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07 09:05:4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兒科護理培訓內容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1研究對象
①患者資料:2013年6月~2013年11月本院兒科應用傳統交班模式晨交班患兒300例,2013年12月~2014年5月應用SBAR交班模式晨交班患兒300例。②護士資料:本院兒科現有護士13人,均為女性,年齡24~50歲;學歷:本科6人,大專5人,中專2人;工作年限:<5年3人,5~10年5人,>10年5人;職稱:主管護師3人,護師7人,護士3人。
1.2方法
1.2.1制定體現兒科專科特點的SBAR交班模板進行晨交班,借鑒邵逸夫醫院病情匯報模型.
1.2.2培訓方法及內容.本院兒科成立了SBAR培訓小組,由護士長和責任護士組成。培訓小組成員負責對兒科護士的SBAR培訓項目進行策劃和實施。培訓內容包括:在醫護溝通中使用SBAR工具的原因,SBAR工具的優勢,SBAR工具的含義,SBAR交班模板的內容、意義及使用方法。培訓方式以講課、案例分析、情景模擬訓練為主。培訓時實行組長責任制,每名責任組長負責評價組內成員對培訓的掌握情況,根據檢查反饋、強化培訓,讓每名護士都理解SBAR的內涵,認識到SBAR能夠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及效果,從而提升優質護理服務內涵。為了督促和檢查SBAR交班模式在兒科護士中的應用,護士長將在SBAR模式晨交班實施后對兒科各位護士進行抽查評定,內容包括SBAR理論知識的掌握及臨床應用情況,并納入個人能級評定項目。
1.3評價方法
比較SBAR交班模式應用前(2013年6~11月)后(2013年12~5月)護士交班問題發生率、醫生對護理工作滿意度以及患者滿意度。
1.4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1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SBAR交班模式應用前后交班問題發生率、醫生對護理工作滿意度、患者滿意度比較.
3討論
3.1應用SBAR交班模式進行晨交班可降低交班問題發生率,提高護理質量,促進患者安全,提升滿意度。交班內容更加具有針對性,更加體現個性化服務,保證了每位患者的護理質量,減少了護理安全隱患。SBAR交班模板包含了所有關于患者交接的內容,體現了對護理質量及護理安全的重點關注,保障了患者的安全及治療連續性,提高護理質量的同時也直接規避醫療風險,使整個交班過程更趨于規范化、結構化和標準化,保證護理交班的準確性、時效性和安全性,提高護理質量,提升滿意度。
3.2應用SBAR交班模式進行晨交班有助于促進醫護團隊和諧,提高醫生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應用SBAR交班模式晨交班后,兒科護士們展現了較強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整個交班過程更全面、規范,患兒信息完整、重點突出,使護理要點在下一班得到重視和落實,使醫生能夠快速地對病情做出準確判斷,醫生對護理專業的認可度增加,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提升。
3.3應用SBAR交班模式進行晨交班能提高護士的評判性思維能力,提升專科水平。SBAR的溝通方式幫肋護士確定患者的主要問題,指導如何完整收集患者相關資料,對相關信息進行分析、歸納,準確地反映了患者的病情變化和需求,提高了護士對患者的整體管理能力和對病情的評估分析能力。SBAR交班模式內容詳盡,從治療至護理,包括專科檢查情況、目前存在的護理問題、給予的護理對策等,使護士觀察病情、分析病情、作出決策的能力明顯提高。
摘要目的:了解兒科護理人員對小兒疼痛管理認識以及態度現狀。方法:采用自填式的半結構化問卷,對隨機抽取的120名兒科護理人員進行調查,其中重癥監護室58名,兒科普通病房62名。結果:兒科疼痛知識方面的培訓僅只占37.50%。兒科護理工作人員對疼痛的管理認知水平偏低,只有33.33%采用客觀的疼痛評估方法來評估疼痛,同時局部浸潤止痛藥和局部麻醉藥的使用率只有37.50%和27.50%。結論:醫療機構需要加強對兒科護理人員疼痛管理方面的知識培訓和教育,有效管理小兒疼痛,從而減輕患兒痛苦。
關鍵詞 兒科;護理人員;疼痛管理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4.041
Investigation on cognitive and management status of children′s pain in nursing staff of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WANG Li-juan
(Hunan Provincial Children′s Hospital,Changsha410007)
Abstract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present cognitive and attitute situation of nursing staff of pediatric department towards children′s pain .
Methods:120 nursing staffs were investigated.
Results:The pediatrics′ nurses were lack of knowledge of children′s pai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raining of children′s pain was 37.10%,there was 33.33% nurses assessment pain with objective assessment methods. Local infiltration of analgesics and local anesthetics utilization of only 37.50% and 27.50%.
