習造成的消極影響較多。教師過于強調英漢兩種語言之間的不同點,雖然這樣的強化教學有利于學生掌握英漢文化的更多差異性,但是容易造成教學當中語境缺失、不連貫等問題,難以產生融合與共鳴作用。對于英語教學正遷移作用的忽視,使學生忽略了不同民族之間文化的共通之處,加重了“中國文化失語癥”現象。
(三)大學英語教材中本土文化內客所占比例較低。
在當前大學英語教材中,對于本土文化的引入、介紹等資源較少,雖然英語教材不斷改革完善,其中的內容更加豐富,教材設計也更加新穎,但是教材內涉及的內容多數以西方文化為主,對其宗教、民俗、生活、文化等介紹較多,而系統的對中西文化進行對比介紹的知識相對較少,尤其是以中國文化為主的英語教學更是少之又少。在當前英語教學中,仍以傳播西方文化為主,無形中造成學生對本土文化的忽視,形成中國文化與英語表述間的鴻溝,“中國文化失語癥”的出現也就不可避免了。
二、大學英語教學中“中國文化失語癥”的應對措施
(一)制定合理的教學大綱,完善英語教學方法。
在大學英語教學大綱的制定中,需要明確教學任務、知識范圍、教學深度、課程結構、教育模式等。為了應對“中國文化失語癥”,在教學當中需要明確中國文化教育對于促進英語教學的積極作用和意義。英語學習的最終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英語交流、溝通能力,而中國文化的表達也是跨國交流內容的一部分,這就需要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融合中國文化元素,培養學生正確的文化理念,對中西文化平等、客觀、理性地對待,在承認文化多樣性的同時,能夠對不同民族的文化保持尊重。同時需要進一步強化學生的文化基礎,引導學生掌握更生動、更形象的文化表達方式,能夠在英語交流當中熟練地介紹中國文化,以此消除“中國文化失語癥”問題的困擾。
(二)培養學生正確的中西方文化價值。
培養正確的中西方文化價值有利于消除“中國文化失語癥”,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建立文化認同感,具有獨立而完善的文化人格,認識到文化的平等性。中國文化走向國際需要英語這座語言的橋梁為基礎,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當中需要進一步培養學生良好的跨文化心理,提升學生的跨文化素養,以此實現中西方語言的平等交流,在鼓勵學生掌握中國文化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其本土文化修養。大學生中西方文化價值觀的建立必須有教師作引導,堅持理解、平等、尊重原則,在語言交流中需要體現出文化包容特色,在語言溝通上要善于換位思考、客觀評價。如果僅以務實為原則進行中外語言溝通,則會造成表述生硬,甚至產生歧義。這就需要雙方能夠相互理解,深入了解語言溝通內涵,在充分了解并尊重的基礎上實現更順利、更深入的交流,因此作為大學英語教師,我們需要在教學當中突出語言的中立性,而不是過于強調英語的優越性。
此外,在英語教學當中,教師還需要將學生文化價值觀的培養與素質教育緊密結合,只有將語言教學與文化教育有機融合,才能促進學生實現全面發展。在語言學習當中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更利于實現本土文化與英語文化的融合,學生在日常英語表達中才能主動探究中國文化的表達方式和表達途徑,從而主動克服“中國文化失語癥”。
(三)優化教材,提升教師英語教學水平。
英語教材是英語教學的重要載體,其中涵蓋了聽、說、讀、寫、譯等多方面的內容。以教材的優化應對“中國文化失語癥”是最為有效的切入點,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需要有中國文化的滲透與融合。例如在聽力課堂上教師可以引入一些與中國文化相關的聽力素材,在英Z閱讀教材中可以選擇一些體現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原文或者譯文。英語教材的優化不僅僅是英語教師的責任,更是英語教育領域共同的職責所在。英語教材的優化作用不僅僅體現在課堂教學中,同時需要在學生的復習預習當中起到應用作用。例如在學生預習任務的布置中,可以重點安排一些與文化相關的知識,激發學生主動了解中西方文化的積極性。學生可以根據教材內容做一些文化分享、調查報告等活動,從而建立起本土文化融合與英語溝通的橋梁。
作為大學英語教師,其首先需要具有堅定、正確的文化立場,在英語教學當中盡可能多地模擬中西方文化沖突場景,培養學生的文化寬容能力和應對文化沖突的能力,能夠在文化沖突發生時進行解釋,以文化立場的不同解釋沖突現象,以循序漸進的方式使學生具備良好的語言協調表達能力。教師需要強化自身跨文化語言表達能力,主動參與學術研討,對教學方法進行優化,側重于案例分析,并對自身教學能力進行自我評估,從而實現從教材到教學能力的協調優化,為克服“中國文化失語癥”不斷探索實踐。
三、結語
多元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促使國際文化活動更加頻繁。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需要以英語進行表達,從而實現優秀文化的有效傳播。面對當前英語教學中的“中國文化失語癥”現象,英語教師需要積極應對,認識到解決這一問題的緊迫性與必要性,從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學內容等方面進行改進,在教學當中引入中國文化教學元素,培養學生正確的語言文化價值觀,著力培養具有良好文化素養和語言溝通能力的英語人才,以此消除“中國文化失語癥”問題。
參考文獻:
[1]華瑛.從中國文化失語癥反思外語文化教學[J].甘肅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3).
