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大學培養方向

大學培養方向精品(七篇)

時間:2023-06-05 15:41:5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大學培養方向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大學培養方向

篇(1)

>> 淺談綜合英語課程設置特點與培養目標的關系 高職人才培養目標與大學英語課程改革對接研究 應用技術型培養目標下大學英語課程考核評價體系研究 結合大學英語課程設置挖掘學生主體性作用的大學英語改革方向研究 學術能力培養目標下醫學博士研究生英語課程體系創新改革探索 大學英語課程設置改革初探 大學英語課程設置改革探索 高職院校大學英語課程改革設置淺談 淺析大學英語課程設置和改革實踐 服務國際型人才培養目標,建構以學生為主體的大學英語課程體系 基于懷化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大學英語課程體系設計研究 國際化人才培養目標指導下的研究生公共英語課程改革 復合型人才培養目標下的《大學體育》課程改革與實踐 高職英語的培養目標和改革方向 大學英語課程設置對大學生社會能力培養的影響 關于理工類院校大學英語課程設置改革的探討 淺析四、六級改革對大學英語課程設置的影響 大學英語課程設置的需求分析 論大學英語課程設置的價值取向 淺析小學英語課程的設置與改革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2010.

[8]教育部.《大學英語教學大綱》(高等學校本科用)修訂說明[EB/OL].http:///magazine/Article/WYJY199904003.htm

[9]教育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10]廖白玲,林上洪.大學英語課程改革置議[J].中國高教研究,2015(1).

[11]沈騎.大學英語課程整合及其實踐模式探討[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27(4).

[12]束定芳.對接國家發展戰略培養國際化人才――新形勢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與重新定位思考[J].外語學刊,2013(6).

[13]王守仁.進一步推進和實施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關于《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的修訂[J].中國外語,2008,5(1).

[14]王馨.從高考改革看大學英語課程設置發展趨勢[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7).

[15]吳鼎民.大學英語教學的"三套車"構想與高素質人才培養[J].江蘇高教, 2005(4).

[16]中國公共外語教學研究會.關于介紹《大學英語教學大綱》的說明[J]. 外語界,1985(3).

篇(2)

關鍵詞:小學教育本科專業;發展特點;啟示;福建高校

20世紀末21世紀初,在我國小學教育本科專業陸續啟動的背景下,福建高校立足區域實際,乘勢而上,大膽探索,發展迅猛,取得了良好的辦學效果,走出了一條具有地方特色的專業發展之路。到目前為止,全省共有9所高校招收全日制小學教育本科專業學生。其中,集美大學、閩南師范大學(前身為漳州師范學院)和泉州師范學院成績卓著。回顧與整理這些年來全省高校小學教育本科專業發展的特點,既可以總結經驗教訓,改進辦學思路,又可以反思得失,更好地服務于地方基礎教育。那么,近20年來,福建高校小學教育本科專業發展的特點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呢?本文主要以集美大學、閩南師范大學和泉州師范學院為典型,集中探析該省小學教育本科專業發展的特點,并在此基礎上闡發其啟示。

一、福建高校小學教育本科專業發展的特點

集美大學、閩南師范大學和泉州師范學院小學教育本科專業的設置時間、發展規模、課程結構、辦學經驗雖有所差異,但它們之間具有一些共同特點。

(一)以小學語文、小學數學方向為抓手

自從集美大學2001年首次設置小學教育本科招生專業(閩南師范大學與泉州師范學院分別于2002年、2003年陸續設置并招收小學教育本科專業學生,省內其他高校隨后次第跟進)以來,福建諸多高校的小學教育本科專業以小學語文、小學數學方向培養為主,即突出小學教育主干課程語文與數學兩個專業的發展方向,強調學有專長,側重專門知識與技能的培養,注重專業特色的成長。一般高校小學教育本科專業文理兼招,通常1學年通識教育后,各招生高校根據學生意愿及其職業期望分成小學語文與小學數學兩個專業方向,前者偏重小學語文課程設置、教學實施及培養,后者突出小學數學課程設置、教學實施及培養,目標明確,任務具體,推進有力,效果良好。經過近20年的發展,集美大學、閩南師范大學與泉州師范學院的小學教育本科專業確立了在省內的三甲地位。它們各自所屬的高校孜孜以求,勤勉向上,為全省小學教育本科專業分科型培養模式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此外,這些高校小學教育本科專業課程設置上明確要求學生至少具有兩門以上小學學科的教學能力,旨在培養一專多能的小學教育師資,也體現了學生在綜合培養的基礎上,在某一學科方向上能夠得到深入發展[1]。即在小學語文或小學數學的基礎上各“附帶”一門小學學科教學能力的“伸展”。武夷學院、莆田學院、龍巖學院、寧德師范學院的小學教育本科專業均以此培養模式為主。這些都顯示出該省小學教育本科專業發展的主導方向,即重在小學主科語文與數學師資的培養,并充分照顧到地方尤其是農村地區基礎教育師資不足的實情,發展一門小學第二學科的教學技能作為“側翼”,以備應急之需。當然,也有兩個例外,一是福建師范大學自2011年招生以來,以綜合型培養模式為導向,即學生“學習不分學科方向,側重語文和數學兼顧其他學科”[2]。二是三明學院小學教育本科專業以單科型培養模式為主打方向,培養能夠勝任小學語文教育教學、社會教育教學的師資(三明學院教育與音樂學院:學科專業信息)。

(二)注重專業方向核心課程的建設

在總學分安排上,漳州師范大學小學教育本科專業畢業最低學分為167學分,而集美大學和泉州師范學院分別為155學分、172學分,但漳州師范大學在選修課上的比例達30%,明顯高于其他兩所高校的19.2%(泉州師范學院)和17.8%(集美大學)[1],體現了一定的辦學特色。在核心課程設置上,三所高校體現出相容而又略有差異的課程設計方案,比如集美大學的小學語文方向核心課程為:漢語、中國文學、外國文學、兒童文學、基礎寫作、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小學數學方向核心課程為:數學分析、高等代數、空間解析幾何、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數學思想方法、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論(集美大學師范學院:專業介紹)。閩南師范大學的小學語文方向核心課程為:漢語基礎、兒童文學、小學語文教學法、小學語文教材研究、朗讀與朗讀指導、小學語文課例分析與鑒賞;小學數學方向核心課程為:小學數學基礎理論、小學數學教學法、小學數學思想方法、小學數學學習心理研究、小學數學課例評析、小學數學教學設計。而泉州師范學院小學語文方向的核心課程為:漢語通論、寫作、中外文學作品選、文學概論、中外文明發展史、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小學數學方向的核心課程為:高等數學(Ⅱ)、科學技術發展簡史、自然科學概論、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科學課程與教學。而且,高等數學(Ⅰ)為小學教育專業必修課,不分專業方向。可以看出,三所高校小學語文與小學數學方向的核心課程雖有相似、重名、內容交叉之處,但又根據校、院、系情與地方基礎教育所需,各展所長,各有偏重,機動靈活,富有創造性,頗具學校特色,并非全盤照搬照抄,復制粘貼,悉數拿來。