Conclusion:Medical institutions need to strengthen the pediatric nurses′ pain management knowledge training and education,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pain in children,thus reducing the suffering of children.
Key wordsPediatrics;Nursing staff;Pain management
疼痛是由實際或潛在的組織損傷或對此類損傷的描述所致引起的一種不愉快的感覺和情感經歷,往往是患兒就診的主要原因[1]。疼痛嚴重地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有學者提高,應將疼痛視為人體第五大生命體征來觀察[2]。2001年亞太疼痛控制會議指出,消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權利,也是現代醫務人員的重要工作內容[3]。護理人員在處理小兒疼痛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不僅僅評估患兒疼痛,還是緩解患兒疼痛的主要實施者。所以兒科護理人員全面地掌握小兒疼痛方面知識顯得尤為重要[4]。本研究利用自制的半結構式問卷,調查兒科護理工作人員對小兒疼痛管理認知現狀。現報道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調查對象采用隨機抽樣方法,隨機抽取某市3家三級甲等醫院從事兒科護理工作的120名護理人員作為研究對象。排除實習生和外院進修生,全部為女性。其中兒科ICU 58名,兒科普通病房62名。
1.2調查方法采用自制的半結構式問卷,調查對象采用自填式回答問題,調查者負責核對問卷填答的完整性。此次問卷共有2部分:第一部分為護理工作人員一般情況,包括年齡、工作時間、職稱及參加兒科護理和疼痛知識培訓情況;
第二部分為護理工作人員的疼痛管理認知情況,包括2個維度,總共15個條目,15個條目中疼痛基本知識包括1,2,3,4,5,10項目,疼痛評估包括6,7項,鎮痛措施包括8,9,11,12,15項,13,14項目為藥物鎮痛。每個條目分為有明確認知判定、認知不夠全面、完全沒有認知,將有明確認知判定和認知不夠全面判定為對此條目有認知。第一維度為患兒疼痛管理的態度,第二維度為患兒疼痛管理的知識。
1.3質量控制此次的調查問卷進行了效度和信度的評估,并且在實施調查前進行預調查,最終獲得此次調查問卷。所有調查員參加統一培訓,合格者方可參加調查工作。調查者在調查過程中確保研究對象回答問卷的完整性。
2結果
2.1兒科護理人員一般情況調查(表1)
2.2兒科護理人員對兒科疼痛管理的認知情況(表2)
表2顯示,認知率超過90%的兩項內容為:護士執行積極措施降低患兒疼痛,患兒過分報告疼痛程度的比例為10%,此兩項內容認知率高于其他項目內容的認知率。平均認知率從高到低依次為疼痛基本知識(平均認知率為58.30%),鎮痛措施(52.90%),疼痛評估(52.50%),藥物鎮痛(31.70%)。
3討論
本研究發現,兒科護理人員的疼痛管理整體知識水平偏低,疼痛知識方面培訓率僅僅只有37.50%,維持在極低的水平,與國內王英杰等[5]進行的研究一致,但與國外的研究結果相差甚遠[6]。這提示醫療機構需加大對護理工作人員疼痛管理方面的教育和培訓,提高整體水平,更好地進行疼痛管理。
在患兒疼痛管理的態度方面,護理人員普遍認為小兒不能正確述說自己的痛苦,所以在疼痛評估方面主要采用詢問家長以及觀看小兒的表情和姿勢。卻極少采用客觀指標生命體征的改變來進行證實。這不是科學評估患兒疼痛的方法。護理工作人員應該引進國外評估疼痛量表,正確評估疼痛,積極采取合適的緩解疼痛的方法,減少患兒的疼痛,減少父母親的焦慮,促進醫患關系的和諧化。
同時本研究發現護理工作人員在對患兒實施疼痛操作時,都采取措施積極降低疼痛,符合了人文護理關懷,值得鼓勵,與國內研究一致[7]。但是在緩解疼痛的措施方面局部浸潤止痛藥以及局部麻醉藥的使用率僅維持37.50%和27.50%,遠遠低于國外所作的研究[8]。這表明護理工作人員應該根據具體情況采用有效的措施如局部麻醉藥的使用以減輕患兒疼痛。其次,護理人員是住院患兒的主要照顧人員,對于患兒的疼痛管理有著重要作用,因此,在對患兒進行疼痛管理時,醫療機構應不斷完善本院的管理制度和臨床路徑,護理人員嚴格按照制度執行護理工作。此外,從本次的非問卷調查來看,兒科護理人員最想學習的知識有:疼痛相關心理學、患兒疼痛評估等知識,因此,建議在目前護理院校機構中,可增加對患兒疼痛護理管理的相關知識,提高護理人員在校對疼痛管理的認知度,從而為從事護理工作打下堅實基礎。與此同時,對于年輕、低資質的護理人員,醫院管理者應為相關人員設立系統全面的教育課程,保證再教育實施,其課程內容可設立有鎮痛措施、心理調節、鎮痛藥物、疼痛評估等,或者邀請兒科權威專家對護理人員進行授課培訓,從而讓護理人員對患兒的疼痛評估更為有效,鎮痛措施更為恰當,提高護理人員對患兒疼痛管理及護理的各方面知識。
綜上所述,政府和醫療機構應該制定政策和策略,加大護理人員對小兒疼痛管理方面的知識培訓和教育,使護理人員掌握有效的疼痛評估方法和處理措施,以減輕患兒疼痛,實現真正的人文護理。
參考文獻
[1]Van Cleve,Bossert EA,Savedra MC.Cancer pain in children:the selection of a model to guide research[J].J Spec Pediatr Nurs,2002,7(4):163-165.
