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1-28 03:31:5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廣播電視新聞學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最近,復旦大學出版社推出了“全國十佳”廣播電視理論工作者、上海大學新聞傳播系主任、教授、博導吳信訓的專著《新編廣播電視新聞學》。這是在吳信訓擔任主講的廣播電視新聞學2006年被評為上海市精品課程的背景下,并在其原有版本―――《實用電視傳播學》(1990年出版)的基礎上精心修訂而成,凝結了他20余年的心血和教學心得。作者作為國內較早出國留學研究廣播電視傳播學的學者之一,本身也有豐富的實際經驗,因此該書理論和實踐的“整合”顯得更為融洽,具有豐富扎實的知識點,深入獨到的理論見解。
全書共分十章。在第一章“廣播電視新聞原理”中,提綱挈領闡明了廣播電視新聞特殊的社會價值,以及廣播電視新聞的定義、內涵,并對廣播電視媒介的特性和優勢作了富有獨到見解的論述。
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第五章互為呼應,首次分別從廣播電視反映新聞信息時的外部結構樣式特點和內容敘事語境特征著眼區分體裁,以及從廣播電視反映新聞信息時的內容所屬領域著眼區分類別,從題材與類別的區分與聯系上,對廣播電視新聞消息、深度報道、連續報道、系列報道、專題報道和特別報道、新聞解說與評論、新聞談話節目、新聞現場直播報道,以及廣播電視時政新聞、經濟新聞、民生新聞、法制新聞、文化新聞、體育新聞等不同領域廣播電視新聞傳播中的不同體裁和類別運用的基本規律與要領,作了較全面深入的解析。
第六章至第十章對廣播電視新聞節目從采訪、拍攝、編輯、播音與主持,以及編排、播出各環節的重要理論與實務技能進行了更全面、透辟的解析。
同時,本書認為,廣播與電視雖然媒介手段有所不同,但因也有同屬電波媒介的若干共性,就其新聞報道的體裁、類別而言,是基本相通的,只是在其具體傳情達意的敘事表現上,如何發揮各自的特性與優勢,有其不同的特點及要領,所以本書就其每一種體裁、類別,先論其共性,再分述其個性,既有利于觸類旁通,節約篇幅,又有利于讀者從彼此的聯系與區別中,更便捷地理解把握各自的特點與要領。
廣播電視新聞學是于2002年在傳播學系新開設本科專業,其目標是培養具有較高人文素質和文化修養、勝任廣播電視等現代媒體的采寫、編播、攝錄、主持、評論、策劃等業務的高層次新聞傳播專門人才。傳播學系辦學涉及傳統學科與新興學科交叉、文理交叉,具有較廣闊的發展前景。
南開大學,簡稱南開,是由嚴修、張伯苓秉承教育救國理念創辦的綜合性大學,正式成立于1919年。南開大學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位列國家雙一流、211工程和985工程,入選首批2011計劃、111計劃、珠峰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教育部來華留學示范基地,被譽為“學府北辰”。
(來源:文章屋網 )
筆者認為,在現實的社會環境和教育體制中,廣播電視新聞學新建本科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不必爭論該專業應該上馬還是下馬。面對廣播電視新聞學新建本科的高考招生易與對口就業難的矛盾,如何通過培養方案的改革創新定位辦學方向,以培養出社會需要的人才,使廣播電視新聞學新建本科健康發展,是新聞教育界亟待探討的課題。為此,筆者總結了創建廣播電視新聞學本科專業的粗淺認識,借此機會就教于各位同行。
發展背景:媒介融合與文化產業
媒介融合,是2000年左右在發達國家逐漸呈現出來的各種媒介多功能一體化的趨勢,包括“技術網絡化、產品多媒體化、業務融合化、市場一體化、組織整合化,最終體現出來的是媒介產業融合”。由于2008年的美國金融危機,全球范圍內加速了媒介融合的戰略進程,“在集中和融合的媒體集團中,不同的媒體可以通過某種流程控制實現資源重整,電視臺幫襯報紙,報紙聯動網站、網站呼應廣播電視,利用各自的介質差異,在新聞信息傳播上實現資源共享而又產品各異,聯手做大區域市場,并且在這一市場上占據壟斷地位”。