(三)專業發展成效顯著

集美大學小學教育本科專業在全國名次靠前,是該校的特色專業,是福建創新人才培養改革試點專業,即“卓越小學教師教育培養計劃”的試點之一,是省“十二五”首批高校“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它也是福建小學骨干教師省級培訓基地[3]。近些年,集美大學小學教育本科專業建設更是快馬加鞭,小學教育專業獲批省一流本科專業,獲得“福建省小學語文和小學數學學科教學帶頭人培養基地”“福建省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省級骨干培訓基地”等省級平臺稱號,并發揮了重要作用。相比集美大學與泉州師范學院,閩南師范大學地處經濟社會相對落后的閩南,學校專業投入與師資引進力度相對處于弱勢,但其專業發展總體并不落后,也能形成自身的特色。比如,它突出小學教育專業實踐環節,實習、見習長達24周,學分比值高達16,遠遠走在一般高校小學教育專業實踐時長的前列。這非常契合相關研究結論,即高校的理論教學應與小學的具體實踐盡可能多地結合起來[4]。而且,它的小學教育本科專業依托省高原學科(教育學)、課程與教學論碩士點、教育碩士小學教育專業學位點,擁有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區域農村教師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和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教育學實踐基地”等科研和實踐平臺,以“立足師范、面向社會、強化實踐、注重創新”為人才培養的指導思想,形成富有特色的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曾獲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二等獎等業績(閩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小學教育(師范)本科專業簡介)。泉州師范學院小學教育專業極力秉持高校服務地方基礎教育的辦學理念,構建了“U-G-S-N”四位一體協同育人模式,先后與地方政府聯合共建3所附屬小學,形成了師資培養、培訓、研究和服務一體化的合作雙贏共同體。專業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學生參加教師資格證考試與教師統一招聘考試通過率和就業率名列全校前茅。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歡迎與重用,五年后大部分都能夠成為所在學校的骨干。在2015年本科專業評估中,小學教育本科專業成為學校3個優秀等級的專業之一。2018年,作為省首批師范專業認證“試水”和“打樣”的試點,小學教育本科專業接受教育部評估,獲得專家組好評,并率先獲得教育部師范專業第二級認證,2019年獲批省一流專業建設點(泉州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小學教育專業)。

二、福建高校小學教育本科專業發展特點的啟示

以集美大學、閩南師范大學、泉州師范學院為代表的小學教育本科專業領福建風氣之先,為福建高校小學教育本科專業的主導方向,其發展特點給予我們以下三點啟示。

(一)專業培養方向明確是關鍵

近20年,福建高校小學教育本科專業發展迅猛,逐漸形成自身的特點,并不是偶然的。沿海城市化進程領先內地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因為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基礎教育包括小學急需大量的優質師資,而高校小學教育本科專業的發展恰逢其時。更重要的是集美大學、閩南師范大學、泉州師范學院的小學教育本科專業培養方向明確地定位自己的發展目標:為小學語文、數學兩門主科培養優質的師資,而非拖泥帶水、夾帶諸多附加條件。一旦有了明確的發展方向,各高校在實施培養的過程中就能集中力量打“攻堅戰”,而非分散力量,肢解乃至分化、弱化整體優勢。

(二)專業師資建設力度大是保障

表面上,集美大學小學教育專業有高級職稱教師8人,博士7人,師資力量優勢并不明顯。實質上,集美大學師范學院還單獨設有教育學教研室與心理學教研室作為基礎師資支撐,前者高級職稱5人,博士3人;后者高級職稱5人,博士3人。該校師范學院還單獨設立教育技術教研室作為小學教育與學前教育專業的技術支持。三項疊加,連同小學教育原有師資,實力相當雄厚,學科與專業師資布局獨樹一幟。同時,集美大學地處福建經濟相對發達、科技力量相對雄厚的廈門,政府財力支持到位。而且,集美大學小學教育專業所在的師范學院本科只設兩個專業,能夠集中力量做事,具有比較優勢。這在福建省同類層次的高校中是少有的,即一般這樣的大學,師范院或教科院至少3—5個專業,多條腿走路,力量容易分散,難以形成合力。而集美大學師范學院卻獨辟蹊徑,別具一格。此外,集美大學師范學院辦學歷史悠久,遠溯至1918年創辦的集美學校師范部。這是集美大學真正在踐行高校辦學特色的理念所在,即特色具有不可替代性,特色是核心競爭力[5]。相比集美大學與泉州師范學院,閩南師范大學地處經濟社會相對落后的南部,學校及專業投入與師資引進力度相對處于弱勢,但其專業的總體發展并不落后。閩南師范大學小學教育專業2015年開始承擔省公費師范生培養任務,2019年通過教育部師范專業二級認證,已經培養14屆共1250多名畢業生,是小學師資培養的重要基地。本專業現有專兼職教職工37人,其中閩江學者講座教授1人,教授7人,副教授13人,博士11人,博士研究生4人,師資力量整體上相當雄厚。泉州師范學院小學教育專業擁有一支結構較合理、業務較精湛、專兼結合的師資隊伍:專任教師19人,碩士、博士學位的教師有14人,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14人,還聘任了20多名小學一線教學名師作為兼職教師。專業教師中,獲得學校教學競賽一等獎3人次,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多項(泉州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小學教育專業)。這在省內同類高校中實屬罕見。總之,師資力量是教學質量的根本保障,也是專業發展的基礎與“生長點”。

(三)專心致志,二十年磨一劍

集美大學、閩南師范大學及泉州師范學院小學教育專業之所以形成一定的特色就在于它們在福建領風氣之先,并且專業發展方向非常明確,即定位于福建小學教育師資中語文、數學專業本科的大量需求,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同時,在區域發展中,它們與社會服務緊密聯系在一起,進而引起當地政府的有效反饋與大力支持,且使得專業學生得到實踐的有效錘煉。經過近20年的不懈探索,終于走出一條富有地方特色的小學教育本科專業發展之路。與此相對,福建師范大學雖占有省會福州的區域比較優勢,在學科層次與梯隊整合的綜合發展能力上更勝一籌,但由于它遲至2011年才招收小學教育本科專業學生,比集美大學整整遲滯了10年時間,加之前者把精力與心血主要放在碩士研究生與博士研究生的培養及科學研究上,師資與物力、財力分配難免有所側重,更不可能平均使用力量。具體而言,福建師大教育學部(其前身為教育學院)具有4個研究方向的博士學位點,9個研究方向的學術碩士學位點,4個方向的專業碩士學位點;設有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1個和省人文社科基地1個;設立本科專業(教育學、教育技術學、學前教育和小學教育)4個。更重要的是,小學教育本科專業也不是福建師大教育學部發展的重點專業。其他高校(武夷學院、龍巖學院、莆田學院、寧德師范學院)小學教育本科專業雖明確分為小學語文與數學兩個方向,但它們在時間上起步較晚(最早2009年、最晚2017年開始招生),而且又受制于學校整體實力及地方財政等方面的支持,更無法挑戰領風氣之先的三所高校。

參考文獻:

[1]劉媛媛,李建輝.閩農村小學教師教育一體化現狀、問題及改進[J].集美大學學報,2013(1):6—12.