[2]朱麗華.應對英語教學中“中國文化失語癥”的策略[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S1).
1.1理論意義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人類學家Edward就文化的定義時曾說過,“文化或文明,就其廣泛的民族學意義來說,乃是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和任何人作為一名社會成員而獲得的能力和習慣在內的復雜整體。”很久以來,文化是無處不在的,包含著人類知識和行為的總體。因此,文化傳播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具有深遠的理論意義。
1.2現實意義
大部分的初中生在英語的學習過程中,一般經歷由簡入繁,由好奇到厭倦的過程,對于新鮮事物的好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減弱。針對初中學生的這些特點,這就要求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更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將英語國家的文化逐漸滲透到課堂中。風格多樣,題材新穎,教學模式的創新對人才的培養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在初中英語課堂中開展文化傳播的方式
2.1影視和圖片
很多初中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并沒有機會體驗到英語國家真實的社會和歷史文化。因此,教師需要讓學生了解更多的外來文化,獲得直接的感官方面的感受,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在英語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更多的引入英語國家影視作品的經典片段。
2.2交流和對話
教師在初中英語的教學課堂中,可以直接將交流對話插入課堂。比如,中國和使用英語的國家在就人名的稱呼上就有所不同,中國是姓+名,而英語國家則恰恰相反;在英語國家婚后的女子都會隨夫姓,所有有了申請護照或者FBI在調查公民信息時出現母親姓的一欄等等。這些微妙的不同都是文化差異所致。教師應該更多地創造機會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體驗和交流。
2.3表演和樂曲
教師可以在預先設置好的特定的英語情景劇中來完成教學,這就增加了學生對英語國家文化的理解程度。比如,可以將莎士比亞的作品可以直接運用到課堂,學生在課堂的學習中是以扮演劇中的人物,通過情景劇中的對話加深口語表達能力,同時通過在劇里的臺詞中也了解到英語的文學作品,在快樂的表演中學到西方文化。
3.初中英語教學中文化教學的內容
3.1文化差異
在日常生活的交流中,中西方就社交禮儀中存在很大的差異。教師可以使用對比分析的方法讓學生明白英語國家人民的日常生活方式與中國的不同點,使學生對中西方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從而加深對西方日常交際用語的印象。
3.2文化內涵
詞匯是語言的基礎,很多詞匯用語和中國一樣,來自習語和典故等,這些特殊的詞匯更大地反應出民族的文化價值和文化內涵。例如,“Chicken”一詞,在英語系的國家表示膽小,而在中國則用“膽小如鼠”;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蛇”是小龍以示尊稱,但在漢語的詞語中也常含貶義。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對比中西文化的異同。
4.初中英語教學中文化教學的方法
4.1區別教學法