在國內,媒介融合已是大勢所趨,如廣播、電視、報紙紛紛上網,移動電視、手機電視、手機報紙等相繼出現,廣電網、電信網、互聯網三網合一的戰略已經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在此背景下,社會對廣播電視類人才的要求突破單一化而呈多樣化的趨勢,廣播電視新聞學本科培養的人才類型正面臨巨大的挑戰。
而且,在媒介融合的大勢驅動下,特別是近年來數字高科技的迅猛發展,催生了許多以媒介傳播為主要經營方式的新興文化業態,如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杰所言:“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文化生產、傳播、消費的方式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文化的價值在人類創造文明歷史和實現人們各自追求的各項生活目標中凸顯出來。以文化價值為靈魂,以科學技術和現代傳播載體為支撐,由文化創意、文化產品制造、文化傳播、文化消費、文化服務、文化交流所構成的產業鏈已經形成。”2009年9月國務院《文化產業振興規劃》,該規劃強調的八項重點工作的第一項就是“加快發展文化創意、影視制作、出版發行、印刷復制、廣告,演藝娛樂、文化會展、數字內容和動漫等重點文化產業”,第七項則是“積極發展移動多媒體廣播電視、網絡廣播影視、手機廣播電視等新興文化業態,推動文化產業升級”。因此可以推斷,社會公眾對廣播電視類職業的熱衷必將受到這一文化產業振興走勢的影響而持續升溫。
這些來自業界學界和政府高層的信息,給開拓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的辦學思路提供了啟示:在媒介融合加速與文化產業振興的大背景下,社會對廣播電視新聞學本科人才的需求,無論是質量還是數量都有了新的變化,為該專業新建本科的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改革機遇和創新空間。
培養目標:新聞專才與媒介通才
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屬于新聞傳播學科,原本面向廣播電視機構培養能夠從事新聞采訪、現場報道、策劃編排、節目主持等工作的新聞傳播類專業人才,即新聞專才。這是其得以在新聞傳播學科中確立專業門戶的基本依據。但隨著我國新聞傳播體制的產業化改革,廣播電視機構實行制播分離已是大勢所趨。這一趨向表明,政府對與社會穩定直接相關的新聞制播的控制不會減少,但廣播電視機構因此精兵簡政,從而會減少對新聞專才的吸納量。即有部分廣播電視新聞學本科專業的畢業生無法進入電臺電視臺就業,這是近年已經呈現的嚴酷現實,也是不容否認的就業趨勢。廣播電視新聞學新建本科如果僅以新聞專才作為培養目標,顯然不現實。
另一方面,也應該看到,在媒介融合加速與文化產業振興的大背景下,社會對一專多能型多面手媒介通才的需求量上升。廣播電視新聞學新建本科可以據此重新定位培養目標:就業去向從電臺電視臺拓展至報社、雜志社、網絡公司;業務崗位從新聞采編拓展至產品制作、廣告創意、公關策劃;專業領域從新聞傳媒拓展至商業傳媒、行業傳媒、企業傳媒;學科視野從傳統媒介拓展至新媒介、融媒介、泛媒介。以此廣角觀照當下的中國,除廣播電視業以外,還有出版業、報刊業、電影業、音像業、印刷復制業、廣告業、會展業、數碼產品制作業、網絡傳播業等各類文化產業單位,都有運用影像傳播技能的業務崗位,因此都有吸納廣播電視類人才的需求和空間。換言之,精通影像傳播技能的廣播電視類專業的畢業生,就如上世紀精通漢語言文字的中文系畢業生一樣是“萬金油”,也是當今文化產業格局中的媒介通才。
綜上,廣播電視新聞學新建本科應以能力建構為導向,培養能夠在各級廣播電視及其他新聞媒介和文化傳媒領域,從事策劃、采訪、寫作、編導、主持、攝編、制作等工作的寬口徑復合型應用人才。簡而言之,以培養適應媒介融合趨勢的新聞專才為主,兼顧培養適應文化產業各行的媒介通才。廣播電視新聞學新建本科的課程體系,應該突破傳統,大力改革,為這一寬泛的培養目標提供強大的能力支持。