[2]汪暉,徐蓉,黃海珊.護理人員疼痛管理相關知識及態度的調查[J].護理學雜志,2010,25(11):8-10.
[3]張春華,鄒碧蓉.疼痛概述[J].中國臨床護理,2009,1(1):75-76.
[4]孟瑋億,徐麗華,張躍暉,等.對兒科護士疼痛知識的調查[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6,23(10):26-28.
[5]王英杰,孫靜,李菀,等.113名兒科護士的患兒疼痛管理認知現狀[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2):167-169.
[6]Mathew PJ,Mathew JL,Singhi S.Knowledge,attitude and practice of pediatric critical care nurses towards pain:survey in a developing country setting[J].J Postgrad Med,2011,57(3):196-200.
[7]徐鑫芬,陳新忠,林莉莉,等.疼痛教育培訓對護士術后疼痛管理知識與態度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20(9):64-65.
[8]Lai YH,Chen ML,Tsai LY,et al.Are nurses prepared to manage cancer pain?A national survey of nurses,knowledge about pain control in Taiwan[J].J Pain Symptom Manage,2003,26(5):1016-1025.
市場-課程-市場的培養模式對于高職院校專業人才的培養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和價值,市場-課程-市場的培養模式能夠有效地降低高職院校的教學盲目性,并且提升教學效率,為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有效保障。市場-課程-市場的培養模式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培訓模式,為此高職院校必須要重視市場調查和分析工作,以確保培訓課程內容準確性。首先,高職院校應該加強同醫院的交流與合作,定期同醫院兒科醫療人員進行溝通,以了解醫院兒科護理日常工作的主要內容,對咨詢醫院兒科工作的具體需求。同時,高職院校方面應該做好對醫院教學意見和需求的統計分析工作,篩選具有代表性的教學意見和建議,將相關內容同日常教學工作相結合,有側重性地進行教學內容的調整,為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奠定良好基礎。
二、加強課程改革,建立科學的教學體系
為保證實際教學質量,提升兒科護理專業人才的培訓效果,高職院校方面必須要重視教學課程的改革,構建全新的教學體系,滿足實際教學需求。目前兒科護理專業的課程內容較為分散,課程群劃分并不明顯,因此必須要重視對課程群的劃分,整合教學內容和教學體系。比如,兒科護理課程體系應該劃分為基本素質課程、人文素質課程、專業基礎課程以及專業課程四大部分,基本素質課程主要是由基礎的教學教學課程組成,如化學、政治、體育、應用和計算機應用等等,這些課程對于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人文培養課程是培養學生的工作責任性和責任感,提升學生的工作意識,端正學生的工作態度,具體包括了護理倫理學、護理心理學等等;專業基礎課時針對于兒科護理工作技能的培訓課程,這些課程是學生今后工作過程中需要運用的重要知識,包括了人體機構學、營養學以及病理學等等;專業課則是針對于兒科護理工作的專業類科目知識。
三、開放實踐場所,保證實踐質量和效率
高職院校兒科護理專業人才的培養,必須要以臨床服務能力水平作為重要的評價標準。因此,對于兒科護理專業人才的培養工作來說,實踐環節是必不可少的,而這也是提升學生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的重要手段。高職院校的課堂教學工作主要幫助學生掌握必要的專業知識,但教學是較為有限的,學生必須要利用實踐來不斷鞏固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才能夠確保自己的工作能力。為此,高職院校必須要為學生建立開放的實踐場所,除了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醫院實習機會的同時,最大化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配備和引進更多先進的實踐設備,充分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在實踐中成長,補充學生的學習實踐,對于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升綜合教育水平