文化的接受和培養是建立在一定語法和詞匯的基礎上的,所以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應該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對于剛進入初中英語課堂的學生,教學重點應側重基礎理論知識,對于高年級的學生,應側重于英語系國家的文化、政治、歷史等知識,因材施教通過不同基礎學生的不同教學方法更容易提升學生的文化修養,從而達到學習英語的真正目的。
4.2聯想教學法
在欣賞表演藝術的時候,我們除了要了解表演藝術本身的情節背景外,還應該了解該種表演藝術樣式當時發展的狀況及其時代大背景。電影藝術發展到一定階段,就由原來的“默片”變成了有聲電影,這種變化,不僅是電影本身發展的必經階段,更是藝術發展的必然。因為,“人的一生,在某種程度上講,就是一個從無聲到有聲,再從有聲到無聲的過程”。
選文1
有聲與無聲之間
祝曉風
人的一生,在某種程度上講,就是一個從無聲到有聲,再從有聲到無聲的過程。作為人的精神生命乃至生命本身的表現形式,文學與電影,大體可以算做無聲與有聲。
但實際上,這文學之無聲,卻也有“有聲”在里面。以文字形式、印刷制品為物質載體而表現的各類文學作品,現在雖然主要通過閱讀而為讀者所欣賞,但以前大多也都是有聲的。詩,不用講了。先民的詩,據學者們考證,原先都是唱的或可唱的,有的也許還配著樂。從先秦的詩,到唐詩、宋詞、元曲,原來也大都是配著曲唱的。從這個角度說,那些流傳下來的各個朝代的戲曲文本,某種意義上來說,都是不完整的作品,因為這些作品當年都是由人演出的,觀眾欣賞的是整個演出,欣賞者是能看到能聽到的。那整個兒的演出,則包括了表演、鼓樂、舞臺等,還有觀眾的現場反應,加在一起才差不多是那個作品。當代的各種戲劇劇本,電影劇本,更是如此,從某種意義上講,都是不完全的作品。所以,研究這些廣義而言也算文學的作品,真正地“閱讀”文本,是看演出,不論是電影還是戲劇。當然,讀純文字的文本也有“意義”,但“意義”不同。就是現在感覺上用來閱讀的小說,古代也是說書人嘴上的故事。當然,西方的小說傳統與此不同,那要另當別論。但西方人研究小說,也有的喜歡用音樂的術語,比如巴赫金用“復調”“多聲部”來評論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長篇小說的特點。這說明他們也是能“聽”見小說的聲音的。
從另一個層次講,文學創作中,有所謂“言為心聲”一說,這是從創作者一方講;從閱讀者、聽受者來講,說一部小說扣人心弦,那就是說心弦振動,弦動,當然就會有聲音。如果說振聾發聵,雖是比喻,但也可說明,文字作品也是有聲的。只不過那是無聲之聲而已。
上面說的是無聲之有聲。而電影,現在看雖是有聲的,卻也恰恰是由無聲而有聲、既有聲也無聲的。1930年,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歌女紅牡丹》在上海問世,但無聲電影的批量的商業制作,卻是一直到1936才算結束。最初的無聲電影,如《勞工之愛情》《神女》,都是名品,但現在也都是電影史上的文物了,說起來感覺很遙遠,如文學史上的先秦諸子。外國的無聲片,如《戰艦波將金號》《黨同伐異》等,也都為人熟知,現在也都是大學電影課教學的必讀篇目,廣為人知。這是就電影而言的無聲與有聲。
(選自《讀書》2011年第8期)
點擊
“趙氏孤兒”的故事,是中國文學中的傳統母題,這個悲劇故事早在《左傳》中就有記載,以后流傳的版本,其故事情節大體相同,只是不同的作者,出于不同價值觀的需要,對其進行了改編。中國的傳統故事,甚至還流傳到了國外,外國人如此青睞“趙氏孤兒”,是因為他們把這個經典故事當做了展示人性的載體。
選文2
《趙氏孤兒》的N種版本
蔣慶鎖
正如一千個讀者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經典的魅力就在于,不同時代的人們,能夠根據不同時代的價值觀、倫理觀的需要,對之進行不同的改編,進而獲得不同程度的可闡釋性,從而釋放出不同時代的光芒。《趙氏孤兒》無疑正是一部在中西文化的兩個世界里都能大放異彩的經典版本。