課程體系:學術兼備與能力建構
目前,我國本科教育的課程體系通行必修課三大板塊(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和選修課兩大平臺(公共選修課、專業選修課)的架構。除公共基礎課板塊中的課程須按教育部的規定開設以外,其他均是各個專業實施教學改革與創新的可作為空間。本著學術兼備的原則和能力建構的導向,結合本院師資與設備的開課條件,我們在課程體系上進行了創新設計(見右表):
該課程體系的特點之一,是注重學術兼備,層次設計分明。梁啟超在《學與術》一文中指出:“學也者,觀察事物而發明其真理者也;術也者,取所發明之真理而致諸用者也。”嚴復對“學”與“術”的關系,也有較為明確的分疏,他在其譯作《原富》一書的按語中這樣認為:“蓋學與術異。學者考自然之理,立必然之例。術者據既知之理,求可成之功。學主知,術主行。”由此可知,“學理”課程的內涵在于揭示研究對象的因果聯系,形成理性認知,培養學生獨立健全的思維方式,賦予學生豐厚的文化底蘊,有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術理”課程則是理性認知的具體運用,有技術技能之意,培養學生靈活嫻熟的業務技能,賦予學生必備的就業條件,有利于學生的當下生存。
該課程體系的特點之二,是突出能力建構,模塊組合清晰。人的生存與發展,歸根結底是人的生存能力與發展能力的體現。據此,我們把基本素質、專業素質、業務素質三大類課程的教學目標整合建構為六項能力,在學習的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存發展之間建立了內在關聯。在基本素質課程支持建構的兩項能力中,政治類5門課程側重培養積極的與時俱進能力,其他課程側重培養持續的終身學習能力,皆為滿足學生的社會適應需求而設;在專業素質課程支持建構的兩項能力中,必修的9門課程側重培養敏銳的新聞判斷能力,其他選修課程側重培養寬廣的社會觀察能力,皆為滿足學生的專業發展需求而設;在業務素質課程支持建構的兩項能力中,必修的13門課程側重培養專業的影像表達能力,其他選修課程側重培養寬泛的崗位適應能力。皆為滿足學生的就業生存需求而設。如此設課目的明確,避免了課程規劃的盲目性,直接支持本專業的培養目標。
教學特色:媒介產品與模擬實踐
在這個廣播電視新聞學新建本科的培養方案中,還安排了體現教學特色的系列實訓課程:報紙新聞業務課模擬報紙新聞編輯部制作《先鋒報》、電視新聞制作課模擬新聞中心制作《山青新聞》、電視節目制作課模擬電視節目攝制組制作《先鋒電視》、數字媒體技術課模擬電子雜志編輯部制作《先鋒時空》、網絡新聞業務課模擬網站開發技術部制作《先鋒網》。這些媒介產品均由學生模擬職場團隊按一定的周期運作,教師在課堂上講評指導,學生分別按評分細則完成課程學分。
【關鍵詞】廣播電視;實踐教學;擬態環境;環境化;教學模式
隨著近十年來我國廣播電視事業的飛速發展,廣播電視人才的需求空前旺盛。高等院校也積極著力培養相關人才。于是自1999年全國高校大規模擴招以來,很多高校紛紛開辦了廣播電視新聞專業。廣播電視新聞學是一門強調實踐性和應用性的社會學科,實踐教學在檢驗學生專業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提高廣播電視新聞采編能力等方面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是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本科教育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媒介市場化改革和媒介融合的不斷深入,如何有效地利用實踐教學資源培養出復合型高級應用型新聞人才,沒有形成一套完整、成熟的實踐教學模式,這也是該專業教學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本文借鑒傳播學當中“擬態環境”的理論,對廣播電視新聞專業的實踐教學模式提出了一些設想。
1 何謂“擬態環境”