對于高職院校來說,在加強對兒科護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建立的同時,必須要重視師資隊伍的建設,以保證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確保教學目標的有效實現。老師是現代教育教學的基礎,老師的能力和個人素質將直接決定著院校的教學水平。就當前部分職業院校來說,由于待遇等因素的影響,導致高職院校的教師水平同高等院校存在相當大的差距,高職院校教師能力問題成為危及高職院校教學工作的重大因素。為此,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高職院校必須要重視教師隊伍建設,提升綜合教育水平。首先,高職院校應該適當提升教師待遇水平,結合當前市場環境制定較為合理的教師待遇,以吸引更多的具有豐富專業知識和教學經驗的優秀教師加入到教育教學工作當中。對于兒科護理專業來說,臨床服務水平是學生基本要求,高職院校在不斷為學生創造實踐場所的同時,應該適當引入具備豐富臨床實踐經驗的老師,以保證課堂教學的真實性和可靠性,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此外,高職院校應該加強教師的培訓工作,制定全面的培訓流程,定期要求國內優秀的護理人才和專家參加培訓活動,幫助教師了解和掌握先進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思想,確保教師教學能力的有效提升,為兒科護理專業教學模式的順利實施奠定良好基礎。
五、結語
摘 要 目的:分析兒科病房護理中存在的安全問題,并提出具體的防護措施。方法:2008年5月-2013年5月收治存在護理風險的患者69例,對患者的病歷資料和護理風險進行分析。結果:護理內容繁多、壓力較大、溝通不當、護理記錄不完善等是主要的影響因素。其中發現護理資料填寫不完整與風險告知不及時所占的幾率相對較高,分別占50.72%、43.47%。結論:兒科應建立完善的護理制度,提高工作人員的素質,并根據其工作的實際情況,申請新的員工名額,緩解其工作壓力,達到提高臨床護理質量的目的。
關鍵詞 兒科 病房護理 影響因素 防范措施
Relevant factors and precautionary measures of pediatric ward nursing
Zhang Yajuan,Yang Shuiping
Jingyang County Hospital of Shanxi,713700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security problems of pediatric ward nursing,and to put forward the concrete precautionary measure.Methods:69 patients with nursing risk were selected from May 2008 to May 2013.The medical records of patien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And the nursing risks were analyzed.Results: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are nursing care of numerous content,larger pressure,improper communication, incomplete nursing records.The probability of the incomplete nursing data and the not timely risk informed were high,and they respectively accounted for 50.72%,43.47%.Conclusion:The impeccable nursing system should be established in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It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staff.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ir work,it can apply for a new employee number,ease the work pressure,and improve the clinical nursing quality.
Key words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Ward nursing;Influence factor;Precautionary measure
資料與方法
2008年5月-2013年5月兒科收治存在護理風險的患者69例,男40例,女29例,年齡9個月~12歲,平均年齡(7.01±1.38)歲。
方法:回顧性分析患者的病歷資料以及患者住院期間的反饋情況,了解住院期間存在的護理風險,并對其護理風險進行針對性分析,了解影響護理安全的因素。
結 果
護理內容繁多、壓力較大、溝通不當、護理記錄不完善等是主要的影響因素。其中,護理資料填寫不完整與風險告知不及時所占的幾率相對較高,分別占50.72%、43.47%。見表1。
討 論