[2]林思涵.高等院校小學教育本科專業教師培養方案研究[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15(5):128—132.

[3]譚德君.高等學校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3):301—304.

[4]陳瑤,禹建柏.小學教育專業實習生初次課堂教學體驗研究[J].集美大學學報,2020(1):13—18.

篇(3)

關鍵詞:應用型人才;計算機專業網絡方向;課程群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1引言

我國大學課程密度很大,但強度很小。我國大學本科四年的課程一般規定50~60門之多,而哈佛大學只有32門,芝加哥大學有42門。我國大學生每學期甚至可以選學10門以上的課程,而哈佛大學的學生平均每學期選學4門課程。我國計算機專業在課程設置上也是高、大、全,如何改變這種現象呢?可以通過課程群和方向課程模塊化的思想進行設置。課程群方法是近年來高等院校課程體系建設實踐中出現的一項新的課程開發技術,其基本思想是把內容聯系緊密,內在邏輯性強,屬同―個培養能力范疇的同一類課程作為―個課程群組進行建設。

2計算機專業網絡方向能力培養的目標定位

作為一所應用型本科院校,在知識、能力、素質三個維度中,應該突出能力的培養。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曾經一度受到社會青睞,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計算機專業學生人數的增多,辦學的實驗環境跟不上,實踐內容陳舊,造成了部分計算機專業學生到社會上求職難的局面。那么到底應該培養學生具備那些網絡能力,這需要面向社會去尋找答案。通過對用人單位的需求了解獲悉計算機專業網絡方向的就業面可以劃分為三個層次:一是小型企業或單位,它們需要能夠建設網站、編寫網頁、組建簡單的局域網,能夠配置一般的服務,對網絡能夠進行維護的人員。二是中型企業或單位,這類單位擁有多個路由器和交換機,它們需要能夠配置各種網絡服務,包括對交換機、路由器進行配置和管理,能夠維護網絡安全,優化網絡性能,具有網絡規劃能力的人員。三是大型企業,它們要求除了上述在中小型企業需要的能力之外,還需要具備網絡編程,網絡入侵檢測,網絡存儲,無線網絡,網絡冗余設計等人員。

根據社會需求以及計算機專業培養目標,我們把計算機專業網絡方向的實踐能力抽象歸納為三點:建網、組網、管網,如圖1。其中建網和組網是基本能力,管網是在建網和組網之上的提升。

建網、組網、管網對應的能力如圖2所示。

3構建網絡方向模塊化課程體系

有了能力的準確定位,下面就可以依據能力構建計算機專業網絡方向課程教學體系。我院計算機專業學生方向的選擇是在三年級進行的,在選擇方向前需要讓學生對專業了解,以及培養專業興趣,這樣學生到了三年級才知道自己的興趣以及如何進行方向的選擇。學院從一年級到四年級規劃了能力培養路線圖如圖3所示。

一年級學生通過學習計算機導論、C語言等課程了解專業;二年級學生通過學習專業基礎課程、參加興趣小組、素質拓展平臺以及各種大賽來培養對專業的興趣,挖掘自身的潛能;三年級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可以選擇方向,當然這些方向并非完全獨立,某一方向的學生完全可以選擇另外一個方向的課程去學習;四年級學生進行畢業實習、畢業設計。

對于應用型人才培養,應該注重知識點的掌握和知識面的拓寬,不過分強調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要注重實用性,不過分強調深層次的基礎性知識;要注重實踐知識與能力,不過分強調理論上的精深。總之,要強調“學以致用”。課程配置及課程內容的取舍應遵循“夠用性”原則,即前修課的設置和其內容的取舍,要以后續課的需要為原則。網絡方向模塊化體系如下圖4:

網絡方向在一年級和二年級和其它方向是共享一個基礎教學平臺的。我們在制定網絡方向課程體系時,重點是要突出上面所定位的三大能力,課程體系制定如表1所示。

建網課程主線的龍頭課程為“WEB技術”;組網課程主線的龍頭課程為“網絡工程”;管網課程主線的龍頭課程為“網絡信息安全”,如圖5所示。

4構建實踐課程教學體系

實驗課程體系是實驗教學體系的核心要素。重組實驗課程教學體系,優化課程結構,更新實驗教學內容,增加綜合性、設計性、研究性實驗項目是要素的關鍵。實驗教學不僅使學生增加感性認識,有利于接受和理解所學的知識,同時要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使學生具備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判斷問題的能力,并初步學會運用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使學生具有創新、創業精神和實踐能力。

實驗課程內容的改革與更新,尤其是要緊密結合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將現有的實驗教學內容進行篩選、整合,對不符合現代科學發展的實驗項目進行刪除或更新,做到少而精,整體優化。減少驗證性、演示性實驗,精心安排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注重融入本學科發展的最新科技知識,滲透相關學科的理論和技能,使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課程占有相當的比例。要改變實驗教學依附于理論課,實驗教學內容各自獨立、零散、重復的現狀,建立系統優化的、相對獨立的實驗課程體系。實踐教學能力培養與實驗室的關系如圖6所示。

根據“建網、組網、管網”能力培養路線,我們整合相關課程,刪減重復內容,更新實驗內容,優化了實驗課程教學體系,如圖7所示。

5結束語

課程是教學中的核心,它可以看作是一個載體,所有改革的問題都要在課程這個舞臺上進行檢驗。課程群的科學合理設置是整個專業發展的基礎與動力。根據市場需求,應用型大學人才培養可以按職業傾向設置專業方向并設置課程進行培養,最后按職業傾向畢業。這種由的“專業取向”向“職業取向”的轉變,能有效提高人才培養的“職業化”程度,培養出具有社會適應性人才。

參考文獻:

[1] 王萬森. 計算機專業還有幾分天下?[J]. 計算機教育,2006(2):3-7.

[2] 吳林根. 基于創新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改革[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4,23(10):10-14.

篇(4)

產品設計對象包括機械裝備、輕工產品、電子信息、家用電器、交通工具等。從產品設計的共性角度出發,不同設計對象的構思、表達、程序、形態、結構等有著共同的基礎和相似的呈現。國際工業設計協會(ICSID)對工業設計的定義為:對批量生產的工業產品,憑借訓練、技術知識、經驗及視覺感受,賦予材料、色彩、表面加工、結構、構造、形態和裝飾以新的品質和規格。工業設計核心就是產品設計。拓展來看,產品設計的設計對象除了現代工業產品外,也可外延到手工藝品、工藝美術品等手工業時代的產品。產品設計專業旨在培養具有扎實工業產品設計基礎理論和造型能力,具有良好的形態理解與分析能力、審美能力、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以及具備良好的溝通合作能力和產品研發能力、產品轉化能力、設計協作與設計管理能力的高級專門設計人才。產品設計專業培養模式存在以下特點:

1.創新性

產品設計專業旨在培養具有高度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的產品設計人才,則必然要求產品設計教育也具備創新性,產品設計教育必須將學生創造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作為最終目標與價值導向。