美國著名傳播學者李普曼曾提出這樣的觀點: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大眾由于其精力、注意力和實際活動范圍的限制,不可能對日益復雜的整個外部環境都保持經驗性接觸。大眾傳播媒介就成了人們了解未能親身感受感知的事物的唯一渠道。于是,人們的行為就不能單純理解為對客觀環境及其變化的反應,嚴格意義上說,應該是對大眾傳媒所營造出的某種“擬態環境”的反應。媒介機構就成了這種“象征性環境”的制造者。
在這一理論基礎上,日本學者藤竹曉又提出了“擬態環境的環境化”問題。他認為,“擬態環境”雖然與現實環境有很大的差異,但是,信息時代,人們的態度行為的依據往往是來源于大眾傳媒的信息,這些態度的積累和行動的結果又反作用于客觀社會,使之越來越帶有了“擬態環境”的特點。在現代社會,這種由大眾傳媒營造出來的信息環境造就的“擬態環境”的環境化已經成為一個明顯的趨勢。
2 地方高校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實踐教學的現狀
在中國廣播電視傳媒產業化發展和媒介融合的大趨勢下,西部各廣播影視機構人才結構與素質水平急需提升,目前最需要的是具有扎實的功底、理論實務都強的復合型、創新型人才。但從用人單位的意見反饋來看,不少廣播電視視專業學生存在著上手快、后勁不足的問題,難以勝任大型題材節目的采編工作。而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師資力量薄弱
由于各地方高校紛紛開辦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教師人數上就出現了較大的缺口,尤其是西部等地方高校,師資力量方面更是先天不足。最為突出的方面是專業教師嚴重匱乏,有相當一部分專業教師是從中文以及其他社會學科改為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的,對相關專業理論知識的掌握稍嫌欠缺,更難以夯實學生的專業理論基礎。其次,由于廣播電視從業的特點,很多高校新引進的專業教師,大都為相關專業的研究生,在廣播電視媒體一線的從業經驗不足,課程講授容易流于紙上談兵。
2.2 課程設置不盡合理
受開辦時間短、可借鑒的經驗有限的限制,西部地方高校的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在課程設置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完善。根據對西部一些地方高校的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課程設置的了解發現,大部分院校在學時設置中,公共課所占比例大、學分多,基本上占據了學生主要的學習時間。另外,專業基礎課的學習內容大多為背景性的知識,如中國古代文學史等,這些知識雖然是必要的,但在學生就業時,與其他專業學生的競爭方面優勢并不明顯。還有,課程的設置跟不上大眾傳媒的發展速度,在媒介融合已經空前繁盛的今天,相當一部分西部高校的課程設置還停留在傳統媒體階段,被學生認為是“炒冷飯”式的教育格局。
2.3 教學硬件條件欠缺
應該承認,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是一個辦學成本較高的專業,由于本專業教學所需要的廣播電視采編設備價格不菲,就需要辦學單位投入大量的財力和人力進行管理。雖然各地方高校在創辦廣播電視新聞專業的時候已經有不少的投入,以保障實踐教學環節的教學質量,但是隨著學生人數的逐年擴招,這種需求的矛盾日漸明顯。同時,傳媒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而很多高校的實驗設備卻存在著嚴重滯后的現象。在廣播電視媒體已經大量采用數字化采編的今天,仍然有一些高校停留在用模擬信號設備教學的尷尬狀態。
那么,如何在教學資源有限的條件下,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作用,科學地進行廣播電視新聞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設置,盡可能使教學效果最優化,是地方高校廣播電視專業亟待解決的問題。而“擬態環境”的建立,是一個較為可行的方法。