護理風險:對本組69例患者中存在的護理風險進行分析,護理資料填寫不完整與風險告知不及時所占的幾率相對較高,分別占55.56%、38.09%。本組對其影響因素進行深入研究時,發現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工作內容繁復:由于兒科患者的年齡相對較小,而治療期間可能出現各種不適癥狀,容易出現哭鬧、不配合臨床治療的現象,一定程度上會增加護理人員的工作量。②溝通技巧有待提高:由于護理人員工作量較大,用藥治療期間,未及時告知患者家屬治療期間可能存在的不良反應以及注意事項,不僅增加患者的臨床不適感,還可能造成醫患糾紛[1]。③專業技術有待提高:醫院護理人員流動性較大,新入職的人員由于經驗不足,進行臨床護理期間,往往存在操作不熟練的現象。④護理記錄不全面:護理記錄是記錄護理人員日常工作的重要資料,不僅能夠讓其了解日常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處,還便于日后查閱,對減少醫院糾紛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很多護理人員仍未認識到護理記錄的重要性,存在抄襲、涂改、字跡不清晰、記錄數據失真的現象,同時,在護理資料中,往往沒有體現個性化的護理措施,嚴重影響著臨床護理質量[2]。
預防措施:①完善兒科病房的工作制度。工作制度是護理人員的工作準則,能夠規范其日常工作。因此,兒科應根據日常工作的護理內容,制定相關的工作制度,如輸液安全管理、墜床跌倒安全管理、危重患者安全轉運管理等,有利于護理人員了解工作內容、護理標準,能夠提高其危險防范意識。②嚴格核對制度。兒科患者較多,且病情具有復雜、變化較快特點,若出現用藥錯誤的現象,很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護理人員進行臨床護理期間,應認真核對用藥清單、患者名字等,若要單上存在字跡不清晰的現象,應及時向醫生核對,避免出現用藥錯誤的現象。③重視護理記錄。護理人員應意識到護理記錄在日常工作中的重要性,并根據日常工作中的實際內容,按照要求進行填寫,及時記錄患者病情的變化,為醫生的治療提供給依據。提高記錄的質量,即記錄護理資料期間,首先應保證記錄資料的真實性,再按照相關要求進行填寫,保證字跡清晰,無涂改[3]。④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素質。護理人員是開展臨床護理的主體,其專業素質直接影響著臨床護理質量。對此,護理人員必須重視對護理人員專業素質的培訓。首先,加強對新員工的培訓。由于新入職的員工無工作經驗,其獨立操作能力有待提高,可由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進行帶隊指導,使其了解日常工作中的內容,并對其工作期間存在的問題進行指導,達到不斷積累工作經驗的目的。其次,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兒科應定期組織員工進行培訓,了解現代化的護理理念,且能夠熟練操作各種手術器械,提高護理質量。最后,完善考核機制。該方式有利于護士長了解護理人員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對護理中的不足之處進行指導,有利于提高科室的整體的護理質量。⑤加強與患者的溝通。既往研究表明,護理人員開展臨床護理時,應加強與患者及其家屬的溝通,消除陌生,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還有利于患者家屬全面了解臨床治療中的注意事項,可以降低醫患糾紛的發生率[4]。因此,必須對護理人員的溝通技巧進行培訓,一方面,有利于其根據患者狀況進行針對性護理,提高其配合度,降低工作難度。另一方面,基于患者的病情變化情況,對患者家屬進行健康教育,使其了解日常護理期間的注意事項以及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提高家屬對治療危險因素的防范能力。⑥減輕工作壓力。兒科的人流量較大,且患者的病情較為復雜,治療期間用藥時間、用藥劑量以及用藥部位等均存在不同,增加了護理人員的工作量。對此,醫院兒科應根據科室工作人員的實際情況,向上級反映,申請新的名額,招聘新的成員,緩解人員的工作壓力。同時,制定合理的交接班制度,保證其具有充分的休息時間,減輕工作壓力,激發其工作積極性。⑦加強病房內護理。工作人員應每天使用消毒水擦拭病房內的陳列物品,并定時開窗通風,提高室內空氣潔凈度。合理布置病房,可通過在病房內放置小玩具、圖書等的形式,降低患者對陌生環境的恐懼感,提高其適應能力。加高病床欄桿,避免患者在活動、睡覺期間出現墜床風險。
總之,影響兒科病房護理安全的危險因素主要表現在醫患溝通不足、專業素質有待提高等,護理人員應根據日常工作的風險因素,建立健全兒科病房的工作制度,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達到提高臨床護理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王根妹,藍翠珍,鐘麗萍.重癥監護病房護理安全隱患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國美容醫學,2012,(18):718-719.
2 蘇小俊.兒科護理安全的影響因素及防范措施[J].中國優生優育,2013,(4):338-339.
方法:以2011年9月~2012年11月我院兒科患者200例為研究對象,根據就診先后順序分為兩組,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實驗組采用風險護理,觀察比較兩組患兒的風險發生率和家屬滿意度。
結果:實驗組采用風險護理后,發生風險低于對照組,P