2.交叉性

產品設計與藝術、工程、技術、管理、市場、心理等學科有著密切聯系。產品設計程序中,消費調研、市場分析、產品定位、產品研發、工程分析、市場營銷等都與不同行業、不同學科產生一定程度的聯系與交叉。產品設計教育勢必體現出產品設計的交叉性和綜合性。

3.應用性

產品設計是一個應用型專業,強調對學生實踐能力、職業技能和業務水平的培養。產品設計教育的應用性表現在培養學生的設計表達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執行判斷能力等方面。

4.多樣性

產品設計教育的多樣性反映在多個方面,有設計門類差異導致的多樣性,有行業區塊差異導致的多樣性,有人才培養層次差異導致的多樣性等。

二、基于產品設計專業的家具設計人才培養模式思考

通過對產品設計教育特點的分析,可知產品設計教育既有共性,又有個性,在培養目標與培養模式上應做到兼顧學科基礎與特色方向。國內外很多高校的產品設計教育也都體現出專業化和系統化的趨勢,如南京林業大學、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美國克蘭布魯克藝術學院、意大利米蘭理工大學等高校,家具設計方向都是其優勢特色專業方向。四川農業大學產品設計專業(家具與室內設計方向)面向四川家具產業集群的人才需求,從人才培養的目的性和有效性角度出發,確立了建立在產品設計專業共性培養基礎上,同時極具針對性和實效性的培養體系和培養模式,并提出了如下基于產品設計專業的家具設計人才培養思路和原則。

1.面向產業,辦好專業

應用型學科專業辦學應該滿足產業發展、適應社會需求,區域經濟是產品設計專業發展的重要推手。目前,家具產業在四川發展勢頭迅猛,形成了以“中國板式家具生產基地”為中心的產業體系和以“中國西部家具商貿之都”為中心的商貿體系,家具產業被成都市列為十大支柱產業之一,成都成為中國五大家具產業基地和四大家具流通基地之一。四川是實現家具產業創新的重要戰場,家具設計人才不但應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還要具備從事家具產品創新設計的實踐能力。近年來,相關高校對家具設計方向的培養模式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實踐,但在深度和廣度上往往缺乏整體思考和可操作性,存在人才培養模式單一、知識結構體系不完善、產業服務意識薄弱、人才自主創新能力匱乏等問題。目前,四川省內設置家具設計方向本科專業的高校有兩所,其中四川農業大學的家具設計方向在四川省內設置時間最早,發展起步于木材科學與工程專業。產品設計專業家具與室內設計方向辦學以來針對專業性質、市場需求、培養目標、區域優勢等,在創新型人才培養過程中獲得諸多成果和經驗,在總結辦學經驗的基礎上,開拓進取、不斷改革,為四川家具產業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家具設計人才。

2.夯實基礎,突出模塊

在人才培養上要以產品設計為根本,拓寬專業基礎;以家具設計為抓手,體現方向模塊。要在產品設計通才平臺上進行家具設計專才的培養。根據此思路,四川農業大學2014級產品設計專業家具與室內設計方向培養方案中,設計了三個模塊,分別是產品設計模塊、家具設計方向模塊、室內設計方向模塊。產品設計模塊,以產品設計基礎課程和產品設計專業課程為主,包括設計概論、設計素描、設計制圖、現代設計史、專業概論、設計色彩、平面構成、立體構成、計算機輔助設計Ⅰ(AutoCAD)、色彩構成、設計心理學、產品設計方法學、設計表現技法、計算機輔助設計Ⅱ(3dsmax)、產品設計與開發、模型設計與制作、人體工程學。家具設計方向模塊,以家具設計方向課程為主,包括家具與室內設計史、家具與室內裝飾材料、家具設計、軟體家具、家具表面裝飾設計。室內設計方向模塊,以室內設計方向課程為主,包括房屋建筑學、室內設計原理、建筑技術與設備、公共空間設計、室內裝修工程、室內裝修工程概預算、室內陳設藝術設計、展示空間設計。模塊設置較好地構建了產品設計(家具與室內設計方向)的課程體系,在夯實學生產品設計專業基礎的同時,較好地體現出家具與室內設計方向的特色。然而,模塊設置后并非一成不變、一勞永逸,目前還處在優化改革進程中,仍有一些不足,特別是家具設計方向課程偏少,體系完整度有待提高,家具設計技術性課程缺乏等。上述不足有待我們進一步革新和調整,繼續依據方案實施情況和人才培養效果進行持續深入改革。

3.強化理論,重視實踐

家具設計是一種具有系統性、藝術性和科學性的產品創新設計活動。家具設計既需要科學嚴謹的邏輯思維方法,也需要推陳出新的形象構思方法。家具創新設計需要理論支持與指導,理論知識的學習、積累對于家具設計人才培養來說不可或缺。然而,家具設計教育不僅僅要注重課堂理論教學,更要注重實踐教學環節,培養出適應行業需求的高級專門設計人才,通過包括實驗課程、實踐環節、頂崗實習、綜合實習、畢業實習等在內的多種實驗實踐教學環節,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與業務素質。同時,要著重建設校內實驗室、校內實訓基地、校外實習基地等實踐平臺,為應用型家具設計人才培養提供必要的實訓實習條件。

三、結語

篇(5)

關鍵詞:專業學習;學生;職業生涯規劃

一、專業學習的理解

從廣義上理解,專業學習應指學校在專業設置、專業培養目標及專業發展方向等方面,經過統籌規劃,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學生。可以從三個方面予以理解:

1.專業設置的理解。在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前提下,專業設置要求課程設計必須面向職業和職業生涯,既是專業設置要考慮社會的長效行為和適應行為,為學生走上社會后的職業生涯規劃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否則專業設置就失去了方向和目標,同時失去其發展的生命力。如果與職業生涯相結合,專業學習就會上升到一個新的臺階。

2.專業培養目標的理解。從學校層面來看,專業培養目標則是學校按照社會的共性要求為學生設計好的一般就業方向;從學生層面來看,專業培養目標則是學生按照學校的要求被強制性學習,以提高技能,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可見,專業培養的目的是學生職業生涯的起點。

3.專業發展方向的理解。專業發展方向是在專業設置和培養目標確定的前提下,根據學生和社會的要求,不斷地促進學生職業道路方向的正確性和目標性。專業發展方向引導和幫助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使其走向成功奠定基礎,專業發展方向和職業生涯規劃契合的程度,決定了專業發展方向的生命力。

因此,把專業設置及培養目標看成是專業學習的基礎,把專業發展方向看成是動態的管理過程,以良好的素質應變復雜的職業世界。

二、職業生涯規劃能夠促進專業的發展

職業生涯規劃,能使學生認識到專業學習和專業技能對自己將來發展的重要性,他們就社會在心理上做好準備,不會因一時的挫折和困難喪失信心,產生怨天尤人的感情,而是在與困難的斗爭中,愈挫愈奮,愈戰愈強,不斷以實際行動求取專業知識的提高。學生有了這種動機,就會自下而上推動學校的專業建設,從而,實現專業建設的四個轉變:由傳統專業向現代專業轉變,由縱向教學向橫斷教學轉變,由以知識本位向能力本位轉變,由能力本位向人格本位轉變。實現專業教學的四個轉變,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教育、培養和發展了學生。