3 從傳播學“擬態環境”的角度闡釋廣播電視實踐教學
實際上,高校廣播電視新聞專業的教育環境、學生的工作能力的培養與相應行業的就業環境之間存在著微妙的互動關系。將傳播學中的“擬態環境”的環境化引入高等教育的相關專業,可以對廣播電視專業的實踐教學模式做出較為清晰的梳理和闡釋。
3.1 相對于就業的“客觀環境”,實踐教學提供的是一個“擬態環境”
與客觀的從業環境相比較,高等院校廣播電視專業實踐教學傳授給學生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不是帶有親歷性的“第一手資料”,而是帶有明顯的經驗間接性。教育理論認為,高等教育所提供的教育環境既反映現實又反作用于現實,能夠對現實環境起到梳理和引導作用。這其實也是廣播電視新聞專業實踐教學擬態環境的環境化的有效途徑之一。
3.2 實踐教學的“擬態環境”與行業客觀環境的互動
在教學的過程中,課堂上所講授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會首先在學生腦海當中形成對客觀從業環境的象征性認知,然后逐步潛移默化成為學生應該掌握的知識和技能。這一過程實際上就是傳播學當中“擬態環境”的內化過程。學生在實習和工作以后,其工作能力的相關信息再反饋到教學單位,可以形成對實踐教學擬態環境的互動性反作用。
學生在實習和工作以后,在工作環境里獲取的相關信息,會影響到學生職業能力的形成,其對從業環境的適應能力以及對行業環境的主觀創新,亦會反饋到教學部門的擬態環境,這一互動的過程,即為傳播學當中的擬態環境的“外化”過程。
與其他專業相比,廣播電視新聞專業教育的擬態環境與行業的客觀環境的關系更為密切,擬態環境的環境化建立,效果也更明顯。傳媒業的本質就是為大眾采集、制作并傳播各種訊息,其工作對象——信息可以說是無處不在,而廣播電視媒體采訪的親歷性就更使得該專業的教育較其他專業更易于建立一個高度仿真的擬態環境,并實現環境化。
4 結語
關鍵詞:媒體融合;廣播電視新聞;人才培養
我國開始實施“三網融合”對現有媒體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在媒體融合發展過程中充滿了困難,使得全媒體融合僅僅停留在理想階段,沒能在實踐中大展身手。新聞媒體作為社會和民眾中的傳播者,其地位不容忽視。近些年來主導民眾生活的廣播電視業發展迅速,為了適應社會的需要,加強對廣播電視新聞專業人才的培養成為了高校目前必須要思考的問題。
一、媒體融合環境下對廣播電視新聞專業人才的目標
在廣播電視傳媒業,媒體融合對它的沖擊和改變體現在多方面:第一,傳統媒體新聞傳播的壟斷特權被打破,廣播電視新聞信源發生了改變。民眾被動接受新聞的地位也變成了主動索取并且還可以參與到新聞信息的制作與傳播過程中,傳播的主體明顯不同;第二,廣播電視傳播的方式由原來的單向直線傳播變成了現在的雙向循環傳播,從以前傳播機構對民眾的傳播變成了現在的多種媒體一對多、多對多的傳播;第三,改變了傳媒技術平臺、傳媒組織結構以及媒體的信息管理模式,對廣播電視新聞專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能夠運用多種技術工具的“全媒體”型新聞傳播人才。隨著多種媒體的融合,以及傳統媒體向數字化的過度,傳媒之間的信息載體的差異正在逐漸縮小,甚至有趨同的現象。因此,具有跨媒體工作能力的新型新聞人才將成為未來廣播電視新聞產業的首選。部分新聞工作者將不再僅僅是為了一個媒體部分進行服務,而是同時為多個媒體部門或者是信息的機構進行服務。記者所采集到的娛樂信息和新聞可以同時被多種媒體所使用,成為多個機構進行信息的素材。但是目前,能夠達到這一標準的新聞人才極度匱乏,只有將更多的廣播電視人才培養成“全媒體型”人才,才能滿足如今傳媒產業發展的需要。