結論:兒科護理工作中容易發生各種風險,采用風險護理可以有效地規避護理風險的發生,需要護理人員不斷完善風險護理措施。
關鍵詞:兒科護理風險風險護理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8801(2013)03-0174-02
兒科護士是容易發生各種風險的科室,護士的平均工作時間長,工作強度大,加之兒科內患兒小,缺乏自我保護意識,護理操作較為困難,更容易導致各種風險的出現。我院在兒科護理中采用了風險護理方法,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效果,現將過程和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以2011年9月~2012年11月我院兒科患者200例為研究對象,入選標準:患兒住院時間在1周以上,無嚴重肝腎疾病,嚴重血液系統疾病,嚴重血液系統疾病的患兒。
根據入院的先后順序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100例,男57例,女43例,年齡在2~14歲之間,平均為7.98±1.55歲;實驗組100例,男55例,女45例,年齡在2~15歲之間,平均為7.54±1.47歲。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經統計學分析,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且符合方差齊性。
1.2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措施,護士完成診療性護理工作,并給予患者家屬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
實驗組患兒給予風險護理措施,方法為:①分析風險因素:科室內成立風險因素分析小組,由專業性強的護士組成。小組成員通過研究討論的方式,結合科室內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1]。主要風險因素為:護士的護理查對不嚴格,護士服務態度不好,對患兒的病情和實際情況認識不足,護理記錄不全面。②加強培訓:針對我院兒科常見的護理風險制定風險護理措施。要健全對臨床護理安全管理的網絡,成立管理小組;組織護士學習風險防范意識,學習相關的法律法規,并嚴格地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強化護理操作培訓,要求護士嚴格按照護理操作規程進行護理,及時修訂臨床護理內容。對低年資護士、責任心不強的護士、進修護士要加強培訓[2],尤其重視安全教育。讓一名年資老經驗豐富的護士負責對新護士的帶教,幫助護士盡快地適應臨床工作;組織競賽時鼓勵此護士參與,使這名護士通過競賽找到自己的不足,并給予鼓勵和表揚。③對高危環節進行管理:兒科中,醫護耦合環節、查對、交接班是高危環節[3],圍手術期患兒、危重患兒也容易發生各種病情變化引起風險發生。護士要對以上環節進一步完善,規范環節管理方法。例如我院細化了兒科護理的交接班,由交班護士、接班護士、患者家屬共同參與,制定交接班表,完成后畫對號。
1.3觀察指標。觀察比較兩組患兒住院期間發生的風險和患者家屬滿意度。護理風險由護士進行統計錄入,雙人核對,避免誤差的發生。家屬滿意度使用選項法,在“滿意”“不滿意”兩項中選擇。
3討論
風險護理是在評估風險后,改革臨床護理措施,以更好地避免各種風險的發生。兒科護理是容易發生護理風險的一個科室,需要護理工作者高度重視。
從風險評估方面看,我院兒科護士主要的風險因素為護士的專業措施不夠、服務態度不佳、護理記錄不全面等。而這些因素都可以通過制定一定的措施給予預防。因此,在風險防范中,我們主要采用了重視培訓和高危環節兩個方面。通過培訓可以有效地提高護理人員的風險防范意識,進而更好地提高護理質量[4],提高對患兒的護理能力。重視高危環節則可以加強對護理薄弱環節的重視,讓護士了解到哪些時間、哪些患兒容易發生風險,提高護理水平,預防風險的出現[5]。
從本次實驗結果我們可以看出,實驗組患兒的風險發生少,患兒的家屬滿意度高,與對照組比較有明顯的差異,P
綜上所述,兒科護理工作中容易發生各種風險,采用風險護理可以有效地規避護理風險的發生,需要護理人員不斷完善風險護理措施。
參考文獻
[1]陳朔暉,陳妙研.兒科臨床護理風險事件分析及對策[J].護理與康復,2007,6(8):557-558
[2]李平,鄭顯蘭.兒科門診輸液留察風險管理與流程優化[J].護士進修雜志,2008,23(11):997-999
[3]容錦鳳.兒科門診輸液護理的風險及工作體會[J].健康必讀(下旬刊),2012,(9):125-125
【關鍵詞】 兒科臨床護理; 常見風險因素; 應對措施
中圖分類號 R473.7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3)31-0086-02
所謂兒科的護理風險因素即在兒科臨床護理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所有危險事件。由于患兒不具備危險意識,無法進行自我保護,往往容易在住院期間發生意外傷害[1]。這對于護理工作來說,始終是極其重要的工作內容,需要護理人員提高風險防范的意識,提升自身的業務水平,能夠預知可能發生的風險,從而確保患兒的護理安全。本文就本次研究的案例及處理結果進行總結和探討,分析其發生的原因及適宜的防范措施,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筆者所在醫院2006年1月-2010年1月兒科共計發生護理風險事件63起,自2010年開始制定并執行風險應對措施后,2010年3月-2012年1月共計發生護理風險事件11起。以2006年1月-2010年1月所發生的護理風險事件定為對照組,將2010年3月-2012年1月所發生的護理風險事件定為觀察組。