高職大學生可以通過對自己職業生涯的規劃,解決好職業發展中的“四定”,即:定向、定點、定位、定心,能幫助自己盡早的確定今后的職業目標,明確自己今后的選擇。因此,高職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絕不僅是幫助大學生按照自己的資歷條件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達到與實現個人目標。它更重要的目標是幫助大學生定下事業大計,籌劃未來一生的發展方向,具有可行性、適時性、適應性和連續性的特點。

可見,進行職業生涯規劃,能使學生把專業學習列為頭等大事,在學習中逐步認清專業的培養目標,發展現狀和未來趨勢,他們會把專業列為職業生涯的起點,會在專業領域進行孜孜不求的探索,這樣,就會不斷檢驗學校的專業設置是否合理,課程體系是否科學,培養目標是否正確,從而不斷推進專業建設,最終不斷滿足和適應學生學習的需要。

三、專業學習有利于關鍵能力的培養

所謂關鍵能力是指與純粹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知識無直接關系,超出職業技能和職業知識范疇的能力。專業學習從掌握內容上理解,包括對公共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選修課的學習,這幾種課程構成一個專業學習體系。專業學習體系的完善和實施的深淺,決定了培養關鍵能力的高低。但這并不是說不用學習專業技能和專業知識的學習,恰恰相反,而是在專業學習和專業技能基礎上的更高一層發展,專業知識是基礎,是關鍵能力材料中最重的材料分子,沒有這一分子,材料就不能合成一塊好鋼。因此,專業學習和專業技能必須優先發展,只有與關鍵能力了協調發展,才能培養更加綜合性的能力。培養關鍵能力又是高職大學生在大學期間開始職業生涯前最重要的機會。合理的職業生涯就會把生存能力、應變能力、發展能力、學習能力和控制能力等關鍵能力綜合考慮在內,這樣,從專業學習到培養關鍵能力到職業生涯規劃,或者反之,職業生涯規劃到關鍵能力到專業學習,他們之間的關系是一個雙向、相互交叉和循環的關系。如圖表示:

在圖中可以看出,專業構成了關鍵能力的基礎,提供了發展的動力,豐富了他們的內容,關鍵能力是職業生涯規劃成功運轉的保障。

一份成功的職業生涯規劃,不能離開專業而言規劃,必須是在專業學習和專業發展主導下的規劃,否則職業生涯規劃就成了緣木求魚,舍本取末,因此,學校如何從課程設置到體系構建,從教學過程到教學創新,從課程的單向性教學到橫斷性聯系,從教育學傳統性到教育教學繼承與創新都是更科學地廣泛地角度提供給學生,促進學生更加科學地進行專業學習,為規劃一個完善的職業生涯做好相應準備。

綜上所述,專業學習與職業生涯規劃有著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系,學校應努力將職業生涯規劃的理念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滲透于學校教育的各個學科,以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有效縮短大學生由“校園人”到“社會人”轉變的時間,才能實現人與職業的合理配置,實現由擇業、就業逐步發展到職業、事業的終身的可持續發展。總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高校提高育人質量的重要方面,是提高人才社會適應力的重要環節,是破解大學生就業難的系統工程。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開展,將會為大學生提供終生受益的職業發展動力。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網絡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

作者簡介:李阿麗(1979-),女,山東即墨人,魯東大學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講師;寇光杰(1977-),男,山東臨朐人,魯東大學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副教授。(山東 煙臺 264025)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1年魯東大學應用型人才培養實驗課程教改項目、2011年魯東大學應用型人才培養教改項目(項目編號:Z1111)、2012年魯東大學應用型人才培養校企共建課程教改項目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3)02-0038-02

21世紀我國已進入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在國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大背景下,如何構建并實施新形式下的人才培養方案、提高教育質量、積極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創新型和應用型人才是高校正在深入研究的熱點課題。魯東大學把應用型人才培養改革作為2011年的重點工作之一,各個學院都在積極探討應用型人才培養改革的思路。本文總結了網絡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的改革思路,提出了一種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方案。

一、人才培養方案改革的工作思路和目標

人才培養方案是應用型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頂層設計,是開展教學工作的基本依據,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保證。

在學校黨委和學院領導的組織領導下,本次人才培養方案改革的思路和目標是:明確以應用為本的人才培養目標,緊密結合應用型人才培養和教師教育改革的需要,以完善專業方向設置和優化課程體系為重點,通過凝練專業特色和專業方向、調整專業選修課程設置、優化課程教學、強化實踐環節等形式構建更加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與課程體系,以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二、網絡工程專業改革調研

網絡工程專業是教育部于2002年新設立的目錄外專業,在專業設置上沒有任何現成的專業建設經驗可供參考。2004年,魯東大學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結合實際,開展本專業的招生和培養工作。2011年,為了更好地滿足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要,進一步做好魯東大學網絡工程專業培養方案的優化改革,針對用人單位、在校學生、畢業學生、專業教師以及省內外高校展開了廣泛調研。調研采用面訪、電話和網絡問卷的形式展開,收到了良好的反饋。

調研結果表明,一方面大多數單位認為畢業生的本專業知識基本能滿足工作需要。但是對于某些對計算機專業知識要求高的公司來說,學生的專業知識還有待加深、加強。另一方面,社交能力以及專業技能也很重要,而本專業畢業生在這方面還有一定的欠缺。此外,在創新能力和外語應用能力方面還是存在諸多不足。因此,要加強學生以上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外語水平。專業教師認為應加強校企合作,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在校學生和畢業學生認為應有很強的專業知識、實踐能力、身體素質和人文素質才能更好地勝任工作。

同時對南京郵電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廈門理工大學、濟南大學等高校進行了調研,調研結果表明,這些學校網絡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各有不同,各個學校結合自己的強勢學科和為地方經濟服務的理念,各有自己的特色。調研中還查看了各大招聘網站,了解到近幾年網絡工程類人才比較緊缺。根據調研結果,明確了本科層次的人才培養定位以及改革的方向,拓寬了辦學理念,同時也增強了改革的決心。

三、網絡工程專業培養目標及規格

經過充分的調研,明確了魯東大學網絡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1]培養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質和科學素養,系統地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知識,掌握計算機網絡工程的基本理論和技術,具有較強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知識面較寬、綜合素質較高的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級應用型人才。學生畢業后可在科研部門、教育單位、企事業、技術和行政管理部門等單位從事計算機網絡、通信及相關領域的研究、教學和技術開發、應用等工作。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計算機網絡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及網絡工程、網絡安全的實用技術,接受網絡工程設計、運行管理和性能分析的基本訓練,具有獨立從事網絡系統設計與維護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和計算機網絡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掌握網絡協議體系、網絡互聯技術、網絡性能評估等相關知識;掌握網絡通信系統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識;掌握信息與網絡安全的基本理論知識;具有對網絡通信系統進行分析、設計、開發、安裝、調測和應用的基本能力;掌握計算機系統軟、硬件開發的基本方法;具有綜合運用所學專業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具有較強的實際動手能力以及與別人協同合作、組織管理的能力和競爭能力;了解與計算機科學技術有關的法規;了解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及相關領域的發展動態;掌握文獻檢索的基本方法,具有獲取信息的能力;能夠熟練地掌握一門外語。