(二)具備復合型媒體素質。傳媒業的發展日新月異,但是高校對于傳媒人才的培養卻嚴重落后。根據傳媒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其最需要的就是具備復合型媒體的高素質人才。深圳市融創天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以移動互聯網平臺服務與支撐為主要業務的大網絡公司,其總經理就說過,對于網絡傳輸行業,招收的員工必須要具備專業技術,但是對于媒體方面人才就需要有創新的意識,需要的新媒體人才更是必須要有創新的勇氣,對待客戶要能夠引導其潛在的需求,隨時捕捉客戶心理動態,既要求招收的員工懂技術,又能準確把握市場動態,具備專業和創新的復合型人才。所謂的復合型媒體素質就是要具備傳統廣播電視新聞人員的采、寫、編等專業技能,能夠勝任節目策劃、現場直接報道,對于欄目、頻道的運營模式和新聞報道語態也能完全掌握的全面性人才。因此在對新媒體人才培養目標上就應該符合復合型人才的要求。高校必須要加強對媒介經營、視頻傳播以及國際雙語新聞傳播主題等多元化、帶有前沿性和拓展性課程。
二、三網融合下廣播電視新聞傳播規制的路徑
(一)按社會需求調整專業方向和定位。從辦學目的來講,社會需求是專業定位和方向設置的主要依據。因而,辦學院校為了適應媒體融合對廣播電視傳播人才的需求,應當自覺地調整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方向與定位。各行業類院校開辦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應借助自身的學科優勢,只有找準專業方向定位,才能辦出特色。在專業方向定位和學科架構上,我們要樹立新觀念,開拓新思維,要有“大廣播電視”的概念。有自主設置權的高校新聞院系可以根據傳媒業界需求和社會需求來設置新專業及其方向。此外,各普通高校還可以充分利用校內外的教學資源,進行跨院系、跨專業合作,注重文理交叉,實現優勢互補。這樣做更有利于復合型廣播電視傳播人才的培育。
(二)將媒體融合加入到教學內容當中。在媒體融合的新環境下,各專業的教學內容要進行根本上的創新和改進。在傳統的教學理論知識中加入媒體體融合的相關內容,使學生對媒體融合環境下的專業形勢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從而形成一個全新的教學體系。
(三)創建實踐基地,全面增強學生能力。俗話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領悟理論知識的真諦必須要通過實踐才能獲得。工作中將專業知識融會其中,既可以加深對理論的理解,又可以在實踐中體會知識的快樂。傳統的實踐教學只是表現在校內外實習,但是一般高校的實習時間都是比較集中和短暫,在理論教學中很難將其插入其中,所以建立校內實訓基地、開設必要的實訓課程,或者與企業合作,為在校學生提供更多的實習機會,讓他們能夠將所學專業理論知識真正運用到實際的工作當中,已經成為未來眾多高校的發展趨勢。
(四)強加師資隊伍建設。對學生進行專業化培養需要有完善的教學體系,但最為關鍵的還是師資隊伍的建設。對于新聞傳播類專業來說不可或缺的就是要建立一支專業化、多元化的教師隊伍,進而提升教學質量。針對廣播電視新聞專業的特殊性,高校可以聘請傳媒行業專家或者傳媒技術人員到學校對學生能夠進行授課,通過他們對業界發展趨勢的介紹提升學生對本專業的認識度;還可以讓媒體專家參與到學生的課題或者項目當中,加深學生對理論的理解,提高學生的業務水平;高校應該鼓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增設實踐環節,把教師的研究課題加入到教學過程中,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跟隨教師共同進步。此外,學校可以培養教師,讓其擁有廣播電視新聞領域從業經驗,成為雙師型教師,為學生打造良好的師資團隊。
三、結束語
傳媒市場的環境變化帶來了人才需求的變化,新媒體沖擊下的傳媒產業給新聞傳播類人才培養工作帶來的既是挑戰又是機遇,作為培養傳媒人才的高校應順應市場變化,改革人才培養模式,這樣才能培養出合格的傳媒人才,推動傳媒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鄭好.媒體融合環境下廣播電視新聞專業人才培養的思考[J].城市地理,2014,(8):72-72.