眾所周知,“趙氏孤兒”在中國是一個家喻戶曉的悲劇故事。其基本故事框架是奸臣屠岸賈設計滅趙氏全門,程嬰以親生兒子和好友公孫杵臼的性命為代價,換得屠岸賈的信任,并帶著趙氏孤兒投入屠岸賈門下,忍辱負重,撫養趙氏孤兒長大成人,最后趙氏孤兒終于報仇雪恨。從《左傳》《史記》的歷史傳奇,到元代紀君祥的雜劇《冤抱冤趙氏孤兒》,此后,程嬰救孤的義舉一直被人們發揚光大,如京劇《八義圖》(《搜孤救孤》),潮劇《程嬰救孤兒》,電視連續劇《趙氏孤兒》,林兆華版話劇《趙氏孤兒》以及田沁鑫版《趙氏孤兒》。l8世紀以后,《趙氏孤兒》還被譯為外文介紹到國外,如伏爾泰的《中國孤兒》、歌德的《中國英雄》和赫察特的《中國孤兒》。雖然《趙氏孤兒》誕生于中國,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但是經過中西不同作者的改編,呈現出了迥然不同的解讀視角。考察中西版本的不同之處,便可大致看出中西文化在理解“復仇”這一人類重大主題上的不同態度。
中國版的《趙氏孤兒》,雖然經歷了不同朝代作者的改編,以及當代劇作家的精心打造,甚至消隱和懸置了復仇的主題,但是其基本的內涵還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脈,受著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的制約,通過臨危托孤、搜尋孤兒、舍命救孤、遺孤報仇等一系列的故事情節,展現正義和邪惡、忠良和奸佞之間的斗爭和較量,最終結果是,奸臣遭到報應,忠良得到安撫。第一,《趙氏孤兒》中程嬰、韓厥等一系列士人的壯舉,正體現了中國傳統儒家文化中的舍生取義的仁者思想;第二,在中國傳統鄉村文化序列中,以血親為基礎的家族力量處于所有力量中的核心位置,托孤、搜孤、救孤均圍繞著血親展開;第三,復仇雖然是全人類藝術寶庫中的永恒主題,但是《趙氏孤兒》所呈現的中國式復仇是在儒家的框架下進行的。中國式的復仇強調因果報應,以牙還牙,以血還血。不僅如此,中國式的復仇住往與暴力連接在一起,復仇者通過暴力手段消滅仇家的身體,具有不可質疑的正當性。
但是《趙氏孤兒》經如伏爾泰、歌德、赫察特改編后,卻呈現出一些迥然不同于東方文化的西方版本。以被西方人所熟悉和推崇的伏爾泰版的《中國孤兒》為例,伏爾泰對《趙氏孤兒》從背景、故事情節、人物、創作意圖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的改編,不僅將故事背景由春秋時期改為成吉思汗入主中原時,階級仇改為民族仇,而且將主要人物也做了更改,屠岸賈改為成吉思汗,程嬰改為宋朝大臣,程嬰之妻改為一個充滿了西方色彩的名字伊美達,更重要的是將故事情節也做了修改,成吉思汗攻陷北京后四處搜捕大宋遺孤,宋朝大臣尚德決定用親生兒子頂替大宋遺孤。其妻伊達美不忍心看著自己的孩子送死,決定向成吉思汗道出實情,期望求得成吉思汗的寬恕。故事在此設計了充滿西方浪漫主義色彩的情節,早年成吉思汗曾向伊美達求婚,被伊美達拒絕,現在成吉思汗癡心不改,要挾伊美達改嫁。伊美達嚴詞拒絕了成吉思汗的無理要求,而且毅然決然地參與到拯救丈夫和孩子的行動中。成吉思汗大為感動,下令寬恕了所有的人。通過改編《中國孤兒》,伏爾泰對中國盛久不衰的復仇主題做了根本性的變革,讓主人公放棄了復仇,顯然寄托了作為啟蒙運動健將的伏爾泰的理想,即“力圖匡正法國江河日下的道德風尚,推進啟蒙運動的開展。因此主題不再是復仇和忠義,而是理性、仁愛;不再是充滿悲劇的氛圍,而是洋溢著和解和道德的光彩。”
(選自《名作欣賞》2011年第9期)
對比欣賞
這兩篇文章都是談論表演藝術的,有著相似的思想內容,都談到了表演藝術發展的過程和規律。兩篇文章的寫作手法也很相近,都是從藝術和生活的關系談起,娓娓道來,引人入勝,旁征博引,論述充分。既有高超的藝術性,又寫得趣味盎然,有很強的可讀性。下面就談談這兩篇文章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第一,在寫作手法上,這兩篇文章都采用了對比的手法。但《有聲與無聲之間》(以下簡稱《有》)中有兩處對比。在《有》中,首先是無聲與有聲的對比,這種對比是很明顯的,也是很直接的。接下來作者拿文學和電影對比,文學是“無聲勝有聲”,這是因為文學為讀者留下了再創造的空間。而電影卻是“現在看雖是有聲的,卻也恰恰是由無聲而有聲、既有聲也無聲的”。在《〈趙氏孤兒〉的N種版本》(以下簡稱《趙》)中,作者只運用了一處對比手法,那就是拿中國對“趙氏孤兒”的改編,和國外作家對“趙氏孤兒”的改編做對比。中國作家改編的目的是為了體現復仇和忠義的主題,而國外作家的改編則是為了體現理性、仁愛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