四、網絡工程專業課程體系設置

課程體系的設置與實施是保證人才培養目標得以實現的根本。魯東大學2006年開始實行按學科大類招生,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軟件工程專業、信息工程專業和網絡工程專業按大類電氣信息類統一招生,不分專業。一年半后學生按照專業興趣選取自己的專業。課程體系設置與“按學科招生、分階段培養”的人才培養模式結合,采用“平臺+模塊”的結構形式。按照知識結構和課程的層次關系分為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兩個教育平臺。通識教育平臺下設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兩個課程模塊;專業教育平臺下設專業必修課程、專業方向選修課程和專業任選課程三個課程模塊。課程體系基本框架如圖1所示。

1.通識教育平臺課程設置

通識教育平臺體現了素質教育的要求,為學生打下了堅實的學科基礎,通識教育平臺由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組成。

(1)必修課程。必修課程設置注重學生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體現了學科專業的交叉和滲透。具體包括公共基礎課程和學科基礎課程兩個課組。公共基礎課程主要培養學生的基本思想修養、身體素質和英語應用能力,且在思想修養課程中增加了實踐學分。學科基礎課程教學奠定了學生良好的數理基礎、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理論分析能力。[2]

新版人才培養方案中為了強化語言能力培養,在公共基礎課程中增設了“普通話應用”必修環節,通過普通話水平測試,達到二級乙等以上的記為合格。為了培養學生的數學素質,提高其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學科基礎課程中增設了“復變函數與積分變換”課程。

(2)選修課程。選修課程設置是為了進一步拓展學生的學科知識、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具體包括學科選修、人文素質類選修和公共選修三個課組。學生選修課程主要有“數值分析”、“數據建模”等課程,可充分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在學科選修學分中學生需獲得2個創新學分。創新學分可以通過參加各種競賽活動、參與課題等方式獲得,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學生需從人文素質類課程選修中獲得6學分。該組課程主要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課程詳細設置如表1所示。[2]

2.專業教育平臺課程設置

專業教育平臺下設專業必修課程、專業方向選修課程和專業任選課程三個課程模塊。專業必修課程為學生具備基本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和網絡理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學生可以在專業方向選修課程中任選一個方向模塊,完成該方向的所有課程。網絡安全及應用方向旨在培養網絡環境下安全方向的軟件開發人員,學生主要學習網絡安全相關的理論知識,加強網絡安全軟件的開發能力。網絡工程技術方向旨在培養具有一定網絡工程能力的工程技術人員,學生主要學習網線、構建局域網、利用路由器構建各種網絡互聯、路由器各種命令的熟練配置、交換機各種命令的各種配置、網絡故障分析、異構型網絡的互聯、無線局域網技術和廣域網技術等。對于專業任選課程,學生需選6學分,可從軟件工程專業、信息工程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方向的課程中選取,或在本方向的任選課程中選取,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選取相應的課程。

在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中,需強化學生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和適應能力的培養。因此,結合專業方向,增強了實踐環節。專業平臺的必修課程和專業方向課程均設有實踐課時,可以提高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以及實踐能力。

五、結語

目前,魯東大學網絡工程專業教學團隊已成為校級教學團隊。教學團隊全體成員緊緊圍繞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開展教學,已申請多項省校級教改課題,實時地對課程教學方法、實踐教學形式等方面進行了改革,并按照人才培養方案的目標培養適合經濟社會需要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教學改革;鐵路特色專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作者簡介:蘇宏升(1969-),男,甘肅靖遠人,蘭州交通大學自動化與電氣工程學院電氣工程系副主任,教授;董海鷹(1966-),男,陜西臨潼人,蘭州交通大學自動化與電氣工程學院副院長,教授。(甘肅 蘭州 730070)

中圖分類號:G64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0079(2012)33-0027-03

一、歷史沿革

蘭州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前身是1958年由姜嘉猷教授等一批電機工程專家組建的電力機車專業和1959年組建的電力機車供電專業。1999年,學校根據國家新的本科專業目錄,設立了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本科專業,并于同年開始招生。2000年,該專業被教育部列入國家管理的專業點名單,并于2004年獲得了財政部的中央與地方共建高校專項資金資助。[1]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自成立以來,沿襲蘭州交通大學(蘭州鐵道學院)多年優良的辦學傳統,本著服務鐵路和面向地方電力系統領域進行人才培養的原則,已為國家培養了1000多名鐵道電氣化工程領域的專業技術人才,為國家建設,特別是西部鐵路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二、專業定位

隨著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發展,我國高校高等教育已從精英教育時期轉變為大眾化教育時期,而大眾化教育所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畢業生的就業分配問題。嚴峻的就業形勢已經演變成一個備受關注的社會問題,而這僅僅通過提升教學質量,狠抓教學水平的努力是難以辦到的。因此必須從社會分析做起,正確定位,找好高校人才培養和社會需求的結合點,做好高等教育的專業教學改革,完成高校肩負的三項主要職能:人才培養、科研轉化和服務社會。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是我國工科院校普遍設立的一個專業,專業規模相對龐大,就業競爭異常激烈。如前所述,蘭州交通大學如何能夠培養出適應時代需求的學生,在當前諸多高校中占有一席之地,是關系到該專業生存發展的重要問題。為此,蘭州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在對當前該專業深入分析的基礎上,結合原鐵路院校類特色,進行了大膽的嘗試和改革,即將蘭州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定位于鐵路特色專業,在原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原有方向的基礎上設立了電氣化鐵道牽引供電和接觸網工程兩個特色專業方向,一方面拓展了學生的就業渠道,進一步明確了教學目標,另一方面兼顧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經過兩年的專業嘗試,證明電氣工程系將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定位于鐵路特色專業的實踐是完全正確的,出現了畢業生供不應求的局面,不少人已在本職崗位上取得了良好成績,深受用人單位歡迎。

三、特色專業方向的設立

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專業設置的規定》明確規定:“普通高等學校根據社會特殊需要及自身優勢和特點,可在完成基礎課教學后,在現設專業范圍內自主審定專業方向”。在此規則指導下,蘭州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開展了在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下設立特色專業方向的探討和研究工作。

1.電氣專業寬口徑下的問題分析

縱觀當前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的狀況,所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人才培養目標不夠明確。部分高校沿襲著我國高等教育中重理論、輕知識傳授的教育理念,忽略了人自身的教育,又缺乏明確的專業定位,導致培養目標過大而無法適應時代需求,也不能適應社會對人才的多層次需求。二是人才培養模式落后,缺乏創新。教學以具體專業為導向,將相應的專業知識灌輸給學生,較少考慮學生是否能將所學知識完全消化,是否形成了合理的知識結構,是否能夠運用這些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技術專業化日益突出,培養更加專業的電氣方面人才是社會發展的必然。