[2]徐Y.關于媒體融合環境下廣播電視新聞專業人才培養的思考[J].才智,2015,(30):56-56.
作者簡介:
新聞學專業就業方向及前景怎么樣
新聞學專業學生畢業后主要從事媒體傳播的工作,一般在報社、雜志社、出版社、電臺、電視臺及一些機關或企事業單位的宣傳部門工作。新聞學專業一直是屬于比較熱門的專業,新聞學的錄取分數往往比正常本科線高出數十分,這樣的分數也體現出了新聞人才的素質之高。
業內人士普遍看好,未來幾年我國的新聞傳播業將會快速蓬勃發展,對專業人才的需求量較大。但是,入世后,市場競爭加劇,國內的新聞傳播業迅速整合。同時,這方面人才的“門檻”也會逐漸提高,只有那些具備一定專業基礎以及良好外語優勢的國際化新聞人才才被看好。
新聞學專業就業方向:新聞學專業學生畢業后主要從事媒體傳播的工作,一般在報社、雜志社、出版社、電臺、電視臺及一些機關或企事業單位的宣傳部門工作。近年來,去網絡公司或廣告公司從事文案、廣告設計、廣告策劃與管理工作的學生也比較多。
新聞學專業主要學哪些課程
新聞學包括新聞學方向和廣播新聞與電視新聞學方向。
新聞學方向核心課程有:《新聞學概論》、《中國新聞事業史》、《外國新聞事業史》、《新聞采訪寫作》、《新聞評論寫作》、《中外新聞作品研究》、《攝影技術》、《公共關系學》、《報紙編輯》、《新聞事業管理》、《現代漢語》、《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廣告學(新聞類)》等。
>>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節目的發展思路和應對 省級衛視新聞節目的突圍之路探討 淺析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節目主持人的能力提升 論省級衛視新聞節目的三種競爭戰略 省級衛視新聞節目的區域化品牌建設 “限娛令”背景下省級衛視節目的創新發展 奧運背景下的省級衛視節目編播創新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評論節目的特色研究 淺議媒介融合背景下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突圍之道 媒介融合對電視新聞節目的影響及其應對 媒介融合時代央視新聞節目的新變化 媒介融合環境下廣播新聞節目發展研究 媒介融合下我國電視新聞節目創新研究 媒介融合背景下廣播電視節目的創新方式 電視新聞節目在媒介融合語境中的整合與創新 從《新聞參考》看新聞節目的創新 新的媒介生態環境背景下地方電視臺新聞節目的發展路徑 淺談媒體融合背景下廣播新聞節目主持的適切性 簡析全媒體時代下廣播新聞節目的創新與發展 創新“非黃金時段”新聞節目的理念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②郭潔黎、胡涵,《談電視與新媒體融合的新路徑——以浙江衛視〈新聞深一度〉欄目為例》[J].《當代電視》,2011(3)
③《〈新聞深一度〉榮獲年度掌聲》[N].《錢江晚報》,2011-11-27
④《省級衛視新聞評論類節目的個性化發展——以浙江衛視,〈新聞深一度〉為例》[J].《青年記者》,2012(10)
⑤沈蕓,《全媒體時代省級衛視新聞突圍之路》[J].《現代傳播》,2011(8)