1.2 研究方法
整理總結兩組各事件的發生原因及各項指標,通過比對兩組間差異,總結探討護理風險應對措施的效果及適用范圍。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對照組63起護理事件中,屬于意外事件因素的為23起,屬于護理失誤的為28起,屬于職業損害的為5起,屬于護理人員的心理壓力造成的為3起,屬于搶救重癥患兒的護理風險事件的為4起。護理組11起護理事件中,屬于意外事件因素的為3起,屬于護理失誤的為6起,屬于職業損害的為1起,屬于護理人員的心理壓力造成的為1起。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3.1 兒科常見意外事件發生的原因總結
兒科通常容易出現的意外風險傷害有:患兒跌倒;從床、車、窗等處墜落;燙傷、骨折、眼外傷、利器割傷、牽拉傷、氣管及食管異物、窒息、重物砸壓傷等。由于患兒身體發育尚不完善,平衡功能較差,同時對外界環境的好奇心較強,具有強烈的模仿性,卻缺乏對危險的認知能力,很容易模仿危險動作或接觸到各種危險因素。若陪護家長同樣缺乏足夠的安全意識,例如未隨時監護患兒,離開時忘記將病床防護欄拉起,將開水等危險物品置于患兒能夠接觸到的位置,或與患兒擠睡等,容易增加患兒遭遇意外傷害的風險概率[2]。
3.2 護理因素造成的護理風險事件總結
護理方面的操作問題,如靜脈穿刺無法做到一針見血,延誤靜脈用藥,或患兒家屬出現焦急、心疼等情緒,從而引發不滿;在輸液過程中,因藥液速度過快導致患兒循環過重,或藥液過慢未能遵醫囑完成用藥計劃;對藥物的劑量計算出現差錯,用藥不足或過量,用藥錯誤等造成護理失誤;未掌握藥物配伍禁忌嘗試,在藥物使用過程中導致藥物渾濁或相克;因未能熟練掌握急救技能,未按輕重緩急進行搶救,或搶救不到位而未能及時搶救患兒生命;例行巡視或指導不到位而導致患兒出現各種意外傷害;監管不力使患兒擅自離開病室而發生意外;護理記錄混亂不清,患兒出現病情異常時,采取了護理措施卻未有護理記錄,或記錄與實際不符,無法發揮法律證據作用,或起到反作用;醫療設備未能及時檢查,導致使用時因性能不穩定卻無人察覺,導致患兒發生意外[3];或醫療設備不到位,當有護理需要時卻無法及時使用;護理人員心理素質不過硬,或團隊精神缺失,面臨緊急情況時無法冷靜對待,正確處理,或同事間相互指責相互猜疑,導致護理工作出現意外[4]。
3.3 降低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的方法
(1)完善管理制度。應及時建立起完善有效的護理規范及風險應對管理制度,并嚴格執行,確保從源頭上控制意外風險事件的發生,并將完善的護理規范及風險應對管理制度作為全體護理人員日常工作的行為指南,將其作為工作準則,從而確保護理工作能夠保持安全且高質量。(2)加強護理人員培訓。首先應培訓護理人員加強風險防范意識,在日常工作中,持續定期地對護理人員舉辦各種護理知識及風險意識的培訓,使護理人員不斷增強誠信度及工作責任感,并提高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從而全面提高護理人員的應對、防范護理風險的業務能力[5]。此外,應將已發生過的意外風險事件制作成反面教材,具體形象地通過這些案例向護理人員宣導風險意識的重要性,從中吸取教訓,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6];此外,護理崗位技能的培訓也是極其重要的方面,應在全體護理人員中展開崗位業務技能的培訓,使全體護理人員都能夠掌握護理新知識、新技術、新設備等內容,從而熟練操作、及時應對,降低意外風險事件的發生率。(3)護患間應增強溝通。作為護理工作本身而言,始終是一種高風險、無法完全預見的工作,需要護理人員與患者家屬共同建立起一個抵御意外風險的協作整體,而并非僅僅依靠護理人員[7]。因此,應全面、隨時地與患兒家屬溝通宣導,及時告知護理工作進度及要求,取得患兒家屬的配合和理解,既明確了解護理服務,又能夠對可能出現的潛在意外風險有所準備并能共同承擔。就具體工作而言,護理人員應在護理時隨時告知家屬每項護理操作的目的、存在的風險等因素,力求獲得理解及配合,若需要采取特別護理或治療時,應在實施前征得患兒家屬同意,必要時應做好簽字確認工作,風險由護理人員及患兒家屬共同承擔,從而建立起意外風險防御整體[8]。
綜上所述,確保真正降低護理意外風險因素的發生率,關鍵在于對風險事件展開全面分析,總結其發生原因,并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制定應對方案,嚴格貫徹執行,同時全面提高護理人員的業務能力及風險意識。相信通過長期的探討、完善及執行,尤其引起護理人員的高度重視及支持后,護理工作一定能夠更加優質有效,從而確保患兒的順利康復。
參考文獻
[1]王彩云.兒科護理所面臨的風險因素及防范對策[J].健康必讀(下旬刊),2011,5(7):190.
[2]張春俠.兒科護理中的風險管理和防范措施[J].醫學信息(中旬刊),2011,24(6):2397.
[3]林曉楓,張秀玲.兒科靜脈輸液中護理風險因素安全管理[J].健康必讀(下旬刊),2011,5(7):118.