2.鐵路特色專業方向建立的可行性和必然性

我國能源資源分布的不均衡以及越來越多的外出務工人員,決定了我國鐵路交通運輸在未來國民經濟發展中仍將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而鐵路電力牽引相比其他牽引方式在高速、重載、環保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優越性,因而是未來鐵路交通運輸行業主要發展的牽引模式。“九五”后期,隨著一批時速超過200km的客貨共線鐵路和200~350km的客運專線鐵路的建成,我國鐵路進入高速發展期,加上這些鐵路多采用信息技術控制和管理,客觀上決定了對鐵路牽引供電專業的更高要求:要求電氣專業對鐵道知識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要求作為鐵路自動化、現代化和科技化代表的牽引供電系統要從可靠性到先進性滿足高速鐵路建設的要求;要求現代的電力牽引供電要向專業化、科技化和信息化的方向發展。

目前我國鐵路建設掀起了新一輪,且正在向新疆、等邊遠地區滲透,而這些鐵路建設的特點是高起點和高標準,急需大量掌握現代科學知識的鐵路供電和接觸網方面的人才,從事與牽引變電所與接觸網有關的運營維護工作,確保大動脈的安全暢通。另外,由于蘭州交通大學電氣專業培養目標不夠明朗或培養計劃滿足不了高速鐵路發展的要求,致使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脫節,畢業生就業困難。

根據我們在烏魯木齊、呼和浩特、哈爾濱、武漢、鄭州、蘭州等鐵路局和青藏鐵路公司,以及南車、北車等鐵路機車車輛制造企業的調查而得出的結論來看,這些企業每年對牽引供電專業畢業生的人才需求是學校能夠提供的三分之一,缺口達一半以上,而且這些鐵路企業對牽引供電的人才需求還將繼續增長。

一方面是寬口徑下電氣專業學生由于技能欠缺和諸多高校學生人數日益增多帶來的就業壓力;另一方面是鐵路牽引供電專業的人才匱乏,出現了多家用人單位提前到學校爭搶人才而無法滿足人才需求的局面。鑒于此,根據蘭州交通大學原鐵路類院校特色,蘭州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決定在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下開辟牽引供電專業方向。同時,考慮到接觸網是電力牽引必不可少的載體,與運營維護工作往往糾結在一起,密不可分,因此又設立了接觸網工程方向。這樣和原來的電力系統自動化專業方向一起,蘭州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共有三個專業方向,即兩個鐵路特色專業方向和一個傳統專業方向,較好地滿足了用人單位的需求,也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選擇空間。

四、鐵路特色專業方向改革的具體措施

電氣工程系鐵路特色專業方向一經確定就成為蘭州交通大學的一個重要專業方向,這也是甘肅省乃至西北地區唯一的一個有該方向的本科院校。為了滿足鐵路特色專業方向(即鐵道供電和接觸網方向)的教學要求,院系兩級在人才培養模式、課程設置、教材選取和平臺建設等方面成立了專門的課題研究小組,并得到了學校的大力資助。

1.教學計劃的修訂和課程設置的完善

電氣工程系原有的教學計劃和大綱是針對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本科專業而設置的,具有課程門類比較齊全,覆蓋面廣的特點。缺點是缺乏特色,定向模糊,培養目標不清晰,導致畢業生就業困難。為了能和鐵路特色專業培養目標相匹配,必須對現有的教學計劃進行調整,使之既能符合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培養計劃,又能體現鐵路特色供電專業的培養目標。為此,研究小組認為:新教學計劃的制定應該體現知識的完整性和連貫性;充分反映本課程方向的新技術和發展前景;刪減就繁,除舊布新,突出重點;理論聯系實際,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正是基于這樣的原則,結合大綱對原教學計劃從公共基礎課程教學平臺、專業基礎課程教學平臺、專業課程教學平臺以及工程實踐能力教學平臺四個方面進行了修訂。[2]

(1)公共基礎課程教學平臺的修訂。除執行全校公共基礎課程體系外,學院還構建了由14門課程組成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平臺:“程序設計基礎”、“數據結構”、“離散數學”、“微機原理”、“單片機原理及系統設計”、“數值計算與MATLAB方法”、“嵌入式系統設計”、“計算機導論”、“DSP技術及應用”、“數字信號處理”、“軟件開發技術基礎”、“數據庫技術及應用”、“Web技術及應用”、“計算機網絡”,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鑒于鐵路特色專業方向對數學有較高的要求,因此在修訂計劃時增加了工程數學教學方面的內容,包括“數學物理方程”、“矢量分析與場論”、“概率與數理統計”、“復變函數與積分變換”課程,為學生專業方向課程的學習中打下厚實的基礎。

這樣學生既能在大電類基礎課程教學平臺的寬口徑下學習,又能掌握特色專業方向課的基礎課教學內容,為以后分專業方向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專業基礎課程教學平臺的修訂。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基礎課程教學平臺包括“電路分析”、“電路實驗”、“電子技術”、“電子技術實驗”、“工程電磁場”、“自動控制原理”、“電機學”、“電氣工程導論”、“電力系統分析”、“電力系統通信與網絡技術”10門課程,與公共基礎課程共同構成大電類基礎課程教學大平臺。

由于接觸網專業對機械和力學知識有較嚴格的要求,因此在專業基礎平臺中增加了“機械設計基礎”和“工程力學”課程,豐富了學生的專業知識面,也為以后學好接觸網專業方向奠定了基礎。

(3)專業課程教學平臺的修訂。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課程教學平臺主要涉及“高電壓技術”、“電力電子技術”、“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原理”、“電氣測試技術”、“電器控制與可編程控制器”、“電力系統自動化”、“專業英語閱讀與寫作”、“電氣設備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配電網絡自動化”等課程,與畢業設計、課程設計一起構建專業技能獲取平臺。

專業課程教學平臺的修訂對確保鐵路特色專業方向成功至關重要,因此做了較大的調整。針對電氣化鐵道牽引供電專業方向,增加了“電氣化鐵道供電系統與設計”、“電氣化鐵道供電系統及裝備”、“城市軌道交通供電系統”、“牽引供電所設計與施工”課程以及這些課的課程設計。針對接觸網工程專業方向,增加了“接觸網工程與設計”、“接觸網規程與規則”、“接觸網施工”、“接觸網檢測”以及“接觸網工程與設計課程設計”。上述兩個特色方向除必修課外,均有9個學分的選修課。表1是調整后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鐵路特色專業方向課程教學計劃。

(4)工程實踐能力教學平臺的修訂。工程實踐能力教學平臺的調整主要基于兩方面:一是調整工程實踐平臺本身的實訓內容,如認識實習由參觀劉家峽水電站改為參觀蘭州鐵路局供電段蘭東牽引變電所,生產實習由原來的蘭州電機廠實習改為蘭州鐵路局職工培訓站隴西分站接觸網實訓基地實習。二是開辟新的實訓內容或實訓基地,如增加了有關牽引供電系統和接觸網專業方向的零部件拆裝實習,以及開辟了蘭州鐵路局供電段電調中心實習基地。此外,學院還定期聘請各大鐵路局、設計院、中鐵電氣化公司、青藏鐵路公司等現場專業人員來學院任課或作報告,使得學生們不出校門就能學習到現場的知識。

2.師資隊伍建設的研究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鐵路特色專業方向是一個嶄新的方向,師資力量的配備直接影響到專業建設的成敗。在優化師資配置資源的基礎上,必須加大師資培訓,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具體措施:一是安排教師到相關院校進行實習培訓,加強學習交流。如2008年安排張廷榮、李紅兩位青年教師去華東交通大學學習,安排李亞寧教師去鐵道部第一設計院學習,2009年安排張廷榮、李紅去鐵道部第一設計院蘭州分院學習,2010年安排閔永智教師去西南交通大學學習,提高了教師的理論水平。除了每年安排相關教師進修實習外,學院還著力出臺了“1+2”研修計劃和“1+1”幫帶計劃。二是鼓勵教師利用暑、寒期到工廠或鐵路建設現場實地考察,與現場工人、技師交流學習,做到真正實踐學習。三是在院內積極開展鐵路特色專業方向方面的科研工作,加大對科研方面的投入。通過承擔和參與科研項目,提高教師發現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豐富教師的工程實踐經驗。四是強化教師專業隊伍,引進高水平人才,要特別加強從企業引進具有較高學術水平和豐富工程實踐經驗的高級專業技術人才,提高師資隊伍的整體工程實踐能力和水平。

3.實驗室建設和實習基地的建立

實驗是教學的重要環節,相應的實驗室建設對于專業發展尤為重要。鐵道電力牽引供電系統和接觸網專業方向建立之前,我們就對實驗室建設進行了大量的考察和論證工作,一經專業方向確立就開始了實驗室建設工作。由于鐵路特色專業方向的特殊性和龐大性,所需建設資金缺口較大,研究如何利用有限的資金完成有代表性的實驗設備從而完成實驗室建設,滿足日常教學需求,幫助學生理解和接受所學專業知識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異常重要。學校采取了以自我建設為主的方式,同時加強外來資金的引入。一方面,學校利用日元貸款大力建設鐵路特色專業方向實驗室,先期建成電氣化鐵道供電系統模型實驗室,包括一個電力系統沙盤及一個牽引供電系統沙盤;全部償、半補償及接觸網簡單懸掛模型;斷路器、隔開關、互感器、避雷器等牽引變電所電力設備模型;AT、BT及接觸網直供方式下的掛板模型;牽引所二次回路、直流操作電源的掛板模型,滿足鐵路特色專業方向學生學習的基本需求。另一方面,利用財政部與地方共建實驗室和特色辦學機會,爭取國家財政支持。通過各方積極努力,獲得財政部數百萬元建設基金,建立了遠動及綜合自動化實驗室。最后利用現有的實驗設備,學校投入配套資金進行二次開發,展開對遙測、遙信和遙控系統的深入研究,完善實驗室設備和技術。[3]

關于實習基地的建設問題,接觸網專業方向要求學生必須通過相應的安全規程測試,合格后方能上崗,其特殊性決定了實習的重要性。利用現有條件和依托相關企業單位建設新的實習基地是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學校利用蘭州鐵路局職工培訓站接觸網實習基地的優勢,在實習階段將學生送到接觸網實習基地進行接觸網零部件拆裝練習,并設法考取上崗證。另外,和企業積極聯合,建立新的實習基地。如與蘭州鐵路局蘭東供電段達成就業實習協議,給學生一個熟悉和實習的機會,做到理論和實踐相結合。

4.教學方式多樣化,注重學生能力培養

為了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鐵路特色專業方向的課程從內容到形式上都進行了不斷地嘗試,目的是尋求利于學生學習和能力提高的最佳結合點。

教學內容上不再采取單純的灌輸式教學,而是豐富教學內容。首先在教材的選取上采用“三位一體”的教材,再經過大量的比對,選取最好、最先進的教材。對不恰當的教材經過教師和專業技術人員的共同努力進行修正;課堂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利用多媒體課件教學,一方面從交流單位引進錄像,另一方面根據需要去現場實地制作教學錄像,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注重能力培養。為了提高學生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一些課程采取了教師講授、學生參與的方式。例如,對于軌道交通概論,任課教師講完部分課件后,布置學生課后通過資料查取完成一定任務,并讓學生們課堂講解。由于學生查閱的知識多種多樣,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視野,而且教師在其中也可以學到不少知識,共同受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自學能力。

五、鐵路特色專業方向取得的實效

蘭州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鐵路特色專業方向一經開始就顯示了極其強大的生命力和發展潛力。在校內受到領導和廣大教師的支持,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新的就業機會和選擇。經過兩年的建設和發展,得到了鐵路局、設計院、中鐵電氣化局、中鐵建和機車車輛制造企業的認可和好評。目前除部分畢業生考取研究生外,大部分學生已走上工作崗位,總體呈現出供不應求的局面。在最近連續三屆的畢業生就業分配中,無1人待業。在最近連續兩年的高考中,報考該專業學習的學生數量大大增加。該專業與鐵路信號、機車控制兩個專業配套,構造了“三位一體”的學科優勢,填補了學科專業建設的空白。

六、結束語

自1999年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恢復招生以來,歷經10年有余。在校、院兩級領導的支持下,電氣工程系教師孜孜不倦、嘔心瀝血,建立了國家特色專業和省級實驗示范中心兩個平臺,設立了電氣工程一級碩士學位授權點和一個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點,并吸引了大連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華東交通大學、寧夏大學、蘭州理工大學、蘭州工業專科學校、河西學院、隴東學院、甘肅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酒泉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烏克蘭克列門丘格國立大學和斯洛伐克馬捷貝爾大學等院校教師來中心參觀、學習,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參考文獻:

[1]蘇宏升.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鐵路特色專業建設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5):193-195.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拍自拍亚洲综合图区| 午夜福利1000集合集92| 国产xxx69麻豆国语对白| 看成年全黄大色黄大片| 乱妇乱女熟妇熟女网站| 国产乱了真实在线观看| 欧美性生交xxxxx久久久| 欧美大肥婆大肥bbbbb|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漫画 | 国产线播放免费人成视频播放| 荫道bbwbbb高潮潮喷|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 欧美叉叉叉bbb网站|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av中文| 亚洲欧美第一成人网站7777| 18禁美女裸身无遮挡免费网站| 亚洲av无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热久久久久久久 | 十八岁污网站在线观看| 天天爽夜夜爽人人爽|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 成全视频在线观看在线播放| 国产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激情偷乱人伦小说视频在线精| 成人无码区免费a∨直播| 天堂网在线最新版www|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5发布| 日产精品卡三卡在线| 中国老太婆xxxhd| 痉挛高潮喷水av无码免费| 国产18禁黄网站免费观看|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厂| 婷婷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吞精| 国产xxxx做受视频| 美丽人妻在夫前被黑人| 国产人碰人摸人爱视频| 奇米影视7777狠狠狠狠色|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