[4]王玉枝.新生兒科護理風險的研究[J].河北醫學,2011,17(7):969-971.
[5]香祝濃.兒科護理風險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9):118-119.
[6]李含芬,馬樹芬,黃婉云,等.淺談兒科護士的風險因素及防范措施[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5,14(7):944.
[7]李紅梅.對兒科風險管理問題及防范措施的探討[J].健康必讀(中旬刊),2010,4(10):57.
關鍵詞:《兒科護理》;教材編寫;教學效果
當前在《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等重要文件精神中,明確了中職教育的辦學方針是“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崗位需求為標準,培養與我國社會主義建設要求相適應,與就業崗位要求相符合,為衛生事業發展服務的技能型的高素質勞動者。”這一精神體現了衛生職業教育的發展和變革。
在從事兒科教學的十幾年中,我使用了好幾種不同版本的兒科教材,每一次教材的選擇都力求符合當時的辦學方針和培養目標,依照目前的辦學方針舊版教材就顯的有所不足。這次我校選用的教材是中等衛生職業教育衛生部“十一五”規劃教材編寫組集全國七個省市有教學經驗和業務能力強的兒科護理高級講師編寫的供護理、涉外護理、助產專業用的新版《兒科護理》。在教學過程中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體會
(一)目標明確
1、培養目標
新版《兒科護理》教材的編寫體現了“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以發展技能為核心”的職教理念。在基礎理論知識的編寫中,不是要求學生對專業知識面面俱到,而是強調“必須、夠用”,而護理措施部分就編寫的詳細和實用。例如在《肺炎》這一節中,治療只是要求掌握原則,而護理措施就寫的非常詳細,突出了護理專業的特點。
新版《兒科護理》教材內容還與我國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內容相結合,實現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雙證融通”。涉外護理新版《兒科護理》教材還增加了美國NCLEX-RN(National CounselLicensing Examination-RegisterNuts e)、CGFNS(Commi s sionGraduates Of Foreign NursingSchools)及其他國家護士考試常涉及的內容嘲,增加國外注冊護士考試內容和英文護理教材內容,可以拓展學生的視野,符合涉外護理專業的特點。
2、學習目標
新版《兒科護理》教材每一章內容前面都用引入問題的方式介紹本章節的重點、難點和學習中的注意點,既引起了學生探究知識的興趣,又為學生指出了學習中需要掌握的相關知識點,使學生對本章節的學習有目的性和針對性,有利于學生進行預習、學習和復習。
新版《兒科護理》教材是按護理程序的框架來編寫的,護理措施的概述部分以一對一的方式對應護理診斷,前后聯系緊密,培養學生運用護理程序對患者實施整體護理的能力。
(二)編排新穎
新版《兒科護理》教材一改以往的編排風格,加用了彩色印刷,增加閱讀的趣味性。在教材中使用了圖文框,內容中穿插了小知識及案例分析,對教學內容進行了拓展和延伸。編寫風格適應了中專學生的年齡特點,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涉外護理新版《兒科護理》教材在正文對應的位置用圖文框增加了全英文的“知識拓展小貼士”,對課堂內容進行補充和擴展,增加了學生閱讀興趣和醫學信息量。教材中的主要醫學和護理術語采用漢、英雙語書寫,每一節后還有本節關鍵英文詞匯和音標,指導學生學習以達到提高學生專業英語水平的目的。
(三)圖、表豐富
在臨床教學中,學生對沒有親眼目睹的一些臨床現象無法理解,新版《兒科護理》教材中使用了較多的插圖進行直觀教學。例如在《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這一節中,學生對佝僂病患兒的骨骼改變不理解,由于新版教材中有肋膈溝、雞胸、“O”型腿等骨骼變化的插圖,學習起來很直觀,學生也容易理解。
在新版《兒科護理》教材中還有大量的表格,將相關的知識點進行對比學習。例如在“化膿性腦膜炎”這一節中,將化膿性腦膜炎、結核性腦膜炎、病毒性腦膜炎、隱球菌性腦膜炎等幾種腦膜炎的腦脊液改變在表格中列出比較,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四)技能強化
新版《兒科護理》教材在編寫中針對護理專業的特點,注重技能方面的培養。例如在“兒科常用護理技術”這一章節中,采用表格形式將學生需要掌握的操作細化到每一個步驟,并針對操作步驟提出對應的注意事項,對學生在操作練習中更具有指導性。在書末還配有實踐指導,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通過臨床見習、多媒體教學、病案討論和技能操作練習來強化技能培訓。
(五)課件齊全
新版《兒科護理》教材配套了教學課件,課件里有大量的圖片和錄像,既幫助了教師授課講解,又可補充臨床見習的不足,有利于啟發學生的思維,加強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
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